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产业

2024-08-31

中医药文化产业(精选12篇)

中医药文化产业 篇1

摘要:中医药文化进行创意开发已成为新时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山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全面评估,旨在探讨山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策略选择,为政府决策和地区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SWOT分析,山东省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学的根基和灵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之一。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产业开发,是实现中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中医药新兴业态,培育中医药文化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2015年山东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文化厅等11个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也着重指出“整合各类中医药文化资源,促进中医药与健康服务业、旅游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可见,对中医药文化的创意开发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研究就基于SWOT分析模型,根据既有信息,系统分析山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内部优劣势、外部有利和不利条件,为政府决策和地区发展提供建议和参考。

1 SWOT分析模型简介

SWOT分析模型也称态势分析法,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韦里克教授提出来的一种战略分析架构。其中,S代表内部优势(Strength),W代表内部劣势(Weakness),O代表外部机会(Opportunity),T代表外部威胁(Threat)。该方法主要依据研究对象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来进行综合评估,以把现有资源和行动都集聚到自身强项和机会最多的地方,取得竞争优势,多用于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

2 山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

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美称。省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特别是齐鲁文化、黄河文化、泰山文化、儒家文化等不仅知名度高而且影响力大。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民间文化和多样的自然风光为山东省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内容开发和文化增值的良好条件。山东已成功举办过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第十一届全运动会、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医药产业如也能与齐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而且能够催生出优秀的企业文化,还能在药物研发、医疗保健、饮食养生、文化旅游等方面做出新成绩,为山东省创造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2.1.2 区位优势明显

山东省东临海洋,西靠大陆,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这种优越独特的南北过渡型气候条件和起伏多变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省内数十种珍贵道地药材的品牌资源。全省中药资源约1500种,占全国中药资源种类的10%以上,其中植物类中药资源1299种,是南药北药集散地、沿黄经济带的龙头。山东交通便利,航空、公路、铁路和海运都比较发达,有7个民用机场,京沪、京福、济青等数十条高速公路,是连接黄淮海地区的铁路枢纽,还有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多个港口,与传统医药产业较为发达的日韩和东南亚各国有密切地贸易往来,具有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

2.1.3 坚实的文化产业支撑

山东省近年来以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移动电视、网络服务、网络出版、动漫等为载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已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省内很多文化资源现都已经实现了和创意产业开发平台对接,充分展示了齐鲁文化精神,是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政府各项政策的引领下,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加,正快速向支柱性产业迈进。全省文化创意产业总量规模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了以青岛为龙头的东部滨海文化产业集聚区、以济南为中心的中部省会文化产业集聚区和以济宁为枢纽的西部儒学文化产业集聚区。

2.2 劣势分析

2.2.1 中医药产业发展趋缓

相较快速增长的中医药战略需求和国内其他中医药发展强省,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趋缓。2013年山东省中成药产量163338.57吨,位居全国第7位,2014年中成药产量182661.67吨,居全国第8位,与山东省拥有的雄厚中医药资源较不相协调。现阶段山东省中药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化水平不高。大部分的药材以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精深加工程度较低,企业竞争力不强,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不足20家,造成产业后劲不足。而同样具有良好资源条件的广东、四川、湖南、吉林等省中医药产业起步较早,发展情势较好。

2.2.2 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虽然拥有“步长制药”、“东阿阿胶”等国家知名企业,但是山东省的中医药企业规模整体偏小,科技研发力量较弱,产业支撑能力差。省级中药材工程技术中心只有3家,中药材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百人。全省除部分龙头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外,多数中小型中医药企业并未设立专门的研究中心。中医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多以仿制为主,绝大多数产品为中药材原料或饮片,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中医药产品较少。

2.2.3 中医药产业没有形成良性产业链

山东省内中医药产业内部各环节缺乏密切联系和支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大多是以获取科研成果为导向,研究成果侧重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缺乏市场应用前景,与企业技术需求不相匹配,多数成果很难在省内高效转化或快速实现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加上技术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中医药领域产学研合作活动较少,未能建立起良性的产、学、研结合发展机制,这也将会是山东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

2.3 机会分析

2.3.1 消费者观念变化及绿色潮流的兴起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中医因其独到的保健理论和对人体系统的独特见解、中草药因其环保天然的特性都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且中医药的系统调理、平衡、养生保健、治未病等独特的核心价值契合了当今大众的生活理念,加上中医药在减肥、美容、抗衰老、食疗等方面的优势也正在为大众熟知,其市场前景不可估量。此外,随着疾病模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中医药在治疗肿瘤、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慢性疾病中拥有广阔应用前景,也为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3.2 政府政策扶持和资金保障

作为中医药大省,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东中医药文化和产业的发展。2015年山东省卫生计生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切实加强全省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健康服务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山东济南市已率先提出全力突破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整合利用,建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文化实体经济、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等11项目标任务。山东经信委《2015年山东省企业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导向计划》中也指出2015年山东有21.5亿元投向8个中药企业重点技改项目,以加快发挥技术改造对中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另外,为了加快山东省中药材生产发展,实现由中药材生产大省向中药材产业强省转变,还特制定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2.4 威胁分析

2.4.1 市场竞争激烈

从全球范围看,随着国外对中国中医药学的逐步认同和信赖,许多国家和跨国制药公司正加快对中草药和天然药物的开发研究,加上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相对成熟,不少国外文化创意企业和行业协会进驻包括山东在内的中国各大省市,抢占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山东本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内形势看,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优势地区也在不断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抢占各方市场,也给山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创业产业带来了强劲冲击。如广东省启动《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其中力推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发展,促进旅游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2.4.2 政策体系不完善

由于文化产业对资本有较强的依赖性,山东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注入。由于多数文化企业存在规模小、投入大、资金回报周期长、成长风险性高、现金流不稳定、有形抵押品不足等特点,融资难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羁绊。国外的文化创意产业,除政府相关扶持政策外,还可借助较为完善的多渠道融资体制,如风险投资公司、经纪公司、银行专项货款等。山东省目前政府配套支持政策略有不足,投融资体系较为落后,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较高,这样对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

3 山东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选择

通过上述对山东省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系统分析,可以绘制出SWOT矩阵图,如表1所示。根据分析,山东省的内部条件已基本达到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要求,外部机会为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对于存在的不利条件可在后续不断发展和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克服。建议现阶段采取SO战略,即利用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发展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具体策略选择如表1。

3.1 建立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

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的机遇,在资金投入、项目立项、土地使用、税收、价格、信贷、融资、生产、进出口、信息交流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发展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加大扶持力度。同时,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体系,缓解融资困境。可考虑设立山东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成立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通过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将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转化为中医药文化生产力。

3.2 实施品牌培育战略

根据省内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中医药文化相关品牌的发展规划,努力将山东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中医药文化产品服务优势。加快推进重点企业重点品种的打造,做大做强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具有较强示范效应和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及品牌来带动整个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机构要从政策、资金等多方面支持和培育具有突出优势的知名品牌,打造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品牌集群,并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推介优质品牌,增强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强保护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品牌及其知识产权。

3.3 规划建设中医药文化创业创意园区

中医药文化创业创意园区的建设有利于形成创意策划人才聚集、创意产品汇集及人才交流思想的中心,结合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迅速提升产业的区域竞争力。山东省可以依托现有的中医药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在初具规模的产业园区上进一步发展,打造中医药发展聚集区。政府积极搭建文化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园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纽带,在园区内形成完整的一、二、三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积聚的规模效应,推动省内中医药资源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超中.我国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趋势[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0):5-7.

[2]王知津.竞争情报[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3]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EB/OL].(2014-02-15)[2015-9-11]http://www.sdfgw.gov.cn/art/2014/2/15/art_76_50978.html.

[4]董君.山东省创意产业发展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韩娜.山东省文化创意产业构建模式探究[J].商业经济,2015,(8):49-50.

[6]张文珍.创意山东建设的实践价值与思路对策[J].理论学习,2012,(10):30-34.

[7]中国产业信息.2014年我国中成药行业产量数据深度分析[EB/OL].(2014-02-19)[2016-5-13]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402/229286.html.

[8]2014年全国中成药产量情况.[EB/OL].(2015-03-18)[2016-5-13].http://www.askci.com/news/data/2015/03/18/11657zs72.shtml.

[9]济南文化产业单位过万家.[EB/OL].(2014-08-24)[2016-5-13].http://sd.people.com.cn/n/2014/0824/c173228-22085177.html.

[10]山东加快发挥技术改造对中药产业转型升级.[EB/OL].(2015-01-29)[2016-5-13]http://yy.chinairn.com/news/20150129/124325858.html.

[11]张文珍.创意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以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中心[J].理论学刊,2012,(10):106-110.

[12]陈小平.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

中医药文化产业 篇2

安徽亳州学习考察报告 2013-06-06 15:22 来源:本站 作者:市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初审编辑:二审编辑:点击:366

为加快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申国民、市政府副市长牛艳伟带领药管委、药监局、古城镇、文殊镇、朱阁镇、华中医药集团、万家集团、千方药业、凯旋药业、鼎信中药材公司、药业商会主要负责人,专程到安徽亳州进行学习考察,考察组人员分别就市场建设、药材加工、销售、种植等与亳州市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实地考察了安徽济人药业有限公司、亳州新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农业示范区,通过考察,大家对进一步坚定了对禹州中药产业加快发展的信心。

一、亳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一是亳州为国内最大的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近年来,亳州从三个方面(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发展中药材种植,实行截止2012年,该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10万亩,常年种植的中药材有30多种。有药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6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21家,市级33家;有企业种植基地24个、种植专业合作社43个、种植大户96个。建立了安徽亳州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中药材示范区,示范区总投资3.6亿元,规划面积3.9万亩,示范区内有完善的农田水利、道路、绿化、喷灌等基础设施。土地统一流转给企业。被流转的农户通过企业专业技术培训转为“田保姆”,聘用到种植基地打工,月月领工资,实现“双收入”。

二是其有实力居全国第一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占地385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周围分布500多个固定门店,交易大厅32000平方米,大厅内有4800多个经营摊位,日上市量6000多吨,日客流量3万人以上,中药材年成交额220亿元以上。投资新建了目前国内标准最高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康美(华佗)国际中药城,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目前一期主体工程项目已竣工,二期工程正在推进。

三是具有较完备的医药制药工业体系。中药工业发展迅速。亳州现有医药制造企业101家(其中58家通过GMP认证)。截止2012年,68家规模以上医药制药业实现产值132.8亿元。中药饮片加工集聚发展。饮片加工企业有73家,在建饮片企业20多家。成药制作企业不断壮大。成药制药企业有11家,复方丹参片等单品种销售超亿元。中药批发企业数量众多。目前亳州以获得医药批发经营许可企业98家,其中通过GSP认证61家。中药对外贸易不断扩大。2012年全市出口额累计实现16975万美元。

四是有强劲的中药科技创新能力。该市现有涉药CNAS认证检测中心1家,国家级中药类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4家;济人药业等20家省内企业联合发起成立了“安徽省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济人药业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了亳州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药材检测中心,目前入驻的中小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23家,已通过注册11家。被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中药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家;中药

类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家。2012年以来,该市企业承担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0个,获得支持资金7319万元。

二、亳州市促进药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一是加大药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力度。该市制定出台了《亳州市促进招商引资若干政策暂行规定》,《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亳州市直招商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确定了项目准入标准、优惠政策内容及兑现程序等。并成立了由市直有关部门组成的药业产业招商中心,对药业项目降低投资门槛,加强政策支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财政税收、要素保障、人才技术和投资融资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对于药业产业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优惠政策。加强项目谋划,围绕中药产业,认真谋划重大项目,把中药项目列入项目库。加强项目实施和调度工作,重大项目都明确牵头领导、牵头部门和协助单位,重大项目每月一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加强药业融资工作。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努力促进政、银、企三方互利共赢。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金融产品,市建行推出了“助保金贷款”,市农发行推出了“存贷第三方属地监管贷款”、“联保联贷”等产品,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市工行、市中行为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园量身定制了“标准厂房按揭贷款”和“药业置业通”贷款。积极争取省金融办在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机构数量和审批进度上给予支持,稳步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民间资金进入金融领域创造机会。大力推进企业上市融资,该市、县(区)先后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上市工作的通知》,该市广印堂药业已引进风投1.2亿元,源和堂药业成功引进首批股权投资6600万元,该市目前已确定了8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三是加快中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加快中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方面,除继续推进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基地平台、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物流基地平台建设外,该市还大力推进中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截止目前,有涉药CNAS认证检测中心1家,国家级中药类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工程研究(技术)中心14家,建设了亳州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包括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药材检测中心,目前入驻的中小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23家,已通过注册11家。通过科技强企,壮大药业企业总量,实现企业升级,把药材加工制造业建设成为体系完整、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关联配套的药业加工产业体系。

三、对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考

一是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规模化建设。亳州主要是从道地药材入手,通过政府出台相关奖励政策,利用“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等模式发展道地药材单品种规模化,实现中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种植。禹州发展中药材种植,也可通过发展种植大户和合作社以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向龙头企业、经营大户集中,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种植合作社”等种植模式,实现中药材种植集群化。以凯旋药业有限公司、中药材鼎信网有限公司、久源堂药业有限公司、药王制药有限公司、金地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为龙头,以张得、朱阁、文殊、古城、梁北等乡镇为核心,大力推进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现

中药材连片成方规模种植,促进优质、特色和优势中药材向最佳种植区域集中。实现道地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打造具有国内品牌效应的中药单品种产业链条,提高禹州中药材品牌的知名度。

二是加强中药制药企业发展,着力打造中药知名品牌。提升中药制药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亳州制药企业产品单一,而我市仅药王制药一家就有100多个批号,所以我们应发挥我们的优势,给予企业在政策、土地、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支持,促进药王制药有限公司、中加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等中药制药企业通过对中成药产品开展自主创新,促进禹州制药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支持药王制药有限公司以国家中药保护品种“中风回春片”、“活血壮筋丹”两大主导产品为龙头,带动其系列产品“香砂养胃丸”、“鼻炎灵片”、“七制香附丸”、“六味地黄丸”等品牌产品的不断发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支持中加生物制药尽快投入生产,通过对新产品品牌的不断培育,逐步壮大企业规模。

三是拓展中药材交易领域,促进中药材贸易繁荣。加快推动华中医药集团中药材交易大厅、大型现代化物流仓库、电子商务中心、中医药文化广场和生活配套用房等服务设施建设进度,出台相关配套政策,促进中药材交易中心尽快投入运营,依托华中医药集团禹州中药材交易中心平台优势,建立集集中交易、集中仓储、信息交流为一体的中药材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促使中药材市场从人流物流交易场所逐步向信息交流、物流配送的方向转变,推动禹州中药材交易向规范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加快推进万家中药材物流项目建设进度,促使其尽快建成投入使用。

四是提供企业融资支持。市政府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加大对药业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联合协作,形成企业融资的互保联盟;拓展融资渠道,解决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推动银企交流与合作,争取金融机构扩大授信规模,为药企发展提供信贷支持。为药业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融资服务,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

中医药产业走出去路在何方 篇3

与会人士认为,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比较快,在全球医药市场格局变化和我国医药内需发展强劲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医药进出口贸易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但在管理、科研、产品、人才和规模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市场的要求仍相距甚远。中医药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仍处在成长阶段。

国际需求上升

“2012年4月中医药管理局联同商务部等十四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来一个时期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思想,原则和目标,以及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八项发展措施,成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论坛上,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朱海东说。

中医药是我国贸易体系的重要资本,也是具有我国独特优势的贸易领域。随着回归自然理念的兴起,国外对于中医药疗效好和价廉的优势有了认可,对需求也逐渐增加。在这种情势下发展中医药服务和货物贸易,不仅有利于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且利于推动中医药更深入、广泛的走向世界,对世界人民的医疗保健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医药走出去的战略也在逐步发展。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有五十亿人使用过中医药,截止到2012年,我国中医药的出口额为25亿美元。四个中医药的主要市场,东南亚、日韩、美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占中药出口总值的三分之二,是我国中医药中成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地。

中国中医药学会会长房书亭称,我国中医药产业走出去已从民间的交流走上了政府间的合作。

1970年美国总统访华,把针灸带回美国,从那时开始,中医在各个国家的主流频道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据统计,在欧洲从事中医针灸专业人员已达15万以上,中医教学机构三百多所,中医药供应商三百多家。澳大利亚每年有三百万人次看中医,目前有两千多万名中医师开药店。另外非洲、阿拉伯国家的中医药热潮正在形成,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医药国际市场。

中医药走出去正由当初单一的针灸服务带动中医药产品走出去的模式,逐步向医疗、教育、科研、贸易和文化产业链走出去。

阻碍仍然存在

在近三百亿美元的国际中药市场上,中国又是中药的出口小国。据统计,2012年我国出口中药为25亿美元,国际市场占有率不足10%。作为中药的发源地,中国有—万多种中药资源和四千多种中药制剂,其中70%来自于中草药原料,附加值高的中成药出口量却很少很低,问题出在哪里?

“一是西方法律普遍没有认同中医药;二是出口商对于我国野生动物的保护、种类和中药均不了解,进入西方市场时常常被海关查扣;另外,污染和重金属超标也是一个很大的障碍。”联合国世界健康组织公益联盟国际委员会主席张林说。

中医药通常在国际市场上质量难以控制,作用机理难以说明,产量质量不稳定,导致欧洲各国政府对中医药的不信任。各国政府不断通过药物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措施给中药设置了种种绿色贸易堡垒。

打造全景产业链条

“中医药走出去一个新的路径就是服务贸易。”清华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赵立冬说。传统的中医药产业应与现代服务贸易、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进行改造、升级、转型,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复合型的全景中医药产业链条。

众所周知,文化渗透力是不容忽视的,文化产业在全世界每天产值是220亿美金。《大长今》实际上是反应中国中医的食疗文化;还有美国的功夫熊猫,功夫不是美国的,熊猫也不是,但功夫熊猫是。所以要大力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提高国际话语权。国内中医药文化产业市场也十分巨大,大多老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对于中医药文化实际上非常陌生,他们受的教育实际上是受文化产业和文化渗透力的影响。

去年京交会设立了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板块,以中医药文化作为创意,以科技作为创新,把中医药文化和关联的产业进行有机的融合,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中医药产业首先应当与文化产业融合;第二,与旅游产业结合,旅游是个巨大的产业,其特点是一业带百业;第三,同服务贸易结合;第四,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要打造全景的中医药产业链条,光靠企业和科研部门不够,政府非常重要。”赵立冬说,要让市场了解一个产品与配套服务,需要一个媒,这个媒除了传统的媒体、广告之外,也包括行业协会与政府,应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十八大提出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未来政府打造社会将是三个方面:政府、产学研构成的企业与媒,媒实际上就是社会组织,这样共同发力,面对市场才可以游刃有余。”

天士力总经理戴标称:“中医药企业走出去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规划,二是广播,三是教育。”作为企业,应尝试直接教育到消费者,告诉他们哪些药可以尝试,并发送用药反馈。利用这个方式,天士力中药销量增长是每年40%45%。

中医药文化产业 篇4

关键词: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蕲春县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卓越的医药学家, 也是世界医药史上伟大的科学巨匠之一。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医药学的最高成就, 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医学与传统文化的血脉关系,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也是世界医药文化发展的里程碑。黄冈市蕲春县作为医圣李时珍的故里, 是我国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中医药资源丰富, 文化积淀丰厚。20世纪90年代以来, 借助“李时珍”品牌, 黄冈市蕲春县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有必要重新审视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找出未来发展出路, 为促进蕲春中医药及其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指引方向。

一、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借助国家扶持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良好政策机遇, 黄冈市蕲春县利用自身所积淀的资源文化优势, 大力发展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数据显示, 蕲春县围绕李时珍医药文化品牌, 医药文化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通道, 文化产值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该产业已成为该县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 其基本发展情况如下。

1、医药文化与医药生产销售有机结合, 引领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蕲春围绕“李时珍”这一无形资产, 将“医药兴县”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大力推广药材种植和销售。经过10多年的努力, 已初步形成规模种植、加工、贸易及产业化格局, 建成了冠名李时珍的酒厂、药厂、医疗保健品厂等数十家医药骨干企业, 产品由单一的补酒发展到中药胶囊、片剂、丸剂、冲剂及保健药枕、腰带、药用化妆品等18个系列50多个品种。二是创新发展医药文化事业。坚持长期办好“一节两论坛”, 即李时珍医药节会、李时珍国际健康论坛和海峡两岸李时珍医药文化与产业发展论坛。通过学术交流、经贸洽谈、药物交易等形式, 推广李时珍品牌, 传播中医药文化, 吸引国内学术机构、科研单位、知名企业, 研究开发李时珍品牌, 凝聚各方力量发展文化产业, 促进医药文化大发展。三是通过扩展李时珍品牌推进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依托李时珍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着力抓好以华中影视文化基地、国际健康论坛、乡村俱乐部、水上运动中心等为重点的赤龙湖生态旅游区, 以李时珍文化街、李时珍主题文化公园、玄妙观、昭化寺等为核心的蕲州中医药文化及历史文化旅游区, 以南天河漂流、太平避暑山庄和桐梓温泉等为支撑的云丹山风景区、三角山名胜风景区、横岗山森林公园名胜风景区、仙人台名胜风景区、管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七大板块建设, 全方位、多层面开发李时珍人文资源, 把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集健康养生、商务休闲、教育科研文化、运动疗养、观光旅游及健康环保于一体的国际化的综合社区, 促进健康产业、健康文化、健康医疗协调发展, 逐步打造全国知名的健康之乡。

2、产业链条基本形成, 大企业集团成为投资主体

2006年, 蕲春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5万亩, 建成173个中药材种植场, 110个药材专业村。2007年全县中药材生产总面积增加9360亩, 新增加200亩以上基地10个, 全县种药大户达到1086户。他们积极摒弃传统的遍地开花的建药材基地模式, 以科技为支撑, 聘请湖北中医学院、省农科院、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专家学者, 成立GAP基地建设顾问团和技术研究小组, 制订中药材品种种植规划。成立蕲春县中药产业协会, 对基地技术人员和种药大户进行培训。到2011年底, 蕲春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26万亩, 有两个药材专业大乡 (镇) , 163个药材专业村、场, 3000多个药材种植大户, 年医药经济产值2.3亿元, 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基地建设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格局, 以及集药材种植、药品生产、生化科研、医药教学于一体的中医药产业链条。同时, 他们以《本草纲目》为品牌, 运用现代科技激活中医药产业, 先后引进20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李时珍医药集团、李时珍国际中药港、舒家康药业有限公司、台湾顺天堂药业集团等企业入驻蕲春李时珍医药经济开发区, 到2010年底入园的医药企业已超过20家。已形成大企业集团为投资主体的发展格局。

3、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知名度较高, 行业协作促进中药材生产销售

蕲春药市始于宋, 盛于明, 历史悠久, 载誉九州。1991年, 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 设立蕲春李时珍中药材专业市场。1996年, 经审查批准为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每年一届的药材交易会和两年一届的李时珍医药节, 在促进蕲春中草药的生产和销售的同时, 也极大地提升了蕲春的知名度。充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的有利时机, 依法依规成立单个品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或协会。如檀林镇槐树村以村支部牵头成立了百合农民专业合作社, 有力地促进了百合生产的快速发展。中介组织的成立为蕲春中药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 为建立中药材生产、销售一条龙服务的产业链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二、蕲春县李时珍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在发展过程中, 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 主要如下。

1、医药文化研究不够, 与“医圣”地位不符

李时珍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 也是距当代最近的医药大家, 其《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向世人昭示了中国中医药传统文献的重要价值。尽管对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的研究一直有人在做, 但总体来说, 组织松散, 队伍不大, 研究方向散乱, 成果不多效益不佳。虽然黄冈、蕲春均成立了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研究会, 并出版了学会期刊《本草》, 但与李时珍“医圣”地位不相符, 在国内及业界影响度不高。

2、品牌效益发挥不够, 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不高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 在综合实力竞争中, 文化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既是产业发展助推器, 更是增长极。在蕲春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县份, 历史上曾出了李时珍、顾景星、黄侃、胡风等许多文化名人, 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极为丰富。但过去多是停留在“文化搭台, 经贸唱戏”, 开发利用李时珍文化品牌明显滞后, 没有真正把李时珍文章做出深度和广度, 医药文化与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3、产业化程度不高,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从国内国际比较来看, 黄冈市医药资源整合程度还不高, 企业的实力不强。如在国内以“张仲景医药文化”为核心理念的河南南阳宛西制药已成为集基地、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连续十年领先河南中医药业, 跻身中国中药30强。而黄冈一些较大的医药企业由于没有形成产业链和规模经济, 进而不能成为拉动县域医药经济发展的牵引力, 自然亦无法与一流医药企业相抗衡。

4、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 医药经济外向度偏低

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并且形成产业化的不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企业规模小, 资金匮乏, 思想认识不到位, 市场开拓不力。二是风险投资机制不健全, 部分企业出于风险和既得利益的考虑, 对处于研制阶段的药品不愿作前期投入, 使相当部分有资金的企业缺乏项目, 而有项目的科研单位在缺乏资金的条件下开展科研。三是体制障碍也造成科研单位与医药企业不能形成优势互补。医药企业“走出去”的太少, 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方面还未真正起步;中成药、生物医药等产品市场份额偏低。

5、政府相关政策支持的力度有待加强

主要是中药材种苗补贴政策未落实, 影响了老板投资建中药材基地的积极性;对药农的补贴政策更缺乏持续性;同时, 对医药企业给予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信用担保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够, 在财税政策、科技投入等方面力度也不大。这些方面亟待政府给予支持。

三、促进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 蕲春县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产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突破。

1、传承与创新李时珍医药文化

(1) 强化对李时珍医药文化的传承。一是要重点开展李时珍医药文化学术特点和学术思想研究。充分发挥李时珍纪念馆的功能, 使其成为国内外医药者祭拜医圣和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的阵地, 办成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中医药宣传教育基地和接待国内外来宾参观旅游、文化交流的窗口。二是开辟建设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线路。打造中医药旅游专线, 整合中医药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 以拜谒医圣李时珍为主线, 参观李时珍纪念馆、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加工、种植和中医药文化等。培训导游及有关人员中医药知识, 使李时珍医药文化旅游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医药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技术服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中医医院形象文化、服务文化、特色文化、管理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 突出中医药文化建设, 增加传统文化含量, 提高中医药文化品位, 塑造优秀的中医医院形象。

(2) 创新和发展李时珍医药文化。一是积极创作李时珍医药文化艺术精品。撰写制作包括有关中医药的影视、文学、艺术和科普作品;开发、制作李时珍医药文化特色的旅游纪念产品。通过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 宣传中医药政策和发展成就, 宣传中医药科普知识。要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 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二是建立企业文化传承与创新机制。积极探索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传统企业文化向现代企业文化升华路径, 形成独具特色的李时珍企业文化, 为建立现代中药药业文化提供范式。三是创新节会兴办内容。充分发挥李时珍名人效应, 把举办医药节会由文化活动为主向中医药学术交流活动转变, 使医药节会逐步成为中医药理论创新成果汇报会;由各级领导参加为主, 向中成药生产企业、药品流通企业, 中医院院长、中医药科研单位等参会转变;使医药节会成为中药产供销、科工贸一体化的中医药产业化成果展示会。

2、着力培育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及产业优势品牌

一是以电视剧《大明医圣李时珍》即将在央视播出为契机, 以“李时珍医药论坛”、“大别山茯苓文化节”、“大别山地产药材推介会”等为平台, 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 努力培育新的中医药文化, 在鄂东乃至湖北营造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二是地方政府大力推进实施品牌培育战略。积极探索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推进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思路, 以品牌促规模, 以品牌拓市场, 以品牌增效益, 打造具有鄂东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品牌。

3、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

蕲春县党委、政府应组织成立专门的机构, 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同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 对发展战略、实施规划、产业方向、功能定位等重大问题开展研究, 为中医药文化及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为此, 一是要加大对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鄂东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 出台相关政策, 明确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二是要加大对鄂东地区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的资金投入力度。鄂东地区属大别山区, 是革命老区,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交通主体框架虽已基本形成, 但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要推动鄂东地区中医药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好“大别山二级生态公路”, 使之能通达鄂东各地。三是要出台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 使急需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4、扶持李时珍医院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中医院

继续加大对李时珍中医院建设和支持的力度, 将其打造为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继承、创新、展示和传播的前沿示范阵地, 建成省内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 成为中医医院的品牌。组建“李时珍中医药实用技术学院”, 加快中医药各类人才的培训与培养, 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鼓励社会力量开办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 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办法和形式, 支持符合条件的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 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聘请中医执业医师坐堂诊治疾病。

5、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力度

(1) 制定实施中医药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造就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和新一代学科带头人, 形成理论功底扎实、专业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团队。重点引进带有中医药科研课题和研究成果的科研开发人才、工程技术人才、高教人才、高级医疗人才和农村中医药技术专家。大力培养面向农村、企业和医疗机构直接从事种植、加工、经营的实用人才。加强药农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药农的专业素质。

(2) 依托中医药大专院校和中医医疗机构, 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 整合黄冈市现有几家冠以李时珍名号的研究机构, 成立李时珍研究院。构建资源共享、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 使之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李时珍学术思想研究中心。

(3) 鼓励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机构和中药企业以及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和李时珍中医药文化优势,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国际和地区间中医药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在境外开办中医医院和中医药院校, 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涉外中促进中医药行业对外开放。

参考文献

[1]冯春:对湖北传统医药文化资源的认识及发展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 2007 (9) .

[2]蔡慧贤:中医药文化传承危机的原因及对策[J].求医问药, 2011, 9 (11) .

[3]周彭、王尚勇、谢先春: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建设及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5) .

[4]黄光英、龚菂:李时珍医药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1 (2) .

[5]陈中文、韩进林:李时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 (4) .

[6]赵映前:关于加快推进鄂东地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J].世纪行, 2010 (2) .

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篇5

医药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之一。全世界约有1/3的人口在使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和养生保健,约有13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和使用中药,我国药品市场近十年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几次金融危机中,全球医药产业都能独善其身,未受较大影响。经过十年努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得到了较好较快发展,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势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xxxx、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xxxx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00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xxxx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xxxx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xxxx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着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xxxx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xxxx-2020年)》将xxxx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二)资源欠缺管理。部分中药材品种受市场、病害等客观原因影响严重,产量差异极大。如银花产业因受市场低迷、《药典》分离等因素影响,群众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目前很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存在。对稀有药材还未形成系统管理,乱采乱摘现象仍然存在,破坏十分严重。

(三)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县明确提出打造100亿级的中药材产业的战略目标,但我县企业仍然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和加工等生产环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等行业仍处于“零”起步阶段。以祥华生物、红星中药材为主的我县中药材企业,在化工原料、制剂和制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够,生产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如不能引入大型制药企业落户,产业集群将很难形成。

(四)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但与中医药专业相关的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专门从事医药产业评估、市场运作的产业化人才。而在产业开发方面,虽然与xxxx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些科研产品,但仍未成规模开发、生产,利用效率太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产业支撑,构建发展体系。继续加大对药材示范种植大户的扶持力度,对种植典型户建档立册,跟踪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在药材发展种植过程中的种子、技术、销售等困难,确保已成规模的药材基地不因外部因素受到破坏。加大对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力度,建议由县中药材办公室抽调专人对全县范围内中药材资源开展一次资源普查,并建档管理,对稀有药材进行跟踪保护。同时,要抓紧制订我县中医药产业中长期规划,避免产业结构重复、产品项目雷同等现象,既要确保中小型医药企业的发展,又要制订大型医药企业引入规划,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人才、技术的引进力度,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引导,金融投入为放大的医药产业投入支撑体系,使相关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集群发展。结合我县中药材产业基础、地域特点、自然环境和市场条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中医药产业错位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努力形成差别化竞争的产业集聚与区域分工发展布局,重点要依靠招商引资来增加产业投入和新品开发。在我县出台的加快推进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尤其要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制定相关政策,从企业落地、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加以扶持。继续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力争引入1-2家具有影响力的世界500强医药企业落户园区。向上争取国家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和国家扶持农业的多种专项资金,打捆使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着力构建一个地区级医药产业集群,把医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中医药文化产业 篇6

打造国际中医药产业基地

启动仪式上,崔世安表示:“推进横琴开发,必将大大提升粤澳合作层次,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拓展新空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启动,表明粤澳正积极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推动横琴的开发,也体现澳门特区政府努力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决心。粤澳双方将通过合作,逐步把产业园打造成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国家级基地。”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坐落在横琴新区高新技术片区,佔地面积50万平方米,由澳门以现金出资,珠海以土地作价出资,粤澳两地政府投资额达12亿元人民币(澳粤双方投资比例为51:49),组建合资公司运营(注册地在珠海横琴),实际运营由澳方控股,计划两年内建成。建成后,打造由澳粤双方共同规划、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同收益的国际中医药产业基地。

澳门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筹备办公室主任谭俊荣在奠基仪式上表示,产业园的发展目标为整合广东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的优势和澳门科技能力,以及人才资源,吸引国内外大型医药企业总部聚集,打造集中医医疗、养生保健、科技转化、健康精品研发、会展物流於一体的国际中医药产业基地,以及绿色地道药材和名优健康精品的国际交易平台。

奠定粤澳融合发展的基础

珠海横琴新区作为全国第一个“一国两制”下探索粤港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珠三角西岸产业升级新平台,担负著今后改革创新开展试验,以及提供示范的使命。

粤澳双方积极推进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以及有关合作协议,著重在完善粤澳中医药产业合作机制、共同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及规律的中成药开发和检测的产业化标准、加强中医药服务标准、知识产权推广与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务实推进园区合作开发建设工作。

黄华华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目前横琴新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总投资达740亿元的横琴岛市政基础设施、多联供燃气能源站、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等重大项目相继启动,形成了“领头羊”效应。同时,粤澳共建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进展顺利,去年以来,粤澳双方多次协商确定以“横琴出地,澳门出资”的合作方式,共同携手筹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共同开发建设横琴的首个正式落地实施项目,既创新了粤澳合作模式,也为粤澳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横琴新区管委会主任牛敬表示:“横琴开发不仅成为带动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而且对香港、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机遇,有利於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

横琴开发热潮促粤澳发展

在《粤澳合作框架协议》中,中医药产业合作是粤澳双方产业合作中最具特色的领域。横琴新区成立以来,实现了粤港澳合作、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突破。目前澳门大学新校区建设进展顺利,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十字门中央商务区等重大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横琴多联供燃气能源站服务长隆项目方案提前出炉,口岸服务区首批重点项目、金海大桥、广珠城轨延长线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也正在加快推进中。

对此,黄华华还表示,目前,横琴新区经国务院批准已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实行“比特区更特”的政策。横琴新区在通关便利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横琴纳入珠海经济特区范围,产业及信息化、金融、土地以及享受部分服务外包优惠等政策也取得积极进展。下一步将加强招商引资力度,掀起新一轮横琴开发热潮。

据横琴新区透露,香港丽新集团和世贸集团分别与横琴新区达成投资意向,项目投资总额达100亿元港币。目前,横琴新区已编制完成重点专项规划,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已全面理顺,通关、财税、土地、金融、产业和信息化等创新政策报批也取得积极进展。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奠基,标誌著粤澳合作共建产业园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

中医药文化产业 篇7

1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中医药文化产业SWOT分析

1.1 竞争优势 (Strength)

1.1.1 资源优势

保定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有着3000多年历史。保定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医药方面, 由保定市代管的安国市, 古称祁州, 在明清时期就已是国内北方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中药集散地, 素以“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驰名中外。近年来, 作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被称为全国中药行业的价格“晴雨表”。此外, 安国还具有悠久的药文化历史, 安国药市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药戏文化业也是独一无二。在安国市发现的1914年木刻本《药绘图》是迄今为止全国首部完整的药戏剧本。此外, 世界文化名人、元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就诞生于此。安国良好的中医药产业优势和悠久的药市文化都为当地大力发展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产业, 特别是中医药养生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 就将安国中医药文化列为保定休闲文化聚集区的重点发展内容, 强调药依托医药文化资源, 重点发展养生保健、旅游休闲等产业。

保定不仅拥有丰富的药产资源, 历代医家大家层出不尽, 在中医学的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中, 刘完素, 字守真, 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 因其 “寒凉派”理论而被冠以“金元四大家”之首。为了继承和发扬“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守真的学术思想, 挖掘祖国医药文化宝藏, 2006年, 保定市刘守真祠被命名为全国中医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1.1.2 区位和交通优势

保定,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河北省中部, 自古是“北控三关, 南达九省, 地连四部, 雄冠中州”的 “通衢之地”。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 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 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 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京昆高速公路、107国道、京港澳高速公路等使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京广铁路、京广高铁和正在建设中的津保城际铁路将实现到北京30分钟和到天津4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 使保定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港。

1.2 发展机遇 (Opportunity)

1.2.1 京津冀协同发展

当前, 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之后, 京津冀地区正逐渐形成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特别是2014年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座谈会, 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 强调要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自此, 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三地产业转接对接工作正式启动。在文化方面, 2014年10月, 北京市房山区文委与保定市文广新局在房山签署了《北京市房山区文化委员会与河北省保定市文广新居文化合作协议书》, 协议内容涵盖文艺交流、文物保护等领域。

1.2.2 各级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的出台

2009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并将中医药文化建设纳入国家文化发展规划。2011年, 河北省人民政府也发布了《关于振兴中医药事业的决定》, 其中提到, 我省是中医药的发祥地之一, 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 中药材资源丰富, 拥有一批知名现代中药生产企业和著名的安国中药材专业市场, 是全国有影响的中医药大省。2015年4月, 国务院印发了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 (2015—2020年) 》, 其中, 更是用了一节, 详细阐述了培育发展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产业。

1.3 竞争劣势 (Weaknesses)

1.3.1 特色不够突出、品牌不够鲜明

前面, 我们谈到了, 中医药文化产业可以分为两大类产品:第一, 中医药文化产品;第二, 中医文化服务, 如:生态养生旅游乐园、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会展等。尽管近几年来, 我市加大了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的重视, 但目前我市的中医药文化产业无论是从文化产品还是文化服务角度来看, 均存在着对我市的中医药文化挖掘不够深入, 产品比较、粗放, 整体品牌不够鲜明等现象。尽管我市广播电视系统中, 也出现了一些中医药文化推广、中医药养生相关的节目和栏目, 但是相比其他省市, 如北京台的《养生堂》等栏目, 我市尚未形成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目或者栏目。另外, 就中医药文化服务而言, 截止到2014年, 我市已建成保定刘守贞祠、安国药王庙景区和安国养生休闲游等中医药文化旅游线路, 但数量相对较少, 整个旅游业效益仍旧偏低。

1.3.2 中医药文化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产业中, 中医药文化旅游是产业附加值较大,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拉动就业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手段。一定数量的高档服务接待设施时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条件。但是目前, 我市主要的中医药文化聚集区内, 高档的接待宾馆数量偏少, 高档次接待设施不足, 此外, 随着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 中医药文化越来越受到海外游客的关注, 但目前, 我市虽有大量的中医药文化遗产和遗迹, 但很多中医药文化保护单位的都没有外文介绍, 或者只有非常简单的介绍, 这极大地妨碍了我市开拓高端的客源市场, 特别是海外市场。

1.4 面临的挑战 (Threats)

1.4.1 来自国内其它中医药大省的竞争

旅游与中医药的历史文化背景都很悠远, 史册中记述的有关旅游与中医药旅游的名人轶事也很多, 两者相互映衬的文化元素延续至今, 逐步形成颇具发展空间的中医药旅游文化产业。 根据国际经验, 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以上时, 文化消费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因此从2012年以来,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据《中国旅游报》和国家旅游局网站显示, 近来, 广东省实施《广东国民旅游休闲计划》, 推进旅游与中医药融合发展, 着力发展与中医药相关的文化产业, 2011年广东省旅游局、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已评选出首批19 家“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 其中包括广东省中医药博物馆、罗浮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聚龙湾天然温泉度假村等。

1.4.2 来自周边省市的竞争

如上所述, 尽管近几年来, 我市加大了对于中医药文化产业的重视, 一方面与国内其它中医药文化产业起步较早的省市相比, 还是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上升的空间还很大;另一方面, 我市也面临着来自于周边省市的巨大竞争压力, 如北京市等。北京, 这些年来, 结合本地的实际, 着力发展中医药旅游文化产业。北京市旅游委和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联合推出了7条中医养生文化旅游路线, 分别为:北京中医养生文化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四日游各1 条, 五日游3 条, 包含同仁堂、北京药用植物园、地坛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等地点。此外, 北京还着力打造首批“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的京郊怀柔响水湖养生谷等景区。

2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2.1 科学利用资源, 大力发展

文化在京津冀协调发展中, 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而保定市有着十分丰富的农村传统文化资源, 如中医传统文化等, 还有很多传统文化年代较远濒临消失;因此, 就需要归类总结传统文化, 将原有传统文化给继承下去的基础上, 大力创新, 将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给充分发掘出来。

2.2 大力培养人才, 促进产业发展

针对人才短缺的问题, 在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的过程中, 需要大力培养和吸纳人才, 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人才队伍;首先, 要对中医药文化产业经营人才大力培养, 并且有机对接高校和农村文化创意产业;其次,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除了提升其开拓思维能力之外, 还需要保证其能够深入了解国内外文化市场, 既有文化创意, 又懂中医药。京津冀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优势, 因为天津和北京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 可以通过人才引进等措施推动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

2.3 结合市场需求, 推动产业发展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 而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与养生贴近, 还有很多内容是历史、民族等方面的, 可以帮助缓解都市人群紧张疲惫状态。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结合农村生产生活休闲体系和特色民俗, 大力创新文化创意产业, 突出自身特色。这样既满足了市场需求,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也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2.4 积极运用媒体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革新, 媒体影像有着越来越真实的视觉效果, 还能够与受众积极的活动。因此, 在发展中医药文化时, 就可以有效结合各种媒体, 让广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进来, 同时结合大数据等对大众意见进行分析, 提炼和传播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打造精品项目, 将保定地域特色凸现出来, 促进经济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 保定在京津冀商业圈中处于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 并且中医药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对于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 在发展过程中, 需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 打造特色品牌, 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京津冀一体化进程。

摘要: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保护和扶植力度的加大, 中医药文化产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保定,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具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资源, 据此, 结合保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分析探讨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 保定市中医药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据此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保定,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 2011, (9) .

[2]王亚南, 等.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 (2015)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两岸中医药产业合作见闻(上) 篇8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 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为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并且对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社会发展、疾病谱改变、药源性疾病的不断增多、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 中医药学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出来, 其科学性和先进性越来越被世界学术界和产业界所重视。

中药材是大陆具有独特开发利用优势和发展战略产业的物资基础, 它既是中医治病的药物资源, 也是化学药品、国际植物药、食品工业等的重要原料。通过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可对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农业科技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可以带动药材加工业、运输业、储藏业、饮食业等相关产业群的发展, 将成为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的药用资源有1.3万种, 文献记载的方剂有10多万个, 是新药筛选开发的巨大资源。这些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应用的方药, 较之需通过药物逐一筛选的研制开发方法, 具有开发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的特点, 一直是两岸医药行业研究开发的热点。

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和延年益寿方面拥有系统的理论和多种有效的方法, 其中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 可研制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种功能食品, 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如今在世界范围内, 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药已经成为重要的趋势, 就连欧美西方国家对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兴起回归自然与健康养生的风潮。随着自我保健意识兴起, 消费者认识到食物可以提供健康上助益和辅助疾病管理, 使得许多中草药被开发为保健食品。目前, 全世界70多个国家制订了草药法规,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针灸、植物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逐步取得合法地位, 并纳入医疗保险体系, 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机构对传统医药陆续通过立法途径加以管理和规范, 有些国家已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列入医学院校的必修课并设立相关专业。在需求的带动下, 世界草药市场逐年扩大。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 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 让中医药产业成为极具发展的潜力项目。

长期以来, 大陆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医药的研究与开发。特别是近10年来, 已经将中药产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大陆科技部从1996年提出“中药现代化”以来, 在“863”、“97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后更名为“支撑计划”) 、大陆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等科技引领方面给中医药以重点支持, 为中药现代化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等全方位的科技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撑作用。2002年11月大陆科技部、计委、经贸委、卫生部、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2002—2010) 》。2006年, 国家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新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2007年, 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 通过政策引导和投资支持, 积极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2010年10月,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其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如今, 大陆在中药规范化种植技术、药材基地建设、资源保护、饮片加工、质量标准、新药研发、生产关键技术等方面吸引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者, 许多行业外的著名院校和专家加入了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 已经形成了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系统科学等领域的科学家密切配合, 共同开展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方剂配伍规律以及证候理论、药性理论等研究, 综合深入研究中药的物质基础、作用机理等基础理论, 探索其现代科学内涵, 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在广大科研人员的努力下, 大陆已自主开发出了一批具有知识产权, 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医药科技成果, 引起了中外医学界的关注, 如成功研究了一批濒危动植物资源替代品, 人工麝香、人工牛黄;对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基础、针刺镇痛原理和经络的研究以及中药复方作用机理的深入认识;中医药对特殊病、疑难杂症治疗的特殊疗效;中药活血化淤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重大疗效;外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的成果, 得到世界医学界的公认。包括蒿甲醚、青蒿琥酯在内的青蒿素类抗疟新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使用, 迄今已出口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治疗1亿多患者, 挽救了1000万以上病人的生命, 成为大陆为人类应对全球性卫生挑战做出的重大贡献。蒿甲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治疗凶险型疟疾的首选药物, 列入国际药典和世界基本药物名册。同时, 中医在防治艾滋病、肝炎、风湿性疾病、糖尿病等现代难治性疾病、亚健康状态调节等方面也已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另外, 大陆在中医药古典医藉的挖掘整理以及信息网络建设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

为更好地继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加强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的传承, 丰富发展中医药理论, 促进中医学术进步, 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想传承研究。迄今已完成300个名老中医的经验传承研究, 为抢救名老中医的宝贵经验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目前, 大陆科技部共建设了4个中药技术研究中心、14个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10个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 常规使用的中药材品种有600多个, 已成功进行规模化种植的常用品种200多个, 依靠野生为主的品种近400个, 全国种植面积已达近2500万亩, 共开展了430种中药材“良好农业规范” (简称GAP) 基地的建设, 其中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基地500多个, 总面积近百万亩, 基本可以保证大陆中药生产企业的需求。各省 (区、市) 还组建了一大批中药筛选、安全性评价、新药研究和临床研究中心, 其他各类重点实验室21个, 中药工程研究中心15个, 很多企业都组建了自己的中药研发机构和中试基地, 形成一个以国家导向、地方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从中药材源头到新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系统平台创新发展的局面。

参加厦门召开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论坛”与会代表合影

中药以天然药物为基础, 历经数千年的实践验证, 其确切的疗效、可靠的安全性逐渐被世界所认可。然而, 以往大陆的中药制剂一直是“黑、大、粗”为主的丸、散、膏、汤, 与现代医药制剂相比服用十分不便。大陆医药工作者对新型中药给药系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将各种先进的提取、分离和制剂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研究、开发、生产的各个环节, 中药制剂已由过去的丸、散、膏、丹向控释、缓释、靶向等现代制剂发展。

通过中医药现代化发展, 一系列现代制药的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大陆中药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为高效优质中药的生产提供了保障。一批适用的高新技术、方法和装备如超临界流体萃取、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膜分离、喷雾干燥、流化制粒、超微粉碎、在线控制等工艺技术和装备正用于中药工业化生产。

中药制药工业规模、产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有力地推动了以中药材生产为主的中药农业的兴起。一批现代农业、林业优良品种选育、组织培养及栽培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中药材资源保护、育种、驯化、抚育、种植过程中成功得到应用, 并发展和创制了一批新的适合野生药材种源快速繁育技术和野生变栽培的种植技术,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已成为老、少、边、穷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一条涵盖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科技产业、中药商业的现代中药产业链正在完善。

随着中药的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陆中药产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形成了一批中药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目前, 共有中药工业企业1200家, 已形成“北有同仁堂, 南有广药”的两大强手局面;修正集团、汇仁集团、成都地奥、太极集团、天津天士力、长沙九芝堂、武汉健民等大型制药企业也在不同领域和区域各有所长, 14家企业年销售超过10亿元, 100家企业年销售额超1亿元, 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余种, 品种8000余个, 其中年销售额超亿元的中成药品种已逾60个, 其中超5亿元的品种已逾20个, 复方丹参滴丸、六味地黄丸等中药产品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0亿元, 出口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药产业已成为大陆快速增长的产业之一, 2011年前三季度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22亿美元, 同比增长39%, 是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前景的战略性产业。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药的标准化建设, 先后制定、修改和颁布了涉及中药材、中成药生产和销售以及中药非临床和临床试验研究等中医药国家标准规范。在2000和2005年, 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进行了修订, 在不断增加品种数量的同时, 其鉴别方法在原有外观和理化鉴别的基础上, 许多品种增加了现代定性定量检测方法和对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的限度规定;又于2003年终止了各省中成药地方技术标准的执行, 逐步上升为国家标准;此后又颁布了《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 (2006—2010年) 》, 重点组织开展了常用中药材、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及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和中医药疗效、安全性评价标准等研究, 开展了179个中药材品种的规范化种植技术规范、140种常用中药材、100种常用中药饮片、300味中药配方颗粒和20种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和74种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以及中药材、中药饮片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系统研究等;各省市共制定了413种中药材GAP“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简称SOP) , 建立了122种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中药的重金属含量控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规范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传统中成药品种质量标准的提升等工作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热点, 中药质量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发展, 中药质量标准正在由以单成分、单指标的质量控制向多成分、多指标的质量控制转变。

中医药要想走向世界, 首先必须规范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目前, 大陆已开始研究中药的国际组织标准, 包括规范药品名称、来源、炮制、农药残留等在内的生产工艺标准和质量标准, 通过标准的制定与推广, 规范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 提高生产水平, 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扩大大陆在国际中药市场的份额, 保证中医药在国际上健康有序地发展。

2010年2月11日, 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上海;同年7月,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分析专业委员会在长春正式宣告成立, 表明大陆开始把握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

台湾中医药产业发展

台湾中医药文化源于大陆,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瑰宝之一。数十年来, 台湾同胞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 丰富和发展了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内涵。早在上世纪60年代, 台湾一些科研机构便已经开始研究、鉴定中草药与台湾民间草药的药材基源、化学成分, 至今已经累积相当的基础。台北医学院生药所通过几十年研究, 已经累积600多种中药材、100多种中成药的成分数据, 并建立了一套中草药数据库。台湾的药理筛选技术也是全球知名, 有助于做药效评估试验。上世纪90年代, 台当局将制药产业, 包括中药和生物技术制药列为“十大新兴工业”之一, 积极推动和扶持, 希望成为未来台湾地区支柱产业之一。

按照台湾有关主管部门对药品工业的范围界定, 主要分为六大类, 即原料药制造业、西药制造业、生物制剂制造业、中药制造业、体外检验试剂制造业及农用、环境卫生用药制造业。

有关制药业的生产、科研等的管理, 在台湾分别隶属“经济部”、“科技部”、“卫福部”等部门管理。其中“经济部”下属的“技术处”, 以建立制药工业的关键性、共通性及前瞻性技术为主, 制定属于大型、长期及高风险性计划;“经济部”下属的“工业局”以制药业现有技术的提升、推广及辅导为主, 辅导业者开发主导性新产品, 制定小型、短程、速效及业者辅导型计划。“科技部”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制药工业的基础性研究, 并推动将成熟技术以产学合作方式转移给岛内业者。“卫福部”下属的中医药委员会主要负责办理中药药品查验登记、变更、展延许可证, 修订中药相关法令规章, 推动中药厂全面实施GMP制度, 建立中药材管理制度, 修订中药临床试验办法, 监督对中药材的品质管理, 并对中药材实施源头管理。2009年, 该委员会对57种中药材品种的炮制方法进行了评估和确定, 并编制了《常用中药炮制汇编》, 供岛内各GMP中药厂参考。

据统计, 至2011年底, 台湾岛内中医医疗机构 (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 已发展到2572所, 床位达24.7万张;其中, 中医医院109家, 中医诊所2463家;另有中药房约1.3万家。高等中医药 (含少数民族医药) 院校有30所, 在校生近4万人;中等中医药学校51所, 在校生也近4万人;全岛独立的中医药科研院所有85所。台湾领有中医师执照者7953人, 其中执业中医师3030人, 领执照要经考核。通过台湾“健保局”审核, 可报销的中药品种达800余种。台湾中医院年接诊量为3600万人次左右。

台湾“药事法”中规定, “药品”分为原料药与制剂药两种。中药原料药特指中药材, 台湾本岛中药材资源大约有870余种, 但岛内资源短缺, 有的濒于绝种, 岛内95%以上的中药材均进口, 其中70%以上来自大陆地区, 而且大陆是许多药材的唯一产地。与大陆将中药产品分为植物提取物、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等四类不同, 台湾中草药产品一般分为中药制剂、植物药、中药材、中草药功能性食品四大类;其中, 中药制剂包括传统中药 (主要指各种传统的丸、散、膏、丹) 及近年来发展的浓缩制剂、颗粒等剂型的中成药, 也称“科学中药”;植物药包括中药新药、植物新药;中药材包括中药饮片、食补用原料药;中草药功能性食品包括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等。

台湾地区居民对于中药材的使用仍沿袭传统习惯, 以保健药、食补中药为主, 只有20%用于疾病治疗。中药产品出口地区主要是日本、美国、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等地, 销售对象以华人为主。从国际市场未来中药需求走势分析, 中药材及中药产品进军国际市场显然有较大的空间, 尤其是欧洲, 已引起台湾有关部门的重视。预计截止2010年底, 全台湾共有中药各类企业4000余家;其中, 中药制剂企业100多家, 资本大都在2000万至5000万元新台币, 多属于小型工厂, 年产值大约46亿元新台币。最主要的中药生产企业有顺天堂、胜昌、科达、庄松荣及港香兰, 这五大药厂的销售额约占台湾中药市场的75%。中药销售市场主要是岛内保健医院, 产品外销比例只有5%。目前台湾岛内共生产中药剂型34种, 有3000多种不同品名的中药制剂。根据台湾生物技术开发中心调查, 2011年岛内中药产值约为74.1亿元新台币, 比上年增长9.5%。

为使中草药能够进一步发展, 岛内产学研各界已开始积极合作, 如将学术、研究机构的成果转移给产业界作为商业用途、奖励教学医院设置中药临床试验中心、奖励药物科技研发、设立中药质量管理中心以及加强人才培训等。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 鼓励、扶持、规范中药产业的发展, 如1997年颁布“发展台湾成为亚太制造中心——生物技术与制药工业推动计划”, 将中药产业列入台湾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1999年起执行“中草药产业技术发展五年计划”, 将中药科学化、新药研究与开发列为生物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 计划投入35亿元新台币, 由主管部门牵头, 协助民间开发栽培中药材及中药制剂研制, 重点开发金线莲、山药、石斛等中药材种植推广项目, 还包括以中药有效成分为核心的化妆品、药酒、医用胶布、健康食品等开发项目。

从1982年开始, 台当局颁布并推行GMP制度;2000年前后, 完成订定中药标准方200方。此后, 台当局对中医药管理进一步严格, 岛内所有中药厂基本纳入电脑管理, 不但药业生产, 而且医院及私人个体医诊所都用电脑联网起来, 台当局行政管理部门可随时检查和掌握所有中医师的开展业务情况。

台“卫福部”为推动中草药研发的工作, 也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配套措施, 如编列预算, 委托专家学者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制定了《中药新药查验登记须知》、“征求教学医院成立中药临床试验中心计划”等, 鼓励业界致力于中药产业的发展, 促进新药研发;为了有效地整合现有的科研人才、设备, 先后成立了一些大型科研机构, 如制药工业技术开发中心 (后更名为医药工业技术发展中心, 简称药技中心) 、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简称生技中心) 、“国家卫生研究院”、台湾工研院生技与医药研究所等。台“卫福部”下属中医药委员会负责拟定不同阶段优先推动的工作项目, 包括从药物基原鉴定、加工炮灸、品质分析, 有效成份研究、建立全台性指标成分档案、临床试验、处方配方研究、资讯宣导等一系列中药传统及现代研究。

纵观台湾中医药产业的成长道路, 基本向两个方向发展:其一, 走上游研发之路, 利用生物技术对中医药进入深入研究, 改变传统以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的萃取、提纯开发新药的研发模式, 注重中西医兼具的科技基础研究与产业创新, 大力推动中药产业转型和升级, 目前已开发多种治疗癌症及抗感染的中草药新药, 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中成药已纳入台湾健保体系, 并依靠优良品质和先进科技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良好声誉, 制药企业积累了丰富的开拓国际市场营销经验;其二, 走下游产业发展之路, 开发与民众健康息息相关的保健品、医药食品、化妆品等, 如降血脂的冲泡茶包、为抗疲劳调理体质的药膳、保肝和调节血压的罐装功能饮品等, 配合干燥技术、冷冻冷藏技术、保存封装等科技不断精进, 并结合创意与文化, 带动了台湾餐饮美食的另一波主流。目前在台湾已经通过保健食品认证的产品达190多种, 其中70多种以中草药为原料, 成分以茶叶、人参和真菌类为主。

携手拓展传统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是两岸最早开始交流与合作的领域之一。特别是福建, 与台湾一水相隔, 在传统文化特色上同根同脉, 医缘相通, 具有鲜明闽台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一直传承至今。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 福建中医学院立足于闽台中医药发展的实际, 承担起了两岸中医药文化交流“排头兵”的重任。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福建中医学院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推动闽台中医药文化交流。1987年4月, 在大陆中医药界率先成立了首家涉台研究机构——台湾中医药研究室, 进行台湾中医药信息的收集、整理, 加工和研究工作;同年首次为台湾中医药同行举办中医药培训班。1988年11月恰逢该学校30年院庆, 学院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迈开了两岸中医药交流关键性的第一步。台湾中医师公会全联会秘书长吴正雄先生率团11人参会, 在海峡两岸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标志着闽台中医药交流步入了实质性阶段。

此后, 福建中医学院一直发挥着沟通海峡两岸中医药界学术交流的“桥梁”与“窗口”作用, 先后编辑出版了《台港医学文摘》、《台湾中医药动态》、《馆藏台湾中医药书目》等多种刊物和《台湾中医药概览》、《台湾中医药纵览》等专著, 有利于大陆同行全方位了解台湾中医药界。

福建省是最早开展对台中医学历教育的省份。1988年, 福建中医学院接受了第一个台生庄继志来大陆就读中医药专业, 开创了对台中医学历教育先例, 为大陆开展对台中医药教育交流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迈出了两岸中医药交流重要的第一步。随后, 越来越多的台湾学子慕名前来学习中医, 传承具有闽台特色的中医药学。

1992年, 国家教委批准福建中医学院等首批三所大陆中医院校招收台湾研究生攻读中医药硕士学位课程。1998年, 福建中医学院获准实行对台湾地区单独招生。此后, 该学院对台中医药交流步入正规, 逐步涵盖博士、硕士, 本科、专科等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吸引众多台湾学生来大陆求学中医药。2005年, 福建中医学院第一个利用台湾高校资源, 联合在大陆开办本科专业。截至2010年底, 该校共招收台港澳学生和国外留学生390名, 大部分为台湾学生, 已毕业台湾学生324人。台生中兄弟同读、姐妹同读, 夫妻同读、父子同读, 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同时, 为满足台湾中医药同行到大陆深造的愿望, 学院还经常对台开办各种中医药专业的短期进修班、讲座。现在已经形成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元化的办学交流新格局。在该校学习的台生不仅获得了中医药学历, 而且多数台生毕业回台后从事中医药临床或教学、科研工作, 成为台湾中医药界精英。如陈俊明硕士毕业后曾任台北中医师公会理事长, 王子欣是第一位通过台湾“中医师特考”的大陆中医院校毕业生, 张琬若等3人成为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骨干教师。还有部分台湾学生毕业后留在大陆, 继续深造、行医、经商、投资等, 融入了大陆经济改革和建设的大发展中。

厦门市中医院自上世纪80年代起, 常年为台湾基层中医人员和从事传统养生保健人员提供非学历培训, 至今已培训了4000多人次。2009年, 厦门市中医院在原有良好对台培训工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了培训规模、增加了培训内容。同台湾长荣大学经营管理研究所联谊会签署合作协议, 双方协议联合组织台湾基层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到厦门进行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培训, 已举办了三期中医临床适宜技术台湾培训班, 共培训了近百名台湾基层从业人员和中医爱好者。已有好几家台湾医疗机构表示, 希望通过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联系邀请大陆中医专家赴台湾进行演示或讲学培训。

厦门大学中医系对台招生教学始于1984年, 近30年间共培养台湾籍学生600余人, 现在校中医学台湾籍本科生150多人, 并已有100多名中医系老师应台湾学术团体邀请, 到岛内各地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2008年9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台港澳交流合作中心领导, 以及台湾胜昌制药公司、顺天堂药厂、庄松荣制药厂、中华医药产业公司等台湾制药龙头企业负责人一行专程对厦门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等相关院系进行了参观访问, 并就当前中医药研究的热点难点以及合作攻关事宜进行了深入探讨。2009年3月, 厦门大学邀请姚新生院士对中医药发展趋势和两岸合作方向进行了专题座谈、指导, 并与来厦考察的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张永贤校长就科研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2009年7月,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团赴台湾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交流访问, 就台湾中药及天然药物的研究及开发合作事宜作了进一步洽谈。

在对台中医药教育中, 台湾学生来闽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传统中医药文化, 加深了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了解。另一方面, 通过台生也带动了其家长及亲朋好友频繁来往大陆, 密切两岸关系, 推动了海峡两岸的交流。许多台生通过学习与学校、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毕业后继续与母校保持联系, 通过捐资助教、设立贫困学生助学金、为学校与台湾省相关机构的合作项目牵线搭桥等方式关心母校的建设与发展。福建中医学院以对台中医药教育交流为主线, 不仅培养了大批台湾中医药高等人才, 而且还架起了闽台文化交流的桥梁, 不仅为海峡两岸教育领域合作办学积累了经验, 而且为海峡西岸“先行先试”政策落实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两岸同胞相互了解和情感交融的深入, 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 如福建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自1990年起, 同台湾中医药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 先后举办了10余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研讨会”, 弘扬中华医药文化, 拓展海峡两岸联谊。大陆许多中医药机构的研究人员也应邀参访台湾的医疗与科研机构, 并作学术报告, 甚至参加台湾医院的诊疗工作, 共同切磋技艺, 增进了相互的了解, 促进了台湾同胞对大陆中医药的需求。此外,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几乎每年都赴台, 与当地中医药界进行交流互访, 双方感情不断深厚, 各自发挥其优势, 针对非典和禽流感等一些重大流行疫病以及肿瘤、艾滋病、病毒感染、骨骼关节病和心脑血管病等疑难杂症共同研发新药, 为两岸中医药行业进一步深入合作打开良好的局面。

设立在厦门的海峡中医药合作发展中心承担了一系列国家中医药对台交流工作, 推进了一系列实质性合作项目, 得到台湾中医药同仁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响应。通过这一新平台, 厦门与台湾中医药界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更加务实。由中医药管理局、国台办及厦门市政府共同支持创办的“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得到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历经多年的发展, 形式越来越成熟, 内涵越来越丰富,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两岸四地代表参会, 如今已形成品牌效应, 自2007年起连续被国台办列入对台交流30个重大项目之一, 2009年首次被纳入“海峡论坛”, 成为促进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会议主题也由学术研究为主, 逐步拓展到中医药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科技研发、产业贸易等各个领域。

两岸合作研发生产中药

早在上世纪90年代, 一些大陆中医药研究院所抓住有利时机, 与台湾制药企业合作开展中药研发生产, 为两岸中医药业合作交流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例如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于1994年与台湾正扬制药公司合作成立福建康斯壮保健公司, 开发生产肝神胶囊及肝神口服液等保健品, 投产后第一年产值达到50万元。第二年, 该院又与台湾泰升公司合作成立福建泰升公司, 投资50万美元建设中医院。此外, 该院药学专家还先后为台资跃峰中草药公司、志胜中草药公司等提供质检、咨询服务, 并与台湾西梅企业公司联合开发中草药, 向海外出口。不过, 由于两岸在中成药品质标准、剂型、制造、注册、安全性试验及申报等管理制度方面差别很大, 特别是台湾对于大陆中成药采取限制措施, 两岸中药产业合作始终面临许多困难, 而台湾中药企业由于对大陆药品管理法规不了解, 也很少涉足大陆市场, 双方更多开展的是中药材进出口贸易。

2008年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 两岸关系得到缓和, 大陆与台湾经济联系不断增强。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投资惠台政策, 开始吸引台湾投资者看好中药产业, 部分台湾中药企业试图通过与大陆企业合作方式投资抢占市场, 导致两岸中药材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但在贸易形势良好的情况下, 一些来自大陆各地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也给台湾中药界带来了困扰, 如存在农药、二氧化硫及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 令人担忧。因中药材种植在大陆属于农业, 多采取粗放式管理, 种植户质量意识观念淡薄, 种植技术落后, 生产发展盲目, 中药材散、乱问题较突出。在此情况下, 一些台湾中药企业希望与大陆方面合作, 参与中药材种植源头质量管理工作。

2008年9月, 云南省中医药科技代表团参观考察台湾“中国医药大学”

此外, 台当局也认识到, 中草药制品是两岸共有的利基市场, 希望结合两岸的研发互补优势, 增加大陆中草药原料来源及提高品质, 双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拓展两岸中草药产品市场, 并与大陆厂商合作共同开发中药国际市场及扩大规模, 增加商机和利润。为此, 台当局经济管理部门选定中草药为“搭桥专案”的首场活动。2008年12月17日, 在台北圆山饭店举办了首次“两岸中草药合作及技术交流论坛”, 主办单位为台湾工研院。大陆方面派出50多人的代表团, 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以海峡中医药科技交流中心名誉主任的身份担任团长, 团员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多所医院医学院所长级的知名学者与会, 以及天津天士力集团、广东君元药业、广东康美药业、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等40余家大陆知名厂商代表, 台湾方面产学研各界专业人士近500名参会。

此次论坛中, 大陆方面学者专家发表《中药的技术创新与国际化》、《中医理论现代化探索》、《道地药材的分子生药学研究》等论文, 台湾方面专业及主管机关人士则提交《台湾中草药科技研发成果》、《台湾中药管理概况》等论文。会议期间, 大陆代表与台湾中华中草药生技发展协会、台湾区制药工业同业公会等代表共同进行产业座谈, 双方就药材供应、市场开拓、新药开发、法规试验等议题进行交流讨论, 并达成4点共识, 包括:持续扩大两岸中草药产业交流;以台湾农业技术结合大陆土地资源, 推动中草药的栽培合作;筛选两岸具临床使用经验的潜力药物, 共同发展植物药新药产业;共同进行符合国际标准的中草药临床试验。

闭幕式上, 厦门中药厂与台湾三大药厂顺天、胜昌、庄松荣共同签署中药产业合作意向书, 通过厦门中药厂的渠道, 推动台湾保健食品及中药品进入大陆市场;广东康美药业公司和台湾中华医药产业公司代表签署中药材及饮片供应合作意向书, 共同促进中药材及相关产品的产销供应链完整;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台湾工研院生医所签署合作意向书, 在中药药材研发、中药新成分研发、中药活性研发、中药临床等研究领域开展合作。

此次论坛是两岸首次由双方政府支持且有组织地进行双方产业及技术交流的活动, 首度将两岸中草药产业界结合起来, 成功迈出两岸产业合作的第一步。会后, 双方成立了“两岸中草药工作小组”, 通过这一平台的运作, 一年内共促成16件合作意向书以及两个合作协议, 实现了两岸共组营销联盟、推动台湾中成药在海西地区先试先行、两岸医院对接等实质性合作, 可说是成果丰硕。

2009年6月, 作为“第七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的重要活动之一, 由大陆科技部港澳台办公室、海西科技协作联盟、台湾工研院生技与医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海西科技论坛暨海峡两岸中草药产业对接洽谈会”在福州举行。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发言时指出, 要通过学术交流、项目推介和对口洽谈等形式, 搭建两岸科技交流、产业对接的平台, 促进海峡两岸中草药产业的科技合作, 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传统优势产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

中医药文化产业 篇9

江苏是全国重要的医药大省, 泰州是江苏的医药大市。泰州市坚持优先发展医药产业, 推动全市医药产业不断提升。目前, 泰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形成了以新型抗生素、心脑血管药、抗肿瘤药等九大领域为主体的医药产业群, 医药产业规模约占江苏省三成左右, 成为泰州市最具有活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医药、机电、化工、船舶等四大产业基地, 并指出医药产业基地以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苏中药业、江山药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 以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 全力打造“中国 (泰州) 医药城”。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企业组织结构

2007年底, 泰州市拥有药品生产企业25家, 药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36家,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31家, 药品批发企业22家, 药品零售企业850家。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制药企业, 销售收入、利税、综合指标均居全国同行业第一;江山制药、苏中制药、济川制药、中丹制药进入全国行业经济效益百强企业。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行业结构

中成药的研发与生产在泰州市医药产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以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为首的医药企业非常重视中成药的生产, 泰州市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有很多均是中药产品。中成药的发展在泰州具有很高的基础, 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色, 积极强化中药提取技术, 发展现代中药已经成为泰州市中成药的发展方向。

与中成药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相比, 泰州市生物制药发展相对比较滞缓, 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包括扬子江药业集团、苏中药业集团等在内的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已经开始涉及生物制药的研发或者已经研发出的生物制药产品正处于产业化准备阶段。泰州市生物制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化学药的规模相对较大, 具有较大的产业发展规模, 据泰州药检局统计, 2006年泰州化学药的总销售规模达到了65亿元左右, 占到医药产业总规模的31%左右。近年来, 在生物技术的发展环境下, 泰州化学药发展已经逐步摆脱传统的制药模式, 努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开发化学合成创新药已经成为地区化学药发展的重要方向。

与泰州市整体医药产业发展大环境相比, 泰州市的医疗器械发展相对滞后, 规模不大。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呼吸机、麻醉机等机械电子器械以及医用卫生材料等产品的生产。这些企业与周边地区盛产医疗器械的企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未来需要加快医疗器械的发展。

二、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条件

一般来讲, 每一种产业的形成都具有其合理的存在条件, 而它的进一步发展又受外部环境的制约。就医药产业本身来看, 其特殊性与敏感性, 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由于自身条件不足而阻碍其发展的问题, 同时也客观存在着促进其成长的条件。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 产业集聚效应相对不强

尽管泰州市医药产业的销售规模较大, 市场占有率较高, 但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重复性生产多, 必然导致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和生产成本相对较高, 从而使其竞争力明显偏弱。

2.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品科技含量偏低

医药产业是一个科技含量高、集约化和国际化程度高、投入与收益也较高的产业。作为医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国外大型医药公司的新药研制投入占销售利润的15%~20%。而我国本土医药企业6000多家, 其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 每年仅有1%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到新药的研发中, 泰州市的大多数医药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也是如此。

3.经营管理落后, 企业发展速度较慢

政策与人才因素是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关键。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对于医药产业显得尤为重要, 人才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医药企业向高水平迈进。泰州市医药企业中民营企业较多, 且多为家族式管理, 缺乏引进高级人才的机制和策略, 不能着眼于企业长足的发展, 这也成为企业规模化发展的障碍。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条件

1.拥有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发展得益于以扬子江药业集团为代表的几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发展与带动。进入全国制药企业100强的扬子江药业、济川药业、江山药业、苏中药业4家重点骨干医药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产值、销售均占市医药产业总量的85%以上, 利税、利润更是占全市医药产业总量的90%以上, 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泰州市医药产业平稳增长。

2.拥有促进医药产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科技优势

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 对于科技含量高, 生产准入政策严格的医药行业来讲, 显得尤其重要。泰州市医药企业现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 药物研究机构7家, 医药研发人员400多名。扬子江药业集团建成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和3个药物研究所, 有150多位中高级人才专门从事新药研发, 与5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成了合作关系, 每年都有一批新药投入生产。

3.具有较强的医药产品出口优势

泰州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医药产业基地, 被商务部确认为全国首批、江苏省唯一的国家医药出口基地, 被商务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首批“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这为泰州市医药产业加快进军国际市场, 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带来了重大机遇。

三、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必要性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目的, 是在已有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加快医药产业基地建设, 从而实现医药产业的集群效应。建设医药产业基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快医药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调整产业布局的需要。

(二) 泰州市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可行性

产业集群需要条件和基础, 医药产品涉及人类的健康, 且需要的人群比较广泛, 运输方便是必要的;药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拆分, 广泛存在着原料药和成品药, 这完全符合产业集群的形成要求。泰州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设医药产业基地, 其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已显露出集群趋势;雄厚的科技力量, 提供了发展的动力;各级政府的支持成为建设医药产业基地的有力保障。

四、加快泰州市医药产业建设基地的对策

(一)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通过对药品研发、药品制造、药品流通、医疗器械、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的有机组合, 构建以研发为先导、以药品和医疗器械为制造业核心、以药品流通和医疗健康为市场价值链终端, 引进最优的医药研发机构, 培育最强的医药生产企业, 打造最佳的市场物流平台, 从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效应, 提升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的整体价值。

(二) 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支持体系

1.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医药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 结合实际, 科学地制定医药产业战略规划。根据泰州市医药产业状况、产业链的分布、产业集聚程度和发展趋势, 制定和完善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发展的基本思路, 动态提出相应的发展重点, 在全市范围合理布局, 制定全市的医药产业促进体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主体培育规划和国际合作规划等。根据全市整体规划, 提出发展医药产业的侧重点、中长期目标、采取的手段和措施, 并建立执行机构, 制定合理的决策程序与方式。

2.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支持

财政对产业的支持具有先导作用。作为鼓励发展的重点,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要加大政府的财政直接投入, 从而激发企业的热情, 引导企业的资金投入。第二, 建立鼓励医药企业增加新药研发投入的普遍税收政策。第三, 在适应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给予不同财政支持。在新产品投入前期, 可以采取部分资助;产品投放市场后, 可以采取贷款贴息;开拓国际市场, 可以采取补贴等等。

3.人才的培养

医药产业的特殊性, 决定了从事医药产业的人员专业性与稀缺性。医药产业的技术先导型和知识密集型特点要求加强医药产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因此,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医药技术人员的培养, 将创新人才的选拔、培养作为一项专门工程列入科技发展计划, 设立创新基金及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员引进专项经费, 落实各种创新任务, 支持创新人员国内外学习交流, 鼓励创新人员来泰州落户。大力支持科技人员、创新型人才进入企业, 创办企业;逐步建立医药人才流动中心和培训机构, 集中解决中小企业人才培训问题。

摘要:医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 泰州市作为全国最大的中成药、麻醉药和维生素药生产基地, 在医药产业发展方面也存在着企业空间分布相对零散、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理落后等情况。依托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构筑泰州市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发展目标和支持体系, 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促进泰州市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泰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基地建设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顾海.充分发挥医药出口基地的作用促进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J].泰州科技, 2004 (4) .

[3]章淑华.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问题与对策[J].特区经济, 2008 (10) .

广西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篇10

广西具有丰富的中医药资源, 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 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群众基础, 具有独具特色的壮医药、瑶医药等民族医药。在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中医药经济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资源方面, 广西是我国中草药资源的第二大省区, 目前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主要来源于广西, 其中10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 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更是高达90%以上, 一些独特的品种优势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罗汉果、肉桂、蛤蚧、田七、八角、鸡骨草、龙血竭等全国有名的品种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广西毗邻东南亚, 在中国与东盟的战略合作和经贸往来日益紧密的大背景下, 中医药产业挺进东盟出现了可喜的发展前景。广西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与广西拥有的中药资源总量全国第二的地位极不相称。这其中的原因与政策有一定的关系。如:中药原料产业缺乏系统的政策整合和合理的政策规划, 尽管广西的八角、青蒿都具有突出的产业规模, 但当市场上莽草酸、青蒿素作为重要的抗病毒药物原料大量急需时, 广西却不能有效发挥资源作用, 带来应有的经济效益;保护政策与利用政策的矛盾突出, 大量的野生中药资源过度无序开采, 致使如蛤蚧、田七等紧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中药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中医药进出口岸贸易活跃, 亟待出台政策支持东南亚中药进口集散地的形成;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如火如荼, 广西中药资源优势远景堪忧。如果不能对广西中医药这一领域制订出占据制高点的整体政策规划, 加强对整体中药产业链的影响和控制, 中医药经济的发展将处于极为被动局面。历史上我们曾经有“田七”变“三七”的沉痛教训, 值得反思。因此, 本课题旨在研究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 初步建立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的结构框架, 为广西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今后制定中医药产业政策提供决策的参考依据。

2 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 国家已先后几次对中医药的发展实行了扶持政策, 2006年, 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其中要求要在中医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 国家出台《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2009年4月,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意见》中指出要加大中医药产业的扶持力度, 建设现代中药工业体系, 这项政策的提出对我国中医药产业的中长期发展将产生有利的影响。

3 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过于分散而没有形成自身独立完善的体系

法顺人心, 法随时变, 是法律发展的一种规律。社会发展无止境, 法律发展和完善也没有止境。逻辑自足、理念优化的良法体系是法治的根本前提。但是, 在查阅广西许多政策法规文献中, 对于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有关政策, 没有形成具有可操性的独立的比较系统的实施文件。

3.2 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广西各级政府文件比较多, 大多数文件都提到发展医药产业, 都是提纲行为。如何发展中医药产业, 发展中医药的具体做法怎样, 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 制定的政策操作性有待提高。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 广西毕竟是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 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理解政策素质等各种素质与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差距, 步子还不够大, 对提纲性的政策文件的理解和落实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西中医药产业经济的发展, 有的县市的中医药产业发展不尽人意。

3.3 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缺乏明确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中, 关于“加强中医药产业发展”提得比较多, 但如何发展, 发展方案怎样, 发展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操作比较模糊, 虽然发展目标明确, 发展任务具体, 但对于政策落实和问责的内容不够清晰。其结果是, 文件下发念了即了, 落实状况则无人问津, 缺乏落实政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3.4 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对于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政策的支持力度、操作力度、目标力度、任务力度、配套力度、责任力度、问责力度十分脆弱, 使许多中医药中小企业的生命活力逐渐衰退, 通过产业集群化来发展的大企业也无法崛起, 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自感压力不大。

3.5 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的制定缺乏中医药企业的参与

从现有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中, 学术性的味道比较浓, 产业发展的特色有时候不甚明显。在政策法规的制定过程中, 中医药企业的参与程度不够。

广西中医药产业政策所存在的上述五个主要问题,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在制定政策之前没有做过较详细、较认真的社会调研, 没有掌握更多更细的第一手产业发展材料和市场发展材料, 结果是没有建立具有富有可操作性的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包括目标体系、财务体系、责任体系、问责体系、配套体系、激励体系等。

4 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参考体系的基本构建

4.1 有关概念

(1) 中医药产业

指由中草药、中医治疗使用的药物为核心技术资源的行业, 简称为中医药产业。例如:中草药种植、中草药加工和深加工、中草药销售、中医院所、中医教育、中医药科研机构、中药市场等单位, 都属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要素范畴之一。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 中医药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供需规律等。不同的是, 中医药产业关系到人体健康质量的大事, 在产业开发上, 必须考虑“人命关天“、“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健康是人生的最大幸福”等自身的神圣使命。因此说, 中医药产业的实质是, 不论在什么样的年代、什么样的社会、什么样的区域范围里, 中医药产业都是与人命紧密相连, 都是与经济结合起来共同协调发展。

(2) 中医药产业政策

指在一定历史发展时期内为实现一定的中医药产业发展目标而制订的行动准则。它是某单位或某部门为干预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 也是单位各部门实现宏观领导、调控和监督产业的发展和运作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中医药产业政策对发展中医药产业起到规范管理的积极作用。

(3) 中医药产业政策体系

指同中医药产业相关的各项政策的总合, 叫中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中医药产业是一个同许多行业、许多学科领域相联系的产业系统, 如中医药产业联结到科教业、加工业、种植业、销售业等, 彼此之间互相依赖而存在, 并涉及至人、财、物三个生产要素, 受国家总体产业政策所制约。下属的各个产业部门又可分解为许多企业, 这些企业又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从总体产业到相关的各个产业部门都需要有相应的政策, 以规范自身发展的行为准则。这样, 总体产业政策和各个相关产业政策即可组合形成一个较大的系统, 这个系统就是我们所说的政策体系。只有全面的系统的政策体系来约束产业发展的行业规范, 才能对中医药产业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4.2 构建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的主要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根据科学发展观, 建立的中医药产业政策体系要符合实际, 要科学合理, 要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协调, 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

(2) 民主性原则

政策法规既然是一种行为准则, 要保障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因此在制定政策法规的时候必须经过多层次、多角度、多渠道广泛的征求意见, 发扬民主作风, 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意愿。

(3) 系统性原则

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涉及到方方面面, 是多个要素集合而成, 而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这就要求制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系统, 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要涵盖与中医药产业相关的各个产业部门, 避免遗漏和重复。

(4) 惠利性原则

制定的政策的最终效能就是要惠及产业、惠及国家、惠及社会和惠及民生, 只有这样才能, 这样的政策不仅是可行的, 而且也是深受各行业的欢迎, 广大人民怕拥护。

4.3 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设想

众所周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 广西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市场扩大的良好态势, 但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改变在国际分工和贸易利益中的不利因素则比较困难, 必须积极利用政府政策力量引导企业行为, 通过实施产业政策来帮助产业发展。只有政府力量与企业生产能力的共同配合, 才能把广西中医药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政府和政策力量可以为企业的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保证, 产业又在政府政策的调控下实现可持续稳定发展, 从而可以实现产业富桂的宏伟目标, 彼此之间可以相辅相成, 符合唯护辩证法原理。

(1) 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是产业政策具有宏观指导的普遍特征, 中医药的任何一个产业部门, 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产业政策。二是相关产业政策具有支配的服务性质。中医药产业属主体, 主体产业要发展, 涉及的相关产业较多, 这就非常需要相关产业的积极配合和通力合作, 相关产业要毫无拒绝地为主体产业服务。合作才能双赢, 这样才有利益共享。因此, 双方都要遵守“你赢我赢”的双赢游戏规则。三是内部产业政策是中医药产业内部的一种硬件准则。内部产业政策要求:一要明晰产权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 以确保收入稳定和严防资产流失;二要完善各种目标责任制和问责制, 以保证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从而提高经济效能;三要分工合理, 以提高产业的积极性, 提高生产效率;四是严肃财务纪律, 加强督察, 审计监控, 防微杜渐;五是强化内部激励机制, 鼓励创新, 严格理财, 严肃监管, 淘汰落后, 扶持先进, 保护知识产权, 遏制恶性竞争, 提高产业整体水平。

(2) 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的基本内容

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应该要使政策体系包含各个方面。

一是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由产业政策、关联产业政策、内部产业政策三大内容构成。二是在广西中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中, 主体产业政策约有27个以上, 它们都是调控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行为准则。三是广西中医药产业从规划发展到产品市场销售, 从外部产业发展到内部产业发展, 都有全面、系统的一条龙政策作导向, 都有全面、系统的一条龙政策作保驾护航, 都有全面、系统的一条龙政策来规范产业发展行为, 使产业发展安全、可行、可靠, 是强桂富民的一个政策体系。

5 有关建议

归根结底, 要使一个产业保持稳定发展, 必须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中医药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一套政策, 即一套完整的政策体系, 使产业发展有据可循, 有法可依, 有向可看, 有路可走, 从而实现有序发展。

5.1 转变观念, 增强政策法规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识

各级党政部门要转变发展观念, 增强发展意识, 增强政策法规保障产业发展的意识, 高瞻远瞩, 放远未来, 树立全心全意为产业发展服务的高尚思想, 从各个方面加强政策法规保障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使政策法规真正起到为中医药产业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

5.2 强化政策法规制定的力度

针对广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 结合广西的实际, 政府职能部门要深入调研, 加强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 建立建全中医药产业政策法规体系。

5.3 加强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企业等各方面的参与。

在产业市场上, 产业如何发展, 才能使企业走上稳定的发展道路, 才能使企业保持一定的生产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许多企业对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经历, 对制定的政策是否符合实际, 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都拥有一定的评判权。高等院校和科研院的科研人员虽然对创办企业缺乏实践经验, 但他们具有一定的社会调研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因此, 政府在制定中医药产业政策的时候, 积极听取企业的意见, 积极吸纳科研人员的诚恳良策, 使制定的政策就不会与企业、市场脱节。

5.4 加强立法的宣传力度

中医养生产业现状 篇11

与此同时,养生保健类书籍虽然多年来领跑生活类图书的销售排行榜但充斥市场的保健书除了猎奇、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以外,彼此观点还互相打架,令读者不知所措。

在中医养生产业的起步阶段,还存在准入标准模糊,行业制度不完善,不统一,管理极其困难。近年出现的张悟本事件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被揭穿的骗局,却以骗子的全身而退作为终结!

未来10年是中国老龄化加速时期,人均卫生费用支出会加速增加;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糖、脂和酸紊乱,会带来一系列的慢性病,而这些,通过养生调理无疑是最佳途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对养生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对传统中医养生有很强的认知信仰,却知之不深。

像张悟本一类不学无术的人,“绿豆可治百病”“地瓜治癌”“生泥鳅养生”等伪科学养生方法让一些急于养生的人受害不浅。

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在17个省(区、市)确定了46个试点单位,在中医养生服务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从当今科学和经济发展及国际竞争的角度看,中医药学与生俱来的特征正好与自然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及世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高度契合,发展中医养生产业前景广阔。

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篇12

1 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产业已有一定的基础, 中药资源极为丰富, 居世界前列。全国有中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 种植面积达500多万亩, 产量达40万吨, 年增长率达20%以上, 年销售额突破800亿美元。但是中医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低;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难以合法化;地域差别大, 发展不平衡;中医药人才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 规模小;投入基金少, 基础研究薄弱。

1.1 中医药产业发展水平低下, “洋中药”抢滩中国

吉林、四川、广东、甘肃、河南等是我国中药材资源大省, 具有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近年来, 中医药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但总体上发展水平和规模仍很低, 中药出口额不足国际中草药市场的10%, 与我国天然药物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国际中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 日韩两国各占80%和10%, 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占6%, 我国仅占3%的份额。目前, “洋中药”抢滩中国, 给中医药产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1.2 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仍尴尬地位

中药的应用基础研究方法滞后, 内容重复, 科技含量过低。我国在国际中药市场上以中药材原料和保健药为主, 大部分中成药难以通过国际市场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标准的检测。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仍处在尴尬地位, 难以合法化。目前, 在中、韩、越南等国家, 传统医药和西药均受到政府支持和民众认可。澳、美、德等国家的部分省 (州) 出台法规保护中医中药的合法地位。而希腊、瑞典等国家普遍任其发展。这种局面使中医药难以进入国际医药和保健品的主流市场。

1.3 地域差别大, 发展不平衡

吉林、四川、广东、甘肃、西藏、青海、云南、宁夏、河南等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 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 地域差异大。广东中成药产品销售收人总额居全国前列。四川、吉林中成药产量和收入也名列前茅, 而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居全国前三, 为西北贫困省份, 未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中医药产业落后于其他省之后。此外, 中医药产业发展出现重药轻医的现象。大多名医、名科、名院聚集于城市, 城市与农村、城乡差距大, 发展不平衡。

1.4 中医药人才缺乏

中医药产业发展要靠人才。专业技术机构和人员的缺乏导致中药从制种、栽培、采收到加工贮运等环节仍停留于低水平、自发性、盲目性和非标准化的生产。例如, 西北省份有一大部分县、乡地方中药材栽培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 使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药材出口创汇仍然很低。另外, 伴随高校扩招, 医学院校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 而师资力量薄弱, 基础设施不足, 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培养的学生临床、科研素质不高, 从业者的整体素质低。

1.5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医药产业链为中医药产品研究与开发→中医药产品生产 (或制造) →中医药产品流通与交换→医药服务与医药产品消费。制约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要是制剂工艺、质控、剂型和包装技术相对落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中药企业生产规模普遍偏小, 缺乏龙头企业, 产业化程度低。流通环节过多而过程不畅, 产销费用、管理费用高。

1.6 投入资金不足, 基础研究薄弱

中医药行业全面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让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基础研究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能源和发展动力。中医药对中医药医、教、研、产、加、销的投入跟“西医”相比明显不足, 从事基础研究的人才少, 基础研究的后劲不足, 基础研究薄弱, 使中医理论尚处于古典形态, 没有完成现代转化。政府对研发投入资金严重不足, 科技含量不高, 创新能力薄弱。

2 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

2.1 发展民营企业, 引进外资, 培育中医药产业集团

为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企业经营必须多元化。政府应积极鼓励并引导外资企业、民营企业, 共同发展中医药产业。探索组建现代化中医药集团模式, 坚持科教兴业、同提高、共发展的战略。组建大型综合性、跨行业、跨地域的现代化中医药产业集团, 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医院是中医药产业重要组成部门, 是中医药临床研究的重要基地和医疗市场中的关键性产业, 应积极引导, 建立民营、外资等医院, 聚集中医药医、教、研、产、销、管理人才, 中医药产业发展多元化, 必将给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盎然生机。

2.2 加快中医药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提高中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中医药产业生存与发展的唯一路子。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投入、高校、研究机构及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中医药产业发展新格局,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培育具有优势品牌的中医药企业集团, 带动中医药产业链的发展;积极扶持和培育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完善农村中医药产业组织体系, 优化中医药产业结构, 创立名医、名科、名院。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运行质量是中医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需要。中医药产业应当认清自身优势和弱势, 以结构调整为主, 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1]。尽快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和企业间关系, 形成强势产业链, 促进中医药产业良性发展, 提高国家竞争力。

2.3 发挥地域优势

西部地区如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等, 具有独特的地域优势和丰富的中草药资源, 成为中医药原料生产基地, 但是资金不足、技术落后, 而东部省份医药企业可以借助自己在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 与西部合作, 发挥城市带动农村的优势, 共同发展中医药产业, 达到“共赢”。

2.4 建立创新机制, 保护知识产权

政府应加大对中药资源丰富的西部贫困省份的资金投资力度, 建立相关的中药材种植、生产、临床研究基地, 提高中医药产品的质量管理和科技含量。创新是产业续存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政府必须予以保护与支持, 建立创新机制。与此相关的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对中医药产业发展极为重要。中医中药知识产权若得不到充分保护, 必然影响中医药工作者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5 加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发展中药产业, 关键在人才。重视发挥人才优势, 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技人员, 使其积极参与中医药产业的研发工作。“栽下梧桐树, 引得金凤凰”, 改进人才管理和用人制度, 创造优良的环境。要推进中医药产业的人才培训和引进工程, 尽快开发人力资源, 按需求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在中医药研发、管理、国贸、知识产权等方面精通的科技人才, 为中医药占领国际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2.6 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

加大对中医药医、教、研、产、加、销产业投入, 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提升基础研究, 将为中医药产业提供能源与动力支持。发掘中医药古典文献中有用的方药, 加强对难治性疾病的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研究, 开发有效地中成药。

3 结语

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国家、中医药高校、医药企业、社会共同参与, 广开发展思路。建立外向型中医药医、教、研、产、销体系, 拓宽中医药教育事业, 培养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中医药人才。加强中医药产业基础研究和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促进中医药医、教、研、产、加、销产业链形成, 加速中医药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主要问题有中医药产业发展整体水平低;中医药产品在国际市场难以合法化;地域差别大, 发展不平衡;人才缺乏;结构不合理;投入资金少, 基础研究薄弱。提出了如下思路:发展民营企业, 引进外资, 培育中医药产业集团;加快中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地域优势;建立创新机制, 保护知识产权;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医、教、研、产、加、销产业链形成, 加速中医药产业化。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化,思路

参考文献

上一篇:当今家庭教育下一篇:团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