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2024-07-02

中医(精选12篇)

中医 篇1

中医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具有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正如外语学习强调语言环境一样, 学习中医, 理解中医理论, 必须将中医理论置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大背景之中, 否则, 就难以真正理解中医理论, 中医思维方式的养成更无从谈起。因此, 根据现代教育学理论, 构建适宜的个人学习环境是当前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应首先解决的问题。

一、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存在的问题

和以往的师带徒学习不同, 中医院校的中医学生在进入中医院校以前, 大多接受了若干年的基础教育, 基本形成了稳定的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思维方式。由于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十分有限, 进入中医院校后, 在学习中医时, 往往存在理解困难和学用分离两个突出的问题。

(一) 理解困难

多数中医院校学生在刚刚接触中医基础理论时, 对中医的术语、理论感到不可思议, 难以理解和接受。为了获得较好的成绩, 对其进行了囫囵吞枣式的记忆。如“阴阳”、“五行”均是中医学用来认识世界、认识人体、认识疾病的重要工具。许多学生执著于“阴阳”、“五行”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也就是“阴阳”、“五行”的物质形态, 不能置身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 去理解“阴阳”、“五行”, 了解其内涵, 如此一来, 应用“阴阳”、“五行”去认识疾病、治疗疾病就无从谈起。

(二) 学用分离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医课程时, 成绩优异。但离开了中医课堂之后, 却不能很好地应用中医的术语、中医的理论去认识周围的事物, 更未能养成中医思维方式。比如在学习“干支纪时”法的课堂上, 学生轻松学会推算某年某月某日用“干支纪时”法该如何表示, 而一离开课堂, 就再也不曾用过。这样, 到了学习中医运气学说时, 理解“岁运”、“主运”、“客运”时, 又是一头雾水。又比如, 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 对“阴阳”、“五行”的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都能如数家珍讲出来, 但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 由于受到进入中医院校前多年基础教育形成的惯性思维方式的影响, 却不能很好应用阴阳、五行等相关术语及其相互关系去认识周围的环境、天气、事物, 也就是未能养成中医学生应有的中医思维方式和习惯, 出现了“学用分离”的现象。

二、原因分析

中医理论历史悠久, 中医的术语和理论, 都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所以, 学习理解中医, 必须具有相当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如学习《伤寒论》, 就要掌握“运气学说”, 而要掌握“运气学说”, 就必须了解“干支纪时”。如果连什么是天干、地支都未曾接触, 掌握“运气学说”、学习《伤寒论》就困难重重。

缺乏适宜的个人中医学习环境是导致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时出现理解困难和学用分离等问题的主要原因。这里的个人中医学习环境, 不是指学习中医的政策环境, 而主要是指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

一是缺乏必备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中医院校学生入校前, 所接受的教育以现代理化教育为主, 积累了较为扎实的西方文化基础, 养成了以西方文化体系为基础的分析还原思维。接受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还相当少, 未能积累足够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术语和理论, 更未能养成运用这些术语和理论去认识世界的习惯。

二是缺乏适宜的外在文化环境。尽管中医院校在打造学校文化时, 都在努力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但总的来说, 中医院校学生所处的外部文化环境, 与学习中医对环境文化的需要相比还远远不够, 还不足以对中医院校学生学习理解中医术语和理论产生最佳的支撑作用。

我们试想, 若中医院校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看到人行走的姿态, 就能自然而然地想到体质的“阴阳”;观察到人的面色, 就能自然而然的想到“五行”盛衰;说到时间, 都能自然而然的应用干支纪时法……应用“阴阳”、“五行”、“运气”等中医术语和理论成为中医院校学生认识自然界事物的习惯后, 理解“阴阳”、“五行”、“运气”等中医术语和理论将不成为困难。

三、构建良好中医学习环境的途径

时代在发展, 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构建一个适宜的中医学习环境, 从中汲取中医药文化的养分。

(一) 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中医学置根于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院校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中医院校应以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 广泛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涉猎中国哲学、美学、音乐、书画等, 帮助其认识到中医学与之相适的文化内质[1]。通过营造强烈的文化中医学氛围, 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 帮助学生积累学习中医必备的传统文化知识, 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二)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校园环境文化, 打造特色“隐性课程”。

中医院校应从校园文化、教室文化、宿舍文化等着手, 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为中医院校学生营造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小环境”, 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中医院校主要的“隐性课程”, 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的潜移默化中, 熟悉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中医术语。比如:校园广播、班级公布栏、校园橱窗等宣传阵地在公布2009年4月19日的同时, 对应的说明是农历“乙丑年戊辰月甲午日”, 长此以往, 中医院校学生就能对“干支纪时”法烂熟于胸, 就能为日后学习中医运气学说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 鼓励学生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社团并积极开展社团文化活动, 帮助学生养成应用中医术语和中医理论去认识周围的事物的习惯, 有效避免中医院校学生“学用分离”的现象。

(三) 跟师学习。

中医临床过程, 就是应用“阴阳”、“五行”、“气血”、“脏腑”等中医理论和术语, 按照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 认识疾病现象和本质的过程。因此, 中医院校学生应尽早跟随中医医师参加临床实践, 在老师的带动下, 学习应用中医术语、中医理论去认识疾病的每一个症候, 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逐步养成将所学中医理论灵活应用到临床实际的习惯, 逐步养成中医思维惯性和中医思维方式。

摘要:缺乏适宜的个人中医学习环境是导致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理论学习困难、学用分离的重要原因。采取多种途径构建适宜的个人中医学习环境, 对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 养成中医思维习惯和中医思维方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学习环境,中医学生,构建

参考文献

[1]荀运浩.关于中医专业学生培养方式的思考.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

[2]崔革.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构建.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

[3]王学银.给学生一片蓝天——语文学习环境的优化.考试 (教研版) , 2008年第1期。

中医 篇2

中医学生如何学好中医?

作为走出校园的中医从业者,当年读书时,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疑问,并且走了不少弯路。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希望能对各位同道有所帮助。首先第一点,学习之前不妨先简单了解一下中医的发展史,对自己所需的东西有大致了解,从而做到知己知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自己所学才能获得前行的动力。医学学习需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很重要。现在院校使用的教科书阐述过于详细反倒让人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入手。在这我有几本书推荐,《医学三字经》、《药性赋》、《药性歌括四百味》、《汤头歌诀》、《濒湖脉学》、《内经知要》。这几本书都是中医启蒙读物,用歌诀的形式写成,便于记忆。这些东西都要背诵烂熟于心。对临床帮助很大。中医文献浩如烟海,历代医家都有著作,但是都无法超越《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因为成书年代久远,加之古汉语用词简练和我们现代汉语差异较大,这里我推荐可以参照视频讲解来帮助理解,王洪图老师主讲的《黄帝内经》视频,郝万山老师主讲的《伤寒论》视频,这些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书籍版本的选择上除了教材之外,我这里分享一下我用的版本《全注全译黄帝内经》逐字逐句都有讲解。伤寒论有《陈亦人伤寒论讲稿》、《刘渡舟伤寒论讲稿》、《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以后有精力的情况下最好阅读繁体影印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过几版。《内经》理论深奥,建议反复阅读,《伤寒论》贴近临床,建议背诵。有人说古方不治今病,其实不是方剂的问题,而是如何使用的问题。这是个技巧。首先你需要对药性足够熟悉。熟悉药性之后要谨记一点: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要因人因时因地三因制宜。学习经典时要师仲景之法而不拘仲景之方。仲景所处的环境和我们今天大不相同,人的体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著作中的处方都是应用举例,重要的是学会方剂背后所体现的病机。简单说就是哪种证才适合用哪种方。有了前面的理论基础,我们接下来最需要的就是访名师,跟师学习,看看别人是如何运用的。多跟所在地的名家上门诊抄方学习,单纯抄方没有多大意义,就好比学习武术,招式学会了还要学会运用,处方背后的思考用方思路很重要。除此还可以“访古代名师”,也就是看名家医案。医案学习切忌走马观花。要当做自己在临证,看完病史症候之后先自己思考一下,如果换作是我遇到这样的病人我会用什么方药,然后和名家处方比较,看看下面的分析,从中寻找思路弥补自己用药上的缺陷。坚持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特色很重要,但是作为新时代的中医要与时俱进,不能夜郎自大,现代医学也要学习了解,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病人负责。有些不适合内科治疗的病症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熟读王叔和,也要临证多。我是平阳府中医。希望各位同道多多交流,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中医的“科学”,“科学”的中医 篇3

我本科学医,但学的是西医,且甫一毕业就闹“弃医从文”,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转战硕博连读,一晃就是“七年之痒”。2011年我已从北大毕业五年,更是我弃医从文十二年——十二年地支轮回,对于传统中国的历法纪年,意义非比寻常。因此,这年夏天,当致力于开拓中国“古典学研究”的著名学者刘小枫教授、这位违隔十年之后终于再度赢得我深相敬重的师长、出面邀请我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古典班”的孩子们讲点课的时候,我几乎不假思索就要求讲《黄帝内经》。器宇雄强且胸襟开阔的刘小枫先生却居然毫不犹豫应承下来。的确,中国大学里“古典班”的孩子们应该读点古代医书!

整个二十世纪甚至二十一世纪已经过去的第一个十年,就“中医史”而言,几乎成了她蒙难的历史、受辱的历史。曾经数千年来扶助、温暖、救护中国人生命的“杏林悬壶”、“妙手回春”,在西方医学全然两样的身体文化、疾病认知与技术手段的冲击之下,迅速沦为“巫术”、“经验”、“不科学”,尊严扫地。即使在“国学”素称流传有绪的台湾,中医也被视为“举世禁忌不为之旧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攻击中医不遗余力者包括傅斯年、胡适、丁文江这些现代学术史上“大炮级”的重量选手,甚至出现“废除中医”这样极端的提案,不仅多次提出,直至惊官动府,其主持最力者之一余岩云岫,居然还是时号“清学最后殿军、古文押阵大将”(胡适语)的章太炎的学生,尽管太炎先生本人倒是颇为信奉中医并试图深研。

不熟悉或对中医抱有成见的人,往往随意指责中医的“随意性”、主观断定中医的“主观性”……其背后隐含的价值体系与判断标准,无非还是以实验、计算等必须“用数学证明实在”的“实证科学”为诊断依据的西方医学,在这个各行各业包括社会学科、文史学科也要争先恐后引入“数学模式”以便证明自己“符合科学”的时代——这些随意的主观的指责,何尝认真考虑过中医“辨证”的“科学性”?在此,我们不得不稍微回溯一下何谓真正的“科学精神”。

“作为近现代科学的大本营的德语文化中,科学Wissenschaft(en)不过是知识系统的意思”——此即中文《辞海》中将“科学”界定为“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的语源?日常我们所使用的“科学”一词,往往又只是针对“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的典范就是物理学,All science is either physics or stamp collecting(科学若非物理学就只是集邮)。“近代科学精神”据说就是理性态度、理性精神的发展,注重事实、逻辑,力求客观。众所周知,近代“科学”的起源乃是源自古希腊的理性主义,“科学”是从希腊特有的“哲学”传统中才能生长出来;希腊哲学史家伯纳特所谓科学就是“以希腊方式来思考世界”、“在那些受希腊影响的民族之外,科学就从来没有存在过”。

在哲人柏拉图那里,“爱智慧”的philosophos追求episteme。Episteme在英语世界中的身位往往就是science,这个在汉语语境中被意译为智能、客观真理、科学的Episteme,基本特征乃是一种认知的态度:反省的认知、批判的认知、真理需要批判才能获得,这种“科学态度”毋宁就是“哲学态度”。

叙说这些陈年往事并不表明我是一个反对“(近代)科学”的主张者,尽管让人必须直面的困境当下即是:“对于希腊哲学-科学,近代科学既是继承人,又是颠覆者。”我想说明的只是:如今我们所谓“科学”,从古典精义考索,它揭示的也只是某一层面/层次的人类“经验”,尽管“近代科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向人类承诺:它将向我们揭示宇宙的真实以及关于人的真理。但“承诺”是否曾经兑现?——我们居然因其实验的手段而大胆冠名为“真理”。于此谬相,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有着更为洞察的真知灼见:“我们所观测的不是自然的本身,而是由我们用来探索问题的方法所揭示的自然。”深刻的思想家亦往往“英雄所见略同”,例如伽达默尔注意到用西方意义上的“哲学”讨论中国或印度的思想或智慧往往不得要领,毋论由某一“哲学”传统发展而来的“科学”。曾经亲身领略过中医扎实有效的活人能力的西方人,同样会慨叹“更有意思的是中国人分析疾病的症状时所用的哲学方法思考的过程,中医如何看待人体”。人类因为认识能力的有限,在试图认识宇宙、世界尤其人自身的“真相”的时候,往往只能倒果为因,而非由因及果——就此而言,陈嘉映先生认为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科学”,这一“提问”本身就很“成问题”的断制甚是精当:西方的思想、制度等等两个世纪以来对世界的统治,西方的发展模式包括思维方式常常不假思索就被一知半解的人们视为“常识”或“正道”、视为“惟一的真理”——结果的沉重导致了源头的放大。然而,在人类现有的知识史或文明史上,“常识”或“自然”才几乎已经成了最为可疑的规定,曾几何时的“常识”几个回合之后就可能成为“妖妄之言”。这里所谓“真理”,当然并非人类永恒渴望认识到的那个如如理致、因果森严的“实相”本身。借用唯识论的针砭,我们往往将“比量”乃至“非量”误认做“现量”本身。饶是如此,李约瑟博士当年面对中医表现出的“科学精神”的评价,也远超生息于此地的民人自己:

中国人以他们的特殊天才发展起来的中国医学,这种发展所循的道路和欧洲的迥然不同,其差别之大超过了任何其它领域。

究其实际,古老的“科学精神”就是人试图理解自身所属之整全、就是人试图理解他尚不理解的东西,而不是试图抵达这些理解所必然借助的某些具体手段诸如逻辑、直观、渐修、顿悟乃至实验技术、数学分析、仪器图表、检测数据……等数理证明本身就是“理性”、就是“科学”。还是那句老掉牙的老人言:手段本身并不就是目的——尽管手段里面均隐藏了目的。就此意而言,传统中国历史悠久的“试图理解自身所属之整全”的医学所借助的具体手段本身,诸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六经八纲、气血营卫、津液水火……这些源出“生生”的易学精神的辨证的思路与体系,怎么就“不科学”?!怎么就不是“科学”?!如果说“医者意也”的表达方式使得“这门知识在历史发展的‘内在一致性’(internal consistancy)”始终显得比较晦暗难明,那我们需要做的也是努力去解读并把握这一婉曲隐晦的“藏-象”思路,而非因为手段的不同或艰涩而否认了“目的”的正确。指责“中医理论的演变形式颇像一个集装箱,历代医家不断地往里面填入不同的物品-没有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的部件”的思路是危险的——我们是否已经弄清或驾驭了中医自身特有的“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是的,据说“科学”要求“经验”:“仅当它是可重复的、公众的和非个人的情况下才是可信的。”但既然“实验世界”也一如“经验世界”,幷不圆成,幷不完满,既然承认经验事实与实验事实之外还存在“其它类型的事实”,承认“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才是最接近“真理”的态度之一,我们难道不应该对于古人的“世界观”(生命观)更客气、审慎点儿?也因此,陈嘉映先生在《哲学科学常识》一书中讨论“感应思维”的方式仍然让我遗憾,以严谨著称的语言分析哲学家试验在对称意义上使用“感应思维”与“因果思维”(他之谓“理性思维”)的时候,这里的“因果”无妨还是窄化为“物理因果”。尽管之后他以他惯有的缜密马上注意到“佛教里的因果报应”这个特例,却只是一带而过;尽管之后分析马林诺夫斯基对“科学”的议论时他分析了“感应思维”与“原始科学”的可能关系。但谁说或谁能“证明”所谓“初民”的“感应思维”中并不藏纳“因果”——那不为物理学(近代科学)方式所能“实证”的因果呢?这恐怕幷非一个“认知原型”的概况所能容纳。具体到“中医”,其中流传千载而仍然常用常新的“感应思维”,恰恰成型于陈嘉映先生所界定的东西方共同的“理性(理知)时代”——公元前八百年至今——“世界上最为理性的民族”何以如此“原始”地坚守一种婴儿般的“初民”的天真?其中难道没有发人深思的奥秘?

中国传统医学或古典医学的根本命脉:天人关系。人之为人的本性、可能与自由的权限与许可。非以此,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中“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秉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的浩叹将无法落脚。那些被界定为“感应认知”的“思维模式”,例如人体小宇宙与天地大世界的种种对应,从最严格的“理性”意义上(例如古希腊意义上),充其量只是一种不同于“理性认知”的模式。符合现代逻辑学的严格推理的那些“理论”,并不能从更加广袤的“因果关系”中证明自身更加“正确”。

陈嘉映先生在其著述中直言阴阳五行理论无非“便宜的宏大叙事”、“似乎是对智性的愚弄”、甚至藐称“这种理论很容易取信于无知识的广大人群”,当然更不及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显得“理论成熟”。据说“哲学-科学”与“阴阳五行”这类“概况类推理论”的区别在于“把我们日常实践活动中所具的求真态度带进理论思考”,然而何以“阴阳五行”就不是一种“求真态度”?即使她的求真方式有别于“哲学-科学”。流行中国学界几十年的“现象学”,其鼻祖胡塞尔所谓“本质直观”、不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着同一种东西”?——寻求西方古典哲学已经寻求了几千年的“东西”——却在旧有“方式”遭遇困境时不得不选择手段的突围。“存在主义时代”惟一的大思想家海德格尔(海氏恰好还是胡氏最出色而叛逆的学生)紧张于“我们对世界的原初理解幷非把事物理解为客体,而是理解为希腊如所谓的处境(pragmata)”,其问题本质不也同样源于这古老的“天人关系”?这些年越来越惊叹读书人经常敢对自己基本无知的东西“越界发言”——例如何以任何外行都具备了对“医学”指手画脚的魄力。那么,我们何必苛责主要从事治理西学的陈嘉映先生?主要从事治理中学的余英时先生依然要“郑重声明”:“我既不是为传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作辩护,更不是为阴阳五行说扶轮。阴阳五行说今天在知识界大概已不容易找到支持者了。至于它早已成为一个过了时的错误学说,甚至可能曾严重阻碍了本土科学的进步,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这里用不着讨论。”甚至断言“今天中国人无论住在什么地区,治病首先必找受过现代严格训练的专科医生,只有在西医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才偶尔祈援于中医。这是中国人的一种实际而理智的态度。这一基本情况在短期内似乎不易改变,除非中医也能建立成一套现代知识系统,幷且在治疗效应方面足以与西医互争雄长”。这些言辞却又的确是在余先生自谦“我对于中国传统医学完全外行,绝没有发言的资格”背景之下的“郑重声明”。犹然去古未远的陈寅恪先生,不是同样坚持“不信中医”,以为“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若格于时代及地区,不得已而用之,则可。若矜夸以为国粹,驾于外国医学之上,则昧于吾国医学之历史,殆可谓数典忘祖欤?”尽管余英时先生难免回护陈寅恪先生说:“陈先生终身以维护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为己任,又生长在中医世家,他毅然舍中医而取西医,自是经过慎重的考虑,绝无半点浮慕西方文化的心理在内。”

“在非实用的领域,求真是一种边缘要求”,在必然“实用”的“中医”领域我们将必然追求“求真”、并将用临床疗效验断真伪——自然,设若遭逢傅斯年先生“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或者丁文江先生“科学家不得自毁其信仰的节操,宁死不吃中医不看中医”这类放言,便是华佗再世、扁鹊重生,亦无可置喙矣。如此不惜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代价追求一种“生死不明”的“信仰”——上述言论居然出自号称追求“科学”的“五四”学者之口,怎不叫自然而然追求“正常、健康、幸福”生活的我辈无所适从?我们不得不认真反思“五四”以来中国人热衷引入的“科学”的真实质地,究竟如何、“理性”何在。

的确,阴阳五行隶属于古老的东方,没有象古希腊原子论一样做出“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需要的那种贡献——却不等于它对人类生命与社会的健康维系与发展没有贡献。纵观一部人类“科学史”,对于“技术-手段”的理解与接受所导致的人类对于宗教、道德、宇宙、自然……包括人体自身的“观念”的理解与接受的改变是惊人的。

“中医”究竟是什么?

是“天人相应”?是“易”?是“阴阳”?是“藏-象”?是“术数”?是“巫医同源”?是“辨证”?是“以气为本”?“素者,本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隋·全元起)……它是又不是,它不是又是;它是一,又是万,一含万有,万法归一,众川归宗。《素问·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与《灵枢·阴阳离合论第六》针对“阴阳”问题,均反复陈说如此这段意味深长的话:

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推)之可百,散(数)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

或将“中医”绎为“中庸医学”的确不失为一种精当慧冶的妙悟,此“中庸”自然极为“生生之易”之“起用”。“中医”的精神落为名相,似乎的确遭遇了《老子》中所谓“强为之名”的困窘,这困窘也是所有古典学问均会遭遇的困窘。“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史地”注定必然依然表现为言说之旅。这其实依然属于“藏-象”:“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老子同样认为至道“不可致诘”;《周易·系辞》更有“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

被誉为“医门之规绳,治病之宗本”、“启万世之法程,诚医门之圣书”的《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书),其独到之处就在:“以一个个方证来充实六经辨证的内容,阐明六经辨证的具体应用。”此种将“理相”(辨证)深藏于“事相”(方证-证方)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藏-象”理念的一种极佳的体验模式,即长恩先生谓为“是书质朴,文字精要,寓精深理蕴于指事之中”的真义。

长恩先生系出名门,河北冀州张氏医学延绵一十九代,其尊人曾为天津“国医馆”教习,并先后八次为“国医馆”撰写《伤寒论》教材。长恩先生自己不仅转益多师(师从经方大师胡希恕、陈慎吾、宗维新等),目前已有若干系列著述问世。

长恩先生在这本《仲景方证学解读与应用》中,已在前两本《中国汤液方证(续)》中明确化的思路进一步精炼化,其对方证、方证学、“病-证型-方证”、方证“四要素”(证象、证质、证治、证方)、方证“七层次”(主治证、适宜证、禁忌证、兼夹证、变化证、坏病证、类似证)、辨证论治十步曲的提炼分析均示以图例,对于“病域”分布中展现的六经辨证、脏腑辨证辅以某种统计学思路……诸如此类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讲究抽象的数理方程式或化学分子式的表述习惯,或者说,就是柏拉图著名的对于“理式(理型)”的追求。这种别出手眼的解读,让人对“中医”本来面目的理解与认识,确有耳目一新却又万变不离其宗——中医之“根、本、线、魂”(邓铁涛语)之感。无论“不言阴阳而处处不离阴阳,不论五行而时时不少五行,不言经络而一切根本在于经络”的《伤寒论临证指南》,还是从“有是证用是方”到“有是质用是方”的系列“方证学”的明晰,均正体现为对“藏象”精神的正向或反向把握。

长恩先生以耄耋之年,不辞劳苦,如此三着“方证学”:《中国汤液方证》、《中国汤液方证续》、《仲景方证学》,除将历史地“一分为二”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再度“合二为一”、试图在一千八百年之后全面体现“仲景医学”的有机的整体面貌——这一愿景,据先生自陈,乃为二十年前在胡希恕、陈慎吾两前辈指点之下即萌发了“按其所论方证重新编撰《伤寒杂病论》的想法”,这本《仲景方证学》正是“《中国汤液方证》之完卷”。除此之外,先生另一具体的苦心孤诣,实在“方证学”作为学科的建立并希望其能早日纳入中国医学教育体系。毕竟,在真理的薪火相传当中、在当下的人类社会,作为“制度”的“教育”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一点,甚至与“古典学”作为学科的确立之间构成了遥相呼应的景观。

中医 篇4

关键词:中医国翠,中医文化,处处有形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集中体现了传统的科学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中医药事业, 必须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 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场所, 只有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形成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风格与内涵, 才能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 提高竞争力。

我院是以中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 作为武汉市唯一的中医医院, 从建院到今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从仅靠两只手和一个脉诊, 医生凭借着望、闻、问、切的经验和传统手法进行看病到如今拥有数千万医疗设备, 应用现代技术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 拥有内、外、骨、妇、儿、中风、脑病科等科室的中医综合医院, 床位由200多张增至600多张。医院的就医环境不断改善。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 弘扬中医文化, 提升医院更显中医特色, 体现中医优势, 我院在门诊、病房等场所营造了全方位的中医文化教育氛围, 使患者始终处于浓郁的中医文化教育氛围之中。

走进医院门诊大厅, 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3幅巨幅名医画像醒目地挂满一墙面。每幅画的下面标注着名人的简介。让病人一进医院就感受医圣气息。由中药名命名的“银杏”楼 (主大楼) , “远志”楼 (办公楼) , “南星”楼 (医技) , 3栋大楼被“莲芯”桥相连与一体。

来到聚集了本市最有名望的中医名流人物-“名医堂”。走廊里悬挂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多块大名鼎鼎的古代中医名人和《本草纲目目录》。一间间古典优雅的应诊单间, 古香古色的装饰环境更让人感到了来到这里就如进入中医世家。各地许多慕名而来因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 来到这里将会绝处逢生得到治愈。

再看“银杏”楼 (主大楼) , 每层电梯过道悬挂了《中医四季养生典方》;《传统中医疗法介绍》如针灸、拨罐、推拿等传统手法及适应病种;《金元四大家-中医四个学派》介绍刘完素、张以正、李杲、朱震亨四大学派名人。人们在侯梯间隙也能感受中医文化。病区走廊有许多药典名故, 保健知识等多种内容的宣传画。整栋大楼充满着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充分展示了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让患者在就医同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了解中医药发展历史, 认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并享受中医药治疗, 中医美容, 中医治未病和中医保健服务。

医院建立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展室-金匮坊。通过文字、实物、照片等形式展现了医院历代名医名药专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术成就, 精神传承的历史过程, 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帮助中医人树立“大中医”的意识, 提高中医素质和中医能力。在“金匮坊”里, 关于医院中医发展历史的介绍细致而全面, 自建医院以来取得的科技成果成列其中。图文并茂地集中展示了医院中医药传统文化及其特色优势。六七十年代中医人手写的病历字体俨然打印一般, 有许多早期医院中医人野外采药, 下乡巡回医疗的照片, 使中医人意气风发, 送医送药下乡的昂扬气息扑面而来, 集中体现了传统的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每年的来医院新职工教育也会安排在这里进行, 以提高新职工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医院建立了中草药样品室, 在那里我们可以见到各类名贵的中草药, 标本瓶中展示了各类名贵的中草药真假, 冬虫夏草, 灵芝, 柴胡、黄连、大黄等为人熟知的草药也从药房被搬到现场。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认识中草药, 了解中草药的功能和作用, 也学会对中药材的真假鉴别。

中药炮制再现中医文化的体现, 医院有着相当规模的药学基地, 在那里传统的中药手工炮制已被现代炮制设备取代。全自动中药提取罐、中药灌装机和中药煎药机, 能将原生的中药材炮制成汤剂, 丸剂, 膏剂。人们不再需要每天抱着药罐守着炉灶煎药。煎药自动化让人们喝中药象喝牛奶一样方便。小包装中药饮片, 是中药炮制的创新, 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药物的污染, 有利于药物的存放, 使中药计量更精更准。最具中医特色的冬病夏治敷料, 冬令进补膏方的提制, 让人们感受中药制剂的科学发展更贴近生活, 更具人性化, 充分体现中医国翠, 中医文化与科技发展融为一体。

中医药文化建设, 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医院经常组织专家教授, 走进社区, 企业, 学校, 农村, 大力开展中医预防常见病, 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科普教育。周末以病友会为载体, 通过发布信息通知, 把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组织起来, 相继成立了糖尿病病友会, 眼科病病友会, 风湿病病友会, 股骨头坏死病友会。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 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 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传授防止疾病发展, 传授养护知识, 引导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鼓励病友互相交流及沟通,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中医文化知识贴近百姓, 融入百姓生活。

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方法 篇5

1.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这句话主要体现了“天人合一”道家思想,说的是我们养生一定要注意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它。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正如《黄帝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2.形神兼养

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调摄,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保形全神等。

3.动静结合

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主张运动健身,但中医养生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正如《周易外传》所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类经・医易》所说“天下之万理,出于一动一静。”

4.综合和审因施养

养生不拘一法一式,应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另外,也要因人、因地、因时之不同用不同的养生方法,所谓审因施养、辨证施养。

中医元素需反思中医处方渐失…… 篇6

恢复传统中医处方的精华,更能彰显中医药特色

医生书写病案(古称脉案)和开具处方,是医生诊疗活动的文字表达。换句话说,医生书写病案、开具处方的过程,就是四诊信息收集、分析把握病机、立法处方用药思辨的轨迹记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医生的学术素养、诊疗技艺和临证水平。

由于现行医院信息化管理模式和无纸化办公的推进,外加中医的医药分家现象十分严重,大多医生已不关心自己处方所开出药物的质量、产地、规格、炮制、煎服法等了,中医处方已渐失中医元素。这种现象所带来的弊病是严重影响临床疗效,值得反思。

国医大师干祖望早年曾写过一篇题为《中医处方上逐渐消失的字》的文章,文中指出,大概从明代中叶開始,医生处方时每味药至少要写3个字,讲究的为4个字,内容涉及药名之外,还冠之以炮制、产地、规格、质量以及角注、特殊处理、煎煮方法等要求的字,可惜这些中医处方上常用的字,在现今的一些中医看来,可能会“莫明其妙”。

传统处方反映了医生的思辨

笔者跟随顾植山老师抄方及整理先生医案时,发现其处方依旧保持传统特色,坚持在药物前“冠之以炮制、产地、规格、质量以及角注特殊处理、煎煮方法等要求的字”。顾植山认为,处方上写三个字或四个字,实际上反映了医生处方过程中的思辨,以及对药物品种与疗效、煎服方法与疗效关系的掌握。如处方牛膝,是川牛膝还是怀牛膝;旋覆花带毛绒,代赭石粉状,具有刺激性,需要包煎;杏仁、桃仁等不经过打碎药性不宜煎出;还有葛根这味药物,浸泡一夜内部都不能析透,煎煮后内芯甚至还是干的,严重影响疗效,应打碎先煎去沫;还有的药需要炒炭存性,加强止血功效,有的需醋炙加强活血;麻黄,需要不需要先煎去沫以缓麻黄发汗之猛烈,都要通过在处方上以前缀或角注形式写出,就需要认真分析思考。

传统处方体现中药品种要求

顾植山做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譬如你到饭店去点菜,就点鱼,是鲢鱼、鲫鱼还是鳜鱼呢?做法是清炖、红烧还是糖醋呢,这些应该要说清楚吧,开方不也是一样吗?你开五味子这味药,五味子有南北之分,北五味子,又叫辽五味,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南五味子,为五味子副品,品质较次,这你需要说清楚吧。”

一些年轻医生,开始对写处方用3个字或4个字表示好奇,在没有了解其内涵后,有时为了凑字数,有的甚至胡编乱造,有的人则认为没有必要,沽名钓誉,故弄玄虚。

如冠以地名者,有的是品种要求,如沙参、五味子、细辛等均有南北之别;对于肉苁蓉,有酒苁蓉,咸苁蓉,淡苁蓉,还有黑豆制的苁蓉等不同。再如沙参,虽在古代医学文献中,只有一种,即南沙参。至清代《本草纲目拾遗》《本经逢原》两书问世以后,始将沙参分为南、北两种。南沙参偏于清肺祛痰、而北沙参偏于养胃生津。再看看瓜蒌这一味药,根据用药部位不同,分为瓜蒌皮、瓜蒌仁、全瓜蒌,三者功效与主治有所差异。瓜蒌皮即瓜蒌除去瓤及种子的果皮,能清肺化痰、行气宽胸;瓜蒌仁即瓜蒌的种子,具有润肺化痰、润肠通便的功效;全瓜蒌皮、仁合用即为全瓜蒌,全瓜蒌除兼具皮、仁二者的功效,还能消肿散结,可用于治疗乳痈肿痛。

传统处方体现中药产地要求

对产地有要求的,顾植山处方上常有:“潞”党参(指产于潞州的党参,为道地药材);“滁”菊花(指产于滁州者);“宣”木瓜(产于安徽宣州,为道地药材);“苏”薄荷(产于江苏);“霍”石斛(安徽霍山),“建”泽泻(福建的道地药材),“云”茯苓(云南的茯苓为茯苓中上品),黄芪有“北”黄芪,“箭”黄芪(指产于甘肃定西,山西绵山等地者),川“雅”连(产于四川洪雅地区的黄连);“苏”薄荷、“苏”芡实(产于江苏)“广”陈皮(产于广东);杭白芍(浙江杭州),“川”桂枝(产于四川);“怀”山药(产于河南怀庆地区),等等。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冠名产地时还需深入了解冠名某地的意义,及时吸收中药材鉴定方面的新知识,譬如射干与川射干,习惯认为带有地区标识的多为道地药材。新版2010《中国药典》中将川射干列为正品。而我国最早的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下品中分别列有射干、鸢尾两个药物。川射干用的是鸢尾科。《本经》载“鸢尾,味苦平,主蛊毒邪气,鬼注,诸毒,破癥瘕积聚,去水,下三虫。生山谷,射干。味苦平。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急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一名乌扇,一名乌蒲。生川谷。”如写上川射干,则此射干已非彼射干也。

——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

中医 篇7

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1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反映中医药学的本质, 具有本质性、全面性、系统性与逻辑性等特点。具体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的系统性学科, 不仅包括中医临床基本理论, 还包括基础学科基本理论与软科学基本理论, 涵盖外科、内科、妇科、五官科等众多临床学科, 以及科研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软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西医理论, 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作为中医学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经络学阐释了人体机理现象与原理, 病因病机学主要对人体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说, 基于多元化的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体运动、发展、完善等, 并进行能动研究。

1.2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与研究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 范畴多样, 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所在, 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决策性、系统性等特点与作用。

1.2.1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 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 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 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 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 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 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 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 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 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1.2.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

近年来,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现阶段, 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 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 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 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 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

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 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 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 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 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 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 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 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

2.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 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 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 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 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 发展更具有能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 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 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 由此看来,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 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 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 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 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 各种假说应运而生, 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 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 意义重大。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 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 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 规范性缺失, 且由于语言障碍, 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 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 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 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 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2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 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 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 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 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 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环节, 其创新与发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这对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应加大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医创新的核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6) :127.

[2]杨忻, 孟庆刚.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 :59-61.

[3]郭海, 龚婕宁.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问题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3-44.

[4]陆付耳.对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2) :59.

[5]司富春.用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J].中医学报, 2010 (6) :36-38.

[6]乔明琦, 张惠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5) :63-66.

[7]张世平, 陈丹.谈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 2010 (15) :97.

[8]李海玉.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 2010.

[9]刘焕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是关键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9 (9) :109.

中医 篇8

1 中医药学根植于传统文化,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个性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一章总则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发生、发展起来的, 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参与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 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在基本理论、认知方法、医药实践、医学伦理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征。如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重

层, 并且这种合作也是在不平等、不协调的氛围中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大学的教育学院和中小学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一方面, 要打破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两种不同教育机构互不相通的教师教育模式, 两者要以教师培养与培训为结合点加强合作。另一方面, 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要深入到中小学实践中, 同时也要为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提供机会, 通过讲座等方式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将丰富的实践信息带入大学, 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4.4教师教育改革应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同步进行

中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而且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基地。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式改革。这种改革往往不能触及中小学发展需要, 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学发展中的问题, 也不能调动中小学师生参与、支持的热情。而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 在教师教育改革中, 应深入实地考察中小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使改革措施发挥实效。

视整体、恒动和天人相应的生命观;要求医生“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傍人事”的自然—社会—形神医学模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诞生的大医精诚和医者仁术伦理规范;以中和思想认知生命活动, 以中和思想指导临床诊治的思维模式;依赖经验传承、个体感悟的学术思想;以追求实效为目标, 务实与求旧并存的治学理念等。这些与现代医学迥异的文化特征就是中医的内在精神与思想基础。

2 中医药文化认同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如果一位中医对中医药文化没有深刻理解, 不能在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学习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前提。

中医人才培养过去以师承学习为主, 自学为辅,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但因学习时间相对较长而能更深刻地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现代院校培养模式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培养了大量各种层次的中医人才, 但由于种种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既不是职前师范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职进修, 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和成长模式。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一些成就, 拓宽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视野。在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功经验的同时, 应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教情、学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峥霖, 傅淳.美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 :51-54.

[2]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C]//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田宝军, 王德林.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培训模式述评[J].教育纵横谈, 2002 (10) :58-61.

[4]亨利·西斯克.工业管理与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5]张塔娜.我国学者对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1) :70-75.蒉

原因, 中医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很难对等。特别是近年来, 受就业不景气、远期经济收益相对较低、大众认同感不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许多中医师对自己从事的中医事业没有足够信心, 事业感、成就感不强, 对中医的实际疗效无客观正确的认识, 有些人甚至摒弃中医而完全西医化, 严重影响了中医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 使真正的中医人才呈现萎缩的现实。

要改变这一严峻的现实, 就得从中医教育着手, 并且必须从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开始,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3 中医教育中实现中医药文化认同的举措

3.1 开展针对性入学教育, 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

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模式, 确立学习目标和成长目标。我国的基础教育以西方现代教育体制为主, 在这种体制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不能适应中医学习的需要, 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缺乏系统性, 对中医药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 中医院校的入学教育应以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三大核心为主线, 向新生讲述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以及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的特色与优势[1], 使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除参观医史、校史馆、图书馆外, 可带领学生进入各实验室、附属医院各科室, 了解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和特色, 中药饮片和主要剂型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并可由学生会组织欢迎新生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晚会, 组织观赏专题影视剧, 在开学典礼上诵读医学生誓词和大医精诚等, 让新生近距离地感受中医药文化, 让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3.2 进行课程改革, 加强学生对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医学院校课程及课程文化的主旨内涵应深刻体现医学的精神文化, 并指向医学本质——不仅是作为智力上的科学, 而且是有着深刻而明显人文印记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2]。中医学发轫于中国传统文化, 无论是基本理论、思维方法还是诊疗的行为模式, 无不与传统文化同源。中医药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受易、道、儒、释、文、史、哲等不同文化体系的渗透与滋养, 形成了中医药学文化鲜明的特征。中医院校在开设课程时, 应考虑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经典学习, 增加中医相关经典课程的课时,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和学术讨论, 并严格考核制度;另一方面, 在公共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课程, 如易经、儒学、古汉语文学、史学等科目。在强化医学经典的基础上, 教师应教会学生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 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文、史、哲、逻辑学融合, 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与思考思辨能力[3]。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同时, 学习传统文化, 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 建立中医药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医疗行为模式, 具备中医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人。

3.3 改革教学实践, 认识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一样也是实践科学, 学生必须经过长时间严格而规范的实践训练才能适应临床工作。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以《黄帝内经》为其代表著作, 以家庭为其主要的诊疗空间和护理手段, 以师徒授受为其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 集诊断、医疗、司药等于一身, 一医多能的诊疗模式[4], 注重个体体验和经验传承, 注重心法和顿悟, 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特征。开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在具备扎实理论和经典研习的基础上, 在实际临证、解决疑难病证之时, 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因此, 有必要加强实训、见习和实习环节。 (1) 增加时间。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特别是中医内科的实习时间。 (2) 改变方式。重新考察、探讨太医院的教习模式, 阶段学习结束后, 在门诊和病房安排见习, 参师襄诊, 强调案例教学, 加强教学查房, 弘扬与推广策论的撰写[5]。如此, 学生既体验到中医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又能很快适应中医的工作方式, 形成心理定位。 (3) 尝试师承学习模式。让愿意深入学习中医的优秀学生拜师学艺, 传承名师学术思想和经验, 更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中医药文化修养和治学态度, 让中医药文化重塑学生的精神气质。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本质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反映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品格, 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和持久性, 而且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甚至可能持续终身,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应突出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特色, 可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校园主体建筑和景观设计尽量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 打造和谐的、与自然统一的校园环境, 以中医名家塑像、中草药花园、中医药文化墙等形式突出学校文化特征。

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 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团体, 举办中医药文化艺术活动, 将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制度化, 定期邀请中医药著名专家和学者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 与学生进行包括学术问题在内的中医药文化交流, 以公寓文化为载体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等。从不同方面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改变自身思维模式和精神面貌, 认知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并认同中医药文化, 为其职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 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人才培养最为严峻。对中医药文化认识不足, 不能从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就很难树立职业理想, 更不可能热爱这个职业。只有从中医教育这个源头着手, 在中医院校学生中建立起中医药文化认同感, 提升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 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谭欣.不可忽视中医文化入学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 2012-06-07.

[2]刘向莉.论医学院校课程文化的内涵及重塑[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40-42.

[3]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 2007, 48 (1) :18-19.

[4]王莹莹, 杨金生.传承文化, 创新医术[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68-69.

中医 篇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本科非中医专业300名医学生, 其中男生126名, 女生174名, 年龄19~23岁。

1.2 方法

采用无记名现场问卷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 独立完成。共发出问卷320份, 收回有效问卷300份, 有效回收率93.75%。问卷内容包括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对中医养生与药膳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需求及学习态度等。

1.3 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非参数检验中的秩和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掌握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在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对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的掌握情况中, 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3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1) 。

2.2 学习欲望和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在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对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的学习欲望中, 非常渴望、一般了解和不需要3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2) 。在男生对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学习内容的需求中, 学习理论知识和有动手机会两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见表3) 。

2.3 学习态度及对学习意义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 在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对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的学习态度中, 非常认真、比较认真和不认真3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4) 。他们认为学习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对学习生活有很大帮助、有一定帮助和无帮助3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5) 。

3 现状与措施

3.1 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对中医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了解不足, 动手能力欠佳, 男生甚于女生;对该知识的学习欲望均较强, 超过50%的学生非常渴望学习相关知识, 女生强于男生;对该知识的学习均有较高期望值, 态度非常认真或比较认真, 男女生均超过70%;大多数学生认为中医养生保健和药膳知识对学习、生活有较大帮助或一定帮助。现今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生活经验不足, 养生保健与药膳知识更加缺乏, 日常饮食、起居混乱, 所以非常渴望能够进行系统学习, 并希望有机会进行实际性操作,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 急需学校领导和相关学科教师给予关注与指导。

3.2 措施

(1) 加强中医养生与药膳课程建设, 服务学生。我教研室从2004年开始为全校学生开设中医养生与药膳选修课程, 完成该课程PPT制作及教学大纲、教材编写, 授课教师多次进行集体备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报名踊跃, 到课率高, 学习认真, 效果极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 深入浅出, 举例生动, 联系生活与临床, 便于学生掌握。课后作业以论文方式布置, 不拘形式和内容, 重点在于学生对感兴趣或有明显困惑的方面进行论述, 拓宽学生知识面。对有实际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如女生月经失调和痛经现象与学习及就业压力有关, 教师通过心理、饮食指导, 使她们恢复正常, 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另外, 学生失眠、便秘、痤疮、抑郁等现象较多, 教师根据学生自身情况, 结合中医理论, 给予生活或心理指导, 使学生受益。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仅有理论远远不够, 实际应用更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加强案例讨论与分析, 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领学生进社区、企业, 帮助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或企业健康办公室对亚健康者制作健康档案、指导其四季生活起居、饮食营养、运动等, 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展各类药膳制作比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中医 篇10

1 中医药院校中医医德教育现状分析

医德作为中医医术的一部分, 不仅代表医生的道德水准, 也是衡量其专业水平的重要依据。但医德教育在中医药院校未得到足够重视, 中医医德教育更鲜有涉及。

1.1 医德教育学时偏少

河南中医药大学2011 年5—8 月对河南中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与天津中医药大学5 所中医院校医德教育的调查表明, 医德教育课时为18~36 课时, 没有专门的中医医德课程[1], 继续教育阶段也没有医德教育要求。

1.2 医德实践教育匮乏

长期以来, 医德教育重规范、轻情感, 重灌输、轻训练, 忽视道德选择和价值澄清能力培养, 忽视德育过程由知到行的转化, 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医德教育内容往往是预设的、静态的、抽象的, 多是以条条框框的知识逻辑体系呈现出来, 抽离于其所产生的丰富的、有意义的经验背景[2]。学生只是被动听课、考试, 没有在医学实践中体会、理解, 随着课程的结束, 医德教育也就结束了。

1.3 教育理念缺乏针对性, 教育内容缺乏专门性

被调查的5 所中医药院校医德教育均使用现代医学伦理学教材, 没有中医医德专门教材。74.7%的学生认为所在院校医德教育没有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医学伦理学》教材第一章是“医学的道德传统”, 也仅在第一节讲解中国医学的道德传统[3]。从笔者查阅的几本医学伦理学教材来看, 涉及我国传统医德的内容都比较少, 大多是介绍我国传统医德的概念、发展和形成过程, 归纳总结优秀医德传统等, 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4 医德教育手段与考核方法有待完善

医德教育手段单一、落后。河南中医药大学的调查显示, 学生对医德教育模式的满意度:29.2%的学生不满意, 60.5%的学生认为“一般, 可以接受”[3]。

医德教育考核方法一般为课堂考试, 学生把重点背下来就行了, 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查, 学生对医德与其职业生涯关系的认识还停留在课本、考试层面。

2 德术并重是中医的本质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执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医学品德和应遵守的医学道德规范。中医医德就是在中医这种独特的医学模式背景下, 医务人员所应持有的观念、态度、行为准则和规范[3]。

中医“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医学的科学价值与道德价值应相统一, 即医德高尚与医术高超是不可分割的。崇高的医德存在于对疾病的精心诊治之中, 对医学活动的科学评价本身就包含着道德评价, 对医学活动的道德评价也包含着科学评价, 而且对医德的认知先于医术, 即“先知儒理, 然后知医理”。故加强中医医德教育是深入掌握中医医术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升中医院校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3 中西医结合开展中医药院校中医医德教育

3.1 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开展中医医德教育

古代医学技术的传授基本上以“师带徒”形式完成, 医生之间的经济利益并不存在密切联系, 同行竞争也不明显, 所以不需要制定医生共同遵守的道德伦理准则, 而是强调医生对自己的约束, 即“慎独”。中医传统医德规范与医术的传授杂糅在一起。《黄帝内经》中关于医德的论述是蕴藏在医术当中的, 所以德术无法明确分离, 追求医术的精湛必然有医德的精进, 所以医德多体现为医者自律, 医德规范的内容散见于医学经典的各个章节, 不够系统, 也不够独立[4]。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突破了传统医学模式的局限性, 使中医教育由“师带徒”转变为院校教育, 医生主要通过在校集中学习培养。医德教育成为一门独立的课程, 教育形式演变为现代教育背景下的独立课堂讲授、社会实践、考试等, 中医医德教育从形式到内容都被赋予新的内涵。

3.2 西方国家医德教育的启示

英美等国医学教育界非常注重医德教育, 认为医德教育不仅是一门课程, 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方式、一种终身追求。美国医学院医德教育强调职业风格和从医行为, 即培养有教养的医生, 认为医学生不仅应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 还应接受广泛的包括医德教育在内的通识教育[5]。以美国哈佛医学院为例, 其在医德教育实施方面的经验可为我们借鉴。

3.2.1 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 (1) 在校期间的医德教育。哈佛医学院设立医德教研室, 专门进行医德课程研究, 相关课程一直持续到学习结束, 如医患关系课程从第二学年开始一直贯穿4个学年。

(2) 医德继续教育机制。完成在校基础医学教育后, 大部分毕业生将到医疗机构完成毕业教育, 继续接受专门的医学教育, 并延续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

3.2.2 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医德教育课程美国医学院医德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无论从广度上还是深度上, 都十分注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使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医德教育课程包括医学伦理以及反映有历史渊源和重大意义的行为、同生物伦理学原则相一致的行为、基于当代社会规范和法律的行为、社区实践等。

学校医德教育只是美国医德教育的一小部分, 更多的医德教育是在校外完成的。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促使学生参加校内外教学实践。为达到教学目的, 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包括学术研讨、课外阅读、论文写作甚至参与教学等。

3.2.3 医学专家组成的师资队伍哈佛医学院医德教育每门课均有3~7 名教师参加, 教师一般具有博士学位。有些教师不仅是医德教育专家而且是医学专家, 他们均在不同学科领域有所成就。由于教师本身就是临床医生, 所以其授课能够针对临床实际问题, 有的放矢, 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结合教师专业背景开设部分由自然和行为科学部门联合负责的医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通常由科学—社会跨学科合作项目支持与赞助。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通过完成跨学科项目, 既锻炼了科研能力, 又促进了医德及人文素养的提高[6]。

3.2.4 教育评价及奖励机制美国医德教育评价机制是把学校、社会、家庭有机结合起来。就评价方式而言, 除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外, 还有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

为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发展做出贡献的学生, 提高医德教育的权威性, 美国医学院把医学生道德素养与奖学金评选挂钩, 于1998 年由美国医院协会成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美国医学院学会还设立了医学人文教育奖, 奖励在医学教育中关心学生的导师, 在临床工作中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生以及讲授伦理学、移情作用和为之提供服务的人[7]。

3.3 讨论

德术并重是中医的本质。由于传统中医医德产生的文化背景与今天的社会环境不同, 中医医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除西方医德教育与我国传统医德教育理念的共通之处, 如强调实践性、贯穿始终的医德教育、医学与人文并重外, 现代医学的发展也应体现在中医医德中。因此, 对现代医德教育的研究与借鉴也成为中医医德教育在现代医学教育环境下发展的一部分[8]。

结合我国中医院校实际情况, 中医医德教育可以尝试现代医学教育模式, 将医德教育贯穿入学、实习以及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医医德教育的开展不应局限于课堂, 还应增加相应的实践环节。医德教育的方式应该多样化, 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师生互动、讨论等形式, 提高学生参与度。尝试由医学专家讲授中医医德课程, 建立适合中医医德的评价及奖励机制。

在现代医学背景下, 一方面要研究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 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中医医德教育的理论根源, 提出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具体措施, 全面系统地开展医学生医德教育。

4 结语

借鉴西方医德教育经验, 发展中医医德教育, 赋予传统医德以新生命, 使其在现代医学背景下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并在培养现代中医药人才、缓解医患关系、促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以及传承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韦妍.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医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2.

[2]刘兴来, 吴秀玲, 王坤.古代中医医德思想对现代医德教育的意义[J].生物技术世界, 2012, 54 (5) :122-123.

[3]侯艳.基于中医院校中国传统医德教育现状构建连续性大医德教育模式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3.

[4]周晓菲.中医医德伦理思想根源及其内涵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5]王昕, 黄蕾蕾.英美医德教育模式对我国医德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 2014, 30 (1) :84-88.

[6]贺加, Diane Heestand.美国医学院临床前期课程改革现状及趋势[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2 (6) :39-41.

[7]滕黎.英美两国医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医药卫生, 2012, 28 (15) :2381-2385.

中医 篇11

摘要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也面临着教学方法的改革。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结合混合式学习的含义、在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应用混合式学习的基础条件,笔者对在高职高专中医专业《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高专;中医基础理论课;混合式学习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述

混合式学习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现代学习方式(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是任何形式的教学技术与基于面对面的教师教学培训方式的结合,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或工作效果。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要达到最佳效果,只能是将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化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才是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

现代职业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创业就业,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混合式学习的教育理念是新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高职高专中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一盏明灯。

三、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所需要的基础设施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建设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是保证混合式学习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成功运用的重要条件,主要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题库、多媒体教学设施、电子邮件、校园论坛等的建设,全面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此外,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学生宿舍等要实现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要创设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学校在教学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活动。例如,自习课上组织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业余时间,教师、学生通过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网站,查询相关知识并获取需要的资料,掌握总结知识,重构知识,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此外,在业余时间,学生也可以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同时,学校也可以创设制出中医诊疗、中药等相关学科网站,供学生随时查阅有关知识。

四、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实施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步骤

(一)教师确定学习任务

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确定学习任务,学生要根据老师设定的问题和布置的学习任务,登录学习网站,明确学习目标,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经络这一章,教师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网站上,列出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脉的规律,奇经八脉的主要生理机能,引导学生自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思考记住十二经脉的规律,怎么能够更好地记忆;别的同学是怎么记忆的,哪种方法更好;经络的名称规律等。

(二)教师指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

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建议,把不同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制订有效的学习计划。如,第四章经络,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找搭档,两两结合,在自己搭档身上找穴位。也可以找模特,比如,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在模特身上用笔画线,这样知识可以转化为真真切切的内容,学生很容易记住。同时,一个班可以分设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中学习好并且负责任的组员可以设为组长,组员如果有疑问随时可以找组长解答。

(三)教师课堂指导学生学习

老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习,对学生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此步骤,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法

老师根据这节课的内容,提出1~2个有关知识点的问题给学生准备。这些问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查阅资料,先由学生自己来回答问题,老师最后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讲解。如,第四章经络,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结合十二时辰养生法,十二时辰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治未病?几点睡觉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午休对五脏的哪一脏有好处?

2.组织自讲法

根据课程内容,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可以组织1~3次自讲活动,每次1学时。如,第四章经络,第一节“经络”部分,由学生按自讲的方式来完成,事先将学生分组,每组演示十二经脉名称、分布规律、表里规律、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规律。各组再派代表走上讲台“演讲”,每组发言后,最后由老师做总结,解答所有疑问,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细致的点评。

(四)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

老师总结这次课的重要内容,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进行监督和检查。这里可以应用一些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法、真人模拟法等。如第六章病因的“七情内伤”部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几个临床案例,让学生看看,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份学习报告,判断该案例对应的是哪一种病因,怎样来治疗。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某次课的重点内容。再如,考试一次穴位的定位、主治及操作,教师可以安排小组组长当模特,然后让组员在模特身上找穴位,教师来考核。

五、结语

中医 篇12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240人,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8人, 其中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人, 中级59人。开设床位150张。

医院设行政办公室、医务科、医疗质量控制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财务科、审计室、总务科、设备科、保卫科等行政职能科室;业务科室有:急诊科、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口腔科、骨科、康复科、麻醉科 (含ICU) 、影像科 (MRI室、CT室、X光室) 、超声科、检验科 (含微生物实验室、PCR实验室) 、病理科、心理咨询室等。医院科室设置齐全, 功能完善, 能全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所开展的医疗业务及部分三级乙等医院的医疗业务项目。

医院拥有GE Signa profile Goid0.2T核磁共振 (MRI) 、GE Hispeed Dual型螺旋CT、日立EUB—5500型彩色B超、DR数字成像系统、C型臂X射线机、日本产PENTAX- EPM-3300 电子胃镜、PCSA系统、美国产动态心电图仪 (HOTEL) 、彩色乳腺红外线扫描诊断仪、多功能麻醉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CR实验系统、电视腹腔镜、前列腺电切气化系统、监护仪、等离子手术系统以及TTM热断层扫描仪等大中型医疗设备。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以“让病人满意”为工作目标, 实施“以人为本、人性化关怀服务”, 诚信医疗。推行手术室全天候开放、专人导诊、专人接送病员、专人为病员送水送药、办理进出院手续等便民措施;公开药品、检查、手术、治疗等服务价格以及实行单病种定额医疗, 实行病员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 让病员明明白白消费。

地址: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浓洄学街28号

上一篇:周期自回归模型下一篇:机关干部如何搞好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