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2024-08-20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精选12篇)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1

摘要:在素质教育教学的大背景下,教师进修学校幼师舞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从提高自身水平、整合教学内容、链接生活实际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思考,主动探究,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渗透在舞蹈教学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功底、人文素质和思想素质。

关键词:幼师舞蹈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能力,思想素质

幼师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幼儿教育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教育历程,肩负着引领幼儿健康成长、身心发展的重任。因此,在进修学校幼师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幼师舞蹈教学在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履职能力,让舞蹈教学走进学生心扉

在幼师舞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舞蹈专业技能,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途径学习前沿理论知识、学术动态、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专业水平和文化艺术修养,用自身的文化功底、人文素养、舞蹈形象、舞蹈技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舞蹈学习之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勇于改革创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对学生传授技能、授业解惑、严格要求,又要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学习必修内容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补充和整合舞蹈教学内容,通过舞蹈基础训练,让学生形成健美的体态、自然饱满的情绪,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体格、健康的心态,使学生站、立、坐、行都有正确、规范的姿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在舞蹈课的教学中,注重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沟通,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情感爱好、舞蹈基础,根据舞蹈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接受水平,通过舞蹈基本训练,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让学生成为将来可以被幼儿模仿的对象,放大舞蹈教学的功能和效用。

二、整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渠道,用舞蹈教学提高学生素质

开展舞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技巧训练,进行艺术熏陶,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和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教育学生刻苦学习舞蹈的基本功,掌握舞蹈的技能和幼儿舞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舞蹈教学的成效。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整合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地施教,通过舞蹈基训,使学生对舞蹈的名称要领、形象姿态、动作路线、场地队形及常用术语等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和柔韧性,通过练习,使学生清晰地掌握舞蹈基本动作的要点,舞蹈动作做得自然、协调,与音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方法,学会讲解示范舞蹈动作,能够组织引领幼儿开展舞蹈活动。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拓宽教学渠道,便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舞蹈的基本风格、韵律特点,在教学民族舞蹈内容时,有目的地让学生欣赏一些具有民族风情、民俗特点的录像,让学生能欣赏到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美丽的服饰,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更好地把握舞蹈的韵律特点,拓宽想象空间,提升教学质效。

三、链接生活实际,联系相关学科,使舞蹈教学彰显时代特色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舞蹈教学对学生进行身体姿态和健美形体的训练,强化对学生进行舞蹈技能和幼儿舞蹈理论与方法的教学。舞蹈教学是与其他学科相融的艺术,特别是与体育、音乐、美术、语文等学科关系密切。音乐是舞蹈的基本要素之一,音乐的节奏感、韵律感与舞蹈的想象力、表现力有机结合,才能使音乐与舞蹈融为一体。语文功底是幼儿舞蹈创作构思的基础;美术技能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设计、制作各类道具和头饰;体育更与舞蹈密切相关,在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各学科的有机相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然、生活和热爱幼教事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笔者在组织学生排练舞蹈《黄河儿女》时,注重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彰显民族特点的舞蹈,都有自己独特灿烂的文化,让学生集各民族舞蹈之长,有机地把相关的动作进行整合,在舞蹈排练中,让学生间接地感受孩子的天真、活泼、可爱,感受孩子的童心、童真、童趣,从而使学生更加喜爱孩子,更加热爱幼教事业,不断放大舞蹈教学的效用。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2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现存问题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的目标导向不明确

目前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大多数学校过于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舞蹈能力的培养,虽然培养出来的学生其舞蹈修养和舞蹈水平相对较高,但忽视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工作中会感受到很大的阻碍,很难完成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说明高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出现严重偏离的问题,高校应该明确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该结合其将来的职业要求,注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以及努力增多学生的教学实习机会,要求学生在实习中仔细观察总结幼儿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创编出适合幼儿的舞蹈教学方法,以提高准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因此,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教育儿童才是关键所在。所以在对学前教育学生的教育中应该将教学目标转向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掌握舞蹈技能的同时,完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方面的教育能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学能力不足

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招生时不会考虑学生的舞蹈基础问题,因此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学生没有舞蹈基础。但是,在舞蹈教学中,基本功是基础问题,在基本功都不过关的情况下,学生们的艺术感觉更是极其不到位,而艺术教学能力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气质熏陶,因此,这是教师教学能力是否合格是一个很重要的评判标准。如果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舞蹈训练,自己本身都没有相应的艺术感觉,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舞蹈教师。学习舞蹈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练习,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基本功的训练,这是学习舞蹈的基础。同时,幼儿的舞蹈基础更是零基础的,学生学习舞蹈基础的过程,其心得、感受将是非常宝贵的学习体验,可以运用到以后的幼儿舞蹈教学活动中。学前教育的学生应该通过自己平日的舞蹈学习感受舞蹈的艺术魅力,同时结合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将自己感受到的舞蹈魅力在言传身教中传授给幼儿。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不足

基础形体训练主要针对身体柔韧性、灵活性以及稳定性训练。通过完整的基础形体训练,才有提高舞蹈创编能力的可能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通过舞蹈基础能力的训练,可以获得相应的舞蹈教学能力。但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几乎没有接受过艺术训练,所以音乐、舞蹈素养普遍比较差,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舞蹈专业素养有直接的联系,仅仅通过四年大学课堂的学习,不足以提高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四)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评价体制没有与时俱进

对于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模式,其方式较为传统和单一,依旧是相对较为陈旧的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总之,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教学工作时期评价的主动性相对较大,但是存在的问题是评价的不够全面。这种模式势必会导致一种情况,即学生对于自己的导师会存在很大程度的依赖性,自我参与意识单淡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对自己形成一个客观、准确的认识,不能很好的认识和了解幼儿舞蹈教学工作。

二、解决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问题的的相应措施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前教育专业在舞蹈教学方面的进步和发展。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措施,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幼儿舞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

(一)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教学能力的培养

对于舞蹈教学,其具有自身的特定,需要在进行动作讲解的同时,示范舞蹈动作,同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践性相对较强的一项课程。对于舞蹈艺术教学能力的培养,我们分为两部分内容,即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动作示范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内容,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面向的教导对象是幼儿,因此在表达方面,需要以幼儿的思维模式为标准,说话时具有亲和力,表达通俗易懂、用词简单、准确,这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一点点进行积累和总结。口语表达的第一准则即是准确,防止由于表达不准确,导致幼儿产生理解上的错误,同时,准确的语言表达可以提高幼儿舞蹈教学的速度和进程;其次,在进行口语表达时,需要表达生动、形象,表达具有吸引力,这样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对于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生动的语言可以激发幼儿对于舞蹈学习的热情;最后一点,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工作时,在表达上要和蔼可亲,语气委婉、自然,避免引起幼儿对舞蹈的反感情绪,在幼儿出现错误时,也应该耐心、温柔的不断进行引导。动作示范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的,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升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幼儿教师对舞蹈动作进行演示,幼儿进行模仿。幼儿舞蹈教师的舞蹈动作需要优美、规范,从而使得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在幼儿心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对于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将多方面的专业素质进行综合,并灵活的进行应用。这就需要学生一方面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征,另一方面自身具备渊博的课外知识和扎实的舞蹈素养。对于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性,并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时刻了解幼儿心理的想法,积极、热情的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保有爱心和充分的责任感。对于幼儿来说,舞蹈是很优美的事物,而舞蹈本身也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德。幼儿在这个年龄段,学习能力强,思想状态灵活多变,幼儿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创编合适的舞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幼儿教师需要拥有渊博的课外知识,丰富的课外知识可以给创编舞蹈带来大量的素材和灵感,赋予舞蹈动作一定的灵感。幼儿教师需要接受过良好的教育,高尚的思想品德,掌握丰富的`课外知识和精湛的专业舞蹈知识,这是幼儿教师创编舞蹈的基础。了解我国舞蹈的历史发展情况,了解我国各个舞种的特点和区别,了解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舞蹈种类和结构。整体的了解并认知舞蹈的艺术性质,帮助学生掌握在创编舞蹈时的规律以及技巧。

(三)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教学培养目标

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我们培养的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他们将会是幼儿园舞蹈老师,而对于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转换,需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进行悉心的指导和恰当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自己即将成为的角色的属性以及特征,具体的方式是我们可以通过分组的方法,帮助学生体验和领会不同角色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注重对学生舞蹈理论知识和舞蹈技能的训练,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角色意识。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提升其在舞蹈方面的修养,在熟练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之后,需要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舞蹈的理论知识,学会欣赏和鉴别舞蹈,体会舞蹈带给我们的美,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日后成为一个更加完美、全面的幼儿舞蹈教师,在成为一个舞者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修养和内涵。在对幼儿进行教导时,选择从人性这个角度对学生施以影响,使幼儿在无形中形成自身的舞蹈气质。

(四)制定合理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评价体制

如果幼儿舞蹈课堂教学想不断的进行提高,则需要不断进行客观、合理、全面的课堂评价,通过这种方法,一方面可以评定学前教育幼儿舞蹈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效,另一方面可以清楚地发现幼儿舞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寻找解决办法,进而提高幼儿舞蹈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实现幼儿教师教学和幼儿舞蹈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同时入手,改进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教学的评价体制,在原有评价条件的基础之上,增加更多的评判条件,例如把学生平时的训练自主性、自我评定、舞蹈创新和审美能力等等均作为舞蹈教学的评判标准。

三、结束语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3

关键词:体育舞蹈 问题 改进

一、体育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体育舞蹈的专业性很强,对教师在舞蹈、音乐以及自身素质和实践经验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专业体育舞蹈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舞蹈的教学水平。在高校,很多体育舞蹈教师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加上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理论知识上,不能达到高校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所以很难提高高校体育舞蹈的教学水平。

(二)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体育舞蹈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小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可以因材施教的效果,但是收费很高,普通人难已接受,将体育舞蹈运动推向了“贵族化”发展的格局,造成只有经济好的人才能在技术上有所提高,而那些经济条件差,天赋好的学生却被置之门外,阻碍了这个项目的推广及普及。

(三)舞蹈项目多、练习比较费时

体育舞蹈的舞种繁多,比如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快步、维也纳华尔兹舞等。可以看出,不论是学习哪一种舞,在短的时间里要想学好都很困难,何况是多个舞种。而对于体育舞蹈教师来说,除了工作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进修,平时还要去参加训练,从时间上就让这些教师对此望而却步。

二、如何改进体育舞蹈教学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教学中首先要进行体育舞蹈简单知识的介绍,如它的分类、发展、价值以及各舞种的特点风格等,以便让学生对其有个初步的了解;要介绍舞程线、舞程向、角度与方位及一些简单符号的使用,并要说明它们的意义和作用,这样便于他们理解与运用;要细致讲解基本舞姿的握持方法,这样有利于自身形体的塑造。在各舞种的教学中注意基本步伐的教学与训练,要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练习基本步伐。还要介绍参加舞会的礼仪。以显示礼貌和尊重,要介绍领舞技巧与跟舞技巧,练习中要培养他们默契。

(二)注意教学中的讲解和示范

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讲解和示范十分重要,边讲解边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法。讲解是教师用语言指导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只能让学生建立较模糊的概念。而示范则是教师以自己的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学习的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学生学习起来就较容易,掌握动作也相对较快。一般教师在教学中是两者结合使用。在新舞步的学习时,先完整示范,让学生有完整的动作概念,再分析讲解,让他们循序渐进地进行反复强化练习,使他们逐步掌握。

(三)重视学生节奏感的培养

在教学中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倘若练习者舞姿非常优美,良好的节奏感还可以促进练习者对音乐的欣赏,对舞曲结构的理解,对舞种自身节奏的理解,从而促进习舞者兴趣。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听音乐可以培养他们对节奏的敏感度。先听慢节奏的音乐,可以用手跟打节拍让学生听。随后可以在听的同时配上简单的舞步进行练习。此后可以循序渐进地让他们掌握好节奏。

(四)遵守合理的教学原则

所有教学都要遵循教学规律,遵守教学原则。因此,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要介绍的舞种应多样化,节奏快慢、舞曲缓急;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相结合的原则落到实处,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还要注意由始至终都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舞步的学习由慢到快、先易后难,注意教学的合理顺序。对体育系学生教学时还应注重教学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会跳的同时还要会看会讲,并能指导体育舞蹈项目的开展。

(五)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首先教师要保证学生运动表象形成的准确性。教师演示动作要规范,讲解要细致、简单,让学生清楚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其次,讲解与示范后立即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逐一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再次,教师要选择识记动作的最佳时间,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注意时间,来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最后,遵循遗忘规律。在课程安排上,每节课中都应系统的复习所学内容,然后反复练习,巩固动作记忆。

参考文献:

1].雷米·埃斯.华尔兹史话[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4

一、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一) 保持学生端庄的姿态和匀称和谐的形体

一名加拿大学者曾针对各项运动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影响做了一份调查, 结果显示, 如果每天坚持跳舞的时间在30分钟, 那么, 这些学生的身体、身形等都能得到很到的改善1。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坐着上课, 使得身心处在紧张、疲劳状态下的时间过长, 极易给自己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所以, 为了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可以开设舞蹈课程来予以帮助。经常参加跳舞一类的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的柔韧性, 提高血液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水平, 提高人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和大脑的反应能力, 继而大大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身体状况。

(二) 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水平

大学生学习舞蹈, 一方面是对我国民族优秀舞蹈的了解和继承, 让学生掌握民族特点并提高自己对美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 学生通过对舞蹈组合进行学习, 可以显著提高自身各部位的灵活程度, 加强四肢的配合, 从而增强舞蹈的感染力。舞蹈是一门艺术, 我国的多民族舞蹈文化是相关贯通的, 舞蹈艺术元素同样也可以融入到其他种类的舞蹈因素中, 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学生的审美视野, 帮助他们树立了健康、正确、高尚的审美观念, 从而使学生的美学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对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也是好的。

(三) 提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创造能力, 促进个性社会化

舞蹈教学需要男生和女生共同协调的来完成练习, 这种艺术类的团体节目训练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可以极大的改观一孤独少言、消极离群的不良性情, 使得学生的心胸得到更为宽阔的锻炼机会, 从而形成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良好性格, 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和热爱集体的精神, 这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情绪健康、行为协调以及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发展都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二、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老师、学生对舞蹈教学的认识普遍不够

现阶段的额很多高职院校舞蹈任课教师和学生在舞蹈方面的认识有很大的缺憾, 他们普遍没有意识到舞蹈艺术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提升作用, 也正是这一认识给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效果展现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舞蹈艺术是其他所有艺术的先祖, 学生通过接受舞蹈教育, 可以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文化素养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提高, 所以, 应当寻求合理的解决措施来从根本上改变任课教师和学生的这种不成熟的认识和观念。

(二) 学生的舞蹈学习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之所以会出现对学生舞蹈学习不重视的情况, 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大量的学生在接受学校安排的舞蹈训练之前都没有与相关的舞蹈训练有过较大的接触, 再加上仅舞蹈训练的基本功素质培养就显得枯燥、无味, 这使得多数学生萌生对舞蹈学习的厌倦心理;另外一个方面, 虽然有的学生之前接受过舞蹈的相关知识, 且有一定的舞蹈基础, 他们就极易在现有的舞蹈训练过程中有着自大的心理, 对自己的舞蹈学习产生过高的良好心态, 这也造成了他们在舞蹈课程训练过程中的懒散和不用心的局面2。

三、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 给予舞蹈教学目标正确的定位, 注重技能教学、审美教学和育人教学的融合

不能否认的是, 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 培训舞蹈技能的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育人任务之一, 然而一味的迎合市场而只关注舞蹈技能的教学和就业率, 忽视舞蹈艺术的发扬和传承以及学生自身的发展似乎又显得过分的牵强, 因为这种单调的教学的方式无疑是与流水量式的产品生产没有根本性的差异, 还丧失了教育本身本应该具有的真。所以, 高职院校在制定舞蹈教学目标时, 必须充分考虑舞蹈教育的特殊性, 从而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美育的独特特征。因为在该教学目标的驱使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也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依据自己的内心真实情感而去进行舞蹈的表演和创造。此外, 舞蹈的育人功能也是不容小觑的, 它所蕴含的的特殊育人意义主要体现在让学生感受并发扬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陶冶性能、培养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当中。

(二) 科学设置舞蹈课程, 规范舞蹈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当中的舞蹈教学课程应当依据自身所特有的发展特点而进行科学的设置, 不能照搬传统的教学课程来设置。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学校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取舍从而加强舞蹈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3。另一方面, 舞蹈课程作为一本选修课, 还应当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效、合理结合, 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加强舞蹈与美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学习, 丰富并完善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内容。因地制宜的对高职院校的舞蹈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 同时规范高职院校的舞蹈体系, 可以创造成舞蹈教学内容更高的创新性、层次性和系统性。

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看似只是一门选修课程, 但其蕴含的大智慧却是显而易见的, 各大高校应当深挖舞蹈教学课程中隐含的一些问题, 并及早找出有效的对策, 对高职院校的全方位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同时, 学生也可以综合提升自己的素质涵养, 做一个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全能”人。

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国家专业人才的使命, 在专业知识的授予方面也一直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但作为选修课程的舞蹈课程所获得的关注度却十分稀缺, 一些高校即使开设了这一类的额课程在教学效果上也不尽人意。文章从高职院校中的舞蹈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展开论述, 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舞蹈教学,对策

注释

11.夏莉娜.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策略探究[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3 (3) :49-51.

22 .宋晓敏.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6) :200-202.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5

【摘 要】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侧重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舞蹈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在着重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现存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有效性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问题;对策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现存问题

1.在专业认识上,教师重技能轻实践

中职中大部分舞蹈教师,舞蹈技能很扎实,但由于无学前教育专业背景,再加之没有经过岗前培训,在教学中只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对于学前专业学生岗位所需的舞蹈教学技能认识不足,他们教授的知识往往难度较高,还自以为很专业,殊不知,这种“专业化”的教学模式对于“非专业化”的学生并不适用;此外,教学中舞蹈教师的教学目标缺乏明晰的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对舞蹈课程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等呈下降趋势的状况。

2.在生源基础上,学校重数量轻质量

很多中职学校在招生的生源基础上,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求数量,从而忽视了生源质量,在学生是否具有舞蹈基础方面并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从而导致学生在舞蹈学习能力、文化程度等方面参差不齐,舞蹈教师也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基本功。这对教师后续开展的教学工作必然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并且师生互动较少,课堂氛围极其乏味,因此舞蹈课程的教学质量普遍得不到提高。

3.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重主导轻主体

在中职学校舞蹈课堂中,教师更倾向于主导作用,从而忽视学生主体价值的体现,致使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教学模式也是极其单一,导致了舞蹈课缺乏了应有的快乐和趣味,久而久之,学生对舞蹈课失去信心、没有学习积极性,这样对今后舞蹈课程的顺利开展必定带来一定的挑战。

4.在教学结果上,教师重通用轻实用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认为舞蹈课的授课内容仅仅是针对一些舞蹈基本功进行训练,加上中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较低,作为一名准幼儿教师,对舞蹈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课后学生自然很少自觉练习巩固已教授内容。另外,舞蹈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材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相关联,更没有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以及实际需要来开展教学,学生日后就很难将所学知识实际应用到对幼儿的舞蹈教学中。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有效对策

1.重舞蹈教师学前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贮备

在此方面,中职学校可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和互通,努力搭建平台,并通过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定期安排舞蹈教师到他校学习交流,鼓励本校教师申报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丰富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另外,舞蹈教师自身应勤奋学习学前相关的理论知识,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幼儿园实地考察和学习,加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实践能力。

2.重实训目标定位,提高学生基本舞蹈素质

舞蹈课有其特有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将舞蹈动作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需要将与舞蹈相关的动作与实际动作结合起来,将舞蹈理论知识穿插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此外,中职学生的舞蹈基础是参差不齐的,这就要求教师全面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考虑到中职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大,其身体的柔韧性、可塑性等方面通常已经定型,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应根据这一现状,在教学过程中将以上所述因素考虑在内,这样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快乐,积极主动的学习舞蹈,从而更好达到预设的舞蹈课教学目标。

3.重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新舞蹈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具体方法有如下:①情景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是将教学材料中的主体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通过多种方式来学习舞蹈的方法。即在进行正式舞蹈教学前,教师用丰富的教学语言导入整个故事情节,对整个舞蹈所表达的故事情节进行描述,寓情于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舞蹈。②游戏教学法:游戏是最适合于幼儿的学习方式,可将游戏融合于教学实践中,使学生对舞蹈课感兴趣,吸引其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③合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学习,舞蹈合作教学方法是通过学生间相互合作交流来完成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有着许多独特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国利.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一些思考[J].职业,2010,(33):177-178.[2]施大闽.中职学前教育职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黄河之声,2012,(16):66-67.[3]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134-140.作者简介: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6

体育舞蹈是从文艺范畴中的舞蹈衍变而来的,属于舞蹈艺术和体育的交叉学科。它以人的形体律动为主要展示对象,通过各种充满生命力和韵律的动作,来抒发舞蹈者内心的情感。其集动作美、服装美、音乐美和舞蹈美为一身;融舞蹈、体育和音乐为一体,具有健身、竞技、消遣和娱乐等多种审美文化价值。今年来,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都纷纷开设了体育舞蹈课程,学生们不但获得了体育舞蹈表演的技术和本领,同时也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审美素养得到了切实的提高。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审视,进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改进。

一当前体育舞蹈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对体育舞蹈的审美认识

无论是体育专业的学生,还是参加选修课的学生,当前都没有对体育舞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确切的说,是没有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门艺术。体育专业的很多学生,都是在高中阶段经过了一段突击式的学习,然后进入了大学的校门。在他们看来,体育舞蹈更像是一个工具,高考的时候帮助自己考上了大学。进入大学之后,再通过这门课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而选修课的学生,或者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或者是看到了体育舞蹈强身健体的功效。然后做出选择这门课程的决定。两种类型的学生都没有从审美的角度对这门艺术进行认真的审视和感受,没有认识到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能够使自己的审美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所以在具体的舞蹈表演中,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单纯的技术展示者,舞蹈的表现力几乎无从谈起。

2体育舞蹈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

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专业的体育院校才开设了体育舞蹈专项,至今也不过十几年的时间。由于学校数量少和培养时间短,所以体育舞蹈专业的师资力量并不充实。很多学校的体育舞蹈教师,都是临时抽调而来,没有经过相关的体操、健美操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感到力不从心,一些示范动作不到位,理论知识讲述不清楚,对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且随着本世纪初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学生人数激增,造成了师资数量和学生数量之间的矛盾,教师们都疲于上课,难以再有时间和精力对自己进行充电。所以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直接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升。

3体育舞蹈教学的场地和设施不完善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门舞蹈类的艺术活动,是需要一定的场地和设施的。在一个拥挤、脏乱的环境中欣赏和表演体育舞蹈,与在一个宽敞、整洁的环境中相比,显然是后者的效果要好于前者。当前多数的高校中,只有少部分学校具有专门的标准形体房和舞蹈教师,多数学校都没有固定的教学场所,经常改变教学和训练的地点,有的时候甚至只能在室外教学。原本是一项受到很多学生喜爱的课程,但是却因为场地和设施的问题,不能够满足学生们学习需要,勉强开展教学,而各种硬件条件达不到,使得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4对音乐和服饰装扮重视程度不够

舞蹈和音乐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和训练中,教师和学生普遍没有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受制于本身的音乐素养和音乐知识的掌握,不能够将音乐和体育舞蹈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同时,体育舞蹈艺术对于表演者的装扮和服饰是有一定要求的,因为合适的服饰装扮,能够给舞蹈表演的审美表现以很大的帮助。比如国际体育舞蹈摩登舞中,要求男士身穿燕尾服和皮鞋,女士身穿长裙和高跟舞鞋。男士一派绅士打扮,风度翩翩;女士则是温情脉脉,高贵典雅。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柔美体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说合适的服饰装扮对于体育舞蹈的表演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穿上演出服装,再经过精心的装扮,置身于那个氛围中,表演者的精气神一下就被激发出来,从而为舞蹈表演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普遍缺乏这种意识,不是要求每一次的训练和表演,都按照国际比赛的服饰来要求,而应当树立这方面的意识,认识到服饰装扮对体育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通过合适的装扮,使自己的特点和气质得到突出,从而更好的感受和表现体育舞蹈。

二体育舞蹈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措施

1用审美的眼光来正确认识体育舞蹈

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体育舞蹈的认识,都侧重于竞技体育的一面,对舞蹈的艺术性则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说,要想发挥出体育舞蹈的美育功能,开展好教学,就需要先树立对体育舞蹈的正确认识。体育舞蹈是一门体育和舞蹈的交叉学科,兼具两种学科的艺术特征,而且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艺术性是要强于体育性的。作为一门艺术表演,需要将这门艺术的美感素质充分的表达出来,而要想表达出这种审美内涵,则需要表演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越丰富,舞蹈表演的表现力就越强。对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充分感受体育舞蹈的审美内涵,让他们认识到审美能力对体育舞蹈表演的重要意义。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会在训练和表演中,自觉的进行审美体验,从而使审美能力获得提高。

2提高教师的数量和艺术修养

因为体育舞蹈专业设置时间较短,具有该专业的高校较少,所以导致了当前专业体育舞蹈教师数量不足的现状。对此学校也可以此采用长远规划和当下规划相结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在长远规划中,可以在每年的人才引进政策中予以适当的倾斜,在各种条件政策上予以适当的优惠,吸引体育舞蹈专业的毕业生前来学校工作。同时也可以采用定向委培的方式,力争经过两三年的时间,使体育舞蹈师资队伍得到切实的加强。在当下的规划中,可以对现有的舞蹈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如派遣教师去体育院校进行专业的学习,邀请具有该专业高校的专业教师前来学校进行教学指导等,使现有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有针对性的提高。endprint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技能的传授者,在学生的面前,教师更像一面旗帜,指引着学生发展的方向。在教师的艺术修养方面,也需要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的结合。作为学校方面,可以发挥学科综合性的优势。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音乐系或公共教学部,都有音乐专业和舞蹈专业老师,可以由学校牵头,让舞蹈老师、音乐老师和体育舞蹈老师结成对子,定期的展开交流,因为体育舞蹈本身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这种交流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教师方面,也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舞蹈艺术性的一面,自己主动的进行一些艺术知识的学习,如艺术美学、音乐学、舞蹈学等等,只有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才有可能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3优化体育舞蹈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对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忽略的价值,能够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感受到和这门艺术有关的一切都是美的,从而有一种轻松和愉悦的心情。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场地和设施。包含形体训练房、多媒体设备、木质地板、把杆等等,伴随着学生们数量的增多,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学校方面予以充分的重视,有计划的进行相关的建设和完善。当然这个建设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校做出长期和近期的规划。在长期规划中,要将舞蹈场地和设施的建设纳入学校的发展计划中,有步骤、有选择的进行逐一的完善。而在短期的计划中,在现有的条件下,应该对全校的场地进行通盘的规划,提高场馆和设施的利用率,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

4注重体育舞蹈和音乐、服饰的配合

体育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融合的艺术。音乐和服饰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是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更是体育舞蹈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只有当音乐的“声”和舞蹈的“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表现出体育舞蹈的艺术美感。教师要向学生阐明音乐在体育舞蹈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们有一种自觉学习音乐知识的意识。在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学生们音乐节奏和乐感美的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动作和音乐有机的融为一体,切实感受到融入了音乐之后的体育舞蹈的审美内涵,从而加深他们的审美体验。其次是服饰装扮。体育舞蹈之所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是和其风格各异的服饰分不开的,这本身就是一个美感特征所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服饰做出一定的要求,考虑到学生们的经济状况,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大众化的、低价格的服饰,要符合规则的要求,又要体现动作的风格,还要符合不同的环境和场合,更要突出体育舞蹈的特点和学生气质,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受体育舞蹈服饰美,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身着美丽的服饰翩翩起舞,对他们本身来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对旁观者来说更是一种美的熏陶。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比赛和表演,让学生们接触更多的绚丽多彩的服饰,使自己的审美鉴赏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是一项体育和舞蹈艺术的完美融合,它在实际教学中既具有体育运动的特征同时又具备有舞蹈项目的艺术形式。其所特有的健身和健心的价值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认可,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各个动作和技术,同时又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得到切实的提高。同时,我们也要深刻的认识到,通过体育舞蹈的普及和开展,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不是单靠几所学校和几位教师的努力,和国家教育部门一纸文件的下发就可以做到,要求所有的相关的部门同心协力,认识到体育舞蹈的本质规律和教育目的,以相关的理论作为教学实践的指导,在各类艺术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体育舞蹈人才,才能最大化的发挥出体育舞蹈的各种功效。

参考文献

[1]历祥英,李跃年.加强大学生体育审美意识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2]李雷,王卫,李龙.体育舞蹈的健身价值及在我国高校开设的必要性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6).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7

(一) 儿童舞蹈教学理论教学概述

儿童舞蹈教学理论教学, 是以儿童舞蹈基本原理与方法为教学内容, 主要传授舞蹈基本理论与规律的一门学科, 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掌握舞蹈技巧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儿童舞蹈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示范教学法, 主要是教师在动作、表情等方面进行示范, 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示范教学法由于其主要利用教师的言传身教进行教学, 因而教学的主观性特别强, 每个教师所带的学生在舞蹈基础的掌握上有很大的差异, 因而亟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对于传统的示范教学加以完善。

(二) 儿童舞蹈教学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在舞蹈表演中, 研究舞蹈表演者心理与生理的配合非常重要, 在舞蹈表演中, 舞蹈表演者一方面是表演的主体, 另一个方面是音乐的客体。所以, 应该对相关舞蹈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这样在舞蹈表演中, 才能对表演者的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有着良好的控制, 并通过不断调整来予以完善表演。

二、当前儿童舞蹈教学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学科建设急待完善

1、学科建设的科学方面。

科学性是准确表达和阐明学科性质与具体内容的基础, 系统性是从学科的准确性与系统性两个方面而言的。准确性指的是对于学科的一些重要概念与理论有个相对统一、准确的把握。系统性, 是指舞蹈学内部主要理论之间, 舞蹈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融合、渗透, 共同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其中, 舞蹈生理学、舞蹈心理学与舞蹈技巧学等一些相关学科对于舞蹈学的完善与发展也至关重要, 舞蹈在发展过程中对于这些相关学科的融合贯通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2、学科建设的统一方面。

当今, 关于舞蹈理论的各种书籍数量并不算少, 但是很多对于概念、理论、方法与技巧的确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看法, 缺乏统一性、一致性, 有些甚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出现一些矛盾, 迫切需要对相关概念及理论进行梳理、总结。目前, 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之间教学混乱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需要进行完善系统梳理统一。

(二) 学科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1、教学模式。

目前, 儿童舞蹈教学很多采用示范与模仿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它无法针对学生的个体情况,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学生的性别不同, 学习经历不同, 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 单纯采用模仿教学很难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 有些还存在不科学的训练方法, 这种教学虽然在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其不能改变舞蹈表演者的心理调适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2、教师素质。

近年来, 儿童舞蹈教学中教师素质相比较之前已经有了较大的提升, 但与发达地区学校在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具体表现在教师在学历方面, 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比重低;同时, 影响教师素质的要素更多地体现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

3、学校招生规模。

由于当今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给舞蹈教育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一个教师同时教授多个甚至几十个学生, 由于精力有限其教学手段不能适应每个学生, 势必影响教学效果。

三、完善学校儿童舞蹈理论教学的具体建议

(一) 儿童舞蹈教学基础理论的应用

1、一些生理学基本原理的应用。

儿童舞蹈教学要积极利用舞蹈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其所用, 比如说进行有规律的气息训练, 增强学生对相关舞蹈呼吸技巧的把握;有的是利用体育训练方法, 提高体质, 达到提高掌握舞蹈技巧的能力;特别重要的是利用舞蹈发生的生理原理, 将其利用到舞蹈的教学表演之中, 将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一些心理学基本原理的应用。

每个人不同, 其心理感受以及对外界刺激所做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所以在舞蹈心理反应、舞蹈意志、舞蹈记忆、舞蹈思维、舞蹈情感等方面也各自有不同的表现, 应培养学生较为稳定的心理素质, 为其将来的舞蹈表演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儿童舞蹈教学方法论建议

1、基本原则与主要方法。

当前, 很多学生对于舞蹈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还存在不少问题。应该在舞蹈课中加强舞蹈基本原则与方法的传授, 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声乐理论与方法。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教学基本原理与理论重视不足, 导致学生在实际表演中, 基本功较差的问题时有发生。

2、教习实践。

学生在实践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 包括一些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都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重点解决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比如说在表演时如何克服心理紧张问题等等。

(三) 关于提高教学效率的相关建议

学习效率是儿童舞蹈教学的重要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习效率方面的引导, 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有几个建议:首先, 明确学习目标, 就是在什么时间段, 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要有充分的认识;其次, 要制定科学的学习与表演计划, 有计划分步骤的进行学习与表演;再次, 要注重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利用, 教与学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8

从实际情况看,少儿舞蹈老师一般分三种,第一种是从幼师专业毕业的老师,他们虽然能够相对较好地抓住孩子们的心理,但是毕竟没有受到专业的舞蹈训练,所以舞蹈动作的规范性没有办法保证。第二种是舞蹈专业毕业的老师,他们虽然在动作规格上能保证得了准确性,但是因为在学生时代受到的大多是传统的舞蹈教学,只讲求动作的标准而忽略了少年儿童心理的特殊性。此外,还有一些是未受过正规院校教育的辅导人员,他们既未能够抓住孩子们的心理,也无法在动作规范上能给予保障。因此,为了使少儿舞蹈教育工作做得更好,舞蹈老师需要注意下几个问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兼顾少年儿童的心理、行动特点和动作规格的准确性

首先动作的规格和教学对象的心理、行动特点,是少儿舞蹈老师们需要兼顾的两个最重要的问题。不一样的年龄段有着不一样的心理和行动特点,因材施教非常重要。少年儿童有着喜欢模仿、有强烈好奇心、活泼好动、情绪多变、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

(一)让学生在有趣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少年儿童有着活泼好动的特点,以及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也有着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特点。所以,为了集中学习对象的注意力并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教师可以在教材的选用方面,教师可挑选一些生动、形象、活泼,富有童趣的音乐和舞蹈,并在课堂中设计或角色扮演等游戏,突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能让学生在有趣、轻松的环境中专注地学习舞蹈,使得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二)舞蹈教学要突出形象和动作的特点。少年儿童喜欢模仿,对各种事物有着探求欲望,但是受能力水平的限制,模仿能力低,并缺乏模仿形象和特点的分辨能力。所以,教师在向学生教授动作时,必须规范,准确,突出动作的特点,并注意动作细节的展示。不仅如此,教师也要全身心地投入,突出动作形象地示范动作,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所表现的形象有准确的认知。

(三)注意教学讲解过程中注意语言的用法。在向学生进行动作讲解的时候,讲解内容不能过于说教,要精炼而且生动形象,容易理解,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学习内容;语言要有针对性,突出讲解动作的重点和特点,能相对比较好地保证学生学习动作规格的准确性;在学生表现优秀的时候可多用“表现得真棒”“做得非常好”等语言对他们表示肯定,若遇到性格相对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多去激励,用例如“很棒,但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鼓励的话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现自己……一点点的表扬,一点点的鼓励,亦可以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即兴创造力。舞蹈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而想象力和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目标的一大特征。少年儿童喜欢新鲜的事物,喜爱幻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在学生已经拥有一定舞蹈语汇基础的前提下,老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言语提示,让学生即兴编创动作,去发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他们的表现力。而老师在舞蹈中使用他们编创出来的动作,是对他们的编创成果的重视和尊重,这能够让他们感到高兴和满足。

二、根据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程度进行因材施教

基本功是舞蹈这一学科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舞蹈的基本功从少儿时期就要开始牢牢地打下基础。少年儿童的基本功教学方法也是少儿舞蹈教学的要点之一。不一样的年龄阶段,不一样的学生,身体的发育程度也会不一样。年级尚小的时候一旦因为基本功训练方法的错误而造成身体某些损伤,最严重的后果便是一辈子都无法自主地行动了。一切的训练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所以科学、正确的基本功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少年儿童的骨骼相对比较脆弱,容易变形和弯曲。所以,在基本功训练的起始阶段先把重心放在身体姿态的矫正中,而不能过多地去进行软开度和力量训练。

(二)在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训练的均衡,也就是身体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都要进行相同量的训练,以避免出现两侧肌肉分布不平均,肌肉线条不对称,长短腿,脊椎变形等状况。

(三)要注意基本功训练时间长短和训练量的安排。训练时间过短和训练量过少是无法起到基本功训练的作用的。但是训练时间过长、训练量过大,不仅会导致学生抵触心理出现,还会使学生肢体疲劳,久而久之会造成损伤,影响发育。

(四)在达到一定的年龄段的时候,老师可以展开软开度训练、弹跳训练和力量训练。在进行这几项的训练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再一点一点地增加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不能一下子就进行量过多,密度过大的训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只会起到反效果,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后果不堪设想。

三、终身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逐渐落后。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多出去参加一些关于舞蹈教学法的培训和讲座以及论坛,吸取经验,多看书和做读书笔记,然后利用自己新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提高自己的舞蹈教学能力,成为一名与时俱进对素质教育有贡献的舞蹈老师。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舞蹈这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越来越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社会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培训机构。舞蹈教师面对的是年龄比较小的教学对象,由于传统舞蹈教学的局限性,再加上教师教学水平的良莠不齐,会容易出现教学方法上的偏差,导致不良后果的出现。本文结合舞蹈教学对象的特点及少儿舞蹈教学中的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几个少儿舞蹈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事项。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9

一、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1、舞蹈内涵理解不透彻, 舞蹈教学缺乏情感投入

民族民间舞蹈, 体现着各民族的民俗民风, 凝结着各族人民的智慧, 与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历史息息相关。我国各民族的先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 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舞蹈, 因此, 民族民间舞蹈, 不仅凝聚了各族人们的情感和智慧, 也体现着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 由于民族民间舞蹈是广大群众共同参与与创造, 因此, 民族民间舞蹈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所以, 在我国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只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民族民间舞蹈内涵, 才能够真正的体现民族民间舞蹈动作, 将民族民间舞蹈的神韵充分的表达出来。然而, 在高校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一些教师对于民族民间舞蹈内涵理解不透彻, 为学生传递的舞蹈信息不够准确, 导致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时, 只看到了浅层次舞蹈技能, 不能够深刻透彻理解其内涵, 进而影响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效果。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许多教师舞蹈教学缺乏情感投入, 只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舞蹈技能, 其舞蹈动作是否美观, 对于学生在舞蹈中的情感投入重视程度不够, 进而影响到了舞蹈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评价方式过于偏重结果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目前, 一些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教学方式传统、单一, 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依然是“言传身教”法, 这种教学模式,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也影响着舞蹈教学的教学效果。在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 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作用, 对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 夯实学生舞蹈功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 随着人才素质要求的越来越高, 传统的“言传身教”法已经很难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因为讲究技能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忽视开发和培养创造能力的教学模式, 致使学生舞蹈动作缺乏应有的灵动和活泼, 难以正确表达民族民间舞蹈所要传达的意义。还有, 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考核、评价方式过于偏重结果。一般情况下, 都是通过学期末的汇报演出来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之所以采用这种方式, 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学生的舞蹈动作和技巧是否规范, 直观的发现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足和欠缺, 以便于根据学生的缺点和不足, 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但是, 过于偏重结果, 不注重过程, 不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 难以了解学生心理困惑导致技能欠缺的根本原因, 进而影响到了舞蹈教学效果。

二、解决措施

1、准确把握舞蹈文化内涵, 重视教学中的情感投入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深刻, 体现着各民族的民俗民风, 鉴于此, 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民族民间舞蹈教师必须准确把握舞蹈文化内涵, 只有教师对于舞蹈内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才能向学生传达准确的文化内涵, 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到了解舞蹈特色, 舞蹈动作才会更加规范标准, 将舞蹈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为了更好的展示舞蹈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通过多媒体画面, 学生更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舞蹈特色。只有让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 感受其文化熏陶, 才能够将舞蹈动作表达的更加准确。高校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是为了培养学生领悟舞蹈的艺术魅力, 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每个民族的民族民间舞蹈, 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以及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内涵。所以,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适当的情感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在舞蹈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舞蹈理论知识, 还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舞蹈技能, 并将其中的情感恰当的引入其中, 这样, 才有利于学生理解舞蹈的内涵。通过正确的舞蹈动作, 将舞蹈独特的灵性展示出来。

2、教学方式多样化, 教学评价规范化、科学化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过度关注舞蹈动作和理论知识, 强调舞蹈动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在实际教学中, 却没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自身特点, 不能够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致使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笔者认为,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 教学方式要多样化, 可以采用活动或竞赛的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 同时, 还可以采用带领学生剖析舞蹈动作,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 创造性的进行演示, 促使学生深入研究舞蹈动作技巧, 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评价, 对于激发学生舞蹈热情, 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非常关键。因此, 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高校应该正确认识这一点, 促使教学评价体系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以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 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 可以分阶段性, 学习一课内容之后, 就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查找不足。等到期末汇演的时候, 可以采用其他几种考核形式, 这样, 更有利于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舞蹈学习。

三、结语

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这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是新一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因此, 在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 以便于学生提高思想认识,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不断提高自身舞蹈技能, 促进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 体现着各民族的民俗民风, 凝结着各族人民的智慧, 有“民族文化的灵魂”的美称。高校开设民族民间舞蹈课程, 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舞蹈技能, 还有利于拓宽学生舞蹈文化视野。在中国舞蹈专业教育中, 民间舞蹈教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校民间舞蹈教学,问题,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5:136-137.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10

1 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的教学场地器材不足

由于公共体育舞蹈教学是由一对舞伴在音乐的伴奏下, 在规定的场地上进行运动的一种教学模式, 决定其对教学场地器材要求更高, 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场地器材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佳木斯大学地处东北边陲, 教学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特别明显, 因此公共体育舞蹈课的场地器材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 佳木斯大学的公共体育舞蹈教学都是在室外进行, 而佳木斯大学地处黑龙江的东北部, 每年寒冷的气候占多半, 很难保证公共体育舞蹈课教学效果和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 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的场地和器材是物质保障和开设这门课程的前提。但是, 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教学没有一块专用的场地和场馆来保证公共体育舞蹈教学, 教学器材严重不足。

2 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的教师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低

通过研究得出, 影响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教学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原因之一是公共体育舞蹈教师严重匮乏。由于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普及较晚, 佳木斯大学地处边陲, 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刚刚起步, 没有体育舞蹈专业和专职的教师, 许多教授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教师都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 有的教师经过黑龙江省教育厅的短期培训后上岗教学, 有的根本就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进行教学, 体育舞蹈的专业技术水平低, 教学经验严重不足, 严重阻碍了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发展。

3 佳木斯大学无统一的公共体育舞蹈教材

体育舞蹈教材是体育舞蹈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可是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无统一教材, 教学内容选择随意性强。究其原因, 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课开设晚, 教学不规范。同时公共体育类的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体育舞蹈教学中教材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所以, 佳木斯大学的体育教学并没有把公共体育舞蹈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虽然很多学者出版了许多体育舞蹈方面的理论专著。但对于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教学而言, 其内容并不适用。因此, 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教学的教材短缺问题严重, 很多教学内容无理论依据。无教材的教学活动是不规范的, 无教材的教学内容是不科学, 无章可循的教学将会严重阻碍了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4 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内容选择的不适宜

教学内容的不适宜也是阻碍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佳木斯大学的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较晚, 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体育舞蹈。因此, 应根据佳木斯大学自身的实际现状选择教学内容。此外, 由于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配套教材和专项理论, 在体育舞蹈教学内容选择只能蜻蜓点水, 很难满足当代大学生对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迫切心情, 特别是对于体育舞蹈这项新兴体育项目学习的心理需求。因此, 在公共体育舞蹈教学内容选择上, 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的大学生由于刚刚接触体育舞蹈, 对与体育舞蹈这项运动的特点还不了解, 所以选择简单易学的舞厅舞的套路组合进行教学是更适合。对于高年级的大学生由于有一定体育舞蹈基础, 应选择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国标舞套路组合动作进行教学更合理。同时, 对于一些没有选修上公共体育舞蹈课程的大学生的学习体育舞蹈的愿望, 大力推广体育舞蹈俱乐部的开展, 为这些大学生提供学习体育舞蹈的平台。

5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的课时设置不合理

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课程教学的宗旨主要是让广大大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育舞蹈基本技术, 培养大学生的乐感和肢体美感, 提高大学生学生对体育舞蹈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佳木斯大学公共体育舞蹈教学每学期只安排36学时, 但是, 每学期公共体育舞蹈课教授内容较多, 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同时, 有些大学生的舞蹈基础很好, 想继续提高体育舞蹈技术水平, 学习难度和技术水平更高的国际标准舞技术动作。但是, 公共体育教学在所有的教学体系中的辅助性或次要的地位, 使教学主管部门认为一学期安排36学时应该足够了。因此, 课时设置不合理, 严重影响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潘绍伟.大学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王旭光.我国体育社团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8.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11

关键词:高校舞蹈 教学方式 情绪问题 解决对策

舞蹈专业与其他专业有所区别,舞蹈专业主要是建立在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的框架下,以陈述性知识为辅,需要学生在舞蹈教师示范动作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模仿、练习。舞蹈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一门口传身授的学科,因此舞蹈教学的观念被划入了实践教学的行列,其教学内容也忽略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教育。教师主要投入过多的舞蹈技能,因此学生在知识的学习方面成绩较好,但过少的心理教育和干预使得学生的身心发展较为不平衡,表现为与智力因素相关的教学成果较满意,与非智力因素相关的教学成果却远远不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舞蹈专业考评中对情绪智力的局限

(一)缺乏心理素质的考评

目前,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是根据外在呈现出的标准所判定。对教师而言,只要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要求,采取规范性、系统性的方法训练学生,使学生与以往的学期相比有所进步,就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的,在最后的期末考试中依靠这一标准为学生打分。但对于学生的心理情况,以及其情绪是否对舞蹈具有积极性却没有完整地评定。情绪智力通常会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因素,如自我激励、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保持乐观等,对学生以后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参杂教师主观因素的评定局限

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舞蹈教学的考评模式主要还是由教师主观评定,这样的考评方式存在一定的排斥性,采用教师个人的评价标准。例如,授课教师重视那些及时完成教师要求的学生,忠于执行的学生可能得到较高分数,而那些存在质疑的学生获得高分的几率就比较小;又如,有些教师重视技术标准,技术完成得好的学生就会获得较高分数。除此以外,评定标准还与学生的奖学金获得、优秀学生的评定标准有关联。

(三)师生之间缺乏一定的交流

学生的心理教育仍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心理因素的培养仅仅依存于舞蹈技术性教学内容之上。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出现的问题有些属于技术性问题,如肌肉能力的缺失而无法完成动作;也有些处于心理因素,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常有失望、灰心丧气的心理等,对学习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仅依靠技术性的教学手段对这些心理因素进行干预,无法得到理想的结果,需要在心理上给予指导和安慰才能有效调整过来。

二、完善教师情绪智力教学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在舞蹈教学中的情绪智力

教学质量不仅与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有关,还与教师本身情绪智力密切相关。对于教学课堂的秩序而言,就需要用到教师的个人情绪智力进行干预。在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师的管理难度在于如何将舞蹈教学的动态性与统一性平衡起来。学生需要在流动的状态中进行舞蹈模仿和练习,但这样的流动性不是随意的,需要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和内容里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秩序管理。情绪智力较高的教师可以将教学的过程控制得十分有序,让学生能够有条不紊地学习。虽然课堂的活跃度会被降低,但可进一步增加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班级的整体性,教师的个人魅力也会使班级更富凝聚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情绪智力,才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水平。

(二)加强情绪智力在舞蹈教学中的激励作用

舞蹈教学中,利用阶段性的成就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更具有操作性。可借助位置轮换,将被认同感与被关注的成就感以一种暗示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阶段性的成就动机一般可分为三类:居中最强调位、具侧次强调位、具边弱强调位,三个位置分别对应的学生为优秀生、中等生、一般水平的学生。三种学生由于所处的水平地位,其被关注的程度也就不同。在构建自信的角度看,居中最强调位的学生具有更大的优势,其他位置的学生自信心逐渐减轻,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需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位置轮换,将处于不同位置的学生向上提一个强调位。分别为弱强调位的学生换到次强调位,次强调位的学生换到主强调位,主强调位的学生换到弱强调位。这样的位置调换有助于学生的被关注感加强,提高自信心,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更详细的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指导,发现学生更多的优点,同时可大大提升整体学生的自我效能。

(三)扩宽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渠道

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应多做交流,更需要教师主动发起问候,进一步缩小与学生的距离。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QQ等社交工具就可以有效利用,网络社交工作可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没有压迫感。学生可以将专业上遇到的问题或者生活上的困难与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教师的指导与帮助,这样一来改变了教师的严厉形象,有助于身份的平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基金项目: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应对情绪问题的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兰羽.论舞蹈教学中对学生乐感培养的重要性[J].艺术探索,2004,(05).

[2]姬英涛.高师音乐教育舞蹈专业课程的改革[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06).

舞蹈教学问题论文 篇12

一、高等师范学校舞蹈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我国高校舞蹈教育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起步较晚,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舞蹈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逐渐建立起独立的学科体系,有了不小的成就。然而,在如此快速的发展中,舞蹈教育渐渐浮现出一些问题,有待每个舞蹈教师深思、解决。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一方面,在国家实行扩招政策后,越来越多的学生得以进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有时生源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基础不够扎实。面对激烈的竞争加上高强度的舞蹈训练,一些学生会渐渐淡化学习兴趣、磨灭学习热情,产生厌学情绪。

(2)舞蹈教学体系单一、落后。我国舞蹈教育起步晚,各个高校信息通道不够通畅,导致现今各个高校舞蹈教学各成一派,没有统一参照标准。有的高校只是沿用中专的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高校舞蹈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教学方式依旧沿袭老师单方面教学,学生填鸭式学习的方式,学生不能主动地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侧重于技能技巧,没有足够重视到学生个人素质修养的培养,学生不能充分提高艺术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特殊课程设置缺乏。高校舞蹈教育应分为舞蹈理论和技能教学、艺术实践和艺术鉴赏。目前高校舞蹈教育大都注重舞蹈的理论和技能教学,后者则显得不足。学生没有足够的空间和舞台去练习、展现自我,从而未能真正或扎实地吸收所习得的知识。且没有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高校学生在艺术鉴赏上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很难从经典或是成熟作品中学习到更珍贵的内容。

(4)舞蹈教师自身素养提高缓慢。教师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决定高等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除舞蹈教学体系和教学课程等硬性因素外,课堂气氛、教学方式方法、课下活动甚至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都和教师息息相关。如上文提到,目前多数教学方式都是沿用旧时模式,舞蹈教师缺乏动力去提高自身能力;有些学校因不够重视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舞蹈教师还会兼任数职,没有时间、精力和机会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养,从而影响到舞蹈教学的质量。

二、高等师范学校舞蹈教学的策略分析

(1)提高学生学习热情。面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舞蹈教师应该要适当地因材施教。对于基础薄弱学生,舞蹈教学应侧重于基础舞蹈知识和舞蹈的基本功,并要求学生勤加练习,多关心这些学生,提高自信心;基础较好的学生则侧重于指导教学,鞭策其巩固练习的同时要留有一定的空间给他们自由发挥与发展。

(2)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有些同学拘谨于沉闷、单调的学习环境,厌烦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或是在课堂上神经高度紧张,害怕出错,时间长了就会抵触学习甚至厌恶学习。教师要学会成为学生的同伴,善于沟通交流,通过肢体语言或是表情神态常常鼓励学生,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提高学习兴趣。

(3)完善高等师范学校舞蹈教学课程体系。高等师范学校舞蹈教学应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之上,科学分析其特点,安排设置适合高校学生实际素养和能力的课程。在原有的教学内容里加入艺术欣赏、艺术分析、艺术创造及艺术实践等多元化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学习视野,还可以开设与舞蹈教育有关的选修课,如舞蹈心理学、舞蹈社会学、艺术哲学等,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提升自身修养,有助于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从中寻找自己的方向。

(4)提高舞蹈教师的素养。好的舞蹈教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并能够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不仅需要舞蹈方面的专业能力,还需要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等多专业的素养。高等师范学校在注重舞蹈教学的前提下,还应定期提供舞蹈教师进修学习的机会,或是与其他兄弟学校、教育机构进行交流,从而使信息通道更加通畅,提升师资力量,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上一篇:医疗应用中的压力测量下一篇:人工流产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