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2024-09-20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精选12篇)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篇1

一、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

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势下, 高校教育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以彰显, 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此背景下, 高校教育管理被赋予了更加重要的意义和更加丰富的内涵;但受到高校管理体制和不良社会风气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中国的高校教育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为彻底解决这些不合理现象, 就需要在深刻剖析并认真梳理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探究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的策略。

(1) 教育管理模式存在弊端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所创立了科层制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是我国高校现存的一种典型教育管理方式, 也是现代化组织管理的典型模式, 科层制的主要特征包括:照章办事, 量才用人, 严格的规则, 明确的职权, 明确的分工并划分等级等级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 无职则无权, 有职则有权等;我国高校教育的管理中所运用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也体现出很多优点, 例如:理性化程度高, 照章办事, 追求效率, 学校组织分工明确等;同时, 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某些消极作用, 同样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例如:过分要求学生和老师对领导的绝对服从, 这种现象造成教师和管理领导之间, 教师与教师之间关系冷漠;官僚主义习气和形式主义作风同样在高校中出现;部分学生和老师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下降, 工作积极性僵化, 不能自由的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等。

(2) 教育管理资源配置不均衡

任何一种高校的教育管理方式, 都是高校领导在一定的教育管理资源基础之上制定的, 没有教育资源基础的支撑, 任何的管理手段都难以落实, 任何的目标都将变得遥远, 由于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对于教育的投入, 受国家对非重点高校和重点高校财政扶持不均衡政策的影响, 重点高校获得了更多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 而普通高校则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授课教室紧缺, 科研仪器设备紧张, 图书资料缺失或陈旧, 学生宿舍条件差等现象,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教育办学质量。

二、改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对策 (1) 转变观念, 完善管理体制

在高校教育必须管理现代化建设中, 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并注重高校教育管理观念的转变, 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加强管理机制的力度, 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专业化和专职化。首先, 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根据工作人员的任用条件和标准, 高度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任用, 并将政治思想素质作为任用教育管理人员的首要标准, 同时要求教育管理人员具有事业心强、政治坚定和奉献精神等优良品质。其次, 高校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年龄、性别和所学知识结构方面合理搭配, 合理设置教育管理队伍的结构, 提高教育管理的实践效果。高校应根据教育管理的发展规划, 制定对教育管理者的保障机制和奖惩、激励制度, 以此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科学考核和改进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制度得到真正落实。

(2) 加强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教育管理中, 高校要加强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实现教育管理者工作的职业化, 推动教育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在教育管理现代化发展过程中, 要准确定位工作人员的不同岗位, 并合理定位其工资、地位和待遇等。将学生作为教育管理中的主体, 更好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明确管理工作者岗位职责和管理权限, 以避免因教学任务过多, 导致管理工作质量下降, 影响工作的综合效果。

此外, 高校可以将不同年级优秀的学生收入到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队伍中, 帮助教育管理工作的进行。优秀的学生自身具有一定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外, 同时又处在学生群体之中, 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活动等。因此, 学校可以设置高年级带低年级形式的辅导员职务, 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助教、助学等岗位, 提高学生实践创造和工作的能力, 还提高了高校教育管理的质量。

(3) 注重教育管理实践

根据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发展的实际需求, 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 注重教育管理实践工作, 提升高校教育管理水平。根据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能力的需求, 对学生制定适当合理的培训计划, 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拉近学生与教育管理者之间的距离, 从而促进教育管理工作者更好的实现实践工作的进行。进行实践工作前, 要对教育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专业教育和培训, 让其掌握专业知识和工作理念, 提高工作技能,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等。

(4) 完善教育管理资源运行和监督机制

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 明确各个管理机构的职责, 以提高学校工作效率, 节省教育管理行政的成本。将市场资源引入高等教育, 例如学校宿舍不足, 学校可引进外来投资, 将宿舍的运营权交给投资者, 一定年限后, 宿舍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在转给学校, 在解决宿舍紧缺问题的同时, 也给学校带来了收益。此外, 还应完善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学生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监督机制的监督作用, 防止权利过于膨胀和以权谋私现象的出现。

综上所述, 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存在各种问题, 我国高校必须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 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 实现高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邱祖发.高校教育管理现代化问题研究[J].学术论坛, 2005, 06:175-177.

[2]杨丽媛.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解读与对策探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 06:107-110.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篇2

1、扦插育苗:是利用植物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切取其根、茎、叶等一部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插入土壤、沙或其它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长成为一独立新植株的方法。

2、移植:将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掘起,扩大株行距,种植在预先设计准备好的苗圃地内,使小苗继续更好地生长发育,这种育苗的操作方法叫移植。

3、种子净度:测定样品中纯净种子重量占测定样品各成分重量总和的百分数。

4、生理成熟:当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之为种子的“生理成熟”。

5、砧木:接受接穗的有根的植物叫砧木。

6、全光雾插:全光雾插育苗是全光照喷雾嫩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简称,是在全日照条件下,不加任何遮阳设施,利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插穗和排水通气良好的插床,并采取自动间歇喷雾的现代技术,进行高效率的规模化扦插育苗的方法。

7、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不用土壤而采用有机、无机材料作基质浇灌营养液的栽培植物的新技术。

8、干梢:幼龄树木因越冬性不强而发生枝条脱水、皱缩、干枯的现象,称之干梢。

9、剪口:修剪时留下的伤口。

10、整形:整形是指为提高园林植物观赏价值,按其习性或人为意愿而修整成为各种优美的形状与树姿。

二、填空题(25分

每空0.5分)

1、园林植物按栽培方式分类认为:露地栽培园林植物、温室栽培园林植物。

2、降低盆栽花卉培养土PH值的方法是常施用(施用硫酸亚铁)、(硫磺)、(腐肥)。

3、仙人掌类嫁接成活关键是(维管束对接)。

4、影响嫁接成活的外界因素有(温度)、(湿度)(空气)、(嫁接技术)。

5、最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壤土。

6、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

7、苗圃道路分(主干道)(支道或副道)、(步道)。

8、肉质果类成熟的特征是:果皮(有白霜或光泽)、果肉(变软)、果色由(绿)变(红、黄、紫等色)。

9、播种或扦插前要进行整地,整地共有(清理圃地)、(浅耕灭茬)、(翻耕土壤)、(耙地)、(镇压)五个环节。

10、土壤施肥根据施用时期和对象不同分为(基肥)、(追肥)和(种肥)。

11、嫁接操作应牢记(平)、(齐)、(紧)、(净)、(快)五个字

12、扦插生根有(皮部生根型)、(潜伏不定根原始体生根型)、(侧芽或潜伏芽基部分生组织生根型)、(愈伤组织生根型)四种类型。

13、移植苗木,除合理安排移植时间外,还要考虑移植地块的(选择)、(密度)、(整地)、(施肥)、(起苗)、(苗木贮运)、(栽植)、栽后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14、用做行道树的落叶乔木出圃规格通常要求枝下高为(2-3)米,胸径为(5)厘米以上。

15、施肥时由于氮肥的移动性(强)应(浅)施,钾肥和磷肥的移动性差应(深)施。

三、选择填空(10分)

1、长日照处理是对(A)的促成栽培 A 长日植物 B 短日植物

2、下列那种现象说明树木水分过多?(B)

A 落青叶

B 落黄叶

C 叶尖焦干

3、仙人掌嫁接时(B)对接 A 形成层

B 维管束

C 髓心

4、夏季植物浇水的适宜时期是(B)

A 中午

B 早晚

C 上午

D 下午

5、切接时砧木的劈口应在(C)

A 髓心处

B 直径的1/4处

C靠近形成层的木质部处

6、嫁接时砧木最好选择(B)。

A 嫁接苗

B 分生苗

C 播种苗

D 扦插苗

7、球根花卉栽植的深度一般为球高的(B)倍。

A 1-2

B 3

C 4-5

8、短日照处理是对(B)的成栽培 A 长日植物 B 短日植物

9、树木营养生长期应施以(A)肥为主的肥料?

A 氮

B 磷

C 钾

10、降低盆栽花卉培养土的PH值应该使用(C)肥料?

A 复合肥

B 有机肥

C 矾肥水

四、判断题(10分)(对的在括号内填√,错的在括号内填×)

1、仙客来的地下部分变态为膨大的球形所以是球茎类。(×)

2、春季气温回升,根系开始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

3、常绿树终年有绿叶存在。是因为不落叶的原因。(×)

4、开花时多浇水花色变淡。(√)

5、榆树为翅果,属于干果类,所以可以采用阳干后贮藏。(×)

6、播种要等到所有种子全部“咧嘴露白”时才行。(×)

7、嫁接成活的关键是髓心对接。(×)

8、一般乔木的土球直径为根颈直径的5-6倍。(×)

9、一、二年生草花的露地栽培多用苗床栽培的方式。(√)

10、根颈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最晚,而解除休眠最早,所以极易受初冬和早春低温的危害而受冻。(√)

五、问答题(35分)

1、幼苗移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分)答:(1)起苗时不要伤根系,要按照不同的苗木确定苗木根幅直径或土球直径。

(2)苗木起出后,要进行临时性假植或用湿润物覆盖,防止根系失水降低移植成活率。(3)苗木栽植时,栽植穴要够大,勿使苗木窝根。栽植的深度要适宜,与原来的土痕迹平或略高,要踩实。

(4)栽植后,在24小时内灌水。

2、播种有几种方法?(3分)答:(1)撒播

撒播就是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苗床上。撒播主要用于小粒种子,如杨、柳、桑、泡桐、悬铃木等的播种。撒播播种速度快,产苗量高,土地充分利用,但幼苗分布不均匀,通风透光条件差,抚育管理不方便。

(2)条播

条播是按一定株行距开沟,然后将种子均匀地播撒在沟内。条播主要用于中小粒种,如紫荆、合欢、国槐、五角枫、刺槐等的播种。当前生产上多采用宽幅条播,条播幅宽10~15cm,行距10~25cm。条播播种行一般采用南北方向,以利光照均匀。条播用种少,幼苗通风透光条件好,生长健壮,管理方便,利于起苗,可机械化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3)点播

点播是按一定株行距挖穴播种或按一定行距开沟,再按一定株距播种的方法。一般行距为30cm以上,株距为10~15cm以上。点播主要适用于大粒种子或种球,如板栗、核桃、银杏、香雪兰、唐菖蒲等的播种。点播时要使种子侧放,尖端与地面平行。点播用种量少,株行距大,通风透光好,便于管理。

3、影响嫁接成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4分)答:(1)温度

温度对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慢和嫁接成活有很大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愈伤组织形成快且易成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适宜愈伤组织的形成。一般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4~30℃),温度高比温度低愈合快。(2)湿度

湿度对嫁接成活的影响很大。空气相对湿度接近饱和,对愈合最适宜。因此,生产上用接蜡或塑料薄膜保持接穗的水分,有利于组织愈合。土壤湿度、地下水的供给也很重要。嫁接时,如土壤干旱,应先灌水增加土壤湿度,一般土壤含水量在14~17%时最适宜。(3)空气

空气是愈合组织生长的一个必要因子。砧本与接穗之间接口处的薄壁细胞增殖、愈合,需要有充足的氧气。且愈合组织生长、代谢作用加强,呼吸作用也明显加大,空气供给不足,代谢作用受到抑制,愈合组织不能生长。因此低接用培土保持湿度时,土壤含水量大于25%时就会造成空气不足,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嫁接难以成活。空气中氧的含量低于12%时妨碍愈合作用。(4)光线

光照对愈合组织生长起着抑制作用。在黑暗条件下,接口处愈合组织生长多且嫩、颜色白、愈合效果好;在光照条件下,愈合组织生长少且硬、色深,造成砧、穗不易愈合。因此在生产中,嫁接后创造黑暗条件,有利于愈合组织的生长,促进嫁接成活。

4、球根花卉露地栽植时因注意哪些问题?(6分)答:(1)球根栽植时应分离侧面的小球,将其另外栽植,以免分散养分,造成开花不良。(2)球根花卉的多数种类吸收根少而脆嫩,折断后不能再生新根,所以球根栽植后在生长期间不宜移植。

(3)球根花卉多数叶片较少,栽培时应注意保护,避免损伤,否则影响养分的合成,不利于开花和新球的成长,也影响观赏。

(4)作切花栽培时,在满足切花长度要求的前提下,剪取时应尽量多保留植株的叶片,以滋养新球。

(5)花后及时剪除残花不让结实,以减少养分的消耗,有利于新球的充实。以收获种球为主要目的的,应及时摘除花蕾。对枝叶稀少的球根花卉,应保留花梗,利用花梗的绿色部分合成养分供新球生长。

(6)开花后正是地下新球膨大充实的时期,要加强肥水管理。

5、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有哪些优点?(6分)答: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也使用基质但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直接用清水灌溉植物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除具有一般无土栽培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特点:

(1)用固态有机肥取代传统的营养液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是以各种有机肥的固体形态直接混施于基质中,作为供应栽培植物所需营养的基础,在植物的整个生长期中,可隔几天分若干次将固态肥直接追施于基质表面上,以保持养分的供应浓度。

(2)操作管理简单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在基质中施用有机肥,不仅各种营养元素齐全,其中微量元素也可满足需要。因此,在管理上主要着重考虑氮、磷、钾三要素的供应总量及其平衡状况,大大地简化了营养液的管理过程。

(3)幅度降低无土栽培设施系统的一次性投资

由于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不使用营养液,从而可全部取消配制营养液所需的设备、测试系统、定时器、循环泵等。

(4)大量节省生产费用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主要施用消毒的有机肥,与使用营养液相比,其肥料成本降低60%~80%,从而大大节省了无土栽培的生产成本。

(5)对环境无污染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的含量只有1~4mg/L,对环境无污染,而岩棉栽培系统排出液中硝酸盐含量高达212mg/L,对地下水污染严重。

(6)产品品质优良无害

从栽培基质到所施用的肥料,均以有机物质为主,所用有机肥经过一定加工处理后,在其分解和释放养分过程中,不会出现过多的有害无机盐,使用的少量无机化肥,不含硝态氮肥,没有亚硝酸盐危害,从而可使产品安全无害。

6、保护地栽培花卉施肥的方法?(6分)答::(1)混施:把土壤与肥料混均作培养土,是保护地内施基肥的主要方法,地栽与盆栽均可用此法。(2)撒施 把肥料撒于土面,浇水使肥料渗入土壤,是追肥或施肥面积大时常用的方法。(3)穴施 以木本植物或植株较大的草花为主,在植株周围挖3~4个穴施入肥料,再埋土浇水。(4)条施 在地栽花卉垄间,挖条状浅沟,施入肥料。(5)液施 把肥料配成一定浓度的液肥,浇在栽培土壤中。通常有机肥的浓度不超过5%,无机肥浓度一般不超过0.3%,微量元素的浓度不超过0.05%。每周一次。盆花用此法较多。(6)叶面喷施 当花卉缺少某种元素,或为了补充根部吸收营养的不足,常以无机肥料或微量元素溶液喷洒在植物叶片上。通过叶片吸收来达到施肥目的。但应注意浓度应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

7、自然与人工混合整形的形式有那些?(6分)答:自然与人工混合式整形的形式有:(1)杯状形:主干一定高度处留三主枝向四面配列,各主枝与主干的角度约45度,三主枝间的角度约为120度。在各主枝上又留有两条次级主枝,在各级主枝上又应再保留二条更次一级的主枝依次类推,即形成以假二叉分枝的杯状树冠。(2)开心形:是将上法改良的一种形式,适用于轴性弱、枝条开展的树种。方法亦是不留中央领导干而留多数主枝配列四方。主枝上每年留有主枝延长枝,并于侧方留有副主枝处于主枝间的空隙处。整个树冠呈扁圆形。(3)多领导干形:留2—4个中央领导干,于其上分层配列侧生主枝,形成均整的树冠。(4)中央领导干形:留一强大的中央领导干,其上配列疏散的主枝。(5)丛球形:此种整形法颇类似于多领导干形,只是主干较短。干上留数主枝呈丛状。(6)棚架形:对藤木植物的整形。按生长习性加以剪、整、诱引工作。

六、论述题(10分)

举例说明促成抑制栽培的措施有那些? 答:(1)促成及抑制栽培的一般园艺措施:A 调节植物播种期和栽植期:调节播种期

不需要特殊环境诱导,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只要生长到一定大小即可开花的植物种类可以通过改变播种期来调节开花期。如翠菊的矮性品种于春季露地播种,6 ~ 7 月开花,7月播种,9 ~ 10月开花;于温室 2 ~ 3 月播种,则 5 ~ 6 月开花。调节栽植期:改变植物的栽植时期可以改变花期。唐菖蒲的早花品种,1~2月在低温温室中栽培,3~5月开花;3~4月种植,6~7月开花;9~10月栽种,12~1月开花。

B 采用修剪、摘心、抹芽等栽培措施 :月季花、茉莉、香石竹、倒挂金钟、一串红等多种花卉,在适宜条件下一年中可多次开花。通过修剪、摘心等技术措施可以预定花期。C 肥水控制

通常氮肥和水分充足可促进营养生长而延迟开花,增施磷肥、钾肥有助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花芽分化。菊花在营养生长后期追施磷、钾肥可提早开花约1周。

(2)温度处理:温度处理调节花期主要是通过温度的作用调节休眠期、成花诱导与花芽形成期、花茎伸长期等主要进程而实现对花期的控制。大部分越冬休眠的多年生草本和木本花卉以及越冬呈相对静止状态的球根花卉,都可采用温度处理的方法调节花期。如瓜叶菊、山茶、白兰、腊梅等,升温可以使花期提前;部分花卉如郁金香、百合等在室内加温前需一个低温过程完成花芽分化和休眠。然后再入室加温处理。应结合休眠控制等手段来调节花期; 二年生花卉、球根花卉,在生长发育中需要一个低温春化过程才能抽薹开花,如毛地黄、桔梗等;对秋播花卉,若改变播种期至春季,在种子萌发后的幼苗期给予0~5℃的低温,使其完成春化阶段,才可正常开花;秋植球根也需要一个6~9℃的低温才能使花茎伸长;如风信子、水仙等;某些花木须经0℃的低温,强迫其通过休眠阶段后,才能开花,如桃花等。(3)光周期处理:光周期处理的作用是通过光照处理促进花芽分化、成花诱导、花芽发育和打破休眠。即长日照花卉:在日照短的季节用灯光补光,能提早开花。相反给予短日照处理即抑制开花。短日照花卉:在日照长的季节,进行遮光短日照处理。促进开花,相反给予长日照处理,就抑制开花。如秋菊或部分寒菊推迟至元旦、春节开花,采用灯光照明加光的长日照处理。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芽分化前,用100W 白炽灯加光,有效照明半径2.23m,每日光照时间保证14.5h,65~70d。即8月每天加光照2h,9月2.5h,10月3h,11月4h,结束加光处理后,花芽分化。在温室中保持湿度15℃以上栽培65~70d,正常开花。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篇3

【关键词】高校;高等教育;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而高等教育,是国家专门培养高级人才的教学过程。高校,即高等学校,是专门为国家人才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其教育管理模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专门的高级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高等教育建设的投入,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及学科建设的进步与发展。但是在许多高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各种各样问题,从而阻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

(1)对学生行为的管控较扎实。许多高校在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上比较重视,有的把学生日常行为的表现作为考评标准,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

(2)工作制度得到比较有效的落实。许多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都重视工作制度的健全与落实,从而使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

(3)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较及时。许多高校都非常重视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会通过党团活动、开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

(4)心理疏导和化解较有效。各高校都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并通过个别沟通、心理讲座等形式对思想负担重、存在心理疾患等情况的学生进行疏导,使学生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

二、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

1.教育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现代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要求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实行素质教育。但是,现代高校的教育管理依旧是以传统的应试型教育为主,并没有把实践真正地纳入教育管理计划当中,即使在学生学习中加入实践活动,但大都以辅助学科性知识为主,并没有达到真正的要求。

高校也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其教育管理应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主。但是,现代高校的教育管理大都还是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评判标准。

2.教育管理模式与现代教育管理新观念不相符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大多延续传统的行政性管理,但是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是提倡发展“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沟通”的平等式的教育管理。但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是自上而下的传达式的遵从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对于学生,对于新任的高校教育管理人员也是不利的。

3.忽视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管理

我国学生从小就开始接受思想教育,学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也是逐步递延的。在学生进入高校后,虽说其价值观、人生观等各类思想都已趋近成熟,但学生处在全社会大发展的環境里面,某些思想的影响还是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学生进入高校后,高校却在在思想教育管理方面放松了对学生的掌控,进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变化。

4.对于教师的考核制度不完善

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直接工作者,其素质的高低往往最容易影响学生。部分高校过分追求规模扩大,从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考核,而且教师的考核制度也不完善,导致某些不适合于高校直接工作者的教师仍然在其工作岗位上执教,从而影响学生的教育管理。对于高校的另外一些老师,其热爱自己的岗位,但是其在教授时却无法发挥自己真实的能力,无法对学生教授有用的知识内容,这种教师虽然受学生欢迎,但是其还是不太适合此岗位。解决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问题,有利于高校自身继续优化发展,对于我国走教育强国的路线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

三、现代高校教育管理问题的对策

1.加强教育管理模式完善

现今高校的行政性教育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社会所需的、学生所需的都是“以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沟通”的教育管理模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品格,教师作为课堂引导者带动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等特点,这样不仅锻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控制的能力,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下所培育出来的学生,其素质大都较高,就拿自信心来说,完善的教育管理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空间,在培养学生专业性技能的同时,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也会相应的得到提高。

2.不断创新教育管理理念

现代高校要真正地响应国家的号召,实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更具适应性。而学生在未来的好的发展对于高校也是一种无形的宣传,其他的片面的宣传方式与这种无形的宣传是无法相比的。高校对于自身教育管理理念应该具有大胆创新、积极革新的胆识与魄力,要与社会相接轨。高校在教育管理中应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性的知识再强悍,如果其实际操作能力不好,也是很难将其自身的想法转变成现实,从而为社会所服务。且广泛的理论知识,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再加上学校对于其与社会所需技能相符的培训,高校所培育出的这样的人才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端专业人才。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也要改变单一性的以学生成绩评判学生的方法,学生的成绩只是学生学校生活所体现的一个方面,当今社会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的也是具有一定关注度的。现今社会所需的是全面发展的能力,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等都是社会所注重的。

3.健全教师的考核制度

教师队伍是学校最为基础,且最有力量的资源,是教育管理最为直接的工作者。教师直接面对学生,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高校提高学生素质,就要加快完善教师考核制度的步伐。考核制度的完善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整体水平,还可以发现教师中优秀的人才,储备学校行政部门的管理资源。

教师的高素质,对学生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才能保证学生在学校真正有所知,有所学;教师认真、诚恳的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学生们才会真心接纳教师的教导和批评,利于教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4.创新高校思想教育管理方式

创新思想教育管理方式必然是高校在思想教育管理上的一大进步。对于学生,思想辅导员可以采取引导性的方式,“说教式”的教学方式存在、使用的时间不短,必然存在其自身的独特优势,但是引导性的方式,以学生的步伐为主,更能让学生适应老师进行思想教育管理的节奏,使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不至于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或者思想辅导员可以利用讨论的方法,加之自身的引导,让学生带着健康、积极的思想去讨论。这样的方式更能让学生接受,学生同龄人之间思想的碰撞,更利于学生对于思想教育管理的接受,对思想辅导员而言,学生新时代的想法也是思想辅导员自身知识的补充。高校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时,要有一定的原则性。像是具体化的原则,思想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管理时,空泛的知识内容和架构很容易使学生厌烦,思想辅导员可以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和具体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具有实际的教育作用,学生对于实际化的问题还是较为感兴趣的。

四、总结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特定场所,只有不断优化发展,才能保证高校输出具备为国家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因此,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我们需要不断的发现自身教育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保证自身发展的正确性、有效性,为我国教育强国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赫鑫.关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地名,2007(04)

谈我们高校现代园林教育 篇4

关键词:园林教育,园林专业,问题,对策

一、我国园林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许多院校只看好园林专业目前的就业形势, 盲目扩招而缺乏对专业发展的长远打算, 教学质量不高。由于目前园林业的蓬勃发展, 社会对园林专业人员需求量较大, 就业形势看好, 使人们看到园林教育广阔的发展前景。除了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大量扩招外, 其他建筑、师范、艺术类甚至综合类院校也纷纷开设园林专业。教育的发展既要有数量的增长又要有质量的提高。不顾质量提高的数量增长从表面上看是一片繁荣的景象, 而实际上造成园林专业定位不清, 只能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增长。从而使园林教育的发展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

2. 出现不同院校对园林专业的不同解释, 课程设置相异, 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园林实际上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边缘学科, 是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建筑学、工程学、土壤学、生理学、植物学、生态学、美学以及经营管理等多门学科。

由于园林专业具有多方面的特征, 其培养目标往往跟着院校的性质走。目前, 我国高校开设的园林专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农林院校的园林教学体系;一类为建筑院校的园林教学体系, 还有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风景园林专业, 侧重于环境艺术的设计。这些园林教育的课程设置往往以自己院校所擅长的专业为主。例如:一些艺术院校开设的园林专业课程, 却过分地强调园林的美学、过分的以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园林专业, 加大艺术类的课程比例, 而忽视植物的种植规划和搭配, 忽视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的改造。而一些建筑类院校也是轻视植物景观等方面的教学, 不同类的学校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可见, 目前, 我国园林学科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无论哪个或哪类性质的院校, 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标准。只有这样, 毕业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才能与参与公平的社会竞争。没有学科基础的所谓特色只能是纸上谈兵。

3. 软硬件设施跟不上, 与外界实践基地交流合作不够。教师的质量是园林教育发展中的关键性因素, 部分教师利用自身的知识优势和高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 在外搞工程项目, 分散了教学精力。另外一些院校在任课教师的安排上存在“近亲分配”的现象, 无视教师所学专业安排授课科目和任务。硬件方面, 硬件方面主要是绘图室和进行规划设计的专用电脑设计室, 随着电脑的普及, 现在许多园林设计作品都是在电脑上设计绘制的。完备的实验室及良好的电脑设计室是园林教育中不可缺少的, 事实却是许多院校普遍存在着电脑设备不足的问题。另外缺少苗圃, 即便有的院校建有苗圃也是面积不大, 种类数量少, 品种不全, 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园林教育发展的需求, 以上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学生认识树木、花卉品种的水平。一定程度上限制和影响课教学水平的提高。

园林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学科, 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应加强与外界交流, 比如走出校园到企业参与实践, 这样既可以了解体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哪些知识方面需要加强, 也可以反馈教学方面的不足, 及时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可以解决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的问题。在这方面, 许多院校做得不够。

二、建议及对策

1. 以质量求生存, 抓好园林专业基础的同时突出院校特色, 高校应从盲目扩招追求数量转到提高教学质量的轨道上来。首先, 园林专业教育在突出体现园林专业综合化发展趋势的同时应制定统一的基础课程标准。在这个基础之上, 各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院校性质和市场定位有所侧重地发展, 不断强化自身的特色。依据科学化、合理化, 紧密结合市场, 培养市场需要的园林专业人才的原则,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优化, 整合课程体系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质量为目标制定与院校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保证园林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 提高软硬件质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改革传统教学手段。不断适应新形势, 加强教师的定期培训, 增强教师创新水平和授课技能,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如电脑设计室, 绘图室等, 在教学中引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容量大、直观性强、等传统教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 起到了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使教学手段从传统的方式向教育技术现代化转变, 部分主干课程如:花卉学, 园林植物配置, 等最好实现网络教学。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园林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必须充分重视综合性的实习,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为学生提供参与真实工程建设的机会, 让他们通过企业和相关单位感知专业的特点和行业性质, 增进学生的职业感性知识, 通过实习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城市的各种城市园林绿地, 房地产公司等观察实践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过程中, 学生也可发现自身知识的弱点和不足, 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 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的园林教育所遇到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 需要不断地解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为发展方向, 把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 深化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信随着我国园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问题也将会在发展中得到解决, 园林教育事业会大踏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韩鹏, 董君.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与课程建设探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篇5

激励机制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质上就是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四者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在高校管理中,可合理地运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便可更好地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更好地实现各项目标。

一、激励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调动教职工积极性

长年累月地从事着同一项工作,任何人都会出现“职业倦怠”。对于高校教职工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教学的工作环境本身就比较单一和枯燥。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善,高校就会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活力,这会严重影响高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要避免这种现象,可以用激励机制来提高士气,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激发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地钻研新教法,尝试新教改,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二)提高教职工工作效率

研究表明,一般人只需要发挥出20%~30%的能力便足以保住饭碗;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工作能力会发挥出80%~90%,巨大的差距是激励作用所致。可见,如果激励水平很低,且缺乏足够的自动力,必然不会有好的工作业绩;反之,受到充分的激励,发挥出巨大的热情,必然会有出色的表现。有效地激励可以满足教职工个体发展并实现组织管理目标,真正地达到双赢。

(三)加强高校凝聚力

教职工既是管理对象,又是依靠对象,高校管理者要运用激励机制进行科学管理,不能将教职工看成一般的雇佣者,要让他们有主人翁意识和心态,这样队伍才会稳定、人心才会齐聚。运用激励机制时要多与教职工进行高效沟通并换位思考,让教职工感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这样的感情激励,可以增加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高校管理中的激励手段

(一)目标激励

是鼓励人们努力工作的一种有效刺激因素,也是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目标设置恰当、合理和科学,配合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就会起到预期的效果。当今高校管理中,管理者应为教职工制定长远的职业培养和规划目标,并明确实现目标的途径、意义和相关利益,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理想激励

一个人的理想和精神境界对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教职工的事业心强、思想境界高、责任心强,那么他的`工作积极性就能很好地保持。因此,高校管理者要鼓励教职工树立目标和远大理想,积极倡导他们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达到调动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三)情感激励

情感因素在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情感激励的最大特点是关心、爱护、帮助、理解和尊重被管理对象。在现代高校管理中,情感激励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处处受到重视和尊重,与物质需求相比,被尊重和被关心的需求更为强烈,只有充分地运用情感激励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激发工作热情,才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校。

(四)绩效激励

高校管理者要将足够的独立权和自主权放还于教职工,让其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在放权的同时,要建立系统的绩效考评体制来衡量工作结果,这样才能让他们明确差距,迎头赶上。在高校管理中,要坚持任人唯贤,坚持唯才是用。但奖励和惩罚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运用升降激励也必须坚持升降得当的原则,因为奖对一人,就会鼓舞一片,罚对一人,就会教育一片。

(五)榜样激励

可以树立普通人的先进典型事例进行示范效应,用榜样的先进思想、优秀品质和模范行为来影响教职工,使其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另外,也可通过领导者的率先垂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教职工,因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高校管理中校长自身模范作用非常重要和关键。通过这种方式,教职工就能对照榜样的事迹和言行,克服自身的缺点,改正自身的不足。

三、高校管理中实施激励机制需注意的问题

(一)把握激励的分寸

“时”,即激励时机,何时采取激励效果最好。有助于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频”,即激励频率,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和复杂程度、教职工对激励频率的适应性、学校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来决定。“度”,即激励力度,激励力度须适度,既要考虑可行性,又要注意奖励标准的连续性。

(二)保证激励的公平与合理

保证激励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人们习惯将自己与条件相似的人进行比较。在日常的评优和嘉奖时,只有做到公平的激励,才能真正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高校管理者要慎用惩罚,多用奖赏。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合理地进行批评和教育,尽量避免使用扣工资和减假期等硬性手段。尽管严厉的惩罚能起到一时的效果,但长期以往会挫伤教职工的积极性,对高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篇6

一.高校体育教育现状

目前,虽然我国各大高校都开设了体育课程,但是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仅仅是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教育任务,因此在体育教学方面关注较少,教学理念十分陈旧,学生在学习中倍感枯燥乏味。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项目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也阻碍了体育活动在高校的广泛普及,导致体育教学的作用难以得到切实发挥。

同时,很多高校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十分欠缺,体育教师数量较少,专业的体育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以获得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

另外,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经为体育课程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但是设备的应用程度较低。一部分体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足以操作教学设备,另一部分体育教师则认为现代化教学设备操作复杂,不愿在教学中予以应用,导致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价值的充分发挥。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一)促进体育教育知识更新

创新是当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新时期学生多元化的需求,教育手段、教育内容等都需要不断更新。体育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了生物、数学等方面知识,而不同学科知识的更新也能够促进体育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教育内容、方式等的创新。现代教育技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源和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教师不仅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资料,同时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与各地体育工作者进行交流学习,加快了体育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对我国体育教育改革中教育理念、知识的更新有重要作用。

(二)实现远程继续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补充、更新自身知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才能切实满足高校体育教学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技术随时随地补充自身专业知识,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为学生提供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实现了体育教育中教学方式的改革。例如在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向教师请教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从教师处获得相关的参考资料,教师也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观看远程教学课程,及时更新调整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一)在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应用

传统体育教学方式十分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够为体育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注入新的活力。例如在学习健美操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播放健美操的视频,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注意力会被视频吸引,能够主动关注视频中的健美操技术要点。同时,在学习分解动作时,教师也可以运用这一技术向学生展现分解动作动态图,使学生细致了解每一动作,并在反复观看中巩固记忆,消除教师亲身示范在时间和学生理解方面的限制。

(二)在体育教育教学管理改革中的应用

传统的体育教育中,往往需要教师自行记录学生动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指导,学生很难根据教师的描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即使经过教师指导也难以立即纠正错误。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学习羽毛球时,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实战对练的实况录制下来,并在训练结束后,要求学生一同观看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更正。

(三)在体育教育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中包含相关的教育管理系统等。学生能够通过管理系统自主选择需要的课程项目、上课时间等,教师也能够运用这一技术对学生平常课上表现情况、测试结果等进行记录、总结,并将学生成绩评价上传到网上,供学生查阅。同时,学生也可以运用这一系统对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级性评价,为学校考评教师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结论:

在教育事业深入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也亟待改革。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力量,具有更新教育知识、实现远程教育等功能,学校应充分运用这一技术,实现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现代高校机房的管理模式 篇7

1 机房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4 机房配置差异性大

由于高校机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机房投入一般是分批进行,这就使的各机房设备存在很大差异性,目前,就我们学校而言,最早建设的机房和最新建设的机房时间跨度有近10 年之久,因此,造成机房之间机型和台数都存在一定差异。

1.2 机房应用环境复杂

由于各机房主要承担的课程不同,除安装VB、VC、office等一般通用软件外,机房还被安排安装各类专业性较强的专业软件,如unity3D、Oracle等,这样使的机房应用环境比较复杂,软件之间容易产生冲突。

1.3机房电脑负荷重

学校机房除了承担一般的上机实验课外,还作为各种专业理论课和各类标准化考试的场所,因此,每台计算机的负荷都比较大,长此以往,机器老化和损坏将成为机房中最严重的问题。

1.4 机房难以管理

学校机房为学生提供晚自习场所,学生在机房能自由上网浏览信息,但随着而来的是学生上网规范的管理,如何在机房杜绝学生浏览不良网页也是在机房管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现代机房管理模式

过去,机房内电脑软件单一,使用率不高,一个老师监管一个机房基本能满足机房管理的要求。但随着机房数量的不断增多,传统的机房管理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机房的管理要求。机房老师长期处于疲惫状态,没时间学习科研。而另一方面,学生恶意修改系统参数,破坏电脑设备,让机房老师防不胜防。针对目前出现的新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管理意见。

2.1合理安排机房工作

目前,计算机专业划分越来越细,除了传统的软件工程专业外,还有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等专业,合理安排机房,可以让机房老师长期从事和某专业相关的机房管理,有利于机房老师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2.2采用专业的机房管理软件

硬盘还原卡是一款针对大学校园设计的机房管理软件,该软件具有很好的机房管理功能。通过该软件能防止对硬盘的删除、写入操作,在你退出系统后,能完全恢复到上机前的状态。通过划分操作系统,将软件分门别类的安装到不同的操作系统中,有利于机房的使用和维护。通过系统同传功能,能迅速地将一台计算机硬盘上的全部内容拷贝到另外一台计算机上,避免了过去重装系统后,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安装专业软件的缺点。

2.3 建立教学监控系统

针对机房数量大,机房老师管不过来的问题,可以采用视频监控的方式予以解决,目前市面上很多监控系统都提供了9画面浏览方式,通过监控窗口,机房老师可以很好的观察多个机房学生上网的情况,一旦发现学生浏览不良网站,机房老师可以立即予以阻止。

3 结语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催促着高校机房管理的不断更新,为了满足学校日益增长的教学科研需要,本文探讨了普通高校的机房管理模式,所有的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使管理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是所有管理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永恒话题。

参考文献

[1]张瑶,刘树青,陈荷燕.高校机房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9):7-8.

[2]陈翠竹.高校机房软硬件的维护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2010(21):31-32.

浅析我国高校现代舞教育 篇8

1、现代舞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为当今舞坛的一支主要力量。它的迅速兴起及非凡成就的取得, 本身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文化标志, 也是中国文化吸纳、借鉴、融合世界现代主义文化的一种直观体现。此时, 舞蹈教育更加显现出它的兴盛, 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兴办和开设现代舞课程, 为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现代舞的定义

现代舞是20世纪初在欧美出现的舞蹈形式, 是在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用新的舞蹈手段表现自我、表现自然、表现社会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训练、创作和表演上, 不存在任何普遍的规范, 每个艺术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思想、感情乃至性格自由发挥, 建立自己的法则。现代舞只是对这一舞蹈类型的统称, 并不概括其中各种流派的全貌。

3、现代舞的构成要素

时间、空间、力度是现代舞建构起来的三大要素。现代舞的原材料是以自然节奏为基础的身体动作和停顿。时间通过动作的节奏、长度、加速、减速来识别。空间通过水平面、垂直面和三维交叉面这三个基本的空间平面, 以及不同的对角线来识别。这样的要素就把整个舞台的三维空间利用得淋漓尽致, 是舞蹈真正的把舞台的所有空间和点、线、面的变化以和编导和艺术家的思维语言表现给观众。这样的现代舞蹈要素思想要远远的超过中国古典的“动作加技巧”的思想。这就是现代中国舞者、编导和艺术家们接受现代舞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现代舞教育存在的问题

1、现代舞教学在高校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不够明晰

高等院校舞蹈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弹性素养限选课、任意选修课构成, 现代舞教学则是安排在专业限制选课的舞蹈编导中, 而且大多高校都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才开始开设现代舞课程, 从学科的设置上来说现代舞教学在舞蹈教学中没有独立的地位。比如, 无论是像北京舞蹈学院, 上海戏剧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这样的艺术类专业院校, 还是北京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这样的师范类综合大学中都没有以培养现代舞舞蹈者为目标的专业, 大部分现代舞的课程都分散在舞蹈编导, 社会舞蹈等专业中。在艺术教育中, 现代舞教学课时少。现代舞训练课程课时远比芭蕾和古典舞民族舞要少, 而在国外是正好相反, 如英国就是以现代舞为主课, 芭蕾和民族舞为辅助的。

2、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高等院校从事现代舞教育师资数量小、自身素质欠缺, 不仅影响现代舞的发展, 而且使得现代舞教学形式趋于形式化和单一化。现代舞是一门独立的艺术, 它并不从属其它艺术门类也不是附属品, 好的现代舞作品是能陶冶人的情操并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现代舞是一种文化, 它给人们以崇高想象与理解。而我们有时见到那种远离生活, 远离传统, 主题含混, 语言模糊, 内容与形式脱节、单纯强调舞蹈本体的现代舞校园作品。这些节目的形成, 是由于某些现代舞的教师缺乏生活更缺少编舞知识, 他们的文化底蕴很浅, 编舞如摆积木一样来组合动作, 很少考虑舞蹈的主题内容, 显然搞出来的节目, 形象不鲜明又不生动, 这样的舞蹈生命很短暂。

3、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并没有现代舞表演方向的专门培养目标。在一些专业院校现代舞教学是以现代舞编导为培养目标的, 如北京舞蹈学院, 其他学校只是将现代舞学习作为了解风格性学习。所以现代舞教学要不就成为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欣赏课程, 要不就成为一门培养学生技能的课程。现代舞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以提高技能及欣赏水平为目的, 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艺术情趣及对“美”的认识为中心, 而现代舞蹈的课程设置更多的是技能性的培养。

三、推进我国高校现代舞教育的对策研究

1、改进管理者发展现代舞观念

现代舞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得不到重视, 我们要从民族文化的深层次来建构现代舞的观念。如果把现代舞这种舞蹈文化范式简单地看成是中国的舞蹈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舞蹈形式的适应, 或者看成单纯跟上西方现代舞的发展步伐, 那么, 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将陷入一个被动的境地, 现代舞的教学过程也将成为一个单纯被动移植西方现代舞的舞蹈形式。美国科学家萨顿指出:“对思想传播者来说, 最大的障碍不在别处, 而在人的头脑中。”要建构现代舞的观念, 需要从自己的民族文化中去寻找和建立。中国的现代舞教学者能够参与的只有自己的舞蹈文化, 能够理解的也只有自己民族舞蹈的人文精神。对现代舞的接受, 最终还是只能在中国现代舞者去寻找依托。内隐于教学者和管理者的对现代舞价值的判断、情感的色彩和思维方式如何转换、何以转换都是树立现代舞观念的问题。教学者和管理者对待西方的艺术文化的态度和行为是现代舞观念是否能够树立的关键。中国舞蹈界首先需要一个能够促使中国舞蹈发展的共同旨趣,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宽容精神、开放的倾向和自由的气氛。

2、加强现代舞教育的师资培养

要培养智能型和知识型的现代舞教师, 要求现代舞教师从生活出发, 以传统文化和肢体的多元性, 以现代社会的新观念, 从旧模式中跳出来而广泛利用生活和传统, 并能用国际舞蹈知识来创作出新型的舞蹈。注重师资素质的提高, 一方面, 提高现代舞教师对现代舞技法的掌握。现代舞是以人体自然的动作组合和强调对人的情感及其行为作为表现主题的展开。现代舞教师在教授现代舞的过程中也要联系现代舞所侧重的基本功, 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 是对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知识需要有一个再提高的学习过程。只有培养出具有复合性知识结构的教师, 才能培养出复合性的人才。因此, 有必要时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再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可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 也可以以讲座的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再者, 加强现代舞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普通高校现代舞教育也是一门科学, 跟其它舞蹈专业学科一样, 也有特殊性及复杂性, 也存在着学术交流问题。这种学术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封闭的艺术素质教育不可能适应信息时代大学教育的要求。

3、建构现代舞专业课程体系

舞蹈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横向发展, 也要重视专业知识的纵向和全面发展。首先, 现代舞蹈教育要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及创作什么样的作品为重点。学校培养舞蹈人才, 应该从简单型和单一型人才向知识型和复合型人才方面转化, 毕业后只会跳不会编, 对美学、文学、音乐、舞美、民族学、建筑, 自然科学、心理学, 哲学以及其它知识一无所知, 显然是不合格的人才。有了知识还必须具有科学头脑去把握信息、提高技能, 否则必然落后于别人。其次, 现代舞教学还要注重与其它人文科学学科相融合。在培养大学生艺术技能的基础上,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评价能力以对事物特有的艺术洞察力, 还应该将现代舞与其它人文社会学科转化成综合的感受力, 即舞蹈教育的重点应从舞蹈本体转移到与其它学科的结合上, 如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建筑学的结合。再次, 要编著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舞教材, 现代舞教材不能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 还包括学生对现代舞艺术本质和精神内核的理解, 也就是说现代舞教材的编写要围绕现代舞的教学内核, 还要紧紧围绕内核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2]潘丽.强化编创教育完善舞蹈教育模式[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 (4) .

[3]陈映雪.在“身心合一”的情感世界中舞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3, (4) .

[4]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M].商务印书馆, 2000.

[5]梁漱溟.人心与人生[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4.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篇9

1 现代高校教育中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

信息社会需要大量的实用型人才, 因此除了培养研究型人才, 高校还应重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课程在信息技术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并且它所具有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也告诉了我们一个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具体途径:在对高校学生进行培养的具体过程中, 应以市场需求为前提条件, 以实践性和应用性为基础, 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教学宗旨。大多数高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社会一线的具体事务, 而现在基本上所有行业都少不了计算机的协助, 这样, 更加使得在高校教育中必须开设计算机这门课程。因此, 现代高校对计算机教育要尤为重视, 计算机教育不仅有利于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还能够有助于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增加高校的竞争力。

2 现代高校计算机教育的教育策略

2.1 与时俱进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 改进教育理念

现代高校中的很多专业都是用计算机作为基础或辅助的工具, 比如会计电算化、模具中的制图和设计、酒店管理等等。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初高中就已经普及计算机的基础教育, 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校, 更需要改进教育理念, 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适应信息社会的变化发展。不同时期入校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掌握程度不尽相同, 这是由于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有些学校小学、中学或高中时就开设, 这样, 有些学生小学时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的相关教育, 有些学生是到中学时才开始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 还有些学生则是在高中时就已经开始学习操作系统的使用、办公软件的应用等。另外, 现在计算机已经在家庭开始普及, 还有许多的网吧、假期电脑学习班的开设, 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已不是毫无所知, 高校对学生的计算机教育也不需要从零开始教学。计算机科学这门课程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 还可以使他们接触许多的实践操作。因此进入高校后, 如果把学生已经学过或会操作且很熟悉的知识再一次学习, 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又浪费他们的时间与金钱。基于这些原因, 现代高校应深入研究考虑面对不同时期入校的学生应怎样改进教学理念, 其教学内容应如何与时俱进。

现代社会需要大量实用型人才, 所以在制定计算机基础教材和教学内容时, 应视社会需要而定。也就是说, 高校应针对社会所需要的计算机技术人才制定教学的基本方向, 根据这个方向来选择教学内容。高校为了能随时掌握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人才, 就有必要进行社会调查, 其中校企联合是最好、最有效的调查方法。校企联合就是学校和企业进行供求联合合作, 由此了解社会当前所需计算机技术的方向, 并深入分析了解未来社会对计算机的可能需求, 明确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向。

2.2 别创新格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模式, 实现校企联合

目前大多学科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 这是普遍常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对计算机学科来说, 其计算机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关系不同于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 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因此计算机学科并不适合这种教学模式, 我们必须别创新格计算机教育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采用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模式, 最好的实现方法就是校企联合。计算机专业是较注重实践操作的一门学科,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课程时, 无论是日常的操作使用, 还是大型程序的编写, 即使是一无所知, 也可以先进行实践操作, 若在实践操作中遇到问题、难题时, 学生可以去查找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得到解决方法, 然后解决遇到的问题。

实现校企联合, 不但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与发展, 还为这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的实现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和企业的这种供求合作关系, 不仅使学生在学校时就把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互相印证补充, 还能通过在企业的锻炼, 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校企联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人际交流的能力, 有助于提高其分析、解决的问题能力, 有助于养成他们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3 结束语

在现阶段信息化的社会里, 现代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实施是一项长期而坚巨的工作, 这项工作没有停止, 我们对它的思考也不会停止。面对它我们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很多的问题要思考。当我们讨论和解决了一个问题, 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 通过这样不断的讨论, 才能更好地做好计算机教学的工作, 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出色的实用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 篇10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现状

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 其根本点在于思想支配行动。青年大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完整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质, 但学校的这种教育是不是就一劳永逸, 他们走上社会后是否就不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的青年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 并开始思考这一阶段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问题。当前,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在教育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 教育目标与社会要求脱节, 自我认知与社会生活脱节。理论联系实际,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找到衔接的法宝。

1.2 教育队伍管理缺乏创新理念

在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工作中, 很多都是直接采用学校的规定对教师进行管理, 很多时候都是没有创新, 在教育的似乎也是直接把教学知识灌输给学生, 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教学, 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 对知识的理解不全面。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教学上, 对以往这些教学实践, 教学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对于现在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就焕然一新, 这些管理方法也就不能够很好的使应教学, 所以我们要改革管理方法, 对思想政治教学队伍的管理不断的进行创新。

1.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能力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完善, 对人才的需求相当大, 为了能过满足社会的需求, 高校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教师工作能力上面,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教师的管理工作, 同时解决教师的资源不足的问题, 保证思想政治教学任务能顺利完成, 并且加强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教师的素质, 提高教师工作经验, 也就需要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管理工作。

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管理的措施

2.1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具有渊博的学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博学多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信其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渊博的学识表现在精通所教学科方面和掌握新知识方面。随着我国对教育工作的重视, 对高校教育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要求高校在教学中改革教育队伍的专业素质, 不断的创新完善教师素质和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增强业务素质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持以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育人目标导向。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上, 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第三, 应特别注意学生当中的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 帮助他们融入学生主流群体, 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第四, 应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保持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平等, 才能促使学生与教师之间良好交流。

2.2 培养教育队伍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保持对工作理性的思考, 通过反思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 总结出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找到自身与学生学习上契合点, 达到自身与学生心灵上的相同。首先就是要爱自己的工作, 当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就要热爱思想政治教育这份职业, 将自己献身于教育事业中来, 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和意志。听从领导的安排, 认真的去完成自己的任务, 不断的培养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2.3 培养教育队伍的综合业务能力

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力量, 在德育教育中要重视教师的地位, 也要配备合适的教师资源,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要选择德才兼备和教学能力的充分教学思想的教师力量, 让教育工作受到真正的重视, 同时也要将学校的各种教学途径有机的结合起来, 发挥出德育师资的应该有的教学能力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培养的学生不但要求有广博的理论知识, 也要有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到全方面发展。

结束语

高校要从坚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信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及综合业务素质, 培养教育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这几个方面, 管理思想政治队伍, 努力为祖国培养出新一代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雷随斌.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J].西南大学, 2010 (4) .

[2]蓝艳.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07) .

[3]韦彦源.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德育工作实践体会[J].职业教育, 2012 (4) .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体制论纲 篇11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与机构设置现状

1.电化教育与电教中心

“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中,电化教育真正获得迅速发展的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1978年至现在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期间中央和各省市的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各高校纷纷建立了电化教育工作机构——电教中心,并积极购置电教设备,开展电化教学。从此中国的电化教育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2.计算中心及网络中心等机构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微型计算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高校纷纷购置大批微型计算机建设起了计算机实验室。由于新型的计算机技术应用面极宽,各系部专业都要开相应的课程,使得计算机实验室的需求量很大,学校为了统一管理和提高使用效率,将计算机实验室统一规划和建设,于是就产生了一个专门的工作机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中心)。应当说,早期的计算机实验室或计算机中心的管理模式属于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在高校中它归属于实验室系列管理,而当时电教中心已经是独立的管理模式了。在当时的情况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还没有得到发展,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将作为一种媒体进入教学领域,所以计算中心和电教中心作为两个工作职能不同的机构而存在是理所当然的。不可能将计算机实验教学纳入到电化教学的范畴中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高校中的计算中心已经是不亚于电教中心的专门工作机构,完成计算机实践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工作任务,其人员在规模上也超过了电教队伍,特点是队伍较年轻化,业务素质高,掌握计算机技术。

90年代中期以后,Internet异军突起,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世界进入了网络信息的时代。作为教育主阵地的高校,纷纷兴建自己的信息网络,校园网建设成为各高校的首要议题。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建成,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工作机构——网络中心。网络中心的队伍更加年轻,业务素质都很高,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今天,除了网络中心以外,有些高校还专门设置了CAI中心或多媒体教学中心等机构。都是为了适应多媒体教学大力发展而产生的。

机构管理职能划分不清的问题

随着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都应用到教育与教学中来,如多媒体教学以其卓越的多媒体教学功能,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而传统的视听教学则逐渐在萎缩,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电化教育的应用模式也呈现了多样化,特别是朝着多媒体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了。于是在学校中三个中心的工作内容逐渐接近,并且出现了工作范畴的交叉。电教中心申请建设多媒体教室搞多媒体教学,计算中心搞计算机辅助教学也要上多媒体教室;网络中心建设管理校园网,电教中心管理电视教学网,并且也要上多媒体综合信息网络;三个中心都在搞计算机CAI、多媒体课件,以及三个中心都要抢远程教学等等。于是。大家都在争现代教育技术的地盘,大唱“三国演义”。

多头管理以及工作范畴出现交叉,使得各个部门不能准确地各负其责,很多事情大家都管又都不管。难以协调。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建设等方面也难于做到统一的、长远的规划,给相关职能部门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按三个中心的机构设置,并给予他们一个比较准确的工作定位的话,那么一般会理解为:电教中心管电化教学(仍然是常规视听媒体为主,并包括宣传教育工作),计算中心管计算机辅助教学(当然也包括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网络中心管校园网和远程教学等等。显然,对电教中心的工作内容来说,比较常规、陈旧、需求逐渐萎缩,不利于发展,即使更名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也难名副其实!

集中管理与职能定位

关于电化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和范畴,电教理论界已争论很久,其实两者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方向是一致的,内容也是基本一致的,但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更广泛一些,它包含了过去我们不曾注重的学习过程的设计等内容。现在看,不管是视听媒体也好,还是计算机媒体也好,或是信息媒体也好,它们应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是教学媒体,都属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范畴,就应该集中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麾下。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是国家教育与教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起着骨干和导向的作用。当前,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从机构调整人手,本着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优化机构设置、统一管理、避免“多中心、小而全”的原则,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管理机构,以确保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状态下良性发展。将现有的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多媒体中心、网络中心等机构撤销,合并重组为一个新的机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合并后的队伍趋向年轻化,人员的业务素质有所提高,解决了过去电教队伍人员老化,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业务工作的合并,使得更多的人得到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有利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利于优胜劣汰。

新组建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能定位应该是具有管理职能的教学单位。其教学职能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推进教育与教学的现代化。管理职能是制定并执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规划,统一管理电化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计算机网络与远程教学以及其他宣传教育如校内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等等。当前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构的工作任务

根据高等教育和高校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必须继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这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否则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就会失去它的作用

和地位。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机构的工作任务也将围绕这个中心全面展开。

1.转变观念,将工作深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转变观念就是要以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界定的范畴规划今后的工作。要从过去只注重教学媒体技术的应用,转变到既注重媒体技术、又注重教学过程设计;要从过去单纯的教学服务型,转变到参与教学过程设计的教改型。具体说就是要深入到教学中去,与任课教师一道,参与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此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高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能否持续发展,其关键的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现阶段加强队伍建设可采取培训和引进两种方式,主要是培训。培训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现有的现代教育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分层次的培训,内容主要由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方法、计算机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软件设计技术等等。通过培训提高人员的教学设计、技术应用、理论研究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二是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业务技能的培训,强化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引进,就是要引进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计理论、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专业人才,充实现代教育技术的骨干队伍。

3.大力加强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建设

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并继续巩固电教常规媒体的阵地。充分发挥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长处。这样就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可以大力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软件建设

软件包括电教音像教材和计算机CM、多媒体教学软件(课件)。近年来,传统的音像教材逐渐向课堂上插播用的音像教材。并向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开发制作工作一定要抓起来,并且需要建立一个擅长于开发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工作队伍,共同开发教学课件,以便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5.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科学研究

这是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技术深入发展的需要。

关于高校现代图书管理路径的探索 篇1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路径,探索

一、现代高校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图书馆的经费不足

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大多来源于学校的办学经费, 而高校往往将大部分资金用于壮大师资力量, 购买教学设施, 以吸引广大学生就读, 只有很少的资金被投入到图书馆建设中。相对而言, 图书馆的开销较为庞大, 不仅要支付管理人员的薪资福利, 还包含了书籍和管理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等等。由于高校投入的资金有限, 很多书籍得不到及时的维修, 致使这些珍贵的书籍出现破损, 有些书籍甚至无法恢复原状, 给高校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除此之外, 图书馆经费的拨放也需要经过多个部门的审批, 常常会发生经费延误、经费不足等情况, 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的有效管理。

2、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技能与知识水平偏低

图书馆管理人员是图书馆中负责书籍的保管和维护的工作人员, 应随时对图书和信息进行整理归类, 并经常更新现有的图书信息, 以满足广大师生的查阅需求。可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他们对新型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和理念接受程度较差, 而且整体素质偏低, 工作态度散漫, 不能适应现代的图书管理需求。为了减少开支, 高校普遍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导致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为落后, 有些管理人员甚至不会使用计算机, 无法对图书实行现代化管理, 致使管理效率十分低下。

3、图书管理理念陈旧

高校图书管理中大多存在着重量不重质的现象, 即只重视图书的数量, 各种类型的图书应有尽有, 但是图书质量较差, 缺少高品质的书籍。这与图书馆的管理理念陈旧, 管理经费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图书管理人员在采购书籍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敷衍塞责, 再加上购书经费有限, 所以他们往往仅凭个人喜好和经验进行选择, 而没有考虑时代的变化和师生的需求, 使得图书的价值有限, 师生的查阅量也随之发生大幅度的下降。

4、图书馆服务方式单一

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比较单一, 管理员与师生之间缺乏接触和交流, 师生们在借阅的过程中, 唯一与管理员的交集就是在借阅和归还图书时进行登记, 却很少有语言方面的沟通, 使管理人员无法了解到最新资讯, 加上管理员本身的知识范围有限, 又没有特定的人员进行宣传培训, 不能及时做到图书库的更新与社会的同步, 同时图书馆管理体制落后, 只会被动的接收图书的入库, 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有效发挥。

二、高校现代图书管理路径的探讨

1、建立健全的图书管理制度

通过分析高校图书管理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 图书管理的效率低, 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差, 这些现象的发生都是因为高校尚未建立或健全图书管理制度, 导致管理人员缺乏约束, 因此, 高校图书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图书管理制度需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参考相关的规范条例和高校的工作准则, 对管理人员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 使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 贯彻落实各项日常工作。同时还应建立奖惩制度, 如果管理人员超额完成好岗位工作, 就会受到一定的物质奖励, 反之如果管理人员违反了某项制度条例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以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使其主动投入到图书管理工作中。

2、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应重视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 从个人素质、管理方法、计算机技术等多个角度设置培训内容, 还应尝试运用多种培训形式, 以获得最佳的培训效果。在培训结束后要建立科学的反馈机制, 对所有参与培训的图书管理人员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与培训内容要一一对应, 通过考核检验每个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 为高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考核结果将作为加薪提干的重要指标, 以此提高图书管理人员对培训的重视程度。值得注意的是, 高校还应从外部聘请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 为图书管理岗位输送新鲜血液, 使高校始终保有先进的图书管理理念, 以打造专业技术过硬, 素质能力够强的管理队伍。

3、加大对图书馆的经费支持力度

图书馆的经费, 是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图书馆要实现现代化建设, 相应的投资必不可少。高校的财务部门应建立图书馆的专项经费, 专款专用, 其他部门则无权使用图书馆经费。如果图书馆需要使用这部分经费, 应由图书馆负责人批准, 并和管理人员共同签字, 财务部门要尽快拨放款项, 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还可放宽图书馆的使用权限, 将图书馆对外开放, 增加图书馆的收入, 弥补图书馆经费的不足。高校还应设置应急款项, 如果图书馆经费超出限额, 允许优先使用应急款项, 为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最大限度的经济支持。

4、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与读者的互动

高校图书馆的意义在于为师生在教学、学习过程中提供大量的文献信息, 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为学校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图书馆的所有书籍中, 书刊的使用率是最高的, 书刊也是管理人员与师生交流的重要媒介。由于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 不能对所有的知识加以涉猎, 所以管理人员要与师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才能准确把握师生的喜好, 购买更多专业性强, 知识内容丰富的书刊供师生阅读和学习, 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习效率, 实现学校对人才的全面培养。

小结:综上所述, 高校现代图书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水平较低、管理方法落后、服务模式单一等缺点, 这与我国高校重教育、轻管理的办学理念是分不开的。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高校应从根本上提高对图书管理的认识, 大力支持图书馆的建设, 积极提供各项资源, 并强化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 使高校图书馆向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 从而带动整个高校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史文辉, 蔡志华.高校现代图书管理路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07)

上一篇: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下一篇:中职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