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的基础知识(共11篇)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 篇1
医药代表最基础的医药营销常识
1、医药代表记帐是好习惯,但没有必要带着它到处行走,一定要收好你的账本和客户资料。包内只是放资料,小礼物,不要放现金,决不能在信封上写名字,在纸片上写数量和金额。如果没写这些,抓到了也可以乱说,说自己要去银行,去给医药公司货款等;
2、医院拜访表现自然大方,不要在科室门口探头探脑,重要客户加强预约。拜访医生时尽量选择旁边没有病人及闲杂人员的时候,决不能当着第三者的面给,还要注意医院各角落的摄像机
3、对于主动和你搭讪的陌生人保持警惕,有陌生人问是否医药代表,如果觉得他不是同行不是医生的话,决不承认,自己是做什么的,管他什么事啊,最好每次都拿一个病历,说是来看病的。,即使是同行,初次见面交换名片就可以了,不要在医院内太显示自己
4、有人试图想盘问代表,不要理他,自己走开,爱到哪就哪。要知道除了警察没人可以限制别人的人身自由,如果真有警察,也要先看看他的证件,要知道现在社会上骗子可多了,谁能保证警察没假的啊,特别是他没穿警服的话
5、如果真的有警察也想查的话,要打个电话给上级,借口是工作上出了任何问题公司要求及时汇报
6、如果有人想看代表包里的东西,代表是不要给他的看,因为他不付代表工资,代表没这个义务,再说代表包里私人物品,怎么可以随便给人看呢;万一他们想强行开代表的包,这怎么办呢?这要分两种情况了,一如果他们不是警察,可以高喊抢劫啊救命啊,有机会的话就赶紧跑了;二如果他是警察,代表就会问他带了搜查证吗,没带?对不起,作为执法人员怎么能知法犯法呢,警察难道就有权利随便搜查一个合法公民的私人物品吗?如果还是不行,警察一定要搜怎么办啊,那就在公共场合让他搜好了,因为通过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都是无效的,打官司也不怕,为什么要在公共场合呢,要人证啊,要知道现在警察可黑了,没人做证他就会说是你主动打开的!
7、代表做到以上6点,足可以应付大多数的场面,可能警察看代表不顺眼,想把代表关起来怎么办呢?没办法,只好跟他去了,不过要先打个电话给几个人,地区经理肯定是要打的了,还有家人,当然还包括些有能量的朋友了。
8、如果代表要被带到工商所或者纠风办之类的部门,请注意,这些部门是不能限制人身自由的,坚决不跟他们去,并可以喊救命或逃跑!
9、如果到**局、派出所,要录口供了,请注意,现在可以零口供,代表除了名字和身份证号码,其他什么都可以不说,除非等律师来了。要明白法律规定,派出所只能扣人48小时。
10、拜访时不一定要西装领带及职业套装,可以穿休闲点,以商务便装为宜.
11、不要拎有明显公司产品标记的皮包及纸袋.
12、避免在医院人多的场合(门诊,电梯,过道)和上级或同行谈论业务细节.
13、在科室内不要刻意显示你和哪个医生或者主任关系特别好,表现出一视同仁,如果你和他的关系已经足够好了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 篇2
一是中医药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欠缺。在我国中医药从业人员,特别是研发人员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较为欠缺,没有有效地运用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自己在中医药领域取得的智力成果。二是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有待完善。我国目前大多数中药新药是复方制剂,但我国《专利法》目前只能保护中药配方和配方的剂量,对配方的用途、加减等未能有效保护,这对中药复方的专利保护是较为不利的。此外,我国现有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法规与国际惯例不接轨。许多传统中药配方在未有专利保护的情况下,出口是靠处方保密作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手段。但当中药以食品出口时,进口国一般要求在标签上标明成分,为了保密就出现包装上的标示与实际处方不符的情况。一些国家对进口中成药进行检测时,如发现标示成分与分析结果不符,就会被禁止入关。但在国际上中药仿冒产品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需要我国采取相应的对策。三是被外方侵权情况严重。我国很多中医药密方被外商无偿利用或低价买走,从中获得了巨大利润。日本、韩国、美国、瑞士、泰国、印度等国,不仅无偿利用了我国的中药复方,获取巨大利润,还抢占本应属于我方的市场。
2 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对策
2.1 学习知识产权知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针对当前中药行业实际情况,应加强相关人员(特别是中医药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研发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中医药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相关单位与人员能够对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
2.2 建立完善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2.1 中医药企业商号保护
商号是指商事主体为表明自己的特征而在商事交易中使用的专有名称。商号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除有地域性、独占性等特点外,更重要的是具有不受时间的限制的特点(当然以商事主体本身不灭失、不提出注销或变更申请为前提)。可充分运用商号的这一特点,加强对中医药的保护。并且,我国中医药企业中的驰名商号会起到特殊的保护作用(如同仁堂、九芝堂等),如前面提到的我国出口时必须公开成分的中药,如果在药品包装上标名商号,会极大地增强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商号保护方法是我国中医药企业的特有保护方法、是国外其他的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因此,我国中医药企业应加强该方面的保护。
2.2.2 商业秘密保护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规定,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同时,《反不正当竞争法》、《民法通则》、《刑法》等法律还规定了侵犯他人商业秘密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在西方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也都有关于保护商业秘密的较为完备的法律,这为我国中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特别是我国中医药密方的保护提供了较好的制度环境,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保护其商业秘密的成功经验,运用商业秘密制度保护我国的中医药知识产权。
2.2.3 商标保护
与中医药产品的商号保护相配合,我国中医药应在现有基础上加强对商标的保护与管理,如争取更多的驰名商标、同时要防止现有商标在境外被外方抢注,这样可更好地运用商标战略对我国中医药产品进行保护。
2.2.4 地理标志保护
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地理标志是指能识别某一种商品来源于某一成员领土内或该领土内的一个区域或地方的标志。该商品的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基本上能归因于该地理来源,在我国的中医药中有大量可以用地理标志进行保护的产品:如长白山人参、宁夏枸杞子等,这些地理标志用于表明该产品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不可替代的品质与功效。因此,把符合条件的中药使用“地理标志”保护,将有利于优质中药材创出名牌、保持特色。
2.2.5 植物新品种保护
根据我国1997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植物新品种是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其在预防、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所以,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规定和《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共同对新培育的中药材品种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即完成育种的单位和个人对其授权的品种,可受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而育种方法可以申请专利权保护。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中医药的保护范围,也为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制。
2.2.6 专利保护
我国1993年对专利法实施修改后,扩大了对专利的保护范围,对药品专利保护从方法专利扩展到药品专利和用途专利,使符合专利条件的中医药可以得到较为全面的专利保护。但是,由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专利保护的有限性,因此,我国除在适当时机根据情况对专利法进行修改外,更应当注意将中医药的专利保护与其他方式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配合使用,以实现对中医药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
摘要:我国已将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纳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开创了新局面。由于现有的与中医药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不能满足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需要,以至于出现了大量的中医药知识流失、给我国造成大量损失的情况。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医药保护的具体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保护对策
参考文献
[1]南振兴,刘春霖.知识产权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3.
中医药的自主转型与知识创新 篇3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创新;中医药发展战略;文化多样性;自主转型;整体转型;知识创新
中图分类号:R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7)12-005-06
1 中医药发展现状的战略评述
1.1 从“出口创汇”到“重铸中华医魂”
从1992年至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已经从战略层面研究了15年,对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和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性的分析,有关研究成果大部分都收录在《中医战略》(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1月)一书。从徐绍颖研究员主持的第一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课题“促进中医药出口创汇的战略与政策研究”开始,课题组就建议国家制订并实施“弘扬祖国传统医药学工程”。但是,这一“工程”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通过“现代化”的路径对中药的现代创新没有取得预期的目标。在经过“反思”之后,课题组将战略研究的重点转向了确立中医药的战略主体地位方面。在2003年关于《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的总报告中认为,中医药目前处于从属地位,难以发挥自己的作用;而实际上中医药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应该重新确立其战略地位,建立以中医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医疗保健体系。可以说,正是由于论及到中医药不能自主发展的痛处,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才得以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并促使国家决策部门及时决策,使得中医药能够直接参与到SARS、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在随后的研究中,课题组又对中医药的教育、科研、临床、方法论及其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支撑作用进行了调研,认识到真正确立中医药的主体地位,必须有赖于中华文化主体地位的确立,因此在2005年课题的总报告中提出了“重铸中华医魂”的战略目标。我们看到,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而且需要基于思维方式根本转变的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需要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顶层设计。而后者的“设计”离不开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把握,并需要对“出口创汇”的能力进行“基本建设”。
1.2 从“再造‘病人’”到健康观念的重建
调研结果表明,目前中医药的实力和根基已经大大削弱,其现代发展已陷入全面危机状态。与战略主体地位的重建相关,造成这种危机的主要表现是中医药理论主体、实践主体和政策主体的缺失,即在理论层面没有重视中医药的原始性创新性质,在实践层面没有遵循发挥中医药疗效的基本规律,在政策层面没有做到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从而使中医药在整体上处于“悬空”状态。
按照波兰尼的看法,造成这种“悬空”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客观主义知识论的虚伪性,最典型的表现是认为中医药“不科学”。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就以“科学”的理由对中医药的理论、实践和政策进行了重构,实际上也就是把中医药在整体上作为一个“病人”看待,成为中国社会改造运动的一个缩影。杨念群教授认为,“中医的存废及其命运已经与更广义的‘社会革命’主题建立了相互呼应的关系。”由于“社会革命”是全面的且具有“政治正确性”,力图使中国摆脱全面危机,因此,出于需要,这种“社会革命”“不但大量吞噬传统乡土社会中相对自主的社会自发力量,而且以惊人的速度规训出了中国人的新型政治意识。在这个意义上,把中医的个体化游动形式通过‘卫生行政’的途径整合进现代医疗系统,就成为中国近代‘社会革命’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日益成为以政治手段处理全面危机的一种有效方法。中医最后是否具有合法性的标准,也越来越取决于其对这种被现代政治包装过的新医规训的认同程度。”
无独有偶,杨煦生认为,“必须置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视野之中”来把握中医的现代命运,而对现代中国来说,面对“世界”的“失魅”,中医的危机实质上属于“内部危机”:
中医的根本危机毋宁说是内部危机、自毁江山的危机,并且毁得充满真诚和善意。中医能否持存,从社会学意义上,首先当然依赖于是否有制度性的自觉和立法的保障,是否能恢复其自主机制、自然文化生态,以继续应对各种意识形态化“现代魔魅”的侵扰。真正深层的问题还在于,中医的生命力的保持,更是端赖于对与巫文化连接的那条脐带的悉心呵护,端赖于对生命的整体性和有机性的把握和坚持,端赖于对其自身发展史的不同形式的理性化成果的理解和发展。而这一点是否可能、如何可能,这才是问题所在、危机所在。在这个已经失魅的世界里,古典世界观的崩溃、神话式的和诗性的世界图景的消弭,实际上绝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课题或美学课题,而是一个赤裸裸的生活问题。失魅所指的,就是古典式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崩溃之后,人的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都同样支离破碎的这么一种无情的事实。就中医而言,如何应对现代生活对外在生态和内在生态的破坏和重构、对心理生活和心理结构的改塑,这才是真正的挑战性问题。
如今,自主创新在我国具有基于全球化意义的“政治正确性”,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战略。在我国目前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之中,中医药被列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领域。从原理上看,这一规划的实质性意义是将国家战略与个人的健康战略通过“自主”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健康重建”成为可能。虽然从内在性质上看,中医药具有广泛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意义,但是从实践上尚需要从已经形成共识的中医药对健康的贡献着手,通过其对健康观念的重塑以及对健康促进的贡献,在恢复其作为“健康医学”的基础上,才能担负起使世界“返魅”的历史使命。
2 健康共享与中医药的全球化
从“中医药”一词出现的频率来看,当代世界和社会对中医药的关注度在逐渐增强,尽管关注的方式各有不同。就整体情况的发展走向来分析,尽管人们对中医药的“科学机理”尚不能充分理解和肯定,但是中医药的有效性正在成为其科学性的代名词,帮助人们消除多年来难以自我认同的心理障碍。如今在中国,中医药的发展得到了不同以往的重视,人们将其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科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视为一个不可分的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且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医药的新形象和新价值不断得到发展,人们认识到,中医药既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可选择的路径。综合来看,人们之所以能够突破老眼光而从不同的角度增加中医药的含金量,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从而得以逐渐看到了以前被偏见遮蔽住的中医药的原貌。实际上,对于生活在当代世界的人们来说,中医药的原始面貌只是想象,思古之幽情虽然有助于淡化时间的作用,但是要真正把握中医药的性质还是需要文化和哲学的帮助。因此,当我国政府在国际科技合作规划中强调中医药的原创性时,我们需要以文化和哲学的方式看待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变化。
在全球化作为一个时代特征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之时,中国政府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从表面来看,虽然这个与改革开放相衔接的大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与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控制相关,但是从全球化的内在逻辑来看,实际上这是中国对世界贡献方式的转变,或者说,这是中国对全球负责任的一种体现。而最彻底的贡献方式就是拿出我国最具原创性的知识体系。因此,在国务院刚刚颁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之后,科技部就联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制定了《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这个于2006年7月3日印发的文件中,中医药的“原创性”成为显示其作为原创知识体系潜力和优势的“根基”。正是源于“原创性”及其潜力,中国政府选择了以中医药作为“突破口”,带动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与疾病进行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人类财富,它以独特的视角认识生命和疾病现象,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有效方法和体系,是目前保存最完整、影响力最大、使用人口最多的传统医药体系。中医药学是最有望以我为主导取得原始创新突破、对世界科技和医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学科,中医药产业是我国具有原创性优势和巨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产业。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解决中医药现代化中的关键科技问题,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促进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世界传统医药进入国际保健主流市场,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我国科技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与其它关于中医药的文件和规划相比,这份文件的特别之处就是突出了中医药的原创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强调这个提法是因为我国在其它科技领域比较缺少原创性的贡献,原始性创新成为我国自主创新最薄弱的环节。不过,那些薄弱领域基本上属于物质科学的范畴,而在健康和医疗领域,如果能够正确看待、认识和应用我国自己的创造,那么相比之下,我国就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因此,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以原创性为根基”就成为了纲要的首要指导原则。
回顾我国中医药的现代发展之路,我们感到,把“原创优势”作为“成功之本”来主导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这种认识和提法来之不易。它表明,经过多年的曲折实践过程,理论界关于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之争、方法之争终于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统一,达成了共识。在此之前的有关战略研究报告和成果中,学者们基于我国文化、科技、经济、社会,特别是人口众多的现实情况,对以原创性为基础的中医药的文化特性和科学价值已经作出了高度评价和战略性评估,认为这是未来时期中国发展战略的基础,具有基于原创优势的比较竞争优势。而在中国建立有自己特色的新型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方面,中医药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归纳,按照历史的惯性,人们在众多的可应用领域中发现,当今最能够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当属健康领域。因此,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人类健康为本”被作为与原创性相协调的指导原则,表现出中医药的价值指向,其中“引导世界医疗健康模式的转变”成为理论上的“突破口”。当然,要具体做到“引导”或“引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在当前中医药处于非主流的状态下,这种提法也只是一种理论预设,而且这种预设是与“原创性”能否发挥分不开。考虑到在不少人看来中医药仍然只是一种本土化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依靠原创性能否具体开辟出其融入全球的路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关于中医药国际化的定义中可以看到它的复杂性:
中医药国际化是指中医的诊疗思想、方法及科学性得到国际科学界广泛认同;中医、针灸和中药全面融入世界各国主流社会,并被广泛地应用到各国的医疗保健实践中;中医药的诊疗服务合法化,并被纳入各国的医疗健康保险体系;中医药诊疗活动所使用的专属物品在世界各国经正式注册成为药品和医疗器械;具有现代人文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医疗康复保健理念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普遍接受。
如果单纯从本土知识全球化的角度,我们看到要实现如上所述的中医药国际化,确实是一项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既包括中医药在国际的本土化,也包括中医药在本土的国际化。中国政府要完成这样一项任务,若是仅仅从国家间竞争的角度出发,恐怕难以走出民族主义的樊篱。因此,这样的目标需要一项全球参与的巨大的知识创新工程来具体实现。
事实上,即便是国内中医药的现代化也早已超出纯粹地域的限制而成为一种国际文化交流的事件。只是在若干年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尚没有找到一条相互间有效交流的途径,反而使误解向越来越深的地方发展。因此在这里,开展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就自然成为推进现代化的动力,而促进健康则作为一种时代使命提了出来,从而使竞争的目的发生了变化。如果这种竞争是基于对健康贡献的竞争,那么我们可以说,一是这种竞争的目的是善意的,二是其手段也将是“和谐”的。在此之上,这种竞争就不仅是一种“共赢”的竞争,而且将是一种不与自然争利的文化事业。在这个方面,中医药对世界的贡献将是思想性的而不仅仅是技术性的。基于此种认识,我们对中医药的现代发展和国际合作与传播就可以看成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而打破那种将中医药科技合作仅仅看成纯粹科学与技术协作的工具性思维方式。正是由于这种旧思维方式的限制,中医药的科学内涵才不能被现代社会普遍理解和接受。
其实,在寻找中医药被现代社会有效接受的途径时,科学内涵的揭示是必要的,也是应当下力气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考虑到问题的特殊性,特别是考虑到科学形态的具体情况及其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我们应当通过文化与科学的联系,找到一个和两者皆能够兼容的关键词,从根本上消除对话的障碍。因此,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和情势,我们发现最能够与中医药的意义相匹配的倒不是“科学”,而是“健康”。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其中的转变。
2006年3月21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曹春雨博士的陪同下,挪威科技大学的Odd George Nilson 教授来到科技部国际合作司进行合作接触,这位皇家教授在交谈中被问及为什么对中医药感兴趣时,他说西方国家已经在转变自己的认识方式。在此之前,人们是应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方式看待和理解中医药,为此对中医药并不接受。但是,人们在癌症等疾病的驱使下,不得不逐渐建立起以实践效果为理解的基本方式。科学在中医药面前放弃了自己的傲慢,中医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为此,Nilson教授一方面尝试对中医药的合作研究,另一方面他表示出在挪威教授中医药知识,开展基础知识普及的愿望。
这次会见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当今世界的转型过程中,这种口述式的情景性启发远比权威刊物上的科学论文更具有基础性的价值。反观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也正是由于“看病贵、看病难”等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力才使得政府重新看待中医药作为卫生和健康资源的重要性。事实上,在保障健康的需求上,国内和国外具有一致性。正是对健康观念的不断深化,现代社会才在漠视之际,突然增加了对中医药的热情。但是,热情的增加不一定带来健康水平的提高,在热情之外,我们仍然要保持一种适度的理性,才能真正评价中医药对世界、中国以及每个人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下面的说法应当具有中肯性:
与一般的需求相比,健康需求是最基础和最根本的。但是,当今科技手段所传达给用户的信息并不能满足健康需求。要实现“人人享有健康”需要工具、知识和道德的完美配合,否则只能半途而废。所以中医药的应用和推广实际上是科教文卫事业的整体推进,市场容量极大。改变一切阻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法规,以其科技先导性质进行统筹安排,将会加速我国优势产业链的形成,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
的中医养生知识 篇4
白萝卜生吃润肺,睡前吃。熟吃润肠。肠子不好的,要熟吃。白(芸豆) 百合、银耳。皮肤病、鼻炎、大便干燥都是肺引起的。
肾亏百病源。十人九肾亏。
肾亏:手脚冰凉、乏力、妇科病。气是肾气。肾不好要吃黑豆。
水煮7、8成熟,用醋泡一星期,每天晚上5-7点吃一勺。
肝不好要吃绿豆
绿豆养肝,提高肝的解毒能力。喝绿豆汤,开锅后五六分钟,在似开微开的时候喝绿汤才能养肝、清火、利尿。高血压也是肝的问题。养肝要多吃绿色蔬菜。
脾不好要吃黄豆。早上9-11点代谢最快。
心不好要吃红小豆。
人吃五谷才丰登――黄帝内经。食不离豆,女人终身不要离开豆,因为里面有大豆异黄酮,保护雌性激素分泌。
每天用五种豆冲糊糊。
酸养肝,过酸伤肝。
苦养心,黄连、苦瓜养心,过苦伤心。咽炎要吃苦瓜,最好中午吃。
甜养脾,过甜伤脾。饮料喝多会伤脾,孩子虚胖。
辣养肺,过辣伤肺得肺癌、鼻咽癌秋天不能吃辣,因为肺热。
咸养肾,过咸伤肾。
胆----有病反应在筋上。中医叫筋,西医叫神经。
12个时辰时12个属相,两个小时为一个。
23:00-1 :00 胆工作:管脑袋
嘴苦的人,热气往上走,兴奋失眠。
肝----有病火大。1:00-3:00
肝工作:主筋、目 眼睛上的病都是肝引起的。
肺----有病3:00-5 :00 后半夜咳嗽,哮喘会后半夜去世。晚上睡觉前吃白萝卜,治咳嗽。肺主皮肤,疮。肝火旺,反映到肺,皮肤干燥。
心----心脏的病反应到舌头上,舌头边锯式齿痕。
11:00-13:00 心工作 。心主血、心主咽。白血病患者的嗓子经常发炎,吃抗生素,最后得白血病。
脾----脾主肉、四肢。脾有病长癣、湿疹。
中医药知识培训方案内容 篇5
中医药知识培训方案内容
为加强我院中药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中药在预防、医疗、保健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优势,进一步提高中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本院中药知识学习培训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药知识培训学习,巩固专业知识,增强药剂科及中医药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业的业务能力,培养中药技术骨干,发挥中药防病治病的优势。
二、培训内容
学习中药的性能、配伍禁忌、用法用量,中药的炮制,中药调剂,常用中药的功能用量等。
中医药知识培训方案内容
为进一步提高本院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用传统中医防病治病能力,护理部根据《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上海市中医病症护理常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及二级中西医结合医院等级评审要求,参照《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标准制定本院各级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如下:
一、目的
通过对全院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分层学习,达到相应的能力要求,确保本院各级护理人员都能运用中医药的知识与技能服务患者。
二、培训要求
(一)护理部
1.组织安排业务培训,专题讲课等6次/年以上。
2.强化《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组织护理操作技能培训。
3.有计划分期选派有一定年资的护理人员参加上海护理学会组织的各类学习班、培训班、适任班、中医基础提高班等。
4.中医操作培训项目
(1)基础操作八项:耳穴埋豆、艾条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湿敷法、涂药法、熏洗法。
(2)专科操作技能:各病区根据专业特点,确定专科考核项目。
(二)病区
1.月组织2次业务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知识、中医专科专病知识。
2.理查房每月1次,有护士长/责任护士/带教老师主查。
3.操作总带教对本病区护士进行科内培训,每月1次。
三、分层培训计划
(一)护士:取得注册护士执业证书的护士。
1.培训目标:
(1)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与技能;(2)加强中西医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培训;(3)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能操作规程;(4)逐步掌握危重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技术操作规程。
2.培训内容
(1)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2)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3)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4)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3.培训计划
(1)巩固&;三基&;知识,扎实基础理论的掌握。
(2)进行危重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
(3)鼓励支持年轻护士参加各类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不断完善自身素质;
4.根据情况具体安排与考核
中医药知识培训方案内容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乡农村中医药工作,巩固我乡中医药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提高乡村医生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技术水平,满足辖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根据我乡村卫生室及我院的实际情况,经院委会研究决定,XX年乡村医生中医药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计划如下:
一、培训对象
辖区内20个村卫生室各一名乡村医生参加培训
二、培训时间
XX年的4月及12月(培训时间另行通知)
三、培训内容
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
四、培训地点
凉水乡卫生院会议室
五、培训目标
通过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对乡、村卫生人员中医药技能培训,着重提高受训人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使其撑握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医药内涵,切实提高农村卫生从业人员技能和水平,提高全乡村医生中医药服务能力。
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1、能熟练和准确应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对常见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2、对中医适应技术准确掌握并灵和应用。
3、能正确书写中医处方和门诊逐日志。
4、具有应用中医药知识进行健康指导和预防保健工作的能力。
5、具有获得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中医适宜技术:2个学时,争取在本推广2项适宜技术。
2、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2个学时,针对中医诊断及治疗的某几个优势病种进行讲解。
乐至县凉水乡卫生院二00九年三月十五日
中医药知识培训方案内容
为了加强我镇中医药知识的培训学习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技术在农村预防、保健、医疗中的作用,特别是对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康复优势,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机制,不断提高全镇中医药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根据县卫生局医政科具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中医药知识培训方案内容。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中医药知识培训达到:
1、带动中医科室引进、开展中医药新技术,培养中医药技术骨干,有利于发挥中医药新技术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优势。
2、全镇9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为农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适用的中医药技术服务。
3、提高镇村医生防病治病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内容制定讲义稿。
三、培训步骤
1、选派中医药骨干人员参加市、县各级组织的中医药知识培训,学习、引进先进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2、组织举办全镇中医药知识培训讲座,推荐中医药技术。
3、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深入村卫生室,下村督查,巡回指导。
4、组织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对全镇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总结。
四、培训内容及教材
1、(1)《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
2、《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二分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第一分册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
3、未培训到的部分相关人员自学。
五.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李辉
成员:赵毅、贾磊、陈元宝
六、考核:
每隔半年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一次考试
七、参加培训人员:
全镇22个村的卫生室负责人,以及在镇卫生院注册的助理医师以上级别的所有医生。具体适合人群教材如下:
(1)《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成药)》适合全镇所有的医师;
(2)《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二册系列适合于基层中医类别医师和以中医为主的镇村医师;
(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第一册系列适合于基层临床类别的医师和以西医为主的镇村医师。
中医药保健知识调查表 篇6
被调查人员性别:男女 年龄:岁调查人员:调查时间:年月日
1、为了预防高血压,每人每天吃盐以不超过多少为宜。()
A5克 B6克 C8克 D10克
2、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传统健身术的内容?()
A气功B登山C太极拳D八段锦
3、虚性亢奋,烦热干燥是哪种体质的特征概括?()
A气虚质B 阳虚质C阴虚质D气郁质
4、药物在煎煮前的浸泡时间要根据药材性质而定,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一般需浸泡多长时间?()
A10~15分钟B15~20分钟C20~30分钟D30~45分钟
5、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一般宜采用什么样的火候进行煎煮?()
A武火急煎法B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C文火急煎法D武火慢煎法
6、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茯苓忌黄鳝;B人参忌萝卜C黄连忌猪肉D蜂蜜反豆腐
7、下列哪种食物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A丝瓜B 绿豆C红枣 D牛肉
8、生姜属于药膳“四性”的哪一种?()A寒B凉C温D热
9、下列哪一项不是用于益气补虚的补气药?()
A党参B黄芪C核桃D山药
10、“十八反”和“十九畏”属于药膳配伍禁忌中的哪一种?()
A药物配伍禁忌B服药食忌C食物间的禁忌D 药物与食物配伍禁忌
11、老年人睡觉以哪种姿势最好?()
A仰卧 B俯卧 C 右侧卧 D左侧卧
12、养生提倡饮食有节是指饭菜要吃到几分饱为宜?()
A七分 B八分 C 九分 D十分
13、夏季要多吃什么样的药膳?()
A以消暑生津为主B以温阳散寒为主C以生津润燥为主D以滋阴理气为主
14、和谐适度,阴阳平衡是哪种体质的概括?()
A平和质B阳虚质C痰湿质D特禀质
15、神经衰弱者和心脏病患者可选什么样的药枕?()
A 决明子枕B琥珀枕 C绿豆枕D柏子仁枕
16、气虚体质的人群建议食用下面哪几种食物?()
A生萝卜B大枣C空心菜D 山药
17、一般认为养生最佳环境应具备哪些适宜条件的自然环境?()
A阳光充足B空气新鲜C无噪音D致病因素少
18、煎中药时最好选用的器具是?()
A 砂锅B玻璃煎锅 C铁锅D 不锈钢锅
19、特殊中药的煎服包括下列哪些方法?()
A先煎B后下C包煎D冲服
20、下列哪几项适用于老年保健?()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 篇7
1 中医基础理论概述
1.1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能够反映中医药学的本质, 具有本质性、全面性、系统性与逻辑性等特点。具体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思维的系统性学科, 不仅包括中医临床基本理论, 还包括基础学科基本理论与软科学基本理论, 涵盖外科、内科、妇科、五官科等众多临床学科, 以及科研管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等软科学。中医基础理论不同于西医理论, 主要是在临床实践中实现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结合。作为中医学的核心,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经络学阐释了人体机理现象与原理, 病因病机学主要对人体发病原因进行了解说, 基于多元化的学说, 中医基础理论重视人体运动、发展、完善等, 并进行能动研究。
1.2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与研究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内容繁杂, 范畴多样, 是中医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所在, 具有根本性、方向性、决策性、系统性等特点与作用。
1.2.1 中医基础理论特点
中医学不断在临床实践中获得完善与发展, 是综合化、系统化、动态化的一门科学体系。总的来说,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三大特点, 分别是开放系统性、实践指导性与哲学思辨性。中医基础理论的这些特点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也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开放系统性, 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之初, 便将各种学科融合作为基础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过程中也不断吸收融合社会学与自然学的研究成果, 融汇成综合的理论体系, 在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这些学科理论占据着理论基础与源泉的地位。
中医基础理论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之所以具有实践认知性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步于临床实践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源于实践, 又反作用于临床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因而具有实践认知性。
中医基础理论还具有哲学思辨性, 中国古代的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其形成与发展与哲学密切相关, 如其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等都是中国哲学的基础理论, 中医也有相关的应用研究, 并已发展成中医学的基础理论。
1.2.2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创新
近年来, 中医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研究方法也不断发展, 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且多元研究方法的应用也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现阶段, 应用比较广泛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理论研究、临床研究、实验研究、交叉学科研究等。其中文献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国古代的医学文献解读与参考;理论研究主要是针对中医基础理论及理论学科框架进行的研究;临床研究主要是病证研究、药方研究、治则治法研究等;实验研究则是利用现代化的实验设备与手段进行的药理研究与疗效研究, 并基于实验进行药理诊疗理论阐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交叉学科研究主要是将医学与数学、信息科学、天文学、哲学与气象学等结合, 并进行医学实践阐述医学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法还在不断完善, 而且创新因素不断增加, 信息化水平与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甚至有学者着力进行技术方法创新以不断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与态势研究
2.1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及其必要性
我国的中医理论源于先秦医学, 其基本理论体系发展成熟于汉代之前, 是中国现代中医学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古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
中医主要关注人类活动, 并对人类发展的身体技能与规律进行探讨总结, 并在反复总结、论证、概括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在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 众多医学大家的医学理论探讨, 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意义突出, 也决定了我国中医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发展与创新的核心, 其中的认知思维与理论特点对中国现代中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的发展不能脱离中医基础理论框架, 也不能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的片面取舍, 导致中医研究精髓缺失。
2.2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规律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具有必然性与不可逆转性, 现阶段的社会需求与疾病演变都对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大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 并基于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应用, 对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突破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在发展与研究中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规律性不断强化。中医学从产生之初便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并注重对生命与自然的整体性、能动性及发展性的研究总结, 近年来更多的是与西方现代科学的结合。现阶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断进行整理、吸收与改造活动, 还充分运用各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与诊治技术创新。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基于传统医学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的基础不变, 又加入了现代科技因素, 发展更具有能动性。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以临床应用为基础, 但其对临床的依附性呈弱化态势。传统中医的发展都以临床需求为推动力, 可以说中医理论是在临床应用中完善发展的, 由此看来,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对临床需求过于依赖。中医基础仍与中医临床学科相结合, 但发展已呈现出临床依附弱化的趋势。中医基础理论开始注重假说临床验证, 这是中医的进步与创新。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中假说量不断增加, 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近年来, 中医不断与西方学说理论相结合, 各种假说应运而生, 如中医着重脏象学说中脏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并就传统中医经典学说进行论证, 这是对中医科学化水平的创新探索, 意义重大。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还进行语言创新与规范。中医发展历史悠久, 其中含有众多古言词汇, 以致在使用过程中术语混乱, 规范性缺失, 且由于语言障碍, 众多的中医理论不能被广泛解读与传播, 影响了中医的可持续发展。中医基础理论的语言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中医基础理论的严密性、准确性与严肃性。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语言规范过程中还进行了新的理论补充创新, 剔除了中医基础理论中比较含混的理论词汇, 推进了中医理论的系统发展。
3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途径
3.1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性发展的必要性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整个中医学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 随着近年来中医学发展的新要求,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进行理论创新, 与时俱进。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但我们仍应注重中医基础理论创新, 并在理论创新的同时加大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应用, 力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用成熟正确的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3.2 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发展的途径
中医基础理论发展与创新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行有效的中医基础理论创新需先进行创新途径探讨, 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需遵照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 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不断推进中医理论研究, 此外, 中医基础理论的创新还要加大中医理论与其它多学科的结合, 加大创新宣传。笔者认为要将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引向科学实证研究的方向, 是当代中医理论发展的趋势所在, 以实现中医理论的实质进展。
4 结语
本文着重探讨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问题。笔者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作为中医学的核心环节, 其创新与发展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已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这对中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与传播具有战略意义, 我们应加大中医学发展与创新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杰.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是中医创新的核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8 (6) :127.
[2]杨忻, 孟庆刚.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看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 :59-61.
[3]郭海, 龚婕宁.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创新问题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43-44.
[4]陆付耳.对中医基础理论创新与发展的思考[J].中西医结合研究, 2009 (2) :59.
[5]司富春.用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促进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与发展[J].中医学报, 2010 (6) :36-38.
[6]乔明琦, 张惠云.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方向——由现象描述向本质阐明的变革[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 (5) :63-66.
[7]张世平, 陈丹.谈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J].医学与哲学, 2010 (15) :97.
[8]李海玉.对中医基础理论发展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 2010.
[9]刘焕兰.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是关键诠释[J].中医药学刊, 2009 (9) :109.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 篇8
[关键词]中医药学 教学方法 预期目标 教学效果
中医药学作为医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为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医学基础知识,对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很陌生,具有理论性强,知识抽象,难学难懂的特点;第二部分为中药学基础知识,知识点毫无系统性,枯燥无味;第三部分为方剂与中成药基础知识,知识点多,易于混淆,很难记忆。基于这门课程的以上特点,要根据不同章节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笔者根据从事中医药基础教学的经验,现将教学过程中需要改革的模式和方法介绍如下:
1.问答法:环环相扣,层层剖析。
针对中医学部分理论性强的特点,由老师启发学生从抽象概念本身出发,抓住重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一些从易到难的问题,步步分析,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难懂的问题简单化。如在讲授阴阳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下列问题,观察学生的不同反映。(见表1)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鼓励,总结出了阴阳的原始含义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再提出是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以日光的向背来论阴阳,从学生否定的回答过渡到了阴阳的引申义,通过提问回答得到以下预期目标:①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②增加了师生的互动,调整课堂气氛。③有利于控制学生的注意力。
2.例证法:以身示例,加强理解。
采用例证法教学,根据授课内容,让学生以自身举例,激发学习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讲八纲辨证中的表证时,让学生举出平时自己感冒时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学生会说感冒了发热、头痛、打喷嚏、流鼻涕、咽喉肿痛、口喝、全身酸痛等等一些常见的症状。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刚才所举的例子,从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鉴别要点出发,再让学生思考感冒若出现发热症状会伴随哪些症状的出现,若出现恶寒症状会伴随哪些症状出现。通过让学生多次思考举例,最后学生总结出风寒感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恶寒重发热轻、口不渴、头身疼痛、无汗;风热感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咽喉肿痛、有汗。通过让学生举例达到以下预期目标:①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演示法:图文结合,培养能力。
在讲中药部分的个论药时,用多媒体课件或药材实物,让学生更为直观的识别常见中药材。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大黄的药用品种为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和药用大黄时,学生很茫然,甚至会出现厌烦的情绪,若运用演示教学法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掌叶大黄叶片掌状深裂,药用大黄叶片掌状浅裂,唐古特大黄叶片二回羽状深裂。从大黄叶子的特点对大黄的药用品种就可以简单的进行区分。演示法的应用达到以下预期目标:①使枯燥的文字形象化,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②培养了学生简单识别药材的能力。
4.区别法:比较异同,强化记忆。
中药个论讲授过程中,内容无条理性,每类药物的功能和主治相似,学生对每个药物的功能和主治容易混淆,记忆难度大。若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利用图表列出每类药物的共同点和不同,就可解决这一难题。例如发散风寒药麻黄、生姜。(见表2)
5.情景法:生动形象,学以致用。
问病荐药技能是生物制药高职学生的基本技能。在学习中成药的功能和主治时,要求学生扮演购药者和药店导购人员两个角色,由老师设定情节和题目,让学生来表演,通过购药者对病症的自述,导购人员对病人病情的询问,购药者回答,再到导购人员给病人建议用药等情景对话,老师予以适当的指导达到以下预期目标:①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②培养了学生问病荐药的能力。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6.概括法:提炼归纳,简明易动。
方剂学习中,中成药的功能和主治错综复杂。利用概括法可以对方剂知识进行提炼、归纳。让学生用简明易懂的文字取代复杂烦琐的表述,通过概括把凌乱没有记忆规律的知识编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歌诀,学生经过思考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例如暑病用药六一散、藿香正气口服液、十滴水软胶囊、仁丹、六合定中丸,这几种药物作为暑病用药主治中暑证,但功能和主治还有差异,掌握每个药物的差异性是正确指导病人合理用药的基础,要求学生以功能和主治编成歌诀,突出每个药物的特性。有学生写到:暑病用药六一散,清暑除湿利小便,藿香正气解表寒,健脾祛暑十滴水,开窍醒神用仁丹,治疗夏暑食滞证,就用六和定中丸。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采用适当的奖励机制,鼓励学生自己编写方剂歌诀,这一方法的使用达到如下预期目标:①通过编写歌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②适当的鼓励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到了快乐。③听别人的歌诀,可以加深学生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7.拓展法:点面结合,融会贯通。
中医药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医知识、中药知识和方剂知识分节讲述,特点各异,导致知识零碎不系统。在讲授过程中运用拓展法,使知识迁移,将繁杂琐碎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点面结合,使三部分知识融会贯通,实现知识的系统化,整体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全书进行总复习时非常适用,例如:
暑邪致病特点:暑多挟湿 →病因→中医知识
↓↓
清热药,化湿药→ 用药 → 中药知识
↓ ↓
暑病用药→ 组方→ 方剂知识
综上所述,中医药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是各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运用问答、例证、区别、情景、概念、拓展等教学方法,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不断学习充实,提高教学能力,从思想上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生活中的中医知识范文 篇9
生活中的中医
读《医说》有感
说来愧疚,作为一名中医学习者,一直以来对于中医知识,都知之甚少。寒假,有幸拜读了中医经典著作《医说》。其中有,从古至今的名医记录,各种医案记载,有的甚至会涉及到鬼神。很不可思议吧?从头至尾,是怀着强烈好奇心与浓烈兴趣读完的。因而便对中医知识有了些了解,学习中医学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了。
之前总是看到中华医学博大精深之类的评论,看完此书,更加肯定了这一点。中医的神奇之处无处不在。书中提到辨证论治“圣散子之功” 圣散子主疾,功效非一,所谓的一药多效便是如此吧。中医的诊治方法更是神奇,尤其注重辨证论治,而形成症候的内在基础是体质。个人体质的不同,决定了症候的不同,因而治法和方药就不同。例如书中所提到的:“诊脉治病必先度人之肥瘦以调气之虚实”。
但最大的收获就是了解了一些对自己生活有帮助的知识。其中之一就是书中提到的养生。对中医了解的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就提高了。养生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季节不同,养生的方法自然就不同了。
譬如,女性养生,合理安排三餐,利于防止脂肪的过度摄入;饭后站立半个小时,可以免去脂肪淤积在小肚子上的烦恼,还省去事后弥补;不要急于起床,可以避免腰痛,保持良好的姿态,在愉快的心情中开始每一天。男性养生,情动则肾动,肾动则精动。所以寡欲是男人养肾的第一条大法;不可过度劳累 ;精成于血,精是血的变现;要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制怒,怒则伤肝,肝主藏血,人老生气的话就会伤肝血,耗精。多效
另一方面,就是生活中的饮食。对于我们来说,饮食是赖以生存和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是人体后天生命活动所需精微物质的重要来源。但饮食一定要有所节制,饮食结构合理,五味解决均衡,定时定量,安全卫生,则“一饮一食,入于胃中,随消随化,则无留滞为患。”饮食不节、不洁、偏嗜,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当今,几乎每个人都过着快节奏的生活,为了工作,草率地解决自己的一日三餐,殊不知这就为外邪的侵入与内邪的滋生创造了条件。另外,《医说》中向我们渗透出这样的观点:劳逸结合是保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生活中很多人为了工作拼命,不分昼夜,疲于奔命。在他们收获所谓的“财富”的同时,他们也就失去了真正的财富。如果劳逸失度,或长时间过于劳累,或过于安逸,都不利于健康,可导致脏腑经络及精气血精液神的失常而引起疾病发生。看完此书后,至少自己以后会有条不紊地过好每一天。不会毫无节制地通宵,没有休止地躺在床上睡懒觉,更不会禁不住诱惑,暴饮暴食。
25-4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通知 篇10
关于开展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通
知
船滩村全体村民:
为了让农村村民更好的掌握中医药知识,了解中医药在养生保健上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并能在我们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上合理运用起来,因此我院特派出相关专业医务人员下基层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方法”讲座。希望全体村民届时能到场听课。
时间:拟定于2008年2月15日 下午2:30 ; 地点:船滩村村委会; 课题:《中医药防老年便秘》。
船滩中心卫生院中医管理科
《龙门镖局》里不靠谱的中医知识 篇11
[剧情] 名医黄一平(黄晓明饰)给盛秋月(袁咏仪饰)把脉后,断定她为肝部严重受损,最多只能活半年。
[解读] “最多只能活半年”的肝病,莫非说的是肝癌?从画面上来看,黄一平做的是寸口号脉法。通过寸口处的脉象,可以知晓疾病部位、性质、邪正关系的大致情形,但以此判断出“肝癌”只能是戏剧化的夸张。
中医的传统看病方式为“望闻问切”,号脉只是“切”而已,很难据此全面掌握病情。如果号脉真的有剧中说的那么神奇,医院就没必要花几百万上千万元买CT机之类的诊断设备啦。
B.有“牛黄清肝丸”这种药么?
[剧情] 黄一平告诉盛秋月,自己有祖传秘方牛黄清肝丸,可药到病除。这种药一颗是一个月的剂量,十个月为一个疗程。
[解读] 牛黄其实就是牛的胆囊结石,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以牛黄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可不少,在国家食品药品管理总局的网络查询系统中,我们找到了牛黄清火丸、牛黄清胃丸、牛黄清脑片,唯独不见“牛黄清肝丸”的身影。剧中所说的剂量和疗程,自然也是编造的。
C.肝经受损会引发“脚癌”?
[剧情] 盛秋月吞下数颗牛黄清肝丸。黄一平警告她,这种药大寒,伤足阙阴肝经。千万不能用双脚走路,否则会气血逆行,引发脚癌。
[解读] 首先我们要明确,医学上是没有“脚癌”这种说法的。癌症命名要以组织来源为主,例如脚部皮肤有癌便为“皮肤癌”,骨头有癌便是“骨癌”。
再有,牛黄吃过量的确有副作用,主要影响胃肠和呼吸系统,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循环衰竭,跟气血逆行什么的风马牛不相及。
D.经脉埋磁鱼可致瘫痪?
[剧情] 蔡八斗(刘冠麟饰)被黄一平在经脉中埋下磁鱼,结果无法倒着走路,几乎瘫痪。
[解读] 磁鱼这种东西可不是用来治病的,更不可能埋到经脉中。古代有种指南车里倒是用到过磁鱼,用鱼的首尾来指示南北。
中医里的确有种治疗方法是在经脉里埋东西,不过埋的不是磁鱼,而是药线。这种埋线疗法没什么副作用,不但不会导致瘫痪,反而是用来治疗瘫痪的。此外,埋线法还可以用于美容、减肥,例如做双眼皮等。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中医药的基础知识】推荐阅读:
中医和中药的知识12-06
中医药知识12-11
中医学的基础知识10-22
中医药基础论文08-01
中医药基础学07-26
中医药知识竞赛题库09-22
古中医治疗学的基础07-13
中医药法知识竞赛题库05-27
《中医药法》知识竞赛主持词08-02
老年人的中医保健知识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