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机分析(精选10篇)
中医病机分析 篇1
近年来, 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以及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航天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随之兴起。中医作为中国的传统医学, 也是中国航天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已完成的几次航天任务中, 中医药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将中医传统思想和方法应用到载人航天的研究中, 具有广阔的前景。深入挖掘中医基础理论, 从整体上把握航天疾病的病机演变规律, 对中国航天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失重、辐射、时空变化、飞船环境四个主要的太空环境影响因素, 分析了航天疾病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 以期为中医药在航天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1 失重
重力即地球的引力, 是人类在地球生存的必要条件, 物质克服重力的作用方能“升”, 在重力的作用下才能“降”。人类久居地球, 其身体已经适应了地球的阴阳状态, 并在体内形成了一定的阴阳稳态。宇航员进入太空, 机体处于失重或微重力的状态下, 失去了重力的镇潜作用, 以致气血升腾翻涌, 充斥于上焦, 升而不降, 阻滞了经脉气血的正常运行, 使气血瘀滞于上焦经脉之中。浊阴不能下降而蒙蔽清窍, 清阳不能上升以营养脑、髓, 最终出现“血气不和, 百病乃变化而生” (《素问·调经论》) , 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病症, 其类似于中医所说的“风邪”。现代药理实验表明, 天麻醇提物可以显著改善旋转所引起的小鼠厌食、自主活动能力降低及在方形迷宫中出现的空间辨别障碍[1]。天麻主入肝经, 功用息风止痉、祛风通络, 属于治疗风邪的药物。中医认为“风主动”、“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 在体为筋, 在脏为肝”, 因此, 失重状态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应主要从肝脏的生理病理方面去考虑。
肝主疏泄、主藏血, 可疏通畅达全身气机, 进而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 脾胃之气的升降, 又可调节情志的舒畅。《灵枢·本神》曰:“肝藏血, 血舍魂。”即只有肝血充足之时, 魂方能安舍而不妄行游离。肝又为风木之脏, 易升易动。进入太空时, 肝阳上亢而升发太过, 肝旺阳浮、肝火上扰, 以致气血逆乱、上扰头目, 从而引发头痛眩晕、头目胀痛等症。此外, 肝气的郁结, 也将影响宇航员情志的变化, 使其易于心烦恼怒。
中医有“肝肾同源”之说, 即肝与肾相互为用, 相互制约。肾精的充盈, 需要肝血的滋养;肝血的充盈, 有赖于肾精的化生;精与血之间可以相互滋生、相互转化。人体进入太空, 肝阳上亢而肝阴不足, 肝阴不足从而导致肾阴亏虚, 即“水不涵木”。《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说, 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天地之变, 阳气上浮, 肾阴不固, 不利于肾精的封藏, 而骨髓又为肾精所化生, 因此失重可引起肾阴亏虚, 从而导致腰膝酸软、骨质疏松等症。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者土也, 治中央, 常以四时长四藏。”即脾属土, 为后天之本, 是气机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失运, 则脏腑、肌肉无以充养。进入太空, 阴阳巨变、中枢不利, 从而导致脾气郁滞, 脾失运化。此外, 居孤高之处, 远离地面, 乾坤扭转, 脾气虚弱, 难以上下交通, 布散周身, 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胃脘痞满、肌肉萎缩、体倦乏力等症。宇航员进入太空后, 由于失去了重力的作用, 脾胃浊气升而不降, 逆冲而上, 因此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神明, 可推动血液的运行, 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 被喻为“君主之官”。《素问·五藏生成》中说:“诸血者, 皆属于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心生血。”当机体突然处于失重的状态, 气血升腾上逆、运行紊乱、心失所养, 从而导致心血不足、血液亏少等证, 进而出现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灵枢·邪客》中说:“心者, 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气血升发过度又可致心阳浮动, 神失所主, 进而出现心悸烦躁、心烦不寐等症。
肺位于上焦, 覆盖于其他脏腑之上, 统一身之气, 主宣发肃降。其气肃降, 才可吸入清新之气及向下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失重时, 肺失肃降, 浊气壅滞, 难以下降, 可导致痰浊壅滞、胸闷胀痛、头面肿等症。《灵枢·刺节真邪》中说:“宗气不下, 脉中之血, 凝而留止。”即诸气不降, 气体交换失调, 血中浊气增加, 推动血行无力, 进而产生血行瘀滞等症状。由此可见, 失重导致肺主气、助行血的功能被削弱了。
综上所述, 失重环境的病因是风邪, 病位主要在肝, 肝阳升发太过, 从而导致机体心、肾、脾的一系列病变。因此, 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应注意要全面考虑, 综合调理, 恰当配伍、精当用药。药理实验表明由人参、陈皮、山楂、五加皮等数十种药材组成的“太空养心丸”对模拟失重引起的大鼠心功能下降有改善作用, 对大鼠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具有一定程度整体调节与保护作用[2]。现代载人航天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神七”的航天员服用太空养心丸后, 其心血管的调控功能明显优于经历同等飞行条件的俄罗斯及欧洲航天员[3]。从“神七”到“神十”, 中国的航天员一直采用太空养心丸来改善身体机能。太空养心丸已成为中国宇航员服用的“独家秘方”, 对预防宇航员发生空间疾病发挥了重要养生保健作用。
2 辐射
在太空中, 航天员要承受飞船的振动、噪声、低压、辐射、气温骤变等恶劣环境因素, 其中太空辐射是对人体影响最为严重的一个因素。宇航员在航天活动中, 由于失去了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保护, 需要承受很大强度的太空辐射。
中医认为, 辐射属于一种热毒邪气[4], 这一热毒侵入人体后会伤阴耗气、损精灼液, 进而损伤人体的脏腑气阴, 引起脏腑阴虚阳热, 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修复功能及代偿功能下降,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 并有可能会诱发癌症。《素问·刺法论》指出“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即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削弱, 卫外不固时, 邪气才可乘虚而入。太空辐射属热毒邪气, 可损伤人体正气, 耗损人体阴血, 从而使病邪入侵。综上, 抵抗太空辐射需扶助正气、补益精微, 从而达到“邪不可干”的目的。
正气乃一身之本, 要顾护人体正气, 调整机体功能状态, 以抵抗外邪入侵。因此, 可考虑使用补益类中药。相关实验表明, 由人参、麦冬等中药组成的太空變理汤可对抗模拟失重和辐射大鼠的免疫功能受损[5]。人参为大补元气药, 可扶助正气、补气养阴。麦冬为补阴药, 可滋阴生津, 这也提示了抵抗太空辐射可考虑使用滋阴类药物。太空辐射的照射, 使津液虚损、正气不足, 阴精为正气的物质基础, 阴精足则正气盛, 故采用滋阴类药物可对抗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受损等症状。
3 时空变化
人类世代久居地球, 已适应了地球的阴阳变化, 机体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稳态。《灵枢·岁露论》中说:“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即岁月更变, 昼夜交替是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 若违背了这一规律, 就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宇航员进入太空飞行, 时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体外的大气场发生巨大的阴阳变化, 打破了正常的昼夜节律。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阳气者, 一日而主外, 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 日西而阳气已虚, 气门乃闭。”说明了人体阳气的消长规律与昼夜的节律变化相适应。当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时, 每90分钟就要经历一次昼夜变化, 24小时内一共要经历16次昼夜变化。体外大气场巨大的阴阳变化打破了正常的昼夜节律, 体内的阴阳急剧变化, 平衡失调, 气机出入不利;这种变化将使人体阴阳错乱、营卫失调, 并对人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盛衰节律产生影响。中医认为:“卫气者, 昼日常行于阳, 夜行于阴, 故阳气尽则卧, 阴气尽则寤”, 即卫气的运行与睡眠—觉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会出现睡眠障碍和疲劳问题。人参是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 既可安神又可提神;既能用来保障睡眠, 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已有实验从人参中分离出了人参的双向调节的物质基础, 并分别制成口腔崩解片, 交替使用, 以调节航天员的睡眠节律。该剂型可在微量水分或无水情况下于口腔迅速崩解, 非常适合应用于航天领域[6]。
此外太空中天气盛、地气衰, 人体进人太空后阳气虚亢, 阴精不固, 气血升降不利, 可能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症。中医认为肾主骨、脾主肌, 因此对抗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症应着重于补脾肾, 强筋骨。刺五加属补虚类中药, 功效益气健脾, 补肾安神, 相关实验证明, 刺五加糖溶液可对抗失重大鼠的骨丢失, 并能提高钙、磷和蛋白质在骨中的百分含量, 促进大鼠恢复期骨钙的沉积[7]。
4 飞船环境
人之动始于足, 足动则一身皆动, 一阳从下而生。飞船环境较为狭小拥挤, 限制了航天员的活动, 这将使航天员处于过逸状态。宇航员四肢活动不足, 这将可能使航天员气血运行不畅, 导致气滞血瘀;同时脾失运化, 致饮食减少、气血生化不足、筋骨软弱;长期如此则心脉不利、气机不畅、脏腑功能减退, 并可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此外, 航天员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孤独寂寞的精神状态, 这种特殊的情志也会导致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发生各种病变, 影响航天员完成航天任务。
中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 主疏泄、主藏血, 可疏通畅达全身气机, 进而促进气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 也可调节精神情志的舒畅, 由此可见活血疏肝疗法的重要性。有学者认为[8], 兔头低位模拟失重引起的血液系统循环紊乱, 类似于中医临床所说的“血瘀证”, 应用活血化瘀的丹黄合剂即可对抗, 相关药理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5 结语
综上所述, 载人航天飞行中产生的生理紊乱是多因素、多系统的, 是失重、辐射、时空变化、狭小环境等不良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医的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理念在载人航天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 对中国的航天医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也给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 西医尚未找到非常理想的方法对抗航天疾病。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中国的航天实践相结合, 创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体系, 将为解决航天医学难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也将对保障航天员的健康和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摘要:将中医药传统理论与中国的航天实践相结合, 创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医学体系, 是适应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 也是中医药走向国际的良好契机。深入挖掘中医基础理论, 从整体上把握航天疾病的病机演变规律, 对中国航天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失重、辐射、时空变化、飞船环境四个主要的太空环境影响因素, 探讨了航天疾病的中医病机, 以期为中医药在航天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航天疾病,中医药,病机
参考文献
[1]王圣平, 刘新民, 尚伟芬.天麻醇提物对旋转诱发小鼠运动病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9, 12 (5) :342-345.[2]范全春, 李勇枝, 高建义, 等.太空养心丸对模拟失重大鼠心血管系统的调节作用[J].载人航天, 2013, 19 (1) :64-70.[3]王欢, 屈江华, 张汇卿, 等.中医药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 11 (6) :73-75.[4]许爱琴, 孙文玉, 冯全生, 等.现代中医防辐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19 (30) :3361-3363.[5]张林, 谢鸣, 李勇枝, 等.中药太空燮理汤对悬吊和悬吊加辐射大鼠免疫功能变化的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 2005, 9 (43) :98-100.[6]李勇枝.中医药在载人航天中的应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8, 21 (3) :198-205.[7]史之祯, 沈士良, 崔伟, 等.刺五加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丧失的改善作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1990, 3 (1) :1-4.[8]董颀, 沈羡云, 马永烈.模拟失重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与肌肉退行性变化的中药防护[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 11 (3) :163-167.
糖尿病足中医基本病机探讨 篇2
关键词:糖尿病足;中医病机;探讨
中图分类号:R58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10-0003-03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对血糖控制不良等原因,导致足部感觉神经、运动神经、植物神经损伤,或微血管及大、中、小血管狭窄、闭塞、血流障碍,临床表现为足部发凉、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或/和在有感染等理化因素的作用下引起坏疽的跨学科疑难病症。我国历代对糖尿病即现代医学之糖尿病的论述很多,已发展成为辨证论治较完备的一个病种,但是对糖尿病的并发症糖尿病足没有明确的了解,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医病因病机学观点指导临床,导致出现临床上各家学说,使后学者难于归纳和开展研究与交流。近20年来,随着对糖尿病足研究的广泛开展,不同学者提出了许多很有临床价值的观点。然而,系统地论述归纳其基本病机者鲜见,笔者根据对糖尿病古今认识的归纳,结合临床科研观察结果,试探讨如下。
1古代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中医学古代医家对糖尿病并发痈疽有比较多的论述和记载。虽然历代文献中论述颇多的“脱疽”在临床表现上与糖尿病足有诸多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却有诸多不同。有关糖尿病并发痈疽的古代文献中,数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侯论》的论述和记载较为详尽和系统。尽管糖尿病足的发病与糖尿病并发痈疽有很大不同,但《诸病源侯论》的论述,对后世仍然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有关糖尿病痈疽的发病原因,巢氏重视肾虚的重要基础作用,肾虚不能制水,水道失司,小便频多,阴伤内热,经络涩滞,而成痈疽,同时也认识到外受风湿之邪的侵袭也是糖尿病痈疽发生的关键之一。有关糖尿病痈疽的发病机理,巢氏认为邪热盛于里,阴虚内热是糖尿病并发痈疽的重要机理。后世特别是明清时期对糖尿病足的论述逐渐增多,但由于受到对该病认识不足的限制,对糖尿病足并没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对该病的论述多散见于“消渴”及“脱疽”之中。虽然部分糖尿病足可归于脱疽范畴,但无论临床表现、病机转变规律、辨治规律,糖尿病足均有其特殊规律,值得进一步探讨,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临床。
2近20年来国内中医界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认识
近20年来,我国中医界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在逐步系统深入。有代表性的医家如贾氏指出糖尿病足之本为气阴两虚,主要证型为气虚血瘀,标证为湿热壅盛,血管病变与血瘀证的发展趋势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壅盛的顺序递增,病情也随之加重。牛氏根据所观察病人均为中、老年者,无明显三多症状,多见胸闷、面紫、体胖、乏力、患足肌肤甲错、瘀斑、僵硬、麻木等,提出病机为血瘀痰阻,正气虚损。朱氏等认为本病主要是气阴两虚,经脉瘀阻,肢端失养所致,总属本虚标实之证,以气阴两虚为本,经脉瘀阻为标。潘氏认为脾。肾两虚,气血凝滞,经络阻隔,阳虚血瘀为本病发病之根本。邵氏认为本病肇始于消渴,属阴虚火旺,热灼津血,酿成血瘀,致使肢体失养,复感邪毒,乃至肢端溃烂而成脱疽,其基本病机为正虚血瘀,热毒内蕴。而奚氏则根据对糖尿病足部肌腱变性坏死症(筋疽)的临床观察,指出其病机为:老年肾肝渐衰,气阴消耗,气不化湿,阴不养筋,日久筋损腐毒为疽。吕氏采用分类分期辨证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认为本病早期气阴两虚,脉络不和,中期气血亏虚,湿毒内蕴,晚期肝肾阴虚,痰阻血瘀。唐氏认为糖尿病足的病机主要归结于热和瘀,糖尿病患者阴液亏虚,虚热内生,耗灼津液而成瘀,或病损及阳,以至阴阳两虚,阳虚寒凝而致瘀;脉络阻滞,肌肤失养,麻木不仁,易受外伤,外邪乘虚入侵,郁而化热,或因多食肥甘,湿邪内生,湿性滞下,湿热瘀互结而发病。以上均为有代表性的医家观点。
3目前对糖尿病和并发症的中医病机认识
糖尿病的并发症必然发生在糖尿病的病理基础上。由于我国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比较早,历代医家不断争鸣发展,特别是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结合研究以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成果,使得糖尿病的病机得到较统一的认识:在病变早期,阴虚燥热;病程迁延失治,而致气阴亏损,痰瘀阻络;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俱虚。目前的研究证实,气阴两虚,痰浊淤血闭阻脉络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但对糖尿病足的研究发现,它并不一定全部表现为气阴两虚,痰浊瘀血闭阻脉络的病机,它既可以发生在糖尿病阴亏燥热的阶段,亦可能发生在气阴两虚,痰浊瘀血闭阻脉络的阶段,发生在阴阳俱虚阶段的也并不少见,这与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有着很大的差别。究其主要原因,除糖尿病常见的发病原因之外,外来伤害在糖尿病足发病中所占的主要地位,以及外来伤害的多样性,决定了糖尿病足临床发病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糖尿病的不同发展阶段.或以阴虚为主,或以燥热为主,或以痰浊为主,或以瘀血为主,或诸证同时兼见,而外来伤害或伤于寒、或伤于热、或因创伤、或因摩擦伤、或因烧烫伤等,在这些不同的外来伤害中又有伤及部位的不同以及伤害程度的差异等。所以,糖尿病足与糖尿病其它并发症相比,临床表现、病机变化都要复杂得多。因此,历代医家由于研究观察的角度不同,或研究主体的差异,或研究对象发病阶段的不同等原因,导致对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认识的差异较大。要探讨糖尿病足的基本病机,必须是在掌握糖尿病的一般病机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了解糖尿病足发生的内在原因,结合所受外邪性质及轻重不同进行研究。
4对糖尿病足外部致病诱因的归纳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致病诱因大致认为有三个方面:(1)感受寒冷之邪。糖尿病患者足部受寒冷之邪,或涉水淌河、或感寒、或汗出入水、或野外、雪天露宿等,均可导致寒邪外袭,气血凝滞,经脉闭阻而发病。笔者的统计提示由受冷直接引起的约占发病人数的7%~9%;(2)感受火热之邪。糖尿病患者,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复感受火热之邪,则阴愈虚,燥热愈盛,火热之邪聚于局部,腐蚀血肉而为痈脓。笔者的统计提示由感受火热之邪如烧烫伤引起的约占发病人数的13%~15%;(3)外来伤害。外来伤害在糖尿病足的直接发生原因上占主要地位,各种外来伤害(摩擦伤、修剪不慎、异物损伤、胼胝、蚊虫叮咬、医源性损伤、术后不愈)直接伤害人体,引起局部气血凝滞,或因损伤后,致经脉瘀阻,气血运行失常而发病。据统计外来伤害致病者占发病人数的60%以上。
5对糖尿病足基本病机的研究探讨
综观1984年至今国内糖尿病足相关文献报道,
基本上统一认识糖尿病足的发生存在着正虚和邪实两方面因素,统计占95%以上,而认为其发生是正虚或邪实单一因素所致者不足5%。正虚者,包括气阴两虚、气虚、阴虚、气血两虚、脾肾两虚、阳虚、阴阳两虚等。明确认为糖尿病足发生在气阴两虚基础上者最多,占47%。邪实者,包括有血瘀、痰阻、湿热、热毒、瘀毒等。认为糖尿病足发生与血瘀相关者达83%。根据笔者对糖尿病足不同病变阶段临床症状、舌脉象及中医证候的观察研究发现,糖尿病足病变早期以虚为主,以气阴亏虚或阳气亏虚为多见,夹有血瘀和脉络不和;中期的患者证候表现复杂,若外邪内侵,正气尚存,正邪相争,表现以邪实为主,以肝胆湿热,热毒内盛,湿毒内蕴为主,若正气亏虚,则虚实夹杂;晚期的患者多病程既久,耗伤正气,虚实夹杂,以肝肾阴虚或脾肾阳虚夹痰瘀互阻为主。笔者按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活血化瘀研究专业委员会1986年11月制定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瘀证进行认真的研究,证实糖尿病足患者中有血瘀证存在的患者占68.33%,说明了糖尿病足的发生与血瘀有着密切的关系。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病机分析 篇3
1 糖尿病前期的现代医学研究
1.1 定义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升高超过正常水平,但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又称为糖调节受损(IGR),根据空腹和负荷后血糖值,IGR可分为两种高血糖状态——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根据2003年11月美国糖尿病协会和2004年7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有关IFG诊断的建议,IGT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mmol/L,服糖后2h血糖≥7.8mmol/L但<11.1mmol/L;IFG的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mmol/L但<7.0mmol/L,服糖后2h血糖<7.8mmol/L。
1.2 病理生理
糖尿病前期是在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与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IFG、IGT均存在胰岛素抵抗(IR),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组织对胰岛素生物效应的反应性降低或丧失而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现象和临床表现。多食、肥胖等因素持续刺激B细胞,胰岛素生成过多,形成高胰岛素血症,导致靶细胞胰岛素受体调节降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且脂肪贮存过多的靶细胞存在受体后缺陷,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清除减慢,血糖升高。长期的B细胞负荷过重,导致B细胞衰竭,胰岛素分泌降低,受体后缺陷加重,血糖进一步升高。
1.3 治疗
目前对IGR患者的治疗主要有生活方式调节和药物干预两种。生活方式干预能在不同种族的高危人群中有效预防糖尿病,但强度必须适当,需要长期坚持,患者的依从性比较差;药物干预仅作为辅助疗法,用于生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者短期应用,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奥利斯特等,其效果受年龄和肥胖程度的影响较大,且费用昂贵,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2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认识
2.1 糖尿病前期的中医病名
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口干口渴、形体肥胖、多食肥甘、胸脘痞闷,归属于中医的“脾瘅”、“食郁”范畴。《素问·奇病论篇》有云:“帝曰:病有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歧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2.2 糖尿病前期与脾胃
《素问·奇病论篇》云:“……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提示在脾瘅期过食肥甘是主要病因。久食肥甘醇酒厚味,劳伤中土,脾运不及,食积内停,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脾不散精,物不归正化则为痰,为湿,为浊,为瘀。吴深涛[1]提出了IGT的主要病机是“脾不散精”。认为各种先后天的不足及他脏病变累及脾,导致脾虚不运,脾不散精,升清降浊失司,使水谷精微不得运化而壅滞化浊。
《中脏经》云:“食饮不消而中满”,中满日久则化热,其中六郁是中满化热的基础。朱丹溪认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仝小林[2]等认为肥胖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的核心病机是六郁和络滞并存。六郁是指以食郁为先导而形成的气郁、血郁、热郁、痰郁、湿郁的病理状态,络滞是由六郁交互作用而形成络脉郁滞的病理状态。在治疗上他们[3]主张运用辛开苦降之法,调畅中焦大气,“大气乃转,其气乃散”,使脾精得散,脾热得清。
2.3 糖尿病前期与肝胆
长期抑郁恼怒,情志不遂而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肝郁气滞,久郁化火,肝火燔灼,耗伤阴液,则口干口渴;或木横克土,耗伤胃阴,胃火偏盛,则多食;肝失疏泄,中焦气机不得斡旋,食积停滞于中,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升清降浊失司,水谷精微不能正常化生输布,聚湿生痰,化为膏脂,沉积于皮肉脏腑间,发为肥胖。赵昱[4]等认为肝气郁滞,致气机不畅,升降失调,气血津液输布紊乱,不能上输体盖,中以转输,使精微郁于血中或随清气下泄,导致血糖轻度升高。肝郁是IGT的重要病机。
2.4 糖尿病前期与肾
《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五脏中肾为先天之本,起主导作用。禀赋不足是导致糖尿病前期的重要内在因素,其中以阴虚体质者尤易罹患。“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房事不节、劳欲过度,导致肾阴不足,阴虚无力制阳,阳气燥动而生内热,火游于肺而上渴,火游于胃而中饥,因此阴虚燥热是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病机之一。陈济民[5]认为IGT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主要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而致,主张用玉液汤养阴清热,改善胰岛B细胞的功能,降低血糖。
若素体肾阳虚衰,肾气不足,易致脾阳虚,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脾阳虚则运化无力,湿浊内生。安淑华[6]通过临床观察,认为IGT的发病与肺、脾、肾三脏津液输布失调有关,尤以肾虚无以气化为主。
2.5 糖尿病前期与气血津液
糖尿病前期的发生与脏腑功能失调,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代谢紊乱直接相关。当气机失调,出现气的运行阻滞,或运行逆乱,或升降失调,出入不利则可引起脏腑功能紊乱,变生多种疾病。脾肾气虚,运化固摄失常,蕴久化热;肝气郁滞,气不行则津不化,形成内生之水湿痰饮;水湿痰饮内阻,或是津液涩滞,不能润泽脉道,影响气机运行,“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瘀。明代医家虞抟说:“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清楚地阐明了津液、痰饮、水湿、血瘀的病理关系,因此痰饮、瘀血做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常常出现在糖尿病前期的过程中。
综上所述,糖尿病前期(脾瘅期)的中医病机是在脾肾亏虚、肝失疏泄的基础上产生湿热、痰瘀、气滞等病理因素,脾肾亏虚为本,肝郁为始动因素,湿热、痰瘀等为标,标本并存、虚实夹杂为其特点。
摘要: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的“脾瘅”、“食郁”范畴。糖调节受损阶段相当部分是可逆的,应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这符合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对糖尿病前期的中医病机进行了分析,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脾瘅,治未病,中医病机
参考文献
[1]吴深涛.脾不散精与糖耐量低减[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63-465.
[2]李洪皎,仝小林,吴洁,等.肥胖2型糖尿病前期、早期病机证治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7):925-926.
[3]陈良,仝小林,徐远,等.辛开苦降论治糖尿病[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32-33.
[4]赵昱,李洪皎,仝小林,等.浅谈糖耐量低减(IGT)的中医证治[J].光明中医,2006,21(7):24-26.
[5]陈济民,潘秀群.中药治疗糖耐量低减72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52-653.
中医病机分析 篇4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病因病机;综述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4.08.016
痛风(gout)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UA)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以在关节滑液和其他组织中形成尿酸钠结晶(MSUC)为特点,临床常有明显的异质性。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发病的生化基础。我国痛风患病率为0.15%~0.67%,较以前有明显升高[1]。中医学在历代医典关于痛风的病因病机都有相关论述,如《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国医大师路志正[2]认为,痛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并首先提出将现代医学的痛风命名为“痛风痹”。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近年来痛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综述,以便更加系统地认识本病。
1 正气不足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的正气,认为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决定作用。正气指人体内的元气,正如《素问·评热病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曲竹秋[3]认为,痛风病初正气不足,外邪内侵,壅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沈维增等[4]认为,痛风是由于患者年龄增加,正气逐渐亏虚,阳气不足,表现为风寒湿痹阻增加,老年人表现更加明显。范永升[5]认为,痛风是由正气亏虚,脾胃不健,而感受风寒湿邪,日久则入络成瘀。
1.1 禀赋不足,肝肾亏虚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中医学认为,肝藏血,肝主筯;肾藏精,肾主骨,精血互生,肝肾同源。肝属木,肾属水,水火相济,二者一荣俱荣,一损皆损。若肝肾亏虚,精血亦亏虚,筋骨失养,肝肾之气衰弱,易感风寒湿邪而发病。曲竹秋[3]认为,痛风病久是肝肾亏损,气血不足,出现血瘀痰阻,虚实夹杂。任延明等[6]认为,中老年人肾中精气渐衰,气血亏虚,阴阳失衡,水不涵木,肝失疏泄,肝肾亏虚,则外邪乘虚而入,引发痛风。张明[7]认为,禀赋不足是痛风的发病之本。杨保林等[8]认为,痛风是禀赋不足,脏腑功能减退是发病之本。
1.2 气血亏虚,营卫失和 关于气血、营卫的理论,《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阖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景岳全书》曰:“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惟斯而已。”卫气在中医学范畴主要是指功能基础——卫外、防御,而营血则主要是物质基础,两者又可相互影响,相互牵制;从病位上看,卫气在表,而营血在里,在疾病发展中有重要意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盛则气旺,气旺则血盛,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上述理论可知,气血亏虚则筋脉失养;营卫失和则易感外邪,外邪入侵,易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清·王清任认为,“治病之要,在明白气血”。刘孟渊[9]认为,痛风多因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而发生。
1.3 脾胃虚弱,痰湿痹阻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提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主四肢关节肌肉,司运化之职。脾胃属中焦调节人体气机升降出入,脾脏喜湿而善升为阴土,脾宜升则健,胃喜燥而善降为阳土,胃宜健则和,一升一降共同调节全身气机。若先天脾胃禀赋不足,或饮食不节、酗酒,或多进肥甘厚味之品,情志不畅等损伤脾胃,因而脾胃气机不畅,气血运行受阻,运化失司,湿浊之邪内生,加之外感之邪,湿浊积聚,郁久化热,炼液成痰,痰浊日久,痰湿痹阻,瘀血必生,痰瘀互结,滞留经络筋骨,气血运行不畅,发为本病。于己百[10]认为,痛风与脾虚不运,湿浊内生,湿凝成痰有关。陈湘君[11]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以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李振华[12]
强调脾胃功能失调,认为痛风是由于脾胃运化失调,湿热痰浊内生,湿浊内聚,注于关节,痹阻经脉而形成。吴生元[13]认为,痛风乃本虚标实之证,先天禀赋不足,脾胃功能失宣所致,脾虚湿盛乃其本,而外邪侵袭则为其标。
1.4 脾肾两虚,水湿内聚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为后天之本,肾藏先天之精,是生命之本原,为主水之脏,肾为先天之本,脾肾的先后天关系,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相互促进,在病理上相互制约,脾运化水液的功能正常,赖于肾气的蒸化及肾阳的温煦,肾主水液输布代谢,又须脾气及脾阳的升清,所谓“土能制水”。脾肾两脏相互协调,主司水液代谢。脾肾两虚,则水谷运化、水液代谢失衡,继则水湿内聚,聚湿成痰,郁久化热,痰湿互结,痹阻经脉,发为痛风。朱良春[14]
提出“痛风非风”观点,认为痛风是浊毒瘀滞血中,不得泄利所致,浊毒之邪非受自于外,而主生于内,脾肾二脏清浊代谢紊乱,水谷不归正化,浊毒随之而生,滞留血中终则瘀结为患。潘善余[15]认为,脾肾亏虚是痛风的关键病机,湿、痰、瘀是基本病机。王海东等[16]认为,痛风与热毒、浊邪、脾肾亏虚密切相关,从热、浊、虚解释其病因病机。刘
孟渊[17]指出,痛风病机以脾肾亏虚为本,而湿浊内盛、湿痰互结为标。韩亚兰等[18]认为,本病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迈脏气日衰,加之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厚味,脏腑功能失衡,以脾肾二脏功能失调为主。范琴舒[19]认为,痛风的病因病机是先天禀赋不足,后由脾肾损伤。
nlc202309040240
2 外邪为标
外邪是人体发病的重要条件。《金匮要略》曰:“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外邪不外乎风、寒、暑、湿、热、疟邪、疫毒等,而在痹证中引发疾病最多见的莫过于风、寒(热)、湿邪。外邪致病可以直接袭表,直接致病为患;亦可直接入里,引起脏腑失调;外邪袭表日久,可内外合邪为患。另外,个人体质、环境差异、生活饮食起居不同,故所感之邪亦有别。《寿世保元》指出:“痛风者,皆因气体虚弱,调理失宣,受风寒暑湿之毒,而四肢之内肉色不变。”曹跃朋等[20]认为,痛风多因患者酒食不节,湿热内生,或感受风寒湿邪,加之素体阳盛,外邪郁而化热,邪气瘀阻肌肤,流注关节经络,以致气血不畅、经络不通而发病。
2.1 风寒湿邪痹阻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金匮要略》“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皆由“风湿、风血相搏”所致。《丹溪心法》曰:“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冷,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寒浊凝滞,所以作痛。”若素体阳虚,或久居湿地,生活环境潮湿,冒风淋雨,风寒湿侵入人体,痹阻关节经络,气血凝滞,发为本病。吴生元等[21]认识到单一病机、病证的观点是较为片面的。他认为本病的发作是由于风寒湿邪阻痹经脉,夹内在之痰湿相互交作,邪气不得外散,郁遏化热于皮肤腠理,而导致急性发作。
2.2 风湿热邪痹阻 对于湿热痹阻引起的痛风,结合痛风发作时关节的红肿热痛的临床特点,许多医家认为,湿热痹阻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首要致病因素。《景岳全书》曰:“外是阴寒水湿,令湿邪袭人皮肉筋脉;内由平素肥甘过度,湿壅下焦,寒与湿邪相结郁而化热,停留肌肤……病变部位红肿潮热,久则骨蚀。”《类证治裁》曰:“风寒湿合而为成痹,蕰邪化热蒸于经络,四肢不通,筋骨不舒。”风湿热的形成,可由直接感受风湿热邪或由寒湿郁久化热而成。杨润兰[22]认为,痛风急性期以湿热瘀滞经络为主。张明等[23]认为,痛风湿热壅滞血脉,外邪侵袭经络。
3 痰瘀互结
痰瘀的产生,是人体内外因交织的结果。内因方面:水湿的代谢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肺脾肾功能失调,则水液代谢失常,痰湿内生,痰湿交阻,气血运行受阻,瘀血内生,痰瘀互结,阻滞关节经络气血,气血运行不畅,则发为痛风。外因方面:外感湿邪,饮食不节(过嗜肥甘厚味),情志不畅等,又可导致脾胃失和,进而影响肺肾功能,水湿内聚。内外因交织,错综复杂,影响疾病进程及愈后。李时珍《濒湖脉学》曰:“痰生百病食生灾。”《类证治裁·痹证论治》云久痹不愈“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曰:“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著,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卷下》[24]中提出了“痹有瘀血”学术论点,提示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痹证。陈黎明[25]指出痰瘀内生是痛风发病的动因。王海南等[26]认为,痰瘀互结是痛风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且痰瘀贯穿于痛风的整个病程,认为无论痛风处于缓解期或是急性发作期,总有瘀血作祟,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江波等[27]认为,痰浊内聚是痛风形成的基础,瘀血阻络是痛风发展的因素。痛风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符合中医“久病必瘀”“久病入络”
之观点。
4 分期论治
众多医家结合痛风发作时和间歇期的临床特点,采用分期论治。急性期患者可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多由寒湿郁热化毒、湿热、痰瘀、浊毒为主,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痰、活血化瘀为主;间歇期是症状发作后的缓解阶段,此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以肝脾肾亏虚为主,治疗以补益肝肾、运脾化湿、舒筋通络为主。张永杰[28]认为,痛风急性期以痰瘀湿浊热毒,痹阻关节经络;间歇期调节脾肾。冯兴华[29]认为,痛风急性期湿、热、毒、瘀痹阻关节,间歇期脾失健运,湿浊内生。戚建弘[30]认为,痛风急性期多系湿蕴生热,湿热流注关节为主,间歇期以脾虚湿浊为主。吴志财[31]认为,痛风急性期湿热浊毒瘀滞经络;间歇期脾肾两虚,浊毒瘀滞。由此可见,寒、湿、痰、瘀为病之标,而肝脾肾亏虚为病之本。
5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基本上趋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脾肾亏虚,气血亏虚,营卫失和为本;后天饮食劳倦(过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酗酒等),情志不畅,外感风寒(热)湿之邪气,湿、火、痰、瘀痹阻为标。而本与标两者之间又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影响疾病的发展及预后。由“标”实致病,引动其“本”;或可由“本”虚致病,牵动其“标”。因此,治则上应采用“治病求本,追根溯源”。痰瘀互结则是内外因综合的结果,尤其是在疾病后期出现,是痛风反复发作的病理基础。痛风分期论治观念,便于在临床上施治,已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接受。急性期多由寒湿郁热化毒、湿热、痰瘀、浊毒,治则上“急则治其标”;间歇期以肝脾肾亏虚为主,治则上“缓则治其本”。总的来说,痛风中医病因病机的论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尚未能形成统一,因此在临床上应该结合患者不同情况辨证论治。中医学历来讲究“治未病”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金匮要略》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此,对患者适当的教育、调整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鼓励患者增加运动量,养成合理的生活作息规律,以预防痛风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的痛风,则应该积极治疗。
6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杂志,2011,15(6):410-411.
[2]石瑞舫. 路志正治疗痛风痹经验[J].河北中医,2011,33(7):965-966.
[3]王莎莎,曲竹秋.曲竹秋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
绍[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3):337-338.
nlc202309040240
[4]沈维增,谢峥伟,陈晓峰,等.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风寒湿痹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4,32(1):167-169.
[5]司徒忠,谢冠群,谢志军.范永升教授治疗风寒湿痹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3): 9.
[6]任延明,文绍敦,洒玉萍,等.痛风中医证型病因病机调查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 872-873.
[7]王一飞,耿琳,王金锋.张明辨治痛风性关节炎经
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3):336-338.
[8]杨保林,丁岗.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论治浅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8):201-202.
[9]刘孟渊.痛风的中医病机探析[J].中医研究,2004,17(1): 5-8.
[10]张土卿.于己百教授治疗痛风病经验介绍[J].甘肃中医,1993,6 (5):8-9.
[11]顾军花,茅建春,苏励.陈湘君扶正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撷菁[J].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8,42(9):
4-5.
[12]李沛,郭会卿.李振华治疗痛风经验[J].中医杂志,2010,51(10): 875-876.
[13]徐翔峰,彭江云,肖泓,等.吴生元教授辨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12,4(4):161-
162.
[14]姚祖培,陈建新.朱良春治疗痛风的经验[J].中医杂志,1989,30(3):16-17.
[15]潘善余.痛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浅探[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4,28(3):12.
[16]王海东,金芳梅.从热浊虚论痛风性关节炎病因病
机[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3):171-172.
[17]刘孟渊.加味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及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4): 675-677.
[18]韩亚兰,刘国霞.针药并用治疗痛风 28 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4):13.
[19]范琴舒.痛风病机与分期证治探讨[J]. 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74-75.
[20]曹跃朋,黄华,钟琴,等.苗药痛风停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60 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5):5-7.
[21]吴生元,彭江云,吴洋,等.中药“痛风消”组合剂的主要药效学试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1,
22(2):27-30.
[22]杨润兰.辨证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6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1998,30(2):23-24.
[23]张明,朱周,王一飞.虎杖痛风颗粒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8,42(6): 16-18.
[24]清·王清任.医林改错[M].李天德,张学文,整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3-25.
[25]陈黎明.略论痰瘀互结在痛风发病与治疗中的意
义[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5):458-459.
[26]王海南,刘宏潇,樊蕾,等.从痰瘀论治痛风的临证体会[J].北京中医药,2011,30(12):909-911.
[27]江波,杨崇青,曹克光.痰瘀毒虚与痛风机制的关系探讨[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4):13-14.
[28]邱晓堂.张永杰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4):301,305.
[29]刘宏潇,冯兴华.冯兴华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经
验[J].中医杂志,2012,53(21):1814-1815.
[30]戚建弘.中医分期辨治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J].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16.
[31]吴志财.中医辨证分期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36例[J].中医研究,1999,12(2):22-24.
收稿日期:2014-05-12;修回日期:2014-07-11
中医病机分析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选取2008年2月至2013年7月我院确诊的124例CVD继发精神障碍患者, 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 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5]。均首次发病 (病程不满5年) 。行CT/MRI检查有CVD影像学改变;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量表) 评分≥60分。排除器质性病变、恶性肿瘤、药物过敏、实验室检查严重异常、有严重自杀企图或冲动行为、治疗禁忌、依从性差以及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2一般资料
将符合标准的124例患者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 其中治疗组62例采用奎硫平治疗, 男25例, 女37例;年龄46~92岁, 平均 (65.9±12.4) 岁;病程3个月~5年, 平均 (10.3±3.8) 个月;脑梗死40, 脑出血22例。对照组62例采用奋乃静治疗, 男24例, 女38例;年龄47~91岁, 平均 (67.3±12.5) 岁;病程3个月~4年, 平均 (10.1±3.8) 个月;脑梗死39, 脑出血23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CVD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常规予CVD内科保守治疗, 治疗前2周停用任何抗精神病药物, 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与干预指导。治疗组:喹硫平 (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名:思瑞康, 国药准字H20061218) 口服, 初始剂量为25mg/d, 每日1次, 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 2周内逐渐增量至40~60mg/d, 每日1次, 最大剂量300mg/d。对照组:奋乃静 (山东博山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3145) 口服, 初始剂量为2mg/d, 每日1次, 后根据患者耐受情况, 2周内逐渐增量至4~6mg/d, 每日1次, 最大剂量12mg/d。疗程均6周。两组治疗期间不合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严重焦虑、失眠者予苯二氮革类药物口服。治疗前后行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电图测定。
1.4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PANSS量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l、2、4、6周末评定临床疗效。其中, PANSS减分率≥75%为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好转;<25%为无效[4,5]。总有效率=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另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 评定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结果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14, P<0.05) (表1) 。
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17例 (27.4%) , 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9例 (30.6%) , 均较轻微。两 组比较差 异无统计 学意义 (χ2=0.002, P>0.05) 。
3讨论
过去临床对于CVD的治疗偏向重视患者的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的恢复。由CVD所致脑组织缺氧、缺血及坏死而引发的精神障碍是造成存活者病情恶化、反复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危险因素, 给社会与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CVD继发精神障碍与遗传、人格、环境以及机体功能状况等因素有关。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既往抑郁病史、女性、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关系不良、神经功能缺损严重、合并基础疾病多的CVD患者继发精神障碍的概率更高。本组资料既往抑郁病史共23例, 男女发病比例为1:1.5, 合并2种以上基础疾病共59例, 且患者发病前性格多敏感、多疑, 其中有35例为独居老人, 提示上述是继发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 对这类患者应予以早期重视、预防。
由于发生CVD的高龄老年人占比例较大, 临床上选择精神药物应慎重, 选择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十分重要。喹硫平是一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国内临床研究指出喹硫平对精神障碍阳、阴性症状疗效肯定, 能改善患者认知功能, 且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高。本次研究与上述观点一致。
综上所述, 对于CVD继发精神障碍, 应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综合评判, 加强鉴别诊断。奎硫平是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但注意在安全剂量内使用。
参考文献
[1]王素霞。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研究。光明中医, 2010, 25 (10)
[2]陈恩民.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17) :12-14.
[3]张学霞.99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45 (10) :108.
[4]李相元.脑血管病后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 2012, 02 (18) :168-169.
中医病机分析 篇6
中医药的治则, 一般包括治病求本、扶正祛邪、标本缓急、虚实补泻、正治反治、上病下取、下病上取、扶正抗癌, 同病同治、异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病同治同中异治、异病异治异中同治、异病同治同中异治、同病异治异中同治, 以及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等内容。治疗肿瘤也仍然要遵循这些论治理论[1]。
恶性肿瘤病人中约20%~40%将发生脑转移, 其中70%的患者为多发脑转移瘤。诊断技术提高及系统化疗后生存率提高等因素导致脑转移发病率升高。脑转移自然病程1~2个月;单纯化疗为2.5~3个月。全脑照射有效率为60%~80%, 中位生存期为4~6个月, 1年生存率为14%~20%。有研究显示脑转移瘤患者在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的治疗中获益[2]。本研究分别采用单纯放疗、替莫唑胺联合放疗进行脑转移瘤治疗, 进行对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患者原发病灶均经纤支镜钳取组织或经皮穿刺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肺恶性肿瘤。脑转移病灶经过MR (平扫+增强) 检查诊断, 病灶为2~5个, PS评分≤2, 预计生存期>三个月。分为单纯放疗组与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线水平相似,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表1) 。
1.2方法
单纯放疗组:全脑照射采用6MVX线常规左右对穿照射, 2Gy/次, 5次/W, 共4W, 总量40Gy, 全脑放疗后, 复查脑部MR, 对未消退的部分局部病灶三维适形局部加量至50~56Gy。替莫唑胺 (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 每片50mg) 的给药方法:放疗的整个疗程同步化疗, 口服替莫唑胺75mg/m2, 放疗当天同时服用, 至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4周, 开始替莫唑胺化疗, 第1周期150mg/m2po, 连续用药5天, 28天为一个疗程, 若患者耐受良好, 在以后化疗疗程中增量至200mg/m2, 替莫唑胺推荐化疗6个周期。放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给与甘露醇、地塞米松等降低颅压, 减轻脑水肿, 给与胃复安、昂单司琼等以减轻替莫唑胺引起的消化道反应。
1.3观察方法
治疗前脑部MR检查, 了解病灶基线, 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心电图检查, 放疗、放化疗同步治疗期间每周复查血常规, 每2周复查肝肾功能。放疗结束后一个月复查脑MR, 每周期服用替莫唑胺前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 化疗后每三天复查血常规一次, 连续正常三次后到下周期治疗前复查。每2个周期化疗后复出脑MR一次, 完成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脑MR1次。观察治疗有效率、1年和2年总生存率, 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
以影像学为基础评价肿瘤消退情况, 采用WHO实体瘤评价标准:完全缓解 (CR) :肿瘤完全消失, 4周内无新病灶出现;部分缓解 (PR) :肿瘤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径乘积缩小50%以上, 4周内无新病灶出现;稳定 (SD) :肿瘤最大直径和最大垂直径乘积缩小或增大<25%;进展 (PD) :肿瘤体积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的病灶。有效率 (RR) =CR+PR, 疾病控制率 (DCR) =CR+PR+SD。
1.5不良反应评价标准
按WHO抗癌药物毒副反应的0~Ⅳ度分度标准和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 (RTOG) 急性放射损伤0~Ⅳ度分级标准评价放化疗不良反应。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 Kaplan-meier方法分析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 组间数据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个月, 复查头颅MRI, 与治疗前比较, 结果如下:有效率 (CR+PR) 为60.7%, 疾病控制率 (CR+PR+SD) 为92.86%。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有效率 (CR+PR) 为89.3%, 疾病控制率 (CR+PR+SD) 为96.4%。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χ2=4.667, P=0.031<0.05) ;疾病控制率比较 (χ2=5.121, P=<0.05) (表2) 。
2.2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与单纯放疗组生存率的比较
单纯放疗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的一年生存率为32.1%, 高于单纯放疗组的一年生存率10.7%, Log-rank检验:3.901, P<0.05 (图1)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0个月。高于单纯放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 (P=0.015<0.05) 。在这些患者的死因中,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有42.9% (12/28) 死于脑转移, 单纯放疗组有60.7% (17/28) 死于脑转移。
2.3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单纯放疗组无明显的急性放疗反应, 而且多数患者随着肿瘤的消退, 原有的头晕、头痛、肢体乏力症状改善, 胃肠道反应轻, 发生率低, 仅为Ⅰ度, 不需特殊处理。骨髓抑制发生率低, 无血小板下降, 无肝功能损害。替莫唑胺联合放疗组也无明显急性放疗反应, 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增加, 不过多为Ⅰ度, 简单药物对症治疗可缓解, Ⅰ~Ⅱ度乏力发生率较高, 64.3% (18/28) , 患者可耐受。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低, 仅表现为轻度的转氨酶升高。Ⅰ~Ⅱ度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也增加, 53.6% (15/18) , 主要是贫血和白细胞轻度下降, 可耐受治疗。无治疗相关性严重并发症及死亡。
3讨论
全脑照射 (WBRT) 是多发性颅内转移的标准治疗, 50%以上能减轻症状, 但是由于正常脑组织受到放射治疗剂量的限制, 特别是病灶靠近脑干等重要器官时, 放疗剂量很难达到彻底消灭肿瘤细胞的剂量, 影响了肿瘤的控制率。脑转移瘤对血脑屏障有一定破坏, 而且放射线作用在脑组织时, 可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神经原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血脑屏障功能下降甚至丧失、且屏障功能随着放射剂量增加而减弱, 可使颅内转移灶的血药浓度达到较高水平, 因此, 越来越多的学着认为化学治疗对脑转移瘤有一定效果。同步放化疗是近年来肿瘤综合治疗的新模式, 有利于提高局部肿瘤的控制率。替莫唑胺 (TMZ) 是一种小分子、具有脂溶性的新型口服烷化药物, 可透过血脑屏障, 口服具有100%的生物利用度。TMZ没有直接的抗肿瘤活性, 生理PH条件下, 迅速行非酶转化为活性化合物MTIC, 可对DNA的甲基化发挥作用, 造成其单链或双链的断裂, 阻断DNA的复制, 使肿瘤细胞死亡。TMZ开始主要用于脑胶质瘤的治疗, 明显增加了治疗的效果, 延长了生存时间。随后的研究也发现替莫唑胺在脑转移瘤的治疗中也有效。Alrey[3]报道了替莫唑胺治疗各种复治脑转移瘤的Ⅱ期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及临床抗癌活性。周蕾[3]等报道的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研究中显示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的客观有效率明显大于单纯放疗组, 也优于目前报道的联合其他化疗药物的治疗, 可能是由于替莫唑胺能更好地通过血脑屏障。
本研究结果显示, 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期间, 每天口服75mg/m2是可以耐受的, 仅出现轻度的消化道反应、乏力及骨髓抑制, 随后的替莫唑胺化疗, 一样具有良好的治疗耐受性。因而该方法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有较好的疗效, 安全性高。
中医药通过调平阴阳、调适脏腑、化癖祛痰、解毒抗癌等扶正祛邪治疗后, 大多数癌肿病人均可取得疗效, 有的甚或治愈。中医药治本与治标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结合治疗癌肿的原则, 必须贯穿于辨病论治、辨证论治、辨症论治的始终[1]。
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目的是提高脑转移瘤的控制率, 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研究中替莫唑胺联合放疗与单纯放射治疗比较, 在一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中显示出统计学差异, 提示患者能从替莫唑胺联合放射治疗的治疗中获益。但是, 本研究的病例数少, 还需更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配富.中医药辨治肿瘤之我见.2007国际中医药肿瘤学术大会
[2]Antonadou D, Paraskevaidis M, Sarris G, et al.PhaseⅡrandomized trial of t emozolomide and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brain met astases[J].J Clin Oncol, 2002, 20 (17) :3644-3650.
[3]Abrey LE.Temozolomide fro treating brain metastases[J].Semin On2col, 2001, 28 (Suppl 13) :421-434.
中医病机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 其中自孕前, 定期到本院行产前监测、产后干预至分娩者50例, 设为观察组, 22-36岁, 平均 (28.5±1.3) 岁, 孕24-28周确诊, 孕次1-5次, 其中初产妇43例, 经产妇7例。另50例为常规干预的患者, 22-37岁, 平均 (28.6±1.2) 岁, >35周确诊, 孕次1-5次, 其中初产妇42例, 经产妇8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并排除意识障碍及机体其它系统严重疾患者, 组间一般情况具可比性,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诊断方法及标准[2]
(1) 诊断方法:取温开水200ml, 溶入葡萄糖50g, 空腹时5min饮完, 1h后对静脉血进行抽取并检测, 50g糖筛查阳性为血糖≥7.8mmol/L, 针对阳性者, 需再行75g糖耐量试验, 即取温开水200ml, 溶入葡萄糖75g, 空腹12h后饮完, 对空腹及饮用葡萄糖后1h、2h、3h血糖值, 以5.6mmol/L、10.4mmol/L、8.6mmol/L、6.7mmol/L为正常值。 (2) 诊断标准:任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项检测指标超过正常值, 即可对糖尿病合并妊娠做出诊断;检测指标中高出正常值的仅1项, 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血糖在50g糖筛查时≥11.2mmol/L, 糖耐量试验需禁用, 再测空腹血糖, 若在5.8mmol/L及以上, 可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做出诊断。
1.3干预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方案干预, 包括孕期照护、密切观察、对症支持等。观察组加强个性化、创新性、整体的早期干预,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3.1孕前咨询及宣教 (1) 孕前咨询:评估是否适合妊娠, 降糖药物在孕前6周需停用, 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2) 基础用药:患者在妊娠前3个月及怀孕后早期, 需取多种含小剂量叶酸的维生素服用, 以对胎儿先天畸形起到预防作用。 (3) 健康宣教:构建管理小组, 加强糖尿病且有生育意向患者的健康教育, 在准备妊娠前即参与适当管理, 重视并发症防范。
1.3.2妊娠期干预 (1) 血糖定时检测:需就微量血糖仪使用方法向孕妇及家属指导, 每周至少测定1次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 依据需要, 每日可行4次检测, 即每餐后1h和空腹时, 以掌握病情变化。采用胰岛素参与血糖控制者, 每日血糖检测为6次, 即每餐前、后, 并认真记录, 为医生干预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2) 睡眠干预:嘱患者减少体力劳动, 多卧床休息, 保证睡眠优质、充足。 (3) 心理干预:依据患者性格特点、认知能力、文化程度, 对最恰当和高效的沟通方式进行选择, 以提高糖尿病知识宣讲效率。即使孕妇及家属对妊娠期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预后有所了解, 引起重视, 同时又使其知晓病情的可控制性, 保持平稳的情绪, 积极配合医嘱, 可显著改善预后。以增强孕妇抗病信心, 提高医护依从。 (4) 饮食干预:饮食方案制定:结合患者营养状况、孕前标准理想体重、体力活动强度、年龄、胎儿发育、胰岛素注射量等对方案进行调整, 就简易食品交换法指导家属掌握, 促使合理的饮食结构建立。注意事项:远离烟酒, 忌糖制饮食, 含糖成分低的绿叶蔬菜、水果、粗谷物、块根类等食物提倡食用, 以使摄取蔬菜量增加, 维生素供给充足。少量多餐, 定时进食, 5-6次/d, 餐后1h血糖需<8.0mmol/L。血糖在早餐后困难程度较高, 故需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在早餐时的摄入。 (5) 用药指导:孕期不建议口服降糖药应用, 胰岛素不通过胎盘, 为大分子蛋白,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影响胎儿。经适量运动和营养治疗3-5d后, 空腹血糖在5.8mmol/L及以上, 或餐后2h血糖在6.7mmol/L以上者, 需取胰岛素应用。需指导患者及家属对胰岛素的注射时间、种类、注射部位、剂量、药物达高峰时间进行掌握, 以与进食配合。通常餐后30min注射, 按时进食, 注射部位避免频繁更换, 可轮流在同一区域不同点注射, 2周后更换, 以免影响胰岛素吸收, 诱导血糖不稳定, 全程需无菌操作。若患者有全身乏力、心慌、饥饿感、手颤等表现时, 需立即协助平卧, 取甜食、糖水应用, 或取20-40ml50%葡萄糖注射液静推, 对低血糖迅速纠正。户外时需带饼干、糖果, 以备急需。因胰岛素属蛋白质, 有过敏反应风险, 故需对注射部位有无疼痛和红肿硬结等进行观察, 记录有无全身反应, 及时处理异常。 (6) 运动干预:指导患者和家属掌握运动时间, 通常在餐后1h, 20-30min/次, 3-4次/d, 不宜过短或过长;运动量不宜过大, 心率在120次/min以下保持为宜;运动不宜剧烈, 应为有节奏、舒缓的项目, 以上肢运动、散步最佳。天气恶劣时, 需避免外出。 (7) 感染预防:因机体抵抗力低下, 糖尿病患者易有各种感染发生, 如蜂窝组织炎、肺炎等, 且控制相对棘手,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病情, 增加酮症酸中毒几率。故需对感染积极预防, 加强个人卫生防范, 重视会阴、口腔、足部、皮肤清洁, 勤换衣、勤洗澡, 公共场所尽量避免, 妊娠后期需清洁乳头。 (8) 孕期监护:孕妇监护:指导孕妇定时监测血糖, 每日对空腹尿常规检测, 依据结果对饮食做出调整。遵医嘱产检, 并早期检查和预防视网膜病、心血管病、肾病等并发症。胎儿监护:胎儿发育情况可用B超监测, 对异常及时发现, 孕30周, 就胎动计算方法向孕妇指导, 如12h<10次或胎动<3次/h, 提示缺氧在;使家属掌握记胎心率、听胎心音方法, 发现异常立即到院就诊, 以改善预后。 (9) 选择分娩方式及时机:有研究认为, 在胎儿胎盘成熟后, 孕37-40周终止妊娠为宜, 可依据母婴情况确定具体时间, 若病情严重或血糖控制不佳, 特别是有严重并发症合并者, 妊娠需及时终止。糖尿病并非剖宫产指征, 孕妇血糖控制良好者, 无需过多干预, 可行阴道分娩, 且具安全性。但血糖波动较大者, 需加强监护, 同时, 根据胎儿确定, 若胎儿偏大, 特别是腹围偏大, 剖宫产指征需相应放宽。
1.2.3分娩期干预 (1) 产程进展观察:掌握宫口开大情况及子宫肌肉收缩强度, 以防产程延长。选择阴道分娩的患者, 分娩需在12h内结束, 以防产程过长诱导酮症酸中毒。加强剖宫产者围术期干预, 使并发症发生几率降至最低程度。 (2) 胎儿观察:对胎心变化情况密切观察, 潜伏期1-2h监听一次, 转为活跃期时, 10-15min听一次, 当胎心<120次/min或>160次/min时, 需立即取左侧卧位, 吸氧, 通知医生, 对妊娠终止。 (3) 生命体征监测:血压每4h测一次, 为使腹主动脉压迫减轻, 需协助产妇取左侧卧位, 以使回心血量增加, 增加尿量, 改善肾血流量, 降低血糖。全程陪伴, 指导深呼吸, 少量多餐, 进食量适当增加, 以预防酸中毒, 遵医用药。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1.3.4产后干预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观察血糖变化, 对胰岛素用量及时调整, 预防低血糖、产褥感染及产后大出血。鼓励母乳喂养, 并积极预防感染。注意观察新生儿情况, 加强保暖, 重视脐部护理。
1.3指标观察
(1) 心理状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 (HAMD) 自评量表, 评估干预前后两组心理状况, 分值越高, 效果越好。 (2) 观察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 组间计量数据采用 (±s) 表示,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X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酮症酸中毒, 孕产期感染、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3讨论
近年来, 我国经济取得长足进步, 物质生活迅猛提高, 随之较大程度的改变了膳食结构, 人体所需的脂肪、蛋白质、热量等来源从植物转为动物, 造成总热量出现过剩的情况;此外, 体力活动减少, 不健康生活方式增多, 明显增高了糖尿病发生比率, 诱导妊娠合并糖尿病日趋上升。糖尿病的中医辨证分型主要为气阴两虚型, 治疗药物基本相似, 均选用益气养阴的药物。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 (糖尿病) 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中糖尿病辨证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血瘀气滞型4种证型。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较为复杂, 且存在一些问题, 在辨证论治方面尚无统一客观的分型标准, 疗效评定也不一致。中医对糖尿病的辨证分型有助于在治疗上更好地组方用药, 有利于提高中医药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患者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时, 血糖有较小的波动范围, 合理运动、并对饮食严格控制, 多数血糖可降低正常水平, 故在早期加强干预, 对改善妊娠结局意义显著[3,4]。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针对糖尿病患者加强孕前管理, 重视妊娠前咨询工作的开展, 以对糖尿病病情加以掌握, 指导基础用药及行必要的健康宣教, 以把握受孕指征, 为获得良好预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在妊娠期, 重视血糖监测,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另外, 孕妇在获知合并糖尿病后, 对心理造成的冲击较大, 多有焦虑、抑郁情绪, 需完善心理疏导, 提高遵医依从, 促使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发挥。同时饮食控制为最基础、最重要治疗措施, 有研究显示, 约85%的患者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和单纯饮食治疗即可将血糖控制至正常范围, 且未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 本组研究重视对妊娠所需的营养和热量予以满足, 又将血糖水平保持平衡范围, 以改善机体整体状况。且适量运动可使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敏感性增加, 对胰岛素抵抗有消除作用, 促进葡萄糖在肌细胞的利用, 对体重在孕期的过度增长产生抑制, 为血脂、血糖的控制提供了良好条件, 确保正常分娩。本组行运动干预, 加强孕期监护, 并选择恰当的分娩时间及方式, 完善产后干预及母婴监护, 结果示, 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 妊娠合并糖尿病加强早期干预, 可改善妊娠结局, 保障母婴健康, 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中医病机与辨证分型及妊娠合并糖尿病早期干预与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方法 本次共选择10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研究对象, 均为我院产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 依据接受医护方案的不同, 就早期个体化、整体性、创新性干预 (观察组, n=50) 与常规干预 (对照组, n=50) 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 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酮症酸中毒, 孕产期感染、早产儿、新生儿低血糖均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加强早期干预, 可改善妊娠结局, 保障母婴健康, 具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妊娠合并糖尿病,早期干预,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林英英, 周丽端.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 10 (2) :101-102.
[2]陈琼, 林清, 叶超英.妊娠合并糖尿病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3, 34 (8) :1535-1536.
[3]李海英.妊娠合并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及处理策略[J].河北医学.2011, 17 (8) :1086-1087.
中医病机分析 篇8
所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指的是在围产期婴儿由于缺血缺氧脑损伤而造成的一种非常严重的脑部疾病,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异常[2]。婴儿在出后一周后表现出诸如:抽搐、不安、尖叫等脑功能障碍, 严重的将致使婴儿智力低下, 脑性瘫痪等严重的后遗症, 因此, 及时的诊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缺血缺氧性脑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篇文章将通过与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资料对比来判断新生儿是否存在缺血缺氧性脑病, 以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2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婴儿14例, 女婴儿8例, CT检查时间最早的为出生后5d, 最迟为出生后28d。22例新生儿中有13在婴儿发生轻微惊厥而实施CT检查, 之后通过化验检查及临床观察进行治疗, 确诊为属于低血钙者;9例婴儿在表现为哭闹不安后, 实施CT检查。同时选取2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婴儿进行对比, 其中男婴儿16例, 女婴儿6例, 实施颅脑CT检查时出生时间为2-12d,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昏迷、抽搐、惊厥等, 其中出现轻度窒息的有6例, 2例出现中度窒息, 7例患儿出现重度窒息。
1.2检查方法
当婴儿进入睡眠状态时, 使其保持仰卧位, 采用GEprospeedE-Ⅱ实施全身CT扫描, 扫描时间为1.5s, 标准颅脑扫描体位。以OM为基线, 实施轴位扫描, 层厚为5mm, 电压控制在120kV, 毫安秒控制在150mAs[3]。
2结果
正常新生儿颅脑CT结果[4]为:1脑白质平均密度CT值在19.9~27.9HU, 其边缘呈现枫叶状, 足月新生儿的额叶显示率表现最高, 以下依次为顶叶、枕叶、颞叶。而不足月的新生儿则是枕叶的显示率最高, 且脑白质CT值较足月新生儿低2.0HU左右;2新生儿的脑灰质沟和脑灰质回均浅于成年人, 且灰质层也不如成年人厚, 脑灰质密度CT值在27.1~39.2HU之间;3脑灰质和脑白质的界限较为模糊, 硬膜窦的密度明显增高;4新生儿不存在明显的额前间隙及脑沟, 能见到的仅是较窄的纵裂。
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颅脑CT表现为:1有12例只表现在脑实质内的低密度灶, 其中2例属于单叶脑实质内散在小斑片状, 不存在低密度灶占位征象, 3例患儿存在超过两个脑叶的低密度灶, 皮髓质界限不清晰。有8例患者属于两侧大脑半球广泛性低密度灶, 皮髓质界限模糊, 13例患儿的脑室无改变且无颅内出血。2有10例患儿出现脑实质内低密度灶并伴有颅内出血, 即10患者中不仅存在不同范围脑实质内斑片状低密度病灶, 还存在不同种类的颅内出血, 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4例, 主要表现为纵裂池, 小脑上池、侧裂池及脑沟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宽, 从而导致密度有所增加;而脑室出血则表现为侧脑室内密度影较高;实质内出血则以枕叶内斑片状高密度为主要表现;3有10例患儿发生脑实质低密度灶伴脑室改变, 属于两个或以上脑叶呈广泛性斑片状低密度灶, 且皮髓质界限模糊, 三脑室、侧脑室变窄、脑沟不清晰以及模糊等。
3讨论
目前, 临床上将羊水污染和窒息确定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如果发生严重窒息, 就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复苏, 从而加重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情。正常的新生儿脑组织密度和新生儿期脑组织发育及解剖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髓鞘形成状况和水分量决定了脑白质密度的大小, 而髓鞘又是由脑干开始由下至上到基底节, 再延伸到大脑的各叶。
判断新生儿是否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主要依据为CT颅内出血和脑水肿, 患儿大量产生的氧自由基对血脑屏障起到了破坏作用, 从而使细胞发生裂解, 导致脑水肿的形成。而脑水肿又会使脑部血流量降低, 脑压的增加又会使大脑内更加缺氧缺血。脑肿胀使脑血管的通透性得到增加, 从而使的脑组织体积变大, 血液蛋白溢出, 脑沟回及脑室因压力而变窄, 而脑血管通透性的提高, 促使了脑组织缺氧而发生坏死, 居高不下的静脉压使血管发生破裂而造成颅内出血。
CT检查脑水肿的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密度较低, 1~2个脑叶存在脑实质低密度区, 且有少量出血为轻度水肿;而由2个以上脑叶存在脑实质低密度区, 且脑灰白质界限模糊不清, 颅内出血比例逐渐升高就定义为中度水肿;对于脑内出现弥漫性脑实质低密度改变的且灰白质界限消失, 颅内出现大量出血即为重度水肿。
颅脑CT可以同时判断出脑室白质多灶性缺血脑坏死和颅内出血的范围、对四周其余组织的压迫程度以及出血范围等, 还能够鉴别出脑水肿的伴颅内出血对脑造成的损伤程度。因此说, 使用CT对新生儿进行扫描诊断, 可有效的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 能够有效的减少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 对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研究表明, 通过与正常新生儿的颅脑CT结果进行对比, 运用CT值分析, 对患儿脑组织低密度灶的大小、数量及部位进行观察, 显著提高了诊断率, 对患儿出现脑组织缺氧缺血程度的加剧起到了有效的防止作用。
摘要:目的 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2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颅脑CT影像学资料与22例正常新生儿颅脑CT影像学资料作为研究对象, 对两组婴儿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T显示结果 为:正常新生儿的颅脑显示脑白质密度较低, 脑灰质较薄;而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CT显示结果 为脑实质存在较低密度的病灶, 且合并颅内出血。结论 通过与正常新生儿颅脑CT结果 的对比, 可显著提高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率, 从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正常新生儿,颅脑CT,对比分析
参考文献
[1]乔黎焱.芪丹通脉片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认知障碍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位论文.2012, 5.
[2]戴洪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正常儿颅脑CT对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57.
[3]方长海.双螺旋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J].安徽医学, 2013, 7:982-985.
中医病机分析 篇9
【摘 要】 笔者从虚劳的病因病机探讨癌因性疲乏的病因病机。癌因性疲乏患者或因内伤或因外损,多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且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故其辨治需辨别其主要矛盾是虚或实、其病位所在脏腑及其病性之气血阴阳不足。
【关键词】 癌因性疲乏;中医病因病机;対因治疗;辨证论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5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24-02
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CRF)是在不断完善的新的概念,被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定义为一种令人痛苦的、持续性的主观疲劳感觉,包含生理、情感和或认知层面上的乏力体验,与肿瘤或肿瘤治疗相关而与近期的活动无关,并且干扰正常生活。中医并没有关于CRF的描述,但笔者认为可以以CRF患者的症状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1 中医病因病机
根据CRF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CRF最符合中医学“虚劳”的范畴。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以虚劳的病因病机为切入点,探讨CRF的病因病机。
11 内伤致虚 《杂病源流犀烛·虚损劳瘵源流》云:“虽分五脏……其所以致损者有四:曰气虚、曰血虚、曰阳虚、曰阴虚”,故虚劳总不离乎五脏,而五脏之虚,又不外乎气、血、阴、阳。《景岳全书·杂谟证》有:“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可见,虚劳更以阴虚、阳虚为本。而气虚以肺脾为主,病重可及心肾;血虚以心肝为主,并与脾之化源不足有关;阴虚以肾肝肺为主,涉及心胃;阳虚以脾肾为主,重者易影响到心[1]。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化生之源,且“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虚或脾的功能异常,势必会引起疲倦乏力等症状。“尽心谋虑则劳肝”,“肝为罢极之本”,且“肝主筋”,主疏泄调畅情志,可见肝与疲劳等症状密切相关。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的精气是脏腑气血阴阳之根本,若病久及肾,也会出现神疲乏力等症状。可见,CRF多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而以阴虚、阳虚为本,以脾、肝、肾为要。
12 外损致虚 清代著名医家吴澄采百家之言,集虚劳之大成,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外损致虚”的观点。吴澄《不居集》云:“外损一症,即六淫中之类虚损者也……若缠绵日久,渐及内伤变成外损……有外感之后而终变虚劳,亦有虚劳而复兼外感……”,明确地提出了外损的概念及病因病机。汪伟[2]认为六淫、食积、亡血、酒伤、虫毒等外因所伤,日久不愈,耗伤正气所致的一类虚损疾病,皆归于外损;其病机关键是“频感外邪,消耗气血”,包括外邪侵袭、频伤正气及正气先虚后损两个方面。CRF患者多会经过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根据其对患者的作用特点,可将其归属为中医“外损致虚”范畴,且此类患者多正气不足,易感外邪,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13 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虚实夹杂 除前述“外损致虚”之虚实夹杂病因病机外,患者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亦会导致实邪内生。如《不居集》论及:“唯不善调摄,脏腑不和平,阴阳多乖错,则气血凝滞为痰为饮”,“然虚损之痰,与杂症不同……总不离脾、肺、肾三经之不足”。另仲景《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五劳虚极羸瘦……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肌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大黄[XC王涛1.EPS;P]虫丸主之”。即虚劳后期可能因精血虚极,瘀血内结而成“干血劳”。同时,内生之实邪常有碍脏腑的功能,引起脏腑的亏虚。方跃坤等[3]认为外生诸邪、过食肥甘厚腻、情志内伤或脏腑内伤,均可致气血失和,内聚痰、湿、食、火,发为“郁证”;然郁久必虚,痰、湿、食、火等实邪存于内,耗伤津液,阳气不行,致阴损阳伤,其虚愈甚。可见,CRF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2 对因治疗
21 手术及放化疗相关CRF的辨治 有研究[4-6]表明,手术及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是CRF发生的重要相关因素,常会引起患者急性乏力等症状。
211 手术相关CRF的辨治 任黎萍[7]调查发现乳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可分为气血亏虚、气阴两虚、脾胃虚弱、肝气郁结4型,认为手术首先损伤脾胃、耗伤气血,有时也会影响患者的情志,导致肝气郁结。廖楠君[8]认为胃癌术后以虚证为多见,病位在脾胃,涉及肝肾,证型多为脾胃气虚、气阴两虚、气血两虚、脾肾两虚,仍有部分虚实夹杂的证型,如肝胃不和、气虚血瘀。徐宏涛[9]通过腹腔镜手术后肠内滴注归脾汤治疗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明显改善了患者情志和睡眠,缓解了术后疲劳感。
212 化疗相关CRF的辨治 钱琳[10]认为化疗药物对机体的影响总属中医“热毒”之范畴,耗气伤阴血,主要影响脾肝肾三脏,致使气血生化乏源,表现为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肝肾亏虚等证,尤以脾胃功能失调最为严重。师林[11]采用益气养阴法(基本方:太子参20g,麦冬15g,五味子10g,淮山药15g,茯苓15g,薏苡仁20g,何首乌30g,鸡内金10g),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显著改善患者气促、乏力等症状,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此外,周旭东[12]应用益气健脾疏肝汤(基本方:黄芪、薏苡仁各30g,石见穿20g,党参、白芍、茯苓、当归、八月札、路路通各15g,柴胡、白术、郁金、山慈姑各1Og)结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及疲劳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213 放疗相关CRF的辨治 叶燕妮[13]认为放疗后患者精神不振、疲乏等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主要病机多为“热毒内蕴”,治疗上主张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配合健脾和胃、养阴凉血之品,并分为实证(火毒内蕴型、瘀血阻滞型、温毒内蕴型、热入营血型、热陷心包型)、虚证(阴虚火旺型、气虚发热型)论治。廖春华[14]认为放射治疗造成患者体内热毒过盛、津液受损、气血不和、脾胃失调、气血损伤以及肝肾亏损,较多表现为温热燥热之邪伤及肺胃阴分,治疗主张以养阴为主,并采用放疗期间加服以沙参麦冬汤为基本方的粉末制剂冲服治疗患者,取得不错的疗效。
22 畅情志 刘晓伟[15]认为情志为病,需整体综合治疗,包括心理治疗(以情胜情法、移情易性法、劝说开导法、暗示解惑法、宁心静志法等)、辨证用药(早期宜疏肝理气,调达心脾;迁延日久,由气及血,影响五脏,则须辨其病位、病性与虚实)及针灸推拿、音乐疗法、体育锻炼、导引吐纳法等。此外,马海利[16]采用情志辨证法,将患者分忧悲、惊恐、思虑、易怒4种类型施护;胡晓平[17]采用中医情志辩证结合五行生克理论,将患者分为悲胜怒、恐胜喜、喜胜忧、怒胜思、思胜恐5类施护均能改善肿瘤患者疲乏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辨证论治
张振勇[18]在临床诊疗中发现CRF患者多存在肝气郁结、脾虚湿蕴,从疏肝养肝、健脾化湿论治常有较好疗效。马贞[19]认为CRF患者持续虚弱性乏力当从肝血亏损与脾肾虚衰立论,分为气虚型(或夹湿、夹滞、夹瘀)、气血两虚型(或气阴两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肝脾不调型、脾虚湿困型、气滞血瘀型论治。李萍萍等[20]应用人参养荣汤加减、谭翔文[21]应用健脾益气化痰方加减、黄智芬[22]应用健脾消积汤加减治疗CRF,均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4 总结
综上所述,CRF或因内伤或因外损,多有脏腑气血阴阳亏虚,而以阴虚、阳虚为本,以脾、肝、肾为要。然脏腑亏虚日久,势必会导致痰、湿、瘀血等实邪内生,而内生之实邪亦会引起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虚。此外,CRF患者多因正气不足而更易复感外邪,从而常形成虚实夹杂、内伤兼外感的复杂病机。故CRF的辨治需首辨其主要矛盾是虚或实,虚则辨其病位所在脏腑,其病性之气血阴阳不足,实则辨其因内伤或外感,其实邪之性质、种类,再立法遣方组药,以免失治误治。此外,手术及放化疗等西医治疗手段所引起CRF患者的急性乏力等症状,患者诊疗过程中的情志异常均不容忽视,西医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辨治,常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然而,总体来说CRF的病因病机尚未明确,多从患者的疲劳症状出发或将CRF归属为虚劳来探讨其病因病机。而CRF患者虽以疲劳为主症,却常伴发多种其它症状,根据其合并症类型或主次的不同,又可归属为虚劳、郁证、痿证、喘证、臌胀等许多中医疾病的范畴。因此,对CRF患者证候学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明确CRF的病因病机,即审症求因。CRF的辨证论治同样处于探索阶段,多为个人经验的积累,治疗方法各异,疗效也不尽相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30.
[2]汪伟.吴澄“外损致虚”理论探析[J].江西中医药,2013(9):3-4.
[3]方跃坤.论中医郁证理论[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9):166-168.
[4]Jamie M.Stagl.Postsurgical physical activity and fatigue-related daily interference in women with breast cancer[J].Psychology & Health,2014,29(2):177-198.
[5]陆茂琦.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癌因性疲乏的调查与护理[J].上海护理,2008,8(4):5-6.
[6]郑瑾.癌症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对生命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2013,42(2):141-143.
[7]任黎萍.100例乳腺癌术后疲劳综合征中医辨证规律探析[J].陕西中医,2008,29(7):798-800.
[8]廖楠君.胃癌及其术后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9):219-221.
[9]徐宏涛.腹腔镜手术后肠内滴注归脾汤治疗胃癌患者术后疲劳综合征研究[J].中西医结合外科,2013,19(4):365-367.
[10]钱琳.化疗减毒汤对NP方案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20-21.
[11]师林.益气养阴法对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后消化道反应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2012,18(16):289-292.
[12]周旭东.益气健脾硫肝汤结合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2013,45(12):121-123.
[13]叶燕妮.中医对肿瘤放疗后毒性反应的辨析与施治[J].贵州医药,2012,36(1):71-72.
[14]廖春华.沙参麦冬汤对阴虚癌病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评估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9-19.
[15]刘晓伟.对中医情志内伤疲劳病证辨治的思考[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157-160.
[16]马海利.情志护理对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20(5):142-143.
[17]胡晓平.情志辨证施护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2,10(6):1663.
[18]张振勇.从肝脾论治癌因性疲乏[J].四川中医,2011,29(10):27-28.
[19]陈玉超.肿瘤相关性病症中医药辨治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13-19.
[20]李萍萍,许轶琛,Xin Shelley Wang.人参养荣汤改善肿瘤疲乏的治疗体会[C].第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大会.2010:931-936.
[21]谭翔文.健脾益气化痰方辨证加减对肺癌化疗患者癌性疲乏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2,53(15):1301-1304.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篇10
1理论溯源
1.1外风论
唐宋以前,“内虚邪中”学说确立“外风论”。《素问》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灵枢》云:“虚邪偏客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因而《内经》认为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是机体正气虚,邪气偏中,打破脏腑阴阳而致病。
1.2内风论
《素问》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发为大厥”、“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到金元时期,“内风论”就取代了“外风论”占据了理论主导。后来,出现如刘完素的“心火暴甚”学说、朱丹溪的“湿痰生热”学说以及李皋的“正气自虚”学说,清代王清任的“气虚血瘀”理论,其后叶天士提出“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又有如“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的辨证思路,“内风”论成为中风病的主要病机。
2病因病机
2.1正虚邪中,中伤机体
《内经》认为“气虚邪中”是中风病的根源。《素问》云“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近代医家张山雷指出“古之中风皆是外因,治必温散解表”。中风病的治法来看,温散解表可以驱散在表风邪,扶助卫阳,恢复卫气“温分肉,充肌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增强机体抗邪能力,在现代医学中作为增强免疫力的一部分。
2.2大怒伤肝,肝火内盛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肝在五行之中属木,主升主动,肝体阴而用阳,若因大怒等原因导致肝火旺盛,耗伤阴津,就会导致阴不制阳,阴虚则阳亢,阳盛则化火,阳盛则风动,所化之火则炼液为痰,风与火相博夹痰上冲于元神之符,导致脑部脉道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或者灼伤脑络,血溢脉道之外,脑部发生溢血,瘀血内阻与脑络,诱发中风病。此实为“怒则气逆伤脑”之病机,而肝气横逆起中介作用,脑系靶器官。即“怒—肝气上逆—脑”轴[1]。
2.3痰、瘀互结,损伤脉络
2.3.1因热有余导致的痰瘀互结
《内经》中认为火热亢盛,热有余可以扰及神志,出现神志不清等的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逆冲上,皆属于火”,可见火热炽盛可以引起气机逆乱,如肝火旺盛导致肝气上逆或肝阳化风,又如火热引动心火旺盛,心肝火旺上充于脑,火热炼液为痰,痰阻脑络,瘀热互结阻于脑络,诱发脉道出血,正如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出现昏不识人,促发昏倒等症状。
2.3.2厚味伤脾,痰湿阻络
《内经·通评虚实论》曰:“凡治消瘅、仆击、偏枯……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此观点认为,长期饮食肥甘厚腻之品,会增加脾胃运化的负担,引起脾虚,引发脾胃运化障碍而生发痰湿之证,此内生之痰郁积于机体,是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受损,引起津液精气的代谢障碍,发之为病。
2.3.3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素问·玉机真脏论》曰:“气虚中卒至,五脏绝闭,脉道不通。”清代王清任认为:“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强调了元气内需,脉管不充,血道无气的推动,郁滞生瘀。临床上认为中老年急性脑梗死证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其中血小板活化因子含量的改变与血瘀脉络关系成因果关系。西医学中认为血栓形成与血小板的活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静态状态下的血小板并不粘附于内皮细胞形成聚集,在病理状态下,血小板与血管壁相互作用,损伤的血管壁上的胶原和其他血小板诱导剂促使血小板形态变化[2]。
2.4肾气虚弱,精气内夺
2.4.1肾虚易生风动
清代叶天士提出,中风病的机制在于“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在中医认为,肝与肾的关系是“肝肾同源”或“乙癸同源”,肝肾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肝木需要肾水的濡润,如若肾水不足,就会水不涵木,阴不制阳,肝火旺盛,出现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
2.4.2肾虚易生虚火
肾气不足累及肝,则精血缺乏,阴津缺乏,脏腑官窍、四肢百骸失去濡养,导致虚火上炎,火热之邪上至于脑,炼液为痰,蒙蔽清窍;也可导致阴不制阳,化风内动,均诱发卒中。
2.4.3肾虚易生痰火
《医贯》云:“痰者,水也,其源发于肾。”若肾阳不足,水液代谢发生阻滞,聚液为痰,痰蒙清窍。再者,如果机体脾肾阳虚,脾失去了肾阳的温煦作用,则会致使脾运化失调,痰湿内生,痰浊上扰神明,诱发中风。
2.4.4肾虚易生瘀阻
《医林改错》记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此为精气内夺所致的瘀阻脉络,而成为中风病的诱因。由于肾气虚弱,血行于脉道失去了气的鼓动,也失去了肾阳的温煦,导致血行缓慢,瘀阻于脉络,诱发中风。
2.4.5纵欲易内夺精气
《景岳全书》曰:“凡此病者,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泛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气不交,所以忽而昏聩,卒然仆倒。”
2.5现代研究
王永炎院士提出的“毒损脑络”学说在中风病的现代研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毒损脑络”病机学说认为,由于脏腑虚损,阴阳失衡,内风从起,风火上扰,鼓荡气血,气血逆乱,上充于脑等,或风火夹内生瘀血,痰浊上泛于脑等,终至营卫失和而雍滞,则致脑神失养,神机失守,形成神昏闭厥、半身不遂的病理状态[2]。当机体功能失调,内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得到及时清除,积聚在机体内就会演化为具有毒素性质的病理产物,对机体会造成巨大的损害。
3小结
综上所述,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研究是不断发展的,导致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是复杂多样的。临床上对中风病的诊治应注意全面综合的考虑,才能达到良好的治愈效果。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护,多加运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才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参考文献
[1]金栋.《内经》中风病病因病机探讨[J].2009,7:457.
【中医病机分析】推荐阅读:
中医病因病机12-05
中医基础理论辅导:脾的病机08-27
中医特色护理季度分析08-17
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交行为分析05-09
西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教育分析论文09-21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06-08
中医需求与中医发展调查报告11-23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医基础理论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