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2024-11-29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共8篇)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改革创新对策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5-11 9:18:10 点击:4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基础(一)城乡一体化随着我国小城镇和农村城市化不断发展,农村与城市(城镇)的各种矛盾不断出现,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这一概念,成为我国处理城乡关系的战略思想。报告指出要建立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城乡相互依存、融合、协调发展,促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要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实现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和利益的再分配,实现城市和农村享有同等待遇,最终目标是实现协调发展。

总之,城乡一体化就是一方面加快城市发展,增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农村也要发掘自身优势和特色推动农村发展。但“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不是要完全消除城乡差别和以城市标准去建设农村,农村应该发掘自身特色,实现资源在城市与农村双向流动,实现优势互补”[1]。由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因而,在短期内城乡一体化不可能完全实现,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2010 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 年)》,提出“建立城乡一致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教育的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至此,“城乡教育一体化”被国家作为战略提出来,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

“城乡一体化体现在教育领域所体现的教育一体化,其核心是实现教育均衡、公平发展”[2]。城乡教育一体化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经费标准、师资配置等城乡教育资源来源、使用及管理统一;二是城乡办学条件、优质教育资源占比相对均衡,通过城乡教育资源的双向流动,促进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和均衡发展;三是由于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等原因,乡村教育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彰显教育的公平性,需要给农村教育合理补偿;四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不等于一样化,农村教育需要挖掘自身特色,注重内涵特色发展。

(三)城乡一体化下的远程教育城乡一体化战略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城乡教育一体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已成为城市与农村差距的重要方面,教育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教育信息在城乡之间不协调发展,解决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而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于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因此,现代远程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实施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于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信息交流,促使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农村劳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建筑业中有90% 的农民工,其他第二产业如煤矿采掘业和纺织业等行业中农民工达到60%- 80%,城市一般服务中也有50% 以上是农民工。尽管农民工在各行各业所占比重较大,但职业素养不高,岗位技能较差,接受培训或职业教育的较少,劳动力素质问题是影响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的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农村劳动力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提高岗位竞争力。因此,通过远程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能够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现代远程教育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意义(一)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与城市教学资源相比,农村教学资源严重不足,要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现代远程教育能建立城乡资料共享平台,组织教师学习发达地区课改讲座、实验教学等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使之内化为教师实际教学行为。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把全国知名教师的教案、课件和讲课录像通过网络形式传送到农村,弥补农村师资力量单薄、教学力量匮乏等,大大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二)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和城乡二元矛盾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依托,科技推广与惠农政策融合,建立科技推广、培训、信息咨询等三大服务体系,形成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管理、基地、师资、教材一整套的完整的培训体系。据调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与接受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人数成正比。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围绕农村当地发展比较优势,制订确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减缓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三)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收入提高农民对市场应对能力是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内容,市场应对能力主要包括农产品该如何买,价格如何确定,销售渠道如何把控,以及对市场供需状况的分析和预测。现代远程教育通过持续的教育培训把农民培养成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参与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决策。农民收入的增加是衡量农村经济是否发展的重要标志。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使得农村信息化建设有效提高,农民得到了有效培训,掌握更多的种养殖技术,产生规模经营增长收入的愿望。在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后,让农民感受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好处,促使农民小本经营观念转变,进而向规模化经营转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就是效益,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获取能力,让农民知道什么农产品是目前市场最需要的,并学会利用网络,在网上搜集信息,确定产品销售走向,避免自己的农产品滞销。依托现代远程教育,采用卫星电视+ 互联网+ 培训讲座+ 报纸杂志等多种形式,使之成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四)远程教育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要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物质水平,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农民的思想意识、政策领悟水平以及学习能力影响着新农村建设,进而影响城乡一体化建设。思想意识影响着农民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系列决策行为,而现代远程教育引导农民树立健康、科学的思想意识。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提高了农民科技兴村意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升农民生产发展意识,随着农村人民不断追求生活质量和文明的生活环境,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等意识逐渐进入到人们思想中。

三、当前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础建设比较薄弱远程教育基础设施不完善严重影响着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效果。首先,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能独立完成教学课件的仅占三分之一;其次,“远程教育平台建设功能不完善,卫星传输与地面互联网不能相互支持。互联网建设标准不统一,有光纤接入、拨号宽带等,有的村还没有互联网”[3];再次,教学资源分散,影响了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最后,在师资管理队伍建设方面,还没有建立一支固定的、现代远程教育实践能力高的师资队伍。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陈旧老套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现代远程教育,除了个别地区教学内容比较具有针对性,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内容过于宏观,与农村稳定、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结合不够紧密,与实际生产贴近程度还不够,教学语言太过于专业,广大农民反映听不懂,学不进去,无法解决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的内容。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按部就班进行上课,想让农民按计划进行学习,这谈何容易,而且是简单的文字教学,缺少形象的动画多媒体教学。实地教学往往也是临时组织一批所谓的专家,做几场报告式的宣讲,没有真正深入研究符合“三农”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

(三)工作体系不科学,教育时间分配不合理现代程教育在管理体制上不统一,有的归农业部门管理,有的归地方政府管理,管理体制不顺,对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缺乏科学的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现代远程教育机构为了完成教学计划,集中授课,不顾农业时节,不能针对不同节令有针对性地安排上课内容,且把教学时间安排在白天,教学时间分配极为不合理。

(四)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为狭窄现代远程教育机构站点经费来源渠道狭窄,运行维护经费不足。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经费主要靠财政支出,来源有限,因为村一级根本没有专项资金投入现代远程教育开展各种活动。远程教育各种设备落后,没有资金用于维护和修理。现代远程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大多数为兼职人员,但收入与付出不匹配,相关待遇无法落实。

四、创新现代远程教育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举措(一)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建设第一,要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建设,以站点为核心,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县、乡、村等四级现代远程教育网点或站点。实现资源管理远程化,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管理水平,并探索开发适合智能手机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第二,加强农村互联网建设,重点建设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村,加快网络入村步伐。第三,加强教育资源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点,各地区根据本地农村特色,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教学资源,突出资源的优质性和多样性,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创新网络教育模式,建立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多样的教学资源。第四,加强示范基地建设。各市县积极建立具有特色的示范基地,比如,种养殖示范基地、党员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和产业化示范基地等,把示范基地由市县转移到乡镇,再延伸到村,不断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的示范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从而实现共同创业致富。第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影响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依托农业高校和科研单位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展开业务培训,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队伍,使他们不仅要掌握一定农业知识,还需要熟练制作网络多媒体课件,聘请高校、农业、科技部门作为教学辅导员,驻村干部、致富能人共同协助对农村实用技术和新品种推广讲解,让农民真正掌握一门致富知识。

(二)科学设置教育内容,实现学以致用科学的教育内容是提高现代远程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教育内容要符合“三农”问题的实际,以农民最关心的、急需的问题为突破口,开设能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维护农村问题的相关课程。首先,教学内容要贴近农业发展。当前,“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现代远程教育肩负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责任,因此,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开发贴近现代农业发展教程,把握好农业发展方向,并引导农民根据自身特色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开设农业机械化等相关课程,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4]。其次,教学内容要贴近农民增收。要实现城乡一体化,需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需在农民增收致富上下功夫。传统农业要想实现增收的空间已不大,应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技术的优势,为广大农民提供外出务工、本地手工业以及创办企业等多种服务信息,引导农民增收致富。

(三)改革创新教育方法,合理安排教育时间现代远程教育要实现良好效果,必须结合农民群众和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创新教育方法开展灵活的教学活动。首先,根据农民群众不同需要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以满足农民群众不同层次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根据农业发展趋势和地方工作重心,精心列出选题让农民选择,农民选定题目后,由现代远程教育教师制作课件,并实施教学。其次,形成多种形式的联合体,提供大量的教育信息,保证农民群众教育需求。面对庞大的需求信息,单靠现代远程教育机构是无法完成的,需对农户、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专家、基地和协会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采取“农户+ 企业+ 专家+ 基地”或“农户+ 学校+ 企业+ 院所”等联合服务模式。最后,提高现代远程教育基础建设标准,建立远程咨询系统,开展“视频互动式”教学,增强现代远程教育的直观性和互动性。合理安排时间能调动农民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一般要避免春秋农忙季节,尽量安排在农闲时候。每天的学习时间最好安排在中午或晚上,同时考虑到不影响农民休息。根据农时节令安排学习内容,重点安排一些与节令相关课程。

(四)建立多渠道的经费保障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各级党政工作部门要成立由财政、民政、教育等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协调议事组织,加大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支持力度,建立市、县、乡等三级财政投入增长机制,每年投入经费的增长比例不得低于财政增长幅度,设立专用账户、专款专用。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农村党员干部的培训经费可以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名义争取;社会团队如果具有与农村团体组织相联系的职能,也可以争取一部分经费。专业协会往往也有会费和相关部门的经费支持,比如,养殖专业协会还可以直接联系农户,可以帮助一点。针对农村民办企业,可以采取让其技术或项目入股方式争取一部分资金。

参考文献: [1]王丽娜.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6): 11 -12. [2]林存银,褚宏启. 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保障制度[J]. 教育科学研究,2011(5): 5 - 9.

[3]张维.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建设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8): 28 - 32.

[4]李春. 鸡西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6): 31 -32.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2

1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并没有突破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学生则只有被动的听,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大多数是按照书本的知识或者教学大纲的要求利用黑板+粉笔的形式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理论知识, 而学生则采取记笔记的方式进行学习及练习, 当然这种方式对于讲解计算机概念知识点的时候比较适用, 但是在讲解一些计算机具体实践应用时, 就会给学生的学习与理解造成很大的难度, 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作用

2.1改变了传统计算机教学形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师教学的手段与途径, 还可以拓展学生学习的方式, 学生不再仅仅局限在课堂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 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 因此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形式, 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改变了教师的单一主导课堂的落后模式, 使得教学过程更加具有互动性与趣味性, 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传统的以班级为授课形式来说也具有革命性, 通过运用网络技术, 学生学习不再以班级为主要形式, 可以采取一对一、小组互动学习的模式。

2.2实现了教学重心的转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首先改变了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 实现了教学重心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 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的突出, 教师的教学活动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为中心。其次创新计算机教学目标。传统的计算机教学就是向学生灌输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应用概念等, 教师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此种模式下, 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 而实施现代教育技术以后教学活动不再以单纯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为目标, 而是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比如在计算机教学活动, 教师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各种复杂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以生动的视频形式展现出来, 并且将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在社会生活中实际应用为例给学生讲解, 这样一来必然会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社会实践应用的理解与掌握。

2.3实现了互动式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其他人员之间的互动交流, 活跃了课堂氛围, 丰富了课堂知识, 首先教师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 教师可以就某些知识向同学们设定问题, 学生可以就这些问题开展相互探讨, 如果遇到不懂的或者存在疑惑的知识点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向老师提出问题, 老师就这些问题向同学开展一对一的教育培训, 这样一来极大的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通过系统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远程监控, 及时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并且及时的指导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误区。

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技术, 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氛围, 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以及动手能力等, 实现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3.1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演播式教学模式演播式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以班级的形式进行有关计算机知识内容的演示教学, 演播式教学是最普遍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 其主要包括:大屏幕投影仪、音箱、实物投影仪等设备, 一般而言演播式教学采取的多媒体计算机为单机形式, 不需要连接网络, 而需要教师制作相关的课件 (投影片、幻灯片以及光盘) 就可以完成, 在演播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 以语言讲解的为主、多媒体资料辅助的形式存在, 比如教师在讲解有关计算机理论知识时, 配合一定的图像说明等会将枯燥的知识点形象的展现出来。演播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了声图的结合, 将教师不易表达的知识以多媒体演播式展现出来, 同时学生通过多媒体显示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计算机演示的过程, 便于学生的掌握。但是演播式的教学模式是以单向的传播为主, 学生只有观看, 而没有任何的参与权, 虽然这种模式具有传播效率高的特点, 但是由于缺乏学生的互动参与, 导致学生在观看演播式课件时缺乏应有的主动性, 导致协助教学的目的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使用演播式教学模式时, 一定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 根据学生的状态及时的调整演播进度。

3.2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网络教室教学模式就是在计算机机房内进行教学, 在教师内构建一个小型的教学网络环境, 学生通过计算机设备进行学习, 开展网络教室教学就是要保证教室内设置网络, 并且配置专用的网络教学软件, 教师通过该软件实现对学生上机操作的控制, 实现了网络教学。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互动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规划,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开展差别化的教学, 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3基于虚拟实验室的模拟式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建各种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仿真实验室建设是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仿真实验室就是利用网络与计算机进行连接, 从而营造出与实践操作相同的环境, 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同时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可以实现各种因素而导致难以实现的实验操作。

4结束语

在计算机教学中, 不可能使用一种教学模式, 而是需要几种教学模式的共同完成, 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 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学生特点等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以此实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红.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分析[J].数字化用户, 2013 (06) .

[2]王富强.网络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主题单元教学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 2011 (31) .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3

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对推进全民族素质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负有不可推卸的重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在本学科领域内不断探究素质教育理论,积极地将理论成果融入实践、指导实践,为高校推行素质教育献计献策,为民族崛起而不断地努力发展。

一、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当前素质教育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一些重点院校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未得到充分挖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是由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所决定的,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进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因此,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现代人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社会,由于机械化、电气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体力越来越弱,肌肉能量的付出越来越少,于是对体育锻炼的需求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从而不难看出,高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中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二)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全面性、个体性和均衡性。正是基于以上三方面的特点,才使它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全面性

我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宪法赋予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的教育,与资本主义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而非特定的阶级、阶层或特殊的群体与个体。《决定》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才是符合21世纪实际要求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育,才能达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目的。”

2.个体性

遗传、环境等影响使每个人的身心发育水平不尽相同,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无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搞“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必然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受不了”的状况,这是“应试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强调“以人为本”,正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与特长,使他们人尽其才、学有所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

3.均衡性

以追求身体教育、掌握“三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目标的活动似乎已成体育教育主流,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具有稳定的情绪、刚强的性格、奋勇进取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良好心理状态的工作却被淡化或漠视。这种“重身轻心”的教育是造成学生意志薄弱、心理卫生疾病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健康的定义来看,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精神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面对激烈的竞争、高度紧张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素质教育倡导的是“健康第一”的思想,既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身体教育,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均衡协调的发展与提高,从而达到“身心平衡”“形神合一”的教育目标。

三、通过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促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高等教育机构应该下大力气,努力钻研,将传授知识与提高学生能力在教育中有机结合起来。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加大队伍建设力度,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实施。

1.强化体育师资队伍的基础专业素质

高等教育近年来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现有的体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因此,有的高校在引进体育教师过程中把关不严,队伍以本科学历为主,高学历者寥寥无几,或者引进的高学历者往往只注重理论研究,健康实践课的教学能力不突出。加之体育特长教育从1998年开始取消了复试制度,造成体育特长生的特长素质水平逐年下降。体育实践课自身具有的特殊性,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用语言来描述动作的过程,更多的时候还需要动作示范。体育本身应该给人一种美感,如果教师做示范的质量不高,甚至失败,将严重影响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的形象,更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实施三维健身的过程中,要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基础专业素质建设。

2.打破学科界限,拓宽体育教师知识领域

体育院系的招生要同时考虑考生体育成绩和文化成绩两个因素。目前体育生源文化素质基础远远落后于同学历层次的其他专业。而我国的体育高等教育模式使此差距在大学教育中进一步扩大。高校体育要推广三维健身理论,必须改革传统的高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确立综合教育观,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力求范围宽广,增加与相关学科的相互渗透。课程设计要强调对那些概括性强、适用面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理论、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强化与“运动”“心理”“生活方式与行为”的相关理论课程的教学。使体育专业的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学科知识。

3.加强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教师进修学习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同时又是新思想产生的沃土,各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当代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模式。高校体育教师通过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可以互通有无,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以及学科建设进行对比判断,从而起到优化整合的积极作用,使高等教育少走弯路,节省人力、物力。

进修学习是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增加体育教师的学历进修机会,尤其要为青年教师的进修创造良好环境。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切实可行的进修计划,逐步实行公开和公平的选拔进修体制和“宽进严出”的培养办法。在有关部门的协调部署下,利用体育院系现有的资源,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和培训。鼓励体育教师跨学科、跨专业甚至跨学院去进修,倡导他们积极涉猎新学科和交叉学科知识,推动体育向“大科学”观发展。

4.提高体育教师的经济待遇,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目前许多高校实行以课时数来计算工作量。体育课工作量系数排名很低,教师上完一堂课所得的工作量只有70%,甚至更少,远远低于同学校的其他专业的教师。这种做法严重地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高校应该给予体育教师应有的经济地位,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

在教育创新改革的今天,许多高校引进了竞争激励机制,但在大多数学校中实施的力度不够。我认为高校的竞争激励机制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人才竞争中,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高校发展,有利于人才资源合理使用,所以高校要允许教师合理流动,用招聘、选课、选教师的办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奖励机制要做到:开阔思路,克服困难,把物质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奖励及时,形式多样化。专业技术评聘要打破论资排辈的旧观念,给予优秀青年教师晋级机会。随着体育教师经济待遇的提高,并且有激励机制做杠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将会被更大地挖掘出来。

总之,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教育在不同时代也有着不同的目标。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师资建设的理论也会不断发展完善,但理论一定要以科学性为前提、为指导,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赖天德.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学校体育改革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3(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s].1999.

[3]付奕,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1(7).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4

新时期的高校学籍管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专业设置和学生数的逐年增加,已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高校扩招使学生基数急速增加;新生高考成绩和整体素质差距扩大;学生生源层次增加结构复杂;教学资源日趋紧张;高校收费、就业政策变化等等,都给学籍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难度。面对多层次办学及多元化的质量标准,新形势给学籍管理赋予了新内涵,学籍管理更复杂,要求更高,管理任务更艰巨。管理者面临着新挑战:传统的学籍管理手段已很难保证管理过程及结果的合理性、实效性、正确性、公正性。

要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提高教育质量,就要进一步转变学籍管理观念,建立信息时代学籍管理新体系。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探索学籍管理新模式,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符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学籍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转移,把培养高素质人才放在首要位置,”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实现新时期的教育目标。

一、高校学籍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高校的学籍是指参加高考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学生取得的学习资格,是大学生合法身份的标志。高校对有学籍的学生有教育的义务和管理的权力,学生因为有学籍故在法律法规保护的范围内接受教育和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学籍的意义就十分重要。所以,学籍就是学生的基本身份信息和学习经历的固定化和制度化。学籍代表了学生的身份,又表明其具有获得国家法律规范承认和保护的权利。

高校的学籍管理是对学生学籍资格进行的管理活动的总称,是运用一定的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教学计划与规章制度,对取得入学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级、留级、转学、转专业、休学、复学、退学、奖励、处分、毕业、结业等,各类数据信息的统计与分析,质量考核标准、记载办法、评价和处理;对学生的入学资格、毕业资格的审核与管理;对毕业证、学位证、结业证、学生证等各类证件发放及处理;对学籍变动以及电子注册等进行监控的一种行为。由此可知,学籍管理是以学籍为中心所开展的学生管理工作,贯穿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它既是一项非常具体、十分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管理工作。

其管理理念、实践的优劣,制度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

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学籍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学籍管理制度。增添措施:扩大教育教学自主权;建立弹性学制;打破专业壁垒;重视教学过程、质量、实践;改革考试制度和学位制度。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推进学籍管理,使之规范化、信息化、人本化。

二、高校学籍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已跨过精英教育阶段进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呈现出:教育对象多样化、教育手段多样化、教育质量多样化、办学层次多样化。这种“多样化”的来临,使旧的学籍管理制度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已不能再适应。首先,规模扩大,高考招生比例增加,新生成绩和整体素质差距扩大,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管理模式已不能再适用。其次,学生生源结构和培养层次日趋复杂:同所学校在招生层次上有本科、专科、高职专科、专升本、研究生等;在招生性质上有统招、成招、联招、进修等;在办学形式上有国家任务、委托培养、定向、自费、函授等;在办学类型上有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等;在学制上有2年制、3年制、4年制、5年一贯制等;在办学区域上有本部、分部、新老校区等多规格、多层次的学生。再加之高校收费政策、就业政策的变化,导致这些多样化的学生入学后“保留入学资格”去打工、去当兵、“保留学籍”先就业等学籍异动现象频频出现,旧的学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就业形势。再者,“学分制”的出现,专业界线已打破,转系、转专业、转校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弹性的学习制度,使在校学习时间变得可长可短,致使休学、停学、退学随时发生。统一的班级管理、专业管理、注册管理、毕业管理等学籍制度,已完全不能适应新时期大学生个性发展,也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众化教育时期的社会要求。

2005年国家教育部针对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学籍管理的新规定。新规定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趋势,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为高等教育学籍管理提供了法制化、科学化、程序化、人性化的重要依据。

在此之前,各高校虽也能及时贯彻上级教育部门颁布的学生管理规定的精神,但结合本校校情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学籍管理规定的内容却较少,其制度不能体现因材施教的育人理念,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素质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不能给部分特长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另由于学籍管理的程式化,管理的手段又大都是手工或半机械化,重复劳动多,工作量大,准确性和精确性不太高。实践工作又往往被误解和忽视。学生的注册管理、毕业管理、成绩考核与学籍异动管理,使学籍管理变得琐碎而近乎无聊,致使学籍管理工作虽然必要,但却很难得到重视,没有形成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绩效考核机制、人才培养激励机制。随着招生扩大,学生人数的成倍增加,管理人员配备也明显不足,管理制度也未从以教务处为主的管理体制中摆脱出来,极不利于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学籍管理所采取的合理措施

学籍管理事关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是把握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关键。学籍管理的理念、实践和方法之优劣,将直接影响高校管理水平和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必须创新学籍管理制度,建立一套与新形势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新方案,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一)更新学籍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提高学籍管理的适应性

人是教育活动的原因,又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学籍管理,是对各类学生数据进行评价与处理而进行监控的一种行为,一种手段。它的重要意义不在于“管”,而在于体现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服务”上。因此,学籍管理工作者必须时刻牢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积极主动地开展本职工作,以人为本,为教学提供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提高学籍管理水平

要从以往以教务处为主的一级管理体制逐步改革为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教务处作为学籍管理的目标管理部门,对学籍管理整个过程起监督、平衡、协调、决策功能;各系作为学籍管理的过程管理单位,承担学籍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信息、参谋建议等工作,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学籍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转。

(三)遵循学籍管理的规律,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人为本原则

1.推进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制度。学分制是高等教育自主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管理制度。“它以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为核心,以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与质的计量单位,以取得一定的学分作为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在学籍管理上,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转系、转专业,给予学生自由选课、选专业的权利。以构建更好的个性发展空间,从而达到培养高素质、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这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

2.对课程进行相应改革。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加强基础课,扩大选修课,多开设一些与现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升生活质量的选修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籍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灵活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允许学生打破年级、打破专业界线,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提高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建立弹性学制。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能力申请提前或者延迟毕业。允许学生休学、跳级或留级。

4.建立重修制度,允许学生重修,以重修代替补考。重修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也可减少考试作弊现象。重修后记载学生最高考试成绩。

5.加强学风建设,建立严格的激励竞争机制。学籍管理必须是刚柔并举的,应能够在一定框架下给充分的学习自由度。对学生的考核不能只看学分。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考勤制度和各项学习纪律;建立赏罚严明的奖惩制度,同时改革单纯的考试制度,确保考试质量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效。

(四)加强学籍管理现代化建设。注重学籍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在现代信息社会,学籍管理工作也要实现信息化。借助计算机和校园网进行学籍管理,提高效率。实现学籍管理信息化,同时也方便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查询相关的知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学籍管理透明度。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5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中新课程的实施是我国教育领域中一场巨大的变革,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理念,所采用的新教材,所进行的新评价,这些会给广大教育者带来更高水准的技术要求。因此,小学教师要及时更新体育课程观念,迅速融入到新课改体育课程教学中。新课改有效实施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要发挥其自身体育教学的优势,努力搞好教学活动,适应新课改环境下的课程改革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教学改革;体育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是国家体育运动有效进行的夯实基础,它十分有利于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的健康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志在必行。小学体育教学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理念,全面地改革体育教学的模式内容以及评价方法,与此同时,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还要注重学生运动兴趣的更有效地开发以及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进行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使其养成顽强的意志品质,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1.小学生的特点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小学宜乎提体育。由此可见,在新课改环境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的有关教学方法模式的深刻变革应该从体育思想目标的确立基础下开始有效进行实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整个小学体育教学中,从而最终达到小学生的健康茁壮成长。在六年的小学素质教育中,学生对待客观事物的所表现出一般特性是不能够自觉服从教师安排、主次不大分的清、空间感掌握不准确、喜好群体活动等等,小学生对知识的采纳一般是以视觉、听觉为主的,当小学生升到较高年级时,心理状态已经逐步发展到半幼稚、半成熟以及半独立、半依存的发展时期。小学生大都是活泼好动的,其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使得注意力不集中,其目标意识不强烈,优势概念不明确。所以,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学生大脑皮层的相关机能活动特征就是小学生的事物模仿力强、可塑性高,这就使得小学生可以实现巩固的相应的动力定型。2.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小学开始开展体育教学课程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就是深深受到了素质教育以及传统教学观的思想渗入,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总是强调进行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刻板技能的培养,这些教学活动额开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这就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开展地十分片面,从而,使得整个教学中忽略了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及个性的发展,而且还约束了学生的活动独立性,传统体育教学思想的模式应用虽然短期内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会对我过可用之才培养铺设重重障碍。2.2陈旧的教学方法仍广泛存在

在新课改环境下,有些小学课程的开展已经开始普及使用多媒体、电化等先进教学手段,但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中仍然停留在陈旧的“粉笔与黑板”教学方法模式上,同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课的教法还保留在传统的重复练习、比赛法、教师示范讲解等等老套模式上,很多小学体育教师还不能够吸取采纳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说,情境教学法,程序教学法等等,所以,就更不要提教师能够灵活掌握新型体育教学方法了。2.3过于竞技化的体育考核方法仍在使用

目前,许多小学采用的体育课程评价考核的基本方法是与竞技方式相类似的,其体育教学中中具体的体育成绩评价标准也仅仅是局限在学生跑步快慢、投掷远近以及跳远的远近这几个限的方面,通俗来说就是只要学生跑的快、挑的远、投得使劲,其体育成绩就会很高,相应的标准达标也就更标准,教师都是学生大达标为标准来评定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优劣,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标准评估准则已经脱离了新课改环境下所要求的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目的,过于竞技化的体育考核方法使得学校不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3.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实施的有效手段 3.1以素质教育为基本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方向应该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的素质教育为宗旨的。在培养目标上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所以,小学体育教育应以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改革的思想指导。3.2以合理新型的教案辅助实践活动开展

1997年在湘潭举行的全国中小学体育教研会。当时就国内中小学体育课教案,专家做了专题讲座,特别强调要求写简案,结合实际。小学体育课教案要求写得多、写得详细,重复写,反复画,耗费了体育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没关系,关键是形同虚设了,写的和教的不一样。所以,小学教师要合理书写教案辅助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3.3以和乐体育新型模式为体育教学基本模式

新课改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和乐体育”。这是安徽大学的吴旭老师在挖掘借鉴孔夫子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现行体育教育思想和现代教学论及“终身体育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该学说倡导创造出一个和谐宽松的育人环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热衷的体育活动中去,通过满足学生的欲求功能来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和谐课堂上下,使课堂内外达到和谐统一。【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6

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水平,我国于2007年开始启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课程在高校阳光体育运动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才能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到实处?如何才能真正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最终目标?笔者认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一、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

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原理设计的具有相应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教学模型或策略,它既是体育教学系统与教学过程的具体化和实践化,又是体育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载体。什么是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河南教育学院李小莉将其界定为课余体育与体育课程相互配合,转变原有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使体育教学体育论文、课外体育活动、群体竞赛、运动训练、健身娱乐有机融合为一体,共同完成学校体育目标任务的新型教学模式。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是把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堂教学视为一个整体,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堂教学、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

二、构建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实现高校体育课程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为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设计、自我发展与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健康发展,使学生体质得到增强,从而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2)是营造多元化校园体育氛围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训练,如基础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培训、体育竞赛、健身锻炼指导、裁判员培训等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兴趣与欲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和健康意识,推动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促进高校经济体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营造一种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

(3)是落实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必然要求。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使体育教学由关心体力发展或技能转变为关心体力、技能与情感意趣协调发展,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兴趣的过程。

三、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途径

(一)重构课程体系,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

体育课程是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它是高校的公共必修课程,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选择具有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教学内容是体育课程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课程内容的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并以此为出发点,注重体育文化含量,科学对待传统竞技体育,做到吸收精华,放弃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追求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当今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新的成果,吸收新知识、新内容,构建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还必须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社会、野外)、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体系,这些都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将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校外活动等内容纳入体育课程结构体系已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

一。体育课程的目标分为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目标、身体健康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不仅要依靠体育课堂教学,还要注重课外体育锻炼,因

为课外体育锻炼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多数体育教师认为应该加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训练或辅导,使学生能够在课外继续复习和应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大部分学生也认为自己有课外体育锻炼的需要,对在体育课上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和应用。由此可见,课外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技术水平的掌握与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把课外体育锻炼纳入体育课程体系,是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

(二)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推行“2+3”一体化模式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转变教学组织形式,普及选项教学,推行“2+3”一体化模式。

1、普及选项教学。力求选项自由,择师自主,力求选择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教材的结构更符合学生实际需要。体育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由技术“教练”向知识教育和能力指导方面转化,注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结合专项实践教学渗透体育锻炼的原理、方法和人体运动变化规律等,使体育论文学生能根据自身需要及特点选择健身方法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体育课教师还要加强专项运动竞赛活动组织方法的学习和实践,通过专项教学比赛和课外各类体育赛事,提高学生的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2、推行“2+3”一体化模式。要在每周两节体育课的基础上,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将课外体育活动时间排入学校的总课表之中,构建“2+3”的模式。即两节体育课加上三次课外体育活动,这样能够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结合,建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体育竞赛互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学、练,在课外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形成理论与实践、兴趣与项目、基础与提高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从而培养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三)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7

1 阳光体育运动赋予高校篮球课程的内涵及篮球课教学的困境

体育篮球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篮球课程的广泛开展, 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 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学会科学锻炼身体方法, 是篮球课程重要的任务。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赋予了高校篮球课更多的内涵, 篮球课的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启发式教学为指导思想。在教学法中既要注重教法研究, 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练习方法的指导, 并注重自主探究性教学方法及突出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的运用, 使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既学到篮球技能, 又娱乐身心, 从而体验到阳光体育运动的放松、愉快。

目前, 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篮球课教学存在篮球教学中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片面、教材使用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长期困扰篮球教学改革发展, 进而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 对高校篮球课教学重新审视和改革, 使之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适应阳光体育运动大环境, 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 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篮球课程教学的改革

2.1 篮球课程的认识领域

体育教师对篮球课程的认识高度, 它决定着教师、学生从事篮球教学的一切行为活动, 对篮球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如果不能认清了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就不能按其规律办事。所以要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主动权, 就要树立良好的篮球教学理念。只有提高对篮球课程的认识, 才能更好地指导篮球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喜爱篮球, 更多的是对这种文化现象的体验, 追求身心的完善发展, 延续学生的篮球理论与篮球再学习的惯性。在上篮球课的过程中, 加强对篮球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重视篮球运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宏观认识, 使他们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了解篮球运动的内涵。

篮球运动是大学生早期的社会活动, 大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扩展了交际圈,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不断挖掘自我潜力、积极学习、挑战自我、积极创新来迎接新的挑战。

当代的教育是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时代, 大学生学习打篮球不仅通过篮球的学习锻炼获得健壮的体魄, 同时还应该拥有丰富的篮球人文知识,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当前, 体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在高校篮球教学中比较常见, 这不仅导致了学生对篮球的认识不足还直接致使大学生知识涵养不足。当前的篮球教学中所渗透的篮球文化的教学很少。加强篮球文化的渗透, 篮球课教学不能仅仅定位在学科课程的范畴内, 只强调知识、技能、技巧, 而应该重视它作为一种学校文化的价值[1]。

因此, 对篮球课程的认识应从文化的高度来界定篮球课程的教学。篮球课程的教学不仅是一个技术传授过程, 同时还是一个文化传播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篮球课堂自主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学生在篮球文化生活中受到熏陶,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积极的进取心, 崇尚终身体育的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从而使篮球课程的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2 篮球课程的技能学习领域

当前, 高校篮球课程教学仍然秉承着以传统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 通过篮球课程的教学使大学生习得简单技术动作。传统的教学方法减弱了篮球的娱乐性、知识性, 大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体验不到篮球的真正内涵, 体会不到篮球之中团结、坚强、快乐的精神;不能实现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此外, 阳光体育运动所提倡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根本没有真正贯彻到实际的篮球教学应用当中, 学生们不能通过篮球课的学习深入了解、认识篮球。

阳光体育运动要求高校篮球课的教学由封闭向开放转化, 篮球课教学模式也应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篮球技能学习的中心点是“学”, 而不是“教”。因此, 篮球课的技能学习应在教师指导下体现互动方式的多边性, 采用自主式、领会式、游戏式、合作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材配备方面应“以篮球运动技术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向“以篮球健身手段与方法为主线的教材体系”转变为指导, 并借鉴和吸收当代国内外篮球教学和篮球健身新内容, 增强篮球体育教育的适应性[2]。理论教学应该从阳光体育需求出发合理安排内容, 使学生对阳光体育的内涵以及篮球的多元价值能充分地认识。根据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多元化需求, 学生通过篮球课程的学习, 不仅掌握有用的篮球运动技能和规则, 还要加强对体育文化、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锻炼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体质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制订锻炼计划、选择锻炼内容和评价、锻炼效果的方法。另外, 通过篮球课程的教学还应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评价篮球比赛, 消除不良的体育观赏行为, 了解和感悟丰富的篮球文化, 以此拓宽学生视野、增强阳光体育意识。

2.3 篮球课程的情感体验领域

阳光体育运动强调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出发, 培养学生恒久的体育习惯。通过体育锻炼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一个健康, 积极, 乐观, 主动, 自信, 友善的和谐个体,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的意识, 使每个人都能拥有和谐, 美好的人生。

当前, 高校现行的体育教学方法受体育院系教学的影响, 比较多地表现出运动训练化的特点。在篮球课程的教学上体现出篮球教学往往以篮球技术的传授为重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讲解正确, 动作示范标准, 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是被动适应教师的指导和安排, 忽视了学生体育活动的情感体验, 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的发挥。

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 篮球课程赋予了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篮球课程的学习、锻炼, 充分运动, 在生理、心理上获得快感;学习新知识, 了解到其中的奥妙;篮球技术上有突破, 增强自信;在运动过程中与同学和睦相处, 共同拼搏等等。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篮球课程学习, 让学生充分体验篮球运动中兴奋、满足、成功、自由、愉悦等良好的心理感受;能够自主地选择能满足自身需求的篮球活动;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够公正看待自己、评价他人, 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正确看待成功与失败、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培养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2.4 篮球课程的考核领域

在中国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 当前体育课教学的评价仍以终结性评价为主, 在这种终结性达标的考核中, 我们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表现、态度和进步幅度等内容的评价。篮球课程的考核中往往出现有的学生认真练也无法及格;有的学生可以轻而易举的拿高分的情况。在课程的考核上, 教师们过分重视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结果, 没有注意到他们为之而努力的奋斗过程, 而这个为之努力的过程也应当是占最后课程成绩的一部分的。所以, 缺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体育人文价值观、终身体育意识等隐性因素的关注。

当前, 传统的篮球考核方法己不能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 必须建立科学的篮球成绩考核评价体系。首先, 要重新认识考试的功能作用, 充分发挥教学考试原本具有的教育功能、教养功能、发展功能、诊断功能等等, 淡化分数意识, 树立考试真正服务教学的思想, 把异化了的考试再纠正过来, 树立科学的考试观。其次, 为全面实现终身体育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多种能力, 改变单一考试方法为多种考试方法的综合运用。全面认识各种不同考试方法对培养学生不同方面能力及素质的特殊作用。因此, 理论与技术、技能考试相结合, 把考查与考试相结合, 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 建立科学而全面的篮球成绩考核评价体系, 为高校体育教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服务。

3 结语

高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阳光体育运动意识, 积极营造阳光体育运动氛围, 将阳光体育运动渗透到体育工作各个环节, 使学生真正明白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和意义, 并自觉积极参与其中。

高校体育教学应当对篮球课程重新定位, 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篮球课程的教学;篮球课程的技能学习要改变以往传统的以技术教学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理念, 采用自主式、领会式、游戏式、合作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注重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人体得到充分运动, 在生理、心理上获得快感;篮球课程的考核实现由单一考试方法为多种考试方法转变。

阳光体育运动赋予高校篮球课程更多的内涵, 积极思考, 努力探索改革才能使篮球课程的教学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参考文献:

摘要: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不断深入开展, 不难发现阳光体育运动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体育课程教学中存在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选择片面、教材使用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体育成绩考核评价不科学等问题。本文以篮球课程为研究对象, 明确了对篮球课程的认识, 对篮球课程的技能学习、篮球课程的情感体验、篮球课程的考核领域进行剖析,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旨在为“阳光体育运动”在体育课程教学方面进一步深入推进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高校,篮球课程

参考文献

[1]祝蓓里, 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30-34.

[2]郭建营.议高校公共篮球课教学改革[J].体育教育, 2012, 36 (2) :94-95.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8

关键词:高等院校 教育改革 舞蹈教育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舞蹈教育在现阶段教学发展中,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舞蹈教育的高效发展,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在技术、学问方面的能力,更是强化学生在全方面、深层次等多方面的启迪作用。舞蹈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舞蹈教育是现代化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创造美”的关键特点[1]。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强化教学的全面性特点。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要求构建出较高的趣味性和艺术性特点。在高校舞蹈专业的教学中,构建出完善的教学实践工作,结合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需求,从而保证整个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强化探究和分析。

一、当前高校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管现阶段高校的舞蹈教学工作在方法和标准选择方面存在差异性,但是都重视对其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的发挥,尽量保证学生在审美、情操陶冶以及体态塑造等多方面的作用,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需求。但是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出舞蹈人才,虽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得到较大的完善改良,但是在细节方面,其仍然有亟需改进的方面,其主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整的基础性和主体性

在现阶段的高校学生中,舞蹈专业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能力的“高等艺术”,因此导致普通学生对于学习舞蹈缺乏应有的热情,但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导致整个舞蹈教学工作更多重视对舞蹈剧目的具体内容进行学习和研究,主要的目的是通过丰富和完善学校的文化活动而采取的节目排练工作[2]。但是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通过剧目进行入手学习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在文化活动中,强化舞蹈的观赏性特点,从而导致学生的参与热情不足,使得整个舞蹈的欣赏能力不足,导致整个舞蹈内容缺乏共鸣性特点。因此致使学校的舞蹈教育工作沦为培养特长生、舞蹈队等专业人员,导致舞蹈教学的受众范围相对较小,在学校的艺术教学中重视程度严重不足,难以实现其全面性和基础性特点。

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强化舞蹈教育的内容,正是因为在舞蹈教育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求在培养大学生舞蹈能力的基础上,还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察效果、艺术欣赏效果以及艺术评价技能。因此在舞蹈文化的内涵中,要求强化其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构建出完善的舞蹈学习过程,体现和启迪学生对传统教学的认知和感悟能力的提高,保证学生综合素养的稳步提高。

(二)缺乏系统的综合性和发展性

在目前的高等舞蹈教育中,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严重缺乏,导致思维性训练严重落后于肢体上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强化肢体方面的训练效果,但是作为现代化高等专业学生而言,学生不需要较高的专业表演能力,而是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综合优势,完善学习的整体效果和过程,强化其在选材、表演、创新以及鉴赏等方面的优势[3]。

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能够推动艺术思维模式的发展,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全面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同时在研究中,高校教育对于右脑开发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严重匮乏。对于学生而言,要求教育应该适应社会需求,要求智商和情商等多方面的充分发挥。通过舞蹈教学工作能够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培养学生的感官思維能力,构建出完善的艺术思维模式,因此在科学思维模式的结合中,推动学生心智和情商的全面发展。

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将舞蹈的本体教与学融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融合美学、心理学以及建筑学等方面的特点。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强化对基础性知识的普及和培养工作,在欣赏的同时,有效的启发学生在艺术发展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丰富和完善学生在艺术素质教学的内容和特征[4]。

(三)缺乏系统的标准性和规范性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中,艺术课程只是为了开设而开设,至于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缺乏完整、明确的教学大纲以及考察方式。因此这导致在部分高校的舞蹈教育课程中,使得整个教学工作形成了具有象征性特点的“鸡肋”和“摆设”。导致教学内容缺乏应有的作用和需求,因此导致学生并未理解到学习过程中的所得和收获,从而导致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在高校的艺术课程中,主要以选修课为主体,包括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在这类课程的选择中,主要面对小部分的学生群体,由于感兴趣、具有勇气的学生的缺乏,导致整个课程的设计和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导致整个舞蹈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过程中的综合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二、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舞蹈教育的完善措施

虽然普及性的高校舞蹈教育在我国已经实行了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当前的状况。从实质上来说,还是由于舞蹈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依旧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舞蹈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提升。当前的高校教育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对于艺术性的教学不够重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当前高校舞蹈教育中,教师的师资队伍严重不足,专业的舞蹈教师在从事艺术素质教育中的比例非常小,甚至在一些学校中尚未有专门从事舞蹈教育的教师,而且从事舞蹈教育的教师受过专业舞蹈训练的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对于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且这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方法和内容都不够完善,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高校舞蹈教育的进展。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具体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nlc202309082330

(一)建立健全当前高校舞蹈教育的课程体系

高校的舞蹈教育要想取得实际的进展,首先要从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当前大多数高校中所应用的舞蹈教学体系都是沿用专业舞蹈院校的教学内容,虽然有着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有着诸多的不适。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如果只是为了降低难度而对其进行调整,这样反而会使得高校的舞蹈教育更加的混乱无序[5]。因此,为了改善和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要构建出适合普通高校舞蹈教学的课程体系,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充分发挥出舞蹈教育的作用,逐渐的使得人们认识到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二)转变舞蹈教育的思维,避免惯性思维

当前,我国高校的舞蹈普及教育实行的时间比较短,在实行素质教育改革的时候会受到传统舞蹈教育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的“精英型”教育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在普通高校的教育实践中,“精英化”的影响依旧存在。对于特长生的重点培养、能者多劳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必须的,但是在当前普及型教育发展过程中,过分的重视个体的教育而忽视教育的公平性。因此,当前的舞蹈教育要避免走精英化、专业性教育的道路,而是形成舞蹈教育的普及化。

(三)完善和丰富高校舞蹈教育的形式

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都已经设立舞蹈类教学课程,具备了开设舞蹈类教育必修课的条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已经逐渐的重视舞蹈教育。舞蹈教育在面向普通高校的学生时,可以根据大部分学生的特点,以具有趣味性、多样性的教学内容为主,积极的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6]。同时,在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的过程中积极展开多样化的活动,具体的来说,可以积极开展舞蹈交流、专题讨论等,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舞蹈水平组织活动,通过艺术骨干分子带动普通的学生,激发大部分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和爱好。

(四)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当前大部分的普通高校中,进行舞蹈教学的教师在知识结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方面从事舞蹈教育的教师都是专业的舞蹈院校毕业的,在专业知识方面有着过硬的基础,但是在舞蹈文化以及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在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美学方面都要加强学习。另一方面,对于非专业院校的教师来说,则要加强对于舞蹈方面专业技能的学习,要将具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的了解舞蹈文化。只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够培养出具备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对于高校的舞蹈教育来说,教师的知识结构的改善对于素質教育改革来说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三、结语

当前阶段,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艺术教育在高校的教育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舞蹈教育的本质属于审美教育。对于普通的高校学生而言,舞蹈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参与积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种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以及创造美的综合性教育。将科学知识素养和艺术素养进行有机的融合,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互相促进和良性互动,进而培养出具有实际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对于素质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娜.广东省高校舞蹈教育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J].北方音乐,2014,(17):133.

[2]刘波.审视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育探微[J].艺术品鉴,2015,(12):260.

[3]刘晶.探究审视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校舞蹈教育[J].艺术科技,2016,(04):413.

[4]王丹.普通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及改革路径[J].天中学刊,2011,(05):138-140.

[5]朱卫.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82+184.

[6]范燕华.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师学前舞蹈教学改革[J].艺术科技,2014,(02):411+414+426.

上一篇:初中毕业班学生班主任评语下一篇:监理工程师备考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