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基础论文(精选12篇)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1
中医药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用于治疗临床各种疾病的历史。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药剂与药品营销专业开设的“中医药基础”课程, 是面向医药类高职院校开设的综合性课程, 可以使学生对中医药知识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但是本课程教育规划指导较少, 作者依据教学实践, 对“中医药基础”课程设置做了大胆的尝试, 并将相关经验总结如下。
一、课程特点
“中医药基础”课程涉及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等, 课程设置以“入门、实用、奠基”为主要的原则, 注重实用性知识介绍的同时, 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非中药学专业学生系统了解中医药学知识, 起到了很好的指引性作用。
二、理论课程设置
医药类高职院校非中药专业学生接受的中医药教育, 不仅片面, 而且应用范围较窄, 学生缺乏中医药常用和实用性的知识与能力。因此, 为更好适应医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求, 在课程教学规划中, 基于“传承与发展”的理念, 笔者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取材, 优化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知识体系, 使教学效果达到“易懂、易学、易用”。
1.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
中医学基础知识课程, 围绕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 突出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和诊疗特点的核心内容。因此, 通过这方面的学习, 不仅应掌握辨证论治的本质, 更重要的是应学会从“八纲”的角度出发, 对常见病证作出初步诊断, 为合理地选用非处方中药及其制剂提供依据。
2.中药学基础知识理论课程设置
当代中药学是传统医药理论、临床实践与现代医药学技术的结合体, 应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课程涉及的常用中药性味、鉴别方法、炮制方法与原理、功能与主治、禁忌、常规剂量等应用原则, 并积极引导其掌握常用中药与辨证施治有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所以, 本课程在中药学板块设立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内容。前者包括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应用两部分;后者则简述了按功效所分的19大类中药, 涉及性状特征、功效与适应症、使用注意等。在讲述过程中重点设置了以下内容: (1) 中药的性能; (2) 中药的配伍及使用禁忌; (3) 解表药及其代表药物; (4) 清热药及其代表药物; (5) 祛风湿药及其代表药物; (6) 理气药及其代表药物; (7) 活血化瘀药及其代表药物; (8) 补虚药及其代表药物;等等。
3.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理论课程设置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药及其复方的正确使用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最基本形式, 中药复方严格遵循中医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能够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理念, 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证施治的法则, 依据“君臣佐使”及“七情配伍”等原理遣药组方。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病的方剂与中成药用药知识, “中医药基础”课程方剂与中成药板块重在中成药应用知识的掌握, 本部分内容亦分为总论与各论。前者以方剂的组成特点、剂型、使用注意、与西药的配伍为主要内容;后者则以市场流行品种的中成药的适应症、方解、作用为重点, 如麻黄汤、双黄连颗粒、玉屏风口服液、二陈汤、藿香正气口服液、独活寄生丸、血府逐瘀汤、左金丸、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四物汤、乌鸡白凤丸;等等。
三、实验课程设置
遵循高职高专课程“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 针对非中药学学生中医药实践能力差的现状, 根据我校现有的实验条件, 在本课程中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的实验部分, 我们主要设定了以下内容: (1) 常用中药材的辨认与鉴别; (2) 常见中药材的作用分类; (3) 中药的炮制实验; (4) 中药调剂与养护实验; (5) 中药方剂的煎煮实验;等等。
四、小结
由于“中医药基础”课程涵盖内容较多, 而课时有限, 应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在应用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既要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又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文献检索的方式和课堂讨论等方式, 使学生主动学习, 努力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课程考察中, 应侧重于应用能力, 增加灵活理解内容, 从而使学生获得中医药知识应用与技能操作的能力。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2
养生护理要遵循“神形兼养”的原则,在实施中,把调摄精神与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的护理原则相结合,制定出康复护理计划。
“形神兼养”是以养神为主,特别是对于精神残疾的患者实用意义更大,中医养神采用养形调神,以动静结合,动中求静为原则,其实质是取动静结合来调和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促进机体康复。
综合护理原则
综合护理原则主要是针对不同病证进行综合施护,适用于病情复杂、老弱痼疾者,用单一康复方法不易奏效,遵循标本缓急的护理原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新病旧病等不同情况,制定出急则护标,缓则护本的康复护理计划。
整体护理原则
整体康复护理原则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整体观念为基础,对康复对象进行身心全面的护理。包括以下三方面: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护理 遵照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的观点,康复护理必须顺应四时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给予病人适当的护理〖例如〗。适应社会环境护理 对康复对象的社会环境各方面因素应该有所了解,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情志护理。使病人能够正确对待病情,克服内心的困扰,树立信心,适应社会。注重身、心全面护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护理康复对象时不仅要细心观 察病人的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以了解和判断内脏病变,而且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志变化,从而拟定出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
因人、因证、因病程护理的原则
因 人 施 护 护理时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行为习惯、病情轻重、残疾程
中医学基础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中医学基础 教学方法
中医学基础课程阐述了中医脏象、经络所体现的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病因、病机、诊断、辨证、防治等基本理论。由于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要求较高,这让基础较差的中等卫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较大困难。如何改变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现状,提升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是摆在中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介绍自己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对教学方法进行的一些探索。
一、了解学生特点和中医学习现状
近几年,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所招收的大多是初中分流的学生,其特点为:学习基础差、学习态度不明确、对学习缺乏兴趣。中医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基础,而这正是这部分学生薄弱的环节。再加之笔者学校中医学基础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学生没有任何有关医学的知识,这就使本来就晦涩难懂的中医学基础的学习更加困难。比如在讲五脏的生理联属时,就要讲到大量的临床实例,学生听起来就感觉非常吃力。
二、明确中医学基础的教学特点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中医学基础是非常难教、难学的课程之一,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内容抽象、复杂,难以掌握。如对阴阳、五行、气、精、经络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中医基础理论,学生难以理解,但这些理论却贯穿于所有的中医课程中。二是思维差异。中医的思维方式与西医截然不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要同时接受两种医学模式,这对于基础较差的他们来说是难上加难;且学生从小接受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西医,对中医容易有排斥心理。三是内容容易混淆。中医学习和西医学习同时进行,学生很容易将两者混淆。比如肝的生理功能为肝主疏泄和肝主藏血,这和西医的解释有很大差别,学生很容易用一种观点来解释另一种观点。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明确要求学生用中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观点。
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
1.提问式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大纲和临床需要,在课程结束前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如在学习“气”时,笔者提出问题:“武打电影中常常出现元气大伤的情景,那么,什么是气?元气又是什么?气分为几类?其各自的功能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学生通过预习教材,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组提出问题,笔者对问题加以解释,最后对本节课进行总结,找出理解错误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能牢固地掌握课程内容,而且能通过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脏腑学说与西医参比教学法
教师在中医学基础藏象教学中,讲授生理功能时,与西医的观点对照讲授。如心的生理功能为心主血脉和心藏神。在讲述心主血脉时与解剖学联系,可用血液循环途径及心脏的腔室结构来理解心主血脉;讲授心藏神时用日常与心相关的成语来理解,如用心想事成、三心二意等来说明心与神志有关。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3.触类旁通法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特点之一,其中一个观点是人与自然界是统一体。自然环境与人的健康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感知周围环境入手,触类旁通地理解深奥的中医理论。比如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这些作为自然现象每个人都有感知,讲解时教师就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会区分自然现象与致病因素的不同,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
中医知识抽象难懂,教师讲授时可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感官刺激,使中医学抽象、复杂的内容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讲望、闻、问、切时,多媒体所展现的大量图片、声音、查体手法,会使学习变得轻松、容易,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中医学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医专业课打基础,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其基本观点和特点。教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探索、改革,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医药基础》,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之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因此,专业设置上必须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则要突出职业技术特点,主要是实践技能的培养,应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笔者通过暑期在中医院实习两个月时间,感受颇深,无论是在工作态度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有所改变,同时发现现今的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相比较的前提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在过多地抱怨学生基础差、学不懂的同时,是否也应从自己本身入手,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以《中医药基础》这门课程为例,教学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应有所改进。《中医药基础》是专业基础课,是贯穿基础与专业之间的桥梁。本门课程包含了3部分的内容:1.中医学基础知识。中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学知识,是为将来胜任高级工岗位工作打基础,学一些中医知识,有助于其了解商品性能,理解中医处方,更好地与医生、顾客沟通,提高服务质量。2.中药学基础知识。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药性理论及各种药物的来源、产地、炮制、性能、功效及应用的一门科学。3.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方剂和中成药都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辩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定适宜的药物,遵循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科学配伍而成,以便在临床上得到更好地应用。本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一、激发学习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有的教学方法基本是沿用教师系统讲授、学生听并记笔记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打好基础是课程改革成果得以体现的基本条件。教学改革不能简化为“教改”,教学改革本身包涵两个内容,既有教的改革,也有学的革命。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如何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课题,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首先要有学习热情,渴望获取知识,同时要对科学有浓厚兴趣,要有揭示自然规律、自然奥秘的强烈愿望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这可为成功的教学提供非常好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分析、比较、综合,前后连贯,结合教材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再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加强与教师的交流,使教与学互动。对于学生容易看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教授,转化师生角色,这样学生不但能对所学的内容加深记忆,而且自我表达的能力和克服在众人面前讲话的胆怯心理都能有所提高,并能从其他同学的掌声中获得了一种自我成就感。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小品的形式表演模拟医患之间诊断和交流的过程。
二、指导好学生应如何进行合理的课前准备
笔者首先对传统的课前预习方法进行改革,将课前预习的目的进行重新定位,即课前预习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欲望,调动学习潜能。[1]因此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例如,中医学基础知识第八章是防治原则,可以针对这一章节展开提问:1.防治原则包含哪两个方面?2.增强人体正气的方式从四个方面来讲述,请举例说明这四个方面(不用书本上的例子)。3.我们曾学习的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列传》说明了什么样的防治原则?4.什么是三因制宜?举例说明。四个问题中有两个不是书本上的内容,而有待于学生进一步的探究,这样做的前提就是必须对书本的内容熟悉且举一反三。
三、侧重于教学内容在纵向系统上的连贯性和横向联系上的相关性
《中医药基础》课程如果要细分的话,里面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因此它之间的连贯性也就要求很高。本门课程包含《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温病学》《伤寒论》《针灸学》等课程,所以在讲课时,要把知识进行横向与纵向讲述,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中药的时候,提到中药的五味应联系到前面所讲述的五行学说的理论,在讲功效时应提到前面防治原则的内容,在讲用途时应提到前面诊断的内容,这样能使学生从纵向系统上掌握知识的连贯性。依此类推,在讲中药时,还应在横向上加强联系,例如在讲黄连时,应和黄芩、黄柏相对比,三者虽然都是一类药,功效也相似,但是三药归经的侧重点不同,黄连主要归心经,善于清心火;黄芩主要归肺经,善于清肺热;黄柏主要归肾经,善于清退虚热。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和完善教学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进入课堂,为教学开辟新天地提供了可能。多媒体教学具有更多的协作性、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其自主操控、认识、模拟和资源共享等优势,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传播渠道,提高了教学效率。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例如在讲经络学说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经络学说这在《中医药基础》里所占比例甚微,此部分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故制作课件时,经络分布图必不可少,经络的循行与分布以古代人物图谱来展示,色彩鲜亮,线条简单,学生在收到良好视觉效果的同时,能一且了然地领会到经络的分布与循行。
五、育人与授业并重
笔者在中医院实习时,发现一个很鲜明的道理,专业课和实践能力都很好的医生不一定是个好医生,因为他们往往漏掉了一点———医德,应讲究医德和医技并重。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种现象不能讳疾忌医,应该正确面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是终身性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的形成是阶段性的。因此职业教育阶段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职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尤为紧迫。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抓住机会、结合职业特点进行德育工作,让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尊重他人、诚信处世、友善互助、遵守公德的良好品德,保持积极乐观、自我控制、自我平衡、正视现实的心理素质,具备对是非、善恶、荣辱的认知、判断和评价能力,养成自律、严谨、上进、务实的行为习惯。言传不如身教,育人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师的示范作用。要取得理想的育人效果,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一个懒散、呆板、责任心不强、缺乏上进心、知识结构陈旧、教学方法死板、端着一付架子的教师肯定无法赢得学生的尊重,更谈不上喜欢。而一个责任心强、知识渊博、自律严谨、积极上进、达观自信、风趣幽默,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学生充满爱心的教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吸引住学生,达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总之,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中药生产、经营一线岗位的高级工,所以《中医药基础》这门课的教学目的是应使学生掌握中药行业高级工必备的中医药基础知识。我们在大力提倡课程改革要适合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教学改革,这是刻不容缓的。
参考文献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5
老年病证
因老年人元气衰退,形神皆虚,气血不足,五脏亏损,抗病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以及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下降,容易染病,古代称为“养老疾”,这类疾病多在慢性衰老的基础上发生,因此,老年病证应以预防为主,康复护理时,应先指导其养生、调摄,以预防生病, 一旦生病,病后则以调养身心为主,使脏腑功能尽快恢复。
伤残病证和精神病证
伤残病证是指残疾者,多因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的形残,主要有五官残疾和肢体残疾。精神病证又称为“神残”,分为精神残疾和智能缺陷所致的精神病证和痴呆等,这两种残疾者需要通过康复护理尽量帮助病人恢复身心功能或发挥残存功能的作用。已经造成不可逆转的残缺,如截肢,除了采用现代人工器具补偿部分功能外,还可通过中医康复护理方法恢复良好的情志和部分生活与工作能力。
慢性疑难病证
慢性疑难病证包括临床各科中的慢性疑难痼疾,如恶性肿瘤造成脏腑功能障碍或肢体功能障碍。这类病证的特点是病机复杂,身心受损,正气难复,多年迁延不愈,若局限于临床常规单一的药物治疗,收效甚微。通过康复护理调动人体正气,去抵御和修复病理性损伤,达到康复的目的。
急性病瘥后诸证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6
【关键词】高职 医药院校 中医学基础 教学改革 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31-01
一、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伴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必将对中医药类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加剧职业的变动性。[1]改革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医药教育中医药学相关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2]《中医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相当繁杂,与很多学科关联度大,除了指导疾病治疗和药物开发外,还可以应用到绿色养生、预防保健、文化修养等诸多领域。高职医药院校的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并进行知识积累,而《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理论体系辨证思维性强,需要学生通过理性的思维来主动地学习和积累知识。
二、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容与方法
(一)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确定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中药、中药制药技术、中医保健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护理等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主要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在此基础上确定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和必要的基础。因此,《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必须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既要把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同时更要关注和竭尽全力地服务于学生所学的各个专业,合理优化学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进而满足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需求。
(二)把握课程整体性,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教学内容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和学习平台,长期以来,中医学基础课程一直选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规划教材,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有统一的授课时数。由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涉及的学科特点也不同,基于这种情况,必须结合专业的特殊实际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合理恰当地选择教材内容,变教材内容为教学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和专业涉及的相关课程,有序确定各章节之间的知识层次和逻辑关系,充分反映课程的整体性。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所侧重。
(三)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总结传统的《中医学基础》课程教育教学评价经验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要注重课程教学的过程评价,改革以往期末的一次性评价和一卷定终身的不科学考试方法,要科学建立课程考核体系,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可采用课程论文、课堂发言、分组讨论、阶段性小测验、课后作业、实验课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体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教学和课程考试改革中来,从而保证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实施。这项考核方式改革彻底打破了千人一卷和千人一面的严重弊端。
三、高职医药院校《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效果
(一)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学业考试成绩突出
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专业,学生考试合格率明显提升,优秀率比重明显提高,考试平均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这充分说明《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在期末学生评教对教师授课的满意率测评中,《中医学基础》课程授课教师的优秀率达到了95%以上。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改革非常满意,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而顺利地完成了学业。
(二)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结合专业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由于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也与时俱进,他们能够结合所学专业多角度多维度地去领会知识、掌握技能,注重专业契合度,紧密围绕专业积极撰写《中医学基础》课程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加强动手实践能力。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力求书写认真、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了学生的良好写作能力以及对一些问题上的灵活思辩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乔青,来平凡,曾传红,等.对综合型高等中医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2):229-230.
[2]严世芸.转变教育观念,促进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二)[J].天津中医药,2006,23(4):265-269.
作者简介: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7
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中药制药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学基础知识, 主要目的是了解中药的性能、理解中医处方, 更好地与医生、患者 (顾客) 沟通, 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因此, 教学内容必须与专业培养目标密切吻合, 以“实用、够用”为原则。
(一) 中医学基础知识教学内容选择应切合实际, 重点突出
在教学中, 我们将中医学基础知识的讲授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选择中医简史、阴阳五行学说的概念及临床应用作为简介内容。二是选择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气血津液的概念、来源及相互关系, 病因中的六淫, 基本病机中的邪正盛衰、阴阳失调, 诊法中问诊和望诊, 辨证中的八纲辨证作为讲授重点。这些内容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生产、销售岗位工作中常有涉及, 而其中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六淫邪气、阴阳失调等相关知识是重中之重。三是考虑到整个诊法和辨证的内容深而繁杂, 可供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较高的学生自学, 教师课后给予一定的指导。
(二) 中药学基础知识部分突出中成药原料品种, 结合本地特色
毫无疑问, 总论中的四气五味、中药的配伍以及用药禁忌是重点内容。讲解各论时, 根据中药制药专业的岗位需求, 我们应将常用中成药的原料药作为重点品种详细介绍。另外, 可以根据地域特点, 选择或补充讲授本地区的药材或本地常用中药的来源、功效与应用。例如, 我们在讲授金钱草时, 补充讲解广东金钱草;在讲解陈皮时, 补充化橘红、佛手等广东本地药材。
(三) 中成药知识部分强调基本概念、常用品种与地方多用品种的讲解相结合
中成药知识对本专业相对而言更为重要。要讲清方剂与中成药的概念, 中成药的批准文号、生产批号、有效期, 非处方药的概念、特点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中成药的配伍应用。各论中, 可以补充讲解当前全国购销量较大的中成药品种和本地区习惯用的中成药品种, 如在广东地区, 我们把胃肠型感冒用药、暑病用药以及热咳、燥咳用药等作为重点介绍, 并补充一些在广东地区使用较多的成药, 如午时茶颗粒、广东凉茶颗粒、龟苓膏、罗浮山百草油等等。教学内容应围绕常用成药的主治和应用,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问病荐药”的技能。
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一) 采用形象教学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 而其思维形式和学生所习惯的思维形式不一致, 造成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困难。解决途径:其一, 引导学生理解中西医理论的巨大差异。中医多是通过表现于外的征象, 推测人体种种功能与组成, 这种思维是形象的想象, 结果是模糊的、经验的, 而西医理论则是从宏观和微观上探究机体生理机能和病理状态。其二, 要尽量把复杂抽象的中医理论形象化、生活化。例如, 通过解答人的体温为什么能保持相对恒定的疑问, 来阐明阴阳相互制约而最终达到平衡的理论;从疾病多在夜晚加重, 而白天减轻的生活经历的角度, 自然引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的内容;讲解五行学说, 让学生想象一片树林出现火灾 (木生火) , 大火熄灭后残留下黑色土灰 (火生土) , 过了亿万年, 土壤下出现金矿 (土生金) , 把金矿热锻熔成液体 (金生水) , 水又能滋养树木 (水生木) 。通过形象教学法, 既能激发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兴趣, 又能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
(二) 采用分类、归纳、直观教学法, 提高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
中药学的教学中, 学生往往因记忆中药功效和应用困难而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因此, 教学中应综合运用诸多教学手段和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促进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在教学中常采用以下五种教学方法,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分类比较教学法将功用相近的药物编为一对或一组, 比较功用之异同点。如, 有的教材中并未将止血药分类, 教学时最好先将其分为凉血止血药、活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四类, 进行分类比较。然后, 同类药物间再进行相互比较。这样,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药物功效的大方向, 增强记忆。
趣味教学法例如, 在课堂上教学生背人参的功效, 用手从下到上指自己的身体, 指指小腹 (下焦) , 说“大补元气” (元气在下焦) ;指指上腹 (中焦) , 说“补脾” (脾在中焦) ;指指胸 (上焦) , 说“益肺” (肺在上焦) ;指指嘴, 说“生津” (生津止渴) ;指拍头顶, 说“安神益智” (安神益智与头脑相关) 。学生做两三遍就能牢牢记住人参的功效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印象深刻, 终身难忘。
联想教学法通过联系生活中常使用的成药, 加深学生对中药的理解和记忆。如以金银花为原料药的常用药“银翘解毒片”、“维C银翘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这些药适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自然联想到主药金银花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
总结归纳教学法总结药物的药性特点和独特功效, 如羌活, 善于治疗太阳穴头痛和上半身寒湿痹痛;地榆, 善治血热妄行引起的下焦出血 (便血、痔血、尿血) , 又是治疗烧烫伤的良药。又如, 总结“美誉”药物——“呕家圣药”生姜、“疮家圣药”连翘、“伤科要药”三七、“回阳救逆第一品药”附子等等;归纳具有相同功效的药物, 比如火麻仁、郁李仁、桃仁、苦杏仁、紫苏子都含有较多脂肪油, 均能润肠通便;而酸枣仁、薏苡仁等无大量油脂的种子就没有润肠作用。课后布置学生自行归纳具有安胎功效的药物, 具有清肝明目功效的药物, 既能平肝潜阳、又能熄风止痉的药物等等。实践证明, 此法能较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直观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标本馆, 接触到药材实体比通过图片了解药材的性状要好得多。我们的目的并不是教学生鉴定药材的真伪优劣, 而是通过感性认知加深理性认知。例如, 辛夷、蒲黄、车前子为什么要包煎?当学生亲自看到药材性状后, 理解的原理就远远强过死记课本知识。又如, 功效相近的红花与西红花, 不少学生容易混为一谈, 通过性状观察, 了解到二者来源不同、性状不同、药用部位不同, 就能自然加以区别。当然, 对一些性状特点明显、辨认简单的药材, 学生可以掌握其鉴别技术, 这为后续的中药鉴定技术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 实践教学法培养学生“问病荐药”的技能
中成药知识是中药制药专业重要的基础知识, 同时又可以直接实用于中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等岗位, 对学生学好中药制药专业技能、拓展就业面都有重要意义。过去高职的中成药教学几乎脱离了实践, 学校将其定为纯理论课。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深化, 我院的中成药教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以培养学生“问病荐药”的技能作为教学核心, 增设实践教学,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教学目前有两种形式:其一, 设置调查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各零售药店做成药品种的调查, 将成药品种根据功效主治分类, 分析疗效特点。例如, 感冒用药的理论课结束后, 布置的任务是调查学院附近各零售药店销售的感冒成药有哪些, 销售情况如何, 患者购买这类中成药时常遇到哪些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二, 在模拟药店开设中成药实践课, 包括三个项目。一是熟悉零售药店的环境布局, 学习成药的陈列与管理要求、药品的陈列技巧,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陈列管理制度将中成药品种按照功效分类的原则陈列在陈列架上;二是每章节理论学习后, 安排学生模拟患者与营业员, 在模拟药房实践“问病荐药”的过程;三是要求学生浏览各种中成药的说明书, 针对顾客对说明书中难以理解的中医药名词术语进行简要的口头解释。例如, 桂枝颗粒的功效是调和营卫, 解释“营卫不和”是什么意思, 有什么典型的症状, 以此考查学生准确解释药品说明书的能力。
综上所述, 高职中药制药专业的《中医药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从传统的纯理论教学模式过渡到“学做结合”的模式。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应体现本地区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主动性, 让中医药知识变得实用而生动。
参考文献
[1]张志明.高职院校中医药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23) :3627-3628.
[2]赵瑛.中医思维与中医教学的探索[J].中医教育, 2001, 20 (6) :50-52.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8
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1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反映中医药学的本质, 具有本质性、全面性、系统性与逻辑性等特点。具体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的系统性学科, 不仅包括中医临床基本理论, 还包括基础学科基本理论与软科学基本理论, 涵盖外科、内科、妇科、五官科等众多临床学科, 以及科研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软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西医理论, 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作为中医学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经络学阐释了人体机理现象与原理, 病因病机学主要对人体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说, 基于多元化的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体运动、发展、完善等, 并进行能动研究。
1.2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与研究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 范畴多样, 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所在, 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决策性、系统性等特点与作用。
1.2.1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 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 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 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 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 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 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 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 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 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1.2.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
近年来,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现阶段, 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 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 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 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 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
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 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 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 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 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 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 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 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
2.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 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 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 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 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 发展更具有能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 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 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 由此看来,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 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 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 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 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 各种假说应运而生, 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 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 意义重大。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 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 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 规范性缺失, 且由于语言障碍, 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 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 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 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 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2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 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 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 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 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 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环节, 其创新与发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这对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应加大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医创新的核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6) :127.
[2]杨忻, 孟庆刚.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 :59-61.
[3]郭海, 龚婕宁.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问题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3-44.
[4]陆付耳.对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2) :59.
[5]司富春.用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J].中医学报, 2010 (6) :36-38.
[6]乔明琦, 张惠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5) :63-66.
[7]张世平, 陈丹.谈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 2010 (15) :97.
[8]李海玉.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 2010.
[9]刘焕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是关键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9 (9) :109.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9
1 中医药基础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中医药基础是我校药学系针对非中药类专业开设的一门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旨在增长和加强学生中医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为其将来从事涉及中医药方向的工作打下基础。该课程主要教授中医、中药、方剂、中成药、常见病证的基础知识, 使学生初步具备中药识别、炮制、调剂、煎煮、仓储、养护, 问病荐药等基本技能, 开设时间为第四学期。在前3学期中, 学生已系统学习了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常见疾病诊疗基础、临床常用药物等现代医药学课程, 大部分学生对中医药知识了解甚少。由于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体系, 中西医学思维模式差别较大, 而且该课程综合性强, 内容多, 前期没有其他课程的铺垫, 学生普遍反映晦涩难懂, 甚至不少人出现了畏难厌学情绪。如果沿用传统教学方法, 势必不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收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原有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PBL教学法就是一种值得尝试的选择。
2 PBL教学法在中医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现以“咳嗽和常见的中成药”单元为例, 介绍该课程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实施过程。
2.1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要准备PBL教学教案、精心设计案例与问题, 同时对PBL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预测, 并准备相应预案, 确保教学过程不出现偏差和失控。
学生以组为单位, 课前利用网络、图书馆等途径对课程内容充分预习, 并尽可能多地查找相关资料。就本单元而言, 可让学生查找咳嗽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常见证型的证候特点, 治疗咳嗽的中成药等资料。
2.2 设计案例, 引出问题
案例的设计既要符合临床实际, 又要构思巧妙, 要层层递进, 不能开门见山, 使学生失去讨论空间;还要适当融入课程其他模块的信息, 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由于针对的是非中药类专业的学生, 因此, 案例用语应避免过度专业化, 尽可能生活化、趣味化,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课堂时间充裕, 案例的展示可采取情境扮演的方式进行, 更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问题的提出应紧扣案例, 由浅入深, 要覆盖所有知识点和技能点, 让学生解决完这些问题后能真正有所收获。本单元的情境案例及问题设计如下:
第一幕:王先生是一位工作繁忙的记者, 前几天外出采访, 冷空气突然造访, 气温骤降。王先生衣着单薄, 又忙于工作, 无暇顾及添衣保暖, 回家后出现了发冷、发烧、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浑身酸痛等症状, 自行服用了康泰克, 退了烧, 但还是轻微怕冷, 流清鼻涕, 有点头晕。因工作繁忙, 加上王先生觉得自己一向身体结实, 所以没有请假, 坚持上班。问题: (1) 你能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哪些要点? (2) 从这些要点中, 你能分析王先生患了什么疾病吗? (3) 你能分析其证型吗?依据是什么? (4) 如果你是王先生, 会选择何种中成药? (5) 患了该病后应该如何自我调护?
第二幕:王先生工作两天后, 又出现了咳嗽症状, 由于没时间去医院, 就到单位附近的药店买药。问题: (6) 如果你是中药调剂员, 此时应该询问王先生出现哪些症状? (7) 你能对不同证型的症状特征予以分类吗? (8) 针对不同的咳嗽证型, 应选用哪些中成药?其功效、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第三幕:在药店中药调剂员询问下, 王先生说他除了咳嗽, 嗓子也有点不舒服, 有痰、不黄, 但是不容易咳出。中药调剂员看了一下王先生的舌头, 舌质颜色正常, 舌苔微微发黄。问题: (9) 根据王先生的病史及最新的症状特征, 你能判断他患的是哪种类型的咳嗽吗? (10) 你会给王先生推荐哪种中成药?依据是什么? (11) 你能向王先生提供用药指导和预防调护的方法吗?
2.3 分组研讨
让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 对案例和问题进行讨论。如果课前查阅的资料有缺陷, 还可以给予时间让其利用手机、电脑、参考书等进行现场检索。每个问题讨论完毕后, 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陈述, 其余组可提问、质疑、辩论。教师要适当引导, 把控教学节奏, 最后作总结性的回顾和点评。
2.4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可在课间或课程结束前进行。为了真实客观地反映每名学生的学业表现, 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 以表格形式进行评价。教师评价表包括课程知识掌握情况、问题解决能力、互动及沟通技巧、学习态度、课前准备等几个评价指标, 由教师给出分数, 计入期末总分。学生互评表设计成类似调查表的格式, 主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参与度、协作度、认真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心得、意见建议等, 为教师掌握学生的反馈情况, 改进PBL教学工作积累资料。
3 教学体会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无疑有着巨大优势, 但实施起来也存在相当多的困难。首先是教师素质。PBL教学法要求教师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储备, 还必须具有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开展PBL教学意味着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进行文献查找、案例编写、问题设计等工作, 同时还要对课堂气氛和教学进程有较强的调动与把控能力。其次是学生素质。我国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之前, 一直接受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 初次接触PBL这种自主式学习法, 显得很不适应, 甚至有学生不理解这种教学方法, 有明显的抵触情绪, 态度消极, 给PBL教学法的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一方面要采取鼓励措施, 给表现积极的学生以奖励;另一方面要向学生充分阐明实行PBL教学的好处, 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这一先进的教学法;此外, 还要进一步完善PBL教学评价体系, 使其更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业表现。另外, 学校应大力推广PBL教学法, 鼓励所有教师进行尝试, 在低年级学生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 可适当进行PBL教学, 更新学生的学习观念, 使其逐步适应PBL教学氛围, 为今后在高年级中开展PBL教学打好基础, 从而更好地发挥PBL教学法的优势,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摘要:结合中医药基础教学实例, 探讨PBL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PBL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医药基础,教学实例
参考文献
[1]吴小军, 周占松, 李为兵, 等.PBL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在泌尿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33) :155-157.
[2]殷旭, 肖银春.PBL教学法在中医儿科教学中的探讨和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 2012, 8 (6) :60-62.
[3]周晔, 段宏泉, 张攻, 等.PBL教学法在中药学基础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药学教育, 2011, 27 (4) :43-45.
[4]孙晓莉.PBL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7) :163-164.
[5]章荧, 王飞.浅谈PBL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24 (6) :81-82.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10
关键词:中医药,信息数据,基础建设
中医药信息知识服务平台是推广中医药改革发展, 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有效载体, 是推动中医药继承创新和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弘扬中医药文化造福百姓的科普阵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以信息共享、知识共享和工具共享为前提的开放科研模式, 对科研信息服务提出了新要求。医务工作者要在服务模式转型过程中, 夯实中医药信息数据基础工作, 提升中医药信息知识服务能力和水平。
1 统一标准, 强化查核职责
为了促进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向知识服务转型和深化, 交流知识服务经验, 共享开放信息资源, 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各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 领域信息环境、学科信息环境、专题信息环境等预与改善, 中医药信息标准化支撑体系也得到了加强。国内研究图书馆机构勇于探索, 在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开放资源建设与服务、专题信息分析与咨询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实践, 取得了丰富经验;同时, 探索了新型科研环境下的专题 (学科) 信息分析服务的模式, 试验开发了面向科研知识服务的流程、工具与平台。但同时中医药信息工作者也清醒的看到了, 目前基础性工作依然比较薄弱, 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力量分散, 实力牵强。各馆所依然是在按照自己的规划建立数据库, 打造信息平台。所编信息数据相对重复, 且编写标准不一。更有个别编者不考证信息内容是否准确, 照搬录入, 错误频出, 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为此, 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要加快中医药政策导向, 规范数据标准, 加大对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制修订工作投入, 强化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审查审核职责[1]。
2 规范数据, 宣传推广到位
目前中医药行业内有35家单位协同研究的“中医药虚拟研究院”等一批共享平台相继问世, 但就整体而言, 这些平台进行的数据标准化整合与建设仍处于完善阶段, 信息标准化的意识并不强, 认识还不够一致。规范高水平网络研发与教育模式、运行机制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近年来, 我国曾经开展过的中医标准化的相关战略研究课题:“中医名词术语标准化”、“中医翻译标准”及“中医信息标准”等中医基础标准化研究, 可能只是落实到了文字上, 而在各级中医药信息网络上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前一时期国内出现的中医药养生信息乱象, 夸大其词的医疗药物广告, 与其说“伪养生”和“假偏方”在招摇撞骗, 莫如说中医药管理机构并没有把老百姓对中医药的渴求放在重要地位, 忽视了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科普宣传, 把本应当属于自己占领的阵地“拱手相让”, 使得传播媒体中出现了许多与中医药文化不相符合的元素, 误导了大众, 伤害了无辜。面对上述状况, 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倡导的, 多家馆所参与的信息机构成立了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应发挥其学术组织的作用, 做好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的研讨制定与实施推广[2,3]。
3 统筹规划, 选择重点领域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 人们思想观念、健康理念、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健康需求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对中医药科研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要根据本部门的发展需要条件, 以人为本, 加快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基础建设, 统筹规划, 选择好重点领域, 以提高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质量和基础标准工作水平为核心, 整合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诸多资源, 面向用户的教学和科研需求, 建立多类型、多载体学科馆藏数据库:中医 (中基、医家、著作、典故等) ;中药 (本草、矿物、炮制、方剂等) ;针灸 (针具、针法、刺法、灸疗等) ;经络 (经脉、腧穴等) ;骨伤 (推拿、按摩、正骨、外治等) ;临床 (治疗、医案、中西医结合、名老中医经验等) ;其他 (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 , 使图书馆信息网络服务向特色化、学科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提高信息资源可用性。并借以新型科研模式的建立, 促使其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基础建设也要与时俱佳进, 实现数据数量、质量、结构、效益均衡发展, 进一步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
4 立足需求, 拓展服务范围
科研模式的变革, 必将快速催生新型科研模式的建立。数字化科研、数据密集型科研、开放科研、开放科学、开放创新等新理念, 对科研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进一步深化了科研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的内涵, 也为中医药专业图书馆的角色转换带来了新机, 中医药专业图书馆应以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信息数据标准化的需求为导向, 以引领和支撑科学发展, 提升信息数据标准质量为目标, 坚持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基础工作与大众科研、教育、医疗等人们需求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满足大众对信息资源的渴望, 使其广泛参与, 相互促进, 良性互动, 促进信息数据标准化基础工作高效有序。同时, 进一步转变中医药信息数据单一国内化的服务发展方式, 扩大中医药信息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基础与影响力, 开展制修订。把握好国际医学信息发展趋势和动态, 从实际出发, 形成适合于国际中医药数据标准推广应用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 及时将标准化的中医信息资源转化为国际标准, 扩大中医药信息数据资源可读范围, 做到国内国际同步, 更好地为国内外大众服务。
5 尊重中医, 重视诸多个性
中医药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定制要由本学科需求与网络发展的特定环境所决定。随着中医药信息资源的数字化需求以及社会网络环境改变, 中医药信息的内容大到含括有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各个领域, 小到记录有中医药特色的阴阳、脏腑、经络、穴位、图谱、针灸等多种独特的形体方式。借助于网络的存在以及优质传递服务, 其效率达到了极致。作为一名中医药信息工作者, 并不能说明已经做到了高枕无忧, 还是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 重视中医作为诸多“话语”中的个体性, 即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文化内涵, 使其更符合中医自身规律, 发挥中医的本土文化优势。采集最新前沿信息, 服务于学科发展, 提高大众对中医的认知认可度, 提高中医药的影响力。此外, 我国是一个由封建社会统治制度延续下来的民族国家。祖国医学大师由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时代变迁, 在他们撰写并遗留下的珍稿文献中或多或少地都记载了一些现今社会仍无法解释的谜团。因此中医药信息工作者们要面对现实, 在不违反中医药信息标准编制的前提下, 尊重中医的复杂性和混沌性, 适当“返魅”, 肯定和允许现代科学尚不能解释的中医理论和疗效的存在。
6 掌握原则, 牢守3个要素
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应以“需求导向、深度融合、创新引领”为原则, 挖掘潜在的中医药文化价值和学科研究发展趋势预测, 文字表述应具有前瞻性, 符合时代发展。首先, 要与科研、教育、医疗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与防病治病密切相连的同时, 还要让大众看得懂, 学得会, 用得上, 切合生活实际, 切合社会需求, 突出实用性。其次, 任何一条中医药信息必须把科学性放在首位, 即坚持科学性第一的原则。也就是说, 不管你把信息编写得多么优美, 讲得多么动听, 都不能背离科学的轨道, 如果失去了科学性, 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与价值, 而且会造成误导, 后果不堪设想。这就要要求信息作者旁征博引, 资料翔实, 证据确凿, 论说严谨, 科学规范, 语意标准。再次, 努力做好中医药文化的承载者与传播者, 坚持以人为本, 教育为基。面向大多数非医学信息群体, 编写既要保持中医药知识科学严谨, 又要考虑到体材通俗易懂, 雅俗共赏, 有可读性和趣味性, 要做到术语标准化, 内容科普化, 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产生巨大艺术感染力, 使其百看不厌, 百读不烦, 爱不释手, 弃之不舍, 从而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
7 人才培养, 创建学科团队
中医重传统, 重经典, 同时也尤其重创新。顺应天时, 加强人才培养, 与时俱进是中医之本性。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要不断地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在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人才、留住人才上制定长效机制。要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为员工提供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利用高年资员工的丰富实践经验与编辑特长, 采取“一帮一”扶助手段, 制定师带徒计划, 定期检查与考核, 带动年轻人更快进入编辑角色, 早日独立工作。选拔一些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扎实, 思想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科室骨干, 选派到国内知名的院校图书馆或信息科研机构进修学习。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培训措施, 搭建好成才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使之每一位骨干都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 具有较为果敢灵活的创新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 以及较强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多面手信息服务人才。同时培养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建设的学科带头人, 使其成为本领域内公认的学科代表, 出类拔萃, 学有专长, 术有公认;立足岗位、讲求科学、注重实效。充分贡献聪明才智, 以自身的榜样作用和组织能力带动一批人, 引领团队, 培养后继梯队, 拓展他们的专业视野, 共同打造一个多学科一体化的复合型创新团队大军[4]。
8 结语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是中医药学继承创新的灵魂和根本。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的“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 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 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此, 作为中医药信息的制作与传播者, 提高中医药信息数据标准化基础工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孟凡红, 万芳.我国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0, 17 (11) :3-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S].2012-12-30.
[3]严暄暄, 何清湖.中医应适当后现代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 (6) :3.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11
【摘 要】 目前,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跟随名老中医坐诊、研究中医古典医籍文献、开展相关科研为主,存在中医临证能力、西医学知识匮乏等不足,建议从加强中医临证能力、增加现代医学知识储备、改良科研内容等方面入手,改革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促进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R197.323.6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1-0146-01
我国于1978年首次招收中医药研究生,经过不断改革与发展,现今我国的中医药研究生培养事业已颇具规模,形成较为完善的学位培养制度。中医药研究生大概分为临床类与基础类,临床类培养以医院实习为主,而基础类培养,则多以跟师名老中医、钻研古代文献典籍、开展科研为主。临床类研究生在医院病房接受系统的西医学知识,中医药思维难免受到干扰与同化,而基础类硕士较易形成中医药思维与知识体系。故重视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培养,对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历史沿革
我国中医药文化已有几千年历史,历经各个历史时期仍流传至今,充分证明了它对人类健康事业的贡献。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师带徒形式,但是在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师承模式被现代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取代,变为以高中等院校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当代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两大特点,其既是中医药学教育与研究的基石,又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风向标[1],因而应重视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培养。
2 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培养类型
基础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跟随名老中医坐诊、研究中医古典医籍文献、开展相关科研为主。
2.1 中医跟诊型 中医跟诊型研究生跟随名老中医侍诊,与传统的师带徒模式比较相似,较少接触现代西医学知识,主要通过学习如何遣方用药,逐步提升中医临证能力,最终形成比较扎实的中医知识储备,为以后成为一位高素质的中医大夫做准备。这种培养模式,会导致学生现代西医学知识匮乏,毕业时就业范围相对狭窄,能开展的业务也比较局限,可能仅仅是在中草药房当坐诊医生或是自己开办中医诊所等。
2.2 研究文献型 研究文献型研究生一方面主要研究中医古典医籍医案,发掘古代医家积累数千年的智慧,并整理总结归纳,为我国中医药工作者深入学习提供捷径,促进临证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总结当代名老中医临床经验,运用比较专业的文献整理知识,将医家的毕生所学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方便其他中医药工作者参考与学习。研究文献型的研究生对文字的整合能力较强,同时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知识,毕业后可选择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或编辑期刊杂志等。但是容易学无专长,无论从事哪一方面工作,相对于专业人才,都会显得相对欠缺。
2.3 开展科研型 开展科研型研究生主要开展现代科学实验,诸如开展分子生物学试验研究蚤休抗肿瘤的机制、运用动物实验研究大黄蛰虫丸对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等。这种培养模式类似于西医基础学科,可掌握丰富的现代科学试验研究知识,形成一定的科研思维与素养,毕业后大多可独立开展科研活动,适合进入高等院校教研岗位或各类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就业面较广。但是,开展科研型研究生接触中医药知识较少,难以形成中医药思维,缺乏系统扎实的中医药知识。
3 讨论
如今,各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较大差异性,如何使研究生能够灵活运用中医知识遣药处方,继承发扬中医药的宝贵遗产,是需要社会、中医院校共同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对研究生的培养,应立足中医药事业的长足发展,体现中医院校的特色,具體做法如下。
3.1 加强中医临证能力 中医临证能力是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不管何种培养模式,都要把培养中医临证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不能舍本逐末,忽略对研究生中医临证能力的培养。在现行培养模式下,可给所有中医基础研究生安排跟师实习,使之具备基本的中医四诊及遣方用药能力。
3.2 增加现代医学知识储备 时下,西医学在我国已发展成熟,即使是中医从业人员,也需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所以,对中医基础研究生的培养,在保证对中医知识的掌握的同时,还应适当增加现代医学内容。
3.3 改良科研内容 中医科研与西医科研不同,对象不应是临床疗效确切的方药,而应挖掘新的有效方药,重在“挖掘”,而不是“验证”。可查阅典籍文献,筛选一定的方药为对象开展研究,尝试挖掘新的有效方药,为中医药的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4 小结
中医基础学科是当代中医药事业得以继承与发扬的重要保证,注重对中医基础类研究生的培养,是关系到中医药文化流传的大事。然而,时下中医基础类研究生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各高校培养水平参差不齐,尚缺乏成熟可借鉴的实践经验[2],需要所有中医药院校共同不懈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富文俊,曾蕾,史亚飞.中医药大学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4):701.
[2]司富春,许前磊,徐向宇.关于加强中医基础类研究生教育的思路和实践[J].中医学报,2010,25(147):350.
中医药基础论文 篇12
1 基础研究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风眩”等疾病的范畴。其发病多与素体、精神、饮食、劳欲等多种因素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位, 多数文献认为主要为肝、肾两脏, 病位在肝, 根源在肾。机体肝肾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 多夹风、夹痰、夹瘀[2]。
1.2 证候学的流行病学研究
对原发性高血压 (EH) 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 有助于揭示其证的实质, 指导临床治疗。蔡光先等[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 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EH的主要证候 (构成比>5%) 。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是EH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兼证候。
1.3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实质研究
1.3.1 辨证分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分期的关系
EH的中医分型与现代医学的分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EHⅠ期与肝阳上扰型、肝火亢盛型呈显著性相关, Ⅱ期与阴虚阳亢型、痰湿壅滞型呈显著相关, Ⅲ期与肾虚型、气虚血瘀型、阴阳两虚型呈显著相关[4,5]。
1.3.2 辨证分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
EH患者去甲肾上腺素 (NE) 含量高于正常组, 实证组高于虚证组, 且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的NE含量均高于阴阳两虚组 [6,7]。
1.3.3 辨证分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的关系
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中, RAAS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类中有特异性改变。EH患者阳亢组肾素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与正常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且肝阳上亢显著高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 提示中医辨证分析可间接评估患者的AngⅡ水平 [8]。
1.3.4 辨证分型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一氧化氮 (NO) 等能通过其各自独特的机制舒张血管, 使血压下降。EH患者血浆NO浓度依次为, 正常对照组>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阴阳两虚组, 除阴虚阳亢与痰湿壅盛组外, 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9]。辛效毅等[10]EH患者血浆ET水平呈阴阳两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上亢>正常对照组, 挟风、挟痰、挟瘀时ET依次升高明显。提示NO、血浆ET水平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1.3.5 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机体是通过调节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来维持正常动脉血压。EH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中Lapx和Gcv均较正常人减少, 且按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依次减少[11]。
1.3.6 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
高血压各证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各异, 表明不同的中医证型存在着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EH患者CH指标测定值结果为肝阳上亢组>阴虚阳亢组>正常对照组>肝肾阴虚组>阴阳两虚组 (P<0.05) [12]。
1.3.7 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与正常组对比, EH患者肝阳上亢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的三酰甘油 (TG) 均升高 (P<0.05) 。痰浊中阻组的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LDL-C/HDL-C升高 (P<0.01) [13]。说明高血压病患者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
1.3.8 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EH患者血胰岛素水平以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健康对照组依次递减 (P<0.05或P<0.01) , 实证组高胰岛素血症较虚证组为重[14]。
2 临床治疗研究
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西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 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仍未达到理想水平。中医药在这几方面的疗效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 清肝泻火法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以肝火亢盛显著, 治予清肝泻火, 散瘀利水, 以必通煎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9例, 临床降压疗效显效8例, 有效7例, 无效4例, 愈显率42.1%;临床症状疗效显效12例, 有效4例, 无效3例, 愈显率63.5% [15]。
2.2 平肝潜阳法
肝阳上亢证是原发性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的证候, 因此平肝潜阳法成为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最主要的方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68例, 基本痊愈15例, 好转5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9%[16]。
2.3 活血化瘀法
原发性高血压普遍存在“血瘀证”, 临床多用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用活血化瘀法为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 以桃红四物汤加减为基本方, 48例患者经 (1~3) 个疗程治疗后, 临床控制12例, 好转35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7.92%[17]。
2.4 燥湿祛痰法
痰湿互结者宜用燥湿祛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平肝化痰降压汤, 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7.5% (P<0.05) ;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95.0% (P<0.05) [18]。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既能较好控制患者血压, 并能较快缓解临床症状, 减轻靶器官损害。
2.5 泻下利水法
利水降压中药具有清除高血压患者体内水湿瘀积、通畅血脉、调节气血功能, 其中有些药物尚有降血脂、血糖功效, 且无西药利尿剂所引起的低血钾、高血脂、高血糖等不良反应。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 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FMD失调, 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治疗后患者FMD明显改善, NO水平升高[19]。
2.6 祛邪扶正法
祛邪扶正法适用于正虚邪实证。观察化瘀浊益肝肾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化瘀浊、益肝肾法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和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 而且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20]。
3 结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