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穴位

2024-07-09

中医穴位(共10篇)

中医穴位 篇1

腹泻主要是由于肠胃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多,便质呈水样稀薄。婴幼儿由于自身消化功能尚不完善,因此发生泄泻是较为常见的。西医治疗主要以维持电解质和水平衡、抗感染止泻为主要手段,并没有特效药物。中医针对泄泻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是采取穴位贴敷治疗,能够减少患儿口服药物,同时通过体表吸收,充分发挥药物的止泻作用。本研究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小儿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52例,患儿年龄0.6~4.5岁,平均年龄(1.14±0.25)岁;病程3~12天,平均病程(4.22±0.65)天。随机将12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治疗,纠正患儿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平衡,预防其发生脱水现象。轻微脱水者给予一定的钠盐补充,更严重者给予补液。根据患儿的大便次数和便样给予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蒙脱石散调整肠胃和止泻,具体服用剂量和次数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定。治疗以3天为1个疗程。临床上对患儿加强病情的观察,尤其是大便的气味、数量、性质和次数,并以此来判断治疗的情况。

给予观察组患儿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方法:将木香10g、白胡椒40g、吴茱萸50g、肉桂10g一起研磨,再添加凡士林和蜂蜜混合粉末形成糊状,并搓成直径为3cm的药丸,备用。将药丸放置于患儿的天枢、中脘、神阙三个穴位上再用3L的胶布封上。每天贴敷1次,每次4~6h,以3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痊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和质量均正常,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正常;显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均好转,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改善;有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有所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好转为之前50%以上,各项理化检验指标略有改善;无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无好转,甚至有恶化的迹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n)

(±s,天)

3 讨论

泄泻即西医所说的腹泻,细菌感染、饮食不良或受凉等因素均是导致腹泻的主要病因。中医穴位贴敷属于中医临床的常用外治方法,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能够经穴位渗透至十二经脉内,直达病灶,从而发挥表里调和、调和阴阳的治疗效果。应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脐中即神阙穴,是人体精气汇聚之地,也与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相连;且相比其他部位,脐部的皮下脂肪层较薄,脐内存在有包括腹部动静脉在内的毛细血管网,渗透性极高、且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高。对脐部进行中医穴位贴敷,能发挥穴位刺激利于局部吸收的治疗功效。本研究所用方药中,木香温中降逆,白胡椒温中散寒、止痛,吴茱萸降逆止呕、止痛和胃,肉桂温补脾肾,多药联用可发挥温中和胃、散寒止泻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止泻时间和大便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和护理措施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关键词:小儿泄泻,中医,穴位贴敷,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336-337.

[2]戴娟,王良君,刘书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52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206-208.

[3]任乃杰,赵春红,孙小迪.藿香贴敷液治疗小儿风寒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59-2059.

[4]徐蕴杰,徐文江,马玉红,等.香萸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泄泻8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2):209-209.

[5]林丰兰.中药敷贴神阙穴施护小儿腹泻74例[J].福建中医药,2011,42(6):59-60.

[6]季红梅,许正香,王艳玲.自拟中药贴敷神阙穴佐治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5):106-107.

中医穴位 篇2

还有一种是平时会感到疼痛,但是吃冷热饮食却不痛,这种情形并非疼痛已经治好,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更加恶化地从齿根腐坏,应该特别注意。如果有上述情形而不加以治疗,则齿髓神经必然坏死,使病情更加恶化。

6岁时是乳齿和永久齿交换时期,此时所长的永久齿如果脱落,就不可能再长了,所以请朋友爱护自己的牙齿。

应该注意的是想用指压疗法根治蛀牙是不可能的,但它能治好牙痛,所以在用指压疗法治好牙痛后,应立即去医院。

快速止牙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快速止牙痛时,上下齿的穴位是不同的。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如果下齿牙痛,则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

中医里的7个养性保健穴位 篇3

耳 朵

原本就是女性的重要性感带之一,多半采取“舔”和“轻咬”两种方法。无论是磨蹭耳朵的内侧还是用手指插入耳道,效果都相当好。

天 柱

(在颈部后方有名为“天柱”的穴道)在使用拇指按摩此处的同时,轻轻地碰触、磨蹭也能充分达到前戏的效果。当然,不用手而用舌头舔也可以。这个穴道对于整天坐办公室的女性最有效。

大 巨

(位于肚脐的两侧)按摩的时候,要根据女性的表情随时调节力道强弱。这么做主要是为了促进女性肉体的血液循环,让她的身体逐渐燃起兴奋的欲火。

膻 中

用拇指按压“膻中”穴(位置在两个乳房中间)时,按到女方眉头稍微皱起即可。有丰乳的功用。

乳 根

爱抚女性乳房时,要从下往上方推压,无论是用揉的,或是由下往上推抚,效果都很好。同时可以达到前戏的目的。

承 扶

由于这地方对痛觉相对迟钝,所以指压时也必须用力些。由于和性器连接的坐骨神经,正巧位于左右“承扶”(位于臀部隆起顶端)穴和尾椎之间,因此也有人借着刺激这里来治疗性冷感。对这儿施以指压的话,可以强化扩约筋的收缩力,也可以增加性器的感度,所以对“承扶”穴的指压是很重要的。

涌 泉

在指压治疗时,通常会用力推拿这个穴道(位在脚掌心);但是以增加性感度为目的时,就不需要这么用力,反倒要以轻柔的碰触为主。由于这里有重要的神经干通过,所以用手指轻抚会让女性获得敏锐的快感。

中医白睛病与黑睛病穴位针刺治疗 篇4

白睛病多与肺经有关, 主要是辨其火热之虚实, 如赤脉满布、白睛色红者为实火, 或为风热所致;有泡珠隆起者为热毒;赤脉环绕白睛, 反复出现者为阴虚火旺;暴赤肿痛畏光者为实热, 隐痛微红者为虚热。白睛病之治疗多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养阴清肺为原则。

黑睛又名乌睛, 在白睛中央, 有养护瞳神之功, 属风轮, 内应于肝, 肝与胆相表里。肝胆实火, 肝风热邪均可上冲, 亦可因素嗜膏粱厚味、辛辣炙燥之品, 热壅上焦发为眼病;或肝肾阴亏, 虚火上眼而病;或因从事精细工作, 耗损眼力太过者。此外, 眼部有病皆可累及黑睛, 某些全身疾病或外伤亦可引起黑睛病损。

黑睛病可由其他眼病发展而来, 亦可直接发生。病多生翳或溃陷, 但对目翳大小、薄厚、颜色或溃陷穿破均应慎重。一般溃陷穿破或厚翳色白者难治, 星点薄翳色淡者易治。黑睛病之治疗主要有清火泻肝之热, 或滋水涵木, 配伍消淤退翳之品。

一、暴风客热

本病与现代医学之结膜炎类似, 发病急骤, 来势迅猛, 白睛突然暴赤肿痛, 热泪如汤, 畏光, 隐涩难睁。多有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症状, 甚者可有白睛浮壅, 呈白高黑陷之象。本病春夏季多发, 应及时治疗, 否则易成黑睛星翳或瘀血灌瞳。

针方:睛明、风池、合谷、攒竹对透鱼腰、丝竹孔。两侧痛者行针双侧穴位, 一侧痛者取单侧穴位, 风池穴须取双侧。风池穴进针时向对侧眼球刺入, 其感应达到前头部。攒竹穴进针后捻转数次, 当眉头处有酸困感时, 再将针平行透鱼腰和丝竹孔。睛明穴刺一寸深, 进针时不能捻转, 不能捣动, 使整个眼球有胀感。一般留针15~20分钟, 每日针一次, 共2~5次即可, 如病情较重或起病较缓者应改为隔日针一次, 5~10次为1个疗程。

方解:风池穴系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与阳经脉之会穴, 可泻肝胆之火, 能疏风解热, 清火开窍, 聪耳明目, 活络通经, 是治疗眼病的要穴。睛明穴系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足阳明胃经、阳跷脉和阴跷脉之会穴, 可疏风清热、通络明目, 治疗目赤肿痛、内眦痒痛、视力减退及一切眼痛病变, 配攒竹透鱼腰尤效。古人有“目内红肿苦趋皱眉, 攒竹睛明甚堪医”之说。攒竹穴活络明目, 宣泄风热, 治一切眼病。鱼腰为经外奇穴, 对目红肿痛、近视等有效。丝竹孔对风热外邪引起之赤目肿痛, 有较好疗效。笔者体会, 凡因火热引起之目赤肿痛, 无论虚证或实证, 本组穴确有速效, 尤其刺风池穴出血效高而速, 在边防卫生所即可操作, 不延误病情。

病案介绍:1991年春夏之交, 笔者在新疆边防阿勒泰禾木所站遇一位少数民族战士, 男, 20岁, 3天前突然双目涩痛, 畏光难睁, 继则红肿如桃, 热泪如汤, 头痛阵作, 鼻塞不通, 周身恶寒微热。曾口服四环素、点眼药水未见效。因不能睁眼, 双目肿胀, 白睛浮壅, 赤脉满布, 脉数, 舌红。此乃风热之邪所侵, 当即针双侧睛明穴、风池穴、攒竹透鱼腰、丝竹孔, 留针20分钟, 并刺风池穴, 放黑色血数十滴, 并服银翘解毒丸2丸, 嘱其闭目静卧。二诊:病人第2天早晨自行到我住房, 白睛浮壅大减, 目红已去大半, 疼痛基本消失。嘱其站卫生员按上法再针上述穴位, 并刺出血数十滴, 留针30分钟, 银翘解毒丸继服。嘱病人勿食牛羊肉, 忌香料。而后电话随访, 病人已痊愈。

二、赤丝虬脉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巩膜炎、慢性结膜炎等眼球前半部炎症, 主要表现为白睛赤脉纵横蟠曲, 虬旋不均, 痒痛畏光, 绵绵不已。多见于诸热所致之眼病, 未能及时调治;或因长期烟火瘴气熏侵, 风沙刺激, 辛热灼煎, 热郁血滞, 脉赤不散;或阴津亏耗, 虚火上炎。如不及早医治, 可生目翳或发为椒疮。

针方: (1) 透穴:攒竹透鱼腰、丝竹孔; (2) 单穴:睛明、风池, 并刺风池穴放血。上述穴位针法同前, 隔日针一次, 一般需5~10次, 必要时可延长疗程。

病案介绍:1992年夏季, 在新疆吐尔尕特站前哨班 (海拔3900米) 遇一塔吉克族25岁战士, 白睛红赤3年, 视物不清1年余, 曾下山到多家医院诊治, 诊断为卡他性结膜炎, 屡治效微, 经久不愈, 春夏加重, 诊见白睛发红, 赤脉旋曲虬蟠, 双目干涩不适, 视物稍有不清, 口干舌红, 脉弦数。症属肺阴不足, 虚火上炎, 热邪郁滞血络, 应养阴清热, 逐瘀通络。针刺第一组穴:攒竹透鱼腰、丝竹孔、睛明、风池、行间, 并刺风池穴放血;针刺第二组穴:太阳、承泣、合谷、三阴交, 并刺太阳、三阴交穴放血。嘱站卫生员每日针一组穴, 交替应用, 共针10次。嘱病人忌食辛辣食物, 后电话询问其白睛红赤减轻, 续针10次并隔次放血, 3个月后白睛如常, 一年后询问未再复发。

三、聚星障

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之角膜炎、角膜溃疡、角膜薄翳等, 因肝火暴炽, 风热相搏或肾水不足, 虚火上炎为之。症见黑睛发生灰白微黄之星状点, 三五不等, 或聚或散, 渐次相生, 亦可有黑睛中央塌陷或灰白不清, 眼肿头痛, 赤脉满布白睛, 畏光流泪, 涩痛难忍, 或口苦咽干, 寒热复作, 舌两旁有条状黄苔, 脉象弦数。治则:清泻肝火, 消肿退翳。

针方: (1) 第一组穴:睛明、风池、行间、攒竹透鱼腰、丝竹孔, 并刺风池、行间穴放血数滴; (2) 第二组穴:太阳、承泣、合谷、三阴交, 并刺太阳、三阴交放血数十滴。

中医穴位 篇5

尺泽 孔最 列缺 鱼际 少商

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 合谷 手三里 曲池 肩髃 迎香

足阳明胃经:

地仓 下关 头维 天枢 梁丘 犊鼻 足三里 条口 丰隆 内庭 足太阴脾经:

公孙 三阴交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手少阴心经穴

通里 神门

手太阳小肠经穴

后溪 天宗 听宫

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 天柱 肺俞 膈俞 胃俞 肾俞 大肠俞 次髎 委中 秩边 承山 昆仑 申脉 至阴 足少阴肾经

涌泉 太溪 照海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大陵 中冲 手少阳三焦经穴

外关 支沟 翳风

足少阳胆经穴

风池 肩井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足厥阴肝经穴

行间 太冲 期门

督脉穴:

腰阳关 命门 大椎 百会 神庭 水沟 任脉穴

中极 关元 气海 神阙 中脘 膻中

经外奇穴

四神聪 太阳 印堂 定喘 夹脊 十宣

---常用针灸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尺泽 孔最 列缺 鱼际 少商

联系脏腑器官:肺、胃、大肠、肺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尺泽 合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实热性病证;②肘臂挛痛;③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

尺泽:咳喘咽痛咯血肺,中暑吐泻儿惊风,肘臂挛痛局部病。

2.孔最 郄穴

【定位】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

【主治】①咯血、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5~1寸。

孔最:咯血咳喘咽肿痛,肘臂挛痛局部病。

3.列缺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法: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主治】①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②头痛、齿痛、项强、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操作】向上斜刺0.5~0.8寸。

列缺:咳喘咽痛肺系病,头项齿痛口眼歪

4.鱼际 荥穴

【定位】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咳嗽、咯血、咽干、咽喉肿痛、失音等肺系热性病证;②小儿疳积。

【操作】直刺0.5~0.8寸。小儿疳积可用割治法。鱼际:咳血咽痛肺失音,小儿疳积为第一

5.少商 井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咽喉肿痛、鼻衄、高热等肺系实热证;②昏迷、癫狂。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少商:肺系实热热痛衄,昏迷癫狂少商寻

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 合谷 手三里 曲池 肩髃 迎香

联系脏腑器官:大肠、肺、口、面颊、下齿、鼻。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目、鼻、齿、咽喉病,胃肠疾病,神志病,皮肤病,发热病。

6.商阳 井穴

【定位】食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热病、昏迷。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商阳:五官齿咽热昏迷

7.合谷 原穴

【定位】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①头痛、目赤肿痛、齿痛、鼻衄、口眼歪斜、耳聋等头面五官诸疾;②发热恶寒等外感病证,热病无汗或多汗;③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证。

【操作】直刺0.5~1寸,针刺时手呈半握拳状。孕妇不宜针。合谷:头目口齿鼻耳官,经闭滞产外感热

8.手三里

【定位】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主治】①手臂无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腹痛,腹泻;③齿痛,颊肿。

【操作】直刺0.8~1.2寸。

手三里:上肢不遂臂无力,齿痛颊肿腹痛泻

9.曲池 合穴

【定位】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主治】①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等上肢病证;②热病;③高血压;④癫狂;⑤腹痛、吐泻等肠胃病证;⑥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⑦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操作】直刺0.5~1寸。

曲池:上肢热病高压癫,胃肠五官皮外科

10.肩髃

【定位】肩峰端下缘,当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臂外展或平举时,肩部出现两个凹陷,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等肩、上肢病证;②瘾疹。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肩周炎宜向肩关节直刺,上肢不遂宜向三角肌方向斜刺。肩髃:上肢不遂肩臂痛,隐疹特色肩髃寻

11.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主治】①鼻塞、鼽衄、口歪等局部病证;②胆道蛔虫症。

【操作】略向内上方斜刺或平刺0.3~0.5寸。迎香:胆蛔口歪鼻塞衄。

足阳明胃经

地仓下关 头维 天枢 梁丘 犊鼻 足三里 条口 丰隆 内庭

联系脏腑器官:胃、脾、鼻、眼、口、上齿、乳房。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2.地仓

【定位】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口角歪斜、流涎、三叉神经痛等面局部病证。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颊车穴透刺。地仓:口歪流涎三叉痛

13.下关

【定位】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当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中。合口有孔,张口即闭,宜闭口取穴。

【主治】①牙关不利、三叉神经痛、齿痛、口眼歪斜等面口病证;②耳聋、耳鸣、聤耳等耳疾。

【操作】直刺0.5~1寸。留针时不可做张口动作,以免折针。下关:齿病三叉口眼歪,耳鸣耳聋聤耳疾

14.头维

【定位】当额角发际上 0.5寸,头正中线旁4.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证。

【操作】平刺0.5~1寸。头维:头痛目眩与目痛

15.天枢(大肠募穴)

【定位】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操作】直刺1~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天枢:痛胀秘泻痢疾肠,痛经经乱妇科病

16.梁丘(郄穴)

【定位】屈膝,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2寸。

【主治】①急性胃病;②膝肿痛、下肢不遂等下肢病证;③乳痈、乳痛等乳疾。

【操作】直刺1~1.2寸。

梁丘:下肢不遂膝肿痛,急胃乳痈与乳痛

17.犊鼻

【定位】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又名外膝眼。

【主治】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等下肢、膝关节疾患。

【搡作】向后内斜刺0.5~1寸。犊鼻:屈伸不利并膝痛,下肢麻痹关节病

18.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

【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噎膈、腹胀、腹泻、痢疾、便秘等胃肠病证;②下肢痿痹;③癫狂等神志病;④乳痈、肠痈等外科疾患;⑤虚劳诸证,为强壮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足三里:胃肠虚劳乳肠痈,癫狂神志肢痿痹

19.条口

【定位】上巨虚穴下2寸。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①下肢痿痹,转筋;②肩臂痛;③脘腹疼痛。

【操作】直刺1~1.5寸。

条口:下肢痿痹与转筋,臂膀疼痛脘腹痛

20.丰隆(络穴)

【定位】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中指)处。

【主治】①头痛,眩晕;②癫狂;③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④下肢痿痹;⑤腹胀,便秘。

【操作】直刺1~1.5寸。

丰隆:头痛眩晕癫狂痰,腹胀便秘肢痿痹

21.内庭 荥穴)

【定位】足背第2、3趾间缝纹端。

【主治】①齿痛、咽喉肿痛、鼻衄等五官热性病证;②热病;③吐酸、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胃病证;④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内庭:热病鼻咽齿五官,吐酸泻痢便秘肠,跖趾节痛足背痛

足太阴脾经 公孙 三阴交 地机 阴陵泉 血海

联系脏腑器官:脾、胃、心、咽、舌。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偱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2.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

【定位】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①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等脾胃肠腑病证;②心烦失眠、狂证等神志病证;③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证。

【操作】 直刺0.6~1.2寸。

公孙:痛吐泻痢胃肠病,失眠心狂气冲心

23.三阴交

【定位】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①肠鸣腹胀、腹泻等脾胃虚弱诸证;②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滞产等妇产科病证;③遗精、阳痿、遗尿等生殖泌尿系统疾患;④心悸,失眠,高血压;⑤下肢痿痹;⑥阴虚诸证。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三阴交:妇科产科脾胃虚,遗精阳痿遗尿泌,心悸失眠高血压,阴虚诸症下肢痿

24.地机(郄穴)

【定位】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治】①痛经、崩漏、月经不调等妇科病证;②腹痛、腹泻等脾胃病证;③小便不利、水肿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操作】直刺1~2寸。

地机:经乱痛经妇崩漏,腹痛腹泻脾胃病,脾不运水癃水肿

25.阴陵泉(合穴)

【定位】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②膝痛。

【操作】直刺1~2寸。

阴陵泉:水肿黄疸腹胀泻,小便不利与膝痛

26.血海

【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简便取穴法:患者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髌骨上缘,第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主治】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妇科病证;②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操作】直刺1~1.5寸。

血海:经乱痛经与经闭,隐疹湿疹丹毒皮

手少阴心经穴

通里 神门

联系脏腑器官:心、心系、小肠、肺、目系、喉咙。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7.通里(络穴)

【定位】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①心悸、怔忡等心病;②舌强不语,暴喑;③腕臂痛。

【操作】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伤及血管和神经。留针时,不可做屈腕动作。通里:暴喑舌强心悸忡,腕臂疼痛局部病

28.神门(输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神门:痛烦惊忘眠呆癫,胸胁疼痛高血压

手太阳小肠经穴 后溪 天宗 听宫

联系脏腑器官:小肠、心、胃、咽喉、鼻、目、耳。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项、耳、目、咽喉病,热病,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29.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

【定位】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①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②耳聋,目赤;③癫狂痫;④疟疾。

【操作】直刺0.5~1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后溪:头项腰背指肘臂,耳目疟疾癫狂痫

30.天宗

【定位】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取穴。

【主治】①肩胛疼痛、肩背部损伤等局部病证;②气喘。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遇到阻力不可强行进针。天宗:肩背损伤肩胛痛,气喘莫忘取天宗

31.听宫

【定位】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主治】①耳鸣、耳聋、聤耳等耳疾;②齿痛。

【操作】张口,直刺1~1.5寸。留针时应保持一定的张口姿势。听宫:鸣聋聤耳与齿痛

足太阳膀胱经

攒竹 天柱 肺俞 膈俞 胃俞 肾俞 大肠俞 次髎 委中 秩边 承山 昆仑 申脉 至阴

联系脏腑器官:膀胱,肾,脑。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项、目、背、腰、下肢部病证以及神志病,背部第一侧线的背俞穴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32.攒竹

【定位】 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主治】 ①头痛,眉棱骨痛;②眼睑 动、眼睑下垂、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等目部病证;③呃逆。

【操作】 可向眉中或向眼眶内缘平刺或斜刺0.5~0.8寸。禁灸。攒竹:眉棱头痛目睑病,呃逆治疗效果奇

33.天柱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哑门穴),旁开1.3寸,当斜方肌外缘凹陷中。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等痹证;②鼻塞 ;③癫狂痫;④热病。

【操作】 直刺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上方深刺,以免伤及延髓。天柱:后头项强肩背腰,鼻塞癫狂与热病

34.肺俞(肺之背俞穴)

【定位】 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咯血等肺疾;②骨蒸潮热、盗汗等阴虚病证。

【操作】 斜刺0.5~0.8寸。

肺俞:咳喘咯血肺系病,阴虚盗汗骨蒸热 35.膈俞(八会穴之血会)

【定位】 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呕吐、呃逆、气喘、吐血等上逆之证;②贫血;③瘾疹,皮肤瘙痒;④潮热,盗汗。

【操作】 斜刺0.5~0.8寸。

膈俞:呕吐呃逆喘吐血,贫血潮热与盗汗,皮肤瘙痒如隐疹

36.胃俞(胃之背俞穴)

【定位】 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胃疾。

【操作】 斜刺0.5~0.8寸。胃俞:痛吐胀鸣等胃疾

37.肾俞(肾之背俞穴)

【定位】 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头晕、耳鸣、耳聋、腰酸痛等肾虚病证;②遗尿、遗精、阳痿、早泄、不育等生殖泌尿系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不孕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0.5~1寸。

肾俞:肾虚晕鸣聋腰酸,痿泄不育与遗尿,经乱带下不孕症

38.大肠俞(大肠之背俞穴)

【定位】 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 ①腰腿痛;②腹胀、腹泻、便秘等胃肠病证。

【操作】 直刺0.8~1.2寸。大肠俞:胀泻便秘腰腿痛

39.次髎

【定位】 第2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后正中线之间。

【主治】 ①月经不调、痛经、带下等妇科病证;②小便不利;③遗精;④疝气;⑤腰骶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1~1.5寸。

次髎:经乱痛经带下病,遗精疝气小便窿,下肢痿痹腰骶痛

40.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

【定位】 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主治】 ①腰背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腹痛,急性吐泻;③小便不利,遗尿;④ 丹毒。

【操作】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委中:下肢痿痹腰背痛,腹痛吐泻癃遗尿,丹毒特色委中求

41.秩边

【定位】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主治】 ①腰骶痛、下肢痿痹等腰及下肢病证;②小便不利;③便秘,痔疾;④阴痛。

【操作】 直刺1.5~2寸。.秩边:下肢痿痹腰骶痛,阴痛癃闭痔便秘

42.承山

【定位】 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

【主治】 ①腰腿拘急、疼痛;②痔疾,便秘。

【操作】 直刺1~2寸。不宜做过强的刺激,以免引起腓肠肌痉挛。承山:腰腿拘痛痔便秘

43.昆仑(经穴)

【定位】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①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等痛证;②癫痫;③滞产。

【操作】 直刺0.5~0.8寸。孕妇禁用,经期慎用。昆仑:后头项腰足踝痛,癫痫滞产昆仑取 44.申脉(八脉交会穴--通于阳跷脉)

【定位】 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头痛,眩晕;②癫狂痫证、失眠等神志疾患;③腰腿酸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申脉:癫狂痫眠头晕痛,腰腿酸痛膀胱经

45.至阴(井穴)

【定位】 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 ①胎位不正,滞产;②头痛,目痛;③鼻塞,鼻衄。

【操作】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至阴:胎位不正与滞产,头痛目痛鼻塞衄

足少阴肾经

涌泉 太溪 照海

联系脏腑器官 肾,膀胱,肝,肺,心,喉咙,舌。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肺、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6.涌泉(井穴)

【定位】 足趾跖屈时,约当足底(去趾)前1/3凹陷处。

【主治】 ①昏厥、中暑、小儿惊风等急疗,及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患;②头痛,头晕,目眩;③咯血、咽喉肿痛、喉痹等肺系病证;④大便难,小便不利;⑤奔豚气 ;⑥足心热。

【操作】 直刺0.5~0.8寸。临床常用灸法或药物贴敷。

涌泉:昏厥中暑儿惊风,癫狂痫眠晕痛眩,咯血咽痛喉痹肺,小便不利大便难,奔豚气急足心热

47.太溪(输穴;原穴)

【定位】 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目眩、失眠、健忘、遗精、阳痿等肾虚证;②咽喉肿痛、齿痛、耳鸣、耳聋等阴虚性五官病证;③咳嗽、气喘、咯血、胸痛等肺部疾患;④消渴,小便频数,便秘;⑤月经不调;⑥腰脊痛,下肢厥冷。

【操作】 直刺0.5~0.8寸。

头目眠忘精阳痿,咽齿耳病阴虚火,咳喘咯血胸痛肺,消渴月经腰脊病

48.照海(八脉交会穴--通于阴跷脉)

【定位】 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

【主治】 ①失眠、癫痫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喉干痛、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疾患;③月经不调、带下、阴挺等妇科病证;④小便频数,癃闭。

【操作】 直刺0.5~0.8寸

照海:咽痛目痛失眠癫,经带阴挺尿数癃

手厥阴心包经

内关 大陵 中冲

联系脏腑器官:心包、心、肺、胃、三焦。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心、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9.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

【定位】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胸闷、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疾;②胃痛、呕吐、呃逆等胃腑病证;③中风;④失眠、郁证、癫狂痫等神志病证;⑤眩晕症,如晕车、晕船、耳源性眩晕;⑥肘臂挛痛。

【操作】 直刺0.5~1寸。

内关:痛闷心动速或缓,癫狂痫眠与郁证,胃痛吐逆晕动症,肘臂挛痛内关寻

50.大陵(输穴;原穴)

【定位】 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 ①心痛,心悸,胸胁满痛;②胃痛、呕吐、口臭等胃腑病证;③喜笑悲恐、癫狂痫等神志疾患;④臂、手挛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胸胁满痛心痛悸,喜笑悲恐癫狂痫,胃痛呕吐口臭病,臂手挛痛寻大陵 51中冲(井穴)

【定位】 中指尖端的中央。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中暑、昏厥、小儿惊风等急症。

【操作】 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中冲:中风昏迷舌不语,中暑昏厥儿惊风

手少阳三焦经穴 外关 支沟 翳风

联系脏腑器官:三焦、心包、耳、眼、膈。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侧头、耳、目、胸胁、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52.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定位】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 直刺0.5~1寸。

外关:热病头目耳五官,胁痛瘰疬肢痿痹

53.支沟(经穴)

【定位】 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①便秘;②耳鸣,耳聋;③暴喑;④瘰疬;⑤胁肋疼痛;⑥热病。

【操作】 直刺0.5~1寸。

支沟:热病便秘胁肋痛,鸣聋暴瘖与瘰疬

54.翳风

【定位】 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

【主治】 ①耳鸣、耳聋等耳疾;②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等面、口病证;⑧瘰疬。

【操作】 直刺0.5~1寸。翳风:口眼牙耳面颊瘰

足少阳胆经穴 风池 肩井 环跳 阳陵泉 悬钟

联系脏腑器官:胆、肝、膈、耳、眼、咽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侧头、目、耳、咽喉病,神志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55.风池

【定位】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等内风所致的病证;②感冒、鼻塞、鼽衄、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等外风所致的病证;③颈项强痛。

【操作】 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深部中间为延髓,必须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

风池:内风外风颈项强。中风癫痫痛晕鸣,感冒鼻塞口眼歪

56.肩井

【定位】 肩上,大椎穴与肩峰连线的中点。

【主治】 ①颈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②难产、乳痈、乳汁不下、乳癖等妇产科及乳房疾患;③瘰疬。

【操作】 直刺0.5~0.8寸。内有肺尖,慎不可深刺;孕妇禁针。肩井:上肢颈项肩背病,难产瘰疬乳房病

57.环跳

【定位】 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 ①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②风疹。

【操作】 直刺2~3寸。

环跳:痿痹不遂腰跨痛,风疹特色环跳寻 58.阳陵泉 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操作】 直刺1~1.5寸。

阳陵泉:黄疸胁痛苦吐酸,膝盖关节肢痿痹,小儿惊风特色症

59.悬钟 八会穴之髓会

【定位】 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 ①痴呆、中风等髓海不足疾患;②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0.8寸。

悬钟:痴呆中风髓不足,颈项胸胁下肢痿

足厥阴肝经穴 行间 太冲 期门

联系脏腑器官:肝、胆、胃、肺、膈、眼、头部、咽喉。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60.行间 荥穴

【定位】 足背,当第1、2趾间的趾蹼缘上方纹头处。

【主治】 ①中风、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歪等肝经风热所致的头目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阴中痛、疝气;④遗尿、癃闭、五淋等泌尿系病证;⑤胸胁满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行间:头目妇科阴中泌,胸胁满痛与疝气

61.太冲 输穴;原穴

【定位】 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 ①中风、癫狂痫、小儿惊风、头痛、眩晕、耳鸣、目赤肿痛、口歪、咽痛等肝经风热病证;②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等妇科经带病证;③黄疸、胁痛、腹胀、呕逆等肝胃病证;④癃闭,遗尿;⑤下肢痿痹,足跗肿痛。

【操作】 直刺0.5~0.8寸。

太冲:头目肝经风热病,经痛闭乱带下崩,肝胃胀痛呕黄疸,癃闭遗尿痿痹痛

62.期门(Qīmén,LR 14)肝之募穴

【定位】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主治】 ①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腹泻等肝胃病证;②奔豚气;③乳痈。

【操作】 斜刺或半刺0.5~0.8寸,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脏。期门:吐酸呃逆腹胀泻,胸胁奔豚与乳痈

督脉穴: 腰阳关 命门 大椎 百会 神庭 水沟

联系脏腑器官:肾、心、脑、阴器、咽喉、口唇。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腰骶、背、头顶、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神志病。有少数腧穴有泻热作用。

63.腰阳关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

【主治】 ①腰骶疼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等男科病证。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腰阳关:腰骶疼痛下肢痿,男精阳痿女经带

64.命门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腰脊强痛,下肢痿痹;②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经闭、不孕等妇科病证;③遗精、阳痿、精冷不育、小便频数等男性肾阳不足性病证;④小腹冷痛,腹泻。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多用灸法。

命门:腰脊强痛下肢痿,男精阳痿女经带,冷痛腹泻不孕育

65.大椎

【定位】 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 ①热病、疟疾、恶寒发热、咳嗽、气喘等外感病证;②骨蒸潮热;③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等神志病证;④项强,脊痛;⑤风疹,痤疮。

【操作】 向上斜刺0.5~1寸。

大椎:外感咳喘热疟疾,潮热癫狂儿惊风,项强脊痛风疹痤

66.百会

【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当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痴呆、中风、失语、瘈疭、失眠、健忘、癫狂痫证、癔病等神志病证;②头风、头痛、眩晕、耳鸣等头面病证;④脱肛、阴挺、胃下垂、肾下垂等气失固摄而毁的下陷性病证。

【操作】平刺0.5~0.8寸;升阳举陷可用灸法。(灸法壮数不能太多,头顶皮薄)百会:一切神志头面病,脏器脱垂阳举陷

67.神庭

【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主治】 ①癫狂痫、失眠、惊悸;②头痛、目眩、目赤、目翳、鼻渊、鼻衄等头面五官病证;③失眠、惊悸等神志病证。

【操作】平刺0.5~0.8寸。

神庭:失眠惊悸癫狂痫,五官头目与鼻病

68.水沟

【定位】 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主治】 ①昏迷、晕厥、中风、中暑、休克、呼吸衰竭等急危重症,为急救要穴之一;②癔病、癫狂痫证、急慢惊风等神志病证;③鼻塞、鼻衄、面肿、口歪、齿痛、牙关紧闭等面鼻口部病证;③闪挫腰痛。

【操作】 向上斜刺0.3~0.5寸,强刺激;或指甲掐按。水沟:惊风神志急救穴,面鼻口病闪挫腰

任脉穴

中极 关元 气海 神阙 中脘 膻中 联系脏腑器官:女子胞、咽喉、口齿、目。

主要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症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病证有较好的作用,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少数腧穴可治疗神志病。

69.中极 膀胱募穴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

【主治】 ①遗尿、小便不利、癃闭等泌尿系病证;②遗精、阳痿、不育等男科病证;③月经不调、崩漏、阴挺、阴痒、不孕、产后恶露不尽、带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中极:泌尿男性妇科病。

70.关元 小肠募穴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

【主治】 ①中风脱证、虚劳冷惫、羸瘦无力等元气虚损病证;②少腹疼痛,疝气;③腹泻、痢疾、脱肛、便血等肠腑病证;④五淋、尿血、尿闭、尿频等泌尿系病证;⑤遗精、阳痿、早泄、白浊等男科病证;⑥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恶露不尽、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

关元:元气虚损肠腑病,泌尿男科妇科病,腹痛泻痢血疝气 71.气海 肓之原穴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

【主治】 ①虚脱、形体羸瘦、脏气衰惫、乏力等气虚病证;②水谷不化、绕脐疼痛、腹泻、痢疾、便秘等肠腑病证;③小便不利,遗尿;④遗精,阳痿,疝气;⑤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妇科病证。

【操作】 直刺1~1.5寸;多用灸法。孕妇慎用。气海:气虚肠腑与疝气,泌尿男科妇科病

72.神阙

【定位】 脐窝中央。

【主治】 ①虚脱、中风脱证等元阳暴脱;②腹痛、腹胀、腹泻、痢疾、便秘、脱肛等肠腑病证;③水肿,小便不利。

【操作】 一般不针,多用艾条灸或艾炷隔盐灸法。神阙:中风虚脱阳暴脱,痛胀泻痢秘脱肛,小便不利与水肿

73.中脘 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或脐中与胸剑联合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 ①胃痛、腹胀、纳呆、呕吐、吞酸、呃逆、小儿疳积等脾胃病证;②黄疸;②癫狂,脏躁。

【操作】 直刺1~1.5寸。

中脘:黄疸胃病儿疳积,癫狂脏躁寻中脘

74.膻中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定位】 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或两乳头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处。

【主治】 ①咳嗽、气喘、胸闷、心痛、噎膈、呃逆等胸中气机不畅的病证;②产后乳少、乳痈、乳癖等胸乳病证。

【操作】平刺0.3~0.5寸。

膻中:心痛咳喘逆不畅,产后乳少乳房病

经外奇穴 四神聪 太阳 印堂 定喘 夹脊 十宣

75.四神聪

【定位】 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穴。

【主治】 ①头痛、眩晕、失眠、健忘、癫痫等神志病证;②目疾。

【操作】平刺0.5~0.8寸。

四神聪:头痛晕眠忘癫痫,目疾单列要记清

76.印堂

【定位】 在额部,当两眉头的中间。

【主治】 ①痴呆、痫证、失眠、健忘等神志病证;②头痛,眩晕;③鼻衄,鼻渊;④小儿惊风,产后血晕,子痫。

【操作】 提捏局部皮肤,平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印堂:头痛晕眠忘呆痫,子痫血晕鼻儿惊

77.太阳

【定位】 在颞部,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 ①头痛;②目疾;③面瘫。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或点刺出血。太阳:头痛目疾与面瘫

78.定喘

【定位】 在背上部,当第7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主治】 ①哮喘,咳嗽;②肩背痛,落枕。

【操作】 直刺0.5~0.8寸。78.定喘:喘咳肩背痛落枕

79.夹脊

【定位】 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左右共34穴。

【主治】 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操作】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夹脊:心肺上肢上胸部,下胸胃肠腰下肢

80.十宣

【定位】 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10穴。

【主治】 ①昏迷;②癫痫;③高热,咽喉肿痛;④手指麻木。

【操作】 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十宣:昏迷癫痫与高热,手指麻木咽肿痛

本期中介绍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和正常值。作为心电图学习的一个基本知识,需要理解体会。

1、P波代表心房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P波的形态在大部分导联上一般呈钝圆形,有时可能有轻度切迹。心脏激活动起源于窦房结,因此心房除极的综合向量是指向左、前、下的,所以P波方向在Ⅰ、Ⅱ、aVF、V4-V6导联向上,aVR导联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均可。

时间:正常人P波时间一般小于0.12s。

振幅: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一般小于0.25mV,胸导联一般小于0.2mV。

2、PR间期:指是从P波的起点至QRS波群的起点,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心率在正常范围时,PR间期为0.12-0.20s。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

3、QRS波群代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

时间:正常成年人QRS时间小于0.12s,多数在0.06-0.10s。

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形,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0mV。V5、V6导联QRS波群可呈qR、qRs、Rs、R型,且R波一般不超过2.5mV。正常人胸导联的R波自V1-V6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下,V1的R/S小于1,V5的R/S大于1.在V3或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等。在肢体导联,Ⅰ、Ⅱ、Ⅲ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其主波一般向上。aVR导联的QRS波群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aVL与aVF导联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Ⅰ导联的R波小于1.5mV,aVL导联的R波小于1.2mV,aVF导联的R波小于2.0mV。

6个肢体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5mV,6个胸导联的QRS波群振幅(正向波与负向波振幅的绝对值相加)一般不应都小于0.8mV。否则称为低电压。

4、R峰时间(R peak time):过去称为类本位曲折时间或室壁激动时间,指QRS起点至R波顶端垂直线的间距。如有R波,则应测量至R峰;如R峰呈切迹,应测量至切迹第二峰。正常人R峰时间在V1、V2导联不超过0.04s,在V5、V6导联不超过0.05s。

5、Q波:除aVR导联外,正常人的Q波时间小于0.04s,Q波振幅小于同导联中R波的1/4.正常人V1、V2导联不应出现Q波,但偶尔可呈QS波。

6、J点: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

J点大多在等电位线上,通常随S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有时可因心室除极尚未完全结束,部分心肌已。还可由于心动过速等原因,使心室除极与心房复极并存,导致心房复极波(Ta波)重叠于QRS波群的后段,从而发生J点下移。

7、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一般不超过0.05mV;ST段上抬在V1-V2导联一般不超过0.3mV,V3不超过0.5mV,在V4-V6导联及肢体导联不超过0.1mV。

8、T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时电位变化。

9、QT间期指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距,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间期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切相关,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32-0.44s。

中医穴位 篇6

【关键词】 穴位按摩护理技术;中医外科;中医骨伤科;适用性筛选

穴位按摩护理技术的相关操作原理是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对患者采用相应的穴位按摩手法对患者的相关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来刺激患者的穴位,从而达到相应的疏通经络,调动相关的机体免疫抗病能力,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强健患者身体。通过相关的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适用性筛选的研究,推动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相应的护理工作,为相关的护理方法提供了很好的依据。现对相关的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查阅相关的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参考文献(如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規程》以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护理学基础》)以及相应的接受过穴位按摩护理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记录资料进行相关的分析,探究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适用性筛选。

1.2 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以及半结构访谈的方法对相关的穴位按摩护理技术进行适用性的筛选,筛选的主要方面是穴位按摩护理技术的安全性、适用程度以及护理的专业性等。之后对相关的数据采用Excel2007、SPSS17.0统计软件以及层次分析法yaahp0.5.3软件进行相应的分析处理。

2 结 果

经过相关的文献分析和访谈,根据采用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相关安全性、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研究价值等分析,得出结论:采用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适用程度约为23.50%,安全性约为45.30%,护理的专业性为31.20%。说明安全性、适用程度以及护理的专业性在评价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讨 论

穴位按摩是一种基于中医护理的技术。中医上历来重视护理,并提出了“三分治,七分养”的理念,突出的强调护理在治疗相关疾病以及保证患者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穴位按摩护理技术进行相关的护理集中体现了这一理念。本文通过对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伤科的适用性筛选的相关研究,指出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医外科和中医骨科的相关病症治疗上都具有很好的疗效,例如外科上的相关病症,皮肤病、肛肠疾病、糖尿病以及压疮等。在进行穴位按摩护理时,认准相关的按摩穴位,通过穴位按摩能够刺激按摩部位的相应皮肤血管和神经,能够表现出通调腠理、疏畅血脉以及消肿止痛的效果。在中医骨科上,采用穴位按摩护理技术能够对老年骨折性卧床病人的功能性便秘、胸腰推压缩性骨折病人的排便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患者等都具有很好的疗效。根据相关的适应性筛选,得出采用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对中医外科和中医骨科的相关患者的病症进行相应的穴位按摩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67-209.

[2] 刘虹,巫和蓉,李艳琳,等.中医护理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24-129.

[3] 李信群,王笑,裘黄飞.乳房穴位按摩结合背部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5A):33-34.

[4] 谈卫华.早期糖尿病足行足底穴位按摩及护理30例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79-80.

[5] 崔屹.穴位推拿预防I期压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6):46-47.

[6] 胡亚丹,蒋进枝.合谷穴位按摩治疗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疗效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119-120.

[7] 柴维霞,张军.穴位按摩操在预防胸腰推骨折患者便秘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342.

[8] 张菊芳,戈勤妹,陈静华.五穴指压法在腰椎问盘突出症术后腹胀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11):837.

[9] Benner P.Issues in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J].Nursing Outlook(May),1982:303-309.

中医穴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2~12月在本科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100例,西医诊断标准均符合198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1]。除外标准: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有免疫系统疾病;患严重心、脑、肝、肾、血管、血液系统疾病及肿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55~78岁;病程为5~30年。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期间未出现患者脱落及不良反应。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支气管解痉治疗。抗生素的选择视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菌药物。

1.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注射治疗。采用5号注射器抽取黄芪注射液分别刺入患者双侧足三里,得气后,回抽无回血后注射黄芪注射液0.5ml,每天1次。2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呼吸困难、颜面和肢体发绀、肺部啰音、心功能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 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1]进行评定,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及检查结果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加重。以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血气分析

治疗组排痰量少于对照组,咳嗽和呼吸困难减轻时间及啰音消失或减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 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属中医学“肺胀”、“喘证”范畴。中医学认为,心肺气虚是本病发生的根本;痰瘀阻肺,水湿停聚,水气血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痰瘀壅肺是主要病机。黄芪注射液为黄芪的提取物,含有活性较强的三萜皂苷、黄酮类、多糖类、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对心肌有正性肌力作用,能显著增加心肌的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提高心肌抗缺氧能力[2]。中医学认为,人体足三里穴有调理脾胃、扶正培元、宣肺化痰的功能。穴位注射黄芪起到针刺的机械作用、药物的药性作用、穴位的开阖以及传导作用[3]。与西药的专一性药理机制相比,中医药疗法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作用的多靶点效应,其机制更复杂,而临床作用也更丰富。本研究既符合中医学理论,又符合现代医学对本病发病及治疗的认识,药证合拍、标本兼治,故获效明显。中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足三里注射黄芪注射液,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8.0%,且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中医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学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1980,3(2):23.

[2]朱伯卿,戴瑞鸿,龚志铭,等.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正性肌力作用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21(1):47-48.

中医穴位 篇8

关键词:小儿泄泻,穴位贴敷,辨证施护,临床效果

小儿泄泻或称小儿腹泻病, 是因外感时邪或内伤乳食等所致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儿科常见病。好发年龄为6 个月~2 岁, 四季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为多。小儿身体各脏腑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易感受外邪、伤于乳食或脾肾气阳亏虚, 导致脾病湿盛而发生泄泻。轻者治疗得当, 预后良好;重者或久泻者可致气血两伤, 营养吸收不良, 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近几年来, 我院儿科转变观念, 在小儿泄泻疗法方面有所创新, 改变以往只用西医治疗的单一手段, 在原有西医疗法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贴敷辨证施护, 疗效显著, 深得患儿及家长的好评,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 年6 月—2016 年4 月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泄泻患儿64 例, 均符合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小儿泄泻诊疗标准, 排除伤寒、霍乱等一些特殊的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和心脏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恶性肿瘤等患儿, 排除因其他因素不能继续试验者。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2例, 对照组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6个月~3岁, 病程1 d~6 d;试验组中男19例, 女13例, 年龄6个多月~4岁, 病程2 d~5 d。2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 针对血常规及大便检测结果合理选用药物, 轻度脱水者给予口服补液盐, 中度以上脱水者给予静脉输液, 适时用蒙脱石散和双歧杆菌等制剂口服, 体温超过38.5 ℃予口服布洛芬混悬剂降温。

1.2.2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贴敷辨证施护:①伤食泄泻。临床症状:大便酸臭, 或如败卵, 腹部胀满, 口臭纳呆, 泻前腹痛哭闹, 多伴恶心呕吐, 舌苔厚腻, 脉滑有力。施护原则:温中理气止泻。对证护理:贴敷以丁香、五倍子、吴茱萸、干姜、肉桂研粉, 用醋调成糊状, 敷贴在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②湿热泄泻。临床症状:便如水样, 每天数次或数十次, 色褐而臭, 可有黏膜、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 发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施护原则:清热利湿止泻。对证护理:贴敷以葛根、黄连、苦参、木香研粉, 用醋调成糊状, 敷贴在神阙穴、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③风寒泄泻。临床症状:大便色淡, 带有泡沫, 无明显臭气, 腹痛肠鸣, 常伴恶寒发热、鼻流清涕。舌苔白腻、脉浮紧。施护原则:疏风散寒止泻。对证护理:贴敷疗法以吴茱萸、干姜、白芷、肉桂、丁香研粉, 用生姜汁调成糊状, 敷贴在神阙穴。④脾虚泄泻。临床症状:大便稀溏, 色淡不臭, 多于食后作泻, 神疲纳呆, 面色少华, 舌苔薄腻, 脉弱无力。施护原则:健脾益气止泻。对证护理:贴敷以白术、白寇、砂仁、丁香、吴茱萸、肉桂研粉, 用醋调成糊状, 敷贴在神阙穴、气海穴。以同身寸法取穴, 神阙穴 (脐部) 、中脘穴 (脐上4 寸) 、天枢穴 (脐旁2 寸) 、气海穴 (脐下1.5 寸) 、关元穴 (脐下3 寸) 。2 次/d, 每次取硬币大小 (相当于原药2 克) 贴敷于所需穴位, 2 h/ 次, 3 d为1 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小组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2], 显效:大便性状恢复正常, 每天不超过3 次, 且意识、精神不良状态及体温异常等全身症状消失;有效:大便由水状或蛋花汤状变为糊状, 每天不超过4 次, 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大便次数、性状和全身症状与治疗前比较无改变, 或病情加重。疗程结束时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护理

穴位贴敷护理要点:敷药前先问过敏史, 告知操作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争取配合。根据证型选穴和用药, 细查局部皮肤, 若有皮损痛痒等异常者不可行此疗法。敷药后, 观察全身及局部皮肤情况, 若小儿哭闹较历害, 应查清原因, 勿必排除贴敷刺激皮肤引起的因素, 若小儿诉说皮肤奇痒、红疹等过敏现象时立即去除拭净。

3 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4 讨论

小儿腹泻属我国传统医学“泄泻”范畴, 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 包括自身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生长发育快、机体防御功能差等客观原因, 故以饮食不当、脾胃失调、外感邪气为多见。其关键病变位置在于脾胃, 胃为水谷之海, 而脾主运化, 使脾健胃和。中医认为, 泄泻之生, 多由饮食不当, 调护失宜, 如过食油腻、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均可致脾胃受损, 正所谓“饮食自倍, 脾胃乃伤”。脾胃为后天之本, 为机体纳运之重器, 故以温中理气、健脾化湿、散寒止痛及清热止泻为治疗之重点。

方中丁香能温中散寒, 助脾胃阳气, 缓解腹胀, 帮助消化;吴茱萸能缓解胃肠道痉挛, 散寒止痛;肉桂、干姜可温通经络, 改善微循环, 促进肠道水吸收;五倍子可涩肠止泻;白术健脾益气;砂仁温脾行气;白蔻健脾温中;葛根解表清热, 升发脾胃清阳之气, 并有止泻之功;苦参、木香可清热利湿止泻。各散剂集多药之力, 可达到温中理气、散寒止痛、健脾化湿、清热止泻之功效。配醋或生姜汁调匀再行敷贴可进一步增强药效。

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是一种中药外治法, 以中医经络学理论为指导, 采取腹部穴位贴敷中药, 让药物经体表穴位渗透、吸收进入身体的经络脏腑, 到达疾病之所, 起到调节气血、阴阳平衡、和胃健脾、化湿止泻的目的。治疗中所选用的神阙穴, 内联十二经脉与五脏六腑, 为冲任经气汇集之处, 药物吸收后遍布全身, 使全身经络疏通、气血流畅, 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中脘穴、气海穴均属奇经八脉之任脉, 中脘穴具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之功效;气海穴、关元穴为保健要穴, 可培补元气, 调理冲任及提高机体免疫力。天枢穴是大肠之募穴, 是阳明脉气所发, 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 是腹部之要穴。根据泄泻证型行穴位贴敷施护, 让脾胃转化功能恢复得更快, 使止泻疗效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 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泄泻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穴位贴敷辨证施护, 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且方便易行, 不良反应少, 可减轻患儿病痛, 缩短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 深受患儿及家长的好评, 值得在儿科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79.

中医穴位 篇9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化,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就是应用拔罐疗法、针刺疗法等作用于人体穴位,给予穴位刺激,使能量的流动顺畅,用以通经活络,调气和血、补虚泻实、扶正祛邪,而达到防治疾病的外治疗方法,一直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皮肤等科的疾病防治。

传统中医的穴位疗法,主要包括拔火罐、针刺等,近几十年来,随着高新科技和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穴位疗法在继承发扬、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已经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许多穴位疗法都已经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创造出来新的施术疗法。本治疗仪是将现代科技与中医穴位疗法结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多位一体的拔罐疗法,实现了用单片机控制拔罐力度和温度的数字控制,并且在拔罐的同时进行磁疗、针刺疗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的穴位疗法起到了一种推进作用,是一次医疗方法的突破。

本治疗仪在进行拔罐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罐体内部加温进行热疗、加磁进行磁疗,由于对拔罐的罐体进行了设计,也可在拔罐治疗的同时进行针刺疗法,可以运针,也可以进行电针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压力的大小、脉动频率、温度、磁场强度、针刺强度等所有参数均由单片机进行控制,可调可控,数字显示,可根据需要自行设定参数,操作参数准确、安全、确保疗效。

1 主要功能

1.1 负压按摩功能

传统的中医拔罐疗法一般都是拔火罐,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其吸着于皮肤,造成淤血现象的一种疗法,现今也有很多手动的抽气拔罐器。拔罐的负压作用使皮肤局部迅速充血、淤血,甚至小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破坏,发生溶血现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释放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它可通过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的功能进行双向调节,同时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肤对外界变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其次,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的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

目前普遍使用的拔罐器存在一定的弊端:(1)需要使用明火,安全问题一直都是一个隐患;(2)均存在漏气的现象,对治疗产生一定影响;(3)负压的大小只能凭借经验来判断,缺少科学依据;(4)拔罐时间过长会导致皮肤起泡等现象,时间需要人工控制。本治疗仪使用电动真空泵产生负压,用单片机进行控制。可提供持续恒定负压,负压大小、作用方式、作用时间等所有参数可调可控,使用起来安全可靠,解决了传统拔罐疗法中出现的弊端。

本治疗仪可提供持续恒定负压,连接有多个接头,可实现单罐、多罐、留罐和走罐操作;可提供脉动负压,这种动态的力和形变可牵张肌梭感受器并兴奋皮肤的机械感受器,产生胀感和其他感觉;向皮肤外的组织形变还可使组织变得疏松,组织液和血液的流动阻力减小,它相当于推拿中的拿法;可按照设定模式提供负压,如间断性负压,是一种负压-大气压-负压(负压-大气压-负压)模式,提供负压时把罐体固定于人体上,提供大气压时取下,只需要设定负压产生值和切换模式时间,即可轻松完成闪罐操作。

本治疗仪还提供了一种多腔室罐体,即把罐体设计成大小两个腔室套在一起,分别对各腔室进行压力换向控制,使外圈的大腔室作用持续负压,使罐体固定在人体上,小腔室内的压力可以根据预先设定好模式负压-大气压-负压进行循环控制,形成了负压按摩。

1.2 热疗和磁疗功能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不仅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而且可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拔罐处血管紧张度及黏膜渗透性的改变,淋巴循环加速,吞噬作用加强,对感染性病灶,无疑形成了一个抗生物性病因的良好环境。另外,溶血现象的慢性刺激对人体起到了保健功能。手动的抽气拔罐器无法产生温热作用,而传统火罐的的温度热量不高,不可持续,温热刺激效果不显著。

本治疗仪用现代技术对温度源的温度进行精确控制,可以确保温度根据人的需要恒定或变化,这是传统火罐不具备的功能,用单片机控制温度的高低和范围,可以确保人体不会被热源灼伤。

1.3 磁疗功能

磁疗法早已被医务界普遍采用,它可引起人体神经、体液代谢等一系列变化。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消炎、镇痛等作用。磁场影响人体电流分布、荷电微粒的运动、膜系统的通透性和生物高分子的磁矩取向等,使组织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改变,产生镇痛、消肿、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等作用。本治疗仪可在罐体内部装感应线圈,可用单片机控制,提供动态磁场。

1.4 针罐功能

针罐疗法是针灸和火罐两者结合的治疗方法,传统的针罐疗法先在一定的部位施行针刺,待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后,将针留在原处,再以针刺处为中心,拔上火罐,此种疗法不可在拔罐过程中运针。本治疗仪设计了一种新型罐体,罐体上带微型小孔,在气动学上叫气阻,罐体相当于气容,真空泵开启后,由于气阻很大,罐体固定在人体上后,仍能在罐体内形成很高的负压强,可在进行拔罐疗法的同时进行运针操作。

1.5 电针罐功能

电针疗法是将电极覆在腧穴得气后,在电极上通以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是利用电刺激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电针可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有止痛、镇静、促进气血循环、调整肌张力等作用。本治疗仪把导电的极片放在罐体中,连线从罐壁密封引出,连接电针治疗仪,可在进行拔罐疗法的同时进行电针治疗,即在负压环境下进行电针治疗。

2 工作原理

本治疗仪由真空泵、罐体、阀门、传感器、液晶显示器等装置构成。未进行工作时,先通过键盘将控制参数输入到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如工作压力、指定温度、电磁阀换向时间和时间间隔等,由单片机控制其余各个部分的工作。单片机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检测罐体内的温度和压力值,根据程序设定,控制换向阀等装置,以达到控制治疗仪在指定参数状态下工作,并且把结果最终送往液晶显示器显示。

本治疗仪单片机选用微芯公司的单片机芯片PIC16F877,完全可以满足本系统中的采集、控制和数据处理的需求,设备原理框图,见图1。

2.1 压力控制

单片机在测控领域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既可以测量电信号,又可以测量压力、温度等非电信号。由单片机构成的压力检测、压力控制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很多领域。单片机的接口信号是数字信号,要想用单片机获取压力等非电信号的信息,必须使用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流或电压信号输出。如果转换后的电流或电压信号输出是模拟信号,还必须进行A/D转换,以满足单片机接口的需要。

首先要通过键盘完成压力、时间等参数的设定,再启动泵后仪器开始工作、这时要求实时显示工作压力的值。真空泵产生负压,单片机通过压力传感器对罐体内的压力大小进行检测,对真空阀进行控制,使压力维持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在泵的工作过程以及停泵后的稳定过程中,可以通过键盘实时对预设压力及时间的数值进行更改,系统将随之响应,达到新的稳定状态。

2.2 温度控制

采用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采用温度传感进行检测,配合单片机进行控制。对温度的控制算法,采用技术成熟的PID算法,用PID控制算法实现罐体温度控制是这样一个反馈过程:比较实际罐体内温度和设定温度得到偏差,通过对偏差的处理获得控制信号,再去调节罐体的加热,从而实现对罐体的控制。

2.3 磁场控制

罐体内部装有感应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导体线圈上接入24V的直流电源,生成环形电流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涡流。这些电流在加热线圈的导体上产生热效应,从而达到给导体线圈外部介质加热的目的。由于发热源是导体线圈的电磁感应即涡流效应,加热部件热量均匀分布,传热效果好,发热量易于控制。由于环形导体线圈本身并不发热,也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鸿谟.中华经络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2]陈国先.PIC单片机开发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刘建平,岳慧平,杨钧.中医数字化有源罐的研究方法[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2):214-215.

[4]B.Rami Reddy,K.Manivannan.Different methods ofevaluating eddy current loss in ferromagnetic coresundersaturated conditions[J].Journal of 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2000,81(1)14-20.

[5]刘百芬,吕涛.基于PIC单片机的温度控制器[J].半导体技术,2008,33(9):833-835.

[6]林俊明.电磁(涡流)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航空制造技术,2004(9):40-41.

中医穴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我科收治的60例泌尿系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前列腺气化电切12例,经皮肾镜切开取石12例,输尿管钬激光碎石36例。排除标准为心肺疾病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后腹腔引流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长期便秘者和法律规定的残疾患者(盲、聋、哑、智力障碍、精神障碍及肢体残疾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51.2±4.12)岁;对照组30 例,男性22 例,女性8 例,平均年龄(50.4±3.12)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种、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后快速康复护理方法,遵医嘱禁食,口干时饮水0.5~1 ml,每2 小时被动活动双下肢,协助其翻身1次,进行皮肤护理,术后6小时取半坐卧位。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24 小时后下床活动,给予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6小时后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腹部穴位按摩,每日2次,直到肛门恢复排气。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应用中医定向透药电极仪(桂林市威诺敦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在操作前首先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其次是找好穴位。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清洁所选取穴位的皮肤,撕开铝箔袋,将一次性理疗用电极片套上电极板紧贴在皮肤相关穴位,用固定带妥善固定,打开中医定向透药仪,选择按摩+导入模式,调节好时间(一般10~30 分钟),治疗强度因人而异,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天1~2次,至肛门排气后停止。注意事项:(1) 两个电极要全部接触皮肤并压紧,勿在透药治疗中移动或取下电极,否则,会因接触面积小,使局部电流集中而产生刺痛。也不能只将一个电极接触皮肤,另一个电极闲在一旁,这样根本不能进行透药治疗。(2)每天同一部位的药透治疗一般限制在1~2次,避免频繁电流冲击使皮肤得不到及时的调整和休息而造成皮肤损伤,(3)有药物过敏者慎用,使用植入式电子装置(如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宜使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定向透药刺激后的反应和疗效。腹部穴位按摩: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后,可予以腹部穴位按摩,做好评估解释工作。病人屈膝平卧,清洁皮肤,手涂按摩油用手掌或大小鱼际按摩,以脐为中心,按结肠走向(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5~10分钟,同时给予腹部一定压力,以病人耐受为宜,速度适中,然后用大拇指依次按摩中脘、天枢、气海和上巨虚穴位,每天3次,按摩应在患者生命体征正常后进行,主动、被动活动四肢、翻身,并根据病情制定活动量,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每2小时听诊患者左右侧上腹部、下腹部和脐区肠鸣音,每个部位每次听诊1 min,若听诊区每分钟有3次及以上肠鸣音,则定为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肛门排气的判断方法,以获得精确的肛门排气最早时间,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以患者主诉排出粪便为准。于患者术后24 h、48 h和72 h采用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对舒适度进行评价,共28个条目4个维度,总分112分,分值越高说明越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h

2.2 两组患者24 h、48 h和72 h舒适度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舒适度得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48 h、72 h舒适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本研究3种手术方式本身并未损伤肠道,但由于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选择的不同,术后患者由于害怕伤口疼痛出血,不愿早期下地活动、翻身,由此,更容易出现腹胀、肛门排气时间延迟等情况。严重的腹胀会导致患者极度不适,影响饮食,并导致一系列的病理改变,腹胀越严重胃肠道血循环越差,肠蠕动和吸收功能就更不易恢复。术后肠蠕动功能差,但肠道仍不断分泌各种消化液,加上患者高度不适,疼痛呻吟,容易吞咽大量空气,从而使肠腔内压力升高,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可导致术后生理性肠麻痹发展为病理性肠麻痹,又因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而发生呕吐,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甚至发生低血容量休克。腹部按摩能够兴奋和刺激迷走神经,增加胃泌素的释放,增强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和淋巴系统功能。同时,腹部按摩对胃肠道是一种机械刺激,可改善肠道血液循环,增强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最终达到肠道通利、气血通畅的目的[4]。缩短排气时间,尽早恢复正常的进食功能,既是患者康复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亟须解决的问题,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6]。

中医理论认为,手术创伤和麻醉损伤脏腑气血阴阳,影响脏腑气机及传导的运化功能,导致腑气壅滞,气机运化失常,因此,其治疗应以理气通腑、促进胃肠运化功能为主[2]。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选用新型微电脑芯片和多元数码产生的组合波形,对中频电流的调节方式进行了模拟人手按摩功能的计算处理和动态多元仿生调制,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多种仿生按摩手法,治疗过程更贴近人体的自然状况,而且更加舒服。一次性理疗电极片是由甘油、酒精和薄荷素油等通过独创的科学配比吸附于无纺布片而构成,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学说为核心,通过药物对穴位及患处皮肤刺激和吸收作用,借经络的传导起到疏通经脉、行气活血、调节脏腑和协调阴阳的作用。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所谓合穴是全身经脉流注回合的穴位脉,可健脾胃、助消化、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益气增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功能,可以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泻泄及便秘等胃肠道消化不良的病症[3]。中医定向透药刺激作用于足三里穴,调节阴阳,通过腧穴-经络-脏腑的特殊作用而达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目的。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或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舒适度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定向透药联合穴位按摩可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早期恢复进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但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而且该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对泌尿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泌尿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腹部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出现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且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48 h、72 h的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24 h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联合腹部穴位按摩,可以促进泌尿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使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舒适度。

关键词:中医定向透药,穴位按摩,胃肠道功能,护理

参考文献

[1]任彦,秦晓云.咀嚼口香糖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0):4-5

[2]吴日英.胃肠肿瘤病人术后两种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8A):2741-2742

[3]吴淑华.择时艾灸足三里、天枢穴促进食管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探讨[J].光明中医2015,30(4):805-806

[4]李春会,李惠玲,邹叶芳.穴位按摩联合艾灸在预防脊柱术后腹胀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3,27(11B):3673-3674

上一篇:社区中介组织下一篇: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