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手法注射(共7篇)
穴位手法注射 篇1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最多见,是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类型,约占其总发病率的60%~70%。主要是由于伏案工作时间增加、长期使用电脑、驾驶私家车等多种因素, 导致颈椎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引起颈神经根炎症反应及颈神经根功能障碍,产生一系列症状、体征,表现为病变神经支配区域皮肤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以及引发的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证属中医学项痹范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1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人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选择的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19~60岁,平均(42.08±3.02)岁;病程14d至2年,平均(10.9±0.7)个月,采用甲钴铵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对照组50例,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17~61岁,平均(39.20±2.42)岁;病程20d至2年,平均(11.5±0.3)个月,采用单纯手法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及国内相关研究提出如下临床诊断标准: 局限性的颈、胸或上肢的某一特定区域疼痛,皮肤麻木,感觉迟钝,有触电样放射感,手指麻电感明显; 神经根支配区域的肌肉可有明显压痛,轻者肌力减退,重者肌肉萎缩,活动受限。颈椎旋转、侧屈或后伸可诱发根性痛或加剧症状,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椎间孔加压试验(+);X 线检查可显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增生等。磁共振检查可见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椎间隙变窄等。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同意参加并签订协议书的病人。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有手术指征的;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和造血系统疾病等严重原发疾病者,精神疾病患者;有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颈椎结核、骨髓炎、脊髓肿瘤、脊髓炎或者侧索硬化症者;有皮肤疾病、皮肤缺损及软组织有感染倾向患者;言语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颈部牵强、上肢放射疼痛或麻木基本消失,颈部活动自如,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椎间孔加压试验(-);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颈部及肢体功能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变。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计量资料比较,经方差齐性检验,选择t检验或秩和检验;多个率的比较应用R×C表χ2检验;多组计量资料均数比较应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应用Spearman 方法。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予甲钴铵穴位注射疗法配合手法治疗:患者取俯伏坐位, 根据压痛点位置或者结合X光、磁共振提示病变位置,取颈部中下段夹脊穴(颈4~7节段),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mL 注射器配用6 号针头,抽取甲钴铵注射液(商品名弥可保注射液,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支1mL),采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穴位,慢慢上下提插,至出现酸胀麻等得气感时, 如回抽无血即注入药液;随症可配曲池、外关、合谷等穴。每日治疗1次,14 次为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d。
同时采用手法治疗,患者首先取端坐位,颈部自然放松。术者立于患者背后,先用触诊法查清颈部压痛点或者结节、条索状改变,然后通过拿法、弹拨法等手法放松颈部两侧以及肩部肌肉,重点放松病变位置,时间大约10min;然后点按阿是穴、风池、颈百劳、肩井穴等穴3~5次;然后嘱患者仰卧按摩床上,四肢放松,一手扶持枕后部,一手掌心对准下颏,五指握住下颌骨; 或一侧上肢前臂掌侧面紧贴下颌体,另一手掌心抱住后枕部。将抱头的手向术者怀部牵引,反复2~3次,左右交换;最后一手扶持枕后部,一手掌心对准下颏,五指握住下颌骨向一侧旋转,当到达最大限度时用一个闪动力,此时可听到一响,手法即完毕,左右各一次。注意应用本手法时一定要轻柔、准确、酌情用力,力求稳、准、轻、巧,切忌粗暴。否则可加重损伤,引起不良后果。每日治疗1 次,疗程间休息2d,14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采用手法治疗,手法操作同治疗组。
2.3 辅助治疗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采用中频脉冲电疗法、中药封包疗法、颈椎牵引疗法,每次治疗的时间均为20min,每日1次,夜晚外敷玉龙散,每晚1剂。
3 结果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在颈椎椎间盘和周围纤维结构慢性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由于外伤、劳损、受寒等原因,使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发生充血水肿,神经根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又加重对神经的压迫,神经根发生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及传导特性损害,从而出现的一种神经痛症状[1]。临床症状主要为疼痛、麻木及肌力的下降,在国内外的颈椎病疗效评价系统中都作为最主要的观测指标[2,3]。临床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变区域主要集中在中、下段颈椎(第3~7颈椎) ,主要见于第4、5颈椎以下,以颈5~颈7 神经根受压最为多见。第4~5颈椎夹脊支配疼三角肌、桡侧腕关节部,第5~7颈椎夹脊支配肱二、三头肌及桡侧三哥手指,第7颈椎~第1胸椎夹脊支配尺侧两个手指。
夹脊穴的解剖位置正好位于脊神经出口处,与颈脊神经节段关系极为密切,多数脊神经与夹脊穴相平行,而夹脊穴附近均有相应脊神经后支伴行。针刺夹脊穴,既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的功能,亦能明显抑制脊髓的传导功能,这一抑制效应与夹脊穴的镇痛效应有关[4]。分布在脊柱两旁椎旁神经节,借助节间支连成交感干,并随脊神经分布到周围器官或脏器[5],这些脊神经及椎旁交感神经干,形成了针灸效应的神经生理学基础[6]。
所以本研究在取穴时,选取中下段颈椎夹脊穴(颈4~7)作为穴位注射的部位是有理论基础的。采用仰卧位牵引旋转复位法,一方面加宽狭窄的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恢复正常解剖位置和生理曲度,另一方面纠正颈椎关节的错缝、小关节紊乱和筋脉的错位,而缓解由于颈椎病变对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压迫和刺激而引起的症状。再配合穴位注射,同时兼具针刺和药物的作用,使药物在穴位内存留较长时间,增强针刺的效能和延长了药物对机体的作用,颈夹脊穴位注射有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消炎镇痛作用[7]。
而甲钴铵注射液,即内源性辅酶B12,可以促进轴索内输送和轴索的再生、髓鞘的形成(磷脂合成)以及恢复神经键的传达延迟和神经传达物质的减少,营养周围神经效果较好,临床效果显著。
所以,甲钴铵穴位注射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集合针刺、药物治疗、手法治疗的综合疗法,治疗直达病所,具有消炎止痛、营养神经、纠正关节错位的作用,很好地改善局部循环。颈椎病多属于慢性劳损性病变,在治疗的同时,患者必须及时消除导致颈椎病的诱因,防止颈部肌肉过度疲劳和感受风寒,合理使用枕头,纠正各种不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和操作电脑,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增强颈部肌肉的支持力。因而,加强人群的自我保健对该病的预防和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军,孙树椿.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动物模型的建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0,8(1):12-16.
[2]朱立国,于杰,高景华,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和麻木观测[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4):1-3.
[3]陈廷明,刘怀清,闵苏.颈肩腰背痛非手术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2-77.
[4]王玉明,李生棣,李勃.华佗夹脊穴与硬脊膜关系初探[J].甘肃中医,2001,14(5):60-61.
[5]李楚芬.脊椎旁电针刺激对脊髓反射放电的影响[J].针刺研究,1984(2):117-122.
[6]何树槐.华佗夹脊穴与植物神经[J].云南中医杂志,1985(1):41-45.
[7]张明才,程英武,詹红生,等.神经根型颈椎病椎间孔狭窄因素的影像学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3):199-203.
穴位手法注射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均系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化疗病人, 男20例, 女10例;年龄28~52岁。每例化疗2~4个周期, 共90例次。将3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40岁10例, 30~40岁4例, <30岁1例;男9例, 女6例;体力状况按ECOG评分:0分1例, 1分9例, 2分5例;肿瘤类型:肺癌6例, 胃癌4例, 乳腺癌3例, 直肠癌2例。观察组:>40岁8例, 30~40岁5例, <30岁2例;男11例, 女4例;ECOG评分:1分12例, 2分3例;肿瘤类型:肺癌7例, 胃癌2例, 乳腺癌3例, 直肠癌3例。两组一般情况大体一致。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每天化疗前3 0分钟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 (胃复安) 20mg, 并静脉注射欧贝8mg, 每周期3天连续用药。
1.2.2观察组
(1) 穴位快速定位:足三里取穴在外膝眼直下3寸, 即小腿胫骨前缘外侧、膝关节下四指宽处;内关取穴:先找位于手腕部横纹处, 再将另一手的食、中、无名指并拢, 以此3指的上下定位, 再将手掌紧握, 以其露出的两筋之间为左右位置定位。 (2) 穴位注射:每天化疗前15分钟选取一侧足三里穴位, 常规消毒后用2ml注射器抽取胃复安20mg直刺进针1~1.5寸, 提插数次病人有酸胀感后缓慢注入药液, 同时静脉注射欧贝8mg, 每周期3天连续用药; (3) 穴位按压:每天化疗前后分别按压内关穴, 每日2次, 自化疗第1天起连续5天。按压方法:大拇指垂直按压内关穴位处, 出现酸麻感觉即为力道施行适合的深度, 按压后出现酸麻感约5s即放开, 隔1~2s再按压, 整个过程约5分钟。
1.3 疗效评价
根据恶心、呕吐控制程度分为:无恶心呕吐为完全控制;恶心, 不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为部分控制;呕吐可自行控制, 影响进食及正常生活为轻微控制;频发呕吐, 治疗难以控制, 不能进食, 需卧床休息为未控制。
2 结果
由表1可见, 观察组恶心、呕吐的完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8, P<0.05) 。
注:化疗后发生恶心、呕吐观察组42例次, 对照组48例次
3 讨论
西医认为, 化疗药物诱发呕吐的机制包括: (1) 药物使5-HT3从消化道的肠嗜铬细胞中游离出来, 与存在于消化道黏膜内传入迷走神经末梢的5-H T 3受体结合, 进而刺激呕吐中枢诱发呕吐; (2) 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刺激催吐化学感应区 (CTZ) , CTZ通过一系列受体 (主要有5-HT3受体、多巴胺受体、组胺受体、毒蕈碱受体) 兴奋呕吐中枢而产生呕吐。欧贝是一种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药, 通过拮抗中枢化学感受区及外周迷走神经末梢的5-H T 3受体抑制恶心呕吐的发生。胃复安是多巴胺2 (D2) 受体拮抗药。两者同时应用起到止吐作用。
中医认为, 呕吐症状起因于胃失和降, 气逆于上, 若邪气犯胃或胃失和降, 则发生呕吐。穴位注射与穴位按压主要是通过针刺与药物对经穴的综合作用及经络穴位刺激, 达到止恶、止吐效果, 故准确定穴位是关键。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 具有调理脾胃、和肠消滞、降逆利气、扶正培元的作用, 可治疗呕吐、脘痛胀满、肠鸣、便秘或腹泻、食欲减退等证。穴位注射是根据穴位治疗作用与药物的药理性能, 共同发挥其综合效应。行穴位注射时应左右两侧交替使用, 根据药物容量尽可能选择小号针头, 推注速度缓慢、均匀。注射后可于注射部位热敷, 避免硬结发生。同时, 注射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消除其恐惧心理。内关穴自古就是用来舒缓心悸、胸闷、胃胀、恶心、呕吐的穴道。
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牛风湿症 篇3
1材料及方法
1.1氢化可的松注射液每次每头的剂量为10毫升×2支 (或5毫升×4支) , 百会穴注射15毫升, 进针5~10厘米, 邪气穴注射5毫升, 进针6~12厘米。每天早晚各1次, 连续5天为1疗程。
穴位注射治疗猪破伤风 篇4
1 破伤风概述及致病原
1.1 概述
破伤风症又名“强直症”, 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伤口, 激发外毒素产生, 引起机体呈急性、中毒性病理反应, 主要表征为骨骼肌持续痉挛和对刺激高度敏感。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和马、驴、骡等单蹄动物都易感。
1.2 致病原
致病原是破伤风梭菌, 也称强直梭菌, 显微镜观察呈长4~8μm, 宽0.3~0.5μm的细长杆菌, 两端钝圆, 直型或微弯曲, 多以单个存在。有鞭毛, 无荚膜, 可运动。厌氧条件能存活, 耐高温, 对普通消毒剂有一定抵抗力。在土壤中能存活若干年, 敏感药物是青霉素和磺胺类。
2 病例症状及诊断
3 头仔猪在阉割24h后先后发病, 症状相似。初起头颈部肌肉显著振颤, 尖叫, 四肢僵直, 牙关紧咬, 口吐白沫;随后全身性痉挛, 角弓反张, 头颈部僵直, 尾根高举, 状如木马, 侧躺在地, 不能行走。这是典型的破伤风感染症状, 结合有创口感染史 (阉割) 和当前症状即有8成把握可确诊。临床上为进一步确诊可采取病畜血清0.5mL对小鼠臀部注射, 48h后见上述典型症状, 即可确诊之。
3 治疗
3.1 找穴
以百会穴 (腰椎与荐骨相交处的十字部凹陷中) 、锁口穴 (口角后延长线五分处, 左右各一) 2个穴位为主要注射点。
3.2 用药
3.2.1 选药
以普鲁卡因油剂青霉素和破伤风抗毒素为主。
3.2.2 用法
普鲁卡因油剂青霉素10mL, 百会穴缓慢推注;破伤风抗毒素10mL, 锁口穴左右2个穴位点分别缓慢推注5mL。
3.2.3 注意事项
(1) 注射用针头以兽用小号6#针头即可, 刺入深度以1.5~2cm为宜。 (2) 注射速度宜缓慢, 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 以达到对穴位的充分刺激目的。 (3) 找准穴位并作注射部位严格消毒, 消毒用70%医用酒精。 (4) 用药剂量以药物说明用量减半或1/3剂量即可, 视患畜个体大小灵活掌握。 (5) 建议首次注射配合颈部肌肉注射一次大剂量青霉素, 以迅速提高机体内有效药物含量, 达到抑菌、杀菌的目的。
4 效果观察
在不少于30例的猪破伤风临床治疗中, 较常规的肌肉注射治疗而言, 穴位注射的恢复期可缩短2~5d, 综合治愈率提高20%~30%, 振颤、僵直、尖叫、吐沫、不能运动等典型症状缓解更快, 20~30min则止, 常规疗法需100min以上才逐渐缓解。所以, 穴位注射临床效果更佳。
5 穴位注射优势解析
5.1 是中西医有机结合的先进疗法, 省时、省力、高效, 比单纯的全身性治疗更节省药物成本 (药物均减量使用) , 对几大主要症状的缓解更迅速。
5.2 在提高治愈率和降低死亡率上有明显优越性。本治疗手段使药物的镇静、抗心衰、抑菌、杀菌作用发挥迅速, 对大脑神经的调节作用明显, 最大程度避免了呼吸障碍和心功能性障碍, 所以对降低死亡有保护意义。
5.3 普鲁卡因油剂青霉素的长效性在治疗上也很科学、合理。其有效成分青霉素在血液中的维持时间可达10d以上, 所以, 注射1针即可保障有效成分长期作用, 对致病菌 (破伤风梭菌) 的抑制、杀灭作用一直不间断, 再加之普鲁卡因的止痛、调节心血管功能、镇静等辅助治疗作用, 所以能突出表现治疗效果的优越性。
5.4 穴位注射, 以3个注射点一次性注射, 不作重复注射, 这在临床上能减少药物稀释过程的外源性空气污染、消毒不严等造成的交叉感染, 减少了继发感染, 所以本疗法具有实用性, 尤其对个体较小的仔猪, 药物敏感性强, 对本疗法及所用药物的适应性更显著。
6 综合防治措施
在本病治疗中突出穴位注射, 但综合防治措施也必不可少。
6.1 预防注射
每年根据本场实际情况, 对猪群实行程序免疫, 方法是每头皮下注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1 m L, 仔猪减半, 20d后产生免疫力。
6.2 防止外伤感染
特别是生锈铁器、消毒不严的手术刀对机体的创口感染。所以, 一是防止猪受外伤, 二是阉割仔猪需严格消毒, 术后为保险起见可立即注射破伤风抗血清5000IU。
6.3 治疗期不能缺乏营养
对不能开口采食的患畜需胃管给食, 以流质、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每天可考虑补喂250~500mL 5%医用糖盐水, 加速利尿、排毒, 并防止机体脱水。
6.4
药物注射穴位治疗牛风湿病 篇5
1 病因病理
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饲养管理、牛的体质及抗病能力等因素有关, 如过度劳役、久卧湿地、夜露风霜, 或役后出汗当风, 或栏舍不避风寒等, 均可使畜体抵抗能力下降, 卫阳不固, 腠理不密, 风寒湿邪乖虚而入, 流注经络, 使气血凝滞, 而成本病。风寒湿痹, 日久不愈, 波及脏腑, 使肝肾亏损, 气血不足, 则缠绵难愈, 转为慢性。
2 临床症状
风湿病大多数表现为精神不振, 食欲正常或食欲、反刍减少, 皮紧毛竖, 四肢稍硬, 行步跛拐, 不愿站立, 喜侧卧, 有的一肢或四肢关节肿胀, 多在寸子处肿起。病重者卧地难起, 四肢下端厥冷, 有的关节肿胀, 皮破流出黄水, 口色青黄, 脉象沉细。根据出现机能障碍部位, 临床上可分为背腰风湿、四肢肌肉风湿、关节风湿3类, 其临床表现各异。 (1) 背腰风湿:站立时背腰拱起, 运动时两后肢运步缓慢, 背腰强拘, 常以蹄尖拖地前进, 或呈粘着步样, 但一段时间以后逐渐好转。转弯时背腰不灵活, 卧地后起立困难。触压背腰部肌肉, 僵硬如板。 (2) 四肢肌肉风湿:发病后患肢提举困难, 运步强拘, 明显悬跛, 跛行程度随运动量增加而减轻, 卧地后起立困难。跛行具有转移性, 时前时后, 时左时右, 跛行程度常随天气变化时轻时重。 (3) 关节风湿:突然患病, 有转移性, 发病多在活动量大的关节, 最初表现1~2个关节, 以后导致多个关节, 一肢或四肢同时发病, 运动时患肢强拘, 呈现不同程度的跛行, 关节囊膨胀紧张, 活动范围变小。慢性者关节粗大, 轮廓不清。
3 治疗
3.1 穴位选择
前肢风湿选择抢风穴、中膊穴;后肢风湿选择百会穴、大胯穴、小胯穴;背腰风湿选择百会穴、肾俞穴。
3.2 药物的选择及注射方法
10%当归注射液、30%安乃近注射液各20~30 mL, 混合穴位注射。穴位选择要准确, 进针深度可根据牛体大小、肥瘦而定, 一般进针3.5~4.5 cm, 注射前后要严格消毒。
4 典型病例
病例1 2008年3月, 母黄牛1头, 用中草药治疗5天未愈前来求诊。临症见患牛右后肢提起困难, 悬跛明显, 诊为后肢肌肉风湿。用10%当归注射液20 mL、30%安乃近注射液20 mL混合, 分别注入百会、大胯和小胯穴, 1次/天, 连续注射2天, 痊愈。
病例2 2009年11月, 水牛1头, 经治疗7天未愈。临症见患牛背腰强拘, 两后肢提起困难, 运步缓慢, 行路蹄尖拖地, 诊为背腰风湿。用10%当归注射液30 mL、30%安乃近注射液30 mL混合, 分别注入百会穴、肾俞穴和大胯 (左右穴均注) , 1次/天, 连续注射3天, 痊愈。
病例3 2010年12月, 水牛1头, 已患病2天。主诉:病牛左前肢已跛行2天, 卧地起立时特别困难, 但行走一段路后, 跛行症状减轻。临症见病牛左前肢膝关节有轻微肿胀, 压有痛感, 活动小心, 行走困难, 跛行明显, 诊为前肢关节风湿。用10%当归注射液20 m L、30%安乃近注射液20 m L混合, 注射患肢抢风穴、中膊穴, 1次/天, 连续2天痊愈。
5小结
5.1西医通常使用激素和抗菌治疗本病, 但长时间使用激素会引起钠水潴留、水肿、血钾低、骨质疏松、脱钙、病理性骨折、伤口愈合不良、孕畜流产等副作用, 且停药易复发;使用抗菌素不但会引起细菌耐药性, 增加畜产品抗生素的残留, 而且会杀死瘤胃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 影响牛的消化功能。口服中药必须熟悉辨症, 准确用药才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这2种方法用药成本相对于药物注射穴位要高。
5.2风湿病采用穴位注射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进行循经取穴, 起到针灸和药物治疗双重作用, 能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宣通气血, 而达到扶正去邪、恢复健康的目的。
5.3当归注射液不但具有祛风湿作用, 而且有活血补血、通经活络、扶正祛邪、止痛的作用, 安乃近是解热镇痛治风湿的要药, 两药合用, 起到协同作用, 大大增强了治疗风湿病的功效, 对急性病例效果很好, 且药物来源广, 治疗成本低, 操作简便, 易于实行。
5.4保定是穴位注射治疗成功的关键之一。比较好的保定方法是六柱栏、四柱栏保定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树丫保定法和角根保定法。树丫保定法是选择一棵开丫高度、大小适宜能固定牛的树, 将牛头抬高穿过树丫, 用绳子把牛角基部绑住固定在树上, 或将牛绳拴在牛头前方的树上, 用绳子分别栓住两后肢系部, 并牵拉到栓牛绳或固定牛角的树上栓住, 防止牛踢伤人。角根保定法是将牛头抬高, 紧贴树干或木桩, 然后用绳子把牛角绑在木桩或树干上, 后肢的保定同树丫保定法。
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失语的临床观察 篇6
1 临床资料
观察门诊及住院患者共48例, 其中脑梗死32例, 脑出血16例。分为治疗组24例, 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男15例, 女9例;年龄41~82岁, 平均62.4岁;病程5d~85d, 平均34.6d。对照组男18例, 女6例;年龄32~79岁, 平均58.3岁;病程15d~92d, 平均37.8d。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具体方法是:每次取4个穴位, 每穴注射0.5ml媒介药物, 每日一次, 15d为1个疗程。取穴:廉泉、三阴交、心腧和膈腧, 吞咽咀嚼困难者可去膈腧换用d突穴。药物媒介选择:我们一般选择维生素B 1 (2 m l:5 0 m g) 作为主要媒介;口水过多者可于廉泉穴换用阿托品0.5 mg, 其它穴位用药不变, 隔日一次;经常恶心呕吐者可选用维生素B 6 (2 m l:1 0 0 m g) 。对照组:中药地黄饮子辨证加减, 1 5 d为1个疗程。
3 疗效判定标准和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
言语不利、饮水呛咳、吞咽咀嚼困难及口水过多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自觉症状无改善。
3.2 结果显效:
治疗组中18例, 开始显效时间1~10d, 平均6d;对照组中8例, 开始显效时间9~20d, 平均15d。有效:治疗组5例, 对照组6例。无效:治疗组1例, 对照组10例。总有效率, 治疗组95.83%, 对照组58.3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4 病案举例
王某, 男, 58岁。主因言语不清6d求诊。自诉6d前因生气上火, 突然晕倒, 醒后便觉言语不利, 右侧肢体麻木、无力, 经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 (具体用药不详) , 右侧肢体症状明显好转, 但言语不利无明显改善。刻下症见:言语不清, 语声低缓, 饮水呛咳, 右侧肢体活动欠灵活。查体:伸舌偏右侧, 右侧口角低垂、轻度流涎, 右侧肢体肌张力可, 肌力均为4级, 双下肢轻度浮肿, 舌苔薄白, 脉沉缓。诊为中风失语, 肝肾亏虚型。治疗采用穴位注射维生素B1, 取穴廉泉、三阴交、心腧和膈腧, 每日1次。治疗1次后, 饮水呛咳明显减轻, 后共治疗7次, 临床症状均消失, 痊愈而回, 1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5 结语
穴位手法注射 篇7
1 发病情况
仔猪黄痢常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尤以1~3日龄最多见,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减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月龄以内的仔猪,以10~20日龄发病最多。十年来,先后在会东县会东镇的胜利村、鱼山村、杉松村、老街村、丫口村等地诊治1 080例,其中仔猪黄痢428例,仔猪白痢652例。
2 临床症状
仔猪黄痢流行初期的病猪突然表现软弱无力,呈昏迷状态,很快死亡。未死的仔猪排黄色或黄白色稀粪,其中含有乳凝块、精神沉郁,吃奶减少或不吃,由于脱水眼球下陷,迅速消瘦,不及时治疗,最后呈昏迷状态而死亡;仔猪白痢体温一般正常,精神、食欲无明显变化。但随着病程发展排出乳白、灰白、淡黄或黄绿色、含有粘液的稀便,随后腹泻次数增多,排泄物腥臭而稀薄,有时混有气泡;仔猪逐渐消瘦,被毛粗乱无光,尾和后肢被粪便污染,精神萎顿、恶寒。吃奶吃食减少或不吃,表现渴感,严重的见脱水。病程与转归,视病因、治疗和护理情况不同而异。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即可作出确诊。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预防仔猪黄痢、白痢的发生,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尤其要消除病原菌和各种诱因,产仔母猪的乳头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可用0.1%高锰酸钾擦拭,产圈打扫清洁和消毒后才放入仔猪哺乳;尽早喂初乳,早补料,提高仔猪抗病力,发生过本病的母猪,在仔猪产后12 h内全窝仔猪口服抗菌药物,连用3d或超过3d,即可预防又有治疗作用。
4.2 治疗
(1)药物选择:穿心莲2~4 ml/头,硫酸连霉素0.1~0.2 g/头;(2)注射部位为交巢(后海)穴,位于尾根下方,肛门上方之间的凹陷处。(3)保定与注射方法:畜主将手紧握仔猪两后肢倒提式保定,术者用5 ml一次性塑料注射器配5~7号针头,吸药后,左手固定猪尾,右手持注射器,针尖向交巢穴内上方刺入0.67~1.34 cm,缓慢将药液推入,一般注射1次即可痊愈,重者2 d后可重复用药1次。
5 效果观察
会东镇鱼山村某养殖户,2005~2007年间,养有经产母猪2头,产仔12窝,其中6窝84头仔猪发生本病(黄痢28头,白痢56头),最早的在产后12 h开始拉黄痢,最迟的产后29 d开始拉白痢。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第一次用药治愈65例,二次用药治愈19例,一头仔猪都没有死亡,为该养殖户减少损失达4万余元。
6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