少儿拉丁舞蹈教学

2024-09-02

少儿拉丁舞蹈教学(共8篇)

少儿拉丁舞蹈教学 篇1

摘要:21世纪是艺术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作为拉丁舞的舞蹈教育者,更要认识到这个时代所蕴含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少儿拉丁舞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并分析教学法应用,旨在传承、完善拉丁舞教学。

关键词:少儿,拉丁舞,教学模式

1、少儿拉丁舞的教学误区

1.1、教学目标模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适当控制教学进度,贪多求全,没有面面俱到,常常使主要目标模糊甚至落空。

1.2、 教学内容不当

课堂上,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有的教师抓住一两点试图挖深讲透,把本来简单的内容复杂化了,还有的老师花大量时间讲授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而学生不会的内容却浅尝辄止。

1.3、实践训练的缺失

课堂上只有教师科学的“训”、学生有效的“练”、才会有“质”的保证。而现在的课堂实践训练严重不足。

2、采取措施

我们要想取得“有效课堂”的预期效果,那必须要清晰地认识拉丁舞蹈教学的高效特征,以此作为理论导向。所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舞蹈教学:

2.1、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所谓“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因此它要求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不是从舞蹈教材出发,而从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切实把学生在舞蹈上的发展需要作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准则。当然,从学生出发并不是不按舞蹈教材,胡编乱造,而是在分析舞蹈教材,把握舞蹈教材,从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出发,选择学生薄弱的加强,对其掌握好了的可以适当拓宽。

2.2、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兴趣是少儿学习的动力,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兴趣为前提,创设他们感兴趣的情境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情境教学随着改革大潮进入舞蹈教学,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景,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舞蹈课堂在情在景中扩大,幻化成舞蹈中的各种意境。比如在教师在教授伦巴中的左右库克拉卡又称“蟑螂步”时,应该激发少儿想象能力,我们把这个步子幻化成为一个情景 ,有一只即将飞走的蟑螂,我们迅速用脚踩住,把身体的重量移动到踩蟑螂的脚上用力碾压,蟑螂最后收回脚完成库克拉卡步。发挥好舞蹈教学中的情景效应,不仅对激发少儿的求知欲望,增强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智力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

2.3、突出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效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的拉丁舞课堂教学中,少儿主体意识相当缺乏,意志力薄弱,普遍存在着学习行为被动化的问题,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安排,主要表现为依靠老师督促舞蹈训练行为,靠老师调控学习过程,没有创新意识,融入舞蹈教学缓慢等。在这样的课堂学习中,少儿被造就成为舞蹈课堂的傀儡,所以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课堂教学。因此,对于学习过拉丁舞一段时间的儿童,我们必须要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 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拉丁舞的学习上来。把课堂交给他们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活了少儿的主体意识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

2.4、把教学媒体使用得恰如其分

多媒体教学体现了拉丁舞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因为它合理地继承了传统的教学媒体(如舞蹈教材、教师舞蹈课堂语言等),恰当地引进了现代化教学媒体(如视频、电视、电脑图象等),使二者综合设计、有机结合,就能准确地传导信息,引导少儿对拉丁舞的理解。用多种教学媒体传播有关的教学内容,各种媒体间相互补充,使知识的表达、传授更加充分,更加容易理解,刺激不同的感官,更有利于学生对舞步的记忆,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舞蹈教学活动,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的学习效果。

在舞蹈课堂上,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从教学目标和少儿兴趣出发,设置具体生动的可感可知的舞蹈教学情境,使少儿真实、形象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这就是运用教学媒体和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教师依据舞蹈教材、教学目标、围绕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设计以教学媒体为中心的画面,进行练习,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 以达到在理解肢体语言基础上自如运用肢体语言的目的。教师要选择电教媒体使用的恰当时机,克服随意性。

2.5、辅之以必要的实践训练

现在的课堂实践训练严重不足, 导致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后第二节课就忘记学到了什么。在舞蹈学校的安排下旁听优秀拉丁舞教师的讲课,听完后感慨颇多。原本以为上课只要教会学生任务就完成了,练习是学生课下自己要完成的任务,没有想到老师讲的声情并茂,更增添了严谨,一环扣一环。整节课上既有教师的动作示范,当堂学习舞步扎实的学生对与动作的创新表演。做到了讲练结合,感觉整堂课的效率很高。当然有效课堂教学还要受到教师素质、教学条件、学生实际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客观上讲,舞蹈课堂中的无效教学现象还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需要长期不懈的探索、创新,不断地生成实践,惟其如此,才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终实现从理念到实践的有效呈现。

3、少儿拉丁舞教学模式中教学法的应用

3.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拉丁舞包含着极其丰富、深厚的内涵。对青少年而言,提高文学修养有助于提高观察生活、捕捉形象、升华创造的能力;提高音乐修养有助于把握音乐的作用、风格及其描述的意境;提高史地知识的修养有助于理解舞蹈发源地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方式等有关知识。这样就可在丰富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使其通过独立的观察、联想、分析与综合,对技术动作进行艺术处理,最后以生动直观的舞蹈形象、丰富优美的舞姿造型、自然独特的舞蹈风格、浓郁感人的抒情色彩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

3.2、注重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是拉丁舞的灵魂,音乐能激发人们的兴趣。拉丁舞的节奏是音乐节奏与各舞种自身内在节奏的和谐统一。在教学中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倘若练习者舞姿非常优美,但却跟不上乐曲的节奏,也把握不好某舞种自身的节奏,跳得时快时慢,这样就不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就达不到审美效果。良好的节奏感还可以促进练习者对音乐的欣赏,对舞曲结构的理解,对舞种自身节奏的理解,从而促进习舞者兴趣。

3.3、注重因材施教、重集体授课、个别辅导

首先,到做到因材施教,开设舞蹈形体训练课的对象一般未接触过拉丁舞方面训练的少儿,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照顾少儿的基础性,又要体现舞蹈的律动、力量、优美;让他们通过学习,体会内心或刚烈或温柔的情感起伏,使自己的思想得到升华。就是舞蹈教学方式要既要有吸引力,又要有知识内涵;既生动活泼,又有训练程式。

针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要个别辅导,增加个别训练内容,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训练内容个别予以纠正。

4、结论

少儿拉丁舞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如何让少年儿童感兴趣的接受,让少儿拉丁舞与素质教育接轨,起到育人的作用是值得舞蹈教育者深思的。在舞蹈教育中,教学工作是一切教育工作的中心,舞蹈课堂教学又是教学工作的主要渠道。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如果不能落实教学主体,不能触动舞蹈课堂教学,不能引起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变化,任何改革都难有实质性的成效。因此坚持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最中心、最紧迫的任务。

关注童心,优化少儿舞蹈教学 篇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艺体课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快乐地学习,主动地学习。如果学生乐于学习,那么他们无论课内课外都会主动地去学习和练习。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是否充分,要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动作的要领,是否学会了技能,是否愉悦了身心。

少儿舞蹈教育是少儿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们均属于少儿素质的范畴。少儿舞蹈艺术教育在构筑素质教育的框架中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价值,因为其目的是使儿童通过舞蹈活动提高审美感知、审美创造的能力。同时能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所以,少儿舞蹈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锐意教改的有识之士们的重视,越来越受到热切培养孩子的家长们的青睐。笔者尝试从少儿舞蹈教育概况与意义、少儿舞蹈教育的误区、少儿舞蹈教学应重视的问题、少儿舞蹈教学的具体方法等四个方面探讨少儿舞蹈教育,希冀推进少儿舞蹈教育的发展。

一、少儿舞蹈的概况与教育意义

(一)少兒舞蹈的概况:由儿童表演或表现儿童生活的舞蹈叫少儿舞蹈。它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它的特点是边歌边舞,形象直观,易于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儿童舞蹈对儿童的身体素质、情感、审美、注意力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明显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少儿舞蹈的教育意义:1.有利于提高少儿的智力发展。2.有利于培养少儿良好的道德意识和品格。3.有利于提高少儿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4.有利培养少儿的良好审美观。

二、目前少儿舞蹈教学误区

(一)误区一:舞蹈训练变成技能训练。舞蹈训练变成技能训练是当今少儿舞蹈教育中最常见的通病,它忽视了舞蹈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情趣,情感体验的培训,使技能与情感分离。虽然舞蹈教育是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但它毕竟不是纯粹的技能显示,如果把技能看得太重或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就难以适合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学习心态和承受能力。

(二)误区二:拿专业水平要求孩子。当前部分老师和家长想当然地认为把学生或孩子教得水平越高越好,从而以专业人员的标准来衡量艺术教育的成果,却忽略了少儿舞蹈与专业舞蹈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不同。

(三)误区三:成人的舞蹈教给少儿。从目前的少儿舞蹈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少儿舞蹈成人化倾向,无论是从主题、立意,还是从结构、情节,少儿舞蹈的表现与他们的年龄明显不符,这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当代少儿舞蹈教育中重视职业化的趋势。

三、少儿舞蹈教学应重视的问题

(一)鲜明的音乐选择:舞蹈音乐应悦耳动听,旋律流畅,具有教育性、趣味性,能启发少儿展开丰富的联想,能发展儿童对音乐的感性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陶冶少儿的性情和品格。

(二)简单的动作设计:无论表演舞还是娱乐性的集体舞,都不宜太繁琐、复杂。如果有一个孩子不认真,动作不协调,就会影响甚至破坏整个集体。因此在设计少儿舞蹈表现动作时,应考虑到少儿的年龄特点,注意少儿舞蹈的生理性和生活性。

(三)合理的队形与角色安排:舞蹈是一门整体艺术,少儿舞蹈常常是以整齐的队形,统一动作。形成美感的画面,如一个惯时针大圆圈内再加一个逆时针小圈,或横线前进、竖线推进等都是少儿可以接受的,尽量少用那些歪、斜等不规则的队形。在角色的安排与变化上应简单好记、角色单一,故事情节与人物不宜太多,使舞蹈队形既丰富明了又简单合理。

(四)将诗歌、音乐、舞蹈融为一体:少儿舞蹈是诗歌(文学)、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一种综合艺术。三者共同的使命是表现孩子们的思想感情,通过这种表现再打动孩子的情感。

四、少儿舞蹈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综合教学法:由于少儿天生活泼好动,已经能够按自己的意识去做某件事,无兴趣的事他很难去做,所以舞蹈教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用你的教学内容去吸引住这些意识随意的少儿,把随意变为有意,可以采用综合教学法,将说、唱、跳结合在—起,内容一定要生动形象。

(二)示范法;教师要准确、形象、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少儿对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示范时还要伴随着语言的讲解,面向少儿做镜面示范。如少儿应伸左手,教师要伸右手,此方法可以激发少儿的学习愿望和热情。

(三)语言讲解法:语言讲解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转动手腕这一动作,如果按动作要求讲,第一拍手腕由外向里转,第二拍手腕由里向外翻掌。少儿学做起来既无兴趣又很费力。但如果告诉少儿,现在你到果园里抓住了树上的一个大苹果,想把苹果摘下来必须转动手腕拧一下。所以说语言讲解法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四)游戏法:游戏法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少儿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子走步,教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学生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带上头饰或穿上服装。此方法可以引起少儿的兴趣,提高少儿的学习热情。

少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儿童的心灵,我们要仔细洞察孩子们美丽的童心世界,了解孩子的稚朴情感。广泛收集、提炼他们天真、形象的动作,吸收为少儿舞蹈的基本素材。只有这样,创作出的舞蹈才会被少儿喜欢和接受,少儿舞蹈教学才能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才能迎来一个又一个朝气蓬勃的春天。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广大附属实验学校)

少儿拉丁舞蹈教学 篇3

1. 对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的解读

班杜拉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他认为学习分为两种: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观察学习有时也被称为社会学习或者替代学习,即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班杜拉说:“很多社会学习都是通过观察他人的实际表现及其带来的相应后果而获得的。”并且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生成和动机四个学习子过程。(1)注意过程是指学习者对被观察对象的特征有选择地观察。(2)保持过程是指将观察到的信息转化为符号的形式并贮存在长时记忆中。(3)生成过程是指将符号化的内容转化为相应的行为。(4)动机过程是指社会认知论区分了学习和行为表现,该理论认为,人们不会将自己学到的东西全部表现出来。当被习得的行为没有太大价值或带有被惩罚的危险时,学习与行为就会表现不一致。当存在诱因时,先前习得但未表现出来的行为就可能迅速转化为行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四个学习子过程的划分不是绝对的,例如动机过程可能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全过程。

2.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对少儿拉丁舞教学的启示

2.1 根据少儿心理特点,采用递进教学法,满足少儿好奇心。

在拉丁舞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少儿如果不经常练习动作结构、技术,以及对音乐的把握,就很难实现动作技能由泛化到分化再到不断臻于完善的提升。要实现这一提升,教师应根据少儿心理发展特征和少儿动作技能形成规律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将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分为若干小段,采取递进的教学方法,利用少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贯穿于准备活动、游戏、随堂小测验中进行。教师要将教学内容的重点放在少儿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段进行。每次的小段教学和练习效果只要达到既定的子目标即可,将教学要点由浅入深、由易到繁地进行递进与叠加,这样的教学效果会远胜于一次性到位的整体效果。教师还要灵活多变地选用音乐,以加强对少儿听觉系统的刺激,使他们产生新鲜好奇感。少儿阶段是反应速度发展的敏感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完全有能力把握同一舞种不同乐曲的节奏共性。但要注意选取的音乐形象应生动具体、乐句整齐,节奏的强弱、动静、停顿等都要很鲜明,并且符合拉丁舞的特点。

2.2 充分利用教学符号与肢体语言,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采取“形象”的教学方法,能更好地满足保持阶段把信息转化为符号并长时间贮存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能用专业术语对少儿讲授技术动作。因为很多拉丁舞的专业术语都是英语或者法语的音译,而少儿学生对于汉语的认知程度尚处于初级水平,对专业术语的记忆就更难了。为了让学生区别每个技术动作,教师可以根据每个技术动作的特点另取一个生动形象的“名字”,并且将这个便于少儿理解和接受的“名字”结合肢体运动感觉和对应的专业术语划等号,以完成信息及符号的转换。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单纯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对拉丁舞认识的理论水平及拉丁舞文化的升华。

2.3 依据肌肉记忆形成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研究证明: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螺旋式上升的。在这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一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质的飞跃。要实现这个质的飞跃,只有通过反复学习和重复练习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在拉丁舞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创造力,正确对待少儿学生在这一螺旋上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动作技术不稳定、反复,甚至是暂时的倒退。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所犯技术动作错误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练习贯穿于整个系统教学的教学中,直至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该技术动作,并能运用自如。

3. 结语

将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与少儿拉丁舞教学实践相结合,可以培养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兴趣与爱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应着重注意以下四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能集中注意力,思维也更活跃。(2)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习惯。少儿学生学习时,要尽量排除不必要的干扰。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家长在旁边“指导”,否则学生一紧张就容易犯错和分散注意力。(3)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受心理发展水平制约,少儿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只有半小时左右。因此,不宜规定学生在课堂中或者课后长时间反复练习。否则就会降低学习效率。(4)给予适当奖励。少儿都有较强的好胜心,希望得到表扬。教师可利用这种心理,经常予以褒奖。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摘要:本文作者将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运用到少儿拉丁舞教学实践中, 得到如下启示:根据少儿的心理特点, 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分阶段递进与叠加, 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利用教学符号及肢体语言, 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根据肌肉记忆特点, 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反复练习, 强化巩固。

关键词: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少儿拉丁舞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

[2]高云.舞蹈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翟林.体育舞蹈教程[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2002.

[4]胡玉华, 熊茵等.高校俱乐部体育教程体育舞蹈[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8.

[5]刘建.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1.

少儿拉丁舞基础训练的方法研究 篇4

关键词:少儿;拉丁舞;基础训练

随着体育舞蹈成为当今国际的流行趋势,关注它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国开展体育舞蹈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社会的不断进步,拉丁舞在我国迅速发展,每年都在举行各种类型的体育舞蹈比赛。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拉丁舞作为课外拓展练习,甚至是职业规划的方向。要想跳好任何一种舞蹈,都与扎实的基本功分不开,拉丁舞也不例外。因此要给少儿拉丁舞基础训练制订一套有规范性、系统性、准确性的训练大纲,这样才能防止少儿群体在刚接触拉丁舞的初期就走上不规范的舞蹈道路,使得还没有达到高的竞赛水平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少儿拉丁舞基础训练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际教育全文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数据库”中近五年有关体育舞蹈、舞蹈学、教育学等专著,掌握该课题最前沿的研究现状,为本课题研究内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课堂观摩法

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等院校拉丁舞教学训练课的实地教学观察以及对各个正规少儿拉丁舞培训基地教学过程的实地观摩,获知其拉丁舞教学技术训练课的内容和训练方法。

(3)专家访问法

通过对拉丁舞界权威的教学者以及高校中专业教授拉丁舞的老师进行相关访问,从而获取宝贵的教学实践经验。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少儿拉丁舞应注重基础训练

对于少儿拉丁舞的初学者,技术的基础训练无疑对后期拉丁舞技术难度不断加大、动作速度加快、力度加大来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专项素质训练

体育舞蹈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舞蹈项目,无论从其动作静力与爆力的结合,还是从动作幅度以及肌肉用力所产生速度的变化,都需要扎实的功底做基础。因此,根据拉丁舞的学习需要,应进行针对性的素质训练。

拉丁舞中的“中段”被认为是拉丁舞中最迷人的身体表现部分。对于这点,可练习“俯卧两头起”(又称背肌练习)——即趴于地面,两腿伸直,两臂向前伸直,双臂与双腿同时向空中翘起,并保持数秒,再落下,如是做10~15次为宜。

在拉丁舞中,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是最常用的三个关节。尤其是前面提到的拉丁舞“中段”力量大部分来自腿部对地板施加压力得到的反作用力,而地面反作用力往往是通过踝、膝关节传递到髋关节和胸椎关节,使全身产生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美妙的律动。

(1)踝关节力量训练

蹲跳起: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屈膝向下深蹲,两手触地,随后两腿迅速向上蹬伸,使髋、膝、踝三个关节充分伸直,两臂迅速有力向上伸到极限,同时用脚尖蹬离地面向上跳起,落地时用脚掌着地,屈膝缓冲。如此反复,每组15次,重复3组。(教少儿此动作时可用形象易懂的说法“摸高跳”来描述,让其明白是跳到空中去尽力向高处够)。

(2)膝关节力量训练

两腿前后开立,距离略大于正常步幅。收腹、挺胸、背部收紧,然后双膝缓慢弯曲到90度并保持平衡(要注意不可使膝盖超过脚尖),再缓慢抬起。双腿交替,每组15步,重复3组。做此动作要使上身时刻保持竖直向上,不可向前或向后倾斜。步幅要适中。

(3)髋关节力量训练

仰卧直腿上下摆动:此动作可提高髋关节的力量,还可以使腰腹肌得到锻炼。练习时最好采用半仰卧的姿势,双肘支撑地面,两条腿伸直交替做上下摆动。每组15次,重复3组。

3.少儿拉丁舞者的形态姿势训练

对初学舞蹈的孩子而言,线条是关键中的关键。在教学的初级阶段就必须注重塑造其良好的形态姿势,否则一旦养成跳舞时耸肩,甚至脊柱形态不正的毛病就很难改正了。

(1)站立姿态训练

少儿拉丁舞的站姿训练是培养孩子拉丁舞意识和身体形态的训练,对初学者有很重要的意义。

前脚站位:一脚站立,脚尖朝外约15度。另一脚在后侧,两腿夹紧,后侧脚绷脚背绷膝盖,脚尖内侧轻点地。前脚跟与后脚尖成一条直线,后背立直,并把后退一侧的胯拉起,两腿伸直,臀部内收。七位手,立颈,下颌微内收,沉肩,收腹,两眼平视。

侧脚站位:一脚站立,脚尖朝外约15度。另一脚在旁侧,绷脚背绷膝盖,脚背转开、脚尖中间轻点地的同时顺势将此侧胯向后扭转45度。后背立直,两腿伸直,臀部内收。七位手,立颈,下颌微内收,沉肩,收腹,两眼平视。

后脚站位:一脚站立,脚尖朝外约15度。另一脚在前侧,两腿夹紧,前侧脚绷脚绷膝盖,脚尖外侧轻点地。前脚跟与后脚尖成一条直线,后背肌肉收紧,并把前腿一侧的胯拉起,两腿伸直,臀部内收。七位手,立颈,下颌微内收,沉肩,收腹,两眼平视。

(2)手形姿态训练

对于拉丁舞中的手形,男女有所区别:

男孩子:手掌撑开,虎口张大,大拇指与手心夹角为钝角,食指上翘。

女孩子:在男孩子的手形基础上,可以下压中指,这样可显得更有女性美,但一定还要注意力量要通过手指传递到指尖,手指指尖不能松散开。

初学者做时会因手指无力或不会用力而造成影响整只手臂的线条和力度,不过通过长期训练即可解决。注意在整个动作过程中都要肩部下压,不耸肩。

4.基础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针对含胸弯背的纠正训练方法

有些孩子因平时不注意坐立姿势,很容易出现含胸弯背的不良习惯,此形态会被带进舞蹈训练中。遇到该情况的孩子,可在正常的形体方面练习的基础上做矫正补充练习。方法:让其双手举过头顶,比肩略宽,扶住墙壁。手不动,上身尽量挺胸向前压,经常做此练习可养成挺胸立背的习惯。

(2)对于“内八字”的纠正训练方法

“内八字”:即小腿向内旋转,在膝盖并拢的情况下,踝关节不能并拢,脚尖相向,向内。这与拉丁舞脚尖“小八字”打开的基本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对于有“内八字”的孩子,也是要有针对方法来解决的。

从基本站姿训练开始,做到大腿内侧夹紧,膝盖脚跟并拢,脚尖稍稍打开。让孩子形成大腿内侧收紧、膝盖脚尖朝前的习惯。

在压腿练习中,绷脚背外翻压腿对纠正“内八字”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除了针对性的训练,对“内八字”的纠正要贯穿于每一个出脚或收脚的舞步中。

少儿拉丁舞技术基础训练是培养少儿初学者正确的舞蹈意识和身体姿态的关键因素,使其能够顺利进入各动作的学习,为今后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基础训练就像流水线生产产品的第一道工序,将毛坯生产出来,只要毛坯做得符合标准,后期加工打磨就会省心又省力。

参考文献:

[1]罗卫君.浅谈拉丁舞的基础训练内容[J].体育时空,2013(22).

[2]刘涛.少儿拉丁舞技术基础训练内容的初步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4).

[3]鲁春霞,朱旺.拉丁舞基础训练及发展研究[J].教师,2010(26).

少儿舞蹈教学基本策略分析 篇5

一、少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少儿舞蹈教学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在少儿心智和身体成长阶段进行的舞蹈教学,对少儿的审美能力、情操品味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帮助少儿开发智力,激发其创造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幼儿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艺术品鉴能力。不同的舞蹈种类可以培养幼儿不同的性格,比如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幼儿勇敢、豪迈和进取的精神;抒情性舞蹈,可以陶冶幼儿性情与情操,使其获得美的享受,增强对美的感受力。我国舞蹈的历史悠久,学习舞蹈也是体现弘扬我国传统艺术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式。同时,少儿舞蹈教学可以使幼儿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形成辨别美与丑的能力,可以使少年儿童感受和发扬积极、艰苦、乐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思想。

二、少儿舞蹈教学基本策略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恰当的导语能在舞蹈教学中体现其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的有效方式。在舞蹈课开始之前,教师设置一个场景,引入一个艺术导语,都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思维,促使幼儿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工作状态,也使幼儿有足够的兴趣进入课堂,这也正是实现艺术效应的重要内容。例如,笔者在教学“女双手位”一课时,出示了一张画,画面上是几位蒙族少年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上的情境。笔者根据画面采用新颖导语:“在这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几位蒙古族少年骑在马背上扬鞭奔跑,他们神情多么威武,动作多么洒脱。大家想不想感受一下他们的心境呢?幼儿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想”,这时候我再引入“女双手位”的学习,便将学生引入到一个良好的氛围之中,让幼儿的思维也能够与笔者的教学思路相契合,促使幼儿产生更加浓厚的舞蹈学习兴趣,进而愿意接受舞蹈动作的训练。由此可见,良好的导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少儿的舞蹈教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设置情感基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少儿舞蹈学习过程中如果仅仅是进行单一的某个动作训练,其很快就会觉得乏味,对舞蹈失去兴趣,导致学习舞蹈的效率低、效果差。因此,指导教师应该抓住舞蹈的特点,以感情为中心,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结合到舞蹈教学中,让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内容展现出不同的内涵,让幼儿能够从中领悟到不同的情感,让幼儿能够从舞蹈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感知,促使少儿舞蹈教学产生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舞蹈课也是感情课,舞蹈的教学通常需要具备感情,这样的课堂就不会显得枯燥和乏味。为了实现舞蹈课设置感情基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对不同风格的舞蹈选择不同曲风的音乐,实现优化教学结构和内容,让幼儿每一节课都充满乐趣,唤起幼儿各种感官充分感受,并产生情感,进入主体角色地位,使之充实、满足。

3、及时进行教学反馈,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及时的进行教学反馈不仅是舞蹈教学的内容之一,其也是是所有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反馈是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幼儿学习情况,以针对幼儿的学习状况提出针对性的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训练,进而提高幼儿的成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信息的输出,又要重视接收幼儿获得知识的反馈;既要及时地接收来自幼儿的反馈信息,又要适当的时机对幼儿的学习结果做出反馈。控制好反馈信息的正常交流使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例如,舞蹈课上儿童学习基本的动作之后,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动作情况收集幼儿的反馈信息,信息越准确,数量越大,对幼儿的舞蹈学习状况了解的就越细致。从而根据幼儿的学习状况进行系统的,全面的调节,达到优化课程的目的。教师进行教学时,要细心留意幼儿的各种反应,密切注视幼儿的神态变化,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程序,便于强化训练,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强化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形成最佳的教学状态,虽然教师具有主导的作用,但是对待幼儿学习过程中,也要积极参与到幼儿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跟进幼儿的整体舞蹈训练,另一方面也要与幼儿进行积极的互动,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蔼,缩短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幼儿与教师之间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通过此种关系的建立让幼儿更加喜爱舞蹈教师,让幼儿能够更加喜欢所学习的舞蹈。比如,笔者在教授幼儿跳《三只熊》舞蹈的时候,笔者在前面做“引舞”,让幼儿一起跟着老师的舞蹈动作进行学习,之后,笔者还和孩子们一起扮演起可爱的三只熊,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让幼儿的舞蹈兴趣一下子浓厚起来,整个课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对于舞蹈学习的热情得到了提高。

三、结语

真正提升幼儿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实现教法的创新和研究,真正让幼儿能够从中获得益处,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让幼儿爱上舞蹈。因此,教师要注重探索舞蹈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幼儿参与舞蹈的积极性,为幼儿的更好成长奠定基础。

摘要:少儿阶段是幼儿成长的重要阶段,对其进行舞蹈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其审美能力,可以提高其整体素养,对于幼儿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少儿舞蹈教学过程中,掌握好基本策略,循序渐进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基于此,本文对少儿舞蹈教学的基本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少儿舞蹈,舞蹈教学,基本策略,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潘亦情.关于少儿舞蹈教育培训相关问题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6,14:220+232.

刍议少儿舞蹈教学的创新 篇6

精当、新颖而富有启发性的导语, 能体现教学难点与重点, 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在讲课伊始, 教师巧设一个引人入胜的艺术导语, 激发学生认知的兴趣和情感, 启发引导学生思维, 以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是实现整体艺术效应的关键一步。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的导语, 就如写文章要有一个好开头, 能紧扣读者。它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例如, 在教学“女双手位”一课时, 我出示了一张画, 画面上是几位蒙族少年策马扬鞭奔驰在草原上的情境。由画面导入新课, 我采用了如下导语:“看, 在这碧空如洗的蓝天下, 在一碧千里的草原上, 几位蒙古族少年骑在马背上扬鞭奔跑, 他们神情多么威武, 动作多么洒脱。大家想不想感受一下他们的心境呢?我们要学习的蒙古族舞蹈动作, 会让你得到满足, 今天咱们学习‘女双手位’……”这样的开场“锣鼓”无疑是一块磁铁, 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了, 使学生很自然地对蒙族舞蹈动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进而愿意接受舞蹈动作的训练。

由此可见, 导入技能起到了组织、引导学生进入, 曲径探幽的最佳境界。

二、设置情感基调,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 必须按着科学的、系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例如:头、肩、腰、胯、膝、踝各关节的灵活性练习, 各种脚的位置单一训练都是有其科学性的, 是应该训练的。但如果让孩子按专业演员训练那样单一训练, 他们就会觉得乏味, 失去了练习的兴趣, 训练效果不会好。

舞蹈是时空艺术, 也确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细腻的韵味。可以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舞蹈课是情感课。因此, 尽管有的教师同样是用规范的动作进行直观示范, 尽量使用比较确切精美的授课语言来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 但教学效果却不能尽如人意, 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 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没有达到让学生愉快地学, 生动活泼地学, 课堂氛围显得枯燥。那么如果教师重视设置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 充分挖掘教材的含蕴, 使学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活动时, 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 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益。

为了有效实施这种教学策略, 优化教学结构, 教学中, 我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选用教材, 设计了不同年级的训练项目和规格标准, 自编了许多体现节奏有快有慢并溶合所学舞蹈动作的游戏及体现各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的小组合, 配录了相应的旋律线条有起有伏、音乐情绪各异的曲目伴奏。每节课都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形体动作的“语汇”情景, 诱发其产生相应情感, 并依照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以及教学设备的条件创设情境, 以渲染气氛, 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从而唤起学生各种感官充分感受, 并产生情感, 进入主体角色地位, 使之充实、满足, 同时自然能够注意动作的谐调、准确, 进而有表情地展现“儿童语言动律”,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 能推动人们对一件事物或一种行为采取赞成或反对、追求或舍弃的态度。在舞蹈课教学中, 如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使之与教材所反映的“语境”产生情感共鸣, 那么, 知识技能的训练与趣味性处于和谐统一的境界, 就把干巴巴地传授知识训导技术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愉快教学,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一系列活动的系统,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师生间信息交流不断深化的过程。信息交流的顺畅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调控;信息交流的深刻程度又取决于教师的反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信息的输出, 又要重视接收学生获得知识的反馈;既要及时地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 又要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反馈。

教学反馈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只有反馈才能实现控制。因此, 要使整堂舞蹈课教学过程从基本动作到舞蹈组合训练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进行,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渠道、准确接收学生大量的反馈信息。接收反馈越及时、越多, 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得就越全面、越深入, 从而有效地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 达到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及时、准确、全面地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 才能有的放矢进行“点窍”提示, 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帮助。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斯说:“任何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来提供信息, 看它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最简单的反馈是检查任务的成功或失败。”也就是说教师进行教学时, 要细心留意学生的各种反应, 密切注视学生的神态变化, 犹如从中看到教学效果的“晴雨表”, 从而不断地调整教学程序, 便于强化训练, 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 要提高教学效率, 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形成最佳的教学状态, 教师的主导使用表现在对教学过程实行科学的调节和控制, 对学生学习中的关键问题, 教师可以把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或把反馈提早到产生偏差之前, 设置前馈练习, 从而防患于未然;或延时反馈, 促进学生再作深入思考分析。如:我在组织学生排练舞蹈《小鸟合唱团》时, 由于担任领舞的女孩对小鸟生活及小鸟为何而唱缺少情感体验, 不能恰当地把握“小指挥”这个人物表情、动作, 几经训导都不能令人满意。女孩急得躲在一旁, 默不作声, 针对这种情况, 我尝试引导她感悟这个舞蹈的“语境”, 也不忙于为她做示范, 而是给她讲清小鸟生活及小鸟渴望唱歌的“素材”情调, 让她自己在情感的体验中捕捉具体动作的“基本语汇”。启发她想象小鸟为欢乐而唱, 又为指挥不灵而恼的心境, 提示她要精心地照镜子练习表演的神态。之后, 再对其进行悉心训练。结果上台演出相当成功, 一举成功。这使我体验到, 延时反馈,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也不乏优点。其实有的内容如果直接把学习的结果告诉给学生, 显得学生动脑筋想问题不够, 其感知是肤浅的。教师在启发的过程中不必急于求成地“一槌定音”, 而要循循善诱, 舍得在此花时间, 进行层层深入地分析和提示, 为学生提供深入思考的机会, 让学生补充, 这有利于调动学生自己改正错误的积极性。这样从不完整到逐步完整的认知中醒过来, 获得知识的印象最深刻, 保证优化的教学效果。

少儿舞蹈有效教学策略探索 篇7

关键词:趣味性,趣味性,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途径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少儿舞蹈在其欢快明朗的动律中, 包含了少儿的“童心”、“童真”、“童趣”, 蕴涵着孩子们对“真、善、美”的感觉与亲和力。对少儿的智力发展、道德修养、意志品质的培养、身体素质的提高、审美能力的提高等, 具有课堂教育无法代替的作用。如何把舞蹈知识和技能轻松愉快地传授给学生?下面谈谈我在舞蹈教学方面的尝试:

一、设置情感基调,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舞蹈是时空艺术, 也确有很多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细腻韵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舞蹈课是情感课。因此, 尽管有的教师同样是用规范的动作进行直观示范, 尽量使用比较确切精美的授课语言来讲述舞蹈动作的要领, 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在舞蹈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没有让学生愉快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如果教师重视设置课堂教学的情感基调,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使学生在练习舞蹈基本技能的活动时, 充满有趣的自娱性和游戏性, 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 我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情况, 设计了不同年级的训练项目和规格标准, 自编了许多节奏有快有慢、融合所学舞蹈动作的游戏, 及体现各民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和特点的小组合, 配录了相应的有起有伏的旋律线条、音乐情绪各异的伴奏曲目。每节课都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形体动作的“语汇”情景, 诱发其产生相应情感, 并依照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以及教学设备条件创设情境, 以渲染气氛, 增强授课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从而唤起学生各种感官充分的感受, 让他们产生相应的情感, 并顺利进入主体角色地位。也能使干巴巴地传授知识变为生动有趣、形象化的愉快教学, 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讲究舞蹈艺术表演教育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舞蹈艺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舞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舞蹈反映了舞者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表现。在舞蹈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培养, 也要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特长,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和自我表现能力通过舞蹈表现出来。积极健康的人格心理也能够对观众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 通过对学生人格心理的培养, 虽然并不是直接的提升学生的艺术表演力, 但是却能够通过舞蹈过程中的一笑一颦表现出来, 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进而促进艺术表演力的提升。首先, 强化学生的肢体训练。为使学生掌握舞蹈的表现手段, 在肢体训练的同时, 应进行根据节奏的快慢、强弱、肢体在空间不同方面和高度形成的各种不同速度、幅度、力度、流畅度组成的律动训练, 如:轻滑、雀跃、顿促, 雄壮的各类舞步, 富有变幻的, 优美多姿的手臂动作, 挺拔、灵巧, 有力的腿部动作以及或弯或拧的躯干动作等, 使学生在这些仰俯屈伸, 起伏跌宕, 刚柔相济、舒疾交融的律动中, 掌握人体多种表现力,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舞蹈表现功底。

其次, 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舞蹈想象能力是舞蹈最重要的创造能力之一, 只有靠舞蹈表演者的丰富想象, 才能激发表演者来自心灵的表演激情, 也就是说, 没有舞蹈表现的想象就不可能具有吸引力。因此, 舞蹈演员的艺术创造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想象力,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注意启发、激励学生大胆的幻想和想象力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

舞蹈艺术是真、善、美的艺术。舞蹈的“真”是人性的真, 生命力的真。真的教育也是对青少年最本质的教育。舞蹈艺术从它产生的原动力来看, 每一个有血有肉的动作都浸透着真情, 涵盖着真的思想。它可以丰富中学生的想像力, 开发中学生的创造力, 教会学生用“心”去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 从中发现美的真谛———最真的、最自然的事物才是最美。随着音乐节奏无拘无束地创作出即兴舞蹈。他们的动作虽没有舞蹈演员那么优美, 但是这由情而发、用心舞蹈的情感符号却是那么真, 足以感染观赏的每一个人。学生们也更自信了, 不再为自已的动作是否规范而缩手缩脚, 在身体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四、不同舞种给予不同风格的音乐做辅助

舞蹈的种类包括芭蕾舞、民族民间舞、古典舞等。教师要具备正确选择音乐的能力。音乐选择得当, 学生的形体动作也会变的灵活, 动作流畅而富有弹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动作的舞蹈基础和节奏基础。在学习舞蹈时首先要从生活中找到舞蹈对应的体态和感觉, 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与习惯, 体验适合该舞蹈风格的音乐, 体验舞蹈音乐中的情感, 让学生自然地去感受音乐所带给的感受, 从而真正地起到音乐对舞蹈灵魂的作用, 只有把握本民族的音乐特色, 才能更好地表现该民族的舞蹈风格。

总之, 舞蹈是一门“动”的视觉艺术, 有着严格的专业性教学训练过程, 尤其是对于刚学舞蹈的学生, 老师的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种教学方法、每一条教学途径都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所以探索更优化的舞蹈教学途径是舞蹈专业教师的责任, 是教学研究的重要部分, 也是教师不断加强教学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之所在。

参考文献

[1]董立言, 刘振远.舞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罗冬梅, 思维体育舞蹈如何开展[J].体操, 1994 (3) :25

少儿拉丁舞蹈教学 篇8

关键词:少儿拉丁舞;开展现状;调查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滨州市少儿拉丁舞练习者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2)问卷调查法

(3)数据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滨州市学习拉丁舞的少儿现状分析

(1)少儿拉丁舞学生的性别结构状况

对学习拉丁舞的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者中男生学员只占调查总数的21.6%,女生占调查总数的78.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女生与男生的比例极不协调。拉丁舞是一项男女配合的运动项目,需要双方共同协作完成技术动作。而失调的男女比例显然不利于少儿拉丁舞教学的开展。这也造成了一部分优秀的女学生由于没有合适的男舞伴,成绩提高不上去,甚至放弃拉丁舞学习。男女生比例失调,这充分说明了目前参与体育舞蹈这一舞蹈项目的男生偏少。所以,应多鼓励适龄男生学习拉丁舞,缩小男女生比例差距,促进少儿拉丁舞事业更和谐、更高水平的发展。

(2)少儿拉丁舞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

对学习拉丁舞的学生进行调查,被调查者中选择学习一技之长的占51.5%,选择参加比赛的占到17.5%,选择锻炼身体的占21.7%,选择结交朋友的占9.3%。调查结果表明,很多学生把拉丁舞的学习当作是掌握一技之长的一种方式。而学习拉丁舞是为了参加比赛的学生则有着强烈的意愿,往往是拉丁舞培训机构的长期学员,具有极高的稳定性。而学习拉丁舞轻松的氛围和对肢体协调性的要求也是部分学生选择锻炼身体和结交朋友作为学习目的的原因。参与体育舞蹈训练除了能够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之外,还能够陶冶少儿拉丁舞学生的情操,弥补身体缺陷,完美体型,提高气质,使孩子们保持健康向上的活力。这些都使学生、学生家长和老师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认识到了体育舞蹈健身的作用,同时也领悟到体育舞蹈文化的魅力。

2.滨州市拉丁舞舞蹈学校规范场地调查情况

在走访的多个舞蹈学校中,有不少舞蹈学校的场地都比较小,更甚至于个别学校连镜子都没有,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拉丁舞。有一些管理者都是非专业的从事拉丁舞培训的机构,大多数是一些健身舞蹈学校。拉丁舞在滨州市迅速的发展并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他们为了赢取更大的利益而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进行少儿拉丁舞教学,所以没有提供一个宽阔的场地供给教学使用。这是一个滨州市标准舞场地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还有50平方米以下的场地,很多动作和练习根本无法进行,比如,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练习桑巴跑步时需要围绕教室进行,但是50平方米这样大小的场地估计最大只能允许2对选手同时进行,在教学中学生需要时刻观察和纠正自己形体和动作中的不足,这就需要场地中的镜子发挥它独有的功能,有的场地只有讲台一面有一块小小的镜子,其余的3面都是墙,在练习时拉丁舞方向的变化频率很高,所以学生在舞蹈过程中不能缺少镜子的监督和纠正作用。

3.滨州市少儿拉丁舞教练员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滨州市少儿拉丁舞教练员有2%是有10年以上教学经验的教练员,6%是五年以上的教练员,约62%的教练员有一至三年教学经验,还有24%的教练员刚开始从事教学。这说明滨州市的教练员教学经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问卷调查中有一项“教练员是否经过正规拉丁舞培训”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滨州市有80%左右的教师在正规学校接受专业的拉丁舞训练,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还有20%的教师是由半路转行,在自学后进行教学。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滨州市少儿拉丁舞的学员男女比例失衡,男孩学习拉丁舞的人数很少,这种现象给拉丁舞教学和训练带来一定阻碍,影响了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兴趣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滨州市少儿拉丁舞年轻教师偏多,学历虽然高,但是教学经验不足。这些教师大部分还是学生,教学多是为了赚取生活费,所以流动性强。总体来说,教师的整体水平不利于滨州市少儿拉丁舞的发展,缺乏统一、有序的拉丁舞教师上岗体制。滨州市少儿拉丁舞培训机构大多是私人办学,培训单位的场地设施不完备,辅助设施少,影响滨州市少儿拉丁舞的实施和发展。

2.建议

由于拉丁舞的特殊性,在进行招生过程中,应增加男生学习拉丁舞的人数,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利于女生拉丁舞技能的提高,促进拉丁舞的正常教学。各俱乐部应逐步提高教练的教学水平,储备教师队伍,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多开研讨会,各培训机构以沟通交流为目的让少儿相互表演,或举办小型比赛,同行业之间交换信息,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各舞蹈教学机构在注重自己利益的同时,应加强对教学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让学生能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促进滨州市舞蹈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冯蓓蓓.浅谈幼儿拉丁舞教学[J].大众文艺:理论,2009(02):105-107.

上一篇:保护投资者利益下一篇: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