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

2024-06-16

穴位贴敷(精选10篇)

穴位贴敷 篇1

呼吸系统慢性疾病通常指哮喘、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鼻炎等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污染的加重及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 发病率持续升高[1]。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也对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2]。中医对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近年来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呼吸系统发病具有季节性特征, 因此中医的治疗具有其自己的独特性, 曹燕亚等[3]通过自制穴位敷贴治疗哮喘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研究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用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 现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哮病、喘病、肺胀患者共96例, 其中, 男性54例, 女性42例;年龄30~80岁, 平均 (44.3±22.5) 岁。排除严重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呼吸性酸中毒, 需依靠呼吸机维持的慢阻肺患者, 并发严重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及肿瘤的患者。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 每组32例。观察组中, 男性19例, 女性14例;年龄31~79岁, 平均 (44.4±22.4) 岁;对照组1中, 男性18例, 女性13例;年龄30~80岁, 平均 (44.3±22.5) 岁, 对照组2中, 男性17例, 女性15例;年龄32~81岁, 平均 (44.4±21.3) 岁,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基础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给予消炎抗菌、解痉平喘、氧疗等常规治疗护理。

对照组1患者给予穴位按摩法治疗。选穴:1哮病患者揉膻中, 点揉50~100次。膻中穴的主治病症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呃逆、咳喘病等。2肺胀、喘病患者揉列缺、合谷。列缺穴可舒经通络,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 属阳主表, 取清走衰, 宣泄气中之热, 升清降浊, 有疏风散表, 宣通气血之功。2穴位按摩的操作方法:嘱患者完全放松心情, 肌肉松弛。患者采取坐姿, 用指揉法 (用掌跟、大鱼际或手指腹在体表作环形运动, 以带动皮下组织回旋运带的一种手法) , 顺时针按揉穴位, 手法由轻到重, 询问患者是否有“酸、麻、胀”的感觉, 即有“得气”现象为好。按摩根据患者的感受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4], 每个穴位按揉10 min, 频率为120~160次/min, 2次/d, 持续按摩7天后, 改为1次/d, 再按摩5次。对照组2患者给予穴位贴敷疗法, 8~10 h/次, 每3天贴敷1次, 共3次。穴位贴敷的选穴、选药如下。1选穴:肺俞、定喘、肾俞、大椎、天突, 偏阳亢体质去大椎穴;选手太阴肺经 (大椎、肺俞、定喘等穴) , 鉴于中医俞穴理论[5]。天突穴可降逆止呕, 而定喘穴止咳平喘、通络止痛的作用更强;肺俞穴、大椎穴具有宣肺理气的作用。2选药:肉桂、白芥子、甘遂、玄胡、细辛、白芷、沉香共研粉, 生姜汁调和。

观察组给予穴位贴敷疗法结合穴位按摩, 穴位贴敷、穴位按摩方法同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咳、痰、喘、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住院天数及患者自我感受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各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痊愈;患者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为显效;患者各症状、体征均有好转为有效;患者各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甚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1总有效率为68.75%;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5.0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注:与观察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穴位贴敷和穴位按摩均为传统中医治疗的常用手段, 穴位按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祖国医学理论为指导, 以经络俞穴学说为基础, 以按摩为主要施治, 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6]。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穴位, 激发人经络之气, 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的目的[7]。临床研究显示, 穴位贴敷因其能同时发挥药物的作用和穴位的刺激作用, 从而达到疏通经络、调畅气机、消肿止痛的作用, 能有效调节机体的阴阳气血, 起到疏通经络, 平衡阴阳, 调理脾胃, 宣通肺气, 扶正祛邪的作用, 从而激发人体卫外自然抗病的能力[8,9]。中药贴敷所选诸穴中的肺俞、肾俞、膈俞为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俞穴, 大椎为手三阳督脉之会, 督脉为阳脉之海。诸穴合用, 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通调各脏腑之气。有研究表明, 贴药可刺激穴位, 激活皮肤中的某些神经末梢和酶类, 而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 提高免疫力或降低过敏状态[10]。穴位按摩加穴位中药贴敷即是基于这个原理衍生的一种外治疗法。贴敷药物中肉桂助阳散寒, 白芥子辛温走窜, 能豁痰利气散结, 玄胡活血行气, 细辛温肺祛寒, 白芷祛风散寒燥湿, 沉香行气散寒、温肾助阳, 佐生姜宣通肺气。诸药透过穴位, 通过经络而直达病所。通过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进一步加强疗效, 最终达到“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 提高机体免疫力, 防病治病的目的。穴位按摩是在体表相应穴位施于手法, 通过经络的介导作用和对脏腑的调节作用, 以达到调整脏腑阴阳平衡, 舒经通络, 而且因其无副作用、舒适感强, 患者容易接受。

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5%;对照组1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对照组2总有效率为75.00%,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见, 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治疗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效果较好, 其无创伤性、无副作用、操作简便, 患者易于接受, 在治疗过程中, 操作时间较长, 护士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沟通, 便于患者更好的掌握相关的健康知识, 加强护理干预, 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桂丽, 姚丽文, 张琪, 等.穴位按压与收腹提肛锻炼对腹部于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J].上海护理, 2014, 14 (3) :14.

[2]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

[3]曹燕亚, 比宏达.自制咳喘膏学位伏贴治疗哮喘的护理观察[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7, 1 (3) :143.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92.

[5]崔宴医.三伏天新加芥辛膏穴位贴敷治疗缓解期哮喘500例[J].中医杂志, 2009, 50 (5) :438-439.

[6]王兰娣.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肺益寿合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71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9, 26 (6) :33-35.

[7]王超东, 邓柏颖, 苏莉.经络实质假说的文献综述[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9 (1) :7l-72.

[8]张怀亮, 潘钰蔚, 李晓霞, 等.中医经络细胞生物场与生物共振概述[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性病学杂, 2009, 8 (5) :329-330.

[9]刘涛, 周薇.哮喘敷贴的护理[J].现在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3 (10) :952.

[10]路怀中, 马世民.冬病夏治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2004, 20 (2) :47.

穴位贴敷 篇2

【关键词】 穴位贴敷;胸痹心痛;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2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85-01

胸痹心痛[1]是指病人自觉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重者则感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发展为真心痛。属于西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范畴。我院自2012年3月份以来,在常规的治疗护理方法基础上,开展了中药穴位贴敷[2]这一中医特色治疗方法为辅助治疗手段,主要通过中药贴敷在特定穴位上,达到整体调节,来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来增加心脏功能的作用。1年多来通过对60例病人在临床护理中对中药穴位贴敷方法的运用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在临床缓解病人心绞痛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病人依从性较好,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增进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沟通与信任,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现将1年来的护理体会综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我院心病科住院符合胸痹心痛诊断标准,并同意进行中药穴位贴敷的患者共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42-81岁,平均64.5岁。

1.2 方法 首先对医生下医嘱给予穴位贴敷的病人进行操作前评估,解释,在征得病人同意之后,根据病人证型的不同,选取不同的穴位贴,选取相应的穴位,给予贴敷,一般选取4-8穴,每日一次,每次6小时,观察病人的局部皮肤反应及心绞痛的缓解情况,以及病人对穴位贴敷的接受程度。

2 护理体会

2.1 心绞痛表现

2.1.1 气虚血瘀证 胸痛,胸闷,疼痛如刺,拒按不移。

2.1.2 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 前症兼肢体沉重,形体较胖,纳呆。

2.1.3 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 胸部隐痛,固定不移,甚则胸痛彻背。

2.1.4 痰阻血瘀证 胸脘痞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

2.1.5 气虚气滞、寒热错杂、瘀血阻络证(伏寒证) 胸闷痛,足冷,肩背冷痛,心悸心烦,两胁下胀痛,畏寒。

2.2 穴位贴的方药组成

2.2.1 主要用药 丹参、红花、川芎、元胡、冰片。

2.2.2 药物加减 气虚血瘀证,主要药物加黄芪、红景天;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主要药物加生晒参、红景天、半夏、瓜蒌;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主要药物加生晒参、红景天、麦冬、五味子;痰阻血瘀证,主要药物加瓜蒌、半夏;气虚气滞、寒热错杂、瘀血阻络证(伏寒证),主要药物加黄芪、知母、元柏、仙灵脾。

2.3 选穴

2.3.1 主穴 心俞、膻中、内关、阿是穴。

2.3.2 穴位加减 气虚血瘀证,主穴加血海、巨阙、足三里;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主穴加足三里、血海、丰隆、中脘;气阴两虚、心血瘀阻证,主穴加阴郗、足三里、血海;痰阻血瘀证,主穴加血海、巨阙、丰隆、中脘;气虚气滞、寒热错杂、瘀血阻络证(伏寒证),主穴加足三里、关元、血海、至阳。

2.4 调制[3] 将药物烘干,研成细末,以醋水、蜂蜜为赋形剂,把药粉调和成粘饼状,取适量药膏摊在穴位贴上,厚薄要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面积1cm,并保持一定的湿度,这样可增强敷贴的粘着力,并能使药物缓慢释放药效,延长药物的效果。要求现制现用,搁置时间不可过长。

2.5 操作流程

2.5.1 核对医嘱、床号、姓名,评估患者当前症状及实施穴位贴敷处的皮肤情况,做好解释说明,病室内温度适宜,必要时用屏风遮挡。

2.5.2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5.3 用物准备 治疗盘、药物贴、棉签罐、75%酒精、毛巾被、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医嘱本、记录本等。

2.5.4 备齐用物,推车至病房,核对,做好解释,根据医嘱选择穴位,采取适当体位,将贴敷部位洗净擦干或用75%的酒精消毒,将备好的药物贴贴在选定穴位上,每天贴敷一次,一次6小时,10-15天为1个疗程。

2.5.5 贴敷完毕,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观察贴敷处皮肤有无红肿热痛等,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或者摘除穴位贴。

2.5.6 协助衣着,安置舒适卧位。

2.5.7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2.6 注意事项

2.6.1 凡用溶剂调敷药物时,需随调配随敷用,以防蒸发。

2.6.2 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或脱落。

2.6.3 注意观察药物的过敏反应,一旦出现过敏现象,应立即停用,并予以及时处理。

2.6.4 对穴位贴过敏者,可改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2.6.5 对于残留在皮肤的药膏等,不可用汽油或肥皂有刺激性物品擦洗,可使用植物油擦洗。

2.6.6 贴药后应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

2.7 禁忌症 皮肤创伤、溃疡及皮肤感染者,孕妇腹部,血液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药物过敏者,严重的皮肤病、荨麻疹。

2.8 病情观察

2.8.1 观察病人局部皮肤情况,是否对药物过敏或对贴过敏,一旦过敏,给予及时处理。

2.8.2 观察病人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缓解程度等。

2.8.3 观察病人对穴位贴敷的接受程度,判断病人对穴位贴敷这一中医特殊护理技术的依从性。

3 总 结

通过1年多的护理实践,护士在临床操作过程当中,不断总结、评价,不断优化,形成了规范可行的关于穴位贴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穴位贴敷已逐渐被更多的病人了解,接受,并在临床疗效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沈绍功.胸痹心痛诊治新识[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05).

[2] 张晓明,庞巧玲.穴位贴敷疗法的作用机理[J].中国民间疗法,2005(08).

穴位贴敷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68例,女性患儿52例,患儿年龄0.6~4.5岁,平均年龄(1.14±0.25)岁;病程3~12天,平均病程(4.22±0.65)天。随机将12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治疗,纠正患儿的电解质平衡和水平衡,预防其发生脱水现象。轻微脱水者给予一定的钠盐补充,更严重者给予补液。根据患儿的大便次数和便样给予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和蒙脱石散调整肠胃和止泻,具体服用剂量和次数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来定。治疗以3天为1个疗程。临床上对患儿加强病情的观察,尤其是大便的气味、数量、性质和次数,并以此来判断治疗的情况。

给予观察组患儿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方法:将木香10g、白胡椒40g、吴茱萸50g、肉桂10g一起研磨,再添加凡士林和蜂蜜混合粉末形成糊状,并搓成直径为3cm的药丸,备用。将药丸放置于患儿的天枢、中脘、神阙三个穴位上再用3L的胶布封上。每天贴敷1次,每次4~6h,以3天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疗效,痊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和质量均正常,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正常;显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均好转,各项理化检验指标改善;有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有所好转,大便次数和质量好转为之前50%以上,各项理化检验指标略有改善;无效:经过3天治疗后,患儿的症状无好转,甚至有恶化的迹象。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n)

(±s,天)

3 讨论

泄泻即西医所说的腹泻,细菌感染、饮食不良或受凉等因素均是导致腹泻的主要病因。中医穴位贴敷属于中医临床的常用外治方法,将药物贴敷于穴位上,能够经穴位渗透至十二经脉内,直达病灶,从而发挥表里调和、调和阴阳的治疗效果。应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脐中即神阙穴,是人体精气汇聚之地,也与十二经脉及五脏六腑相连;且相比其他部位,脐部的皮下脂肪层较薄,脐内存在有包括腹部动静脉在内的毛细血管网,渗透性极高、且对于外界刺激的敏感度高。对脐部进行中医穴位贴敷,能发挥穴位刺激利于局部吸收的治疗功效。本研究所用方药中,木香温中降逆,白胡椒温中散寒、止痛,吴茱萸降逆止呕、止痛和胃,肉桂温补脾肾,多药联用可发挥温中和胃、散寒止泻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止泻时间和大便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泄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泄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穴位贴敷和护理措施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和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泄泻患儿予以中医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实际应用中需注意选择合适穴位,对症治疗,以便更好地缩短治疗周期、促进康复。

关键词:小儿泄泻,中医,穴位贴敷,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1]赵霞.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336-337.

[2]戴娟,王良君,刘书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52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6):206-208.

[3]任乃杰,赵春红,孙小迪.藿香贴敷液治疗小儿风寒泻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59-2059.

[4]徐蕴杰,徐文江,马玉红,等.香萸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泄泻8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2):209-209.

[5]林丰兰.中药敷贴神阙穴施护小儿腹泻74例[J].福建中医药,2011,42(6):59-60.

穴位贴敷 篇4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由多种因素导致机体NO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异常、神经肽NT含量增高、血浆胃动素(MTL)含量降低、血浆胃泌素(GAS)水平明显增高等相关脑肠肽的异常,而致使胃肠动力紊乱,排空延迟或亢进而导致相关临床病症。中药穴位贴敷经辨证通过中药对特定穴位的敏感性刺激作用及中药的药理作用,通过经络(神经-体液调节)对调节胃肠神经系统达到“通经络,健脾胃,理气血”的功效,双向调和胃肠气机,恢复机体正常胃肠运化功能,因此临床使用穴位贴敷治疗FD常获佳效。

【关键词】穴位贴敷,脾虚气滞证,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25-0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疾病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因其发病病因复杂,多项研究指标显示脑肠神经系统在调节FD中起关键性作用,对脑肠神经系统研究在防治FD病变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FD在中医学多见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其病位在脾、胃,常涉及肝、胆。脾胃升清降浊失司,再兼肝郁乘脾,疏泄失常,气机紊乱是其基本病机。临床常见FD多属脾虚气滞、脘腹胀痛型,与穴位贴敷疗法的“通经络,健脾胃,理气血”治疗特点不谋而合。

1.浅探FD西医发病机理

FD是一种常见功能性胃肠病症候群,它包括上腹部痛或不适、上腹饱胀或胀感、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早饱、嗳气、恶心等症状,并经检查排除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复杂,脑肠肽机制与FD的演变及治疗关系密切[1],胃肠微环境与脑肠神经及细胞生态学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FD防治的热点。

目前认为FD多因负面精神情志因素、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胆汁分泌异常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等因素。其中负面精神情志因素与FD的发病密切相关,为其发病的早期报警因素[2],亦有认为可能是FD患者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调致因子,并可能影响最终临床预后[3]。另外正常人胃远端胃窦的收缩有度、幽门规律关闭、十二指肠球部的收缩正常以及胆道规律排泄胆汁,依次有序发生是胃肠正常运化的重要环节。若其运动失调失序,导致饮食停滞及胃肠胀气,引起上腹痛等症状。

研究发现FD患者一者因消化间期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igrating motor complex, MMC)明显异常,胃窦MMCIII 期收缩波幅、频率及持续时间均有所缩减,即胃肠运动动力不足;二者消化间期的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 MMCII 期的正向蠕动百分比降低,逆向蠕动发生率增高,而消化期十二指肠收缩及孤立性幽门收缩波百分率明显增高;此外,亦有研究[4]发现胆囊收缩功能与脾虚呈正相关,脾虚证之胆囊具有横径小、张力差、细长形及胆囊收缩率低的特点,因而其胆汁分泌功能差,影响机体正常消化功能,导致饮食停滞胃肠。另外Hp持续感染诱发局部炎症反应、增加胃泌素释放和胃酸分泌等从而影响胃肠协调运动,董伟等[5]研究显示: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和1年后的随访中,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Hp根除组症状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另一项研究显示,大部分Hp根治FD患者随访1年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而Hp持续感染者的FD患者的症状无显著缓解,反证Hp感染在FD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诸多致病因素常单独或相兼导致胃肠排空延迟,出现餐后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导致胃肠内环境失稳,从而使脑肠轴调节的失衡引起相关脑肠肽5-羟色胺(5-HT)、P物质(SP)、一氧化氮(NO)、神经肽(NT)、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等的分泌失调而发病。

1.1脑肠轴在F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认为,脑肠轴是将认知和情感中枢与神经内分泌、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相联系的双向交通通路,对胃肠运动的调控主要是:内外环境应激因素刺激→胃肠神经系统(ENS)局部调控→兴奋性脑肠肽分泌↑,胃肠收縮排空功能↑→椎前神经节接受和调控→脑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接收信息并整合→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抑制性脑肠肽↑→胃肠神经或效应细胞接收信息,胃肠舒张排空能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6]。当兴奋与抑制胃肠功能的脑肠肽分泌失调,机体通过脑肠轴之间的神经内分泌网络的双向环路对胃肠道靶器官调节,经多层级联调控使胃肠道运动、感觉、分泌和免疫功能发生变化,引起胃肠异常的动力活动,导致FD病变的发生[7]。

脑肠互动的关键是以相关脑肠肽作为递质对机体胃肠功能进行调节,兴奋作用的脑肠肽主要在消化系统分布最多的部位是胃和十二指肠,及脑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背根和肠道神经系统,通过相关神经通路刺激胃肠平滑肌收缩和相关消化酶的分泌反射,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及排空能力;抑制作用的脑肠肽主要分布于脑和胃肠道中,可广泛引起胃肠平滑肌的舒张。只有当脑肠轴功能正常,调节脑肠肽分泌合理,才可维系正常胃肠功能。

1.2相关脑肠肽在F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穴位贴敷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穴位按压组及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 各40例。对照组平均年龄 (24.5±2.4) 岁, 孕周 (39.08±0.87) 周, 新生儿体重 (3.06±0.34) kg;穴位按压组平均年龄 (23.5±2.3) 岁, 孕周 (39.07±0.83) 周, 新生儿体重 (3.12±0.37) kg;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平均年龄 (26.5±2.1) 岁, 孕周 (39.09±0.87) 周, 新生儿体重 (3.04±0.34) kg。三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穴位按压组采用穴位按压进行治疗;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采用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

1.2.1 穴位按压治疗法

穴位:双侧合谷、三阴交。用双手拇指腹侧指尖进行按压, 采用先补法冲击轻按压双侧合谷, 按压时间为5 s, 停顿1 s。

1.2.2 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法

中药制备中, 采用怀牛膝、法半夏, 均按1:1比例进行配比, 打成细粉, 加适量蜂蜜调成糊状, 将其制成饼状[2]。临床医生为产妇进行穴位按压后立即给予穴位贴敷, 第二产程不需按压。

1.3 观察指标

临床医生对穴位按压组及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在第一产程按压或贴敷前后30 min进行宫缩评比, 对照组则在同一时间点进行评定, 并对三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

1.4 评定标准[3]

根据疼痛分析, 将其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0级:产妇未产生疼痛感;Ⅰ级:产妇伴随轻微疼痛, 有轻微不适感;Ⅱ级:产妇有明显腹痛, 并伴随出汗症状, 但可忍受;Ⅲ级:产妇伴随强烈腹痛, 无法忍受。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t检验, 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对照组Ⅰ级疼痛22例 (55.0%) , Ⅱ级疼痛10例 (25.0%) , Ⅲ级疼痛为8例 (20.0%) , 总有效率为0%;穴位按压组Ⅰ级疼痛10例 (25.0%) , Ⅱ级疼痛8例 (20.0%) , Ⅲ级疼痛7例 (17.5%) , 总有效率为37.5%;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Ⅰ级疼痛2例 (5.00%) , Ⅱ级疼痛0例, Ⅲ级疼痛0例, 总有效率为95%。三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

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为 (400.42±140.30) min、第二产程时间 (34.91±22.47) min、第三产程时间为 (5.98±4.10) min;穴位按压组第一产程时间为 (324.152±152.52) min, 第二产程时间为 (27.78±17.19) min、第三产程时间为 (6.22±3.53) min;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第一产程时间为 (314.15±135.78) min、第二产程时间为 (29.18±17.80) min、第三产程时间为 (6.62±4.53) min。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宫缩痛源于产妇分娩过程[4], 从规律宫缩开始到胎盘娩出, 可分为3个产程[5]。第一个阶段, 由于宫口打开程度较小, 此时产妇并不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 但会感到不安;第二个阶段, 宫口打开至7 cm以上, 产妇便会产生便意。此时, 临床医生应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 与其进行交流, 了解其心理感受, 消除不良情绪, 为分娩做好准备[6]。在此期间, 临床医生应禁止让产妇采取身体后仰的姿势, 并正确指导产妇采取侧卧, 配合呼吸法来减轻疼痛感。

本次研究中, 分别对三组产妇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 对照组Ⅰ级疼痛22例, Ⅱ级疼痛10例, Ⅲ级疼痛为8例, 总有效率为0;穴位按压组Ⅰ级疼痛10例, Ⅱ级疼痛8例, Ⅲ级疼痛7例, 总有效率为37.5%;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组Ⅰ级疼痛2例, Ⅱ级疼痛0例, Ⅲ级疼痛0例, 总有效率为95%。在治疗30 min后, 三组产妇宫缩痛评级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三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产妇宫缩痛情况下, 采用穴位按压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不仅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状况, 还能大大缩短产程, 有利于提高临床有效性, 值得临床推广[7]。

参考文献

[1]梅晓芳, 潘佩光, 李海筠, 周俊亮, 林青梅, 黄娟苗, 许敏, 郭洁明.穴位按压和中药穴位贴敷对产程及宫缩痛影响的临床观察[J].新中医, 2011, 08 (22) :126-128.

[2]李丽萍, 庄爱文, 包烨华, 楚佳梅, 窦晓青.穴位埋线防治气血亏虚型产褥期妇女宫缩痛[J].中国针灸, 2014, 01 (24) :34-36.

[3]胡莉娜, 钱敏, 陈亚青.中药穴位贴敷缓解经产妇产后宫缩痛5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3, 03 (08) :326-327.

[4]周毓萍, 石丽丽, 程麦莉, 权金林.穴位按压对产妇子宫缩复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12, 05 (11) :86-87.

[5]张乐燕.中药穴位贴敷缓解产后宫缩痛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11 (63) :895-896.

[6]周毓萍, 石丽丽, 程麦莉, 权金林.穴位按压对产妇子宫缩复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 2012, 05 (71) :86-87.

穴位贴敷 篇6

关键词: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膝骨性关节炎

本研究就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进行了分析, 研究对象为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本院自2011年5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 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 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60例患者,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上相比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方法治疗, 对观察组患者在穴位贴敷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穴位贴敷就是将药物捣成细末, 用水、醋、蛋清、蜂蜜、植物油等调和成糊状, 支撑药贴, 直接贴在穴位上。治疗周期为6周, 每天贴2次, 分早晚贴。在此基础上再联合穴位按摩, 通过手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穴位, 按摩手法分为推、拿、捏、锤等。治疗周期同样为6周, 每天1次, 穴位按摩时间为15 min。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1.3 疗效判定:

参考《中药新药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治疗结束后, 患者的膝骨性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的为显效, 患者膝骨性关节能够活动, 但是还有一点僵硬的为有效, 治疗结束后, 患者膝骨性关节功能无明显变化的为无效。另外观察对比患者膝关节各项体征评分, 参照膝关节各项体征积分[2], 具体见表1。

1.4 统计学分析:

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都是采用SPSS17.0软件, 计量资料用 (±s) 来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结束后,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各项体征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 具体见表3。

3 讨论

穴位贴敷疗法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 其实质是一种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而不仅仅是单纯某一因素在起作用。通过将药物捣碎, 制成药贴, 贴在患者穴位上, 通过药物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 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 疏通经络, 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穴位按摩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 以按摩为主要施治, 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穴位按摩具有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 激发人的经络之气, 以达到通经活络、调整人的功能、祛邪扶正的目的[3]。穴位按摩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 其手法渗透力强, 可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调节人体功能, 具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疏通经络、平衡阴阳、延年益寿之功效。穴位贴敷与穴位按摩相结合, 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当中, 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疏通患者的经络气血运行, 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4]。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结束后, 60例患者中, 55例患者的膝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3例患者有效, 仅有2例患者治疗失败, 治疗的疗效达到了96.7%, 患者对治疗结果非常满意。对照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治疗结束后, 60例患者中, 只有38例患者的膝骨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22例患者的膝骨关节功能无明显好转, 治疗的疗效只有63.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 观察组治疗后膝关节各项体征积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优,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促进了患者的健康, 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茵萍, 蔡红, 周静珠, 等.皮部理论与穴位贴敷疗法的相关性[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11 (6) :221-223.

[2]周洪保, 张曦, 吕正祥.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J].中医药导报, 2012, 14 (2) :325-327.

[3]夏玉萍.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发生再骨折的风险及其临床特点[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12 (10) :178-179.

穴位贴敷 篇7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风湿免疫疾病患者40例, 入选病例均符合风湿免疫疾病诊断标准, 且经病史询问、临床表现观察及影像学检查确诊。将入选病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20例, 观察组男8例, 女12例, 年龄22~67岁, 平均 (46.82±5.73) 岁, 病程0.6~22年, 平均 (16.58±4.53) 年, 疾病类型:风湿性关节炎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7例、强直性脊柱炎4例;对照组男10例, 女10例, 年龄24~65岁, 平均 (48.80±5.64) 岁, 病程0.5~20年, 平均 (15.22±5.06) 年, 疾病类型:风湿性关节炎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强直性脊柱炎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制订的相关疾病诊断标准。

方法:①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20mg/次, 1次/d。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贴敷, 膏药组分:川乌、红花、白芥子、干姜等, 待用。贴敷穴位选择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外关穴, 贴敷方法:取1贴膏药, 隔5 d贴敷1次, 1个疗程共贴敷1次, 将膏药置于上述穴位上, 用胶布封好, 避免药液流出, 每次贴敷6~8 h, 如患者病程较长, 可适当延长每次贴敷时间, 如遇贴敷不适需及时取下, 贴敷期间需禁烟酒、海鲜、辛辣饮食。

观察指标:两组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1年的时间, 记录每年发病次数和每次发病持续时间, 并与治疗前对比, 统计治疗总有效率。

疗效判定标准:结合患者发病次数和临床表现评估治疗效果:①显效:疼痛症状消失, 活动能力恢复正常, 每年发病次数减少2/3;②有效:疼痛症状和活动能力明显好转, 每年发病次数减少1/3;③无效:疼痛症状和活动能力未有任何改善甚至加重[1]。治疗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年均发病次数和发病持续时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年均发病次数和每次发病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好转, 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穴位贴敷治疗风湿性免疫疾病的基础是现代医学透皮吸收机制[2]。皮肤吸收外界物质主要是通过表皮角质层细胞和皮脂腺、毛囊细胞等来完成, 其中, 角质层细胞用于吸收脂溶性物质, 其他组织用于吸收水溶性物质, 真皮中含有丰富的结缔组织, 能够通过转运作用使药物顺利进入体液循环。贴敷药物多含有芳香的味道, 散发芳香气味的挥发油等都具有促渗作用, 可直接作用于角质层加速角质层, 结构变化, 从而加快药物的吸收速度[3,4]。贴敷药物中的亲油性药物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是一种无毒透皮促进剂, 广泛应用于多种外用制剂中。

中医研究认为风湿免疫疾病多是正气亏耗所致, 久治不愈就会损伤肝肾, 形成虚实夹杂的疑难之证。穴位贴敷用于风湿免疫疾病的防治, 本质在于针灸经络腧穴治病机理, 加之药物的促进作用, 使药物直接刺激腧穴, 从而激发经气, 扶助正气, 调节内脏系统, 进而全面防治风湿免疫疾病, 控制病情进展。现代医学也同样证明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中医传统贴敷疗法配合现代理疗设备可进一步提升腧穴部位的吸收功能, 通过医学设备的辅助作用, 药物成分更容易透过皮肤直达病灶, 发挥药物与经络刺激的共同作用, 从而调节免疫异常, 恢复机体环境平衡状态, 有利于风湿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综上所述, 穴位贴敷不仅效果显著, 而且没有不良反应, 不经过肝脏和胃肠道能够直接进入体液循环, 因此安全性更高。

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防治风湿免疫疾病的疗效。方法:收治风湿免疫疾病患者40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 对照组口服来氟米特, 观察组配合穴位贴敷疗法,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 观察组年均发病次数和发病持续时间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穴位贴敷治疗风湿免疫疾病通过现代透皮吸收机制直达病灶, 安全、有效。

关键词:穴位贴敷,风湿免疫疾病,透皮吸收

参考文献

[1]刘红丽.探讨临床护理干预对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3, 33 (5) :2483-2484.

[2]王会儒.太极拳干预风湿免疫疾病研究现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 32 (5) :466-474.

[3]党万太.不同中医证型痛风患者的临床指标对比分析及其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 (10) :1323-1327.

穴位贴敷 篇8

关键词:穴位贴敷,小儿腹泻,临床效果

小儿腹泻是一种多病原、多因素的消化道疾病, 中医又称之为泄泻, 在世界范围都是儿科公共卫生发病率较高的问题[1]。对于2岁左右的婴幼儿尤其是在夏秋季节, 更是这种疾病的高发期, 这种儿科疾病会引发大便性状的改变和次数增加, 治疗起来颇为棘手。我科近年来通过日常临床工作发现, 穴位贴敷用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对于疾病的恢复有很好的疗效, 具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中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儿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泄泻》的标准, 同时参照《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我科将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0例腹泻患儿随机按住院单双号分成两组, 观察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外加中医穴位贴敷, 男26例, 女24例, 平均年龄 (1.75±0.56) 岁, 其中轻度脱水5例, 无明显脱水23例;对照组50例只进行常规治疗, 男2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 (1.87±0.34) 岁, 其中轻度脱水6例, 无明显脱水21例。对比病患儿脱水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除腹泻外的其他生理指标均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排除标准

排除全身性疾病和细菌性感染的患儿, 排除中途停药或者转院治疗的患儿。

1.3 方法

(1) 对照组的腹泻儿童, 给予止泻灵颗粒 (1~2岁, 5g/次) , 常规治疗, 防止脱水, 根据不同的临床情况可以配合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鞣酸蛋白等药物治疗。 (2) 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穴位贴敷, 穴位选择神阙、涌泉两个穴位, 贴敷本院自制的止泻药, 成分选取木香、丁香、肉桂、吴茱萸, 将四种药物等量研磨成细粉状。操作过程:取药粉5~8g, 加入食醋调成糊状, 贴敷于脐部神阙穴, 再取10g药粉, 加食醋调成糊状, 分作两等份, 贴敷于双侧涌泉穴, 1次/d, 10h/次。每处穴位贴敷外部均用纱布固定, 治疗过程中, 患儿不采用其他治疗方式。

1.4 疗效评定[3]

根据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究组委会关于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的补充建议, 不同标准如下, 显效:治疗5d内大便恢复正常, 每天低于3次, 性状好转, 大便常规检查正常, 外观呈现软便, 但是临床症状未全部好转;有效:治疗5d大便转变为糊状每天少于4次, 水样症状减少, 全身各项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治疗5d后, 大便的性状, 每天的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平均数±标准差 (±s) 形式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结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排异或过敏反应。

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χ2=3.84, P<0.05。

3 讨论

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作用机制参照传统的中医学, 位于人体肚脐的神阙穴是任脉要穴, 与五脏六腑和十二经脉联通。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 有温中祛寒、健脾化湿的功效[4]。从现代医学的角度, 肚脐附近是胚胎最后闭合的部位, 该部位皮下无脂肪, 且血管丰富, 若在此处给药, 药物可直接扩散至血液当中。给药时, 贴敷药采用的是本院自己调制的止泄膏, 其中木香的作用行气止痛, 丁香温中助阳, 肉桂温中散寒, 吴茱萸散寒止泻。四种中药混合使用, 对于患儿起到温中散寒、健脾止泻、和胃消食的功效, 同时配上食醋增加皮肤的渗透功能, 可以使药物尽快的吸收。

中医穴位贴敷需要的注意事项, 贴敷前提前将治疗的方法、目的告知患儿家属, 并且需要仔细检查患儿的穴位附近表皮是否有破损的情况, 若皮肤破损则不能贴敷治疗;贴敷治疗期间, 需要控制饮食, 忌食辛辣油腻或刺激性食物;治疗过程中不断监控患儿的啼哭情况, 确定是否为服药引起的过敏反应;10h后揭去纱布, 观察患儿的贴敷部位是否出现红点或者瘙痒, 若患儿出现大面积红斑和灼烧样则停止贴敷治疗[5]。

从穴位贴敷对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得到, 观察组常规治疗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显效26例 (52%) , 有效22例 (44%) , 无效2例 (4%) ;对照组常规治疗显效16例 (32%) , 有效23例 (46%) , 无效11例 (22%)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6%,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 统计学处理后,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且两组试验统计过程中患儿均未出现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本文结果表明, 穴位贴敷的确能够有效增加小儿腹泻的疗效。

综上所述, 在常规治疗小儿腹泻的同时增加中药的穴位贴敷治疗, 能够明显提高治疗的显效率, 减少患儿病痛, 同时, 中药外敷的成本低, 便于操作, 简单易懂, 秉承中国传统中医学的指导方针, 值得在儿科腹泻的治疗中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红燕, 邹惠承.止泻敷贴灵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 2012, 4 (17) :1501-1502.

[2]刘东泉.中医敷贴治疗小儿腹泻86例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3) :174-175.

[3]叶礼燕, 陈凤钦.腹泻病诊断治疗指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15 (19) :8-9.

[4]石恩娟.丁桂儿脐贴预防红霉素胃肠道副反应的观察[J].护理与康复, 2012, 8 (3) :258.

穴位贴敷 篇9

【摘要】目的:通过良肢位设定联合穴位贴敷对治疗脑中风患者肢体痉挛的疗效观察,让其了解疾病的发展与转归,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从而缓解肢体痉挛的发生,减少脑中风患者的致残率,提高其自理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我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脑中风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分组后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良肢位摆放联合穴位敷贴干预,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四周后再分别对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运用SPSSV17.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无明显差别,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采用良肢位设定联合穴位敷贴4周后,实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和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肢位设定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缓解肢体痉挛的发生,减少脑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对提高日常生活有效。

【关键词】良肢位设定;穴位敷贴;脑卒中;肢体痉挛;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死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重症监护技术和综合抢救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病人死亡率已明显下降,但致残率却大幅度升高达80%[1]左右,重度致残者达40%[2]。脑卒中三周内约90%的患者都會出现痉挛,持续痉挛可造成肩手综合症、肩关节半脱位、足下垂等并发症,是导致脑卒中偏瘫致残的主要原因。如果对于脑中风患者只注重病情的观察和治疗, 而忽视早期良肢位摆放及早期康复训练, 许多病人虽然挽救了生命, 但残障率却明显升高[3-8]。我科开展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良肢位设定联合穴位贴敷,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功能残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2012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120例,病程≤3个月,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在(51.6±15.2)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17例,年龄在(48.5±17.4)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和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人选择标准

1.2.1纳入标准 (1)脑出血或脑梗死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CT或MRI确诊;(2)已明确与脑中风引起的偏瘫肢体处于痉挛状态,痉挛程度按照改良的Ashworth分级,痉挛在2—3级者:(3)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患者.

1.2.2排除标准 (1)病情危重或急性期病情尚未稳定,伴有意识障碍或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2)既往有运动功能障碍,如类风湿关节炎、关节畸形及神经肌肉的病变等对运动功能有直接影响的疾病;(3)合并有严重的心、肺、肝、肾疾病、糖尿病或有严重出血倾向者;(4)已进行肉毒素注射或近期持续服用有镇静作用的中西药及肌肉松弛剂者;(5)皮肤敏感者及不能积极配合治疗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9],都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以及运动功能训练。对照组取自然体位,实验组在生命征平稳后即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由护士协助完成良肢位的摆放联合穴位敷贴。具体方法[10]:(1) 仰卧位:头部垫枕头,面部朝向患侧,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能出现屈曲。患侧肩关节下方垫一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下方垫一软枕,使患侧骨盆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在胭窝处外侧放置一小软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足底与床尾之间放一硬枕,使足处于中立位,防止踝关节跖曲。每种姿势必须定时进行体位变换,每2~3 h更换一次。 (2)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方伸直,肩关节前屈约90。,下方用一较厚软枕支持,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放一枕头,使躯于呈放松状态;(3) 患侧卧位:头位垫在枕上,患侧肩胛骨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偏瘫侧上肢和躯干呈90。角。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下面垫枕头,背部放一个枕头,躯干取放松体位;④床上坐位:髋关节保持90°的屈曲位,背部用枕头垫好,保持躯干伸展,双侧上肢伸展位放在床前桌上。最好在臀下放一坐垫,双膝屈曲50-60°,膝下放一软枕,患侧足底抵一沙袋,保持踝关节背屈或足中立位。⑤轮椅坐位(端坐位):在轮椅靠背处垫一块木板,使患者躯干保持伸展,臀部尽量坐在轮椅坐垫后方,双上肢伸展位放在轮椅前桌上,或稍屈曲放于轮椅扶手上,前臂旋前,手指伸展,膝关节屈曲90°,双脚平踏于地板上或轮椅脚踏上[11]。

穴位敷贴选择的穴位部位为曲池、合谷、外关、肩髎、肩髃。皮肤用酒精消毒待干后贴于相应穴位,24h 后揭去,经过1~2h 后再贴上新的穴位敷贴,1 次/d,一周为1 疗程。注意事项:操作时为患侧穴位; 穴位敷贴不可潮湿;不要在患者紧张、饱食、饥饿、二便未排清下进行;患者注意保暖;贴上穴位敷贴后要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以患者耐受为宜;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每天在敷贴处按压3-5次,每次一分钟。

对实验组患者每天贴上穴位敷贴后采取良肢位设定,一周为一疗程,四周后进行Barthel指数评分及肌力测定,对照组常规治疗及护理。

2 结果

2.1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52.18±13.31)相比,治疗后实验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74.57±14.08)明显升高,p<0.05。详细结果见表1。

3 讨论

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患侧偏瘫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下肢外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起的牵张反射亢进所致[12]。良肢位摆放是为了保持肢体的良好功能而将其摆放在一种体位或姿势上,目前多应用在脑中风患者、截瘫、偏瘫、四肢瘫等软瘫期患者,能够对抗患者肢体痉挛模式的出现,促进肢体功能更快的恢复[13]因为卒中病人的偏瘫是中枢性瘫痪,其特定的病理过程表现为病人病情将经历驰缓期向痉挛期转换的过程,大多数病人的痉挛模式为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痉挛.病人这种痉挛模式既是恢复的自然过程,又是进一步恢复的障碍,早期的康复护理中注意体位的正确摆放,会预防和减轻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程序。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有着悠久的历史[14-16]。甘灵玲[17]研究表明,穴位敷贴作用机理是通过“吸收”、“射透”、“反射”、“渗透”等过程,产生“生物共振”效应,从而激发肌体细胞活性,有效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组织供氧,改善新陈代谢,加速人体所需的生物酶的合成,达到祛风痰、通经脉、调气血、平阴阳。

在本组病例中,接受早期良肢位摆放联合穴位敷贴的患者,其肌痉挛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脑卒中早期良肢位摆放联合穴位敷貼对于抑制肌肉痉挛,减少并发怔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进一步的康复训练创造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丁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分期康复护理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25):180-181.

[2]蔡文智,李亚洁.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41

[3]金春莲, 刘肇清. 超早期良肢位对偏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J] . 护理研究, 2004, 18( 4A) : 605-606.

[4]梁娟.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J ] .全科护理, 2010, 8( 8B) : 2119.

[5]江华, 张素玉, 黄淑珍, 等.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J] . 护理研究, 2010, 24( 7B) : 1828.

[6]赵扭珍, 程艳华. 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进展[ J] .全科护理, 2010, 8( 5C) : 1387-1389.

[7]王敬茹, 王霞, 于新美.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J] . 护理研究, 2009, 23( 10A) : 2572-2573.

[8]万霞, 赵辉.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 J] .护理研究, 2007, 21( Suppl 2) : 15- 16.

[9]温国辉,吴勇.急性感染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一6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J].检验医学教育,2005,12(2):4l—43.

[10]马诚.成鹏.实用康复治疗技术F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

[11]曹艳. 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护理体会[C]. 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2007:589-590.

[12]南登崑. 康复医学. 第四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166.

[13]陈伟红,夏春丽,李绣球.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软瘫期患者褥疮治疗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22-424.

[14]来晓龙. 穴位贴敷疗法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0, 32( 2) : 1 - 2.

[15]王世宏,崔加林,丁为庆. 综合疗法加脑神经生长素穴位封闭治疗脑梗死肢体偏瘫240 例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 2002, 42( 17) : 11.

[16]王淑敏. 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J]. 山东医药, 2004, 44( 13) : 56.

穴位贴敷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0年3月—2014年4月该门诊接收耳聋耳鸣患者600例,按接诊时间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300例(男性100例,女性200例),年龄处于20~70岁范围内,平均(50.6±0.6)岁;病程处于3个月~10年范围内,平均(4.2±0.2)年;对照组患者300例(男性120例,女性180例),年龄处于25~75岁范围内,平均(55.9±0.9)岁;病程处于4个月~11年范围内,平均(5.3±0.3)年。

1.2 临床诊断

①患者均符合耳聋、耳鸣疾病临床诊断;②患者均自愿参与

1.3 方法

1.3.1 医治组

医治组患者给予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针灸:选取患者百会、耳门、听会等穴位作为针灸主要穴位,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配穴,如身体虚弱患者可选内关、神门等穴位;肝火旺盛患者可选外关、太冲等穴位;气血不足患者可选合谷、三阴交等穴位。针灸穴位选择完成后,利用捻转补泻法针刺,选择28号毫针,针灸前期做好消毒工作,每次针刺时间为8 min,轻柔提插捻转毫针,待患者出现剧烈疼痛感后停止捻转工作,并留针30 min;同时,利用补法针刺,选择长度为1.5寸毫针,针灸前期做好消毒工作,刺入后若患者感觉针刺穴位肿胀、麻木,操作人员应以200转/min的速度捻转毫针,待针刺感觉逐渐扩散后,留针30 min,针灸1次/d,共针灸2周;穴位贴敷法:贴敷药由麝香、磁石、木香等药物组成,除少许麝香外,其余药物均为5 g,借助白酒将其调成糊状,贴敷于患者涌泉、神阙穴。贴敷1次/d,30 min/次,每15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且每疗程结束后停止治疗3d,然后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若治疗过程中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变化,应立即中止穴位贴敷治疗,改为其他治疗。

1.3.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中药辨证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分为3种类型,包括:肾虚型、肝火旺盛型、脾胃失调型,对于肾虚型耳聋耳鸣患者来说,应将滋补肝肾作为治疗原则,可使用熟地、丹皮、甘草等药物,煎服服用,1剂/d,早晚各1次;对于肝火旺盛耳聋耳鸣患者来说,应将消炎去火、活血化瘀作为治疗原则,可使用车前子、当归、黄芩等药物,煎服服用,1剂/d,早晚各1次;对于脾胃失调耳聋耳鸣患者来说,应将健脾养胃、活血补气作为治疗原则,可使用当归、柴胡、黄芩、白术等药物,煎服服用,1剂/d,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4周。

1.4 观察项目

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标准[2]: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听力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听力功能逐渐恢复,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为见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听力功能开始恢复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听力功能未发生变化,且病情加重为无效。

1.5 统计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该研究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该研究中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显示,经针对性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改善,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和对照组相比(96.7%vs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耳鸣是临床常见病症,是指在不具备外界干扰因素下耳内所产生的刺激性声音,临床认为该疾病多和神经病变有关,或由自身因素导致[3,4,5]。相关报道结果显示,耳聋耳鸣疾病的产生和听力功能受损密切相关。目前,临床西医治疗过程中均将改善耳内循环功能作为主要治疗原则,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无法满足患者需求。

中医认为,耳聋耳鸣由气血不足、寒气入侵等各种因素共同导致,因此,临床治疗期间应将活血化瘀、滋阴养肾等作为主要原则。任建兵等[6]研究报告显示,针刺患者耳部穴位,可改善相应细胞凝聚现状,提高细胞性变能力,有效预防缺氧现象的发生,从而加快血液流动,恢复细胞功能[7]。另外,其研究报告还显示,临床针灸期间充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灸主要穴位时同时针灸配穴,可改善患者身体现状,提高临床治愈率;穴位贴敷可直接刺激贴敷穴位,提高药物渗透功能,使药物浓度高于其他部位;且该贴敷方法简便易学,费用少,可减轻患者经济费用。王招玲等[8]研究报告显示,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针对性护理,以便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包括:①耳聋耳鸣患者需戒掉掏耳朵的习惯,因为一旦掏耳朵时操作不合理,将损伤耳道和鼓膜,甚至感染,降低患者听力;②远离噪音。噪音过大会诱发噪音性耳聋;③避免拍打头部和耳部。拍打头部会损伤自身听力,而拍打耳部则诱发耳鸣破裂,该现象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④掌握正确擤鼻涕方法。擤鼻涕时应一个一个擤,切莫同时捏住擤,以免诱发中耳炎;⑤感冒、呼吸感染患者禁止乘坐飞机,预防耳痛、鼓膜充血等现象[9];同时,全身性疾病、老年患者、新生儿均应按时检测听力,尤其是新生儿,以便提早预防并治疗。

该组研究实验的600例耳聋耳鸣患者,分别给予中药治疗、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后发现: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好转率和中药单纯性治疗组患者相比(96.7%vs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借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患者,安全、可靠,可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好转率高达98.0%,符合张耀光[10]研究报告;从随访结果得知,诸多患者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等因素的存在,致使听力再次下降,病情发作,提示:临床治疗期间应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确保足够睡眠,远离噪音,保持愉悦心情,从而降低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给予耳聋耳鸣患者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效果明显,可改善临床症状,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颖颖.针灸结合穴位贴敷治疗耳聋耳鸣临床观察[J].求医问药,2012,25(12下半月):626-627.

[2]李阳,闫祝帆,李芳.针药并用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14(9):91-92.

[3]姜岳波,黄彬,郑志新.耳鸣耳聋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24(11):65-67.

[4]费秋红,张兴华,崔萍萍.中医疗法护理耳聋耳鸣的应用体会[J].辽宁中医杂志,2014,32(8):1728-1729.

[5]孔秀莲.耳聋耳鸣辨证施护[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6(13):114-115.

[6]任建兵,牛彦红.针灸配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44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8(15):49-50.

[7]王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3,16(2):110-111.

[8]王招玲,姜兰英,唐淑兰,等.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耳聋耳鸣36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3,14(3):49-81.

[9]李丹青,高祥福,路广余.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聋耳鸣55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18(7):519.

上一篇:犬只管理下一篇:声乐语言艺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