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观

2024-09-02

后现代教育观(精选12篇)

后现代教育观 篇1

后现代主义的教育

1. 后现代主义的目的观

后现代主义在对现代性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对以理性教育为基础的教育目的进行了激烈地抨击。在他们看来,由于现代主义对理性、集体、制度和秩序的强调,教育目的是把个人塑造成现代性工程的零部件,其结果必然是忽视人的个性,导致人的异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和个人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后现代主义者在反思理性主义文化的基础上,反对确立任何理性原则,主张对学校教育目的采取较为宽泛的态度,不局限于单一的教育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不是由一种宏大的设计(如政府的决策或某一教育观)决定的,而是通过全校教师的热情参与和考虑到的众多具体因素决定的,其中,偶然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教育目的应在实验性的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作不断调整。教育目的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当然,教育仍可注重学生的各方面的发展,但并不强求每个受教育者都得到“全面发展”——人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并且是有缺点和错误的,人可以是片面发展的。故而帮助人成长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没有固定模式的.

2.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

后现代主义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复杂性、整合性及个体主观体验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准确表达,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对开放的、复杂多变的现实的解释。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东西,也不是主观的东西,而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结果。主体在面对外部信息时,其原始的经验积累、情感体验和智力结构各不相同,因而其认知的结果也不相同,也可以说是个人经验的统合。知识依存于知识的掌握者,知者和被知者紧密联系在一起,知识是有价值偏向的,受社会明显的或者隐蔽的权利关系的制约。知识的价值不在于给人以现成的东西,而在于不断地给人创造的起点。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包含了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可能的解释,只是作为整体的对自然、人类和社会的统合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毫无权威可言,所以我们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依靠他们自己的理解、消化来完成。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

3. 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在课程观上反对学科中心倾向,主张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程。后现代主义者从他们各自的立场出发,反对各种形式的二元论,要求在课程组织上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关注课程活动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个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后现代课程是一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的载体,因而课程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探讨新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课程的目标不是预先设定的、不可更改的,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的。课程将从积累知识走向发现和创造知识对于课程的控制,不以权威的观念进行控制。

4.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教学观的改造

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教学观应该具有如下特点:(1)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自组织的过程。教师需要学生的干扰和挑战,教师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疑问。干扰和挑战是组织和再组织存在的理由,教师要适时诱发学生内部的不平衡以求取得新的平衡。(2)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对专家开发的课程的线性演绎,学生不再是教学加工的对象,学习也不再仅仅是接受,而是生活生长的过程,不是等待观望,而是主动的参与和探究。这样师生之间可以双向建构,生成意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教学方法上,后现代主义主张采取对话式教学,其核心是“反思”,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批判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持续进行思想交流,教师和学生围绕具体的问题情境,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给出自己的思考,通过与对方的沟通最终达成和解(而非一致)。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要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开展对话,共享认识现实的教育活动。注重学生个体的感知和体验,提倡学生在个体的经历和体验中学习。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全面超越了现代主义的教育观,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是相对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而言的。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师生关系的超越和消解,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

后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的特征

面对现代教育的困境,后现代主义教育家对现代教育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重新的审视、思考、批判和解构。虽然后现代主义师生关系理论相当庞杂,但能体现其几个共同的突出特征:

1. 合作对话、民主平等

后现代主义认为,以往所强调的“教师中心”或“儿童中心”都有所偏颇。传统的教师中心,往往把师生关系演变为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进步主义则把儿童放于中心位置,强调一切都要服从这一中心。后现代主义者指出,教师、学生以及探索的对象都应成为主体,三者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当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型关系。在对话中应自觉摒弃个人主义,消除人我之间的对立,将人看作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教师的作用不在于传授真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产生对话。知识的习得过程也就是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平等对话而达成共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与教师平等的知识的创造者,和教师具有同等的话语权。教师应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充分相信学生,与学生共同探讨,让每一个学生在对话中更充分、更自由地发表自我见解,发挥主观能动性。当学生和教师建立起相互信任感,把他们所做的视为真诚合作时,才能真正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线性关系,使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睦,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真诚对话和交流。可见,后现代学者认为师生之间应该是合作对话关系、民主平等关系、教学相长的互惠式关系;而不是单一的先知与后知、传导与接受、控制与服从、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这种认识表明教条主义的终结,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彻底地接受,它为教授时代敲响了丧钟。

2. 非理性和情感保障

现代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之上的,是一种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具有选择性、规范性、实用性。理性保障下的师生关系运用一些条条框框只加强了师生之间表面的形式化的联系,而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性的交流。在这种师生关系中,道德、感情等不存在交流的空间。建立如此师生关系的后果就是将本来各具特征的、独一无二的、各种各样的学生变成一群原子式的机械的个体;将本来应生气勃勃、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变成了封闭的、孤立的、缺乏情感交流的活动。后现代主义者批判理性主义者对感情的压制,主张建立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师生关系;它是一种情感的约定,这种约定使得教师或学生出于自我的责任而对对方做些什么,而不是只考虑外在的规范和任何功利性的结果。师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彼此、面对一切,师生间自然情感的真诚流露,是心灵的碰撞和师生生命内在的需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止它的突然暴发,使师生间的距离猛然拉近,一切理性的规则全部消解,师生的感情彼此相融,共同体验人间真情的欢乐。总之,情感保障的师生关系,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师生之间的这种情感约定关系是真正的人性化模式。这种师生关系要对完整性的发展负责,而不是只对理性的任务负责。

3. 生活世界中的主体互动

现代教育将师生关系看成是单向的知识授受关系,忽略了师生关系的丰富性,即忽视了师生在道德、审美、情感、社会活动等方面的感受。结果原本丰富的师生交往蜕变成纯粹知识信息的交流,而缺少反映精神相遇的非理性活动,造成了教育与生活的断裂,将教育世界等同于科学世界,而排斥作为教育之本的生活世界,出现了现代教育远离生活的趋势,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分裂。后现代主义认为,师生之间的主体关系只有在与生活世界的各个方面进行交流中才能实现。生命个体的生活、成长经历、思想行为、喜怒哀乐,都是他生活中生命体验的一部分。师生关系是生命体验之间的碰撞、交流、交融和升华,并进入到师生灵魂深处。师生共同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在交往中共同经历了生命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温馨、融洽和幸福的空间里,师生之间充满着对彼此生命的关爱与照料,充满着对个体生命的生存方式、生命情感的关注与培养。正是在这样的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各主体分享着理解,分享着彼此的幸福,牵挂着彼此的未来,享受着人间的真情。

4. 相互尊重

对他人的尊重是后现代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尊重是单方面的、硬性的,即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师道尊严就是这种模式的反映。而过程教育哲学则对尊重他人提供了本体论的支持。它认为,每个现实体在生活世界中完全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处于一种共生的过程中。和教师一样,学生也有其经验、感情和价值。学生尊重教师,教师同样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包括那些被教师“边缘化”了的甚至“异化”了的学生,更要倾听他们的声音,关注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理解他们的叙述。因而这种教育观扩大了教育的视野,拓展了通达真理的道路。在这种后现代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共同经历生命历程的、相互尊重的。

5. 自由、责任和权利的统一

在后现代教育理论中,师生都摆脱了传统枷锁的各种规范准则、实用的升学率等。师生完全以独特的身份去自由地行为,行为的结果并不知道也无须知道,师生之间没有了理性的约束,有的只是他们的自由。师生可以按照自己的价值判断自由地选择,而每一种选择就是一种责任。没有事先写好的剧本,有的只是师生之间自由地表演,没有了舞台,却到处都是表演的场地,除了程序安排之外,“我”一概不管。自律是师生必须面对的无可替代的责任,他们无法逃避程序之外的一切责任,他们对对方的整个人负责,对对方的完整性和幸福负责,责任是他们保持独特性的关键,保持自我就不能放弃责任。这种责任和契约性的义务没有任何关系,也和互惠收益的计算没有任何关系,责任是双方的存在方式,是自我的认同,因而它不是一种负担、一种命令和强制。我愿意承担它,并把它看作我的价值的体现。师生之间的责任就是师生的权利,没有责任就没有权利,但绝不是一项义务。师生之间履行责任就是表现权利、行使权利,在这样的关系中责任、权利是统一的。所以,师生之间的自由、责任、权利是统一的关系,这种统一是以情感约定作保障的。

新型师生关系的重构

1. 构建民主平等,搭建对话平台

首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要以知识拥有者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不要以给予的态度去俯视学生,而是要以对待的心态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重视学生的想法与情感,与学生一起分享知识带来的愉悦与力量。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积极的姿态对学习活动作出科学评价,与学生建立尊重、信任、理解与合作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师生在对话中,都要不断进行“反思”,对经验进行批判的、多样的、公开的考察,把我们的和他人的经验联系起来,构建一种全面联系的经验网络。但是,对话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真理、意义、情感潜移默化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精神发生变革的过程。对话本身就是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合作精神等培养与形成的土壤。

2. 转变教师角色

后现代主义学者多尔所指出的,真正的权威和控制来源于情景参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教学中,教师不是以身份、职位的权力来威慑、控制学生,教师的权威来自于教师自身的知识修养、人格魅力及其创造性劳动本身。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批评性的讨论、全班共同协作和学科探询,允许学生对课堂上使用的教材和教师的权威始终提出质疑。这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师的角色及其职能。教师有必要从传统的禁锢中走出来,重新思考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定位,而更多的以“交流者、激发者”的角色出现。教学不再只是传递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话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改革教学方法,化解师生冲突

在教学方法上,新课程的实施要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而不是简单地采取灌输的教学方法。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化,尊重差异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因材施教。这个思潮本身就是在开放性地发展着。这一点告诉我们:只要是对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标有帮助的教学方法都是可以借鉴的,教学与课堂应是个开放的系统。教师教学方法恰当,学生能够在一种愉快、轻松、活泼的环境中学习,则师生关系和谐。反之,教学方法枯燥单一,教学态度生硬,教学思想僵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就可能恶化师生关系。因此,改革教学方法,选择人性化的教学手段,营造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也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之一。

4. 学生角色的转换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不仅仅是教师角色意识的重大转变,学生的角色意识也要随之发生转变。主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积极的参与者和主动的探索者。后现代主义认为,人们都有能力建构知识,且各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建构方式,故此,人们想要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就要摆脱被知识奴役的处境,恢复个人在知识生成中的合法身份;学习方式的有效性在于满足个体差异的需要,其科学性在于其与学习内容的适应性,即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达到学习目标。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中,应帮助学生建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比如,鼓励学生自主建构学习,让学生通过积极建构生成新的知识,理解学习主题并与自己已有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的方式积极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承认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尊重差异性,使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获得方式,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

5. 拓展交流渠道,促进多元沟通

交流是个体之间以一种共同可理解的方式分享想法、信仰、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教师作为交流者的三种核心能力是:认识自己和学生;采取灵活的交流策略;减少交流焦虑。交流者的角色要求教师了解基本的交流过程,仔细分析交流风格和成功交流的障碍,特别要注意控制师生对话过程中的交流焦虑。为了增强交流能力,仅仅了解还不够,还必须把交流者角色中包括的概念和技能进行内化、体验、应用和思考。只有在多种交流沟通中才能达到相互的理解、信任和合作,如可以通过家访沟通、电话沟通、参与沟通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这样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平等、教学相长的关系。

后现代师生关系的各种描述为我们克服现代教育的局限,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使新课程改革顺利地实施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对既有的师生关系理论进行深入细致地解剖,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另一方面,作为后现代社会产物的后现代主义,对于处在向现代化迈进的我国教育的启示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我们要立足于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其加以批判地借鉴。两方面结合起来,探索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的解释方式和内涵,才能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

后现代教育观 篇2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当前,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代课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变化,同时它也带来的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及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变化。

一、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共鸣。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真切生动的人类生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有不少小学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单调枯燥的讲解和说教,让他们对物理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适度地运用多媒体,无疑会对物理课堂起到积极的作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

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这样能让课堂变得生动真实,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适当插入一些练习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对练习题的选择就需要教师去把握,去整握。还有利用多媒体,学生从中能学到很多课外知识,五、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他们个人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后现代教育观 篇3

关键词:后现代音乐教育 我国音乐教育 多元化音乐教育

一、导言

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是后现代教育学、后现代心理学和后现代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交叉学科,其诸多的教育理念均受到后现代教育学、后现代心理学以及后现代人类学的影响,并产生了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后现代音乐心理学、后现代音乐人类学等新的后现代音乐学科。

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不是时间先后的区别,这二者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的。其表现为:现代主义坚信科学,善于发现规律,追求真理,讲求实证,是物理学范式;而后现代主义更尊重多样化的个体情感和选择,提倡多元,否认绝对真理和现代教育理论的二元认识论,是生物学范式。后现代教育思想的立场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对“ 现代性”下的教育理论研究进行全面的颠覆;另一种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更多的关注人与世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倡导一种以生态主义为准则的全球理论,而这种生态理论与现代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相反;同时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学者主张与过去的教育思想进行对话、扬弃,综合吸收其合理性。{1}

后现代主义批判现代主义,随着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解构与建构现代音乐教育,后现代音乐教育教育理念从单向的、线性的、统一的、确定的教学模式向有多重解释的、有丰富生成性的、可供选择性的教学模式转换。即如管建华所提出的从“ 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转向“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从“ 音乐学科教育学” 转向“音乐现象学教育学”;从“音乐教学的物理学范式” 转向“ 音乐教学的生物学范式”。{2}

而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徐敦广教授在其论文《后现代语境中审美现代性思想批判——从20世纪美国音乐教育哲学谈起》中认为:“后现代语境的全面发难并没有完全否定审美现代性,而恰恰丰富了其内涵,反而标志着审美现代性的最终完成。”{3}

二、研究现状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音乐学和人类学教授、音乐人类学家、音乐人类学会创始人之一布鲁诺·内特尔是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后现代人类学的文化并置的方法去“欧洲音乐中心主义”;二是对以文化理解为目标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提倡。{4}

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开始于“学堂乐歌”,突出以美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论。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提出对音乐文化的解构和文化多元化,特别是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对等情况和以西方文化单一的标准去判断审视东方文化的反思。世界音乐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中心的单一性的发展不仅是后殖民文化的体现,同时也隔断了世界音乐的发展源泉。

我国教育部于2011颁发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稿)提出了音乐课程具有 “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 三大性质。音乐是被视为一种文化,具有人文属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代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在这种文化特性下产生了多姿多彩的音乐文化现象。其理论是在多元文化和音乐文化语境观的影响下提出的。而音乐的审美性质则深受现代音乐审美教育特别是美国音乐教育家贝雷特·雷默的影响。实践性则受到了来自雷默的学生埃利奥特的实践音乐哲学观的影响。《课标》的基本理念又提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5}这些教育理念一方面建立在贝内特·雷默构建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论。{6}另一方面受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影响,注重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注重音乐的文化属性和个体差异性的表达,强调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突出民族音乐文化归宿意识的培养。

在后现代音乐课程观影响下,当前在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探讨较多的问题之一是音乐课程的“预设”与“生成”问题。{7}现代教育理念就是预设“知识”、“标准”,然后在实际的普通音乐课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教学设计,预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手段,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们给学生预设的教学内容,就是现代主义课程观的物理范式的体现,这是一种建立在是与非,对与错的二元哲学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因为个体差异性或偶然性“生成”的。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提出音乐教育学的生物学范式,即从课程的开发范式转变为课程理解范式,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差异性表达,注重音乐文化的语境前提,批判欧洲音乐中心,体现音乐文化的多元,主张音乐教学内容在过程中碰撞、即兴的生成。

三、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启示

20世纪初,“学堂乐歌”开启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20世纪70-80年代,雷默的《音乐教育的哲学》将音乐教育审美现代性思想推向了巅峰;后现代音乐教育家内特尔提出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理解与构建,认为音乐文化应该是多元的而不是以欧洲音乐为中心及“去欧洲音乐中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多元文化的具体内涵呢?是国内音乐的多元文化,还是国际音乐的多元文化,亦或是国际国内的多元?如果是国内音乐文化的多元化,那么这就应该包涵到我们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和不同宗教的音乐文化的多元。中国是个有着50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在其历史发展长河中演变成了不同的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特色;中国也有着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不同时代的音乐都有着历史的印记;中国地广物博,有着不同地域性特色的戏曲、曲艺、原生态音乐、民间音乐;中国的佛教音乐,道教音乐等宗教音乐也存在着多样的特色。从国际来说,东方音乐文化,美洲音乐文化、非洲音乐文化与欧洲音乐文化的并置,是后现代音乐文化多元化所持的立场。以文化并置来认识世界音乐文化,没有那一种音乐文化存在着“高级”和“低级”之分,每一种音乐的流传都紧紧伴随着一个地域、民族和语言的发展。因此,后现代音乐教育观认为应该以文化并置的态度来审视和对待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endprint

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强调多元文化,强调文化差异性和对音乐文化的理解,反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单向的以欧洲为中心的音乐文化。对中国音乐而言,中国现代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正如雷默在其第三版《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所说:“中国在很表层、很强烈的方面,在音乐和其他方面,已经变得很西化了。”{8}在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中,随处可见的是西化严重的中国音乐教育,甚至我们能用欧洲音乐的基本乐理,曲式,和声来评判、审视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东西方文化的哲学基础的差异化,其下所产生的音乐文化的语言语境也势必有着很大的区别。

西方音乐是将音乐与语言剥离,形成独立的音乐语法系统,但音乐的演绎有赖于语言的语境。比如中国的歌曲,有大量的山歌、小调、号子等多种类型,很多的中国民歌需要用不同的方言演唱才能充分的展示其音乐的思想与情感,体现其特色,因此声乐演唱者甚至不能用普通话去演唱一首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如果脱离了歌词语言的语境,那么就不能准确的表现音乐的意境。另外,中国音乐讲究诗舞乐三位一体,即诗歌,舞蹈,音乐是一体的。中国诗歌中的古读音就体现了这一问题。如唐代杜牧的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如用现代普通话朗读该诗,则该诗的押韵很不符合,然而该诗的第一句的“斜”(xié)应为读为古读音“xiá”,这样一来,该诗的韵律就很严密了。因此,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发展需要在音乐产生的语言语境中进行。

我们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借用西方美声唱法的技术进行的嫁接移植,是否真的符合民族声乐自身特性的发展。近几年饱受诟病的民族声乐演唱出现了“千人同声”的状况,也使得民族声乐的训练发展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同一性和权威意味着发展的单一,不能体现文化的多元化。同样,民族音乐技术与理论亦需要用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与理论来发展,而不能简单的借用西方音乐的价值标准、审美原则,否则仍然会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境地。例如我们的记谱法,我们有自己的锣鼓谱,工尺谱,减字谱等。“工尺谱需要‘韵谱,减字谱需要‘打谱,韵谱就与方言、语音及音色等极其相关。如果我们用普通话演唱民歌,正如将生物与之产生的土壤和环境相分离,它必死无疑。中国的民歌、说唱、器乐、戏曲音乐风格不可以脱离方言的土壤和语境的基础。”{9}

从近几届的全国音乐课程评选与观摩活动不难看出,我们的音乐课程教育仍然是预设多于生成。很多教学看似生成,实则仍然是预设,比如欣赏课中老师这样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你们想学到些什么呢?学生:“我想知道作品用哪些乐器演奏”;“我想知道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我想知道作者是谁”等等。似乎从表面是看这都是学生“想知道的”,是生成教学,然而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老师诱导出来的,进一步说这些“生成”的前提是老师提前预设了某一学习内容《×××》,是在这一内容存在的前提下“生成”的。因而,这种生成,并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生成。正如在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现场评选活动中王国安教授点评的那样:“好的音乐课是在环环相扣的有效的音乐时间活动中生成的……”是一种“不期而至”生成。尹爱青教授也谈到:“学生不可预知行为成果的增加,才是成功的教学”。{10}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1900年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我认为是“生成”教学理念的先驱。体态律动教学法的核心是:音乐教育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其,就不仅只是学习用听觉去感受音乐,而是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旋律和情绪的变化规律。虽然其理论中含有浓厚的预设教学,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即兴的比重相当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随心所欲”的用即兴创作出音乐来激发、指挥和促进学生的动作表达。

四、结语

后现代音乐教育观念认为音乐需要在其文化语境中学习和解释。“音乐现代性的书写方式完全取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口传心授与口传身授。音乐教育或音乐传承的建构应当考虑‘双语与多语的音乐语言概念世界。”{11}后现代音乐教育提倡音乐文化多元化发展,对中国音乐教育来讲,是一个弘扬民族文化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是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新视角,作为艺术院校的一员理应承担起学习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了解世界音乐文化多样性,熟知中国多民族音乐文化,掌握中国音乐文化的精髓,弘扬中国民族的音乐。同时通过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新视角,全面认识和解构自身习得的现代音乐教育观的局限性,摒弃过去种种用现代音乐教育观审视中国民族音乐的观念。

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发展给了我们全新的音乐教育观,给我们弘扬民族音乐带来了契机,在契机面前,我们人需要清醒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主张文化多元化发展,在各种音乐文化的语境下认识音乐文化,差异化和去欧洲中心主义。但我们切不可陷入新的非此即彼的境地,欧洲音乐仍是音乐的重要内容,需要在欧洲音乐与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而全面的否定欧洲音乐,需要清醒认识的是不要再用欧洲的音乐尺度去评判和学习其他各民族的、多元化的世界音乐。

第二,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对于东方文化固然起到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地位的作用。但是这种教育理论仍与现代教育理论一样,源自西方,那么存在的问题是这种理论打着文化多元,音乐课程理解范式,是否会同现代教育理论一样陷入新的层面的“西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这种新的理论如何有效的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实施音乐教育?这种理论尚未经过全面的实践检验,其实践的效果是否真能推动音乐文化的多元化和去“欧洲音乐中心主义”。

第三,我认为: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教学法之所以没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那样在国内的良好发展,其主要原因仍然是现阶段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教师的基本素养达不到要求所致。而这个传递的过程首先应该从本科音乐教育着手,培养符合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师资。其次,对在职教师进行“回炉”,通过多种形式和要求,培养和提高音乐教师的现代音乐教育理论。最后,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的推行还需要教育部门和整个教育的改革与推动。

第四,音乐教师如何处理好音乐课堂的预设与生成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害怕音乐课堂出现“意外”,一方面是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有关,另一方面应该与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关。他们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宰者,是教学的实施者,按照既定的目标按部就班的给学生灌输他们所掌握的音乐,如果出现“意外”,这些老师会将这些学生视为是不遵守课堂纪律的表现,是“捣乱”。因此,他们往往会用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制止这种情况的发展。

总的来说,后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给我国音乐教育带来了诸多启示,对于这些启示我们应有充分全面的认识,不能盲目的跟随潮流。我们应牢牢把握住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基,在这个基础上,才能真正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充分理解世界音乐多元化的真实含义。

注释:

{1}王凤雷.后现代教育思潮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启示[J].河南:平原大学学报.2006.(10).

{2}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徐敦广.后现代语境中审美现代性思想批判 [J].吉林:外国教育研究.2009,(6).

{4}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的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J].武汉:黄钟,2004,(4).

{5}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8}【美】贝内特·雷默, 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7}肖红春.教学须有硬功夫,育美尚需软实力[J].北京:中国音乐教育,2012,(2).

{9}{11}管建华.中国传统音乐在高校存在方式的反思[J].北京:中国音乐,2012,(1).

{10}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音乐现场评选活动点评话语.

从现代教育技术到现代教育艺术 篇4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后现代教育观 篇5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1925一)是当今著名的波兰犹太裔英国社会学家,其理论以擅长研究后现代社会学而闻名。鲍曼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流动的现代性社会中,也即经历着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现代社会。它具有多变性、流动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等特征生活在具有后现代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的幸福观发生了改变,然而,现代教育却以其固着的稳定性特征表现出改变进程的缓慢,难以跟上时代观念的步伐。在这样的情况下,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挑战。

一、“后现代幸福观”阐释

鲍曼对后现代幸福观的解释,融入在对前现代和现代的幸福观的重新诠释和批判中。具有后现代特征的幸福观崇尚即时享受,不延迟享乐,不为了将来不确定的幸福而牺牲现在的幸福,后现代的幸福观对财富的缓慢累积不再热烈,而崇尚即时消费:钱财只有用了才是自己的。攒积或囤积金钱在不确定的后现代消费化社会里是不理智之举,那样的人既不可能体验眼前每一次唾手可得的即时幸福,也不可能会拥有最终的幸福(他本人所期望的长久幸福)。后现代幸福观呈现的是一种追求“深度精神幸福”的终结,“即时享乐型幸福”的兴起。

后现代性的现代社会里,人我之间交往的浅层次性、表面性,以网络化社会为表征而成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模式。以此,人们开始了认同一次性、即时了结、不拖泥带水,也即无须负任何责任、不会给后继生活带来任何麻烦的幸福观。鲍曼提到,“冲浪”是一个新流行的词汇,它准确地抓住了以不确定性为特征的新世界的新精神状况。在冲浪中,冲浪者同物质的联系仅仅是表面的,就如同一条小毛虫爬过就足以擦去溅在你身体上的少许水珠一样。在后现代性社会里,人们害怕的是黏性物质,对黏液的占有是有害的,恰恰是在我相信我拥有了它这样的时刻,它也拥有了我,我不再是控制占有进程的主人。这隐喻着后现代人际关系浅层次交往的特性和趋势。人我之间浅层次性、一次性的交往方式减少了人们对所需负的无限责任的担忧。这样,在现今的幸福观看来,各种深度似乎都显得是危险的,表面成为了唯一相对安全的地方。这种新型的表面关系,也即人们之间的网络式交往关系,显示出电子网络信息为人们创造了一种不联系或相互隔离的状态。今天的社会,真正强调的恰恰是人际联系纽带的易断性(人们之间纽带的断裂和它们的联结一样容易)。占有和存在在当前人们所理解的幸福生活中并不十分重要了,真正重要的是使用——立即使用、当场使用、享受之后就没有了的使用、欢乐一结束就会得以终止的使用。

目前,在日本社会里出现了具有一定数量的自由职业青年,他们拒绝拥有固定而稳定的、可靠的职业生活,认为这样能够避免稳定的工作所带来的羞辱性的指责,他们否定稳定性和长期性。自由职业者(根据不同的估计,这种人在日本年轻人中大约有170—340万)宁愿随意地选择短暂的、临时的和瞬间的工作,他们宁愿去挣零钱。长期投资——不管是在物质财富方面,还是在生活伴侣方面——都被避免了。在当前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描绘中,暴富比稳定的利润更引人注目。世界每天都充斥着一夜之间就腰缠万贯的新闻——凭借幸运的偶然事件(如炒股、、电视节目中大奖等)。一次走运或一次灵感,而不是通过长期艰苦的工作和有计划的努力,愈来愈多的人轻易就获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功,但这从另一方面也表明了成功的脆弱性和短暂性。这个世界已经把创业的意义改变得面目全非了,在这个不稳定的世界中,正如鲍曼所提到的,真正的“创业者”不会考虑按部就班地创建一个“企业”,不会像建造一座房屋那样自始至终地“选择最不容易腐烂的材料”;相反,他们会考虑,在信用被取消和信用到期之前,能否把利润据为己有

这种典型的后现代幸福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赞同人际的浅层次交往,以免负责任;不把长期稳定的工作当做是一种幸福,反而认可随时可以开始,随时又可以被解雇的零散工作,否定长期性和稳定性;崇尚迅速致富,不再认可获取成功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价值观;人们不再把踏实和诚信作为创业的座右铭,而是在信用上抢时间、打时间战。

二、遭遇后现代特性的现代教育

1.现代教育者角色定位的转变

鲍曼作为一个社会学家,长期以来对现实社会的教育问题也较为关注。早在华沙时期,他就一直很关心“科层制下青年一代的道德教育、大众行为与生活态度、党内管理与社会管理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的角色和作用问题”。2O世纪60年代,作为华沙大学的社会学教师,鲍曼就已经以英文写作的方式,发表了一些有关教育问题的文章。如《对当代教育问题的三点评论》(1966),《当代教育问题的一些问题》(1967)。在《对当代教育问题的三点评论》一文中,鲍曼给出了一个警醒式的提示:依附在国家意识形态上的道德教育,传授给学生们的是一元化的正统思想与道德观,然而,学生们进入了社会之后却发现多元的价值观与学校的一元论相冲突。鲍曼因而谴责“波兰的学校没有使年轻人作好准备去应付工业社会生活的复杂性”邶。其次,鲍曼还论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学校教师如何帮助民众适应工业社会的复杂性的问题。最后,鲍曼提到“每个年轻人都应该对这样的事实有所准备,即他的一生由一系列决定和选择构成,没有任何人和任何事,没有任何神圣的天意和历史的必然性,能使他摆脱对自己行为的责任”。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鲍曼认为具有知识分子身份的教育者,他们应负有热衷于教育民众的重任,帮助民众学会自我管理的技巧,学校教师有责任去传播他们的影响,并能积极地聚合社会的各种力量。

鲍曼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基于这样一种认识:知识分子应该致力于了解青年一代的人生观及其他们的当代个性特征,并以知识分子自身所具有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变青年一代,使他们变得更好,以至于最终会有这样一个“新人”出现——有社区公民感、友善、充满信心、值得信任,并有免于恐惧的自由感,不怀疑他人,没有羞辱式的顺从的年轻一代。鲍曼认为:“如果我们不是寄托于在年轻一代那里寻求改变,那么我们如何指望,产生并发展出新的后改革(post—transforma—tion)社会是可能的呢?”

在贝尔哈兹看来,鲍曼传递的信息主要是知识分子(包括教育者)的角色问题,知识分子应该充分地解释有什么东西可以评价我们的环境,批判具有破坏性的东西。这表明,在具有后现代特性的社会里,现代教育者所具有的只是阐释者的角色,而不是立法者的身份了。在此情境下,现代教育者所能向学生作出的只是阐释某种东西的有害性,但却不能站在立法者身份的立场来禁令学生的行为。

2.应对不确定性世界,现代教育面临困境

迪尔登(R.F.Dearden)曾经提到,人们的某个追求实然就是人们的幸福。这实际上转换成了幸福有多重要的问题。学生有效学习的产生,幸福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必要的。甚至可以说,不幸福、不快乐的儿童将不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然而,鲍曼提醒我们,在具有无穷大容量的网络化信息时代,知识被界定为如同丢弃垃圾一样的容易,目前我们所处的现代性社会是具有流动性的(即后现代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那种具有确定性传统的现代性成为流体而变得模糊了。当人们聚敛财富达到一种饱和状态时。聚敛物的增加就不再成为财富的象征,反而会变成令人不快的东西。那时,每一样过剩的东西都必然地会被抛弃,这同样也包括知识在内。这种状况对教育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根据鲍曼的观点,人,卓越超群的学习动物,如果抛弃了传统的价值观,就会很难再继续依赖以往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去行动。那么,一个人怎样能够为了不确定的流动的现代性而作准备呢?对于儿童的未来生活,我们应该怎样和应该教给他们什么,以至于他们能够继续很好地生活下去呢?面对后现代信息化社会,知识的产生与获得都是相对容易的,那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获取知识的方式能让学生感到幸福,并能使学生能够通过获取知识从而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幸福呢?鲍曼所提出的这一系列现代教育如何应对不确定性世界的问题,正是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所提出的挑战。

三、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的种种挑战

后现代幸福观是在具有不确定性、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中产生的,它以必然的趋势向以固定性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1.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教育影响力的挑战

如前所述,现代教育者立法者身份的消失,而似显力弱的阐释者身份的凸显,在具有后现代性特征的现代性社会,使得学校教育在面对后现代幸福观时,其教育影响作用也相应变得软弱无力。尤其在对人们的新思想、新观念的影响方面,学校教育的力量甚至有面临着落在公共媒介力量后面的危机趋势。后现代幸福观愈来愈多的是被媒体的力量所传播着,如互联网、电视、电影、广播、各种铺天盖地的广告等等。按照目前的现实观之,教育在此方面的作用与力量正逐渐让位于消费社会里的媒体力量,学校里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教育的影响力正在日渐式微,学校的教育功能在某些方面走向了下坡路,日益受到媒体作用的威胁。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力上,媒体有代替学校而履行教育人们的功效,在后现代信息化消费社会,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以新的形式扩散着。

2.后现代幸福观对现代理性教育的挑战

现代理性教育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已经持续了几百年,鲍曼认为,现代性发挥作用的关键机制是规训,在这一工作伦理下,人们高度顺从而没有思想,人们为现代性所付出的是以自由为代价而换取安全感。然而,时至今日,现代性的维持机制已被削弱,矛盾态度占据着各个角落一。

这种状况正如卡尔(WilfredCart)所指出的,后现代的出现是对自启蒙时代以来所创下的现代理性教育理想、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挑战,它让启蒙时代的传统教育处于危机之中,并让教育理论者与研究者们面临着抉择的场面:或者干脆彻底抛弃自启蒙时代以来的现代理性教育理想,或者继承和发扬它。杜威曾经提到,启蒙时代公众能够轻而易举地信任,通过消除无知和迷信(它们是使得人类处于奴隶状态的根源,是苛政的支柱),先进的科学将能够产生自由的体制,然而,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有这种可能出现了。

面对当前后现代主义对教育价值及教育理想所提出的挑战,卡尔(WilfredCarr)反思了人们对自启蒙运动以来就已经产生的“现代性”这个概念的信任。他认为伴随着后现代主义,“现代性”现在成为了一个被批判与引起注意的焦点,结果,启蒙运动许诺的自由教育价值正在被消解。后现代性概念的含糊性是众所周知的,但在现代性概念之中却含有这样一个非常能够说服人的观点:真正重要的不是它证明或显示了一个新的社会现实,而是它表明了一种新的对待社会现实的态度。现代理性教育教给学生的只能是启蒙时代的幸福理想,而面对后现代社会里出现的新型幸福观,却表现出从未有过的无所适从。

3.后现代幸福观对具有风险性未来教育理想的挑战

人类的命运总是存在于未来。然而,人类的命运“一旦被流放到了未来,它注定是永远停留在那里。幸福注定依旧是一个假设和一个期待:它的实现总是离现实有一定距离的那个诺言。事实上,恰恰是幸福的这种位置,敏锐地解释了‘前’与‘后’的现代区别,导致了对‘所谓的’合法事物的责难和怨恨,导致了对‘未来’事物的兴趣”_l”。鲍曼的这一观点提醒我们看到,现代教育理想的未来同样也是具有风险性的。它曾经告诉我们为了将来的幸福,学生时代吃苦是值得的,然而,“这使得对幸福的追求成为了一种难以实现的、有时令人不安的、通常令人痛心的任务。它导致了永恒的风险。它涉及了抵押未来,承担了大量的责任,并面临着为这种责任付出沉重代价的前景”。

后现代教育观 篇6

【关键词】翻译家; 家庭教育

20世纪前半叶,文学家辈出,同时因为西方思潮的进入和中西文化的融合,翻译活动也非常活跃。这一时期,许多文学家同时也是翻译家,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类似的文化背景,譬如有过天资聪颖,后天勤奋,留学西洋,精通外语等等。但他们对教育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又各有侧重。

一、傅雷与音乐教育

他是翻译巨匠,几乎遍译法国重要作家如巴尔扎克、伏尔泰、罗曼·罗兰等的重要作品。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得以观摩世界级大师的许多传世之作,为其精深的艺术修为奠定了基础。他在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领域均表现出不凡的艺术鉴赏力。在翻译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化境”的概念。而作为几十年来的成功教育范本,《傅雷家书》可以反映出他的成功教育思想,特别是音乐教育方面的独特思想:人格教育思想、通识教育思想和专业音乐教育思想。

傅雷人格教育思想丰富而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胸襟开阔、淡泊名利。傅雷深受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常以“富贵于我如浮云”自勉,他主张:要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力求做到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

(2)真诚、纯洁。《傅雷家书》中有一段话:“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恶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

(3)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有不要怕看自己的臭脸的勇气,同时又要有冷静的科学家头脑和实验室的工作态度,唯有用这两种心情才能”。

傅雷还提倡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由教育思想。傅雷认为:“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谨,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傅雷的通识教育核心体系包括: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东西方文化对话与世界视野、感受自然与情感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傅雷在傅聪小学期间便把他从学校撤回,亲自为其从孔、孟、先秦诸子、史记、汉书等传统文化典籍上选材料,有意将语言知识、道德观念和文艺熏陶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受此影响,傅聪经常用中国古典文学来诠释西方音乐,从中国的诗意去体会肖邦、莫扎特和德彪西,比如把肖邦的作品比作李后主的词,在德彪西作品里找到禅机。在专业音乐教育上傅雷既肯定天赋的作用,亦强调修养的重要性。他认为在良好天赋的基础上更需要全面的艺术修养,不但要有进步的世界观,深厚的文化素养而且还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

傅雷的这些理论精辟而独特,做人第一的信念和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音乐家傅聪的成功培养,让他的理论具备了教育教学的实践意义。现在的很多家庭教育都是围绕高考和分数,应试和学校为中心的,忽略了通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如果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以此作为教育的目标和准绳,社会整体的人文综合素养和文明程度将会大大提升。许多应试课程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也可以得到控制。而这对于中华民族精华的传承和整个历史的发展意义也许会更加长远。

二、林语堂与女子教育

林语堂因为从小和教父学习英文,后又留学国外,功底深厚,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还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林语堂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他提出“忠顺美”的翻译论,在中国当代翻译史上也有他浓厚的一笔。林语堂于1940年、1950年和1975年三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也因此,所以把他归为翻译家也无可厚非。又因其对教育的看法和对自己女儿的教育方式至今也发人深省,所以称其为教育学家也未尝不可。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孩子能上大学深造,求得一纸文凭,以便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林语堂先生注重的却是对孩子们自学习惯的培养。

林语堂从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打下坚实的中文基础,他还鼓励孩子们写日记,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写作能力。正因为如此,当女儿林太乙中学毕业要考大学的时候,林语堂先生却劝林太乙不必上大学,他说:“你已经养成了自学的习惯和能力,有了这一点,什么学问都可以学得到。”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务实精神,作为大学者的他,清楚地知道,真正的学问,不是由一纸学历来证明的,而要有真才实学,与其浪费那么多时间去求得一纸文凭,不如用这些时间来好好做一番学问。

林太乙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没有考大学,中学毕业后就去耶鲁大学应聘,因扎实的文化功底被录用为中文系教师,以后还担任过《读者文摘》的总编辑,并相继出版了多部作品,在文学史上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也有很多对教育制度的审视,如不倡导学生为学历学分而学,功利性很强地学习。他用功底深厚的英文讲述幽默,在自己的人生和子女教育中也提出快乐哲学,注重培养天性和自由。

三、鲁迅尊重孩子,致力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在翻译界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宁信而不顺”的硬译理论。这位不凡的文学巨匠教育孩子用的是平常方法。有一回,萧红到鲁迅先生家吃饭,许广平从街上的一家福建菜馆要了一碗鱼丸子,吃饭的时候,他孩子海婴最先夹了几个吃,咬了一口便说不新鲜。许广平长了一个感觉很新鲜,于是就批评他,而且又给他夹了一个,孩子却还说不新鲜,许广平就生气了。见此情形,鲁迅便把海婴的鱼丸夹起来尝了尝,发现果然不新鲜。原来,海婴吃的是碗中不新鲜的,而许广平吃的恰恰是新鲜的。鲁迅先生于是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许广平事后感慨地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温和的教育是尊重孩子的表现,对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诚实等品质的培养都不可或缺。

鲁迅对孩子“放任自流”。孩子小时候玩泥沙,拆玩具,自己看书,这都是放任自然的教育方式。看似不管不关心,实则是随了孩子爱玩的天性,对今天拼命想对孩子拔苗助长的家长们来说,也是种借鉴。

四、总结

三位翻译家在文学艺术方面的造诣各有所长,在文学翻译方面也都有建树,而理论方面更是各有千秋。三位自身的成长环境,受教育方式的不同,性格文风亦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很不一样,虽然是上世纪的故事和论断,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天振等.中西翻译简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李语堂.吾国与吾民[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

[3]傅敏.傅敏编傅雷家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4] 李经.论傅雷音乐教育思想[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3).

后现代教育观 篇7

1 后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

如果把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看成是一场思想运动的话, 那么可以说它既是对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批判, 也是对教育概念本真的回归。基于反对现代主义的立场, 后现代教育观认为应该抛弃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主义、结构主义等之上的有序、线性、统一、同一等核心思想, 反对倡导人道却泯灭人性, 反对把科学和技术作为“现代化”衡量标准, 把教育当成批量生产“模式化”人才的手段。与此同时, 后现代教育观提倡多元视角, 崇尚批判精神, 强调开放性、差异性、个体化, 笔者认为, 这正是教育最初的使命。苏格拉底、孔夫子与学生之间通过“对话”传播思想和智慧;蒙特梭利通过对儿童心智发展的洞察独创教法;美国当代教育学者海伦娜·柯顿 (Helena Curtain) 的双向沉浸式教学法研究广受推崇等等都说明了只有建立在对于人本性的尊重的基础之上, 教育才可以最大化发挥作用, 为人类的进步保驾护航。因此, 后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保护人的本性、创造性、推崇人际的平等化和互动性。

2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现状分析

无论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教育体制、历史、政策等其他维度看,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都是处在“夹缝”中的一个存在。与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相比, 该类学校比较“年轻”, 硬件设施不够完备, 软实力也不足称道, 在前进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国家政策、经济体制、科技变革的影响。与高等职业技术与高等专科类院校相比, 民办本科的优势乏善可陈, 尤其涉及教学制度、人才培养方向等方面问题, 更是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其中原因是民办本科学校师资实力不强, 生源质量不高, 管理理念中庸, 很难达到较高层次的学术要求;应用型的名头为该类院校拓宽道路, 但同样较难实现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 知识结构方面的专业技术性不够强、实用性差等问题都是在与高职高专院校竞争的道路上的障碍。

由于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 对于能够熟练运用外语, 同时掌握经济学、管理学、外贸、商务知识等的复合型人才一直是我国相关行业的稀缺资源之一。在应用型民办本科学校, 商务英语专业必然成为外语系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但是, 尽管背负着重要的使命, 商务英语专业本身却存在着很多诟病。首先是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设置方面由于受到传统外语语言课模式的影响, 很难脱离重视语言能力而忽视言语交际、重视语法基础而忽视交际实践的禁锢;其次是教师队伍建设困难重重。再者, 学生层次不高。相比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该类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由于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导致在大学阶段学习动机不明, 学习兴趣薄弱等。最后, 落后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校企交流不足、与岗位需求衔接不紧密等等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健康发展的顽疾。

3 后现代教育观的启示和构想

后现代教育观比较深入人心的是多尔 (W.E.Doll) 的“4R”课程模式。它是建立在泰勒 (Ralph Tyler) 的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基础之上, 结合罗伦兹 (E.N.Lorenz) 的混沌原理 (Chaos Theory) 、皮亚杰 (Jean Piaget) 的生物学世界观、普利高津 (Ilya Prigogine) 的耗散结构理论 (Dissipative Structure) 、怀特海 (A.N.Whitehead) 的过程哲学思想 (Process Philosophy) 、杜威 (John Dewey) 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等构建起来的课程理论[1]。现在, 我们把后现代教育观念与该类院校的教学实践相结合, 与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实际操作相关联, 可以得到如下方面的启示和设想:

3.1 准确的专业定位

什么是准确的专业定位?是以学院办学定位为参照, 结合社会需要和学院发展规划, 为专业发展确定方向、目标、任务等而进行的一系列前瞻性战略构想和规划活动。专业定位要服从于办学定位, 同时也要体现特色。适合的即是准确的。应用型民办高校在办学方面有其鲜明的特点:以市场竞争为导向, 自主性强、有针对性、招生范围广、培养模式灵活等等。定位不必捆绑在一元、单一的“点”上, 要使这个“点”动起来, 动态的也就是准确的。因此, 商务英语学科和培养人才的定位也必须根据学院的实际况量身定制, 不可趋大同略差别, 应该看到, 最细微处的差异正是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突破口之一。

3.2 灵活的课程设置

可以用泰勒的4个中心问题进行提问, 构思符合该类院校商英专业的构建模式。但是必须是在后现代教育观的框架下, 才能够保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走“以书本为中心”的知识学习的老路。多尔认为, 任何一种课程形式都应该尊重受教育者的能力来执行和评估。[2]应该打破传统的独立分散、门类繁多的现状, 通过系统的、关联的课程的学习, 学生的进步是自身学习经验从预设到实现, 从无序到清晰的过程。因此, 学校安排的课程同样需要量体裁衣, 合理实用, 用办学经验和岗位需求做参考, 专门为学生编著某类课型的课本和导读本也很有必要。

3.3 开放的课堂教学

从空间上讲, 开放性意味着走出教室。很多院校的一些专业已经把课堂“搬进”了工厂、车间、实验室基地等。但由于行业限制, 商英专业整体上很难走出去, 只能部分地“请进来”, 比如建立模拟公司、兼职法人代表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尝试。从时间上讲, 开放性还意味着延伸课堂教学。通过对话、沟通, 学生扩充了学习经验, 受到了启发, 并由此开展自主学习和实践动机。学校要为学生这些方面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从而使这种看似不可控的、纯粹个体行为的、无限延展的教学方式继续下去直到完成。这里, 不必分清“语言学习”和“商务知识学习”。因为如果之前讨论的内容能够成为前提, 那么对于学习者而言, 他们已经完全从被操纵的角色中释放了出来, 他们参与课程设计, 既是实践者又是创造者, 是有自由行动力的学习者。

3.4 反思性教师水平提升

“平等中的首席”是具有转变能力的反思型教师。[3]教师在权威角色淡化的同时不能失去领导者的作用;在话语权控制力减弱的同时继续充当协调者和对话者。在复杂的、必要的、但非控制性的、非主导性的后现代师者职业规范要求下, 教师的思辨能力、更新意识的能力、重建素质的能力成为水平提升的制约因素。事实上, 在这也是西方教育文化与中国传统师道在国际化大背景下的冲突和博弈, 唯此时做反思式、螺旋式提高才能成为融合后的赢家。

3.5 多元的教学评价

在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的视域下, 我国现行的考核形式无法应对复杂多样的教育活动。在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方面, 应用型本科院校倒是具备足够的优势去展开多元评价体系。对于商务英语专业, 社会的反馈、职业岗位的发展潜能就是很好的评价。反过来, 在教育过程中, 就不能单单通过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只有采取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体系, 才能够有的放矢, 成为促进教学的强反作用力。当然, 这种评价体系在具体实施中会阻碍重重。只有立足长远发展, 才能够审时度势, 从而实践出科学的、有效的方法。

3.6 生态性人才输出

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民办高校需要立足于当今形势和实际情况, 制定合情、合理的发展规划, 从把学生招进来培养开始, 践行适合学校、专业实际情况的后现代教育观, 立足长远发展培养人才。在向社会输出的时候, 注重生态性策略, 使毕业生能够具备多维的专业潜能、积极的创造热情、和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主动发展的意识等等。只有这样, 民办高校才能被最大化认可, 受到更多的支持, 才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4 结束语

在后现代教育观的背景下,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必须放远未来, 追求长远目标, 为社会培养拥有一技之长并有发展和学习潜力的人才的同时, 结合实际情况, 发挥优势, 大胆开拓, 才能满足自身长足发展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作为时代的产物, 也必须勇敢创新, 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 才能够回应时代和社会对其的真切呼唤。

摘要:近几十年来, 后现代思潮对于我国本土文化、思维模式、教育发展等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该文以后现代主义教育观为背景, 通过解构后现代主义教育观, 尤其是多尔的“4R”理论, 揭示其对于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实践、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定位和操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观,民办本科,商务英语,启示

参考文献

[1]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论[M].王红宇,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7) .

[2]武博.后现代语境中的教育观[J].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4 (7) .

后现代教育观 篇8

教育的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它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唯一不变的标准, 而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在这一阶段,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包括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教学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法的现代化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承担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历史使命。现代社会的巨大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催生的现代远程教育, 是构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第一选择。现代远程教育超越了单向传播的新媒体 (计算机多媒体) 以及与其相连的天地网络, 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形式和教育方式。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个性化的学习形式, 使受教育的人们从传统的围墙学校扩展到全社会, 使不同阶层的人群和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教育以及教育内容, 以构建个人的知识结构, 实现个人的知识目标。这种选择不仅可以是学历的, 也可以是非学历的;知识信息的获取可以是实时的, 也可以是非实时的。

后现代教育观 篇9

一.“后现代阅读”的范式

范式之一是网络阅读。即通过网络进行阅读。网络阅读的对象主要是为了文学作品。网络文学极大地推进了文学与文化、读者与作者、传媒与受众之间高度结合的趋势。互联网以其影响最大受众的先进多媒体、超文本技术和交互文化优势, 带来了网络文学的繁荣与发展。较之于传统文学, 网络文学自有其不可比拟的狂欢化、心灵化和自由化的表现优势。网络文学完全大众化, 网络文化完全日常化, 既是大众对于现实的逃避和疏离, 又是对于现实的呼唤与拥抱。网络文学类型众多, 诸如架空穿越、玄幻科幻、都市青春、官场职场、游戏竞技、灵异惊悚、新军事、新武侠等等。其中网络玄幻、仙侠类作品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和眩目的色彩最受读者欢迎;职场官场类作品因其贴近现实生活, 极易引起读者共鸣。最近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资料显示, 有近五分之一的国民通过网络在线阅读。

范式之二是微博阅读。即通过微博进行阅读。微博文学是微博阅读的主要对象。首部微博小说《围脖时代的爱情》自2010年1月29日在新浪微博连载, 标志微博文学诞生。微博文学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体创作, 因其篇幅短小、移植性与传播性强, 备受网友与手机用户的青睐。微博文学在腾讯微博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已认证作家1300余人, 其中郭敬明、余华在腾讯微博的“粉丝” (读者) 已超过千万, 麦家、毕淑敏、阿来、池莉、余秋雨、六六、王海玲等数十位作家的“粉丝” (读者) 也高达百万。

范式三是手机阅读。手机阅读是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通过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向用户提供各类电子书内容, 以在线和下载为主要阅读方式的阅读形式。手机阅读现在已经成为“后现代阅读”的龙头, 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大手机运营商均设立了手机阅读业务。其中中国移动的手机阅读基地的用户数、阅读内容的提高方面均占鳌头, 其单月访问用户数已突破2500万, 所提供的玄幻、都市、言情、仙游、历史等类别的阅读内容最受读者欢迎。

范式四是电子阅读器阅读。即通过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资料显示, 有近4%的读者通过电子阅读器阅读;在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中, 电子阅读器的接触率较之2009年的增长幅度高达200%, 增幅最大。该资料还显示, 2010年全国国民阅读6.13亿本电子书。

二.基于“后现代阅读”范式的文学教育机制与策略

由于“后现代阅读”兼具移动性、点播性、检索性、娱乐性的众多阅读优势, 导致昔日为精英垄断、局限于文人小圈子里、与普通百姓隔离的文学阅读日益“飞入平常百姓家”。网络书写与手机阅读正推动“后现代书写”和“后现代阅读”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传统的文学教育面对的是纸质文本、深度文化、美文学和物理时空的审美世界, 那么“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面对的则更多的是数字化生存、超文本、多媒体文学和娱乐文化。传统的纸质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理想和文体惯例方面与新媒体文学有着很大的差异, 导致人们在长期的文学阅读影响下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而长期以来建构的文学话语体系和文学教育理念更多地立足于传统文学实践, 形成于纸质文学时代。如果简单地运用体现纸质文学、精英文学审美取向和文学理念的文学教育理论, 进行“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 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虚拟性和实时交互性是“后现代阅读”或“读图”与“读屏”时代新媒体文学的基本特点。新媒体时代提供的“虚拟现实”是阅读者沉浸其中, 扮演其中的角色, 直接参与作品情节的营构之中, 能够获得真切的现场体验。这与传统的“置身其外”的文学接受方式大异其趣。假如固守传统精英文学的教育信条, 势必会影响“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因此, 我们迫切需要立足“后现代阅读”或“读图”与“读屏”时代多样化的文学实践, 建构适应“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探讨契合“后现代阅读”的文学教育新模式, 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满足于“后现代阅读”时代文学教育需求的教育程式。因为只有能够随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和教育语境的转型与变换, 具有审美和情感教育功能的文学教育才能够不断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在当代文化生活中, 大众传媒已经逐渐形成多元并存、立体伸展的“全媒体”形态格局。这种格局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文学的生存空间, 为传统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新的生长点与支撑点, 传统文学内容通过与新媒体新技术的结合与融合, 生发出以往不被人所了解的无限潜力。与此同时, 这种“全媒体”形态格局使文学信息能够快捷地进行跨度域流动和跨媒体运行, 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自由选择的多种可能。如果说以往的文学教育面对的是文学分立的格局, 习惯于接受纸质媒体的文学文本, 那么现在面临的则是文学存在的分离格局正被文学媒体融合的“全媒体”状态格局所取代。因此, 当下的文学教育面临着一个如何整合文学资源的问题。也就说, “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应具有全局意识, 通盘考虑包括文学教育在内的各种艺术教育的联通互动, 充分正视文学跨媒体传播运营的客观现实, 全面整合包括文学教育在内的各种艺术教育资源, 积极改进文学教育观念、范畴、角度、视野与言说方式,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完备知识储备, 促进文学教育与当代文学现实的密切结合。

与此同时, “后现代阅读”时代的当代文学并没有因为新媒体新技术的介入而全部平面化、平庸化。当前, 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主流文学与非主流文学、大众文学与经典文学等多元共存的趋势, 使得当下文学艺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在文学文本载体形式上也是呈现多元化情形, 比如纸质、数字或电子媒介形式共生共荣。因此, 今天的文学教育只有正视文学发展的这种多元化、多样化格局, 对当下文学发展交织缠绕的复杂关系具有足够的了解, 才能够全方位地把握当前文学教育的主动权, 才能够使文学教育与时俱进, 契合时代需求, 具有时代气息, 也才能够发挥文学教育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建设性功能。相反, 如果当下的文学教育充满偏见, 抱残守缺, 视野狭隘, 对当代文学发展生态知之甚少, 甚至囿于僵化的思维, 对当下文学生态横加指责, 势必导致文学教育视野僵化, 固守古典, 成为远离时代的孤芳自赏, 顾影自怜。

置身“后现代阅读”时代, 当下的文学教育还应该处理好传统文学与新媒体文学的辩证关系。一方面, “后现代阅读”更为感性与平易, 更容易为读者接受, 客观上利于文学传播与文学教育;另一方面, 在“后现代阅读”语境下, 文学被边缘化, 文学女神被迫从圣坛拉回凡尘, 文学似乎失去了从前的崇高地位, 但是文学尤其是经典文学的深层影响依然不容忽视, 文学艺术所彰显的人文情怀和诗性情怀在“后现代阅读”时代依然不可舍弃。文学的天职在于为人性创造精神家园, 对人性表达悲悯情怀, 替人性进行精神抚慰。文学的责任在于为人性导航, 为人类创建精神生态家园, 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作为精神生产力, 文学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此, 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形式, 文学教育的意义也在此。因此, 当下的文学教育应重视文学精神、审美情怀和人文关怀的有机结合, 为人们营造和开垦一片片心灵绿洲, 让人们在这个纷繁的世界上“诗意地栖居”。

此外, 随着“后现代阅读”时代的到来, 文学进入多元化时代, 人们对经典文学缺乏敬畏之心, 导致经典文学作品被“解构”、被“曲解”, 甚至被“误读”;新媒体文学作品泥沙俱下, 良莠不齐。有鉴于此, 深化文学教育应该倡导阅读经典。文学教育尤其是经典文学的教育不可缺少, 因为经典文学艺术充满人文精神, 敢于直面社会与人生, 关注社会深层次问题,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艺术与精神感召力。深化“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 应该倡导阅读文学经典。一是提倡阅读经典, 将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纳入文学教育主渠道;二是积极介绍经典, 通过朗诵会、鉴赏会、学术讲座等形式给学生正面灌输经典文学;三是号召学生精读或背诵经典, 为学生打下深厚而扎实的经典文学修养。

摘要:“后现代阅读”就是借助先进的新媒体和数字化技术进行阅读的方式。数字化的“后现代阅读”已成为21世纪文化浪潮中的先锋。“后现代阅读”的范式主要包括网络阅读、微博阅读、手机阅读和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形式。基于“后现代阅读”范式, 当下的文学教育应与时俱进, 采用全新的教育机制与策略, 建构适应“后现代阅读”时代的文学教育新理念, 探讨契合“后现代阅读”的文学教育新模式, 以便积极应对“后现代阅读”时代给文学教育带来的新挑战。

后现代教育观 篇10

CMEE:请您介绍一下, 此次“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教育装备论坛”召开的背景。

杨立湖:走进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颁布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 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 进入以教育和人才培养为优势的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列”的战略目标, 吹响了推动首都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号角, 开启了首都教育全面实现现代化的新篇章。形势喜人, 形势逼人。包括教育装备企事业单位在内的工作在首都教育装备战线上的同志, 深感责任重大。教育现代化, 离不开教育装备现代化。如何为各级各类学校配备够用、好用的装备, 需要各级教育装备部门的同志加强并引领对装备的研究论证, 需要教学研究部门和广大一线教师就装备与课程深层次整合, 切实满足教育教学需求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需要教育技术装备企业不断瞄准世界前沿技术与产品, 加强国内市场适切性研究, 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造,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总之, 需要通过各方努力, 共同服务于首都各级各类学校师生, 共同服务于首都教育教学质量, 共同服务于首都教育改革发展大局。

CMEE:您作为“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教育装备论坛”主办方的领导, 您认为办好此次展会与论坛, 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杨立湖:搭建“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暨教育装备论坛”平台, 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拓展视野;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改革创新;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内涵发展;有利于教育装备工作扩大合作与交流!

目前, 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已成为国内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地区性教育装备展示会, 展会规模不断扩大, 规格越来越高, 参展产品科技质量逐步提高, 观众专业化程度突显, 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浓厚, 这是供需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办好北京教育装备展示会, 利用这一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可以为首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MEE:作为《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编委会副主任, 您在展会期间还参加了杂志征文的启动仪式, 并做了精彩演讲。请您谈谈对此次征文活动的看法。

杨立湖:《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举办的“我与教育装备”主题征文活动在几年前开展过, 得到北京市各级教育装备部门以及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的积极响应, 取得了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为什么同样的主题再次开展活动?

大家知道, 最近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颁布了《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这个《纲要》不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 还是在提高基础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方面, 不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 还是在教师培训及队伍建设方面, 等等, 均对中小学技术装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

1.如何“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2.如何通过教育装备的精细化管理, 提供可靠真实的资产统计数据及分析, 继续为市、区两级财政“加强经费拨款的科学论证”“增强经费分配的科学性”奠定坚实的技术支撑?

3.如何继续加强学科专用教室配置研究, 或继续搭建平台, 加强新技术进课堂课题研究,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探索新型技术形态的教育应用与创新”?

4.如何采取加强对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组织开展好实验室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技能比赛等有效措施, 促进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提高, 进一步提升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整体水平?

5.如何建立健全以使用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长效机制, 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如何把好进入我市中小学校的仪器、设备、图书的质量关, 确保教育教学资源的安全与有效?

7.如何引导、指导中小学师生开展经典图书阅读等书香燕京系列阅读指导活动, 构建“人文校园”, 提高广大师生的阅读素养?

如此等等, 需要我们研究的、思考的、梳理的问题有许多。教育技术装备任务越重, 越要加强理性思考。脱离实践的纯理论研究固然是空洞的理论, 但没有工作反思的实践, 往往也是盲目的实践。希望能引起同志们的共鸣, 也希望《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为北京中小学技术装备转变发展模式, 实现在新的起点上的科学发展继续鸣锣开道!

编后语:

“国学”教育不能代替现代教育 篇11

应当相信,真理越辩越明,认识越论越深。研究国学的学者发表了很多见解,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该对“重振国学”,特别是对“儿童读经”有个看法。

◎妄自尊大不对,妄自菲薄也不可取

说我国出现了“国学热”“儿童读经热”,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目前尚未形成“蓬勃发展、热火超天”的燎原之势,还远远没有达到媒体所说的“热潮”的程度。只不过是由于一些民办“国学班”搞的师生身着古装、头戴古帽、脚蹬古鞋,一副很另类的“装束噱头”非常醒目、着实抓人眼球罢了。

任何社会文化现象出现都不是偶然的。学术界一些人士倡导的“重振国学”和“儿童读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后出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社会转型期,从封闭走向开放,社会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革,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新的文化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外国的文化刚刚传入中国,人们还没有很好地消化。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思想偏差,应当引起重视。

外国的文化中有很优秀的东西,值得学习借鉴。但无论多么美的东西,总会有产生“审美疲劳”的一天。到了一定的时候,人们会不由自主地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看看是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哪些文化传统在今天还仍旧具有生命力。现在的“重振国学”和“儿童读经”,可以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检视。

◎学习“国学”,增强儿童主体文化的认同感

我们是要发展市场经济,建设四个现代化。但“市场经济”和“四个现代化”都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在学习、借鉴外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同时,必须要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增强民族意识的自觉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文化。这就不能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特别是当前社会上已经出现的崇洋媚外的思想苗头,数典忘祖,“言必称希腊”,引人注目。在这个时候,重新提倡“国学”,是有必要的。

在中国,历来重视利用儿童启蒙读物对儿童进行教育。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儿童读物,承担着教儿童识字、生活常识、历史知识、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任务,历来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现代儿童重新阅读这些启蒙读物,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心理、生活习俗、道德风貌、民众性情等,甚至从中还可以窥见当代中国社会某些社会心态、文化心理、社会风尚,以及国民性格的形成、演进的若干蛛丝马迹,对增强儿童主体文化的认同感是大有裨益的。

这些儿童启蒙读物一般都文字简练、押韵合辙、朗朗上口、易背易记,内容浅显易懂、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引人入胜,通篇是典型人物、历史故事、民间谚语、流行成语。从形式到内容,都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儿童阅读启蒙读物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文化素养,还能丰富、活跃孩子课外文化生活。对儿童进行基本的“国学”教育,引导儿童阅读古代启蒙读物,有利于保护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学习做人的基本道理,增强年轻一代的民族自豪感,还是很有意义的。

◎“国学”也要有所选择取舍

古代这些儿童启蒙读物虽然承载了传统文化,但毕竟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行为规范,不可能没有历史的局限性。而现在,已经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有的东西是有生命力的,今天还有积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则显得陈旧了,落后了,过时了。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是积极的,在现代社就不一定还都是积极的,这是历史发展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因此,在引導儿童阅读古代启蒙读物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有所选择、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不能全盘照搬。

有人对儿童学习传统文化要有选择取舍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会“肢解”传统文化,有断章取义之嫌。

儿童毕竟是儿童,他们还不到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的年龄阶段。儿童学习传统文化,只能是粗浅地了解,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是系统的学习。

有选择地引导儿童阅读一些古代启蒙读物,就是让儿童初步地接触,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的熏陶,仅此而已。就是成年人学习“国学”,也没有必要人人都修炼成为“国学专家”,更何况是儿童。

◎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为主,以学习“国学”为辅

引导儿童阅读古代启蒙读物,要分清主次。应当是在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为主,在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的基础之上学习“国学”,不能本末倒置。孩子们离开学校、家庭要进入的是现代社会,必须首先学好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不然的话,会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很难融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现在,社会上一些民办文化教育机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之下,任意夸大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学习传统文化为主,以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行为规范为辅,甚至出现以“国学”教育代替现代教育的倾向。这是本末倒置,是不可取的。

后现代教育观 篇12

1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内容

教育现代化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 是赶超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过程[1]。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 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其中教育观念, 也即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核心, 是灵魂[2]。

2 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制式教育, 偏重于通过考试, 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 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 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 考什么就教什么, 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 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 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此外, 应试教育往往使学校和老师重视高分学生, 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 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 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公平原则。因此,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必须以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为改革方向,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 符合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 教育改革的呼声源来已久,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有所行动, 但我们却发现, 教育的现状似乎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远, 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 学习的内容不减反增, 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根本改变, 究其原因, 是高考这根指挥棒没有改变, 导致为了迎战高考, 不仅有了高考前的小高考和多次模考, 还有了中考前的小中考和模考, 小升初的择校考试, 甚至是幼儿园的入学考试等, 所有这些考试都是为了高考这一考, 所有的学习都只围绕着一个目标———高分, 现行的高考模式不仅像一堵无形的墙, 挡在教育改革的面前, 更为严重的是, 绝大多数的施教者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他们又如何能提供给学生素质教育呢, 高考使得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沉陷其中, 又岂是能靠其自身的力量而改变的呢!

因此, 教育要改革,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 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根源———高考制度, 才能使教学双方摆脱完全以分数论高低的局面, 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兼顾通用知识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应才施教, 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 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方法与途径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灵魂, 然而在绝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的时候, 必须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制度, 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因此, 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障, 制定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围绕正确的教育方针目标来制定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教育制度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这个教育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这个双向制约影响链条的中心环节是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政策规定, 都要以这个教育方针为核心。衡量教育制度的质量标准, 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教育界乃至社会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这三个有利于的核心, 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3.2 教育管理制度去行政化

我国教育领域目前通行的领导制度, 是一种显著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中, 教育被作为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教育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是行政意义上的上下属, 学校的领导职务与行政级别挂钩, 教育主管部门用“升学率”、“合格率”、“验收”、“达标”等指标来考核学校, 学校的教育活动围绕着这些行政指标而展开, 学校和老师只对上级行政领导负责, 而不是对学生负责, 久而久之, 学校便失去了自我, 被各种外力因素牵着鼻子走, 而不是按教育规律行事。

然而, 学校不同于其他行政部门, 他的职责是育人, 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学校的工作应该围绕“如何彰显学生的个性, 激发其创造力”来展开, 而垂直化的行政管理不利于发挥施教者的创造活力。教育的对象和主导者都是“人”, 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特殊行业, 行政指令管理的缺陷就是忽视“人”的因素, 将教育效应外化为可以测量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 将外在的物化指标凌驾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上, 结果造成在指标的指挥下, 不顾个体思想情感需要, 不顾个体个性发展, 把学生生硬地变成可以测试指标的机器, 成了指标指挥下的“异化人”。

学校不是行政部门的附庸, 应当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办学权, 这样才能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 才能办出自己特色, 使教育回归自己应走的道路。

3.3 彻底改变高考和高校招生模式

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大学之前围着升学、高考转, 片面追求高分, 进入大学后学生只要不犯特别严重的错误, 基本上都能毕业, 因此, 学生以前绷得很紧的弦一下子松懈下来, 突然失去了目标, 没了方向, 开始混学分, 混文凭, 毕业后工作单位一般也是视文凭来分配工作, 而不是专业能力考核, 大多数学生工作后都要从头学起, 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工作实践严重脱离, 甚至现在有部分学生为了找工作, 毕业后不得不重新进入技校“回炉”。

因此, 要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 根源在于高考和高校招生的模式, 必须改变目前高考一考定终生的方式, 具体做法如下。

(1) 多次考试, 加权平均

一次高考, 便决定一个学生奋斗了12年后的命运, 显然是不合理的, 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甚至有学生临近高考的紧要关头由于过度紧张, 导致精神出现问题, 一生毁于一旦。建议将每年一次的高考改为多次, 每次考试试卷按照由易到难递进, 赋以一定的权数加权平均得到最终成绩, 如此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多次考试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2) 重视平时成绩和表现

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因此, 高考不应该忽视学生的在校成绩, 应该将学生在校考试成绩的排名纳入高校招生的参考因素中, 尤其是高一至高三的排名走势, 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后劲。

(3) 增加录取面试环节

高等教育有别于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普适性基础性教育, 而高等教育注重学科分类, 重视学生专业特长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 学生是否具备该专业特长决定了其在大学该专业的学习是否顺利, 甚至影响着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 建议高校招生增加面试环节, 面试可以真实地考查学生是否适合在该专业学习, 面试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特点, 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4) 设置特殊学生通道

少数学生严重偏科, 综合排名偏低, 但对某些学科有特殊的兴趣, 且表现优异, 显现出特殊的才能。这些学生在综合考核中处于劣势, 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某些领域的杰出人才, 如果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中被埋没, 对他们来讲有失公平, 同时也是国家的损失。因此建议设置特殊学生通道, 由所在学校进行推荐, 给这些学生特别考试, 做到人尽其才。

(5) 公开, 方能公平和公正

无论是面试还是在校成绩, 甚至特殊学生通道, 都有可能存在腐败和暗箱操作的可能, 但只要将各环节公开, 并加强监督机制, 相信一定能预防和阻止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毕竟,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改变高考模式, 加强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几年了, 教育主管部门也有所行动, 如要求学生在校每天有一节活动课, 增加了一些素质教育课程等, 但这些都是换汤不换药, 不但没有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反而有所增加, 原因在于高考的模式没有改变, 学校还得围绕高考这个指挥棒转, 所谓的素质教育, 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些学习项目。

我国的教育现状多年来备受诟病, 相关部门也一直在讨论改革方案, 然而由于改变高考模式的工程巨大, 涉及方方面面, 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方案, 有条件的学生纷纷选择出国留学, 流出的不仅是优秀的生源, 还有不可忽略的资本金, 长此以往, 国家的前途堪忧。

改革总要付出代价, 完美的机制总是在不断的探究和实施中逐步得到完善的, 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必须先行, 而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

摘要: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制式教育, 严重背离了国家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方针, 因此教育要改革, 必须实现教育现代化, 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制度现代化, 教育制度现代化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本文从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必须围绕正确的教育方针目标来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去行政化以及彻底改变高考和高校招生模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制定现代化的教育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应试教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总第221期) .

上一篇:优化作文教学四个步骤下一篇:临床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