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

2024-09-20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共9篇)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 篇1

0 引言

目前我国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上还存在着思想层面及操作实践层面上的误区和不足,公众保护意识缺乏,专业研究人才匮乏,甚至时常发生建设性破坏,这些情况对我国古建筑的保护事业造成了巨大障碍。对我国古建筑保护理念进行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及方法,从具体操作上提高古建筑保护水平十分重要。

1 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发展

我国古建筑种类繁多,包括宫廷府第、陵墓建筑、宗教建筑、民居建筑、商业建筑、生产性建筑、纪念性建筑、祭祀性建筑、桥梁及水利建筑等。古建筑保护也属于文物保护中的一种,早在《左传》里就有“文物”一次的记载,只是当时多指类似今天的古董,对于建筑涉及的很少。

在古代,人们对建筑的保护行为大多数是出于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目的,所以往往会对老化严重的建筑大动土木,形式和风格都会有较大变化,这是因为古人重视的是建筑所代表的意义,如建在何地、有何故事、代表何种意义等,而不是建筑本身的风格。所以古人并没有现代的这种保存建筑原始性的意识。

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文物保护,在文化部下面设立了文物局,并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文物保护的政令。虽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大量历史建筑惨遭破坏,但是动荡时期过后古建筑的保护又得以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区”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古建筑保护的范围拓宽,逐渐转变为以历史性地区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性保护。然而,随后的我国经济建设的复苏和崛起使大量作为保护对象的城市旧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非法拆毁,而且大量的、各种各样的维修和翻新工作使古建筑保护局面陷入混乱。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的建设开始被提升到国家战略性发展的地位,并增强立法与管理体制的建设,学习国际先进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方法,古建筑保护又进入一个新的局面。

总的来说,我国古建筑保护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前进,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及人们的思想水平都对古建筑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的薄弱也导致实践操作的效果不好,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对古建筑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创文物保护新局面。

2 中国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1)公众的古建筑保护意识缺乏。一方面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弱,例如为有些专家所提出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并没有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的古居民建筑的内部设施不能赶上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标准。人们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经常对古建筑进行彻底翻新,这在中国是古居民建筑被破坏的最常见现象。而且,随着旅游业和房地产的日益兴盛,开发商往往只看到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对古建筑大加改造甚至摧毁。

(2)古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再利用略显表面化。我国有些古建筑在保护与改造再利用方面往往只是限于对其外观和周围环境的保护和改造,在外面看来很有韵味,但是走进去之后就会发现内部全是钢筋水泥加固的,失去了它原有的意义和韵味。

(3)古建筑保护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忽视。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单个建筑上,导致建筑群周围的历史环境和文化逐渐被忽视和遗忘。“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提出虽然扩大了古建筑保护范围,但是执行力度小,以至于很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历程中很多历史街区遭受破坏。

(4)在古建筑消防方面措施不足。我国古建筑与西方建筑的一个不同点就是偏爱选择木材材料,建筑往往以木构架结构为主,其最大的缺点是木材的可燃性和易燃性。而我国古建筑耐火极限低,且有些建筑内有着大量的易燃性装饰物,一旦起火扑救困难。虽然大部分古建筑都配备了消火栓系统和报警设备等,但是设备的数量有限、分布不均,且由于疏于管理时常有设备破损状况出现,以至于真正发生火灾的时候并不能有效利用。

3 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对策

(1)增强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应该让广大人民群众都参与进来,成立专门的古建筑保护团体,宣传我国传统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古建筑保护范围中的人民群众能配合政府部门,共同实现对古建筑历史文化意义的保护。

(2)古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古城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保存它原有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另一方面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不断进行城市更新,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古建筑保护与城市改建并重的原则,合理规划古建筑保护范围,在城市大规模改建过程中加强对古建筑本身及其周边文化的保护,城市建设在总体上应该与古建筑的风格保持协调。

(3)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由于我国古建筑的材料主要是木材,其主要损坏原因是木材的腐烂,定期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修复十分重要。对古建筑的维护应该坚持原真性,即保持古建筑本身和它所代表的历史性和美学性,仿照古代建筑风格,利用现代科技使古建筑维护过程中的环境、人为损坏程度降到最低。

(4)加强对古建筑的消防防护工作。对古建筑的消防工作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可能发生的概率,发生火灾时尽可能地减少对建筑的损坏。加强对电源和火源的管理,对于古建筑内的供电系统设计应该把安全摆在第一位;根据不同的火灾扑救需要设置并合理布局不同的消防器材;加大火灾预防技术的应用,使用各种有效的探测报警系统。

(5)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我国古建筑保护理论知识薄弱,专业性人才缺乏。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了建筑类专业,但是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设计和结构工程等,对于古建筑保护的研究涉及很少。因此,需要加强专业人员培养,提高古建筑保护理论研究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向国外学习先进的古建筑保护理念和修复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来解决新时期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开创古建筑保护的新局面。

4 结语

受我国政治、经济、法律及人们的思想水平的影响,我国古建筑保护工作从古代到现代历经曲折,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提高。在这个大好形势下如果不加强古建筑保护力度,等到灿烂的建筑遗产消失之时我们将后悔莫及。所以从现在开始,要不断增强公众古建筑保护意识、加强对古建筑的维护、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使古建筑保护与新城市建设并驾齐驱,使代表着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古建筑遗产能保护和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辛慧琴.意大利古旧建筑保护及改造再利用浅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5:73-76.

[2]曹永康.我国文物古建筑保护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控制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103-105.

[3]刘乃涛.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J].文物春秋,2008(6):43-46.

浅谈中国当前环境保护问题 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环境保护

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在群星闪耀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进程中,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昔日饱受列强侵略的、落后的“文明古国”,摇身一变,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令全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为之震惊。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我们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发达国家一两百年才出现的严重环境问题。

二、中国环境现状

在中国经济以空前的速度发展的同时,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这短短的沧桑巨变的三十多年中也出现了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水土流失严重,生物濒临灭绝等等。虽然环境在恶化,但是我们保护环境的脚步从未停歇,我们的政府始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资助发展环保产业,采用保护环境和节省资源的技术,同时严惩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中国的环境现状,实現经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中国变为一个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的循环经济的典范,变为真正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估算,“十二五”期间中国绿色投资将达到8万亿人民币,这可能是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的绿色投资。十五大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七大报告则上升为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提出了构建美丽中国的美好憧憬,执政理念的不断提升,带动的是施政层面的新气象。从“十一五”规划开始,国务院把节能减排列为考核干部的约束性指标,不断修正过去只重视GDP的考核标准。“十一五”期间,在一些地方,节能减排完成的好不好,已经成了干部的摘帽子指标。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断博弈的过程。从整体上看,中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生态脆弱的国家。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覆盖率20.36%不及世界30%的平均水平,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一些山川正在失去丽色,城市里想要见到湛蓝的天空和满天的繁星,几乎是一种奢侈。开宝马车喝污水,不是我们想要的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大全国代表大会中,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铿锵有力侧重地强调了“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这两个口号,所谓的生态文明就是山青、水绿、地净、天蓝,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是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就是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推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形态。美丽中国,是时代之美、社会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环境之美的总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这完全符合我们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社会永续向前发展的需求。

三、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

1、坚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保持发展与保护相辅相成,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和科学规划,坚持节约发展,做到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分阶段地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城市的环境质量。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必须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的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必须以城市污染防治和农村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必须以减低污染气体排放总量为重点,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突出预防为主的治理方针,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的、协调的、高效的环境监管机制。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以后所有新建、扩建或改建的项目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努力做到增产不污染,争取早日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务必不能产生新的环境问题。

2、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认真评估环境立法和各地执法情况,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作出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的规定,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不正常运转的治理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等违法行为,予以重点查处。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有关工作的投入,完善好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规范环保人员管理,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环保队伍。

3、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稳定

浅析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方法 篇3

一、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现状分析

作为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很早就开创了丰富灿烂的建筑文化。虽然木结构在建筑中能起到装饰和支撑作用, 但是木质结构很容易遭到破坏。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古建筑的结构和雕饰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2014年1月11日, 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香格里拉狄克宗古城发生火灾, 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保护木结构古建筑的急迫性。

我国近代开始重视古建筑的保护始于20世纪20年代:1928年成立古物保存委员会;1929年由朱启铃等人发起成立古建筑研究机构“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政府颁布《古物保存法》;1934年, 梁思成对古建筑进行了系统地调查研究, 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 这也便成为后来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入门教材;新中国成立以后, 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古建筑的保护,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出台, 正式将文物保护列入法律管理的范围, 从此,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保护走向正规, 并与世界接轨。

二、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方法

(一) 宏观保护法

1.做好城市的规划工作

要保护好古建筑, 要将古建筑的保护列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 以及制订适合自己城市的古建筑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保护规则, 划定出古建筑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 改善周边环境, 为古建筑保护创造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正确地处理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不应将古建筑孤立起来进行单独保护, 而是应让其再生, 在城市中扮演更好的角色。

2.建立严格的管理和监督体制

各级文物管理部门应制订具体的文物保护方案, 按照既定方案落实好保护工作, 定期对管辖范围内的古建进行勘察检测, 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对于新发现的文物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防止文物流失, 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文物管理部门报告, 将它们归入档案。

3.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

中国各个时代的古建筑非常丰富, 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逐步加强, 新发现了大量的文物, 但与此同时, 古建筑保护的专门人才相对较少, 已不能满足古建保护的需要, 并且不少文物保护工作者素质相对较低, 导致在一些修缮工作中, 由于技术因素带来了一些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可以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 在一些高等院校设立古建筑保护相关专业, 不定期地组织相关培训学习, 结合国内古建筑的特点, 借鉴国外先进的古建筑保护技术和方法, 进行探索和研究, 以达到更好地保护古建筑的目的。

4.提高全体公民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很多游客保护古建筑的意识比较薄弱, 在游览胜地经常可以看到刻字等破坏文物的不良现象。针对这种现象, 必须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 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特别是当地有古建筑的城市,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古建筑等活动, 让青少年切身感受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 增加对古建筑的了解, 从而提高他们对古建的保护意识。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随便开放古建筑为旅游景点, 这对古建筑的保护极为不利, 相关管理部门不能盲目地开发旅游资源, 让古建筑沦为赚钱的工具, 因为这种做法违背了文物保护的初衷。政府可以鼓励一些民间团体多开展一些类似摄影展的活动, 用美好的影像去冲击人民的视觉神经, 激起公民的保护意识。另外, 政府还可以考虑制订政策, 用津贴和免税等方法鼓励人们保护、维修和使用文物建筑。

(二) 微观保护法

中国古建筑的保护不仅需要宏观控制和指导, 还需要具体的保护技术和方法, 也就是微观保护。微观保护不仅需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还需制订严密的计划, 进行严格修缮保护。具体保护过程如下:①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中维护和修缮古建筑的原则。②根据保护原则制订维修方案, 在方案制订之前, 要对古建筑进行勘察、记录、资料搜集和社会调研。古建筑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精髓, 每一座古建筑物都必须谨慎对待, 在维修方案不明确之前, 宁愿选择支撑保养也不要盲目动手。③落实方案。我们不仅要从古建筑外表进行保护, 还要从内部进行维护和加固, 如果传统的技术不能满足要求,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来辅助, 使之防风、防潮等性能更好。当然, 这是在不改变古建筑整体风貌的前提下进行的, 要充分体现其完整性和真实性, 即“修旧如旧”原则。④相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应进行验收, 总结经验, 为下一次的保护和修缮提供有力的依据。

三、结语

木结构的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是城市历史文明的见证, 保护它们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 同时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政府应该大力宣传, 把握好大局, 不但要站在宏观角度上科学地处理城市规划和古建筑保护问题, 而且要将具体的保护方案落实到实处;作为科研人员, 应该努力钻研专业知识, 认真总结经验, 时刻关注古建筑保护的动态信息, 在方法和技术上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 力争使古建筑保护水平更上新台阶;而作为普通公民, 应该自觉形成古建筑保护意识,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积极加入到保护古建的队伍中。

摘要:中国古建筑以其木结构的独特气质而举世闻名, 然而由于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原因, 很多古建筑不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修复。通过分析木结构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发展现状, 提出了适合中国古建筑的保护方法:宏观保护法和微观保护法。

关键词:木结构古建筑,古建筑保护,古建筑修复

参考文献

[1]刘娇.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华民居, 2013, 11:104-105.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 篇4

中国农业生态保护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政策.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又是整个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部分.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特别是中国农业属于资源制约型农业,农业生态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的发展,因此也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作 者:卞有生 作者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37刊 名:中国科技奖励英文刊名:CHINA AWARDS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8(4)分类号:F3关键词:

浅谈兰州市古建筑的保护问题 篇5

1 兰州市的历史建制

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 (公元前81年) 设金城郡, 辖13县。据记载, 因初次在这里筑城时挖出金子, 故取名金城, 还有一种说法是依据“金城汤池”的典故, 喻其坚固。两汉、魏晋时在此设置金城县。十六国前凉时又移金城郡治于此。隋开皇三年 (公元583年) , 隋文帝废郡置州, 在此设立兰州总管府, “兰州”之称, 始见于史册。后来虽然州、郡数次易名, 但兰州的建置沿革基本固定下来, 相沿至今[1]。

值得提及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相继封诸子为藩王, 其庶十四子朱楧封为肃王, 明惠帝建文元年 (公元1399年) , 肃王府由张掖迁至兰州并兴修城廓, 兰州遂成为王城。清康熙五年 (公元1666年) 甘肃与陕西分治, 设立甘肃行省 (即甘省布政司) , 兰州始为甘肃省会。1941年设立兰州市。兰州自古在西北就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 是我国古代中西贸易“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和贸易集散地。

2 兰州的古建筑保护现状

悠久的历史给兰州市留下了众多的古建筑遗存, 但保存至今的仅仅600多处而已, 绝大多数为传统民居, 很多分布在远离城镇的偏远山乡, 点多、线长、面广。笔者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在市内走访了多处文物保护单位:金天观、文庙、白云观、府城隍庙等等, 保护现状令人堪忧。综合以上众多古建筑在保护与利用方面所反映的共同问题总结如下。

2.1 文物保护管理不完善

由于大部分古建筑由非文物保护单位使用, 这是文物保护面临最大的难题之一。从3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 文物保护网络的建设直到现在仍然不健全、不完善, 甚至有些县区级文化管理部门连一名专职文物保护工作人员都没有。而最基层的业余文保员队伍, 因为体制和补助经费等问题无法落实到位, 使其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致使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不够。与此同时, 一些古建筑使用单位却视自己占用的古建筑为累赘、包袱, 进而在所谓的开发建设中将文物当作障碍私自拆毁, 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比如在2000年11月21日兰州市有关部门向省文物局打了请示报告, 然而未等省文物局批复, 也未经兰州市政府同意, 相关单位便在7天后强行对文庙进行了拆迁, 等到29日省文物局得知后出面制止时, 文庙已被彻底拆除。生米已做成熟饭, 无奈之下, 2000年12月2日, 省文物局专门做出了批复, 批复称, “若文庙确实在道路拓建范围内, 按‘两利’原则, 在做好全面测绘、选定新址、落实经费等前期工作后, 方可考虑易地保护”。再比如, 在2007年对省政府中山堂 (唯一留存的甘肃省衙门所在地的大堂建筑) , 由于地处比较重要的位置 (中轴线上) , 出于各方原因, 当时兰州市文物局给定的意见是原地保护维修的意见, 然而, 最终还是没有逃脱被拆除的命运。这样一来, 一次又一次的古建筑的拆除事件足以显示文管部门的权威几乎不存在, 会不会有下一次?答案可想而知!

2.2 文物保护资金匮乏

当前, 兰州市的文物维修经费很难落实到位, 不能及时进行维护修缮, 一些重要古建筑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其实, 资金不能够到位不光是一个城市文保部门的问题, 在2013年建筑历史学会年会的主题演讲当中,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总工程师付清远同志指出, 截至到9月份, 国家文物局对今年的文物保护经费还没有下拨, 何谈保护呢?金天观、城隍庙维护状况较差, 屡有毁坏事情发生, 但又缺乏专业人士的维修与保护, 呼吁了好多年, 也就是近年来才逐渐的资金跟进, 最近才对金天观与城隍庙进行维修保护;兰州市西固区河口乡河口村虽然已经进入2012年中国首批传统村落的名录, 但是, 其保护状况真的是令人心寒。每去一次都会看到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重要文保单位以及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典型古建筑的测绘、建档等基础工作因无人力、财力导致无法进行等。如位于城关区滨河东路的白云观, 建于清道光17年, 原观内建筑呈中轴对称之势, 自北向南依次为山门、东西望河楼、戏楼、牌坊、前殿、中殿、后殿, 东西两侧为云水堂、钟鼓楼、道院, 还有许多结构精巧的建筑物。由于历史的变迁, 白云观古建筑多遭破坏。

2.3 市民整体保护意识较差

自从中日甲午海战以来, 中国国民自觉本国民族的传统文化落后, 没有价值。以致造成国内新建建筑的全盘西化, 对本国文化的漠视。兰州的古建筑大多是开放给市民的, 并且当作是一张兰州的名片进行展示的。公共性的古建筑由于游客的容量不大, 在此方面对古建筑造成的影响并没有向其他地区那样明显, 但是作为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民居建筑在这一点上, 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新时代的旅游对当地的居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有关部门承诺对挂牌的古民居给予经费补助, 但是这种承诺一旦无法兑现, 当地居民就会与当地政府产生隔阂, 从而导致对古民居的破坏。

3 保护经验的借鉴

面对兰州市的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应该借鉴国外较为完善的保护机制。笔者有针对性的对几个国家的保护机制进行了了解与分析。

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现代遗产保护法的国家, 从1913年立法至今规定了法律的保护范围、申请保护的行政程序、享受的税收优惠等, 这部法律内容全面细致, 使有关的行政人员、专业保护人员都有章可循。

印度在文物保护, 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名胜古迹的保护和维修上相当成功,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即“对古建筑残迹的修复, 不论多么简单, 第一责任不是修旧如新, 而是保护残迹”, 要尽一切努力保护原物。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是国家负责文物保护工作的最高也是唯一领导和管理机关, 它有四大职能:对文物的保护、研究、传播和培养专业人员。因此, 除下属的文物保护、研究机构, 它还直接管理全国172处已经开放的文物考古区、110家博物馆、1家出版社、2所文物保护专业学校。它向全国32个州级行政单位派驻代表, 领导和管理地方的文物保护工作。这种管理体制的好处是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局依法统一领导、管理全国的文物保护工作, 有职有权。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 意大利保存着世界上70%的文物古迹, 这就使意大利人不仅有一种特殊的优越感, 而且也有很强的责任感, 因为这些文物不仅属于意大利, 而且属于全人类, 保护好这些文物, 就是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因此, 意大利国民的整体文物保护意识都比较高, 这样给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1 政策支持

将文物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国策写入宪法。有法律的明确规定, 历史文物遗产和景点将得到有效保护。完善各级的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 要求执法要严格。

3.2 经费来源

每年都会有大笔财政预算保证文物保护的经费开支。比如意大利自1996年以来通过法律形式规定, 将彩票收入的千分之八作为文物保护的资金, 并且还在税收方面制定了一些有利于文化事业的政策, 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3.3 专门人才的培养

像以上所提到的国家在此方面都做得比较出色:如已有60多年历史的意大利文物保护中心是培养各种文物保护人才的基地。该中心根据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 开设有绘画、雕刻、纺织品等修复专业, 学员不仅要学习有关的历史和技术知识, 还要学习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化工、物理、生物常识。该中心本身就担负着一些重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这对于学生来讲既是理论课, 又是实践课, 通过动手可以理论联系实践。该中心还负责对全国文物进行全程跟踪与观察。

3.4 广大民众的参与

“人民的参与是最好的保障”。这是印度文物界对外宣传的一句口号。印度政府决定每年的11月19至25日为“世界遗产周”, 每到此时, 印度文物考古界就大力进行文保宣传, 提高民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印度的古迹一般面积都比较大, 但除了少量经允许的旅游纪念品商店和食品店之外, 没有店铺泛滥的情况。再如墨西哥, 保护文物的观念在墨西哥公众中有比较广泛和深厚的基础。墨西哥有很多公众自发成立的保护文物古迹的组织和文物保护志愿者。

同以上众多国家的保护经验相比, 不难看出这些国家所强调的每一项重点都是我们所欠缺的, 保护的效果也就可以预见了。

4 保护的建议

4.1 转变保护的观念

在国内的理论界一直有一种很强烈的声音:保护和旅游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多是作为旅游景点与公众教育基地, 面向民众开放的, 因此出现了一些相互影响的问题。但笔者认为这样一对矛盾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可以采用一些措施来缓解:比如控制文物景点的开放时间, 控制人的流量, 控制一些对古建筑有不良影响的设施的使用。我们的目的是使用, 然而只有做到保护的基础之上才可以谈利用。但是同时不能单纯的让保护围绕着旅游而满足其所提出的一切要求。

4.2 应该完善保护网络

面对兰州市的文保人员不足的现状, 笔者认为应该由文保部门牵头积极与地方高等院校进行相关环节的合作。比如古建筑的资料收集与测绘等事宜, 由于覆盖面广, 工作量大, 很多的文物保护单位无力进行。高等院校本身就是从事相关史实研究的专业机构, 并且还开设一些专业学科可以承担部分文物保护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部门之间缺少交流与合作, 致使高等院校的资源浪费。如兰州理工大学建筑系每年都要组织大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两周的古建筑测绘实习, 不仅锻炼了学生, 而且还能够为本市的文物保护做一些贡献, 然后可以为有关部门节省一部分资金, 以缓解保护经费匮乏的问题。

4.3 多方参与筹措经费

首先, 应该利用政策的倾斜, 健全文物保护制度, 充分发挥税收的政策导向, 对文物保护事业添砖加瓦;其次, 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资金不应该仅仅凭借国家与当地政府的专用款项的划拨, 应该在民众当中建立相关基金组织, 通过基金组织对特定或普遍的项目提供资金或捐赠。再者, 鼓励当地的企业与个人积极参与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最后, 寻求国际合作。自1977年以来, 印度一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的积极支持者, 并与一些国际机构紧密合作。

4.4 积极做好前期认定工作

俗话说, “创业难, 守业更难”。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古建筑遗迹, 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古建筑认识不够, 保护不利, 致使很多有价值的古建筑损失殆尽, 使兰州市给公众逐渐留下了一个文化贫瘠的印象。如去年由于兰州市要申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做一次古建筑的大普查, 在兰州市榆中县的金崖镇发现陇中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戏楼, 据悉有百年之久, 是清代建筑历史遗存。笔者去探访之时, 当地文管人员还反复强调说, 多亏了这次的兰州市申报活动, 不然不会有这么多的人来关心这里。从这里, 我们应该反思古建筑的认定情况, 不要等到建筑毁坏了再去保护, 应该把认定的工作及早做好, 以免留下遗憾。

摘要:作为历史古城的金城兰州, 在千百年来留下了众多的古建筑遗迹, 然而却随着时代的更迭毁失殆尽, 而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但是随着国内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度不断提高, 各方政府等相关部门开始加大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普查并且加快完善保护与利用的机制。为此, 面对兰州市仅存不多的古建筑, 如何更好地保存、保护, 使其与城市远期发展相结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兰州辖区的典型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吸取国外的一些保护经验, 提出几点保护建议, 旨在对兰州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脉络的整合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兰州,古建筑,地域性,保护

参考文献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 篇6

临海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在新的历史环境下, 在进行城市开发和小城镇建设时, 古建筑的保护和规划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古建筑保护设计和规划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1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修复

从街区的规模和建筑体量来看, 临海算作一座普通城镇。民居商铺及当时比较规整的小街巷格局延续至今。作为反映城市发展史的重要见证受到保护。这里不仅旧时的风貌得到较好展示, 还保留着古老浓郁的市井风俗和历史传统。通过参观传统民居、工艺美术馆等地方, 使人对街区历史和风俗有更深的了解和感受。由于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 对旧城区采取了积极改造的政策, 许多传统民宅、商铺、会馆遭到拆毁, 这无疑是古城文化遗产的一大损失。

仿古一条街的建设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速成做法, 在国外的保护实践中却很少见到。他们对于历史街区的一般民居要求按照传统式样进行修缮翻建, 在外观上与整个街区的风貌保持一致;并且十分注意向业主宣传这些做法的意义, 以取得民众的支持。按照明清江、浙民居的式样, 重新设计建造, 并配合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环境, 为民居保护作出了示范。

2 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融合

自然是美丽的, 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也是美丽的。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注重历史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对于文物古迹的保护, 设定了历史风土特别保存地区进行管理;对于一些文物古迹的所在地区, 划归风景地区、都市景观形成地区等不同的限制区域中, 使丰富的历史人文环境与优美的自然环境趋向和谐统一。

城市规划中把一批文物古迹或规划为绿地, 或辟为公园, 体现了把文物古迹保护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意识, 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在具体设计和实施中, 有的未能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角度多加考虑, 缺乏对文物遗存的展示和彰显, 未能开掘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与一般的园林游乐场所差别不大。此外, 在临海周边还散布着许多人文景观, 与优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融合, 形成了一些内涵丰富、颇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加强这些风景区的保护和建设, 对于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 维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外部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3 历史公园与古建筑遗址的保护

建立历史公园是对古遗址进行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临海古遗址包括陵墓、城堡、村落、庙宇、官衙、园林、道路等, 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保护。历史公园由主管文物局进行管理, 国家级的历史公园超过十多处。由于明清代主要是土木结构建筑, 不像欧洲的砖石结构容易在地面上保存, 因而重视对于考古遗址的保护复原, 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3.1 按照考古发掘的原样进行复制或仿制

例如, 古建筑遗址一口水井遗址, 在原位置之上复制出井口, 四周地面的铺石使用化学材料仿制。

3.2 表现建筑遗址的地面遗存和范围

例如, 复原出踏步、基坛和柱础石;采用草坪显示遗址范围, 用修剪成柱状的灌木表示立柱。

3.3 重建或部分重建原来的建筑

根据专家的复原方案进行了重建。

3.4 使用风景规划的方法表现遗址

主要通过种植一些对遗址不构成伤害的植物, 使遗址既能在接近自然的状态下得到保护, 又利于风景观赏。

我市的古遗址分布比较密集, 遗址面积广大, 是临海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遗存, 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也是属于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近一二十年来, 在城市化和农村经济的大规模发展的形势下, 大遗址的保护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临海文物部门按照建立历史文化公园、对大遗址进行复原展示的思路, 精心组织编制保护规划。另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 积极实施文物保护工程。特别是近年来在各方民间资金支持资助下, 对古遗址保护复原工程经过多方协商论证, 得以顺利实施, 为今后公开展示, 发挥文物在社会教育、旅游观光等方面的作用打下基础。但是大遗址的保护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有关部门的协同努力。希望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下, 在当地群众的关心配合下, 大遗址保护规划能够尽快通过并付诸实施, 为临海历史文化名城增添新的光彩。

4 积极保护民俗文化财产

无形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我们习惯上所说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是比较接近的。实际上, 正是这些文化遗产构成我们文化大厦的基石, 生动体现出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临海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源远流长, 蕴含丰富, 但是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冲击下急剧嬗变。我们自身长期以来对地方戏曲、民族音乐、传统工艺、民间信仰、传统民居、节令风俗也不够重视, 缺乏整理、研究和保护。近年来, 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掘, 临海推出了古文化艺术节、城墙花灯展、民间社火表演等特色旅游项目, 为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塑造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我们不少很有价值的文化艺术、民风民俗濒临灭绝的危险, 亟待进行保护。

文化遗产是各个民族和国家传承下来的独特文化的载体, 深刻体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构成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内容。离开了文化遗产, 就不成其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 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同时, 临海的文化遗产不仅是属于临海的, 更肩负着展现、传承、光大中华文明的重任。

作为江浙一代重要的历史城市之一, 临海具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缺少的不是优秀的的文化遗产, 而是缺少高瞻远瞩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方针。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向现代化的急步迈进, 作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圣地, 临海迎来了再创辉煌的历史机遇。能否无愧于丰厚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 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是历史对现代临海的一次呼唤和考验。

参考文献

[1]韩林飞, O.I.普鲁岑.在自然环境中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A].营造第三辑 (第三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辑) [C].2004年.

[2]柳肃.古建筑与古环境综合保护的实践与探索[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 (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 [C].2008年.

[3]卓军.试论园林绿化在古建筑保护中的作用[A].1999年国际公园康乐协会亚太地区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 篇7

一、我国古建筑保护利用的意义

(1) 象征价值:作为一个地方唯一的象征性建筑, 反应地方历史的发展。

(2) 文化价值:文献价值、历史考古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科学技术价值。

(3) 实用价值: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政治价值。

二、我国古建筑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古建筑作为历史遗存,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保护好这笔宝贵遗产, 弘扬民族文化, 延续历史文脉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职责和义务。然而关于古建筑保护的问题, 始终困扰着我们。

通常, 我们在古建筑保存时会碰到各种破坏因素的干扰, 这里有人为的破坏, 像战火焚毁古墓、石窟, 市政建设中某些建筑群被利益集团拆除等;当然自然界的风光雷电雨火虫害等也在不停侵蚀着古建筑。

以下, 我们就技术层面谈谈我国古建筑保护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石件风化

在我国古建筑群中, 石化砖化现象非常常见, 其中砂岩、汉白玉的风化在国内更为普遍。近现代特别是当前, 我国的有关专家学者虽很重视石件的保护与修缮, 但因业内人士意见不同, 所采取的措施也各不相同, 力度也不同, 所以长期以来石件保护研究工作仍然未得到理想的效果。

2. 砖体的风化

在我国, 砖体的风化较之石构件砖体的风化更为突出, 因为砖体的更换成本不高, 所以大都采取拆砌换新的方法来解决, 提出了“整旧如旧”的概念。但随着修缮规模与手段的不段扩大和使用, 又出现了“砖体酥碱保护”这个问题。于是, 对价值较高的文物的保护要求越来越高, 形式更加不容乐观。

3. 大木结构腐朽变形

大木结构腐朽变形是古建筑保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在我国, 古建筑的主要结构材料便是大木, 这就提醒我们在修缮古建筑时大木的损坏程度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面对大木损毁问题, 是对其加固还是整体或部分更换, 这个环节务必要弄得清清楚楚, 否则不但谈不上是一种保护, 反而在维修的大旗下破坏了古建筑。

4. 地基基础沉降问题

当前, 古建筑保护中地基基础沉降是险情加重的一个主要表现。随着地基下沉加大, 建筑物外部墙体开裂变形、承重的大木架走或断裂, 有的还伴有局部柱顶石下沉或上凸等险情, 究其原因, 无外乎地震灾害、人为的地下工程、木结构腐朽变质等。

三、我国古建筑保护的对策

1. 搞好城市规划

城市是建筑的天然发祥地。自古以来, 我国的经典古建筑大都源自名城商道, 因此要要保护好古建筑, 我们首先的任务是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在一个城市的城规中若没有一套完善的关于古建筑的保护方案, 那么今后的建设定会对古建筑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当前, 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速度都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前进, 各地的古建筑受破坏程度也触目惊心, 各级政府虽抢救性地提出了一些挽救与保护古建筑的方案, 但还是没能很好解决古建筑保护中的很多问题。这就催生了一个方案:城市百年大计, 规划为本。在国外, 还有些国家提出的“让出古城, 另建新城”, 建议保留原始建筑, 建设和古建筑相协调的现代建筑等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以东莞市金鳌洲塔为例。金鳌洲塔地处江心陆洲, 三面环水, 为东莞市万江区的风水塔。从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 兴建, 到清乾隆二年 (1737) 倾圯重修, 至今绵延四百余年, 见证了东莞城市变迁的沧桑, 蕴藏着众多东莞的民俗和传奇, 寄托了东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1989年6月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东莞文物八景”之一。为加强金鳌洲塔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 正确处理周边地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当地文物部门制定了保护规划文本。规划指导思想如下。 (1)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编制工作。 (2) 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文物工作方针, 科学处理遗产保护与社会综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3) 协调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发展等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关系。历史上金鳌洲塔是重要民间公共活动场所, 承载了大量的民间风俗活动。因此, 当地文物部门在制定规划时, 将金鳌洲塔作为东莞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进行保护, 实现对以金鳌洲塔为核心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永续利用, 推动东莞市的文化建设和社会综合发展。

2. 提高科技含量

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 实质上是为了恢复古建筑的原始外貌或性状, 通过再现和还原, 使后人真正领略前人的衣食住行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因此保护古建筑, 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其特殊性和唯一性。修缮前要多方收集史料, 并多做科学合作研究, 在充分掌握了古建筑的详细评估报告后, 再制定与之配套的整修方法。在修复过程中, 要及时发现问题, 碰到传统技术解决不了的事情, 我们虽可以利用现在科技手段, 但不可盲目。因为相对于传统的技术而言, 现代技术虽可以运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三维激光扫描测量、虚拟现实等技术来认知古建筑, 呈现出很多优势, 但我国古代建筑大师们纯手工杰作也不是现代技术就能轻易重现的。

以金鳌洲塔为例。我们建立长期、连续的金鳌洲塔水平偏移、各层倾斜和沉降监测机制, 通过长期连续地监测, 积累大量的原始数据, 准确定量地反映金鳌洲塔在以后不同时期的倾斜、沉降化情况, 预测今后金鳌洲塔的倾斜及沉降发展趋势, 为科学保护打下基础。

3. 增强保护意识

古建筑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可再生的人文资源, 只有市民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中, 古建筑才能永久长存。保护文物是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义务, 全国上下应提高对古建筑保护的认识。市民更要提高自身素质。

比如金鳌洲塔, 如若我们对游客开放登塔游览后, 必须采取合理控制游客流量等措施, 有效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避免潜在的结构损伤, 同时应加强对金鳌洲塔的监控和维护。

4. 古建筑维修注意事项

(1) 不改变文物的原状、不搞破坏性维修。在维修过程中, 对新颖的建筑材料要进行有效处理, 置之于隐蔽处;对屋顶瓦、脊兽、砖瓦等, 力求按原有的规格、花纹等烧制, 不轻易无根据改变原样, 以期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

(2) 在维修中注意恢复建筑的本来面貌。对已遭到破坏性维修的建筑, 应通过调查考证, 努力将其原来的造型、体量、装饰、色彩等形貌忠实地恢复过来。

(3) 尽最大努力, 采用不落架施工。有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 部分梁柱已被害虫蛀空, 但墙面砖木尚好, 并有珍贵壁画、砖雕、木刻等。如果按常规维修办法揭顶、拆墙、更换梁柱, 必然会对珍贵的装饰造成严重破坏。而采用不落架的“偷梁换柱”做法, 才能完善地保护其原有的各种文物构件。

古建筑群的总体原状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内部空间处理和绿化等。保存其总体原状就是保持其内部环境的原状。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布局, 内部空间处理、走廊安排、绿化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不仅反映了建筑工艺, 也反映了社会情况、民族和地区特点、宗教信仰等内容。如果改变了原状, 就失去了它的特色, 就不能带给我们正确的历史时代感, 从而降低了作为史证的价值。

四、结语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只有把古建筑保护好、维修好, 才能发挥“实物的史书”、“历史年鉴”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 构筑建筑和谐, 预防古建筑遭受破坏, 促进现在建筑和古建筑有序发展。

摘要:古建筑是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文化、艺术、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的见证及标志, 因此古建筑的存在有着极高的意义及价值。但在现实生活中古建筑的保护却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和困难。本文就保护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意义,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 篇8

关键词:金义都市新区,古建筑,开发保护,建议

建筑是一个城市的文脉, 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古建筑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 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我们保护了古建筑, 也就保住了历史之根, 保住了城市品位, 保住了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放眼世界, 城市越是现代化就越重视保护其历史文脉, 历史越是厚重城市就越显得有韵味。我国是文明古国, 历史留存下来了许多古老的建筑, 古建筑的保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金义都市新区位于金华金东区与义乌市结合部, 区域内有孝顺镇、傅村镇、鞋塘镇、曹宅镇、塘雅镇、澧浦镇、上溪镇、义亭镇、佛堂镇等, 大多是历史悠久的古镇, 有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古建筑。独具浙中特色的金义都市新区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 必将大力修建铁路、公路、公共建筑、居住小区, 进行旧村改造等项目, 文物破坏现象就会随之而来, 经济建设和古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会随之激化。我想对建设中的金义都市新区古建筑保护谈一些不成熟的分析与建议, 恳请大家斧正。

一、金义都市新区的古建筑

金义都市新区孝顺城隍庙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建筑为清嘉庆十年重修, 通面阔12米, 通进深23.90米, 一进明间抬梁式, 次间穿斗式, 八檩七步架, 明间月梁上有二级斗拱装置, 二进九檩八步架, 硬山顶。梁柱、牛腿、雀替均雕刻有各种花纹图案, 精致华丽, 整个建筑显得庄重威严。在中国古代, 一般只有县城才能设置城隍庙, 地处乡镇的孝顺城隍庙具有特殊性, 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 有一定的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价值。

车客严氏宗祠也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孝顺镇车客村。据《白水严氏宗谱》记载, 车客严氏系东汉名士严子陵后裔。该祠堂始建于乾隆甲申年 (公元1764年) , 重修于嘉庆庚辰年 (1820年) 。该建筑坐北朝南, 原有三进, 现仅存二、三进, 一进已毁。二、三进均为五开间。第三进面阔18.20米, 进深7.20米;第二进为敦伦堂, 明间面宽4.45米, 次间面宽3.85米, 稍间面宽3米, 通面阔18.15米, 进深7.70米。二、三进之间为天井。该建筑从柱础到柱身、梁架均为石质, 特别是梁架, 硕大粗壮, 是新区内目前所发现的古建筑中惟一的石梁架, 梁架上刻龙须纹, 线条流畅, 结构简单, 在浙中古建筑中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佛堂古镇是古建筑民居群, 集建筑、绘画、雕刻艺术于一身佛堂镇范围内现存重要历史建筑与传统民居百余幢, 大多是清朝时期与民国初期所建。佛堂的古建筑粉墙黛瓦, 但和一般的江南建筑不同, 其外观传承了徽州民居的马头山墙, 而细部装饰以及建筑结构、构造方面又融入了独特的地方木雕、砖雕、石雕工艺, 雕刻的花饰、图案内涵丰实, 工艺精湛。

千年古刹双林寺, 始建于南北朝梁初。南梁朝普通元年 (520年) 傅翕 (字玄风) 依山结庵, 大通六年 (534年) , 开基建寺, 名“双林佛殿”。现在仍屹立在水库边的双林铁塔仅残存两层, 高2.15米, 四周设有铁栏杆, 塔身刻着各种图案。除局部生锈外, 外表乌黑发亮, 看上去似乎年代不远。然而据史料记载, 这座铁塔由五代后周广顺二年 (952) 朱宏基铸造于云黄山下双林寺内, 距今已有一千余年了。

上溪镇古建筑中最有名的是黄山八面厅, 黄山八面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有确切的建造年代, 是清中后期浙中民居的典型建筑。黄山八面厅始建于清嘉庆元年 (1796年) , 该建筑占地0.29公顷, 平面呈长方“回”字形布局, 主轴线上分布有花厅 (花园) 、门厅、大厅和堂楼四座厅堂, 两条副轴线上为南、北跨院, 分四座厢厅, 共八座厅堂。功能上融家祠、厅堂和家居建筑为一体, 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黄山八面厅以其精湛绝伦的石雕、砖雕和木雕艺术著称, 整个立面装饰具有徽州门头的装饰风格, 其木雕为东阳木雕艺术发展至顶峰时期的典范之作, 堪称雕刻艺术博物馆, 是雕刻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此外, 被划入市级文物保护名单的寺庙、祠堂、名人故居等还有许多不胜枚举。

二、金义都市新区古建筑保护现状

我国古建筑为木结构框架建筑系统, 这种结构, 非常容易被人为破坏, 目前金义都市新区除了一些比较重要的古建筑已被划入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名单并已经过整修外, 还有更多尚待保护。清后期风格的各式古建筑、遗留在民间的稀散的古建筑, 均需要着力维护, 不少有上百年历史的古民居都已鲜有人居住, 散落在各处的古建筑均已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由于老宅没有人居住, 遭到风、雨、雷电、火等侵袭后, 构件很容易损坏, 结构需加固, 有一些老宅的梁柱和木板雕花都相当精致, 已遭虫蛀, 然而却无人修缮保护。由于人们对古建筑的价值认识不足, 保护理念不清, 古建筑没有得到珍视, 大部分老宅得不到有效的修缮, 甚至还发生过屋顶雕花板被盗的事件。

我认为应加强新区居民对古建筑价值的再认识, 明确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 从源头上提高村民保护意识。

三、对金义都市新区古建筑保护的具体建议

(一) 以木结构为主的东方建筑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构件的损坏, 在保护维修古建筑时, 初期的修缮主要是抽换、配补那些损坏的构件。在对老建筑进行结构加固和改造, 要先对结构构件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并据此制定修缮工程技术路线。

近年来在古建筑的维修中, 木构件的防腐处理已日益得到重视, 但现代的修缮只能选用性质相近的树种代替。我国天然林禁伐, 接近原树种、成规格的木材已经很难找到, 这是一个主要问题。因此, 应该多进行古建筑木结构用材树种的系统研究, 为扩展代用树种的选择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二) 建筑外观的修缮及保护。古建筑风貌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筑外观的修缮, 建筑外观包括屋顶面、外门窗及外墙面。屋顶面修缮一般采用与原建筑相同或相近的材料。在装饰施工进行中, 要结合历史, 尊重科学, 重视结构保护。同时, 要保持材料、色调、风格与原建筑风貌及历史环境尽可能一致。在历史地段安排新建筑时, 应在布局、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与传统建筑相和谐。

那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 在修缮油饰时不要掩盖了原有彩画, 改变建筑木材表面的质感色泽。人们已经认识到应当尽量多地保存建筑原貌和历史信息,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过:“我们维修古建筑, 保护古建筑, 也应遵循的一个原则, 恢复其固有的感觉, 可不能整旧如新。”

(三) 要做好古建筑保护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1.组织精干力量在新区范围内对古建筑情况进行调查, 全面了解掌握古建筑情况, 拍摄照片、造册登记、归档管理、作好相应的规划。成立古建筑保护小组, 负责古建筑保护的编制、规划和组织协调, 对古建筑各项保护开发工作要落实到位。2.利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宣传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逐渐扩大宣传层面, 让民众充分认识开展古建筑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高民众积极性并且参与到古建筑保护工作中来, 营造良好的古建筑保护社会氛围;还要强化全民的保护意识, 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 通过各种渠道向全体民众灌输遗产保护的知识, 使遗产保护的意识扎根于公众意识之中, 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和促进的氛围。3.发挥重点古建筑的文化资源优势, 将古建筑的保护开发同经贸、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新区经济增长、社会和谐发展。

四、结语

一座城市的文化积累越深厚, 古建筑遗存越丰富, 它的景观特色就愈强烈, 环境形象也就更加丰富动人。古建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不仅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 还对我国国民素养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对于凝聚着科学、艺术成就和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古建筑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 希望能精心保护, 供后人鉴赏。古建筑可以反映多种艺术成就, 如雕塑 (包括石雕、砖雕、木雕) 、绘画书法、镶嵌、堆叠工艺等, 这些都为现代建筑师、艺术家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资料, 没有这些艺术、技术积累的历史台阶, 后人不可能攀登建筑艺术的高峰。保存好这些古建筑资源, 并让其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是一项坚巨任务, 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张绍文, 周刚, 矫向前, 张璐璐.民国古建筑修缮保护技术的实践与思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工程技术版) , 2006 (01)

[2]李金太.陇县古建筑文化的开发保护分析与建议[J].价值工程, 2012 (27)

中国古建筑保护问题 篇9

地点:北京朝阳区八里庄东里1号莱锦创意园区CF08室

主办:《城市建筑》杂志社

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创研建筑设计中心

沙龙主持:刘伯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

耳听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口号声响日益强烈, 却眼见工业建筑遗产屡遭遗弃、破坏, 甚至消失。

痛定, 当思痛。

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究竟面对哪些掣肘, 陷入怎样的困境?

出路又在哪里?

或者试问: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何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最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需要更加完善的保护与再利用制度?

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在文物保护、城市规划、工业建筑再利用等方面面临哪些问题?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如何与文化创意产业更好地结合?是否需要更加多样的开发模式?

“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家, 从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是非常独特的, 所以看待中国工业遗产在国际工业遗产中的地位, 如何对待中国的工业遗产, 是否保护, 怎样保护, 保护之后用做什么功能……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刘伯英:首先感谢《城市建筑》杂志社为我们创造了这样一次机会, 同时感谢哈工大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创研建筑设计中心给我们提供了场地。这是我在莱锦创意园区改造完成后第一次来, 今天也有幸请来了这个园区的主设计师—夏天, 稍后请他给大家讲一讲。今天的议题主要包括: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面临的困境和出路;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机制, 如何通过管理、经济策动来实施保护和再利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的技术保障;文化兴国战略是不是能够给我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创造一个新的契机?

今天邀请的嘉宾来自不同领域, 有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投资商、运营商, 有来自高校、从事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的专家学者, 还有直接参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实践的设计师。ZNA事务所的总监王旭先生连续两年以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为题组织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张路峰老师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中央美院等高校共同组织了六校联合毕业设计, 对工业遗产再利用和工业建筑改造进行探讨;张勃老师正在举办一个以798艺术区为题的设计竞赛—城市立体农场。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已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课题。2012年11月将在台湾, TICCIH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举办亚洲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 主题为“后殖民主义和工业遗产的再解读”。与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再利用研究类型不同, 还包括科技史、产业史、景观等方面的专题, 研究内容更加宽泛和深入。这次会议将体现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对亚洲的关注。中国作为亚洲第一大国家, 从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是非常独特的, 所以看待中国工业遗产在国际工业遗产中的地位, 如何对待中国的工业遗产, 是否保护, 怎样保护, 保护之后用做什么功能……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沙龙讨论中畅所欲言。

“改造时我们将小的产业单元之间的顶板掀掉, 只保留了原来的结构梁, 保留结构梁可以保证原来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太大, 这样加固的工作会减少一些。另外, 这些梁都保留下来, 从远处鸟瞰, 整体的气势还在, 厂房仍然有一个非常整体的形象。”

夏天:莱锦这个项目的设计实际是两个设计公司合作的, 日方是隈研吾事务所 (KKA) , 中方是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在这个设计过程中, 规划阶段是两方一起来做, 到最后施工图深化的时候, 日方主要负责外观, 我们主要负责室内。这个设计项目的开发商叫北京国棉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他们的理念也都不是将这个项目做到经济利益最大化, 这可能也是这个项目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原有的厂房是1954年由当时的纺织工业部设计院设计的, 面积大约58 000m2, 一次建成。厂房的结构设计相对798厂房 (东德建设) 更加经济, 以50年使用期作为设计原则。在做厂房结构鉴定的时候, 很多专家也说, 通过这个厂房可以看出1954年国家有多么困难, 结构的截面很小, 而且配筋相对少, 所以它也代表了中国的一个时代特点。

厂区前面的办公楼实际上原来和后面的厂房是一起的, 是一个完整的建筑。原来的纺织工人都是从办公楼进入, 整栋楼分三层, 一层主要是原来厂房的更衣室, 二层是办公区, 三层是会议室。

我们在做改造的时候拆掉了那些结构质量、外观比较差、内部空间没有改造利用余地的辅助建筑。厂房的锯齿屋面非常有震撼力 (锯齿形的北向天窗是根据纺织工艺的要求, 在满足基本采光的同时保证阳光不直射进入室内) , 屋面上原来的防水层是石棉瓦, 保温层是10cm厚的稻草, 改造设计之前, 有些屋面上已经长了草和小树, 屋面局部漏水, 但是结构没有问题。另外低矮的厂房跟周围高密度的高层塔楼形成很强的对比, 也带给人很强的冲击力。

改造时我们将小的产业单元之间的顶板掀掉, 只保留了原来的结构梁, 保留结构梁可以保证原来的结构不会被破坏太大, 这样加固的工作会减少一些。另外, 这些梁都保留下来, 从远处鸟瞰, 整体的气势还在, 厂房仍然有一个非常整体的形象。这些顶板拆掉之后, 阳光、空气和水可以进入内部, 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办公环境。也保留了一些机器, 憧憬着能把机器放在走廊里。

这个园区室内空间的最大特点就是室内高度给每一家提供了自己装饰室内的可能性, 激发了使用者的创造欲望。现在, 很多家公司的室内装修都非常不错, 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

结构改造是一个难点, 我们利用原来结构, 在不给它增加荷载的情况下, 把新的保温和防水按照规范要求做上去, 这花费了我们很长的时间去研究。

刘伯英:刚才你说梁里面配筋不足, 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夏天:不同的位置采用不同的加固方式。柱子是采用了扩大截面的方式, 首先把基础挖开, 在原来的基础上做植筋, 浇筑混凝土, 相当于把它原来的柱子加粗了一圈, 另外, 每个柱子的两侧还增加了不到两米宽的剪力墙。主梁也是通过植筋的方式增加截面来加固。

王旭:这个厂房在1976年地震时, 没有很大的破坏么?

夏天:没有受到很大的破坏, 之后也进行了一些加固, 但是当时加固仅限于最外圈的部分, 内圈变化较少。

刘伯英:从工业遗产保护的角度, 在和日方交流的过程中, 会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么?

夏天:日方一直觉得这个地方好, 觉得这个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非常有欲望把这个东西做的很有意思, 最初阶段的概念方案对厂房的改动比较大, 可能做“过”了。

李匡:我们当时也做了一套方案, 和实施方案最大的区别就是, 58 000m2的厂房全部保留, 只是在里面开了一些通道和庭院。但是业主方有面积的要求, 如果只保留厂房和办公楼面积不够, 所以在厂区的南侧加建了两栋高楼, 这样总面积跟业主要求的差不多。但是之所以没能实施是因为这两栋楼批不下来, 所以最后采取的办法是拆除一部分厂房, 新建一些5层的楼。我接触过不少类似的项目, 我觉得做到莱锦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工业遗产的实践比较难做, 往往谁都不满意。改得多了文物专家会认为是破坏不是保护;改得少了建筑师会觉得比较单一, 没有变化。

我个人觉得比较遗憾的有两点:锯齿形屋面是厂房最有特色的部分, 当时我们设想利用斜屋面做太阳能, 坡向和角度都很合适, 后来因为造价和结构的原因没有做成;另外, 原来设想在屋面做一些上人的平台, 让人感受一下建筑独特的第五立面, 这个也没有实现。

“我觉得城市发展速度的主要决定权掌握在三部分人的手中:一是政府, 二是开发商, 三是设计师。中国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 但在西方国家, 即使是一草一木的改变都受到大家的关注。”

薛运达:我觉得城市发展速度的主要决定权掌握在三部分人的手中:一是政府, 二是开发商, 三是设计师。中国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 但在西方国家, 即使是一草一木的改变都受到大家的关注。这几年我从一个建筑的爱好者转变成了保护者, 尤其王旭老师回国之后, 我们共同出版了一系列的图书, 记录一些老建筑的变迁。

我觉得现在关键的问题是老建筑都没了, 又新建了一些假的“文明”。莱锦这个园区是我们四年前首批开始要保护的地方, 当时陈世杰老师联合几十人共同呼吁, 过程中有很多反复, 其实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较量。中国始终在一种错位的状态下野蛮生长、快速发展, 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现代化。其实中国用工业化把原来的农业完全取代了, 我觉得也许我们要有更多思考, 阻止如此快速的开发。最近出现了一个好的现象, 城市开发速度在减缓, 可能工业时代会延长5年或者10年, 还能有一个缓冲期。这是个绝好的时期, 只要有资源, 我们就要做下去, 不仅是思想上的, 更要付出实际行动。

“目前针对工业建筑遗产, 我们工作的重点主要还是放在价值评估上, 但具体的保护办法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针对工业遗产这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 不可能完全‘死保’, 它的展示、阐释可能更加重要。”

刘伯英:王晶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而且参加了TICCIH的会议, 她对国家文物局针对工业遗产的政策非常了解, 也是“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工业遗产的编制人员。

王晶:因为我是跨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 所以可能我所关注的内容离建筑设计远了点, 总的来说, 我们是做宏观的、全国的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方面的工作, 同时与国际上工业遗产保护组织进行一些交流。国家文物局在2006年无锡论坛上提出重视工业遗产, 之前工业遗产与古建筑等传统工业遗产一同管理, 但其实在操作过程中, 这两个类型是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目前我们初步编制完了全国体系的工业遗产“十二五”规划, 内容包括在“十二五”期间工业遗产整体的发展方向、建设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刘伯英:现在工业遗产还没有专项资金么?“十二五”规划里有没有提出来?

王晶:目前的工业遗产主要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系里面发掘。前六批“国保”单位里面真正称得上是工业遗产的内容其实并不多, 即使把一些古窑址、矿址都算上, 数量也不多, 工业遗产的内容大部分都集中在潜在的国保单位名录中。目前针对工业建筑遗产, 我们工作的重点主要还是放在价值评估上, 但具体的保护办法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针对工业遗产这种新的文化遗产类型, 不可能完全“死保”, 它的展示、阐释可能更加重要。相比于“再利用”, 我们更倾向于强调将工业遗产的“展示”, 这也是文化遗产惠及民众的一项重要措施。

工业遗产的保护、展示可以上升到全民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高度, 如果将工业遗产纳入到各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 虽然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有一些要求, 但同时也可以争取到相应的政策、资金的支持, 有它积极的一面, 有利于对文化遗产本体的保护与展示, 还可以结合工业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 作出工业遗产保护展示的典范, 所以我觉得对于工业遗产来说, 是个非常好的机会。在坐的各位专家也可以为工业遗产的保护, 展示提供更多的方向、建议和技术支持。

刘伯英:通过我们 (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 两次学术会议, 大家都在呼吁希望确立一种方式, 把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 比如在国家层面设立一个课题, 把全国的工业遗产的调查及管理办法、评价方式进行综合比较, 就会非常好。

王晶:是的, 如果一个课题有这么多专家共同参与, 会非常有利于工业遗产的保护事业, 而工业遗产这一类型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较为欠缺的, 设立工业遗产全国范围内的专项研究可以填补我国文化遗产类型研究方面的不足, 同时也响应了世界遗产在区域平衡、类型平衡方面的要求。

刘伯英:刚才王晶说的特别好, 其实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委员会的成立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目前全国各地进行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 无论是高校老师还是研究机构, 还是相对分散, 势单力薄, 社会影响力非常微弱。面对城市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单纯依靠个人的努力作用太微小, 所以我们首先成立了这个学术团体, 从研究的层面, 把全国的专家能够组织起来, 接下来我们想通过这个学术组织发出更强的声音, 来影响整个社会。

实际上在实施这个层面, 已经有一批有觉悟的开发商参与进来, 比如万科做了天津的“水晶城”、“长春的1948”等项目, 比如今天我们请来的薛总, 我们叫他“文化开发商”, 他把工业资源变成了文化资源, 然后进行经营, 在园区里发展文化产业。我觉得现在特别需要政府来做一个纯粹的工业遗产保护项目。引入新概念, 在更高的层面上去做有意义的尝试、示范, 不要只限于创意产业园这么单一的方式, 要有更多的出路。像我们做首钢、焦化厂时提出的工业遗址公园的设想, 把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高一个层次, 真正实现遗产保护的意义。

我们正在积极与TICCIH联系, 向国际组织发出中国的声音, 把中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推向国际化。

王晶:2011年11月底, ICOMOS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 在巴黎召开年会, 会议期间TICCIH (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 的常务秘书长Smit h特别与中国代表进行当面交流, 希望能够加强中国学术研究团体与TICCIH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合作。我们也通过书信与Smith进行了沟通, 他当时有意在中国设立一个national committee (国家委员会) , 因为在欧洲基本上所有的TICCIH成员国都有自己的national committee, 而中国并没有TICCIH的下属分支机构。他倾向于在中国设立这样一个非政府组织的团体, 首先可以方便交流, 相当于建立了一个比较长期的联系, 其次可以有机会承办年会, 扩大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在世界范围的影响。我认为可以借此机会, 充分发挥中国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的力度和广度。

“因为工业遗产涉及的因素比较多, 有些评价因子不容易完全量化处理, 但是评价的时候还必须有一个分值,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并自行开发了工业遗产建筑评估软件。”

刘伯英:北京工业大学申请了一个关于工业遗产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我想了解它侧重在什么方面呢?

孙颖:我们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主要还是针对工业遗产建筑价值评价体系的研究。因为工业遗产涉及的因素比较多, 有些评价因子不容易完全量化处理, 但是评价的时候还必须有一个分值,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 我们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并自行开发了工业遗产建筑评估软件。本课题采用的是模糊AHP和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其中模糊AHP评价方法有利于指标权重的科学确定,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ANN有利于解决专家赋权法主观性较强的弊端。工业建筑遗产神经网络评价是以商业软件Matlab工具为平台用Matlab语言实现的, 它包括两个部分, 其一是神经网络训练, 从给定的样本训练出达到期望输出的网络确定权值, 训练好的网络权值被存储到一个外部输出文件, 评价时可以调入该文件对新案例评价。另一个是神经网络评价, 利用训练好的网络权值, 从给定的新评价指标集合, 逐层运算神经网络, 最终得到对该工业建筑遗产的总体评价。将专家咨询评价后的数据输入到程序中, 当有10个案例输入进去之后, 软件做出的评价结果就会比只输入1个案例时更科学, 同类案例不断叠加, 叠加的相似案例越多, 程序相对越成熟, 科学性也越强。

刘伯英:现在程序编制出来了么?通过验收了么?

李艾芳:程序已经有了, 但是还没有通过验收。我们在2008年申请了课题之后, 参加了刘老师组织的几次会议, 特别受益。在工业遗产评价的过程中, 专家的建议各不相同, 对于不容易量化的内容做出相对科学的评价是需要很大的积累。这个软件实际上就是不断汇总同类案例, 然后得出相对合理的评价结论。我觉得按照这个思路是可以走下去的, 但是这个课题是很庞大的, 涉及到很多领域, 毕竟工业建筑类型特别复杂, 涉及的工艺、流程等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 所以目前还只是阶段性的成果。

刘伯英:这确实是一个体系特别庞大的课题, 我觉得对国内目前来说, 软件的应用特别关键。这个软件是可以推广的, 用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产业, 也可以有不同的权重、不同的要素。

孙颖:是的, 刚才刘老师提出通过某种方式把全国的信息进行汇总, 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因为我们申请了关于工业遗产的国家基金, 最近也参与了一个邯郸工业遗产的项目, 所以也特别希望把积累的东西应用到这个上面。

说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所面临的困境, 我觉得怎么把它保留下来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这个决策权往往不是由设计人员掌控, 可能由政府来推动更适合。我觉得目前政府已经能够做到从长期利益来看待问题, 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而是追求综合效益。但是还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第一, 提出的方案是否符合该城市的发展状况, 尤其针对二、三线甚至更偏远的城市, 因为每个城市所处的条件不同, 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第二, 改建的成本有多高、“推倒重建”和“保护再利用”哪种方式更省钱, 这是他们关心的, 所以我觉得技术研究和造价信息的公开, 可能更有助于建筑师的方案得到认可。我今天对夏天老师介绍的内容很感兴趣, 如果当时我们做项目的时候能了解这些信息的话, 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好的结果。所以经济、技术、可行性的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全国有这么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探讨, 但对于一个成功案例来说, 它一定不是强调一时的效益, 而是权衡若干年后运营的情况及综合效应, 这个问题是政府决策层更关心的。保护方案和技术之外的因素往往也会影响政府的决策, 因为他们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他们的决策是要让更多方面的人受益。因此, 我觉得更多的信息共享, 会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把自己的保护观念、设计方案真正落实到实处, 如果没有把相对全面的信息提供给决策者, 很有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决策。邯郸的这个项目, 原来是一个非常大的纺织厂, 现在方案原则上通过了, 但是我们还没有拿到后续的修改建议。我们的方案是把原来有价值的厂房保留下来, 因为邯郸比较特殊—地下遗址比较多, 而厂区里的宿舍区就建在遗址之上。

张路峰:其实我挺关心这么大的厂区, 如果不做创意产业, 还能做什么?您现在策划的功能是什么?

孙颖:厂房将来可以作为棉纺集散的物流、展示、销售空间, 我们建议暂时不动, 全部留下来, 将来策划一个展示我国纺织技术发展历史的文化广场。其实这个13公里长的街景整治规划最大的焦点就是工厂要不要保、保多少, 连市长也一直在关心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 虽然原则上留下来了, 但是到底能留多少, 我还在等消息。同时, 我们希望厂区、宿舍、仓储区, 包括铁道线全都在, 形成一个大的系统。我们建议保留下来就是为了强调邯郸是历史文化名城。现在城中已有两个历史街区, 如果把这个全都保护下来, 那么可以作为新的历史街区, 而且该街区还有未挖掘的地下遗址, 所以它的保留对整个城市来说意义重大。

李艾芳:面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工业遗产应该保护下来?是看它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技术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按照这六大原则来确定吗?那么由谁来确定?是文保部门评定还是专家组评定?现在工业遗产的保护措施还是很模糊。

刘伯英:我们要保护工业建筑遗产, 首先要认定其价值, 但价值认定的标准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北京和上海、天津的评价标准就不一样, 钢铁类和电子类工业建筑遗产价值评价标准也不一样。李老师讲工业建筑遗产有六大价值, 因此, 需要有六个方面的专家来分别认定, 最终由专家达成共识。所以刚才提到采用打分的方式, 其实是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价值初步认定的环节, 之后再通过专家咨询会、评审会的方式去最终认定。政府在这个过程中, 主要起到引导、组织的作用, 最终将工业建筑遗产的名录公布、挂牌, 让遗产保护受到法规的保护, 让遗产保护受到社会监督。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涉及政策、资金、技术等诸多层面的思考。目前我们还是默默地在微观层面做出努力, 其实需要更多人的响应和参与,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努力。”

潘宣亮:工业时代是1776年以后在全世界开启的, 当时随着工业的发展产生出了一种建筑类型, 是随着产品的需要来设计建设的, 这可能是工业建筑的起源, 也是工业时代的文化。当我们谈工业建筑遗产的时候, 我们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

近十年在国民经济大幅增长以后, 我们发现保护老厂房的意义和人们四十岁之后总愿意回顾过去的想法很相符, 这也使我们对工业建筑遗产有了更深的感触, 它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大, 所以在呼吁对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 我们要建立一个理论体系和价值评价模式。

我国目前的建筑遗产保护基本都是针对建国初期以来的, 比如在革命遗产方面的保护就做得比较好, 大部分的遗址, 包括领导人的故居, 保护得都很好;那么一脉相承, 站在人文的角度、民族资本、民族历史阶段的角度来看, 工业建筑遗产也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民族的、国家的, 其实也是世界的。针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的、明确的建议, 并得到国家的认可, 然后正式确立项目, 由专家主持, 对中国民族工业发达的地区进行一次工业建筑的普查评估。在城市中, 对于任何一处二三十万平方米面积的工业厂房, 不可能完全保留, 应该找到保留的核心价值在哪, 是厂房的设计、下水的设计, 还是排风设计。再有, 工业遗产的利用需要很大的经济支持和遗产利用, 可以由政府支持, 或者民间组织、慈善组织的支持, 所有层面都可以对民族文化的延续做出一些贡献。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庞大的工程, 涉及政策、资金、技术等诸多层面的思考。目前我们还是默默地在微观层面做出努力, 其实需要更多人的响应和参与,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共同努力。

“我想谈谈关于困境和出路的问题。困境我觉得有两个层面, 一是保还是不保, 涉及价值的评估、社会各个阶层认识不平衡等问题。二是一旦决定保护了之后如何去保护。”

张路峰:我想谈谈关于困境和出路的问题。困境我觉得有两个层面, 一是保还是不保, 涉及价值的评估、社会各个阶层认识不平衡等问题。二是一旦决定保护了之后如何去保护。

我先说第一个层面。实际上工业遗产保护只是一小部分人达成了一些共识, 整个社会还远远没有认识到这个遗产门类的价值, 所以这件事情做得比较困难。有这种认识的人往往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 都是别人在做决定, 所提的建议也经常不被采纳。

举一个例子, 2008年我参观了哈尔滨的亚麻厂, 厂区里的建筑一下子将我带回到了那个年代, 就像刚才社科院的潘老师说的, 工业厂区有存储城市记忆的功能, 是不可替代的。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 它是城市里的异质区, 城市面貌在逐渐趋同, 有了这些特殊的东西, 城市会保有一定的特色, 所以它的价值从专业角度来看是很大的。但是地方政府,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里的开发商, 少有这样的觉悟。去年我再去哈尔滨的时候, 想以亚麻厂为题做个联合设计, 结果得知厂区早被拆光了, 而且新楼盘都已经建完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唐山的华新纺织厂。唐山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之一, 有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现在水泥厂保留下来了, 改造成了中国水泥工业博物馆。而水泥厂对面的纺织厂也早已经废弃, 一大片带锯齿形天窗的单层厂房, 和我们所在的“莱锦”这个地方差不多。当地政府, 包括规划局的专业人员, 都认为它已经没有什么价值, 空间也没有用, 如果说用来搞创意产业,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唐山根本没有成气候的创意产业。

工业遗产保护有实践先行的特点, 如果各地的工业遗产已经面临被拆除的问题, 而我们还在研究如何给它评分, 我个人认为这个有些不太靠谱。对工业遗产进行评分无非是想说服领导, 通过定量化的数据来让决策者认识到工业遗产的价值, 但数据怎么可能会影响到非理性的决策者?我们真正的困境是怎么能从感性上让更多的决策者与我们专业人员达成共识。

另外, 市民大众、微博的力量是很大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旁边有一片铁路住宅区, 也算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有人要开发, 网上讨论得很厉害, 设计图都出来了, 但规划局却不知道图是怎么来的。这件事被发布在网上, 好几万的点击量, 估计现在想搞定这件事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所以我觉得民意和公众的参与也是一种有影响的途径, 可以让困境得到一些缓解。关于保与不保的困境, 我们实际上面临很多层面的困难, 但如果只从美学、建构等专业角度来考虑问题, 影响力会很微弱。

咱们的研究落后于实践, 政府相关的法规也落后于实践, 所以我觉得现在最有力的研究就是案例研究, 因为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比如莱锦产业园这个例子, 我觉得如果哈尔滨亚麻厂的领导、华新纺织厂的领导看到这个案例之后, 一定会后悔。因此, 我觉得我们应该做更多的案例, 这些案例可能完全没有共同之处, 但是等案例积累到了一定程度, 可能我们的思路就清晰了, 也有可能房子都被拆光了。

第二个困境, 我觉得是一旦决定保护之后, 不同方案之间我们怎么选择。我想到一个思路。以前我们做设计总是功能决定形式, 先想好做什么功能, 而工业遗产正好相反, 是形式启发功能, 这个空间适合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不能把原来工厂建筑的优势当成劣势。我看过一些例子, 几百米长, 四五十米一跨的大空间, 设计师却把它分成小格子, 当小空间来用, 意义何在?大空间就该按照大空间的做法来使用, 策划出适合这个大空间的功能, 而不能本来是大却要切小, 本来天窗开口朝北却要改成朝南, 类似于这种破坏性的改造, 实际上是第二个困境。

去年在哈尔滨我们参加一个和台湾几所大学联合搞的一个研习营, 其间参观了一个叫“西城红场”的地方, 据说是由老工厂改造的, 但改得“面目全非”, 将厂房“精装修”了一遍, 地面全部使用大理石铺装, 完全认不出老厂房的样子了, 工业的意象仅仅靠弄一些钢管雕塑来提示一下。这种改造属于“用力过猛”。我问过做这种设计的建筑师为什么要做成这样, 他说原因很简单, 只有通过往里面填一些贵重材料, 才能收上设计费来, 否则甲方会认为你没做什么设计。所以这里面存在一个由于“过度设计”导致工业遗产二次破坏的问题。

刚才我只讲了困境, 但出路何在?还是请其他专家讲讲吧。

孙颖:针对张路峰老师提的设计过度的问题, 我想谈一点想法。因为申请关于工业遗产的课题, 我们调研了上海的屠宰场改造项目。那个园区的管理可能比有些园区要好一些, 改造完成后, 商铺入驻时需要遵循一个类似城市设计导则的文件, 它对于空间再划分有一定的限制, 规定哪些不允许动, 或者对于有争议的新兴事物必须做可逆的改造, 这也借鉴了文物保护单位的规定。所以我觉得设计过度, 可能不完全是设计者的素质问题, 是我们对这种比较敏感的、有可能成为被保护的建筑缺乏一定的管理和引导。

“我认为工业遗产是一个很宽泛的课题, 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共同参与, 包括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生态修复、文化投资等不同领域, 从不同角度出发, 能够将工业遗产的问题分析得更清楚一些。同时, 大家需要达成一些共识, 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李匡:这些年参与了不少这一类的项目, 也做了一些研究, 我谈几点自己的感受。我认为工业遗产是一个很宽泛的课题, 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共同参与, 包括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生态修复、文化投资等不同领域, 从不同角度出发, 能够将工业遗产的问题分析得更清楚一些。同时, 大家需要达成一些共识, 而不是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我觉得这个很重要。

从我自己的体会,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工业遗产的意义和价值。首先, 从城市文化的角度来看, 因为工业和城市的关系是比较紧密的, 城市能够从工业革命以前几十万人口的中小城市发展到现在上千万人口的大都市, 与工业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工业化的发展、没有工厂的产生, 城市就不会有这么多人, 城市的形态也不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举一个例子, 解放前北京的城市形态和解放后的城市形态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差别, 就在于解放前北京是一个纯消费性的城市, 解放以后变成了一个工业化的城市。所以工业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 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是国内外不同背景的专家、学者达成共识的。也就是说, 不仅仅是那些宫殿、民居、庙宇、墓葬等算文化遗产, 工业方面的遗产对于整个人类发展来说, 也是至关重要的, 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从这个方面来看, 工业遗产的价值是不用怀疑的, 肯定需要保护, 只是大家对于保护的标准怎么来确定还有一些争议。

其次,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 西方对工业遗产保护兴起的时间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兴起的时间是比较接近的, 大约都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城市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好多工厂都荒废了, 很多从事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人认为那么大片的工厂拆掉会产生很多的建筑垃圾, 消耗掉很多能源, 如果能够把它们保留下来, 通过改造利用承载新的城市功能, 对于城市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这也成为最早保护工业遗产的一个契机。所以从这个层面来看, 大家讨论工厂价值的高或者低, 并不能作为决定工厂保留与否的唯一因素。因为一个工厂即使从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讲价值不是很高,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有保留再利用的可能。这能够让我们跳出价值评价的误区—只以历史文化价值高低决定保留或是拆除。比如尚8文化创意产业园, 从北京市或者全国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 可能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不高,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保留并利用它, 所以我觉得对于工业遗产问题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思考。

第三, 刚才张路峰老师说的让我很受启发, 可以从城市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现在每个城市都在讲特色风貌街区, 塑造自己的地标, 但往往每个城市的新区都很相似, 大家花很多钱去创造一个区别于其他城市、地区的建筑, 实际上最后的结果却是趋同。因为采取的手段是一样的, 都是把原来的房子拆了, 不考虑原有的山形、水系、地貌特征、历史文脉等因素, 只强调建筑本体的创作, 而忽略城市原有的独特的资源。工业建筑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型, 最大的特点是规模宏大、造型奇特, 尺度与民用建筑差别显著, 因为它是容纳机器设备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的, 厂区本身就有别于城市中的其他街区。所以如果能够保留一些工业建/构筑物及设施设备的话, 城市街区的特色自然也就比较鲜明了, 而且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的方式, 这比花很多钱去塑造跟迪拜、纽约一样的街区更有意义。

所以, 如果从以上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工业遗产问题的话, 会形成不同的思路。同时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对工业遗产问题看法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文物和遗产方面的人谈到工业遗产问题时强调的是保护, 要求尽量不要改动原有的样式、空间、结构甚至主要功能;而做建筑设计的人常常有创作的冲动, 希望设计作品成为新的焦点, 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设计时往往都是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造, 容易出现刚才张路峰老师所说的过度设计的问题;另外由于工业遗产多以厂区的形式存在, 且规模一般都很大, 所以规划师更重视的是路网的打通、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备及与周边区域的衔接等问题;城市领导者则比较关注经济上的平衡, 产业的升级, 税收的增加及城市面貌的更新等。大家基于不同立场和视角, 对工业遗产的看法和思路也不尽相同, 这是很正常的, 这也正说明了工业遗产问题的复杂性。重要的是大家要努力寻求共识, 守住共同的底线。我认为当前的共识与底线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 工业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独特而重要的价值; (2) 经过近些年来城市迅速扩张的破坏和拆除, 城市里所剩的工业遗存已非常有限, 且不可再生, 因此当前的保护工作带有抢救性, 应该尽量少拆多留, 价值高的作为遗产进行保护, 价值低的可以作为资源进行改造利用; (3) 工业遗产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十分迫切的问题, 在加强研究的同时, 通过实践案例来摸索解决办法是非常务实而有效的途径, 因此对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及改造的实践活动不应求全责备, 要加以鼓励, 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 (4) 要正视工业遗产问题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对经济、产业、交通、市政及环境等问题应充分重视。以今天会场所在的莱锦创意产业园为例, 这里原来是北京第二棉纺织厂, 现在改造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虽然没有做到百分之百的保护, 但主要的厂房和办公楼保留了下来, 原有空间和风貌特征也基本得以延续, 比完全拆除重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规划角度来看, 道路和市政系统也得到完善, 满足了消防要求, 同时也实现了产业的更新。从经济角度来看, 通过改造和加建, 获得了较大的使用面积, 实现了经济平衡。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引入, 使企业可以获得长期的租金收益, 而政府则获得持续增加的税收。这是一个在共同底线之下采取务实有效做法的案例。

最后, 结合政府把文化发展提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谈一点我的体会。现在全世界的竞争由原来的纯硬实力逐渐转变为更依靠软实力其实就是文化的竞争。西方认为只有接受他们的价值观, 按照他们的做法, 采用他们的技术, 才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中国是一个例外。在解放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 解放后除了很短的时间借助前苏联的帮助外, 完全是采取自力更生的模式, 通过“一五”、“二五”时期以156项重点工程为代表的基础工业项目建设, 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 但主要集中在东北、北京、太原、洛阳、西安等重点城市;其后通过1964年�1978年的“三线建设”, 使工业化向西部地区扩展, 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国且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初步实现了工业化, 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跨越, 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对于弘扬新中国的文化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刘伯英:刚才李匡讲的很好, 谈谈我的感想。他刚才讲专业背景不同, 所以对待工业遗产的看法不一样。上次在重庆开会的时候, 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叫“工业遗产学术委员会”而叫“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 实际上从我们现在的人员组成来看, 叫工业建筑遗产是合适的, 因为我们还没有涵盖那么多专业领域的成员, 除了刚才李匡讲的规划专业、建筑专业等, 还有历史、环保、科技、产业等方面的人员, 虽然我们没有达到工业遗产这种广泛的综合学科的要求, 但是我们在工业建筑遗产这个相对小一点的平台上也强调了多元化。

工业革命不是在亚洲出现的, 而是欧洲, 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推广到其他地区。一种方式是通过战争, 为满足城市建设的要求在殖民地或租界地建企业, 像自来水厂、港口、煤气厂、铁路等;另一种方式就是技术的输出、设备的输出。洋务运动时用的机械设备就是从国外引进的;解放以后, 中国开始独立自主地进行建设, 但也大量引进外资和进口国外的技术、设备。对这个问题, 我们之前也讨论过。比如我们在做首钢的时候, 有些专家提出来这些设备是进口国外的淘汰设备, 是没有价值的, 但是对于中国来说, 这个是从无到有的过程,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我觉得不能完全绝对地去看它的价值, 关键是价值评价的坐标是什么, 这也是工业遗产的特点。

“好东西不管是以文物的形式展示, 还是以再利用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大家都会认识到它的价值。我觉得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建筑史的研究者, 做好普查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画出图、拍些照片。”

张勃:今天非常荣幸来参加这次会议, 能够有机会向各位老师学习。听了大家的发言, 我深受启发。我觉得关于遗产这件事, 其实好像不需要太多的讨论, 就跟定义文物一样, 文物就是文物, 就应该按照文物的办法对待。如果说文物管理部门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对的, 那么不论你改得多好, 都是不对的, 这个立场是不能调和的。刚才李匡讲到各方面的人需要协调对待这件事情, 但我觉得这是协调不了的, 大家肯定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讲话, 即使一位建筑、规划出身的市长也不可能站在创作的角度来看问题, 最后的结果势必是谁有决定权就听谁的。所以我觉得正像以前工业化破坏农业城市一样, 现在工业城市的形态必然要被后工业化城市 (或者信息化城市) 取代, 这是一个大的背景, 城市形态必然会改变。

我是在军队大院长大的。其实军队大院也是很有意思的, 比如我所居住的大院里的住宅楼都是古典柱式, 上面都是大屋顶, 墙体特别厚, 地上的花砖也都非常好, 但由于大院对外不开放, 这些正在使用中的有价值的建筑并不为外界所知。而一旦军队大院搬迁, 必然会有一些从前看不到的东西暴露出来, 引起大家的关注。同样, 很多东西在存在的时候, 大家习以为常, 一旦没有了, 就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我很同意张路峰老师的观点, 工业建筑有很多独特的东西。比如莱锦这个园区一进来给人的感觉特别好, 也许住在周围的人认为它很平常, 但是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有这样的空间形态存在。也许因为它作为创意产业园只为个别公司所用, 影响力还不是很大, 但是我相信任何人看过这里之后都会记住它, 所以我觉得在北京, 如此特殊的空间是有震撼力的, 其实很多老百姓也会喜欢的。好东西不管是以文物的形式展示, 还是以再利用的方式出现在世人面前, 大家都会认识到它的价值。

我觉得作为一个建筑师或者建筑史的研究者, 做好普查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画出图、拍些照片。若干年之后, 如果某些东西需要复制, 只要有图和照片, 就可以复制出很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就像现在想恢复北京的一部分城墙, 依据的就是瑞典的喜仁龙著的《北京的城墙与城门》一书。

刘伯英:接着张勃老师的话题, 工业文化以及军队大院的文化, 其实在中国都很有特色。国际上对工业遗产的定义是将所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内容都包括在内, 比如工人的住宅、学校、教堂等, 因为西方有很多的工厂是资本家按照花园城市理论建设的, 住宅区也得以与工厂一起保护下来了。所以刚才说保留工业遗产的话, 应该把厂区, 也就是大院,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留。

张勃:举个很小的例子, 林洙女士在《建筑师梁思成》里写过五、六十年代国家领导人希望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对面都是烟囱的情节。现在我们认为那样的景象对古都北京来说是十分不好的。但是不能因此就说烟囱完全没有文化价值、不能存在。我们学校也有一根烟囱, 前几年被拆了, 我当时觉得可惜, 却也不能阻止, 赶紧派学生照了几张照片, 算是留下点史料。这两年我看到内蒙古工业大学在改造建筑馆时把原有的烟囱保留下来并赋予了通风的新功能, 同时也使它成为一个时代印记和校园符号, 效果就非常好。所以说, 烟囱这种看似平常的构筑物, 多的时候拆除一些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 现在烟囱少了却可以作为标志, 显现出文化价值。

李匡:说起烟囱还有这样一件事, 北京进行工业搬迁的时候, 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工业退出二环, 当时决定把二环里的烟囱全部拆除。现在任务已经完成了, 但是在美术馆后面的胶印二厂还留了一根烟囱。因为这个厂停产的时候, 刚好北京提出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这个厂被列为了试点。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工业促进局产业布局处的领导陈世杰觉得既然二环里其他的烟囱都拆掉了, 胶印二厂的这根就别拆了, 可以作为二环里工业发展历史的一个见证, 同时也可以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标志。现在这根烟囱由园区里搞艺术的人画了很多彩绘, 成为了这一地区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孙颖:我觉得对于有学术争议的事情, 别太急于一气呵成地把它改造完, 等我们对这件事情看得更成熟、更理性一些的时候再去做。如果必须要做的话, 就做成可逆的, 将来一旦发现这个决策失误的时候, 还可以恢复原样。我觉得这个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张勃:再插一句, 我觉得对于学术组织, 前瞻性永远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能够利用各种传媒, 造好声势, 比如呼吁烟囱不能都拆, 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民众。

■王旭

ZNA/北京泽碧克格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董事, 执行总监, 中国区建筑总监

“我们作为设计者, 要认清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 不能完全跟着政府、开发商的意愿改变, 要坚持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但是涉及到“如何保护”、“保护之后做什么”, 这都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的, 而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更需要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支持。”

李艾芳:我觉得还需要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例如麦芽厂区最后只存留下来一座欧式小建筑, 开发商为了利用那块地, 就把仅有的欧式小建筑也拆除了, 而被拆除的建筑正是一个有价值的历史印记, 并且承载着人们对工业建筑的一段回忆, 但是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另外, 很多中小型城市正在飞速发展和不断扩大中, 而以前的一些厂区也慢慢归于市区中, 占据了城市中很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些厂房对城市会产生很多噪音、粉尘、工业垃圾等各种污染, 再加上工厂相继遇到停产、倒闭、搬迁和转让等问题, 因此这些存留下来的厂房有的被拆除, 有的保留下来, 有的建成新的小区。我们在做邯郸的项目时, 坚决要求把有价值的厂房保留下来, 但是最后究竟能不能保留下来还是个疑问, 因为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最后的决策。我们作为设计者, 要认清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 不能完全跟着政府、开发商的意愿改变, 要坚持对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但是涉及到“如何保护”、“保护之后做什么”, 这都是需要我们仔细研究的, 而在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更需要政府乃至全社会的支持。

张路峰:现在单纯地提保护, 肯定是个误区, 这个提法除了文物部门能接受, 其他部门都很难接受。提到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我个人觉得保护是目的, 利用是手段。刚才张勃老师说军队大院、烟囱都有保护价值, 其实我们要保护的不是那些东西, 而是那些东西所承载、所关联的记忆, 我们过去的日子都有保护的价值, 只是程度不同, 有些是一点都不能动, 而有些是可以改动的。我觉得真正要保护的是那些代表了集体记忆的东西, 如果我们发展的过程中, 把记忆全都消除了, 发展的效果也就看不出来了, 那么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 如果大家都认识到这个层面, 我觉得保护就会达成共识。

然而, 如果单纯提保护, 却没有找到合理利用的方式, 那等于保护不了它。比如中东铁路横道河子站, 那个扇形的车库只剩了一个空壳子, 即使它是一级国保单位, 名义上受到保护了, 但是因为没有人使用, 房子漏雨、墙体开裂, 处于很快就会倒掉的状态。在城市里也一样, 如果莱锦这个园区放在别的城市, 没有这么多的创意产业来利用这个空间, 那么它也没什么意义。巴塞罗那有一个屠宰场改造的菜市场, 将原有建筑拆除了一部分, 又加入了新的元素, 它的新功能虽然不是创意产业, 但它的空间和记忆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了, 那么它的生命也就真正得到了延续。所以真正要达到保护目的的话, 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利用方式, 这个可以说服很多人, 包括领导、业主, 因为它代表了共同的利益。

“似乎在学校的时候, 大家觉得创新就是形式上的创新, 但是当我们真正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 如何把资源整合, 并发现其中的关联和价值, 比形式创新更复杂, 甚至涉及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王旭:我今天特别感兴趣的是, 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 在学校 (包括本科、研究生阶段) 是利用怎么样的方式来推广的?因为从我的感觉来看, 今天咱们讨论的内容放在杂志上, 可能很多学生拿到杂志以后, 发现都是文字, 没有兴趣仔细阅读, 而是更热衷于看一些令人比较激动的图片。我觉得现在咱们的教育体系所推崇的就是以视觉为主导, 从形式上面拓展思路。似乎在学校的时候, 大家觉得创新就是形式上的创新, 但是当我们真正面临实际问题的时候, 如何把资源整合, 并发现其中的关联和价值, 比形式创新更复杂, 甚至涉及到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我特别想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 各位老师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

张路峰:从课程体系设置来说, 学校基本上没有要求这方面的教学内容, 这个取决于老师的研究方向和个人兴趣爱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课题可以结合到特定的课程设计题目中, 一般作为高年级或者研究生的选题。从2007年开始, 我带的毕业设计有很多题目与这个课题相关, 这是偶然, 也可能是必然, 因为社会确实面临这样的问题, 如果找城市里最困难的地方, 肯定就是这样的地方。我们做了798北区、唐山机车厂, 以及我们带研究生跟德国联合做了一个柏林的发电厂, 做了大概五六个这样的教学题目, 在做的过程中形成了些零散的认识。所以我的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时我也在朝这个方向引导, 因为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社会问题。往大了说, 这是城市更新的问题, 工业遗产是其中一个比较特殊的门类, 整个城市不断新陈代谢, 如何对待旧有的东西是设计面临的一个普适性话题。应该说高校在这个领域做得还很不够, 甚至是比较滞后, 我也是在参加了去年11月份重庆的会议后, 才算是系统地了解了工业遗产领域目前的研究状况。

王旭:您觉得有没有可能在学校开设这类必修课, 哪怕只在研究生层面?

张路峰:其实在高校里, 连文化遗产方面的课程都很欠缺, 更何况工业遗产了。所以我觉得第一步应该加强文化遗产教育, 不只是针对专业人员, 其实全民教育也很重要。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门类, 应该纳入整个系统里面去, 让大家知道有些有价值的东西是不能随便扔掉的。

李艾芳:其实, 我们学校的本科教学中有两门选修课, 一门是古旧建筑保护与更新, 一门是城市保护与更新;而研究生教学把它作为一个历史方向。近几年, 我们学校有些老师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开设了很多相关方面的课程, 所以我们学校这方面的理论课程比较多, 而设计类课程主要体现在毕业设计的环节, 包括大遗址保护、古旧建筑保护、旧城更新等方向。

王旭:这还是挺有帮助的, 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的不是我们常规设计课上学习如何排布功能、设计造型, 而是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的设计主要是做大型综合体, 所以我们在澳门进行了多次考察, 那种大型的综合体包括很多功能, 比如酒店、商业、赌场、演艺等, 这就要求设计团队考虑前期的策划、后期的运营、功能动线组织、协调各方矛盾, 甚至因为综合体的巨大规模对城市的交通系统构成了威胁, 还能够去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以及机场流量等问题。我觉得这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 其实解决老工业遗产保护的问题也需要有人做整体协调方面的工作, 包括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等。

李艾芳:的确是这样。我们现在的文化保护和抗震研究所是跨专业联合研究, 所以技术和理念的整合可能会更好一些。其实我们很多古建修复技术也需要解决技术接地的问题, 所以我们学校古建筑保护这块大多是跨专业联合, 比如抗震和加固, 因为很多建筑加固之后, 它的柔抗震和刚性抗震结构体系是不一样的, 那么怎么让柔抗震和刚性抗震很好地成为一个新的联合体, 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刘伯英:刚才说的这个问题应该是在决定厂区被保留的前提下再进行探讨的, 而现在很多情况是, 没有考虑改不改的问题就直接拆掉了, 根本没有机会让各专业领域的人共同来做这件事, 基本的前提都没有。

李艾芳:我认为“拆与不拆”还是需要有法律、法规的制约。像城市里一些古树, 都有明文规定不让随意砍伐的, 所以对于工业建筑遗产也应该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制约, 否则就很有可能像“麦芽厂事件”那样历史重演。刚才张路峰老师说全民性, 我认为很正确。大家现在都知道“国保”单位不能动, 而对于一些有价值但不属于“国保”的建筑, 无论是有历史价值的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 都需要全民提高保护意识来把它们保存下来。

一些大的工厂在早期占据城市的中心, 从经济效益来看, 厂房的保护与再利用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没有法律、法规去制约的话, 即便我们做了很多价值评估和方案设计, 它还是很容易被直接拆除。

王旭:我特别希望建筑学院或者设计学院能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 因为基本上小部分学生会成为非常优秀的建筑师, 大部分学生会成为还可以的建筑师, 还有很多人可能会变成业主、政府官员, 成为有话语权的人。因此, 早期的教育和宣传, 也许在10年甚至15年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的作■罗劲

■吴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创研建筑设计中心设计总监

用。

张路峰:刚才王旭关心的这个问题, 也是我比较关心的。高校在教育层面怎么推动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如果它只停留在老师的科研课题这个层面上, 而在教学层面没有开设一门常规性课程的话, 这对学生以及下一代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

“我觉得作为工业遗留的建筑群体, 我们不仅仅局限在将它们作为文物遗产的扩大保护层面里, 而且作为稀缺资源, 我们更应该及时研究如何有效地再开发和再利用。”

罗劲:我不是研究工业遗产的专家, 自己的实践也特别微观地局限在项目的设计和运作上, 但是我觉得作为工业遗留的建筑群体, 我们不仅仅局限在将它们作为文物遗产的扩大保护层面里, 而且作为稀缺资源, 我们更应该及时研究如何有效地再开发和再利用。刚才李匡老师从城市历史文脉、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来讲工业建筑的资源利用, 讲得特别好。还有一点我觉得也很重要, 其实在城市倡导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时, 工业建筑以它特有的建筑布局及结构特征, 在新兴产业的开发利用和新功能的混搭嵌入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 因而会对城市设计规划的格局形态产生互补作用, 丰富城市面貌。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今天, 人们越来越觉得城市应该有各种各样的外貌表情以及功能搭配, 这些不是片面地建造高楼大厦所能全部解决的, 而工业建筑园区的再利用恰恰或许能够满足人们对城市的这一需求。因此, 工业遗留建筑不管历史文化价值有多大, 从城市多样化和特色化角度、从城市稀缺资源再利用角度来讲, 就应该全面保护和重点开发再利用, 至少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应该是这样的。我从2000年开始接触工业建筑改造, 先后完成了包括金地国际花园的老葡萄酒厂改建、西城原北京压缩机厂厂房的改建, 以及我们现在刚刚入住的新华1949创意产业园区的改建等项目, 在实践中我深深地觉得这些资源的宝贵和再开发利用的重点所在。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忽略了工业建筑遗产的艺术价值, 关键原因就在于非常出色的、能打动人心的和激活城市发展的工业建筑优秀改造案例还是太少。在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方面有些关键的法则是要遵循的, 比如建筑的主体结构和体量关系要保留, 建筑的外观尺度和形态特点要保留等, 但是我觉得必须要有创新意识的改建甚至扩建加建, 老的工业建筑才能焕发朝气, 保护工业建筑遗产不一定都像保护历史文物那样, 相反, 优秀的改建工作恰恰是对保持原有历史文脉、保持原有体量关系, 保持原有地域特点的巨大贡献, 现在我们应该提倡大胆实践, 涌现更多更好的工业建筑保护改造的案例, 复活地域文化和促进产业转型, 只有这样发展, 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结构以及功能搭配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城市才能变得更具魅力。

“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核心就是钱的问题。当然, 钱除了指货币本身之外, 更重要的是经济因素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上一篇:文人相轻下一篇:现代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