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共9篇)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篇1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1.从后现代视角发现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
不难发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体育课一直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学生喜欢体育课并非是体育教师教学好于其他科目的原因所致,而是由于体育自身得到健身娱乐功能吸引着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但目前学校体育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一些体育教师存在言语粗暴、过于严厉甚至要求苛刻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缺少教学经验,年轻的教师,当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领会教师所教的动作技术时,教师就会觉得是因为学生太笨,得出朽木不可雕的结论,然后大发脾气的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不利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这是与后现代教育思想严重背离的。另外,当前体育教学还存在机械式的教学,为了教授技术动作而教学,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灌输,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学生逐渐对体育课感觉越来越无聊,甚至产生反感情绪。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反对长期以来被中外教育领域看作是现代课程“圣经”的泰勒式的“机械课程论”,这种机械教育视学生为机器,把教育作为一个机械的过程。即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学习的好已坏仅仅是凭借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多少来评判,而容易忽视额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在后现代主义观点的审视下显得机械、简单、刻板、僵硬的特点。学校体育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其次,还存在强迫式体育运动情况,参与体育不是来自于学生内心的情趣所致,而是一种强迫,家长强迫孩子运动、老师强迫学生运动。体育运动变成了学生负担,体育不能给学生带来快乐,而恰恰相反是无休止的烦躁与痛苦,这样的一种被迫运动状态如何能使身心得到锻炼,最多也不过是及格万岁罢了,“其结果是学习对学生不是一种快乐,而是一种苦役;不是灵性的滋养,而是精神的荒芜”正如美国教育家卡伯莱早在19一针见血指出,“我们的学校在一定意义上是工厂,学生在其中作为原材料将被制成产品以满足生活各式各样的需求。后现代教育思维认为,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不是机器,不是制造社会工程的零件。学习、考试都是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活出生命,活出尊严,活得快乐,活得舒展;而不是活得机械,活得萎缩,活得憋屈,活得痛苦。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教育是把学生引向‘活’路,而不是用无生命的知识积压他们本来存有的创造空间,把他们逼上死路。”
2.后现代教育观点给学校体育的启示
2.1体育课应重视身心合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教育
体育教师应懂得视学生的身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反对分裂学生的身心。我们面前的学生不是身心分离的,而是身心一体的,他们是“整合成一体的人的存在。”因此,整合教育强调对学生身体的重视,强调学生身心愉悦对学习的重要性。因为人的身心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在怀特海看来,“当教师进入课堂的时候,他首先要做的第一件是使他的班级的学生在那儿高兴。
2.2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与感受
运动应该是一种宣泄,一种释放,或者说是一种享受,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能够体会这种参与的良好感受要比学生被迫的学到一点点技能要重要的多。在我看来,参与的热情和感受的获得要比技能本身重要,有些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在学校有机会学习,但是在课程结束不久,由于疏于练习和缺少参与的条件和机会,他们就会迅速的忘掉学习过的动作技术,而当时获得的感受是很久甚至一生都不会忘记的。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校、家长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各级学校、家长、甚至全社会对于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关注不够,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机会也是少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相比之下,美国很多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都会把学生的体育特长、体育参与等情况作为一项指标来综合考核学生是否能被入取的标准。
2.4体育教学要更多地接触自然
后现代主义教育主张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融于自然,而并非是现代工业提倡的征服自然,因为自然是无法征服的,它有着自身的规律,试图征服它滥用它必然会带来一些不可估量的后果,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正在遭受西方国家几十年前曾经遭受过的征服自然留下的后果,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全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就是最好的例子。体育课程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让学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学校可以利用本校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气候等有力条件开设和自然界联系紧密的体育项目课程,“靠山开山,靠水开水,”比如离山区较近的学校可以开设爬山、户外越野等项目,接近湖海的可以开设划艇、游泳潜水甚至冲浪等项目。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篇2
学校体育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一方面承担起学校教育赋予的任务,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方向迈进。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必须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整合社会各方面的体育教育资源,服务于社会。从而形成学生在校学习与校外活动、职后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良好环境;也是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思维上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促使学校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生活、社区文明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以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
2 学校体育现代化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针对整个学校教育提出来的,而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接受“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和引导,应该说“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扬弃了单纯生物观念的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以“育体”为主的模式向“育人”为目标的模式转变。另外,“健康第一”思想不仅引导学校体育阶段而且也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融入终身体育和生活的范畴。
学校体育现代化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
2.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关键一环,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运动实践,提高运动技能,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增强体育意识和健身能力,为学生将来体育兴趣的迁移方面提供可能和依据;同时学校阶段也是学生生长发育、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体育活动进行的如何,不仅是保证学生在校期学业完成的需要,而且将直接影响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形成和运动习惯的养成。
学校体育现代化认为体育不仅仅是增强体质,不仅仅是对学校里掌握几个有限技术动作的延续,更是强调体育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性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它将实施一种与社会的进步和需要紧密关联的学校体育教育,它的职责不再是局限学校体育对增强体质和单纯动作技能传授的理解,而是为学生继续进行体育学习锻炼作准备,赋予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所必须的兴趣、动机、知识和能力,即符合终身体育发展的需要。
2.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体育现代化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强调在学校体育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性、自由、人权、价值的尊重,认同与重视。学校体育应该重视学生的个性,使其在身体活动和运动训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和自然的表达。体育教学带给学生的应该是由身及心的愉悦与快乐,一种人性的自然流露,一种情感的自由宣泄和尽情释放。这就要求我们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学校体育活动的真正含义,“人”永远是体育教育的出发点。
2.4 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形成个人运动爱好
“所谓个体全面发展的人,乃是指在德、智、体、美以及劳动能力各方面都获得正常的、健全的、和谐的发展,而同时又能够充分发展各自的性格、兴趣和才能的活生生的人”。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学校体育现代化要求我们给学生提供创造个性充分发展的机会,形成适合于“每一个”学生发展的体育环境,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使每个人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2.5 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就教育的本质和终极目标而言,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促使其逐渐完成社会化,即将每一个社会成员培养成适合所属社会需要的人的过程。社会化了的个人,是精神的成人,不仅获得了能够适应外界情境的各种行为方式,还必须能积极地支配环境。因此,一个人逐步完成社会化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
学校体育现代化要求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自制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为适应能力高低对于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丝毫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发展,但体育课程的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这是因为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社会”环境即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在体育活动环境中,学生可以用更直接、主动和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例如竞争、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突变、角色和角色转换、赞扬、批评、成功、失败、规范、处罚....从而不断增强自我意识、规范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3 学校体育现代化应该对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产生影响
学校体育现代化注重人文主义思想,重视人的个性发展,使人和环境达到和谐统一,对校园文化产生影响主要在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其中体育健康(价值)观是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本质与核心,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
第二层是制度、方法层面,是联系精神与物质的中间层面,其既是校园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体育意识的体现,它涵盖了体育教学、科研、课外体育活动、代表队管理、业余体育竞赛、体育协会、体育知识普及和体育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
第三层是物质层面,是文化的基础也是客观物质保障,主要包括体育设施、器材、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此三层面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协调发展。
学校体育现代化对校园文化促进作用的具体表现:
3.1 普及健身意识,激发体育运动的欲望
学校体育现代化促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会给人以力量,激发师生的健身和运动的欲望,构成了一种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从而不自觉地与其发生感应,感悟到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气氛和状态,获得了特殊的体验。当其内化为一种信念时,就会带给师生对健身和运动的兴趣。在整个校园文化环境里,人们会自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并向终身体育锻炼过渡。
3.2 加强群体意识和校园凝聚力
学校体育现代化强调学校体育具有教育与娱乐功能。学校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校园日常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内容,也是师生现实的、基本的文化选择、文化需要、文化活动的形式。整合群体以及集体意识,是学校体育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广大师生产生吸引力、聚合力。在这种力的作用下,使参与和投入体育活动中师生的态度和行为即便存在个体差异,也能共同集聚于一定的体育文化轨道,从而整合为一种带普遍趋同的体育文化现象和运动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体育活动中,师生的相互影响和感情对于整个群体团结起重要的作用。人际交往密切而形成并增强集体荣誉感,无疑强化了集体意识。体育的趣味性以及赛事活动的竞争性,无疑能提高整个群体的内聚力。
3.3 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学校体育现代化的目标是使学生的德、智、体、美的高度统一,能最大限度地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心灵。它能使人在形象、生动、宽松、民主的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中,吸取营养,潜移默化地掌握体育知识,认识体育的价值,不断追求自身的人体美。激烈对抗的体育竞技,能够感染和刺激人的情绪,并使人的心灵得以升华,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协调的发展。
3.4 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美的色彩
学校体育以其丰厚的容量和自身的精神意境,蕴育着美的神韵。学校体育活动作为人类追求健康和美的手段,更易被师生理解和接受。师生能在学校体育这个充满多样性、多层次的活动中品味和分享身心的愉悦,从中追求身体的乃至精神的和社会文化的健康。由于身体的直接参与使健康、力量、审美、气质、性格、智慧与幸福等这些与身体最为密切的人格要素得以锤炼。它使校园中的师生们深切感受到一种奋进的力量和一种明快的氛围,使校园充满进步、协调、美好的生活情趣。师生们在这样一种激荡着追求与充实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能自由地交流、沟通,并相互感染,使人的个性品质得到磨练,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使体育精神美的特征在校园文化中更加鲜明。
正因如此,学校体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为校园生活注入更加生动、活泼、诱人的活力,这不仅使人从中获得身体美和心灵美的享乐,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行为校园文化注入了多种美的色彩—身体美、心灵美、行为美。
4 学校体育现代化应该对社区文明建设产生影响
4.1 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社区体育有“三难”—缺少设施,缺少专门的体育人才,居民参与率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紧紧依靠社区范围内的大、中、小学校。学校拥有大量的专职体育教师,他们具有开展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活动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师的指导和管理能力,能够解决社区体育专门人才缺乏的问题。以学校为主体、根据学校所在位置和学校类型连同周围地区划分为若干协作区,以此为依托,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教育社会化;学校有大批的体育教师和体育院系的大学生,他们可以利用节假日、课余时间到社区体育中,既是参加者,又是组织者和指导者。
4.2 为社区体育解决部分场地设施问题
开展社区体育的另一个难点是体育活动的场所不足,目前每个学校都具备一定的体育设施,特别是城市的学校,其中又以大专院校的体育设施条件为最好。只要进行适当投资和管理,在搞好学校体育的前提下,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区体育的设施场地缺乏的问题。全国体育场馆75%在学校,而学校场馆,节假日、寒暑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让社区居民进人学校,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发挥应有的作用。
4.3 为社区增强体育的活力
首先,青少年、儿童是社区体育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他们将给社区体育活动注入新的活力,促使社区体育朝“轻松、,渝快、活泼”的方向发展,活跃了社区体育。
其次,社区居民进人学校参加体育活动的同时,也会受到体育文化教育的熏陶,既锻炼了身体,又提高了体育文化知识和修养。
总之,学校体育现代化应以学校和社会为切人点,通过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活动方式,给双方开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居民、教师、学生方便而愉快地进行频繁地、融洽地交流,吸引学校体育人才走进社区体育,有效地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学校为社区传播体育文化,逐步创建一个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依托,辐射四周的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立体、全方位的综合性体育教育体系,以促进全民体育的健康发展,为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做出贡献。
5 结论
1.学校体育现代化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形成个人运动爱好;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2.学校体育现代化应促进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普及健身意识,激发体育运动的欲望,加强群体意识和校园凝聚力;陶冶情操,丰富生活,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美的色彩
3.学校体育现代化应以学校为主体、以社会为依托,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教育社会化,同时学校为社区体育发展提供体育人才资源,有效利用学校体育设施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为社区传播体育文化,增强社区体育的活力。
4.学校体育现代化应以学校和社会为切人点,逐步创建一个以学校为中心,以社会为依托,辐射四周的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立体、全方位的综合性体育教育体系,以促进全民体育的健康发展。
摘要:学校体育现代化强调的是在人一生中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的是一种与社会需要紧密关联的体育教育。因此,在思维上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构建一个以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性体育教育体系,促使学校体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生活、社区文明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以促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
关键词:学校体育,现代化,思维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思考与展望[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3):1.
[2]廖文科.贯沏“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做好学生卫生工作[J].中国学校体育,2001,(3).
[3]唐炎,宋会君,等.对我国学校体育功能研究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102.
[4]刘旭东.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效应的社会学审视及其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5):107.
[5]王幼军,贺辉,等.论高校校园运动文化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J].体育学刊,2000,(2):110.
[6]李喜来.论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5):22.
[7]王捍东.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社会化效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5):141.
基于教育现代化视域的顶层思维 篇3
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充分肯定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我省“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装备工作取得的成绩,是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全社会广泛支持的结果,是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共同努力的结果。
罗伟其指出,教育装备是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装备具有电子技术、智能化、绿色化等特征。全面实施“广东省教育装备提升工程”,积极推动基础教育装备均衡化、优质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广东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撑,是新形势下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新任务。罗伟其强调,要贯彻落实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决策,坚持“四个结合”(基础教育装备工作要与基础教育“争先”工作相结合,与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结合,与课程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相结合)“三个加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督导检查),在落实上下功夫,在措施上出实招,在执行上见成效,以基础教育装备现代化支撑基础教育现代化,开创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新局面。
省教育厅巡视员赵康全面总结回顾了“十二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主要做法有五个方面:一是政府统筹,二是政策保障,三是标准引领,四是“创强”驱动,五是督导推进。教育装备建设为我省教育“创强争先”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条件保障。
赵康在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一是加快完成薄弱学校改造任务,全面提升教育装备均衡化水平;二是实施“互联网+装备”战略,全面提升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强实验教学,全面提升教育装备的应用水平;四是开展图书馆(室)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图书馆(室)的育人功能;五是加强教育装备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装备服务教育教学的能力;六是创新教育装备机制,全面提升教育装备服务创新驱动的能力。赵康还对2016年我省基础教育装备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查报告 篇4
雪岸初中自查自评报告
雪岸初中本着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宗旨。根据“关于组织开展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评估验收的通知”精神,高度重视创建工作,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实施《如皋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办学评估标准》,抢抓发展机遇,切实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确保所有指标达到评估要求。现将自查自评结果汇报如下:
亮点与特色
亮点一:一流的硬件环境。
近六年来,在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心初中的直接推动下,本校以硬件建
设为突破口,以教学质量为立足点,以常规管理为保证,大力推进学校现代化建设。经过艰辛的努力,我校硬件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符合现代化标准的学生综合楼,音乐、美术、体育、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生物实验、地理、劳技、心理咨询各室,且严格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标准要求配备齐全;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橡胶跑道的标准操场,生均校舍面积和活动场地高于国家规定标准,被评为“南通市技术装备优秀学校”;有配套设施齐全、安全设施到位的学生公寓;有符合江苏省a级标准的学生食堂,被定为“南通市a级食堂”;有彰显校园特色布局合理、优美怡人的园林景观,被评为“南通市园林式单位”。整个校园区域划分清晰,色彩和谐,亮丽、典雅,给人以简朴、大方、清新、秀美、怡人之感。近几年还先后被评为“如皋市法治合格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南通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如皋市教
学先进单位”、“ 江苏省平安校园”;连续多年被评为“如皋市文明单位”。
亮点二:特色校园文化。
本校按照“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要求,立足经典文化教育,将经典文化与校园环境布置、德育教育有机契合,逐步形成了以“国学经典”为主打的校园文化特色。具体阐述为: 一是打造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校园物化环境。让校园每一座建筑物,每一面墙体,每一个角落都折射出国学的光芒,都能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校园主干道上11个板块的文学长廊、其西侧长达40米巨幅的“国学长廊”、学生公寓楼过道内弟子规全文和《初中生必备70首》古诗及关于做人方面的名言警句、教学楼神话寓言和文学各大流派风格介绍、综合楼过道上本校教师风采展示和巷道内荀子的《劝学篇》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园林休闲区配备的咏物诗。这一切与雪岸初中的校风“求真、向善、唯美”形成高度的统一,充分体现经典文化特色。二是借
助课堂主渠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内容。如古诗文的鉴赏,古音乐欣赏,绘画、书法作品的临摹与鉴赏和思品中的经典德育故事等等。三是编写经典教育特色教材,把相关内容列入考查范畴,使学生能更方便、更主动地投入到经典文化之学习氛围中。学校编写了《国学经典伴我行》阅读校刊和题为《阅读,点亮智慧的人生》的校本教材。四是组建业余文化社团,开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诸如文学社、书画社等。举办“国学经典”文化节,开展读书征文比赛、赛诗会、经典名篇诵读比赛、书法绘画比赛、手抄报评比与展示等。五是在学校与社会生活中,把学生的日常行为与经典文化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良好心性的养成以及他们精神境界的提升。切实提高经典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六是利用重大节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如端午节的赛龙舟、包粽子的学生实践活
动,“教师节”的
感恩教育,“母亲节”母爱教育、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志愿者活动等。大量的实践活动、为数众多的典故和名人轶事,的确能让学生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接受经典的熏陶。
近几年,教师参加如皋市读书征文比赛多人获得一二等奖,师生参加市局组织书画比赛,多人分获一二等奖,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参加书法晋级考试,三独比赛连续几年都有多名同学获得“十佳”“十优”的称号。我们制作的以学生作品为主的雪绒花社文学专刊参加县市级校刊评比获得好评,雪绒花社舞蹈队参加了国庆城乡文艺互动雪岸专场演出,雪绒花书画社每年均有多名学生作品获得县市等级奖,本校网络读书征文篇数占学生总数比率在乡镇学校中居于前列。大型舞蹈《扇》获得如皋市二等奖,多次参加县市展演。2014年11月,雪岸初中有幸作为如皋市德育现场会分会场;2014年被评为“如皋市文明学校”、“如皋市特色建设学校”。南通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2014年4月在如皋市课题过程研究验收中被定为合格课题。
亮点三:精干的教师队伍。
按照市局和中心初中部署。强化集体备课、沙龙活动,加大行政蹲点、各教研组互听互评的力度,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教师素质大幅提高,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绩斐然。单是2014——2014学,教师参加县市级以上课堂教学比武,就有10人次获县市一等奖、11人次获县市二等奖,其中一人获得省级一等奖,两人分获南通市一二等奖;有15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有75篇论文获市级以上等级奖;有南通市级课题1项,今年有5项微型课题顺利结题,现有如皋市级立项课题7项。成绩与差距
一、办学理念与办学行为
成绩:1.教育理念先进。坚持依法
治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持育人为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强化人人成才、多样成才和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充分发展。2.办学行为规范。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公办学校择校生比例低于招生总数的10%并逐步减少。学校均衡编班,没有分重点班、快慢班、特长班、实验班等违规和各种变相违规行为。无违规编写和订用教辅材料等行为。3.助学体系完善。学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并完成学业。留守儿童少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得到有效保障。4.办学规模适度。实行标准班额办学,班额不超过45人。
二、学校人才与教师队伍建设
成绩:5.领导班子团结进取。校
长符合任职资格条件,办学思想端正,思路清晰,法规意识强。校级领导成员年龄、专业等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政策、管理和业务水平。领导班子作风民主、凝聚力强,中层干部精干健全,在教职工中具有较高威信。6.教师结构优化合理。根据国家和省有关编制标准以及教育教学需要,配齐配足学校专任教师及卫生保健教师等教学辅助人员。7.师德建设成效显著。全体教师具有较强的教书育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人师表,关爱学生,重视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注重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师生关系融洽,无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现象,无有偿家教和到社会培训机构兼职等现象。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8.教师培训进修制度健全,专业发展规划完善,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卓有成效,公用经费总额中用于教师培训部分不低于5%。9.教研科研形成制度。学
校教研科研机构健全,教研科研工作扎实开展,校本研修制度化,教研科研成果交流和推广机制完善。教师具有较强的教研科研意识,有一定的教研科研能力,有切合本校实际的课题并取
得阶段性研究成果。今年,本校有大市级课题一个,有7个县市级课题,另有五个课题已顺利结题。
不足:6.县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占专任教师的15%以上,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数量占骨干教师总数的10%以上。8.教师业务水平较高。教师教学理念先进、执教风格鲜明,教师不能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发挥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功能,具有较强的课程建设能力、专业开发能力和学具使用研发能力。
措施:
三、素质教育与学生发展
成绩:10.德育为先全面落实。建立完整、务实、高效的德育体系,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科教师等全员德育工作
到位、网络健全。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学校管理等各方面,各学科教学体现德育内容,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11.课程管理制度健全。全面实施国家课程,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无随意增减科目和课时、随意调整教学进度和课程难度等现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鲜明,各类专题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体现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科学有序,课程实施载体建设形式多样。12.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普遍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学习困难学生得到针对性帮助。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教学质量管理科学、保障有力。13.体育美育切实加强。坚持健康第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严格落实1小时“阳光体育”活动。加强美育,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艺术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强化体育艺术“2+1”专项教育活动,并形成学校特色项目。14.评
价体系科学合理。把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作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实施适合的学习评价策略,学校、家长及社会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基本形成,素质教育校本评价体系不断完善,课业负担监测与问责制度建立健全。15.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习态度端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学业合格率达95%以上。身体、心理健康,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优良率达30%以上,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无违法犯罪现象。兴趣爱好广泛,超过80%的学生有一项以上爱好或特长。
差距:12.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学实践体系基本形成。
四、硬件设施与条件保障
16.校园布局合理美观。校园建设规划和功能区划科学,周边环境良好,学生交通方便。生均占地面积小学20平
方米以上、初中25平方米以上,寄宿制学校每名寄宿生增加10.5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5平方米以上。配备符合规定要求的跑道和一定标准的风雨操场,生均校舍面积和活动场地高于国家建设标准。18.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学校教育装备按《江苏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类要求配备。积极推进新技术和新媒体进学校、进课堂。教学仪器设备有效使用、科学管理,并形成制度。19.财务管理规范公开。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经纪律,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健全。科学合理使用公用经费,定期公布公用经费使用情况。
五、学校管理与办学特色
成绩:20.常规管理制度健全。全面落实《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校园校务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学科研管理、后勤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到位)。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安保人员和安全设施齐全,有突发事件预警处理预案。21.管理体
制机制创新。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建立,学校管理实现信息化、科学化。校长负责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明显,教师绩效考核和流动服务考评制度完善。22.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充分挖掘学校历史传统,校园环境建设富有文化底蕴和教育内涵。整体规划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等活动,打造特色节日文化。重视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样,班级文化富有特色。注重开发和利用社区文化资源,促进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的融合互通。组织文化凝聚力强,教师合作发展机制完善,体现共同的教育信念和卓越的文化追求。24.社会各界满意度高。学校办学成绩显著,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较好,满意度达90%以上。
差距:23.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有独特的办学风格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教育教学、课程建设、教育科研、学校管理富有特色,在省内具有一定影响。
四、永葆耀华持久生命力,助推教育效能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和探索
耀华中学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以德为首,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师之魂,良好师德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每年的教师节耀华中学都会举行教师宣誓仪式,让教师在庄严的仪式中体味教师职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把师德建设具体化,我们通过观念培养、专题讲座、主题学习、民主测评、问卷调查、事迹发掘、典型交流、案例分析、外出学访、自我反思等一系列措施,引导教师以博大的师爱来体现崇高的师德风范,提倡“严谨治学、严于律己,严格要求”,建设一支“有志气、有朝气、有正气”的教师队伍。
2.以业为本,促进专业发展。耀华中学成立由教务主任领衔,特级教师、学科组长挂帅,特聘部分教学中坚骨干力量组成的“教学督导组”,以及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及德育主任领衔,由年级组长、资深班主任组成的“教育督导组”。督导组成员是集“政策领悟执行力、教学示范影响力、师傅指导亲和力、学高身正凝聚力”四种合力于一身的学校骨干,以他们为龙头,搭建出教师群体同伴互助、教教相长的桥梁。
学校还责成教科研处、教务处、德育处、行管处在党总支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君达教师学校”的培训工作,建立“四层面”、“六途径”的校本研修模式。四层面: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专业修养和专业精神的培训;教、研、训一体化的教育研究与课堂创新能力培训;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开发能力培训,拓展专业发展空间。六途径:新教师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培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教师心理素养和心理技能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科研方法培训;学科带头人
培训。学科组的主题教研、青年教师的汇报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师徒恳谈会、教师业务考核等均已成为每年工作中的亮丽风景,耀华杯文化大赛、学科知识竞赛等也成为学生活动的一个传统保留节目。
3.以研为导,助力科研强校。耀华中学确立“科研先导,科研强校,科研强师,科研兴教”的意识,奉行“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成果即发展”的科研理念,围绕“创新德育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的问题与解决”以及“数字化校园建设”三个科研主线,开展本校的教育科研工作。
围绕着“数字化校园建设”展开的一系列课题的研究,使我校继续保持在全国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领先地位,我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先进集体、全国电化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常务理事单位”。市级课题“关于图书馆在青少年读书活动中功能作用的研究”的深入开
展,使我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显著提高,耀华中学被天津市教科院授予“书香校园”称号。以我校为核心承担的市教委重点科研课题——“中小学生学习成长记录电子档案袋系统的研发”,研究了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学生过程性评价中的作用,促进了评价本身激励、诊断、促进作用的发挥,其研究成果在全市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效果良好,被评为天津市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4.以质为重,关注持续发展。学校稳步推进“一、三、五、十园丁锻造工程”,对新教师用一年的时间帮助其入轨,三年内通过师傅的指导和帮助促使其成为合格的教师,通过五年时间使其基本成才,用持续不断的十年培养,使其成为具有一定专长的专家型教师。“园丁锻造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构建以教育专家为塔顶,名优教师为中坚、骨干教师为塔体,教师整体素质优化为根基的
塔式结构。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三格”层次——新教师的入格培养、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铺设前进的“三环”道路——以教学基本功为方向的外环路、以教学策略为方向的中环路、以教学思想为方向的内环路;提供发展的“三维”空间——理论、理念的学习空间,教育、教学的实践空间,才华特长的展示空间。
我们将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检查为契机,进一步全面提升我校办学质量,以认真的态度静心地学习相关的文件,以务实的作风诚心地查找工作的不足,以求是的举措真心地改进暴露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苦练内功,在评价机制不断创新的过程中,思想保证与理念提升共进,组织建设与反思调整共通,稳步实施与评价跟进共融,进一步提升和加强学校的软、硬件建设,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天津市耀华中学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自查报告
耀华中学校长 任奕奕
三、促成新的管理规范模式,建设现代化学校管理格局——对管理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
温家宝总理在2014年9月关于教育的讲话中强调: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耀华中学在学校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进”的理念,力争通过管理让教师有幸福感,学生有愉悦感,师生都有主人翁感。我们“用理念推动发展,用创新盘活资源,用和谐催生智慧,用文化打造品牌”,在管理过程中提倡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形成“观念导航,思想引领,精神支撑,目标激励,体制创新,机制励人,同侪相济,科研反哺,质量跟踪,立体发展”的管理
格局。
学校从制度入手,注重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在健全规章的同时制定了校内各岗位的《岗位职责》《教职工考核实施办法与细则》,坚持因岗用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定期召开教代会,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每年开展“学生最喜爱教师”的评选交流活动,进行“优秀教师具备的12条素质”问卷调查,引导教师重视师德风范、教导能力、信息素养、团队合作、教学特色和教育效果。同时,用刚性要求去规范教育教学,用人文关怀去温暖每一位师生。2014-2014年确定了“弘扬正气、凝聚团队、专心致志、注重效果”的工作要求。
在学生管理中实行学生自主化管理,各班班干部竞选上岗,实行值周班值勤,设立学生行为规范监督岗,定期召开学代会、团代会,出版《德育简报》《闪耀年华》等学生刊物,开办“耀华学声”学生校园广播电台,创办爱心志愿者
社团、心理健康使者团、原创音乐社、读书社、篮球社、吉祥社等学生社团。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人人都是小主人,锻炼了能力,开阔了视野,提升了素质。
天津市耀华中学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自查报告
各位领导、专家:
在此,我谨代表耀华中学全体师生诚挚地欢迎各位专家到我校评估检查。
天津市耀华中学创办于1927年,前身为“天津公学”,1934年更名为“耀华学校”,1952年,由私立改为国办。82年来,学校秉承“勤朴忠诚”的校训,担当着“为国育才,光耀中华”的教育使命,形成了“治学严谨、管理规范、崇尚民主、广育良才”的办学特色。
2014年我校由纯高中校开始招收初中学生。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初中三个年级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589人。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
标准意见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按照市教委《实施意见》的要求,我校各部门认真对照《标准》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为成功的人生奠基——耀华中学的办学理念
耀华中学的办学理念是“为成功的人生奠基”。这里所说的成功的人生是指在与国家发展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个人的个性、爱好、特长得到促进,能力得到科学的引领和科学的发展,得到社会的认同和肯定。为了学生将来能走向成功的人生,学校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品德修养;教导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和获得知识的方法;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协作、艺术鉴赏、思辨创新、锻炼身心等多方面的能力。
近年来,学校围绕这一办学理念,努力实现三个创新:一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形成“勤奋、纯朴、忠
实、诚信”的校风;二是在教学上创新,形成“以德为首、以业为本、以研为导、以质为重”的教风;三是在养育养成上创新,狠抓基础性,重视层次性,突出实效性,形成“勤朴忠诚,奋发有为,志存高远,光耀中华”的学风。
文 章
来源
课件 w ww.5 y kj.co m来源
耀华中学校长 任奕奕
二、历史传承,文化引领;修才修性,学习型团队建设——耀华中学办学优势
1.耀华中学十分注重挖掘和传承优良传统,每年一度的建校纪念周,使耀华师生重温历史。校史馆则是耀华学子研读校史、感悟耀华精神、激发前进动力的传统教育阵地。四座新教学楼分别以“尚勤”“尚朴”“惟忠”“惟诚”命名,寓意着“勤朴忠诚”校训贯穿于耀华教育的始终。耀华路上十五位院士校友和校史
馆前三位烈士的铜像是激发学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生动教材。综合楼一楼的“耀华名师风采墙”,使耀华学子时时感受到老师们敬业爱生的崇高品德。82年的薪火传承、开拓创新,凝结出深邃的学校文化特质,“勤朴忠诚”的校训,成为耀华精神最凝练深刻的表达,内化为一代代耀华人光耀中华的价值观、行为准则、气质特点和精神风貌。
2.耀华中学在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师生共进”的理念,潜心打造具有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安全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干部团队;治学严谨、以身示范、敬业乐群、教艺精湛,能够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实践,会学习、会共享同时又富有教育个性的品牌教师团队;品行高尚、基础深厚、特长鲜明、素质全面、富于创造、身心健康、适应发展的学生团队。
在干部队伍建设中,制定了《耀华中学干部形象标准》,要求干部做到“胸中有书、脑中有网、手中有活、目中有
人、眼中有爱、行中有威”,实行干部首问负责制、双周例会学习制度,所有教员出身的干部都要深入教育一线任课、听课。在学生团队的建设中,倡导“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德育观,制定《耀华中学学生形象标准》《耀华学生行为规范准则》《耀华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德育目标和考评细则,修炼耀华学子的行为举止、仪表气度。耀华学生的不唯上、不唯书,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精神特质,成为他们升入高校和工作后不懈努力、厚积薄发的内驱力。
文 章
来源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分工 篇5
A4 A6-B23王春兰
A5-B18、19、20徐英奇 A5-B21张贵亭 A5-B22王立泉
A 6-B24、25、26、A7 徐广超(自评纪实待布置)
自评报告的撰写、自评得分王修海 档案盒标签张贵勇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分工 A1 A2 A8燕志花 A3周文娟
A4 A6-B23王春兰
A5-B18、19、20徐英奇 A5-B21张贵亭 A5-B22王立泉
A 6-B24、25、26、A7 徐广超(自评纪实待布置)
自评报告的撰写、自评得分王修海 档案盒标签张贵勇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分工 A1 A2 A8燕志花 A3周文娟 A4 A6-B23王春兰
A5-B18、19、20徐英奇 A5-B21张贵亭
A5-B22王立泉
A 6-B24、25、26、A7 徐广超(自评纪实待布置)
自评报告的撰写、自评得分王修海 档案盒标签张贵勇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分工 A1 A2 A8燕志花 A3周文娟 A4 A6-B23王春兰
A5-B18、19、20徐英奇 A5-B21张贵亭 A5-B22王立泉
A 6-B24、25、26、A7 徐广超(自评纪实待布置)
自评报告的撰写、自评得分王修海 档案盒标签张贵勇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分工 A1 A2 A8燕志花 A3周文娟 A4 A6-B23王春兰
A5-B18、19、20徐英奇 A5-B21张贵亭
A5-B22王立泉
A 6-B24、25、26、A7 徐广超(自评纪实待布置)
自评报告的撰写、自评得分王修海 档案盒标签张贵勇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分工 A1 A2 A8燕志花
A3周文娟
A4 A6-B23王春兰
A5-B18、19、20徐英奇 A5-B21张贵亭 A5-B22王立泉
A 6-B24、25、26、A7 徐广超(自评纪实待布置)
自评报告的撰写、自评得分王修海 档案盒标签张贵勇
教育现代化学校自评分工 A1 A2 A8燕志花 A3周文娟
A4 A6-B23王春兰
A5-B18、19、20徐英奇 A5-B21张贵亭 A5-B22王立泉
A 6-B24、25、26、A7 徐广超(自评纪实待布置)
创建现代化教育学校的意义 篇6
现代化学校的内涵是丰富的,以电化教学为主要手段,网络教学构建现代化学校的基础,详细地描述了现代化学校的基本特征。创建现代化学校的意义,就是有以下几方面: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尤其重要的是一个学校的领导层的总体指导思想。领导层起着决策的作用,领导层要摆脱一切旧观念的束缚,敢于向自己陌生的领域进军,具有超前意识。
教师队伍的现代化: 是学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教师队伍的科学素养是一所学校的真正生命力。但队伍的科学素养不是自发的,队伍科学素养的提高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习、实践、创新的过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学习、实践的领域,更是创新的领域。现代化学校要求领导解放思想、放眼未来、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良、多才多艺。要求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新颖、先进,对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不仅要相当的熟悉,而且要会运用。不 断用新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善于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教书育人。同时要求教师要具有现代化文明的观念,要培养教师一专多能,成为综合型人才。
学校管理的现代化: 又是搞好现代化非常重要的方面,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办学条件的现代化: 是物质保证,是硬件。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努力筹措一切资金,加速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为培育现代化的人才发挥作用。对教师到底作用是:
一、创建现代化学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从各自的国情出发,开展教育改革研究和实践。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为适应科学技术信息化和综合化的趋势,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许多国家提出了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以适应 21 世纪科学技术、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教育是培育人的工程,这一工程的主要特征是信息传播,现代通讯与计算机技术不断革新信息传播方式,它必将引发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革命的重要实践,也是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重要载体。
二、创建现代化学校的关键在于校园网的建设
1.从设备设施角度看,校园网几乎是目前小学校所有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设施;从应用范围看,校园网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的领域和活动。
2.从功能角度看,校园网异常强大的功能是其他任何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便于储存和传输教育教学信息,便于处理和发布教育教学文件。实现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为教师教研、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为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能实现办公现代化、自动化,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能实现与因特网互联,实现信息的远程发送和多种资源共享。可以加强学校与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实现全方位治校。
可见,校园网的普遍建立、广泛应用之时,才是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真正实现之日。
三、现代化学校的面貌
随着网络信息学校的到来,给我们学校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 .领导管理效率的提高
由于校园网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的实现,使领导与领导办公室之间、领导与教师办公室之间、领导与各功能室之间、甚至领导与各个学生之间联成一个互通的整体,陈旧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学校的需要。因此新的管理观念、手段、方法、模式必然应运而生,领导的思想、精神可以迅速准确地传达和贯彻执行,使学校管理水平、质量实现质的飞跃,管理效率显著提高。2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
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掌握现代化教育思想、知识和技能的教师。而网络知识、计算机辅助教学对于我们部分教师来说仍有些陌生。“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广大教师得重新学习计算机的使用技能,重新思索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模式,重新构筑自己的知识体系。计算机提供了庞大的信息来源和全 新的交互功能,广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网学、上网教,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指导能力和自身素质等都上一个新的台阶。3 .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校园网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资源给我们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篇7
1 互联网思维的特点
互联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思维就是体验至上,这种感知要超出用户预期,给用户带来惊喜,贯穿全过程;简约思维是指用最专注的心,大道至简,越简单的东西越容易传播;极致思维体现的是一种匠人精神,能够为了实现目标而狠逼自己,在资源、目标、时间等多个维度达到极致平衡,最终不断创造极致产品;大数据思维是指如何能在不确定的场景下,做出一个确定的决策;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平台的精髓是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跨界思维就是大世界大眼光,用多角度,视野看待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式。
2 互联网思维下的教学改革策略
2.1 建立用户体验的教学思维
得用户者得天下,用户体验至上,相对于高校而言,家长和用人单位是学校的用户,转变传统思维,强调用户思维,才能让家长和社会上的用人单位满意,才能有效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在产品生产上,产品与用户接触的开始就是体验的开始,之后不断给用户制造惊喜。学校的“产品”就是学生,家长是学校的用户,当学生一开始入学,学校就让家长体验到学校对学生的关爱,体验到学校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关心学生的生活、学校的服务工作要以家长满意为中心;学生是教师的“客户”,在教学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教学满意是教师的任务,把用户体验运用到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学生的课堂感受,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到学习是一个快乐的过程而不是枯燥乏味的。
2.2 简化教学过程,方便学生学习
少就是多,简约即是美。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精”,化繁为简。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内容应简明、充实,教学过程应简化、厚实,教学方法应简朴、多样,教学评价应简明、真诚,教学语言要简练、深刻,教学媒体要简单、适用,教学情境应真实、简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情境应建立在真实的学习起点上,只有真实才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发生联系,激活个体认知。同时,简约教学还讲求教学情境的简洁明快,直奔主题,应避免因情境的复杂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障碍。情境的简约化过程,要求在教学中首先考虑其与知识的相关性及所包含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避免毫无生机与挑战的情境。
2.3 用极致思维培养学生
极致就是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最好,超出用户预期。学校的“产品”就是培养出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其服务对象是在校的每一位学生,把极致思维用在服务对象上,也就是学生身上。学校本身固有的传统思维是“互联网+”教育的阻碍力量。在教育变革中,最可怕的不是没有教育资源而是毫无思维的人还在勤奋地工作。
2.4 运用大数据挖掘和预测教学及管理
一个关于大数据价值的核心的逻辑是,在商业、经济、政府及其他领域中,决策行为将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高校中汇聚着大量信息,从学生角度来看,包括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食堂消费、住宿晚归等生活信息,选课、课后作业、借阅图书、成绩等学习信息,参与的社团、竞赛、讲座等信息;从教师角度来看,包含教学任务、课程信息、课程表等教学信息,论文著作、科学研究数据等科研信息;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包含学校的资产信息、师资信息、招生就业信息等。在教学中运用大数据,可以进行学情分析、学业危机预警分析、学生就业岗位预测、就可以预测教学内容、成绩分析,可以积累学校宝贵的数字财富,让校园优良的文化得以传承,数据资产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本身的价值不大,而在于对数据的挖掘和预测能力。
2.5 构建产教研的大平台,提高院校竞争力
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驱动力,平台的精髓是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生态圈,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学生和合作企业搭建更多平台。每个高职院校应该与同类院校共建校校合作平台,与相关产业搭建合作平台,与科研院所搭建产学研的平台,平台的高度决定了院校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2.6 突破常规,建立职教跨界思维
互联网的跨界颠覆,本质是高效率整合低效率,打破利益分配格局。跨界思维要求学校打破为教学而教学的思维模式,要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学校的专业连接着产业,如何找到与各产业的对接点,突破传统观念,在产权结构、利益分配、科研成果、产品开发、服务行业等方面进行跨界思考。
3 结语
未来的社会要互联网化,不用互联网方式来思考问题,就没办法在社会展开竞争。高质量的教育仍然是这个时代最核心的需求,社会需要的仍然是优良的教育产品。
摘要:党的“十八大”对职业教育突出强调了“现代”二字,如何构建现代高职课程,是摆在每位高职教师面前的一项新的任务,借鉴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教育思维,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钟殿舟.互联网思想[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4.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 篇8
【关 键 词】 开发;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人才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依赖于科学的重大发现,技术的重大发明,依赖于认识和观念的创新。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曾指出:“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当今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发展的代名词,成为各个国家、民族进步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实现各个方面的创新,必须努力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任务就是大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这是我们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创造性思维是实施创新的基础和核心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创造性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高度灵活、新颖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活动的基础和核心。美国心理学家勒斯涅克认为:“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容易接受新事物,发现新问题;思维敏捷,能出现新奇的观念,并做出快速的取舍;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适应性;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能产生新奇、罕见、首创的观念等。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的核心在于创新,在于具有独到之处,在于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首创性、开拓性。创造性思维是实施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没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创造性活动,也就没有创新成果。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一大批创新型人才;我们的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努力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人头脑中生来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不断学习、实践和有意识的开发、培养、锻炼形成的。我们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努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鼓励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动力和源泉。科学家为什么能发明、创造那么多东西?他们创造性思维从何而来呢?虽然不同的科学家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主观条件,但是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任何事物都有好奇心。
爱因斯坦从儿童时代就有一种惊人的好奇心。他在五岁的时候,父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他仔细观看,对指南针总是朝着一个方向感到惊奇。他日思夜想,一定有什么东西隐藏在里面。后来请教读过大学的雅各布叔叔才明白,是地球的磁力使指南针指向南方的。爱因斯坦从此知道了,世界上还存在着许多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东西。正是这种好奇心,为爱因斯坦打开了科学世界的大门。爱因斯坦一直到老始终保持着这种好奇心,使他一生中做出许多重大贡献。
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表明:好奇心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动力,它可以激励人们去发现周围一切事物的差异,并促使人们去思考。好奇心产生求知欲,好奇心是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好奇心满足了,知识和智力水平就会相应提高一步。因此,培养对事物高度敏锐的惊奇感,从而产生巨大的揭开自然之谜的热情,是进行独立创造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开发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启发和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保持和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动脑思考探求新知的好习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坚定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所有创新者所共有的人格素质,没有自信就没有置疑,就不敢想别人不敢想的问题,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也就没有成功。
长期以来,人们给科学家、发明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以为他们的智慧是天生的,是普通的平凡的人不可企求的。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小时候曾被人们称作“低能儿”,上学时成绩一直不好。他的知识、才能、智慧是后来努力得来的。他依靠自己所选择的思维方法“很喜欢寻根究底地研究问题”,而且“一直揣摩”所研究的问题,终于“比别人钻研得更深些”。从而使他在物理学上的成就赶上并超过了牛顿。
由此可见,要让更多的青年跨入创造者的行列,我们教师有责任帮助全体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懂得:一般的、普普通通的人,都可以通过选择最佳的思维方法,并经过刻苦的努力,获得创新的成功。因为自信心是建立在自己知识和力量的基础之上的,而且因为创造性思维的过程是思考时的多方面发散,是把各种知识联系起来组成新的联系,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需要掌握大量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所以,我们在强调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同时,一定要特别强调学生认真学习,努力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掌握思维的规律,自觉开发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想象加多种思维的有机结合。这多种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引导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思维的规律。
发散思维又称逆向思维,是假定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思维向着不同的多个方向发散,以寻找各个可能的正确答案。发散思维主要解决思维目标的指向即创造性思维的思维方向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形象思维指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分析解决问题。直觉思维是依靠直觉突然地看到解决问题途径或预感到问题的意义和结果,并指向思维目标。逻辑思维指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主要是为创造活动提供整体的、科学的、周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创造活动的顺利进行。
辩证思维就是思维主观上对立地与系统地把握客观对象的矛盾性与系统性的思维认识方式,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其本质可用辩证地把握对象的辩证本性来概括。它在创造性思维中作为哲学指导和策略顾问,主要解决创造性活动中的高难度问题。
随着学生对思维规律的了解和把握,我们教育者应适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思考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特点,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思维有哪些不正确和不完善,从而自觉地选择适应自己特点的较完美的创造性思维方式来完善自己的思维(这一点十分重要)。同时,我们要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开发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为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创造性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创造性活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在创造活动的成功中受到激励,得到兴趣和经验,努力自觉地把自己培养锻炼成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伯黍,燕国才. 教育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 王焱明. 教学创新与创造思维的培养[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篇9
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中期工作检查自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
单位地址:广东省四会市县前街72号 邮政编码:526060 联系电话:(0758)3389056 电子邮箱:zcq@21cn.net 网 址:http://shzx.mtops.com 主要负责人:何厚安(校长)
二、单位简介: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是肇庆市重点中学、市一级学校,现在正申报广东省一级学校。现有行政办公大楼一幢、教学大楼4幢、8层科技大楼一幢(包含11个多媒体教学平台、4个多功能语音室、两个电脑室等)、图书馆一幢、体育馆一幢、标准300米环形塑料跑道的塑料运动场,综合学生宿舍三幢。校园占地面积67497平方米,建筑面积11016平方米。教职工217人,专任教师179,初中学历达标100%,高中学历达标率98.3%,其中高级教师23人,一级教师88人。现有58个教学班,学生3174人。1996年被评为肇庆市一级学校。
三、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
四会中学学被国家教教育部列为“九五计划全国千所电教学校”之一,历年来得到上级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在现代化教
育方面的建设都处于肇庆市前茅。
A.工作落实情况
A1机构人员:
我校于2000年4月建立的电教领导小组合以下成员: 组 长:何厚安(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数学)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副组长:文晓鸿(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物理)曾传泉(教研处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英语)周世强(教研处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数学)组 员:李秀顺(政治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组教师)
杜展萍(高中政治教师)刘 琼(初中政治教师)
李见玉(英语教研组组长,中学高级教师)陈莲华(中学一级英语教师)姚伙新(电教教研组组长,中学一级物理教师)姜祥瑜(信息技术组组长,计算机)吴昆燕(教育管理教师)
刘宗凡(信息技术教师)A2规划:
我校2000年制定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有如下几点: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B1教师覆盖率:
我校任课教师人基本上都能运用电教手段上课,占任课教师100% B2学科覆盖率:
我校全部学科均已开展电教,连一些较难开展电教的学科如体育也设立了体育课信息教育的课题研究。学科覆盖率达100%。
B3课时覆盖率:
我校的教学用电脑基本上是满负荷工作,教师都在争着使用电脑上课。学校电脑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采取电教手段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75%。
C.教学环境建设
C1三网:
1、计算机网络:
在市级领导及教育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多方筹集资金150余万元,由广州网域公司在2000年9月份开始到10月份建成,在我校建造了主干千兆,到点百兆的光纤校园网,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大楼、行政办公大楼之间都是以千兆光纤连接,每个教室、每个教师办公室、每个功能室都有一个到两个接入点,全校共有近200多个接入点。由一台联想万全2300T专用服务器牵引,配置为PIII2.4G,256M内存,120G的SCSI硬盘。另有两个电脑室共122台电脑、一个有61台电脑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11个多媒体教学平台,4个专用语音室,每间教室都有34英寸彩电、投影机、广播系统终端。这也使我校成为肇庆市电教先进学校。我校所有电脑都接入宽带网络,做到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校园网的建成使我校从领导的管理方法到教师的教学手段等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2、教盲信息管理平台
我校在2000年10月份安装了100M光纤专线宽带,学校所有的电脑都可以上网冲浪,查找教育资源,教师们学习和使用电脑的热情空前高涨。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为充分利用校内网络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加速教学效果和教学经验的反馈,方便学校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我校信息技术组,设计制作了一个网站(http://shzx.mtops.net),以
校内服务器为出口,申请域名,可在校内、校外使用,具有教育信息管
理平台的功效,动态显示校园信息、每周工作、通知等,校长和教师都可根据权限发布信息、文章、图片等,并将逐渐完善,加入成绩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邮件收发系统、视听广播系统等,使之成为一个多功能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具有教育管理、信息管理、教学演播等功能。
C2一站:
卫星地面接收站。1998年2月,我校建起了卫星接收站,可通过卫星天线接收多个教育电视台信号,用于收集教学素材。
C3十五室:
1、学生计算机室
早在l993年,我校便建成了拥有了电脑室,从初一年
级到高二年级均开设电脑课程。该电脑室采用总线星形网络结构的Windows NT系统网,服务器和教师机是当时最先进的386电脑,有30台电脑供学生使用。总造价约30万元。当时的电脑主要用于学生上机学习DOS系统、Pascal语言,也有使用计算机辅助教
学软件(CAI),但不普遍,也没有与其他学科组合,用途较单一。
1999年3月份,我校考虑到现代社会对信息化教育的迫切需要,而电脑室的旧电脑已不能有效地提供学生学习最新计算机知识的学习的平台,学校自筹资金三十余万元新建了学生电脑室。新的电脑室服务器(1台)兼教师机是PI11667CPU,128M内存,40G硬盘,15’彩色显示器,带声卡,采用WIN2000 Sever
操作系统,学生机(60台)则是赛扬333,64M内存,3.2G硬盘,15’彩色显示器,带声卡,采用Win98操作系统。为了数据安全和便于维护,每台电脑加装了一个硬盘保护卡。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满足学生上电脑课的需要,2001年9月份,我校又新建了一个电脑室。服务器(1台)兼教师机是PIII1G,256M内存,80G硬盘、15’彩显,带声卡,采用Win2000 Sever操作系统,学生机(60台)则赛扬667,20G硬盘、15’彩显、带声卡,采用win98操作系统。学生做到一人一机,这样的配置已足够运行目前绝大多数的多媒
体教学软件和应用软件。新的电脑室使学生能真正领略最新电脑科技带来的教育手段更新,同时也使计算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结合施行提供了优秀的平台。
2、多媒体语音室:
我校为使学生有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来学习外语,在1999年建成4个64座的语音室。每个学生15’彩色显示器,联上互联网络。
3、综合电教室
为了配合计算机辅导教学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日益频繁,我校在2001自筹资金20万余元建成了多媒体个多媒体电教室,配备有1200流明/640*480分辨率/多源输入的液晶投影器,一台实物投影仪,一台奔腾2.4G/256M内存/视频输出/15’显示器的多媒体电脑,还有三碟VCD机、录象机、功放、无线麦克风、音响供放等一整套多媒体设备。可方便地应用多媒体功能辅助教学。这些多媒体设备的配置,足以应付目前及往后几年的应用。
4、视听阅览室
2003年3月,我校把原教师阅览室改建为电于阅览室,有一台服务器配置为:PIII1.3G双CPU,至强Intel主板、1024M内存、120G硬盘,60台阅览专用电脑,配置为:赛扬1.3G,Intel 815E主板,128M内存。整个系统采用无盘工作站,购置安装了
“万卷图书库”系统,拥有电子图书60000余册,让学生及教师可随时方便地浏览浩翰知识海洋。
5、音像教材库:
我校在电教室的空余地方放置了6个立柜,用于存放音像
教材,存有“700部电影”等大量音像、计算机光盘教材。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6、学科电教室
由于综合多媒体电教室使用频繁,已不能满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需要,学校又筹资100多万新建了八个学科多媒体电教室(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生物、美术、音乐、政治),配置为:配备有1500流明/800*600分辨率/多源输入的液晶投影器,一台实物投影仪,一台奔腾2.4G/256M内存/视频输出/15’显示器的多媒体电脑,还有三碟VCD机、录象机、功放、无线麦克风、音响供放等一整套多媒体设备。并且都联上互联网,有利于教师直接从校园网上下载资料进行教学,这大大的提高了我校教学质量。
7.软件制作室
为了满足教师制作的需要,我校于2002年9月在原来软件制作室的基础上新增15台多媒体电脑,配置为:P42.4G,128M内存,60G硬盘、15’彩显、带声卡。这大大地方便了教师的课件制作,也可教师在一起共学探讨,相互提高。
C4模式探索:
有一句广告词说:“有了高速公路,还要有车、有货才能发挥作
用。”有了计算机,我校对于如何充实校内计算机软件、素材资源和课件库,来吸引教师学习和使用电脑都一直非常重视,并摸索出使用校园网的路……
1、备课系统
早在多媒体电教室建成不久,我校就购买了一套光盘版的“科利华多媒体教学软件”,让教师能使用其中资源。建成了软件制作室后,又购买了“科利华多媒体备课系统”,并添购了素材库,共70张光盘,总投资约一万元。
建成了校园网后,以把迈达威多媒体备课系统装在服务器上,让教师们随时查找、调用。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学校还另外搜集了各种教学软件、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素材,放在服务器上供教师们使用。
2、教师课件制作
有了资源,如何鼓励教师学习、使用电脑,制作课件,便成为学校领导的一个工作要点。一方面,学校鼓励教师学习电脑,学校进行了多次培训,培训了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数学处理、PowerPoint课件制作、Authorware课件制作、FrontPage网页制作、Flash动画制作,并让学校的服务器24小时开通,使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学习电脑,查找资料。另一方面,鼓励并恰当地奖励教师制作教学课件,使学校掀起一股学电
脑、用电脑的热潮。
在1999~2002三年中,在各级各类课件制作及用课件说课比赛中获进国家级奖励2人,省级奖励7人,市级奖励22人,县级奖励38人。我校
送上广东省教育科研所参选“黄华奖”的课件获得集体三等奖。
3、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
我校的校务公开、学生学籍、学生成绩、教师工资等都已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学校的资料在学校任一台电脑都能查阅。学校通知、工作安排等都可在学校网站上查阅,可按权限自行添加相应内容。
D课题研究情况:
我校近三年开展的课题研究主要有:
(1)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运用电脑“导游”模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课题由中央电教馆结题,并获四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肇庆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附件:资料汇编
(2)教育部课题: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运用信息技术购建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目前已有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建构政治课“双主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互动”教学模式》获在中学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会组织评选的思想政治教师优秀论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发表。另外《小荷才露尖尖角》获肇庆市教育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本课题已取得一些成果,还在继续实验。
(3)国家“十五”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子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双主互动”动态教学,培养学生能学会思善创》,本课刚开题不久,正在进行中。
附件:课题申请书 D1进展情况:见附件 D2成果:
经过多年的课题研究、经验总结,我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研究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子课题《运用电脑“导游”模式教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课题由中央电教馆结题,并获四会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肇庆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教育部课题:信息化条件下的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运用信息技术购建政治课“研究性”教学模式,目前已有论文《运用信息技术建构政治课“双主互动”教学模式》获在中学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会组织评选的思想政治教师优秀论文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广东省教育学会年会论文评比一等奖,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上发表。另外《小荷才露尖尖角》获肇庆市教育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本课题已取得一些成果,还在继续实验。在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是一个关键的内客。我校每年投入一定的资金到信息教育软件建设方面。
E1购置教材的数量、范围:
近年我校购置的用于信息化教育的软件主要有:
(1)多媒体备课系统:“科利华多媒体教学软件”,让教师能使用其中资源,进行备课、教学。
(2),并添购了素材库,共70张光盘,总投资约一万元。(3)万卷图书系统:2002年,为增强学校图书馆的实力,开拓
发展校园网的资源运用,我校投入4千元购置了“万卷图书系统”,含40G内容,四万余册电子图书,并向全体师生开放,让教师、学生随时能通过校园网在知识的海洋里邀游,查找资料,阅读图书。
(4)教育信息管理平台:2002年,我校信息技术组设计制
作了一个网站形式的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具有开放管理、实时更新、信息互动等功能,既可作为我校的宣传阵地,也是一个具有网上办公功能的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功能正在完善中。
(5)其他:我校每学期都向新华书店、教育书店订购、添置与教学配套的电脑软件及相关音像资料,使我校拥有完整的配套教材、教具。平时我校也注重收集有实用价值的教学软件、音像资料,在校园网中建立了素材库,包括声音、图片、视频、文字、动画等,供教学使用。
E2自制教材:
根据教学需要,我校教师也乐于自行制作素材和教具,制作了大量的投影片、录音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带、录像带、CAI课件,并大都经过课堂实践使用,极具实用性。
E3使用效果:
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和互相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在教
学中大都能熟练使用各种电化手段,并都喜爱使用校园网的“备课系统”、“教育管理平台”、“万卷图书系统”、素材库等学校网络资源。
学生也非常喜爱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也大
大提高。教师只要有机会都使用电化教学手段,学校多个电教室使用率很高。
F培训情况: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角色,培训教师学习掌握新电脑知识和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我校每学期都开展相关知识的讲座、学习班、提高班,每学期进行教师课件制作竞赛,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鼓励教师多制作有水平的课件出来参赛学习交流。
F1内容:
(1)基础知识的培训:我校早在1995年已组织教师参加电脑操作培
训,从基础知识开始。很多从未碰过电脑的教师经过学习都能熟练地
操作电脑、打字和制作课件。我校获得计算机操作初级证书的有120人,占中青年教师人数的100%。
(2)多媒体制作的培训:我校利用科组活动时间邀请上级部门、兄弟学校中的专家、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计算机能手,组织中青年骨干教师学习多媒体课件
制作的理论、技术,尽快提高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目前我校
教师外出参加对外公开课,基本上都是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并都取得良好课堂效果,获得好成绩。
(3)网络环境教学模式的培训:为使校园网得到史充分的利用,我校在校因网中建立资源库,建立管理平台,培训教师使用网络进行资料收集、交流。
(4)上级机关组织的各种培训:我校对区级、市级、省级教育部门
组织的培训都派出教师参加,并尽量把学习内容向全体教师传达。
F2范围:
我校每年都组织各级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如行政、中层干部、骨干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平台的培训,对教师进行备课系统的培训,对电
教人员进行新软件操作的培训等。
F3方式:
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主要采取几种方式:
(1)组织学习班;我校针对近期目标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学习,如网络管理、FLASH软件制作、备课系统使用等。
(2)自主交流;我校鼓励全体教师自制课件并参加有关比赛,让教师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班、交流活动。
G实验效果:
辛勤的汗水浇出了累累硕果。我校近年多个教研课题、多位教师
在各类学科教研评比中取得好成绩。教师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学生综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合素质日益提高。
我校作为肇庆市的窗口学校,经常受到上级领导的视察、指导,同区、同市的兄弟学校经常到我校参观学习,外地学校也常常到来交流、学习。参观的领导、教师对我校的信息教育管理的深化程度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校的旧校面各较小,不利于扩大办学规模,为了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加强我校在肇庆市的品牌效应,达到国家建立千所示范高中的标准,我市现已投资8000万元建立新的示范性高中,学校改造后划为初中部分校,之将大大推进我市的教育教学水平。
我校多次组织或协办区级、市级、省级的教研、竞赛活动。效果 良好,与会者都交口称赞,起了良好的辐射作用。
H今后设想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弃的今天,固守一时的成果,满足目前的得益
不但无益,而又危险。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商界,也适用于教育界。
我国的教育部门一早已重视国际上信息化教育的发展。信息化教育进入常规教学课堂已是必然。为了配合这一趋势,我校有一系列的发展设想:
1、设备和资源再扩充。
我校将每学期拨出专款,用于继续扩充信息化教育的设备和资
源,从硬件到软件上充实学校的信息化教育阵地。计划扩充的信息化系统有:
——校园网管理系统。
——校园视频直播系统;(含广播、对话功能等)
——继续扩充学生电脑室电脑数量
广东省四会市四会中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期工作自查报告
——多媒体软件制作室
2、教师再教育。
教师是教学环节的重要角色,培训教师学习掌握新电脑知识和技术,是实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环节。我校将不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讲
【后现代教育思维学校体育论文】推荐阅读:
高校体育现代教育06-05
现代体育教育观06-05
现代体育教育理念06-11
体育与健康现代教育12-03
现代教育学校评估材料目录05-31
体育院校现代教育技术05-25
现代教育技术论文07-31
后现代教育理论及英语教学改革论文09-09
现代远程教育与高职教育的结合论文10-23
现代化远程教育论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