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2024-06-19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精选8篇)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篇1

(一)气是构成世界的本原

天地之间的万物,亦由气所化生。

存在于世界上的气,有两种状态:一种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存在,由于细小分散,加之不停地运动,用肉眼难以看到,故称之为“无形”;另一种以凝聚在状态存在,细小而分散的气,集中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了看得见摸得到的实体,称之为“形质”。习惯上把弥散状态的气称为气,而把有形质的实体称为形。故有“气聚则形存,气散则形亡”。

(二)气运动不息,变化不止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将其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形式。升,即由下向上;降,即由上向下;出,即由内向外;入,即由外向内,这些运动,从不停息。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升与降、出与入,是保持相对平衡的。

通过气的运动,必然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称为气化。

气的运动和气化的关系十分密切,即必须通过气的运动才能产生气化,如果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一旦停止,气化也就停止了。

气构成整个世界,气的运动,进而产生变化,引起了世界的运动和变化。

(三)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

每一物体都是相对独立的,物体和物体之间似乎没有联系,其实物体与物体之间充满着气。气,充斥于天、地、万物之间,成为他们相互之间的中介。

(四)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人是依靠天地之精气而产生,随四时的规律而成长的。天地之精气相合,才会产生人。人是由天地之精气相合而产生的。天地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篇2

一、社会治理及其特点

社会治理是现代治理理念的一个方面, 是把治理理念和基本观点引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社会公共事务有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中去。社会治理有两个基本特质:一是社会治理是国家权力让渡出来的特定领域内的治理, 完全具有治理理念一切特征;二是社会治理又有其独特性, 就是体现出包括政府在内的各种经济社会组织的特征和要求。在此基础上, 我们对社会治理可以做更全面地理解:

社会治理是在公民社会走向成熟, 政府、社会和私人之间的互信合作关系不断加强的前提条件下, 基于政府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和重新定位的基础上, 公共管理权力在各种社会组织间重新配置, 形成政府主导、个人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

社会治理的内涵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公权力仍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二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将由个人、政府、私人部门等各种社会组织构成, 而不仅仅限于政府一元治理主体;三是社会治理将综合运用经济、政治、法律以及各种非正式的手段;四是社会治理不但是一般意义上的选举参与, 还包括协商、咨询等一切制度或非制度安排;五是社会治理是一个表达不同利益, 到利益整合的过程;六是社会治理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行政方式的变革。

二、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

综上对社会治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做了粗浅的分析和概括。既然社会治理更多的是被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来解释现代国家和社会结构变化, 我们有必要对社会治理基本要求作深入剖析。目前, 我们根据对关于社会治理理论的归纳和结合实践中的一些表现形式, 社会治理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 公共管理权力的重新配置

社会治理是在治理理念的引导下, 社会管理领域内的一场深刻变革。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个人、政府组织、自治组织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首要解决的是关于社会公共管理权力在这些主体间得到科学、合理地分配, 这是充分调动这些力量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基础。这其中就包括社会公共管理的决策权、执行权、财权和事权的归属问题, 自治组织、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的权力保障问题, 政府与社会各类组织间的权力范围和边界问题等。

2. 不同利益的充分表达和整合

社会治理以兼顾绝大多数人利益为基础, 具备完善的利益表达和博弈机制, 最终实现不同利益的有机整合。这是因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就是不同利益群体, 他们是不同利益群体为解决社会公共问题而结成的组织体系。特别表现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 不同社会治理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到公共政策的决策和实施中来, 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分配的公平、公正。因此社会治理是一个充满了协商、沟通、协调的利益博弈和整合过程, 在社会治理主体间达成共识, 最终合理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3. 政府的自我调适和重新定位

社会成长本身就取决于国家的权力自觉, 社会治理也是政府自我调适和重新定位的结果。这是因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面临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 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增多的情况下, 政府通过激发社会各种力量, 通过不同方式、手段, 来解决共同面临社会公共问题, 取得了显著成效。政府和社会各类组织间互信、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是社会治理的核心环节, 也是政府关于自身在社会管理中的重新调适和新的定位。这种变化包括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 政府机构调整以及政府与个人、社会团体关系的重新调整等等。

4. 公民社会的培育和成长

公民社会的强大和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是社会治理的基础, 取决于政府对公民社会的培育。这就要求政府重新认识公民及各类社会组织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政府放宽对社会的管控, 降低各类社会组织进入社会管理、开展社会活动的门槛。授权给社区、授权给各种社会组织, 让他们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 积极培养和提升各类社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让公民在参与中成长。实现权力真正回归于民、回归于社会, 建构起新型政府——社会关系。

摘要:在把治理理念引入现代社会管理模式变革中时, 关于社会治理的研究成为了一种潮流。理论界对社会治理概念的定义日渐丰富。治理作为促进公民参与、公开、权责对等的制度模式进入了公众视野, 也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个人、政府、社会都致力于通过治理以实现秩序、效率、公平等多元价值, 以适应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因此, 治理作为一种一种价值追求, 就要求改变传统权力的运行方式, 社会治理包括公民社会的成长、公共管理权力的重新分配、政府作用和地位的自我调适等内容。

关键词:社会治理,基本内涵,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孙伯英.当代地方治理.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第19页.

高校党建主要内容及理论渊源探究 篇3

关键词:高校党建;主要内容;理论渊源;探究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8-0028-02

2013年12月24日至25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二十二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主持会议时强调,各地各高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筑牢高校党建工作的坚实基础。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理论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增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高校党建理论的研究与创新。

一、党的领导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保证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指党对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指引和导向。坚持高校党的领导地位是由高校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不坚持党在高校的领导地位,高校就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就会误入歧途,人才培养就会变质。为了确保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发展状况,在建立高校领导体制时,就必须将党的领导地位摆在首要位置,确保高校在进行决策时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领导体制而得到顺利贯彻。那种借口高校是学术“圣地”而力图排除党在高校决策中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1]

经过不断地实践检验和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中央于1990年7月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指出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领导体制上确定了党委在学校的领导核心地位。1998年8月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正是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使这一领导体制成为具有代表人民意志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院校领导体制。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的重要基础

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鲜明特点。马克思、恩格斯组织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明确提出建立从支部、区部、总支部到中央委员会、代表大会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共产主义者章程》详细规定了同盟各个组织机构的职能和作用。

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建党之初就十分重视建立基层党组织。1927年,毛泽东在红军连队中建立了第一批党支部,提出“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的重要论断。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动员和政治社会化功能,突出论述了党的支部是党的最下层组织,是党团结人民群众的核心的思想。建国后毛泽东也始终强调基层党组织要成为联系群众的堡垒和训练党员的阵地。邓小平也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改革工作。他认为:“经常检查和改进基层组织的工作,是党的领导机关的重要政治任务。”[2]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大学实现强有力的党的领导的关键。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我们党领导和执政的重要基础,是党的全部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是保持政治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稳压器,集聚了大量高层次人才,发挥着巨大的科技力量和政治影响力,承担着为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因此,只有高校基层党组织搞得好,才能从基层上确保党对高校教育的坚强领导,才能保持高校党的先进性,才能把学校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三、制度建设是高校党建发展的动力

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早期,马克思、恩格斯直接参加了党的组织制度建设的许多实践,提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思想,并指出了党的法规制度建设在党的生活中的意义。但由于当时整个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马克思主义政党地位及相应条件的限制,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党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讨论。列宁最早将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一个制度整体写入党的章程。毛泽东对党的制度建设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初步建立了党的基本制度。然而,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毛泽东并没有把精力放到通过完善制度来加强党的建设的途径上来。针对“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邓小平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极端必要性。邓小平指出:“制度是决定因素”,“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3]

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党的制度建设是高校党建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的重大问题。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地,肩负着党和国家的希望和重托。高校党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更具有战略性和迫切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网络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高校党的建设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拥有面对新挑战的能力,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这也是高校党建发展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的制度创新,才能持续提高党在高校执政能力、推进高校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四、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

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是马克思政党的重要建党原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伟大导师马克思曾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4]这充分说明了坚持意识形态的重要性。早在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就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就一再强调“要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并充分宣言马克思列宁主义,以之取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邓小平也一贯认为“我们共产党有一条,要把工作做好,必须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5]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过,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可见,意识形态工作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和人民的福祸。

其中,高校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敏感中心和前沿阵地,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对全社会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做好党的理论教育和思想建设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我国高校党的建设要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中央的整体部署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毫不动摇地把坚持马克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第一要务,加强重大战略思想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保障高校沿着正确的政治路线前进,为党的建设在高校中的巩固和创新做出积极贡献。

五、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

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都非常关心青年知识分子思想上的进步和成长。马克思主义认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支最积极主动、最活跃的突击力量。青年中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写了《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张青年“要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更加把青年看作是革命的接班人,指出无产阶级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列宁也提出要培养具有“完备而彻底的社会主义世界观的新人,”要把青年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史上,青年同样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建国后毛泽东提出要使青年“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6],并成为我国的方针。邓小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并且要求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地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日新月异的变化给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通知,指出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7],对大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为具体和明确的要求。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重要任务。高校党建作为高等教育正确发展的引路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无疑成为了高校党建的根本任务,并直接决定了高校学生素质的高低。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直接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因此,高校党建在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人才方面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杜玉银.高校党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第73页.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3页.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4页.

[6]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篇4

21世纪是一个开放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各国的经济生活日益国际化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种真正意义的全球经济正在形成。接下来,我给大家谈谈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主要内容以及评价。

对国际贸易的理论说明分为两大分支: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贸易的理论;二是西方资产阶级国际经济贸易理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对资本主义运动规模进行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时,在国际经济领域内提出带有一些普遍性的原理,这些原理对分析当今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依然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马克思说:“世界贸易和世界市场在16世纪解开了资本主义的近代生活史,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主义的概念本身中。”理解:一方面,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张,形成了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他体现了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限度的追求,放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上是世界性的剥削关系。另一方面,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

当代国际经济贸易发生的基础是什么呢?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各国通过贸易分工,能得到实用价值上的好处,增进消费者的福利,还能调剂资源的余缺,满足生产的需要。

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必然造成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的剥削

通过国际贸易,不同国家之间在生产要素、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从投入产出分析必然会有一个社会整体福利量的增加,这个增加量就是国际贸易带来的经济效益。国际贸易经济效益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国内价值和国际价值的比较差异,输出本国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输入本国相对劣势的产品,从而实现价值增殖,节约社会整体劳动支出;二是通过资源的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输出本国相对富裕的产品和资源,以换回本国相对短缺的产品和资源,从而实现实物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扩大社会再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使用价值,实现价值增殖。马克思指出,由于既有的国际经济格局的不合理,决定了在不同国家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不公正,必然造成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剥削。

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贸易由于实现了资源、商品、资本和技术等的国际交换和重新配置,使国际贸易参与国的消费者用相同成本可以得到的商品的数量要大于各国在封闭状态中自己来生产的数量;而且国际贸易还能对一国的生产产生一系列间接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某一时间上因资源有效配置而使利润水平上升,而且表现在国际贸易能促进生产的发展、结构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绝对成本理论: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创始者,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来论证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他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

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但是,绝对利益理论的运用有一个前提条件——双方可以自由的交易他们的产品,如果没有自由贸易,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就不可能获得地域分工带来的益处。

亚当·斯密认为,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论”。绝对成本论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

表1-1英国和葡萄牙的绝对成本差异

呢绒酒

英国100120

葡萄牙11080

例如,葡萄牙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 8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90个劳动日;英国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120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100个劳动日。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葡萄牙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这样的条件下,采取怎样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才有利呢?依照比较成本说,葡萄牙应把葡萄酒输往英国,换取英国的呢绒。这样对葡萄牙来说比较有利,因其国内用一单位葡萄酒只能换 0.89单位呢绒,若用葡萄酒同英国呢绒交换,则可得1.2 单位呢绒,比本国多得0.31单位。英国用呢绒换葡萄酒,也较国内自行交换有利,因为在英国一单位呢绒只能换0.83单位葡萄酒,而把呢绒输往葡萄牙则可得1.125 单位葡萄酒,多换0.295 单位。这就是说,当甲乙两国相比,乙国各种生产率都低于甲国时,乙国应选择那种与甲国效率相差最小的产品生产,甲国则从乙国进口该产品,这样对甲乙两国都有利。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斯密认为国际分工应按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绝对差异进行,即一个国家输出的商品一定是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于他国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移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增加生产总额,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是完全的自由贸易。因此,比较成本论的核心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篇5

(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一节我们讲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讲阴阳对立;

二、阴阳互根。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排斥,而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阴阳对立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都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事物。阴阳互根在于让我们去认识分析事物的时候,能够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两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对立又统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第三点,叫阴阳消长。消长是指增减、盛衰、进退的意思。所谓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增减、盛衰、进退的变化。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呢?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就是阴与阳之间彼此消长。比如,在自然界,一年四季有阴阳变化的节律。冬至,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到了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春夏期间,阳多而阴少。秋冬,阴多而阳少。这四季的更迭、变化就反映出来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就是阴与阳之间在不断地进行增进、进退和发生盛衰的变化。阴阳消长反映了事物的数量的变化。自然界是如此,不仅是四季,那么昼夜也是如此。比如子时和午时,从子时到午时是阴消阳长;从午时到子时是阳消阴长。那么就是一天,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体现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它们不断地进行着阴阳消长的变化。就人体而言,也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人体阴阳消长的节律,有四时的阴阳,有昼夜的阴阳,它的阴阳变化要与昼夜四时的阴阳相一致。也就是说,阴阳消长这样一个规律,自然界事物之间、阴阳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这样一个规律,那么人体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消长的规律。中医的阴阳学说,就是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人与天地之间阴阳消长的规律,来阐明生命运动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阴阳消长的意义。

一、中医学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说明健康和疾病的问题。阴阳的消和长体现了中医学这个动态的观点,阴和阳它不是绝对的,它是运动的,出现了消和长这种规律。阴和阳在运动变化过程中,处于一个匀平状态。在哲学上称之为

一、也称之为均,也称之为匀。在阴阳消长过程中,处于这种状态下,对事物,意味着处于正常状态;对人体,意味着处于健康状态,所以中医才讲“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张景岳说,“阴阳合和,命曰平人”。这个

一、匀、均,是属于常态,属于生理状态,属于健康状态。中医所说的健康,用阴阳学说来解释,是指人机体内部通过阴阳的消长变化,达到阴阳匀平的状态,机体与环境之间,通过消长的变化达到匀平状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处于阴阳匀平的状态,意味着健康,属于正常的生命过程。

二、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疾病的运动规律。阴阳匀平属于常,而阴阳不匀平我们称之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有盛衰的变化,通常称之为偏、异、变,变、偏意味着阴阳消长的结果不能够使机体处于匀平状态,于是从健康状态转化为疾病状态。这就是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在我们医学上它的重要意义。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用阴阳消长这个原理建立起通过动态量变这样一个观点去看待阴阳的运动,来看待事物和生命的运动变化。

第四、阴阳转化。

一、讲阴阳转化的含义。转化是指转换和变化,是指事物矛盾的双方经过斗争以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走向自己的反面,而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就是互相转变,互相变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如果说阴阳消长属于阴阳之间量的变化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属于阴阳之间的质变。如果说阴阳消长属于阴阳之间变化之渐变的话,那么阴阳转化就属于阴阳之间的突变。

二、讲讲阴阳转化的条件。我们前面讲阴阳转化是强调阴阳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方可以互相转化,舍此条件,阴阳不能够互相转化。在咱们中医学里面也好,中国古代哲学也好,这个转化条件用两个字来表达,就是“重”或者“极”。“重”和“极”,大家都知道咱们成语里有一个物极必反。物极必反(强调)那个“极”。咱们中医学里面还有个“重”,《内经》里提出“重”作为一个条件。《内经》提出了,“重阴必阳,重阳必阴”,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用“重”和“极”作为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阴阳之间是不能够互相转化的。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说明自然界和人体的运动变化。比如,春夏秋冬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春夏秋冬在二至的时候,就是阴阳在二至这样的条件下,阴阳互相转化的。到夏至,阳之极,阳极一阴生,由阳转化为阴;冬至阴极而转化为阳,阴极一阳生,冬至一阳生。昼夜也是如此,中午,日中称之为重阳,而夜半称之为重阴,由夜半再往前走,时间就进入昼,那么日中再往下走就进入到夜,这个时间范畴,也表现为阴阳在这两个点上,日中这个点、夜半这个点是阴阳相互转化的条件,在这个条件下就开始转化。作为人体来说,比如,正常状态下的气化过程,化气成形这对矛盾,由形到气,由有形到无形,要互相转化。因为阴阳具有转化这样一个条件,这样一个原理,用阴阳来解释。那么阳化气,阴成形,体现化气与成形之间的相互转化,用它来解释阴阳的转化这个原理,来解释气化的过程。至于说气化过程有物质,有功能,有物质和功能之间相互转化,后面在具体的章节中再具体讲。

这里面,我们从阴阳学说的角度,从气化的基本形式,形、气之间和形、气的转化,用阴阳学说,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阐述这样一个基本原理。比如,在异常生命过程中的疾病过程,病性的转化,寒和热之间的转化,机体受病因的作用以后,通过邪正交争,以病理变化的形式反映出来,那么这些病理变化用阴阳学说来分析,它有寒性的病理变化,也有热性的病理变化。中医学认为,在病理状态下这个寒性的病理变化和热性的病理变化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寒性可转化为热性,热性也可以转化为寒性。这样一个观点,病理性质的寒热的不断变化,用动态的观点看它是不断地变化的,这一个观点和西医学是不同的。比如说,西医大叶性肺炎,中医看大叶性肺炎整个病理过程,疾病的性质,寒和热可以不断地发生变化的,初期可以是始于热证,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有的人他就表现为寒证。有的人初期表现为寒证,那么在一定条件下他又会表现为热证。这是中医认识疾病过程中,用阴阳转化的观点看待疾病性质的变化,体现出来辨证论治的思想。它和西医不同,西医一旦这个疾病定下来以后,那么病因找出来,治疗从开始一直到最后,基本治疗方针是不变的。这就是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看待疾病过程,看疾病病变性质的变化。证候是中医病理学的一个特有的概念,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以证候为中心,来认识、考察疾病的运动状态。那么证候的性质也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和阴证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为阳证。在疾病过程中,中医学用阴阳转化的观点来说明疾病属性的改变,证候属性的改变。也就是说用动态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看待异常的生命过程与疾病过程病性的变(化)和证候的变化。

三、我们讲一讲阴阳转化的意义。中医的阴阳学说里面,阴阳转化这样一个原理,它有什么意义呢?在中医学里面它有什么意义呢?其

一、它奠定了中医学看待事物始终是用变化的观点来看待,不是用静止的观点,而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自然,认识生命,来处理健康、疾病的各种问题。

二、这种变化是质变和突变,也就是说,一旦阴阳发生转化的时候,事物的性质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比如,病性原来是寒,那么现在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热,那么寒和热之间两者有质的区别,热可以转化为寒。不仅是运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寒和热之间的关系,而且一旦两者发生转化,两者的属性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总之,阴阳转化的意义在于,使中医学建立起用阴阳动态变化的观点来把握事物,把握生命的运动过程,来把握异常生命过程,来认识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

到此为止,我们把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完了。它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其中,阴阳对立、互根是最基本的内容。如果阴阳对立、互根,我们用现代术语表达,那就是阴阳的矛盾统一。阴阳对立强调是阴阳的一分为

二、相互对待,而阴阳互根强调的是阴阳之间的不可分离性,也就是它的统一性。正因为事物的阴阳在对立、互根的运动状态下,它具体表现的形式,表现为量的变化,称之为阴阳消长。在一定的条件下,由量的变化转化为质的变化,称之为阴阳转化。实际上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它的根本原因就是阴阳对立、互根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我们讲讲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具体应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讲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一、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讲,分为科学观和方法论。

二、论述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教科书所举的一些具体问题,那都是举例,用阴阳学说如何阐述医学的具体问题。

其一、阴阳学说为中医学确立了正确的科学观。这个科学观包括三个方面,一、普遍联系的观点。中国古代哲学强调,“阴阳之道,同气相感”,这句话表述了阴阳之间的普遍联系。那么天、地、人三才一体,阴阳交感,强调的是整体的普遍联系。中医学就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建立起天、地、人三才一体,阴阳交感这样一个普遍联系的观点。

二、运动变化的观点。通过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表达了事物的阴阳是不断地运动变化的。用中医的术语说,这种运动变化称之为阴阳相错,或者叫上下相临,或者叫动静相召。动静也是阴阳的代名词,动为阳,静为阴,动静相召,就是阴阳相召。上为阳,下为阴,上下相邻实际上就是阴阳相临,阴阳相错。它们都是同义语。阴阳相错,上下相临,动静相召,运动变化的结果,“而变由生”。这样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事物才能够发生、发展和变化。第三、朴素的辩证观。阴阳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分为

二、合二而一。阴阳对立强调的是一分为

二、阴阳互根叫合二而一。对立与统一用中国的哲学术语叫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也就是一两

一、古代哲学叫

一、两。大写的两,斤两的两,或者是大写的那个二。一、二、一、这样一个关系,用这几个字来表述阴阳这个朴素的辩证观点。既要对立,又要统一、又要运动,又要变化,又要联系,这就是辩证的观点。那么阴阳学说为中医学建立了联系的观点、运动变化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这个观点就构成了中医学的医学观。中医学就是用联系的,变化的,运动的观点去看待事物,去看待生命的运动。第二、确立了中医学的科学方法论,也就是说建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一、奠定了中医学的朴素辩证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我们说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朴素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用阴阳学说来确立自己的思维方式,突出地表现为辩证的思维方式,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运动变化,普遍联系。它突出的贡献在于使中医学建立起朴素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强调是辩证地看,辩证要联系,要运动,要变化,突出强调一分为

二、合二而

一、用矛盾、运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称之为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这在阴阳学说表现得最为突出。这样一种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鲜明特征,也构成了中医学科学思维最鲜明的特征。

二、为中医学建立了阴阳二分的分类方法。中医学,一、强调所有的事物和事物的属性,事物运动的趋向和状态,它们是属阴还是属阳,是相比较而言的,是要有条件的,所以说,所指无定在。

二、这种划分的标准随着时间的变化,随着条件的转移,它是可以变化的,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标准,就是划分事物阴阳不是一次划分结束,这一相互联系的一对事物,第一(次)划分属阳属阴以后,它这个性质永远如此,不是这样的。划分的标准可变,表现为阴阳的相对性,体现(了)阴阳划分的无限可分性。就物质和功能而言,我们规定物质属阴,功能属阳,但并不意味着物质永远属阴,唯有属阴,功能永远属阳,唯有属阳,不是的。那么由于这个划分标准是可变的,同样是物质,物质还可以分为阴阳,功能还可以分为阴阳,它体现了中医的辩证思维方式,在运动变化中考察。就是阴阳分类,不是这一次用阴阳这个分类方法,所有的事物一分到底,但是每个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是发生变化的。

三、论证中医学的基本问题,医学问题。第一、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讲他的形体。比如,一、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物质性。我们前面讲阴阳的时候,阴阳的定义,一是指气的一分为

二、指阴气阳气而言,中医讲“生之本,本于阴阳”,这个阴阳是指阴气和阳气,气是生命的本源,气一分为

二、分为阴气和阳气,阴气和阳气的对立统一斗争,结果,构成了生命和人体,所以人体就是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体。就这个意义讲,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它旨在从阴阳学说,从阴阳二气之间的关系来说明人的物质性。生命的本源,本源于物质,人体是物质的。

二、用它来划分人体的组织结构,按照人体的部位不同,大致规定它的属性,属阴属阳。这就是我们前面讲那个两分法,阴阳的两分法。比如,把人体以腰为界分为上部下部,我们就规定它上为阳,下为阴;从表里来看呢,是体表和体内,体表为阳,体内为阴;而体内有背腹和四肢,那么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内外,外为阳,内为阴;体内有脏腑,脏腑有(五脏六腑),六腑为阳,五脏为阴;而五脏当中还可以继续分为阴阳,那么我们说,规定它心肺属阳,肝脾肾属阴;经络分阳经和阴经,就十二经而言,循行于四肢外侧的我们规定它属阳,而循行于四肢内侧的规定它属阴;生命的两大物质系统,气血,我们规定气属阳,血属阴。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的物质性,何者属阴?何者属阳?它体现了阴阳学说分析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第二、用它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一、用它来定义健康。阴阳匀平,命曰平人。就是阴阳处于两者之间,通过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这样运动变化的结果,达到阴阳匀平。就是阴与阳之间处于一个和谐状态,这个状态中医学定义为平人,我们今天解释就是健康人。《内经》讲,不病谓之平人,不病就是健康,不病就是没有阴阳失调,没有阴阳失调另外的含义就是指阴阳匀平。第二、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过程,就是气化运动过程。

一、用它来解释形神的关系,强调形神合一、形气统一。在中医学里面,形神这个概念它包括三层意思,一是从哲学上讲物质和运动的一般规律,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讲形和神的关系。那么物质和运动,运动谓之神,物质谓之形。从这一般意义上来讲,是讲包括了物质和运动之间的关系。

二、具体说来,还包括机体和功能的关系,就是形和神,就是机体的形态结构,形体和形体所反映出来的生理功能,这两者的关系称为形神关系。

三、最狭义的是指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在中医学里面,肉体谓之形,精神谓之神。包括这种从物质运动最一般的概念,逐渐地外延缩小,那么机体和功能的关系,就是物质和运动下(位)的概念,而肉体和精神的关系,它的层次又比机体功能外延又缩小。这三层意思,表达了中医学的形神关系。用阴阳学说来看,说形为阴,神为阳。“阴阳匀平,命曰平人”。阴阳和谐谓之健康。那么形神合一、用阴阳学说来说,健康意味着形和神的匀平。用形气来表示,形气合一、形气统一。用形属阴,气属阳,那么阴阳统一、阴阳合一、意味着阴阳匀平。用阴阳学说来表达形和神之间的关系,得出的结论形神合一、形气统一。用阴阳学说来说,就是阴阳匀平。

二、说明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叫质和能的关系。那么生命物质和生理功能,物质为阴,功能为阳,两者既对立又互根,在消长转化的过程中达到匀平,意味着生命过程是正常的。一旦失去了匀平,意味着发生了异常的生命过程。

三、用阴阳的观点来解释运动的状态。运动的状态分为动和静,动为阳,静为阴,动静互涵,动静统一、动和静达到和谐状态,用阴阳学说来表达,就是阴阳匀平。那么通过气化运动的结果,使机体达到形神合一、形气统一。用阴阳学说来阐述形神、质能、运动的关系,论证了人体气化过程的正常状态,健康状态。最后归结为,用《内经》的话说,叫“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在中医学里面,用阴阳学说这些基本原理来论述生命,论述健康,从不同角度来论证健康,论述人体的生理状态。

第三、用阴阳学说来论述人体病理变化。用中医学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无非,一、病因,二、发病,三、病机,从这三个方面来论述的。那么第一个,病因,中医学将病因分为阴和阳。《内经》里面有外感和内伤,规定外感为阳邪,内伤为阴邪,就是外感病邪和内伤病邪相比较而言,规定一方属阳,一方属阴。那么六淫和内伤相比较而言,它应该属于阳的范畴。但是六淫还可以分阴阳,比如,风、暑、燥、热,我们规定它属阳邪,而寒、湿属阴邪。第二、病理上的阴阳失调。在这一章里面仅仅介绍阴阳失调的基本规律,一般的规律,而具体的规律和变化,在病机一章作专门论述。阴阳失调,就是阴阳匀平在一定的条件下失去了和谐的状态,通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表现形式可以是阴阳偏盛,也可以是阴阳偏衰。

一、阴阳偏盛。阴阳偏盛包括阴盛和阳盛。阴盛表现出的病理变化,阴盛则寒,所以它表现出的证候的属性叫寒实证。而阳盛,阳盛则热,它表现的病理变化,证候的属性叫实热证。那么再用一分为

二、用阴阳对立的观点,用阴阳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判定,说阴偏盛,阳偏盛。那么阴盛和阳盛,阴和阳之间,它们是互根的,是有联系的,所以阴盛的同时,说阴盛则阳病,它必然要损伤人体的阳气。那么机体在阴盛的同时,还会表现出某些类似阳虚的改变。仅仅是以寒实为主,还是以阳虚为主的问题。称之为实寒,称之为阴盛,意味着病理变化的主要矛盾是阴寒内盛。虽然寒盛则伤阳,但是没有达到阳虚的程度,也没构成阳虚和阴盛平分秋色,没达到那个程度。在这种条件下,这个病理状态定为实寒。同理,阳盛的状态下,阳盛则阴病,阳盛必损阴。这个结论是根据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联系,不可分离性所决定的。只要阳盛,那必然要损伤阴气,那损伤阴气的结果,必然要伤及人体的阴(液),就会出现类似阴虚的病理改变,但没达到阴虚的程度,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规定它属于阳盛则热那个实热证的属性。虽然它兼有阴虚,没有达到阳盛阴虚并在,乃至阴虚的程度。这样一个观点,这些思想,是用阴阳学说解释病理变化这些基本观点,它既体现了阴阳对立,也体现了阴阳互根,也体现出来了阴阳消长这样一个思想。集中起来,阴阳既要对立,要互根,要互相联系。再简单地说,体现了阴阳的对立性,阴阳的不可分离性,这两者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有一个消长变化的过程。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这两个原理体现了阴阳消长的思想,它们既不可分离,互相制约,那么又表现了量的改变。说它是实寒,它是实热,虽然(兼)伤阳,虽然(兼)伤阴,但是并没有达到阴虚和阳虚的程度。那体现了这个量的变化还没达到质变的程度,但它也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第二、阴阳偏衰。阴阳偏衰,阴衰和阳衰。阴衰,阴虚,叫阴虚则热,它表现出的证候属性叫虚热证。

二、阳衰,阳衰就是阳虚,那么阳虚则寒,它表现出证候属性叫虚寒证。但是根据阴阳之间的不可分离性,特别是阴阳互根的理论,具体病理变化里有个阴阳互损。根据这样一个原理,阴阳互根在病理状态下的阴阳互损,那么阴虚的时候,阴损可以引起阳虚,可以损阳;那么阳损也可以及阴,损及阴,引起阴虚。就是单纯的阴虚,有单纯的阳虚,那么阴虚在一定的条件下,它必然要损伤阳,导致阳损及阴,就是由阴虚不能生阳而引起阳虚;阳虚不能制阴,不能生阴,也会引起阴虚,出现了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这样两种病理结果。那就是说,阴阳偏衰包括四种表现形式,一、单纯的阴虚,二、单纯的阳虚,三、由阴损及阳,四、由阳损及阴,这样不同的病理表现形式。这个示意图自己看一看就可以了,用这个示意图来表达我们上述讲述的阴阳学说在病理上的应用。在这一章只要求同学们掌握用阴阳学说来说明病理变化,来初步理解什么是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包括哪些内容?就是阴阳偏盛和偏衰。偏盛要求掌握阴盛和阳盛,偏衰要求掌握阴虚和阳虚,这是最基本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就是说,阴盛的时候,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而阳盛的时候,也必然要损伤人体的阴气,那么又派生出两种类型、表现形式。结论是,在阴盛和阳盛的时候,它必然损伤人体的阳气或者阴气。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也要想到,要人体的阴气和阳气要受到损伤,仅仅是没有达到偏衰的程度。偏衰要求掌握最基本的是阴衰和阳衰,就是阴虚和阳虚。在此基础上,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掌握阴衰和阳衰的时候两者可以互损,表现为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这样一种病理状态。

中医基础理论主要内容 篇6

前言

本文分析了国内收入分配问题现状及原因,从核心、内涵以及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了《资本论》分配理论,以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段,概括了当代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演进历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意见,为我国当前如何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有效的科学参考。现综述如下。

一、国内收入分配问题现状及原因

1.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但我国目前收入分配问题普遍存在收入分配失衡和收入分配不公等现实困境。收入分配失衡与收入分配不公等主要体现国民收入分配失衡与不公、城乡收入分配失衡与不公、行业收入分配失衡与不公以及地区收入失衡与不公等方面,具体而言,在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失衡,劳动报酬相对于资本收益而言比例过低;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不均;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的越来越明显;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大,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大等等,这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失衡与收入分配并不是单独存在的个体,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2.原因。针对我国现阶段国内收入分配失衡与收入分配不公等现状问题,不言而喻,我国存在的收入分配问题已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首先,纵观我国城乡结构的演变,在经济发展与变革过程中,遵循城乡分割而治的原则,为了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推迟了城乡融合的机会和步伐。其次,我国地大物博,但各地区气候、物产以及资源等情况分布不均。东部沿海地区占有有利的地理优势,经济发展快,而西部地区地理环境差,物产少,交通差等问题突出,极大的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其三,市场机制调节受限,马太效应影响大[1].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虽然能够调控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化的“马太效应”在客观上也会促使富者越富,贫者越贫。最后,制度约束及规范化不够,一方面,权力监督缺失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另一方面,分配秩序存在混乱,许多制度不尽完善,监督调控收入分配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二、《资本论》分配理论

1.内涵。《资本论》是马克思重要的经济学论着。其相关的`理论主要涉及劳动价值论、劳动的二重性、商品的价值量以及价值规律等,而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理论基石,劳动价值论决定了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按劳分配是经济范畴,其计量标准和尺度实社会劳动时间,但它不是“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2].

2.实质。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实质是生产决定分配,也就是说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决定产品的分配关系,人类生产包括物质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3].物质再生产包括生产资料再生产和生活资料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是密不可分的。在社会再生产中,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是分配[4].

3.核心与理想。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者的劳动、将劳动从资本的奴役之下解放出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伟大理想[5],也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马克思全部学说的核心就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6].

三、《资本论》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

《资本论》分配理论能够知道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照价值规律以及劳动价值论进行商品的生产与交换,并且知道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资本论》分配理论能够指导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构建微观基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使商品生产者作为市场主体通过参与市场竞争,而分配理论能够指导商品的生产与交换等问题的解决。

其次,《资本论》分配理论能够指导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通过在既定的总劳动投入下获取更多的使用价值,使单位商品所含劳动时间下降,或在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时按照自己实际劳动耗费,适当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的销量,拓宽市场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其三,《资本论》分配理论能够指导构建规范的市场。构建规范的市场能够保证商品的顺利交换,促使价值规律发挥有效作用,使得商品正常有序的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生产和交换。

其四,《资本论》分配理论要求市场主体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商品能够正常有序的按照社会需求进行生产,但是并不一定能够全部的进行交换,这就要求市场主体要充分考虑市场风险,降低经济损失。

最后,劳动价值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违背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平等劳动、平等交换基础上,而商品生产者需遵循价值规律,通过高科技手段等提高商品的价值,从而获取利润,促进经济的发展。

结束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财富的收入与分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由平均主义演化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以来,如何实现财富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公正,是人们现实关注的重点。

目前我国正处于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期的特殊历史阶段,针对我国现阶段国内收入分配失衡与收入分配不公等现状问题,国家必须要重视并且积极地进行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重要的民生问题,关系到人们是否能够实现共同富裕,更是重要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

我国要有效地《资本论》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立足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坚持国家基本方针,对于马克思分配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与经济改革,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田杨群。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理论解析与对策探讨---基于马克思分配理论的逻辑[J].理论导刊,,(2):12-15.

[2]李超。重读马克思信用分配理论---基于“劳动边际报酬递减”分形效应的维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5-21.

[3]刘健,张仁陟,陈英等。基于地价空间分配理论的兰州市综合用地空间分配率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49(5):1082-1085.

[4]崔驰,金喜在,盖蕾等。资本与人力资本持有者合作与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理解与新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36-238.

[5]朱熙宁。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分配理论的思考---读《哥达纲领批判》[J].人民论坛,2013,(8):186-187.

巡查鸡舍的主要内容 篇7

1 有害气体

对鸡危害最大的气体是NH3和H2S。由于氨的挥发性和刺激性强, 如果鸡舍有大量的氨气产生, 一进鸡舍就会首先感知。当嗅到氨的气味时, 说明鸡舍内氨气早已超标 (多数人认为鸡舍内氨气的最高限量为20×10-6) 。硫化氢比重大, 愈接近地面浓度愈高。为了解硫化氢是否超标 (最高限量为6.6×10-6) , 应在鸡背高处嗅闻才能确知。当鸡舍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判断空气中确有过量的硫化氢存在: (1) 铜质器具表面生成硫酸铜而变黑。 (2) 镀锌的铁器表面有白色沉淀物。 (3) 黑色美术颜料退色。另外, 用煤炉保温的鸡舍应注意人员和鸡的CO中毒。当以上三种有害气体超量时, 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适当加大通风量, 更换垫料等, 以减轻和杜绝对鸡的危害。

2 温度

对养鸡来说, 温度是至关重要的。要查验温度计上的温度和实际要求的温度是否吻合。如温度相差很大要立即采取升温或降温措施, 并要求管理人员把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3 通风

体验一下通风是否良好。尤其是在冬季气温低的情况下, 人们往往只注意保暖而忽视了正常的通风。通风良好时, 鸡只活泼好动, 舍内无异味, 特别是温度和通风都达标时, 会有一种舒爽的感觉。如果发现鸡无病打蔫, 呼吸微喘、异味很浓、灰尘弥漫, 说明鸡舍内通风极度不良, 应立即加强通风。

4 查粪便

查看粪便的颜色和是否有血便。一般来讲, 产蛋鸡的粪便稀软, 肉仔鸡的粪便呈条状。有些疾病可使鸡产生下痢, 如法氏囊病与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的粪便呈黄白色;鸡患新城疫时排绿色、黄白色水样粪便;舍内有血便, 鸡多数感染了球虫。当发现以上异常粪便时, 应找到排粪的鸡, 必要时给予剖检。

5 查湿度

查看湿度是否符合标准。湿度高微生物易存活, 如果伴有温度低时则更加重低温的危害。湿度低时则鸡舍干燥, 鸡易得呼吸道病, 尤其是雏鸡, 长时间干燥的环境可使雏鸡脱水、衰弱。因此, 要重视对鸡舍湿度的调整。

6 查死鸡数量

无论是雏鸡、育成鸡和产蛋鸡, 每天都可能有极少数量的弱鸡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 这是正常现象。正常情况下, 雏鸡死亡率应不超过万分之五, 育成鸡不超过万分之一, 产蛋鸡不超过万分之三。若发现死亡数量过大, 就应引起注意。要马上多剖检几只死鸡或送检, 以找出死亡原因。

7 查光照

产蛋鸡需要补充光照。应严格执行补充光照的制度, 需要技术人员监督执行;大多数肉仔鸡场在夜间执行间歇光照方案, 以促进肉仔鸡生长及提高饲料转化率, 这也需要技术人员检查执行。此外, 还要注意光照的强弱。

8 听鸡发出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 鸡不会发出异常声音, 但在有些疾病, 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及鸡新城疫病, 病鸡会发出咳嗽、喷嚏和“呼噜”声, 尤其在夜间声音更为清晰。发现这些异常声音即预示鸡群已有传染病发生, 必须尽快确诊。

9 查鸡饮水与吃料的情况

蛋鸡耗料比较稳定, 如出现耗料下降, 或仅饮水不吃料, 可能预示鸡已感染了某些疾病, 要尽早查明原因, 及早治疗。

1 0 查免疫后的反应

《红女巫》的主要内容 篇8

案例1:红女巫到底怎么笨

原来的作文

红女巫变魔法很笨,学不好,小朋友们再也不来了。后来,她想我只学一样魔法,学变爆米花,可是她总是把爆米花变成石头,又变成兔子,又变成蚂蚁,一直变了八百次才成功。她就请小朋友来免费品尝,保证成功。

病状:主干基本还可以,但是红女巫怎么个笨法?为什么小朋友不来?最后她总结出了什么经验?交代得都不够清楚。

处方:不用觉得多写几句话就不像内容梗概了,该说清楚的地方就要说清楚。

加工后的作文

红女巫变魔法很笨,比如说,她想把苹果变鸡蛋,可是变出来的是马铃薯!怎么都学不好。小朋友们本来喜欢看她变魔法的,见她这么笨就再也不来了。后来,她想:我只专心学好一样魔法,也不错呀!于是她就学变爆米花,可是她总是把爆米花变成石头,又变成兔子,又变成蚂蚁,一直变了八百次才成功。她请小朋友来免费品尝,因为练熟了,所以这下一次就变成功了,小朋友们都来她这里看魔法、吃爆米花,开心极了。

红女巫想:看来只有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才容易获得成功。

我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做事不能贪多求快,一步一步扎扎实实地前进,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点评:现在,红女巫的故事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了,还总结了道理,有自己的感悟,有头有尾,不错!

上一篇:200字的童话故事下一篇:申请注册商标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