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基础

2024-10-22

中医临床基础(共8篇)

中医临床基础 篇1

中医临床“三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

【A型题】

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太阳

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

B.阳虚阴胜

C.阳气暴脱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3.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A.心

B.肾

C.肺

D.三焦

E.脾

4.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

A.心

B.肺

C.肝

D.肾

E.胃

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

B.益火补土

C.泻南补北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

B.阴偏盛

C.阳偏衰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7.“胃之关”是指

A.脾

B.肛门

C.幽门

D.肾

E.贲门

8.“太仓”是指

A.脾

B.大肠

C.六腑

D.小肠

E.胃

9.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A.心

B.脾胃

C.膀胱

D.胃

E.小肠

10.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

B.气的固摄

C.饮食质量

D.脉道约束

E.血量充盈

11.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A.津液

B.精髓

C.血液

D.宗气

E.元气

1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脏

B.心主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脉相连

E.心志为喜

13.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A.心

B.肝

C.肺

D.肾

E.心包

14.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

B.血液运行

C.津液代谢

D.情志活动

E.消化机能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之谷气

C.宗气

D.元气

E.卫气

1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A.如衡

B.如雾

C.如沤

D.如露

E.如渎

17.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肾、心、肝、脾

B.心、肺、肝、肾

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

E.肺、脾、心、胃

18.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

A.小肠主分清别浊

B.大肠主传导糟粕

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

E.胃气主通降下行

19.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肾

B.肾与肝

C.肝与肺

D.肺与脾

E.脾与心

20.“罢极之本”是指

A.肾

B.肝

C.心

D.脾

E.筋

21.人体“气之根”是

A.肾

B.肺

C.肝

D.脾

E.胃

22.哪种气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A.营气

B.卫气

C.胃气

D.宗气

E.元气

23.哪些脏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A.胃肝心

B.肾心肺

C.肺肝脾

D.脾肾肺

E.心脾肺

24.下列哪项是气机升降之枢纽

A.脾胃

B.肝胆

C.脾肾

D.肝肺

E.肾肺

25.宗气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A.脾肺肾

B.脾肝心

C.脾胃肺

D.脾胃肾

E.脾肾肝

26.具有慓悍滑疾特性的气是

A.卫气

B.营气

C.宗气

D.真气

E.中气

27.宗气汇聚于

A.腹中

B.心中

C.胸中

D.气街

E.丹田

28.大汗之后形成气脱的病理是

A.气不摄血

B.津不化气

C.气不化津

D.气随津脱

E.气不摄津

29.与津液排泄障碍最相关的脏是

A.脾肾

B.肺膀胱

C.脾肺

D.肾膀胱

E.肺肾

30.与血液正常循行有关的两种力量应是

A.推动力与防御力

B.防御力与温煦力

C.推动力与温煦力

D.温煦力与固摄力

E.固摄力与推动力

31.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

A.孙络

B.支络

C.浮络

D.细络

E.别络

32.主司关节运动,联系四肢百骸的是

A.十二正经

B.十二皮部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E.奇经八脉

33.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

A.接肺经交大肠经

B.接三焦经交肝经

C.接胃经交脾经

D.接肝经交肺经

E.接肝经交三焦经

34.不分布于下肢的经络有

A.冲脉

B.任脉

C.阳跷脉

D.阴维脉

E.胃经

35.足厥阴肝经起于

A.大趾外侧爪甲端

B.大趾爪甲后丛毛处

C.大趾赤白肉际

D.第二趾甲后

E.足小趾端下

36.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之后,有一支脉与何经相并而夹脐上行

A.足阳明经

B.足厥阴经

C.足太阴经

D.足少阴经

E.足少阳经

37.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有

A.督任带

B.督冲带

C.督任冲

D.督任跷

E.督任维

38.有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和渗灌气血作用的是

A.奇经

B.十二经别

C.十五别络

D.十二经筋

E.孙络

39.“内燥”病变,多见于

A.肺肾三焦

B.肺脾肾

C.肺胃大肠

D.肝胃大肠

E.肺胃三焦

40.指出哪一项是火、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

A.易致痈疡

B.耗气伤津

C.生风

D.动血

E.易于挟湿

41.燥邪最易伤

A.心

B.小肠

C.肌腠

D.肺

E.胃

42.为外感病先导的邪气是

A.疫疠

B.风邪

C.火邪

D.湿邪

E·寒邪

43.湿邪致病,病程较长,缠绵难愈,这是由于

A.湿为阴邪,阻滞气机

B.湿性重浊,留滞机体

C.湿性粘滞,不易祛除

D.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E.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44.内寒主要与哪几脏有关

A.心肺肾

B.心脾肾

C.心肝肺

D.心肾肝

E.心三焦肾

45.最易导致疼痛的外邪是

A.寒邪

B.湿邪

C.瘀血

D.火邪

E.疫疠

46.温燥之邪多见于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初秋

D.秋末冬初

E.夏季

47.下列何气能全兼五气

A.寒

B.暑

C.湿

D.火

E.风

48.易损阳气,易袭阴位的邪气是

A.湿邪

B.寒邪

C.风邪

D.凉燥

E.暑邪

49.六淫中可直中少阴为病者是

A.燥邪

B.暑邪

C.湿邪

D.火邪

E.寒邪

50.凉燥发病多见于

A.冬秋之季

B.夏末秋初

C.春夏之交

D.秋中夏末

E.深秋近冬

51.水饮停于肠间,属于

A.痰饮

B.悬饮

C.溢饮

D.支饮

E.水湿

52.七情之中,易伤肺的是

A.怒

B.忧

C.思

D.喜

E.恐

53.与痰饮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心肝脾

B.肺脾肝

C.肺脾肾

D.心肾脾

E.肝脾肺

54.“大实有赢状”的病理机制为

A.邪气亢盛,正气不足

B.实邪结滞,气血不达

C.气血不足,运化无力

D.正气强盛,邪气有余

E.邪实正虚,虚实错杂

55.外感热病,高热、咳喘,烦渴,少气懒言,其病理变化属于

A.虚中央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实的病变

56.阳盛格阴系指下列何种病理

A.邪热内盛、复感外寒,内热外寒

B.阳热内阻,气机不达,胃浊上逆

C.热毒内盛,气随汗泄,阴气不守

D.阳热内盛,乘袭阴位,逼阴于外

E.热邪深入,阳气被遏,格阴于外

57.因热极深伏,阳热内结而出现寒象者,其病理变化属于

A.阳盛格阴

B.阳盛则阴病

C.阴盛则寒

D.阳虚生外寒

E.热极生寒

58.“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

A.正气不足,邪气亢盛

B.气血不足,运行无力

C.阴阳衰竭,外邪乘袭

D.正气不足,实邪积聚

E.实邪内聚,耗伤正气

59.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导致

A.阴阳偏衰

B.阴阳亡失

C.阴阳两虚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60.正气大虚,邪气不盛,疾病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谓之

A.正虚邪恋

B.邪正相持

C.正虚邪盛

D.正盛邪衰

E.邪正相争

61.脾气虚损,运化无力,导致水湿内停,其病理变化多属

A.虚中夹实

B.实中夹虚

C.由实转虚

D.因虚致实

E.真虚假实

62.五脏之中,最易出现阳气亢逆的是

A.肝

B.心

C.肺

D.脾

E.肾

63.亡阳迅速导致亡阴的主要病机是

A.阳不生阴

B.阳损及阴

C.阳不摄阴

D.由阳转阴

E.重阳必阴

64.“阳胜则阴病”是指

A.阳热亢盛,热极生寒

B.阳热亢盛,损伤阴液

c.阳热偏盛,阴寒内生

D.阴液亏虚,阳气上逆

E.阳热亢盛,外感寒邪

65.“吐下之余,定无完气”是指以下哪种病理变化

A.气不摄津

B.气不化津

C.津停气阻

D.气随津脱

E.津不化气

66.肺病最基本的病理变化是

A.肺气虚损

B.肺阴不足

C.气阴不足

D.痰浊阻肺

E.宣降失常

67.阴阳互损最易发生于

A.肾

B.肝

C.肺

D.胃

E.心

68.与“寒从中生”病理形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69.逆证候性质而治的治法称为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反佐法

E.攻邪法

70.塞因塞用治法适用于

A.虚实夹杂

B.真实假虚

C.表实里虚

D.真虚假实

E.表虚里实

71.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A.正尚耐攻

B.正不耐攻

C.邪不甚重

D.邪气过盛

E.正气强盛

72.用热远热,用寒远寒是指

A.因人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B.因地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C.因时制宜,慎用寒热药物

D.寒热夹杂,慎用寒热药物

E.虚寒不用寒药,虚热不用热药

73.阴盛格阳病变,治当

A.阳病治阴

B.热因热用

C.寒者热之

D.阴病治阳

E.寒因寒用

74.阳盛格阴病变,治当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热者寒之

D.寒者热之

E.寒因寒用

75.“阳中求阴”之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阴阳对立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

E.阴阳交感

76.因人制宜的原则应考虑病人的以下情况,但应除外

A.年龄

B.居处

C.生活习惯

D.性别

E.体质

【X型题】

1.按五行生克规律,针对肺肝脾三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而制定的相关治法有

A.佐金平木

B.滋水涵木

C.培土生金

D.益火补土

E.抑木扶土

2.以“比类取象”的方法对事物进行归类,属于土的有

A.六腑之胃

B.五方之牛

C.五志之思

D.六腑之胆

E.五味之酸

3.肝的藏血功能主要体现于以下哪些方面

A.调畅情志

B.调节血量

C.促进消化

D.贮藏血液

E.防止出血

4.与呼吸运动有关的A.肾

B.大肠

C.汗孔

D.小肠

E.肺

5.肾主藏精的功能关系到

A.生长发育

B.血液运行

c.女子月经

D.筋脉濡养

E.髓海充盈

6.与肾密切相关的有

A.脑

B.髓

C.胆

D.齿

E.骨

7.下列脏腑组织中,与女子胞功能密切相关的是

A.肝

B.肺

C.脾

D.肾

E.冲脉

8.有防止出血功能的脏是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9.与气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心

B.肝

C.小肠

D.脾

E.肺

10.气的主要生理功能有

A.宣发

B.温煦

C.固摄

D.防御

E.推动

11.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肺

D.脾

E.三焦

12.血液的生成与哪些脏腑有关

A.命门

B.肺

C.脾

D.胃

E.肾

13.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与“气”的哪些作用有关

A.推动作用

B.营养作用

C.温煦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14.起于胞中的经脉有

A.冲脉

B.带脉

C.任脉

D.阴维脉

E.督脉

15.循行于腹面的经脉有

A.足阳明经

B.足少阴经

C.足太阴经

D.任脉

E.足厥阴经

16.十二经脉中,会大椎、入缺盆的经脉是

A.手阳明经

B.手少阳经

C.足阳明经

D.手太阳经

E.足少阳经

17.经脉中上达巅顶的有

A.心经

B.肝经

C.胆经

D.膀胱经

E.督脉

18.湿邪的致病特点包括

A.易伤人体下部

B.病多缠绵难愈

C.易于阻滞气机

D.病多反复发作

E.易损脾阳

19.易耗伤人体津液的有

A.燥邪

B.过怒

C.火邪

D.暑邪

E.热邪

20.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A.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B.为阳邪,其性炎上

C.善行数变,病位不定

D.性干涩,易伤肺卫

E.易合邪为病,外感病之首

21.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的特点有

A.为阴邪、易伤阳气

B.性凝滞致气血不通

C.多见疼痛症状

D.常致多种热病

E.性收引致筋脉拘急

22.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其性炎上

B.性升散,易伤阳气

C.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D.发病急,病险急

E.火毒相结,易致肿疡

23.与痰饮形成相关的是

A.肾失气化

B.肺失宣降

C.脾失健运

D.胃失和降

E.三焦失于通畅

24.“过劳”主要包括

A.房劳过度

B.久卧少动

C.饮食过饱

D.劳神太过

E.劳力过度

25.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区性

D.相兼性

E.转化性

26.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发病急骤

B.病情较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E.易于流行

27.疠气又称

A.疫气

B.戾气

C.异气

D.毒气

E.乖戾之气

28.气逆病变最常见于

A.心

B.脾

C.肺

D.肝

E.胃

29.津液与气血的关系失调,主要的病理变化有

A.水停气阻

B.气虚津亏

C.气随液脱

D.津亏血瘀

E.津枯血燥

30.下列哪些治法属于反治

A.热因热用

B.寒因寒用

C.以通治通

D.以补开塞

E.反佐

31.因人制宜应考虑哪些因素

A.体质

B.年龄

C.性别

D.工作环境

E.生活习惯

【填空题】

1.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

是_____。

2.根据阴阳属性及可分性,五脏之中,脾为_____,肝为_____.

3.心火之气有余,既可乘袭______,又可反侮______。

4.滋水涵木法又称______法、______法。

5.脾的生理特性包括_____和______。

6.五脏化五液,其中心之液为_____,脾之液为____。

7.五脏与五体的关系:心主______,脾主______。

8.人身有“四海”,其中______为髓海,______为气海。

9.“血海”既指:______,又指_______。

10.肝肾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11.脾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12.肝肾之间的关系称______同源,又称______同源。

13.能行气血,司呼吸的气是______,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

14.血液的运行,津液的输布靠气的______作用,其无故流失是因为气的______作用减弱。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___气,又称______气。

16.津液的排泄途径,除呼吸、大便外,还有______、_______。

17.“气机失调”中气降太过上升不及者,称______,气的内外出入受阻,称______。

18.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______,与肢体寒温和活动关系密切的气是______。

19.“血为气之母”具体表现在______和______等方面。

20.津对气的关系,体现在_______、_______。

21.气对津的作用,除气能行津外,还能_______、_______。

22.十二经脉循环流注始于________,终于______经。

23.手太阴肺经起于______,于_____交手阳明大肠经。

24.称为“十二经脉之海”的是______,称为“五脏六腑之海”的是_______。

25.足阳明胃经接_______经,交_______经。

26.足少阴肾经起小趾下,于______交_______经。

27.分布于下肢的经脉中,交大椎、入缺盆的是_______、______。

28.连舌本,散舌下的经脉是______经,挟舌根两旁的经脉是______经。

29.与督脉会于颠顶的正经是______经和______经。

80.______经入上齿,_______经入下齿。

31.六淫中具有趋下特性的是_______,最易伤及人体下部的是_______。

32.寒邪易致疼痛,系因________、________所致。

33.燥邪最易伤的脏是_______,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

34.暑邪致病,最易损伤的物质是_______和_______。

35.六淫中易致气机阻滞的是_______邪,易致筋脉挛急的是______邪。

36.湿性粘滞,易伤______阳,而且病程_______。

37.情志伤脏,其中喜伤______,惊伤_______。

38.六淫之中称。百病之长”的是______,可全兼五气的是_______。

39.饮泛于肌肤称______,停于胸胁称_______。

40.气逆最常见于_______二脏和______。

41.气陷多由_______病变发展而来,尤其是与_______关系最为密切。

42.阳偏衰病变以______二脏为多见,尤其是_______。

43.阴偏衰病变以________二脏为多见,尤其是_______。

44.正治又称______,是逆着疾病的______而治的一种治法。

45.反治又称______法,是顺从疾病的_______而治的一种治法。

46.“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属于_______,“用温远温”、“用热远热”属于_______。

47.“以热治热”又称_______,用于治疗_______病变。

【是非判断题】

1.阴阳之间的转化属于阴阳运动的异常的变化。

()

2.肾病影响到肝脏,即是“母病及子”。

()

3.“泻南补北法”即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而确立的治疗方法。

()

4.相生即是指五行之间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

()

5.肺主呼吸之气,依赖于肺气宣发与肃降的协调运动。

()

6.肝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需要依赖肝的疏泄才能实现。

()

7.肺、脾、肾三脏均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而肾的气化则贯穿于整个水液代谢的始终。

()

8.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都可以归藏于肾。

()

9.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

10.肺气肃降能清洁呼吸道,且有助于大肠之传导。

()

11.气的固摄作用就是固护体内的阴液。

()

12.以水谷精微为主要物质来源而生成的气只有卫气和营气。

()

13.人体内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水谷精气。

()

14.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水液的总称。

()

15.具有主持全身津液代谢作用的是肾。

()

16.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过程需通过心肺作用才能完成。

()

17.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从胸腹走足。

()

18.经络系统具有协调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

19.通常所说的“十四经”,是指十二正经和奇经中的冲脉、带脉而言。

()

20.足厥阴肝经起于肝,布胁肋,止于目系。

()

21.经络有传导信息的作用,但不能传递病邪。

()

22.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称为六淫。

()

23.湿邪致病,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是由于湿性重浊的缘故。

()

24.“凉燥”多见于深秋近冬之时。

()

25.六淫邪气致病与季节变化有关。

()

26.燥邪最易伤津耗气。

()

27.最易伤及人体下部的邪气是寒邪。

()

28.六淫致病与工作环境无关。

()

29.风邪袭表导致汗孔开张而汗出,是因风性善行之故。

()

30.寒、湿邪气只伤阳气,不能化火。

()

31.火邪伤人,不导致瘀血形成。

()

32.七情致病不一定直接伤及脏腑。

()

33.饮食失宜,可致聚湿生痰。

()

34.瘀血与血瘀都是病理产物。

()

35.瘀血日久不去可以影响血液的生成。

()

36.血热可致迫血妄行使血行加速,亦可使瘀血形成。

()

37.气郁不仅可以化火,也可导致痰郁、湿郁、食郁、血郁等。

()

38.虚实病理的形成,取决于感邪的轻重。

()

39.虚中夹实属于虚实错杂病理。

()

40.“阳盛则阴病”,主要是指阴虚阳亢而言。

()

41.一般而言,亡阳迅速导致亡阴,主要是因阳不生阴所致。

()

42.气虚亦可导致气逆病变。

()

43.肝是最容易出现气逆病变的脏之一。

()

44.津液耗损可以导致血瘀病变。

()

45.肺气不利和肺气虚损均可致痰饮内生。

()

46.五脏之中,肝阳最易亢逆。

()

47.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

()

49.气随血脱可以形成气血两虚。

()

50.内燥病变常见于胃。

()

51.内湿较盛者,一般不易再感外湿。

()

52.血虚者亦可化生内风。

()

53.吐下之后,津液亏损,亦能形成血瘀病证。

()

54.反治法不属于治病求本法则的范畴。

()

55.“热因热用”属于正治法之一。

()

56.标本均不太急的情况下,应当采用缓则治本的方法。

()

57.《内经》所谓“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就是指治病用药要因时制宜。()

【名词解释题】

1.五行制化

2.滋水涵木

3.培土生金

4.阴病治阳

5.阳病治阴

6.泻南补北

7.胃主通降  8.封藏之本

9.先天之本

10.治节

11.喜燥恶湿

12.娇脏

13.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肝肾同源)

14.水谷之海(太仓).

15.七冲门

16.燥湿相济

17.气海

18.气化

19.气机

20.宗气

21.阴脉之海

22.阳脉之海

23.十二经别

24.一源三歧

25.辨证求因

26.百病之长

27.六气

28.伤寒

29.中寒

30.瘀血

31.阳盛则热

32.阴盛则寒

33.阳虚则寒

34.阴虚则热

35.气机失调

36.阴盛格阳

37.阳盛格阴

38.逆治

39.从治

40.阴中求阳

41.急则治标

参考答案:

【A型题】

1.B

2.A

3.B

4.C

5.B

6.C

7.D

8.E

9.B

10.B

11.C

12.C

13.A

14.A

15.D

16.C

17.A

18.A

19.C

20.B

21.A

22.E

23.D

24.A

25.C

26.A

27.C

29.E

30.E

31.A

32.D

33.B

34.B

35.B

36.D

37.C

38.C

39.C

40.B

41.D

42.B

43.C

44.B

45.A

46.C

47.E

48.A

49.E

50.E

51.A

52.B

53.C

54.B

55.B

56.E

57.A

58.B

59.C

60.A

61.A

62.A

63.C

64.B

65.D

66.E

67.A

68.E

69.A

70.D

71.A

72.C

73.B

74.E

75.B

76.B

【X型题】

1.ACE

2.ABC

3.BDE

4.ABCE

5.ACE

6.ABDE

7.ACDE

8.AC

9.DE

10.BCDE

11.BCDE

12.BCDE

13.ACDE

14.ACE

15.ABCDE

16.ABCDE

17.BDE

18.ABCDE

19.ACDE

20.ACE

21.ABCE

22.ACE

23.ABCE

24.ADE

25.ABCDE

26.ABCDE

27.ABCDE

28.CDE

29.ABCDE

30.ABCD

31.ABCE

【填空题参考答案】

1.前半夜;下午

2.阴中至阴;阴中之阳

3.肺金;肾水

4.滋肾养肝;乙癸同源

5.主升;喜燥恶湿

6.汗;涎

7.脉;肌肉

8.脑;胸中

9.肝;冲脉

10.精血互生;藏泄互用

11.先后天关系;水液代谢

12.肝肾;精血(乙癸)

13.宗气;营气

14.推动;固摄

15.元;原

16.排汗;排尿

17.气陷;气闭

18.营气;宗气

19.血能化气;血能载气

20.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21.生津;摄津

22.手太阴肺;足厥阴肝

23.中焦;食指桡侧端

24.冲脉;冲脉

25.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经

26.胸中;手厥阴心包经

27.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28.足太阴脾;足少阴肾

29.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

30.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

31.湿邪;湿邪

32.寒性凝滞:寒性收引

33.肺;津液

34.气;津液

35.湿;寒

36.脾;缠绵

37.心:心

38.风邪;风

39.溢饮:悬饮

40.肝肺;胃

41.气虚;脾气亏虚

42.脾肾;肾

43.肝肾;肾

44.逆治;证候性质

45.从治;假象

46.反治;因时制宜

47.热因热用;阴盛格阳

【是非题判断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中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即生中有克(化中有制),克中有生(制中有化),从而维持和促进事物的相对平衡和发展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克互用关系,谓之五行制化。

2.滋水涵木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之一,即滋养肾阴以养肝阴,又称滋肾养肝法,乙癸同源法。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3.培土生金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之一,即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肺气虚之证。

4.即补阳是指阳气虚衰不能制阴而致阳虚阴盛的虚寒证(即阴病),治疗上当温补阳气(即治阳),以制阴寒的一种治法。亦即王冰所释“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意。

5.即补阴是指阴液亏损不能制阳而阳相对亢奋的虚热证(即阳病),治当滋阴壮水(即治阴),以抑制阳热之亢的一种治法,亦即王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说。

6.根据五行相克关系确立的治法之一。所谓“泻南补北”是指泻心火滋肾水的一种治法,又称泻心补肾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心肾不交证。

7.饮食物经胃的初步消化再下行于小肠,小肠分清别浊后,其浊者下移于大肠,而大肠主津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这种由胃而小肠而大肠乃至排泄于体外的功能活动,称为胃主通降。胃的通降作用还表现在与脾主升清的相互协调,升降相因,从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

8.肾内藏真阴真阳,肾阴(肾精)充则化源足,肾阳(命火)旺则生命力强。故肾之真阴宜藏而不宜泄;肾之真阳,宜潜而不宜露。肾的封藏作用主要体现在藏精、纳气、司二阴开合及固胎等方面。

9.由于肾所藏的先天之精,是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而与生俱来,为人体生命的源泉。加之,先天之精得到后天之精的充养而产生的“精气”这种物质。是人体脏腑阴阳的根本,其盛衰,直接和人的生长、发育、衰老,与生殖繁衍能力有关,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10.肺的功能之一。肺主治节,实际上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调节人体的呼吸运动,使之有节奏地一呼一吸;二是随着肺的呼吸运动,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使全身气机得以调畅:三是通过呼吸机能,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四是通过宣降协调运动,促进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11.脾主运化水湿,为“太阴湿土”脾虚失运则易于生湿,湿盛则又易困脾而阻碍运化,因湿得燥则能化,所以说脾喜燥。而湿邪过盛又最易伤及脾阳,使脾失健运,故说脾恶湿。

12.指肺。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直接相通,易受外邪侵犯。而且肺为清虚之脏,喜洁净不容异物,“一物不容,毫毛必咳”,故说肺为娇脏。

13.脏腑与五行相配,乙属肝木、癸属肾水。生理上,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互化,这种相互滋养的关系,称为肝肾同源、“乙癸同源”。

14.指胃。因胃是接受、容纳并腐熟饮食水谷的主要脏器,故称“太仓”、“五谷之腑”。

15.“七冲门”见于《难经[Ⅱ马十四难》,是指整个消化系统中七处要冲、关隘。即“飞门”为口唇,“户门”为齿,“吸门”为会厌,“贲门”为胃上口,“幽门”为胃下口,“阑门”为大小肠连接处,“魄门”为肛门。

16.脾胃关系之一。脾主运化水湿,为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胃为阳明燥土,喜润恶燥。两者结合,则脾得胃燥而不湿,胃得脾湿而不燥,从而保证脾胃正常纳运。

17.气海有上、下气海之分,膻中为上气海,为宗气汇聚之所,其下丹田为下气海,为男女精气汇聚之处。

18.所谓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升降出入)面产生的各种变化,包括精、气、血、津液以及尿液、汗、泪、涕、唾等各自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变。气化的形式分两种:一是同化,即促使饮食物转化成精微,然后再化生成精、气、血、津液等人体所需的物质;二是异化,即将机体利用后的浊物以及组织中的废物,变成糟粕而传送到有关器官组织中,分别排出体外。如果气化作用失常,则可饮食物的消化呼收和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同时亦影响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从而发生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19.气机指气的运动,其运动形式为升、降、出、入: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各种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的出入运动。所以说,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

20.宗气是由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形成的气,宗气积于胸中,有助肺呼吸和助心行血的作用。

21.指任脉。循行于胸腹部正中。任脉与手足三阴经相联系(两阴接胸腹),具有调节全身阴经气血的作用。

22.指督脉。循行于腰背正中。督脉下手足三阳经均相联系(六阳经会大椎)起着调节一身之阳经气血的作用。

23.是十二经脉别行分出,循行于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它除了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两经的联系外,还能联系十二经脉所不能到达的器官与形体组织。

24.任、脉、冲三脉均起于胞中,谓之“一源”,“三歧”指三脉分道而行,即任脉行于前,经腹胸而上;督脉行于后,经腰背而上;冲脉则分为三支。

25.是中医认识病因的一种特殊方法。它以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分析症、证以推求病因。

26.指风。风邪四季皆有,可全兼五气,易与它邪合而为病,且常为外感病的先导。

27.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的重要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又称“六元”,一般而言对人体无害。

28.指外寒伤及肌表,卫阳郁闭,肌腠闭塞,以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表证为特征,亦称太阳伤寒。

29.指寒邪直接入里及内脏阳气者。若直伤于肺,则见咳嗽痰多、痰稀色白等症;若伤及脾胃,则纳运升降失常,见脘腹疼痛,吐泻清稀等症。

30.又称蓄血、恶血、败血、胚血。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的血液,均称为瘀血。

31.指邪热亢盛,简称“阳盛”。阳盛的病理特点,主要为阳热亢盛,但阴液尚未虚衰,表现以壮热,口渴,心烦躁动,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为特征的“实热”病变。

32.指阴寒过盛,简称“阴盛”。其病理特点主要是阴寒过盛,阳气未衰,水湿增多,表现以恶寒,蜷缩,四肢厥冷,大便稀泻,小便清长为特征的“实寒”病变。

33.指阳气亏虚,脏腑失于温煦,代谢活动减弱,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称简“阳虚”。阳虚的病理特点是: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偏盛的“虚寒’’病变。以脾、肾两脏为多见。

34.简称“阴虚”。阴虚的病理特点是:阴液不足,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病变。以肺、肝、肾三脏为多见。

35.指导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包括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36.阴阳格拒的病理变化之一是指阴寒过盛,将阳气格拒于外而出现的内真寒外假热的病变。如阴寒内盛发展到严重阶段,在表现有四肢厥冷、下利清谷、脉微等症状的同时,又见身反不恶寒(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

37.阴阳格拒的病变之一是指阳邪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闭郁于内,不能透达于外而出现热极似寒病变。如阳热极盛时,在表现有心胸烦热、口干舌燥等症的同时,又见阳极似阴的四肢厥冷。

38.又称“正治”即逆其证候的性质而治,也就是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法来治疗的一种方法。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等等。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39.又称“反治”即顺其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药物性质与疾病假象一致。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不一致的病证,如热因热用,寒用寒用等等。但究其实质,仍是针对疾病的本质而治。

40.是指治疗阳虚证时,根据阴阳互根原理,在助阳药物中,适当佐以滋阴之药,便称为“阴中求阳”,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41.急则治标是指当标病甚急,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即标病成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当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如大出血的病人先止其出血等。

中医临床基础 篇2

1 基础研究

1.1 病因病机的认识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风眩”等疾病的范畴。其发病多与素体、精神、饮食、劳欲等多种因素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位, 多数文献认为主要为肝、肾两脏, 病位在肝, 根源在肾。机体肝肾阴阳失调为主要病机, 多夹风、夹痰、夹瘀[2]。

1.2 证候学的流行病学研究

对原发性高血压 (EH) 的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研究, 有助于揭示其证的实质, 指导临床治疗。蔡光先等[3]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 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肝肾阴虚以及肝风上扰是EH的主要证候 (构成比>5%) 。痰浊中阻和瘀血阻络是EH与体质及并发症密切相关的常见或相兼证候。

1.3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的实质研究

1.3.1 辨证分型与原发性高血压分期的关系

EH的中医分型与现代医学的分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EHⅠ期与肝阳上扰型、肝火亢盛型呈显著性相关, Ⅱ期与阴虚阳亢型、痰湿壅滞型呈显著相关, Ⅲ期与肾虚型、气虚血瘀型、阴阳两虚型呈显著相关[4,5]。

1.3.2 辨证分型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关系

EH患者去甲肾上腺素 (NE) 含量高于正常组, 实证组高于虚证组, 且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的NE含量均高于阴阳两虚组 [6,7]。

1.3.3 辨证分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RAAS) 的关系

在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研究中, RAAS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类中有特异性改变。EH患者阳亢组肾素 (PRA)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与正常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且肝阳上亢显著高于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 提示中医辨证分析可间接评估患者的AngⅡ水平 [8]。

1.3.4 辨证分型与血管活性物质的关系

一氧化氮 (NO) 等能通过其各自独特的机制舒张血管, 使血压下降。EH患者血浆NO浓度依次为, 正常对照组>肝火亢盛组>阴虚阳亢组>痰湿壅盛组>阴阳两虚组, 除阴虚阳亢与痰湿壅盛组外, 其余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9]。辛效毅等[10]EH患者血浆ET水平呈阴阳两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肝阳上亢>正常对照组, 挟风、挟痰、挟瘀时ET依次升高明显。提示NO、血浆ET水平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1.3.5 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机体是通过调节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来维持正常动脉血压。EH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中Lapx和Gcv均较正常人减少, 且按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依次减少[11]。

1.3.6 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

高血压各证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各异, 表明不同的中医证型存在着不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EH患者CH指标测定值结果为肝阳上亢组>阴虚阳亢组>正常对照组>肝肾阴虚组>阴阳两虚组 (P<0.05) [12]。

1.3.7 辨证分型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与正常组对比, EH患者肝阳上亢组、阴虚阳亢组、阴阳两虚组的三酰甘油 (TG) 均升高 (P<0.05) 。痰浊中阻组的TG、低密度脂蛋白 (LDL-C) 、总胆固醇 (T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LDL-C/HDL-C升高 (P<0.01) [13]。说明高血压病患者常合并脂质代谢紊乱。

1.3.8 辨证分型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EH患者血胰岛素水平以痰湿壅盛、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健康对照组依次递减 (P<0.05或P<0.01) , 实证组高胰岛素血症较虚证组为重[14]。

2 临床治疗研究

长期服用抗高血压西药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 对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仍未达到理想水平。中医药在这几方面的疗效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 清肝泻火法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以肝火亢盛显著, 治予清肝泻火, 散瘀利水, 以必通煎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9例, 临床降压疗效显效8例, 有效7例, 无效4例, 愈显率42.1%;临床症状疗效显效12例, 有效4例, 无效3例, 愈显率63.5% [15]。

2.2 平肝潜阳法

肝阳上亢证是原发性高血压各期及不同病程中构成比最高的证候, 因此平肝潜阳法成为中医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最主要的方法。运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68例, 基本痊愈15例, 好转5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9%[16]。

2.3 活血化瘀法

原发性高血压普遍存在“血瘀证”, 临床多用活血祛瘀的方法治疗。用活血化瘀法为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 以桃红四物汤加减为基本方, 48例患者经 (1~3) 个疗程治疗后, 临床控制12例, 好转35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7.92%[17]。

2.4 燥湿祛痰法

痰湿互结者宜用燥湿祛痰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0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平肝化痰降压汤, 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97.5% (P<0.05) ;降压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95.0% (P<0.05) [18]。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既能较好控制患者血压, 并能较快缓解临床症状, 减轻靶器官损害。

2.5 泻下利水法

利水降压中药具有清除高血压患者体内水湿瘀积、通畅血脉、调节气血功能, 其中有些药物尚有降血脂、血糖功效, 且无西药利尿剂所引起的低血钾、高血脂、高血糖等不良反应。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治疗高血压病患者, 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存在FMD失调, 用化湿利水泄浊合剂治疗后患者FMD明显改善, NO水平升高[19]。

2.6 祛邪扶正法

祛邪扶正法适用于正虚邪实证。观察化瘀浊益肝肾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化瘀浊、益肝肾法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和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水平, 而且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20]。

3 结 语

中医临床基础 篇3

【关键词】 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中医临床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R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5-0033-02

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三者皆为中医经典,充分反映中医特质。它们作为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课程,既有中医基础理论的特点,又有临床的内容,能够从理、法、方、药各方面指导临床实践,对于培养学生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提高中医临床技能及临床疗效,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三门课程是提高中医临床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必修课程,一直作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因此,为了提高三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我院中医临床基础教学团队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和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多年来,我们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多方位、多层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把握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内涵和特质。

1 “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相对于单一、封闭、缺乏活力的传统课堂授课而言,它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的开放和外向发散[2],它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学生为本。因此,开放式教学法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创建多维的开放式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开放的、向外发展的学习空间,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活力,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之思维、心态处于开放状态,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我们运用的“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是一种集“学生门诊—网络平台—知识竞赛”于一体的教学形式。此教学法为学生创建一个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更快、更好地建立中医辨证论治思维,提高中医临床技能及临床疗效,并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2“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在中医临床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2.1 开展真实生动的“学生门诊”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需要早临床、勤临床。中医临床基础课程中论述了临床各种疾病的诊治,蕴含医家丰富的临床经验,处处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如若只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就会使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显得枯燥无味、纸上谈兵,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理论联系临床实际,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我教学团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学生门诊”实践活动,即先由任课教师临床示教,再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门诊跟师见习,掌握接诊的常规步骤和方法,继而组织学生开展“学生门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当“医生”为生病的同学诊治疾病,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通过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病情资料,把握主症、病机,进而确定治法、方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诊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真实生动的临床尝试,亲身体验中医诊治疾病的特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进其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培养其辨证论治思维,训练学生的中医基本诊疗技能。

2.2 搭建开放的、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 自2007年以来,我们就积极利用网络技术,以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为依托,构建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开放式平台,为学生搭建一个开放的、自主学习的网络资源共享平台。2007年《金匮要略》申报为校级重点课程,2009年《温病学》申报为省级精品课程,2012年《伤寒论》申报为校级重点课程,从而实现了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全部、全面的网络建设。此开放式平台实现了每门课程的课程介绍、授课教师、本课程发展历史、特色、知识模块、教学大纲、授课教案、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和录像、参考资料、参考试卷和答案等资源的充分共享。值得一提的,网络平台共享了我们自主研制的适合五年制中医本科学生使用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全套多媒体教学课件及手机题库,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系统的教学资源,极大的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自学能力。学生毕业后亦可通过此平台开展继续教育,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另外,此平台还设有师生交流互动空间,方便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和难题,为学生开放、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2.3 开展形式多样的“知识竞赛”活动 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学习,离不开经典原文的理解和背诵,但是这些条文古奥难懂,不易学习,学生极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为激发学生对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氛围,寓教于乐,寓学于乐,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经典知识竞赛”。或以传统方式的问答、抢答;或以计算机为载体,开展网络答题;或进行经典原文吟诵。不断强化中医经典知识的记忆,加深印象。尤其是经典原文的吟诵,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形式并非经典原文的简单背诵,而是将经典原文的理解与表演艺术有机结合。如有学生在表现小柴胡汤证原文时,采用医生诊治病人,师傅和徒弟一问一答的形式将小柴胡汤证的主症、病机、治法、方药完整诠释,为我们再现一个生动,鲜活的“张仲景式”诊治过程。这一竞赛形式有助于学生对经典原文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由被动接受转化为内在深化。

3 思考

笔者通过开展集“学生门诊—网络平台—知识竞赛”于一体的“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为学生创建了一个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情境,将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从多个支撑点上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和不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潜移默化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彰显其积极促进作用。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和任教老师开展相关学术讨论,主动学习的意识加强;从课程期末考试“病案分析题”解答情况来看,学生综合运用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理、法、方、药,辨证论治能力较以往有所提高,对原文理解更加深刻到位;学生临床跟师的积极性高涨,学习中医的信心显著提高。“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教学中运用,正是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顺应中医人才知识结构构建的基本规律,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彰显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学术内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此教学法的开展,教师得到培养和锻炼,教学水平有所提高,体现了教学相长的良好势头。为此,我教学团队申报的“中医临床基础课程开放式教学的实践”荣获我校2012年高等教育成果鼓励奖。

但是,“三维立体开放式”教学法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若能建立一个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搭建更加便利的网络资源平台、改进更为喜闻乐见的竞赛形式和扩大学生参与面等都将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也将是我教学团队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刘兰林,李洪涛.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定名及学科建设的思考[J].中医教育,2000,19(6):10-11.

[2]齐美云.开放式教育与创新学习的思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19(3):80-81.

中医临床基础 篇4

在历年考试中,中医基础理论试题以藏象的题目数量最多,然后依次为病机、气血津液、经络、病因、阴阳五行、防治原则、绪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全面复习,因为考试形式为多选题,试题量大、覆盖面也较广,只有全面复习才能避免在常见内容上失分。同时还要注意突出重点、难点。因为大部分题目分布在重点章节及重点内容上,如藏象的试题占全部中医试题的三分之一左右,这就要求考生要对脏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特征等内容全面地掌握和理解。另外,今年第一次将针灸学列入中医综合考试范围,考生可以把这一部分与针灸学合并起来进行复习,以减少重复。还有一少部分试题,出在教材较为偏僻处,可以先在本书提供的题型训练中进行练习。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较少,历年考题中都有所重复,因而熟悉和了解往年试题对于提高考试成绩也有帮助。

第一章绪论新大纲考查范围

1中医学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的主要贡献。

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

本章知识结构图

绪论概念及理论体系

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六经辨证纲领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提出三因学说

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开创了脏腑证治的先河

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

李杲――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温病学派:明代吴又可著《温疫论》;清代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

清代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代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2)辨证论治复习提示

本章复习的重点在于掌握中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概念,《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奠基作用和意义,历代著名医家对中医学理论的充实和发展,理解并具体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特点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知识要点精讲:

(一)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受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三)历代经典或医家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影响和贡献

《黄帝内经》总结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医疗成就和治疗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确立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难经》是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中医经典著作,也为指导后世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张仲景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为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诸病源候论》,隋・巢元方编著,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陈无择著,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

《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著,开创脏腑辨证。

金元四大家:①刘完素,寒凉派,主张“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能化火”,用药以寒凉为主;②张从正,攻下派,主张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以汗、吐、下攻邪祛病为主。③李杲,补土派或补脾派,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以补益脾胃为主治病;④朱丹溪,养阴派,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

温病学派:明・吴又可,著《温疫论》,主张“温疫”的病源“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成”。清・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清・吴鞠通,创三焦辨证。

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的整体性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主要体现在:①人体是有机整体。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五脏、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②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论治

证的概念: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 篇5

一、邪正盛衰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1.实的病机

概念:所谓实,指邪气亢盛,是以邪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诸如外感邪盛,或肌肤经络闭塞,脏腑机能亢进或障碍,或气血壅滞而瘀结不通等,则皆属实性病理变化。

特点:主要表现为致病邪气的毒力和机体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邪气虽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积极与邪抗争,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性反应比较剧烈而有余的证候表现。

形成:常见于外感六淫或疠气为病的初期中期,或因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滞留于体内而引起发病。

表现:可见体质壮实,精神亢奋,或壮热狂躁,或烦躁不宁,或疼痛拒按,或声高气粗,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症。或表现为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

2.虚的病机

概念:所谓虚,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诸如卫气不固,脏腑机能低下,气血津液生化不足或气化无力,以及气机下降不及等,均属虚性病理变化。

特点:主要表现为机体精、气、血、津液等的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为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证候表现。

形成:多由素体虚弱,精气不充,或外感病后期虚亏,或多种慢性病证日久损耗,如大病、久病,耗伤人体精气;或因大汗、吐利、大出血等,均会导致正气虚弱。

表现:可见身体瘦弱,或神疲体倦,面色无华,声低气微,气短,或自汗,或盗汗,或五心烦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症。

3.虚中夹实

概念:指病理变化以正气虚损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从而形成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气化无力,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等凝结阻滞所致。

表现:如脾虚湿滞病证,临床可见脾气虚弱的神疲肢倦,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不实之症,又兼见口黏、脘痞、舌苔厚腻等表现。

4.实中夹虚

概念: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从而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疗理状态。

形成:多由病证失治,或治疗不当,耗伤正气所致。如外感热病中期,由于邪热炽盛,耗气伤津,从而形成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

表现:既有高热气粗,心烦不安,面红目赤,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实热见症;又兼见口舌干燥,口渴引饮,气短心悸,舌燥少津等气阴不足见症。

5.真虚假实

即“至虚有盛候”。

概念:指“虚”为病机的本质,而其“实”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势”。

形成:多由正气虚弱,脏腑经络之气不足,推动、激发功能减退,气血运行无力所致。表现: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病证;同时又可见腹胀满(但时有和缓轻减),腹痛(但喜按)等假实之症。再如老年或大病、久病,气虚推动无力而出现的便秘,亦属此类。

6.真实假虚

即“大实有赢状”。

概念:指“实”为病机的本质,而其“虚”乃是病证假象的病理状态。即所说“大实之病,反有赢状”。

形成:多由邪气亢盛,结聚体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

表现:如热结肠胃,里热炽盛,可见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之症;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又可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顿等状似虚寒之假象。再如小儿食积所出现的腹泻;妇科瘀血内阻出现的崩漏下血等,亦属此类。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

概念:指正气奋起积极抗御邪气,正气渐趋强盛或战胜邪气,邪势日衰或被驱除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由患者机体正气比较充盛,抗邪能力较强,或能及时、正确的治疗,或两者兼而有之,邪气难以进一步发展所致。

转归:此为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的最常见转归。在此过程中,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消失或终止,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的病理性损害逐渐得到修复,精、气、血、津液等物质亏耗逐渐得以恢复,机体阴阳两方面在新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相对平衡,疾病即告痊愈。

2.邪胜正衰

概念:指邪气亢盛,正气虚衰,机体抗邪无力,病势迅速恶化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由正气虚衰,无力抗邪;或因邪气炽盛,毒力较强,或因失于治疗,或治疗不当,机体抗邪能力日趋低下,无以制止邪气致病损害所致。

转归:此为疾病向恶化加剧方向发展的转归。若邪气进一步发展,机体病理损害日趋严重,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衰惫,正气耗竭,邪气独盛,阴阳离决,则机体生命活动亦告终止而死亡。

3.正虚邪恋

概念:指正气大虚,余邪未尽,或由于正气难复,无力驱邪,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见于疾病后期,亦常为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久治不愈,正气已虚,病邪留恋所致。

转归:一是在积极治疗和调理下,正气增强而恢复,疾病趋向好转或痊愈。二是治疗调理不当,或正气难复,邪气留恋,病情转为迁延或慢性病,或遗留某些后遗症。

4.邪正相持

概念: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正气不甚虚弱,而邪气亦不过强,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病邪稽留,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发于外感疾病中期,或慢性病之迁延期,多由于邪正相持不下,病势胶着所致。

转归:病势迁延,经久不愈,或发展成慢性病证。一般来说,邪气留结之处,即是邪正相持、病理表现明显之所,其临床表现亦随邪留部位而有所不同。

5.邪去正虚

概念:指邪气被祛除,病邪对机体损害作用消失,但正气亦被耗伤而虚弱,有待恢复的病理过程。

形成:多由邪盛伤正,正气严重被损;或过用大汗、大吐、大下之法,病邪虽祛而正气亦伤;或素体虚弱,病后正气更衰所致。

转归:多为重病后的恢复期,须加强调养,方能康复。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偏盛

指病邪侵袭人体,导致机体阴阳双方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邪气盛则实”的实证。在性质上必从其类,即阳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阳气偏胜;阴邪侵袭人体,可形成机体阴气偏胜。其病机特点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病机发展趋势是“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可见实寒、实热之证。

1.阳偏胜

概念:即阳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或虚亏不甚)的实热病证。

形成:多由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阴邪,但从阳化热,或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

表现:阳气的病理性亢盛,以热、动、燥为特点,故阳盛易出现化热、化火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实性、热性病证,可见壮热,烦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苔黄,脉数等症。阳盛则耗阴,实热病证易于煎灼人体阴气和阴津,故在出现热象之同时,还可见口渴溲少、大便干燥等阴津不足症状,久之亦可转化为实热伤阴病证或虚热证。

2.阴偏胜

概念:即阴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或减退,热量耗伤过多,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盛的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或虚损不甚)的实寒病证。

形成:多由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遏抑阳气温煦气化;或素体阳虚,温化作用不足,寒湿内聚等所致。

表现:阴气的病理性亢盛,以寒、静、湿为特点,故阴盛病机常出现阴寒内盛,血脉凝涩,以及痰湿、水饮贮留等病理变化,常表现为实性、寒性病证。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腹冷痛,泄泻,水肿,痰液清冷,舌淡而润,脉迟等症。阴盛则损阳,实寒病证久则必损阳气,故在出现寒象的同时,常可伴见阳气不足,机体生理功能减退,阳热不足等阳虚见症,如面色觥白、溲清、便溏等症,形成实寒兼阳虚证。若阳气损伤过甚,病可由实转虚,发展成为虚寒证。

(二)阴阳偏衰

指人体阴或阳亏虚不足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实际上包括了精气血津液的不足和功能的减退。同时亦包括了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其病机表现特点是“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可见虚寒、虚热病证。

1.阳偏衰

概念:即阳虚,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气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表现: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火不足)最为重要。阳虚则寒,可见畏寒喜暖,形寒肢冷,面色胱白,舌淡脉迟等寒象;亦可见踡卧神疲,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微细等虚象。同时,由于阳虚气化无力,阳不化阴,津液代谢障碍或减退,可形成水液贮留等水肿病证。

2.阴偏衰

概念:即阴虚,指机体阴气不足,精、血、津液等阴液亏少,以及由于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气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虚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气不足,制约阳热及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相对亢盛的虚热病证。

形成:多由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耗伤阴液等所致。

表现:主要表现为凉润、抑制与宁静功能减退,从而出现虚热、失润及虚性亢奋见症。一般以肺、肝、肾阴气阴液不足为主,尤以肾阴虚亏为重要,故临床以肺肾阴虚或肝肾阴虚为多见。由于阴虚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可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等病变。阴虚内热,可见消瘦,盗汗,低烧,五心烦热,口于,舌红,脉细数等症;阴虚火旺,可见骨蒸潮热,盗汗,五心烦热,颧红升火,咳血,或消瘦等症;阴虚阳亢,可见眩晕耳鸣,或遗精,或性欲亢进,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等症。

(三)阴阳互损

肾藏精气,内寓真阴真阳,为全身阴阳之根本。因此,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脏阴阳或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病理变化。

1.阴损及阳

概念:指由于阴气阴液亏耗,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肝阳上亢病证,病机为肝肾阴虚,水不涵木,阴虚阳亢。若病情发展,进一步耗伤肾脏精气,损及肾阳,继而出现畏寒肢冷,夜尿清长,面色

白,脉沉细无力等阳虚之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病证。

2.阳损及阴

概念: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累及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表现:如肾阳虚亏,水泛为肿病证,病机主要是阳气不足,气化失司,津液代谢障碍,水液贮留,溢于肌肤所致。若病变发展,肾阳进一步虚损,耗伤肾中精气,则阴无阳以生,致使肾阴亦日益亏耗,继而出现消瘦,烦躁升火,甚则瘛疭等肾阴亏虚见症,即说明已发展成阳损及阴的阴阳两虚病证。

(四)阴阳格拒

1.阴盛格阳

概念:又称格阳。指阴寒偏盛至极,壅闭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致使阴阳不相维系顺接,而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阴寒内盛为疾病的本质,由于格阳于外,可表现出某些假热之象,即为真寒假热证。

表现:如极度衰弱之虚寒证,在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踡卧,脉微欲绝阳虚阴盛基础上,突然出现面色泛红,烦热,口渴,言语过多,脉大而无根等假热之象,即是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并向阴阳离决发展之危重病证。

2.阳盛格阴

概念:又称格阴。指阳热偏盛至极,深伏于里,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从而将阴气排斥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于内,实热炽盛,为疾病的本质,但由于格阴于外(实际是阳气不能外达),可表现出某些假寒之象,即为真热假寒证。

表现:如外感热病,邪热炽盛,可见壮热,面红,气粗,烦躁,舌红,脉数大有力等症,病势发展较重之时,又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即是阳盛格阴危重病证。

(五)阴阳亡失

1.亡阳

概念:指机体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邪气过盛,正不敌邪,阳气损伤太多;或素体阳虚,正气不足,疲劳过度,耗气过多;或过用汗、吐、下等法,或因病汗出过多,或吐泻太过,津液大量丢失,气随津脱;或大量出血,气随血脱;或慢性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虚阳外越等所致。

表现:阳气暴脱亡失,则温煦、推动、兴奋、卫外功能衰竭尤为突出,故可见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面色苍白,踡卧神疲,脉微欲绝等症。

2.亡阴

概念:指机体阴气阴液发生突然性大量耗伤或丢失,而致全身属阴的功能出现严重衰竭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邪热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阴液,耗伤阴气所致。亦可由于其他因素大量耗伤阴液而致亡阴。

表现:亡阴之时,以宁静、滋润与内守等功能衰竭最为明显,可见气喘,烦躁不安,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面色红或紫,脉数疾等危重病证。

三、精、气、血失常

(一)精的失常

1.精虚

概念:是指肾精(主要为先天之精)和水谷之精亏耗不足,及其功能低下所产生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过劳伤肾,或由于脏腑精亏,日久累及于肾等所致。

表现:肾精不足,则可见生长发育不良,女子不孕,男子精少不育,或遗精早泄,精神萎顿,耳鸣健忘,以及体弱多病,未老先衰等。水谷之精不足,则可见面黄无华,肌肉瘦削,头昏目眩,疲倦乏力等症。

2.精瘀

概念:指男子精液阻滞精道,排精障碍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房劳过度,忍精不泄,或少年手淫,或日久不交,或惊恐伤肾,或瘀血、败精、湿热瘀阻,或手术所伤等所致。若肾气虚而推动无力,或肝气郁结而疏泄失职,亦可致精泄不畅而成瘀。

表现:主要为排精不畅或排精不能,并伴有精道疼痛、睾丸小腹重坠、精索小核硬结如串珠,以及腰痛、头晕等症。

(二)气的失常

包括气虚、气机失调(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1.气虚

概念:指元气耗损,周身之气不足及功能减弱,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功能失调,气生成不足;或劳倦内伤,或久病不复等所致。

表现:全身性气虚,可见精神萎顿,倦怠乏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面色

白,舌淡,脉虚等症。偏于元气虚,则可见生长发育迟缓,生殖功能低下等症。偏于宗气虚,则可见动则心悸,呼吸气短等症。

2.气滞

概念:即气机郁滞,指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瘀血等阻遏气机;或外邪内犯,抑遏气机;或因脏腑功能障碍而气机郁滞;或因气虚运行无力而郁滞等所致。

表现:气滞于某一局部,可见胀满、疼痛之症,甚则可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等病理产物。气滞亦可使某些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如肺气壅滞,可见胸闷,喘咳;肝郁气滞,可见胁肋胀满,少腹胀痛;脾胃气滞,可见纳呆,脘腹胀痛;胃肠气滞,则可见腹胀而痛,时作时止,得矢气、嗳气而舒。故脏腑气滞,以肺、肝、脾胃等脏为多见。

3.气逆

概念:指气机升降失常,或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伤,或饮食寒温不适,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等引发脏腑之气上逆所致。亦有因气虚而上逆者。

表现:气逆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气喘;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呃逆,嗳气;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而胀,面红目赤而易怒;若肝气暴张,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则可发作咯血、吐血,甚则壅遏清窍而发作昏厥。因虚而气逆者,如肺虚而失肃降,或肾虚而不纳气,均可致肺气上逆;胃虚失降亦可导致胃气上逆。

4.气陷

概念:指在气虚病变基础上发生的,以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气的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与脾气虚关系最为密切。若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以致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所致。

表现:主要表现为“上气不足”与“中气下陷”两方面。上气不足,指脾气虚损,升清无力,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头目,头目失养,则可见头晕眼花,耳鸣,疲倦乏力等症。中气下陷,则指脾气虚损,升举无力,气机趋下,降多升少,脏腑组织维系无力,位置下移,可形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病证。脾气虚陷,运化失职,清浊升降失调,则可并见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等症。

5.气闭

概念:指气机闭阻,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等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塞气道,使气不得外出,以致清窍被蒙所致。

表现:临床所见有闭厥、气厥、痛厥、痰厥等分别。其发病急骤,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并伴有其他相应症状。

6.气脱

概念:即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正不敌邪,或久病消耗而衰竭,以致气不内守而脱失;或大出血、大汗出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泄等所致。

表现:可见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目闭口开,全身瘫软,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等症。

(二)血的失常

1.血虚

概念:指血液不足,濡养功能减退,以致脏腑百脉、形体器官失养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失血过多,新生之血不及补充;或因脾胃虚弱,饮食营养缺乏,化源不足,或化生血液功能减退;或肾脏精气虚亏,髓虚,精血不能互化;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以致营血暗耗等所致。

表现:多出现全身或局部营养不足,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衰退等证候,可见面色不华,唇、舌、爪甲色淡无华,眩晕眼黑,心悸怔忡,神疲乏力,形体瘦怯,或手足麻木,关节屈伸不利,或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

2.血瘀

概念:指血液循行迟缓,或流行不畅,甚则血液瘀结停滞成积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滞而血行受阻,或气虚而血行迟慢;或痰浊阻于脉络;或寒邪入于血分,血寒而凝;或邪热入血,煎灼血津;或因外力扭挫,伤及脉络;或产后恶露不下、不净等,均可致瘀。

表现:血瘀则气滞,血瘀于脏腑、经络某一局部,气血不通,则发作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得寒温而不解;血瘀病变发展,积久凝结而成瘀血,可形成肿块,同时并见面目黧黑,肌肤甲错,唇舌紫暗,以及瘀斑、红缕等症。

3.血热

概念: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血液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邪热入于血分;或情志郁结,五志过极,郁久化热,内火炽盛,郁于血分;

或阴虚火旺等所致。

表现:血热病变,以既有热象,又有耗血、动血及伤阴症状为特征。可见身热,夜间为甚,舌质红绛,口干舌燥,甚则衄血、吐血、尿血,月经提前量多,脉数等症。此外,血热则心神被扰,可见心烦,或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等症。

4.出血

概念:指血液逸出血脉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所致。

表现:可见吐血、衄血、尿血、皮肤斑疹、月经提前量多等症。此离经之血不得及时消散或排出,蓄积体内,则为瘀血。瘀血停积体内,则又可引发多种病理变化。若突然大量出血,则气随血脱,可引发全身功能衰竭。

(三)精气血失调

1.精与气血失调

主要表现为精气两虚、精血不足、气滞精瘀和血瘀精阻等病理变化。

2.气滞血瘀

概念: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以致血液运行滞涩或障碍,继而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情志内伤,气机阻滞,影响及血;或因闪挫外伤,伤及气血,因而气滞和血瘀同时形成所致。

表现:一般来说,气滞而血瘀与肝关系密切,血瘀而气滞则与心密切相关。气滞血瘀并见,可见胀满疼痛,瘀斑,以及积聚癥瘕等病证。若邪阻肺气,宣降失司,久则可致心、肺气滞血瘀,而见咳喘,心悸,胸痹,唇舌青紫等症。

3.气虚血瘀

概念: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形成:较多见于心气不足,运血无力病证,以及气虚血滞的肢体不用等病变。且在老年病中,气虚血瘀,更应注意。

表现:多见惊悸怔忡,喘促水肿,或肢体瘫痪、痿废等证。

4.气不摄血

概念:指因气虚不足,统摄血液功能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脾气虚损,统摄失司所致。此外,诸如肺气、肝气、胃气、肾气虚亏,亦可减弱气之统摄功能而发生出血。

表现:可见咯血、吐血、衄血、发斑、便血、尿血、崩漏等病证。并可伴见面色不华,倦怠乏力,脉虚舌淡等气虚之象。

5.气随血脱

概念: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急剧脱散,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外伤失血,或呕血、便血,或妇女崩中,或产后急剧大出血等所致。

表现:可见出血量多,冷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则晕厥,或见抽搐,或见口干,脉芤或微细欲绝等症。

6.气血两虚

概念:指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组织器官失养,而致机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久病耗伤,气血两亏所致。

表现: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衰;或因气虚,血液生化无源而日渐衰少,从而形气血两虚病证,可见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心悸失眠,形体瘦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肢体感觉障碍,或肢体痿废不用等症。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概念:指机体津液亏少,致使脏腑、形体、官窍、皮毛失其滋养、濡润和充盈,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外感温热或燥热之邪煎灼津液,或邪热内生,如阳亢生热,或五志化火耗伤津液;或大热、多汗、吐泻、多尿、失血及大面积烧伤等耗伤津液;或过用、误用辛燥之剂而伤津;或体虚津液生成不足,或久病耗伤等,致使津液亏耗而发病。

表现:伤津为主,可见口渴引饮,口、鼻、皮肤干燥,目陷螺瘪,大便干燥秘结,小便短少,甚则转筋等症。伤液为主,则可见舌光红无苔或少苔,唇舌干燥而不欲饮,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其则动风而见肉陶,手足震颤、蠕动等症。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概念:津液的输布障碍,指津液不能正常转输和布散,升降环流迟缓,因而湿浊内生,或滞留于某一局部,导致津液不化,水湿困阻,或酿痰成饮的病理状态。津液的排泄障碍,指津液气化不利,转化为汗、尿的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水液贮留于体内,或外溢于肌肤,发为水肿的病理状态。

形成:津液的输泄障碍,主要与脾、肺、肾、三焦的功能失常有关,并受到肝失疏泄病变的影响。多由脾运化水液功能减退;或肺失宣降;或肝失疏泄,气滞而水停;或肾的蒸化功能减退;或三焦水道不利,津液转化为汗液和尿液之气化障碍,水液贮留于体内所致。

表现:津液输布、排泄障碍,其病理表现有三:一是湿浊困阻,可见胸闷呕恶,脘腹痞满,头身困重,口腻不渴,腹胀便溏,苔腻等症。二是痰饮凝聚,滞留于机体不同部位而有多种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如痰阻于肺,可见咳喘咯痰;痰迷心窍,可见胸闷心悸,神昏癫狂;痰停于胃,可发作恶心呕吐;痰浊上犯,清窍不利,则眩晕昏冒;痰气凝结于咽喉,则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称为“梅核气”。若饮邪为病,则可见饮停胸胁,发为“悬饮”;饮留于肺,发为“支饮”等病证。三是水液贮留,多由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因而水液贮留于肌肤或体内,则发为水肿或腹水等病证。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1.水停气阻

概念:指津液代谢障碍,水湿痰饮贮留,导致气机阻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痰饮水湿病变发展,影响气机通利所致。

表现:如水饮阻肺,肺气壅滞,宣降失职,则可见胸满咳嗽,喘促不能平卧;水饮凌阻遏心气,心阳被抑,则可见心悸,心痛;水饮停滞中焦,阻遏脾胃气机,以致清气不浊气不降,则可见头昏困倦,脘腹胀满,纳化呆滞;水饮停于四肢,导致经脉气血阻则可见肢体沉重胀痛等症。

2.气随津脱

概念:指津液大量丢失,气失其依附而随津液外泄,以致暴脱亡失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伤津,或大汗伤津脱液,或严重吐泻耗伤津液所致。故说:“吐下之余,定无完气”。

表现:气脱则全身机能突然衰竭,可见面色苍白,神昏晕厥,汗出不止,目闭口开手撒,甚则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

3.津枯血燥

概念:指津液亏乏枯竭,导致血燥而虚热内生或血燥生风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高热伤津,或烧伤而致津液损耗,或阴虚痨热,津液暗耗等所致。

表现:可见心烦,鼻咽干燥,肌肉消瘦,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皮屑过多等症。

4.津亏血瘀

概念: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滞涩不畅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由高热、烧伤,或大汗出,或吐泻等因素,大量耗伤津液,致使血容量减少,血液循行阻滞不畅,从而导致血瘀等所致。

表现:多在津液不足基础上,又出现舌质紫绛,或有瘀点、瘀斑,或见斑疹显露等症。

5.血瘀水停

概念:指因血脉瘀滞导致津液输布障碍,而致水液停聚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血瘀而津液环流不利,或血瘀而致气滞,气滞则津停为水等所致。

表现:多在血瘀基础上,兼见下肢、面目浮肿等症。

五、内生“五邪”

(一)风气内动

概念:又称“内风”,即肝风内动。指在疾病过程中,或因阳盛,或因阴虚,或血虚,或热极伤及营血,以致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或筋脉失其濡养,从而出现动风的病理状态。故说:“内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

形成及表现:主要有如下五类:

一是肝阳化风。

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以致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浮阳不潜,继而阴不制阳,肝之阳气升动无制,便亢而化风,形成肝风内动。轻则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或为口眼唱斜,重则半身不遂,甚则血随气升,而见卒然仆倒,或为闭厥,或为脱厥。

二是热极生风。

又称热甚动风,多由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筋脉失其柔顺,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可见痉厥,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三是阴虚风动。

多因热病后期,阴津耗伤;或久病耗伤,津液及阴气亏虚所致。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阴气大伤,失其凉润柔和之能,则变生内风,即虚风内动。可见筋挛肉瞤,手足蠕动等症。并见低热起伏,舌光少津,脉细如丝等阴竭表现。

四是血虚生风。

多由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营血,导致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虚无以荣络,则虚风内动。可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则手足拘挛不伸等症。

五是血燥生风。

多由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血少,或长期营养缺乏,生血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生化障碍所致。津枯血少,失润化燥,则肌肤失予濡养,经脉气血失于和调,于是血燥而变生内风。可见皮肤干燥,或肌肤甲错,并有皮肤瘙痒或落皮屑等症。

(二)寒从中生

概念:又称“内寒”。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邪弥漫积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阳气素虚,或久病伤阳,或外感寒邪,过食生冷,损伤阳气,累及脾肾,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所致。

表现:一是阳虚阴盛,阴盛则内寒自生,可见虚寒及血脉“收引”之症,如面色苍白,形寒肢冷,或筋脉拘挛,肢节痹痛等。二是阳虚气衰,气化功能减退或失司,阳不化阴,代谢活动障碍或减退,从而导致阴寒性病理产物如水湿、痰饮等积聚或停滞。可见尿频清长,涕、唾、痰、涎稀薄清冷,或大便泄泻,或为水肿等病证。

(三)湿浊内生

概念:又称“内湿”。指由于脾的运化功能和输布津液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过食肥甘,嗜酒或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素体肥胖,或喜静少动,或情志抑郁,以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因而水液不化,聚而成湿所致。湿浊内生亦与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有关。

表现:常随湿浊阻滞部位不同而异。如湿浊留滞经脉之间,则可见头昏闷重如裹,肢体重着或屈伸不利;湿犯上焦,则胸闷咳嗽;湿阻中焦,则脘腹胀满,纳呆,口腻或甜,舌苔厚腻;湿滞下焦,则腹胀便溏,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皮肤肌腠,则发为水肿。

(四)津伤化燥

概念:又称“内燥”。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干燥枯涩的病理状态。

形成:多因久病伤阴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导致阴亏津少;或温热病变热盛伤阴耗津等所致。

表现:内燥病变以肺、胃、大肠为多见,可见津液枯涸及阴虚内热病证,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则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或光红龟裂,鼻干目涩少泪,爪甲脆折,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如以肺燥为主,则应兼见于咳无痰,甚则咯血;以胃燥为主,则胃阴痘亏,可伴见舌光红无苔;如若肠燥,则应兼见便秘等症。

(五)火热内生

概念:,又称“内火”、“内热”。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结,郁久化热化火,或病邪郁结,从阳化热化火,因而产生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形成: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阳气过盛化火,即病理性的阳气亢盛,称为“壮火”。又称“气有余便是火”。二是邪郁化火,如外感风、寒、燥、湿等病邪人里,郁结从阳化热化火,或痰饮、瘀血、结石和食积、虫积等郁而化火。三是五志过极化火。四是阴虚火旺,多由津液亏耗,阴气大伤,阴虚阳亢,则虚热、虚火内生。

表现:凡阳盛、邪郁化热化火及五志过极化火,多为实热实火,可见高热,午后潮热,面红目赤,尿赤,便干,唇舌生疮等症。若属虚火,阴虚内热,多见全身性虚热征象,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面部烘热,消瘦,盗汗等症。而阴虚火旺,则其火热征象多集中于机体某一部位,可见虚火上炎的牙痛、咽痛、齿衄、颧红升火等症。

六、疾病传变

(一)疾病传变的形式

1.病位传变

指某一部位的病变,可向其他部位波及扩展,从而引起该部位发生病变。

(1)表里出入:包括表病入里、里病出表。

(2)外感病传变:包括六经传变、三焦传变、卫气营血传变。

(3)内伤病传变:包括脏与脏传变、脏与腑传变、腑与腑传变、形脏内外传变。

2.病性转化

(1)寒热转化:包括由寒化热、由热转寒。

(2)虚实转化:包括由实转虚、因虚致实。

(二)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

1.体质因素

主要从两方面对疾病的传变发生作用: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正气之强弱,从而影响发病与传变的迟速。二是在邪正斗争过程中,对病邪的“从化”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一般来说,素体阳盛者,则邪多从火化,疾病多向阳热实证演变;素体阴盛者,则邪多从寒化,疾病多向寒实或虚寒等证演变。

2.病邪因素

一是疾病传变的迟速与邪气的性质直接相关。

如外感六淫,则阳邪传变较快、阴邪传变较慢、疠气传变急速。另外,邪盛传变较快,邪微则传变较慢。二是不同病邪,其伤人途径不同,病位传变途径亦有较大差异。三是病邪从化主要由体质因素决定,但病性变化与病邪属性亦有一定联系。如燥为阳邪,易从热化;湿为阴邪,易从寒化等。

3.地域因素和气候因素

一是地域因素长期作用,形成不同人群的体质特征和疾病谱差异,从而影响疾病的传变。

二是时令气候对疾病传变的影响。

4.生活因素

中医学基础归纳总结 篇6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

④、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3)土爰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7、五行的生克关系: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8、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根据相生规律确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抑强、扶弱

三、藏象

1、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 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贮藏精气。

4、心 1)生理特性: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脏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2)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②主藏神。心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能力。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5、肺 1)生理特性:肺为娇脏。又称华盖之脏。肺气运动的特点是宣发和肃降。2)主要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肺具有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②肺主宣发与肃降。肺气既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又具有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功能。宣发:排浊气;向上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后布散全身.肃降:吸清气;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洁净血液;有利于大肠的向下传导糟粕。③助心行血。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经过血脉汇聚于肺,血液的循行虽然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但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而实现的。④ 肺主通调水道。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

6、脾 1)生理特性:喜燥恶湿,主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要生理功能: ①脾主运化。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二方面 ②脾主升。含升清、升举二个意思。

③脾主统血。即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7、肝 1)生理特性: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2)主要生理功能: ①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1)调畅精神情志。(2)维持气血运行。(3)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4)促进水液代谢。(5)调节生殖功能。

② 肝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8、肾 1)生理特点: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2)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②主水液。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一是温煦和推动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二是肾气、肾阳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是通过“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实现的;三是司膀胱的开合,排泄尿液。③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9、脏与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 2)肺与大肠 3)脾与胃 4)肝与胆 5)肾与膀胱

四、精、气、血、津液

1、气 1)气的生成:①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后天水谷之精气(饮食物化生而成)

后天自然界清气(通过呼吸而得)以上先后天之气结合起来,就生成为人体的气,又称真气。②气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肾藏精,脾胃主运化,肺主呼吸。2)气的主要功能:①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②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③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功能。④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⑤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指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⑥营养作用: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各脏腑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3)气的分类:①元气 功能特点∶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活动。②宗气 功能特点:走息道以行呼吸,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盛衰有关。贯心脉以行气血,主要体现在助心行血。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③营气 功能特点∶营养全身。化生血液。④卫气 功能特点∶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开合汗孔,调节体温。影响睡眠。2血 血的功能:1)濡养作用。2)运载作用(清气水谷精气,浊气浊物,传递信息)3)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3津液 1)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在机体内除血液之外的其他所有正常液体都属于津液。2)津液的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等。3)津液的功能:①滋润和营养作用。②化生血液作用。③运载作用。

4、气与血的关系:气属阳,主煦之;血属阴,主濡之。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4)血能载气 5)血能化气

五、体质 1)体质:又称素质、禀质、禀赋,是人体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隐定的固有特性。2)体制的分类:①阴阳平和质:功能较协调的体质类型。②偏阳质: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③偏阴质: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六、病因

(一)外感病因:1六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火)邪 1)风邪:①性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

②致病特点:易于侵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肢体异常运动;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2)寒邪:①性质:寒凉、凝滞、收引 ②致病特点: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3)湿邪:①性质:重浊、黏滞、趋下 ②致病特点: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2疫气

(二)内伤病因:1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2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 3劳逸过度

(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1痰饮(需展开再具体)1)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之一。

2)致病特点∶①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②易扰心神。③症状复杂,变 化多端。④病势缠绵,病程较长。2淤血(需展开再具体)1)淤血: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

2)致病特点∶①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②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象;脉象。3结石

七、病机 1)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简称“正”,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邪气: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淤血、结石、宿食)等。2)发病形式:①感而即发 ②伏而后发 ③徐发 ④继发 ⑤复发:疾病复发的因素:(1)食复(2)劳复(3)药复(4)重感复(5)其他因素致复(6)自复

八、诊法

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2)问现在症状:问寒症: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问出汗: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有甚者,称为自汗。多源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津液无以固摄而外泄,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症。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阳偏盛,虚热蒸发津液外出为汗,常伴有潮热、红及舌红少苔等症。战汗 绝汗 问疼痛: 疼痛性质①胀痛、走窜痛∶多见于气滞。

②刺痛∶多见于瘀血

③冷痛∶多见于寒邪或阳虚。

④灼痛∶多见于火邪或阴虚阳亢。

⑤绞痛∶多见于瘀血、蛔虫、结石。

⑥隐痛∶多见于虚证。

⑦重痛∶多见于湿邪。

⑧掣痛∶多见于血虚或寒邪。

⑨酸痛∶多见于湿邪或肾虚。4)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平脉特点:平脉具有胃神跟三个特点,所谓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从容和换,戒律一致;所谓脉有神,即脉象柔和有力,形体指下分明:所谓脉有根,即指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

九、辨证(六经辨证:叶桂(叶天士)伤寒辨证:张仲景)

1、八纲辨证1)表里辨证:辨证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证: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辨证要点:①本证以外邪袭表,卫气被郁为主要病机。

②为外感病的初级阶段,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③以恶寒发热并见、苔薄白、脉浮为辨证依据。④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甚至喘促等肺气失宣的兼证。2)寒热辨证:辨证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热证:指感受热邪,或机体阴虚、阳亢所表现的症候。临床表现:各类热证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耳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大便干,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辨证要点:①本证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

②以发热、恶热喜凉、面红、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候为辨证依据。

③热伤津液,故渴喜冷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干少津等症状亦可作为辨证的参考依据。

④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吐血等血症状亦可见之。

⑤寒证热证的鉴别:辨证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做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3)虚实辨证:辨证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4)阴阳辨证:辨别症候类别的纲领。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2、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1)气病辨证:症状:气虚、气陷、气滞、气逆 2)血病辨证:症状: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十、养生、防治、康复

1、养生的基本原则: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调养脾胃。

2、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标本先后: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常用来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发病先后而言,先发之病为本,后发之病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1)急则治标:标病或标症甚急,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2)缓则治本:标病或标症缓而不急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3)标本兼治: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

4、正治和反治:在“治病求本”根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病证有无假象而制定的两种治疗原则。1)正治:方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方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三因:因人、因时、因地

“中医药基础”课程设置刍议 篇7

一、课程特点

“中医药基础”课程涉及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等, 课程设置以“入门、实用、奠基”为主要的原则, 注重实用性知识介绍的同时, 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对于医药类高职院校非中药学专业学生系统了解中医药学知识, 起到了很好的指引性作用。

二、理论课程设置

医药类高职院校非中药专业学生接受的中医药教育, 不仅片面, 而且应用范围较窄, 学生缺乏中医药常用和实用性的知识与能力。因此, 为更好适应医药类高校教育发展要求, 在课程教学规划中, 基于“传承与发展”的理念, 笔者针对非中医药专业学生讲授的内容做到合理取材, 优化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知识体系, 使教学效果达到“易懂、易学、易用”。

1.中医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

中医学基础知识课程, 围绕阴阳、五行的哲学基础、脏腑经络生理病理的理论基础, 突出了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指导思想和诊疗特点的核心内容。因此, 通过这方面的学习, 不仅应掌握辨证论治的本质, 更重要的是应学会从“八纲”的角度出发, 对常见病证作出初步诊断, 为合理地选用非处方中药及其制剂提供依据。

2.中药学基础知识理论课程设置

当代中药学是传统医药理论、临床实践与现代医药学技术的结合体, 应重点使学生掌握本课程涉及的常用中药性味、鉴别方法、炮制方法与原理、功能与主治、禁忌、常规剂量等应用原则, 并积极引导其掌握常用中药与辨证施治有机结合的原则和方法。

所以, 本课程在中药学板块设立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内容。前者包括中药的性能, 中药的应用两部分;后者则简述了按功效所分的19大类中药, 涉及性状特征、功效与适应症、使用注意等。在讲述过程中重点设置了以下内容: (1) 中药的性能; (2) 中药的配伍及使用禁忌; (3) 解表药及其代表药物; (4) 清热药及其代表药物; (5) 祛风湿药及其代表药物; (6) 理气药及其代表药物; (7) 活血化瘀药及其代表药物; (8) 补虚药及其代表药物;等等。

3.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理论课程设置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融入和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中药及其复方的正确使用更是不可或缺。作为中医临床用药的最基本形式, 中药复方严格遵循中医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能够培养学生自我保健的理念, 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证施治的法则, 依据“君臣佐使”及“七情配伍”等原理遣药组方。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病的方剂与中成药用药知识, “中医药基础”课程方剂与中成药板块重在中成药应用知识的掌握, 本部分内容亦分为总论与各论。前者以方剂的组成特点、剂型、使用注意、与西药的配伍为主要内容;后者则以市场流行品种的中成药的适应症、方解、作用为重点, 如麻黄汤、双黄连颗粒、玉屏风口服液、二陈汤、藿香正气口服液、独活寄生丸、血府逐瘀汤、左金丸、六味地黄丸、四君子汤、四物汤、乌鸡白凤丸;等等。

三、实验课程设置

遵循高职高专课程“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 针对非中药学学生中医药实践能力差的现状, 根据我校现有的实验条件, 在本课程中设置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课程。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在本课程的实验部分, 我们主要设定了以下内容: (1) 常用中药材的辨认与鉴别; (2) 常见中药材的作用分类; (3) 中药的炮制实验; (4) 中药调剂与养护实验; (5) 中药方剂的煎煮实验;等等。

四、小结

中医临床基础 篇8

[摘要]:针对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内容单一、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理念为目的,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职能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对中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4

一 引言

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化浪潮中,信息技术已广泛的应用于个体生活以及各类组织和社会经济活动之中,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高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教学形式都应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要介绍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都是在大学一年级阶段,对专业领域还不十分熟悉,所以存在着理论内容难以理解,对专业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盲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綜合以上问题,以本校实际情况为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 目前教学存在问题

1. 教学内容单一

我校现行《计算机基础》是通识必修课,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中,教学内容以Access为主,高职学生Office和Access内容各占一半。虽然在Access教学内容中结合了中医药的案例,但是因为学生还没有专业基础,所以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案例内容,给学生带来了“学无致用”的质疑。

2.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目前的课程大多采用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很多教师尽可能的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但是在课堂上仍然注重传授书本知识,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较少。即使使用项目驱动,但是仍然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大一部分的学生只关心是否能拿到课程的学分。

3. 在线教育平台未能充分利用

我校的BB网络教学平台从建设之初发展至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更新速度慢、重复率高、利用率低等问题。平台中的资源偏重理论讲授,实际操作较少。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都没能很好的提供教学支撑服务。

3. 学生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经调研,学生在学习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后,使用Access进行数据管理的案例很少,学生在以后的专业领域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较为盲目,一些简单实用的信息技术并没有很好的掌握和利用。致使学生以及其他教师都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设置提出了质疑与批评。

三 教学改革建议

1. 教学内容调整

《计算机基础》课程应放弃原来讲授的单一的Access数据库技术,可以以教学模块的形式引入实用的信息技术组合内容,例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网页制作、大数据等。可以将Access内容作为其中一个模块介绍。并可以考虑在后续的课程中开设各个模块的选修课。这样就可以在计算机基础课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对某一个模块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选修课中进一步学习这个模块的内容。

2. 动态组织教学模块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情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块。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医药对信息技术需求的变化,不同年级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模块也应随之增减和更新。

3. 教学过程深度使用BB网络教学平台

从我校在推行BB网络教学平台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全程在BB网络平台进行。例如,所有教学素材、教学要求、拓展材料及学生成绩均放在BB平台上面,学生在BB上进行学习、讨论、互评、测试、拓展学习等。

4. 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1)MOOC:课程可以借鉴MOOC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全部录制成微视频,放到BB平台上,并在每个微视频之后配有自测题、讨论题及扩展学习资料。

(2)翻转课堂:学生可以先在网上进行学习。根据BB上的任务清单,先在BB上观看教学视频,并在BB讨论区上进行讨论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仅对疑难点进行讲解,画龙点睛,并指导学生上机练习。

(3)项目驱动教学:对操作性强的模块,学生在开始学习前,就可以在BB平台上看到每个模块学习后要完成的样文、案例、项目的示例及要求。使学生学习在此项目的驱动下有目的去学习,完成项目并书写项目完成报告。

(4)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个性的、动态的,不同班级学生的疑难点可能不同,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也会不同,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好的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础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5. 拓展《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职能

《计算机基础》课程不应只关注到现有的信息技术,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素质的培养。《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职能也应该扩展到我校BB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及网络环境的使用说明课,也应该成为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导读课、训练课。

四 结语

《计算机基础》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学生还处于应试教育学习模式中,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理念,对学生今后的大学学习有积极的意义。另外,《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医学院校中,除了要讲授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实用技术,还需要结合医学院校的特点,增加医疗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和医疗信息系统应用的介绍,贴近学生的专业需求。在实际教学中教学人员需要不断的探讨和尝试,找到不足,针对这些不足进一步完善。这些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宋豫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软件导刊,2015(3)

[2]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上一篇:王玲案例下一篇:简单大方面试的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