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武术动作教学法(精选8篇)
少儿武术动作教学法 篇1
摘要:本文在采用实践法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的武术教学和训练, 对少儿武术动作的教学法进行详细的阐述, 提出了对武术动作学习的几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少儿武术,教学法,理论探讨
1 引言
在长期的武术兴趣小组训练中, 我们认识到建立正确的武术技术动作定型, 纠正错误的基本动作是教学训练的基本任务。初学武术的少儿运动员, 其生理特点是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容易扩散, 不易集中, 所以少儿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错误动作, 对于有些技术难度较高的动作更容易出错。在教学中, 对一些不同难度的武术技术动作, 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 拆分练习法
拆分练习法是把一个完整的动作按照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或其它结构分开练习的方法, 这种练习法能使运动员专心于某一易错动作的练习, 不断重复, 能达到动作定型的效果。例如:少儿运动员在武术的腾空飞脚这个基本动作的初学过程中, 既要顾及节奏、方向、路线, 又要考虑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 往往顾头不顾尾, 达不到熟练化的效果。初学腾空飞脚者往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膝关节弯曲勾脚尖;起跳后上体过于前俯、弯腰、坐臀。针对这个动作的特点, 我们把这个基本技术动作拆分开为上步击掌拍脚和腾空击掌两个动作进行练习, 这两个动作中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击掌”, 这在练习的同时保证了这两个动作的上身正确姿势。
在训练中, 我们很容易看出, 难度动作技术较高的武术动作, 对于少儿运动员来说, 用拆分练习法比用完整练习法更适宜, 更容易掌握技术动作。所以我们在训练时, 要不时讲解分解动作的要领, 以保证运动员能完全在规范动作情况下进行。运动员形成的错误动作有它的顽固性, 因而在纠错时, 必须要有一个过程, 教练员的态度要耐心, 拆分练习法贵在由易到难, 由简到繁, 允许少儿运动员在基本动作训练中有一个或几个反复过程。例如:我们还可以把上面的上步击掌拍脚再拆分成原地弹腿和原地拍脚,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 重复练习法
在武术教学中, 重复练习法是各个阶段组合动作或高难度动作的主要练习手段, 重复练习法的特点是不断的重复动作, 连续的体会动作, 因此, 对加强动作练习和纠正错误动作颇有实效。高难度的动作练习中, 在教师保护与帮助下, 运动员的动作速度由慢到快, 由单个动作到组合动作, 循序渐进, 当运动员表现出正确动作的感觉时, 要提示其认真感受, 并不间断重复, 加以强化, 力求加深武术技术动作的概念, 使动作得到巩固, 从而使武术的动作练习达到熟练化。在训练中, 教师在语言上要多鼓励, 多启发诱导, 增强运动员克服困难和纠错的信心, 调动运动员克服困难和纠错的积极性, 加深运动员对正确动作所产生的印象。
在少儿武术启蒙阶段中, 一个错误的动作往往是由几个动作环节上的错误造成的, 这是运动员对技术动作要领和完成动作的程序缺乏了解, 较大程度上是主要环节所产生的偏差而引起的次要环节的偏差。对某个运动员所出现的错误动作要作具体和全面的分析, 明确指出主要错误动作环节。例如, 在后扫腿的练习中,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两点: (1) 撅臀, 右腿弯屈, 脚尖擦地或离开地面。 (2) 扫腿速度慢, 达不到一周。这些错误造成动作狭窄而不舒展;不能达到武术的优美要求等, 产生这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动作的概念不清楚, 急于把这个动作快速作出来, 结果欲速而不达第一点的错误是主要原因对于这些错误我们只要抓住沉髋挺膝、脚贴住地面, 不要过早起身这几个环节的练习, 对其它错误再作辅导便不难解决了。这时就要求老师一刻也不放松的督促;对达不到一周的纠正, 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协调性的训练, 另一方面又要加强速度的练习。在实际训练中, 我们教师还必须对少儿运动员认真讲解某些技术动作的结构和细节, 以及动作的攻防含义, 使他们对动作中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4 录像法
外录像法。武术从某种意义上讲, 有许多动作教师无法作出正确的慢动作,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借助于录像来播放慢动作, 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以第一信号系统为主, 模仿能力很强。例如:练习腾空飞脚, 使用录像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在作腾空飞脚时空中人体的正确动作, 使少儿运动员对规范动作建立一个清晰的空间表象。
内录像法。即默想法, 这种练习是通过学生意念活动, 再现大脑获得的动作表象, 达到强化动作和技术的作用, 使用这种方法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训练中,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动作的特点进行想象空练, 想练结合, 让学生象放电影一样, 让武术单个动作或组合动作在脑海里练习, 同时把脑海里的动作主体与自身慢慢融合成一个人。经常如此练习, 还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促进第二信号系统的完善。
5 综合练习法
所谓综合练习法, 顾名思义就是在武术教学中采用各种不同的练习方法, 一般在组合动作的练习中运用的最多。例如:在腾空飞脚接旋风脚这个组合中, 我们首先运用的是拆分练习法, 把腾空飞脚和旋风脚这两个有较高难度的基本武术技术动作分别进行拆分练习, 当这两个动作会了以后, 我们让学生把这两个技术动作连起来练习, 再以重复练习法对此加以巩固、发展;在此中间, 我们再不时的利用录像法, 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武术技术动作定型。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少儿武术学习者, 特别是初练者, 对武术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的练习, 提出了几个观点和教学方法。从理论上讲, 少儿时期生理上的一个特点是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主要以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 对形象具体的信号容易建立条件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 抽象的语言思维能力差, 分析综合能力正在发展, 还不完善, 因此, 在武术教学中要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让少年儿童易于接受
参考文献
[1]李治坤.浅谈少儿武术教学[J].成才之路, 2008, (23) .
[2]梁燕飞.分解教学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8, (1) .
[3]程亚霖.浅谈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少年体育训练, 2009, (3) .
[4]王林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山西体育科技, 2008, (Z1) .
少儿武术动作教学法 篇2
一、本课的设计思路。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全国人民关注奥运。本节课以奥运为主题,模拟奥运会开幕式的武术表演,创设情景教学。1、用舞蹈“健康歌”展示学生活泼、健康的良好精神面貌;2、学习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传承中华传统武学文化;3、用拉丁舞蹈——恰恰恰,激发学生对奥运热情与向往。
本节课贯彻“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武术为主教材,传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和民族体育,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和武德教育。学习武术的基本组合动作,初步体会武术的特点,增强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先由教师示范两个基本动作,学生进行练习,再引导学生自主交流自己从电视、电影、报刊或生活中了解到的武术动作,并与伙伴进行自编,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最后,集体练习组合动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让他们在共同发展进步的同时,最终达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武术组合动作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一节课。
2、教材分析:本课教材是根据新课程标准水平二大目标设置的武术模块内容。本单元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一些武术基本功的基础上学习动作组合,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锻炼技能。
3、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班男、女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和表现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分组自主练习的时候,男、女混合分组进行,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弄清动作运动线路和动作的衔接。
难点:动作准确,有力、有神。
三、教法。
创设情景、示范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合作互动、激励性评价等手段来诱导学生积极练习。
四、学法。
1.采用模仿和对比学习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功能,让学生观看《少年长拳》的录像片断,引导学生通过动作对比,动作模仿,达到提高自身武术动作质量,激发学生创作欲望的目的.。
2.采用合作互动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武术的认识,并合作探究新的武术动作,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采用激励评价法。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并通过优秀学习成果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流程。
课前准备→ 激趣导课 → 舞蹈热身→ 学习组合动作→ 愉快起舞恰恰恰→ 调节身心
(一)课前准备:通过观看《少年长拳》的录像片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激趣导课:教师介绍:世界武术锦标赛中中国队的骄人成绩;武术是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之一;武术有望成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点燃学生参与奥运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舞蹈热身: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跟随音乐一起跳舞做热身运动,达到机体动员及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四)自主练习、创编动作:分组让学生练习教师示范的武术动作,引导学生在练习中结合平时对武术的所见所闻创编动作,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调节身心 :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之后,师生随着悠扬的音乐翩翩起舞,在和谐的气氛中放松和调节身心。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武术动作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脉搏示意图。
少儿武术动作教学法 篇3
1 、根据少儿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1 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
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1.2 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
与成人相比少儿的血液量含量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较低。少儿的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每搏输出量小,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肺活量较小。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1.3 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
2 、根据少儿心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往往有些教师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不好就训斥、责备,使学生自信心下降,甚至因此产生逆反心理。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肃,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训练效果不佳。
2.2 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当然,教师或教练员在定教学与训练的任务时,应注意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经过努力能够克服的,这样才能推动少儿心理的适应性不断发展,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3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其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3.1 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
少儿武术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要有长远规划,合理搭配,力争科学地控制教学与训练全过程。在早期教学与训练阶段,以全面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以发展各种运动能力和机能能力为主。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以武术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主,并结合简单的踢腿、冲拳、抡臂等,发展肌肉协调用力能力,提高掌握基本动作技术的能力,并注意专门发展柔韧、协调、灵活性等素质。随着少儿武术运动员的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年龄的增长,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比例逐渐加大,基本功训练的内容增多,难度增大,要求逐渐提高,围绕专项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和素质如力量、柔韧和速度等进行专门性基础训练。
3.2 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3.3 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4 、结束语
4.1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少儿武术教学反思 篇4
1 对教学反思的界定
闵玲在《国内教学反思的研究视角管窥》中对2003-2010年有关教学反思的论文进行了简单的归纳,论述了教学反思的概念、内容、事实途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文章指出国内外缺少对反思实践的实证研究。对教学反思进行定义: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思维过程;教师通过反思,探究自己教学活动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结果,从中获得对教学新的理解。[1]王录梅,冷泽兵在《教学反思的概念、价值及其途径》中对教学反思进行了界定: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种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加工过程。[2]王映学、赵兴奎也指出,教学反思是双向的,除了从教师的角度对教学进行反思,也要“从学习者的角度进行反思”。[3]
2 现代家庭教育的观点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由于现代社会竞争压力大,家庭焦点都在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误区:第一,重知轻德,当今社会对高学历的片面化追求,导致少儿升学压力大,父母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小给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要求孩子学习各种技能,而忽视了品德道德的教育;第二,现代家庭子女少,家庭对子女过于爱护,平时的吃饭、穿衣、锻炼很多情况下都是父母全权照顾。子女在父母眼中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导致少儿在日常生活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缺乏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三,家庭教育缺乏心理照顾,不少家长都以成人的观点审视子女,但是少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要正确引导子女,培养其热爱生活的兴趣。
李芳在《现代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对策》中指出现代社会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儿女更是疼爱有加,导致现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存在以下误区:重智轻德,成人化教育、宠惯溺爱。[4]李爱利在《论我国现代家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中对现代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认为,社会压力大父母过于注重少儿的智力学习,轻视道德礼仪;父母对子女的要求高,望子成龙心切,少儿学习很被动,少儿存在逆反心理;子女被父母视为“娇子”注重物质给予,轻视精神需求。[5]
总之,反思少儿的家庭教育状况,可以归纳三方面原因:第一,少儿在家庭教育中缺乏道德素质的培养;第二,家长过于关注孩子的文化学习,导致孩子缺乏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三,家庭教育对少儿的心理发展关注不够,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3 少儿武术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相关研究
3.1 少儿武术教学方法研究
吴应广在《少儿武术教育方式实验性探讨》一文中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验法对少儿武术教育方式进行探讨,文章认为合理的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少儿对武术的学习兴趣,能够开拓武术的发展空间。[6]田芳兵在《少儿套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中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对少儿生理、心理特点进行了归纳,结合武术特点,指出在少儿武术教学中主要应用积极的练习方法和鼓励性的语言、以游戏为内容采用分组轮换教学法提高少儿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7]赵艳敏在《浅谈分解教学法、意念训练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中应用文献法,归纳法结合少儿生理特点论述了分解教学法、意念训练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提高少儿武术教学质量。[8]梁燕飞,张军,刘宁宁在《分解教学法在少儿武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通过文献法、分析法对少儿武术教学过程进行分解教学研究,根据少儿的生理特点采用上下肢的动作分解、技术分解、以及套路分解,目的是为了提高少儿武术教学质量。[9]
梁小葵在《“和谐教学法”对广东少儿武术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中,运用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与传统的少儿武术教学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认为和谐教学法下的少儿武术教学对当地的少儿全面和谐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10]与传统的武术教学不同之处在于课前有知识准备,课上有自学讨论,课后有课堂小结、达标测试。但是对于少儿来说,自控能力较差,不爱看书,要想达到较高的教学质量,普遍的推广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本研究以快乐体育为主旨,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感到少儿武术课的魅力,提高少儿学习兴趣,而且实施办法简单易行。
3.2 少儿武术教学内容研究
杨建营,邱丕相,杨建英在《学校武术的定位及其教育体系的构建》中通过调查法对全国中小学进行了调查,为武术能够在学校推广提供方案,使武术成为真正弘扬民族精神的具体实践途径,其中分析了学校武术“名存实亡”现状的原因,学校武术的改革却迟迟未迈开步伐,至今许多版本的武术教材仍未改变老模式,许多学校仍以50年代创编的老套路或将其翻版重组、换汤不换药的套路为主要教学内容。[11]陈琳,王智慧,陈盈在《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及思想的演进与启示》中,调查中显示小学阶段武术教学内容以武术基本功、武术操、和初级一路长拳,中学的武术教学内容有武术操二套、初级拳二套、武术选修。[12]
谢烽在《杭州市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中通过文献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对杭州市160名练习武术的少儿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少儿对现代武术锻炼缺乏认知,武术教学内容、方法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少儿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时武术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少儿武术教学内容还是以拳术和器械套路教学为主,分别占总人数的97.4%和62.3%,套路教学主要包括基本组合动作、初级长拳、规定拳、青年拳、国际规定长拳、刀术、剑术、棍术等。[13]
综上所述,中小学武术教育内容缺乏创新,仍以简单的套路教学为主,没有与少儿的现实状况、心理状况相结合,不能激发少儿学习武术的兴趣。
4 快乐教学法下的少儿武术研究
“快乐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一系列方法、技能和技巧及实验,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于学生,激发学生兴趣,使之在快乐中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地学习,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是一种建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的方法。[14]应用快乐武术的教学理念,对少儿武术教学的方法、内容进行归纳整合,根据少儿生理、心理特点对少儿武术教学进行改进。以满足现代少儿对武术课的需求,使少儿更加深入了解中华武术的魅力,增加少儿学习武术的兴趣。
快乐武术的教学方法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在武术课中感受到乐趣,比如,游戏法、多媒体教学、实践应用法等。
4.1 武术操应结合中国文化教育
武术操可以配上《中国功夫》歌曲、《三字经》《弟子规》等进行教学,一个动作配一句词。例如五步拳的教学,第一式左弓步搂手冲拳,配卧似一张弓;第二式弹踢冲拳,配站似一棵松等等。不仅能够增加少儿练习基本功的节奏,还可以规范武术动作。中国文化应用到武术教学可以培养少儿“未曾习武先习德,未曾学艺先学礼”的习惯;应用多媒体教学,让少儿观看岳飞、霍元甲、黄飞鸿等历史人物事迹,培养少儿的武德精神。
4.2 通过游戏法鼓励少儿,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
贪玩是少儿的天性,在游戏中他们很投入,能够忘记时间、忘记疲劳。在课前活动中增加一些少儿竞赛游戏,不仅能够让少儿积极参与其中,还可以锻炼少儿的思考能力、反应能力、增加少儿的体质。比如,跳绳、接力赛、扔沙包游戏,游戏规则简单易懂,在扔沙包游戏过程中,少儿的好胜心理很强,每逃过一次沙包,感觉自己就胜利了,自己也感觉到很高兴,还可以增强团对之间的合作能力;扔沙包的两个人之间也有很大默契,慢慢的就越来越团结。在少儿游戏类的时候,要教育少儿继续加油,不能放弃,虽然很累但是少儿一般都不会随意认输,直到筋疲力尽还是很开心。
4.3 利用现代化技术增加少儿学习武术的兴趣
跆拳道、散打项目技术教学过程中不会感到枯燥无味,反而学生很有兴趣和动力,散打、跆拳道的护具和脚靶在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我们可以借鉴道具在教学中的效果应用到少儿武术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加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少儿的兴趣。比如,练习原地冲拳时,为了使少儿做到拧腰送肩,我们可以在少儿前面悬挂一张纸,让少儿用力击打;在练习弹腿时,在少儿前面拿一个脚靶,少儿踢上去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等等;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可能会发明一些专业的电子道具,在少儿练习武术的过程中可以直接反应少儿练习的效果,提高少儿学习武术的兴趣。
4.4 快乐武术教学要结合少儿心理特点,改善武术教学内容
谢烽的研究中调查中表明:少儿认为单一重复性练习比较枯燥无味,不太喜欢重复练习,反而对对抗性练习比较喜欢,支持人数是前者的4.7倍,占总人数的69.4%,可见现代武术教学内容与少儿心理意愿不符。还有研究表面学生不喜欢学校武术课内容,反而在课余时间花更多精力学习跆拳道、散打项目。
少儿武术动作教学法 篇5
1. 少儿生理特点和教学训练方法
1.1 少儿生理特点。
1.1.1 运动系统生理机制。
少儿骨骺柔软,软骨成分多,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所以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
1.1.2 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机制。
少儿的相对血液量较成人多,但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成人相比较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由于少儿的神经调节不够完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因此心率较快。心肌纤维收缩力弱,心脏泵血能力小,故每搏输出量小。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大,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力量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能较差,最大通气量和摄氧量都较低,因此在运动训练时,通气量的增加主要靠呼吸频率的增加来实现。
1.1.3 神经系统机制。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
1.2 教学训练方法。
1.2.1 根据运动系统生理机制要控制力量训练。
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1.2.2 根据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机制要控制耐力训练。
少儿不宜过早地进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平和的简短武术套路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动作的速度练习为主,如踢腿、冲拳等。不宜过多地进行力量、耐力和静力性的练习。运动量不宜过大,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1.2.3 根据少儿神经系统机制训练中要注意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在学生作出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做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学生理解。
2. 少儿心理特点和教学训练方法
2.1 少儿心理特点。
少儿有以下几种心理特点:贪玩、好动、活泼、热情;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对任何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而且对新事物的接受力、模仿力都很强;自觉性和自制力较差,一旦兴奋好动起来就会不顾一切,往往忽略和意识不到纪律的约束,使课堂秩序大乱;自我表现欲强,喜欢被肯定、被表扬;可塑性强。
2.2 教学训练方法。
2.2.1 鼓励为主,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的优点,并给予表扬。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指出优点和问题,能使有关神经得到阳性的刺激,而使另外的神经中枢的联系受到阴性的强化。加强分化过程,使兴奋和抑制过程更加精确,促使正确技能的形成。特别是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能起到振奋精神、活跃情绪的作用。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鼓舞信心和勇气,产生增力的情绪体验,提高机体克服各种困难的能力。
2.2.2 创设优良情绪体验情景,激发竞争意识。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要把已形成的潜在学习和训练的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创设优良的情绪体验情景,活跃少儿的学习和训练情绪,激发少儿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教学与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变化;环境的改变;形象生动的启发语言;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游戏;变换教学与训练的项目和形式,等等,都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训练的积极性,调动身体各器官尽力完成教学与训练任务。
3. 加强武德教育,弘扬武术精神
少儿是最容易塑造的群体,需从小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武术是一项具有健身价值和技击功能的传统体育项目,习武者既能强身健体、防身自卫,又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能了解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武术特殊的价值功能,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护人民利益,调节人际关系都有其特殊的作用。没有好的武德可能恃强凌弱,为害四方,败坏社会风气。由于武术的特殊功能,武德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3.1 武术是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一部分。
武术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而且有修身养性的功效,武德教育中赋予了深刻的民族精神,这无疑将使习武者激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历史上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习武者举不胜举,岳飞、戚继光、霍元甲,都是武德高尚的英雄。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不惜牺牲自己的事迹可歌可泣。近百年来,我国饱受欺凌,许多爱国的武术家以高尚的武德情操和精湛的武技,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使那些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他们为国争光,大振了中华的武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也是人类文化中灿烂的一颗明珠,武德教育就是要人们认识到这一点,让人们珍视它、弘扬它。
3.2 武德教育能促进社会进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武德约束习武者的行为规范,它一方面要求习武者热爱祖国,热爱武术事业,遵守规矩,另一方面要求习武者见义勇为,敢于同一切违法行为作斗争。据有关调查表明,练武术的少年儿童,其组织纪律性明显好于一般少年儿童。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练习武术的人,他们不仅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而且能够见义勇为,遇到坏人坏事,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像我们的武警战士,每次围捕持枪歹徒总是冲在最前面,表现出了舍身求义的高尚品德。武德教育能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谦让,从而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还要注意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掌握好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比例、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等等。
4. 结语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一定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符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
少儿处于人生关键期,教师或教练员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坚持正确的训练和学习动机,培养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要注意武术技能、文化素质和德的有机集合。
摘要:武术教学与训练应从少儿抓起, 在多种训练方法中, 教师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方法外, 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及武术道德规范进行科学教学与训练。本文根据武术运动的特点, 对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给出了科学训练方法。
关键词:少儿武术教学训练,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武德
参考文献
[1]杨峰.浅谈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应注意的问题[J].教育战线, 2009.5.
[2]张彩虹.少儿武术训练方法初探[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6 (4) .
[3]王珍.试论少儿武术训练中的几个问题[J].搏击·武术科学, 2009.1.
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教学方法研究 篇6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教学方法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研究主题,在中国期刊网查阅和收集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期刊论文、数据资料及著作,近年来再对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武术界的专家、学者及武术教育工作者等了解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发展动态,就课题的研究内容进行交流和访谈,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对所得材料进行分类、归纳分析。
2 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产生及概念
武术套路发展到今天,竞赛体制也比较完善、竞技武术套路比较激烈也比较规范。2003年新的武术竞赛规则设置了难度动作加分,并为难度动作进行了量化。确定了难度等级和分值,制订了相应的难度动作等级记分值确定表。由于竞赛规则内容中提高了难度动作在评分中的比重,难度动作的演练水平和完成的质量成为决定比赛成绩好坏的重要因素。因此,难度动作在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结构比例中的比重加大。
通过对规定套路动作和自选套路动作的剖析,“难度动作”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在规则规定的范围内,以一定的攻防意识指导人体各部按照严格的顺序和动作规格,将不同的类别(包括组别)的动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完成难度或将动作任意结合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而复杂的动作,一次性完成的由静止姿势到动作结束时又归于静止的状态,同时能体现个人技术水平、形成套路的高潮动作[1]。
3 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教学步骤
3.1 建立完整概念
武术套路动作就如建筑中的整体框架,如果整体结构盖好后,再装门窗,然后再从内部细节进行装修。武术套路难度动作也是如此,当学生脑子中有了整体概念后,他们在练习中也会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在以后的训练中会逐渐调整动作,最终达到完美。根据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在学习新动作时,一些新异刺激通过传入系统传入大脑,就应该先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动作的整体概念,对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重点进行掌握,不宜过多要求动作的技术细节。
3.2 注重分解练习,注意完整练习
助跑、踏跳、腾空动作及落地动作是武术套路难度动作中较为基本的技术动作组合,每个难度动作基本上都由以上四部分技术动作组成,助跑时要求运动员选择适合自己的步幅和步速;踏跳动作相对其它部分简单,但做好也不是很容易,因此,在练习中要注意踏跳的速度和力量的控制。众所周知,一个整体动作可分为若干个动作部分,但各个部分的组合未必就能成为这个整体的动作。在进行完整动作的练习中,要结合前边的两个步骤进行,当难度动作中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时,要注重单独进行分解动作练习,练完后再进行完整动作练习。要尽量做到各个技术环节连接顺畅,动作连接顺畅后,再逐步提高要求,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尽量一气呵成,继而提高整个动作的精确度和成功率。
4 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教学方法
4.1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方式有效地运用知识储备,去研究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努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和引导他们尽快进入自主学习。此外,探究式教学还注重为学生创造发挥创新潜能的宽松环境和氛围,有利于支持和促进学生体育知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有机融合,从而激发他们对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创新灵感和创造能力的发挥,使学生的学习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即教学成果更有可能具有创造性的特点。
4.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形声、媒体、软件的运用,调控教学的全过程,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集图、文、声、像全方位信息处理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教学[2]。教师把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的方式导入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有必要的话在示范动作后再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给学生观摩,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在探索交流前提下,师生互动,共同分解武术套路难度动作。
4.3 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方法有多种,如果正确的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将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分解法是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教学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把一个完整的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根据教学需要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然后对各部分分别进行教学让学生先行掌握,而后各部分再进行有机的连接,直到形成完整动作。通过运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可以降低动作的难度,教师要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掌握情况选择适应的练习方法,便于教师观察和帮助学生掌握、改进技术动作。
5 结论
总之,对武术难度动作的教学要抓主要环节,建立完整概念,同时要注重探究教学模式以及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要注意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分解法、帮助法以及表象训练法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尤其是对难度动作进行教学时,它们所起的作用更是积极的、不可忽视的,因此,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正确地、合理地、及时地运用它,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及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基本规则及原则,提出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创新方法,阐述其教学步骤及方法,为武术套路难度动作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武术套路,难度动作,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杜天华.武术套路难度动作创新方法与美学要求之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3):9-11.
[2]周恕义.多媒体及网络化远程教学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朱东,邱丕相.高品质武术套路运动技术体系的划分[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
少儿武术动作教学法 篇7
1.1培养良好体态,控制力量训练少儿的骨骺比较柔软,软骨成分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少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及关节周围的韧带较薄弱、松弛,故少儿的关节伸展性与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与柔韧性易得到发展,但关节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轻易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蛋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收缩力量和耐力较差,易疲劳,但易恢复。身体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平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各种动作的正确身体姿势的培养,养成良好体态仪表,防止骨变形。在力量训练中,负重练习要慎用,宜用伸展练习发展力量。12-13岁后,力量训练可逐渐增加。少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力量应均衡发展,各项素质搭配练习。特别应加强他们的柔韧性练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1.2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少儿的神经系统的抑制过程不完善,兴奋过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学习动作和技术时,大多凭兴趣。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多余动作或错误动作较多,其神经细胞工作能力低,易疲劳,但恢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形象思维能力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思维能力差。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应多样化,避免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进行套路动作练习时,应穿插比赛或游戏。同时,安排短暂的休息。以免出现疲劳,提高他们的兴趣。在传授新的动作技术时,应以模仿性质为主,少讲解,多示范。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的能力,全面发展各项基本技能。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教师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术,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产生错误动作时,教师或教练员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及时纠正。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进行讲解,也可以运用现代媒体教学,以帮助理解。
2根据少儿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与训练
2.1加强思想教育,以鼓励为主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过程,教师或教练员要不失时机地加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育和启发,让他们认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教练员要及时发现少儿优点给予表扬。教学训练实践表明,少儿喜欢表扬,一经表扬,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示范。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提高训练效果。
2.2使少儿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效果
少儿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都有迫切希望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效果的欲望和要求,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教练员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与训练中,教师或教练员如能使他们及时知道教学与训练的效果,就能使错误的技术动作得以纠正,正确的动作技术得以巩固,从而创造教学与训练的良性循环。
3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其他问题
3.1专项身体训练与基本技术训练有机结合
在少儿武术的专项身体训练的早期,主要是通过专项训练手段如基本功训练,来发展他们的专门能力,在专项能力教学与训练的全过程,始终贯穿着对基本技术的规格和完成动作的完美程度的要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把身体训练与技术训练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使基本技术得到熟练、巩固与提高,把身体训练的成果通过专项技术训练转化到少儿武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上去。
3.2注意恢复,控制无形训练
不懂得恢复,就不懂得训练。教师或教练员在教学与训练结束后要采取适当的恢复措施。放松活动与有效的按摩对少儿消除疲劳有相当作用,应引起重视。另外,还要与家长保持联系,控制少儿训练后仍去玩耍,如打游戏机等等,晚上要按时睡觉,减少无形的训练。还要督促少儿不挑食,保证充分的营养补充,以良好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迎接下一次的训练。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系统的、科学的工作。所以,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根据少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切合少儿实际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训练方法。要不断加强身体、心理训练,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专修教材《武术》.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年版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版。
少儿武术动作教学法 篇8
实质上, 武术教学是体育教学在后期发展中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分支, 或者说, 是体育教学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武术教学是为了完成武术教学任务, 达到发扬武术文化, 培养武术人才的目的。通俗地说, 武术教学就是为完成武术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学行为和媒体选择等因素的总体考虑。一般来说, 武术教学具有指示性和灵活性, 而不具有刻板性。
目前武术教学在我国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 且教学状况已有较大改观, 但少儿武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 上好武术课的关键是学生对于学习武术的兴趣。所以, 培养学生对于武术学习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 怎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就是当前武术教学中一个重要课题。武术教学不容易, 这是众所周知的难题。如果面对这些难题时, 运用一些技巧, 许多事情就迎刃而解了。比如说, 将教学的过程科学化并合理化地结合少儿的心理、生理特点, 同时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 让学生产生想要习武的心理, 那么学起来就会精神愉快, 不知疲倦。这种反客为主的教学方式, 会让武术课变得轻松很多, 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改善。因此, 在武术教学中, 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习武兴趣, 将“兴趣教学”这一宗旨贯彻到底, 使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有效地提高武术教学质量。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如何改善少儿武术教学现状的问题, 很值得探索。
二、在武术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
(1) 宣传力度小, 学生对武术运动知之甚少, 家长不重视。近几年球类运动发展迅速, 在电视和网络上随处可见的都是像“篮球NBA”、足球世界杯、网球公开赛, 而武术比赛少之又少。而少儿获取外界资讯最重要的就是这些渠道。由于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大家对武术文化有所了解, 但不知道武术的悠久历史和众多的社会功能。由于认识不够, 很多家长对于学什么不重视, 家长只希望孩子能在活动中强身健体。
(2)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少儿业余武术的教学内容仍沿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 多以青年拳、少年拳、24式太极拳、初级长拳、初级刀、初级剑等武术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武术教学一般是教师示范讲解, 规定练习次数和方式。但是这种方法过于单一, 一般少年儿童都觉得比较枯燥, 没有趣味性, 练习几组就没有耐心接着练下去了。
(3) 过多地注重训练, 缺乏对武术知识的培养。长期以来, 少儿体育教学普遍存在偏重运动技术的传授, 忽略理论教学以及对人的全面培养, 武术课程教学也不例外。往往在武术学习后, 只学了武术的花架子, 对于如何运用武术动作去锻炼身体, 怎样科学地自我评价, 怎样采用合理的方法去组织和传授自己所学的武术知识, 知之甚少, 没有真正领会武术区别其他体育项目的特点和其民族特色。
三、武术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对策
(1) 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兴趣。如今武术已作为中华传统体育走向世界, 对抗练习、特定功法练习等各种武术练习手段已在社会中普及。因此, 现行的学校武术教学应打破传统框框, 充分挖掘武术运动中较有利于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的套路、技术动作与功法以及有关理论知识 (包括科学的养生保健方法) , 并把它传授给学生。学生对一些具有对抗性、功法性以及具有传统性的武术项目是很感兴趣的, 要使学生保持这种兴趣, 就要改革教学内容, 增加学生喜欢的武术内容, 引起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2) 改革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可向学生提供逼真的感性知识, 使学生看得真切, 扩大知识面。在武术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个体差异, 根据学生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第一, 根据个人的性格、审美角度和欣赏水平, 选练自己最喜爱的拳种, 这样才能兴趣倍增, 练出功夫。第二, 根据武术刚柔的特点选择项目, 如男同学喜欢发力刚猛快速的拳术, 可选少林拳、八极拳、初级刀等;女孩子可选择有轻柔舒缓音乐伴奏的太极拳等等。第三, 允许学生将部分武术器材带回去练习, 教师还可以引领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 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项目练习。教学实践证明, 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学生领会动作, 增强记忆和提高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方法要新、奇、特, 即新颖、奇妙、特别。
总而言之, 兴趣是武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 都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让他们自觉、积极地进行武术学习, 才能提高武术教学质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外国游客在游览中国名胜古迹的同时对中国武术也兴趣浓厚, 甚至在许多国家都流行中国武术热。时至今日, 许多国家对中华武术在当地的发展加大了投入, 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中国, 作为中华武术的发源地, 当然要与时俱进。要从娃娃抓起, 在少儿业余武术训练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和造就人才, 为中华武术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晖.激发学生兴趣改进高校武术教学[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6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