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2024-10-14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精选9篇)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篇1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内容提要】结合我校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实践,探究如何转变教育理念,贯彻以人为本,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构建平台,以班级文化建设为重点,通过多元化形式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自我教育,民主管理班级,从而进步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成长记录袋 自主管理 民主管理

“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最核心的理念,随着教学结构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小学实施小班化教育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趋势。今年,我校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探索,注重以班主任建设为龙头,以校园文化和班集体建设为载体,以学生思想教育为核心,以对学生的常规管理和习惯养成教育为抓手,狠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小班化教育的班级管理水平

小班化教育中,班主任处于班级管理的核心地位,是班级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育人工作,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建立和学生的成长,也是关系到学校全局的大事。

对此,我们注重以人为本,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始终把班主任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根据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认真抓好班主任的选拔、聘任、培训、指导工作,着力营造有利于班主任工作成长的环境和氛围。一是严格筛选,择优聘任,精心组建班主任队伍。把师德好、热爱学生、热心做班主任工作、业务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教师选择到班主任队伍;二是加强培训,注重实践,促进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成熟。首先坚持班主任学习和例会制度,将《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盐阜大众报教育版》、《德育报》等刊物上有实际指导作用的优秀文章印发给班主任。其次 建立和健全班主任拜师结对子制度。再次组织开展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将优秀班主任经验作为宝贵资源加以开发利用,通过交流,激发了青年班主任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追求,从而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三是积极创造条件,为班主任搭建成长的舞台。开展优质班会课观摩活动,提高全校的班会课质量,班会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答辩式、演讲式、文艺式、辩论式、师生互动式等等。我们给每个年级制定一个大的主题,如通过“树中学生形象、为班集体增光”、“知荣辱、树新风、别陋习”、“是否以成败论英雄”、“我从这里起飞”等主题,然后由班主任和班委会共同研究确定班会的形式和活动方案,这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展示了班主任和学生的智慧,受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强化班主任工作职责。为了全面综合地考查班主任的工作实绩,我们修改完善了“班主任职责”、“班级量化管理考核暨奖励办法”等,逐步提高班主任的待遇,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强化管理的过程中,对青年班主任压担子不忘关心,有了成绩及时表扬,遇到挫折及时鼓励。校领导经常与青年班主任谈心,从生活、学习、工作、思想上关心他们,使每一位班主任工作安心、舒心、静心。

二、以创建班级文化为重点,精心打造育人氛围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构成了班集体形成和发展最稳固、最有活力的基础,体现了一个班级特有的风格。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文化能将学生个体行为融入班级集体行为,产生并升华为集体意志,从而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班级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学生每一个学习过程都将得到重视,每一个成长体验都将得到珍惜,每一次情感的波动都将得到关注。

(一)精心设计--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是指通过对所在班级环境的设计、布置以及在此过程中的相关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具体反映,也是衡量班级文化的最基本尺度。能使学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一般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学前夕,直接由班主任对教室进行布置。如:利用黑板写上几句热情洋溢的班主任寄语,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张贴在布告栏中,把教室里 的桌椅摆放整齐,窗子、地板擦扫干净,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环境。还可以在教室里布置一些绿色的花草,给初来乍到的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能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第二阶段:开学后,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布置、改善、保护教室环境,力争创设一种温馨的特色,让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表现创造力、体现个性化的舞台。如师生共同讨论“班级口号”,共同开辟“班级兴趣角”、“图书角”、“生物科技角”等。

第三阶段:把班队干部名单公布于壁报,职责分明;定期更换班报、壁报,设立专栏“班主任寄语”、“学习园地”、“名人名言”、“趣味角”、“作文世界”、“表扬栏”等等,使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班集体的无声力量,让墙壁真正会“说话”。

(二)自主管理――创立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使每个学生时时都按一定的准则规范自己的言行,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和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在制订规章制度时不仅要注意制度本身的科学完善,还要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其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1、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

交给学生选举权和调整权,给学生以充分的民主,是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保障。班委会成员和其他小干部应通过推荐、自荐,再由全体同学民主选举产生。班委会有权通过评分、考核、调整小组长和科代表。班干部的产生要体现出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中”,才能为班级管理带来生机。

2、交给学生《班规》的制订权。

《班规》是建立自主教育的标杆。被学生接受的《班规》才会真正起到引导、调整、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所以,要交给学生制订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制订《班规》,使它成为班级集体意志的体现,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依据,成为规范自己言行的准绳。比如:开学初让每位学生至少制订一条上学期做得不够好,这学期须约束的制度;确定班委会例会制度;采用“值日班长制”“班干部轮换制”等。又如,《值日班长日记》记录学生的出勤情况、好人好事,记录学生学习的苦与乐、喜与忧、得与失、勤与惰,成为见证班级成长的文字相册,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 纽带和桥梁。再如,“活动记载本”里栩栩如生的描绘,点点滴滴的渲染,会使班级文化拓展、升华。

3、交给学生品行考核权。

“民主量化管理制度”是本着民主的原则,在《班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谓“量化管理”即依据《班规》进行品行量化考核,并实行奖励制。我们把考核权交给学生,并为每一个学生设立了“成长记录袋”,及时记录评价学生成长轨迹,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把管理自己、教育自己的权利还给学生。

(三)营造氛围――焕发班级精神文化

班级精神文化是指班级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集体舆论以及各种认同意识所表现出的文化形态。它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深层结构要素,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级精神文化的主体是班风,优良的班风能在班级成员的心里产生一种内在的激励因素,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向心力。良好的班风是无声的命令,是不成规章的行为准则,它能使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抵制和排除不符合班级利益的各种行为。班风巨大的激励作用还能使班级中的每个人都精神振作,身心愉快,使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相互信任,关系和谐。

1、人际氛围的营造。

这里的人际氛围实际是指班级内在的精神环境。轻松、愉悦的精神环境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前提,只有在这样一种精神状态下才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1)重新定位教师。我们认为,在现代教育观念中,对教师的定位不再是单一的施教者,而是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引领者。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平日与学生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更要在处理具体事情时把握自己的言行与情绪。班级内设立“师生对话箱”,让老师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人,或者定期开一个茶话会,畅所欲言,让老师成为孩子心声的倾听者,等等。

(2)重新认识学生。我们往往把学生看成是一个个孤立的人,实际上,学生之间最容易产生碰撞和摩擦,而正是在这种碰撞与摩擦中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有时是受教育者,有时却成为施教者。更可贵的是,这是一种同龄人之间相互的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

2、心理环境的营造。

人的各种行为往往都是在一定心理状态的驱动下产生和完成的,健康的心理 状态使人的行为显得理智而积极。孩子的心理是敏感而易变的,这既是我们教育的突破口,往往也是教育失败的根源。

(1)以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总给人轻松、温暖和被信任的感觉,真诚的微笑能帮我们打开孩子的心灵。

(2)用理智处理事情。面对孩子,永远都不要是怒火中烧或心急火燎的样子,因为你的言行和表现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举止。用理智处理事情,不仅能让事情真相大白,更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在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原则,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首先是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发挥家庭、社会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实行领导带头,层层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德育工作网络,使得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任务;二是注重加强过程性管理,修改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制订了《新丰三中章程》、《新丰三中学生管理手册》、《新丰三中班级量化考核细则》,每周分年级设立文明班级流动红旗和文明宿舍的评比,从常规管理、环境管理、宿舍就餐管理、学习、配合中心工作、其它等六个方面分年级对各班实行全面量化考核,成绩每天公布,每周统计一次,每学期综合考评一次,积分较高的班级评为优秀班集体,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与此同时,各班通过学习讨论学校对班级的量化考核办法,由班集体讨论,制订班规及本班学生的考核办法,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使文明礼貌、勤学守纪、讲究卫生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自觉要求和习惯;三是利用校会、法制讲座、国旗下讲话、班会、画廊、板报、广播台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四是通过各种德育活动陶冶学生思想情操,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如通过国庆文娱会演、扫墓、观看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展和红军长征70周年图片展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用长征精神激励学生,立志发奋,报效祖国。

总之,面对时代的变化与社会的进步,学校教育工作面临着许多问题与挑战,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思考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道德要求,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把德育融入学生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小班化教育的实践,充满了新 理论、新观念、新问题、新做法,只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持续地进行反思、研究与探索,小班化教育一定会在我校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主编:刘建发 《班级管理学》 主编:郭 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江苏教育周刊》 《班主任杂志2006年第11期》

主编:陈为枞

李志成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篇2

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 Hubbar先生认为, 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而只有把单个的词纳入一个特定的情境中, 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联想力, 会有自己的见解, 进一步提高实际的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尝试从最基本的语言要素之一的词汇入手, 着重考虑如何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下灵活运用所学单词。教师利用所学单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认识事物的多种可能的发展, 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独特性。

学完flew一词后, 我们给了学生这样一组单词:kites, paper, superman, plane, some leaves, bird, 并让他们用这些词和flew一起编入有内容的句子。教学效果很明显, 贪玩的说, “I used some paper to make a plane.Then the plane flew high into the sky, ”爱编故事的讲“Superman flew kites in the park last weekend, but he was sad because the kite flew away, ”还有的充满诗情画意的描绘”The yellowleaves flew very high last autumn, ——“

由于学生主体在各个方面的差异, 对同一文本会产生不同的思考或想法, 即使是同样的想法, 其语言表达方式也未必会完全一样, 而在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与学生又可以形成思维互补, 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课堂。当我们试图利用在基本的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确保学生对这些单词的音形义的掌握。这是基本, 然后才能谈得上灵活运用, 深入探讨和表达。而小班化高效率的教学提供了机会,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更深入的掌控和了解, 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2.给学生设立一定的情境, 并提供相关的语言素材。如上文中提高的flew一词, 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给学生提出要求他们造句, 不仅难度过大, 而且大多数同学会觉得很茫然, 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关语言素材, 不仅有“境”可寻, 有话可说, 而且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语言的输入量, 使小班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

3.要抓住重点词汇创立情境, 有的放矢。并不是每一个单词都适合这样的教学, 也不是每个单词都有必要这么做。

4.紧扣课文内容创立情境。语言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句型的学习。句型是从口语和书面语的无数实际句子中概括出来的句子模型, 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句子的骨架, 但在小班教学这么有利的条件下, 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骨架”, 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交流中有积极的思维参与, 展开高质量的语言表达。

对于课本中出现的基本词汇和句型, 我经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学生的在哪些情境下会用它们?实际的情景中会不会发生多种情况?是不是可以由此引导学生去思考, 拓宽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提高实效性?在处理Which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I like——best.这一句型我想, 如果仅停留在让学生交换寻问彼此喜欢的科目上, 不仅使语言索然无味, 而且放弃了很好的交际素材。因为学生在回答彼此喜欢的科目之前, 肯定有一个思索判断的过程, 为何不趁机将其展开, 在思考中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而且学生也会乐趣盎然, 产生交流的动机?在他们平时谈论自己喜欢的明星时, 绝对不会只说自己喜欢周杰伦或李宇春就了事的, 总会有自己选择的理由。而事实上, 学生的回答的确很精彩。

对于课本中出现的“Do you want both---?No, I want the–one.”这一句型, 我在设置教学方式时考虑到, 实际的生活中学生肯定还会产生:Yes, I like both of them和I like neither of them的想法, 而三种不同选择取决于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既定事物和自己的需要。为何不让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创造一个用英语展示自己鲜明个性的语言课堂呢?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基本句型,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生活实际情况到底如何, 有没有多种情况发生;

2.学生在哪些情境下会用到;

3.怎样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小班化给我们提供了进行语言教学的宝贵优势, 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探询的是怎样充分利用这种优势,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让每个孩子都能自如运用所学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凸显多采的个性, 在每一天的学习中自己实际的语言表达能力都能都到培养。

摘要:在小班化英语教学提供的条件下, 教师不仅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情况, 使教学有了较强的针对性, 而且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将语言交流深入下去, 去表达自己的独立的见解, 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本文则主要讨论在小班化的教学背景下, 如何结合词汇和句型的教学创立情境, 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小班化英语教学,汇和句型,语言情境

参考文献

[1]Weingarten, R. (2003) .The case for smaller classes.

[2]Tricia Ryan. (2004) Using Information Effectively in Education.

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班级管理体会 篇3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 自主化 个性化管理 尊重个性 评价多样化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于2008年在全省高中率先进行了小班化教育教学的尝试,探求小班化背景下班级管理的方法,对于保障每个学生都能更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我就小班化班级管理谈谈自己的做法和切身体会。

一、“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班级管理模式

1.班级氛围更加自主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突出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以学生为本,是指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管理,而是积极地以主人翁态度,自觉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这就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自主的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并信任学生,解放思想,大胆放手,实行自主管理。在小班化背景下,我的班级管理如下:(1)通过班级的民主选举,产生学生的自主管理委员会,结合班级自身情况,设立不同部门。实行值日班长制,值日班长由全班同学轮流当班长,一人一天,负责班中大小事务,做得好加十分,做得不好要相应扣分,由班主任或常务班长进行考核。(2)自主管理委员会综合学生、教师的意见制定班规和公约,并严格地执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开学,就利用班会课的时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管理委员会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制订一套班级管理制度。包括:寝室管理制度,教室管理制度,值日班长考核制度,图书管理制度,优胜小组评比制度等。另外,根据需要,对制度不断进行修改,使制度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满足班级动态管理的需要。(3)班委会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总结每一个阶段的得失,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4)定期向班主任和全班述职,由班级同学监督考核。(5)定期组织学生之间的沟通,进行主题教育活动等,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这些做法,充分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学生比老师更容易亲近学生,在管理中遇到矛盾时,更好地与教师沟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处理会更为妥贴。所以,班徽的设计,班歌的选定,班规班约的拟定,班级文化墙的创建在评比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军训、运动会、大课间及冬季活动月等活动都取得可喜成果。真正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不为是为了更好的有为”。

2.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不能抛弃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管理模式,班主任永远是一个班级的引领者,甚至是设计师。他像舵手,像船长把握着航船的前进方向。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绝不是不要班主任。况且在学生自主管理时,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在选举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同学根据关系的好坏投票,而不是根据实际能力;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可能会碍于同学情面而不能正确处理等等。这时,教师就应该在管理过程中真正起到“导”的作用。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融成一股合力才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好。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我们:(1)一言一行都要为学生作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一定要做到。(2)在生活上要关心学生,给学生以朋友般的尊重、宽容、理解和帮助。(3)要善于给予全体学生殷切的希望,善意的矫正,热情肯定,对他们取得的成绩给予中肯的评价,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4)班级常规要严格地要求学生,力求学生能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所有这些事宜都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学生才会有的可依,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而不偏离航向!

二、“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个性化管理模式

我们都知道“木桶”原理:“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有名的“木桶理论”。班级中的每个学生正如木桶长短不一的木板,而一个班级的成就,并不是由班级中几个优秀学生所决定。而班级每个同学共同进步,班级才会是一个真正优秀的班集体。而要让每位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那就必须认识学生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

我们学校实施的小班化教育为个性化管理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班级人数的减少,让教师更好地走近、接触和了解每一个学生成为现实。对学生的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甚至在学校的活动情况等信息的详尽了解,对于更好地针对每位学生的情况开展教育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围绕学校提出的“关注度、课堂参与率、作业批改量、学业水平过关率四个100%”,真正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追求。

1.“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存在着能力、气质、品德与性格等方面的个别差异,而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了解学生,更要理解学生的差异,不能用一个尺度去度量,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要求;要真正从不同的个体去考虑问题,明白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需要怎样的帮助,怎样的教育;平时的教育活动或生活中,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努力让每位学生都保持自信,在教师所营造的和谐气氛中,敢于有想法,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

首先,量化考核学生的操行也实行个性化管理。学习有成绩来衡量,试卷按照济南市教育局提倡的发展卷,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把平时素养和各方面特长发展量化赋分,记入考试成绩,都极大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并激发了空前的积极性。学生的操行,我们也作了一定的尝试。即把学生要做好的事和不能做的事都附有相应的分数,在制定班规的时候确定下来。做得好加分,做得不好扣分。这个分数直接与期末的操行评定和评优挂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在平时能严格地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期末评先进,也打破常规,除按照学校评优考核外,我还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评出各种各样的“星”。可以说,班级里的绝大多数学生有机会获得荣誉,使他们的自信心大为增强。这完全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使班级管理得心应手。

其次,学校在高一年级设有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还有多个创新团队。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课和周五下午二、三节,学生们都奔赴不同的地点去上课。课后津津有味地相互交流课上的趣事,使校园变成了乐园。

再次,班级开设图书角,现已有书四十本,学生自主完善了图书交流借还制度,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课余时,学生看看书,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写作能力。学校每周还设有阅读课,满足各类孩子的阅读欲望。

2.“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充分体现了以分层教育促个性管理

我们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并且合理分组。例如:1.学习上,学生分为:A优秀、B中等、C困难三类。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分为:A暂时性学习困难B稳定性学习困难。而稳定性学习困难的学生分为:A能力型学习困难B动力型学习困难C整体型学习困难。2.在各学科的优劣上,根据互补的原则组分层。3.在性格上,有的学生性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则是双重性格……。还有更多的因素,我们都是把各个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想尽千方百计,根据不同的特质,进行合理分组、分层教育,促个性管理和个性化发展。教室小组座次方式:(现在我的班40人分为五组,每组8人)

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利用不同的分层进行教育。例如,在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我让一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策划,让活泼好动的学生多参与表演,让沉默少言但做事细心的学生负责设备管理。对于某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能歧视。在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的同时,也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学生不仅对自己有信心,也更愿意改掉自身存在的问题。小班化要求的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发现部分学困生学习有困难,却得不到同学及时的帮助。我根据学习情况和考试成绩,遵循优良中差搭配和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学习小组。每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作业比认真,发言比积极,纪律比安静,打扫比干净。每周评出优胜小组,评上的小组成员操行分各加三分,等等。总之,“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充分实现了分层教育促个性化发展。

三、“小班化”教育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多样化的要求

“小班化”教育班级管理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多,小组合作竞争的机会多,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小班化评价由于人数少的原因,过程性评价最为常用,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手段;小组评价也是重要的评价方法,它是学生学会评价的最佳锻炼机会。教师在评价中的个性化评价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激励性语言是学生获得心理愉悦的导火线。新课程改革教学评价多样化的要求在小班化教育教学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济南三中小班化教育改革的校园,为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使学生在小班教育中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相信我们用心、用情、多思考、多实践,小班教育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阔!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篇4

设计者:华敏峰

研训主题:《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

研训目标:通过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对小组合作

学习的理论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让教师指导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合作的时机如何把握,合作的形式怎样,做到心中有数。

研训重点: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以新授或者练习为主设计的小组合作活

动进行交流。

研训难点:通过活动的展示后,让教师深深认识到什么样的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选择合作的时机和合作的形式

研训时间:2012年2月28日

研训地点:菜园一小三楼小会议室

研训过程:

一、本次研训的主题背景 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数学课堂合作教学活动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我们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使他们获得了直接经验并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而又十分可行的学习方式,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那就是我们在设计新授或者练习时的小组合作,应该考虑到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与形式?今天,我们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以新授或者练习为主设计的小组合作,展开讨论。首先以新授开始展开讨论,大家可以从自己设计的小组合作开始展开,你为什么要安排这个小组活动,有什么理论依据?这个活动安排后为你的教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目的,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舒金发围绕主题进行点评

三、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作小结

华:今天我们以《长方体的认识》为载体,安排设计新授或者练习的一个小

组活动,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体现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每位教师进一步提高对小组合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也理清了在小班化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什么内容适合小组合作,怎样来选择合适的合作时机与形式,我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随着自己的实践,对这方面的收获会更多。接下来,请我们的教研员对我们本次的研训活动进行点评。

学校小班化教学工作总结 篇5

一、暑期培训,争当弄潮儿

暑热未退,我校既已开展了小班化教师培训工作。依托张胜龙校长的行知品牌发展战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将培训的主题定义为“提升”,提升小班化教研组建设,提升小班化德育水平,提升小班化课堂教学质量。多方联系,我们邀请了特级教师王德庆老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吕莉老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滕之先老师,分别就以上三个主题与行知中学全体教师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他们有高度,理论知识信手拈来;他们有深度,透过现象看本质;他们有实践,举身边的例子条分缕析。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一句句金玉良言,让行知中学的教师对小班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更精准的理解,也对实际问题有了更多的应对策略。这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小班化实验更高层次的发展。

二、讲座交流,碰撞思维活

应南京市教研室邀请,我校谭志刚老师、段正虎老师,分别就“小班化语文课外阅读”和“小班化数学复习策略”开设了讲座。两位老师结合我校已有的实践经验,结合自己学习理解成果,与与会老师进行了深度交流。他们谈到了为什么出发,出发到哪里,怎么到达,怎样养成习惯,如何交流展示,能不能到达等一系列问题,从目的到手段,从理论到实践,谈曾经的困惑,谈现在的收获,谈教师的付出,谈学生的拼搏,展现的是每一个个体的成长,成长于有所为,有所得的愉悦之中。在互动环节,你问我答,既有行知经验的传递,也有他山之玉的借鉴。难能可贵的是两位老师回来后将自己的所思所得进行了推广,为行知的小班化实验增添了更多的动力。

三、专家引领,定位高大上

我校依托市、区教科所,密切联系、虚心请教小班化实践领域的多名专家,并邀请他们来我校实际考察指导。省教科院王彦明博士高度肯定了行知中学的举措和成绩。他指出学校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要想进一步发展,不能零敲碎打,得有一个系统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包含现实基础、顶层设计、建设目标、重点工程、保障措施等。他结合江苏各地已有的经验,对此条分缕析一一介绍,令我们豁然开朗,信心满怀。区教育局张守兵处长高度关心我校的小班教学工作,他多次深入教学一线,随机听取我校的滕宏莲老师、张宋兵老师的数学课,谭志刚老师的语文课等。课后,张处长立即与授课教师和陪同领导面对面地交流,对我校小班教学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中肯地指出我们存在的一些白璧微瑕,勉励行知中学小班实验不断进取,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改革有力,质量稳步进

本学期为进一步推动小班化实验深度发展,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学期伊始,我们简化《行知中学小班化优课标准》,细化条目,侧重可操作性。随后张胜龙校长、王德顺副校长开展了持续一个学期的推门听课活动,涵盖所有学科不同课型,对于优点大张旗鼓地进行推广,对于缺点亦是直言不讳,并持续听课,直到整改为止。这有力地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使小班化教学理念得到了切实的体现。在教育局组织下,我校张胜龙校长、谭志刚主任外出至洋思中学听课。在聆听了4场讲座、11节课堂教学和实地调研考察后,他们进行了深度的交流,结合我校实情,提出了我校小班化教学改革的设想。经过校委会和教师座谈会之后,行知中学的小班化教学改革再次拉开了大幕。调整午休,立足于天天清;规范周作业,立足于周周清;简化学校德育常规,立足于学生自治教育;优化学习常规,立足于学习力的提升;图书进班,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书法正气,立足于国学传承;创新作业记录本,立足于学校、家庭、学生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等等。基于这些教学改革,行知小班化实验虽然远未达到系统创新,但也由形式走向了内容,因而可操作,更切实,更有效。

五、活动创新,才艺多元现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发展。美术社团吸引了大批学生参加,在茆华锋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校开展了首届学生书画展;橄榄球社团获得省体院的支持,填补我校体育特长空白,形成了特色。学校合唱队在赵松静老师、张春良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区二等奖。读书社团在语文组全体教师的精心组织下,获得省市奖项,并在南京市推广。辅之以迎新年书画比赛、拔河、跳长绳比赛、学生运动会等,行知中学小班化实验正走向“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更高境界。

六、奖项众多,教师真精彩

小班教师的发展绝不仅止于理论学习及舞文弄墨,更在于教学实践的运用与展示。本学期我们大力宣传、鼓励老师参加上级举办的各种竞赛活动,为了以点带面,促进整体的均衡高速发展,我们还动员学校力量,打造团队合作,拓展教科研的宽度、长度与深度。我校谭志刚老师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被省级刊物推荐为封二人物,并参与《中考指导书》、《名家讲作文》、《汉字南京》、《经典诵读》的编写工作。赛课,我校谭志刚老师代表江苏省荣获“人教杯”全国二等奖,参加南京市语文优质课比赛荣获二等奖;燕红林老师荣获南京市小班化赛课一等奖;尹富磊荣获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傅圆老师荣获英语小班化课堂教学竞赛区级二等奖。基本功比赛,张华老师荣获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三等奖、教学设计比赛市三等奖,傅圆老师荣获英语教师基本功比赛区三等奖。在国家、省、市、区各级论文、案例评比中,我校本学期共有41篇获奖,其中张华老师、谭志刚老师、燕红林老师、尹富磊老师发表论文7篇。课题结题三项,其中燕红林老师获市三等奖,傅圆老师获区级一等奖。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篇6

摘要: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合作学习教育思想,是提高我国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拟在借鉴层面,首先整理了合作学习五个基本要点,其次总结了与小学语文相结合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措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小班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发展,社会和家庭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在需要大批合格劳动力的同时,更需要有特殊技能或学有所专的人才。毋庸置疑,那些个性充分发展,能自主判断、自主创造的人才能适应国际化的社会。从哲学上说,每个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体,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个性。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学生中有差异但无差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于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因人而异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来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行优质教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

一.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及其优势

在我国,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课程性质、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1]小班化教学作为2l世纪教育改革的崭新课题,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强调要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是美国教育革新的中最广泛推动的一项教育革新。与传统倾向于个人化的学习方法相比,合作学习已被证明可使学生获得更高的学习成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适时的组织学生合作,能够充分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然而,在我国有关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尚处初期,属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借鉴和创新。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点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有以下五个要点: ①合作学习的要点一:编组

实施合作学习时,分组是关键的要素,教师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小组的规模,一般说来,小组的规模通常以2-4人为一组比较适宜。根据优势互补的原则,要依学生的学习能力、性别、社会背景将学生分配到不同的小组中,这样可以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②合作学习的要点二:积极依赖

在这一要点中,有两个前提:一是给学生布置的明确的学习内容;二是建立共同的小组目标。另外,有效合作学习还要求学生相信他们是同舟共济的,即形成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学生们知道他们和其他组员密切相关,其他组员成功,自己才能成功。在积极相互依赖的小组中,每个小组的成员的努力对小组的成功都是必须的和必不可缺少的,每个成员对共同的努力目标都有各自的贡献。分享资料,提供支持和鼓励,这些是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③合作学习的要点三:个人责任制

个人责任指的是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分担一定的任务,只有通过所有组员个人共同努力学习才能取得成功。为了鼓励每个组员参与活动,必须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对每个学生行为进行评价,并把结果反馈给个人和小组,以避免小组成员的无效的工作。

④合作学习的要点四:合作技巧

合作学习小组解体最具可能的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不会合作意思是学生缺乏合作的方法——合作技能。合作技能不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人际关系和小组活动技巧。因此,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学生掌握必要的交往技能,如自由谈论、情况的汇报、陈述论述、总结汇报同伴的谈话,讨论、争论

和谈判等。

⑤合作学习的要点五:小组自审

小组自审是指小组必须定期地审核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和个人参与情况。具体分析目标完成情况,组员关系情况,以及适时进行“自我批评”以学习有助于完成目标的组员行为。这对促进个人的合作态度,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行为,保障小组活动的高效性,维护小组成员的共同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语文合作学习需要遵循的原则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这一点就决定了语文除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外,还有学生需要的方法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语文学科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最佳方式应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建构,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与合作学习的特点不谋而合,语文合作学习由此开始成为我国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新亮点。在把合作学习方法引入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第一,准备性原则。

合理的准备对合作学习是必要的。事前把主题告知学生,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思考,并且准备要交流的内容。这能促使组员在学习交流过程中,有多种丰富的想法,真正的思想的碰撞。这又能进一步能促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思考,真正的思考则是掌握知识的捷径。

第二,交流性原则。

在合作学习中,教学被认为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而语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并且最终能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更体现出了交流的作用。在语文合作学习中的交流包括师生间交流,学生间交流,以及学生与书本知识、网络知识的交流。我在进行小班语文教学时,总是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自学,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内师生、生生学习交流活动,最后让学生掌握知识。如我在教学语文人教版五下第11课《晏子使楚》这一篇课文时,我先请学生在自由读课文后,请学生说说在读的过程中自己的几点疑惑,并相机筛选值得探讨的问题:“楚王为什么要为难晏子?晏子与楚王之间较量了几次?晏子是怎么反驳楚王的?在晏子与楚王的较量中可以看出

晏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在小组长的安排下,小组成员分工合作。一节课下来,效果比较明显,大家都找到了课文的要点,并且也有话可讲,气氛比较活跃。语文教学尝试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以教为主;先讲后练,以讲为主” 为“先学后教,以学为主;先练后讲,以练为主”,体现了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转变,即由“呈现——灌输——被动接受”模式转变为“引导——尝试——主动获取”模式。在这种模式的转换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呈、体现,探索精神,创新意识也得到了真正的培养。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证明,合作学习的交流是一种先进科学的交流理论,是对规代教学交流理论的发展,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相互促进。

第三,自主性原则。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内部因素,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动机是由人的需要引起的。在日常生活中,通常我们将事情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感兴趣的,一类是对我们有用的。在我们合作学习中,也是一样的。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所学感兴趣,主动自发的参与学习,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语文合作学习实施方案

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包括以下五个主要环节——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小测验,学生的学习进步分数的统计和小组奖励。

1、异质分组

法国作家莫阿罗有这样一句名言:“学校里的同学是比父母更好的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智力智能、学业成绩等方面应作为主要参数。按照“互补互助,协调和谐”的原则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组。由于小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小组成员以四人为宜。小组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积极的团结协作的关系。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2、课前准备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也可以作为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查阅资料与家长讨论。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

3.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全作学习最重要的特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每个小组成员都要为小组作出贡献,为小组作贡献不但意味着自己努力,而且意味着同伴之间的互助。因为小组成员给同伴提供的支持和鼓励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成绩都是极为重要的。同时通过小组学习还可以使小组间同伴关系融洽、小组成员自尊感增强,更容易接纳他人。经过几次实践而获知,选择适合小组合作的环节,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什么样的教学环节适合小组合作呢?

(1)在检查学习效果时。当学生学习、复习生字词,或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各个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时,可以由组长带领组员小组合作互查。这样,学生的参与机会多,涉及面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密度加强了,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在问题有难度时。理解课文重点段落、体会关键词句时等一些探究性问题时,学生独立思考有一定难度,难以独立解决。这时,教师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在合作讨论时组员相互启发,能够达到合作的效果。

(3)欲罢不能时。有些训练语言能力的环节,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都有了答案,而每个答案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最精彩的。这时,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个个踊跃举手,可教师因为时间关系只请两三个学生发言,于是大多数学生都伴随着“唉”的声音失望地放下手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采取合作交流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说一说,既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使每个学生都真正得到锻炼

3、小测验或学业竞赛

当课堂教学和小组活动结束时,就进行小测验或学业竞赛。小测验或学为竞赛的目的在于检查每个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为以后的奖励提供基础。在测验或竞赛时,小组中每个成员独立完成测验,不允许互相帮助。

4、小组奖励

小组中每个成员的进步分数之和即是小组的总成绩,对优胜的小组给予奖励。另外,还可以采用的是达标制,即当小组的成绩超过某一标准则获得奖励,如果所有小组都超过这个标准则都可以获得奖励。

合作学习在每次小测验后,都对小组的总体表现进行评定和奖励。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卡片,学习用品,创意玩具等,但需要不断变化奖励的方式,以刺激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及时通报各小组的成绩,以使优胜小组成员有自豪感,从而再接再历。同时,也使每个小组能够发现问题,找出不足,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标,为以后的提高奠定基础。

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经历、经验和体验,而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 式,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它是联系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桥梁。而且,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是文学修养的奠基石。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具有深远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时刻把握“以学生为本”这根主线,创造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与时俱进地把合作学习应用于教学实践。让每一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合作学习中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1年

[2]《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浅谈小班化教育背景下的学校德育工作 篇7

[摘 要]小班化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将课堂教学打造成真正的学习乐园。本文从小班化教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小班化教学的优势,最后对小班化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班化教学 情景式教学 分层教学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3-043

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把握住这一阶段的学习,能够为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小班化教学具有班级学生数量少,教育精力充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对传统教育理论进行更新,探索出一条适合英语学习的小班化教学模式道路。

一、小班化教学的概念

小班化教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减少班级学生数,而是指在班级学生数量减少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理论、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教学环节的创新,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与发展的一种班级教学模式。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正确态度,建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初步具备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辅导,有了小班化这个平台,教师就很容易对每个孩子进行因材施教。

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有利增强师生的互动

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学生数量较少,学生受教师关注的时间增加,师生间的互动频率加大,互动机会增多。作为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生,每个人都有参与英语课堂活动的机会,进行双边、多边互动,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

2.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发掘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小班化教学,班级学生数量较少,教师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个学生,关注教育细节的设计,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3.有利于落后生的提高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在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帮助这些英语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研究的问题,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出现,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个性化的辅导,有助于落后生的学习成绩提高。

三、小班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1.进行情景式教学

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较少,师生的互动增多,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设置,座位的排列变化,便于师生互动。多样化的课桌摆放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新奇感,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处于心目中的课堂中心地位,更好的得到老师的指导,缩短师生、生生间心理与空间的距离,在不变的教学时间内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2.进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授知识时,教师只给学生一些提示和引导,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阅读、思考、讨论、实验等途径去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能让学生感觉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以前的被动学习为现在的主动学习。

3.进行分层教学

实施小班化英语教学就是为了让每一个各具特点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自己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用分层教学的策略。分层教学是教师将学生按照学习成绩或学习能力的差异将其分成不同的层次,再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进行差别化教学,做到教学有目的性、针对性。分层教学既关注了学生的共同需求,又照顾到了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差异,优等生以自学为主,中等生教师指导和自学相结合,低等生由教师指导为主,自学为辅。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施教,在教学时及时矫正、调控和确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进行个性化作业安排

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应当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教师采取布置个性化作业的方式,根据学生的不同认知能力,布置适合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作业,将探讨性学习纳入到作业中,提高作业的趣味性。

小班化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它还有很多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地方,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提高,走出一条适合本班学生和教师实际的、具有本班特色的小班化英语教学之路。

春城学校小班化阶段计划 篇8

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最佳实施载体,小班化教学能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新理念,是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需求。我校立足于学校的发展,确立了“科研兴校、小班化兴教”的发展理念,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有关小班化教育课题的研究,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我校自承担区级课题“《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推进了我校的生存发展,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1、将新课程改革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积极探索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

2、积极实施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各阶段的研究计划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努力指导并规范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确保教师人人参与研究。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以及研究工作。

3、强化过程,注重实效,跟踪《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过程,教师开展课题的实施与研究,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报告。

4、改革并重建校本教科研制度,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科研制度。继续完善学校科研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征文活动。做好宣传发动、修改完善工作,争取尽可能多获奖。

三、具体工作及措施:

(一)、营造科研氛围,提高科研实效

1、加强常规建设,普及教育科研

目前学校做到了人人都参与课题研究,每学年上交一篇比较有质量的科研论文。本学期在成立科研小组的基础上,还将成立学校科研骨干队伍(校骨干教师),定期进行课题研讨活动,学校还将制订出完善的科研管理制度,有科研工作规划,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建立教师课题档案,每年进行一次科研论文评比,择优报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获县级以上奖励。

2、营造氛围,构建学习型组织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中的要求,重视教师的读书学习,营造教师读书思考的氛围。针对教师内需不足的状况,“用阅读拯救自己”,深入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资源,为教师拓展空间。确立科研先导的意识,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更新教育思想。教师要围绕学校的主课题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阅览教育类报刊、杂志及专著,并围绕各自课题认真做好富有启发性、指导性的理论学习笔记,每月撰写教育教学反思。开学初,结合教师培训规划以及自身的情况,教师制定好自己的新学期岗位创新规划。结合读书活动,写好读后感。

结合教师自身特点,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重新调整教学目标、过程,方法的设计。还要求教研组结合教学大奖赛,开一节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完成一个教学课件制作。写好备课说明及教学反思。每学期期末围绕自己的课题完成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专题总结或案例。

3、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加快教科研骨干的培训步伐 为提高全校教师教科研业务水平,本学期将邀请专家、教研员来学校指导传授科研理论及方法;课题组的老师与科研室老师实行面对面的指导,经常性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科研认识学习先进经验,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拜师学艺。由于教师课务负担很重,或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教师们对业务理论学习不够。为此,我们将抓好科研舆论的宣传工作,从思想上和制度上加以促进,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六个一”活动,即每学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好一份个人岗位创新规划;至少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好一篇读后感;参与一个课题研究;编写一份研究课教案(包括备课说明和课后反思);上好一节课题研究课;撰写一篇教育科研专题论文或案例。

4、汇编论文,组织师生共同参与

本学期将进行春城学校教师论文案例汇编,获奖的论文将发表于校刊上,并推荐至各级报刊杂志。同时,科研室将收集好县、市级以上各类征文信息,迅速反馈,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对教师的论文进行推选,把好质量关,推荐至县、市各级部门,力争获奖。真正做到提高参赛率,提升获奖率。同时,教师应积极推荐优秀学生习作,以充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成果。

(二)抓好课题研究,注重过程,加强规范管理

1、本学期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本学期将以此为重点,强化过程,注重实效,跟踪实践,成立课题核心领导小组,主要是以新课程一至二年级的语文、数学,并以核心领导小组为中心,先行操作,进行具体的课题研究实践,最后对全校教师进行辐射。

为规范过程管理,有效保证课题正常进行,在课题承担者中开展五个“一”活动:

(1)学期初课题组负责人制订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2)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汇报自己的课题研究情况。(3)每月填写一份“课题研究记录卡”,及时记录好课题研究情况。

(4)每学期围绕自己承担的课题上好研究课,上交有关教案、备课说明及教学随笔。

(课题组成员老师上课题研究课,课表待定。)

(5)期末写好课题阶段性小结、论文或案例,积极向各级刊物投稿。

2、要求我们全体教师要积极投入课题的研究工作,要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好自己的科研课题,做到人人有课题,人人开展实验研究工作,并制定好研究计划,学期中要通过研究课,论文等形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要立足课堂,注重课堂教学案例的积累,写好每月的教学反思,常思渐悟,真正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三)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积极性 制订对教科研工作的考核量度,对教师考核主要看是否承担课题、是否开展研究、是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是否完成课题研究各项任务、是否出成果诸方面。每月针对不同主题的文章撰写,学校考评小组将进行评定。期末根据教科研学期任务书的完成情况对教师一学期来的课题研究给予综合评定,评出等级,再按等级给予奖励。同时,对一学期来,在教育科研方面工作积极,诸如在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的教师授予“科研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奖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励广大教师大胆实践,争创佳绩。

2013.4

春城学校“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小班化教育是新课程标准的最佳实施载体,小班化教学能有效地贯彻新课程新理念,是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需求。我校自承担区级课题“《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推进了我校的生存发展,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二、工作目标:

1、积极实施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制定各阶段的研究计划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努力指导并规范教师的课题研究工作。确保教师人人参与研究。做好课题的资料收集以及研究工作。

2、强化过程,注重实效,跟踪《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过程,教师开展课题的实施与研究,积极撰写教学案例,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报告。

三、策划与配置:

小班化的环境设置、师资配置;对活动安排、授课形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师生交往、教学管理、评估考核等模式的策划和构建。

(1)创设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A、重视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B、把学生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作为教育过程;C、营造宽松积极的教学氛围。班级环境布置总体设计丰富多彩。促成积极情绪的形成,使教室变成师生共同学习、生活、交往的、具有家庭般温馨的场所,并根据教学要求排列课桌,力求安全方便实惠。

(2)师资配置树立小班化教育的新理念: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变课本知识学习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变学生被动接受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变注重学习的结果为注重学习的过程;变以教师为主的教为以师生合作教与学;变信息单向传递为信息双向或多向交流;变全班统一教学为实施“个别化教育”;变课堂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为生命成长的“小社会”。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A、树立教育民主的思想;B、提高一种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C、强化师德教育,纯化师生关系。

(4)教学形式多种多样,施行多元智能教育,如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分组学习、互教互学、室外教学、师生交流、作业面批、作业展评等。

四、加强与先行试点学校的联系,安排教师外出取经。与开展小班化教育较早的海洪小学取得联系,学习他们的经验。并积极做好小学小班化与初中小班化衔接准备。

五、开展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研究。

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安排有关小班化教育教学的专项研究,集思广益,扎实推进。在学校教研活动中把是否体现小班化教育的理念作为研究内容。

对我们来说,小班化教育才刚刚开始,困难在所难免。但我们坚信:小班化教育一定能成功,开展小班化教育的研究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2013.8

春城学校“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阶段计划

我校自承担区级课题“《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以来,课题组成员在课题主持人的带领下积极参与课题的研究,推进了我校的生存发展。在全员、全程、有效参与上建立相应管理和监控机制,使小班化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手段能深入师心,力求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引领。目的是为了适应学校小班化教育改革的实情,减轻学生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把更多时间放在对他们的能力培养上,以此深入教改。

一、加强学习、注重培训

1.对小班化教育、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的理念学习要贯穿始终,每两周一次的中心组学习、教工学习中都应有相应的安排。每阶段学习之后,要求教师能写二三百字的心得体会。以此形成全员科研的意识。

2.校内培训、校外培训相结合。

校内培训:对骨干教师、中青年干部、学校优秀的青年教师,校方将组织教育、教学的各项评优活动。聘请专家学者莅临指导,实行相应带教机制,定期指导教师提高业务能力。

校外培训:课题组成员和实验年级段的老师,分批出去听课,吸收他人他校的经验。回校后能在备课组、教研组和校内进行交流或者进行教学示范课。课题组成员每月两次的研讨交流,从思想教学实践上形成共鸣。

二、深入实验、展示风采 1.本学期小班化教育实验的范围:一至七年级、八九年级的(2)(3)班,将从德育和课堂教学中体现自身特色,要求实验班在减轻学生过多课业负担、提高实效上出成效。

(1)注重知识能力并进、关注实践型作业。(口头表达、课外阅读、资料收集等作业)。

(2)实验班要形成特色作业,如小班合作教学中分类作业、集体作业;特色教案(包括学习单、问题设计)、媒体;教师随感、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到本学期末,均要汇编成册,并进行相应考核。

(3)深入小班合作学习,改变原先单一的评价方式,更关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实验年级教师在开学初要拿出相应的评价方案(小班学生成长手册),每月一次要求反馈信息(要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2.开展市、区、校级的展示活动,交流经验、促进提高。每月一次展示活动,如“小班合作学习”的市级展示、“共话小班”的校间交流、“我和小班共成长”、“我看减负校演讲比赛”等。

我们已经在小班化教育实验的“阳光路上”,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发展的机会。我们将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领悟、消化小班化教育教学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着力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微观策略,大力开发校本小班课程,完善具有小班特色的教学评价,花最大的力气抓好教师发展,不断引领教师立足“小班”创“大业”,全面提升小班教育教学质量。

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篇9

经验总结论文

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巍山县庙街镇北桥小学 吴阳光

小班化教学(20人左右)相对于大班级(40人以上)教学的优势是不言而喻的,从新课改开始,我们就一直提倡进行小班化教学。但前些年由于学生众多,师资紧缺,多地都无法达到小班化教学这一目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工子女外出就读,计划生育、择校风等诸多因素使得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萎缩,逼出了农村“小班额”学校。笔者所在的巍山县庙街镇农村小学班级人数大多都只有二三十人。站惯了四五十人得讲台,一下子站在只有一二十人的教室,感觉黑压压满是人头的教室一下子空旷起来,心情也随之开阔。这是我第一天站在小班额班级上课的感觉。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小班化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想法。我认为小班化教学在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智能、潜能方面有诸多的优势,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育模式。

一、小班化教学的基础——因材施教,尊重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

经过几年多的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和探索,我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最重要的舞台,“在教学互动中提升质量”是关键,“充分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是目标。要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厚师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学生的家庭文化无高低之分,区别的只是我们自身喜好;学生能力无本质差别,有的只是发展方向和水平的差异。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棒的,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因教师自身的文化背景产生喜好把孩子简单归类,“有教无类”方能“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 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所以通过正面的接触或从家长那儿了解孩子的特点,成为新接班老师的首要任务。本文来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

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在同学、家长面前表扬。讲究语言艺术,让学生感受被赏识的快乐,常对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说:“你就是你,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贝,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只是所擅长的本领不同而已。” 在注重语言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体态语言的激励评价:学生小吴入学时注意力的持久性差,上课不到三分钟便会出现游离状态,一把尺、一支笔、一张纸都会成为孩子的玩具,实在没有玩的东西时就咬指甲。一次课堂中,当他好不容易找到同学读完的话接着往下念了,老师夸张地大步上前,送给他热情的拥抱,并用高昂的语调告诉全班孩子:“今天,我在班里找到一个最专心的苗子了,如果你再把音量提高一些,就可以得到‘金嗓子’称号了。”孩子面露喜色地读了第二次,教师为其郑重佩戴了‘金嗓子’奖章。之后,孩子日渐喜欢上语文课,并且认真学习普通话的发音,口语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用真诚的微笑和期待的目光面对每一个孩子,这是教师的职业涵养,能够帮助树立学生的信心,纠正出现偏差的行为。

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小班化教学相较传统大班级教学具有以下几个优势:

(一)、有利于教师速熟悉学生,快速建立师生感情。

一般情况下,我们学校小班的人数都控制在20多人,不超过25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语文、数学课上都有有大量的读、算、回答问题,师生对话,学生基本上人人每次上课都有机会回答问题。那么一个星期下来,一个小班的学生的姓名,教师基本上都能对号入座。而大班教学由于人数多,记忆全班学生的名字需要的时间相应增加。记住学生的名字,这似乎是个无关紧要的问题,但其实不然。如果想获得他人对你的好感,记住他人的名字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善于记住别人的姓名,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感情投资。众所周知,情感在教学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心理需求。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学期开始 就与学生快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就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小班化教学为教师快速记住全班同学的名字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建立师生的良好关系奠定了基础。

(二)、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一般一堂课只有40分钟,老师备课时已将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好了,信息量大、活动多的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国外心理学家统计,初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30分钟,高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40分钟。其实,从目前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水平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上课时分心、走神的现象还较普遍。尤其是初中的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有些学生进课堂后,得几分钟才能平静下来,特别是下课十分钟因某方面事情过于兴奋或作过剧烈活动的学生,人坐在座位上还气喘吁吁,老师讲了半天,他还未进入角色,一堂课前几分钟就耽误了。在上课过程中,如果思想开小差,有时老师讲的最关键的地方没听进去,那么那一段知识在他的记忆中肯定是一片空白。接近下课时,有的学生就坐立不安了,而老师到这个时候一般是对本堂课内容作归纳小结。结论性的东西不听,将可能留下概念模糊或推导过程不清的后遗症。如果老师是讲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或毛病,不听,将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如果老师是对某个难题作提示性指导,不听,课后做练习时,将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无法下手。一堂课自始至终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课,许多学生很难做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听课时间,长期下去怎么能不影响学习成绩呢?这时,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对此,我深有体会。小班上课时,学生人数少,学生都坐在前三排。我很容易控制课堂纪律。学生不容易开小差,或是说没有开小差的机会。因为通常只要有同学注意力分散了,我能马上发现,即时给予适当的提醒,或是利用抽他起来回答问题等方式,在不经意间就能拉回学生的注意力,使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跟着我的节奏。而在大班上课时,由于一个人的视线总是有限的,关注了前三排就势必要忽视后三排,面向了左边,右边就照顾不到。因此对学生的关注不能面面俱到到,这时就总会有学生走神,开小差。几年教学下来,我发现大班的听课效率远不及小班。所以我认为我们学校这几年教学效果显著与小班化教学是分不开的。

(三)、有利于缓解学生回答问题时的紧张心理,更好的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对学生而言,“说”是他们学习语文的难点。我认为,一个最重要影响学生回答问题的因素是:是他们怕出错。而在很多情况下,学生出错是因为他们太紧张而造成的。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人越 是多的地方,我们就越觉得紧张。对初中生而言,班级是他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班面前发言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出错了,就觉得很丢脸,有伤尊严。因此学生怕出错,不愿意回答问题,长此以往,恶性循环,造成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低下。而小班化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由于人数少,大家更容易亲近,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我在这几年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小班优势,采取一些手段方法,轻松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开口,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小班上课时,可以不像大班那样固定座位,而是自愿结对,自己找同桌。当与自己的好朋友合作时,学生情绪相对高涨,表演时放的开,思维更加活跃。(2)回答问题时,允许学生不举手,不站起来。这样,学生在上课时会更随意。(3)适当的改变上课的固定方式,跳出教室的框架,学生的思维也跳出定势,气氛也随之轻松起来。记得我曾经带我的一个小班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上课。在大自然中,学生通过观察学校里的各种情形,来真实的感受学习作文,那节课的效果相当好,学生回答问题也十分踊跃。在不经意间,他们不再害怕出错。

上一篇:建筑设计公司实习总结下一篇:酿酒人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