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科

2024-06-20

中医基础学科(共12篇)

中医基础学科 篇1

摘要:从目前中医药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困惑出发, 从招生情况、课程建设、培养方式、就业前景四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作者认为提高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发点, 从而对建立中医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新型培养模式做出探索。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

自1981年中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与中医研究机构正式招收中医药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迄今已有30逾年的历史, 其为国家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做出了重大贡献[1]。中医药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具有基础性与前瞻性两大特点。其既是中医药学教育与研究的基石, 又是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风向标。目前我国中医药院校中医药基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教学科研型 (文献研究为主) 与实验科研型[2]。前者的培养注重经典理论的深化、拓宽和中医药文献整理研究能力的训练, 对中医古籍溯本求源, 阐发医理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在医、教、研等岗位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后者重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以现代科学实验研究为主, 侧重于训练研究生基本的科研素质, 培养科研思维, 促进了中医药科研在新层次上的发展, 本文主要从中医药大学基础学科领域实验科研型研究生的招生情况、课程建设、培养方式、就业前景四个方面进行讨论。

1 招生情况

目前, 在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的招生数量却在不断减少。由于受就业压力和收入差距的影响, 近年来优秀的医学本科毕业生更多选择了临床学科, 普遍存在着“轻基础、重临床”的观念, 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医学基础学科的生源质量[3]。李芳芳等[4]对延边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愿意报考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的不足4%。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更是面临尴尬境地, 报考人数更少, 录取人数中由临床型研究生调剂而来占很大比例。

中医药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 如何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加入到基础医学研究中来, 是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希望从各级政府导向、相关政策、社会环境、高校内部都可以朝有利于基础医学的方向发展。相信在目前我国从各个层面不断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力度的背景下, 基础医学的专业研究生就业渠道会逐步拓宽, 由此将引导招生情况好转, 只有这些优秀的新鲜血液源源不断的加入到中医药的队伍中来,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才具有光明的前景。

2 课程设置

目前, 我国中医院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进行设置的。相对于中医临床型研究生及西医科研型研究生课程设置而言, 中医药基础学科研究生课程理论授课延续本科教学, 实验课时数普遍不足且不能紧跟学科前沿, 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相关课程设置匮乏[5], 且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配备等均处于薄弱环节[6]。

要完善中医特色的基础学科课程建设, 还需要从中医院校的教材体系、理论课、实验课质量评价的标准、建立相关资质认证的体系、完善师资配套等诸多具体工作着手, 在为中医药教学、科研、临床工作服务的指导原则下, 建设基础学科课程高水平、高质量的精英课程。

3 培养方式

美国学者梅黑幽在《研究生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改革》一书中指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教育学习阶段, 它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发展智力, 而不是进行机械式的训练。应该把研究生教育, 看作是对学生在科学探索、研究方面的专门教育。”中医药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也应在这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但是目前广大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由于学科的特殊性, 研究生培养普遍沿着理论授课→实验培训→重复实验→完成论文这样一条主线前进, 手段较为单一, 效果差强人意[7]。

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基点, 所有培养工作的开展都应该围绕该基点展开。在研究生培养阶段, 基础学科研究生应加强实验技能的操作培训力度, 包括实验动物及细胞培养的常规操作、基本实验技术、常用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甚至包括科研标书的撰写等内容, 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制度, 以此作为进入实验中心公共平台开展研究并进行后续科研工作的准入门槛。各实验室在建设标准、培养协议、日常管理等规章制度中应该明确对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培养责任方面的规定, 同时加强对研究生的管理, 并对双方均提出考核要求, 纳入到各自所属考核体系中。除此之外, 应建立研究生交流学习机制, 定期选送研究生赴国内外优秀实验室交流学习, 实现其从实验技能到科研思维的全面提高, 最终实现广大中医药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的科研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4 就业前景

基础学科培养的研究生由于专业化特征明显, 应用性较差, 在市场经济主导的就业大潮中极为弱势。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项研究[8]指出, 近三年基础学科专业研究生的整体就业率 (95.18%) 虽然与临床学科专业的整体就业率 (97.85%) 无统计学差异, 但从实际的就业状况看, 到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基础医学各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及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医学实验研究工作比例较低。

由于中医药院校学科特点所限, 学生在本科阶段接触高水平的实验较少, 实验动手能力相对较差[9];对现代医学、分子生物学等先进技术缺乏了解, 不能有效地将现代医学前沿技术手段与传统中医药研究相结合, 甚至连基本的实验技术都未能熟练掌握[10];国内中医药院校开展科研工作的准入门槛较低, 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不具备就业优势;缺乏与国内外同领域实验室的交流学习, 不具备国际化的科研视野与能力, 赴国外实验室继续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客观条件不成熟, 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中医药院校基础学科的研究生与广大医科院校的同行相比, 缺乏核心竞争力, 就业前景不明朗[11]。

提升中医药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的就业潜力从根本上讲必须结合其学科特点, 突出其学科优势, 占据在中医药科研领域的制高点。不管是从科研思维还是从实际动手能力来讲, 只有将其体现出来, 才会从根本上扭转目前中医药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就业情况疲软的现状。而这种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在于一时, 更是拓展其从业视野, 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提升和发展自己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以预测, 立足于研究生基本科研素质的强化, 放眼于国内外先进实验室的交流, 进而占据中医药相关领域科研方向的主导权, 将是中医院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新型模式。任何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都是在兼容并蓄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中医院校基础学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是在借鉴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上, 立足我国国情发展而来的。其不仅秉持基础医学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原则, 更承担了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瑰宝的重任。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也是中医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之路, 要致力于将中医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成为21世纪我国的中医药科研、教学事业的中流砥柱, 真正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蒋希成, 谢宁, 张洋, 等.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C].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学院人才培养及教育, 2011:401-403.

[2]钱三旗.中医临床型和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 (6) :45-46.

[3]马艳, 许文荣, 周红, 等.江苏大学医学硕士招生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 2012, 14 (12) :1023-1025.

[4]李芳芳, 孟繁平, 金权鑫, 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困难现状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4) :464-466.

[5]张杰, 杨洪霞, 李磊, 等, 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导报, 2007, 4 (7) :90-91.

[6]徐志伟, 孙金芳, 鄢来均, 等.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0 (2) :36-37.

[7]王普霞, 郭胜伟.普及化高等教育下中医药研究生的创新培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 10 (2) :118.

[8]杨美春, 姜建萍, 梁金葵, 等.中医药毕业研究生就业情况分析[J].专业与就业, 2010 (10) :74-75.

[9]李健, 丁霞.中医药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过程管理策略[J].中医教育, 2012, 31 (2) :54-56.

[10]戴晓明, 陈亮, 陈美娟, 等.中医研究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4) :684-685.

[11]张戎, 王迎伟, 郭军, 等.基础医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探索和实施[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4) :3-4.

中医基础学科 篇2

1、发展沿革

我院中医妇科学学科始建于1985年,最初依托于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妇科教研室及附属医院妇产科,经过30多年的建设已逐步走上正轨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学科主要依托于山西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研室、附属医院妇产科、不孕不育科、山西省中医院妇科、晋中市中医院妇产科,已形成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基本合理的学科队伍,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方向,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学、临床及科研方面均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并在华北地区具有一定影响。

2、研究方向 学硕研究方向:

(1)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基础研究

(2)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基础研究

(3)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研究

(4)中医药治疗妇科肿瘤的基础研究

(5)中医药防治妊娠病的基础研究

专硕研究方向:

(1)中医药治疗月经病的临床研究

(2)中医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3)中医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4)中医药治疗妊娠病的临床研究

3、学科队伍建设及导师代表简介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学科现有学硕导师11名,专硕导师21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3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6名,省级名医4名,山西省领军人才1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研究方向涉及中医妇科各个领域,临床及科研水平均处于山西省领先地位。

导师代表简介

刘宏奇,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省级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山西中医学院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首届名医,妇科主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三届委员,第四、五届常务委员,山西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近3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在异位妊娠、胎漏胎动不安、绝经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出血性月经病的诊疗中,形成独到的辨证思路,疗效显著,得到广大患者认可,在山西地区乃至全国形成一定的影响。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分课题主持人,参加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目前在研项目5项,科研经费30余万。近3年来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副主编学术著作6部,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0余部、著作8部。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应用型本科教育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等多部教材。参加国家级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生教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编写。

张文红,女,汉族,1964年生,山西夏县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世中联生殖分会理事,山西省卫生厅联系高级专家,山西省卫生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山西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特色专科不孕不育科学科带头人和主任。

师从国医大师、妇科大家夏桂成教授,深得其真传,在治疗不孕症、习惯性流产、月经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症等疑难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主要致力于女性不孕症的研究,对排卵障碍性不孕、阻塞性不孕及免疫性不孕均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和临床疗效;主编、参编教材及论著10余部,先后发表论文18余篇,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12项,目前主持省级课题2项。先后荣获山西中医学院优秀教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医师、中医特色建设先进个人,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获得科技论文二等奖。

4、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

本学科在多年发展中基于学科成员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妇科最常见的月经病及不孕症为重点展开研究。月经病为学科研究的核心,以出血性月经病、闭经、痛经及经前综合症为切入点,逐步形成了多个优势病种。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孕症,结合学科成员临床经验,在理论及临床实践方面日趋成熟。

学科具有规范的研究生管理机制,课程设置合理全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妇科临床实践基地条件设施完善,旨在培养基本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临床水平的中医妇科人才。人才培养以专业技能为重,兼具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紧密契合医药事业发展的需求。

5、培养条件与实践基地建设优势、教学科研成果

本学科有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妇科、不孕不育科及山西省中医院妇科、晋中市中医院妇科4个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作为临床实践基地。

本学科主要承担研究生及本科生《中医妇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几年来已培养40余名研究生,现有30余名在读中,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学科成员近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国家级论文30篇;编写专业论著及教材10余部,其中主编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部;参编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中医妇科》;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11项,主持省级课题13项,目前在研12项。

6、学习生活条件及资助政策,就业优势(仅就本学科)

中医基础学科 篇3

【关键词】浅析 中医药英语学科 建设发展与挑战

我国的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國很多医疗机构和教学机构都已经将中医药英语学科作为重点建设的学科。明确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发展方向,组建专业的中医药英语培训团队,对提高中医药英语学科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一、建设中医药英语学科的重要意义

中医药学科所使用的英语不同于日常交流所使用的英语,中医药英语学科所学习的英语是专门为中医药知识的使用者和传播者服务的,学习的内容完全存在于中医药研究领域之内。另外,中医药英语学科英语的文法与日常使用的英语有很大的区别,大多属于科技文体,因此,中医药英语是一种不太容易学习的学科,而这一学科的知识也是其他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人所不能替代的。中医药英语学科主要是将中医药学科的知识同英语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所形成的学科,并且结合了翻译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特点。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发展,能够将我国众多中医药典籍翻译成英文,促进我国中医药理论的传播。另外,中医药英语学科还能够为我国中医药领域培养许多全能型人才,使我国的中医药文化能够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借鉴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我国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建设发展历史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的中医药英语学科就已经开始发展,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的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发展并不顺利,在我国的中医药英语学科建设初期,我国的中医药英语学科发展较为稳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中医药英语学科更是达到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状态。但是,随着八十年代后期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中医药英语学科受到了冲击,很多大学都将四六级考试作为衡量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也使得我国很多中医药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者将教学重点转移到了基础英语方面。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化,在发展过程中也修正了一些问题,中医药英语学科也又一次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很多高等学校已经将培养中医药英语专业人才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并将中医药英语的教学与基础英语的教学结合起来。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将中医药英语教学当做重要的教学任务,自2003年起的八年间,全国三十多所高等学校将中医药英语纳入教学计划。

三、中医药英语学科的研究方向

1.中医药著作翻译研究。中医药著作的翻译研究是中医药英语学科研究的重点,将中国传统中医药典籍标准的翻译成英文,是弘扬我国优秀中医药文化的关键。将每一个中医药典籍上的名字准确的翻译成英文,既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英文翻译功底,也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只有翻译者能够准确的理解古文的含义,才能在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理论指导下,准确的将传统中医药典籍翻译成英文。

2.中医药知识对外宣传研究。中医药知识的对外宣传工作是中医药英语学科的主要教学方向,对外宣传工作是保证中医药知识被世界更多国家理解和接受的重要工作,而不同国家在医药方面的法律和政策是宣传研究的重点,研究人员还需要将不同国家的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对中国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进行科学的规划,并促进中医药研究与其它国家的医学研究相结合,共同借鉴对方的科学经验。

3.中医药英语教学研究。中医药英语教学的研究以教育学和中医药学科等几个学科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专业的中医药英语知识的人才,研究的内容既包括中医药英语学科教学的相关理论,也包括中医药英语学科的教学实践经验,尤其要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学经验加强重视。

四、中医药英语学科发展建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渐加强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世界上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医药知识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必然会引起越来越多外国人的关注。因此,我国教育领域应该将中医药英语的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工作,并组建中医药英语的科研平台。例如,教育机构可以将中药药材的名字以及中药使用的术语制定成规范的英文表达方式,并对所有的中医药英文著作进行规范,还要将规范的中医药英文表达方式及时告知外国科研机构,使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可以在共同的科研平台上进行中医药学术研究,为我国中医药知识的普及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发展是保证我国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关键,深入的分析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发展历史和研究内容,并提出未来我国中医药英语学科的发展建议,对提高我国中医药英语学科的教学水平,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国利.高等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设置情况调查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285-286.

[2]罗磊.10年中医英译的研究回顾[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21(5):410-414.

中医基础学科 篇4

1 中医基础课程引入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

1.1 完善中医基础学科教学方式的需要

我国的中医高等教育事业自20世纪50年代创立以来基本沿用的是学科制培养体系, 与之相适应, 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的是班级课堂课时制。尽管在具体方法上不乏案例分析、模拟临床、师生互动、多媒体应用等手段的应用, 但仍属于传统的LBL (Lecture-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范畴。到20世纪80年代, 随着PBL (Problem-basedlearning) 教学模式的引入, 我们得以重新理解教与学的含义,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也变得更加灵活。但是PBL教学模式仍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医基础学科的教学[3]。笔者认为, 问题不在于LBL或PBL的选择, 因为二者各有优拙, 关键在于对于手段的过分看重会让我们对忽视目标的错误失去应有的警觉性。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会让我们沉醉于某一种具体的教学形式, 要么夸大它们在某些方面的突出效果, 要么对它们中间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有学者[4]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对比实验发现, PBL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并不优于反思性教学法。这表明, 当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反思性教学引入医学教育领域后, 不但不会动摇现有教学方式的地位, 反而有助于让它们更充分地认识不足、发挥长处, 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彼此替代, 而是相互补充。因此, 反思性教学是对中医基础学科教学方式的补充和完善。

1.2 强化学生中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的需要

中医基础学科不但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而且在理论和临床之间亦有着紧密的联系。《伤寒论》、《金匮要略》既可以是学习中医的基础, 也被认为是应不断深入研究的提高临床能力的经典著作[5]。这表明, 不能简单地以西医的学科分类来看到中医的知识体系, 中医学的学科分类有自身的特点, 有的课程兼具基础和临床的特点, 甚至在教学中既可以作为基础课程, 有可以作为临床案例。这一现实情况对中医基础学科的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既要有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还要有中医辨证论治思维和能力的长期训练。这种对师生思维能力的突出要求显然是常规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 这就为反思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空间。从理论上看, 反思性教学所要求的对合理性的不断探求与中医辨证论治的医学实践有共通的思想基础;从实践上看, 反思性教学也确实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王宝平[6]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反思性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之间有紧密的正相关性, 加强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有助于提高成绩。王秋琴[7]则通过5次反思性教学实践探讨了这种方法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开放性思维、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

1.3 提升教师和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

熊川武[8]指出, 反思性教学不仅关心学生的发展, 同时关心教师的发展。在反思性教学的视界里, 学会教学是直接目的, 学会学习是终极目的。因此, 反思性教学不但是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共同要求, 而且更注重对师生双方思维能力的训练。它既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对教学活动进行思考、评价和改进, 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教学效果不断进行回应、反馈和调整。反思贯穿在教和学的过程中, 成为两者互动的媒介和桥梁, 同时也是推动二者形成有效互动模式的催化剂, 其最终的结果是推动一种终身学习模式的形成。正是在这种新模式的形成过程中, 师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才能得以不断提升。他在另一篇文章中进一步解释, 反思型教师不仅想知道自己教学的结果, 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进行思考, 总是问为什么[9]。这种追问 (为什么) 的习惯, 往往促使反思型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10]。与操作性教学相比, 具备反思性教学思维和能力的教师会不断地学会教学, 这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并同时获得全面发展。这一点与中医基础课程所要求的“培养中医学生成为一个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临床应变能力的合格人才[11]”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2 中医院校中医课程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可行性

2.1 中医基础学科课程内容具有内在的辩证反思性

目前我国中医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基本可以概括为“医教研兼顾, 中西医并举”, 包括中医基础学科在内的各种课程分类体系基本都按照“中西”、“讲习”的刻度进行划分, 总计课程近20门1500余学时[12]。这种课程体系存在着一定弊端, 有待改善, 但是笔者认为其中也蕴藏着一些辩证反思的因素。

首先, 中医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的验证和补充。比如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等属于“经典原著选读”课程内容, 却可以进一步检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内容;而“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又可以进一步补充“原著选读”、中医基础理论甚至中医临床分科的内容。

其次, 中医临床课程对基础理论具有反思性能动作用, 尤其是对辨证论治的强调和要求。戴慎认为, 中医专业课程的设置“应服从并充分体现中医学理论体系, 实现辨证论治的原则和理法方药的统一”, 进而达到“突出中医学术内核, 实现中医认知方法, 保持中医理法方药统一, 强化辨证思维训练”的目标[13]。

再次, 西医知识对中医课程亦有参照性补益和优化性影响。尽管目前中医院校中的西医课程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占用时间过多、增加学生负担、学习内容不全面不系统等[14], 但不能因此而对西医课程的补益作用视而不见。中医院校开设西医课程主要是为中医专业的培养目标服务, 并成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设置可以打破西医固有的理论体系, 将必须具备的知识重新组合, 逐步形成一套中医院校独特的西医课程[15]。2011年的一项实证研究[16]也表明学生对西医课程抱有兴趣, 但是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上这些内含于中医基础学科课程内容中的辩证反思性因素为反思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内容上的可能性。

2.2“形成性评价”的考核体系有利于开展反思性教学

“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全新的师生评价机制被引入国内以后很快被众多高校采用。作为一种动态的评估体系, 形成性评价注重发现个体的潜质, 主张建立起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 并可以随时采取适当措施将修正的结果付诸行动, 进而达成使教学成为一个“自我纠正系统”的目标。形成性评价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且提高了中医基础理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还规范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管理[17]。有学者[18]通过成绩考核和课程考核对比研究发现, 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再学习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 同时临床思辨能力也有所提高, 但是也存在考核形式单一、反馈功能不突出等问题。另有研究者分别讨论了形成性评价在具体学科中的应用, 比如在中医妇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形成性评价体现了以临床为目的、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19]。郑春素[20]则以温病学课程为例, 通过观察、座谈、访谈、活动记录、问卷调查、读书笔记、学生自评互评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等进行持续性评价。董慧[21]在对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形成性评价研究中指出, 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 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共同发展, 实现了教学相长。一方面挖掘学生潜能, 激发自主学习动力, 另一方培养了有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师, 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基于以上研究, 笔者认为, 以形成性评价为代表的考核评价体系, 不但体现了反思性教学互动性、沟通性、时效性的原则, 而且其本身就是反思性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 以形成性评价为代表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为反思性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2.3 高等中医院校的专家学者是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智力资源

熊川武[22]在论述反思性教学实践时指出, 教育过程的结果是指教育主体的行为导致的可以观察的或正或反的效应, 集中在师生身心的变化上。它是多维的, 故要求多角度观察与分析。这一观点表明, 对教学结果的考察要力求全面而客观, 要尽量避免带有主观性“自我建构”的观察和审视。笔者认为, 在这一方面, 高等中医院校的专家学者, 特别是名老中医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外部视角。在目前的中医教学体系中, 名老中医参与日常教学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带徒弟, 也就是开展师承教育;二是提供教学分析的病案;三是作为经验总结的素材。就师承而言, 作为常规教学模式的补充, 师承教育有利于学员较快掌握临证技能, 并将此前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同时还有利于医学风格和流派的传承, 但其中也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进度因人而异、缺乏权威统一的考核标准等问题[23]。在病案分析和经验传承方面, 已有学者[24]开始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处理病案信息, 还有人[25]提出综合采用研读名老中医论述论著、进行学术访谈和举办学术经验推广会三种方法。尽管如此, 在笔者看来, 这些方法都只是将名老中医被动地纳入到教学体系中, 在教学活动中他们只是一个客体和对象, 而不是亲身参与者。而反思性教学正好可以提供一个让这些老专家亲身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 通过听课、讨论、讲解、辩论、小论文等方式, 他们可以凭借自身深厚的学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尚的品德, 成为教学活动最公正的评判者。因此, 高等中医院校的专家学者尤其是名老中医们是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智力资源。

2.4 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实践为反思性教学提供动力和资源

中医学自其诞生以来就有着与临床紧密联系的特殊性, 这决定了中医教育必须要在书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之间不断检验、改进、提高, 中医临床和科研实践成为课堂教学不竭的动力源泉。中医学是一门技术科学, 它有自身独特的知识体系和临床实践技能, 这就要求学生不但要学会知识, 掌握技能, 更重要的要能够学以致用, 融会贯通;在科学研究上, 对中药成分进行科学实验也同样需要对既有知识进行质疑、追问的胆量和勇气。中医史家李经纬[26]指出, “中医科学同其他科学一样, 要进步、要创新、要突破, 就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 永远不满足于前人的成绩, 敢于打破前人的学说、学理、贡献, 把前人的成就大步地推向新的高峰。”而范行准[27]在评价明清时期的医学思想时, 认为它们不过是金元医学的引申和继续, 很少独立的见解。这从反面说明, 失去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的医学研究也只能如当时的社会一样如一潭死水而已。与此同时, 中医学也是一门人文科学, 它在临症时讲究医生与患者的沟通, 既要了解患者过往的病史, 也要关注当下的病征和体验, 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中医是一门与人打交道的科学, 这一点完全不同于西医对“疾病”本身的关注[28]。也正是在这种与患者的实际沟通交流过程中, 医者的知识积累不断被唤起, 枯燥的知识进而变得鲜活。因此, 与临床和科研的紧密联系, 使得中医学科的反思性教学拥有着无穷的动力。

2.5 大学生的心理年龄阶段和思维方式特征具备开展反思性教学的条件

有心理学研究[29]表明, 我国的青少年在认知风格方面体现出明显的“高-低-高”式变化趋势, 特别是在认识加工、认知行为、认知倾向三个维度上, 表现为青少年倾向于从局部转向整体, 从独立转向合作, 从冒险转向稳重。该研究进一步分析认为, 进入高三、大学阶段之后, 青少年思维成熟, 能够正确处理所面对的问题, 因此倾向于采取独立、冒险的认知风格。与此同时, 在大学生这个群体的思维方式上也存在诸如刻板化且缺乏创新力、依赖性强且缺乏独立性、思维节奏较慢且系统性不强等局限性[30], 甚至还有因为思维方式的问题进而引发如矛盾、焦虑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可能[31]。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思维方式特征, 笔者认为相较于认知能力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而言, 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个体人格特征, 具备进行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而在思维方式尚未完全定性的青年阶段, 一旦能够克服错误狭隘的思维方式缺陷, 养成健康、客观、敏锐的思维方式, 则不但有益于学业的顺利发展, 也有利于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 在大学生中开展反思性教学不但是可能的, 而且是必要的和紧迫的。

3 中医基础课程实施反思性教学的几个着力点

笔者认为, 在中医基础学科中开展反思性教学需要紧紧抓住教学过程的几个要素, 即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客体的课程内容、作为中介的教学手段以及作为目标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围绕反思的内容、方式、对象、范围等维度, 构建起反思式教学的复合型体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围绕教师的外部反思 (专家指导) 和内部反思 (学生评价) 系统和围绕学生的手段反思 (教学方式) 与过程反思 (学习过程) 系统。具体而言, 从教师和学校的层面出发, 可以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变革:第一, 教学主体的反思性思维训练;第二, 教学内容的反思性设计;第三, 教学手段的反思性运用;第四, 教学效果的反思性考察。

总而言之, 中医课程是中医文化的人文属性和医学知识的技术属性的有机统一, 单纯讲授中医临床技术不但是片面的, 也无益于师生正确理解中医学的核心价值。中医学的生命力正是在于能够不断地为学习者提供从各自角度和路径进行理解、阐发和对话的空间, 而这正是学习者们通过学习中医课程而认识自身的反思过程。

反思性教学是对现有中医院校医学基础学科教学方式的重要补充, 它不但有利于强化教学过程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 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反思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与中医院校中医课程的内容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 对指导教学方式的创新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另一方面, 中医院校中医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现有的课程体系也有利于实施反思性教学, 而且这种教学方式也符合大学生群体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特征。其具体的实施办法, 主要是改变教学流程、改进相关要素、调整相互间的关系, 开展反思性教学必须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

摘要:反思性教学是对现有中医基础学科教学方式的补充, 它不但有利于强化教学过程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 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思维方式的塑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同时, 这种教学方法与中医课程内容也存在着逻辑上的内在统一性, 对指导教学方式的创新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中医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和现有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反思性教学的实施, 这种新兴的教学方式也符合大学生群体年龄阶段的思维方式特征。

中医基础学科 篇5

周青

(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上海03)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高校实验教学成为凸显其功能的重要教学手段。本文指出了构建融合中医药专业特色的管理学科实验体系的发展范式。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扩大就业创业空间,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管理学;实验模式;多学科发展

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校级课程建设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周青,上海中医药大学社科部,硕士,讲师。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给高校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有精深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为此,教育部把加强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作为教育质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卫生管理专业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从组建了实验室,购买了实验软件,组织教学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将管理学实验引入教学,以补充传统的课堂教学的不足。

管理学实验是探索管理现象和寻求管理规律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它具有可控性、可重复性和主动创造数据等特征。著名学者李怀祖教授、马庆国教授等都把管理学实验方法列为管理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管理学实验本身的复杂性和学科综合特征、管理实验在研究范式和建模方法上的不足以及管理实验方法在管理学术界的非主流地位,管理学实验教学近三十年的发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事实上,对涉及结构可变、管理目标可变、管理条件或环境可变,甚至带有矛盾冲突前提的复杂管理活动或管理问题,目前还没有一套有效的、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实验模拟方法,尤其在管理学实验这种通识教育同专业院校的学科教育结合上,更是乏善可陈,我校是一所中医院校,卫生管理专业才组建,实验室也才成立5、6年,管理学实验无论是在内涵上还是在模式机制建构上都稍显粗糙,缺乏规范针对性,本文想基于此做些建设。

二、我们在系统分析管理学的概念与分类、形成与发展、定位与作用的基础上,探讨管理学实验的基本特征、原理和方法,并基于实验分析、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给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可控的管理学实验的方案。

对影响管理实验的实验因素和非实验因素进行了梳理,通过互动的、探索性和实践性的实验平台,进行实验,进而达到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的教学目的。

构建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先进、高效、开放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结构合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构建仪器设备先进、网络共享资源丰富的实验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1.探索实验资源共享途径,构建良好实验平台。通过网络逐步向校内各专业、国内外著名高校、企业延伸,探索实验资源共享的途径。我们和我校的中医、中药、针灸、推拿、保健美容、护理等专业常年保持着教学科研上的互动,同复旦医学院、交大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相关院校卫生管理专业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利用上海这块中国经济热土,和许多知名企业有着良好的业务关系,例如施贵宝、阿斯利康、罗氏等都是我们专业实习就业的主要去向,也为我们专业提供了最新的医药企业管理的实验案例。

2.完善实验管理模式,强化运行机制建设。完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实验室建设互动的运行机制。构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实验四个层次,指出了“结合中医药式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环境,构建和发展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管理实验内容和管理实验模式”的`发展范式。这是一个大胆且富有启发性的研究发展途径。学生通过该实验平台,可实现从数据采集、标准制定、系统设计、过程观测等实际动手操作和真实观察的物理仿真实验,到利用所采集数据进入网络和虚拟仿真环境下实战演练,使学生在实验中既可深刻地理解管理知识,又可学到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创业的能力和技巧,从而提升学校对学生素质、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训练的水平和层次。

3.实验模块与课程群密切结合,强化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互动。采用实验模块对应课程群的方式,加强管理实践与理论学习的互动。我们现在有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模块,市场营销管理实验模块,财务软件实验模块,公共管理文书写作实验模块,这些实验模块都是穿插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力求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互相促进,理论教学中生涩难懂的内容可以用简单直观的实验实施,以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吸收知识,提高技能。

4.坚持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积极推动校企共建。教学资源、科研资源和社会资源叠加使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实验建设互动。经过几年的实验,这种中医药专业教育和管理学通识教育相结合的管理实验模拟方法,改变过去以一般企业管理或西医管理模式组织教学的特点,将中医药学理论渗透与管理学,促使两学科间的交叉、支撑、融合。开拓中医药学专业教学面,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扩大就业空间,并把这些研究成果进一步加以扩展、移植和应用到现代中医药经济改革和管理改革前沿,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5.加强教材和队伍建设,深化互动式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适宜的实验教材和互动式教学方式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们着重提出了综合运用“上机模拟”、“网络技术”、“角色扮演”和“交叉学科方法”的研究途径,管理学课堂实验设计方案和实验室实验设计方案多套,奥派经济管理类教学软件CA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评分标准、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等实验考核方法,专业实验室一间,40台计算机及相关硬件外设,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助教,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等实验教学队伍,实验和实验室管理体制条例。校内各专业实验室、校外资源共享利用;大量的参考文献书籍。

三、以本专业管理学实验为平台,通过与教师、学生、学校、中医药企事业单位管理者多方面多形式交流沟通,如教学实践、社会考察、座谈调研、资料收集、数据分析、范式建模等方法,获得中医药管理实验相关信息,将这些信息整合出文字资料逐字逐句分析其含义并进行分类整理,将应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相结合,主要通过对本专业管理学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成效进行分析,综合各方面声音对管理学实验提出宝贵意见,以本专业管理学实验为参照系归纳分析目前的管理实验在研究范式和建模方法上的不足,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学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模式。总结出一份数据化的资料进一步探讨整合成研究内容,指出“具有中医药专业学科特色的管理实验内容和管理实验学科体系”的发展范式。

参考文献:

[1]何军,应瑞瑶,颜进。 农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方案设计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

[2]陈为公。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2,(14)。

[3]马占英。经济管理专业模拟实验概要分析[J].管理观察,,(11)。

[4]李志荣,崔延生。影响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开放的因素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6(1)。

中医基础学科 篇6

摘要:目的:探讨竞争机制引入中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学科,建立完备的竞争体系,设立教师教学效绩评价表,并通过调查问卷评估效果。结果:教师教学活动的参与率、科研及教研项目申报率、主动听课率、实行教学改革项目数量、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高年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均明显提高。结论:竞争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快速、稳步的发展,提高学科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并促进学科中教师的教学及教研能力。

关键词:竞争机制 高等教育 中医 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科建设已经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重视,也成为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基础[1]。而中医高等教育是当代中医传承延续及发展的最主要方式,于是如何加强中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以促进学科中教师的教学及教研科研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能力,从而可以提高中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我院从2011年始将竞争机制引进中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试图通过效果评价将其用至学科间竞争。

1 研究基础

中医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固定,部分教师视教学过程为一种习惯或任务,这样必然会使教学质量下降,使学生在这些教师所任课的科目中形成相对空白的一环,这样也就必然使学生无法较好的完成整个学业,导致中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中医传承延续及发展的空间缩小【1】。另外,现中医高等教育学科配置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青年教师由于其在教学经验、教学管理、教研及科研等各方面的欠缺,必然也会对学科建设及学生正常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11年9月至2013年6月2个学年在河南中医学院下属学科中选取外科学科作为试点,将竞争机制完整的引入学科建设中三级评教、教师培养、科研、教研、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德育的各个方面。使其形成较为细化的分值,并将分值带入每学期学时统计、教学酬金计算、下阶段学时安排、各种评先等方面,应进行年终教师教学绩效评价表,进行相应的奖励与惩罚。将结果与本学科以前状况作以比较,并形成相应学生、各教龄阶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处理,形成效果评估。

3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2个学年中外科学科教师教学活动的参与率上升27.6%,科研及教研项目申报率上升了45.2%,主动听课率上升37.1%,实行教学改革项目上升87.5%。在相应学生、各教龄阶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督导人员调查问卷中显示,98.7%的被调查人员认为外科学科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87.2%认为外科学科更具有凝聚力,93.2%认为高年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明显提高。

4 结论

我国中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从多方面增强科学科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出高素质、高层次、高水平的中医人才,提升临床医疗技术水平,进一步满足患者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医疗服务[2]。从学科发展趋势来看,现有的中医高的鞥教育学科建设模式和内容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科发展的趋势。中医高等教育相对于其他专业教育教学模式来说相对较为固定,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视教学为一种习惯或任务,这样必然会使教学质量下降,使学生在这些教师所任课的科目种形成相对空白的一环,这样也就必然使学生无法较好的完成整个学业,导致中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降低,中医传承延续及发展的空间缩小[3]。另外,现中医高等教育学科配置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青年教师由于其在教学经验、教学管理、教研及科研等各方面的欠缺,必然也会对学科建设及学生正常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故而如何有效的加强中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中教师的教学及教研科研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研究人群为教师,他们经过社会历练,心理发育健全,竞争所可引发的一些负面效应,即“竞争性抑制”作用基本不会出现,而研究结果证明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自身素质的明显提高。竞争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深更广的知识及各种能力,方能驾驭各种场面。这可成为一种动力,促使教师自我素质提高及自我能力的展现,并可以促进学科建设快速、稳步的发展,提高学科在同行业的竞争力,并促进学科中教师的教学及教研能力。并且青年教师由于其在教学经验、教学管理、教研及科研等各方面的欠缺,必然也会对学科建设及学生正常的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为鼓励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故在年终教师教学绩效评价表中的数据统计方面,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以促进学科中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从而在提高中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質量前提条件下,为学科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使学科建设可以形成良性循环。研究中也发现竞争机制还可以引入各个学科的各个单一方面,也可以引入学科间竞争机制和学院间竞争机制形成,从而全面提高中医高等教育的教师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只有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通过竞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学科科研和教学水平,才能使中医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顺应历史潮流,从而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科技中医高等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天琪,郭庆.跨学科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发展[J].现代情报,2012,32(2):139-146

[2]宁方芹,付亚芬,韩晓燕等.高校附属医院应加强临床医学学科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06,(3): 94-95

中医基础学科 篇7

学科建设:融中西医为一体的医教研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是“十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 贾立群主任是继张代钊、李佩文主任之后的重点学科带头人。据贾立群主任介绍, 2002年,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的中医内科肿瘤病学为重点学科。他所主持的中医内科肿瘤病学在“益气养阴法”延长中晚期肺鳞癌带瘤生存期、中医外治恶性胸腹水、中医外治癌痛、中医药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等方面, 形成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方案, 成为国内中医肿瘤的领先学科之一;2008年, 又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及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知名学科建设项目。

贾立群主任说, 该科的学科建设采用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模式, 重点发展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研究中医外治法治疗癌性疼痛及肿瘤并发症的临床技术, 提高中医药防治放化疗不良反应的创新水平和优势;促进中医肿瘤临床诊疗技术的创新水平和规范发展, 形成融医、教、研为一体的中医肿瘤重点学科, 不断加强中医肿瘤人才的培养, 由此成为中医重点学科建设的“国家队”。

贾立群主任说, 随着现代肿瘤学的发展, 探讨中医药与靶向治疗药物的结合, 拓宽相关中医理论对其诊断、病机和治则的认识及理论依据亟需加强。随后, 贾立群主任重点概括了中医肿瘤学科建设的几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规范的研究将中医体质分型纳入老年肺癌化疗方案选择主要参照指标之一;将中医扶正祛邪的理论指导老年肺癌的个体化治疗。二是, 中医外治肿瘤康复体系的建立与推广, 基于“内病外治”的原理, 采用中医外治技术治疗肿瘤相关并发症, 建立中医外治肿瘤康复体系。三是, 结直肠癌、胃癌的中医防治;探讨结直肠癌的中医证型与治疗方案;应用中医药解决胃肠道肿瘤化疗难治性不良反应, 提高化疗患者的耐受性和收益率。四是, 中医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作用的研究等。

在学科科研教学方面, 贾立群主任说:一是, 施行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模式;二是, 承担院级和省部级学科相关科研课题;三是, 通过重点负责学科研究方向和任务, 提升学术骨干的科研研究能力;四是, 每年选派学术骨干参见国内专业学术会议三至五次, 国际学术会议一至二次, 选派年轻学术骨干5年内在国外先进研究科室进修二至三人次。

贾立群主任辛勤耕耘, 带领重点学科建设节节攀高, 自2000年至2008年, 《中医内服外治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活质量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市、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暨第二届CGOS年会、第八届中国临床肿瘤学大会, 以及国际抗癌联盟学术大会 (日内瓦) 等颁发的多项各类奖项。

贾立群主任带领他的同仁分别承担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的多项科研课题, 并取得了十分重要的研究成果, 为学科下一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贾立群主任说, 中医肿瘤学科建设总体的发展目标是, 以中医药基础理论为指导原则, 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 结合现代肿瘤学治疗标准和先进诊疗技术, 将“中医与西医”、“循证与辨证”、“内服与外治”有机结合, 形成有中医特色的诊疗方案, 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学科特色:建立中医外治肿瘤的康复体系

贾立群主任在中药外治肿瘤并发症方面有突出建树。他采用中医外治的方法治疗化疗药物所致手足综合征和周围神经病变、放疗所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口腔黏膜炎以及恶性胸腹水等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解决了肿瘤临床的难治问题, 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发表在美国肿瘤学会 (ASCO) 和欧洲肿瘤学会 (ESMO) 学术会议, 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中医外治肿瘤技术是中医肿瘤学科十余年学科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全国具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中医外治肿瘤常见适应症有:一是, 癌症并发症, 如癌性疼痛、癌性发热、恶性胸腹水、多汗症等;二是, 放射性并发症, 如放射性口腔炎、食管炎、肠炎、皮肤损伤等;三是, 化疗性不良反应, 如恶性呕吐, 白细胞下降、化疗性手足综合症、化疗药外渗性皮肤损伤、阿片类药物性便秘、阿片类药物性尿潴留等;四是, 手术后遗症, 如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术后腹胀、术后切口不愈合等。

贾立群主任说, 结合各种恶性肿瘤的特性, 临床治疗所需求的药物与方法应该具备的特点有, 作用靶点明确, 临床效果确切, 可反复、持续应用, 副作用小, 价格便宜, 适用人群广泛, 应用方便, 适应症广, 辨证用药, 治疗个体化。首先, 外治药物通过局部与整体参合辨证获得, 具有个体化的优势。其次, 外治药物常常用于肿瘤局部, 靶点明确、毒副作用小, 与一些现代技术结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并可反复应用, 不易出现耐药等状况。第三, 价格便宜, 应用方便。因此, 通过对中医传统医学的继承并结合现代多学科的技术发展, 从深层次揭示外治作用机理, 同时加强临床实践进行规范化临床研究, 肿瘤外治一定会具有广阔发展的前景。

贾立群主任简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中医外治肿瘤及放化疗并发症的技术方案:根据“行气活血、化瘀散结”的治疗原则, 对癌性疼痛患者应用“痛块消乳膏”外治;根据“益气温阳、行气利水”的治疗原则, 对恶性胸水患者应用“抗癌消水膏”外治;根据“健脾化湿、温阳利水”的治疗原则, 对恶性腹水的患者应用“实脾消水膏”外治;根据“益气活血、解毒生肌”的治疗原则, 对口腔炎患者应用“溃疡油”外治;根据“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 对化疗性手足综合症患者应用“通络散”外治;根据“清热解毒、祛腐生肌”的治疗原则, 为放射性皮肤损伤患者应用“双黄健肤膏”外治等。各种中医外治的临床效果奇佳, 在广大患者中得到好评, 充分显示出中医外治法在针对肿瘤及放化疗并发症反应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学科推广:深入农村肿瘤防治卫生事业

贾立群主任说, 为了响应国家卫生部推广的“农村医疗卫生与营养健康”的民生项目, 他带领医院科室积极开展了“中医外治体系在农村肿瘤防治中的建立与示范”的农村推广活动。技师中家

现实资料表明, 目前恶性肿瘤在农村也是导致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满足不了农民医疗、健康的需求。农村的肿瘤患者70%以上为中晚期病人。因此, 应用中医简、便、验、廉的中医外治方法, 解决肿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对农村医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贾立群主任说, 由于全国农村存在区域性差异和技术力量不均衡等问题, 其技术操作规范和应用效果评价存在一定差异。中医外治体系建立的重点在县级医院, 培养县级医师成为技术骨干, 重点在于培训中医外治技术规范操作, 并保证其可持续性推广。

贾立群主任说, 将中医外治癌性疼痛、恶性胸腹水、化疗性手足综合征的有效技术、方法在示范地区农村医疗中进行推广, 应用中医外治技术防治农村地区中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18种并发症, 以减轻其痛苦,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农村县级医院开展相应的中医外治肿瘤技术, 其技术包括材料与器具、药品配制程序、适应症、应用方案等多个环节。通过对基层医师的技术培训和示范, 使县级医院掌握治疗肿瘤并发症的相关中医外治技术方法, 并形成适宜农村肿瘤中医外治技术指南, 便于进一步在农村肿瘤防治中推广应用。

贾立群主任带领医院科室人员, 成立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和项目组, 为项目实施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制度保障, 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按照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科技协作原则, 明确合作双方的责、权、利, 并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接受国家科技部的监督和管理。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协助当地医院建立中医外用药制剂室, 提高外治水平。在知识产权与成果管理及权益分配上, 他们对中医外治技术与药物放弃了知识产权要求, 不参与基层医疗机构的效益分配。贾立群主任带领他的团队先后在100个县级医院开展推广项目技术示范, 重点培训300名县级技术骨干, 掌握肿瘤并发症的中医外治技术操作, 并推广至1000名基层医师, 在评价应用效果基础上, 制定农村中医肿瘤外治技术操作规范和指南。

2010年以来, 中日友好医院等6家医院组成中医外治肿瘤技术协作组, 先后在河北省、陕西省、山西省等10个省实施中医肿瘤专科技术推广项目, 与每省10个县级医院, 共计100个县签署了肿瘤诊治、协作、推广协议, 目前已有5个县 (市) 成立了肿瘤专科, 有10名医生先后在中日友好医院进修, 得到了专科技术的培训。中医肿瘤专科技术在推广技术、协作管理、研发队伍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其推广项目重在改善农村肿瘤病人生活质量, 推广中医外治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 改善农村医疗尚不完善的现状, 提高农村肿瘤病人常见并发症的疗效。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建立一套中医肿瘤外治技术体系, 并示范推广至广大农村肿瘤防治工作中。

中医基础学科 篇8

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队伍不断扩充, 2010年统计显示: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15.66万人, 比上年增加4.51万人, 其中专任教师134.31万人, 比上年增加4.79万人[1]。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于一体的多重任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其职业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由此可见, 作为高校教师职业素养的一个方面, 职业能力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国中医药类大学管理学科的逐步发展完善, 与综合性大学的管理学科相比这一学科在中医药类大学的地位特殊, 相关教师职业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科的健康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可见, 研究中医药类大学管理学科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升极具现实意义。

二、资料来源与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四所中医药大学的管理学院共57名教师作为样本, 共回收问卷57份, 回收率为100%, 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问卷, 采用stata11.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一) 被调查样本人口学特征

在中医药院校的管理学院的57个样本中, 男女频数分别为14和43, 男女比例为0.326;从年龄分布来看管理学院教师年龄集中在30~40岁和40~50岁两个年龄段, 50岁以上教师人数仅为1人, 这也和中医药院校管理学院学科年轻化的现状相吻合;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和5~10年的频次较高, 占到调查样本人数的63.16, 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仅占到14.04%;调查的样本职称集中在中级职称, 27人, 占到47.37%, 职称分布呈现为较合理的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在57个调查样本中42.11%的教师兼任了行政职务。

(二) 职业能力总体分析

本文主要研究中医药院校管理学院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 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中所设置的问题有:您对近年来的教学质量很满意, 您的教学质量评估很好;科研能力方面的问项有:您经常主持各种课题, 您经常发表学术论文, 您了解本学科领域学术方面的最新热点与方法答案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 1分为“完全不同意”, 2分为“不同意”, 3分为“不确定”, 4分为“比较同意”, 5分为“完全同意”。

通过表1可以看出教育能力均数最大, 总体水平较高, 得到较高比例的肯定程度的回答。

科研能力总体水平较差, 均数为3.215, 这与我国目前整体教师专业化水平低有关系,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从全国来看, 管理类学科在中医药类大学中普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 大多在发展完善的阶段中。

(三) 教学科研情况分析

从表2和表3中可以发现, 中医药类大学管理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只有1人, 占样本调查人数的1.75%, 省部级有4人, 占7.02%, 校级有9人, 占15.79%;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奖的有2人, 占3.51%, 省部级有6人, 占10.53%, 校级8人, 占14.03%。从绝对数量上来看, 全国中医药类院校的管理学科科研能力薄弱。

(四) 职业能力影响因素模型

注:*P<0.05

从研究结果来看, 采用最大似然估计对模型的拟合度进行检验, 结果显示各项模型评价指标均具有良好的拟合性, CR为结果方程模型的参数值, 路径系数显示:人力因素对中医药院校管理类教师职业能力发展影响最大, 其中人力因素对教育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68, 对科研能力的路径系数为0.75;个性特征对教师职业能力营销较大, 对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1和0.23, 其中个性特征对教师教育能力的影响要远大于对科研能力的影响特征。职业认知对于教育能力的影响较大, 对科研能力影响较小, 但是CR值为2.03, 大于2说明这个结论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组织环境对于教师职业能力的影响较大, 对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1和0.66。

四、讨论

中医药类院校管理学科教师职业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我国中医药类院校学科的不断发展完善, 给管理学科教师搭建了很好的教学与科研平台, 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目前缺乏高学历以及高能力的教师。

教师职业能力发展不够均衡。从统计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 教学能力明显优于科研能力, 这与本学科在中医药院校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关,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自身没有发挥足够的积极能动性。这样来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学校领导者与组织者要高度重视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 为教师的职业生涯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应当积极鼓励学术团队的发展, 针对学术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另外加强同类高校同类学科间的学术交流, 使得教师有机会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热点、新方法和新理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形成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积极参与配合, 将自身职业发展目标与学科发展目标相融合。从微观上, 搭建学术平台, 鼓励教师进行交叉学科的教学研究与科研合作。

王邦佐等研究认为, 教师职业能力是通过学习与实践形成的, 平均大学前形成21.95%, 大学期间形成12.74%, 职后形成65.31%[2]所以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当积极进行角色定位, 调整心态, 提高能力。在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教师职业发展方面存在较大的一个问题是教师自身定位不够准确, 自我意识淡薄, 认为管理学科不能融入学校大环境, 处于尴尬的边缘地位, 这样容易造成职业懈怠, 所以提升职业能力的前提要调整好心态, 认同自己的职业和工作内容, 寻找满足感和成就感, 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积极放松压力, 面对被考核的教学与科研任务, 调整心态, 不焦虑, 积极投身到工作中并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

教师职业能力的研究能够为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提供有力的证据, 为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测评量表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参考。

摘要:本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量表调查的方式对山西中医学院, 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共57名管理学科教师职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 衡量了中医药院校管理学科教师职业能力, 结果显示在中医药类高校管理学科教师职业能力不均衡, 教育能力得分较高, 科研能力得分偏低。

关键词:教师职业能力,中医药院校,管理学

参考文献

[1]James D.Klein, 著.教师能力标准[M].顾小清,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8) .

中医基础学科 篇9

1 目的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是集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等元素一体, 并独具生命力-交互功能的全新的教学手段, 是一种图文、声像并茂的CAI课件。针对目前中医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中医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的中心主要在教师的"讲"上, 忽视了学生主动的"学", 由于中医学内容比较深奥, 抽像思维运用很多, 学生学习起来困难, 而多媒体课件能有效的解决以下问题。

11.使以往抽象复杂的知识具体化

在讲解疾病时, 配合典型的症状、体征的照片, 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用动画手段动态模拟疾病的病变过程。

1.2 解决以往教学中的盲点

中医学科许多疾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传统教学模式是放在教师的"讲"上, 忽视了学生主动的"学", 而配合大量的图片, 动画的多媒体教学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1.3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多媒体教学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 还能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 从而达到组织和鼓励学生的"学",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欲望。

1.4 借助网络, 扩大教学互动性

教师直接操纵计算机进行CAI教学, 可借助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远程教学, 特别是互联网上按某种方式组织的知识库、信息库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 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从而扩大了教学的时空观。还可在课件网页上添加E-mail地址或建立留言箱, 师生之间便可通过网络进行答疑解惑, 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又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听课效果及理解程度。

2 方法

如何制做多媒体教学课件, 这便是以下要谈的内容。

2.1 选择一种合适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目前流行的多媒体创作工具有国外的:authorware、director、toolbook、action!等;还有适合于网络课件制作的flash以及幻灯片制作软件powerpoint;国内的方正奥思。上述软件各有侧重和优劣:本人建议使用authorware或者方正奥思。

方正奥思是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一个可视化、交互式多媒体集成创作工具。具有直观、简便、友好的用户界面, 很强的文字、图形编辑功能, 支持多种媒体文件格式, 提供多种声音、动画和影像播放方式, 并提供丰富的动态特技效果, 以及具有强大的交互能力。

Macromedia Authorware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一个优秀的交互式多媒体编程工具。它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教学和商业领域, 目前大多数多媒体教学光盘都是用Authorware开发的。用Authorware制作多媒体的思路非常简单, 易学易用, 它直接采用面向对象的流程线设计, 是一套图标导向式的多媒体编辑制作系统。它最基本的概念是图标 (Icon) , 其编辑制作过程是:用系统提供的图标先建立应用程序的流程图, 然后通过选中图标, 打开相应的对话框、提示窗及系统提供的图形、文字、动画、链接等编辑器, 逐个编辑图标, 添加教学内容。整个制作过程以流程图为主线, 非常直观, 并具有很强的整体感。软件设计人员只要通过简单的图标调用, 编辑一些控制程序走向的流程图, 就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数据资料汇集在一起, 并能形成人机对话的交互功能, 从而制作出丰富多彩的多媒体实用课件。Authorware能够使不具备高级语言编程经验的用户迅速掌握, 且创作出好的作品, 图、文、声、像俱全, 交互性强、通用性好。因而成为多媒体创作首选的工具软件之一。最适合于多媒体创作的初学者选择使用。

2.2 分析教材、编写脚本

根据中医学教学大纲选择教学内容, 明确要实现的教学目标, 以及实现教学目标的途径-教学策略的分析, 确定课件的框架和表现方法;进行课件的总体设计。

脚本的设计编写是制作CAI课件的重要环节, 应该根据不同疾病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布局、视听形象的表现、人机界面的形式、解说词的撰写、音响和配乐的手段等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细致的安排。直到每一屏幕 (页) 的具体内容安排, 如各种媒体的排放位置、媒体元素出现的时刻、交互方式以及画面的链接等, 都要非常具体和明确。要体现出学习内容的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实用性。

2.3 准备素材

"多媒体素材"是多媒体课件中用到的各种听觉的和视觉的材料。也就是多媒体课件中用于表达一定思想的各种元素, 它包括图形、动画、图像、文本和声音等。中医学的素材是来自多年来积累的大量临床和实验资料, 或通过因特网上下载, 或用扫描仪、数码相机采集、医学音像制品中剪辑。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素材光盘中取得, 或用各种软件制作。

2.4 制作合成

应用所选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 根据设计的脚本, 将所收集的多媒体素材编辑合成一个完整的课件。这是制作多媒体课件最核心的环节。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取决于所用的制作工具和创作者对软件使用的熟悉程度及对教学内容的把握。

2.5 修改调试

多媒体课件制作完成后, 要经过多次调试、试用、修改、完善, 才能趋于成熟。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确保课件质量的最后一关。如果存在某些问题, 应继续修改, 直到满意为止。

2.6 打包压盘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最终目的是在教学上应用, 因此在创作的最后阶段还要将课件进行打包, 根据软件的大小和需要可以拷贝到U盘或制作成光盘。变成一个可以脱离创作环境、便于使用的实用软件。也可以根据需要把课件放在网站上, 供学生在网上使用或下载后使用, 成为网上教育软件。

3 应用现状

多媒体技术日趋成熟, 为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各高校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运行平台。多媒体课件具有形式多样、画面生动活泼、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等优点, 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及效率。打破了旧的教学模式, 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使教学的难点变得更容易, 授课内容也变得更丰富多彩, 形象生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使得难点的学习变得更容易理解、记忆,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欲望。

4 讨论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因个人有差别, 规范化问题是多媒体课件教学, 乃至CAI及远程教学的先决条件之一, 因此需要多交流。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不但可以增加教材里没有的新内容, 还可以表达教科书中不可能展示的直观感, 使文字叙述的原理很容易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 强化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中医基础学科 篇10

随着社会科技的全面进步,高校的学科设置呈现滞后的局面。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本学科的基础上,对学科结构进行的调整。综合而言,出现如下趋势:第一,科学发展与社会需要促进了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要保持学科优势,就必须对有限的学术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最优组合;第二,打破了过往的学科壁垒;第三,交叉学科、优势学科群在各国应运而生,而原有的学科概念已逐渐模糊化。因此,如何对待现有学科研究方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力度、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整合相应学科资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特色突出、分工合理、相互配套的优势“学科极”,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

1.1 我国基础医学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所大学是否具有竞争优势,主要是看其优势学科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1],而基础医学作为重要基础学科,是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军事医学、乃至整个卫生事业培养卫生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学科地位至关重要。从现状来看,“国内专业性医科院校所设的基础医学学科存在规模散,结构、布局不合理,人员、仪器设备零乱分散,且重复设置,有限的资源不能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等问题”。[2]某些学科研究缺乏创新,研究内容脱离社会需求;一些学科研究虽适应社会需求,但缺乏竞争力,不能发展壮大。这些学科往往缺乏合理有效的研究梯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残缺,无法胜任重大科研项目,从而影响学科建设。

1.2“学科极”概念应运而生

“学科极”是打破学科界限,将若干具有相同级次的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以形成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多学科综合体。“学科极”并非简单的学科组合或者罗列,而是个相关学科的高度综合,是学科之间交错纵横渗透,围绕某一共同领域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的结果。

1.3“学科极”概念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普遍意义

“学科极”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使师资、仪器设备、科研场所、科技资料等教育科研资源实现自由共享,实现多学科有机的整合,建立起多学科合作平台。这种整合使原有的学科特色更加显著。同时又能带动学科群内一些比较薄弱的学科的发展,形成新兴的优势学科。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学校能拥有众多的前沿技术和一批有活力的优势“学科极”,从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当前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已经难以揭示物质运动的错综复杂的内在联系,必须借助于多学科知识的参与和聚焦才能够透视隐藏在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我国医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与在向高度综合、共生发展、交叉渗透、优势互补的方向发展,用“学科极”思想指导基础医学学科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学科结构优化人才培养资源共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打破传统院系设置,构建“学科极”发展框架

我院12个主干学科按传统的学科科目设置分类(见表1),分为4个基础医学学科和8个生物学科,这样的传统建制有助于学科的纵向深化但是,在高校承担产学研多样职能的今天,对于跨学科的综合性课题研究来讲,体制性的障碍严重阻滞了学科建设的发展。

按照“学科极”思想,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打破以专业为核心的传统学科设置结构,在原有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础上,按照大学科观、大人才观、大协作观、大资源观和大成果观的指导思想,组织相关专家进行了多次学科论证,逐步形成了以重大科学问题为纽带,以现有教学、科研平台为依托的“学科极”框架(见表2)。

2.2“学科极”思想在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的初步运用

为打造优势“学科极”,扩大学科交流领域,近年来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不断发挥人才集中、学科综合的优势,在学术研讨、攻关研究、课题、成果申报、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开展协作和合作,不仅实现了特色优势学科的提级升位,还不断提升了基础学科的整体实力。

2.2.1 科研产出情况

课题申报的成功已成为体现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自“学科极”思想提出以来,我们在各级各类课题申报过程中均实行由科室论证、“学科极”论证、管理单位论证组成的“三级论证体系”,使我院课题申报的数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十一五”期间,我院共获立项课题316项,经费1.2亿余元,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前期研究计划、国际合作研究等课题取得了突破。自主发表国外SCI论文207篇,影响因子5分以上14篇,单篇最高9.38(PNAS)。获中华医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军队、省部级二等奖9项,申请、授权国家专利72项。以“学科极”模式成功申报“重庆市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军队“530”重点建设学科等一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的建设任务。

2.2.2 学术交流情况

为了浓厚学术氛围,扩大我院学术影响力,给科技人员提供一个大范围、多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我们以“学科极”为单位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通过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促进了广大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形成思路碰撞,起到活跃学术思想的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广大科技人员的视野,扩大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学术圈。2006—2010年间,我院成功举办8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和知名专家共计259人次交流合作;与法国法兰西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长期合作研究,部分海外学者定期来我院做学术交流和科研指导,其中在双方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共同建成了“中-加神经科学联合实验室”,形成了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为一体的联合开放实验室。

2.2.3 人才培养情况

为了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从2009年开始,我院一直以“学科极”的方式组织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期间,113人顺利毕业,1000余人次参加了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通过“学科极”联合答辩和研究生定期学术报告会为各学科间提供了学术交流、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我院范围内逐步形成了鼓励创新、争先创新、勇于创新的理念和氛围,对培养综合性人才、发展新兴学科有着重要深远意义。不仅研究生培养如此,我们还将“学科极”培养模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十一五”以来,我们新增“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及院士后备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总后“科技金星”、“科技新星”5人,先后有15人入选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3人次获得军队优秀人才岗位津贴。

“学科极”打破了原有的学科界限,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注重对学科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已成为当今学科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融合与渗透,还有利于优化学术队伍,建设创新团队,对基础医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继续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以构建有特色、有重点的优势学科为目标,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培植新的学科增长点,求精拓新,着眼未来,为建设创新型一流基础医学院而不断努力。

摘要:基础医学学科在现代医学学科体系中既是“基石”,又是“先导”,怎样在现有学科基础上,以“学科极”理论为指导,探索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内涵丰富的大学科发展之路,成为基础医学学科建设中应首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学科极,基础医学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坤,王振维.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0.25-27.

[2]田恩舜.我国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126-129.

中医基础理论ABC 篇11

1.系统性: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包括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而人体结构和各个部分都是彼此关联的。系统性除自身系统外,还强调人体本身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

2.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变化规律,分为阴消阳长、重阳必阴、阳消阴长、重阴必阳四个步骤。在阴阳变化规律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阴阳相互消长,二是阴阳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最早提出“元素五行论”思想的是蔡墨。五是自然界中五种物质、五种能量、五种气场,而‘五相互作用产生运动,称为‘行。五行生克代表物质、能量、信息的演化形式,它是朴实的世界观与自然科学。借助于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演变,用以揭示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推广于疾病的诊断和疾病的防治。

4.脉象学:切脉诊治疾病是中国诊断学中一项独特方法。通过切脉可以观察内脏器官的病变,早在《周礼》、《内经》等古籍中便有记载。在长期实践中,著名医学家扁鹊总结前人经验,创立了脉学。

5.藏象学:“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包括各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与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

6.经络学: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其形成,是以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吸纳了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层面。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机能活动等四个方面。

中西医的异同

中西医都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由于观察角度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两个学术理论体系无论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各方面均不同。

具体差异如下:

一是药物组分的不确定性。每剂中草药含有哪些成份,含量分别是多少,以及中药配比后在不同温度下,生成哪些新的成份,不得而知。而西药则是由确定的含量,如:阿司匹林,每片合50mg,根据病情服用几片均是确定。

二是治疗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当人体内某部位发现病变,西医通过手术,定点定位进行摘除。而中医治法是通过“系统”观点,诊治后确定病因,从脏腑和气血运行角度进行调理,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西医台疗过程—般起效快,而中医则时间长。

三是视角不同。如:“肾”,西医就是指肾脏,中医则指以肾为主的泌尿系统,主人体“水”的代谢。中医有“肾虚”(分为阳虚和阴虚)概念,西医则无此概念。中医通过组方用药,对脏腑进行调理,对“肾虚”这种亚健康状况有明显疗效。

另外,中医治疗还存在无意性。据报道一位美国人某一脏器出现问题,接受中医治疗,无意中把其它脏器原有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

中医基础学科 篇12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科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国家政策的主导下, 大学学科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 然而中医药学科在建设过程中想要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稳步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 开辟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领域, 继承与创新并重, 最终达到促进中医药事业长远发展的目标。

1 蓝海战略的内涵

蓝海战略是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和莫博涅2位教授研究1880-2000年30多个产业150次战略行动的基础上提出的[1]。所谓的“蓝海战略”就是企业从关注并超越竞争对手 (摆脱“红海”) , 转为自身创造价值的飞跃上, 从而开启巨大的潜在需求, 重建市场和产业边界 (开创“蓝海”) [2]。

尽管大学与企业在组织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 不能将企业管理的经济学理论生搬硬套应用于大学学科管理中来, 但是, 当代大学不仅承担了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任务, 同时应该兼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职能, 大学完全可以借鉴蓝海战略的核心观念, 灵活运用, 特别是为中医药学科的建设寻找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 运用蓝海战略提高中医药学科核心竞争力

学科核心竞争力是使学科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学科在教学活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过程和决策过程中形成的, 具有自身独特竞争优势的能力[3]。根据蓝海战略的内涵我们可以认为传统的大学学科建设管理模式就是红海领域, 大部分的学科都在这片区域中竞争、发展, 如果套用同样的模式, 中医药学科想要获得重大成就的难度是相当大的, 但如果能够开辟出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领域, 通过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来构建中医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就能最终达到把握中医药学科内涵、发挥中医药学科独特优势的目的。

2.1 克服关键组织障碍

蓝海战略共提出6项原则, 其中克服关键组织障碍是战略执行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来构建中医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 首要解决的就是认知障碍问题。

以西医的分析思维方式来研究中医, 并以此衡量中医的科学性是中医药学科发展首先要克服的认知障碍。学科是大学的基本元素, 是大学教学的活动场所, 是科学研究的平台, 是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的基地[4]。现阶段中医的科学研究一直沿用着西医的思维, 试图将中医的精髓“分子生物化”, 认为必须用西医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检验重复出的结果才是科学的。例如一个患者的感冒, 出现发热、咳嗽、鼻塞等症状, 西医认为可能是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导致的, 通过检验手段查出病原体, 有针对性地采取抗病毒或者抗菌治疗, 即可缓解症状达到治疗的目的, 而中医认为感冒多为外感表证, 根据患者发热恶寒的轻重, 以及伴随的鼻咽部症状、舌苔脉象来辨别风寒、风热或暑湿之证, 分别采取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之法, 也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但中医的外感表证, 风寒、风热、暑湿却无法用任何一种检测手段来证实, 临床效果显著是因为有中医一套完整理论的指导, 在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治疗疾病的“有效”往往并不局限在某个成分或者某个分子之上, 更重要的在于它们形成的一个整体。另一方面, 对于中药的研究很大一部分集中于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段探索其“有效”的机理, 但是中药成分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临床运用中尤其讲究配伍, 单单一味药中的某种成分往往是不能解释中医机理的。治疗癌症患者时大量扎堆使用实验证明具有抗癌成分的中药, 而不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 是实证还是虚证, 能否耐受大剂量的攻坚之品;又或者一味依赖现代科学检验手段, 但凡检查显示有炎症感染时则必然选用清热解毒之药, 而不探究其发病的真正原因。

我们都知道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科学理论体系, 主要采用的就是实验方法, 现代医学在科学实验方法这片“红色领域”中无疑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但实验是一种探索研究方法, 并不适合复杂事物的研究, 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把影响最终结果的复杂因素都去除掉, 在最纯粹的状态下进行, 以求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这与复杂人体的本质是有距离的, 虽然中医药在科学实验方法这片“红海”中毫无优势, 但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重视宏观、整体、系统角度研究问题, 生搬硬套地用现代医学学科发展的模式规定中医药学科建设方向显然是偏颇的。

2.2 价值创新

实施蓝海战略的2大核心法则是发掘传统市场边界之外的潜在需求和创造差异化兼具低成本的有效供给[5], 二者的本质是蓝海战略的理论精髓———价值创新。蓝海战略不是依靠与对手的竞争和博弈来瓜分现有市场, 而是设法在现有产业之外开创蕴涵庞大需求的市场空间, 进入无人竞争的全新领域。中医药学科要打破“红海”领域的僵局, 就必须打破限制学科发展的既有界限, 超越这些界限去开创“蓝海”, 将价值创新应用到建设发展中去。

2.2.1 中医药理论创新

回顾中医的发展历史, 其理论创新变革的时期屈指可数, 从春秋战国《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到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创立了系统的辨证论治体系, 从金元四大家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到清代温病学说的创立等。但恰恰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 中医理论的创新举步维艰, 即便有新的理论和思想也难以经得住临床实践和现代检验手段的考验。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我们还是执着于用西医的手段去验证中医已经存在千年的理论是否科学, 不去把握中医理论的内涵, 不去找出背后所蕴藏着的经验事实或规律, 就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掌握中医理论特定的思维方法, 无法提出新的假说、新的理论, 继承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2.2.2 中医药优势发挥

医学不断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 而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今后有无生命力, 也主要取决于临床实践。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同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早就以其确定的疗效证明了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中医药学科建设过程中要着眼于“蓝海”领域, 自身优势擅长的领域即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没有必要处处与西医争长短, 而是要集中精力、认认真真地去考虑一下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 然后怎样去发扬这个优势。《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中已经指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以及中医药优势病种疗效评价与推广研究是中医药发展的优势领域。

中医药学在某些治疗领域的优势早已凸显, 例如中医皮肤科、妇科、肛肠科、脾胃科、骨科等学科, 临床疗效显著。在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重大难治疾病的治疗方面, 特色鲜明, 比如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西医久治不愈, 收效甚微, 中医通过“润下通便”的方法往往奏效很快, 因为中医早有理论指导, 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 明白人体气机和水谷运转的关系, 也就不难理解润肠通便法的应用了。

除了传统药物治疗, 中医学还有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 日益受到世界人民的关注和接受。常年入选美国十佳医院榜的克里夫兰医学中心在2014年1月开设了中医药门诊, 用中草药为患者致病, 克里夫兰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还提供针灸、全身心疗法以及推拿按摩, 医师梅利莎说:“西药对于急症见效显著, 但对于慢性病患者仍有力说难及之处, 中药可填补这一缺口, 可以配合使用。”患者在该中医药门诊求诊的问题多为慢性疼痛、焦虑、消化问题以及多发性硬化症。

中医药在预防保健中的作用优势也不容忽视, 在养生保健方面拥有自身独特的理论系统和多种有效的方法, 其中根据“药食同源”的理论, 可研制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多种功能食品, 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3 蓝海战略为中医药学科建设另辟蹊径

蓝海战略的构建为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蓝海战略, 保持中医药学科在特殊领域的竞争优势, 继承与创新并重, 不断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蓝海战略的应用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多元的, 要将这种学科的应用放入到全国学科竞争的大潮中去, 不断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要:在高校多学科竞争环境中, 中医药学科在建设过程中要构建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稳步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突破“红海”的残酷竞争, 开辟一片“无人竞争”的“蓝海”领域, 大胆创新理论, 聚焦优势病种, 注重养生康复, 真正走上以人为本、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宗旨的新道路。

关键词:中医药,学科建设,蓝海战略

参考文献

[1]黄利.蓝海战略—企业发展战略新思维[J].经营管理者, 2006 (6) :42-43.

[2]W.钱·金, 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3]洪骏.重视学科核心资源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238-239.

[4]赵坤, 王振维.大学重点学科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6) :12-16.

上一篇:人际评价下一篇:四叉树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