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思想

2024-05-11

后现代教育思想(精选12篇)

后现代教育思想 篇1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人士, 他的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依然散发着荧荧光辉。作为一个教育者, 我们能从孔子的教育思想了借鉴什么呢?能够怎样把传统的教育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 更好教育学生, 取得更好的效果, 培养智商情商都高的合格人才。

一、以身作则, 言传声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从,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孔子认为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正派的作风在教育过程中能产生巨大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孔子说“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教师自己都没做到端正, 如何让学生端正。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班主任影响更明显。孔子是以身作则的提出者, 也是实践者, 他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 能言教者多交流, 言不能教者以行影响他。一个合格优秀的教师既不错过人才, 也不浪费言语。言在说理, 不言在于示范, 言传身教, 孔子更强调身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教师要努力学习, 提高自己的知识, 增强自身素质,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的要求, 教育学生要坚持不懈。作为一名好教师, 敢于放下先生的架子。孔子倡导“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公冶长》) 。为人师者, 做到了既敏捷.又勤奋好学, 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浅的人请教当作是可耻的事情:所谓“君子博学于文” (《雍山》) 。——这不仅不会降低威信, 而且将大大提高教育者在受教育者心目中的圣洁地位。

三、爱教爱生, 无隐无私

孔子说“仁者爱人, 智者知人”。就是说仁者要爱护人, 关心人, 把人当人看待。智者要了解人, 识别人。在教育中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 思想动态, 生活细节, 遇到问题及时的给予学生帮助, 使学生能把你看成朋友, 看着依靠, 能够向老师袒露心声,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教育学生要倾己所有, 做到无隐无私。孔子重视学生特长, 能虚心向学生学习, 这在现代的教育中, 很难做到这一点。正因为孔子能爱人, 能知人, 他与自己的弟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也得到共同的发展进步。以众人为师, 以众人为亲, 这是一个合格教师应该有的品质。

四、循循善诱, 讲究教学方法

孔子在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 善于启发学生的心智。他说“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夷”、不愤不启, 不诽不发”、“举一翻三”“闻一知十”等。颜渊曾赞叹孔子:夫子循循然善于诱人, 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 欲罢不能。由此可见, 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技巧, 讲究教学方法, 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心理品质, 也是对学生进行良好教育的条件。

历代先贤智者很多都继承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如韩愈的《师说》,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者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素质教育更需要孔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教育如何更好的教育者要求我们能从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中吸取营养。

后现代教育思想 篇2

《老子》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从挖掘名著的`寓义出发,对<老子>进行认真的解读,可发现其中的许多观点对当今的教育有启发和帮助作用.<老子>全文论及教育的并不多,但微言大义,字字珠玑,是促进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的一剂催化良方.

作 者:李建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湖北,武汉,430074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年,卷(期):14(3)分类号:B223.1关键词:教育 文化 哲学

后现代教育思想 篇3

一、关于教育时间

孔子确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的理想,蕴含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认为学无止境,学习和接受教育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而应该与生俱在,直至死亡。终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与人生相始终,不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在这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中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通过自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人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孔子自认为是“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1人家夸奖孔子多能,弟子以为是老天爷对孔子特别厚爱,才让他既如此有智能又具有众多的艺能,孔子却自谦地说,自己是因为生活的需要,所以才用心学习各种技能,但是又因为自己还有更大的志向,所以也不会就耽乐于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中,因此,会了一样再学一样,所以智能众多。

二、关于教育形态

终身教育理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现代教育应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知识学习模式,同时,还要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隔,谋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统一。并从整体上寻求具体的联系,给受教育者以理智、道德、情感、审美、体育等多种教育,以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为政以德,辟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孔子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强调只有拯救人心,才能拯救世界。因此,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以达“仁”的境界。孔子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在孔子看来,“君子儒”应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到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改革中去。孔子所谓“三千徒弟子,七十二贤人”中,有不少从政的。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人,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子贡常相鲁、卫,在施政上很有政绩。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启发”一词由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囟材施教,特色鲜明。可见,孔予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与教学形式等方面,与现代终身教育理论都有着非常近似的主张。

三、关于教育结果

终身教育可以导致个人获得、更新和提升知识、技巧和态度的改变,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即志向“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德才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的教育目的。“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修养自己,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使一般人安乐,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修己,讲的是“德”。孔子尤其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认真为社会做事。这便是忠。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孔子强调君子应有治国安民之术和治国安邦之才,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能治“千乘之国”,“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论语·八佾》);而且还要“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内容和形式,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之修养。因此孔子是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几方面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家。

四、关于教育对象

传统教育主要局限于儿童、青少年或青年,终身教育则同时涵盖社会上所有不同年龄段的人,即全民化。强调在教育中要充分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坚持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能自由、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与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有着一脉相承的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平民。将教育普及于平民,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分等级、种类,即教育应该面向全民,致力于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

五、关于教育实践

胡适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篇4

1. 胡适对高校“扩招”的看法。

胡适在学校教育方面强调“质”与“量”并重, 反对高校盲目扩大教育规模。他认为扩大教育规模不宜从高校起, 高校不宜追求“大而全”。胡适认为看似“量的发达”的进步是没有基础的, 而教育的基础却是很重要的, 即“使各个学龄儿童都得受义务的小学教育, 使人人都感觉小学教育是‘人’必需的东西”。胡适认为“高等教育之所以还办不好, 原因在于教育基础太狭小, 欲要救济教育的失败, 根本方法只有全力扩大下层的基础, 就是要做到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 受教育的人多了, 单有文凭的资格就不够用了, 多数人自然会要气真正的知识和技能了”。

2. 胡适的家庭教育思想。

胡适十分重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 他认为“一个人小的时候, 最是要紧, 将来成就大圣大贤英雄豪杰, 或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 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胡适的家庭教育着眼于子女前期的学习与生活, 更注重于子女终身的事业与做人, 不仅包涵丰富而且系统完整。其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子女自立成人, 宗旨是让子女成为自立的人。胡适在家庭教育中主张一种激发子女自我教育的教育模式, 即孩子形成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的活动。父母应该培养子女有自己的立场, 让他们自主判断、自主选择、自主决定。这些思想都对我国现代家庭教育有很多启示, 现代家庭中打多是独生子女, 使得家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太过溺爱, 全部代劳;另一种是以过来人的经验, 要求子女听从他们的安排。这两种都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建立起他们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意识, 更不能充分发展他们自己的个性和天赋。

二、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

胡适把教育视为培养人的百年大计, 主张教育的正常发展需要有独立的经费来源作支撑, 有科学民主的行政管理作保障和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作灵魂。

1. 教育经费独立的观点。

胡适主张学校教育应该有独立的经费来源, 主要是基于当时教育经费短缺而提出的主张, 虽然在当时看来是无法实现的不明智之举, 但是他的观点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首先是主张有钱人捐资助学, 仿效美国一些大学靠私人捐助来支撑学校发展;二是提请政府对教育经费拨款切实做到专款专用, 不得拖欠截留。

2. 教育应有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之风。

独立自由的学术研究可谓胡适的教育独立思想的真正意义所在, 学校教育要有“高价值的创造”。胡适反对把教育看作政治、经济的附庸。教育的独立并不是指教育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 相反教育独立还应该在这些因素的保护和引导下有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一方面希望教育在社会环境中有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地位, 另一方面希望在教育领域内营造一种独立、自由、民主的学术研究气氛。胡适赞赏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 原因就是因为他认为书院有一种“唯自修与研究”的精神。学校本该是学术研究的一块“圣地”, “大学必须有研究自由、思想自由、教学自由”, 研究是一个大学的灵魂, 大学不是仅仅教书的地方, 学生也不是仅仅只听从老师的教授, 学校提供了自由独立的学习研究之风, 学生才能成为有创造研究的人才。

三、胡适的高等教育观和职业教育观

1. 高等教育观。

在胡适的高等教育思想中, 有许多观点和理论都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借鉴的意义。高等教育是创造新学术的园地, 而学术也是国家无形的财富。胡适主张“大学教育应该朝着研究院的方向发展, 凡能训练研究工作人才的, 凡有教授与研究生做独立科学研究的, 才是真正的大学”。在高等教育、普通教育孰轻孰重的问题上, 胡适也发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改革和发展中国的教育, 当首先抓高等教育, 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直接为国家输送高等专门人才, 只有造就了大批这样的人才, 国家的各项事业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抓高等教育, 则是抓到了问题的根本, 否则便是舍本逐末。我国近几年特别注重增多基层特岗教师数量, 这给农村的基础教育发展了大量的人力, 但是重视量的同时更应该注视教师的道德素养和知识水平, 抓中小学教育, 首先必须要有懂得中小学教育的专门人才, 通过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来从事教育工作, 这样才能从最基础发展和提高中国的教育事业。

2. 职业教育观。

胡适在他的职业教育观中虽然没有形成具体完整的体系, 但是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仍具有现实意义。他提出了职业教育要与当地实际需要相结合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等等, 都是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制实施的内容, 这种教育制度有利于社会和市场拥有大量的技术型人才, 也使得青年就业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胡适特别重视青年职业选择要注重个人兴趣, 学生的职业选择有两个标准, 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相比, 个人需要更重要。个人需要主要是个人的兴趣和性情, “性之所近, 力之所能”, 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 才能易于获得成功。结合我国当前的择专业择职业的现实情况, 大多数教育机构和学生自身都倾向于社会的需要, 什么热门就学什么, 什么收入多就找什么工作, 而是否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是否适合自己却没有考虑。儿童和青年的发展阶段, 已经有了兴趣和潜能的显现, 家长和社会应该迎合他们的自身特点, 发挥他们的才智和潜能, 才会形成百花齐放的学科和职业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面临着各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教育更是担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 所以我们要承接前人打下的根基, 结合当下实际继续夯实教育思想, 为百年大计的教育发展而努力。

摘要:胡适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 更给予当时和后来的学者很多启发。特别是在教育思想方面, 胡适身体力行“完全”教育体制, 强调“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坚持教育独立思想等等。本文结合胡适教育思想的一部分内容, 希望能给予当代我国教育一些启示。

关键词:胡适,家庭教育,教育独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胡适.教育破产的救济方法还是教育[A].胡适论学近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8.

[2]胡适.论家庭教育[A].胡适学术文集?教育[M].中华书局, 1988.

[3]胡适全集[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4]白吉庵, 刘燕云.胡适教育论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5]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现代教育思想课后题1 篇5

第一章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八个方面:1)广泛性和平等性;2)终身性和全民性;3)生产性和社会性;4)个体性和创造性;5)多样性和差异性;6)信息化和创新性;7)国际性和开放性;8)科学性和法制性。

2、教育思想的内涵是什么?

答:从广义上讲,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从狭义上讲,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经过人们理论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思维深刻性、抽象概括性、逻辑系统性和现实普遍性的教育认识。

3、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是什么?

答: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体现在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三个方面。

4、教育思想由哪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教育思想由教育指导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论三个部分组成。

这三者既相互渗透又各有区别:它们都是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教育实践,都是表明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都要指导教育实践。但它们各自的表现形式和各自的形成途径也不相同。教育指导思想主要是通过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决策机构按规定的程序来形成或制定;教育观念则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何在制约教育的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非一日之功;教育理论只有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进行系统的教育科学研究才可能形成和发展。

5、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现代教育思想对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用“理性尺度”评价现实,揭露现实教育中的种种弊端,使人们认清现实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2)对未来教育进行预测、设计、规划,从对现实教育的评价中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分析中提出未来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制度、形式等,指明教育改革的方向;3)靠理论创造的社会舆论力量呼唤社会,尤其是教育界投身教育改革,使教育工作者具有参与教育改革的自觉性、积极的热情和必胜的信心。

6、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的意义。

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教育” 篇6

正是基于这一考量,2005年5月13、14两天,我们在北京大学召开了“教育:知识生产与文学传播”学术研讨会。会上,共有22位学者发表论文,涉及的话题,从晚清北京的女子学校,民初中学语文的教学实践,到当今中国大学的发展趋势,目光几乎贯穿整个二十世纪。具体论述中,既关注教育小说的兴起,课程建设的推进,社会教育的风貌,更关注知识团体/文学流派的大学背景,以及学科体制的建立与意识形态的纠葛等。总的研究思路是,在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文学史的背景下,来考察并阐释近代以降的教育问题。至于具体措施,则是力图通过若干意味深长的个案,沟通理论与实践,思想与制度,精英与大众,将“教育研究”从过多过细的操作层面解放出来。

从提交给会议的论文中,我选择了论题相对集中的十四篇,请作者重新修订,而后结集成书。全书共分三辑,第一辑“报章、出版与新教育”,讨论清末民初的画报、传记、小说、杂志等对于新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的强烈关注;第二辑“新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改革”,描述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中小学国文教学的改革、学制/学科的演进、女学生的命运,还有教育独立的思潮等;第三辑“文学课程与学科建设”,则从课程建设人手,探讨“新诗”、“民间文学”、“现代文学”、“文学史”、“文艺学”等课程(学科)是如何建构并逐渐占领讲台的。以下撮要介绍各文内容,不做评判与发挥,主要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大致脉络。

晚清京城里的兴女学,固然令人振奋,但绝非《女子权》等小说描写的那样轰轰烈烈。相比之下,与“女学”同时出现的“画报”更值得关注——二者本就同属新学,很容易互相勾连。同样谈论女学,跟小说家的天马行空不同,画报的作者会注意女学生走路的姿态以及公众的目光,女子服饰的变化,女子上街可能碰到的骚扰,女学堂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等,所有这些,都是兴女学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实实在在的问题。至于仕女画与新闻画的结盟,以及混合着民众的街头窥探与画师的笔墨技巧的“凝视”,同样值得我们仔细推敲。我的《流动的风景与凝视的历史——晚清北京画报中的女学》一文的论述策略是:以画报的图文来钩稽北京女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以女学的眼光,来审视画报的性别意识。以男性的眼光来观察、描述、赞美女学,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意识到其中很可能存在着某种焦虑、盲点乃至陷阱。比如,将女学生作为流动的风景来欣赏,而不考虑其实际利益与内心感受;又比如,过分强调对于女学堂的保护,未尝不包含私心;还有,嘴上谈论的是“女学生”,笔下出来的却是“时装美人”——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注意晚清北京画报中潜藏着的性别意识。那些充满好奇心的“凝视”,包含惊讶与激赏,也隐藏偏见与误会;但所有这些目光,已经融入女学成长的历程,值得我们认真钩稽、仔细品味。

晚清西学东渐,外国女杰的姓名、事迹竞相传人中国,对传统女性典范构成了空前未有的挑战。而寻求新典范的冲动,乃是伴随着女子社会化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处此新旧交替的时代,一批中外妇女传记以及各地女报的“史传”专栏纷纷出现,及时为晚清女性提供了众多取向不一的榜样。而基于政治理念、文化地域与时间差别的典范选择之异同,也随之发生。夏晓虹《晚清女性典范的多元景观——从中外女杰传到女报传记栏》即从新教育与新典范的结盟人手,以目前所能查找到的七部中外女杰传,以及分别发刊于京沪两地的《女子世界》和《北京女报》的传记栏为考察对象,剖析在外国女杰的选择引进与中国古代妇女楷模的重新阐释中,所呈现出的晚清女性人格理想构建的多元景观。这些承载着诸般新思想的古今中外女豪,在为晚清女性日益熟悉的过程中,也深刻地影响与改变了其外在的生活与内在的精神。

说到清末民初的启蒙思潮,“传记”固然发挥重要作用,“新小说”则声势更为浩大。比起政治小说、科学小说、社会小说、侦探小说来,作为类型的教育小说,较少受到学界的关注。大概正是有感于此,梅家玲撰写了《教育,还是小说?——包天笑与清末民初的教育小说》。作者具体考察了清末民初“教育小说”的译著情况,并以重要文化人包天笑的教育小说为例,探讨当时“教育”与“小说”间的种种纠葛。作者指出,包天笑译著的“教育小说”包括两大类,一类着眼学校教育,强调正规的少年成长学习历程;一类以无父无母的“苦儿”为主,借着主角的成长奋斗,召唤读者内心的激情感性。两者都是藉小说来达到教育目的,并且为“少年中国”的想象提供愿景。但是,包天笑在译著时常有许多商业考量,这一点,恰恰凸显了文化出版事业中,“商业”与“启蒙”的暧昧关系。

谈论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者,历来不太留意王蕴章其人其事。但事实上王氏是早期商务印书馆旗下的重要人才,自清末至民初的十数年间,连续为该馆主编《小说月报》与《妇女杂志》两份刊物。这两份杂志都在“五四”以后进行了重大变革,王蕴章谢幕退场,改由新文学阵营人士主导。此一过程,向来被诠释为新旧文化势力的交锋,代表旧势力的王蕴章的贡献也因此被一笔抹煞。不过,胡晓真的《知识消费、教化娱乐与微物崇拜——论(小说月报)与王蕴章的杂志编辑事业》一文的重点,倒不是为王蕴章翻案,而是在基本上承认他代表了新旧过渡时期逐渐式微的旧派文人的前提下,重新理解其如何在杂志编辑事业中,进行“缀述旧闻,灌输新理,增进常识”的工作。商务印书馆具有营利与启蒙的双重任务,而《小说月报》(以及《妇女杂志》)在王蕴章的规划下,不论栏目设计、内容选择,乃至版式编排,都展现了编者以杂志为百科式通俗教育的企图。王蕴章所编杂志,一方面呈现出现代的“知识与信息的消费化”与传统的“道德与教化的娱乐化”两种特质交错的画面,另一方面,则透露了编者个人怀旧品味的、以微物为中心的“微观式世界文本化”的倾向。

从晚清关于新教育的提倡,到“五四”对于男女教育平等的追求,作为传播文明三利器之一的“报章”,始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凌云岚所撰《“婚姻自由”与“教育平等”——以“袁舜英自杀”和“彭襄弃妻”为例》,以1920年发生在湖南长沙的两起新闻事件,讨论新文化人所向往的“自由恋爱”,是如何与“教育普及”纽结在一起的。袁舜英自杀和彭襄弃妻,原本可能只是湘省社会新闻中的两个小插曲,但在特定的时代思潮与文化氛围中,它们所触及的婚姻问题,最终被引向关于教育平等权的讨论。此后湖南之男校开放女禁以及女子参政运动热潮,虽有更为复杂的区域文化背景,但这两起事件至少也是触媒之一。作者认为,女子教

育的普及能够带来女性人格上的平等和经济上的独立,在此基础上,男女双方在婚姻家庭问题上所作的选择,才有可能通向真正的“自由”。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曾将他们所提倡的思想启蒙与文学革命,落实为“说现代中国人的话,而不是古人或外国人的话”,“说自己的话,而不是他人的话”,“发出真的声音,而不是瞒和骗的虚假的声音”这样三个基本要求上,而他们显然是将实现理想的希望寄托在年轻的一代身上。钱理群《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以(新青年)为中心》一文的论述重点,是强调要实现前述启蒙要求,教育是一个关键环节。在作者看来,中小学国文教育改革,其意义超出了教育范围,它不仅是中国现代汉语发展史、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事件。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五四”文学革命最具有实质性与决定意义的成果。文章分析了此举的深远影响——“五四”文学革命所创造的现代文学是通过进入中小学教科书而真正在国民中扎根的;更强调此举在当时就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白话文作为新思想的载体进入课堂,成为青少年思维、表达、交流的工具,进而使长期被压抑的创造力得到了空前的释放。

与钱理群的侧重精神文化建设略有不同,蔡可的《壬戌学制与语文及文学教育的实践》主要关注的是制度层面的变化。1922年出台的壬戌学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其与启蒙叙述相一致的主导思想如个性自由等,一旦落实到操作层面,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异与衰减。壬戌学制下的国语课程纲要,体现了各方面的要求,形成的是多样化的语文形态,文学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白话文学作品的人选,使得语文教育中文学教育的层面凸显,但这并不能摆脱语言训练的制约。而且,由于国语教育负载着国民性培养的任务,蕴涵在其中的文学教育,也在逐渐向知识技能型靠拢;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美育及情感教育意义上的“文学”,实际上很难在课堂上实现。至于高中的文学教育,则近于大学的“预科”,文史是其主要形态。

1920年代中小学的课程建设,与大学的学科规划,毫无疑问存在很大差异;但二者又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同属新文化运动的延伸与展开。蔡元培之出长北大,对中国现代大学及学术制度之建立,关系重大。创建研究所国学门,固然立竿见影;其对外国文学研究的筚路蓝楼,同样值得永远追忆。叶隽《北大德文系1920年代前后的课程、图书与学术》一文,考察的是“德语文学”研究如何在现代中国语境下,逐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其分散离合的命运,与从事德语文学研究的学人,又是如何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现代中国学术史与教育史上的一道独特风景。此举不仅折射出中国的“外国学”所共有的学术经历与问题意识,更关联到中国现代学术建构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世界胸怀”。

“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在北京的知识分子同人中,对高等教育问题的关注,成了一时的风尚。其中,主要由北大教授组成的《现代评论》编辑部,就表现出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特殊敏感和浓厚兴趣,几乎在每期刊物上,都能见到与教育相关的话题。颜浩撰写的《大学之道与独立之路——1920年代现代评论》《对高等教育问题的探讨》,主要钩稽与阐释《现代评论》诸君子对教育独立性的坚持和对教育优先地位的极力维护。关于教育独立,一直存在着经费独立和体制独立两条道路。相对于体制变革的艰难,也许在经费上的要求是更为迫切和理智的选择。更何况,经济不能自主,必然造成在大小问题上受制于人,任何改革的理想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当然,对于习惯“口不言利”的教授们而言,意识到这一点不容易;将其真正落实,那就更为艰难了。

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在现代社会中,“大学”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播与再生产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分类、筛选以及等级化的场域,大学的课程设置中,就包含了特定的权力关系。姜涛《1930年代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所要论证的是,新诗作为整个新文学的急先锋,在美学形式及文化形态上构成的反叛最为激烈,内含的现代性紧张也最为鲜明,这正是“要讲现代文艺,应该先讲新诗”背后的逻辑所在。虽然在读者接受、社会影响的层面,新诗不及小说和散文,但在上述逻辑的支配下,备受争议的“新诗”却成为学院研究、教授的重点。这样一种特殊的张力,贯穿在1930年代讲授“新诗”的大学课堂上。对新诗的演进规律以及内在线索的强调,可以使研究摆脱简单的作家、作品评论,获得一种“学科”的品质,同时,在课堂讲授与知识传递方面,也十分有效。但当这种“分期”想象,逐渐沉积为一种学院“常识”,后人对新诗历史的认识是否也会随之固化,失去对丰富的历史可能性——特别是对那些线性叙述之外的交错、偶然和矛盾因素——的敏感,当然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现代民间文学研究肇始于1918年的歌谣运动,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运动过后的学术建设,在1949年之前却难言成功,为什么?陈泳超《作为运动与作为学术的民间文学》认为,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文学研究须以口头资料为起点,这与早期文史学者的传统训练不相融洽。1930年代前后,随着一批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留学生的归来,民间文学研究也呈现了一些新气象。但是由于民间文学在本土与西方两大学术传统中都没有确定的地位,因而始终未能进入正规的学术与教育体制中,这就严重影响了这一学科的深入发展。陈文的结论是:一个学科要想在二十世纪前期的学术教育体制里占据位置,除了本身的性质和该学科学者的努力之外,大概还依赖于两种势力的支撑:一是本土传统;二是西方学术。文学中的诗词文赋研究可以归人前者;人类学、民族学可以归人后者;而语言学中的方言学可以算是两者都占了。相比之下,民间文学在两方面都没有优势,宜乎其在学科体制内始终只能是附庸或点缀了。民间文学的这种宿命,要到新中国建立之后,才出现根本的改观;但这一改观也带来了别样的问题,其中原委需另加论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文学教育各相关课程,此消彼长。与“民间文学”的迅速崛起相映成趣的,是“文艺学”的逐渐成形。谢泳《从“文学史”到“文艺学”——1949年后文学教育重心的转移及后果》称,1949年以前,中国的文学教育重心在“文学史”——无论是中国文学史,还是西洋文学史;1949年以后,这个重心发生了偏移,由重“文学史”转向了重“文学概论”。其制度形式,便是以教授“文学概论”为目标的“文艺学”学科的建立和逐步完善。这一学科的特点是“以论代史”,与此前强调尊重事实的“文学史”传统有很大差异。后者具有较强的怀疑能力,对于新意识形态的建立颇多抵触,难怪其受到当局的轻视。作者认为,文学教育由“文学史”传统向“文艺学”的转移,进一步强化了大学里的文、史分家趋势,最终影响了中国学术的整体水平。

在贺桂梅的《“现代文学”的确立与1950—1960年代的大学教育体制》中,作者论证了从“新文学史”到“现代文学史”的变迁,其实也是用以《新民主主义论》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取代以《中国新文学大系》为核心的知识体系,即以“革命”的

知识论述取代“启蒙”的知识论述的过程。但问题的复杂之处在于,“革命”知识本身并不是一个完成的体系,而处在不断的发展和建构过程中。这种“非稳定”的特性在极大程度上制约着文学史的论述和文学史著作的命运。胡风、冯雪峰、周扬等左翼评论家有权威性,正因为他们是有资格转述、阐释和发挥毛泽东论述的重要人物;一旦他们被剔除出左翼阵营,也就丧失了这种权威。因此,建立新的历史叙述的核心纲领是《新民主主义论》,但必须随时吸收最新文艺政策的观点,把“续写”在《新民主主义论》之后的新权威论述纳入文学史当中。或许可以这么说,“现代文学”所代表的一套知识体系,就是以《新民主主义论》为纲领、与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文化阵营接轨、同时能够参与社会主义中国的现实建构的当代左翼文化。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构建,与中国现代的“文学教育”密不可分;而香港的现代文学教育,又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陈国球撰写的《文学教育与文学经典的传递——中国现代文学在香港初中课程的承纳初析》,选取香港文学教育的部分层面作为观察点,尝试探析“文学经典”透过“文学教育”的传递所展现的种种问题。文章着重剖析港英当局如何在“中西交融”这一冠冕堂皇口号的掩盖下,务使中文教育与当时中国内地的政治文化保持距离,以维护其思想统治。于是,一种以“开明”、“国际”为外衣的“非政治”思维,渐渐成为香港的“在地性”的重要构成元素。

当今中国,“教育”作为一个重要话题,正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目光。不仅仅是教育学/教育史专家,普通民众以及各行各业的读书人,也都可能越俎代庖,就此话题侃侃而谈。私心揣度,今人之谈教育,既是历史研究,也含现实关怀。这就难怪坚守学术立场、又希望介入社会变革的人文学者,会出而大谈教育。不管是曾经搅乱一池春水的中学语文讨论,还是至今仍余波荡漾的大学史研究,人文学者的“不安分”,使得“教育”这一话题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

这回以北大为平台构建的“学术对话”,其基本理念是:所谓的“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制度建设,还是一个专门学科、一种思想方式、一套文本系统。对这一“社会实践”或“文本系统”的解读方式,取决于解读者个人的学术/文化立场。理论资源不尽相同,但今日中国学者之谈教育,大都包含了对于晚清以降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思考、对当代中国教育现状的批评,以及学院中人的自我反省。而这,决定了此论题本身的“进行时”与“开放性”。

既然如此,你我何妨暂时无视学科边界,从容易定地走一遭。

《吕氏春秋》教育思想的现代诠释 篇7

关键词:《吕氏春秋》,尊师传统,智力平等性,学生主体性,好之乐之

一、尊师的优良传统及师生之间圆融无碍

中国有句古话“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国人对老师的尊敬向往由此即可看出。我国有厚重的尊师传统,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些通常被用来描述老师是如何可爱可敬的。“故师之教也, 不争轻重尊卑贫富, 而争于道” (1) 正是对道的执著追求才使人们对老师仰之弥高。

在我们国家, 人们都会体验到教师与学生是有深厚的感情的。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 同时也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圆融无碍的关系。教师对待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悉心照顾。学生也受到老师的熏陶, 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合乎社会要求。“君子行于道路, 其有父者可知;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 余若夫何哉” (2) 。师生之间就如父母与子女一样, 非常融洽, 成为一体。

二、智力平等性———每个人都是生而能知的

孔子认为人有先知先觉天生圣人者, 但他自己认为自己是从小苦读诗书, 遇到不懂的事就谦虚求教的, 如“孔子入太庙每事问”、“孔子向老子问礼”等。孔子所讲的天生的全知全能的人仅限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他自己主张人们应该“学而时习之、温故知新、学而不厌”, 使每个人都要意识到自己要努力学习。《吕氏春秋》中有“天生人也, 而使其耳可以闻, 不学, 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 不学, 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 不学, 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 不学, 其知不若狂。故凡学, 非能益也, 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以生而勿败之, 是谓善学。” (3)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这一能力是人天生与之俱来的, 所谓的圣人学者都是能够充分发挥人这一天性的。这就取消了圣人的神秘性, 缩短了圣人与凡夫俗子的差距。学生之所以没有深入了解书本上的知识, 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及学习主动性发挥的程度不够。吕不韦虽然是站在为秦国的统一天下、致力于发展生产的立场上写这本书的, 但这一思想的提出有利于打破思维的惰性, 使每个学生可以正视自己的缺点, 培养坚毅刻苦的学习精神。

人的智力是否有贤愚之分, 在心理学、教育学还不能用实验得出科学的结论之前, 人们只能从哲学上进行争论。近代直到卢梭才聪明地假设了一种人类社会的自然状态, 为“智力平等说”辩护, 韩愈提倡“性三品说”, 认为传统所说的“上智与下愚不变”, 这似乎承认了人的学习能力是不平等的, 但这种观点是关于人性的道德意义上的, 物理与性理是有界限的。聋哑儿童周周经过刻苦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指挥家的事实就告诉我们:天生我材必有用。

学生所要做的就是要发挥其特长来学习, 天道酬勤, 付出总会有收获。吕不韦早在1700多年前就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书中进一步提到“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 梁父之大盗也, 学于孔子。段干木, 晋国之大驵 (牙侩, 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 也, 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 齐国之暴者也, 指于乡曲, 学于子墨子。索卢参, 东方之巨狡 (狡诈的人) , 学于禽滑黎。此六者本邢戮死辱之人, 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 王公大人从而礼之, 此得之于学也” (4) 。

每个人都有天赋的用来学习的感官, 这就要求每个学生不能望洋兴叹, 看到巨大差距就萎靡不前, 要能从自身找到原因, 使自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使自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生主体性思想

“疾讽诵, 谨司闻, 观欢愉, 问书意, 顺耳目, 不逆志, 退思虑, 求所谓, 时辩说, 以论道, 不苟辩, 必中法, 得之无矜, 失之无惭, 必返其本”。 (5) 这告诉人们学习是通过广泛的阅读背诵, 仔细观察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要有“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的精神。现代教育学反对传统的“教师中心论”, 批判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主张学生认真学习教材, 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变成头脑中的精神财富, 自觉地进行质疑, 并互相讨论, 向老师请求解答。

学生是老师教育活动的对象, 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按照学生的特点来进行, 同时老师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性。现代知识的发展使学生不能只注重传统的知识, 更要在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上能够选择知识、学习知识。学生对老师的信息要进行选择加工, 不能像录音机那样简单地复制。近代的教育学权威赫尔巴特、凯洛夫的极端的“教师中心论”虽然强调了教师相对于朦朦无知的学生的知识权威性, 但不能有效培养出大量有独创性思想的人类继承者, 只能使思想走向僵化。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孔子的“不悱不启 (学生没有通过认真思考来产生迷惑, 老师就不要解释问题, 此不教即是真正的教, 因为老师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学习的过程) ” (6) 都是把启发学生的主动性放在首位。学生更应该确立自己的主人翁意识, 自己主动学习, 努力思考, 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会分析辨别知识。

四、“好之乐之”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产生乐趣, 学生才会自觉地持续地关注某一学习活动。现代心理学认为, 注意是一种活动, 兴趣是助长该活动的一种情境。纵然是缺乏兴趣的时候, 注意也可强使而行, 但根据通常的调查:一个学生一节课只有15分钟注意力比较集中, 如果老师持续让学生找不到可以产生兴趣的问题, 那么这节课的效果就只能寄希望于那开头的15分钟了。杜威认为“有兴趣就是警醒, 就是留心, 就是注意”。所以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理念:兴趣等于注意等于成绩。

“达师之教也, 使弟子安焉, 乐焉, 休焉, 游焉, 肃焉, 严焉。”“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 不能得其所不乐” (7) 书中这些话明白地指出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个好的老师应该使学生安心学习, 乐于学习, 不是为了荣华富贵, 而是就知识内容本身感兴趣, 这样才能有发自于内心的愿望动力。如果要强制使学生“不安而习不乐而学”就是“拯溺而坠之以石也, 救病而饮之以堇 (毒药) 也”, “凡说者, 兑之也, 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 而反说之” (8) 。可见老师如果要让学生死记硬背, 只能使学生毫无兴趣, 成为考试机器, 根本不能培养独立自主性, 不能学以致用, 只能使学习效果越来越差。“达师之教”向我们展示了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记得有一则教案:一位老师要给学生讲解猫的构造, 在课堂上她只挂了一幅猫的图片。这就远不如抱一只活生生的猫来讲解所产生的效用大。

“师操不化不听之术, 而以强教之, 欲道之行, 身之尊也, 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 而以自行, 欲名之显, 身之安也, 是怀腐而欲香也, 是入水而恶濡也” (9)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老师拔苗助长的不顾学习规律的生硬的方法是不会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大禹治水, 顺着水自然向下流的规律来疏导水, 并不是要把自己的主观意思强加到水上面, 不违背自然的规律, 同样学习也要遵守学习活动的规律。

传统体制下教师的家长式作风, 为了让学生熟记各种知识, 就对学生进行体罚辱骂等, 这虽然出于恨铁不成钢的考虑, 但对学生的身体心灵都会产生伤害, 不利于完整人格的培养。教师可以参考《吕氏春秋》的主张, 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的教学点, 这样, 才有利于民族素质的全面提高。

五、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性

(1) 知识素质:古代的“能者为师”,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都说明教师的称号只能给予那些确有一技之长的人。此书中讲到“为师之务, 在于行理, 在于行义”, 作老师的必须自身掌握一定的有关某一方面的普遍知识, 能够为学生解答疑惑。现代知识的发展远远超过古代的几本书 (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 的容量, 老师也要不断地学习, “学不可以已”。要想把学生的头脑装满知识, 老师就要像江河一样掌握大量的知识。

(2) 道德要求:教师要有“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 甘愿做学生求学的阶梯, 乐于奉献, 要有广阔的胸怀,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有强烈的传递民族文化知识的担当意识。书中讲“教也者, 义之大者也;义之大者也, 莫大于利人, 利人莫大于教”。所以教师要把培养一名现代知识青年作为自己对社会的最大贡献, 能够倾囊而授。孔子的“有教无类”要求老师不要局限于社会年龄、贵贱、地区的限制。《吕氏春秋》极力反对“见权亲势及有富贵者, 不论其才, 不察其行, 驱而教之, 阿而谀之, 若恐弗及”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致, “言谈日易, 以恣自行”, “失之在己不肯自非, 愎过自用, 不可证移” (10) 。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我们的祖先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其中对教育本质的精确认识, 是值得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的, 不会随时代的日新月异的发展而失去耀眼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双棣, 张万彬, 殷国光, 陈涛.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

[2]李家骧.吕氏春秋通论.岳麓书社.

[3]朱熹.四书集注.岳麓书社.

[4]李春秋.教育伦理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毛祖桓.从方法论看教育学的发展.重庆出版社.

[6]朱宗顺.现代学校教育导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探析 篇8

关键词: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启示

在当前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 受现代西方国家道德观念的影响, 我国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面临巨大的冲击,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有下降的危机。科学理解和领会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持续开展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作用的研究, 能促进高校思想道德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

一、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道德教育在内容上包含四个方面含义, 即思想、道、德和教育。“思想”即人的社会政治思想、社会政治原则、人生价值取向;“道”是人之所以为人,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行为准则;“德”则是人的主体的德性自我、道德自我, 是人守“道”的自觉性、自律性表现。孔子认为, “仁”是道德的根本, “道”是人们的理想和行为准则, “德”则是“道”在具体行为中的体现[1]。黑格尔认为, 伦理是社会的, 道德是个体的, 思想则主要反映的是社会要求, 是社会的政治规范、伦理规范, 而道德主要反映的是对个人的要求, 是个人的德性规范。个人要从社会的需要出发, 接受社会的政治目标、政治规范和伦理规范, 并落实到道德自我的建构, 在现实的政治、人伦关系中达到道德实现和人格提升。现代社会普遍认为,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而形成人们的信仰信念方式来维持的, 表现为善恶对立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具体来说,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来调节社会关系, 由此保证社会存在的稳定性和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作为一种意识形式, 道德与其他意识形式诸如政治、法律、宗教等相比尤以道德遵守的自律性为特征。道德不是靠外在的强制力量起作用的, 而是靠人们内心信念的自律, 通过人及社会扬善惩恶的思想、言行要求, 舆论的善恶评价, 使人们的行为实现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教育”则是依照一定的教育模式, 将思想、道、德的要求施加于人, 传授于人, 并将其内化为人的精神和意识并自觉遵守的过程。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也即思想道德教育的现代化。“现代化”作为一个包容性广泛而又使用频率高的概念, 成为超越时代、革新传统思想的代名词。我国理论界一般认为, “现代化”是指社会和人的现代特性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活动, 具有发展、创造、创新和前沿化特性。

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发展创新三个方面。从“时间”上可以把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解为是相对于古代的、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从“性质”上可以把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解为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继承、发展、转变而来, 它与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紧密联系, 包含着“现时代的性质”内涵。列宁在《青年团的任务》中指出, “每个青年必须懂得, 只有接受现代教育, 他们才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应该使培养、教育和训练现代青年的全部事业, 成为培养青年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业”。[2]邓小平同志也在1983年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时指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伟人们的讲话已明确指明了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质, 也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现代化教育地位的全面审视和战略思考, 对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 我国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教育, 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等;道德教育方面主要是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誉观为核心, 以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要求, 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高校要紧紧围绕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深入研究新时期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特征, 与时俱进, 用科学发展观, 促进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发展。

二、高校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启示

通过对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内涵的阐述和理解, 我们知道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 其实质就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在观念、体制、内容、手段等各方面要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创新实践和前沿化研究探索, 最终实现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终极目标。

(一) 努力实现教育者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现代化

思想道德教育观念现代化是高校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是影响其他环节现代化的决定性因素。在当前科技信息化时代, 大学生正处在积极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观念的阶段, 思想活跃, 独立性强, 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科学技术和先进文化的同时, 也最容易受到西方思想道德意识渗透。因此作为高校教育者要不断研究当前学生思想教育规律和时代特征, 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实现教育者教育观念的现代化。

教育观念现代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全面开放的观念。现代社会是一个空前开放的社会, 世界科技经济成区域化一体化发展趋势, 各国文化相互激荡, 各个领域各个学科相互渗透, 大大影响了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开放程度和社会化程度, 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着开放的大舞台, 因此高校教育者一定要具有开放的思想观念。既要认真研究在开放现状下如何应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应对多元化道德观、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观念的影响, 还必须研究怎样改革传统的、封闭的教育模式, 打破思想道德教育仅仅局限于课堂、书本、校园文化等的界限, 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前缘化的开放教育模式, 这样才能与现代社会全面开放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第二, 科学发展的观念。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的发展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面对高速发展的社会,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者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在新的社会条件下, 不但要继承、弘扬我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精神和优良传统, 还要赋予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以新的活力, 要不断创造发展新的理论与方法。第三, 多元化观念。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发展, 大大增强了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选择性。价值取向的多样性, 思想观念的多层次性, 道德要求的广泛性, 必然成为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的一个侧面, 使大学生思想道德领域呈现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特点。因此高校教育者要立足思想道德教育的多样化多元化观念, 永远保持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格局。第四, 创新观念。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和发展性, 客观地对教育者提出了创新性要求。当代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灌输、传达、解释、认识、理解, 而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紧密结合现代社会和高校学生的实际, 创造、创新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大力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能动性, 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能力,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教育潜能, 提高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效果。

(二) 要努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

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直接决定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因此,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现代化, 是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着力点。现阶段我国高校要在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及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誉观为核心, 在培养具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四有新人”基本要求下开展传统内容教育的同时, 注重研究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容现代化必须以目标现代化为前提。当今世界正处于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怎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实现有力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 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有效建立现代条件下的社会公秩良俗, 是每一位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二是要立足传统放眼世界, 具有前瞻性、前沿化。既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绝不放弃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团结友爱、自尊自信的民族精神, 又要广泛研究世界各国尤其是主流国家的思想道德内容和发展趋势, 如西方国家推崇的民主、自由、人权及宗教信仰等, 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不断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内容;三是要不断研究敌对国家和反动势力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渗透, 研究在全球化的开放、竞争、信息环境下提高大学生抵制反动思想道德意识侵蚀能力的内容。如美国为达到西化、分化中国, 全面遏制中国发展的目的, 于1999年由中央情报局制定并由美国政府组织实施战略性西化分化中国的计划《十条诫令》, 其内容有:“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 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 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 为他们制造对色情产生兴趣的机会, 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 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 以及宗教迷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 甚至举手投足, 一言一笑, 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 就是尽量打击其刻苦耐劳的民族精神。”[3]等, 针对这种赤裸裸的文化、道德战略进攻, 我们怎样思考和应对这一问题, 如何让青年大学生提高认知能力和抵制能力, 如何做到“以夷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心”, 这都是在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时代高校必须深入研究的现代思想道德教育新内容。

(三) 努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制现代化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制现代化, 不仅是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部分, 而且是实现整个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制, 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决策与管理体制、运行与监督体系。要通过体制现代化, 实现教育决策、管理的现代化。其一要充分尊重、发挥教育者在教育决策、管理上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让更多的人关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建设;要依靠群众, 广开言路,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善于集中群众的创造智慧。其二要遵循科学规律, 运用科学方法, 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态势要求, 依照思想道德教育规律办事, 改变过去凭经验办事的传统方式, 克服主观性和盲目性。其三要使思想道德教育适应法制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要求, 使之系统化、规范化。要形成体系完善、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环节配套的系统, 即既要有研究、决策、咨询系统, 有实施、执行、协调、环境影响系统, 又要有反馈、调节、检测评估系统, 以保证思想道德教育科学、系统、有序、高效运行。要使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政策、队伍建设等有章可循, 有制可行, 对特别突发事件, 有多种预案应对。其四要符合现代社会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要求, 即各种教育机构设置、人员、经费、设备投入都能充分合理调配, 发挥最佳教育功能, 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四) 要努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现代化

思想道德教育手段, 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传递、接受思想道德信息的工具及其使用的方法。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手段, 如课堂教学、示范基地建设、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虽然也能发挥相当好的效果, 但手段单一, 方法单调, 储存、加工、传播的信息量少, 效能低。与网络、卫星电视、广播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广泛影响已不相称, 与大量思想道德信息传播要求的广泛性、及时性、渗透性的需要不相适应, 因此要在传统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的基础上, 不断进行改进。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现代化, 就是要不断地在教育中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媒体载体, 改造教育信息的传递介质和途径, 以实现教育手段的科技化、信息化、前沿化, 最终达到效果最佳化, 如互联网化、“天地合一”传媒化、高科技光电声动漫实景模拟演示教学等, 通过实现思想道德教育手段现代化, 使之成为提高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有效推动力量。

总之, 实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现代化是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高校要在坚持和发扬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优势基础上, 深刻领会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 不断研究和探索现代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要求, 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这一核心, 让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始终紧跟形势发展, 走在时代的前列。

参考文献

[1]卢有志.略论道德信仰的含义特征及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2) :60-63.

[2]阮映东, 张润华.在批判中继承, 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列宁《青年团的任务》[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 (04) :38-41.

后现代教育思想 篇9

一、关于“生命教育”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生命教育”在我们国家的教育界出现而且很快在全国展开了对生命教育的讨论与探讨。

其实, 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要人们热爱和珍惜生命的教育的思想以及教育理念。关于生命是珍贵的这个观念在《重已》中说过:“吾生之为我有, 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 不足以比焉;论其轻蓖。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 一曙失之, 终身不复得。”告诉人们要认真负责的看待和爱护珍惜自己的生命。《贵生》中说过:“全生为上, 亏生次之, 死次之, 迫生为下。”之后又说:“故所谓尊生者, 全生之渭。所谓全生者, 六欲皆碍其宜也。”这便告诉大家要这样珍惜生命。

二、论教师

(一) 老师的教学态度

首先, 老师对于老师本身应该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老师对他的学生也应该有一个端正的态度。应该做到不看学生的身份如何而是看到学生的能力。《吕氏春秋》这部典籍中还对老师对不同学生应该采用的态度进行了对比从而用来论证这些问题。对于那些看到有权势的亲戚和富者, 不看他们的才华, 不观察他们的品行, 就赶去当他们的老师, 对他们阿谀奉承, 还担心巴结不及, 而对对于住处整齐洁净, 自身形态出众, 见闻学识广达, 学习聪敏努力, 学业差不多完结的学生, 就来抑制他, 有意为难他, 对他的事悬而不决, 嫉妒并厌恶他。使得这个样子的学生这使得弟子想离去, 但又希望学业可以完成。再次, 老师还应该做到通达, 就是说从师学习的人, 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 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 同时也指出做老师所要从事的, 在于以理服人, 在于推行其信条, 理能服人, 信条能被人接受。

(二) 老师的教育和教学方法

对于学习内容的传达应该具有着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的内容, 另一个方面是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这一点是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的最重要的部分。对教学方法的阐释也是很全面的。首先, 指出了教育教学中的教法纲领大的框架, 要让学生心安、开心、闲适、从容、庄严。这五个方面实现了教学行为也就会理顺思路了。然后又从几个层面说明了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不能采用强制性教学, 而应让对方心里愉悦, 就是“凡说教, 应该使对方心情舒畅, 而不是硬性说教。”最后, 提出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到了最高成就时就会师生的心融为一体了。

三、论学生

(一)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吕氏春秋》中提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对待学业应该是但凡学习, 一定要务求学业进步, 心中没有疑惑。书中还具体地论述了学习中的具体方法。提出了用别人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的论断并且这个方面也被看做是成功的最主要原因。

(二) 学生对老师的态度

《吕氏春秋》肯定了教师的作用, 提倡我们应该做到尊师重道。在《尊师》篇中列出16位古代名人是通过运用尊敬老师的方法成为圣人的故事。《劝学》篇中的“疾学在于尊师, 师尊则言信矣, 道论矣”更是指出了教师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老师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肯定, 那么作为学生就必须要尊敬老师, 《尊师》篇中提到老师活着的时候就要谨慎小心地侍奉, 侍奉的方法, 以顺应老师的心意为最重要;老师亡逝了就应恭敬地拜祭, 拜祭的方法, 是在时令节日把拜祭作为要务。这是尊师的行为。治理场圃, 努力灌溉、种树;织麻鞋、网具, 捆蒲草苇叶;到田野上为耕耘土地出力, 种植五谷;进山林, 入河泽, 打鱼捉鳖, 猎取鸟兽。这是尊师的行径。从这些可以看出来, 古时候的学生对老师是多么的尊敬, 老师活着的时候各方面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 在老师去世后也要去拜祭。

四、《吕氏春秋》所反映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一) 尊师重道值得推崇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国人对老师的尊敬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国家有着浓厚的尊师重道的传统习俗,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和关系可以用一个字表达就是“爱”, 这些更是体现出了当今时代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趋势。

在我国, 人们都会体验到教师与学生是有深厚的感情的。教师对待学生都视如己出.用心照顾。学生也受到老师的影响, 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要求。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二) 当代老师的职业素质与修养

首先, 关于老师, 当今社会的素质教育要求老师应该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反对那种硬给学生灌输思想的教学方法, 这一点正好和《吕氏春秋》中的反对“硬性说教”这个思想观念相吻合。其次, 作为老师应该平等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这一点与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践、贫富相吻合。最后, 今天的素质教育还要求老师自身要具有一定的素养和素质, 这一点与“师达”相吻合。

总之, 《吕氏春秋》中的教育教学的思想是非常有内涵和价值的, 除了上面所说的生命教育、教师、学生的理论之外, 还有很多关于道德教育的内容。书中提出的一些见解比如一定程度的乐教、以情教学生还有一部分学习方法在今天看来还是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 我们还应该对这部巨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发现, 挖掘出这部伟大著作的更深远和伟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吕不韦.吕氏春秋[M].任明, 昌明译注.太原:书海出版社, 2001.

[2]、陈学恂, 田正平.中国教育史研究 (近代分卷)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王炳照, 阎国华.中国教育思想通史 (第五卷) [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123.

[4]、孟化.浅析吕氏春秋的文治教化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30 32.

后现代教育思想 篇10

一、关于教育时间

孔子确立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的理想, 蕴含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理念。孔子认为学无止境, 学习和接受教育不是某个年龄阶段的事, 而应该与生俱在, 直至死亡。终身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 与人生相始终, 不限于生命中的某一阶段。在这方面, 孔子教育思想中同样有着丰富的内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论语·为政》) , 孔子通过自身经历生动形象地说明人只有终身学习, 才能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我。孔子自认为是“其为人也,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孔子自己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人, 并且在其中得到了莫大的快乐。“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芽何其多能也芽’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 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选吾少也贱, 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芽不多也选’牢曰:子云‘吾不试, 故艺’。” (《论语·子罕》) 人家夸奖孔子多能, 弟子以为是老天爷对孔子特别厚爱, 才让他既如此有智能又具有众多的艺能, 孔子却自谦地说, 自己是因为生活的需要, 所以才用心学习各种技能, 但是又因为自己还有更大的志向, 所以也不会就耽乐于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中, 因此, 会了一样再学一样, 所以智能众多。

二、关于教育形态

终身教育理论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出现代教育应该打破传统学校教育注重单一的抽象知识学习模式, 同时, 还要打破各类教育之间的分隔, 谋求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教育之间的统一, 并从整体上寻求具体的联系, 给受教育者以理智、道德、情感、审美、体育等多种教育, 以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为政以德, 辟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孔子由仁的伦理道德概括出仁的政治, 强调只有拯救

筅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徐春霞

人心, 才能拯救世界。因此, 孔子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君子儒”, 为此孔子将教育内容分为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置德行于诸科之上。孔子认为要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 就需要提高个体的修养, 不断完善自我, 以达“仁”的境界。孔子曾告诫子夏说:“汝为君子儒, 毋为小人儒。”在孔子看来, “君子儒”应按照自己的政治理想投身到当时诸侯各国的政治改革中去。孔子所谓“三千徒弟子, 七十二贤人”中, 有不少从政的。像冉求、子路、宰我、子游等人, 曾为列国大夫或邑宰, 子贡常相鲁、卫, 在施政上很有政绩。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启发”一词由此而来, “举一反三”成语亦由此而来。子路问:“闻斯行诸芽”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芽”冉有问:“闻斯行诸芽”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 敢问。”子曰:“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论语·先进》) 因材施教, 特色鲜明。可见, 孔子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教育方法与教学形式等方面, 与现代终身教育理论都有着非常近似的主张。

三、关于教育结果

终身教育可以导致个人获得、更新和提升知识、技巧和态度的改变, 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孔子的理想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充满仁爱的大同世界。为了实现大同世界, 关键是要把仁爱思想灌输到广大群众中去, 为此需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弘扬和推行仁道的志士和君子。这类志士和君子既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志向, 又要有弘道和行道的德才。即志向“笃信好学, 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德才具有智、仁、勇、艺、礼、乐等六个方面的德行与才能, (《论语·宪问》) 中:“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藏武仲之知, 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 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选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可见培养具有上述弘道与行道志向与德才的君子或志士就是孔子的教育目的。“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论语·宪问》) 修养自己, 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修养自己, 使一般人安乐, 使老百姓都得到安乐。修己, 讲的是“德”。孔子尤其注意把握仁者爱人的忠恕之道。“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雍也》) , 也就是关心人、帮助人, 认真为社会做事, 这便是忠。道德行为都是相互的, 普遍伦理必须普遍适用, 忠恕之道便是可以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孔子强调君子应有治国安民之术和治国安邦之才, 具有一定的才智和从政的能力, 能治“千乘之国”, “使于四方, 不辱君命”。孔子还注意美育陶冶, 他提出君子要追求“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 ;而且还要“文质彬彬”;“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朴实多于文采, 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 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 内容和形式, 配合适当, 这才是君子之修养。因此孔子是第一个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仁” (德) 、“知” (智) 、“勇” (体) 、“美” (乐) 、“才”等几方面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家。

四、关于教育对象

传统教育主要局限于儿童、青少年或青年, 终身教育则同时涵盖社会上所有不同年龄段的人, 即全民化。强调在教育中要充分体现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 坚持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能自由、平等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这与孔子主张的“有教无类”有着一脉相承的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 适应了“士”阶层的兴起及文化学术下移的历史潮流, 其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平民, 将教育普及于平民, 扩大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的来源。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有教无类”是指教育的对象不应该分等级、种类, 即教育应该面向全民, 致力于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学习需要。

五、关于教育实践

终身教育强调增进自我导向学习的动机和能力, 强调自主自发的学习, 以发展和完善自我, 因为社会不可能使每个人一生都在接受学校式的教育, 孔子教育思想中也含有这一方面的内容。“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学习是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 要让人不仅愿意学习, 更要乐在其中, 乐意学习是最好、最有效果的学习。孔子还称赞“好学”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选” (《论语·雍也》) “好学”、“乐学”, 有学习的自觉性和学习的乐趣, 是一个人能否终身坚持学习的关键。孔子有“每事问”的精神, 一生“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榜样。“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 认为求学者要有强烈的主体精神和求学要求。孔子不仅引导弟子从历史文献中获取知识, 而且在“礼失而求诸野”和“天子失官, 学在四夷”的历史背景下, 他把弟子引向民间、引向蛮夷。孔子要求学生“多闻”、“多见”, 为此, 他常带学生出游, 远至列国, 在出游之中体验生活, 培养处事应变的能力。可见, 从社会中学习, 是孔子教育的一大特色。孔子主张学习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 做到知行合一。《论语》开篇便是:“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乐乎芽” (《论语·学而》) 孔子认为学习与实践是不可分割、互相促进的愉快过程。孔子的教学就是与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的。他的学生子夏有一著名论断;“仕而优则学, 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 , “仕”有“做事”之意。这一论断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学与仕, 即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孔子主张知行一致, 但更加重视实践,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实践不仅仅是指职业、工作, 而是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孔子主张“和为贵” (《论语·学而》) 、“和而不同” (《论语·子路》) 。“和”是指无乘戾之心, “同”是指有阿比之意。君子相处和谐而不偏袒, 小人则偏袒而不和谐, “和而不同”的保障在于仁厚的环境“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 焉得知。” (《论语·里仁》) 谨慎交友“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旨在处理好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 使各种关系和谐发展。孔子所进行的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仁”的手段来达到和谐。孔子强调人的社会性, 他认为“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 (《论语·微子》) , 个体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社会生活, 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发展自己、服务社会, 从而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0.

[3]俞涛.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及对成人教育的启示.中国成人教育, 2003 (5) .

[4]于龙斌.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终身教育理念.孔子研究, 2004 (4) .

后现代教育思想 篇11

关键词:传统教育思想;职业高中专业课;渗透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56-2

0 引言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在教育思想方面有着丰硕的教育成果。不必说诸子百家,就单拿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来说,对我们的现代文化教育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我们现代的素质教育还有职业教育更是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我认为在这些思想精髓中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应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传统教育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造福。

1 传统教育思想的作用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孔子关于教育的作用 ,一是重视教育对国家、社会的作用;二是教育对人的培养起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教育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政治工作,因为通过文化教育就可以把好的风气,如:“仁”“孝”“忠”“信”等传播到社会上,从而影响政治。我们面对的职业高中的学生是两年后就要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工作中的群体。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把这些正能量传递给他们从而使我们的社会进步、国家发展。

孔子还认为治国,根本上应让人先在经济上富足起来。要让他们富足最根本的方法应首先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工作比国家的政令法律更加重要和有效。他还认为政令法律只能强制人民不去犯错,而教育则可以从心理上去影响教化百姓让他们自己不去犯错。因此说教育起到了政治法律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职业教育更应该在对劳动技能的培养中加强文化素质的教育,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现代教育正是遵循了传统教育思想中孔子对教育作用的理解。国民经济要发展,综合国力要提高,要依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要发展,教育首先是第一位的。而生产力要提高则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我们职业高中教育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由此说明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通过教育使科技得到提高和发展,使道德规范等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即通过教育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等传递给新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结构中的相应角色,以维持社会运行机制和延续社会结构。

教育对人的社会化作用体现在三方面:生产指导功能;角色培养功能;传递社会规范功能。此外,教育还具有社会功能(也称为工具功能)大致上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社会阶层功能与变迁功能等。现在教育正是沿着这条道路走的,提高职业高中学生的素质就非常明显的等同于提高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传统教育目的的继承对现代职业教育的影响

在传统教育思想中,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仕”“君子”。把官职和学习结合起来,主张贤人政治,反对学“不学而仕,仕而不学”的世卿世禄制度。他培养的是有知识有高尚品德的仕、君子,让他们去作君主的辅佐,老百姓的道德表率。孟子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在于培养能够明人伦的仕君子,也就是说整个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孝悌。

从孔孟的教育目的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目的应当批判地继承。

①应当批判孔子学的目的是为了成为仕,为了做官。我们今天的教育除了要培养出好的官,君子之外,我们还要培养出方方面面的人才。如: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而我们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这对于孔子时代来说是有局限的。此外我们应当继承孟子的“培养孝悌”。这对于当今的现代人来说“孝悌”二字的分量是越来越轻了。我认为现代的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孝悌。让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更少甚至没有。这一点上作为家长的也应当认识到过分的溺爱是对下一代的迫害,使他们养成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的坏脾气,使他们不知道怎样尊重人,怎样和他人相处,所以说现代教育应加强孝悌的教育,职业高中的教育更应该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自己的老师,如何团结同事,如何与他人合作。如果一个连自己的长辈都不爱、都不关心的人,难道他还会懂得去爱别人、关心别人、关心国家吗?因此,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实训室我们都应当给职高的学生灌输中国传统的“孝悌”。

②我们应当批判孟子的不重视自然科学的教育,相反我们更应当加强对自然科学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使下一代相信科学,破除迷信,不去相信那些歪理邪说,要让他们看到邪教对人们的危害,如李洪志的“法轮功”对人民国家都造成危害,我们应当坚决取缔。让学生思想上要形成我们不仅要有文化素质更要有一技之长思念。中国现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我们不仅要成为文化大国,也更要成为工业强国,工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培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

3 传统德育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道德教育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他从“性善论”出发,重视启发人们恢复天赋道德观念的自觉性,儒家派中的荀子关于道德和道德修养的思想基本上也没有越出儒家思想的范围。我认为儒家这三位代表的道德教育思想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3.1 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据《周礼·地官·保氏》记载,周朝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由当时负责教育的保氏教育他们,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六艺”,就从“六艺”六大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确实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相互结合。礼乐主要是道德教育,但其中也包括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射驭书主要是知识技能教育,但其中也渗透着德育的内容。春秋战国以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教育,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教育的重视。中国古代教育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的。

3.2 孔子和孟子都提出了“立志”

孔子的提法是“立志车道”;孟子的提法是“立志持志”。其实质就是要有人生理想,要为理想而不懈的奋斗,要行“仁义”,即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继承了“杀身成仁”的思想,提出必要时舍生取义。

现代的职业教育也应当重视理想教育,让学生进校时要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学习中逐渐形成人生规划,并且鼓励他们要“有志”和要“持志”。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做事情三分钟热度,一遇到困难便打退堂鼓。古代孟子就意识到意志锻炼比立志和持志更重要。所以我们要教学活动中进行艰苦的环境意志磨炼。比如:我们学校经常会举行野营活动、学生拉练活动、军训等在这些活动中进行吃苦耐劳和意志的磨炼。实际上我认为最好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他们进行长期意志磨炼。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就是这样的道理。

3.3 儒家学派的教育还非常重视“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迂善”

荀子也提出了“由礼”和“一好”。这些都是从自我反省中不断自我提高,不断扬长避短。这样的思想也是值得当今的教育继承和发扬的。我在每周都要求学生写周记,就是让学生每周反思总结,本周的学习我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技能,我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这样既能了解学生所想,也容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做到“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迂善”。

4 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如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局发诱导、学思结合等。都是我们应当吸取的精华。还有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思想是我们应当摒弃的。总而言之,对于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我们应当好好的理解运用,批判地继承,从而把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搞得更好,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各类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陈青之.中国教育史[M].2008.

[2] (西周)周公,曹海英.周礼仪礼[M].2014.

[3] 杨伯峻.论语注释[M].2006.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篇12

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

1.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关于“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1.2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这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教育不是少数富族的事,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他主张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反对统治阶级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1.3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提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根据,为学服务,教的原理要根据学的原理。这种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有些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忽视了间接经验和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以反对传统教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出发点的,主张把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结合起来,学习要手脑并用,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可见在当时的历史下,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体制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体制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些深刻的教育思想对指导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改造社会”的智慧。他主张把学校和社会连成一体,面向社会,面向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生活的场所都当成教育的场所。这正反映了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当今新体制教育的方向。当今时代是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是寄托人类美好梦想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教育需要与社会同生活的结合更加日益紧密,办学必须面向社会,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学校力求为社会服务,融合于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让社会教育走进学校,彻底打破传统教育封闭性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1999年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决定》中还指出:“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这些要求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通的,也与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遥相呼应的。课程改革要求建构一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办学观点,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为社会服务,面向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公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基本宗旨是建设“合理的人生、理想的社会”,为实现人类解放培养心、脑、手并用、真善美合一、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创造性的全面教育理念,凸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把教育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这对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由于生活对人的发展和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从人为设计的、以概念、符号等为主的理性世界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拆除在学校教育与生活之间用书本知识垒造起来的隔离墙,使受教育者同自然、社会、他人之间保持全面互动和不断进步,以培养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和开拓者。而且由于生活是复杂的、变动不居的,为生活作准备所需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教育不仅要注重为人的未来生活做设计和准备,而且还要着眼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这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习者学习书本中有关生活世界的既成知识,更要以培育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为目的。

今天,推进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上来,从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转到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从单纯注重教学转到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优化上来,从片面追求升学转到全面育人功能上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真实、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做到学生、教师、教材、教育环境的良性互动和有机整合是必不可少的。

开展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观念,端正方向,站在育人的高度,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生活教育之性质[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李明月,李德才.从实用主义教育到生活教育[J].福建论坛,2007(6).

上一篇:穴位手法注射下一篇:降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