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监测(精选3篇)
英山县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监测 篇1
三峡库区食用菌主要害虫种类调查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本文以三峡库区常见的食用菌为研究对象,抽样调查了各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害虫种类,摸清了主要害虫发生规律、危害特点及程度,为综合探讨食用菌生产无公害防治技术,为三峡库区食用菌生产中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作 者:刘兰泉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万州,404001 刊 名:安徽农学通报 英文刊名: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9 15(14) 分类号:S436.64+2 关键词:食用菌 害虫 种类 发生规律 三峡库区英山县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监测 篇2
1 食叶性害虫
1.1 茶尺蠖
茶尺蠖俗名拱拱虫、拱背虫、吊丝虫。幼虫咬食叶片成弧形缺刻, 严重发生的叶片全部被吃光, 仅留秃枝, 致树势衰弱, 耐寒力差, 易受冻害。7~9月夏秋茶期间受害重。该虫是近年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由于此虫发生代数多, 繁殖快, 蔓延迅速, 很易暴发成灾。
发生规律:浙南年发生5~6代, 以蛹在树冠下表土内越冬。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 4月初第1代幼虫始发, 为害春茶。第2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 以后约每隔1月发生1代, 10月后以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越冬蛹羽化进度不一, 发生代数多、不整齐, 除1~2代尚可分清代别, 以后各代世代重叠。各世代生活历期因气候不同而异。1代均温18℃约56d, 2代均温21℃约41d, 3代均温26℃约34d, 4~5代均温28℃约30d, 越冬代长达6个月。
1.2 茶细蛾
茶细蛾幼虫在茶树嫩叶里潜食或卷成三角苞匿居取食, 影响茶叶产量。三角苞混入率高于3%, 开始影响茶叶质量。
发生规律:浙南1年发生7代, 以蛹茧在茶树中、下部成叶或老叶面凹陷处越冬。翌春4月成虫羽化产卵, 1代4月中下旬, 2代5月下旬, 3代6月下旬至7月上旬, 4代7月下旬, 5代8月下旬, 6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7代11月中旬, 4代后出现世代重叠。成虫晚上活动、交尾, 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2~3d把卵产在嫩叶背面, 芽下第2叶居多, 3叶次之, 芽上少, 1片叶上数粒至数十粒, 1~3代每雌虫可产卵44~68粒, 其余各代少。1~2龄为潜叶期, 3龄及4龄前期为卷边期, 4龄后期、5龄初期进入卷苞期, 把叶尖向叶背卷结为三角虫苞, 隐匿苞中咀食叶肉, 幼虫常转苞为害, 把粪便堆积在苞内, 严重影响茶叶质量。老熟幼虫把苞咬一孔洞爬出后, 至下方老叶或成叶背面吐丝结茧化蛹。该虫卵期3~5d, 幼虫期9~40d, 非越冬蛹7~16d, 成虫寿命4~6d。留养茶园及幼龄茶园芽叶较多, 利其发生。每年夏季受害重。气温升至28℃以上, 成虫易死亡, 产卵也少, 7~8月为害较轻。
1.3 斜纹夜蛾
斜纹夜蛾是近年浙南茶园7~9月份发生最重的虫害之一, 属鳞翅目夜蛾科。此害虫食性很杂, 寄生植物多, 是芋艿、大豆的主要害虫。以幼虫为害, 低龄幼虫取食叶肉, 剩下表皮和叶脉;高龄幼虫则吃光叶成缺刻, 严重时除叶脉外全部被吃光。
发生规律:斜纹夜蛾在浙南年发生4~5代, 4~11月是幼虫为害期, 以7~9月在豆类、芋和蔬菜上为害最严重。成虫白天不活动, 常隐藏于植株茂盛处、草丛及土壤缝隙内, 傍晚出来活动、交尾产卵, 以20~24时活动最盛。趋光性, 对黑光灯趋性显著, 喜食糖、酒、醋等发酵物。卵产于叶背面, 每雌虫产3~5块卵, 每块有卵100~200粒。产卵期5~12d。初孵幼虫群栖叶背面取食叶肉, 2龄后分散为害。各龄幼虫均有假死性, 3龄后更为明显。高龄幼虫白天多躲在土壤缝隙内, 傍晚出来取食, 对农药抗性强, 并有迁移习性。幼虫共6龄, 虫期14~27d, 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2 吸汁型害虫
2.1 黑刺粉虱
黑刺粉虱是浙南茶叶的主要害虫之一, 主要以幼虫在叶背吸取茶树汁液, 并排泄蜜露, 招致煤菌寄生, 诱发煤病, 严重时茶树一片漆黑。受害茶树光合效率降低, 发芽密度下降, 发芽迟, 芽叶瘦弱, 茶树落叶严重, 不仅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而且严重影响茶树树势。
发生规律:该虫1年发生4代, 以老熟幼虫在茶树叶背越冬, 第2年3月化蛹, 第1~4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在5月中旬、7月上中旬、8月中下旬及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的飞翔能力弱, 卵大多产于成叶与老叶背面, 初孵幼虫能爬行, 但很快就在孵壳附近固定为害。该虫喜郁蔽, 在茶丛中下部叶片较多的茶园及台刈后若干年的茶园中容易大发生, 在茶丛中的虫口分布以下部为多, 上部较少。黑刺粉虱在一个年度内以第1代危害最重, 以后各代随着虫口的逐渐消退而危害减轻。影响黑刺粉虱种群消长的关键因子是环境条件和天敌因子。
2.2 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是浙南茶园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 以成虫和若虫吸取茶树汁液, 影响茶树营养物质的正常输送。茶树受害后, 其发展过程分为失水期、红脉期、焦边期、枯焦期。一般受害茶园, 夏秋茶减产10%以上, 重则损失30%~50%。此外, 受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后的芽叶, 在加工过程中碎、末茶增加, 成品率降低, 易产生烟焦味, 对茶叶品质亦有严重的影响。
发生规律:假眼小绿叶蝉在浙南1年发生9~11代, 主要以成虫在茶树上越冬, 假眼小绿叶蝉在1年中基本上有3个虫口高峰, 第1峰自4月中下旬起至6月底至7月初结束, 虫量以5~6月份最集中, 持续时间最长;第2峰从8月中旬开始至9月中旬, 虫量高于第1峰, 持续时间短于第1峰;第3峰则出现在10月份及以后, 虫口介于1~2峰之间。假眼小绿叶蝉在叶梢的初见期在4月5日左右, 第1峰虫量达到6头/百叶防治指标时间, 早的年份在4月20日左右, 迟的年份在5月上中旬, 从进入虫口高峰后全年的虫量基本在防治指标 (第2峰12头/百叶) 以上, 即使7~8月份高温天气, 虫口数量仍很高, 一年中虫口数量在低位的时间逐年变短。
2.3 茶蚜
茶蚜是浙南常年发生的害虫之一, 茶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 受害芽叶萎缩, 伸展停滞, 甚至枯竭, 其排泄的蜜露, 可招致煤菌寄生, 被害芽叶制成干茶色暗汤混浊, 带腥味, 对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严重影响。
发生规律:茶蚜在浙南茶园1年发生25代左右, 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 甚至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1年中有2次为害高峰, 即春茶和秋茶, 春茶的受害程度往往重于秋茶。以卵越冬的, 在早春2月下旬当日平均气温持续在4℃以上时, 越冬卵开始孵化, 3月上中旬可达到孵化高峰, 经连续孤雌生殖, 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出现为害高峰, 此后随气温升高而虫口骤落, 直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虫口又复回升, 出现第2次为害高峰, 并随气温下降, 出现两性蚜, 交配产卵越冬。产卵高峰期一般在11月上中旬。
2.4 茶橙瘿螨
茶橙瘿螨成螨和若螨刺吸茶树嫩叶和成叶汁液, 被害叶失去光泽, 呈淡黄绿色, 叶正面主脉发红, 叶背出现褐色锈斑, 芽叶萎缩, 芽梢停止生长。
发生规律:浙南1年约发生20余代, 以卵、幼螨、若螨和成螨各种螨态在茶树叶背越冬。世代重叠严重。成螨具有陆续孕卵分次产卵的习性, 卵散产于叶背, 多在侧脉凹陷处, 在茶丛中几乎全部分布在茶丛中上部, 大多分布在芽下第1~4叶上。全年一般有2个发生高峰, 第1个高峰在5月中、下旬, 第2个高峰因高温干旱季节的早迟而异, 一般在夏季高温旱季后形成, 但数量低于第1个高峰。全年以夏、秋茶期为害最重, 高温季节和高湿多雨条件不利于其发生。
2.5 角蜡蚧
角蜡蚧雌成虫蜡壳厚, 灰白色, 微带紫红色, 体背隆起, 中央呈角状突起, 周围有8个小角突起, 直径5~9mm, 雄虫蜡壳较小, 呈放射状。雌成虫暗赤褐色至紫褐色, 虫体腹端有圆锥形突起, 长约4mm, 雄成虫长约1mm, 赤褐色, 有半透明翅l对。卵椭圆形, 肉红色。若虫长椭圆形, 红褐色。
发生规律:在浙南1年发生1代, 与其他茶区相同, 以1~2龄若虫越冬, 6月中旬至7月上旬雄成虫羽化, 雌成虫在7月底开始产卵, 8月中下旬为产卵高峰期, 8月底开始孵化, 9月中下旬为卵孵高峰期。角蜡蚧卵期20d左右, 若虫期超300d, 雄成虫寿命最长2d, 雌成虫寿命40d左右。若虫在茶树上, 雄虫大多分布在叶面主脉两侧, 雌虫则绝大部分寄生在茶树中下部枝干上。越冬前虫体及蜡壳很少, 越冬期生长缓慢, 开春后迅速增大。
摘要:浙南茶园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发生了很大变化, 致使茶园害虫为害逐年加重。对浙南茶园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其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 以期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依据。
关键词:茶园,害虫种类,发生规律,浙江南部
参考文献
[1]石春华, 虞轶俊.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谭济才, 邓欣, 张汉鹄.茶树病虫害防治[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3]朱俊庆.茶树害虫[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1999.
英山县茶园主要害虫及其天敌发生规律监测 篇3
关键词 芒果 ;病虫害 ;发生规律 ;天敌 ;种类
分类号 S436.67
Occurrence Regulation of Main Mang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Hekou, Yunnan and Species of Natural Enemies
YANG Yongzhi CHEN Weiqiang ZHAO Zhikun QIU Bo ZHOU Jinsong
(Honghe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 of Yunnan, Hekou, Yunnan 661300)
Abstract Through to hot and humid areas in Hekou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mango Garden 5 kinds of mai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damage rules are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ngo powdery mildew, anthracnose, mango horizontal tail moth, mango cut weevil, Bactrocera dorsalis, 5 which heavier degree of 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ccurrence of the harmfulness of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also to Hekou area mango pest insect natural enemies of collect, survey and identifi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24 species of natural enemies of insects, including 11 species of parasitoids, belonging to 5 families, 2 orders; 21 species of predators belonging to 5 orders, 8 families.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control measures.
Keywords mango ; insect pests ; occurrence regulation ; natural enemy ; Type
在我国芒果是极为重要的热带水果,近几十年来发展也比较快,2005年栽培面积仅次于荔枝、龙眼和香蕉,排名第4位,产量仅次于香蕉、荔枝、龙眼和菠萝,排名第5位[1]。云南省河口县地处北纬22°27′~22°47′,东经103°24′~104°17′。年平均气温22.6℃,年平均降雨量1 784 mm,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为典型亚热带气候。在河口县主要以橡胶、香蕉经济作物为主。但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橡胶在2008年至2014年寒害较重[2],以及部分地块长期种植香蕉病害加重,致使种植经济作物产业结构调整,其他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加大,芒果在当地种植面积也扩大。适合宜的地理环境也为病虫害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河口县芒果病虫害为多发区。以前对云南河口芒果病虫害也曾有过相关的调查研究[3-4],芒果主要病害有芒果白粉病、炭疽病、煤烟病、芒果果腐病;虫害有芒果横线尾夜蛾、芒果切叶象甲、芒果果核象甲、桔小实蝇、叶蝉类、介壳虫类等。但是没有对芒果病虫害发生规律以及害虫天敌种类作系统的调查,因此笔者在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对河口县红河热作所芒果园内的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跟踪调查,对其中5种发生程度较重的病虫害进行发生危害情况相关分析,同时对害虫天敌种类进行调查、收集鉴定。以期对当地芒果病虫害进行科学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选择在云南河口县红河热作所芒果园。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1.2.1 芒果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调查
调查的病虫害种类:芒果白粉病、芒果炭疽病、芒果横线尾夜蛾、芒果切叶象甲、桔小实蝇等5种。
调查方法:在芒果园内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选取5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3棵,每个月份上中下旬调查3次芒果病虫害危害情况,并记录及统计各种病虫害发病率、病情指数及危害率、虫情指数,取5点的平均值进行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相关分析。
1.2.2 芒果害虫天敌调查
在芒果园内按照东西南北中的方位选取5个调查点,每个观察点10株芒果树,采用定点调查与全面普查相结合,在花期、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采收期、抽梢期分别调查1~2次,用扫虫网捕扫芒果树上的害虫天敌,并统计其数量和种类。采集果园内的瓢虫、草蛉、蜘蛛等捕食性天敌带回实验室内饲养,同时捕捉果园内主要害虫,一部分用于测试是否为捕食性昆虫食料,另外一部分用于实验室饲养,定期观察幼虫变化情况,及时搜集虫体内羽化出的寄生性天敌,将天敌标本进行保存,请相关专家进行种类鉴定,同时记录各天敌数量、寄主种类,确定害虫的优势天敌。
nlc202309011504
2 结果与分析
2.1 芒果白粉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芒果白粉病于2014年3月开始进行病情的跟踪调查,3月下旬至4月中旬芒果白粉病的发病率达到100%,7月上旬该病对芒果植株的危害率降至0,之后随着河口地区气温回升及湿度降低,芒果白粉病不再发生。芒果白粉病病情指数显示,该病在4月中旬出现危害高峰期,之后危害指数逐渐下降。见表1、图1。
2.2 芒果炭疽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
调查期间河口地区芒果炭疽病均在发生,其中9、10月份芒果树炭疽病的发病率最高,整月平均发病率为100%。7月下旬出现该病的第1个发病高峰期,9月上旬出现第2个高峰,且峰值相对高于第1个峰值。而3月下旬为该病害的低谷期。见表2、图2。
2.3 芒果切叶象甲危害率及虫情指数
2014年对芒果切叶象甲危害率和虫情指数调查表明:芒果切叶象甲与3月下旬开始发生危害,随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危害率升高,7月上旬危害率达到100%,直至11月上旬该虫的危害率开始下降,1月中旬芒果切叶象甲在土中化蛹冬眠。见表3。
切叶象甲的虫情指数所示芒果切叶象甲的虫情指数从4月上旬开始上升,至7月中旬该虫的危害指数达到一年中的第1个危害高峰,10月上旬出现第2个危害高峰期,随后芒果切叶象甲的危害开始降低,至1月中旬该虫不再危害芒果植株。见图3。
2.4 芒果横线尾夜蛾危害率及虫情指数
芒果横线尾夜蛾在河口芒果园内于4月上旬开始发生危害,至7月中旬危害率达到88%,9月上旬危害率达到全年最高96%。11月下旬到第2年1月不发生危害。芒果横线尾夜蛾的虫情指数于7月上旬出现第1个高峰值,虫情指数的第2个高峰值出现在9月上旬,随后该虫的危害指数开始下降,至11月下旬危害指数趋于0。见表4、图4。
2.5 桔小实蝇的危害率及虫情指数
桔小实蝇主要损害果实成熟期的芒果。成虫产卵于树上成熟果实的果皮内,孵化后幼虫取食果肉。诱杀调查结果表明,河口地区芒果园内于5月下旬开始有桔小实蝇危害芒果果实,于6月下旬桔小实蝇对芒果果园内芒果危害率达到全年最高96%,随着果实的采收,桔小实蝇成虫还是转移至其他果实上继续危害,9月下旬桔小实蝇对芒果树危害率降至0。桔小实蝇的虫情指数于6月下旬出现芒果危害指数高峰期,随后危害指数逐渐降低。见表5、图5。
2.6 主要芒果害虫的天敌种类及优势天敌
通过对云南河口地区芒果害虫天敌的搜集、调查及鉴定[5-6],结果表明,共有天敌昆虫24种,其中寄生性天敌11种,分属于2目(膜翅目及双翅目)5科;其他的为捕食性天敌昆虫有21种,分属于5目8科,同时明确天敌昆虫主要捕食或寄生的芒果害虫类别,见表6。
3 讨论与防治建议
由于芒果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正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带水果大量种植。然而,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芒果优良品种在国内不断引进和大规模集中种植,使得芒果园有害生物问题也日渐突出。在病虫害的防治中由于食品安全问题及人们对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追求,生物防控在芒果害虫天敌的保护利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3.1 根据芒果物候变化情况,结合当地的气候变化情况,进行芒果病虫害预测预报,以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为基础,对芒果病虫害进行防治
在芒果树开花捻实期,防治以主要病害白粉病、炭疽病为主。同时防治花期害虫叶蝉类等害虫,应用杀虫剂杀菌交替进行防治,每个月喷药两次。在挂果初期、中期,观察发现有果象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介壳虫)等,放置黄板诱集,并应用50%辛硫磷乳油或者其他有效药剂进行树冠喷雾防治。采用甲基丁香酚诱杀果实蝇成虫;同时病害防治重点是果实病害煤烟病、炭疽病,果腐病等。采果以后,及时检查以脊胸天牛为主的树干害虫,发现果树上有虫卵,或有孵化的幼虫和虫害枝梢凋萎干枯的现象,应对树干进行药剂处理。秋稍期,为防止切叶象甲、横线尾夜蛾等害虫的发生,在抽叶期,对其进行防治。对于蝶蛾类,利用捕虫灯进行捕杀,病观察数量以及种类,进行种群调查研究。
3.2 加强芒果园的管理,洁除枯木、草堆、垃圾,砍除枯枝和过密枝,使果园经常保持通风透光良好的小气候环境,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芒果的许多重要害虫, 都是在园内土层结茧化蛹过冬的,而冬耕翻晒土层,暴露虫蛹,是防治害虫的重要措施;果肉象和果核象的成虫主要在芒果树伤口树洞边缘及粗皮的裂缝内、茂密的地衣下越冬。短头叶蝉在越冬期间也多潜伏在粗皮的裂缝里。冬春干冷季节对果树进行填洞刮皮处理(但刮皮不宜过深以防皮裂流胶)和应用石灰浆刷白,防治越冬害虫。
3.3 保护与充分利用天敌资源,进行有害生物的防治
芒果害虫的天敌资源非常丰富,有寄生性和捕食性,寄生性天敌主要有寄生蜂科、姬小蜂科的天敌昆虫。捕食性天敌包括蜘蛛、草蛉、螳螂、猎蝽、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捕食鳞翅目害虫的幼虫、成虫和卵,叶蝉的若虫和成虫,果实蝇的幼虫,蚜虫等。在这些捕食天敌中,蜘蛛是优势类群,其次是瓢虫等。芒果园内天敌昆虫对果园虫害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建议加强对芒果害虫天敌昆虫的调查与保护,以维持果园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李国鹏,刘光华,张林婚,等. 云南省芒果象甲的发生与防治[J]. 广东农业科学, 2008(4):44-46.
[2] 张 勇,李 芹,王树明,等. 滇东南植胶区2013/2014年冬春橡胶树寒害调研报告. 见: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14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 海南海口:中国热带作物学会,20014:17-23.
[3] 杨生林,李国华,王云川,等. 云南热区芒果主要病虫害调查[J]. 云南热作科技,1992, 15(1):26-28.
[4] 杨永智,陈伟强,邱 波,等. 滇南、滇东南芒果病虫害种类调查研究[J]. 热带农业科学,2014,34(4):63-69.
[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天敌昆虫图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6] 徐志宏. 中国介壳虫寄生蜂志[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