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2024-10-05

中医文化(通用12篇)

中医文化 篇1

摘要:发展中医药事业, 必须弘扬中医药文化。我院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 让中医文化教育处处有形。

关键词:中医国翠,中医文化,处处有形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集中体现了传统的科学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中医药事业, 必须弘扬中医药文化。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 发展和传播的重要场所, 只有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 形成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风格与内涵, 才能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 提高竞争力。

我院是以中医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 作为武汉市唯一的中医医院, 从建院到今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从仅靠两只手和一个脉诊, 医生凭借着望、闻、问、切的经验和传统手法进行看病到如今拥有数千万医疗设备, 应用现代技术和传统相结合的方式, 拥有内、外、骨、妇、儿、中风、脑病科等科室的中医综合医院, 床位由200多张增至600多张。医院的就医环境不断改善。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医, 弘扬中医文化, 提升医院更显中医特色, 体现中医优势, 我院在门诊、病房等场所营造了全方位的中医文化教育氛围, 使患者始终处于浓郁的中医文化教育氛围之中。

走进医院门诊大厅, 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3幅巨幅名医画像醒目地挂满一墙面。每幅画的下面标注着名人的简介。让病人一进医院就感受医圣气息。由中药名命名的“银杏”楼 (主大楼) , “远志”楼 (办公楼) , “南星”楼 (医技) , 3栋大楼被“莲芯”桥相连与一体。

来到聚集了本市最有名望的中医名流人物-“名医堂”。走廊里悬挂了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多块大名鼎鼎的古代中医名人和《本草纲目目录》。一间间古典优雅的应诊单间, 古香古色的装饰环境更让人感到了来到这里就如进入中医世家。各地许多慕名而来因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杂症, 来到这里将会绝处逢生得到治愈。

再看“银杏”楼 (主大楼) , 每层电梯过道悬挂了《中医四季养生典方》;《传统中医疗法介绍》如针灸、拨罐、推拿等传统手法及适应病种;《金元四大家-中医四个学派》介绍刘完素、张以正、李杲、朱震亨四大学派名人。人们在侯梯间隙也能感受中医文化。病区走廊有许多药典名故, 保健知识等多种内容的宣传画。整栋大楼充满着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充分展示了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让患者在就医同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了解中医药发展历史, 认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并享受中医药治疗, 中医美容, 中医治未病和中医保健服务。

医院建立了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展室-金匮坊。通过文字、实物、照片等形式展现了医院历代名医名药专家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学术成就, 精神传承的历史过程, 弘扬中医药历史和我院发展历程。帮助中医人树立“大中医”的意识, 提高中医素质和中医能力。在“金匮坊”里, 关于医院中医发展历史的介绍细致而全面, 自建医院以来取得的科技成果成列其中。图文并茂地集中展示了医院中医药传统文化及其特色优势。六七十年代中医人手写的病历字体俨然打印一般, 有许多早期医院中医人野外采药, 下乡巡回医疗的照片, 使中医人意气风发, 送医送药下乡的昂扬气息扑面而来, 集中体现了传统的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每年的来医院新职工教育也会安排在这里进行, 以提高新职工的中医药文化素养。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医院建立了中草药样品室, 在那里我们可以见到各类名贵的中草药, 标本瓶中展示了各类名贵的中草药真假, 冬虫夏草, 灵芝, 柴胡、黄连、大黄等为人熟知的草药也从药房被搬到现场。让人们可以更直观地认识中草药, 了解中草药的功能和作用, 也学会对中药材的真假鉴别。

中药炮制再现中医文化的体现, 医院有着相当规模的药学基地, 在那里传统的中药手工炮制已被现代炮制设备取代。全自动中药提取罐、中药灌装机和中药煎药机, 能将原生的中药材炮制成汤剂, 丸剂, 膏剂。人们不再需要每天抱着药罐守着炉灶煎药。煎药自动化让人们喝中药象喝牛奶一样方便。小包装中药饮片, 是中药炮制的创新, 减少了外界环境对药物的污染, 有利于药物的存放, 使中药计量更精更准。最具中医特色的冬病夏治敷料, 冬令进补膏方的提制, 让人们感受中药制剂的科学发展更贴近生活, 更具人性化, 充分体现中医国翠, 中医文化与科技发展融为一体。

中医药文化建设, 以中医人文关怀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医院经常组织专家教授, 走进社区, 企业, 学校, 农村, 大力开展中医预防常见病, 多发病和重大疾病的科普教育。周末以病友会为载体, 通过发布信息通知, 把住院病人和门诊病人组织起来, 相继成立了糖尿病病友会, 眼科病病友会, 风湿病病友会, 股骨头坏死病友会。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 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 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和我院特色治疗方法。传授防止疾病发展, 传授养护知识, 引导患者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 鼓励病友互相交流及沟通,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中医文化知识贴近百姓, 融入百姓生活。

“弘扬祖国医学, 博采现代科技”是中医院的办院理念, 更是一代一代人传承的内涵, 我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守望着中医, 守护着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国翠, 让中医文化处处有形。相信, 灿烂的中医文化将会在更多的有形教育中璀璨夺目, 恩撒天下。

中医文化 篇2

文化建设指南》的通知

国中医药发〔2009〕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

为指导各级中医医院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我局在总结部分中医医院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经验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现予印发。

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指南》的要求,加强对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的指导和督促。各中医医院要根据《指南》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切实做好中医药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工作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中医药局

二○○九年八月四日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

二○○九年七月

第一章 总则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范围非常广泛,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在建设中,要坚持突出特色,以中医药文化为主体,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与医院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到价值观念、行为

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坚持因地制宜,按照总体要求,从医院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建设工作充分体现医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坚持促进发展,紧紧围绕医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章 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医院精神理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总和,是医院全体员工信奉和遵守的共同观念。在医院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中医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中医药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

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大家普遍认为,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医乃仁术、天人合一、调和致中、大医精诚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

“仁”,体现了中医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

“和”,体现了中医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

“精”,体现了中医的医道精微,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

“诚”,体现了中医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事、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诳语妄言、弄虚作假。

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是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医院创造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

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以及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特点,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

一、医院宗旨

医院宗旨,应当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的办院目的和任务,是指导医院制定方针、发展战略和各项制度的依据。

医院宗旨的确定应深刻阐明中医医院存在的价值和目的,找准医院自身的定位;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反映时代特征,具有前瞻性;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应当在中医医院宗旨的指引下,全面分析医院的外部环境(机遇与风险)和内部情况(优势和劣势),明确实现医院宗旨的策略和方法,是制定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

确立医院发展战略,要明确医院继承发扬中医药的使命、愿景与中长期发展目标;要体现医院在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中医药服务等方面的总体定位;要突出中医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院训

院训,应当充分体现中医医院宗旨,是医院全体员工奉行的准则。

确立医院院训,要紧紧围绕中医医院宗旨,充分体现中医医院的独特气质和历史文化底蕴;要立意高远、催人奋进,言简意赅、朗朗上口。

四、院歌

院歌,是医院宗旨的艺术表达形式。

院歌的歌词,要在充分体现中医医院宗旨的基础上,着重体现医院的追求和精神,要言简意赅、具有韵味。

院歌的谱曲,应注重民族性、地域性,便于合唱,易于传唱。

五、行为规范

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各种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以及员工手册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富含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六、环境形象

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建设,通过医院的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以及医院标识等,使医院的核心价值以视觉的形式得以外化。

第三章 行为规范体系建设

行为规范是中医药文化在医院的执行方式,是保障医院及其职工的行为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手段。在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是医院加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有利于坚持中医为主的医院发展方向,有利于在服务中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提高医院全体员工的综合素养。

在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充分体现医院宗旨,体现中医药的行业要求,兼顾基本道德与道德理想的统一、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其中诊疗行为、言语仪表、教学传承、同道相处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以及特定礼仪,最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一、诊疗行为规范

诊疗行为规范,是开展诊察疾病、处方用药等技术服务的行为准则。应明确在诊疗服务中做什么、不做什么,应充分体现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的运用,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

二、言语仪表规范

言语仪表规范,是医院员工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言语、举止、衣着服饰、服务态度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

三、同道相处规范

同道相处规范,是处理同道关系中所持态度、沟通方式、交往方法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体现中国传统所倡导的人格修养,一体同道、互资相长,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谦逊礼让、顾全大局。

四、教学传承规范

教学传承规范,是传道授业、学医习业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应弘扬中医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优良传统,老师应为人师表、修身正行,平易待人、乐育英才,乐教敬业、口传心授,因材施教、循循善诱,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示人规矩不示人以巧;学生应尊师重道、谦逊恭敬,持之以恒、精勤不倦,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学贵专

一、思贵沉潜,继承创新、与时俱进。

五、特定礼仪

特定礼仪,是医院员工在重大活动或特定场合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如庆典活动、职工大会、就职仪式、拜师仪式等。在医院的各种特定礼仪中,应安排体现医院宗旨等方面的内容,注重采用中国传统形式,如在庆典活动中、职工大会上齐唱院歌,在就职仪式上齐

诵院训,在拜师仪式上学生向老师行礼敬茶等。

医院行为规范体系建设中,应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规范的落实和执行:

(一)建章立制。建立健全保障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将各种行为规范通过制度固定下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体现中医医院特点的《员工手册》。

(二)教育培训。将《员工手册》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员培训中,并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培训效果。

(三)实施考核。将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纳入目标管理,制订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办法,落实考核结果。

(四)树立典型。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执行行为规范的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立身边标杆,树身边典型,发挥先进的模范带动作用。

第四章 环境形象建设

医院环境形象是中医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方面。在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充分彰显中医药文化,有利于体现中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有利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管理文明的有机结合,达到医院内部的和谐统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医院在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在充分体现医院宗旨、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坚持统筹规划的前提下,还应注重以下原则:

大众化原则:注重通俗易懂,直观简约,学术与科普统一;

实用性原则: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与医院各区域的总体功能相适应;

个性化原则:注意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充分体现医院的个性,切忌简单模仿,千篇一律;

审美性原则:注重大众审美需求,做到艺术与实用的统一。

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应主要从建筑外观、庭院建设、内部装饰、医院标识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点。

一、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

医院建筑及其庭院是展现医院文化的重要方面,是医院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建筑外观

医院建筑的外观是对自身环境的营造。良好的医院建筑外观,可以使职工产生归属感和领域感,使公众产生信任感和温馨感。

医院建筑的外观应注入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融入地方建筑特色,主要从屋顶、门楼、窗户、梁柱和颜色等方面体现,不宜采用浓郁异域风格。对原有建筑,如建筑物的外檐轮廓无法改变,可以通过门楼、建筑色彩等的改造,以体现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筑物的色彩,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建筑习惯,选用红、棕、米、灰、褐色等,但要因地制宜,合理搭配,因需选择,避免生搬硬套。

(二)庭院建设

医院庭院包括医院建筑物周围和被建筑物包围的场地,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意与医院周边环境的和谐,与医院建筑布局、外观、色彩等因素协调统一。在满足庭院使用功能、美化环境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庭院建设的各种表达方式,着重体现中医药的历史、理念和知识等,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表达方式主要有园林小品、主题文化墙、主题雕塑、名医塑像、建筑小品、亭榭、山石、盆景、碑刻、地面文化造型等。

园林绿化尽量采用药用植物,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等条件、有观赏性的中草药,并

配以药物功用等文字说明。

(三)标志性构筑物

标志性构筑物是指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是医院最显著的标志,有条件的可以选择适合的位臵建造标志性构筑物,作为能够使公众留下长久记忆的标志。如在主楼前等庭院的显著位臵设立构筑物,作为彰显医院宗旨、医院特色等的标志。

标志性构筑物应充分体现中医药元素,如体现中医理念或表达医院价值观的抽象艺术雕塑,医史人物或本地历史上有贡献、影响较大的中医药人物的塑像,典型的中医器物或某些中药植物的造型。

二、内部装饰

医院内部装饰的部位主要包括门诊部的大厅、走廊、候诊区、诊室、候药区,住院部的大厅、走廊、病房、医生办公室、护理站、治疗室,办公区域等。通过平面装饰、立体装饰等形式,起到营造氛围、弘扬历史、传播理念、崇尚医德、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作用。

营造氛围,主要是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可以通过装饰风格、装潢、色彩搭配等来表达。装饰风格应体现中国传统特色;装潢可以通过含有中医药元素的陈设、摆件、字画、图片等体现;色彩搭配应注意与医院总体色调、区域服务功能相协调。在同一区域内的装饰风格、装潢、色彩应和谐。

弘扬历史,主要是弘扬中医药历史或医院发展史。可以通过文化长廊、壁画、雕塑、中医药器具模型等来表达,有条件的可建立开放式的陈列馆或橱窗、展柜。

传播理念,主要是传播“天人合一”、“阴阳平和”、“上工治未病”等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以及医院宗旨等。可以通过历史人物和本院名医塑像、院训、主题墙、雕塑、墙饰等形式来表达。

崇尚医德,主要是宣传“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等中医传统美德。可以通过古代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木刻、石刻、文化墙等形式来表达。

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主要是宣传和介绍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养生保健方法,以及中医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方法,常用中药的识别和功效、中药煎煮常识等。可以通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来表达。

彰显特色,主要是展示医院特色、科室特色以及专家特长等。可以通过文化长廊、橱窗展柜、触摸屏、视频网络等方式来表达。

根据医院各区域的特点,确定各区域通过装饰所起到的作用,即明确各区域的装饰主题,在此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一)门诊部

门诊部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地方,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应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最重要场所。

1.门诊大厅。门诊大厅人员流量大、停留时间短,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为主,兼顾彰显特色,不宜作过多的知识、方法宣传,不宜过多设臵易引起患者驻足的景饰。门诊大厅中的导诊台,应与大厅的总体风格相协调。

2.门诊走廊。是患者进入诊室的通道,有些医院走廊兼作候诊区,患者在此停留时间较长,内部装饰应以传播理念、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为主,兼顾营造氛围。传播理念、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的具体内容应与所在区域的科室特色相结合。

3.候诊区。是患者等候诊疗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为主,兼顾传播理念。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的具体内容,应与区域所在科室的特色相结合,应根据区域所在科室涉及主要病种的变化而及时调整。

4.门诊诊室。是医生为患者进行诊疗的场所,医患直接接触,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

和崇尚医德为主。根据诊室的特点,内部装饰的总体格调应体现典雅书卷气息,诊桌、诊椅、诊柜等应注重融入中医药元素,不宜装饰过多而转移医生患者的注意力,不宜张挂纷乱的锦旗。

5.中药候药区。是患者诊疗结束后等候取药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介绍方法和宣传知识为主,兼顾营造氛围。介绍方法的内容应以中药饮片煎煮、服用方法为主,宣传知识的内容应以常用中药的药性、功用、主治、药品真伪鉴别等为主,营造氛围应注重采用常用或名贵中药的标本、煎煮中药的器具等。

(二)住院部

住院部是患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接受诊疗并休养、在医院内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是照顾和探视患者的亲友往来频繁的地方。

1.住院大厅。是住院患者以及照顾、探视者经常出入的通道,部分医院还兼有休闲、休息的功能,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和传播理念为主。兼具休闲、休息功能的,可以设臵药吧等具有中医药特点的服务,可以摆放具有药用功能的鲜花或常绿植物。

2.住院部走廊。是患者及照顾、探视者经常驻足的地方,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为主,兼顾传播理念、营造氛围。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与所在区域的科室特色相结合。

3.住院病房。是患者治疗康复、休息生活的场所,内部装饰应以营造氛围为主,但不宜过多,可以点缀一些以中医药为主题的书画、实物等。

4.医生办公室和护理站。是医护人员的办公场所,内部装饰应以崇尚医德、传播理念为主。

5.治疗室。是患者接受治疗、停留时间较长的地方,内部装饰应以宣传知识和介绍方法、彰显特色为主,兼顾传播理念。

(三)办公区域

医院的办公区域主要面向内部员工,内部装饰应以崇尚医德、传播理念、弘扬历史(医院发展史)为主。装饰范围应包括楼道、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等。

三、医院标识

医院标识主要包括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三个基础要素及其在指示标牌、办公用品、宣传用品等方面的应用。

医院标识具有整合医院精神、规范行为文化、突出视觉个性、增强公众印象的作用,是医院环境形象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院徽,是医院标识中最重要的基础要素。内容上应构思深刻,充分反映医院核心价值。形式上应注重体现中医药元素,力求构图简洁、形式典雅、色彩庄重、特色明显。

标准院名,是医院标识中最直观的基础要素。医院名称应使用按规定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名称,汉字使用规范,字体端庄易识别,不宜采用草书等字体。配用拼音字母、外文字母应规范。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医医院应配用当地少数民族文字。

标准色系,是保持医院环境形象整洁美观的基础要素。标准色系要有主辅之分,但数量不宜过多;色彩要注重体现中医药行业特色,并注意对识别和人们心理的影响。院徽、标准院名、标准色系要协调,实现视觉一体化。

养育,独特的中医文化 篇3

中医顺应自然 西医征服“来犯”

中国文化以中原(河南、山东)地区为发祥地。该地区物产丰富,在原始生产力低下的古代,造就“靠天吃饭”的农耕文化。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有顺应天时,劳作合拍于天时,才可以生存、繁衍。天地养育、顺应自然成了中华先民的生存智慧,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影响的中国医学“养生”成为主要的生命救助办法。

大部分西方国家呢,生活在北寒带地区,每年10月到第二年5月都是冰天雪地,不具备庄稼农作物生长条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不是该地区的生存之道。这些国家通常要靠与外界物质交换或者掠夺外民族、外部落的生活资料来生存,蕴育出“征服”的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西方医学内科以“杀毒”“灭菌”为主要思想,外科更以“切除”“移植”为重要手段。

老人要“扶助" 小孩要"提携"

中医立足于生命颐养,首先是扶老携幼,凡事重视始点与终点,这来自于《易经》中“慎以始终”的教诲。

对待衰老的生命,因为其虚衰,需要扶持,不在于治病。好比心衰又有肺部感染的咳嗽病人,如果接受抗感染输液,心脏反而不堪重负,将衰竭而亡;如若以中医温阳利水、化痰止咳,扶助其阳气,就可以求生。再如对虚弱的癌症病人,如果一味杀灭癌细胞,杀伐同时将伤及人体本身,身体虚弱到不堪承受杀毒负担时,结果就是同归于尽。还不如选择带瘤生存,相安无事。

对待幼小的生命,因其还在成长,需要提携,应以良好的饮食和锻炼来鼓舞阳气,激发自身的生长。而现在的小孩却动辄吃药打针,反复接受消炎输液治疗,好比还没来得及长大的秧苗,频繁受到风雨打击,待到成人,体内毒素已经埋下后患,造成间质性肾炎,引起肾衰的大有人在。

养血不是输血 养生需要时间

农耕文化注重的是凡事有自身规律和过程,庄稼生长顺应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中医立足于生命颐养,也需要“生、长、化、收、藏”的时间过程。“养”,就是一个顺势而为的过程,所以养生不会一蹴而就。

比如说养气血,见效需要一段时间,这不同与西方医学的输血,因为前者需要机体自身气血的再生、再造;养激素,也不同与西方医学的外源性激素补充,而需要促进自身垂体分泌功能的做功;养颜驻容,不是简单的外涂化妆品,而需要自身容光焕发……

人的自身机体能力决定了生命质量,一切一切都是自身功能生命力的体现。中医信奉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农耕文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养育主题,也决定了养育需要时间。所以,养生效果的“快慢”,取决于自身机体状况,体质好自然反应快,体质弱自然反应慢。

中西方形成了“养育”与“杀灭”不同的生命救治思路。中国文化注重大自然是人类的,也是细菌的、病毒的、癌细胞的,谁也杀不绝谁。一味杀菌也会导致细菌、病毒与时俱进,造就超级病毒、超级细菌。所以,我强敌弱、带菌生存、带瘤生存、带癌生存,是生命存活的最大前提。这就是以人为本,以生立意的中国医学文化。

中医文化 篇4

中医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

记者:毛主任, 作为我国专业从事中医文化研究与推广的专家, 您对“文化”的概念和内容是如何理解的?

毛嘉陵:世界上对“文化”的解释有很多, 虽然实质上人们已经对“文化”太熟悉了, 但要给“文化”下个定义却并不容易。迄今为止, 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就高达数百种之多。在这些繁杂的定义中, 有一个较为普遍接受的观点, 即“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应的概念, 与人类有关的一切都可以纳入文化范畴”。所以, 有专家说, “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总体来说, 文化就是人类智慧成果和实践活动的概括, 包括不同国家、地域、民族所特有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价值观认知、思维、审美、宗教、信仰、习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各种制度等要素。

记者:有了对“文化”的基本认识, 您又是怎么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呢?

毛嘉陵: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等特有的智慧成果和实践的概括, 包括对生与死的价值观、健康理念、认知思维模式、诊疗方式、养生方式、生活方式、药物处方、医患关系和运行体制等医学知识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

记者:发展中医是不是必须从发展中医药文化入手?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毛嘉陵:“从文化入手发展中医药”, 目前已成为业内的共识;但往常不少人认为, 中医药文化工作就是讲中医历史故事, 写名医传奇, 传授中医养生知识,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儒释道对中医药的影响等。我们认为, 这些虽然没错, 也很有必要, 但仅仅如此却还不够, 因为这没有抓住“文化”的核心。可是如果再按照“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化”来理解, 那么, 中医药的一切都应属于中医药文化, 似乎有关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一切中医药工作都可以纳入中医药文化的范畴。很显然, 这样又太宽泛了, 在现实中也没有任何可操作性。因此, 中医药文化工作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也不能高谈阔论、附庸风雅, 而必须抓住问题的关键, 即挖掘和把握中医药文化的核心, 只有这样, 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中医药文化工作, 从而强有力地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记者:什么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呢?又有哪些具体工作呢?

毛嘉陵:根据以上对“文化”的理解, 我们认为, 中医药文化具有三大核心——“中医的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一是价值观, 即“天人合一”;二是认知思维模式, 即“象思维”;三是行为方式, 即“道法自然”。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不仅是中西医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也是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之所在。

因此, 我们必须围绕这三大核心, 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三大中心工作:一是, 大造声势, 宣传中医药的“价值观”。创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为中医药发展提供“推力”和“造势”;塑造良好形象, 维护中医药利益, 与有损中医的言行进行“斗争”;宣传中医药的健康观和临床上的特色优势;二是, 合理解读中医药“认知思维模式”形成的知识体系。例如, 在现代科技文明背景下, 如何认识中医药知识体系, 如何认识科学, 科学应是一元化还是多元化, 中医药是不是科学, 为什么说中医药是东方科学, 中医药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规律是什么……三是, 创意策划和推广中医药的“行为方式”。汇集中医药发展思路, 为中医药行业发展战略、规划、标准、产业模式的制定, 发挥咨询参谋作用;发展中医药创意产业, 构架面向国内外的大型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和连锁机构;实现中医药学术和科普信息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的有效传播。

以上这些, 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的主要工作和奋斗方向。我们希望更多的业内人士认识到围绕“中医药文化”核心开展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共同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的中心工作。同时, 也为提升国家的“软实力”而努力。

记者:为什么说做好中医药文化三大中心工作可以提升国家“软实力”?

毛嘉陵: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首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后, 人们发现, 在信息时代, 仅将眼光盯住GDP、军事、资源等“硬实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关注“软实力”, 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软实力”甚至比“硬实力”更重要。“软实力”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文化。正因为如此, “文化”成为现在使用非常普遍而又十分热门的一个词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中医药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一是中医药是我国的原创科学知识体系;二是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知识方面唯一延续至今、仍然自成一体的一个行业;三是中医药是具有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振兴和发展中医药事业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不断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东方科学”:认识发展的新主张

记者:毛主任, 您首先提出了“中医属于东方科学”的概念, 您能否解释一下“东方科学”指的是什么?

毛嘉陵: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东方科学”的概念, 据我所知, 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朱清时院士和新华社高级记者姜岩提出的, 而我仅仅将其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 以对中医药学术体系进行更准确的诠释。现在有人认为, 只有文化才能搞多元化, 科学不是文化, 只能有一个标准, 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即使在西式的现代科学体系中, 也难以用一种方式解决所有问题, 就连英国科学家霍金也承认:“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宇宙的理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科学的认知形式、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态、科学的标准和科学的模式也应当是多形式的, 单一的科学认知和管理模式已不适用于当今丰富的科学实践活动。

因此, 在世界向多极点、文化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 科学并非只有西方现代自然科学这一种认识方法、一种表述形式和一种评价标准, 它也有多元性。不同的国家和地域都存在不同的文化传统, 不同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认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会产生不同形态的知识或科学。

基于以上学术观点, 我认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是东方和西方两大文化体系, 它们有着不同的表述形式、认知思维模式、评价方法和学术标准, 甚至在很多情况下都是难以相互“沟通”的, 以此形成的知识体系或科学, 必然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为了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造的“百花齐放”, 我们认为有必要将东、西方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进行区分, 分别称为“东方科学”和“西方科学”。

记者:那么, “西方科学”和“东方科学”的具体界限或区别是什么?

毛嘉陵:“西方科学”有着鲜明的西方文化背景, 起源和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家, 对世界各国具有较大影响, 为目前国际上的主流知识形态, 也即现代主流观念所认可的“知识真理”。它以现代逻辑思维方式为主, 强调以物质为中心的可证实性;是对客观事物进行分解、还原研究而形成的知识体系。“西方科学”常常通过对低层次物质运动的研究来解释高层次的物质运动,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释所有高层次物质运动的问题, 这也是其局限性所在。“西方科学”强调可视的物质性、理化性、空间性、结构性, 重视普遍规律性, 具有微观化、定量化、标准化、统一化、机械化、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得到精确的数据, 了解到较为准确的物质变化情况, 从而得到针对性强的解决办法;不足是忽视了对人体整体的把握, 忽略了对人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

“东方科学”起源和盛行于中国, 流行于亚洲地区的日本、韩国、朝鲜及东南亚等东方国家, 目前处于弱势地位。“东方科学”以“象思维”方式为主, 包括灵性思维、模糊思维等, 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整体的形象概括而形成的知识体系。“东方科学”常常通过一些宏观的观念、经验和理论来诠释所有的事物变化, 但也有部分知识来源于微观研究的认识;强调事物的整体性、类别属性、时间性、功能状态, 重视个体特性, 具有宏观化、定性化、非标化、个性化、随机化、非线性化等特征。其优势是能够在不破坏对象整体的基础上, 进行宏观的研究, 并获得有关知识;不足是难以避免一些较主观的臆想, 缺乏数据的支持。

“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等是“东方科学”最重要的价值观, “太极”、“阴阳”、“五行”、“气”是“东方科学”最基本的学术表述形式。“东方科学”的这些特色和以“人学”为中心的世界观, 与“西方科学”以“物质”为核心的还原论思想正好相对应, 可以完美地形成优势互补, 共同造福人类。

记者:您提出“中医属于东方科学”, 是出于何种思考的呢?

毛嘉陵:中医学是一门不同于西方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我引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的观点来回答您的这个提问。朱清时院士认为, 人类自古以来就有还原论和整体观两种认识方法。它们都既使用推理法, 又使用归纳法, 只是前者较多使用推理, 后者更多使用归纳。它们都以实践为检验理论的标准, 它们的理论都经过了大量实践的检验, 因此它们都是科学。不同的是, 还原论方法把复杂事物的整体进行分解, 并加以抽象, 然后研究得到简单的基本单元, 进而从这些基本单元的性质推出整体的性质。“西方科学”的主流就是使用这种方法。但是, 持“整体观”的人认为, 复杂事物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对它进行分割和抽象会丢掉一些东西, 这样研究得出的整体性质并不真实。因此, 他们坚持从整体上研究复杂事物。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科学”的主流, 就是持这种观点。所以我认为, 中医是科学, 中医揭示了人体和疾病一些整体层次的规律, 虽然理论还停留在古朴的状态, 但是这些经验已经过人类几千年文明反复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中医可以说是粗粒化的“大写意”生命科学;更准确地说, “中医应当称为东方科学”。

中医文化建设 篇5

传统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千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随着现代社会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在临床中 “简、便、效、廉”等特点使其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与优势。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在中医药范畴的集中体现,为我国的医学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养料,特别是对于各级中医院的文化建设,可谓奠定了基本特性和基本方向。建设中医院先进文化对于提高中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中医院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把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到整个中医院的文化建设中来,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助力,是一个值得引起我们特别深思的问题。

我们通过尝试对国家级中医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的文化建设进行梳理与分析,挖掘亮点,总结其新思路、新方法,以期为重庆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中医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因地制宜——与“大足石刻”水乳交融

大足区中医院身处著名的“石刻之乡”重庆市大足区,依傍龙岗山下,与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邻,其所传递的“济世活人”的医家理念与佛教“普渡慈航”的精神相映成辉。

大足区中医院正门矗立的弥勒佛(俗称“笑罗汉”)石像憨态十足,笑容可掬,是大足区中医院特有的形象标志,其所传递的“你健康我快乐”的理念可谓医院灵魂的最好诠释。弥勒佛在佛教中享有崇高地位,且在民间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这就使得大足区中医院的文化建设与重庆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文化精髓巧妙的结合起来,且能够极容易地为广大民众及病家理解和接受,可谓匠心独运。

大足区人民政府正在规划筹建的大足区中医文化广场,与规划中的大足区道家主题公园、佛家主题公园相映成辉,传统中医的“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理念与道家的养生观念及佛家的慈悲情怀可谓殊途同归。大足区中医院的文化建设依托于大足区的文化建设大环境,因有了整个大足区文化建设的厚重积淀而拥有德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大足区中医院的文化建设又可谓是整个大足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将成为大足区的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而大放光芒。

二、“天人合一”——凸显传统韵味的环境建设

大足区中医院的环境建设颇具特色,白墙青瓦,古色古香的整体建筑颇具古典韵味,无不给人一种温馨祥和之感。医院门诊大厅展示有百余种中药饮片正、伪品对比鉴别标本及由本地区采集而来的药用植物制作而成的精美艺术画框;每个科室都悬挂有名家书写的历代中医经典名篇字画,以及反映本科室疾病诊治的警句格言;楼道两侧专门设有中医健康教育、治未病知识的宣传栏普及中医药知识;绿野丛中伫立着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古代著名医家雕像,文化长廊两侧镌刻有饱含传统中医养生智慧的名言警句,花树丛中满悬各种中药谜语标牌。凡此种种用心之举,无不让人在一种美的享受中即被传统中医药文化所浸润与熏陶而不觉。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大足区中医院数百米的文化长廊两旁,布满了百余种大足区域内生长的药用植物,它们多是我院中药学前辈刘臣华老先生数十年间踏遍大足的山山水水,不辞劳苦采集而来,刘老先生的这种精神甚至已经使得很多病家感动,主动送来我院无有的药用植物品种,经过精心培育它们多已枝繁叶茂。现今对每一种药用植物都进行了考证,并专门制作了卡片,注明了其药名、拉丁名、入药部位、功能主治、禁忌、采挖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实践证明,通过药用植物这种有生命的载体来传播传统中医药文化,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之感而收效颇佳。这也许在整个重庆市范围内都可谓独树一帜。

三、大医精诚,以术载道——在治病救人中传播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要想成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活的文化,必须得保证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没有确实的临床疗效绝无让人信服的可能,也就谈不上中医药的继承与提高。若是失去了临床效验的支撑,那么中医中药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与存在的条件,其文化必将岌岌可危。因此,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光大需要有精湛的技术作为前提。

孔令谦 中医文化传承者 篇6

多年之后,孔医堂创始人、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孔令谦依然将这句话牢记于心,学以致用。

孔令谦说:“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从中医学本身来说,时代在变、气候在变、饮食结构在变、人也在变,处方用药也一定要根据这些实际问题而发生变化,这正是中医学有所继承、有所创新和发展的体现。”

兒时的一碗酸梅汤

孔令谦祖上原籍山东曲阜。据《孔子世家谱》载,其祖父孔伯华为孔子第74代孙。而孔伯华的祖父孔宪高乃光绪八年进士,“既精于文,又精医理”。孔伯华秉承家学,钻研医道,26岁时到了京城,任外城官医院医官之职。民国初期,遭遇疫情,孔伯华亲身参与防治疫病,并与同仁编写了《传染病人种证治析疑》十卷书。此后,孔伯华辞去官医院医官一职,在京悬壶应诊,并名噪京师。到了上世纪中叶,孔伯华与萧龙友、汪逢春、施今墨被并称为“北京四大名医”。

孔伯华曾为毛泽东主席把脉诊病。1955年,孔伯华逝世,周恩来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亲往寓所吊唁。

1961年,孔令谦出生,虽然从未见过祖父,但是从家里摆放的祖父和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合影,他知道祖父是德高望重的名医,而父亲和伯父也常常用祖父制定的家训严格要求他。

说到对中医的启蒙教育,孔令谦直言不讳,他说:最初那是一种自豪和炫耀。我不能说从小就喜欢中医。幼时,家里总是有很多人找父亲看病,那时孔令谦关注的不是父亲怎么给别人诊疗,而是一些患者出于感谢会带来一些糖果等礼物。他兴高采烈的拿着糖果去和院子里的小伙伴换弹球,而当有小汽车来接父亲出诊的时候,小伙伴们都会跑来围观,看父亲坐着小汽车远去的刹那,孔令谦幼小的心中充满了自豪。

那个年代,一到夏天,有条件的家庭都会拿着暖瓶灌上汽水,而孔令谦的父亲会用中草药和乌梅配制酸梅汤,满满一缸,里面加上冰糖,再放上些许冰块,那酸甜的味道至今留在孔令谦的记忆中。“我会分给所有的小伙伴,自己留上一碗。当时,我只知道好喝,并不懂其中的奥妙,但街坊邻居经常要我回家再弄一点的时候,我觉得父亲很是了不起的。”孔令谦长大之后,才真正明白为什么每到换季的时候,父亲便会配制这样好喝的饮料:因为它不仅祛暑湿,还可以用来进行食疗,所谓“以御天地不正之邪”就是这个道理。而对中医奥秘的兴趣,也许就在那时萌芽了。

这样的好日子在父亲被打成“黑五类”,发配到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公社进行劳动改造后戛然而止。孔令谦在那些年里和母亲过的颇为辛苦,小小年纪就辍学打工,只要能挣钱,再苦再累都咬着牙坚持着。

“文革”之后,父亲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孔令谦继续学习。出身中医世家,孔令谦理所当然地传承了家学。一直跟着四伯父学习的他在宣武中医院临床实践。“中医主要是经验医学,更加贴近人文,因此必须深入基层,与患者多打交道,父亲从没有手把手教我什么,但他总让我有时间观摩他看病抄方。”

当所有人都以为孔令谦会继承衣钵,在中医的道路上走下去的时候,他来了一个“急转弯”,喜欢挑战新事物的他和朋友创业搞起了互联网,而且做的风生水起。为此,父亲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搭理他”。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归根到一点,还是对中医的难舍情怀,他在1993年辞去厚薪高职的IT公司工作,成立了中国孔伯华学术研究会。除了普及、推广中医文化,孔令谦还利用休息时间去中医研修班继续深造,并开始尝试研制中药。

“中医不是故弄玄虚”

2004年,孔令谦开设孔伯华医馆后,一方面聘请京城四大名医后裔、传人及京城众多名老中医专家出诊,一方面做起了学术传承的工作。将父亲的经验整理出版,建立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孔伯华名家研究室”;并且成功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孔伯华医馆在他有步骤、有规划的经营下,很快就声名鹊起,成为当时北京最知名的私营中医医馆。

现在,医馆已更名為“孔医堂”,在京城已经设立了四家,宁波一家、曲阜一家,并将在深圳、江苏、云南等地设立分馆。按照孔令谦的解释,孔伯华之孔是“小孔”,而孔医堂之孔是“大孔”,孔医堂内不分门派,但存在流派和各自擅长,大家应该在这里相互交融,而非排斥,中医的内涵和实质是大中至正,更加贴近孔子的思想。目前,孔医堂兼做两项服务:诊疗和顾问。患者既可以来这里求医问药,也可以作健康咨询,因为中医有别于现代医学的疾病医学模式,中医是健康医学模式。就像找律师,有帮客户打官司的,也有为客户当法律顾问的。此外,针对不同需求的患者孔医堂还实行会员制,为会员提供健康咨询、健康管理档案、健康度斟查、养生保健建议、名老中医预约诊疗等多项服务。他们赢得顾客的方式就是不靠广告,而是疗效和口口相传。

“中医是一件极严肃的事情。不是故弄玄虚,更不是什么算命占卜。”所以,对于中医行业存在的害群之马,孔令谦认为,“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但现在好多大夫连人都不会做了,作为一个医生,如果人品出现了问题,你掌握再多再好的医术都没有用。”

“我们孔医堂欢迎所有有真才实学的医生来坐诊,但这里是单纯看病的地方,不是江湖,那些神乎其神的秘方、祖传、玄学、算命、乱用药的,我的大门永远不会为你打开。”孔令谦说。

在一些人看来,作为孔子后人,京城名医的嫡孙,孔令谦一定家藏秘籍,轻易不肯外传。孔令谦说,那是想当然,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秘方可言的。“作为现代医生,应该把寻找生命的物质基础作为发展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治病就要实证。”所谓的秘方是“子虚乌有”。“当然也有偶然发现的‘秘方式’的药材,比如云南白药这种治疗外伤的药,但在内科是没有秘方而言的。”所谓的家传,也不是什么秘方、秘籍,而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捷径,一种家风、一种精神。

nlc202309081252

所以,在孔令谦眼里,中医诊脉没有玄虚,必须结合四诊综合考虑,要始终结合自身,根植社会,根植过往经验。“记忆是思想,人类行为受思想指导,思想是种子。今天的思想实际上承袭了上一代的思想,思想来源于记忆,记憶来自于文字,来自于广大的人群。”那些来源于广大人类心智的东西,你一定要还给社会。“如果李时珍当时说这些东西是我的,那就没有今天的《本草纲目》。它是一种记忆,一种知识,一种思想,是广大的,无私的。”用孔子的话讲,“大同世界,大同思想,世界大同。”孔令谦说,“我称它为知识共享。一旦你认同这一点,‘秘方和玄虚’的谎言便不攻自破。”

而孔令谦自己,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他出过两本书,其中一本叫《孔伯华中医世家医学传记录》。“它是我国第一部以知识共享协议来发布的著作。知识共享协议是美国哈佛大学和斯坦佛大学的学者发

起、成立的一个知识共享组,他们倡导将文学、艺术以及一些知识共享。”对于这本书,孔令谦主动放弃了版权,这一举动的意义非常深远。孔令谦倡导的中医开放式教育理念,还被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中国开放式教育报告》一书中。

“我們长年累月在做公益”

在孔医堂,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年轻大夫每天须拿出一个号做公益。

“掌门人”孔令谦在谈到公益事业时说:公益是一种传承,当年祖父孔伯华行医时,他每天的前十个号都是免费的,对象都是穷苦百姓,因为他知道只有穷人才会早早排队等候看病,遇上没钱抓药的,就在方子上写“药上达仁堂拿”,这样算下来,他的收入基本上都贴进去了。我也想把这个传统保留下来。

这一做就是十年,受益人数达到数万人。十年来,孔医堂专家团队投身公益,用中医培养了“千人家庭健康师”、创办了“公益中医学堂”……为了将中医事业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孔医堂开创了“中医文化献爱心”的一种公益新模式,义务培训了数十名临床医生、举办了各类中医讲座上百场。

为让中医走进更多百姓家庭,让“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惠及低收入群体,孔医堂建立了“爱心诊室”示范点,召集具有医师资格的爱心人士,与其周边社区医疗机构和中医诊所合作建立完全公益的“爱心诊室”,专门面向周边社区低收入群体提供公益服务。

“行医一生,行善一生。”这是孔令谦从小就铭记的祖训。在他看来,中国传承的是互帮互助,中医也是。“这不是我想出来的,是爷爷辈传下来的。”孔令谦做公益十分低调。他说,帮穷苦人看病,不计报酬,这是医生的“人德”。

“言德不言商,重益不重利。”这是中医的“质地”。孔伯华先生行医几十年,医术高明,病人大多非官即贵,应该说收入颇丰,据说最多一次挣了10万大洋,然而爷爷的存折上却没有积蓄。钱到哪里去了?办学!

1930年,孔伯华与萧龙友合力创办了北平国医学院,遴选一流国手任教。到1943年在日伪政权威逼下,毅然停办国医学院,也不与日伪合作。该学院已先后毕业了七百多人,分布在祖国各地,其再传弟子更是满天下。

而如今,孔令谦在曲阜中医药学校开办了“孔伯华中医药传承班”,定期带着孔医堂的专家去曲阜,在不影响学校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之外再教育。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期初,专家给学生们讲,而后众多学校老师也来听课了,而现在发展到曲阜各医院的年轻中医、乡村医生也都来旁听,每月一次,每次两天。

“祖父孔伯华是光环,也是紧箍咒,中医现在要做的就是传承、教育和培养”,孔令谦说,“我们孔医堂当下要做的就是在医疗上做到深和专;做好文化教育,将中医教材科普化、趣味化、思维化,让文化走出国门;在产品上,我们以中医为基础,以健康服务为延伸,延伸到千家万户,延伸到社区,做分级医疗,以文化为核心。古人说:‘聚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祖父孔伯华做到了,我们也要做到。”

中医文化 篇7

1 中医药学根植于传统文化, 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和个性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第一章总则中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知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学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发生、发展起来的, 融合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参与和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性, 并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医学在基本理论、认知方法、医药实践、医学伦理等诸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个性和文化特征。如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重

层, 并且这种合作也是在不平等、不协调的氛围中进行的。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 大学的教育学院和中小学的合作是全方位、多层次的。一方面, 要打破大学教育学院与中小学两种不同教育机构互不相通的教师教育模式, 两者要以教师培养与培训为结合点加强合作。另一方面, 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师要深入到中小学实践中, 同时也要为中小学教师走进大学提供机会, 通过讲座等方式请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将丰富的实践信息带入大学, 使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4.4教师教育改革应与中小学教育改革同步进行

中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 而且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基地。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式改革。这种改革往往不能触及中小学发展需要, 不能有效解决中小学发展中的问题, 也不能调动中小学师生参与、支持的热情。而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此, 在教师教育改革中, 应深入实地考察中小学发展面临的困境, 使改革措施发挥实效。

视整体、恒动和天人相应的生命观;要求医生“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傍人事”的自然—社会—形神医学模式;在儒家思想影响下诞生的大医精诚和医者仁术伦理规范;以中和思想认知生命活动, 以中和思想指导临床诊治的思维模式;依赖经验传承、个体感悟的学术思想;以追求实效为目标, 务实与求旧并存的治学理念等。这些与现代医学迥异的文化特征就是中医的内在精神与思想基础。

2 中医药文化认同在中医教育中的重要性

如果一位中医对中医药文化没有深刻理解, 不能在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是学习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前提。

中医人才培养过去以师承学习为主, 自学为辅,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中医的继承和发展, 但因学习时间相对较长而能更深刻地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现代院校培养模式以批量生产的方式培养了大量各种层次的中医人才, 但由于种种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既不是职前师范教育的组成部分, 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在职进修, 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师培养和成长模式。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的一些成就, 拓宽了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视野。在借鉴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成功经验的同时, 应结合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 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教情、学情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谷峥霖, 傅淳.美国教师教育的新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11 (1) :51-54.

[2]苏智欣.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中的思想争论[C]//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田宝军, 王德林.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教师培训模式述评[J].教育纵横谈, 2002 (10) :58-61.

[4]亨利·西斯克.工业管理与组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5]张塔娜.我国学者对美国专业发展学校的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11) :70-75.蒉

原因, 中医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很难对等。特别是近年来, 受就业不景气、远期经济收益相对较低、大众认同感不强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许多中医师对自己从事的中医事业没有足够信心, 事业感、成就感不强, 对中医的实际疗效无客观正确的认识, 有些人甚至摒弃中医而完全西医化, 严重影响了中医职业价值的自我实现, 使真正的中医人才呈现萎缩的现实。

要改变这一严峻的现实, 就得从中医教育着手, 并且必须从中医药文化认同感的建立开始, 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3 中医教育中实现中医药文化认同的举措

3.1 开展针对性入学教育, 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

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不同的教学模式, 确立学习目标和成长目标。我国的基础教育以西方现代教育体制为主, 在这种体制下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不能适应中医学习的需要, 而且学生在学习中医之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缺乏系统性, 对中医药文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 中医院校的入学教育应以中医药文化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这三大核心为主线, 向新生讲述中医药科学文化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以及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的特色与优势[1], 使其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除参观医史、校史馆、图书馆外, 可带领学生进入各实验室、附属医院各科室, 了解中医诊疗疾病的过程和特色, 中药饮片和主要剂型的生产工艺及流程, 并可由学生会组织欢迎新生的中医药文化主题晚会, 组织观赏专题影视剧, 在开学典礼上诵读医学生誓词和大医精诚等, 让新生近距离地感受中医药文化, 让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专业认同感。

3.2 进行课程改革, 加强学生对中医经典和传统文化的学习

医学院校课程及课程文化的主旨内涵应深刻体现医学的精神文化, 并指向医学本质——不仅是作为智力上的科学, 而且是有着深刻而明显人文印记的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2]。中医学发轫于中国传统文化, 无论是基本理论、思维方法还是诊疗的行为模式, 无不与传统文化同源。中医药学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 受易、道、儒、释、文、史、哲等不同文化体系的渗透与滋养, 形成了中医药学文化鲜明的特征。中医院校在开设课程时, 应考虑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一方面加强经典学习, 增加中医相关经典课程的课时, 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和学术讨论, 并严格考核制度;另一方面, 在公共课程中加入传统文化课程, 如易经、儒学、古汉语文学、史学等科目。在强化医学经典的基础上, 教师应教会学生以唯物主义史观学习《易经》, 使学生所学知识与文、史、哲、逻辑学融合, 从而提高学生的“悟性”与思考思辨能力[3]。通过课程改革使学生在学习中医药学知识的同时, 学习传统文化, 并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 建立中医药学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医疗行为模式, 具备中医的精神气质和个性特征, 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人。

3.3 改革教学实践, 认识中医药文化认同的现实意义

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一样也是实践科学, 学生必须经过长时间严格而规范的实践训练才能适应临床工作。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以《黄帝内经》为其代表著作, 以家庭为其主要的诊疗空间和护理手段, 以师徒授受为其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 集诊断、医疗、司药等于一身, 一医多能的诊疗模式[4], 注重个体体验和经验传承, 注重心法和顿悟, 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特征。开悟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在具备扎实理论和经典研习的基础上, 在实际临证、解决疑难病证之时, 犹如“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因此, 有必要加强实训、见习和实习环节。 (1) 增加时间。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特别是中医内科的实习时间。 (2) 改变方式。重新考察、探讨太医院的教习模式, 阶段学习结束后, 在门诊和病房安排见习, 参师襄诊, 强调案例教学, 加强教学查房, 弘扬与推广策论的撰写[5]。如此, 学生既体验到中医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又能很快适应中医的工作方式, 形成心理定位。 (3) 尝试师承学习模式。让愿意深入学习中医的优秀学生拜师学艺, 传承名师学术思想和经验, 更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中医药文化修养和治学态度, 让中医药文化重塑学生的精神气质。

3.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是学校本质和特色的集中体现, 反映着学校的文化价值观和精神品格, 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 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选择性、渗透性和持久性, 而且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甚至可能持续终身, 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

中医院校的校园文化应突出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特色, 可在物质文化建设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校园主体建筑和景观设计尽量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 打造和谐的、与自然统一的校园环境, 以中医名家塑像、中草药花园、中医药文化墙等形式突出学校文化特征。

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建设, 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术团体, 举办中医药文化艺术活动, 将中医药知识技能竞赛制度化, 定期邀请中医药著名专家和学者开办各种形式的讲座, 与学生进行包括学术问题在内的中医药文化交流, 以公寓文化为载体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等。从不同方面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 改变自身思维模式和精神面貌, 认知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并认同中医药文化, 为其职业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 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面临许多挑战, 其中人才培养最为严峻。对中医药文化认识不足, 不能从内心认同并归属这个文化体系, 就很难树立职业理想, 更不可能热爱这个职业。只有从中医教育这个源头着手, 在中医院校学生中建立起中医药文化认同感, 提升中医药人才文化素养, 中医药事业才能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谭欣.不可忽视中医文化入学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 2012-06-07.

[2]刘向莉.论医学院校课程文化的内涵及重塑[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40-42.

[3]王永炎.为培养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开展读经典做临床的读书活动[J].中医杂志, 2007, 48 (1) :18-19.

[4]王莹莹, 杨金生.传承文化, 创新医术[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4) :68-69.

中医文化 篇8

1 中医药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 到处都有中医药文化的反映。在上古时期, 雷公医学问答、黄帝与岐伯等有关医学的传说就已经出现, 并且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创作了《内经》一书, 从而为我国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加之, 中医药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本源具有一致性, 所以, 我国文化表现出儒医合一的独特之处, 许多文人都以“不作良相救国, 就作良医救民”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既反映出当时中医在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也表明中医药文化和政治文化具有互通之处。例如, 汉时的张仲景既是长沙的太守, 也是治病救人的中医, 而且他所编著的《伤寒论》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更是被人们称为千古医圣;汉代的华佗, 在年轻的时候就被举为孝廉, 后被征召到部队当中做官, 但是他拒绝就职, 而把毕生的精力倾注在医学研究上, 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就, 被认为是中医史上的一代大家。唐代的孙思邈, 也曾多次拒绝隋唐两朝对自己的征召, 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医药事业, 并被世人称为药王。此外, 还有晋代的皇甫谧、元代的朱丹溪、明代的李时珍等著名中医药大家[2]。

中医药的相关内容在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中也都有相应的体现。例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就有关于扁鹊对其弟子子豹与子阳指导药熨、针灸等治疗虢太子厥的相关历史记载, 由此可以看出自古以来我国就十分重视对医学的教育。同时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 也有大量描写中医药文化的篇幅。由此可知, 曹雪芹对我国的中医理论具有极高的造诣, 其中关于疾病的相关描述十分专业。同时, 古代的诗歌创作也有很多体现, 从《诗经》、《楚辞》开始, 我国历代的诗歌创作中基本上都涉及到了中医药的内容。例如, 在唐、宋两代, 有大约百首诗歌是单纯为吟咏医药而作的, 其内容广泛、形象生动、无所不包, 独具情趣。而且《诗经》中关于药物的记录超过了20种, 记录中的这些药物到现在依旧是中药中十分常见的。孔平仲在《常父寄半夏》一诗中, 对诸子年幼无知, 看到半夏之后争而食之, 并引起轻度中毒的现象进行了描写。诗人利用诙谐幽默的语调向人们说明半夏是有毒的, 只有经过处理以后才可以食用的医学小常识。南宋词人辛弃疾也写了《定风波》, 其中嵌入了14位中药名, 让人读来十分有趣。例如“山路风来草木香, 雨余凉意到胡床”一句中就嵌入了“木香”和“禹余粮”两种中药的名称, 情景交融, 令人叹为观止[3]。

综上可知, 中医药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我国中医学得以发展与传承的一个重要基石。从“笼中捉鸡、秀才学医”和“秀才学郎中、如同拾根葱”等相关谚语也可得知, 那些具有传统文化功底的人可以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相关内容, 可以在中医方面取得更突出的成就。

2 我国中医药文化所面临的危机

虽然我国中医药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是在中医药的相关教学中却经常被忽略, 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忽视, 极大地影响到中医杰出工作者的培养。据相关调查研究可知, 我国大学生当中, 只有大约7%的人知道《内经》, 而可以对这些经典名著进行诵读的人更是寥寥可数, 即使一些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也无法对四大经典进行通读。更令人悲哀的则是, 最能体现我国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医学史与医古文两门课程现在已经成为医学专业中最冷门的, 在有的学校甚至已经被取消了。许多中医学学生只是在人云亦云地应付着各种考试。

另外, 由于长时间受到西方科学主义的大力冲击, 现在西医的一些科研标准已经成为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准;而且在社会上还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认识, 例如“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论调[4]。许多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更是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前的中医危机, 而其实际上是文化的危机。因此, 中医要想获得发展必须要用中医药的相关文化来武装自己, 提高自身, 只有这样中医才有可能突破当前的困境。

3 加强中医药文化相关教育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相关教育对于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为中医学理论提供发展的基础, 有利于中医学学生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理解。

我国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学、历史典故等内容,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客观需要[5]。

此外, 借助于文化可以更好地向民众宣传中医的必要性, 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并接受中医, 减少对于中医的误区。

参考文献

[1]张宗明, 申宁.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J].医学与社会, 2010, 23 (8) :97-98.

[2]黄学武, 高海利.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5) :1272-1273.

[3]黄爱明, 马维平, 陈文, 等.中医文化在中医专业建设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 10 (15) :146-147.

[4]张宗明, 文庠.医文结合培养高素质中医文化传承创新人才——访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吴勉华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3 (3) :129-136.

中医文化 篇9

1 坚持传统原则

特色教学本质上是特定专业特色的体现, 具体表现为对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学文化和专业特色的主动适应和超越, 与专业特色剥离的教学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特色教学[2]。特色化中医人才主要指具有深厚中医药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 中医基本功扎实的传统型高级人才。此类人才必须具有坚实的中医经典理论基础, 宽广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精通中医辨证和临床, 具备承载和传承中医原始基因的素质[1]。传统文化教育是传统中医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 我校自2005年起面向全校中医各专业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 取得了良好效果, 颇受学生欢迎及各方好评, 并于2007年正式出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材。

探索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关系的探讨, 可以从四个层面上看:与中国相关、与文化相关、与传统相关、与医学相关。其中“传统”尤为重要, 它跟该专业方向具有密切的吻合性。所谓“传”, 即传递。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 这些都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 重点在中国古代文化, 具体而言, 是以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文化为主要对象;而“统”, 是指主流的。民族性、国度性是文化的重要属性之一, 而中华民族是中国文化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是现今中国境内由华夏族演衍而来的汉族及55个少数民族的总称[3]。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中国文化的“昨天”, 主要探讨以汉族文化为主的古代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传统中医方向实行传统师承教育与现代高等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师承授受, 使学生学到名师纯正的学术经验和思想精髓。在课程设置上, 削减外语、计算机、西医类等课程的课时, 增加中医经典、古代哲学经典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要义, 多被记录在汗牛充栋的古籍之中, 研读这些古籍, 尤其是其中具有经典意义的文献, 对于我们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非常必要的。在针对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中, 应增加中国古代哲学及医学经典名篇的选读。但这种阅读不同于《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从语言文学角度, 而应从文化解析角度来阅读。例如, 通过阅读《周易》选段掌握易学精神, 学习《论语》《孟子》篇章了解儒家文化, 从《老子》《庄子》节选认识道家思想, 从《内经》《伤寒论》及各医家著作中解读其中蕴含的儒、道、释思想原理。这样既深刻把握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 又是对《医古文》《大学语文》等课程的补充与提升, 对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作用很大。

2 体现精英模式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届传统中医班是1999年在中医本科1998级中, 经自愿报名、专家考核、择优录取后, 选拔20名优秀的中医专业学生组成的。之后传统中医方向每届学生人数一般均在二三十人左右, 在理论教学上保留以班为单位的现代教育统一授讲的形式;在临床见习和实习上则采取“一师一徒”的师承教导模式, 并延长实习期一年半, 使学生既能了解一个普通中医临床学生在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前必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又能继承导师的丰富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为成为新一代名医打下基础, 是精英教育模式的体现。而本课程目前对中医学各专业方向的授课均为36学时, 并采用统一教材, 对传统中医方向并无侧重, 不能反映不同专业方向在学时和知识需求上的差异。鉴于此, 传统中医方向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不但在课时数上应多于其它专业方向, 而且有必要提高课程地位, 将该课程设为必修课, 并且建立专用教材体系, 编写传统中医方向的专用特色教材。

“学医贵于明理, 明理方能艺熟”, 掌握建立在传统易学、道学、儒学基础上的哲学思维方式, 对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而言更有实际意义。《周易》之象思维、道家的宇宙观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 儒家的中庸之道奠定了中医学的阴阳平衡观, 传统的元气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哲学基础等, 这些无一不是传统医学中开启智慧的重要哲学基础。因而掌握古代哲学思维方式, 并将它运用于中医学的理法方药, 足以开拓多维学科的研究思路[4]。所谓学以致用, 学习中医文化、培养传统思维, 归根结底是为了在专业学习、工作中轻松理解现象, 注意发现问题, 善于分析问题, 能够解决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力求切合中医学而实际化, 切实发挥实用价值。传统中医方向的学生不应仅仅满足于了解一般文化或中医学现象, 而应探讨中医学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审美情趣等深层次问题。在教学当中, 教师应当具备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联系的能力, 从文献中发现和收集具体事例, 帮助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揭示中医哲学基础、理论渊源、思想方法, 把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到中医学基础理论中, 真正领悟中医之真谛。

3 采用个性化教学

特色教学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2]。传统中医人才由于每届招生人数不多, 宜采用更为灵活、科学、有效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 更能从学生掌握、领会知识的角度、不同层次教授给学生更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或个别指导的方式, 通过自学或讨论来进行微型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较为全面地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实践经验, 同时有利于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对知识的领会程度, 采取因人施教, 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组织和安排, 从而提高教学活动效率。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讨论会、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和实践教学等多样化形式, 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更多知识。

国际班学生的语言文化、民族情感、宗教信仰以及自我意识等心理方面与内地班学生不同。内地班学生均通过相关考核择优录取, 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 (含古汉语) 基础相对扎实;而港台学生大多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方面薄弱, 缺乏基本的古代历史文化常识, 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是陌生。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与学生谈心沟通的形式, 了解学生的相关意识及知识基础;根据内地班与国际班的不同特点进行本课程特色教学模式、方法手段及考核方式的比较研究。另外, 在国际班内部, 还应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及不同知识基础情况因材施教。教师之间开展教学心得体会交流及集体备课活动, 制定适合传统中医方向的教学手段及方法, 并总结教学实践经验、成果及问题。

4 注入活力趣味

教师在课堂上拼命读讲, 学生完全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这种单向的“授-受”格局无异于“满堂灌”,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应更新教育理念, 变革教学模式, 采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引导、辅导、因势利导的“导学”,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实践。“导”与“学”相结合, 形成师生互动, 使学生由“被支配”“被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和求知”, 而教师的角色则相应地由高高在上的主宰者变为平等的指导者、帮助者、合作者, 拉近师生距离, 活跃课堂气氛。

与此同时, 还应该研究辅助促进传统中医方向传统文化教育的其它活动形式。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收集相关文字、图片及影音资料, 设计制作相关特色教学课件。多轨式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实践, 在课堂教学基础上, 开展小组学习、自导学习、古文背诵、知识竞赛、学术讨论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创建相应的文化环境。在教材中插入相关图片, 使教材图文并茂, 既可增加感性认识, 又可缓解纯文字的视觉疲劳。

中医文化本身独具魅力, 有很多内容充满趣味性, 可以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例如, 古代医家大多亦儒亦医, 不但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博览经、史、子、集, 而且有着良好的文学修养, 故常常以歌诀、诗词等各种形式对自身的医学经验加以总结, 句式整齐, 押韵成章, 读来脍炙人口、简明易记。如李时珍《濒湖脉诀》、高武《百症赋》、窦汉卿《标幽赋》, 以及广为流传的《汤头歌诀》《药性赋》等。中药历史悠久, 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在文化上也有生动的反映。药名隐语、药 (穴) 名诗词及药名对联、书信、散文等, 构思之奇特, 用词之精巧, 令人赞叹不已。通过阅读鉴赏药 (穴) 名诗词文, 猜药 (穴) 名谜语等, 分析其中的文体、修辞和语言结构, 不但有助于学生对医药知识的记忆, 更能增添不少文学欣赏趣味, 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还能重温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知识;另外像《草木传》一类的戏曲作品, 以戏曲特有的形式介绍了500余种中药, 并以奇巧神妙的手法将各种药的性味、形状、功能、效用、主治以及中药的“十八反”“十九畏”等配合禁忌、加工炮炙等, 别开生面地表现出来, 有角色行当 (生、旦、净、丑等) , 有故事情节, 有科白 (动作和说白) , 有唱段, 结构完整。同时还介绍了常用的方剂和大量行之有效的民间土方、单方、验方[5]。可以戏曲剧本为依据, 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寓学于乐, 既可掌握方药知识, 又能领略文学风采。总之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 教师乐于教、轻松教, 学生乐于学、愉快学, 可为课程注入无限的活力与趣味。

针对传统中医方向进行《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课程的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 根据该专业方向的特点及需求设计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模式及方法, 突出中医传统特色;根据学生特点, 扬长避短, 提高教学效率, 改善教学效果, 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专业素质, 突出其鲜明的传统特色与精英教育特色, 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为该专业方向学生学习中医经典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该专业方向其它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为将本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积极准备条件, 在充分体现我校专业优势及专业特色、吸引更多学生尤其是港台及国外学生来学习中医、将传统中医发扬光大等方面大有作为。

参考文献

[1]朱乔青.特色化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8 (2) :120-121.

[2]郭纲军.论特色教学之规定性[J].高教研究与实践, 2011, 30 (3) :36-37.

[3]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8.

[4]黄海波.如何提高中医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0 (5) :23.

中医文化 篇10

随着现代医药的快速发展, 我国中医药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 服务领域趋于萎缩, 主要体现在:许多中医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野生中药资源破坏严重;中医药发展受限, 人才匮乏等。这都要求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重要场所的高职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体现中医院校的基本特征, 巩固以中医药为主的发展方向, 更好地保持、发挥高职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 正确认识高职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医药学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理论体系, 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 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根基。长期以来, 中医药和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 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这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1]。中医药在临床治疗、预防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灵活、价廉的特点, 特别是随着现代医药的快速发展, 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优势。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高职中医药院校要从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 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意义。

1.1 中医药文化是高职中医药院校的立校之本

中医药文化的建设情况决定着高职中医药院校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是树立品牌的基础, 也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2]。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在中医药院校的校园管理、教育科研、师生规范等各个方面树立起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征, 特别是把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融入到高职中医药院校的各项建设中, 融入到高职中医药院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这有利于师生树立文化自信, 坚定师生对中医事业发展的信心、修德敬业的恒心和奉献事业的决心;有利于形成师生文化自觉, 主动在教学中探索中医药发展规律, 积极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师生文化素养, 以人为本, 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 进而通过中医药院校教育使中医药整体思维、辨证论治的精髓和特色诊疗技术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应用, 使中医药服务范围得到更大的拓展, 使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这是高职中医药院校以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1.2 传承中医药文化是高职中医药院校的责任

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性质和办学条件, 决定了其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 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有利于提升中医药院校的教育内涵和水平, 满足广大学生对中医院校的要求[3]。广大学生在学好中医药知识的同时, 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医药的悠久历史、文化内涵、科学价值、防病治病知识, 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更广泛地为社会各界认同和喜爱, 不断扩大中医药发展的群众基础, 有利于营造全社会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2 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建议

各级部门对中医药的高度重视, 为其健康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同时也对中医药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我校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为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做出了示范[4]。笔者结合我校的实践, 认为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应做好以下工作。

2.1 强化以中医药文化为内涵的教育教学核心价值观念

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是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关键, 要积极发挥学校优势, 在教育教学中研究、探讨中医药文化。要以中医药学的发展史、思维方式、价值理念、文化功能、人文精神等为主要内容, 探讨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教育教学中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 并融合时代特征加以发扬光大, 认清中医药院校自身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 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如师生精神、学校宗旨、教育理念、教学方针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如我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虽然学校升格时间不长, 教师对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规律性和特点把握不足, 但我校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为基础, 以人才培养评估建设为契机, 完善各专业的培养计划, 加强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的建设, 努力提升办学内涵, 提高办学质量。在新形势下, 适应中医药教育自身发展需求的办学模式是振兴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必由之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关系着中医药院校的生存与发展, 甚至关系着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推进高等中医药教育全面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程, 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培训、教育, 大力倡导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 使师生形成共识, 并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始终注重中医药教育改革与创新, 紧密围绕教学中心工作, 努力探索中医药文化建设发展的新途径;开拓多种渠道, 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同时, 注重软环境建设, 完善各项制度, 为中医药文化建设“保驾护航”。进一步以探究中医药学的内在规律为基点、以中医药特色自主实验与科创实践为平台,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遵循学习认知规律, 开展以自主学习为导向的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的改革;以临床问题为导向, 改革中医技能与思维训练方案, 强化中医服务和传承能力;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 实施富有中医传统人文特色的职业素养教育计划;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管理, 开展自治性组织和有效沟通平台建设;以一线服务教师为重心, 建立开放的中医药教育体系, 强化学生的中医药学价值取向, 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学探究能力以及主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的能力。

2.2 完善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建设

要学习历代医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人格精神和中医医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 并将之作为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师生行为规范的重要切入点。在中医药文化精神的指导下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宗旨, 体现中医药教育的行业要求, 在完善中医药院校师生行为规范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是中医药院校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一是要建章立制。二是要强化管理, 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 形成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教育教学文化和管理文化, 进行目标管理, 制订考核指标, 明确奖惩办法, 落实考核结果。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巩固以中医为主的发展方向, 不断加深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底蕴, 不断提高师生的中医药文化修养, 促进学校的整体行为和师生的个体行为始终坚持、遵循和体现中医药文化。如我校坚持“滇西边境教育中心”、“滇西边境医疗中心”战略, “规模适度, 特点突出, 立足保山, 面向全省, 辐射东南亚邻近国家, 以培养面向市场需要的中医药高级实用型人才为主, 集教学、科研、诊疗、生产为一体的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定位, 严格规范师生行为, 在行为规范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 努力发挥滇西中成药和中药产业的龙头作用, 为中医药在世界的传播和发展做出贡献。

2.3 积极开展校园中医药文化活动

要结合“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广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为主题的“中医中药中国行”科普周活动, 组织师生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 积极开展中医药校园文化活动、中医药服务群众活动, 组织师生走进农村、社区, 进行中医专家健康咨询服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开展中医健身方法演示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或者利用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 开展医疗义诊、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要继续开展好师生野外实践, 采集、制作好标本, 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总之, 中医药文化建设要有一个长期规划, 中医药院校的文化建设中应植入中医药文化, 通过中医药相关文化的建设可以弘扬传统文化精髓, 丰富院校人文教育;树立“大医精诚”风范, 培养合格医学人才;构建良好医患关系,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这对新时期中医药院校学生综合知识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马科, 张丽, 唐利龙.中医药文化在医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探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0, 27 (5) :56~58.

[2]陈川.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 7 (4) :142~144.

[3]于铁成.关于中医药文化建设[EB/OL].www.enorth.com.cn, 2009-07-01.

中医不是现代医学的“文化补丁” 篇11

在此情况下,我们还会相信自己是在看中医吗?中医的消亡已经不单是“狼来了”的呼喊了。

今天的中医仿佛是被西方现代医学抽取了灵魂的躯体,在西方现代科学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语境下,中医文化逐步沦为附庸性的,留下一些技术性的残片,成为某种文化身份的特殊标识,拼接在西方现代临床医学上的“文化补丁”,进而成为一种点缀性的“花边”。作为一种整体的文化,中医实际上正面临名存实亡的局面。

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依靠中医养生和治病,卓有成效。实践证明,中医包含了深刻的科学道理和合理因素以及现实有效性。中医的保守和僵化的一面,在与西方近代科学主义的冲突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清算。相反,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极端主义的傲慢与偏见对传统中医造成的破坏性的后果,却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检讨。在现代科学语境下,对中医最严厉的指控即是中医中所包含非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因素,在现代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在某种程度上更接近于“巫术”。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妖魔化的方式,既不能真正清算中医中的糟粕,更不能激活这个古老的文化生命。

传统医学文化的消亡,不仅仅是某一民族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类性的问题。科学理性的僭越和狂妄,正走向科学精神的反面,并已经遭遇到来自大自然的严厉惩罚。20世纪以来的西方科学理性主义自身也在进行反思批判,检点科学极端主义的缺失,抛弃了在科学的名义下的傲慢与偏见。然而,至今仍有一些“科学偏执狂”,依然以一种反科学的精神来诋毁和破坏科学边缘地带的文化。这种人,既不懂得现代科学精神,也不懂得尊重文化传统,把近代科学看作是一种僵死不变的东西,凡他们不懂得的,一律斥之为“伪科学”。这种愚蠢粗暴的“真伪观”本身,就违背科学精神,就是反科学的。那些抱着一知半解、固步自封的“科学观”的自命的“科学警察”,正在把科学变成新的迷信。

毫无疑问,传统医学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借助现代科学的知识生产体系和模式来实现,但科学并非一个保守、封闭的概念系统。开放的科学观和知识体系,才更符合现代科学精神。中医的现代性转换需要解决的双重难题,一是现代医学科学如何对中医进行合理性的阐释,一是传统中医理论如何兼容现代科学的内容。

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挑战。许多现状都亟待改变如把中医学院列入理工科院校,这本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均不适合中医的传授。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系统,符码体系和阐释模式。两者之间的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两种不同的文化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对等的对话机制和理解平台。但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这种“文化对话”的有效途径。中医“申遗”,尤其是将中医体系各部分看作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遗产,也许能为建立起这样一种良好的对话机制创造机会,如果它不是急功近利的文化策略的话。虚无主义态度和功利主义态度的文化遗产观,都将给中医文化的脆弱生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篇12

1990年, 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首创“软实力”概念, 将国家的综合国力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由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四大因素构成。软实力是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力、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等释放出来的无形影响力, 使得别国服从本国的目标, 从而使本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能力。其中, 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乃至狭义的软实力就是指文化软实力。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始终是有限的, 而真正具有无限张力的国力是软实力。在信息时代, 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无独有偶, 美国著名政治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 阐述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趋势时也认为, 那种单纯地追求军事、经济、政治斗争取胜的“硬实力”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文化和文明作为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开始登上国际竞争舞台, 并构成其取胜与否的根本性决定性的因素。

在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0年前还居于第12位, 现已上升到第4位, 美国的影视业, 已成为全美居于前列的创汇产业, 与其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子业并驾齐驱。在美国400家实力最强的公司中, 有1/4是文化企业。目前, 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 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往往占到60%~70%, 有的占到80%以上。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 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却达到80%。

有学者认为:美国对全球的文化渗透主要体现在其无孔不入的信息产品、快餐连锁和好莱坞大片中, 这些看似无心插柳的商业行为背后无不隐藏着其称霸全球的政治野心。正是通过这些产品的大量倾销, 一方面拿走了其他国家人民口袋里的钱, 同时又使美国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在全球传播、确认、强化, 这些会在一些人身上产生洗脑作用, 直接威胁着他国的前途和命运。

历史上我国曾经是一个文化强国, 我国的价值观念、制度文明和艺术文化等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天中国经济迅猛发展,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2011年中国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被西方媒体誉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引擎”, 但在肯定我国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意识到我们正如英国撒切尔夫人所说, 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 还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 因而中国还算不上真正强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仅靠硬实力的提升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将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 进一步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占领世界文化高地, 以全面提升中国综合国力。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瑰宝, 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它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普世价值观和在防病治病方面体现的独特疗效, 受到广泛认同, 正对别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与感召力。而且中医药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载体和资源要素, 为中国的对外交流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在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也高度重视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在走出去战略和“一路一带”战略中都期待中医药发挥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底, 总书记和总理数次见证并支持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国-乌克兰、中国-匈牙利中医药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与外国政府、地区组织签订了83个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 这些协议的签署国 (地区) 绝大多数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数据显示, 2013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药类商品进出口总额近20.8亿美元, 占我国中药类商品进出口额的50%以上。

特别是习近平在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及出席上合组织会议时分别提出“促进中西医结合及中医药在海外发展, 推动更多中国生产的医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和“传统医学是各方合作的新领域, 中方愿意同各成员国合作建设中医医疗机构, 充分利用传统医学资源为成员国人民健康服务”。

但是, 东西方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东方文化孕育下的中医药和西方文化并不是很快就能相通、共融的, 所以, 中医药“走出去”首先是中医药的文化要先行。

二、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状

公元7~10世纪, 中医药随着唐宋的强盛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 成为许多地方主要的治疗理论和手段。到19世纪, 西方医学快速发展, 对于中医药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由于化学药物的耐药性及毒副作用日益突出, 传统医学由于其特定的安全、经济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模式而再次受到世人青睐,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 在世界各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到目前为止, 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 随着国际社会交流日益密切, 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认同。但是, 首先, 由于中医的“阴阳对立统一, 阳中有阴, 阴中有阳, 五行藏象, 六淫七情”等抽象的理论概念, 对于那些对中医药传统文化背景一无所知的西方人来说, 在根深蒂固的西方医学思想熏陶下要想深刻理解中医是难以想象的。其次, 中医药翻译不准确, 也给其传播和交流起了负面作用。外国人不懂中文, 好的中医不懂外语, 而中医药的译者又不懂中医的现象非常普遍, 中医药翻译是成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障碍。最后, 中医药合法化程度低等多方面的影响, 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仍然面临着认可度低、推广范围窄的局限。

三、我国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对策研究

1、借鉴历史经验, 探寻与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

中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海外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 今天要实现中医的海外文化有效传播, 首先要通过历史的角度, 纵向总结中医自古至今的海外文化传播经验。隋唐时期, 中医就是日本、朝鲜等国“遣隋使”、“遣唐使”学习的重要内容;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携带的中医药, 也为促进中医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贡献。今天在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中, 我们可以从中借鉴经验, 寻找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一带一路国家科学文化价值观的契合点, 达到加强中医药海外文化传播的目的。

2、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准确翻译。

从中医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问世以来, 在中医的发展史上涌现出大量的经典著作, 如《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千金翼方》、《金匮要略》、《本草纲目》、《医林改错》等经典, 这些都是历代名医呕心沥血、终其一生经验所著, 它们既是中医理论的宝库, 又是指导中医临床的武器, 对中医药的发展壮大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而想要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传播, 将中医的经典理论向国际传播则是重要的桥梁之一, 因此对中医经典著作进行准确的外文翻译无疑是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途径。因此, 中医药文化在传播中除了要考虑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传播内容的价值意义, 还要考虑接受这些信息的人群特征以及各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这就需要在对中医经典著作进行对外翻译时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准确翻译, 使得翻译内容在不歪曲中医药文化的同时, 又能使国外接受这些信息的人群能够准确理解。首先, 要培养、建设热衷于传播中医的队伍, 使之兼具中医知识与传播才能, 为中医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人才保障;其次, 国内已有多所中医院校加大了外向型中医人才的培养力度, 同时还要注重提高中医教师的外语水平, 跨越中医跨文化传播的语言障碍。

3、借鉴孔子学院经验, 拓展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多元化传播途径。

我国在海外成立300余家“孔子学院”, 在汉语推广方面成绩卓著, 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展示和传播平台, 目前西方社会已经逐步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要开创中医药海外传播的新模式, 就要充分利用这一成果, 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热潮进行中医推介, 可以在孔子学院的教学中, 适当增加中医药的内容, 在其教学过程中逐步融入中医元素, 既可丰富“孔子学院”的办学内容, 又有利于中医等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一方面在教学中将中医和汉语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能够将中医的精髓诠释清楚, 更好地向国际传播中医文化和中医知识;另一方面孔子中医学院还可以通过讲座、研讨会、报告会、学院开放日、中国节庆周等活动, 传播中医养生文化, 也可以影响当地的医疗、健康观念。它深入社区、深入居民日常生活, 能够达到实时的交流和反馈, 增进一带一路国家对汉语和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同时给当地文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4、坚持运用影视、网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形象化、多媒体化。

强大的传播和辐射能力是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化的重要保障。我们可以利用搜索引擎、网络新闻、博客、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原创、即时、快捷、互动的互联网宣传推广平台, 传播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名家大师视频、医药经典书籍等, 使中医药文化更容易被海外大众接受和认可, 加速中医药文化软实力化。

在我国推进一带一路、走出去战略下, 作为中国多民族的元素与文化遗产中独具魅力的瑰宝之中医药文化, 要根据各国国情不同, 各地文化背景不同, 因地制宜不断创新传播模式和方式, 去交朋友, 去理解世界, 关心世界, 而且加入不同的对话行列, 通过多渠道的沟通构建国与国之间, 民众与民众之间和平互惠的持久联系, 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美]小约瑟夫·奈著.郑志国译.美国霸权的困惑:为什么美国不能独断专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2.

[2][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3]曹静敏.中医药文化之于国家软实力提升[J].中国医药导报, 2012.10.

上一篇: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下一篇:改革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