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2024-06-13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通用9篇)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篇1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明确现代教育教法

教学设计作为教育科学中的一门学问,是受一定的教育观念,支配的。教育观念并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自身发展的集中体现。现代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社会需求日益发展,教育观念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更新。

教学设计是在满足信息社会对教学效率、效果等急切的需求中应运而生。它是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思想的。

现代教育观念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需求所决定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教育观念也随之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育”的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大教育观是从学校内外以及终身教育的广义角度来考虑整个教育问题,即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而改变了“学校即教育”的狭益教育观;

第二,传统教育观念常常把学生分为三流九等,不承认、不尊重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差异持消极态度,使教学效果维持在三个1/3上(即1/3学生达到优秀,1/3学生处于中等,1/3则位于下等);而现代教育观念相信学生“人人都能学习”,承认、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并认识到学生在自信心、创造力、决策能力、自我控制和约束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对社会和自我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满足社会对人才质和量的需要,则必须从学入手,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关心学生的学,力图让所有学生处于教育的优势之中,激发其学习的内驱力,建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取得成功的学习。

第三,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的辩证统一,既重视教师在学生认知发展中的作用,也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活动。

第四,传统的知识教学观改变为现代的发展教学观。教学不再停留在封闭式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上,而是强调在知识技能基础上开发学生智力,强调开放式教学,把整个世界向学习者开放,让学生学习到不断更新的知识和知识掌握的认知过程,特别是注意创设学习情境、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去探求、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并逐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策略,培养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批评性思考、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变能力与实验能力。

第五,现代教育观念打破了以往单一的、面对面的集体授课方式,而发展为个别化教学、小组交互教学与集体授课教学等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合理选择或结合使用,其中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创造。

第六,现代教育观念强调信息社会的资源共享,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效果,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借助一切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如从过去依靠书本、黑板等单媒体进行单向传递的教学已发展为利用多媒体的优化组合进行双向交互式的教学。

第七,现代教育观念特别重视目标和评价。教育、教学目标的阐述从传统的模棱两可到清晰、明确;教学评价也从传统的临时性的主观评价而提倡建立以目标为多考的评价学习结果的客观标准。

第八,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行为、教学内容与学生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心理性的交互过程,但不是不可预测的,经过系统的科学分析是可以找出其规律和模式的。因此,也一定能够科学地、有意识地去进行设计的。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再是完全靠经验积累和老教师的传、帮、带,而可以通过科学的培训来达到。

信息社会的需求形成了现代教育观念,教学设计在满足社会需求去解决教学问题时,必须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否则,教学设计是不可能成功的。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篇2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能力,教育观,课程观

知识经济时代的二十一世纪, 能上重点高中、能读重点大学、能做办公室的高级白 (金) 领仍然被人们所追逐。学生只要成绩好, 在老师、家长的眼中就是好学生, 而成绩差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但是社会的需要是多元化的, 它需要白 (金) 领, 同时也需要更多的蓝领;人的智能结构也是多元化的, 我们不能用同一种智能标准去考核所有的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有别于其它类型教育和教育活动的, 它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因此职业教育应该具有别于其它类型教育的目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发展观,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需求。下面具体阐述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教育观和课程观。

一、现代职业教育的目的

由于激烈的竞争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对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职业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受到重视, 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为了保证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同时, 我们务必认真研究职业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深刻理解教育目的, 对确立正确的教育观有重要作用。教育目的是受社会条件所制约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状况) 。同时社会成员的教育意识水平又对教育目的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不同教育类型的存在, 是由经济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所决定的, 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教育的需求又具体体现在教育的目的上。职业教育的目的与普通教育的目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的教育目的的两个重要的方面, 在于培养和造就合乎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或地区发展目标要求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成员。从广义讲, 每个社会成员所受的教育都应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部分组成, 而且这两种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的经常性的教育活动。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而使社会成员获得某种职业能力和职业的发展潜能, 并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二、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观

(一) 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职业技术教育是传递职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社会劳动力的教育, 而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这主要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关, 而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为:

1) 劳动分工由单一向复合工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跨越、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的跨越、蓝领阶层与白领阶层的跨越。毫无疑问, 这三种跨越需要我们的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具有跨岗位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

2) 技术进步导致简单职业向综合职业发展。需要我们培养学生跨职业的能力, 即培养他们跨专业的智能结构、跨行业的智能结构、跨产业的智能结构。

3) 信息爆炸催化一次学习向终身学习转变。需要我们具有开发自身潜能的能力, 在学习中注意显形学习、隐行学习、和虚拟学习。一次学习受用终身的时代已一去不返, 新技术、新知识, 新需要层出不穷, 发展变化, 面临的是要求我们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知识, 提高能力的局面。人们须“长到老, 学习到老”, 才能提高自己适应现代社会。

4) 竞争机制迫使职业向多种职业跃变。劳动市场需要的不断变化, 迫使人们不断更新提高自我, 来适应市场的需要。任何人若不思进取, 就会被社会所淘汰, 正所谓“物竟天择, 适者生存”, 激烈的竞争迫使人们必须具有适应劳动力市场的能力, 学会跨职业转移、跨行业转移、跨产业转移, 以拓展自己的就业面。

(二) 教育对象的多元智能理论基本结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 不能用同一种智能标准去考核所有人, 有些人也许不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或许具有非凡的形象思维能力。人的智能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 逻辑数理智能;2) 言语、语言智能;3) 音乐、节奏智能;4) 视觉、空间智能;5) 身体、动觉智能;6) 自知自醒智能。

(三)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观

基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教育对象的多元智能理论, 现代职业教育的教育观认为, 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才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正确取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真正的教育是:理解关爱学生、打造受教育者实现自我的过程。它培养受教育者进取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及信心, 帮助每个受教育者发挥潜能、以达到他的最佳状态, 使每个受教育者向其可能的方向发展。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要正确发展学生的个性, 千万不要做扼杀他们个性的刽子手, 更不要把学生压制成千篇一律的“板鸭”。

三、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观

架构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应突出“三性”与“三观”, 即定向性与能力观、应用性与基础观、整体性与过程观。具体阐述如下:

(一) 定向性与能力观

定向性是指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以及主要的教学活动, 必须服从与各行各业特点的培养目标和职业方向的实现。而能力观是指它的职业能力的培养, 包括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课程的定向性与迁移性的矛盾通过三种能力来调整。而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或职业发生变更的时候, 这种能力依然存在, 从而能重新获得新的知识或新的技能, 从而有了更好的定位适应能力。

(二) 应用性与基础观

即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 既有一定的专长, 又有较强的适应性。这里主要应合理解决应用性与普遍性的矛盾, 对普通文化基础、职业通用基础、职业专业基础教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分配, 可以边学边完善基础。

(三) 整体性与过程观

即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并合理解决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要培养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能力本位的考核, 即从以下几方面来全面地考核学生, 而不是以偏概全。1) 技能与知识考核;2) 笔试与口试结合;3) 模拟与现场;4) 结果与过程;5) 学业成绩与能力评价;6) 教育结构与就业结构。

总之, 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各种能力素质的培养, 能力是素质的外延, 素质是能力的内化, 让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有意识、有目标的、有反馈的活动, 并始终以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生产性、社会性、目的性为导向, 才能跟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进而获得良好的社会信誉。职业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关系到学校的发展, 联系着学生的发展, 我们应该用责任心和智慧认真做好它, 为创造和谐社会尽一份儿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华东师范教育出版社, 1999.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篇3

终身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萌芽于本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欧洲。它的倡导者是法国教育家朗格朗。终身教育是指人们一生中所受各种教育培养的总和,把教育贯穿于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的一生中。它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既有正规教育;既包含小学、中学、大学等各阶段的教育,也包含学前教育和成人教育。一句话,它从纵的和横的两个方面囊括了人的发展的各个时期和各个方面所受的培养和教育。终身教育作为一已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教育潮流,已成为许多国家实行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那么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就应当牢固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传统上一般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两个阶段与实际活动阶段,并认为在前一个阶段面前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在后一个阶段一劳永逸地享用。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一个人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后便可以终生应付自如的观念正在迅速过时并在消失之中,对所有的人来说,现代社会一系列新的挑战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终身教育的产生,这些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增长。人口的增长及人的寿命的延长,不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且对于教育的、性质也提出了改变的需求。为了不使不断增长的人口与人类可利用的资源之间保证平衡,必须依靠教育来提供有效而持久的解决方法。

二、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进步。

三、政治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技术的变革,国家的政治结构同样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对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四、信息。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殿和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开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获得多种多样的信息。因而这种信息化的社会要求人们对信息具有理解、吸收和阐释的能力,告别是应具有批判力和选择力,而不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人们就不可充分地认识和发挥信息所具有的建设作用。

为了迎接以上诸多的挑战,帮助人们去创造发明,引导人灯去想象、冒险和从事各种各样的研究,使人类接受对自己的信念、态度和知识不断地提出疑问的新知识,教育必须在它的具体目标、内容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更新。虽然在许多领域都发生了变革,但是,在教育领域,至少是在从事儿童、青少年教学的很多学校还没有看到类似的变化,学校教学的精神和最终目标根本一点没变。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要意识到当全世界的教育已不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而在于促进个人的发展。

首先,打破那种教育限定在某个年龄阶段的传统认识。如果人们一致同意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那么,就不可能有理由认为某个年龄阶段是专门用于教育的。人们在一生的每个阶段,都可以接触和学习许多的知识技能,它们的大门是敞开着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长处和弱点,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而且无论如何都有自己的具体内容,所以,需要每一个时期在教育上都作出特别的努力。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都应尽一切努力摒弃任何一种把思想和道德、习俗看成一成不变的观念,同时,努力使人接受变革,努力以各种方式促进教育的对象机智而有效地参与各个阶段的变革。

其次,终身教育赋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义。成人教育不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立足于成人的特点和成人的需要,是非强制的自由教育。

最后,终身教育的过程应该具有统一和连续性。

朗格朗指出,在传统观念中,教育就意味着学校,意味着用课程、方法和专业人员体现其内容的一种性质特殊的活动。然而,如果教育要在个人的整个一生中,在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发挥作用,首先就需要使它突破学校的框框,使它占据人灯活动的全部,既与工作联系起来,也与闲暇时间联系起来。在终身教育中,教育与职业密切联系是十分突出、人们普遍认识到的一个方面。普通教育与职业训练是有机统一。所谓的普通教育,也就是学会使用科学知识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只有在它培养了人们从事职业的能力时才能获得其充分的意义,也才能获得最强大的动力。

体育运动也应在终身教育中占有应有的地位。首先,必须抛弃那种认为体育运动训练只是在一生的一个短暂时期内进行的观点。其次,应将体育运动和整体终身教育结合起来,把它从单纯的肌肉作用、从它与文化隔离的状况中解放出来,把它与智力的道德的、艺术的、社交的和公民的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

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出发,成人教育决不能以儿童为对象的传统教育的道路。成人教育为最终决定一种不拘泥于传统型的教育结构与方法提供了独特的实验室。只有当负责成人教育的人经过了心理学、社会学、技术和教育的专门训练,认识了如何去适应成人的动机、吸收能力、发展需要,为成人设计的教育计划才能有效地得以实施并达到预定目标。当然,学校教育将成为充分的完整的教育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序曲。而且,成人教育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因此,必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未来的成人承担靠海的责任和义务,接受社会变革,适应社会习俗、道德观念的迅速变化。

另外,还应从终身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教师的作用给予新的认识。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在任何终身教育的体制中,教师作为知识传递者所发挥的作用在重要性和影响两方面都将消失。但是,由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个性和性格 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他作为教育作用将要加强。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体制和结构,自己的传统的禁忌,筷的便利条件;而且,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总有一个问题在重要性上超过所有期货问题而必须予以优先考虑。因此,仅仅提出一模式的终身教育是不可能的。总之,必须确立发展终身教育战略的一般性原则。

第一,保證教育的连续性以防止知识过时;

第二,使教育计划和方法适应每个社会的具体要求和创新目标;

第三,在各个阶段都要努力培养新人,使之能适应充满进步、变化和改革的生活在。

第四,大规模地调动和利用各种训练手段和信息,这种训练和作第五,息超出了对教育的传统定义和组织形式上的限制。

第六,在各种形式的行动和教育目标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篇4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从2001年高考满分作文的内容中所体现的考生的诚信观念出发,分析指出了在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学生对传统诚信观念的困惑和矛盾。进而对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的区别作出了法伦理学层面上的分析,指出了中国传统诚信观是“单边主义的、义务主义的、目的主义的和自我支配的诚信观”而现代诚信观则是“双边主义、权利主义、工具主义和对等制约的诚信观”的本质差异。然后,作者以两者差异为工具,具体考察和分析了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存在的传统观念形态,并且同时考察和分析了在若干学生作文中所蕴涵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对法制社会中现代诚信观念形成的消极影响和错误导向。最后,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消除“语文与伦理和法制教育无关”的观念,树立语文教育也应担当起对学生进行现代伦理和法制教育责任的观念;中学教科书的编辑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教科书具体篇目的选定应该开放和透明,应该征求法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意见;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文章的内容在理论依据上应该和大学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保持一致。

关键词:传统诚信观念 现代诚信观念 伦理和法制教育 语文教育改革

一、从2001年高考作文看到的问题

2001年高考作文的话题是“论诚信”。应该说,该命题不仅具有鲜明的社会现实性,更具有法学研讨的价值(例如我国民法就将“诚实信用原则”列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帝王规则”),它与“以德治国”理论和朱总理在那年的两会期间提出的“整顿市场秩序”口号以及法律学者们忧心仲仲的“社会诚信缺失危机”等社会现象,无不有默契的联系。诚如命题人王伟明专家所言“出这个题目,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少年注重品德、注重诚信,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尽力。”①但是从考生五花八门的作文标题、立意和体例中,法伦理学看到了考生对“诚信”在内涵理解上的陈腐和苍白,更感觉到了考生那种“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心态。我们仅以学生作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学生在观念上的困惑感和失败感:《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和《守住心灵的契约》表明了学生在其思想的深处认为:诚信只可以用来孤芳自赏而不可以用之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典型的陈腐观念“诚信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没有关系”。《诚信出走》则表明了学生思想意识中对“诚信迫切要求逃离和出走”的无奈与无助。《拍卖诚信》显示出学生潜意识中对诚信的腻烦和抛弃……几乎所有的考生都难以逃脱的传统诚信观念的枷锁和窠臼,这不能不说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某种失败。

人的思想观念,自中学播种,自大学分蘖灌浆,至中年成熟收获。中学时期是人的思想在躁动中探询出路的时期,迫切需要在伦理上正确的指路。语文教科书所选文章均代表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语文教育对学生树立伦理观念的影响极大。但是,我们从2001年高考作文最优秀的满分答卷中,却只看到在学生思想深处存在的中国传统诚信观念的阴影和自我欺骗,而看不到现代诚信观念的明亮和希望,我们不能不为此而进行一番探讨。

二、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的分野

对于诚信的基本含义,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并无大的争论,但是,在对于诚信的底蕴、作用、维护机制等方面,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却大不相同。

(一)从诚信观念的起源来看,中国传统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社会主体孤立的道德内省和意识上的自我约束。而现代诚信观念则是西方的舶来品。西方民法学以为,诚信观念主要起源于商品交换和贸易中所产生的彼此恪守契约的客观要求。前者认为诚信与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后者则认为诚信是社会经济关系双方的事,与个人孤立的道德内省无关。另外,在古代和现代的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诚信从来都是一种单边的义务而不是一种双边义务,诚信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诚信是老师为学生设置的行为规范,诚信是国民对国家应该履行的义务……惟独没有人考虑到这样的问题:家长、老师和国家如果对孩子、学生和国民失信的时候,孩子、学生和国民可以通过何种方法来索取家长、老师和国家应该“交付”给自己的“诚信”?!这种起源上的不同,决定了中国传统诚信观念和现代诚信观念在底蕴上的“单边主义诚信观”和“双边主义诚信观”的本质差异。现代中国社会,诚信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重要资源,其基本底蕴和精华不仅仅应该是“双边主义”的,更应该是建立在法制意义上的。为了维护双边主义的诚信,我们只能将法制作为超越于道德内省和舆论评判的“第三种力量”。

(二)从影响诚信观念发育和成长的人性论观念看,中国传统的人性论认为,人虽然有自利之本性,但是这种本性是丑恶的和应该自我抑制的,而诚信恰好就是抑制自利的利器,因为在实际上,诚信的原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维护,当然也意味着对自利的限制。所以,中国人传统观念中的诚信,也只能是一种自我克制的“义务主义诚信观”。在这种观念下,诚信是一种负担!而西方的主流人性论则认为,人的自利本性是固有的和正当的理性,不但不应该被认为是丑恶的,而且也是不可能被抑制的,而诚信恰好应该是实现自利人性的利器,盖因为自利的实现来自于对方主体诚信的行为,反之亦然。所以,现代法制意识观念下的诚信观只能是一种维护人际互利的“权利主义诚信观”。在这种观念下,诚信是一种快乐!

(三)从维护诚信建立和巩固的机制来看,中国传统的“德治”论认为:诚信的建立和巩固,依靠社会主体内心的道德良心对外在行为的理智支配。如果某个具体的社会主体出于自利的人性而无法按照诚信的原则支配外在的行为,则应该通过“公众舆论场”的谴责使该主体精神痛苦,或者通过社会或者法律的制裁使其损失利益,从而进一步加强道德良心的自我修养以便在“下一次”能够实现对外在行为的理智支配,这其实是

认识到目前教科书的问题之所在,勇于承认和解析教科书篇目编选以及作业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存在的不足和误区。

第三,我国中学教科书的编辑者应该具有强烈的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没有正确的理论便没有正确的行动。中学语文教科书遍选文章的指导思想必须和党中央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各项理论和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尤其是必须和我国宪法所确立的“以法治国”的基本国策保持一致,和世界发展的主题保持一致。编辑者应该注意教科书所编选的文章在思想内涵上可以对学生世界观和法制观念的养成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以灌输现代文明观念和法制观念为己任。

第四,教科书具体篇目的选定应该开放和透明,尤其是应该征求法学界和经济学界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学者的意见,不应该局限在“学者相轻”的成见和学科隔阂之中。可以考虑在定稿前将教科书草案交付社会进行讨论,在广泛征询大众意见的前提下形成试用教科书,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反馈作进一步的修改之后再出版定稿。或者将编选教材的权力有选择的下放到各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个别的试验和鉴定,然后对地方试验教材和国家统一教材进行比较论证,结合各自的优点最终形成统一的教科书。

第五,中学语文教科书编选文章的内容在理论依据上应该和大学教科书的基本理论保持一致。如果学生在中学时期接受的是陈腐又传统的信息,而在大学时期接受的却是和中学格格不入甚至截然相反的现代观念和信息,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和混乱。这种矛盾和混乱将导致学生思想上的无所适从和自相矛盾,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和稳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是非观念,从而造成“观念断裂”和“思想地震”,进而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因此,中学教科书的设计必须以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大学教科书中正确的法制理论为依据进行取舍,重新进行编排设计!

结论

我国现代社会正在自传统走向现代,自落后走向文明,从人治走向法治,从身份社会走向契约社会,从乡村社会走向城市社会。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教育肩负着传播现代文明和法制观念的重要责任。语文教育的思想观念内涵十分丰富,它对一个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挥语文教科书对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要既学语文,又学做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应该与时俱进,担负起传播与现代改革开放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法制观念的责任,跟上时代的浪潮和步伐。语文教科书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理性,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诚信观念。如果说,参加高考的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了思想上的迷茫、混乱乃至于错误,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对我们中学语文教育进行反思和批判。这种反思和批判更是对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中传统诚信观念的反思和批判。更追问下去,则意味着对整个传统的和主流的道德意识形态领域中陈腐和苍白道德成份的审判和割除!

注释:①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1页。

②流沙河:《理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27页。

③玛利.居里:《我的信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41页。

④孔子:《论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44-45页,第46页。

⑤张之路:《羚羊木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119-123页,教科书编辑者有删改。

⑥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62页。

⑦见《燕找赵都市报》2001年7月31日相关文章。

⑧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29-131页。

⑨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75-176页。

⑩曹韧、师钦主编《高考作文状元卷实战启示录》,北京大学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第176-177页。

论现代成本管理观念论文 篇5

【摘要】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课题,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有别于传统企业成本管理,更加强调成本责任与成本意识,通过提高成本效益以达到管理目的。本文从现代管理的相关要求出发,探讨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关键词】成本; 效益; 意识; 责任

成本管理永远是企业管理探讨的课题,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强调对成本费用的计划与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费用的目的;而现代成本管理是为了实现成本责任,提高成本意识,制定目标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提高成本效益的管理工作。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现代成本管理观念。

一、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成本效益

传统成本管理强调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对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来达到管理目的;而现代成本管理是强调提高成本效益,通过灵活地运用成本来加速资金周转或摊薄成本等达到管理目的。成本效益拓宽了管理思路。按照现代管理观念,收益与成本是相辅相成的,仅仅强调收入增长而忽略成本控制往往得不偿失,而过分控制成本则会导致市场萎缩与收益不升反降的`局面,使成本与利润的矛盾非常突出。成本效益的引入为企业管理拓宽了思路,虽然成本效益表现单一,体现成本与收益关系,但按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并通过以下五种途径也能达到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

(一)收益不变,成本下降

在市场份额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成本支出来提高成本效益。

(二)收益提高,成本不变

在现有规模基础上,通过加强作业流程控制、提高作业效率、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废品率等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这是提高成本效益的一种积极途径。

(三)收益提高,成本下降

最理想的企业管理是不仅要使收益有所提高,而且能达到大力压缩成本的目的,从而提高整体的成本效益。这虽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最佳途径,但很难通过这种途径来无限地提高成本效益。

(四)收益大提高,成本小提高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企业往往要加大成本投入。特别是在高科技普及、运用的今天,高科技是带来财富的象征,但高科技需要高投入,只有高投入才有高产出,因而笔者认为,这是提高成本效益的最佳途径。

(五)收益小下降,成本大下降

市场达到一定规模或阶段就会逐步饱和或萎缩,收益也会相应减少,但只要成本下降幅度大于收益下降幅度,则成本效益就会上升。这就是企业在市场不景气甚至退出市场前,通过大幅度降低成本,以图东山再起或延长企业寿命。

二、现代成本管理核心建立于成本意识

成本效益体现的是收益与成本的关系,经营良好的企业仅仅强调开源并非最理想的方式,只有开源与节流并举才是最佳经营方式。提高成本效益不仅要尽可能地创收,更需要加强成本管理,而成本管理的前提是应有成本意识,没有成本意识就无法谈论成本管理,这是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核心。

(一)传统的成本意识与现代成本管理意识对成本效益的着眼点有所不同

传统的成本意识强调要时时、处处、事事都考虑成本费用,努力降低成本费用,仅从成本控制方面来考虑成本效益;而现代成本意识能自觉地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本费用、收益进行挂钩,比较准确地判断成本效益能力和提高成本效益的积极性,强调管理者要有意识地考虑投入与产出。

(二)现代成本管理对成本意识要求不仅是一种问题意识,还是一种改进意识

现代成本管理要求管理者在成本意识上能自觉地反省以往的做法,探求改进成本的方法。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会影响到成本费用,工艺技术、质量、生产现场等问题都会增加成本,能自觉、主动地发现并解决问题既是管理者的责任,也是管理成本意识的表现。现行工作或作业虽然没有很大问题,但却存在着改进余地,这就要求其不断地采用先进技术、工艺、管理方法改进现行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成本效益的目的。

(三)现代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意识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

成本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有非常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取决于管理者本身。管理者或者对影响成本费用问题视而不见,或者能快速发现问题并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两者的成本效益差别并非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成本费用知识及掌握成本管理方法,而是在于管理者的责任心。只有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成本意识,才能有效地提高成本效益。

(四)现代成本管理要求成本意识不是单纯节约的意识

当企业科技和管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单纯节约不能使企业保持永久的成本优势,只有不断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才能提高成本效益,获得更大收益。

三、现代成本管理强调成本责任

现代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而成本责任则体现以人为中心的观念。管理者在成本管理中不仅要有成本意识,而且要赋予其责任。目前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就是权责利很好结合的典范。

(一)成本责任与管理权力是相对应的

由于各级管理者拥有消耗与不消耗什么资源以及消耗资源数量的选择和决定权,对成本管理影响非常大,而且,只有拥有这种权利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应给予管理者相对应的成本责任,这样才能做到权责对等。

(二)成本责任也应是个人责任

现代成本管理不仅要求企业管理者有成本意识,而且要将成本责任落实到责任者。只有管理者既有成本意识,又能尽到本身的责任和义务,成本责任的层层分解才能得到落实。

(三)成本责任是一种财务会计责任

成本管理直接体现于财务报告中,这要求责任者要懂得财务报表反映的问题和现状以及财务数据的真实含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签字上报或公开的财务报告承担责任。

四、现代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十大变革中的管理目标是由利己型转向利他与利己的统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营形成一种网络,企业行为只有有利于相关主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实现,才能使自身利益得到保障。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只有追求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才能实现理财的最终目标。

总之,现代成本管理已不再是一味地压缩成本。虽然企业成本与收入受经济环境、价格指数等波动而影响很大,但现代成本管理通过建立成本意识,强调成本责任,努力提高企业成本效益,同样可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组邹东涛.哈佛模式全集――公司财务管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2] 周理弘.财务管理实务全书.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3] 刘淑莲.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4] 余景选.成本管理.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现代领导为什么要树立竞争观念 篇6

(1)、有竞争才有动力。

现在是21世纪,世界在不断进步,各种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每个人都在为生活、为明天奋斗着。你做不了的事总有会别人有去做,你想做的事也总会有别人抢着做。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淘汰。所以做为一位领导必须要树立竞争意识,为自己、为公司奋斗。

(2)、竞争促进社会的发展。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素的世界,充满色彩。以前人们常说诺基亚在手,谁与争峰。诺基亚曾是手机行业的龙头老大。也正因为这样,人类才想不断更新,才有了三星、苹果崛起时,消费者又把目光投向了它们,诺基亚跌落谷底,最后他们也不服输,这几年来也不断出了新产品。这就是竞争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3)、世界经济全球化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篇7

现代教育观念认为,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造性、有想象力、身心健康的人才。现在的大学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具有开放、宽容的人生态度, 守法、负责的人生操守, 坚忍、执着的求知精神, 团结、协作的创新意识, 踏实、勤奋的实践能力。现代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的教学方法中, 更强调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教学。研究生助教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在发展自己的同时对提高本科生的教学质量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课程背景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重要基础课程, 关系到学生后续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并为学生今后从事材料科学问题的研究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材料科学基础 (即过去的金属学) 这门课程最初通常设置110个学时左右, 授课班级人数为30人。现在这门重要基础课程减少到了56个学时, 且含6个学时的实验课在里边, 授课班级人数达到了50人, 目前仍以胡赓祥、蔡珣、戎咏华编著的《材料科学基础》为首选教材。如此重要的课程在这种学时较少, 课程内容较多的情况下, 如何达到原来要求的授课效果, 使学生充分掌握这门课程的大部分内容, 这对主讲教师确实构成了挑战。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把它列为学校的教改课程, 并为主讲教师配备了一名研究生助教。

三、研究生助教工作的实施

经学院按照一定程序考核、选拔, 选定本学科一名研二学生作为这门课程的研究生助教。在课程开始前, 主讲教师提前几天, 对助教提出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求:

1.起到桥梁作用。要求助教做好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将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遇到的困难和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要求及时转达给主讲教师。通过这种桥梁作用, 主讲教师在整个课程学习期间, 不但能了解研究生助教对本门课程的理解程度, 而且也能了解授课班级整体的课程学习情况。

2.辅助主讲教师授课。对于较为简单易懂的章节, 给一定的时间由研究生助教主讲。主讲教师根据班级实际状况, 按照进度要求, 提前几周告知助教哪个章节由他在课堂上主讲。在助教授课前, 先让助教给主讲教师试讲一次, 在试讲过程中, 主讲教师要对助教的授课举止、所制备的课件进行初步的辅导。在助教正式授课结束后, 主讲教师利用本次课的剩余时间, 或下一次课的开始来帮助学生总结和强调助教所授课程重点和要点。在这门课程中, 笔者给研究生助教的授课时数为2-3个学时。

3.协助主讲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课。本门课程的讨论课有两个目地:一是让学生通过对有关问题的讨论, 对课程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对于课程中一些难点内容预先有初步的认识, 为理解和掌握难点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因此讨论课中问题的设计和编排非常重要。此外, 讨论课也是助教和学生互动最为活跃的环节。本门课程笔者在规定学时外安排了6个学时的讨论课, 共设4个专题, 包括本课程的基础部分, 扩散、变形、再结晶部分, 凝固与相图部分, 相变与现代材料部分。讨论题设计的思路是加强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 基本理论模型和应用背景, 基本问题的解决方法等。

4.协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每次授课结束后, 要协助主讲教师收集一些与本次课程有关的题目, 留给学生们在课后完成, 定期收齐作业并进行批改, 对于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发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及时反映给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统一进行讲解。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安排了2个学时的习题课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统一地解答。

5.协助实验教学准备工作, 指导学生实验活动。在协助实验教学准备和指导学生实验活动时, 主讲教师在现场指导, 对助教的不规范实验操作行为及时做出纠正。

四、研究生助教工作的思考

在现代教育观念下, 研究生助教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助教, 他不再仅仅是弥补师资不足, 缓解主讲教师工作强度的角色。而是应该纳入到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当中统筹考量, 应该视作实现现代高等教育目标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研究生助教在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建立并强化独立思考和判断意识, 激发和鼓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广泛的个人兴趣等方面均能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年龄差距不大, 彼此容易建立起比较平等的关系, 因而更容易进行沟通, 站在同是学生的角度, 通过答疑、辅导、讨论等形式的广泛交流, 彼此之间会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宽容、合作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 研究生和所指导的本科生可以就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在这种探讨交流中, 彼此会产生相互包容、相互尊重的心态。这种心态是当今社会所需的必要品质之一。此外, 研究生助教工作不仅有助于被辅导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 而且对研究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会起到相应促进作用。由于研究生助教要直接参与到各种讨论题目的设计和亲身感受作为教师的教学过程。研究生会自觉站在教师的角度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归纳和梳理, 通过彼此频繁、平等、气氛宽松的相互交流, 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不断深入, 不断改进自己学习方法,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种不断的学习、参与、交流与合作, 实现了教学相长, 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五、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助教工作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实践与思考, 为更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的作用, 在今后的工作中, 可以尝试以下做法。

(一) 降低研究生助教与辅导学生的比例

现在每个主讲教师通常只配一名研究生助教, 而授课班级一般为50人左右, 研究生助教与被辅导学生的比例为1:50。由于这门课学时少, 内容多, 而一名助教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照顾到全班的学生, 再加上研究生自己的学习和研究任务, 这样研究生助教的工作任务极其繁重, 影响研究生助教作用的发挥。因此, 建议助教对辅导学生的配备比例为1:5~10, 采用小组形式辅导和讨论, 辅导时间由各个组在按照课程计划要求的时间范围内开展, 这样每个本科生在课堂学习后, 基本上能做到一对一的辅导和讨论, 提高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

(二) 加强研究生助教的岗前培训

研究生助教在上岗前应进行短期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初步的教育学培训和心理学培训。此外, 主讲教师应尽早地把授课大纲和讲义印发给研究生助教, 让研究生助教明确自己在这门课程的助教过程中的任务和要求, 使研究生助教能够尽早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并就自己将要开展助教工作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 对研究生助教工作质量的评估

在研究生助教工作进行中和结束后, 对研究生助教应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1. 本科生课程学习效果评估。

研究生助教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是授课班级对课程学习的效果。除了采用考试方式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外, 还应通过对助教满意度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 了解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和研究生助教工作效果。

2. 研究生助教的责任心和心理素质。

通过对研究生助教的协助授课情况, 组织讨论课情况, 答疑情况, 批改作业情况的考察, 对助教工作的责任心和心理素质进行考察, 帮助研究生助教改进工作质量, 提高心理素质, 建立健康人格, 培养负责任的工作态度。

3. 研究生助教自身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研究生作为助教, 自己对所助教的课程必须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应当有足够的熟练程度。应能够比较准确地解答学生提出的有关课程内容的问题, 实际上, 研究生助教工作也是个再学习的过程, 通过助教工作, 使助教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强化和优化。

研究生助教不是一个新概念, 研究生助教工作差不多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现代教学目标的要求, 研究生助教工作应该有更多新的尝试。研究生助教工作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而且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n/2012/0910/c64094-18960431.html

[2]吴振利.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与大学教师职前教学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 2011, 260 (9) :17-21.

[3]黄明堦, 游秀花.推行研究生助教助管制度提高中心教学与管理质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4 (3) :125-127.

[4]赵冬, 王珂, 高燕, 胡永秀.研究生参加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信息, 2010, 23 (7) :2300-2301.

[5]刘荣科, 张晓林.探索研究生助教在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0, 32 (5) :12-13.

[6]潘常春, 王移芝.高校助教在协助教学中的作用[J].计算机教育, 2010, 25 (22) :56-59.

[7]李菲.充分发挥学生助教在教学改革中的主体作用[J].知识经济, 2011, (19) :140.

[8]薛荣.浅议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10, (8) :248.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篇8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教育;改革;传统观念

一、打破传统高等职业教育观念

(一)打破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传统观念。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至今仍然在沿用。笔者认为这个目标不恰当。服务第一线就是服务企业基层,服务一线,中等职业教育就够了,高等职业教育没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确实在西方国家教育系列中没有高等职业教育这个说法。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的提法,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同属于高等教育系列,其中普通高等教育目标是培养学术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和技术研究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过程中,如果高职院校不打破传统高等职业教育目标观念,仍然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二)打破传统高等职业教育定位观念。在长期的现实中,高职教育就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一个陪衬,久而久之,高职院校都习惯了甘当配角观念。在现代职业教育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要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办高职本科,这意味着高等职业教育同普通高等教育有同样的发展通道。所以在定位观念上要改变。

二、打破传统职业等级观念

我国目前大学本科生就业困难,企业高薪难招到技术工人,但是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愿意报考本科院校。稍加对比,就可以发现在我国传统的职业观念里还是学而优则仕,而从事技能型的工作不太被人看得起。这也是导致成绩优秀的学生不愿意报考高职院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这一社会观念不被纠正,高职找不到优质生源,那么高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三、打破传统的能力评价观念

(一)打破唯成绩论的评价观念。考试成绩是我国目前用来评价学生的最主要方式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也沿用了这一方式。但是高考已证明高职生源在应试能力方面没有优势,所以继续采用考试的评价的方式不能有效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设计出新的考核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二)打破统一评价标准的观念。在目前国情下,高考的统一标准有助于保证国家的公平和公正性。但在职业教育领域还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来考核所以学生,就很难正确的衡量每个学生的真实综合能力。这就是目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的问题,高分低能,同时很多在学校考试成绩不突出,表现一般的学生却在毕业后有很好的职业发展。这说明我们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标准不科学,我们不应该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学生。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来制定学生的能力。

四、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

(一)打破传统教育观念。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多成绩,也创新了很多的教学方式,但更多还是表演成分,总体的教学观念还是没有多大的进步。还是以教室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规模化教学。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反思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但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知识可以通过网络很方便的获取,教师的职责重心应转向技能、经验的传授,答疑解惑,个性化指导,共同学习和研究新课题。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更应如此。

(二)打破传统学习观念。传统学习观念比较狭隘,一般认为做和专业相关的事情才是学习,其他的就不是学习,这一观点和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作为职业教育,要打破这个观念。职业教育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中包含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和学术型教育相比,更注重知识的广度。现代的学习观应该比以往学习内容更广泛,学习方式更多样,很多时候合理的有目的玩、旅游、聚会也是学习。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给学生更加宽松舒适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平台。目前这一理念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

五、打破教育是学校一个单位的事情的观念

教育从来就不是学校一个单位的事情,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只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实施者。职业教育更是如此,需要企业、行业、政府、社会相关团体的参与。比如在“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学校需要大量的对口企业参与这个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来,为高职院校提供相关的顶岗实习岗位。通过“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学校可以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企业可以获得优秀的员工企业变得强大,企业强大之后政府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税收,社会大众可以买到更好的产品。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制定保障政策,让全社会参与人才培养,让学校无顾虑的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现代职业教育新观念 篇9

一、公共政策理论是以现代政治哲学为前提的

西方很多大学设有“哲学与公共政策”学院,这一制度设置其背后的理念是,视哲学对于民主社会的公共政策之意义为不言而喻。在民主社会中,哲学不仅发挥着公共领域的启蒙的作用,是民主社会中公共舆论的重要场域,而且,也直接或间接地为公共政策的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提供论证和建议。我们这届“世界哲学日”哲学论坛的主题“哲学与公共政策”无疑包含了人们期望“将哲学拉向公共领域”甚至是服务于公共领域的美好愿望,但是,我在此所做的乃是“将公共领域拉向哲学”的努力,试图思考和批判现代各种公共领域的思想以及诸如公共政策这类社会科学的哲学根基。那些要哲学为公共政策提供直接的、实用的解决方案和思路,是来自公共领域通常的合情合理的诉求;然而,一个有着发育良好的公共理性的公共领域更应该要求哲学能超出一时一地的限制,超出急功近利的目的,甚至是超出狭隘的族群党派立场、意识形态的偏见或公众意见的压力,转移一时之思维方式,开拓理解和反思公共领域行为的新思路和新领域。从这一诉求来看,古典政治哲学相对于公共政策及其现代政治哲学的前提而言,反而能提供一种反潮流的、因而也可能是“新”的视野和思考方式。

“公共政策”(PublicPolicy)是现代政治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的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而制定和实施的公共行为规范、行动准则和活动策略。由于国家行政改革的实际需要,公共政策理论成为公共领域关注的一个焦点。然而,无论是强调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教育、公共卫生等各个社会领域的积极介入,还是要求打破国家管制、约束政府行政扩张以及国家行政的治理化,现代公共政策理论实际上都是以各种国家学说和社会理论为前提的。[1]首先,作为公共政策理论的核心概念,公共利益、公意或公共福利的概念首先是建立在个人权利至上的现代自由主义学说以及权利优先于善好的现代正义论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古典政治正义和公共善好的基础之上;[2]其次,公共政策所追求的目标是“善政善治”的问题,而不是“善好的政制”的问题;再次,现代公共政策理论的行政或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公开化、决策多元化、治理化的诉求,不仅依赖于现代政治科学如公共选择理论、制度经济学、管理科学、公共行政理论等对政府行为和公共权力运作运用统计量化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而且更在本质上依赖于政治作为技术或政治作为治理术的现代政治概念。[3]而这种现代政治理念的结果必将是伍德罗·威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的分离”及其由中央集权、官僚化或精英政治而加剧“以行政吸纳政治”。[4]所谓的“公共行政”不过是掩盖了现代社会政治行政集权化的结果,然后又将行政打扮成具有政治的公共性的样子。从古典哲学的视角就可以重新看到古典政治在现代社会中逐渐与行政分离,并被现代行政权的扩张所吞没。

对于希腊古典哲学来说,政治本是“公共事物”(Respublica);对于现代社会来说,国家垄断政治被视为基本的社会-历史事实,现代人必须向国家乞讨一点公共参与的机会和空间。国家垄断所有政治的可能性领域和含义被现代人接受为历史的宿命,由此出发,现代社会发展出一套关于人的本质的界定以及对于自由、权力、行动、革命等等的现代理解。显然,“公共政策”的哲学前提都是各种现代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学说,如果从古典哲学来看,公共政策是无根基的,因为在它那里根本遗忘并剥夺了古典政治哲学的“公共性”概念,即基于希腊城邦原型的“公共性”概念,它是古典政治哲学关于作为人的本质的政治的概念,它不同于现代作为技术的政治的概念。作为政治科学的“公共政策”,其哲学前提是以作为技术的政治概念为前提的。作为技术的政治的概念与古典哲学的作为人的本质和人的条件的政治的概念之间有着根本性的断裂。作为人的本质的政治的概念起源于亚里士多德,阿伦特对复兴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的概念居功至伟。若以阿伦特的古典共和思想与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和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思想对质,就可以看到阿伦特的“公共性”概念基于希腊城邦的原型,而哈贝马斯和罗尔斯都基于现代民主社会的原型;古典政治哲学将公共性思考为人在言语和行动中实现其本质,而现代自由主义的技术政治以及现代公共政策所依赖的市民社会学说、公民理论、行政扩张批判等实际上是将人的本质视为非政治的。[5]不论哈贝马斯和罗尔斯的公共领域概念和公共理性学说谈论了多少正义问题或政治问题,其实质内容仍然不外是落实各种政治权利的现代政治技术而已。

哈贝马斯所论的介于国家于公民之间的市民社会之公共领域,实际上主要指的是自由主义者密尔和托克维尔所论述的“公共舆论”。[6]它是一个在议会之外的非政治性的、中立化的、公共“讨论”的空间,比如文学和新闻媒体。现代公共领域最突出的特征是在阅读日报或周刊、月刊评论的私人当中,形成一个松散但开放和弹性的交往网络。通过私人社团和常常是学术协会、阅读小组、共济会、宗教社团这种机构的核心,他们自发聚集在一起。剧院、博物馆、音乐厅,以及咖啡馆、茶室、沙龙等等对娱乐和对话提供了一种公共空间。这些早期的公共逐渐向社会的维度延伸,并且在话题方面也越来越无所包:聚焦点由艺术和文学转到了政治。然而,经过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融合趋势、社会领域与内心领域的两极分化、从文化批判的公众到文化消费的公众、从私人的新闻写作到作为公共性功能的宣传广告大众传媒等,资产阶级的公共领域的根基已经遭到破坏,并发生了结构性的转型。如果人们寄希望于市民社会的公共领域能像市场经济一样或者和市场经济一道,能遏制国家权力的扩张,起着某种监督和批判的消极功能,甚至在最好的情况下,它能建立起国家与公民之间的权力沟通管道,那么,就必须考虑它在最坏的情况下沦为马克思、葛兰西所批判的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机器掩盖其阶级利益捍卫其文化霸权的统治工具的情况。哈贝马斯看到了十九世纪晚期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根基的崩溃,但是却没有深究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充分实现了现代政治的技术化的本质。

罗尔斯所推出的公共理性的政治自由主义实际上依赖一种宪 政自由主义的公民理论,但很显然,公民德性的培养和宪法爱国主义的公民教育依赖于公共领域。公共理性观念是公共政治文化的产物,是良序宪 政民主社会的规范结果,是一个由各种合理而完备的宗教论说、哲学论说和道德论说相互冲突构成的复合体。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概念源自十六、十七世纪宗教宽容思想,它试图使尖锐分裂的宗教都拥有基本平等的政治权力,以免挑起宗教冲突和教派对抗,推而广之,现代民主社会的各种论说在表达自己主张的分野与敌意时不应该导致怨恨、不满、分裂和动荡。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自由与平等的公民同时坚信完备性学说和政治概念,彼此之间达成合理的重叠共识。在此,宪 政民主概念中的宽容原则和思想自由原则依赖于公民对于其政治概念的忠诚源自他们各自的完备性学说。公共理性观念缘起于宪 政民主制当中民主公民资格的概念,如果没有公民对于公共理性的忠诚及其对于公民性责任的恪守,就不会从彼此都能合理接受的前提出发推导到彼此都能合理接受的结论。因此,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是伴随着公民(citizenship)理论的,公共理性会要求面对宪 政核心争议与基本正义问题时,应以公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而非基于性别、种族、宗教的特殊立场进行审议,若只着眼于特殊群体的利益,审议式民主很可能成为“私民”议价的场域。公共理性有助于强化所有理性公民的公民意识,把自己想象为遵从公共理性的立法者。所有公民都遵从公共理性,就承兑了他们的公民责任,实现了公民友谊。可见,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试图以一套规范社会基本结构的政治性正义观解决多元文化社会中的`宪 政核心争议与基本正义问题,它与一种“宪 政爱国主义公民”的政治理想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公共理性”即民主社会中的“公民”的理性。然而,罗尔斯的公民在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政治的动物,一个忠诚于共同体的“积极公民”,而是一个投票的公民,一个捍卫自己消极自由的“消极公民”而已。[7]

因此,不论是在哈贝马斯那里,还是在罗尔斯(以及查尔斯·泰勒)那里,积极公民和积极自由的古典公共性概念已经不再被视为现代公共领域和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现代社会的庞大的国家机器从根本上改变了基于城邦的政治的概念。庞大的国家机器必然要求来自经济、技术和私人领域的治理的支持,否则就无法维持现代社会的正常、稳定甚至是加速的运作。由于国家机器支配着整个现代公共领域,古典政治概念在今天早已经衰落和消亡了,现代社会也不再有可能追求政治共同体的善好目的。哈贝马斯、罗尔斯和泰勒的政治哲学急迫面对全球化时代中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中的多元自由主义或社群的冲突的问题,试图通过落实宪法所保障的基本人权和消极自由来维系现代社会的正当性与稳定性。然而,根本的问题乃是,如果没有建立在古典公共性的概念(包括公共空间、积极公民和叙事传统等)之上的“积极自由”和“积极公民”,那么,消极自由和权利的主体也必将逐渐萎缩,岌岌可危,无力抵御国家权力在整个社会-经济-私人生活领域中的渗透,[8]而所谓的公共政策也必将沦为被公共舆论包装上公意的行政扩张而已。因此,古典政治哲学的公共性概念是不仅仅建立了作为人的本质和条件的政治的本体论,而且,也是批判性审视现代民主社会中权利优先的技术性政治之限度的一个视角。

二、公共性的古典政治概念是现代社会公共领域学说的哲学根基

我们现在思考公共领域问题的古典政治哲学的基础是由阿伦特在《人的条件》第二章“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中的论述重新奠定的。阿伦特的公共性的概念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古典政治的公共性的观念根植于其希腊政治共同体即亚里士多德和伯里克利所论述的“城邦”的概念之中。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城邦,或者说政治,就是人的条件。人的生存不在于维持生命,而且还要生活得更好。为了这个目的人们生活在城邦之中而不是离群索居,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城邦被建立和维持。按照人的自然来说,人是一个城邦的动物,也就是说,人是一个政治的动物。只有在政治的空间中,人才能言说和行动,因而才会获得人的卓越与自由。这是古典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

然而,随着希腊古典著作被翻译成拉丁语而引入罗马的世界,希腊古典思想就逐渐被扭曲了,以至于最终失去了其原有的含义,象“公共性”这类古典政治观念就遭遇了这个命运。阿伦特说:“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的动物(ZoonPolitikon)’译成‘社会的动物(animalsocialis)’是正确的,人们在塞内加的著作中已发现了这一译法,这一译法后来通过托马斯·阿奎那成了一种标准的译文:‘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也就是说,是社会动物’。把‘政治的’变成‘社会的’,这一无意识的替换,使希腊人对政治的原有理解荡然无存,这是任何一种深思熟虑的理论无法企及的。”[9]“只有将亚里士多德第二个著名的定义‘人是说话的动物’(Zoonlogonekhon)加上去,人们才能完全理解他的意思。拉丁语将这一词译成‘理性的动物’(animalrationale),这一译法基于的误解并不亚于对“社会动物”(socialanimal)一词的误解。”[10]“在他两个最著名的定义中,亚里士多德仅仅形成了城邦关干人类及政治生活方式的一个当下观点,根据这一观点,城邦之外的每一个人即奴隶和野蛮人是不说话的(aneulogou),他们被剥夺的当然不是说话的本能,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中,说话而且也只有说话才是有意义的,所有公民关注的中心就是彼此间互相进行交谈。”[11]可见,亚里士多德是从城邦的公共生活方式来定义人的本质的。[12]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双重定义指出人只有在城邦中才能自由地行动(Praxis)和言说(lexis),实现人的全部的潜能,因此,人在本质上就是城邦的动物。人作为说话的动物本身就包含了要在公共空间中进行交往与论辩的公共生活的目的。没有其它哪一种人类的活动象政治行动一样需要语言。最典型的政治行动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论辩,也就是在公共领域中对意见的检验。因此,在城邦中言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级的政治行动,以此人的行动才区分于单纯的劳动、工作和生产技术。城邦依靠人们之间的交谈、论辩和叙事而塑造公共生活及其传统,并在公共生活中实现人的卓越和不朽。人们在言行中表明自己是谁,使自己出现在公共的世界之中。没有言语的行动是机械的、奴隶的,而没有名字(即“谁”)的行动是被孤立的、无意义的。人与人之间能通过“讲故事”而将自己融入到共同的生活领域之中,通过对行动者的叙述克服了孤独的言说者和行动者的孤立,并在世代传诵之中获得不朽。因此,没有人能离开城邦而获得不朽,只有在公共性的空间中才能赢得“不朽”和荣誉,只有城邦才能为每个人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使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的平凡琐事变得伟大,使得个人通过追求卓越而实现人的本质。可以说,正是人的公共的言语与行动建构了人类生存、卓越甚至是不朽的领域。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并不是地理意义上的城邦国家,而是随着言语与行动而出现的公共空间,使得参与者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展现自己的空间。当然,由于城邦的公共生活依赖于言语和行动,所以它永远不会丧失其潜在的特征。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是脆弱的,它暴露于风险之中,但却也是自由的领域。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公共领域是人们获得并显示出个人的卓越最适当的场所和空间,德性和自由都只有在公共空间中才是可能的。[13]而权力如果不在人们积极参与的公共领域中产生,权力就会沦为暴力,权威的力量和合法性也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人的言语、行动和相互之间的权力建构了公共空间的自由和政治,这个关涉公共利益、公共幸福和公共自由的空间是不可能在家庭和私人的领域中并靠经济管理的疯狂扩张建构起来的。

可见,希腊对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是从城邦的公共性出发的,离开了公共性的空间,非神即兽。[14]在古典政治哲学中,“公共性”概念既是人性的本体论条件,也是政治的本体论,因为政治就是人的条件。“公共性”首先意味着“公开性”。“公开性”就是事物从被掩盖的存在的阴影中走出,并展示其形貌(eidos),而处于遮蔽状态中的事物则无法显示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它们被囚禁于自身的个体的存在之中,被困于黑暗和虚无的威胁之中,被束缚于广袤的无限的死寂之中。只有当事物进入世界之中展示自己的存在,其存在才能被感知,其存在才被看到、理解,因而才有意义。我们的存在感完全依赖于公开性的在场,依赖于在公共世界中的在场。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这种公开性就是“让事物存在”。其次,就我们的个人空间而言,“公共性”一词意味着世界本身。这不是一个自然的世界,而是一个共在的世界,人们共同生活的生活世界。当海德格尔将城邦(polis)解释为“空间”的时候,他所思考的正是这一点。这个共在的世界作为公共空间不仅只为一代人而建立,而且它还要通过世代之间以讲故事传承传统而获得某种不朽。[15]亚里士多德说:“考虑人间事务时,不能把人当作原本意义上的人来加以考虑,也不能在凡尘俗世中去探寻什么是会泯灭的,而只能在他们具备永恒的可能性这个程度上来考虑他们。”(《尼可马可伦理学》,1177b31)而能使得凡人获得不朽的可能性就在于“城郊”,这就是希腊人的思想。[16]家庭或家族的“世界”根本无法代替城邦这一公共的世界。

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的第一卷中,他区分了城邦的政治与家政。[17]对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来说,城邦(Polis)与家庭(Oikos),也就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以及公共世界的政治行为和与维持生活的前政治行为之间的区分是不言自明的。首先,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人的德性与自由只能存于政治领域,而家庭之中根本没有平等人之间的自由关系。城邦与家庭的不同在于它是平等人之间的关系,而家庭(夫妻、主奴、父子)则是不平等的关系。自由意味着从不平等状态下解放出来,进入一个既不存在统治、也不存在被统治的领域。其次,家庭存在的目的是维持生命和生活,而城邦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目的。为了摆脱生活必需品的困扰而进入自由世界,就需要财产,贫困或生病则意味着受物质必需品的困扰,而沦为奴隶则意味着还要屈从于人为的暴力。不掌握家庭生活中的必需品,生活和得体的生活便无从谈起。然而,获取生活必需品从属于家政管理,政治从不以维持生活为其目的,获取、拥有和管理财产只是前政治的行为。因为劳动和工作限制了人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自由,因而被认为是一种奴役(douleia)状态。在柏拉图那里,第三等级是被剥夺参与政治的。再次,任何进入政治领域的人最初都必须准备好冒生命的危险,对生命、财产和个人幸福的过分关爱和畏惧暴死阻碍了自由,这不是勇敢的德性,而是奴性的一个明确的标志。公共空间意味着自由的空间和风险的空间。为了安全或自我保全而退隐到家庭生活之中则失去了人最根本的自由。相对于公共性的“隐私”其字面意思就意味着一种“被剥夺”的状态,甚至是被剥夺了人类能力中最高级、最具人性的部分。一个人如果仅仅过着完全独处的个人生活,那么,他就被剥夺了真正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东西,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被囚禁在自我和私人生活中的个体,既没有来自他人的公共世界,也不可能独自完成那些不朽的功业。他是一个被流放到公共空间边缘的存在,一个被剥夺了自由的权力的存在,一个无法过上完满的公共生活的存在。

然而,今天我们使用“私人”或“隐私”(Private/privatus)一词时,首先不会想到它的“被剥夺”的含义,这是因为随着“家庭”的兴起,随着财产私有权利的神圣化,随着经济行为日益主宰公共领域,家政以及与家庭私有领域有关的私人问题都成了一种“公共”关心的问题。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分界线变得十分模糊了,现代个人主义将私人领域变得极为丰富,将捍卫私人空间视为生命的基本权利。现代人对于私人和隐私的前所未有的兴趣和激情使现代人不再关注公共性生活和政治参与的自由。[18]随着社会的兴起,现代性开始以一种大家庭的形象来看待公民个人和政治共同体,整个社会由一个巨大的全国性的家务管理机关照管它的日常生活。与此相应的,现代社会不再需要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科学了,“国民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取而代之,这就是福柯所讲的“治理社会”的兴起。现代社会占有性个人主义的兴起的同时就意味着公共领域的衰落以及古典德性(如勇敢、热爱荣誉、公正、公民友爱等)的无用。西方的“古今之变”就在于从“政治”蜕变到“社会”,从公共领域衰变到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混杂,人的本质从政治的动物变成非政治的动物,即社会的、经济的动物。

从政治到社会的古今之变意味着古典政治的公共性被新的社会的公共性所取代,在这个公共空间中人的本质不再是行动的自由以及沉思,技术、制造、生产极大程度地扭曲作为人的本质和人的条件的公共性概念。人的行动的领域和方式由于手段和目的关系的颠倒而被彻底移位了。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成为现代最伟大的神话,科学家和劳动者成为力量和权力的主要的象征,于是,经济、技术和权力的原则成了政治的法则和规则。阶级社会的崩溃、占有性个人主义以及捍卫个人权利的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造成了纯粹由原子化的个人组成的现代大众和抽象社会,公共空间被技术彻底地扭曲成非政治的、非人的了,权力变成了暴力,沉思变成了精心编织的政治谎言。[19]现代人从根本上失去了自由行动和言说的空间和公共性,因而,从根本上丧失了行动的能力。这些不关心政治只拼命追求物质满足和私人生活的消费社会机器上的螺丝钉,只有被异化了的孤独、恐惧、绝望、无力,而根本没有行动能力,也丧失了真假善恶的判断力,沦为“逃避自由”(Escapefromfreedom)和“平庸的恶”(theBanalityofEvil)的“大众的暴政”(TyrannyoftheMajority)。

上一篇:高二政治期末考试卷下一篇:青杠坡中学2017—2018第一学期控辍保学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