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学

2024-10-08

现代教育技术学(精选8篇)

现代教育技术学 篇1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明确现代教育教法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学问,是受一定的教育观念,支配的。教育观念并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更新。

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它是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的。

现代教育观念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大教育观是从学校内外以及终身教育的广义角度来考虑整个教育问题,即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而改变了“学校即教育”的狭益教育观;

第二,传统教育观念常常把学生分为三流九等,不承认、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差异持消极态度,使教学效果维持在三个1/3上(即1/3学生达到优秀,1/3学生处于中等,1/3则位于下等);而现代教育观念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认识到学生在自信心、创造力、决策能力、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社会和自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满足社会对人才质和量的需要,则必须从学入手,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关心学生的学,力图让所有学生处于教育的优势之中,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建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取得成功的学习。

第三,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第四,传统的知识教学观改变为现代的发展教学观。教学不再停留在封闭式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而是强调在知识技能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强调开放式教学,把整个世界向学习者开放,让学生学习到不断更新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并逐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策略,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批评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变能力与实验能力。

第五,现代教育观念打破了以往单一的、面对面的集体授课方式,而发展为个别化教学、小组交互教学与集体授课教学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或结合使用,其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造。

第六,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信息社会的资源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借助一切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如从过去依靠书本、黑板等单媒体进行单向传递的教学已发展为利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进行双向交互式的教学。

第七,现代教育观念特别重视目标和评价。教育、教学目标的阐述从传统的模棱两可到清晰、明确;教学评价也从传统的临时性的主观评价而提倡建立以目标为多考的评价学习结果的客观标准。

第八,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的交互过程,但不是不可预测的,经过系统的科学分析是可以找出其规律和模式的。因此,也一定能够科学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设计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再是完全靠经验积累和老教师的传、帮、带,而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来达到。

信息社会的需求形成了现代教育观念,教学设计在满足社会需求去解决教学问题时,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否则,教学设计是不可能成功的。

现代教育技术学 篇2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从现代教育技术到现代教育艺术 篇3

一、科学选择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提升。当代高中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众多,而且对这些信息技术充满认知兴趣。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科学筛选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文字等信息处理技术,将学习内容立体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热情被点燃起来,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幅度提升。

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为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我特别播放了初中时学习过的《核舟记》相关图片。当学生对文字进行梳理之后,我又开始播放由本班学生参与录制的配乐朗诵。由于音乐、画面和教材内容形成和谐统一,又是同学朗读的课文,自然要特别关注。在小组讨论时,我提出几个思考问题:思考作者为何而乐?第二节中作者悲从何来?第三节中客悲的原因是什么呢?最后一段作者和客人是怎么转悲为喜的呢?由于前面有很好铺垫,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教师成功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开文本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多媒体画面引发学生回忆,配乐朗读又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得课堂学习呈现良性化。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常态,但要科学设计运用课件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努力。

二、优化课堂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有些教师解决某些重难点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很丰富,教师往往是自己讲得口干舌燥,但学生依然是听得稀里糊涂。因此,改变教学意识,制定教学重难点突破策略,便显得异常重要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用声光电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优化处理,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突破教学重难点做好技术环境铺垫。

优化教育技术,要求教师能够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接受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例如,在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时,为让学生能够顺利掌握阅读现代文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举行全校局域网语文课堂互动活动。学生们同时登录学校局域网,进入互动平台,对同一篇文章进行网上互问互答。一个班级学生负责提出问题,另一个班学生负责回答问题,然后进行轮换。由于是网上互动,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争先恐后地提问解答,课堂学习研究气氛特别浓烈。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展开不同班级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由于涉及竞赛性质,学生自然不甘落后,课堂教学进入最佳状态。教师给出一些点拨,学生自然会心领神会的。

三、合理运用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放弃“一言堂”,要少讲多练,特别是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展课堂容量,为学生主动探索提供更广阔平台。现代教育技术运用,需要教师进行方法筛选、进程优化、信息整合,为学生呈现针对性更强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提供课文背景材料,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通过丰富信息传递,调动学生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利用课件还可以渲染课堂气氛,促进文本生本对话。这对培养学生健康审美观价值观都有重要帮助。

例如,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我准备了微视频,播放毛泽东影视片断,从影像中感知伟人的风采。学生不仅对毛泽东有了更多认知,也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所吸引。再让学生来读这首词,很明显能够感受到学生认知的提升。原来学生朗读诗词的节奏普遍较快,很容易破坏作品的内质,难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可看过电影剪辑之后,学生朗读速度明显降低,语气中自信力量大大增加,这说明电影教育技术的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整合,为课堂教学量身定做各种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的科学运用,能够集中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艺术化,让课堂教学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为学生高效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现代教育技术学 篇4

教务处

印小娟

我们要实施现代化教育,那么什么是教育的现代化?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手段现代化就是加强硬件建设,就是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许多人对现代化的理解仅仅局限在现代化手段的使用上,对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教育过程的现代化考虑得则比较少。例如:一位教师在设计一节课时,想到了运用先进的电教设备──多媒体让学生感知学习内容。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却忽略了“让学生主动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根本没有发挥出来。手段是先进了,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育现代化不仅要有现代化的手段,更要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所谓教育现代化,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实现教育现代化,观念现代化是关键。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现代化的职业教育观念。

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只是教育的两大类别,不存在等级差异。加强职业基础性课程,要使文化课程教育、职业基础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学科课程的添加和拼接。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不断深入地了解自己,广泛地了解社会,正视现实,使职

业教育的毕业生既具有工作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又有进一步深造的基础文化知识,形成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2.职业教育的高移。具体体现在由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到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即不仅要有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要求懂得相应的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一方面,随着高新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等职业教育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还将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同时大力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此外,要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歧视——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的教育,不能只靠舆论宣传凭空进行,必须以一定的经济、技术为基础,而这一物质基础便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使体能型的工作大量减少,智能型的工作大幅度增加,这就要求作为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的职业教育的层次也要相应的高移。

3.职业教育终身化。数百年来,把人生分成两半,前半年用于教育,后半年用于劳动,这样的观念早已与时代不符。如今“只有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才能终身就业”已成为现代劳动力市场的一条基本规律。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工作领域的迅速变化,就业的不稳定性,决定了一次性职业教育已无法满足一个终身就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如何构建一个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仍是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为此,我国已经建立了各种与成人教

育互相渗透、联系、合作的职业继续教育机构,使职业教育与人的整个职业发展过程相伴随,并被纳入到终身教育体系之中。职业教育终身化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师资队伍的现代化是核心。所以我们在进行硬件建设时更不能忽略了教师现代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必须建设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结构合理的“业务精良型”基础课教师、“双师型”专业教师和业务过硬的技术指导教师队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⑴具有现代教育观。从世界发展的潮流看,在21世界里科学的人道主义教育观将备受推崇,这种新型的教育观是科学与人道的有机的结合。它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的完善为方向的目的,它代表了未来的教育发展的方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谁抓住了教育,谁就抓住了新世纪的战略制高点。因此,各国都把成功的希望之光聚集在教育的改革上。要建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培养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为宗旨的新型教育理念,以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

⑵具有现代的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学校中心”、“课本中心”、“教师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正进行着一场革命性的改造。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独一无二的知识占有者和传授者了,现代教育理论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教师必须摒弃落后、陈旧、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师要有

驾驭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能力,积极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充分运用声、光、影等立体的直观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

⑶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与过硬的技术水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把文化基础教学和专业理论与技能教学提高到新的高度,这意味着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了。在横向,教师应具备作为现代社会知识阶层和经济、技术阶层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面;在纵向,更需要有与教育科学和所教学科相应的精深的知识以及与技能指导相应的过硬的技术水准。现代的职业教育,一方面要为学生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培养学生适应21世纪需要的经济意识,创新意识和必要的技术技能。因此从事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师既是教育的行家里手,同时又是经济领域的行家和技术界的高手。是一支集教育家、企业家和技术权威于一体的队伍。

⑷具有教育科研能力。一位好的教师必须在以教学为主的前提下,积极进行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教学规律,勇于进行教学改革。教育科研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表达能力的主要方面,也是不断进行教学实验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它反映出教师的综合水平和学校师资的综合实力。可以这样说,没有“科研”就没有教育的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没有教育的发展,就不会有教育的现代化。

⑸具有终身学习和创造的良好意识。未来社会,对人的标准和要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劳动技能不只是靠人的自然体力,而是以劳动者的智力和知识为基础。“知识的生产力已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因此谁想使社会生产力走在前列,谁要在竞

争中获胜,谁就得拥有一大批运用新知识和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今天,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经济已强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具有新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进行不断的学习和充实,要具有新的智能结构和创造才能,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和改革;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终身学习意识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这样才能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育的现代与后现代之辩 篇5

摘要:后现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理性主义教育之上,教育自从神坛走下来后,就受到了理性的束缚,理性主义成为现代教育最好的哲学注解。现代和后现代之辩成为人们理解教育的一种新的途径。教育的重新理解和建构受到人们的关注,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观点给人们理解教育以极大的启发。

关键词:教育;现代

;后现代主义;反理性主义

一、教育是什么:后现代的质疑

从我国来看,现代教育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教育领域中的权威主义。具体来说就是过于认同教师的知识权威和人格权威,过分强调知识的“神话”。其次是教育领域中的功利主义行为盛行。社会上的文凭主义异化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升学主义的表面繁荣回应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精神——学而优则仕。精英主义教育理念的代价是以牺牲大众教育为前提。传统的教育体制及目标要求又促成了精英主义教育的发展。如《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7期就曾刊登过一篇文章《后现代主义对于“完人”教育的批判》。该文作者就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目的的理解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后现代主义学者吉鲁提出了教育目的要从优势文化决定的解释中解放出来,肯定个人经验及其代表的特定文化。古鲁希望通过改造教育造就一批具有批判能力的公民。这种公民能够认清优势文化的独霸性,并向它们挑战,进而通过对多元文化的认识跨越文化边际。现代主义教育的“完人”主张试图建立一种标准化的“完人”模式来规定人的发展,将人的发展理解为对“完人”这一标准无限的接近,这样培养的人事实上是没有差异的标准化的人,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传统教育中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事实上是“完人”教育目的观的反映,将学生的发展理解为达到这种“完人”的目标,显然它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忽视了个体与个体的不同的多样特性。这种“完人”教育无视教育发展的时代特点和空间地域不平衡特点,用一种“完人”的规格来塑造不同时代、地域的人是不可能、不现实的。

从人类的教育发展来看,现代性的学校教育自文艺复兴以来,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当中,除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工具理性外,历史上的传统和现代、现代和后现代之间的对峙就开始了。后现代作为一种文化思潮,一开始就是对现代性的反叛。后现代主义承袭了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反理性和反主体性哲学的策略和传统。在教育领域,后现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反理性主义教育之上。后现代主义的特点就是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首先,它认为我们不能再给世界一个统一的认识,世界是破碎的,根本就没有一个理性的或非理性的主体,有的只是个体。在世界观上,它是彻底的多元化、破碎化。其次,它没有一个理论支点。后现代主义明显表现出反本质、反规律、反同一性、反确定性、反一切概念,具有彻底的多元论、不确定性、差异的零碎化等等。后现代主义在哲学意义上来说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哲学特别强调要反对近代主义、现代主义共同的基础和特点。另外,后现代主义实际上继承了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对近现代主义则几乎全盘否定。近现代主义,是从笛卡尔为起点到黑格尔达到顶峰。它是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一种一元决定论的哲学形态。它认为,世界有其自身的必然性、规律性与统一性。世界的现象是多样的,但本身就有统一性。它还特别突出强调理性的作用,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科学的基础、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标准。这两个特点统一起来就是:通过理性把握世界。它的价值在于把人从神统治下解放出来,是从神治到人治的转变。当然理性主义也有其弊端,当它把理性当作人的本质之后,就把人片面化、对象化、固定化了。教育领域的理性主义在现代达到了顶峰。后现代主义的建设性内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重视人的好奇心,主张关心世界;二是崇尚差异性,主张多元思维;三是欣赏人的创造力,还创造于民。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产生,首先是对受到德法激进、否定的后现代主义的冲击的一种回应,在回应的过程中在美国形成了两个流派——新实用主义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首先,新实用主义哲学是将美国的实用主义与德法的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哲学相结合,主张对社会的否定,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则在批判的同时,主张建立一个新的统一的世界观,是一种有机构成的世界观。其次,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在美国的产生,是在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养料”之后,结合美国本土的哲学,是对“过程”哲学的一种改造,以“过程”哲学为核心的。

杜威是美国有影响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无目的论实际上就是强调教育过程中心,他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影响了美国的教育发展,虽然教育学界对杜威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是,杜威关于教育改革的思想还是受到了世人的肯定。从这个角度看,杜威的教育思想是否可以归为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值得人们去思考。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的主要观点,以及对现代性的批判是欧洲自近代以来,也就是资本主义产生以来提

出的一些价值观念,它是德法的后现代主义哲学所主要批判的,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抨击“人的主体化”。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主要批判的对象是近代一些思想家的观点。这种批判首先表现在对现代精神的批判,自文艺复兴以来,反宗教,反神学,以人权取代神权的观念以及自然科学兴起,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这个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精

神提倡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中心主义”,从哲学角度来看,是只看到了独立性,自然被看作是人类征服、占有、控制的对象;把自然科学方法视为唯一的方法,使之绝对化。从后现代主义对现代精神的第一点来看,我们可以将进步主义教育看作是现代教育的最鲜明的代表。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潮是过于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有突出个人中心之嫌。而这又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所极力反对的。

纵观人类教育的发展史,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教育往往偏重于科学知识教育而对人文知识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学校把培养各种专业人才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年级越高,专注于科学知识与技能教育的程度就越大,学生的知识专业化程度也越高。由于没有完备的人文知识,不少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显得狭隘、不完整。很多人总是把国家的落后最终归结为科学技术的落后,看到西方世界科技的突飞猛进和巨大成功,于是把人类各种问题的解决依托于科技的发展,而忽视了人文精神与文化传统的作用,导致了重物轻人,重物质轻精神,重实际轻价值的倾向。

在一些学者看来,过去讲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主要是以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为参照系的,突出人的主体性,突出工具理性是其主要特征;今天讲现代文化和现代精神,再不能将这种主体性和工具理性作为主要内容来强调,消解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才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走向。这涉及到教育的方向问题,有必要作出明确的回答。由此说来,后现代主义教育的主张并不能代表教育发展的方向。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它不是处在后现代而是处于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化时期,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还在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思想观念,如人的自我观念、法制观念、竞争意识等。我们的学生应敢于向教师学会说“不”,敢于对课本说“教材太陈旧”!既有的教学评价、竞争以及过重的学业负担似乎与教育的本意相背而行,教育的本真的确迷失了。为了正确把握文化转型时期教育的历史向度,目前应当特别提起对后现代思潮的关注。

二、教育被“噬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可以说19世纪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人文教育或者说是人文教育占主导地位[1]。只是到了近代工业文明产生以后,科学教育对人的束缚开始显现出来。有人因此认为,20世纪教育的一大悲剧是充当了科技理性的奴隶。在我国,科学主义教育理念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工具理性主义,其次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技术主义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人们对科学的盲从心理,窒息了学生的怀疑精神。的确,现代教育发生在工业社会,它与主客二分的文化精神和科学技术相适应。现代社会日益强化的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最终使教育陷入“非人性化”的境地,使“占有”更多的知识以获得外在自身的身份,成为教育的目的。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使教育成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控制和训练。如果我们不意识这个问题,只重视物质文化和科学文化,而把精神文化、人文文化的发展看作是无关紧要的,必定会使物质文化失去规范和方向,造成文化整体中人文文化的缺漏,从而使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以人类中心主义的眼光看,世界被表达为与人的关系,人本身是自我建构的产物。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在要求自然屈从于人的成就的同时,也被自己的产品所奴役,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是近代科学的深刻悖论。不可否认的是,近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在于过度的分科教育体制,但分科化正是技术筹划的必然后果。今天弘扬科学精神,不必在科学与人文相区别的层面上突出科学的特异性,而应该在科学与人文合一的层面上,检讨我们时代的通病,重审自由和理性。在后现代世界中,人们不再相信知识内在的东西就是好的。为了抛开启蒙运动关于不可避免的进步的神话,后现代主义用悲观主义代替上个世纪的乐观主义。相信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这种信念消失了。正在成长的青年一代不再相信人类将解决世界重大难题,也不再相信他们的经济状况会超过他们的父辈。其实,自启蒙时期开始,在各个领域,从经济、政治、文化到文学乃至教育,就都有与理性主义相反对的浪漫主义思潮。理性主义与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组织、科层结构的日益细密、政治制度的工具化等等相互促进,使工具理性主宰、控制着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方向。而后现代则体现了对启蒙运动的事业、对现代技术理想和作为现代主义基础的哲学主张的拒斥。另外,长期以来教育的历史发展在伴随人类工业文明的兴盛的同时,教育本身也被社会“噬化”。噬化的结果用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来审视,可以这样来描述:在教育目标上追求统一。教会教育、私立教育和公办教育在培养要求上人才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在人才培养的要求上,在工业化、技术化的过程中,机械成为了社会的中心,人和社会自身都机械化,人在社会机械化的过程中,成为了一个可以替换的零件,人的创造性、创新性被官僚主义扼杀了;教育价值的主导趋向以实用主义教育价值为主。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利益的追求超过了理解的寻求。学校教育成了生产商品的加工厂。反观后现代主义学者的思想,我们发现情况恰恰相反。以伽达默尔学说为代表的现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并非传统解释学所坚持的作为文本发言人的作者的一种自我意识的“独白”,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视域交融”。无疑,这种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互主体模式”的深入揭示,将为我们重新审视和反思教育活动中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本质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正如在解释活动中,作者与读者、文本与解读之间体现为一种“循环论证”的关系一样,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双方亦是互构互生而良性互动的。因此,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不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而是二者之间互为主体的双向讨论、交流和沟通,是二者之间一种“提问应答”的互为因果的负反馈活动。实际上,这是对传统启发式教育思想的一种更为深入的理解。“启发”不仅体现在教师之于学生的向度里,亦体现在学生之于教师的向度中。换言之,教师并非人们常说的照亮别人而牺牲自己,只予不取的烛光,毋宁说,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他也从受教育者那里不断地汲取燃料和能量,他自身的光芒唯由受教育者才得以点燃和照亮[2]。

针对现代教育中“个人中心主义”的观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哲学认为,不要把人物割裂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人与社会,与他人之间存在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在与他人的联系中表现和个体特性构成了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们提倡学习“倾听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和尊重他人”,但前提是承认个体自我是关系中的自我,而绝不是个人独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在哲学层面,可以说是带有后现代主义的影子。当然,我们是不会简单将之划为后现代范围。从科学技术与自然的关系上说,技术之上所导致的工具理性,易于造成人在征服自然时的盲从行为。后现代主义自然是有待人去关照的,而不是被视为征服的对象,人与自然是在一种动态的平衡系统中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态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二者关系更显得重要了。从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来说,技术崇拜与工具理性的弊端表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藐视与偏离[3]。环境教育的重视,加强学生对自然、社会的了解,海洋意识、环保意识、地球意识的提出也反映了后现代主义对当代学校教育的正面影响。“为人生而科技”、“为个性发展而科技”、“为社会而科技”的新技术文明观似乎契合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要求。从男女平等意识来看,强调女性的重要性,反对男性中心主义。后现代对异质性、差异性、微观政治等等的强调直接促进了女性主义目标的实现。对差异性和多元性的强调有助于防止抹杀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因而有助于阐明妇女的特殊需要和利益。女性是创造性的角色,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性[4]。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哲学吸取了女性主义观点,具有宽容的精神。女子教育的重视在当代因此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男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后现代那里因此也有明显的体现。

转型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是处于前现代、现代、后现代3个历史向度的交汇处。这种状况,极大地增加了文化及教育转型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好,前现代的东西未加批判地保留了,后现代的东西也未加选择地拿来了,唯独没有把握住现代性。这也是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提醒。也就是要使教育文化建设贴近时代与生活,引导人们注重活动的文化追求,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品格,促进社会文明的全面实现;要使文化建设顺应现代化的潮流,在光大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前提下,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在新的起点上熔铸出新的民族精神,以求在一种宽广的人文背景下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后现代除去了历史对于人的规定,亦即对于人的区分。不仅如此,后现代还消除了现代对于一个未来的人的期望。现代的人的区分不是人与自身相区分,而是一个将来或未来的人和自身相区分。对于后现代而言,这种未来的区分没有意义,正如其流行语所说:“没有未来。”由于没有规定,理性被彻底的清除。从这个角度看,在教育领域,人的培养也就不存在什么目的和规范。工业社会的“理性主义教育”似乎被全面的否定。

三、教育需“解构”:后现代主义观点

学习过外国教育史的人都知道,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非学校化”思潮是对现代人类教育的最大抨击。伊利奇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制度化”教育的不平等。他坚决反对学校对知识的垄断。他积极提倡“学校化社会”[5]。的确,长期以来,教育被视为一种传授知识的活动,教师是课堂中主宰一切、控制一切进展和处理全部事件的权威者。因此,在这种课堂中,时时刻刻充满着教师为唯一的中心的单极表演和知识授受。教师把课堂当成了他自己的舞台,他是发号施令者,学生只有一味地被动静听,完全变成了教师所代表的成人主流文化知识的接受者和容纳器。而这种知识始终被视为绝对客观的,它与知识接受者的主观参与和体验无关。学生以读死书、死读书为荣,从而使应试教育成为现行教育的主要模式,学生高分低能和缺乏独创个性成为阻碍教育发展的顽症。因此,随着解释学的“理解”概念在教育学中得到认可,随着对教学活动中学生认知参与作用的积极肯定,不仅将极大地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调动其个体创造性,而且也必然意味着长期以来统治人们头脑的顽固而僵化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教育思想的寿终正寝。

再来审视后现代主义学者的观点,如维特根斯坦的关于语言和意义的观点,对认知适应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研究中被作为反对经验主义、理性主义的工具。我们如果用巴门尼德的区分来描述历史、世界和语言、教育4个整体的话,那么,历史的主题是真理之路,世界的主题是意见之路,语言的主题是虚无之路,教育的主题就是解构之路。博德尔认为,越过世界的边界到达语言的领域,这决不意味着进入后现代,相反,它要求的是语言的区分。同理,教育的全面改革绝非仅靠教师语言就能完成。目前,在我国有学者极力呼吁教育的本意就在于寻求课堂教学的意义,教学就是对话,教学就是交往。显然这些说法是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产生的。其不足及片面性也是显然的。为此,我们不妨试问一下:“教育就是对话吗?”而博德尔是不再追问“谁在说话”,而是追问“说了什么”。在这种问题的转换之中,他突出了语言的道和说的区分。当然,道和说的区分是晚期海德格尔的基本主题,他发现了语言学的悖论,所说并非所道,所道并非所说,而语言的道说只是在其宁静。所说和所道的区分在海德格尔那里构成了技术语言和诗意语言的区分,而后者正是他所要经验的纯粹语言。湖南师大教育系的石欧先生在他的一本专著中曾明确提出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语言的飘忽不定性。固然这种理解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其创造性的地方,但是完全的赞同和提倡恐怕还是不妥。从后现代主义学者的思想中,我们能否悟出一些道理?

我们重新回到教育史中去看看。在教育史上,主体性素质的培养曾受到教育家的广泛关注。在西方国家,从古罗马昆体良的“教是为了不教”,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运用他们的智力到夸美纽斯的教育应遵循自然性的原则;从卢梭的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到杜威的儿童中心论,让儿童主动获得发展,无不包含着对主体性的追求。教育家赫钦斯呼吁:“教育应是主体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目的唯在发挥人性,使人达到完善的境界”,“其目的是人性不是人力,教育不应该成为可悲的经济工具。”赫钦斯的观点也反映了人们对工业文明下理性主义教育的批判与反思。当然也有持完全相反的观点,如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理智的训练发展人的理性,培养有理性的人。学校不是社会的仿造,学校的中心任务便是向学生传授真理性知识。而在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那里,主体被看作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发明,是启蒙和理性的产儿。他们主张抛弃主体。而所有后现代主义都特别突出它否定现代主义,区别仅在于激进程度。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则要提供一个世界观。否定是要通过彻底摧毁原概念、原基础而扭转教育、哲学、文化的一个方向。比如,反基础是后现代主义的共同特点。通过反基础,才能实现反对中心、反对统一性。在教育领域,既是反对教师权威,在反对教师中心的同时,也反对儿童中心,主张师生平等交往和交流;反对教材的统一模式,主张知识来源的多样化,摒弃课本中心论;反对构建统一和划地为牢的科学体系,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提倡意见的差异性存在。张再林先生因此在2000年5月10日出版的中国教育报上撰文说,后现代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现代解释学带给当代哲学的变革既体现在认识论领域,又体现在伦理学领域。也就是说,解释学对解释活动中互主体性关系的认可、对他人理解可能性及积极意义的认可,不仅意味着一种独断论真理观的消解和一种开放性真理观的奠定,而且也同时意味着一种权威主义的社会理念被一种民主和平等的社会理念所取代,意味着诸如宽容、同情、信任、善解人意等德行的强化,和作为一种“普遍伦理”的“交往理性”的积极生成。以诠释真理为宗旨的解释学最终又指向了一种开发道德意识的所谓“教化”理论。在解释学里,真理与伦理的关系由二元对立开始走向了一元统一。这毋宁说宣布了一种后现代主义教书育人理论的可能。我们可以看出后现代思潮为教育研究指出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即教育研究活动中的差异性,揭示了教育真理的条件性,使教育研究从现代性下解放出来,从一元转向多元。

承认后现代主义已经或即将进人我们的生活确实比较痛苦,也许,当我们把后现代主义琢磨透了之后,后现代主义也就不那么可怕了。后现代作为对现代的反思、补充、解毒,始终处于次要而必要的地位,可以作为今天社会发展的某种新动力。但是,一旦反理性主义成了主要方面,影响、控制整个社会的物质统治时,便必然走入纳粹、“文革”等等。我国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将后现代观念搬进目前大部分地区、情况尚处在工具性远未成熟的前现代状况的中国,需要特别小心[6]。当然“文革”时期“踢开学校闹革命”、“读书无用论”绝非后现代的产物。后现代主义毕竟是西方的舶来品,作为还处于前现代性下的中国来说,历史辩证的对待是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审视现代教育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1]张应强.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1995,(3):33.[2]张再林.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5):10.

[3]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哲学[J].北京大学学报,2002,(2):69.

[4]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73-274.

[5]季苹.西方现代教育流派史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217-218.

[6]张斌贤.西方教育思想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684-685.

[7]严万约.西方后现代思潮与教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1999,(1):45.

[8]李泽厚.历史本体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33-34.

现代教育技术学专业问卷调查表 篇6

调查目的:调查一下有多少人了解这专业,宣传本专业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这专业的前景。

1,在你看来,什么是教育技术?

2,你本人有自己的电子信箱嘛?(是否)

有自己的博客吗?(是否)

3,你是否经常上网?你上网的目的在于:

A、看新闻、B、娱乐(看电影电视、游戏)C、和人聊天交流、D、检索研究资料、E、参与论坛、讨论组研讨或请教别人问题 F、其他(请注明)

4,你会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所有设备吗?(是否)

5,你觉得现代教育技术学所培训的对象应该是:

A,老师B,学生C,社会其他成员D,老师学生以及社会上所有成员

6,若你是这门课程中的一员,你最想从这门课程中学到什么?

A、教育技术理论B、教育技术技能C、做网站、D、提升信息素养 E、对自己研究和学习有帮助F、其他,请注明

7,你觉得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学这门课程有必要性吗?可行性如何?说说你的理由。

8,你觉得这专业以后会从事什么工作,或从事什么工作会更好?在将来本专业有没有前途?

9,说说你觉得应该如何开设这门课程最好?

现代教育技术学 篇7

1 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内容

教育现代化是指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化的过程, 是赶超世界先进教育水平的过程[1]。

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很广泛, 包括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设备和手段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其中教育观念, 也即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核心, 是灵魂[2]。

2 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制式教育, 偏重于通过考试, 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 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 围绕考试和升学需要, 考什么就教什么, 所实施的是片面内容的知识教学。只教应试内容, 忽视了非应试能力的培养, 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也使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全面的培养。此外, 应试教育往往使学校和老师重视高分学生, 忽视大多数学生和差生, 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 违背了“教育机会人人均等”的公平原则。因此,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必须以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和要求为改革方向, 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 符合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 教育改革的呼声源来已久, 学校和教育部门也有所行动, 但我们却发现, 教育的现状似乎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远, 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 学习的内容不减反增, 教学的方式方法没有根本改变, 究其原因, 是高考这根指挥棒没有改变, 导致为了迎战高考, 不仅有了高考前的小高考和多次模考, 还有了中考前的小中考和模考, 小升初的择校考试, 甚至是幼儿园的入学考试等, 所有这些考试都是为了高考这一考, 所有的学习都只围绕着一个目标———高分, 现行的高考模式不仅像一堵无形的墙, 挡在教育改革的面前, 更为严重的是, 绝大多数的施教者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 他们又如何能提供给学生素质教育呢, 高考使得施教者和受教者都沉陷其中, 又岂是能靠其自身的力量而改变的呢!

因此, 教育要改革, 要实现教育现代化, 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根源———高考制度, 才能使教学双方摆脱完全以分数论高低的局面, 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兼顾通用知识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应才施教, 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 教育制度现代化的方法与途径

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和灵魂, 然而在绝大多数教师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的时候, 必须将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转化为制度, 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因此, 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保障, 制定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 围绕正确的教育方针目标来制定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建立的现代化教育制度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这个教育方针, 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建立现代教育制度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社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这个双向制约影响链条的中心环节是人的现代化。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的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政策规定, 都要以这个教育方针为核心。衡量教育制度的质量标准, 主要是看它是否有利于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否有利于调动各级政府、教育界乃至社会的积极性,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是否有利于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这三个有利于的核心, 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

3.2 教育管理制度去行政化

我国教育领域目前通行的领导制度, 是一种显著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种制度中, 教育被作为行政机构进行管理。教育部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是行政意义上的上下属, 学校的领导职务与行政级别挂钩, 教育主管部门用“升学率”、“合格率”、“验收”、“达标”等指标来考核学校, 学校的教育活动围绕着这些行政指标而展开, 学校和老师只对上级行政领导负责, 而不是对学生负责, 久而久之, 学校便失去了自我, 被各种外力因素牵着鼻子走, 而不是按教育规律行事。

然而, 学校不同于其他行政部门, 他的职责是育人, 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学校的工作应该围绕“如何彰显学生的个性, 激发其创造力”来展开, 而垂直化的行政管理不利于发挥施教者的创造活力。教育的对象和主导者都是“人”, 教育是培养塑造“人”的特殊行业, 行政指令管理的缺陷就是忽视“人”的因素, 将教育效应外化为可以测量可以量化的具体指标, 将外在的物化指标凌驾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上, 结果造成在指标的指挥下, 不顾个体思想情感需要, 不顾个体个性发展, 把学生生硬地变成可以测试指标的机器, 成了指标指挥下的“异化人”。

学校不是行政部门的附庸, 应当给予学校一定的自主办学权, 这样才能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 才能办出自己特色, 使教育回归自己应走的道路。

3.3 彻底改变高考和高校招生模式

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 大学之前围着升学、高考转, 片面追求高分, 进入大学后学生只要不犯特别严重的错误, 基本上都能毕业, 因此, 学生以前绷得很紧的弦一下子松懈下来, 突然失去了目标, 没了方向, 开始混学分, 混文凭, 毕业后工作单位一般也是视文凭来分配工作, 而不是专业能力考核, 大多数学生工作后都要从头学起, 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工作实践严重脱离, 甚至现在有部分学生为了找工作, 毕业后不得不重新进入技校“回炉”。

因此, 要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模式, 根源在于高考和高校招生的模式, 必须改变目前高考一考定终生的方式, 具体做法如下。

(1) 多次考试, 加权平均

一次高考, 便决定一个学生奋斗了12年后的命运, 显然是不合理的, 而且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甚至有学生临近高考的紧要关头由于过度紧张, 导致精神出现问题, 一生毁于一旦。建议将每年一次的高考改为多次, 每次考试试卷按照由易到难递进, 赋以一定的权数加权平均得到最终成绩, 如此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多次考试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

(2) 重视平时成绩和表现

平时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 因此, 高考不应该忽视学生的在校成绩, 应该将学生在校考试成绩的排名纳入高校招生的参考因素中, 尤其是高一至高三的排名走势, 最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后劲。

(3) 增加录取面试环节

高等教育有别于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普适性基础性教育, 而高等教育注重学科分类, 重视学生专业特长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 学生是否具备该专业特长决定了其在大学该专业的学习是否顺利, 甚至影响着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因此, 建议高校招生增加面试环节, 面试可以真实地考查学生是否适合在该专业学习, 面试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的特点, 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4) 设置特殊学生通道

少数学生严重偏科, 综合排名偏低, 但对某些学科有特殊的兴趣, 且表现优异, 显现出特殊的才能。这些学生在综合考核中处于劣势, 但很有可能成为未来某些领域的杰出人才, 如果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中被埋没, 对他们来讲有失公平, 同时也是国家的损失。因此建议设置特殊学生通道, 由所在学校进行推荐, 给这些学生特别考试, 做到人尽其才。

(5) 公开, 方能公平和公正

无论是面试还是在校成绩, 甚至特殊学生通道, 都有可能存在腐败和暗箱操作的可能, 但只要将各环节公开, 并加强监督机制, 相信一定能预防和阻止不公平现象的发生, 毕竟,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改变高考模式, 加强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十几年了, 教育主管部门也有所行动, 如要求学生在校每天有一节活动课, 增加了一些素质教育课程等, 但这些都是换汤不换药, 不但没有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反而有所增加, 原因在于高考的模式没有改变, 学校还得围绕高考这个指挥棒转, 所谓的素质教育, 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些学习项目。

我国的教育现状多年来备受诟病, 相关部门也一直在讨论改革方案, 然而由于改变高考模式的工程巨大, 涉及方方面面, 至今没有形成系统的改革方案, 有条件的学生纷纷选择出国留学, 流出的不仅是优秀的生源, 还有不可忽略的资本金, 长此以往, 国家的前途堪忧。

改革总要付出代价, 完美的机制总是在不断的探究和实施中逐步得到完善的, 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必须先行, 而教育制度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保障。

摘要:我国现行教育模式主要是以应试教育为主的制式教育, 严重背离了国家人才培养和教育的方针, 因此教育要改革, 必须实现教育现代化, 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制度现代化, 教育制度现代化也是教育现代化的保障。本文从现代化的教育制度必须围绕正确的教育方针目标来制定、教育管理制度去行政化以及彻底改变高考和高校招生模式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制定现代化的教育制度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教育制度现代化,应试教育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总第221期) .

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 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创新

引言:目前我国传统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过于单一,导致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出现厌学等现象的发生。提出新的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改变教育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质量迫在眉睫。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优秀人才,教育是培养人才主要手段。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具有重大意义。创新教育理论,改革教育方式,改变枯燥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首要任务。

一、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优秀的人才是国家建设发展的基石。因此,教育问题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随着新课改要求的提出,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教育有效性开始得到重视。实现有效教育的关键正是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因为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影响着教育过程、质量、效果,目前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成为了我国教育界不断讨论的话题。由于我国教育一直以来受到传统儒学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特殊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应试教育状态。在这种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处于一种不眠不休学习来应对考试的状态,很多家长也不断的为孩子报名各种补习班,这使得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并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并且应试教育下的学生,缺乏动手和实践能力,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信心,学生学习成绩普遍低下,这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意。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实施,在新课改的背景要求下,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趋向为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的提出,给我国传统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带来了转机。素质教育理论更符合人才培养的目的,更适用现代教育需要。但目前我国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较为严重,处处可以看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子,很多时候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积极性并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参与度较低。很多時候课堂上依然采取着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模仿学习的状态下,思维比较麻木,学习效果和质量并不理想。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有义务改革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改变我国教育现状,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目的,创新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这对教育行业来说意义重大。

三、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思路

(一)更新教育理论思想

教育目的是为了传业及正确引导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实现全面人才培养,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为人。但是我国教育一直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和强硬灌输的教育理论中,在当今社会这种教育理论已经不再适用,当下学生已经不再适应这种模式。更新教育理论思想是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关键,现代教育理论,应具有时代性、真实性、针对性、现代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思想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坚持以学生为本,主动挖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尊重学生的智慧和精神,势在必行。

(二)创新教育教学内容

目前我国传统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内容过于单一,所以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也比较单一,教育内容无法吸引现代学生的注意力。现代学生思维活动更具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所以陈旧的教育内容已经无法适用现在的学生。创新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的首要任务就是创新教育内容,使之适合现代教育需求,实现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结合,构建与时代发展及社会发展相衬的教育体系,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使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枯燥无味,用新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传统教育方法

想要改变传统教育现状,创新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要从教育方法抓起,应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模式,应利用实践和互动,强化教学方法引发学生自觉主动的精神。在教学中多融入实验、动手、互动等内容,如:情景教学、表演教学、合作教学等等来实现。在实践中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记忆更牢固,提升了教育有效性,有效完成了教育目的。并且丰富有趣的实践内容,更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实现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快乐,使学生喜欢学习,爱学习。

(四)在教育中加入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些高新技术已经开始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十分普遍,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为学生带来了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未来教育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教育带来了改革,信息化环境下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枯燥无趣。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通过计算机幻灯片画面用生动、形象、容易理解图片动画将知识展现给学生,不仅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信息化环境下利用计算机资源共享技术,学生能够获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充实学生的精神文化。

结束语:教育是影响国家发展及命运的关键,世界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教育理论的建设,人才是建设国家的核心力量。教育的有效性十分重要,提高教育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就是创新我国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改变我国教育现状,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墨菁. 试论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的重要性[J].湖北师范学院,2012,13(11):119-124.

[2]李志搏. 试论我国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的发展思路[J].浙江师范学院,2011,11(14):132-136.

上一篇:《日瓦戈医生》读书笔记下一篇:广州开发区创客空间认定和扶持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