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体质

2024-07-27

中医学基础体质(共9篇)

中医学基础体质 篇1

体 质

细目一

体质的概念和构成1.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

2.体质的构成体质由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三个方面的差异性构成。

(1)形态结构的差异性:包括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形态结构。外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外在表现,内部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内在基础。

(2)生理机能的差异性。

(3)心理状态的差异性。

3.体质的特点

(1)先天遗传性:决定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2)差异多样性: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问题。

(3)形神一体性:“形神合一”是中医学体质概念的基本特征之一。

(4)群类趋同性:同一种族或聚居在同一地域的人,因为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相同,遗传背景和生存环境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从而使人群的体质具有相同或类似的特点,形成了地域人群的不同体质特征,使特定人群的体质呈现类似的特征。

(5)相对稳定性:个体禀承于父母的遗传信息,使其在生命过程中遵循某种既定的内在规律,呈现出与亲代类似的特征,这些特征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在生命过程某个阶段的体质状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6)动态可变性:先天禀赋决定着个体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和个体体质的特异性,后天各种环境因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精神因素、年龄变化、疾病损害、针药治疗等,又使得体质具有可变性。

(7)连续可测性。

(8)后天可调性。

细目二

体质的生理学基础

1.体质与脏腑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1)体质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经络的盛衰偏倾决定体质的差异。个体体质的差异必然以脏腑为中心,反映出构成身体诸要素的某些或全部的素质特征。

(2)体质与精气血津液的关系

精气血津液是决定体质特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中精的多少优劣是体质差异的根本。

2.影响体质的因素

(1)先天禀赋

(2)年龄因素

(3)性别差异

(4)饮食因素

(5)劳逸所伤

(6)情志因素

(7)地理因素

(8)疾病针药及其他因素

细目三

体质学说的应用

1.体质与发病

人体的体质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因此体质强弱决定着发病与否及发病情况,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正交争是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

正气虚是发病的内在根据,邪气是疾病形成的外在条件。

疾病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正气的盛衰,而体质正是正气盛衰偏倾的反映。

2.体质与病因病机

(1)说明个体对某些病因的易感性:体质反映了机体自身生理范围内阴阳寒热的盛衰偏倾,这种偏倾性决定了个体的功能状态,因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性、亲和性、耐受性不同,也就是选择性不同,正所谓“同气相求”。因此,体质因素决定着个体对某些病邪的易感性、耐受性。

(2)阐释病变的从化和传变:从化,即病情随体质而变化。

由于体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体质类型有其潜在的、相对稳定的倾向性,可称之为“质势”。

人体遭受致病因素的作用时,即在体内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而且不同的致病因素具有不同的病变特点,这种病理演变趋势称之为“病势”。

病势依附于质势,从体质而发生的转化,称之为“质化”,亦即从化。

3.体质与诊治

(1)指导辨证:体质是辨证的基础,体质决定疾病的证的类型。

(2)指导治疗:

①区别体质特征而治:体质有阴阳、寒热、强弱之分。

②根据体质特征注意针药宜忌

体质偏阳者——宜甘寒、酸寒、咸寒、清润——忌辛热温散

体质偏阴者——宜温补益火——忌苦寒泻火

体质气虚者——宜补气培元——忌耗散克伐

痰湿质者——宜健脾芳香化湿——忌阴柔滋补

湿热质者——宜清热利湿——忌滋补厚味

瘀血质者——宜疏利气血——忌固涩收敛

体质强者——耐受性强——剂量宜大

体质弱者——耐受性差——剂量宜小

肥胖体质者——多气血迟涩,对针刺反应迟钝——进针宜深,刺激量宜大,多用温针艾灸

瘦长体型者——气血滑利,对针刺反应敏感——进针宜浅,刺激量相应较小,少用温灸

③兼顾体质特征重视善后调理

4.体质与养生

善于养生者,就要修身养性,形神共养,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身心健康。调摄时就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体质特征,选择相应的措施和方法。

中医学基础体质 篇2

1 中医体质分类研究

1.1 古代中医体质分类

《内经》对体质差异的认识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以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将人分为金木水火土5种基本类型,每类型再各自推演出5种亚型,故体质类型共计25种,“先立五行,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明代医家张景岳从禀赋的阴阳、脏气的强弱偏颇、饮食的好恶、用药的宜忌、气血的虚衰等方面,将体质划分为阴脏、阳脏、平脏3型。朱丹溪《格致余论》明确提出痰湿体质,即“肥白人多痰”。清代医家章楠《医门棒喝》以阴阳量的盛、旺、虚、弱为分类方法,将体质划分为阳旺阴虚、阴阳俱盛、阴盛阳虚、阴阳两弱4种类型。

1.2 现代中医体质分类

现代医家体质分类研究较多,分类的方法依据也大不相同,选取有代表性的体质分类总结如下:

匡氏[1]以阴阳、气血、痰湿的生理、病理特征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白光质。王氏[2]从临术实用的角度,确实七种体质类型,即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田氏[5]根据脏腑经络和阴阳气血津液的盛衰虚实,将体质划分为阴虚型、阴寒型、阳虚型、阳热型、气虚型、气滞型、血虚型、血瘀型、津亏型、痰湿型、动风型、蕴毒型。何氏[6]等根据临床观察,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阴阳两虚质、痰湿质、瘀滞质。陈氏[7]结合临床,将体质划分为正常质阴虚燥红质、阳虚迟冷质、痰湿腻滞质、气血两虚质、倦怠质、阳盛质。

2 中医体质学说的科学意义

随着产业社会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空气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市场观念的冲击,社会医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转变: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也就是说,致病因素已有3个,一是生物因素;二是社会因素;三是心理因素。20世纪70~80年代,很多人出现了容易疲劳、食欲不振、心情郁闷、情绪不稳等多种症状,但通过体征和化验检查又无异常,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患病人数不断攀升,这种现象曾经困扰了医学界多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通过研究发现,人体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这一发现被后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亚健康又称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期、临床前期、潜病期等,包括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感觉轻微,但已有潜在病理信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相应于这个健康的定义,提出了亚健康状态的定义:“亚健康是一种即没有疾病,又不是健康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为病前状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改善偏颇体质是预防亚健康的最佳选择,通过体质的调整、优化,可预防亚健康的发生,防止其向疾病的转化。对偏颇体制状态进行修正,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状态、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中医认为健康的生活、行为、工作方式是提高生命质量,预防“亚健康”和疾病的根本方法。其主张的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情志条畅、劳逸适度等养生之术即是对其高度的概括。

3 中医体质研究发展趋势

3.1 体质学说系统化,体质分类标准化

随着体质学说研究的深入,后世医家在《内经》体质学说的基础上,将体质学说越来越整体化、系统化、规范化。

《健康报》2006年6月22日3版报导《中医体质分类标准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完成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项目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体质可分论”的基础上,提出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的理论模型及体质文献数据库;通过文献研究和流行病学方法,以OR值计分确定痰湿体质的量化诊断标准,为痰湿体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并为现代体质类型研究提供了方法;应用中医传统和现代研究手段的体质分类方法有机结合而形成符合中医特色的体质分类标准,开发中医9种基本体质量表,运用量表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量表的信度、效果进行评价,其实用性、再现性、一致获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中国人群9种中医体质判定标准,为体质分类提供了标准化的工具和方法,并在全国范围内及日本等国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

3.2 体质学说将广泛应用于疾病防治、亚健康状态调整等领域

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临床,应用于临床,这也是体质学说研究的根本目的。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为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评估和健康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学指导。中医体质学说未来必将在促进人类健康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会南.中医体质分类最早的全景式构图—解读《黄帝内经》阴阳二十五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10):853-855.

[2]崔伟政.浅谈《金匮要略》中的体质分类[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8(5):6-7.

[3]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1(2):3-17.

[4]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1995.70-71.

[5]田代华,吕明伟.论体质与证候[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3,7(1):7-11.

[6]何裕民,高钦颖,严清,等.从体质调研结果控讨因时因地制宜治则[J].中医杂志,1986,27(5):47-50.

中医体质对症看 篇3

血瘀体质——容易患心脏病

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常常出现疼痛,容易烦躁,健忘,性情急躁。

重点人群:脑力工作者,女性多见。

患病倾向:出血、中风、冠心病等。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检查。

特禀体质——其实就是过敏体质

如果在某一方面,比如对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多是遗传所致。

患病倾向:凡是遗传性疾病者多与亲代有相同疾病或缺陷。如出现药物过敏、花粉症、哮喘等。

调养方式: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以及腥膻发物和含致敏物质的食物。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春季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可防止对花粉过敏。不宜养宠物,起居应有规律,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平和体质——调养采取“中庸之道”

“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如果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就是典型的平和体质。

重点人群: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患病倾向:不爱得病。

调养方式: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气虚体质——容易患感冒、胃下垂

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经常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比较胆小,不爱冒险。

重点人群:气虚体质者多分布在西部、东部地区。没有工作的人、学生和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容易气虚。

患病倾向:容易感冒,生病后抗病能力弱且难以痊愈,还易患内脏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调养方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运动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湿热体质——性格表现急躁易怒

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性格多急躁易怒。

重点人群: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的年轻人,加上生活压力增加,是该体质的主要人群,还多见于学生和商业服务人员。

患病倾向:疮疖、黄疸等病。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 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要减少户外活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阴虚体质——中午要保证午休

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外向好动,但性情急躁。

重点人群:多见于学生及年轻人,这也与他们喜欢吃煎炸烧烤等食物或嗜好烟酒以及生活压力增加有关。

患病倾向:易患咳嗽、干燥综合征、甲亢等。

调养方式: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气郁体质——现代“林妹妹”越来越多

《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气郁体质的代表,多愁善感、忧郁脆弱。这种人一般比较瘦,经常闷闷不乐,无缘无故地叹气,容易心慌,容易失眠。

重点人群:多是年轻人,而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

患病倾向:失眠、抑郁症、神经官能症等。

调养方式:多吃小麦、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另外,要多参加集体性的运动,解除自我封闭状态。多结交朋友,及时向朋友倾诉不良情绪。

阳虚体质——主要做好“防寒保暖”

即使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属阳虚体质。

重点人群:东北地区多见,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长期偏嗜寒凉食物也会形成这种体质。

患病倾向:水肿、腹泻等。

调养方式:可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 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痰湿体质——最受富贵病青睐

心宽体胖是这类人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喜欢吃甜腻的食物,不爱运动爱睡觉。

重点人群:该体质的人多为单位领导,生活安逸的中老年人,男性多。

患病倾向:眩晕、胸痹、痰饮等。易患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中医让你看清自己体质 篇4

天南地北体质各异 中医有同病异治之说,比如一个东北人和一个广州人患同一种病,中医处方可能不一样。因为两个人体质不同,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人的体质与他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其饮食结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存环境,都会影响到个体体质。

我国东部地区湿热体质较多;南部地区湿热体质和血瘀体质较多;西部地区气虚体质、阴虚体质较多,阳虚体质较少;华北地区湿热体质较多;东北地区气虚体质、阳虚体质较多。 气虚体质在西部和东北较多,可能与西部高海拔地区低气压、低氧分压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东北冬季长、春秋气温比较低有关。阴虚体质在西部较多,可能与西部地区多风、干燥、强紫外线辐射等特殊气候环境有关。

中医学基础体质 篇5

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注意因人而异从人体的体质来讲人应该如何的保养。例举,什么人在夏日可以使用空调,什么人不适于空调这件事看,得知不是什么事情都是很教条的一视同仁的道理,感觉实实在在。又如:气虚的人就是很没有力气,而不仅仅是娇气的结果,也为我从小视为娇气而平反。养生的方法要因人而异。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适用于所有的人,我喜欢这样很辨证的说法。

我们在学习这门课的同时,对于不同体质的辨别,不能单纯根据课程上的症状直接对号入座,最好的还是去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做一个详细的体质评估,再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养。因为我们毕竟也就是通过一个小课程的学习,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就我们的身体体质下一个定义,并且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单一体质的个体,所以就更需要我们要科学地对待我们的体质问题了。通过课程转变养生的观念,但是方法应更科学更客观才是王道。

中医学基础归纳总结 篇6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

二、阴阳五行

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

3、阴阳的相互关系: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

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 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

④、阴阳转化 4)指导疾病的诊断 5)知道疾病的防治 6)归纳药物的性能

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2)火曰炎上:“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3)土爰稼穑

4)金曰从革 5)水曰润下

7、五行的生克关系:1)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五行之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8、确立五脏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1)根据相生规律确立: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2)根据相克规律确立:抑强、扶弱

三、藏象

1、五脏∶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

2、六腑∶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 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受盛和传化水谷。

3、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奇恒之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贮藏精气。

4、心 1)生理特性:心在五脏中居于首要地位,对脏脏功能活动起着主宰的作用。2)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血脉。心能推动血液运行。

②主藏神。心主管生命和精神活动的能力。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

5、肺 1)生理特性:肺为娇脏。又称华盖之脏。肺气运动的特点是宣发和肃降。2)主要生理功能:①肺主气,司呼吸。肺具有主管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的功能。②肺主宣发与肃降。肺气既具有向上宣升和向外布散的功能,又具有向下通降和保持呼吸道洁净的功能。宣发:排浊气;向上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将会聚于肺的血液经清浊之气交换后布散全身.肃降:吸清气;向下输布津液和水谷精微;清除肺和呼吸道的异物;洁净血液;有利于大肠的向下传导糟粕。③助心行血。肺朝百脉,指全身的血液经过血脉汇聚于肺,血液的循行虽然主要依靠心气的推动,但心气的盛衰与宗气密切相关,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正是通过肺朝百脉而实现的。④ 肺主通调水道。肺具有促进水液输布和排泄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喉为肺之门户,在液为涕,在志为悲(忧)。

6、脾 1)生理特性:喜燥恶湿,主升。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2)主要生理功能: ①脾主运化。主管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的功能。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二方面 ②脾主升。含升清、升举二个意思。

③脾主统血。即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

7、肝 1)生理特性: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2)主要生理功能: ①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1)调畅精神情志。(2)维持气血运行。(3)促进脾胃消化吸收与输布。(4)促进水液代谢。(5)调节生殖功能。

② 肝藏血。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 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8、肾 1)生理特点:肾藏精,肾为先天之本。2)主要生理功能 :①主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推动和调节脏腑气化 ②主水液。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一是温煦和推动肺脾等脏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二是肾气、肾阳对水液代谢的调节是通过“蒸腾气化”、“升清降浊”来实现的;三是司膀胱的开合,排泄尿液。③主纳气。肾具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以防止呼吸表浅的功能。3)与形体官窍联系:在体合骨,齿为骨之余,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前后阴,在液为唾,在志为恐。

9、脏与腑的关系:1)心与小肠 2)肺与大肠 3)脾与胃 4)肝与胆 5)肾与膀胱

四、精、气、血、津液

1、气 1)气的生成:①气的来源:先天之精气(禀受于父母生殖之精)后天水谷之精气(饮食物化生而成)

后天自然界清气(通过呼吸而得)以上先后天之气结合起来,就生成为人体的气,又称真气。②气生成与脏腑的关系:与肾、脾胃、肺关系密切。肾藏精,脾胃主运化,肺主呼吸。2)气的主要功能:①推动作用: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激发和推动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②温煦作用:气的温煦作用是指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③防御作用: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有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功能。④固摄作用:气的固摄作用主要是指气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⑤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具体而言指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的功能。⑥营养作用:人体之气分布于全身各脏腑组织中,为各脏腑器官提供必需的营养成分。3)气的分类:①元气 功能特点∶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活动。②宗气 功能特点:走息道以行呼吸,呼吸的强弱与宗气盛衰有关。贯心脉以行气血,主要体现在助心行血。与人的视、听、言、动等相关。③营气 功能特点∶营养全身。化生血液。④卫气 功能特点∶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开合汗孔,调节体温。影响睡眠。2血 血的功能:1)濡养作用。2)运载作用(清气水谷精气,浊气浊物,传递信息)3)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3津液 1)津液;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内在体液及正常的分泌物。在机体内除血液之外的其他所有正常液体都属于津液。2)津液的代谢依赖于肺、脾、肾等。3)津液的功能:①滋润和营养作用。②化生血液作用。③运载作用。

4、气与血的关系:气属阳,主煦之;血属阴,主濡之。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 2)气能行血 3)气能摄血 血为气母:4)血能载气 5)血能化气

五、体质 1)体质:又称素质、禀质、禀赋,是人体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隐定的固有特性。2)体制的分类:①阴阳平和质:功能较协调的体质类型。②偏阳质:具有亢奋、偏热、多动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③偏阴质:具有抑制、偏寒、多静等特点的体质类型。

六、病因

(一)外感病因:1六淫: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燥邪、热(火)邪 1)风邪:①性质:轻扬开泄、善行数变、动摇不定、多兼他邪

②致病特点:易于侵袭阳位;病位游移不定;发病急骤,变化无常;肢体异常运动;常为外邪致病的先导。2)寒邪:①性质:寒凉、凝滞、收引 ②致病特点:易伤阳气,表现寒象;阻滞气血,多见疼痛;腠理、经脉、筋脉收缩拘。3)湿邪:①性质:重浊、黏滞、趋下 ②致病特点:易于损伤阳气;易于阻遏气机;易于侵袭阴位;病程缠绵难愈;多见头身肢体困重;排泄物和分泌物秽浊不清、黏滞不爽。2疫气

(二)内伤病因:1七情内伤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3)情志波动,影响病情。2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 3劳逸过度

(三)病理产物性致病因素:1痰饮(需展开再具体)1)痰饮: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之一。

2)致病特点∶①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②易扰心神。③症状复杂,变 化多端。④病势缠绵,病程较长。2淤血(需展开再具体)1)淤血: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继发病因。

2)致病特点∶①瘀血致病的病机特征:阻滞气机;瘀塞经脉;伤及脏腑。②瘀血致病的症状特征:疼痛;肿块;出血;紫绀;舌象;脉象。3结石

七、病机 1)发病的基本原理:正气:简称“正”,与邪气相对而言,泛指人体的各种物质结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等),是产生生理机能、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物质基础。邪气:简称“邪”,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邪气、七情内伤、劳逸损伤及各种病理产物(如痰饮、水湿、淤血、结石、宿食)等。2)发病形式:①感而即发 ②伏而后发 ③徐发 ④继发 ⑤复发:疾病复发的因素:(1)食复(2)劳复(3)药复(4)重感复(5)其他因素致复(6)自复

八、诊法

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2)问现在症状:问寒症: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问出汗: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有甚者,称为自汗。多源于阳气虚弱,腠理不密,津液无以固摄而外泄,常伴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症。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谓之盗汗。多因阴虚不能制阳而阳偏盛,虚热蒸发津液外出为汗,常伴有潮热、红及舌红少苔等症。战汗 绝汗 问疼痛: 疼痛性质①胀痛、走窜痛∶多见于气滞。

②刺痛∶多见于瘀血

③冷痛∶多见于寒邪或阳虚。

④灼痛∶多见于火邪或阴虚阳亢。

⑤绞痛∶多见于瘀血、蛔虫、结石。

⑥隐痛∶多见于虚证。

⑦重痛∶多见于湿邪。

⑧掣痛∶多见于血虚或寒邪。

⑨酸痛∶多见于湿邪或肾虚。4)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

平脉特点:平脉具有胃神跟三个特点,所谓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从容和换,戒律一致;所谓脉有神,即脉象柔和有力,形体指下分明:所谓脉有根,即指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

九、辨证(六经辨证:叶桂(叶天士)伤寒辨证:张仲景)

1、八纲辨证1)表里辨证:辨证疾病病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表证: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临床表现: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辨证要点:①本证以外邪袭表,卫气被郁为主要病机。

②为外感病的初级阶段,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

③以恶寒发热并见、苔薄白、脉浮为辨证依据。④可见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甚至喘促等肺气失宣的兼证。2)寒热辨证:辨证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热证:指感受热邪,或机体阴虚、阳亢所表现的症候。临床表现:各类热证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耳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大便干,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而干,脉数等。

辨证要点:①本证以阳热亢盛或阴虚内热为主要病机。

②以发热、恶热喜凉、面红、舌红苔黄、脉数等症候为辨证依据。

③热伤津液,故渴喜冷饮、大便干、尿少色黄、舌干少津等症状亦可作为辨证的参考依据。

④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吐血等血症状亦可见之。

⑤寒证热证的鉴别:辨证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做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进行综合观察。3)虚实辨证:辨证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4)阴阳辨证:辨别症候类别的纲领。阳证:表证、热证、实证 阴证:里证、虚证、寒证

2、气血津液阴阳病辨证1)气病辨证:症状:气虚、气陷、气滞、气逆 2)血病辨证:症状: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十、养生、防治、康复

1、养生的基本原则:顺其自然;形神兼养,动静结合,调养脾胃。

2、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标本先后:标与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常用来说明疾病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以发病先后而言,先发之病为本,后发之病为标;以病因与症状而言,病因为本,症状为标。1)急则治标:标病或标症甚急,有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或影响本病治疗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2)缓则治本:标病或标症缓而不急时所采用的一种治疗原则。3)标本兼治:标病与本病错杂并重时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

4、正治和反治:在“治病求本”根本原则指导下,针对病证有无假象而制定的两种治疗原则。1)正治:方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2)反治:方法: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三因:因人、因时、因地

胃脘痛患者的中医体质调查分析 篇7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胃脘痛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生活。近年来,以王琦为代表的学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医体质学说[1],认为中医体质不仅表现为生理状态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和适应上的某些差异性,而且认为体质是机体发病的重要内部因素,他不但决定着对于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而且决定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倾向性。[2]从中医体质特征上寻找规律,可为胃脘痛的中医药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笔者对在桂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胃肠病科门诊的200例胃脘痛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1.1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胃脘痛中医诊断标准;(2)年龄18~65岁,性别不限;(3)排除恶性肿瘤及具有外科情况的患者;(4)受试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1.2 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

(1)恶性肿瘤及具有外科情况的患者;(2)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研究药物过敏者;(3)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血液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不能配合的患者;(4)其他:患者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神志不清、不能言语者;(5)未按规定填写《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无法判定体质类型;(6)不符合纳入标准,资料不全等。

1.2 调查方法

调查对象均为就诊于桂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胃肠病科门诊的200例胃脘痛患者。对入选的患者自行填写《中医体质及健康状况自填式问卷》;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或对问卷理解有问题者由培训过的调查人员逐条询问填写。调查员逐条检查,确认调查资料无误,当场收回。

1.3 调查内容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背景情况调查表及中医体质量表。背景情况调查表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人口学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学历、饮食嗜好、身高、体重、血压、患病史、用药史、有无合并其他疾病或家族遗传病。

1.4 判定方法和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3]方法:按照中医体质类型的概念框架确立编制量表,每个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其原始分及转化分,依照判断标准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每个条目原始最低分是1分,原始最高分是5分,9个亚量表分别计算分数。先计算各亚量表的原始分数,原始分数为各个条目分值相加的总和。计算原始分数后再换算成转化分数,各亚量表的转化分数为1~100分。

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100

判定标准:平和质转化分数≥60分,并且其它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数均<30分时,判定为“是”;平和质转化分数I>60分,并且其它8种偏颇体质转化分数均<40分时,判定为“基本是”;否则判定为“否”。偏颇体质转化分数t>40分,t值在30~39分之间,判定为“倾向是”;t<30分,判定为“否”。亚量表分数越高,该体质类型倾向越明显。

1.5 统计方法应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纳入2013年1月~2014年12月至桂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胃肠病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200例胃脘痛患者。其中男性95例(47.5%),女性105例(52.5%)。年龄为22~65岁,平均年龄(38.6±10.63)岁(见表1)。

2.2 患者人群学历分布情况

主要以高中以上学历为主,并以高中、中专学历者居多(见表2)。

2.3 患者从事职业情况

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22.11%)、行政管理及行政事务人员(28.95%)、商业服务人员(14.74%)、工人(20.53%)、学生及其他职业人员(13.69%)以行政管理及行政事务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居多,工人次之(见表3)。

2.4 胃脘痛患者饮食喜好

大多数胃脘痛患者存在饮食偏好,其中喜食甜味、辣味、酸味最多,其次是咸味、煎炸油腻(见表4)。

2.5 患者情志情况

患者超过半数存在情志异常现象,其中频数最高为急躁易怒,情绪紧张和多愁善感次之(见表5)。

2.6 患者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主要以阳虚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为主,这3种体质超过一半(53.1%)。其次为痰湿质和气郁质。其他体质仅占少数(见表6)。

3 讨论

3.1 一般情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脘痛患者在性别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男女均可发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50岁,占57%,以中青年人群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长期的饮食偏好可以通过脾胃运化从而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偏颇,从而形成偏颇趋向的体质,进一步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可见,饮食和体质有很大关系,胃脘痛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的饮食偏好。《素问·五运行论》曰:“思则伤脾。”说明情志因素直接影响脾胃的运化。长时间的情志异常活动,往往能导致内脏气血阴阳的紊乱,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体质。研究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胃脘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情志异常。

因此,由于中青年人群工作压力大,长时间快节奏、紧张的生活,饮食又不规律,使得中青年人群更容易成为胃脘痛患者。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胃脘痛患者的治疗,饮食结构的调整和精神心理的正面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3.2 体质类型分布规律

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中医体质学说是近年提出的理论,对相关疾病的研究仍不完善,尚无胃脘痛与中医体质的相关内容的文献报道。本研究发现,200例胃脘痛患者的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阳虚质(24.81%)>气虚质(14.39%)>湿热质(13.9%)>痰湿质(10.42%)、气郁质(10.42%)>阴虚质(8.44%)>瘀血质(7.44%)>平和质(6.95%)>特禀质(3.23%)。偏颇体质主要以阳虚质、气虚质和湿热质三种体质为主,占一半以上(54.3%)。目前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偏颇体质的人群会对某种疾病有一定的易感性。但由于本研究中胃脘痛患者样本量相对较小,难以进行相关统计学研究,具体结论有待大样本流行病学群体调研验证。体质可以决定是否发病,决定对某种致病因素或病邪的易感性和从化性,决定病证的形成、传变与转归,甚至更能决定论治原则。[4]胃脘痛患者体质类型的差异提示笔者:在临床辨证施治时,除了应该辩清虚实寒热,在气在血,还应辨明体质偏颇,形成辨体-辨病-辩证的诊疗模式[5]。

参考文献

[1]宋红普.对中医体质调研的几点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3):50.

[2]匡调元.中医体质病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

[3]中华医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4]吴承玉,李向荣.中医体质与辨证论治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1-3.

中医瓣识四种体质 篇8

中医体质咋辨别

虎头虎脑的意瑞活泼好动,平常很少生病,精力充沛,符合平和质孩子的特征。

平和质的孩子通常表现为:体形匀称健壮,发肤润泽,目光有神,嗅觉通利;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不易疲劳,能耐寒热,睡眠、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性格随和开朗;平素患病较少。

婷婷比较文静,说话细声细气,面色偏黄,她妈妈反映说孩子经常容易疲劳,易感冒。经诊断,婷婷属于比较典型的气虚质孩子。

气虚质的孩子通常表现为:肌肉不健壮,容易疲乏,活动后易出汗,面无光泽,总像洗不干净一样,食欲不旺,大便不正常;舌色淡红,舌苔薄白或厚,脉象虚缓;性格内向,平时话少音低,有些胆小。

思彤很瘦,说话做事都很快,怕热,爱流鼻血。应属于阴虚质。

阴虚质的孩子常见面色潮红,唇红少津,手足心热,喜冷饮,大便干燥,鼻易出血;夜卧汗出、不喜盖衣被;舌红苔少,脉细滑;平素性情急躁。

孙南有过敏性鼻炎,每逢冬春就特别受罪。基本可归于特禀质。

特禀质是一种特异性体质,多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并有家族倾向性。过敏体质即是一种特禀质,倾向于中医学中的阴虚体质,常常出现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病史,有的患有过敏性鼻炎甚至哮喘。现在由于环境污染、饮食的改变,甚至一些药物等因素的作用,这种体质的孩子较为多见。

不同体质该吃啥

知道了孩子的四种体质类型,我们就能进一步了解孩子适合什么样的饮食。

平和质的孩子总体来讲阴阳相对平衡,因此适合各种健康食物,只要营养搭配合理即可。但要谨记:由于孩子的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善,具有“脾常不足”的特性,因此寒凉(如冷饮、冰激凌)、油腻(如烧烤、油炸)之品应少摄入。

气虚质的孩子饮食应遵循暖、软、烂的原则,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尽量避免寒凉及过于油腻。不适合多吃冷飲、油炸食品、西瓜、梨、猕猴桃、李子、香蕉、苦瓜、芹菜、黄瓜(生食)等不易消化或性质寒凉的食物;适合常吃牛肉、粳米、小米、苹果、葡萄、桃子、木瓜、马铃薯、南瓜、扁豆、煮花生、大枣、蘑菇等性质偏温或性平的食物。要适量食用常温下的水果,但性质比较寒凉的蔬菜和水果,如苦瓜、梨、西瓜、猕猴桃等则不宜多食,以防伤及脾胃。

气虚质的孩子常常口臭、舌苔厚腻,这是脾气不足、运化不利所致,并非是因孩子吃多了而致的饮食积滞。有些家长常会给孩子煮食白萝卜助消化,其实并不适合,常吃会耗伤正气。可适量让孩子食用山药,补脾益肾,但不宜过食,以免气机壅滞,导致腹胀、消化不良。对于大便多或不成形的孩子来说,倒是可以经常食用山药。

阴虚质的孩子总是表现出“热”象,实际上是“阴”相对不足所致,此时千万不要给孩子常吃所谓的“败火药”,不妨从饮食上进行调整。要避免干燥、油炸等易上火伤阴的食物,多吃一些“润”的食物。有些家长怕梨的性质寒凉,不敢给孩子吃,其实对于阴虚质的孩子来说,梨可是很好的养阴润肺的食物。

阴虚质孩子不适合多吃羊肉、狗肉、河虾、韭菜、荔枝、龙眼肉、油炸及膨化食品、炒制的坚果类食品,这些食物性质温热,易上火伤阴;适合多吃猪肉、鸭肉、桑葚、百合、荸荠、木耳、银耳、梨、番茄、黄瓜、莲藕等性质平和或偏凉、具有一定的养阴润燥作用的食品。

过敏体质的孩子要分别对待,因为不同孩子过敏的食物不同。当爸爸妈妈们发现孩子吃了某种食物出现身上痒痒、起皮疹、拉肚子或者口周发红甚至肿起,则一定要注意了,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就要尽量避免这种食物。在中医古籍中有一些容易“动风”的食物,比如鱼虾、羊肉、芒果等,从现代医学角度观察,这类食物大都属于易致过敏的食物,爸爸妈妈要多加注意,尽量不让孩子过量食用这类食物。

中医学基础体质 篇9

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祖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取得的宝贵医学知识,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是在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人类同疾病做斗争的重要工具。历时几千年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消灭疾病、保障人类体质健康和繁衍昌盛的医疗卫生事业上,中医药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医学领域里占着重要地位。因此,中医药学正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中医医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理、方、法、药皆有其独特的体系,是祖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宝贵遗产。中医学立论,皆本古义;其脉学博奥,掌握非易。提倡学医之始者,要尊重科学,精通医史;牢记医理,深悉药性;悬壶济世之前,熟背汤头,脉诊参合,善用方法而更加辩证施治;端正医德,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力展起死回生的精湛造诣来救死扶伤。弘扬中华医药知识,挖掘中药宝库,为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服务,使我国的中医学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

念;二是辩证论治。整体观念是指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和人与自然的统一性;辨证论治就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认识、研究和处理的手段和方法。诊断学是结合人体的统一整体观念和与自然界相统一性的原则,来识别和研究人体的疾病,用医药学的科学态度和方法保障人体健康的过程;方剂学则是中医学辨证论治中的主要基础学科之一,方剂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辩证审因决定后选用适当的药物确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恰当的配伍而成,是中医学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中医学的治法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在明确治疗方法的前提下具体运用的,这就叫着辩证立法。以法统方来论病情,又以病情论治而立方,需医务学者仔细钻研。辨证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环节,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体现了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密切结合,这是中医学发展经久不衰的历史原因之一。

中草药是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基础物质。中药材中的奇材珍品美不胜举,使用形式更是丰富多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过去不常用和不认识的药物被人们开发

出来成为常用药,方剂的剂型也有原来的汤、丸、散、丹、膏发展成为片剂、冲剂、糖浆剂、忛剂、注射剂等。因而在“人类回归大自然”这一倾向中,中医药在国内外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方剂:一般是由君(主病之药)、臣(辅药)、佐(佐制、反佐药)、使(引经、调和药)四个部分组成。药物通过合理配伍,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发挥出其治疗疾病的显著作用。

中药的煎服方法:

一:选用砂锅、陶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等器具煎煮。

二:用水质纯净的凉开水、自来水或井水等浸泡,加水量应使水浸过药面3--4公分,一般浸泡30分钟--1小时,质地坚硬可到1--2小时。

三:煎煮、1、煎煮时最好加盖,偶尔开盖搅拌几下;如煮药时间未到,发现水少时可加水续煎,以防煎糊。

2、一剂药大都煎煮两次,每次先大火烧开,再小火煎煮10--20分钟左右即可;煎好后将药液倒人纱布中过滤。

3、二煎的方法和一煎同样,把两次所煎煮的药液合并,分为两次服用。

4、一般成人用量一次约220毫升左右,儿童一次用量约为50

——150毫升。

四:服用方法:

1、成人每剂药液每日分两次服,儿童每日分3--4次服;根据病情分热服、温服和凉服。

2、解表发散风寒药以热服为好;呕吐或药物中毒者宜小量频服;驱虫药或泻下药大多空腹时凉服;滋补药饭前温服;健胃药或对胃刺激较大的药在饭后温服用;安眠药应在睡前半小时至一小时温服;驱寒药、治疗关节痛和溃疡病时宜热服。

五:特殊煎药、1:先煎:有毒性或不易煎出药味的,应先煎煮20--30分钟,然后加入其它药一起煮。

2、后下:挥发性的药不宜长时间煎煮,待药将要煎好前放入煎煮5--8分钟即可。

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有毛植物应用纱布包好,与其它药同煮,以防药液混腻难服或糊锅。

4、烊化 :一些胶类或糖类中药宜加适量开水或热药液溶化或隔水蒸后服用。

5、另煎:一些贵重中药,为充分利用药材,可另煎取汁再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

6、冲服:一些难溶于水的贵重药,首先碾成细粉再将煎好的药液加入搅拌后服用。

六.忌口;由于病情不同,治法互异,药物食物较复杂。总的来说,在服安神、清咽、明目、降压、平肝、止血、润肺药时,应忌食酒、姜、葱、蒜、咖啡、辣椒、羊肉 等辛温之品。服祛风湿、止寒痛、温中、补阳、涩精止泻药时,忌食冷饮、梨、柿子、螃蟹、竹笋等寒性食物。

以上是煎煮中药的具体方法,请广大医、患人员遵照此法行施,以提高药材治病疗效。

十二官说

《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主血脉,其荣于色,开窍于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合于皮,荣于毛,开窍于鼻。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其合于筋荣于爪,开窍于目。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其合 肉荣于唇,开窍于口。肾者,作强之官,伎窍出焉;其合于骨荣于发,开窍于二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胃者,癝仓之官,五味出蔫。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能通调水道也。心包者,为君主之外卫,代心脏而行事也。

曰:心为君主神明藏,荣色主血窍于舌;肝为将军谋虑出,合经荣爪窍于目;脾胃谏议癝藏官,合肉荣唇窍于口;肺为相傅治节出,合皮荣毛窍于鼻;肾为作强伎窍出,合骨荣发窍二阴。

四诊

望:春夏秋冬长夏时,青黄赤白黑相随;左肝右肺形称颊,心额肾颐鼻主脾;察位须知生者吉,审时若遇克堪悲;更于卑泽分新旧,隐隐微黄是逾期。

闻:肝怒声呼心喜笑,脾为思念发为歌,肺金忧虑形为哭,肾主呻吟恐亦多;久病呃逆是胃绝,痰声漉漉者难治,气衰言微皆为虚,气盛言厉谓为实;言不相顾为神昏,狂言怒骂是实热。

问: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辨;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崩闭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诊全占验。

切:微茫指下最难知,条绪寻来悟治丝;三部分成持定法,八纲易见是良规;胃资水谷人更本,土具冲和脉逶迤;脏气全凭生克验,天时且向逆从窥;阳为浮数形偏亢,阴为沉迟势更俾;外感阴来非吉兆,内虚阳现实堪悲;诸凡偏胜皆成病,忽变非常即弗医;至此数言占必应,脉经铺叙总支离;不读五运和六气,检遍方书奈何济。

八纲:寒、热、表、里、温、凉、阴、阳。八方: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方剂:药物经过主次配,方剂从而得其名;主病之药名为君,辅君之药谓之臣;应臣又以佐使称,君臣佐使应分明;相辅相承勿泥古,脉诊参合临证组。

补益剂

01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干草比;益义夏陈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除祛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使。

02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姜枣白芍齐。

03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甘藏;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04龟鹿二仙最守真,补人三宝气精神;人参枸杞和龟鹿,益寿延年实可珍。

05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山药山茱萸;丹皮泽苓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06右归饮治命门衰,附桂山萸杜仲施;地草山药枸杞子,便溏阳痿服之宜。

07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当归枸杞补骨脂,专益肝肾精血虚。

08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二地远归身;三参桔梗朱砂味,肉桂茯苓共养身。

09河车大造膝苁蓉,二冬二地杜柏从;五味锁阳

归枸杞,真元虚弱此方宗。

10斑龙丸用鹿胶霜,苓柏菟脂熟地黄;等分为丸酒化服;玉龙关下补元阳。

11紫菀汤中知贝母,参苓五味阿胶偶;再加甘桔治肺伤,咳血吐痰劳热久。

12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增入黄芪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13又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屙;十全大补加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

14补肺阿胶马兜铃,牛蒡甘草杏糯停,肺虚火盛人当服,顺气生津哽嗽宁。

15还少温脾调肾寒,茱淮苓地杜牛餐;苁蓉楮实茴巴枸,远志菖蒲味枣丸。

16六味再加五味麦,八仙都气治相殊;更有知柏与杞菊,归芍参麦各分途。

17虎潜脚痿是神方,虎胫膝陈地锁阳;龟板姜桂知柏芍,再加羊肉捣丸尝。

18人参麦冬五味配,生脉养阴又保肺。

发表之剂

01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滴。

02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

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03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04升麻葛根汤钱氏,再加芍药甘草是;阳明发热与头痛,阳斑豆疹与瘟疙。

05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06麻黄人参芍药汤,桂枝五味麦冬襄;归芪甘草汗兼补,虚人外感服之康。

07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08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09防风解毒荆薄荷,大力石膏竹叶和;甘桔连翘枳木知,风温痧疹肺经多。

攻里之剂

01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02小承气汤朴实黄,谵狂痞硬上焦强;益以羌活名三化,中风闭实可消详。

03木香槟榔青陈皮,知柏吴连棱术襄;大黄黑丑兼香附,实积泻痢能推荡。

04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05芍药芩连与大黄,桂甘木香归槟榔;别名导气除甘桂,枳壳加之效更强。

6更衣利便治津干,芦荟朱砂滴酒丸;脾约别行麻杏芍,大黄枳朴蜜和团。

涌吐之剂

01瓜蒂散中赤小豆,或入藜芦郁金凑;此吐实热与风痰,虚者参芦一味勾。

02若吐虚烦栀豉汤,剧痰乌附尖方透;古人尚有烧盐方,一切积滞功能凑。

和解剂

01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和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02四逆散内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邪成厥逆,敛阴泄热平剂扶。

03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散瘀除蒸功最奇,调经八味丹栀着。

04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白芷加姜枣,感伤岚瘴并能祛。

05清脾饮用青朴柴,夏苓甘苓白术偕;更加草果姜煎,热多阳疟此方佳。

06痛泻要方芍陈皮,防风白术共煎剂;补泻并用理肝脾,若作食伤便错医。

07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苓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襄。

08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09五积散治五般积,麻黄苍芷归芍穹;枳桔桂姜甘苓朴,陈皮半夏加姜葱。

消补剂

01平胃散内苍术朴,陈皮甘草四般撮;除湿散满驱瘴岚,调胃诸方从此扩。

02保和神曲炒麦芽,夏苓陈翘莱菔加;曲糊为丸和山楂,消中益补效甚夸。

03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报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04枳实消痞四君全,麦芽神曲朴姜连;蒸饼糊丸消积满,清热破结补虚痊。

05葛花解酲香砂仁,二苓参术蔻青陈;神曲干姜兼泽泻,温中利湿酒伤珍。

06鳖甲饮子治疟母,甘草芪术芍芎偶;草果槟榔厚朴增,乌梅姜枣同兼服。

理气剂

01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虚劳内伤功独擅,调中益气畅脾神。

02乌药顺气芎芷羌,橘红枳桔及麻黄;僵蚕炙草姜煎服,中气呃逆此方详。

03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火食湿因;芎苍香附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04苏子降气橘半归,前胡桂朴草姜宜;下虚上盛痰嗽喘,亦有沉参贵合机。

05旋复代赭用人参,半夏甘姜大枣临;重以镇逆咸软痞,痞哽噫气力能禁。

06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戕;济生香蒂仅二味,或加竹橘效皆良。

07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苏杏黄芩兼甘草,肺寒隔热哮喘良。

08瓜蒌薤白治胸痹,益以白酒温肺寒;半夏枳壳朴桂枝,治法稍殊名亦异。

理血剂

01四物地芍和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

02人参养荣补气血,十全除芎五味联;陈皮远志加姜枣,脾肺气虚补方先。

03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和远志;酸枣木香

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04桃仁承气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热结膀胱少腹胀,如狂蓄血最相宜。

05秦艽白术丸东桓,当归桃仁枳实攒;地榆泽泻皂角子,糊丸血痔便艰难。

06槐花散用治肠风,侧柏黑荆枳壳充;为末等分米饮下,宽肠凉血逐风功。

07小蓟饮子藕蒲黄,木桶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08复元活血汤柴胡,花粉当归山甲俱;桃仁红花大黄草,损伤瘀血酒煎祛。

09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劳。

10少腹逐瘀芎炮姜,元胡灵脂芍茴香;蒲黄肉桂当没药,调经止痛是良方。

11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淤滞用桃红。

祛风剂

01大秦艽汤羌独防,芎芷辛芩二地黄;石膏归芍苓甘术,风邪散见可通尝。

02独活汤中羌独防,归芎辛桂参夏菖;茯神远志白薇草,瘛瘲昏愦力能匡。

03上下通用痛风方,桃红苍柏曲星羌;桂芷威防芎胆草,湿热痰血祛之良。

04独活寄生艽防辛,芎归地芍桂苓均;杜仲牛膝人参草,冷风顽痹屈能伸。

05消风散内羌防荆,芎朴参苓陈草并;僵蚕蝉蜕藿香入,顽麻隐疹服之清。

06川芎茶调散荆防,辛芷薄荷甘草姜;目昏鼻塞风攻上,正偏头痛悉能康。

07小活络丹用二乌,地龙乳没胆南星;中风手足皆麻木,痰湿流连一服驱。

08张氏镇肝熄风汤,龙牡龟膝治阳亢;代赭天冬玄芍草,茵陈麦芽川楝襄。

祛寒剂

01真武汤壮肾中阳,茯苓术芍附子姜;少阴腹痛有水气,悸眩膶惕保安康。

02理中汤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黑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回阳。

03益元艾叶附干姜。麦味知连参草将;姜枣葱煎入童便,内寒外热名戴阳。

04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五味四般须;大枣百枚姜八两,五更肾泻火衰扶。

05橘核丸中川楝姜,朴实元胡藻昆布;桃仁木通

酒木香,痜疝顽痛盐汤吞。

06天台乌药木茴香,川楝槟榔巴豆姜;再用青皮为细末,一钱酒下痛疝尝。

上一篇:物流学生顶岗实习目的下一篇:中国的政党制度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