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2024-08-17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通用12篇)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1

【摘要】由于中医院校与西医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同,西医学教学受到内容过多和学时有限以及学生学习目标、兴趣乃至学科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介绍两种学科的差别和各自的优势特点,改变学生认知方法,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和内驱力;重点突出西医学迅猛的发展与创新,提纲挈领地介绍西医诊断治疗技术,加强形象思维训练,注重功能模拟、直观教学以及教学的艺术性,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并在实践中理解西医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西医教学;教学方法

在我国,中医学的高等教育已经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其所寄予中医学的希望也逐渐提高,尤其是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医学已经逐渐显现出一些局限性。

与此同时西医学经历了百年的磨合及发展后,逐渐与现代科技有了完美的结合,所以中医学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在中医、西医院校中,其在教学目标方面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授的内容、形式便有所不同,对于中医院校来说,如何对西医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教学质量,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便针对这一问题做出如下探讨。

1 西医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分析

在对西医学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存在着以下一些较为常见的问题,比如在学生学习方面,对于西医学的理论体系在理解与认识方面便存在着一些难点,因为目前教学多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在学习目的方面便存在误区,所以学习热情较低;而在教师方面,则存折教学的内容及课时相对较少,教学方式、手段相对较为落后的缺点。

具体表现为:

1.1 教材落后 在教学教材方面,其编写较为落后,尤其是在西医的进展、疾病的治疗进展及产生机制等方面相对落后,同时因为中医院校中的教学教材多是根据西医教材进行编写的,所以教学内容便无创新点、无突出特点,过于陈旧,难以和临床治疗的发展现状相结合,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至学业结束,仍无法完全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及特点等。

1.2 课时少 在中医院校中的西医教学,课时相对较少。

一般情况下若对西医内科进行系统的讲解教学,那么两个学期加起来至少需要550课时,但是在中医院校中此学科却只排了90课时,这便导致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能挑选一下较为重要的疾病进行重点讲解。

但是由于西医的实践性较强,课时较少的化便难以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便导致学生在实践方面与临床现状严重脱节,使其在实际操作中,能力较低。

同时由于单纯讲解理论知识,无实践课程配合,课程则较为难以,在学生难以理解的情况下,更加缺乏趣味性,使得课堂效率较差,使得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1.3 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性 两者的产生有所差异,促进现代医学产生的是近代资本主义,促进中医学产生的是古代文学、哲学及天文学等,所以两者在根本上便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在理论体系方面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

对于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在西医课程开设前,其所学习的课程便是以中医为主的,所以开始学习西医学后,难免会使用一些中医观点来学习,但是由于两者之间难以完全对应,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脱节现象[1]。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2

关键词:肠梗阻,中医治疗

肠梗阻多因腹部手术损伤, 或实邪内积, 使肠体活动异常而搏结不通, 气机阻塞所致。以腹痛、呕吐、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本病多指西医学所说机械性肠梗阻 (含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等) , 是中医急诊外科常见病之一, 发病急剧, 病情多严重, 且并发症多, 有时造成诊治困难, 在中医外科临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祖国医学认为:大小肠功能是“泄而不藏”以通为用, 以“泄塞上逆”为病。六淫、七性、饮食不节均可引起腑气不通、阴阳关格、津液燥渴。糟粕痞结, 致使肠道阻塞、大便秘结不通致本病。兰州市中医院 (以下简称“中医院”) 中医急诊外科 (以下简称“外科”) 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现将外科采取针对性的中医辨证治疗肠梗阻的几点体会及难点分析浅谈如下。

1 诊断

1.1 病史

一般多有腹部手术病史, 或有狐疝, 或有腹内肿块癌瘤压迫、蛔虫搏结, 或为年幼、体弱, 或饭后或体位剧烈改变等导致肠梗阻。

1.2 主要症状

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腹痛、腹胀、呕吐、排气、排便减少或停止。

1.3 体征

腹部改变为主, 腹部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可有压痛, 可触及包块。叩诊鼓音, 听诊肠鸣音活跃, 有气过水声或金属声, 或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舌苔多厚腻或黄燥, 脉数等。

1.4 影像学检查

立体腹部平行或腹部CT扫描可见小肠、结肠、充气扩张, 可见液平面。具备两个主症以上, 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2 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依据辨证, 以通里攻下、活血化瘀、行气活血、攻补兼施为治则。

2.1 气机壅滞证

腹胀如鼓、腹中转气, 腹痛时作时止, 痛无定处, 恶心、呕吐, 无夭气, 便闭, 舌淡, 苔薄白, 脉弦紧。治宜行气导滞, 理气通便, 予“厚朴三物汤加减”治之:选用厚朴15g、生大黄15g、炒炽实15g、炒莱菔子12g、砂仁6g、川楝子10g、炙甘草6g等。水煎, 每日1剂, 分4次服, 3小时1次。

2.2 实热内结证

腹胀、腹痛拒按、口干口臭、大便秘结、或有身热、烦渴引饮, 小便短赤, 舌红、舌苔黄腻或燥, 脉滑数。治宜泄热倒泻, 通里攻下, 予“大承气汤加减”治之:选用生大黄15g、炒炽实15g、芒硝10g、厚朴15g、黄芩15g、延胡索10g、白芍9g、炙甘草6g等。水煎, 每日1剂, 分4次服, 3小时1次。

2.3 脉络瘀阻证

发病突然, 腹痛拒按, 痛无止休, 痛位不移, 腹胀如鼓, 腹中转气停止, 无夭气, 便闭。舌红有瘀斑、苔黄, 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 行气通便, 予“桃仁承气汤加减”治之:选用桃仁10g、丹参30g、当归10g、生大黄15g、炒炽实15g、厚朴15g、延胡索10g、白芍9g、炙甘草6g等。水煎, 每日1剂, 分4次服, 3小时1次。

2.4 气阴两虚证

腹部胀满, 疼痛忽急忽缓, 喜温喜按, 恶心、呕吐, 大便不通, 乏力, 面白无华, 或有潮热盗汗, 舌淡或红、苔白, 脉细弱或细数。治宜益气养阴, 润肠通便, 予“新加黄龙汤加减”治之:选用麻子仁20g、苦杏仁10g、生大黄15g、炽实15g、厚朴15g、太子参20g、生地20g、麦冬10g、当归10g、黄芪9g、甘草6g等。水煎, 每日1剂, 分4次服, 3小时1次。

3 体会

(1) 肠梗阻的腹痛以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纲领。临床上分气机壅滞证、实热内结证、脉络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四型, 是根据肠梗阻发生原因、所在部位、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运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而分的。因此在治疗时首先要依据临床分型, 分辨寒热的轻重、虚实的多少、气血的浅深进行辨证论治, 然后按正归型处方用药, 同时加强对并存病和并发症的治疗, 按型用药均能获得满意效果达到治愈。

(2) 肠梗阻乃因腹气不通, 胃失和降所致, 不通则痛, 不降则逆。肠为六腑之一, 六腑为传化之府, 司水谷的传送、消化、转输之职。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 实而不满, 动而不静, 降而不生, 以通降下行为顺, 以滞塞上逆为病。凡食积、热结、寒凝、虫阻或术后气血瘀滞等因素, 均可造成肠腑气机不利、通降失调、壅塞不通、血行瘀阻、传化失职、饮停肠间, 致为“肠梗阻”, 出现痛、吐、胀、闭等症。因肠腑气血痞塞不通, 则腹痛阵发;肠胃相连, 肠腑闭阻, 胃气上逆, 则呕吐频作;气机闭阻, 清浊不分, 升降失常, 肠内积聚气液则胀;气机不畅, 肠腑传化失司则便闭。在肠梗阻中, 大便闭结不通是本病的主要矛盾, 治宜通便为主, 方能达到早日康复。

(3) 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原则”以通腑泄浊为基本治法, 但其病机为脏腑气机阻滞, 病变的发展必然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瘀血阻滞, 引起肠坏死等病理变化。因此在治疗过程中, 即使是早期也适当加入活血化瘀的药物, 这有利于肠管壁血运的改善, 加强肠管的蠕动, 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预防肠管的坏死。

(4) 必须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在用药过程中如攻下不能成功, 腹部体征明显加重者, 应立即转入手术。

4 难点分析

4.1 治疗原则方面

肠梗阻的治疗, 以“动”为主线, 力争一个“攻”字, 立法、处方围绕一个“增”字 (即增加肠蠕动, 增加分泌, 增加排泄) , 采取主动进攻, 充分调动机体抗邪能力, 促进肠道功能早日恢复, 保持其畅通。治疗中一样不能忽视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及抗生素的应用。

4.2 治疗方剂的选择方面

可按上述辨证分型, 来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剂。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 抓住有利时机, 选择最佳治疗措施, 并不断的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才能有较满意的效果。

4.3 关于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1) 处理好动与静的关系 (通里攻下与胃肠减压) 不仅用中药的通里攻下, 又必须做好胃肠减压, 这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攻下是其主要方面, 中药的攻下, 可以增强肌体的新陈代谢, 使“闭”变“通”, 而胃肠减压, 一是为了增加胃肠道张力, 减少胃内容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减少其蠕动, 使机体及肠道得以休息, 以利功能恢复。在这两个方面, 以攻为主, 减压为辅, 合理配合, 一般在给药前应充分减压。

(2) 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攻与补) 治疗肠梗阻就是要使局部搏结不通, 气机阻塞的肠道恢复由“闭”变“通”, 但不能忽略机体全身, 更不能只着眼于局部的治疗, 而丢弃整体, 必须积极改善全身状况,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 才能以补助攻。

(3) 处理好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的关系。一方面掌握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适应证, 一方面要把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结合起来, 在辨证的基础上, 把握治标与治本的关系, 才能增强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梅, 马园.中医治疗肠梗阻的体会[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 2008, 4 (3) :284-285.

[2]张丽, 张洪林.中医对急性肠梗阻的治疗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1 (18) :2174-2175.

[3]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 (第七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492-1493.

夯实基础,突破难点 篇3

英语第一轮复习,无论采用什么形式,课本永远是第一位的。应坚持以教材为主。以课文阅读为主线,逐步消化其中的词汇知识,夯实基础,全面培养、提高英语听、读、写的能力。课文提供了大量熟悉的词汇、日常交际用语、语法和句型,有利于巩固所学语言,加深理解基础知识。利用每单元的语法复习课。将那些互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语法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条理化、规律化,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某些复杂的语法现象。使其在高三复习中进行第二次循环。这样,从根本上把握了重点内容,为以后的深入复习打下基础。

一、有效训练听力

听力的练习要在掌握相应的听力策略前提下做到持之以恒。练习听力的时候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学会预测,并做到边听边分析、综合,听力测试问题的类型一共就这几个类型:概括中心话题,推理判断,对谈话细节等问题要心中有数,对常考的谈话内容如打电话、买东西、看病、用餐、活动安排等要做到熟悉而不陌生。听力的提高不是一个早晨就能实现的,它是慢功夫,但是要经常听。肯定会有大的长进。其次听力训练要掌握相应的听力策略,用什么技能听懂什么。当听不懂时,要思考自己在哪些地方欠缺知识而不能听懂。同时还要适当训练短时记忆能力,短时记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应试能力。平时还可以多朗读,大声朗读,增加语音对脑子的刺激,使语音与单词成为一体,提高对语音的反应能力。

二、加强单项训练

要加强对重点单词、惯用语的学习。英语考试离不开对单词、惯用语的考查,同学们在平日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关注重点单词的学习。尤其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等常用词性用法的掌握,在日常学习中要善于积累,不断扩充自己的词汇量:对于名词,要注意一词多义的掌握:对于动词,既要注意单个动词的词义,更要注意积累由某一动词所组成动词词组的各类意义的掌握,如常见的动词:do,gp,have,hand,give,make,take,turn等的用法;拿动词go来分析,该词有“去”“持续”“工作”“动转”“流传”“变成”“习惯于某种状态”等多种含义,由其所组成的动词词组如go by(过去);go ahead(前进,进行);go down(流传):go in for(从事参加);go on(继续下去);go over(复习);go through(查阅,经历);go up(上升,上涨);go with(与……相配)等,同学们必须对这一词的词义,所组成短语全面掌握。

要尽可能扩充知识面,不断丰富对词、词组的掌握及运用:同时,在平日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用重点词、词组来造句或进行书面表达练习。这是高考单项选择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对此不可忽视。

三、熟练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不是单纯测试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能力,而是综合考查词汇知识、阅读能力以及运用逻辑推理、常识、情理、上下文等进行灵活推断的能力,也一直被认为是高考英语中难度最大、综合性最强、语言素质要求最高的题型。必要的练习是提高做题熟练程度的有效途径。做完形填空题时,首先看懂文章的第一句,接下来浏览全文,了解大意,然后边研读边根据上下文、逻辑、常识、词法知识等进行初步推测。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断后,再对照所给选项,找出其中与自己预测完全一致或相近的选项。若四个选项均与所预测答案相差甚远,应调整思路,再从新的角度进行推测。在这个过程中,应瞻前顾后,适时调整。最后应通读全文,从阅读的角度看文章是否通顺、是否合逻辑。

四、抓牢阅读理解

高考中阅读理解题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富有时代气息,语言原汁原味,以考查深层次理解为主。如主旨大意,猜测词义或句意,判断推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基本态度。文章题目等。

在平时训练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精泛结合、扩大视幅、不点读、不出声读、不过多回读;能根据上下文猜词、乐于分析长难句、坚持做好读书笔记、不断扩大词汇等。训练中要以限时阅读为主,把握好速度和准确度的关系。在做题过程中要逐渐做到:快读文章抓大意:回读文章对应答题。快读文章不仅容易获得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且可以减弱生词多对阅读的影响,所谓找对应就是在明确文章表达的中心后,带着问题回读文章,找到相关信息,把A、B、C、D四个选项逐个与原文对照,认真分析,通过排除或对比来获得答案。这样既能减少阅读量,又能减轻阅读压力,从而提高阅读的信心和效率。

五、提高写作水平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4

在历年考试中,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以藏象的题目数量最多,然后依次为病机、气血津液、经络、病因、阴阳五行、防治原则、绪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复习,因为考试形式为多选题,试题量大、覆盖面也较广,只有全面复习才能避免在常见内容上失分。同时还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因为大部分题目分布在重点章节及重点内容上,如藏象的试题占全部中医试题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就要求考生要对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征等内容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另外,今年第一次将针灸学列入中医综合考试范围,考生可以把这一部分与针灸学合并起来进行复习,以减少重复。还有一少部分试题,出在教材较为偏僻处,可以先在本书提供的题型训练中进行练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较少,历年考题中都有所重复,因而熟悉和了解往年试题对于提高考试成绩也有帮助。

第一章绪论新大纲考查范围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本章知识结构图

绪论概念及理论体系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温病学派: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代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复习提示

本章复习的重点在于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理解并具体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知识要点精讲:

(一)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三)历代经典或医家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和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难经》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为指导后世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编著,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著,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著,开创脏腑辨证。

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寒凉派,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用药以寒凉为主;②张从正,攻下派,主张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攻邪祛病为主。③李杲,补土派或补脾派,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以补益脾胃为主治病;④朱丹溪,养阴派,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

温病学派: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主张“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①人体是有机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5

确定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大体上有两个方面:一是依据解剖的大体部位。二是依据其生理活动的相对属性。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无论就其整体还是其部分而言,都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说明。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是阴阳保持协调平衡的结果。

阴阳还常用来区分人体内各种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物质,如把具有固护、温煦肌表作用的“卫气”叫作“卫阳”;把能化生血液、具有濡养作用的“营气”称之为“营阴”。营卫和谐则正常,营卫不和则病。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内阴阳之间的消长平衡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而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之一。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关系到人体的正气和邪气两个方面。正气,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及其对病邪的抵抗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损伤组织有修复能力等;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而这些又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1.阴阳偏胜(盛)“胜”是指邪气盛在。阴阳偏胜,即指阴邪或阳邪偏盛,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分析色泽、声息、症状、脉象和病变部位的阴阳属性

2.辨别症候的阴阳属性 在辨证中,一般首先以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作为辨证的纲领,而在八纲之中又以阴阳为总纲,即以阴阳统率表里、寒热、虚实。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理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孤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1.指导养生 注重养生是保持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而养生最根本的就是善于调理阴阳。

2.用于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促使阴平阳秘,就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6

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有两种状态:一种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由于细小分散,加之不停地运动,用肉眼难以看到,故称之为“无形”;另一种以凝聚在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的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体,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把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故有“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

(二)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通过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气化。

气的运动和气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化也就停止了。

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进而产生变化,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

(三)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每一物体都是相对独立的,物体和物体之间似乎没有联系,其实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着气。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成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中介。

(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难点梳理 篇7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理论的比较

1. 共同点

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 联系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 (自然选择学说) 为基础。

3. 不同点

(1) 达尔文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 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个缺点。

(2) 达尔文进化论是从个体水平研究生物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则强调群体的进化,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二、自然选择

指环境条件或其他生物对某种生物的选择。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 选择的对象

自然选择表面上是对一个个不同生物个体的选择, 实质上是对个体所包含的变异进行选择。从分子水平上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自然选择实质上是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进行选择, 从而改变着种群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2. 选择的因素

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因素很多, 其中一种或几种起主导选择作用, 如在干旱环境中水起主导作用。

3. 选择的手段

选择生存斗争。通过生存斗争使少数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下来, 从而完成一次对生物的选择。

4. 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 不适者淘汰。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传给后代, 使之得以积累和加强, 从而使生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 并朝着特定的方向进化发展, 久而久之, 便产生了适应环境的新类型。

三、几个重要概念的区分

1. 种群和物种

(1) 概念不同:略。

(2) 范围不同:种群是指较小范围内的同种生物的个体, 而物种是由许多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和种群组成的。判断时应清楚种群是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总和, 他们通过基因交流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物种的判断标准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且产生可育的后代, 不同物种不仅具有明显的形态差异, 而且不能交配, 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2.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每个群体中出现的比例, 基因频率=种群中该基因的总数/种群中该等位基因的总数。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突变、自然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等,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2) 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

3.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上的障碍, 使不同种群间的雌雄个体彼此之间不能相遇、交配, 如东北虎和华南虎。

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 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的现象, 如植物由于花期不同而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生殖隔离的类型如下:

(1) 生态隔离:由于食性、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点的不同, 使几个亲缘关系接近的群体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

(2) 季节隔离:又称时间隔离。生物一般都有一定的生育季节和时间, 如动物的发情期、交配期, 植物的开花期和授粉期等。如果同种群体间的生育季节和时间不同, 就会造成季节隔离或时间隔离, 阻止了基因的交流, 从而导致生殖隔离。

(3) 生理隔离:植物传粉后或动物交配后由于生理上的不协调而不能完成受精作用的现象。

(4) 形态隔离:主要指由于植物花的结构与传粉者的形态结构不协调而造成的交配受精障碍。

(5) 行为隔离:由于交配行为不同而使两个或几个亲缘关系相近的群体之间交配不易成功的隔离机制。

(6) 杂种不育:一种杂交后的生殖隔离机制。不同种生物受精后虽能形成合子, 并发育成成熟的F1杂种, 但杂种不能产生后代。如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子不能生育。因为马的染色体为64条, 驴的染色体为62条, 杂交后产生的骡的染色体为63条, 骡在形成生殖细胞时, 染色体不能正常配对 (即联会紊乱) 而不能完成减数分裂和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即精子和卵细胞) , 故不能生育。

上述各种类型的生殖隔离, 实质上都是隔离不同物种间的基因交流, 使各个隔离种群拥有较强的稳定性, 以保证在自然条件下各自朝着与环境相适应的方向发展。

4. 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

成人零基础素描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篇8

一、成人零基础素描教学的背景与特征

近年来,许多成人开始零基础学习素描,笔者分析了其盛行的背景。第一,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很多人成年之后依然有兴趣主动学习绘画(素描);第二,高校的学科布局调整,部分专业的新生是零基础状态,需要从头教素描;第三,大量的非艺术生普遍没有接触过素描,对绘画的概念十分模糊;第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美工和设计由团队分散完成,且有电脑辅助,造成了造型基础教学的差异化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很多学科、行业的部分基础技能逐渐淡化。例如:工業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有视觉传达等学科逐渐降低了纯手绘的门槛,不一定把绘图作为高考科目,但在高教阶段有培养需求。同时,从业者在实际工作中暂时无法完全抛弃手绘。在社会教育、非学历教育中,素描也是各类手绘的重要教学模块。

这里所讨论的零基础的成年人,具有如下特征:第一,不以升学为目的,真实的学习动机是出于兴趣或工作需要;第二,学员已经历过高中教育;第三,学员的学习动力不完全是兴趣和好奇心,有可能是硬性要求,例如,行业准入门槛,或者行业必备技能。

二、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一)认识误区与心理负担

当前大众对于素描有较大误区。许多人认为绘画的主要功能是视觉的愉悦,其存在的意义是小儿科的玩耍,未能认识到绘画是许多学科的基础技术。更有甚者,把“画得和真的一样”当作素描的唯一内涵与价值取向。

社会认知的不足,导致很多学生认为计算机可以胜任一切。殊不知,必须通过一定时间的素描学习,才能培养立体感、透视感及立体空间思维。所有的计算机软件和程序都只能帮助人们把图画得更快更准,却无法代替人脑进行造型创作。只有把空间和造型理解通透之后,用软件才能得心应手。

在这种误区笼罩下,很多学生在得知大一开设素描或者其他手绘课程时,表现出诧异和担忧。究其原因很复杂,综合说来,一是认为绘画需要较强的“天赋”,而自己可能“错过”了培养的关键期;二是很多学员的中小学美术课被占用或者被“砍掉”,认为自己掉队多年,担心跟不上;三是对于培养方案、课程目标、行业准入门槛不了解,误以为自己非要达到“专业水准”或者“画得很像”的“高手水平”,产生了恐惧。

(二)技术操作要领学习不到位

素描要依靠手、眼、脑的三方协作才能完成。成人零基础素描学习中,最显著的问题在手、脑协作上。很多技能需要“童子功”,也就是在幼年就开始培养肢体的肌肉记忆。公认的,体操、乒乓球等技巧性强的体育运动,以及钢琴、小提琴等手部动作复杂的器乐演奏,成年后才开始学就不易学精了。这些追求灵巧的运动,需要小肌肉群的锻炼才能协调,同时需要大、小脑的配合,人类普遍在幼年更容易培养这种综合协调性。绘画同样需要肌肉记忆。尤其是素描的手部动作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具体体现在徒手绘制较长的水平线、竖直线、曲线,以及相对均匀的排线等,素描的结构辅助线、轮廓线,以及明暗调子的刻画都离不开这些线条,离不开小肌肉群的联动。成人如之前没有经历过相对精细的手部运动训练,突然开始学习一门对灵巧性、精准度有要求的技术,短期难以适应,加上前文所述的认知误区和心理负担,常感到困难和急躁。

素描需要大脑的理性分析、感性判断与取舍,以及小脑对运动的协调配合,还需要一定的观察方法。这中间的机理相当复杂,受篇幅所限,在此不赘述。但应当看到,由于学科、行业需求的迫切性,短期把一整套观察、刻画的方法教授给学生,确实有较大难度。

另外,网络上的素描作品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但通过国内搜索引擎找到的作品不一定适合临摹,也不宜作为评判准绳。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素描的源流、脉络、主要教学体系等,很难短期让学生弄清楚。加上过往的种种误解,很多学生把类似于超写实的精细画作当成了典范,局限于描摹表现对象的轮廓和皮面上的黑白,却把结构、空间忽略了。

三、成人零基础素描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认知层面、心理层面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加强相关常识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另外,需要结合学科/专业介绍,对新学员专门进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的解读,让学员心里有底。

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应适当开设同步的美术欣赏课,一方面增强学员的整体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同时提高认识、激发兴趣、开阔眼界;另一方面,还需要适当补充一些理论知识,把素描的主要源流、不同教学体系的线索总结一下,结合名家作品的鉴赏与分析,可以弥补之前的认知不足,也能帮学员卸掉一部分心理包袱。上文说到网络资源杂乱,那么专业教师应当把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丢勒、荷尔拜因、康波夫、门采尔、安格尔、费钦的素描作品,以及列宾美院的长期素描作品拿出来作鉴赏、比较、分析,让学生向大师学习,走出认识误区。

解决技术难点主要分两个方面。首先是肌肉记忆的问题。拿上调子的排线来说,经过一定时间的用心练习和感悟,是可以增强的,因为有一个类似的参照——厨艺。掂大勺、切土豆丝这种技能,很多人都是成年之后才开始学习,但这并不妨碍很多年轻战士进入炊事班成为厨艺高手。素描无非就是控制好手部关节的运动,让铅笔尖在纸上的移动速度均匀,让笔尖来回摆动的频率和幅度接近,或者按要求进行有规律的变化。理解透了就不难。

其次是拉长线,这个难点归根到底还是规范性问题。多数新生习惯把写字的手势带到素描课上。写字手势,手指和笔尖距离太近,导致笔尖运动轨迹较短,而且这个轨迹明显以腕关节甚至指关节为圆心,这样画出的线自然又弯又短,画得还比较慢。以往传统素描教学的第一课是执笔姿势,就是强行要求在素描课上换个姿势拿笔,上臂带动前臂、手腕配合手肘,这样让笔迹的圆弧半径尽可能大,才能接近直线。教师必须讲清楚其中缘由,学生才能主动克服惰性和固有惯性动作而进行规范操作。

而观察方法的改善,应多运用“眯眼法”和“退远看”来强调整体印象和大关系。同时强调相对性原则,把体量、比例、倾斜率、弧度、明暗关系等各个要素纳入相对比较的方法中,例如:给景物组的块面进行亮度排序,这才能把观察、理解、表现统筹起来。

四、成人零基础素描教学的优势

尽管有上述种种问题,但成年人相对于少儿来说,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第一,成年人学习过中学阶段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有相似形的概念,懂得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的平行或垂直关系,经历过数学上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这对于空间理解很有帮助,会比少儿学得快。第二,成人的理解力、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智力水平、生活经验,以及对理论与现实的关系的理解等,强于少儿,同时可供教师讲述的方法更广、深度更大。第三,成人无升学负担,学习有明确目标驱动,且具备更多抗打击能力,学习应更刻苦。

(湖北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9

文/王学军

为了便于考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基础会计学的有关知识,根据自学考试的特点,笔者特撰写本文。

一、课程的性质及学习目的

基础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涉及会计、财政、税收、金融、保险、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基础会计学是应用性的经济管理学科,它阐明了基础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本课程以借贷记账法为中心内容,以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为框架,阐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基本原则、会计工作组织等理论问题,以及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考生能够了解基础会计学的课程性质、重要意义和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基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基础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的会计基础问题。

二、各章主要内容及重点、难点

第一章 总论

总论是全书的导言,通过本章的学习使考生对基础会计学有一个总括的概念,为以后各章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有:

1、会计的概念;

2、会计的对象;

3、会计的任务;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5、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6、会计核算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会计核算的七种专门方法的整体把握。本章的难点是: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尤其需要说明的是2004版新教材在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中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这个新的原则,而且对旧教材原有的会计核算的十三条基本原则的分类方法也重新调整,在应试前应给予必要的重视。

第二章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本章主要内容有:

1、会计要素;

2、会计等式;

3、设置会计科目;

4、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资产的概念、确认资产的条件以及资产按其流动性的分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和内容;收入、费用和利润的含义;会计等式以及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账户的基本结构。本章的难点是:六大会计要素的识别;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2004版新教材根据企业会计制度重新对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定义,需要准确地理解,比如对收入的定义就侧重于从“营业收入”的角度去把握。

第三章 复式记账

本章主要内容有:

1、复式记账原理;

2、借贷记账法。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复式记账的优点;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三要素;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本章的难点是:借贷记账法下的资产、成本、费用账户的基本结构;借贷记账法下的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账户的基本结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及会计分录编制的基本要领。2004版新教材在第43页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就是为什么我国各单位采用的记账方法都是借贷记账法,作为一个非常好的简答题目考点,请参考该页最后一个自然段。

第四章 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本章主要内容有:

1、工业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3、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4、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

5、产品销售业务的核算;

6、财务成果业务的核算;

7、资金退出业务的核算。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实收资本的核算;银行借款的核算;固定资产购入业务的核算;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业务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产品销售收入的核算;产品销售成本、税金及附加的核算;利润实现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本章的难点是: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借入、归还以及利息的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分摊以及核算、固定资产的成本构成与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核算、产品生产成本的项目构成以及成本计算;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的结算、发放、支用的核算;利润的计算与结算(甚至可以结合利润表);所得税核算的三个核心分录(计算、结转、交纳)。近年来,基础会计学的业务计算命题方式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就是由过去针对单笔业务考核会计分录,改为针对一类业务进行必要的计算考核组合式多个会计分录,希望广大考生在这个方面多下工夫。而且,虽然命题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本章的重要地位没有丝毫改变,可以不客气地说,如果本章没有扎实掌握,就没有必要走进考场。本章在实际试卷中会占据30到40分的地位,而且与其他章节联系紧密,是顺利通过基础会计学考试的关键。

第五章 账户的分类

本章主要内容有:

1、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识别;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的识别。本章的难点是:结算账户;跨期摊提账户、调整账户(特别是备抵账户)。本章业务计算题目可以结合第四章进行考核。

第六章 填制和审核凭证

本章主要内容有:

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4、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各自的含义和分类);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可以结合第四章的会计分录进行考核,设置可以在试卷上给出记账凭证的印刷文本,要求直接将有关业务填制在凭证内);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与审核;会计凭证的保管。

第七章 登记账簿

本章主要内容有:

1、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2、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3、账簿登记和使用的规则;结账和对账。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账簿的意义和设置原则;账簿按照用途和外表形式的分类;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总账的设置与登记;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红色墨水在账簿中的使用;错账的更正方法;结账和对账。本章的难点是: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更正错账的三种方法,这些难点都可以作为业务计算题目进行考核。

第八章 财产清查

本章主要内容有:

1、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2、财产清查的方法;

3、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银行对账以及未达账项的调节;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包括盘盈和盘亏在批准前与批准后的两步处理,认真体会“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运用,在考试时要尽可能写出其明细账户。针对本次考试,希望广大考生特别关注该类业务处理的会计分录以及“实存账存对比表的填写”。

第九章 编制会计报表

本章主要内容有:

1、会计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编制要求;

2、财务状况报表;

3、财务成果报表。

本章的重点内容有:会计报表的含义和作用;会计报表的前三种分类及其内容;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总账的设置与登记;明细账的设置与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红色墨水在账簿中的使用;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利润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利润分配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本章的难点是: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编制方法,尤其是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填写,有作为业务计算题目进行考核的可能。

第十章 会计核算形式

本章主要内容有:

1、会计核算形式的意义;

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

4、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

5、多栏式日记账核算形式;

6、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7、通用日记账核算形式。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以及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注意其“三点一范围”,即特点、优点、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十一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

本章主要内容有:

1、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

2、会计机构;

3、会计人员;

4、会计法规制度;

5、会计档案。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心得 篇10

我认为其重要原因是中医的理论整体性使然。因为并不是这些疾病只要杀死了寄生虫或者将某些传染源清除掉以后就能使身体马上回复到健康的阴平阳秘的状态,因为在这些疾病的发病的过程中已经造成了机体内阴阳脏腑气血的病理改变,所以中医还会在杀灭这些治病因素的同时,还要增加调理已经由于这些疾病导致的阴阳气血脏腑失衡的改变,从而来进一步扶正祛邪,尽快使机体康复。比如在治疗肠道寄生虫服用清除寄生虫的专用方剂的同时,还会从中医湿热生虫的病症辩证认识论上着手清热祛湿,用以调理机体。

再有就是,或者病变的体征表现正好就是这些疾病从健康发展到初病再到病情一步步严重的病理环境。如肠道寄生虫病的病症可见有湿热表现,或者湿热正好产生比健康状态更趋偏碱性或者偏酸性的肠道寄生虫优势生存繁殖环境,这同样也是机体调节或者说是正邪交争最终正不胜邪而发病的明显病症表现。所以,中医治疗此类疾病即从清除寄生虫卵入手又从调理机体阴阳脏腑扶正祛邪平衡阴阳提高机体机能入手。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11

关键词: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99

1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设计、生产过程的信息化,通过控制信息达到生产的自动化;另一部分是管理的信息化,建立管理信息系统(MIS)、办公自动化系统(OA)以及决策支持系统(DSS)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由若干个子系统进行支撑,确保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有正常运行的环境,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方案的中心思想就是“数字网络化”,通过对信息的“数字化”处理,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高效率,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高效、可靠、安全的处理平台,逐步实现企业多网合一。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中,主要包括了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安防系统、一卡通应用系统、机房工程、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电子会议系统等九大子系统,所有系统均采用了纯数字或数模结合的方式实现整个信息化基础设施系统的互连。主要针对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安防系统等相关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进行介绍。

1.1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是整个信息化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基础部份,对于网络平台的成功实施是否有着重要的关系,该系统按照结构化标准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工作区”、“水平区”、“干线区”、“管理区”、“建筑群”等,以利于结构化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单模或多模光纤,满足万兆主干网络要求;水平部份采用非屏蔽六类双绞线,满足千兆到桌面,并预留一定的升级带宽。

1.2 通信网络系统

通信网络主要涉及电话和计算机网络,采用完全基于IP的数据、电话融合IT解决方案,其主要特点:

1.2.1 高性能。主干网采用万兆光纤网络,提供可保证的服务质量和充足的带宽,具有数据、图像、语音等多媒体实时通讯能力,并采用三层及以上线速交换能力交换机,支持灵活的跨网络(主干、部门)的基于IP、端口、MAC地址的VLAN划分功能。

1.2.2 高可用性。为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在设备和技术上采用多种冗余方式,如核心层、关键的汇聚层采用设备冗余、电源、风扇冗余等;在技术上采用以太网链路聚合Link aggregation、多生成树协议MSTP、智能弹性架构技术IRF技术等,保证关键业务的不中断。

1.2.3 高安全性。在上行边界部署一体化防火墙,进行访问控制策略下发和防御;对无线终端接入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权限分配;在互联网出口配置防火墙及行为分析服务器,加强出口安全;根据各职部划分VLAN,加强内网安全管理。

1.3 安防系统

1.3.1 安防体系。安防系统采用从周界->园区->建筑内的三层纵深安全防范体系,对整个园区进行了防范功能的划分:最外围的以周界感应电缆及红外对射阻止非法的访问,同时通过停车场管理系统人防相结合过滤正常的访问;第二层以视频监控系统、巡更系统来掌握整个园区公共区域内的情况;第三层通过门禁系统、视频系统、巡更系统、红外报警系统来完成建筑内的安保要求。

园区安防系统划分为视频监控和防盗报警两大类,具有联动功能;视频监控采用IP监控解决方案,防盗报警采用IP联网报警方式。

1.3.2 视频监控系统。(1)视频监控系统结构:视频监控划分为公共区域安全监控和生产区域工业监控,所有摄像机全部采用IP摄像机,室外摄像机由于距离超远,采用光纤网络接入到监控网络中;(2)监控中心职能:监控中心是报警与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汇聚各种监控资源,将所需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进行编码和存储,并根据授权进行实时播放、检索和浏览,是实现互联、互通、互控和满足安全部门应用的共享平台。

2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存在的难点及问题分析

2.1 综合布线系统

对电子配线架的合理使用可以减少因信息点的调整,而造成综合布线系统校线和查线的巨大工作量,随着综合布线系统技术的持续发展,可以适当引入此项技术,可以满足信息化系统的系统管理员合理管理信息资源的需求,提高综合布线系统利用效率。

2.2 通讯网络系统由于采用的统一网管平台

而且所有终端网络设备均有同一厂家提供,网络稳定性及网络管理非常方便,对于后期升级扩展也比较有利。但由于厂家在无线网络设备领域设备研究还是存在一定问题,基于生产管理和日常管理需求的无线基础平台存在无线区域覆盖窄、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抗干扰能力差及无线网络交叉覆盖管理不到位,对于生产区域及办公区域相关无线网络的实际运用还存在一定问题,无法达到生产管理、工艺控制及现场管理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提高。

2.3 现在对于企业新建的工业园内的通讯网络架构的选择存在两种选择

三层网络结构和二层扁平化结构,其主要内容及优缺点:

2.3.1 三层网络结构:采取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三层网络架构设计。核心层交换机进行数据的高速转发;汇聚层交换机作为下端用户的网关,实现IP三层终结;接入层交换机进行用户接入控制等。

(1)三层架构网络的优点:架构相对简单清楚,主干光缆的布设路由简单,光缆使用量小;网络的造价成本相对的便宜;核心设备可集中放置,对于配套机房的造价相对较低;(2)三层架构网络的缺点:业务管理控制多在多台汇聚层设备上完成,对于配置及管理来说难度增大,不利于后期维护;一个业务功能需要多个业务层面共同配合实现,加大配置难度;企业园区网中设备,特别是边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降低,管理维护压力越来越大

2.3.2 二层扁平化网络结构。根据网络发展趋势,在新建园区网中,可以放弃三层设计方法,而選择更为精简的拓扑结构,即,将网络在逻辑上仅分为两层——业务控制层和宽带接入层,从而实现网络的扁平化。

(1)二层扁平化结构网络优点:由能力最强,功能最丰富的核心设备提供业务控制和管理;汇聚/接入设备,只提供基本的二层VLAN隔离功能不需支持新的业务和功能;由于配置和管理主要在核心设备完成,因此,网络更易于管理和维护;(2)二层扁平化结构网络优点:若在企业工业园区中采用二层扁平结构,由于园区建筑物多,面积大,导致光缆的布设路由复杂,光缆使用量加大;在企业的二层的扁平结构因采用多个核心交换机,接入层设备性能要求提高,导致造价会偏高;由于多台核心交换机分布不同的建筑物内,因此,需要在不同的建筑物内配套机房环境以保证核心设备的正常运行。

2.4 视频监控由于大规模采用IP数字摄像机,并且现在IP数字摄像机普遍升级后达到标清(720P)或者高清(1080p),单台摄像机的传输占用带宽在4M-8M,对于工业园区中大量IP数字摄像机的时图像传输过程中对于通讯网络带宽和负载的影响很大,需要在设计阶段进行充分论证,并提供分控中心存放图像,然后等网络闲时进行传输,避免对网络中正常业务使用的网络负载进行干扰也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旭,钟景华.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硬件基础设施建设[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06(08).

[2]马美珍.青海电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浅谈[A].2008年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8.

[3]王楠.新校区建设中信息化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2.

中医基础理论难点 篇12

关键词:会计思维,导入,账户,会计分录

技校生年纪较小, 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社会知识均有限, 学习目的不太明确, 这些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怎样处理这些矛盾呢?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一些方法。

1 上一堂会计思维导入课

很多学生对会计专业并不很了解, 学什么, 怎么学, 学会了要怎样都不清晰。针对这一情况, 我往往给学生上一堂会计思维导入课。课堂内容是这样的:

首先, 我们要向学生介绍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 让学生明白《基础会计》是专业基础课, 学不好会影响专业课的学习。

其次, 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使其明白学习目标。

说明本专业需要考的证:会计从业资格证, 初级会计师, 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 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并告知取得每种资格证后大致的年薪,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建议学生在校期间做好这样的学习规划:

第一学期, 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 为正式通过考试做好准备。第二学期确保通过从业资格考试并开始重点学习初级课程, 为考初级做准备。通过第二、三学期的准备, 第四学期冲击初级职称。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的学生, 必须了解《基础会计》专业知识。

2 运用案例教学让会计教学活起来

如用比喻教学法来解释“资本公积”, 她是不劳而获的 (外币折算差额, 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资本股本溢价) , 盈余公积是企业的积蓄。

营业外收入———某同学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了

其他业务收入———餐馆卖给养猪者的剩饭剩菜

主营业务收入———餐馆卖给人吃的美味佳肴

在讲授这些知识点时, 辅之以肢体语言, 抑扬顿挫地讲解, 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

最后注意知识的衔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用孟繁鑫的《基础会计》教材, 感觉这套教材在知识的衔接上做得挺好, 讲完一个会计要素, 马上给出适量的练习 (连线题) , 做到了讲练结合, 使学生学起来很轻松。后来的一些教材如李海波、张玉森的教材是课本和练习册分离的, 往往容易让老师忽视掉这样的练习, 给后面的会计分录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这里可以人为地在教完会计要素后做一个知识回顾,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 会计账户教学化繁为简

对初学者来说, 账户的记忆量是非常大的, 可用T型账户讲解账户。

4 会计分录中几个结转要重点讲解

结转这个词是会计专有的, 在不同的经济业务中有不同的含义, 把结转理解为分配、计算、计提、结算。如《基础会计》有如下几个结转:

(1) 结转入库材料的成本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2) 结转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4) 结转工资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5) 结转已销产品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6) 结转收入类账户

借:※收入

贷:本年利润

(7) 结转费用成本类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费用成本

(8) 结转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9) 结转“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 结转“利润分配”所属各明细账户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5 实践课教学

《基础会计》的实践课对初学者至关重要。教师要善于把实践中的处理描述得言简意赅。

比如, 会计凭证的教学, 收款凭证是红色的, 付款凭证是蓝色的, 转账凭证是绿色, 那么怎么记忆呢?

红色代表红红火火, 收到钱当然就用红色, 蓝色代表忧虑, 企业付钱了, 当然不开心, 所以用蓝色, 至于转账凭证, 它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 大家都不着急, 相当于上了绿色通道, 于是转账凭证是绿色。学生听到这里往往会哈哈大笑。

再比如错账的更正方法:

(1) 划线更正法总结为:划———改———盖。

(2) 红字冲销法, 两步骤:红字冲———蓝字改。

(3) 补充更正法:一步到位, 蓝字补充。

总之, 《基础会计》的教学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异常重要, 好的教学效果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会计的路上走得更远, 糟糕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厌恶会计, 从此一蹶不振。

参考文献

[1]张玉森.基础会计 (第三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高一理科生自我鉴定下一篇: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