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2024-07-11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共12篇)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篇1

引言

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在不同的教育阶段以不同的形式以及教育目的为宗旨, 伴随学生们求学的整个过程。其中, 在小学阶段, 思政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主, 教育学生们最为基础的价值观以及品德的培养。而随着学生们的求学阶段的提高, 思政教育开始加入了对于价值观以及政治经济等体系, 后期则重点进行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教育, 并且通过学习理论哲学, 进行人生观的确立。总之, 对于学生而言, 思政教育属于一种精神领域的教育方法, 更加贴合人们的精神世界与精神生活。尤其是在社会不断发展, 物质生活开始膨胀, 对于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政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政教育是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初始课程, 也是未来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确立的重要导向。因此, 在政治经济以及哲学领域中, 都会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对于其存在的必要性而言, 可以认为思政教育甚至是贯穿学生一生之中, 随时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指导思想的作用。一个人的思想与思维的确立, 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思政教育来得以体现的。因此, 加强思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十分必要的。

2. 学生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意义分析

从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必要性的角度分析, 伴随学生整个求学的过程, 能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 并且在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中, 能够树立相应的价值观等。而对于现代化社会而言, 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又有了那些新的方向和特点, 其进行教育的意义又是怎样的呢?

2.1 现代化背景下的学生思政教育

现代化社会发展进程越来越快, 造成了信息的大量化。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 让信息开始大量的涌入人们的视野中。对于学生们而言, 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因此, 对于现代化的思政教育而言, 是存在一定的现代化背景和差异的,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教材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思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方面的缺陷。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把握学生们的思想, 但是由于教材的使用都是相对传统的内容, 而近年来时代发展过于迅速, 造成了教材与现实脱节, 从而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案例, 而觉得学习没有成就感。

其次, 现代化的发展, 新的科学手段和方式开始得到了应用, 在现代教学领域也开始逐步使用了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导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因此, 为了能够保证在教学的过程中, 能让学生们有更好的教学体验, 发挥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最后, 对于现代化的思政教育而言, 也应该考虑到周边社会对于学生们的影响, 尤其是网络信息的影响非常直接。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积攒了学生们的负面情绪, 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产生了极大的不同, 从而造成了学生们的思想激进以及思想消沉, 针对这样的现象, 思政教育起到了能够把握学生正确思想发展的作用,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接受能力和应变处理能力, 现代化的思政教育显得更加重要。

2.2 学生思政教育的现代化意义

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诱惑和扭曲的价值观开始在现代社会出现, 也让学生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出现了困惑和疑问。为什么在出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 要这样去选择。也许这是很多学生们的疑惑, 而无法得到回答。那么, 对于学生的思政教育, 其现代化的意义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能够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 避免过多的思想垃圾堆积;由于现代化的发展太快, 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让学生们接触的信息更加复杂与多样化。由于信息量过大, 造成在学习与成长中的学生们产生过多的疑问, 而这些疑问往往是无法直接解决的, 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惑。而在现代社会强调学生思政教育的意义, 目的就是通过加强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极大程度的提高思政教育在学生思想层面教育的作用。为了能够让现代社会的冗余信息尽量少的影响到学生们, 就应该积极加强学生思政教育, 让思政教育的正确理念与思想作为学生们最为基本的价值观取向。通过思政教育的作用来引导学生们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并能够通过政治与思想的教育来减少因为网络不良信息而给学生们造成的负面影响。

第二, 结合网络的发展, 开展网络化思政教育模式;网络化的发展, 虽然有不足的一方面, 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会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实际上, 在很多时候, 由于网络的资讯过于复杂而多样化, 造成了在教育方面的一种潜在影响。但是,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 进行网络资源的利用, 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就可以得到非常广泛的效果。实际上, 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是存在很多阻碍和困难因素的。不仅仅是因为教学的内容有限制, 更因为教学的方式和资源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 充分利用网络, 将网络的案例与资源进行整合, 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教学, 就会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

结语

本文通过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了解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教学的意义。此外, 对于现代化为背景的思政教育也展开了探讨, 明确了在现代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重对网络资源的使用。并且能够通过正确引导, 来加强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思想的导向作用, 并真正意义上实现思政教育的真正意义。

摘要:思政教育是伴随学生教育的不同阶段, 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比于自然科学的学习, 思政教育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思想和品德上的教育, 在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尤其是网络时代高度发展的今天, 对于思政教育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环境进行与时俱进的教育, 更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 本文重点解析基于现代化的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意义。

关键词:学生思政教育,必要性,现代化意义,分析

参考文献

[1]白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7) .

[2]王辉, 姜尔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3 (15) .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篇2

研究现状: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研究,古往今来都没有中断过。从研究文献看,大部分将理论联系实践。学者的研究主要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教无类”体现出的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众多研究中阐述了“有教无类”在两千多年前的含义及作用。“有教无类”提倡的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两千多年前,教育就存在阶级性、垄断性,孔子这一思想很快便打破了这些束缚。当今我们倡导“教育公平”,呼吁人人接受教育,是“有教无类”的继承和发展,然而新的时代存在新的问题。“教育公平”不仅仅是使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这么简单。面对现今社会的贫富差异、地区差异、教学水平的差异,我们应当将“有教无类”赋予新的含义,重新理解教育公平对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六艺”来体现孔子教育内容的全面性。研究学者们阐述了“六艺”的内容以及设立每一个部分的目的,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论指导于当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针对当今教育中日益凸显的某些问题而展开的,如今的“应试教育”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一味的讲求卷面分数,学生因升学考试带的压力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热爱的学科。这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以及创造力,阻碍了他们将知识带向生活的道路。如刘秉泰、刘春颖所著《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张湘萍所著《孔子教育思想的相待阐述》明确阐述了素质教育的意义以及推行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3、在教育原则及方法上,孔子主张则是多方面的。从搜集资料看,主要从“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方面来分析的。“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其主要手段的了解个性,针对性教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是两千多年前还是当代教育中,因材施教都是重要的教育原则,教育不是为了按照统一的模版培养人才。它在主张“有教无类”的基础上承认差异的存在性,针对差异性提出不同的解决方式,既能轻松达到教学目的,又能保留学生的天性及差异性。“启发诱导”则是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对知识产生强烈兴趣的重要手段。研究表明,目前在很多课堂上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课堂气氛枯燥、死板。“启发诱导”是在提醒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方式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学习、感知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也应当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环境中所担当的角色,把握课堂气愤大局,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

4、孔子在德育与教师修养方面也提出了要求。研究中提到孔子十分注重德育,德育是一个人做人的先提条件,但目前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宽泛、教条,甚至有少数的老师本身缺少德育教育,这是一个亟待改善的问题,否则将严重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德育的开展环境不止是学校,社会、家庭,处处都可以开展德育教育,任何一件小事都是德育教育的范本,这就要求全体公民都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这种品质不仅是自身修养的体现,也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作为教师更应该注重自己的道德品质及自身修养,所谓“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提高了,才能带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德育引导。孔子要求教师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并且孔子就是亲自实践的。研究中多次提到孔子的教学经历,他毕生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无论作为教师还是作为普通的个人,都应谨记“学而不厌”,这与当代“终身教育”思想如出一辙,知识是无边的,学习是无尽的,我们应时刻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理论基础,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师,在“学而不厌”的基础上还应做到“诲人不倦”,这是一个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目前,存在很多教师打骂学生、教学倦怠等情况,都值得我们深思。“诲人不倦”应做到拥有耐心、爱心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并且能够做到与学生平等,尊重学生,知道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孔子教育理论的研究有很多,但究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冯文全、焦彥蕊所著《孔子教育思想与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一致与冲突》、林忠、林楠的《孔子“教学相长”的思想对高校德育的启示》都阐述了孔子教育思想在当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影响。这部分文章主要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阐述了如何在教育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启发性原则等的一些具体操作,更多的学者则是从单方面着手研究孔子教育思想,如应艳兰所著《孔子启发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王雪峰、高畅所著《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主体性精神》,丁华平、王睿、周怡所著《浅析孔子教育学的思想》。有些研究则是利用孔子思想的很小一个点来引发现代教育的思考。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篇3

[关键词]江问渔 职业教育 职业补习教育 师范教育

[作者简介]陈绵杰(1981- ),男,安徽寿县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200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教育史。(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G71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008-02

江问渔(1885~1961),名恒源,别号补斋,江苏灌云县人。1928年7月,他受聘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办事部主任,后任总干事、评议会评议长、副理事长,同时兼上海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32~1950年间,先后任中华职业教育学校校长、中华职业补习学校校长、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校长、比乐中学校长等职;1938年任重庆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1年参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建立并任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49年9月,作为教育界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华东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史馆馆务委员。作为近代职业教育界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员,他和黄炎培、杨卫玉并称中华职教社的“三老”①,同心协力,共同为中华职业教育社工作了33年,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江问渔所理解的职业教育不仅指学校开展的一种职业技术培训,而是由“以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

职业指导三件来构成的,可以说这三件是职业教育的三大骨干,如鼎有三足,缺一不可。以往一般人,多以为职业学校就是职业教育,职业学校以外,即无职业教育可言。对于职业教育是绝对看不起,对于职业指导更是漠不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一种偏见吧”。②除了这三大骨干之外,他还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两大台柱。他说:“再说办职业教育的目的吧!有一技以谋生,可用解决个人生计问题,这一句话固然是不错的,但本社所主张的职业教育,决不是这样狭义的谋生主义”,“要青年训练好生产知能,同时也要青年训练好公民品格,服务道德,民族精神”,“可以说中华职业教育社对于全部职业教育,皆是以生产技能的训练和品行道德的修养为两大台柱,认为这两大台柱,恰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无论职业学校、职业补习学校、职业指导,任何种类;无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任何方式;无论都市、乡村,任何方面;无论青年男女老幼,任何对象,皆是一致如此。”③ 概括起来,江问渔所理解的职业教育就是三大骨干和两大台柱,这共同构成了他的职业教育观。他提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补习教育、职业指导为职业教育的三大骨干,主要缘于当时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就是职业学校教育,存在把职业教育狭隘化的现象。同时,当时职业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在就业方面出现了“学职业不能就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把学校教育与职业补习教育及职业指导三者结合起来。同时,提倡职业补习教育也是当时社会教育的一部分,是突进教育普及化和识字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他强调“两大台柱”基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从教育来说,教育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才,还要关注学生的“成人”,把学生培养成有精神文化的、有鲜明的个性的人;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整个国家陷入了民族危亡的阶段,扩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就非常必要。

二、对职业补习教育的极大关注

江问渔对职业补习教育非常关注,认为职业补习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他看来,职业补习教育具有十种重要性:

其一,“有了职业补习教育,便可来为一般受过小学教育(或初级或高级)预备入职业界或已入职业界的青年,供给他适宜的训练。”④

其二,主张把职业补习教育和识字教育结合起来。“在文字中加入之职业的材料,在文字处要有职业的练习。如此则大多数失业青年和成人如何教育的问题,皆可拿职业补习教育的方法来解决他了。”⑤

其三,职业补习教育可以弥补学校教育昂贵,农民子弟无钱上学以及学后无业可就的问题。“子弟小学毕业,不必一定升学,尽可送入职业界。虽然农场、商店、工厂,学不到什么新知识,但是有了职业补习学校以应其需要,白天做事,早晨或晚上入学,所学的一部分是职业课程,一部分是文化课程,学一点,得一点,和升学所得的是一样,或者还要切实些,而父兄忙学费之苦,青年忧虑学费不给之苦,完全没有了。”⑥

其四,职业补习教育可以解决青少年继续深造的问题,通过职业补习学校分别入高一级的补校读书。这样“个人升学的目的达了,职业知能也特别增进了,同时职业的地位,也逐渐提高了,所有社会青年懑闷不平之气,也完全消灭了。” ⑦

其五,对于中学毕业和大学毕业的学生,如若没有工作,那么可以提供相应的职业补习教育,便可解决学生出路的问题。

其六,就教育政策来说,国家办教育,希望改良社会,而职业补习教育可以“使整个职业届的青年和成人,人人皆得着适当的训练,使他们增加生产知能啊!”⑧

其七,“就教育效用上说,固应认定职业补习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就是就改进全国产业,增加全国富力来说,也不能不特别谋职业补习教育的推广。”⑨

其八,职业补习教育可以弥补职业教育不足之处,促进教育的普及。

其九,职业补习教育可以给一般职工中有天才出众的人接受更进一步的选练的机会,使他们“蔚成大器”。

其十,就教育经费来说,职业补习学校可以借用已有的校舍、仪器标本,不必另有设备,而教育目的已达,这样便可以节约教育经费。江问渔关于职业补习教育重要性的论述实际上更多的是强调职业教育的作用,确立补习教育具有正确合理性,可以解决很多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他的论述也把职业补习教育的功能扩大化了,是不是职业补习教育真的能解决那么多的问题,这值得商榷。但是他的这些观点在我们提倡职业教育的今天,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职业教育中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

江问渔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也与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有很大关系。首先,开展职业教育要有师资准备,而师资从哪里来,这就需要师范教育。其次,在江问渔看来,任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说是一种职业教育,“无论何种教育都是职业的预备”⑩,那么师范教育自然也就纳入了职业教育的范畴。江问渔在《关于师范教育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认为师范教育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师范生实习问题

“师范生在终了一学期,一定要带小学实习,实习时间大约一千分到二千分钟,为期不过数星期。所实习的有国文、算术、史地、自然等科。同时并实习教务、训育、事务等。实习时有本校各教师批判指导。如国文教师指导教国文;算术教师指导教算术;而附小或实小的主任、校长、教员指导实习教务、训育及事务。”但是他在调查的基础上认为此种实习不但牺牲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也使学校蒙受了经济损失。针对解决的方案,江问渔认为,“就是把高中师范分作两段,前二年为修养时期,后一年为实习时期。在实习时期内,让他们实地去办小学教育。假定一班四十人,便可分二十组,每组二人,在学校周围附近,择定古庙或商店民屋为施教地点,由此两人亲到各地调查学龄儿童多少,拟定办学计划。学校如何设备,如何编制,如何教育,请学校当局加以指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实地去做,可以得着真经验,养成真能力。因为这样做去,不是纸上谈兵,乃是躬行实践,可说是真正的实习。”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帮助普及教育”。 但是他也提醒大家这样办实习必须注意两个问题,那就是必须联络当地的县教育局,另定课程。

(二)师范生毕业后的指导和待遇问题

1.指导问题。“普通中学生毕业和本校毫无关系。师范生毕业后,因为有介绍位置的责任,比较上稍有联络,稍有感情。但师何以不进一步呢?每校的毕业生,往往就在他所领导的教育区去服务,本校负责指导的责任。每年母校可派两位教师出去且实际指导。这个办法的好处很多:(1)调和冲突。省立师范毕业生和本地形立师范毕业生往往存有门户之见,互相排挤。省立师范的实小和本县小学,城市的小学和乡村的小学往往发生隔膜,不能融成一片。地方小学认为实小的理想太高,不容易采纳;而实小方面,因为本地有了这种观念,就不去和他们联络。这种情形,指导教师都可以负调和的责任。(2)弥补行政之不足。指导教师所到的地方,可以随时做社会调查的工作,与师范生共谋改良的方法。如何转移风俗习惯,如何利用正当娱乐,这些都是应负的责任。”

2.待遇问题。“师范生初入社会,对于小学教育都是兴高采烈。隔了几年以后,往往冷淡起来,竟至改换职业。这是因为小学教员的月薪,不过三十元左右,不能和其他职业相比。起初对于教育事业兴趣尚有自己研究学问的志向;后来这兴趣和志向则渐渐地消失了,就不免有责任很重、酬报很轻的感想,因此就灰心起来。在这种情形之下,我想出了几个办法:(1)精神方面。师范生毕业以后,学校方面宜随时随地和他们联络,用赞助的方式,鼓励他们的精神,使他们勇于进取,毫不灰心,这就是我上面所提出的指导教师的办法。(2)物质方面。我们有一个建议,最好由省每年提出十万元,做奖励小学教师的款子,优良的教员,到学期终了的时候,酌量奖给。当局应当提出一笔款子,做他们(小学教师)子女入中学大学的费用。如此不是对于他们很大的安慰吗?在养老金和年功加俸外,同时还应奖励储蓄。其奖励办法,可用私九公一,即每人能月储九元,公家则添储一元。每年能储九十元,公家则添助十元。如此便可安心乐业了。”江问渔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还是比较全面的,他关于师范生实习的见解可谓立意颇新,为师范生实习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其关于师范毕业生的指导问题和待遇问题,对我们今天的师范毕业生以及非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都有莫大的启示。他主张对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他的针对提高教师待遇的几项主张在今天都可以看到其痕迹,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双向鼓励都给师范生就业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和帮助。

四、江问渔职业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江问渔的教育思想虽然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但他的观点和主张对我国今天的职业教育仍具有借鉴价值。

(一)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职业技术,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

江问渔关于职业教育的两大台柱问题,即“成才”和“成人”的观点,给今天的职业教育敲响了警钟。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追求一种绩效主义,在教育层面上一味追求职业技术的培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关注不够,致使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才无德”或者道德水准低下。因此,职业教育要想持续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在关注学生技术培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教育者不仅要传授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公德教育以及起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在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充分感受道德教育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成人”中“成才”。

(二)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对职业教育的补充作用

江问渔关于职业教育的理解具有全面性和创新性。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层面的职业技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包括在职的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而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还是一种单纯的学校教育,对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关注不够。特别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和就业日趋紧张化的今天,单独一种职业技术知识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发展,这就要求人们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多种职业所需的技术,为谋得新的职业做准备。职业补习教育和职业指导的辅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两者机构的设置是我国职业教育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各个地区应当设立职业补习所性质的教育机构以及职业指导服务中心,为缺乏职业技术知识的人们提供一种再就业所需的生存本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特点,指导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师范职业的实习、指导和待遇对我国当前师范教育的借鉴意义

江问渔的职业教育观包含的范围很大。在他看来,师范也是一种职业,这类似于黄炎培的“大职业主义”。师范生就业前必须要有一个实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准教师们初步感受教师这个职业的工作状态,掌握做好教师所必须的一些知识和技能,为以后从事教育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在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又需要学校的指导,给学生一个指引,为他们就业起到一个方向标的作用。此外,教师待遇问题也是师范教育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整体上来看,教师职业的待遇与其他职业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如何防止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关心和解决的问题。江问渔认为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纬度来鼓励教师比较合理,可以为教师全心投入教育事业提供一种内在的动力源泉。

总之,江问渔的职业教育思想和主张比较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他关于职业教育含义、职业补习教育的论述都是在当时整个乡村教育运动背景下提出的,有其合理性。他关于师范教育的论述切合当时的实际状况,也为当时的师范教育提供了理论的建设性贡献,即便在当今也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作为中华职业教育社“三老”之一的江问渔对当时的职业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不可缺少的一页。

[注释]

①尚丁.黄炎培[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66.

②李益生.江问渔的职业教育观[J].教育与职业,1995(11):20-21.

③荒原.江恒源的职业教育思想[J].教育与职业,1996(4):38-39.

④⑤⑥⑦⑧⑨江问渔.职业补习教育的十种重要性[J].教育与职业,1936(174):228-230.

⑩刘桂林.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7.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篇4

1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

1.1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最根本的教育思想,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体。针对中国传统教育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现状,陶行知先生主张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强调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关于“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1.2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这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教育不是少数富族的事,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他主张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陶行知反对统治阶级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1.3 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提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教学要以学为根据,为学服务,教的原理要根据学的原理。这种以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有些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忽视了间接经验和理性认识的重要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以反对传统教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出发点的,主张把培养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结合起来,学习要手脑并用,因而具有积极的意义。

2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和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可见在当时的历史下,生活教育理论在反传统的旧体制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体制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些深刻的教育思想对指导今天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充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和“改造社会”的智慧。他主张把学校和社会连成一体,面向社会,面向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生活的场所都当成教育的场所。这正反映了当今我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代表了当今新体制教育的方向。当今时代是知识不断更新,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是寄托人类美好梦想的知识经济时代,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教育需要与社会同生活的结合更加日益紧密,办学必须面向社会,必须与生活紧密联系,学校力求为社会服务,融合于生活之中,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教育资源,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让社会教育走进学校,彻底打破传统教育封闭性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

1999年我国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提出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要,形成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决定》中还指出:“建立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作出了明确规定,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强调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由此可见这些要求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是息息相通的,也与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是遥相呼应的。课程改革要求建构一种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陶行知的社会即学校的办学观点,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为社会服务,面向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社会培养合格的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公民。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基本宗旨是建设“合理的人生、理想的社会”,为实现人类解放培养心、脑、手并用、真善美合一、具有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这种创造性的全面教育理念,凸显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把教育从工具理性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回归到人的身心潜能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这对今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由于生活对人的发展和教育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此,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从人为设计的、以概念、符号等为主的理性世界回归到人的生活世界,拆除在学校教育与生活之间用书本知识垒造起来的隔离墙,使受教育者同自然、社会、他人之间保持全面互动和不断进步,以培养未来生活的创造者和开拓者。而且由于生活是复杂的、变动不居的,为生活作准备所需的东西越来越多,因此,教育不仅要注重为人的未来生活做设计和准备,而且还要着眼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这决定了素质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习者学习书本中有关生活世界的既成知识,更要以培育人的主体性生活经验与生活能力为目的。

今天,推进课程改革就是要从过分强调学科本位转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上来,从只重视知识与技能转到同时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从单纯注重教学转到注重学习方式的改变和优化上来,从片面追求升学转到全面育人功能上来。而要做到这一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真实、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和教育环境,做到学生、教师、教材、教育环境的良性互动和有机整合是必不可少的。

开展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观念,端正方向,站在育人的高度,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使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通过课程教材的改革,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董宝良.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生活教育之性质[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李明月,李德才.从实用主义教育到生活教育[J].福建论坛,2007(6).

现代远程教育的意义和运用 篇5

社会向服务性社会转变,教育制度起了巨大作用:即建立公立学校,实施义务教育、开办公立大学等。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使美国拥有一支举世无双、训练有素、技能高超的劳动力大军,成为美国经济成功发展的关键要素。1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高新技术的发展,将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育也必将成为未来经济成功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资源和财富是智力和智慧,而专门从事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教育,是决定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知识经济不仅能改变经济结构,而且能更新人的观念。在农业经济时代,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资本是最大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高质量、完善的教育体系是最大的资源。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加强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实践证明,许多国家的经济起飞都得益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我国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投资不足,全民整体 文化素质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至今每年全国的高中毕业生还有100多万人不能直接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接受教育。通过开办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众多的人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和渠道,它以成人业余学习为主,以个别学习、自主学习为中心,面向学 历教育,面向在职培训,面向自我提高,重点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现代远程教育是大众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3.现代远程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重要手段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对终身教育的理论和原则进行了系统论述。20世纪如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一步倡导和发展了终身教育的思想,提出学习时间就是人一生的时间,而每种学习又与其他学习相互渗透和补益。终身教育是人格、知识和技能以及判断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不断构建和完善。终身教育是理想和目标,也是未来学习化社会之必然。M 随着我国加入WTO,各行业面对挑战,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国内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都将使劳动力的流动性越来越强,使岗位的再培训、知识的快速更新、技能的获取和提高以及素质的全面提升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教育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形成了庞大的教育消费市场。面对大众的终身教育需求,那种定时、定点、高门槛、长期连续进行的正规高等教育已远远不能适应人员流动性增强,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愈加灵活多样的新形势。身处经济大潮中的现代人功利性更强,往往是需要什么补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就成为人们比较理想的再教育的首选形式和接受终身教育的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经济功能,既要注意硬件设施配备,更要注意师资、教学内容、支持服务体系、管理等软件建设。远程教育应由单一的学历教育转变为提高国民素质的终身教育。办学规格上要具有多层次性;教学内容上要突出适应性和技术性;教学方法上要坚持灵活性和多样性。这样,才能真正使现代远程教育由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变为拉动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使其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民经济增长的持续增长点和亮点,成为全民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特征 所谓远程教育就是教育机构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形式。远程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且伴随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壮大的教育活动形式。称它为教育活动形式是因为它有着特定的教育信息传输和交流手段,有着适应远程教育方式的信息资源,有着特定的教育管理制度和方法,有着特定的教育管理机构等。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远程教育有如下特点:

1、开放性。这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是封闭性的,其表现是教育资源被封闭在校园内,教育的门槛被抬高,接受教育的人始终是社会中少数精英。远程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远程教育就是应社会大众的教育需求而诞生,远程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一切有意愿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2、延伸性。这是远程教育的功能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把学习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在特定的校园中,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教育者对其实施教育活动。这是

一种教育资源与功能收缩和集中应用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正好相反,它把教育信息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就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远程教育就是通过这种扩散,将自己的教育功能向整个社会延伸。这种延伸性符合现代教育的终生学习的理念。

3、灵活性。从各个国家的情况看,远程教育一般面向成人,承担了在职教育、成人教育的工作。于是,远程教育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领域得到迅速发展。这样一来,远程教育在课程设置、学籍管理、教育管理等方面要比常规的学校教育更灵活多样,充分适应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4、手段中介性。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远程教育是基于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信息资源进行其活动的,只有借助信息工具才能构成远距离的教育活动。所以,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如注册报到、教学活动、作业的布置与提交、评价和信息的交流与反馈等,都离不开有关媒体的中介作用。尽管常规的学校教育也需要媒体技术,但它不像远程教育那样对媒体工具、对传输手段有着高度的依赖性。没有媒体手段的中介作用,远程教育就难以开展。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篇6

【关键词】“立人”思想;独立人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鲁迅的小说中,不难发现,二元对立的意象表述成为鲁迅小说复杂性的一大特色。如光明与黑暗,沉睡与觉醒,吃人者与被吃者,觉醒者与庸众,人与兽,以及空虚与充实,自由与限制等等,这些看似相反或冲突的意象既增添了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深邃性,又为后人在解读鲁迅思想的道路上提供了多角度的可能性。本文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切入,寻找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情感线索,以及“人”所处的社会现实,并阐释“立人”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立人”思想提出的复杂心境

(一)“说”与“不说”的矛盾

在鲁迅的小说《伤逝》中,男主人公涓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说”与“不说”的困境。他和子君的感情后来发生变化,已经不爱子君了,这时涓生就面临着一个难题:我告不告诉她呢?不说,是“说谎”,是虚伪,也是对子君感情的欺骗,但如果说出真话,告诉子君“我不爱你了”,又担心子君承受不住感情的创痛,特别在当时的社会里,不能承受之重还有封建思想下的流言蜚语以及伦理道德的指骂,也会变相地将她推向死亡的火坑中。最后,她果然在孤寂中死去,涓生也因此无法摆脱内心的负疚。

夹缝中的两难选择,无论是“说”还是“不说”都要付出良心和道德的沉痛代价。这是鲁迅笔下涓生的言说难题,同样,也是终生折磨鲁迅的言说困境。

(二)“纪念”还是“忘却”的彷徨

在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1《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高中教材的教学目标中希望学生通过掌握课文以悲愤(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以及反对文人的下流无耻,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但回头再次翻看此文,将之放在鲁迅作品研究的范畴中,重新研读教材。发现鲁迅先生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内心的诸多困惑。文章一开始,学生问,“先生,你写了纪念文章没有?”鲁迅说:“没有。”“你还是写一点吧,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可是要写了,鲁迅又想:“写点东西与死者又毫不相干”所以又想不写。但不写就会被遗忘所吞噬,于是乎,“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吧,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梳理得来,整篇文章都在这“写”与“不写”,“说”还是“不说”的矛盾中盘旋、困惑。这背后也是对题目中“忘却”还是“纪念”的困惑。

矛盾的思想之后,是鲁迅冷僻的思索。二元对立的矛盾心境之下,总要选择一条救国的启蒙之路,困顿之时,钱玄同的一句话“总有一些人清醒了,不可否认,没有破坏这铁屋子的希望”犹如及时雨般浸润了鲁迅的心田。正是这一点点的“希望”触动和诱发了鲁迅拿起“枪杆子”的勇气和决心。这一点点“希望”也是鲁迅走上启蒙国民精神和建立“立人”思想的文学之路的动力来源。

二、“立人”思想提出的悲凉现实

(一)农民:甘心去做奴隶

在鲁迅看来,“人”的愚昧,精神不觉醒是造成“农民”受压迫的根本原因,在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故乡》一文中,少年的闰土活泼好动,机灵天真,二十年后,再见到昔日的玩伴,闰土恭敬的一句“老爷”足以将彼此之间海天拾贝、雪天捕鸟的记忆扼杀在童年。而伫立眼前的却是一个被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折磨得像一个木偶人的老一代农民形象。“我”与闰土之间那看不见的高墙阻断了一切童年的联系,也阻断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沟通。闰土需要的“香炉和烛台”是中国当时所有农民眼中的希望,而鲁迅的希望和愿望却恰恰被这“香炉和烛台”所茫然。这是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民的毒害,甘心老老实实地去做奴隶。“奴才”论的提出,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民众麻木、无知、冷漠的精神状态。鲁迅希望用手中的笔来唤醒民众的良知和麻木,使其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的个体。这也是鲁迅先生“立人”思想呼之欲出的社会需求。

(二)知识分子:不被理解、同情

鲁迅先生一方面刻画了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劣根性外,另一方面用他人文的笔触抚慰了这些寂寞的灵魂。在《药》中,革命者夏瑜为了拯救民众争取革命而献身,换来的却是一批无知民众作为“看客”般伸起脖子热闹看杀头的悲凉。而“未觉醒”的大多数从不去关注和议论这杀头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此外,孤独的人何止夏瑜一个?在《孔乙己》中,经常在咸亨酒店出入的唯一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人——孔乙己,自始至终都是他者心中说笑、嘲讽的对象。甚至在他遭遇被打折腿的惨剧后,也没有得到任何人的关心与同情,依旧是嬉笑怒骂。直到第二年的端午,只有酒店老板还惦记着孔乙己的死活,其原因却是“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这冷冰冰的话语背后是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麻木和不理解。吃人的社会已将人坑害成“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模样,鲁迅作为冲出“铁屋子”的启蒙者,发出了“立国先立人”的先锋呼唤。

面对混沌的大众,悲凉的社会现实,鲁迅的立人思想义无反顾地高举毫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追求人、知识者、自身的解放,打破一切束缚人的陈旧规则和观念;主张个性的张扬,人格的独立,成为一个现代的独立的“人”。

三、“立人”思想的现代教育意义

(一)学生学习:彰显主体

过去教学中,“题海战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的对象,忽视个体差异性的发展。而检验教学成绩的工具也仅是单一的一张张试卷成绩,学生在其中完全是一种“失语”的状态。一成不变的答案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答案是丰富多彩”这一创新型教育发展的需求。被号称神话的“黄冈中学”的没落也恰似说明这种硬塞式的“学”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如今,教育发展中所提倡的更多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独立认知、判断的能力。”彰显学生作为“我”的个性需求和发展。相比被动地接受,主动地选择显得更有学习的动力和自发的兴趣。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自发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不仅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使自身更具独立判断能力。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读书要“自己思索,自己作主”,也就是“独立思索”。随着新课改的呼声越来越高涨,“走班教学”这一新模式也应运而生,根据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学习需求的不同类型而分群体选择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模式更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需求,自主选择要跟走的班级,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突出“我”的个性需求。这与鲁迅在“立人”思想中,提出打破束缚,追求“人”的个性解放,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不谋而合。

(二)教师教学:有效引导

在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不是指教师可以成为旁观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课堂上,教师转变“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多以“引导”为主,重在启发、激励学生。注意引导的方向性,发现在学生自学发问偏离教学目标时,教师适时强调教学目标、重点;注意启发式联想。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对文本之外进行延伸式思考。如:学习完《少年闰土》后,引导学生想象二十年后闰土和作者再相见的情景,引发学生们的丰富联想。从而让学生在写作中,有话要说,由感而发;注意激励性评价。课堂交流互动中,更多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表达的能力。追求答案的正确性不是唯一目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要多以鼓励、激励的语言适时点评学生们的回答,给那些不确定的同学,以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发言思考的勇气。总体说来,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更要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推动者。

综述,通过选取两组对立的情感体验,细读文本,感知到鲁迅先生在彷徨中前行的思想矛盾,更体验到鲁迅先生对当时民众蒙昧无知、思想麻木的痛心疾首,从而呐喊出“立国先立人”的救国之路。“立人”思想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仍有重大现实意义。新课标倡导的现代价值观和现代教育观便是“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强调以生为本,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人”,而不是盛载知识的容器,更不是学校争名逐利的工具或手段,现代教育发展延续鲁迅先生“立人”思想的核心,在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需求和价值的道路上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林贤治.鲁迅小说全编[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3).

[2]王光东.现代·浪漫·民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03).

作者简介:赵亚平,女,1986年生,河南人,硕士研究生,贵州省教育科学院,中学二级职称,研究方向:中学语文课程教学。

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篇7

杨辉 (约1238—1298年) , 字谦光, 今浙江杭州人, 是中国南宋时的伟大数学家.杨辉生於宋理宗嘉熙二年 (约1238年) , 终於元成宗大德二年 (约1298年) .13世纪中叶后活动于苏杭一带.据记载, 杨辉编著的数学书共五种二十一卷:《详解九章算法》十二卷 (1261年) 、《日用算法》二卷 (1262年) 、《乘除通变本末》三卷 (1274年) 、《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二卷 (1275年) 、《续古摘奇算法》二卷 (1275年) .后3种为他后期的著作, 一般称之为杨辉算法.

杨辉在著作中收录了不少现已失传的、古代各类数学著作中很有价值的算题和算法, 保存了许多十分宝贵的宋代数学史料.他对任意高次幂的开方计算、二项展开式、高次方程的求解、高阶等差级数、纵横图等问题, 都有精到的研究, 为改进和发展古代计算技术做出了贡献.

1 杨辉的数学教育思想

杨辉在数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上, 为保留和传播前人的数学成果、普及数学、培养数学人才有重大贡献.他对数学应用于实际有很深的造诣, 从数学教育的角度, 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教育观点.

1.1 注重数学教育的普及

杨辉特别重视数学的普及, 亲手编写了多种教材并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详解九章算法》便是为普及《九章算术》中的数学知识而作.他从原书246题中选择了80道有代表性的题目, 进行详解.由于初学者感到《九章算术》“题问颇隐, 法理难明, 不得其门而入”, 杨辉便“恐问隐而添题解, 见法隐而续释注, 刊大小字以明法草, 僭比类题以通俗务, 凡题法解白不明者, 别图而验之;编乘除之数, 以便入门”, 又对原书的问题作了“题解”和“纂类”, 便可“以通俗务”, 起到普及的作用.[1]

1.2 注重数学联系实际

唐代中期以后, 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交易都具有相当的规模, 因而,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数学计算的机会增大.杨辉顺应形势, 总结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歌诀, 改进了计算方法.他所著的《日用算法》是一本实用通俗算书, 书中用诗词歌诀表述问题, 概括算法, 押韵顺口, 具有浓郁的民间数学色彩, 是最早用歌诀写的数学书籍.[2]

杨辉继承古代数学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 注意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他改进筹算乘除计算技术, 总结各种乘除捷算法, 提出“用法必载源流”和“命题须责实有”两条原则, 他在《日用算法》中说:“以乘除加减为法, 秤斗尺田为问;用法必载源流, 命题须责实有.”书中的题目全部取自社会生活, 多为简单的商业问题, 也有土地丈量、建筑和手工业问题, 其书中多次引用台州、黄岩围量田图等实例.

1.3 主张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

在教学方法方面, 杨辉注意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直观形象、精讲多练, 他很注意讲清题意, 在《详解九章算法》中加了“解题”一项, 要学习者“全要认题之主意”, 避免误解题意而出错.

他订出了一张详备的教学和学习计划——“习算纲目” (《算法通变本末》) , 开头是“先念九九合数”, 他提出要“至小至大地由一一如一, 至九九八十一”的学习九九口诀, 而不像以前那样由“九九八十一”开始.由九九合数开始, 一直到学通《九章算术》的程序和期限, 他都作了详细安排.在“习算纲目”中, 他还对每种新内容学习之后都安排了“温习”, 还安排制定了参考书目.另一方面, 他注重引导与启发, 调动学习者积极地学习, 提倡“循循诱入”, 而又提倡独立思考, 曾说“好学君子自动触类而考, 何必尽传”.

1.4 提倡熟读精思、融会贯通

在学习方法上, 杨辉提倡熟读精思, 融会贯通, 反对死记硬背, 着重理解消化, 掌握要领.杨辉特别重视计算能力的培养, 每个学习单元他都规定要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 认为这样可以“庶久而无失念”.他对做练习与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关系有独到的见解, 强调“大学算者题从法取, 法将题验, 凡欲明一法, 必设一题”, 他对按什么标推选择习题有深刻的认识“题繁难见法理, 定撰小题验法理, 义既通虽繁题了然可见也”[3] .他要求习题应具典型性, 起到“举一 (例) 而三隅反”的作用.

1.5 治学严谨

杨辉治学严谨, 强调不能放松数学中任何细小环节, 对数学书中的注解部分也要细心研读.特别是容易忽视或出错之处, 他在书中都反复强调, 并列为学习的重点.杨辉不仅总结了当时的各种数学知识, 还批评了以往数学著作中的一些错误, 这种作法在杨辉以前的算书中很少见.[4] 例如, 他在《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一书中便批评了《五曹算经》中的三个错误, 一是在田亩计算中用方五斜七之法 (即把正方形边长与对角线之比取作5∶7) , 二是题问概念不清, 三是四不等田求法之误.

2 杨辉数学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 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而杨辉作为我国古代卓越的数学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原则和主张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现代数学教育的理念, 对我们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有积极意义:

1) 数学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图文并茂.文字描述符合逻辑, 再配上各种图形, 如数学图、写生图、实物彩照, 直观形象, 让人一目了然, 可以为数学书籍增色不少.这些图在帮助读者理解题意的同时, 也有利于引起读者兴趣.

2) 要把握好数学联系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既要注重数学理论, 又要注重数学事实, 更要注重数学主体 (学习者) , 要使这三者构成的三角达到静态与动态的平衡.数学教学的内容要联系实际, 结合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计算问题, 让学习者有更直观的认识, 让学习者能够学以致用.这种应用数学是便于普通读者接受, 也便于发挥社会效益.还可以创编或引入实践中关于数学的歌诀, 这种诗歌简练生动, 朗朗上口, 便于读者记诵.

正如周东明学者指出的那样:“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要求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在体现数学特色的前提下, 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经历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 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此过程中, 数学本身也不再使人感到枯燥和冷漠, 而变得趣味盎然和亲切可爱, 变得魅力十足.”[5]

3) 教学中要循序渐进, 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 遵循人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 教学的最佳状态是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 还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启发引导学习者独立思考.还要制定好有条理的教学大纲、学习计划等, 可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指导方向并及时改正偏差.

4) 要在广博的基础上深入, 对各种算法应分门别类地仔细钻研, 消化理解并广泛熟悉它们的各种应用.教师要精讲、学生要多练, 温故而知新, 通过做习题来巩固知识, 通过习题的演算来领会个中奥秘.

5) 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要有研究学问的热情与精神, 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教学上一丝不苟.学生要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 勤奋认真、刻苦钻研, 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李迪.中国数学史简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4:178.

[2]徐品方.数学简明史[M].北京:学苑出版社, 1992:99.

[3]丁石孙, 张祖贵.数学与教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9:18.

[4]孔国平.杨辉[EB/OL].http://www.cnmaths.com/zttj/ShowArticle.asp?ArTicLeID=28, 2004-5-16.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篇8

1《大学》自我教育的起点:肯定人人皆具“明德”

每一种教育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论基础之上, 《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样如此。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论, 《大学》必须首先肯定人性本善, 这是自我教育何以可能的根据, 二是承认现实中恶的存在, 这是自我教育何以必要的根据。

对此问题, 《大学》开篇就作了明确的回答:“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1], “明明德”为发明彰显自身之明德, 其实这里边包含着一个前提, 那就是儒家关于性善的观念。孔子一句“性相近, 习相远”[2]的论断, 虽然没有指明人性是善的, 但遍观《论语》, 却可以体会出孔子对人性之善是有着充分的信任的。《大学》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方向, 将生来固有之人性直接称之为“明德”, 其间便明确点出了人性本善的内涵。这种明德来自上天, “天命之谓性”[3], 而且人人皆具。

既然人人皆具明德, 那么, 为什么我们还要明这个“明德”呢?这是因为人在后天利欲的驱使之下, 会使自己本具的明德暗晦不显, 如明珠蒙尘。“明明德”, 就是如擦拭明珠一样, 不断的发明、使明德彰显的一个过程。在古人看来, 人之所以为人, 就在于人有这善性, 有这个明德。所以, 要想让自己活的象个人, 那就必须不断的“明明德”, 日新其德,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1], 使自己的人格境界不断走向完善。

2《大学》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诚意到慎独

肯定了明德人人皆具, 教育也就成了“自明其明德”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众所周知, 时下教育的方法大都偏重于灌输为主。这就导致了道德教育走向外在化、虚伪化, 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败。问题的症结很明显, 即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符合人性的开发原理, 其实也与我们古人的教育方法背道而驰。我们的先哲孔子就曾提出过基于自我教育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大学》继承了孔子的方向并将之系统化———这就是《大学》所提出的“诚意”、“慎独”的教育方法。

《大学》讲慎独, 是从“诚意”讲起的。按照《大学》的说法, “诚意”, 就是一个不“自欺”。这种不自欺, 指的是不欺骗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理性判断或者说道德律令。人人都有相近的味觉与视觉这种自然感官, 人人也就都有相同的道德意识, 这在孔子称之为“性相近也”之“性”, 在孟子称之曰“良知”, 《大学》则称之为“明德”, 那么确切的说, 《大学》讲的“诚意”, “不自欺”, 就是不欺骗自己与生俱来的明德, 听从这种内心的指令而把它落实到日常的行为实践中。

明白了何为“诚意”, “慎独”的内涵也就随之明了。对于“慎独”, 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独者, 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1]也就是说, 即使在无人看到, 无人听到的地方, “明德”、“良知”同样在审视着你的一言一行, 甚至你的内心意念, 所以《大学》接着便讲“故君子慎其独也”, 提出了儒学的重要观念“慎独”。这样一来, 每个人内心的“明德”不仅成了道德判断的标准, 而且成了道德意识的源头。正是有了“慎独”的理念, 儒家的道德修养论, 才彻底走向内在, 《大学》的教育方法, 才彻底做到了自我作主。

3《大学》自我教育的目标:从修身到平天下

无论是探讨教育的理念根据, 还是教育的方法, 都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对此, 《大学》也有明确的表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1]

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里给此段作注, 称“此八者, 大学之条目也”[2]。具体说来, 这八条目又都涉及到什么内容呢?按照朱子的解释, 格物就是研究宇宙人生中的所有事物, 特别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那么, “致知”便是使这些道理和规范的认识得到充实与提高, 并内化为主体的认知;“诚意”, 是要求做到“毋自欺”[2], 听从内心最真实的道德呼唤, 从而将之落实为行动;所谓“正心”, 就是以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认识并对待你周围的世界, 向着“至善”的目标努力。从“格物”到“正心”, 《大学》都是将道德修养与知识的获到融为一炉。

接着便是修身, 这是“八条目”的中心环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格物致到修身, 属于“修己”范畴, 而“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人”、“安人”, 实现儒家“修己以安人”[2]、“修己以安百姓”[2]的理想。这在《大学》中又被细化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是八条目中的最后三目——八条目的归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八条目”以对宇宙人生之理的认识 (格物、致知) 为起点, 以价值信念的建立与理性认知的提高为指向 (诚意、正心) , 以德、才兼备、整全人格的提高为中枢, 在此基础上训练一个人各方面的才能, 从而实现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目标。

总之, 通过对人之“明德”的肯定, 经由人人“诚意”、“慎独”的自我教育行为, 《大学》旨在实现以修身为基础的治国、平天下的实践目标。这种强调通过自我教育以提升人的生命境界, 从而实现理想的人生、理想的社会的自我教育原则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整全性、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的健康发展的今天, 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理想之境, 终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大学》承袭了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理念, 倡导一种自我教育。肯定人人皆具“明德”, 是《大学》自我教育的起点;强调“诚意”及“慎独”, 是《大学》自我教育的方法;建立在“修身”基础上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大学》自我教育的目标。挖掘《大学》中的教育智慧, 对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大学》,自我教育,明德,修身,平天下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 1983:3, 5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 1983:3, 51.

[2]诸子集成·论语[M].上海:上海书店, 1986:4, 7, 267, 329.[2]诸子集成·论语[M].上海:上海书店, 1986:4, 7, 267, 329.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篇9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

近年来,中央连续9个一号文件关于“三农问题”分别就农民增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民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稳定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水利建设、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了论述和政策安排,每次一号文件的发布都是一次对全社会的农业教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目的就是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解决好“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这个迫切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农业的未来,我国的粮食安全,就寄托在新型职业农民身上。

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

1.1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

随着城镇人口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农产品需求呈刚性增长。而在农村,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留守农民以老年人、妇女居多,务农农民中不仅受教育程度低,而且在科技意识和思想转变上也无法紧跟。例如忻州市忻府区高城乡后淤泥村,该村位于忻州市忻府区最北端,耕地面积89.87 hm2,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全村共有327户,人口778人,70%的人选择外出务工或城里居住,留下的基本是妇女和老人,年轻人多数把土地交给父母耕种,只有农忙时才回来帮忙,致使农村土地出现了产量低与撂荒现象,制约了农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因此,加快培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首要是让其主观思想发生根本转变,重点放在观念转变、知识更新和提升经营管理服务理念上。使广大农民认识到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经济价值,才能充分调动其生产积极性,使农民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农业问题才能得到更好解决,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1.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阶段,随着机械化、智能化机械装备的发展,农业新技术和农产品市场不断变化,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善学习的农业技能型和经营型人员加入到现代化农业生产中来。与之相比,农业劳动者素质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的现实是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经营方式单一,以手工劳动为主且可耕种的土地少,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弱、经济收入低、获取农业技术信息方面多数通过电视和广播,信息来源单一,对新技术不予理会。而农村70、80、90后的青年人多数受过相对较高的文化教育,但由于多数没有农业生产技术技能,又不满足于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毕业或辍学后多数选择进城务工,以至于形成留守农民的老龄化、兼业化。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瓶颈问题。所以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就是在突破这一农业发展瓶颈,培训重点可以放在农业增产增收、农业病虫害防治、经营能力及土地流转政策解读,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推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发展。

1.3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保证农业后继有人的根本措施

首先要选拔优秀农民进行职业培训,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引导并鼓励高素质的农民向有技术、懂管理、善经营的方向去发展,以各种优惠政策把素质高、能力强的年轻农民留在农村,使他们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只有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才能把越来越多的有思想、有文化、有技术的中青年劳动力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才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来创业,让他们真正成为有作为的新型职业农民,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生产后继乏人、农业机械和现代科技难以转变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才能真正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以实现。

2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新型职业农民至少具备3个基本特征:一是准备扎根农村,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终身职业;二是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农业机械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收入,或收入明显高于城市打工收入,才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回到广阔有为新农村致力于农业发展,让其充分发挥一帮十、十带百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农民发挥优势,创新创业,发展产业;实现共同增收致富,使农业生产后继有人。三是,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充分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教学优势,建立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主体的培训机构,组织农业专家、农技人员、教课教师,运用集中办班、现场讲解、上门指导、田间授课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牧业实用技术,做到培训常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之不断提高生产经营能力。

3结论

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了要进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共同推进培育、培训工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上首先要在投入上下功夫,相关部门明确职责分工,要仔细研究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良好的支撑和实施环境,同时以农广校和农业职业学校为实施主体,制定详细培训计划,抓好培训环节,因地制宜的对家庭农场主、种植、养殖专业大户、生产经营、农机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培养成为农业方面具有中等职业教育水平的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郭智奇,齐国,杨慧,赵娉,白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2]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911):70-73.

[3]李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4]胡林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07):233-236.

[5]吴易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平江县和醴陵市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07):57-61.

[6]童洁,李宏伟,屈锡华.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方向与支持体系构建[J].财经问题研究,2015(04):91-96.

[7]陈蓓蕾,童举希.地方政府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路与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3(06):249-251.

[8]王凤娇.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马克思人学说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篇10

(一) 人的本质是个体性与超个体性的辩证统一

人的本质是单个人在其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既包括单个人的个性, 也包括社会性,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既不能离开单个个体来论述人的本质, 也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来理解人的本质。因而, 马克思在这一点上告诉我们, 在理解人的本质时必须以人的个体性出发来关注人的社会性, 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把握个人。

(二) 人的本质是客观反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人类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质——意识, 被人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印像, 同时对物质世界具有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认为人作为类存在物的特征为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自由自觉”强调了人类活动是自觉的有目的的, 人既能认识到自己也能能动地、现实地创造和实现自己所意识到的自己。因而, 人要注重在发展过程中发掘自己意识的能动作用。

二、马克思关于全面发展的理论

全面发展观思想在众多思想家教育家的论述中皆有涉及, 马克思在基于前人所有的思想观念上批判地继承了人的全面发展观, 站在实践与理论的高度, 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观点。

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智力和体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 有高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 通晓整个生产系统, 具有共产主义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马克思认为“任何个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从而“达到个性的比较高度的发展”。

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强调了发展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发展层次的全面性, 对于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三、人的本质理论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 加强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具有单独个性的人, 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 个体与他人建立起普遍的关系, 而普遍性关系的建立扩大了个体活动的空间, 使个体与他人在交往中心理、情感、信息等得到发展。

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任务, 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因而教育应该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以符合学生实际的需要来展开,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 家庭、社会教育为学校教育效果巩固, 为其提供丰富而现实的教育情景和教育资源。

(二) 坚持教育“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人的本质以生产劳动为基础, 受社会关系的制约, 还具有丰富的具体内容。人各有具体差异, 既有遗传差异也有后天经历的差异, 因而世界上的人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这一差异性决定了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避免教学过程中“一锅端”, 无视学生特殊性的现象。

在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教育者把握受教育者的客观规律, 依据教育内容, 遵循教育目标,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教育, 也要尊重、挖掘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受教育者主动理解所接触的知识, 主动细化自己的知识系统, 主动理解所需掌握的知识。教育中切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机器, 要充分认识到人的意识、主动性的积极作用及无法替代角色。

(三) 坚持教育要立足现实, 关注未来

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关系, 人既反映现实时代特征, 又具备预示未来社会和时代的能力。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人的思想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教育必须立足现实, 关注未来, 不断发展创新。无论从教育内容来说还是教育手段而言, 都必须符合时代的特征, 预示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更加应该具有创新性和未来指示性, 切不可盲目为了眼前利益而阻断未来发展前途。

四、全面发展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一) 坚持教育内容的多方面发展

马克思全面发展理论涉及了智力、体力、脑力劳动, 又涉及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 充分体现了其对于教育内容的多方面性发展的思想。因而现代教育更要贯彻该思想, 注重“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培养, 使学生发展为全方面发展的全才、通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教学评价方式也该多样化, 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从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二) 坚持引导学生自由选择发展

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涉及人的发展的自由性, 认为人应该自由地发展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而非被奴役和压迫。尽管学校教育是强制性的, 但是除了必须参加学校教育这一点之外, 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发展, 教育者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自主性自控性的发掘和培养, 强调个性的发展, 强调内因的重要性。学生在面对教育中也有着越来越多的选择性, 如文科理科分科的选择权, 本科专科的选择权, 到了大学除了必修课之外大家都有选修课、通识课的选择权。然而, 学生在选择权增加的同时, 教师也必须给予学生一些符合学生现状的建议, 避免学生因不懂和偏见而做出错误的选择。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从人本质、全面发展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述, 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性的科学思想观, 是人的培养、教育的开展等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教育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

浅谈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育的意义 篇11

一、现代诗歌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长期以来,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一直争论不休。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部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基础学科,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有助于学生学好其他课程,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要在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的同时,遵循语文学习的特点,开展语文教学。为此,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感悟和体验,树立生活化的语文课程等理念。这些理念突出了母语教育的重要性,母语教育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要通过教“语文”塑造具有现代意识的中国人。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审美功能,通过课程学习,要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在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

新课标提出的许多理念,拓展了语文教育的内涵,升华了语文的教育功能和语文教育的境界,是对长期以来语文工具性弊端的归正。但是,由于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和极端功利思想的影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过多地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质,使语文教育逐渐沦为了“语言教学”,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长期缺席,语文教育日益世俗化。在此背景之下,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的“文”缺少了必要的依托,文学教育日益边缘化,更不必说现代的诗歌教育了。

诗歌被誉为“文学中的文学”,是最丰富、最活跃、最具抒情意味的文学体裁之一。诗歌以其浓缩的语言、丰富的感情、瑰丽的想像,独特的表现方式,高度集中地再现了社会生活和人类的心灵世界。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园,是人存在的领域。……所以语言不仅仅是交际,更不仅仅是工具”。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相互依附,互为表里,不是各自为政的两个方面。失去了人文,语言的工具意义也就没有了赖以存在的价值,而如果迷失了语言工具,人文性也就变得无所依附,缥缈虚无。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现代诗歌教育,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一方面,作为文学中的文学,诗歌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无穷魅力在现代诗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教育是现代诗歌教育的重点所在;另一方面,现代诗歌具有强大的唤醒和育人功能。现代诗歌的语言是典范的现代汉语,不仅文质兼美,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而且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现代诗歌,能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从现代诗歌中汲取丰富的精神养料,获得美的感悟与体验,从而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开启心智、体验人生。现代诗歌教育是语文学科教育题中应有之义。

二、现代诗歌教育是语文教材建设的客观需要

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学语文教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缺少必要的关联和呼应,在课文的选材上仍然存在不少弊端。

首先,中学语文教材形式、内容、主题依然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教化公用,文学色彩略显单薄。以苏教版为例,教材的编写者力图通过学生认知的发展,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教材的内容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但是教材的指导思想依旧以教学生如何做人为主。从教材所选的课文的体裁上看,虽然文学性有所加强,也选编了一定比例的现代诗歌,但是从教材的目标指向看,编者却好像在有意无意的淡化所选现代诗歌的文学价值,编选现代诗歌的意图依然没能摆脱出对学生的理想教育、信念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桎梏。

其次,中学语文教材高举科学主义大旗。从所选文章的体裁来看,教材中的科技类说明文数量有着明显增多的趋势。以新编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科技类实用说明文的数量就达到了26篇。编者选择这些反映时代进步的科技类实用文,其目的无非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科技知识,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毋庸讳言,这类文章在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掌握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等方面确实功不可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些文章也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更有时代性和针对性。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些教材功利主义的色彩过于浓厚,语文教材的人文品味和文学价值也被人为的削弱了。

再次,不同版本教材的编写者们为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思想,在教材中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但是,在文学作品的选择方面,存在重散文、小说,而轻诗歌的现象。教材中的散文、小说的篇幅和数量远远多于诗歌的篇幅和数量。而所选诗歌中,又存在着厚古薄今的弊端。中学教材所入选的诗歌以古典诗歌为主,现代诗歌的篇幅和数量相对古诗来说,简直可以用凤毛麟角来形容。而从为数不多的现代诗歌选材来看,又存在着重视现代诗歌(指五四运动到1949年这一阶段的诗歌),而轻视当代诗歌的现象。郭沫若、冰心、徐志摩等人的诗歌出现在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但是历史新时期崛起的诗群,如顾城、北岛、舒婷等人的诗歌在各种版本教材中普遍缺席。这一方面反映了教材编写的中庸思想,也暴露了教材与时代的文化隔膜。我们认为,现代诗歌是对传统诗歌精华的传承与发展,当代诗歌是现代诗歌的延续。只要是优秀诗歌,无论古今中外,都可以选入教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的接受诗歌教育的熏陶,确立学生诗歌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现代诗歌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诗教是中国古代教育子弟的传统。孔子所倡导的诗教是包括礼、义、德、行、等方面的相互融合的和谐教育。诗教的目的不是为了造就诗人,而是以诗歌为内容,进行“人”的教育。而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人才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使人才的培养能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同时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共荣共生的需要。

德国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有过这样一句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名言:“充满劳绩,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用诗意的语言诠释了人类栖居大地的两种方式:其一是世俗的,功利的方式,另一种是诗意的、审美的方式。“充满劳绩”是人自身存在的基础和本能,满足了人的物质需求;“诗意地栖居”是对世俗和功利的提升,指向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充满劳绩”与“诗意地栖居”相互依存,两者的和谐组合是人的最高境界。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人,就应该追求诗意的栖居。

现代诗歌是现代人精神的依托,是现代人“生命中最伟大的事件”,正如当下流行的一句话,“生活不仅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要想让现代诗歌的精神能够抚慰我们的心灵,使素质教育纵深发展,语文教育就必须在课程的设计中突出现代诗歌教育的重要功用。通过课程设计,为学生打开现代诗歌殿堂的大门,领受诗意的光辉,丰富人生体验,为“诗意”的人生奠基。

职业教育现代化意义论文 篇12

一、交往理性与教育管理的内在统一性

1. 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内涵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是一个体系庞大的批判理论, 是对工具理性及其引发的普遍性现代危机的一种自觉的克制, 更是对晚期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的一种很有深度的解构。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论, 劳动与交往是人类两大基本行为方式。劳动是一种目的性活动, 也叫工具性行为。工具的活动按照技术规则来进行, 而技术规则又以经验知识为基础;技术规则在任何情况下都包含着对可以观察到的事件的有条件的预测。这些预测本身可以被证明为有根据的或者是不真实的。合理选择的行为是按照战略进行的, 而战略又以分析的知识为基础。分析的知识包括优先选择的规则 (价值系统) 和普遍准则的推论。这些推论或是正确的, 或是错误的。目的性活动可以使明确的目标在既定的条件下得到实现。这段理论通俗地讲, 就是作为目的理性活动的劳动, 是人类追求自己的生存目的的行为, 是建立在人干涉自然的一系列行为基础上的活动, 它构筑了社会的生产力系统, 其价值取向是具体的理性目标的实现, 是功利性的。而交往是一种主体间行为, 它是存在于主体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过程。行动者使用语言或非语言符号作为理解其相互状态和各自行动计划的工具, 以期在行动和思想上达成共识同步。相互理解是交往行动的核心, 而语言占据特别位置。交往行为是一种“主体—主体”遵循有效性规范, 以语言符号为媒介而发生的交互性行为, 其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信任, 并由此保持的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简言之, 劳动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征服关系, 交往偏重的是人与人的理解关系。

2. 交往理性与教育管理

交往理性对于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作为一种批判理论, 交往理性批判的支点是工具理性泛滥的现代社会危机。这种危机进入教育领域是必然的, 因为教育及其管理行为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 是要开放地参与到社会分工和管理中, 而无孔不入的工具理性对于教育管理的侵蚀也是一个基本事实。现代教育管理的工具理性倾向已经形成普遍的甚至是制度化的规则, 表现为教学管理目标的计量化、管理方法的过度科学化和评估体系的指标化。这三大基本倾向促成了现代教学管理的表面上的高效率与偏离人文内涵的背离。而交往理性恰恰也是对工具理性在教育管理领域肆虐的一种克制和调控, 用以将指标化、计量化和过度科学化的系统逐步取代, 而重建一种以交往、人文互动和理解为基础的教育管理模式, 回归教育的人文本质属性, 将教育管理这种本质上的交往行为从工具理性的桎梏下剥离出来, 还教育行为一个真实、人文的内核。

从本质来看,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 充分发挥教育人力、物力、财力等信息的作用, 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 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从这个基本范式来看, 教育管理是管理行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而管理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协调, 协调的对象就是人际关系。那么可以说, 教育管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主体间行为, 是一种交往特质。管理不是技术, 不是人对物, 而是人对人, 而管理的高效, 则来源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成的理解和共识。

二、交往理性重建与现代教育管理的人文主义复归

1. 主体间性复归———师生关系为核心的教育管理困境解除

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本范式, 因而也是教育管理的基本主题和主要内容。师生关系本身应该是以教育内容为纽带的一种精神交往, 而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倾向的异化下, 这种主体间性已经一再沦丧, 退化为一种类似强迫性的劳动关系。当下师生关系的交往困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而解决这种困境, 恰恰能够根除当下工具理性肆虐的教育管理的畸形条件。

(1) 语言交流困境。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是精神共享的传播方式, 是教育的最基本实现形式。而语言交流的困境表现为当下教育过程中的语言霸权、语言工具化和语言文本化依赖。这三种语言困境大大推动了师生交往的异化, 从而扭曲了教育的本质内涵。语言霸权指的是教师压制性的独白而非平等性的师生交流, 语言工具化和文本化依赖指的是教师将语言定位在用于将文本符号转化成声音符号的简单工具, 而没有共享体验的功能。这三大倾向决定了当下教学语境下师生交往的语言困境。而重建主体间性, 首先就是语言的人文复归。语言具有工具性, 但是不可以任性的工具化, 它更是一种传承文明、提供思维共享的主体间场域。主体之间的本质交流, 必须要依赖一种真正的、毫无强迫性的语言互动环境。按照哈贝马斯的理论, 主体间的真正语言交往, 必须要符合“有效性”要求, 即可领会性、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按照这个要求, 师生之间的语言交往就能够找到相应的人文复归的范式, 即可领会性克服照本宣科、真实性克服独白、真诚性克服霸权、正确性追求体验式共享。

(2) 主体身份的困境。主体间性的基础是主体各自的身份认定, 师生关系总体来讲是一个主体对主体的理解与取信。教育的本质要求教育活动的交往双方均是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精神实体, 交往双方在交往机会上均等, 权利和道德上平等。教学管理人员因而就要在这个基点上对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的调节, 协调的目的是师生之间的主体在本质上的平等, 而不是对“管制与被管制”的一种强化。而主体身份的困境表现为, 教育管理者往往将师生各自的主体身份量化和物化, 制定了各种行政指标来促使教师在教学上迎合这种标准, 进一步强化了师生关系的计量化和行政化倾向, 因此, 师生关系早已远离“精神互动”的本真意义, 而更倾向于“知识信息转移”的任务完成模式。因此接触这种身份困境, 就要改革并淡化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化指标体系, 确立教育的“人文精神”内涵, 而尽量理性地处理“指标统计”。

(3) 教学管理“场域”的困境。“场域”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其内涵在本文语境下只需要理解为“关系”的某种阐述方式。以教育管理的视野来看, 按照法国大思想家布尔迪厄的观点, 教育场域是一个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场域。教育场域内媒介资本主要是文化资本, 教育场域中的权力中轴是文化权力, “符号暴力是教育场域的基本冲突, 凭借特有的资本、权力和冲突类型, 教育场域具有一种相对的独立自足性, 它反对商业法则, 并与其他场域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学管理的场域实则是一种处于复杂社会环境中的独立性。当下的这种场域困境主要表现为资本、权力对教育管理的干涉, 从而造成了多数教学管理缺乏甚至主动放弃独立性, 趋向于唯利是图和行政化。教育本来是传承文明、人文气息醇厚的环境, 在权力和资本的滥用下千疮百孔。解除这种场域困境, 不仅是教育管理本身的事情, 更多的是全社会乃至国家体制的某种改良甚至改革, 驱除行政化、权力滥用对教育领域的过分干涉, 恢复其应有的独立性, 从而还权于教育本身, 将教育管理行为重新定位在保障师生关系的传统路线上, 排除政策性、资本性的干扰。

2. 回归生活世界———教育管理的背景人文复归

生活世界在哈贝马斯的视野中, 是被看作交往的背景提出来的。交往理性作为一种理性, 虽然需要植根于主体的内心, 但是实现它并非空中楼阁, 必须要建立在一个实有的背景上, 那就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 实际上就是个人社会行为的背景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交往活动。在教育管理的立场上, 生活世界为师生提供了共同的可接受的背景知识和背景文化。由此,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得到了最本质的协调, 并通过生活世界的要素加以区分和归类, 设定了政治、经济系统与生活世界的边界, 减少了系统对生活世界的干预, 使师生交往的环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净化。如果说主体间性的复归是一种“人性”的重建, 那么生活世界的复归就是一种符合人性的“环境”的重建。教育管理无非就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的一种过程和行动。而交往理性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题性介入, 实际上更倾向于一种“主题还原”, 因为恰恰是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在异化这种主题内核, 将教育管理本来就有的“协调交往功能”进行了解构和遮蔽。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在教学管理这个领域中植入交往理性, 应该是一种“重提”。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2]张向阳.高校师生交往的困境及出路——基于交往理性的视角.教育探索, 2009 (11) .

[3]刘生全.论教育场域.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 (1) .

[4]陈芙蓉.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及其应用.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9 (5) .

[5]康永久.传统教育的交往框架及其变革——一种新制度教育学的研究.集美大学学报, 2002 (1) .

上一篇:远程协同下一篇:色彩设计下平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