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消长规律

2024-08-01

发生消长规律(精选7篇)

发生消长规律 篇1

甘蓝夜蛾 (Mamestra brassicae) 又名甘蓝夜盗蛾, 是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 近年来在晋中盆地和东部山区菜田均有发生和为害。据2010年6月中旬在榆次区东阳镇蔬菜田调查, 该虫发生为害盛期单株最高有5龄幼虫12头, 该区域的聂村、张庆甘蓝田百株有虫10~15头, 寿阳县甘蓝田百株有虫5~7头。随着晋中市甘蓝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 该虫在本区域呈现明显上升发生趋势, 甘蓝常因甘蓝夜蛾幼虫的为害, 造成品质下降影响上市, 有的球茎甚至腐烂。因此, 了解甘蓝夜蛾的生活规律, 及时有效地进行综合防治对蔬菜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甘蓝夜蛾的发生规律

据多年的系统观察, 甘蓝夜蛾在晋中区域1年发生2~3代, 成虫期世代重叠。一代幼虫主要为害晚熟春甘蓝, 二代幼虫发生盛期正值炎夏, 发生较轻;三代幼虫主要为害秋白菜、秋甘蓝等。经系统调查发现, 甘蓝夜蛾对黑光灯有较强的趋性, 成虫喜欢在植株高而密的植株上产卵, 卵大部产于植物叶背并呈单层块状排列, 每块卵80~150粒。春季, 卵经7 d时间孵化后, 1~3龄幼虫集中叶背为害, 随着幼虫龄期增加食量大增, 5龄后幼虫进入暴食期, 幼虫呈分散型昼夜取食, 5~6龄幼虫白天多潜伏在植株中心根或土壤中, 夜晚取食, 并排出大量虫粪便, 使叶球污染, 引起腐烂。

二、甘蓝夜蛾的发生特点

1. 虫量逐年增加

成虫发生数量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 据系统调查, 2006年—2010年甘蓝夜蛾主害一代成虫诱集数量分别为66头、29头、17头、14头、194头;主害三代成虫数量分别为55头、39头、23头、117头、156头, 成虫发生量呈现上升趋势。

2. 产卵有选择性

甘蓝夜蛾成虫喜欢在高大植株的叶背面上产卵, 早春喜欢将卵产在越冬菠菜和灰菜上。

3. 幼虫呈群聚为害

孵化后的1~3龄幼虫基本在同一植株上为害, 进入4~6龄后才在2~3 m内附近植株为害, 幼虫迁移扩散范围相对较窄。

4. 蔬菜品种不同危害有明显差异

据调查, 甘蓝、白菜、花椰菜虫株率在7%~15%之间, 油菜、萝卜、番茄、瓜类虫株率在1%~1.5%之间。

三、发生原因分析

1. 气象因素

经观察, 成虫发生早晚与4月份的气温有直接关联, 2006年、2007年和2009年三年的4月份平均气温在14℃以上, 成虫始见分别为4月8日、4月11日和4月8日;2008年和2010年4月份平均气温为11℃~13℃, 成虫始见期为4月22日和5月2日, 证实4月份平均气温每降低1℃~2℃, 成虫始见期就会推迟10 d左右。成虫始见越早则在本区域甘蓝田危害越轻, 反之危害较重。

2. 作物布局

幼虫发生为害程度与蔬菜布局和连作有密切关系, 甘蓝的种植区域大, 危害就重;连作老菜区比新菜区发生重。

3. 生态原因

良好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是造成甘蓝夜蛾重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蔬菜种类增加, 新品种的引进, 特别是大量引进莴苣、花椰菜、茼蒿、空心菜等, 给成虫产卵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造成甘蓝夜蛾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四、防治措施

1. 诱杀成虫

根据甘蓝夜蛾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点, 在成虫发生始期选择连片种植的区域用黑光灯或糖醋盆诱杀甘蓝夜蛾成虫, 可有效减少田间卵量和虫量, 减轻大田的化学防治压力。

2. 强化农业防治手段

(1) 合理安排甘蓝种植区域

从作物布局上尽量避免十字花科蔬菜的连片连年连作, 秋耕可消灭部分虫蛹, 减少越冬基数。

(2) 人工摘卵

甘蓝夜蛾产卵高峰期, 采用人工直接摘除卵片, 集中处理。

(3) 清洁田园

结合农田管理早春及时清除地边杂草, 尤其是灰菜, 可减少甘蓝夜蛾的孽生场所。甘蓝采收期及时清除田间甘蓝的残株菜叶, 有效控制下一代虫源。

3. 生物防治

在甘蓝夜蛾发生初期, 特别是春季从5月中旬甘蓝夜蛾产卵期, 人工释放赤眼蜂进行大面积防治, 对卵的寄生率可达50%以上;在卵孵化盛期可采用阿维菌素1.8%乳油或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1 500倍液喷雾;也可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杀螟杆菌或青虫菌粉500兑对水喷洒, 平均气温20℃以上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4.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应重点放在卵孵化盛期到幼虫3龄前, 此时虫体小, 抗性差, 群集为害, 有利于集中消灭;喷药时间宜在上午8∶00—11∶00, 下午16∶00后进行, 可将阿维菌素1.8%乳油2 500倍液与高效氯氰菊酯4.5%乳油1 500倍液进行混合喷雾;幼虫4~6龄后因多在夜晚取食, 施药宜在下午17∶00后效果最佳, 宜选用夜蛾科幼虫致病力强的高效氯氟氰菊酯2.5%乳油1 000倍液+20%氟虫脲乳油500倍液混合喷雾, 也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20%悬浮剂4 000倍喷雾。应在上市前10 d停止用药。

香蕉黑斑病发生消长规律研究 篇2

香蕉黑斑病是世界产蕉园主要病害, 流行性极强, 严重发生时可致减产30%~50%以上[2]。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广东省和台湾省, 该病广泛分布和发生流行[3,4]。广东省在中山市平原区潮安和澄海以及徐闻的半山区和丘陵地区蕉园发生流行, 在广西香蕉产区主要在南部产蕉区[5]。福建省主要在漳州市、漳浦、龙海、云霄发生, 一般造成损失25%~30%, 严重的高达50%以上。在海南省自1998年报道该病发生以来[6,7,8], 常发地区有海口、澄迈、文昌、临高、白沙、东方、儋州、琼海、昌江, 其中发病严重的有海口、澄迈、琼海、临高等市县, 造成植株早衰, 蕉叶干枯死亡, 蕉果品质差, 损失惨重, 一般产值损失超过30%~50%。鉴于此病对香蕉生产造成的威胁, 笔者于2005年开始进行了香蕉黑斑病消长规律调查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巴西蕉、威廉斯、泰蕉中杆、高州蕉中杆和粉蕉。

1.2 调查地点

海口市云龙镇、澄迈县福山镇、澄迈县福山镇、琼海市塔洋镇、白沙县七坊镇、三亚市崖城镇。

1.3 田间病害调查方法

在每个调查地点根据不同香蕉品种、不同生育期选择代表性的蕉园, 每类型选定4个代表蕉园, 每蕉园采取对角线, 5点取样, 每点调查2株香蕉, 共40株香蕉。每株香蕉从顶叶往下调查5~13片叶 (未打开心叶不计) , 营养生长期至抽蕾期调查8~13片叶, 挂果期调查8~10片叶。以黑斑病的典型症状及后扩延症状作为调查依据, 并定期采集样本保湿镜检, 或进一步在PDA培养分离确认。每15d调查1次, 直至该代表蕉园收果前10d左右结束。记录调查总叶数、病叶数及病级[9]。

调查采用的分级方法:0级:无病;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6%~15%;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6%~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50%。

指数计算方法:

1.4 气象资料来源

气象资料由海南省气象局提供。

1.5 数据统计分析

田间定期调查所获取的数据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香蕉不同层次蕉叶黑斑病发生态势

香蕉黑斑病在海南省各蕉园都有分布, 但以海南省北部发生较普遍, 且危害较重。在香蕉整个生长期, 香蕉顶叶下1~3片叶不发病, 各地调查表现一致。4~6片叶病指为0.6~1.8, 澄迈福山蕉区显著比海口云龙、琼海塔洋和白沙七坊3个蕉区发病严重;而海口云龙、琼海塔洋蕉区发病严重度次之;白沙七坊蕉区发病则显著比上述3个蕉区轻。7~9片叶病指为1.2~4.6, 各蕉区香蕉黑斑病发病从重至轻依次为海口云龙、澄迈福山、琼海塔洋和白沙七坊, 4个蕉区间发病指数差异达显著水平 (P>0.05) (见图1) 。

香蕉生长不同层次叶片感病程度的差异, 由如下因素所致:一是香蕉叶片的生长速度。海南常温下, 香蕉每月可抽生4~5片叶, 多的可达7~8片叶。但该病从侵染至表现症状至少要15d以上, 蕉叶病斑大面积扩展至大面积干枯则需40d以上。因此, 随着香蕉继续抽叶生长, 在香蕉植株上表现为顶叶下1~3片叶不发病, 即症状尚未表现, 4~6片叶病菌侵染, 经过潜伏期后, 蕉叶症状大量出现, 并有大量病原孢子产生;二是香蕉进入中后期生长, 植株叶面积过大, 光照不足, 湿度较大, 但随着香蕉植株的生长, 植株下部叶片功能衰退, 抗逆性差, 诸因素综合作用下, 病害发生加重, 造成香蕉植株下部7~9片或9片以下的蕉叶大面积发病干枯。

2.2 香蕉不同生育期黑斑病发生态势

于2006年1月5日至5月25日在海口市云龙镇香蕉园调查, 香蕉黑斑病发生以断蕾至收获期最严重, 孕大穗至抽蕾期次之, 营养生长至花芽分化期发病较轻, 各生育病情指数分别为1.2~6.8、0.5~2.9、0.1~1.9。不同时间调查结果也表明, 在同一生育期中, 调查时间越往后, 黑斑病发病程度越严重, 病指为3月10日>2月20日>1月20日>1月5日 (P>0.05) (见图2) 。

香蕉黑斑病发生轻重与否受病原、寄主和生境条件制约。在各调查蕉园中, 大面积植株易感病品种为巴西蕉, 随着香蕉植株的生长, 病原菌累积, 这时期香蕉生长正处于中后期, 植株抗病性差, 田间光照严重不足, 蕉园高湿, 蕉叶表面自由水珠停留持续时间长, 有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和侵染, 是导致香蕉中后期发病趋重的主要原因。

2.3 海南省不同区域香蕉黑斑病发生情况比较

在海南省不同区域香蕉黑斑病发生严重程度有明显差异。2005年1~4月调查, 香蕉黑斑病发生以北部地区的海口云龙和澄迈福山蕉园较重, 病指为3.6~8.9;东部的琼海市塔洋蕉园发病中等, 病指为2.1~4.6;西部地区的白沙七坊蕉园病指为1.3~2.5;三亚市崖城蕉园发病极轻, 指数只有0.1~0.3, 其原因是受到2005年达维台风影响, 香蕉受到毁灭打击, 新抽出的初长再生苗在该生育期较为抗病。此外还有天气原因所致 (见图3) 。

海南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 海口云龙、澄迈福山蕉园地处于海南北部, 早春冷空气南下经常到达该地区, 造成阴雨天及雾天多、日照少。海口、澄迈1~4月平均温度分别为23.8℃、23.9℃, 降水量50.3mm、57.9mm, 日照率只有42.25%、39.50%。由于光照不足, 湿度大, 香蕉叶表自由水珠多且停留时间长, 有利于病害发生。琼海和白沙七坊处于海南省东部和西部, 1~4月平均温度分别为24.5℃、24.4℃, 总降水量72.6mm、88.6mm, 日照率为42.2%、42.73℃。日照率较高, 病害发生严重度次之。南部的三亚市地处典型热带地区, 1~4月平均温度25.2℃, 降水量18.8mm, 日照率为54%。由于日照率比北部地区高15%, 比东部和西部地区高约12%, 在光照充足、降水稀少、湿度极低的生态环境下, 不利于病原菌侵入和病害发生流行。因此, 该地区香蕉黑斑病发生较轻。

2.4 气候条件与香蕉黑斑病发生的关系

香蕉黑斑病的发生与香蕉生长期的温度、湿度和降水等诸因相素密切相关。从图4看出, 在海南省北部的海口市, 每年1~6月是香蕉的孕穗至挂果膨大期, 是香蕉最易感病的生长期, 由于田间致病菌积累量大, 每年1~2月平均气温处于21℃以下, 病害发生缓慢且较轻;进入3~4月, 平均气温达25℃以上, 病害发生较快;在5~6月平均温度达26.5~30.2℃, 田间病害发生流行较重。经相关系数显著性测定, 香蕉黑斑病发生与温度显著相关 (Y>0.05) 。降水也是决定病害流行的一个主要因素, 在早春1~2月降水少, 病情指数轻;3~4月降水略增加, 病害也随之加重, 而5~6月降水显著增加, 病害发展最快也最严重, 相关性测定表明, 香蕉黑斑病发生与降水显著相关 (Y>0.05) 。而1~6月湿度与病害发生相关性不显著 (Y<0.05) , 但与1~4月的湿度相关显著 (Y>0.05) 。这主要是海南北部地区1~6月受南下冷空气影响, 冷暖锋面经常停留在琼州海峡区, 降雨量显然不多, 但雾天气和毛毛细雨天气较多, 大气湿度大, 达86%以上, 连片蕉园形成高湿的农田小生态环境, 使植株叶面露水及自由水珠停留持续时间长, 有利于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流行。

综上所述, 在海南省北部地区, 在大面积种植易感病的品种巴西蕉、最易感病的香蕉生长期和田间病原菌大量存在下, 香蕉黑斑病发生流行与温度、降水、湿度关系密切。在早春1~2月平均气温21℃左右, 降雨量只有5.3mm, 但有雾及毛毛细雨天气, 湿度达85%左右, 香蕉黑斑病为缓慢发展期;在3~4月平均气温25℃以上、月平均降水量33mm、平均湿度83.5%时, 为病害发展流行上升期;5~6月平均气温26.5~30.0℃、月降水量增大至53mm时, 为病害暴发流行时期。进入6月后的一段时间, 由于该地区香蕉已大部分收获, 再生蕉苗和新植蕉园都处于苗期至营养生长期, 田间通风透光, 不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3 结论与讨论

(1) 香蕉黑斑病主要在植株中、下部叶片发生危害。在香蕉各生长期中以断蕾至收获期发病较重, 孕穗至抽蕾期次之, 营养生长至花芽分化发病较轻。各时期调查病指比较差异显著 (P>0.05) 。主要是香蕉进入生长中后期后, 香蕉叶面积增大, 田间光照不足, 湿度大, 病原菌侵染经过潜伏期后, 症状在中、下部叶片大量出现, 同时香蕉生长进入生理转换期, 叶片衰老, 抗病性较差, 病原菌大量累积, 且田间重复感染, 致使香蕉生长后期蕉叶大面积感病枯死。

(2) 香蕉黑斑病在海南省北部发生较重, 东部和西部发病次之, 南部发病极轻, 这是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的气温、降水和光照等气候因素差异所致。在早春1~4月, 海口北部地区平均温度23℃以上, 总降水量50mm以上, 日照百分率43%以下, 病害发生较重;东西部地区, 平均温度24.4℃, 总降水量72.6mm, 日照百分率为42.2%, 发病次之;而南部地区平均温度25.2℃, 总降水量仅18.8mm, 日照百分率达54%, 发病极轻。

(3) 香蕉黑斑病发生严重程度与气温、降水、湿度呈显著相关。在海南省北部, 1~6月香蕉黑斑病发生与温度 (Y>0.05) 、降水 (Y>0.05) 显著相关, 与湿度 (Y<0.05) 相关性不显著, 但1~4月与湿度 (Y>0.05) 显著相关。表现为早春1~2月, 平均气温21℃左右, 月平均降水量5.3mm较少, 但有雾及毛毛细雨天气, 湿度85%左右, 为病害缓慢发展期;在3~4月, 平均气温25℃以上, 月平均降水量33mm, 平均湿度83.5%, 为病害发生流行上升期;在5~6月, 平均气温达26.5~30℃, 月平均降水量增加至53mm, 为病害暴发流行时期。

(4) 香蕉真菌性叶斑病在田间调查中已发现有10多种, 在香蕉生长后期呈混合发生常有2~3种, 该病调查的结果也受其他病害混合发生的干扰。但该文调查结果基本反映该病在海南省的分布、发生消长情况。

(5) 从调查研究获取的数据综合分析认为, 防治香蕉黑斑病的关键技术措施应为: (1) 降低田间湿度, 包括采取先进的滴灌技术, 避免串灌和漫灌; (2) 采用宽行窄株规格种植, 增加田间的透光和透风性; (3) 在目前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巴西蕉情况下, 应提倡以预防主的综合治理, 早防早治。施药时注重防治中、下部叶片和生长处于中后期的香蕉。

摘要:调查研究表明, 香蕉黑斑病主要危害香蕉中、下部叶片。香蕉各生育期危害程度为:断蕾至收获期较重, 孕大穗至抽蕾期次之, 营养生长至花芽分化期较轻。香蕉黑斑病发生以海南省北部发生较重, 中部和西部次之, 南部较轻, 这是受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差异所致, 在早春1~4月, 降水量50mm以上, 日照百分率为43%以下, 病害发生趋重;降水量在20mm以下, 日照百分率达54%, 病害发生轻 (P>0.05) 。在海南省北部地区, 1~6月香蕉黑斑病发生轻重与温度、湿度呈显著相关, 与湿度相关性不显著, 但1~4月该病发生与湿度显著相关。

关键词:香蕉黑斑病,发生,消长规律

参考文献

[1]戚佩坤.广东果树真菌病害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PEREZ VL Leaf spots of banana and plantains caused by My-cosphaerella musicola (Sigaloka) , M.fijiensis (black stripe) and M.fijiensisvar.difformis (black signtoka) [J].Bloetin de Resenas protecciorr deplantas, 1983 (11) :38.

[3]CHUANG T Y.Effectivenss of Dithane M-45F for control of bananaleaf spot[J].plant protection Bulletin Taiwan, 1984, 26 (2) :73-80.

[4]王璧生, 罗启洁.广东香蕉的主要病害及其防治[J].中国南方果树, 1997, 26 (3) :33-36.

[5]巫锡奎.香蕉叶斑病防治研究[J].广西农业科技, 1989 (6) :37-40.

[6]张运强, 谢艺贤, 张辉强.香蕉叶斑病主要种类、发生规律及防治[J], 热带农业科学, 1998 (6) :32-34.

[7]黄朝豪, 李增平, 马遥燕.海南岛香蕉病害记述[J].中国南方果树, 2000, 29 (3) :23-25.

[8]邓晓东, 张运强, 张辉强.海南香蕉的叶斑病[J].热带农业科学, 1998 (6) :28-32.

掌握雏鸡免疫后HI抗体消长规律 篇3

通常雏鸡首次免疫后HI抗体水平不会很高, 免疫后7~10 d出现应激, 2周龄后达到高峰, 3周后逐渐消退到临界水平。二次免疫后HI抗体水平随所使用的疫苗、免疫方法、间隔时间与日龄而有显著差异:灭活疫苗与I系苗高于弱毒株Ⅱ系、F系、lasota系疫苗;活毒疫苗气雾和肌注免疫高于饮水免疫。在HI抗体处在高峰期 (一般在2周左右) 时再次免疫其免疫效果较差, 因此二次免疫的间隔时间越长, 日龄越大, 免疫效果越好, 但间隔时间取决于前次免疫后HI抗体水平。三次以上免疫的成年鸡其HI抗体水平随日龄增长, 免疫次数增多而相应提高, 维持时间也随之延长。一般情况下, ND活毒苗免疫后7~10 d, 灭活苗免疫后3周左右其HI抗体才有正常上升, 上升约2个滴度且呈正态分布, 否则, 说明免疫存在问题, 应查明原因。

小麦纹枯病消长规律及防治策略 篇4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消长规律,发生原因,症状,防治技术

纹枯病是由角担菌属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原菌无性阶段为禾谷丝核菌。主要寄生在小麦、大麦、谷子、高粱等禾本科植物上。近几年, 淮北地区小麦种植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 纹枯病逐年加重发生, 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几年研究, 初步摸清了其发病规律, 明确了综合防治技术, 现综述如下。

1 田间消长规律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秋播后萌发长出菌丝, 侵入叶鞘和茎秆, 田间发病过程分为5个时期。一是冬前发病期 (秋播—越冬期) 。三叶期前后始见病斑, 后有扩展, 但病株率低, 严重度低。二是越冬静止期。在越冬期, 当气温低于10℃不利于核谷丝核菌活动, 病菌停止生长, 病害停止扩展, 病情稳定。三是早春发病期 (返青期—拔节期) 。小麦返青后病害在株间水平扩展, 病株率增加, 至拔节期, 严重田块病株率达100%。四是发病高峰期 (拔节期—抽穗期) 。小麦拔节后, 病斑向上扩展, 严重度增加, 造成实质性危害, 严重田块出现枯孕穗。五是停止发展期 (抽穗后) 。茎秆变硬, 阻止病菌扩展, 病情稳定, 小麦生长中后期, 病部产生菌核。

2 发生原因

经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纹枯病发生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年度间发病主要受天气条件控制, 地区间发病差异受生态类型和人为因素影响。

2.1 菌源基数

菌源在小麦播种后开始侵染危害, 菌源基数越大, 病情发生就越早越重, 所以土壤中的菌丝和和菌核是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

2.2 气候条件

淮北地区近几年冬季气温偏高, 有利于病菌侵染, 延长了冬前发病期, 因而发病重;小麦在春季如遭受冻害, 抗病力就会降低, 发病也重;在生长中后期, 雨水过多, 田间湿度大也会导致该病害严重发生。

2.3 农业技术措施

(1) 肥料运筹。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量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之间呈显著的回归关系。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 田间发病程度呈上升趋势;随着钾肥的增加, 田间发病程度呈下降趋势;磷肥的施用量对发病程度无明显影响。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对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影响为:氮>钾>磷, 最高茎蘖数与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二者之间呈正直线回归关系:随着最高茎蘖数的增大, 田间发病程度呈上升趋势, 小麦纹枯病病情指数与千粒重二者之间呈负直线回归关系:随病情指数的增加, 千粒重呈下降趋势。因此, 为控制小麦纹枯病, 达到增产目的, 应控氮、保磷、增钾, 同时加强田间肥水管理, 控制最高茎蘖数, 在小麦孕穗、抽穗期应减少氮肥的施用。

(2) 品种。据2003—2005年调查, 不同品种感病力不同, 而濉溪县种植的小麦品种, 大都中感或轻感纹枯病。抗纹枯病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滞后于实际生产的需要, 这是纹枯病发生重、危害损失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土壤。通过调查试验发现, 沙土重于两合土, 其次是砂姜黑土, 淤土地发病最轻。

(4) 栽培技术。播种过早、播量大, 田间发病就重, 千粒重明显降低。另外, 草害较重, 光照不足, 也会造成发病严重。

3 发病症状

小麦苗期感病后, 病部初呈暗绿色小斑, 后逐渐扩大呈纹状大斑。潮湿条件下, 病部出现白色的菌丝体, 有时出现白色粉状物, 后期病部表面产生褐色菌核。

4 综合防治技术

从实际出发, 根据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及影响发病因素, 分析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总体思路, 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基础, 建身重病田栽培为目标, 种子处理为重点, 早春辅以重病田喷施药剂。但当前对小麦纹枯病仍然存在重治轻防现象, 导致投入大, 效果差。因此, 加强小麦纹枯病的田间流行规律的研究, 提高隔年长期预报及中、短期测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科学地指导用药, 做到防治并重, 十分重要。

4.1 农业防治措施

(1)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抗性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生产上虽无高抗纹枯病的品种, 但选用当地丰产性能较好、抗病性较强的轻感病品种, 在同等条件下, 可降低病情20%~30%。

(2) 适期播种, 降低播量。加强栽培管理,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增强植株抗性[1]。

(3) 适时进行排水降渍。促进小麦根系发育, 适时用药除草, 对防效失时的田块, 进行人工拔除[2]。

(4) 合理轮作, 对纹枯病发生重的田块, 注意多施有机肥, 施肥时注意控氮、保磷、增钾, 在小麦孕穗、抽穗期减少氮肥的施用[3]。

4.2 化学防治

首先要抓住各个生产环节的主要病虫害, 因时因地制宜, 把小麦纹枯病的防治与其他病虫害的防治协调起来, 实施科学、简便、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秋播时, 采用25%粉锈宁, 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剂拌种, 用药量为干种量的0.2%。起身期如田间病株率达到10%, 或病情指数达2~3级, 应加以防治, 可用5%井冈霉素150 g/hm2, 对水750~900 kg/hm2, 喷麦苗基部, 7 d后再喷1次。孕穗期用25%粉锈宁750g/hm2, 对水1 500~1 800 kg/hm2进行喷施。如病虫同时发生, 可采用与杀虫剂混用, 达到兼治的目的。另外, 中后期喷药防治时应轮换用药, 以免纹枯病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效。沙土地、二合土务必要进行化学防治, 而且要早防, 以防2遍为好, 粘土地可视发生早晚及轻重防1~2遍[4]。

参考文献

[1]李耀武, 李焕应, 张邦寒, 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3) :156.

[2]王志顺, 陈桥生, 张道荣, 等.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1) :145-146.

[3]赵干青, 王欣, 刘涛, 等.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原因与防治对策[J].种业导刊, 2008 (9) :33-34.

发生消长规律 篇5

该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以疫苗预防为主。目前我国按农业部规定普遍使用的是猪瘟活疫苗 (细胞源) 免疫预防, 但各地常出现免疫失败, 多点散发非典型猪瘟, 也常见混合感染, 母猪发生繁殖障碍, 给养猪场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究其原因, 一些规模化养殖场不根据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 盲目地照搬现有的免疫方案, 或不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来研究本地实际情况的免疫程序而导致的免疫效果不佳[2~6]。因此根据具体猪群抗体监测结果制定一个科学、合理、有效的猪瘟免疫程序对防控猪瘟的发生尤为重要, 特别是对于大型猪场和种猪场[7~9]。该试验通过不同组别的猪瘟抗体的变化, 来确定猪瘟疫苗的使用种类、免疫次数及首免时间。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2013年9月至12月, 在武陟县广安万头猪场, 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 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作为研究分析对象。

1.2 主要仪器和药品

1.2.1 仪器。

DNM-9602型酶标仪、Thermo Scientific Heraeus Multifuge X1R型高速冷冻离心机、一次性注射器若干。

1.2.2 美国爱德士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A猪瘟活疫苗 (兔源) 、B猪瘟冻干弱疫苗。

2 方法

2.1 试验动物分组

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 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随机将其分为L组、M组和H组, 每组51头仔猪, 共153头仔猪。疫苗注射日龄如表1。

2.2 试验动物血清采集计划安排 (见表2)

2.3 血清样本阳性判定

如果被检血清样本的阻断率大于或等于40%, 该样本就可以被判为阳性 (有猪瘟抗体存在) 。

3 结果分析

3.1 L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试验结果显示 (见表3) :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开始下降, 6~7周龄内迅速下降, 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 (抗体阳性率达16.67%) 。14周龄时L组抗体阳性率达到最高为92%, 且抗体水平较均匀, 效果最好。通过试验动物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可以看到, L组试验动物经过7周龄和10周龄分别免疫永顺猪瘟疫苗, 免疫效果较好。

头, %

注:加*为疫苗注射周龄, L组二免为10周龄。

3.2 M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由表4可知, M组试验动物在3周龄和7周龄分别免疫永顺猪瘟疫苗, 从表中猪瘟抗体阳性率可知, 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也开始下降, 6~7周龄内迅速下降的模式。试验结果显示仔猪首免时的母源抗体水平达到69.23%。

头, %

头, %

%

3.3 H组各阶段抗体水平

由表5可知, H组试验动物在30日龄免疫国外进口梅里亚猪瘟疫苗免疫前仔猪的母源抗体达到80%, 从表中猪瘟抗体阳性率可知, 免疫后的抗体水平并没有升高反而呈下降趋势。另外由表3可知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也开始下降, 6~7周龄内迅速下降的模式。

3.4 L组、M组、H组三组抗体变化

由表6和图1可知, L组、M组、H组3组试验仔猪的抗体水平在5周龄开始出现下降, 6~7周龄内迅速下降且离散度高, 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且离散度较高。而较早注射 (M组、H组) 疫苗不能改变猪群母源抗体在5~7周时下降趋势。

试验结果表明:免疫两次的抗体水平较免疫一次的抗体水平好, 30日龄仅免疫一次进口猪瘟疫苗不能使猪群后期产生较好抗体 (H组) 。14周龄时L组阳性率最高, 抗体均匀, 效果最好。免疫一次的H组阳性率最低, 抗体均匀度差。

4 讨论

该试验历时近100 d, 共采集检测样品544份。根据猪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仔猪猪瘟抗体变化规律, 确定猪瘟疫苗首免及二免时间。

H组试验结果可看出, 仅在早期免疫一次疫苗, 即便是进口苗, 效果也并不好。如果疫苗源可靠, 该结果的出现, 有可能是早期的母源抗体干扰了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而到了母源抗体较低的时候, 疫苗的效果又下降了[10~13]。因此检测到该组抗体水平是持续下降的。如果坚持免疫一次, 可考虑免疫日龄推迟至6周之后, 但因无试验结果支持, 也还需进一步论证。

M组及L组的结果都支持了给猪群免疫两次的观点。由M组结果可判断, 在母源抗体未降到较低时注射疫苗, 即便在间隔4周后再次免疫, 抗体产生效果也并不理想。

L组的结果在三组中最为理想, 14周龄时猪瘟抗体阳性率最高, 可达92%, 且离散度较低。

有观点认为, 首免日龄推迟, 会加重疾病感染压力, 该研究没有做攻毒试验, 无法下此定论, 但就目前结果看, 即便免疫得早, 也并不会较好的产生抗体。那么, 这一针, 对公司而言是疫苗的浪费, 对猪只而言是一种应激, 影响生长。

综上所述, 猪瘟疫苗应该免疫两次。一免选取抗体较低 (30%) 的6周龄最合适。

摘要:选取51窝经产母猪后代, 每窝选3头健康仔猪随机将其分为L组、M组和H组, 通过跟踪三组试验动物不同周龄血清中猪瘟抗体阳性率的变化, 确定猪瘟疫苗的使用的种类、免疫次数及首免时间。结果表明:仔猪母源抗体在5周龄时开始下降, 67周龄内迅速下降且离散度高。第7周时阳性率降至20%以下且离散度较高;较早注射 (3、4周龄) 疫苗不能改变猪群母源抗体在57周时下降趋势;30日龄仅免疫一次进口猪瘟疫苗不能使猪群后期产生较好抗体 (H组) ;14周龄时L组阳性率最高, 抗体均匀, 效果最好。免疫一次的H组阳性率最低, 抗体均匀度差。

发生消长规律 篇6

1 大、小螨的流行病学

1.1 大蜂螨

大蜂螨起源于亚洲的东方蜜蜂, 西方蜜蜂原先并无大蜂螨寄生, 但由于西方蜜蜂群势大、产量高的特点, 大量的引进西方蜜蜂代替东方蜜蜂, 使大蜂螨迅速侵染西方蜜蜂, 造成螨害发生。

大蜂螨学名为雅氏瓦螨, 在幼虫房内产卵繁殖, 寄生于成蜂体, 吸取蜂体血淋巴, 造成蜜蜂寿命缩短, 身体残缺不完整, 严重时幼虫和蜂蛹大量死亡, 直接影响蜂群的发展。

大蜂螨是经由卵、若螨到成螨3个阶段发育而成的半变态昆虫。卵的历期约1 d, 雌螨若虫期为7.5 d (前期若虫期4.5 d, 后期若虫期3 d) , 雄螨若虫期仅为5.5 d。一般雄螨寿命很短, 只有0.5 d左右, 在巢房内与雌螨交配后很快死去, 雌螨的寿命在春夏繁殖期平均为43.5 d, 在冬季寿命可达6个月以上。雌螨一生专以蜜蜂淋巴为营养, 其他有机废物、粪便、干血等只能使大螨存活1~3 d。雄螨完全不采食。大蜂螨多寄生在工蜂或雄蜂成蜂体背、腹部节间膜上, 气温低时转入腹部的腹板内。

1.2 小蜂螨

小蜂螨一生分为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小蜂螨除转房繁殖外, 整个生活史都在封盖房内完成。小螨的整个发育期为6 d, 卵与幼虫历期1 d, 前期若虫2 d, 后期若虫3 d。雌成螨从封盖房内爬出后, 选择即将封盖的6日龄幼虫为寄生对象, 雌性小螨进入幼虫房后, 45~52 h开始产卵, 在幼虫封盖后100~110 h时是小蜂螨的产卵高峰期。一般情况下每只雌螨可产卵1~6粒。在巢房雌、雄小螨的性比为8︰1。据观察小螨寄生规律与大蜂螨存在很大差异, 春季蜂群繁殖期很难查到小螨, 随着蜂群的发展, 小螨的寄生率逐渐增高。

2 外界条件对蜂螨消长的影响

2.1 与温、湿度的关系

大蜂螨最适温度为32~35℃。温度升高或降低超过最适温度, 生命力会下降。小蜂螨生活的最适温度则与子脾大体一致, 离开子脾后存活不超过2 d。

2.2 与季节的关系

在春、秋季, 由于群势较小, 螨的感染率就会显著增加, 夏季群势较大, 螨的寄生率则呈下降趋势。

2.3 与蜂种的关系

东方蜜蜂可以迅速在蜂体上找到大蜂螨, 并将其咬开, 拉出箱外。西方蜜蜂缺乏寻找和清除螨的能力。对螨的天然抵抗力差, 受螨害侵袭较严重。

3 防治措施

根据大小蜂螨的消长规律及生物学特性, 蜂业界同行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对蜂螨进行防杀。

3.1 物理防治

利用蜂螨对温度感受敏感, 采用高温快速进行杀螨。

3.2 生物防治

利用大螨喜产仔于雄蜂房内的特性采用定期割除雄蜂子来达到防治蜂螨的作用, 而对小蜂螨则采用断子的方法进行防治。

3.3 化学防治

利用蜂螨暴露于蜂体的时机, 采用化学药剂对蜂螨进行毒杀。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受条件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对“物理防治”技术使用还是较少的, 此技术多用于实验室。大多蜂场一般采用“化学防治”即药物进行治螨, 此法方便快捷, 而且效果好, 但是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蜂螨的抗药性增强及产品的严重污染。尤其近些年来蜂螨抗药性逐渐增强, 养蜂员盲目地使用杀螨药, 见哪家报导的好, 不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购来就用, 往往没达到治疗效果又去换另一种药。结果兜了一圈, 各种治螨药物也都尝试一遍可蜂螨却未减轻。最后导致全场垮掉。

4 合理掌握治螨时机

蜂群群势的强弱, 是蜜蜂抵御外来病虫害的先决条件。饲养强群不但可以取得高产, 而且可以防治蜂病的发生与发展。蜂螨的生长与蜂群的强弱是相互制约的, 尤其小蜂螨体现最为突出。小蜂螨的寄生高峰一般出现在每年秋季也就是蜂群群势下降的时期, 此时如未能及时防治, 使小螨寄生率增高, 将对蜂群造成极大的危害。经过一冬休整, 春季蜂群出窖时由于头年培育的成蜂体质衰弱寿命短, 此时大蜂螨又开始危害蜂群, 而新培育又不健康的蜂群过了恢复期也未起群, 如不及时采取措施, 将导致整个蜂场遭受螨害而垮掉。

就辽西而言, 每年春繁、秋繁, 以及荆条期采集蜂的培育期是治螨的有利时机。春天蜂群出窖后对蜂群进行一次彻底治螨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次防治不但可以降低蜂螨的寄生率, 同时可以保证所培育幼蜂体质健壮, 为蜂群渡过恢复期, 繁殖成强群做好准备。

发生消长规律 篇7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由吉林省某水貂养殖场提供的50~60日龄健康水貂, 其血清SN抗体效价<1∶2。

1.2 冻干疫苗

试验所用疫苗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弱毒制备的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 病毒效价为1×104.0TCID50/m L。冻干保护剂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配制、保存, 冻干疫苗按照工艺制备, 并经检验合格。

1.3 细胞系

猫肾传代细胞系 (CRFK) ,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制备, 保存。

1.4 中和抗原和阳性、阴性血清

试验用中和抗原 (FPV细胞培养物) 、阳性和阴性对照血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制备和保存。

1.5 强毒株

MEV-ZJ株F3代细胞毒 (效价为1×103.7TCID50/m L) ,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鉴定和保存。

1.6 猪红细胞

采集猪血并加入阿氏液保存, 使用时制备成1%悬液。

2 方法

2.1 血清样品的处理

将待检血清无菌处理后于56℃灭活30 min, 备用。

2.2 中和试验

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进行操作。先将待检血清2倍系列稀释, 每孔加入等量稀释至50~300 TCID50的中和抗原, 混合;置37℃感作1 h后加入CRFK细胞悬液, 每孔0.1 m L, 细胞悬液浓度为1.5×105个/m L。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阳性和阴性血清对照。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5 d;将细胞培养板反复冻融3次, 抽取每孔细胞液, 参照参考文献[8]进行血凝抑制试验。阳性血清对照孔应不具有血凝性, 细胞对照和阴性血清对照孔应具有血凝性。

2.3 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抗体的监测

用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接种10只50~60日龄健康水貂, 每只接种剂量为1 m L, 分别于接种后0, 7, 14, 21, 28, 60, 90, 120, 150, 180天采血, 测定中和抗体效价。

2.4 疫苗不同免疫时间效力的测定

用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接种30只50~60日龄健康水貂 (免疫组) , 每只接种剂量为1 m L;对照组水貂15只, 接种等量CRFK细胞液。分别于免疫后30, 90, 180天随机选择免疫组水貂10只, 对照组水貂5只, 采血测定血清中和抗体;并用稀释10倍的MEV-ZJ株F3代细胞毒攻毒, 皮下注射, 每只水貂1 m L, 攻毒后隔离观察14 d。

3 结果

3.1 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免疫水貂血清中和抗体的监测结果

疫苗免疫7天时SN抗体不小于1∶64;28天时抗体达到高峰, 高水平抗体持续一定时间后缓慢下降;免疫180 d后SN抗体仍保持在1∶256以上。根据免疫水貂SN抗体平均值绘制抗体消长曲线, 见图1。

3.2 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不同免疫时间效力试验结果

用水貂细小病毒肠炎活疫苗免疫后28, 90天, 免疫组动物血清抗水貂肠炎病毒SN抗体均在1∶256以上, 用MEV-ZJ株强毒攻击, 免疫水貂100%获得保护;免疫180 d后80%免疫水貂获得保护;部分水貂抗水貂肠炎病毒SN抗体下降至1∶8, 表现出轻微临床症状;对照组水貂全部发病。试验结果表明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免疫持续期不低于180 d, 见表1。

4 讨论

目前, 国内主要采用灭活疫苗对水貂病毒性肠炎进行防控。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用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研制了水貂肠炎病毒活疫苗, 其对水貂的保护效果在临床上已得到验证。试验对水貂病毒性肠炎活疫苗免疫水貂后的SN抗体进行了跟踪监测, 结果显示, 抗水貂肠炎细小病毒SN抗体呈规律性变化, 180天时80%免疫水貂SN抗体仍在保护值1∶16以上, 说明疫苗免疫持续期在6个月以上。

通常采用血凝抑制 (HI) 试验方法对细小病毒抗体进行监测。HI试验操作简便、快捷, 但也有影响因素较多、结果不稳定的缺点。随着研究的进展,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经典的血清中和试验监测抗体更为科学客观。

研究在监测水貂肠炎病毒活疫苗免疫水貂SN抗体水平的基础上对不同免疫时间水貂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 旨在探索研制的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活疫苗SN抗体水平与免疫保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SN抗体水平在1∶16以上, 免疫水貂攻毒可以获得有效保护。采用强毒攻击进行疫苗效力检验, 耗时、耗力, 对试验动物损伤较大, 且有潜在散毒的风险。试验结果显示, SN抗体水平高低与疫苗保护效力呈正相关, 可作为水貂细小病毒肠炎活疫苗效力检验评价方法应用于生产。

参考文献

[1]SCHOFIELD F W.Virus enteritis in milk[J].Am Vet, 1949, 30:651-654.

[2]姜延秀, 朴厚坤, 王喜龙, 等.疑似水貂病毒性肠炎初报[J].毛皮动物饲养, 1981 (2) :2-4.

[3]高云, 宋纯林, 吴玉林, 等.水貂病毒性肠炎 (MEV) 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J].特产科学试验, 1984 (4) :33-34.

[4]于永仁, 韩慧民, 贾补年, 等.水貂病毒性肠炎的防制研究[J].病毒学报, 1985, 1 (2) :147-151.

[5]吴威, 聂金珍, 王克坚, 等.我国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流行病学的研究[J].中国兽医学报, 1996, 16 (1) :48-49.

[6]闫喜军, 柴秀丽, 吴威, 等.水貂肠炎细小病毒灭活疫苗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J].经济动物学报, 2007, 11 (4) :199-201.

[7]吴威, 聂金珍, 程世鹏, 等.水貂肠炎细小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的研究[J].兽医大学学报, 1992, 12 (1) :74-77.

上一篇:中医药基础论文下一篇:词汇组块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