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和防治

2024-07-10

发生和防治(共11篇)

发生和防治 篇1

甜菜褐斑病是甜菜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高温多雨的年份, 褐斑病发生较重。感染此病的甜菜, 一般情况下, 块根减产10%~20%, 含糖率降低1~2度, 严重时块根减产30%~40%, 含糖率降低2~3度, 每年6月末~7月初开始发病, 7~8月份为盛期, 9月中旬停止蔓延。

一、发病症状

褐斑病感染甜菜叶片、叶柄、花枝和种球。叶片感病最初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斑点, 病斑小而数量多, 斑点边缘为红褐色或为黑褐色, 中央为灰白色, 直径为1~4毫米。气候潮湿时, 病斑上产生大量灰色霉层 (为分生孢子丛) 。病斑组织中央较薄, 易破碎。发病较重时, 病斑可融合成片, 导致整个叶片变褐枯死、脱落, 老叶易发病, 新叶抗病性较强, 因此在秋季常见病株的下层叶片先枯死, 中层叶片有许多病斑, 而新叶上则无病斑的现象。由于老叶不断发病枯死, 而新叶不断生长, 致使块根形成菠萝状的青头, 在采种株上, 病斑先从叶片产生, 以后便侵染叶柄和花器。

二、发病原因

甜菜褐斑病菌为半知菌亚门, 尾孢属。病菌以菌丝团或分生孢子在甜菜病残体和种球上越冬。翌年春天越冬菌丝团产生新的分生孢子, 成为初次侵染来源。孢子通过气流、雨水、灌溉、昆虫和其它媒介传到甜菜叶上。该病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严重。一般说平均温度在20℃以上, 相对湿度70%以上有利发病。如果6月份平均气温22~24℃, 有1~2次降雨, 每次降雨量不少于20毫米, 7~8月份平均气温22~24℃, 月降水量为130毫米, 而且有2~3次比较集中的降雨, 则有大流行的可能。此外, 重茬和迎茬地由于土壤中残留大量的褐斑病菌, 发病重;距离去年甜菜地或当年采种地近的甜菜发病重;重粘土地、下湿地、背阴地以及排水不良、湿度较高的地块发病重;浇水过多或植株过密、速效氮肥用量过大, 导致叶丛过于繁茂和徒长, 通风不良、光照不足、株行间湿度过高, 发病也重。

三、防治措施

1.避免引种带病种子, 做好种子消毒。方法:⑴干热处理。即将充分干燥的种子在70℃恒温箱中处理72小时;⑵温水浸种。即用50~52℃的温水处理20~30分钟, 能杀死大部分真菌和细菌。处理过程中应保持温度恒定;⑶药剂浸种。即用1%的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 可借助药液的氧化作用杀死种子表面病菌;⑷药剂拌种。即用种子重量的0.8%敌克松或10%福尔马林闷种3小时后播种。

2.做好病残体的清除工作。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团和分生孢子在甜菜病残体、块根根头和种子上越冬, 甜菜采收后, 及时清除田间的病残体, 将茎叶、青头收集青贮, 促使病残体分解而使病菌失去活力, 也可实行秋季深翻, 消灭病源。

3.轮作换茬。病原菌在罹病残余物上留在土壤中, 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因此要避免迎茬和重茬。一般实行4年以上的轮作。轮作田应远离上年的甜菜地和当年的采种地。

4.选用抗病品种。不同品种对褐斑病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目前尚无对褐斑病免疫品种, 但内蒙5号、甜研303、吉丹单一、及丹麦的HYB-13等比较抗病。

5.提高植株抗病力。多施厩肥、堆肥或种植绿肥, 增加土壤的腐殖质, 保证土壤疏松, 促进植株生长, 延长老叶寿命。增施磷、钾肥, 适当追施氮肥, 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6.搞好药剂防治。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25%或50%多菌灵500~1000倍液喷洒2次 (或用0.5%代森锌加0.05%水胶喷雾效果更好) 。在7~8月份, 田间出现病株时, 可用1∶1∶100的波尔多液、75%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3~4次, 每次间隔7~10天。

发生和防治 篇2

脸部皮肤过敏怎么引起的 脸部皮肤过敏的发生和防治。Jin Fumin小编详细为您讲解,希望对您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脸部皮肤过敏,常常表现为面部皮肤发红,发炎,起粟粒样小红疙瘩,甚至脱皮、流黄水,细菌感染还会化脓,既严重影响美观,又造成病痛。

为什么会发生过敏反应,而造成每个人过教反应的物质又各不相同呢?医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对某种物质发生过敏的人,他(她)的血液里含有某种特殊的物质,从而造成他自己特有的过敏反应。专家们把引起过敏反应的外来物品叫做过敏原,把体内对过敏原起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素。反应素是一种特殊的抗休球蛋白,叫做免疫球蛋白E,就是这种物质形成了某些人的过敏反应体质。人们在初次接触某种过敏原的时候,促使体内形成一些特殊的浆细胞,这种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E分子,经血液循环散布到全身,附着在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喊性粒细胞上。当过敏原,比如羽毛,药物或花粉,吸进人体以后,就被弃粘膜的分泌物迅速消化为10多种抗原蛋白质。当过敏原被第二次吸入人体的时候,每一个抗原蛋白质分子就和一个免疫球蛋白E分子拉起“手”来,使细胞放出一种主要是“组织胺”的物质,从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人体就出现皮肤红肿等一系列过敏性反应。

有些青年不断变换化妆品的使用,使皮肤来不及调整,引起皮肤

焕活抗敏方案

Jin Fumin——过敏体质修复专家

过敏反应。特别是使用各种护肤霜、营养霜等发生脸部皮肤过敏时,应即停止使用一段时间,用温热毛巾洗敷脸部,让皮肤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要避免烈日暴晒和冷热风猛吹。严重时可请医生诊治,或服些过敏性药物。主要是服些抗组织胺药物,如异丙嗦、金芙敏等。经过治疗和护理,过敏反应会逐渐消失的。

蜜蜂麻痹病的发生和防治 篇3

蜜蜂麻痹病毒是通过蜜蜂建巢、调换巢脾、利用病群育王等途径传播给健康蜂群的,阴雨过多、蜂箱内湿度过大、久旱无雨、气候干燥,都会导致蜜蜂麻痹病的发生。同时,健康蜂与病蜂接触或吸食被污染的饲料也可能感染发病。其主要症状是,由于神经细胞直接受病毒损害,引起病蜂麻痹痉挛,行动迟缓,身体不断地抽搐颤抖,丧失飞行能力,翅和足伸开,虚弱地振翅,无力地爬行,有的腹部膨大,有的身体瘦小,常被健康蜂逐出巢门之外,到后期则体表发黑,绒毛脱光,腹部收缩,如被油炸过的一样。

防治蜜蜂麻痹病,可采取以下五种措施:

1.提高蜂群的自身抵抗能力。要选育抗病、耐病的蜂种,选择健康无病的蜂群培育蜂王。在自然界缺少蜜粉源时,要及时补助饲喂,补给一定量的蛋白质饲料,以强势减少患病危险。

2.及时处理病蜂。要经常检查蜜蜂的活动情况,如发现有的蜜蜂出现麻痹病症状,就应立即将其消灭,以免将麻痹病传染给健康蜂。

3.防止蜜蜂吸食被污染的饲料。对蜜蜂要饲喂无污染的优质饲料。如果蜜源植物已被污染,就要迅速离开污染源。同时,要加强蜂箱保温,严防蜂群受潮。

4.更换清洁的新蜂箱。要经常对蜂箱进行消毒,每隔6天左右消毒一次,方法是:用10克左右的升华硫粉均匀地撒在框梁上、巢门口和箱门口。

5.用药喷脾。可将20万单位的新生霉素或金霉素加入1公斤糖浆,摇匀后喷到蜂脾上,每隔两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玉米螟发生特点和防治对策 篇4

一、玉米螟发生严重, 对玉米生产构成直接威胁

玉米螟在松山区1年发生2代, 以二代老熟幼虫在寄主的秸秆、穗轴或根茬里越冬, 以玉米秸秆中越冬虫量最大。据植保站调查资料汇总, 20世纪80年代前, 玉米螟虫源基数低, 被害株率也不高, 如1983年冬前调查, 平均百株 (轴) 活虫43头, 1982年更低, 仅为16头,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越冬虫源仍一直较低, 一般百秆 (轴) 活虫仅10~20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越冬基数大幅度上升。

二、近年来玉米螟发生为害特点

通过几年植保部门的调查, 20世纪90年代后期玉米螟为害有4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为害穗部重于为害茎秆, 由于幼虫具有趋糖性, 而近年来种植品种雌穗含糖量较高, 致使大部分二代玉米螟蛀入雌花花丝及穗部。二是越冬幼虫的主要场所从玉米秆转移到玉米轴上。三是二代玉米螟发生明显重于一代。近年来-代幼虫被害株率-般为15%~35%。而二代幼虫被害株率却在60%~90%之间, 比一代严重3~4倍。四是甜玉米、糯玉米。一代被害率明显重于大田其他品种玉米。这是因为成虫具有趋食甜酸物质的习性, 且甜、糯玉米播期不一致, 有的播期较早, 同期植株较高, 生长茂密嫩绿, 使田间着卵量明显高于大田其他品种。

三、严重发生的原因

1.耕作制度的改变。首先, 近年来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整秆覆盖, 但冬季降水少, 不利于秸秆腐烂, 玉米螟冬后存活率很高。其次, 由于玉米面积逐年加大, 食料丰富。第三, 甜、糯玉米及制种田面积增加, 播期提前, 且极不整齐, 为各代玉米螟提供了选择适宜食料的条件, 导致玉米螟严重为害和防治的困难。

2.防治面积比例小, 虫源基数大。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 集体统一组织对玉米螟的防治, 在心叶末期普遍进行了毒土、毒砂、颗粒剂灌心防治, 这以后, 由于防治措施的局限性, 防治面积比例很小, 越冬虫源基数逐年加大。

3.气候条件适宜。近些年来, 冬天较为温暖, 对玉米螟越冬有利, 冬后存活率明显提高, 而近年6~8月份雨量一般也较充足, 适宜玉米螟发生。

4.玉米品种抗虫性差。近年来玉米品种更替较快, 新品种虽然产量提高, 但抗虫性普遍较差。

四、防治对策

1.压低越冬基数、减少虫源。秋收之后至翌年化蛹前, 对玉米螟寄主秸秆、根茬、穗轴、苞谷等采取烧、铡、沤、封等办法, 最大限度地加以处理, 对减轻来年第一代发生程度有明显的作用。对于秸秆还田, 要从减少越冬虫源考虑, 最好是粉碎, 或采取喷施白僵菌、Bt杀虫剂等方法, 降低越冬虫源。针对玉米轴虫量大的特点, 应对玉米轴采取合理处理措施, 例如及早卖给化工厂处理或烧掉等。

2.加强预测预报, 准确掌握防治适期。由于甜玉米、糯玉米及大田玉米的品种繁多, 播期不同, 同一时期存在多种玉米生育期, 很难掌握物候防治时期。为此, 要加强玉米螟防治适期测报, 准确掌握一代、二代玉米螟的蛾峰期、卵高峰期及防治适期, 及时预报, 集中时间统一防治, 提高防治效果。

3.科学用药, 减少天敌损伤。对经销农药的部门及广大农民要加强培训, 宣传科学用药技术。掌握防治适期, 选择对路农药, 继续大力开展心叶末期灌心防治及药剂滴穗防治, 尽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 保护和充分发挥天敌自然控制作用。还可采用生物防治法, 及时施用生物农药或在二代卵初盛期释放赤眼蜂, 增加赤眼蜂寄生率。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篇5

【关键词】医院感染;原因;防治

【中图分类号】 R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14-01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1]。医院感染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具有起病急、不易控制、常呈爆发流行、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特点。因此,找出医院感染的原因,对防治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1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

1.1室内污染和室间污染空气污染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病原体在室内存活时间较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致病性弧菌等均可存活15天以上。由于基层医院病房房间小、探视、陪员多,进出频繁,是造成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室间污染如病室、治疗室、厕所用拖布不分;病床桌手巾、抹布混用,用后不消毒;清扫床铺和地面用干扫法,使室内空气细菌数大量增多;病人出院后,床单及用具末按要求逐一进行消毒,使新入院病人接触污染的设施造成易感者发病。

1.2操作和隔离制度不严医护人员、病人的手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由于医护人员接触病人污染的物品机会多,易将病原体通过手传递给其他病人或用品,造成间接污染,因此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后如不认真洗手,手就可输送病原体。此外,操作用具混合使用,可造成患者间病原体的直接传染,如多人共用一条压脉带、体温计、暖水瓶、毛巾等。特殊区域管理不善,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特殊区域(手术室、产房、婴儿室、病房治疗室等)要求室内布局合理,环境整洁、安静;无菌区、有菌区、清洁区划分明确,工作人员着装整齐,各种保洁监测措施健全。该区域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

1.3感染人群集中、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和侵入性检查慢性病患者体衰、免疫机能低下,尤其是患恶性疾病的患者,机体免疫机能严重失调,抵抗力大大降低,即使微量的病原体也可导致感染发生;当前抗生素的种类和使用越来越多,选成的耐药性菌株也越来越多,此类微生物在病区内可反复传播、多次繁殖。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时,可导致菌群失调,引起条件致病菌和真菌的双重感染。另外,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接受侵入性检查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使患者皮肤粘膜屏障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也可使患者易感性增高。

1.4院外传染源不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探视陪护人损常有带菌者或与病人接触后成为带菌者,对这类人群不可能都做到隔离消毒,这部分人将病原带入病区或病房可造成易感人群发病。另外,医护人员自身感染,特别是护理人员自身有病未能及早发现或带病上班,也可成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

2医院感染的防治

2.1建立健全监测监督措施严格规章制度,加强监测控制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将防治医院感染列入工作规则,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工作,如不定期的检查医护人员、病房、门诊及各有关科室的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微生物污染指标的监测情况,按照要求及时将本单位医院感染情况进行报告和处理。定期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医院卫生状况进行抽检,医疗机构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按规定及时上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感染因素,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源的传播和感染范围的扩大。还应举办医院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消毒隔离技术水平,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一是做好手的清洁消毒,医护人员每完成一项操作均应彻底洗手,克服怕麻烦,图省事的思想,防止因医护人员双手不洁造成医院感染发生。二是作好室内消毒,病室内每天通风换气2~3次,以减少空气中细菌的密度;地面经常用来苏水或优氯净溶液湿拖,病室、厕所用拖布要有明显标志,分别放置,避免交叉使用;病人出院后应对床垫、被褥,枕头、病床等逐一消毒处理;对护理用物品定期进行消毒,特殊区域内物品放置合理,每天用紫外线照射60~90min。三是加强监测,室内空气每月监测一次,婴儿室工作人员每年查体一次;3~6个月进行一次粪便培养和鼻咽拭子培养;婴儿室、儿科病房是最易感区,对病房内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每月监测一次,不得检出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疾病控制机构定期对医院卫生状况进行抽检,及时发现隐患,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2.3强化无菌观念,加强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途径,医护人员在日常护理操作中,应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护理操作,尤其在为患者进行抽血、注射等操作时,更要注意,这是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对使用后的医疗用品要认真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原则上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必须采用高压灭菌;对不耐热的物品可选用高效灭菌剂,同时定期加强对消毒物品灭菌效果的检测。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消毒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①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②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③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2.4保护易感人群,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疗机构应当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对身体虚弱、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对恶性肿瘤、糖尿病、昏迷等危重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更为重要。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必须加强支持疗法,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在使用抗生素时,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发现是否继续用药的信息,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2.5控制外部传染源病人家属探视和陪护较多,既影响病房的管理,也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因而医护人员应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工作,取得病人及家属对医护工作的信任。还应向病人和家属宣传预防疾病和医院感染的卫生知识,便其自觉遵守探视及陪护制度,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传染源。医护人员因直接或间接接触各种病人和物品等,发生接触感染且成为传染源的可能性很大。另外,医护人员自身感染也是危险因素,作好自我保健与防护,也是防止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2.6做好自我防护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防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感染。

角蜡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篇6

角蜡蚧在陕西省关中地区1a发生1代, 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春季继续为害, 4月中旬开始孕卵, 5月下旬开始产卵, 卵产于虫体内。据2009年5月30日解剖10头角蜡蚧雌成虫观察, 虫体内充满卵粒, 已分辨不出体内任何器官的痕迹, 单雌卵量3684~5827粒, 平均4846粒, 繁殖系数之大在介壳虫中亦少见, 这是其突发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卵长椭圆形, 长约0.3mm, 初期肉红色, 两端略带紫色, 孵化前变紫褐色。卵期5~10d (图2) 。

6月中下旬若虫在母体内陆续孵化, 孵化后多从母体背面穿透蜡质覆盖物爬出, 在蜡质覆盖物表面留有许多针尖大小的孔洞。若虫孵化后若遇大雨或强降雨, 对其种群数量影响很大。初孵若虫扁椭圆形, 长0.5mm, 黄褐色至红褐色, 背隆起, 眼黑色, 足发达, 从母体爬出后分散在嫩枝、嫩叶上吸食;至1龄末体长0.9mm, 宽0.6mm, 同时分泌白色蜡质蚧壳, 蜡壳由放射形渐变为半球形, 直径1mm左右 (图3) 。经5~8d蜕皮变为2龄若虫。2龄若虫雌雄开始分化, 蜡质覆盖物差异明显, 雌若虫体长1.1~2.1mm, 宽0.8~1.6mm;蜡壳长椭圆形, 乳白色, 前端具有蜡突, 周围有6块蜡突, 背面隆起较体宽高, 呈圆锥形, 顶端向前弯曲 (图4) 。雄若虫体长2~2.5mm, 蜡壳椭圆形, 背面隆起较低, 周围有13个蜡突。3龄雌若虫蜡壳直径4.1mm左右, 蜡壳背面隆起渐宽大, 进而覆盖整个虫体 (图5) 。

雌虫多固定在叶片、嫩枝、小枝条和大枝上为害, 雄虫多固定在嫩枝、小枝条和大枝上为害。若虫历期50~60d。至8月中下旬, 雌若虫经3次蜕皮后羽化成为雌成虫, 雌成虫体背、侧面覆盖一层很厚的蜡壳, 为体重的20~30倍, 蜡壳灰白略带粉红色, 周缘具角状蜡块, 前端3块, 两侧各2块, 后端1块, 呈锥形;背部1块常无。角状蜡块之间的凹陷处, 常因灰尘沉积, 呈灰黑色;背中部隆起呈半球形 (图6) 。活体蜡壳灰白色, 死体则为褐黄色, 并略呈红色。

雄若虫经2次蜕皮后变为前蛹, 进而化蛹, 雄蛹长1.3mm, 淡红褐色。然后再羽化成为雄成虫, 雄成虫体长1.5mm, 赤褐色, 前翅发达, 后翅退化为平衡棒。

雌、雄成虫羽化期一致, 羽化后即交尾。交尾后雄成虫很快死亡, 雌成虫受精后虫体和蜡质蚧壳逐渐增大, 并继续为害, 直至越冬。

田间调查发现, 角蜡蚧的雄若虫数量极少, 不足5%, 雌雄差异相当悬殊, 因此笔者认为角蜡蚧在自然界的繁殖方式以孤雌卵生为主。

2 为害特点

角蜡蚧的若虫和成虫均可造成为害, 主要是刺吸柿树和园林绿化树木的嫩枝及叶片的汁液。叶片受害后长势减弱、失绿、变黄, 严重影响光合作用;枝条被害后表面凸凹不平, 干枯死亡;嫩枝受害后树皮纵裂, 可使整个嫩枝干枯死亡。由于角蜡蚧的为害, 使树势逐渐衰弱, 可使柿树等结果树木坐果率降低, 最终使果少、果小而造成严重减产。该虫在为害过程中排泄的蜜露, 常使叶片诱致煤污病, 严重影响光合作用。

3 传播途径

角蜡蚧的近距离传播扩散主要靠初龄若虫的爬行, 人为修剪等田间作业携带, 或借助风力、降雨、流水传播。该虫活动能力和扩散范围有限, 田间分布很不均匀, 但集中发生在周围几株树木上。

笔者通过调查观察发现, 鸟类和其它昆虫携带是该虫在较远距离 (数百米) 传播扩散的一个重要途径, 常将一片园林植物上发生的角蜡蚧传播到周围不相连接的其他几种园林植物上, 呈零散的点状分布, 只发生在个别植株上, 而且当年只有少数几个虫体。这是城市园林绿化中角蜡蚧传播扩散的特点。

角蜡蚧的远距离传播扩散主要靠苗木带虫调运传播。笔者多次发现, 由外地调入的辛夷、玉兰、柿树都带有此虫。调查中发现, 凡此虫发生严重的园林树木绿化场地, 均为近8、9年新栽植的;发生严重的柿树园和行道、庭院柿树, 均为近5、6年新栽植的;而老柿树园和10多年以前栽植的园林绿化树木, 尚未发现此虫严重为害。

调查发现, 此虫在柿树、火棘、贴梗海棠、辛夷、紫〈白〉玉兰等园林绿化植物上发生特别严重。在柿树上的发生情况果农形容为“远看树上一层白雪, 近看才知是白虫”;在火棘和贴梗海棠上, 笔者也曾发现一株上面有数万头之多。柿子是陕西省渭北旱原仅次于苹果和梨的一个主要果树树种, 同时也是庭院经济和园林绿化景观相结合的树种之一。由于角蜡蚧的寄主范围特别广泛, 以柿树为载体, 在园林绿化植物与果园之间的传播、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传播, 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田间调查发现黑缘红瓢虫、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是取食角蜡蚧虫体的重要天敌。中华草蛉是捕食角蜡蚧卵的重要天敌。这几种天敌对介壳虫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其保护利用问题应作进一步的观察调查和研究。

4 综合治理技术

4.1 引进苗木时发现携带角蜡蚧虫源, 要及时采取消毒措施防治

(1) 人工剥除虫体。发现调入的苗木携带的虫量较少时, 可人工剥除虫体或剪除有虫枝条, 集中销毁。

(2) 熏蒸杀虫。发现调入的苗木携带的虫量较多时, 可进行熏蒸杀虫。具体方法是:将苗木整齐堆放在一起, 用塑料薄膜将树体全部罩严, 按每m3空间投放56%磷化铝片剂 (每片3.3g) 3~5片的量, 在其内地面投放磷化铝片剂, 然后将塑料薄膜周围用土压严, 利用磷化铝吸水释放出的磷化氢毒气熏蒸杀虫, 熏蒸时间2~3d。注意事项:此项操作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由于磷化氢毒气对人剧毒, 投药人员要戴口罩和手套, 投放要迅速, 投药完毕后要将塑料薄膜密封严实, 熏蒸结束后要通风散气;角蜡蚧虫体死亡后从寄主上也不脱落, 必须将虫体剥离枝干或叶片后从腹面观察才能确定, 活虫为鲜红色, 死虫为黑褐色。

4.2 在柿园和园林植物上若发现有角蜡蚧为害, 尽量采用人工除虫的办法消灭, 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要及时剥除 (刷除) 虫体或剪除有虫枝条, 集中销毁。冬季枝条上结冰凌或雾凇时, 用木棍敲打树枝, 虫体可随冰凌而掉落。

4.3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

调查发现瓢虫、草青蛉是取食角蜡蚧的重要天敌, 如发现柿树和园林植物上瓢虫、草青蛉、寄生蜂等天敌较多时, 应注意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以免伤害天敌。

4.4 药剂防治

树木发芽后至5月底, 正值角蜡蚧孕卵期, 虫体大, 蜡质覆盖物很厚, 药液不易粘着和渗入, 防治效果差。且此时正值天敌昆虫发育期, 可不必防治。

重点应抓好6~7月角蜡蚧1~2龄若虫期的化学防治。此时虫体小、体外分泌的蜡质覆盖物也少, 极易消灭, 是消灭角蜡蚧的关键时期, 以6月份防治效果最好。但由于人们用肉眼不易观察到虫体, 因而忽视了防治工作, 这一观念必须纠正。可选用24%亩旺特 (螺虫乙酯) 悬浮剂5000倍液、16%高渗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500倍液、35%赛丹 (硫丹) 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 (毒死蜱) 乳油15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200倍液等药液喷雾消灭。间隔15~20天再喷药1次。但在柿园管理上, 此时正值柿树果实膨大期, 防治工作应尽早安排, 尽量减少用药次数, 以免在果实中农药残留超标。

8月以后至树木落叶前, 选用24%亩旺特悬浮剂4000倍液、16%高渗杀扑磷乳油800倍液、40%杀扑磷乳油1000倍液、35%赛丹乳油10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等药液喷雾防治。但由于虫体大, 蜡质覆盖物很厚, 药液不易粘着和渗入, 防治效果不佳。

对发生特别严重的小灌木, 也可用磷化铝熏蒸的办法消灭, 具体操作过程同前。

摘要:角蜡蚧是陕西省近年来在柿树和多种园林植物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 本文分析了角蜡蚧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关键词:角蜡蚧,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徐明慧.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

[2]林焕章, 张能唐.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9

林木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措施探析 篇7

1林木病虫害的类型

1.1林木病害

林木病害一般分为3个类型:一是侵染性病害,是由真菌、细菌、病毒、 寄生性种子植物、线虫等侵染而引起的病害,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其中真菌引起的林木病害约80%。二是非侵染性病害,是因为林木不太适应所处的环境,如水分、温度、光照、营养物质、 空气污染等而引起的病害,不具有传染性。三是衰退病,即林木在一定的生长周期,会按照特定顺序出现一系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导致林木生长势和生长潜能的下降,最终导致林木死亡, 这是一种自然死亡。林木病害的发生可能是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2林木虫害

林木虫害是一种普遍发生的自然灾害,是由于害虫取食植物的营养器官或吸食植物的汁液、蛀蚀树木枝干, 造成林木的营养物质缺乏,使其生长不良,木材及副产品的产量下降,甚至使整株林木死亡。根据害虫取食部位可将林木虫害划分为根部害虫、干部害虫、枝梢害虫和叶部害虫。不同林木品种和年份其主要害虫有所差异,目前我国为害林木较严重的虫害有松毛虫 (Dendrolimus spp.)、 美国白蛾 [Hlyphantria cunea(Drury)]、光肩星天 牛 (Anoplophoraglabripennis Motschulsky)、日本松干蚧[Matsucoccus matsumurae(Kuwana)]、松突圆蚧 (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 湿地松粉 蚧 [Oracella acuta(Lobdell)]、大袋蛾(Cryptothelea variegate ellen)、松叶蜂(主要是南华松叶蜂、广西新松叶蜂、祥云新松叶蜂、永仁吉松叶蜂、楚雄新松叶蜂等)等。

2我国林木病虫害日趋严重的原因

2.1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天然林长期超负荷砍伐

随着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人工林。由于没有做到科学地选择林木而导致所建立的人工林多为单一树种、单一结构的纯林,森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有害生物一旦传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造成大面积的暴发流行。与此同时,主要以木材生产为主的林业经济产业,使天然林长期超负荷采伐,森林生物多样性、林分原始结构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导致林木病虫害的发生与流行。

2.2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森林病虫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全球温度的逐年上升,冬季气候变暖,降低了病虫害的越冬死亡率;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害虫的遗传特性抗逆能力和抵抗药物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已用的抗病虫品种也会因为长期适应的缘故而产生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的情况,这些都使得林木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严重。

2.3国内、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国际市场交易的快速发展, 国内外林业生产交流活动日益频繁, 林业品种外销及内调数量都增加的非常迅速,林业有害生物就有可能随着苗木、木材等的进口而不断地被引进国内。如果在调运检疫过程中存在漏检的情况,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就会快速上升,导致一些重大病虫害疫区的不断扩大。

2.4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

目前对于林木病虫害的防治还是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化学药物虽然具有效果好、见效快等优点,但长期使用农药会使病虫害产生一定的耐药性,这会对林业发展造成更大的破坏。 另外,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同时, 也杀害了大量的有益生物,害虫的天敌减少,造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缺少符合林业特点的防治药剂和药械,防治效率低,也是化学防治林木病虫害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3林业有害生物的预防措施

3.1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

植物检疫是预防林木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我国加入WTO后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增加,一些外来的重大病虫害随苗木、木材的进口而传入,暴发的危险性不断增加。因此, 必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以杜绝或减少危险性病虫传入我国。同时也要注意国内地区间的植物检疫工作,以防有害病虫蔓延扩展。加强源头管理,对产地进行检疫; 对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仓储、加工、销售、调运等环节,也要进行检疫管理,切断病虫害的传播渠道,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侦查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把侦查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建立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报体系,是防治病虫害大面积流行的重要保障,应重点发展航空监测技术。

3.2加强育苗消毒处理

由于土壤及种子本身可能潜存有病原和害虫,所以在育苗过程中一定要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出苗率。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使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被利用起来。常用的种子消毒方法有温汤浸种法、干热消毒法、热水浸种法、药液浸种和药剂拌种;除高温处理(日光消毒、蒸气消毒等)外,消毒土壤常用的药剂处理方法有喷淋或浇灌法、毒土法、熏蒸法等。

3.3科学造林和经营管理

遵循自然生态学原理,按照科学的方法营林。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造林时注重选择乡土树种和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提高人工林质量和预防灾害的自控能力。提倡营造混交林,实现针叶与阔叶、针叶与针叶、乔木与灌木、灌木与灌木的混交方式种植,保持复层混交林分结构,提高群体之间的协同抗性,增强林分的自我调控能力, 创造有利于生物多样性而不利于有害生物传播的生态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总之,在整个造林过程中,即在育苗、造林、抚育管理等环节中都要考虑病虫害防治问题,为林木生长和生存提供适宜环境,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4保护天敌

森林中有很多林木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性和捕食性昆虫、微生物、 益鸟等有益生物,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充分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做到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或各种菌类以及一些病毒来防治病虫害,以有效地抑制病虫害的产生和蔓延,最大限度地维护生态平衡, 同时避免了对环境造成公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4林木病虫害的治理措施

4.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实现可持续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生物农药如昆虫病原细菌、昆虫病原真菌、昆虫病原病毒、昆虫生长调节剂、植物源农药、转基因植物等。生物防治不仅能直接消灭大量的害虫,而且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不存在残留和污染问题,对一些害虫有长期控制的优点。

4.2化学防治

在我国,采用化学防治方法治理的林业面积占整个林业防治面积的70%。常用的杀菌剂有杀藻剂、杀病毒剂、杀细菌剂。其中甲醛、五氯酚可以喷洒在植物表面来杀死病原物;低浓度的有机氯、有机硫、波尔多液、有机磷、石硫合剂等可以保护林木不受病虫侵害;能够对病原物的扩散起到抑制作用的有苯莱特、多菌灵、托布津等。有时受林木高度、立地条件等的限制,采取的治理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树干涂白法、毒签插入法、树干注药法、挂吊瓶法和根部埋药法等。

4.3物理防治

对种子和树木插条可使用热处理、超声波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如47~51℃温水浸泡桐种根1 h,可防治泡桐丛枝病。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置高压灭虫灯或黑光灯来捕杀成虫。还可利用松毛虫下树越冬习性, 在松毛虫春季上树前在树干上扎上塑料带,可阻止越冬幼虫上树,减轻其危害。与化学防治相比,物理防治方法具有环境污染小、无残留、不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但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和不易彻底治理的缺陷。

5结语

防治林木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治理方法。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视天然的自然控制作用,充分考虑有害生物种群动态及与之相关的环境,尽可能协调地应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和多种行政措施,使有害生物种群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摘要:介绍了林木病虫害的类型和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木病虫害的预防措施和综合治理方法,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生和防治 篇8

关键词:同型巴蜗牛,野缨蛞蝓,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1 发生规律

通过多年全面系统观察和不间断的田间调查, 总结出这2种有害动物的发生规律如下。

同型巴蜗牛和野缨蛞蝓均为杂食性动物, 但以取食植物为主, 在白花三叶草草坪上发生为害特别严重, 田间调查严重地段蜗牛密度竟达286头/m 2, 蛞蝓密度竟达429头/m 2。这两种有害动物幼小时在三叶草叶片上仅取食叶肉, 残留表皮或吃成小孔洞;稍大后用齿舌刮食叶面, 造成大的孔洞和缺刻, 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 或将叶柄咬断。

同型巴蜗牛1年繁殖1代, 成贝或幼贝均可蛰伏在植物根部或土壤孔洞中越冬。3月初开始取食, 5~6月和9~10月为交配产卵盛期, 并大量取食。该虫喜阴湿, 雨天昼夜取食, 并在道路和墙壁、树体上到处爬行, 数量大时在居民小区和学校对行人和车辆行驶都有一定影响。在无雨、地面潮湿的情况下昼伏夜出活动, 爬行处留下粘液痕迹。干旱时和冬夏季节常分泌粘液形成腊状膜将壳口封住, 在地面坑洼、裂缝以及安装地下管道的地沟中等隐蔽处不食不动, 渡过不良环境。蜗牛为雌雄同体, 异体受精, 也可自体受精繁殖。一生可产卵多次, 据资料记载, 每头成贝可产卵80~235粒。卵多产于潮湿的表土中或枯叶下, 卵粒圆球形, 聚产成堆, 田间调查每堆有卵10~30多粒。

野缨蛞蝓以成体或幼体在三叶草根部湿土下越冬, 据资料记载, 1a发生1~6代。成体、幼体于5~7月大量活动为害, 入夏后因气温升高而活动减弱。8月中下旬以后气温降低, 又开始大量活动为害。11月下旬进入越冬。该虫喜阴暗, 白天潜伏、隐蔽在近地面植物叶背等遮光处, 下午6时以后出来活动取食, 晚上10~11h达活动高峰, 后半夜活动减弱, 清晨陆续潜伏。阴雨天活动取食最烈。野缨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5~7月大量产卵, 卵多产于湿度较大的土缝里。

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 为了保持三叶草草坪地的绿化效果, 经常进行浇水作业, 土壤潮湿, 三叶草生长茂密, 给蜗牛和蛞蝓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甚至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和炎热的夏季, 这两种有害动物仍可在草坪下层活动、取食和繁殖, 这是造成在城市绿地大发生的原因之一。

调查发现, 凡蜗牛和蛞蝓发生严重的草坪地, 都是在绿化前闲置多年的荒草地或新开发的河滩地。在种植草坪前这两种有害动物的成体、幼体和卵的数量就比较多, 种植草坪时又没有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加之草坪种植后小环境的改善, 使其发生数量剧增。

蜗牛和蛞蝓除在三叶草草坪地发生严重外, 在花卉苗圃、园林树木绿化苗圃、城市公园、城郊棚室蔬菜田发生也很严重。但由于这些圃地都是孤立存在的, 单靠蜗牛和蛞蝓的爬行很难扩散到另一块圃地, 因此, 只要认真坚持搞好2a的防治工作, 就可达到彻底消灭的目的。

2 防治试验

应用6%密达颗粒剂毒饵 (四聚乙醛m etaldehyde, 瑞士龙沙公司产品, 广州农药厂从化市分厂加工分装) 诱杀这两种有害动物的试验, 分别于2005年的5月、9月, 在西安市4处三叶草草坪地进行, 共分667m 2用药量0.3kg、0.5kg、0.8kg三个处理。试验前调查, 蜗牛密度分别为136头/m2、168头/m 2, 蛞蝓密度分别为156头/m 2、187头/m2。根据这两种有害动物的活动规律, 在雨后、地面潮湿时, 趁其猖獗活动前的傍晚, 在草坪中点施密达颗粒剂毒饵, 每点5~10粒, 间隔距离40~50cm。施药后12h、24h调查, 每处理5点取样, 每点取样面积50cm×40cm, 统计样点内的活虫数和死虫数, 计算防治效果。从试验结果知, 6%密达颗粒剂毒饵诱杀同型巴蜗牛效果较差, 低于30%, 在生产中不宜推广应用, 其有效的施药方法和用药量还需进一步探讨。诱杀野缨蛞蝓的效果很好, 次日清晨发现许多野缨蛞蝓口中都含有密达颗粒剂, 据统计防治效果达90%左右, 此法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其亩用药量以0.5kg为宜, 成本较高。

应用碳酸氢铵 (N H4H CO3, 陕西秦岭化肥总厂产品, 含氮量≥17.1%) 溶液杀灭这两种有害动物的试验, 分别于2006年的5月、9月, 在西安市8处三叶草草坪地进行, 共分20倍液、50倍液、80倍液3个处理, 喷药器械为3W ZB-40型三缸柱塞泵, 上海信纳电子有限公司产品。试验前调查, 蜗牛密度分别为104头/m 2、133头/m2、254头/m2、286头/m2, 蛞蝓密度分别为135头/m 2、139头/m2、148头/m2、158头/m2。施药方法亦为在雨后或小雨间隙、地面潮湿时, 趁其猖獗活动前的傍晚, 按0.1hm 2面积的喷液量150kg, 将碳酸氢铵溶液直射喷入草坪底部, 使这两种有害动物的体表能够充分接触到碳酸氢铵溶液。喷施后12h、24h调查, 每处理5点取样, 每点取样面积50cm×40cm, 统计样点内的活虫数和死虫数, 计算防治效果。现场观察, 同型巴蜗牛的中毒过程为:同型巴蜗牛接触到碳酸氢铵溶液, 受刺激后头部立即过度伸长, 体表开始分泌无色粘液。3~5m in头部缩回壳内, 但腹足不能缩 (上接第150页) 回, 仍留在贝壳外, 壳口无法封闭。5~10m in腹足表皮渐变成淡黄色;次日检查, 由于虫体大量失水, 渐皱缩而死亡。野缨蛞蝓的中毒过程为:野缨蛞蝓接触到碳酸氢铵溶液, 受刺激后立即活动剧烈, 头部过度伸长, 体表开始分泌无色粘液。3~5m in虫体卷曲成月牙形。次日检查, 由于大量失水, 虫体皱缩死亡, 无色粘液干缩成透明胶质膜, 将虫体封闭。从试验结果知, 碳酸氢铵20~50倍液防治这两种害虫的效果均在95%以上, 宜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3 综合治理技术

草坪播种前整地时, 按0.1hm 2面积50kg的量施入碳酸氢铵肥料, 使其均匀混合在表土中, 既满足了草坪草苗期对氮素营养的需求, 又可杀灭蜗牛、蛞蝓和地下害虫。

春季草坪草返青前, 用小齿耙耙除枯黄枝叶, 疏松土壤, 促进返青, 同时可恶化这两种有害动物的生活环境, 也可机械损伤一部分蜗牛和蛞蝓。

草坪灌水要适量。5~7月尽量不要对草坪喷灌过多水, 以降低土壤湿度和减少草坪生长量, 创造一个不利于这2种害虫交配产卵和幼体生活的干旱环境条件。

人工捡拾也是防治蜗牛的一种有效办法。由于蜗牛越冬场所比较集中, 多在地面坑洼、裂缝以及安装地下管道的地沟中, 可通过人工捡拾的办法消灭。2006年3月中旬西安天虹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在思源中学建筑物周围共捡拾到的蜗牛超过30kg, 对降低当年虫口基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对于蛞蝓单独发生的草坪地块, 根据其的活动规律, 在雨后、地面潮湿时, 趁其猖獗活动前的傍晚, 按0.1hm2面积0.8kg的量, 在草坪中点施6%密达颗粒剂毒饵, 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但成本较高, 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

在蜗牛、蛞蝓发生地块, 无论虫量大小, 都要进行防治。雨后或小雨间隙、趁地面潮湿、虫体猖獗活动前的傍晚, 按0.1hm2面积的喷液量150kg, 将碳酸氢铵20~50溶液直射喷入草坪底部。若连续应用1~2a, 则可达到根治的目的。此法成本低, 效果快, 无污染, 对植物安全, 且具有一定的肥效, 是一项环保措施, 在城市绿地应首选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德牛, 许文贤, 刘延虹.陕西省陆生贝类动物地理学分析及二新种记述[J].动物分类学报.1995 (4)

[2]徐志华.园林花卉病虫生态图鉴[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3]商鸿生, 王凤葵.草坪病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王久兴, 贺桂欣.茄果类蔬菜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

鸡啄癖病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篇9

1 鸡啄癖病发生的原因

1.1 饲养管理不当

鸡群密度过大, 空气污浊, 温度过高, 鸡舍通风不良, 地面潮湿, 鸡群感到闷热不适, 光照太强, 光照时间不合理, 饲养管理不科学, 强弱、大小鸡混群饲养, 饲喂时间不合适, 饲料和饮水不充足等。

1.2 饲料配置不当

由于饲料配合不当, 日粮中植物性蛋白质含量不足,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少, 食盐不足,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缺乏, 饲料型不合理, 日粮中缺乏沙粒, 颗粒性饲料过多等引发啄癖病。

1.3 疾病

如寄生虫病、肝炎病等引起鸡营养吸收较差, 使鸡发生啄癖病和其他病等。

2 鸡啄癖病的防治措施

2.1 断喙

断喙分2次进行, 第1次是7~10日龄切去上喙, 喙端到鼻孔的1/2, 下喙切1/3;第2次在12周龄左右进行, 上喙切1/2, 下喙切1/3。断喙长度要掌握好, 不应过长或过短, 为防止断喙出血, 可在断喙前2天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K。断喙应在凉爽的天气或鸡舍内进行, 断喙后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2.2 改善饲料配方

粗纤维含量应占2.5%~4%, 食盐应占0.2%~0.5%, 沙粒应占1%~2%, 钙磷比1∶1~1.5∶1。鸡群发生啄癖病时, 在饲料中要加适量的维生素C、多维电解质或益生素等。另外, 饲料中还要加适量的鱼粉、维生素B12、羽毛粉、啄羽啄肛灵等。在实际饲养过程中, 早期生长发育较快的鸡, 应该增加养分的供给量, 以防止养分不足。

2.3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小鸡开始时20~30只/m2, 在平养条件下, 逐渐调整到7~18周龄的育成鸡, 以10只/m2较为适宜, 在笼养情况下可比平养增加20%~30%, 密度不应过大, 否则鸡活动的空间小, 鸡排出粪便和二氧化碳多, 舍内空气污浊, 影响鸡只健康, 也容易出现啄癖病。

2.4 光照的时间和强度要合理

2.4.1 光照时间

现代养鸡通常为23 h光照, 1 h黑暗, 目的是让鸡习惯于黑暗环境下生活, 不至于因为偶然停电而使鸡惊慌, 造成损失。蛋鸡、雏鸡1~3日龄要求23 h光照, 午夜关灯1 h, 从4日龄开始每天减少光照1 h, 如果是密闭式鸡舍, 可一直减到8 h, 开放式鸡舍减到自然光照。育成鸡于141日龄上笼时光照应达12 h, 自上笼之日起每周增加30 min, 在28周龄时光照达16 h, 产蛋鸡才能充分发挥产蛋性能。

2.4.2 光照强度

不论是肉鸡还是蛋鸡, 人工光照要求3 W/m2, 所用灯泡为40 W白炽灯。

2.4.3 光照原则

采用弱光避免强光, 光照不能时长时短, 以免造成光照刺激紊乱, 黑暗时间避免漏光。

2.5 鸡舍要勤打扫、勤消毒、加强通风换气, 做到冬暖夏凉, 通风良好, 清洁卫生。

冬小麦苗期异常苗的发生和防治 篇10

一、疙瘩苗和立针苗

发生原因:播种质量不好。如播量过大、播种时机器行走不均或播前整地不好,易形成疙瘩苗;播种过深、播后镇压时严重压苗,尤其是秸秆粉碎还田的地块,秸秆粉碎的质量不好或土壤明暗大坷垃多,使麦苗出土受阻会形成立针苗。另外,有时为了预防麦苗受冻,施用土杂肥盖苗过厚,春季麦苗起身时也易形成立针苗。立针苗叶片少,麦苗长得细,形不成足够的分蘖。如果是由于播种过深造成的立针苗,扒开土层,可发现地中茎很长,影响麦苗发育。

防治方法:①播前精细整地,一般耕地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应达到耕层上松下实、底墒充足、地面细碎平整、无明显坷垃。②提高播种质量,掌握合适的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厘米,不能过深过浅,且下种要均匀。③掌握适宜的播种量,应根据地力、品种、产量而定,并作好麦种的发芽测定。④对于播种过密、过深形成的疙瘩苗、立针苗,应尽早扒土把多余的麦苗除掉,以充分利用地力、光能,使个体生长健壮。⑤适时浇好小麦封冻水。为了使弱苗转壮,巩固冬前蘖,增加春分蘖,结合浇封冻水追施化肥,一般每667平方米(1亩)施尿素15~20公斤。

二、冻苗

发生原因:浇冬水过晚或封冻浇水,使之不能下渗,在地表形成浮冰盖住麦苗使小麦窒息;冬季降温幅度过大,或在入冬前气温突降,致使麦苗发生生理死亡现象;冬季土壤水分多,下层结冰体积膨大,结冰土层把土壤和根一起抬起来,根被拉断而死亡;早春表土融化,下层仍结冰,叶片开始蒸腾作用,而根系吸不上养分和水分使小苗干枯饥饿。

防治方法:①选择抗冻品种。②适期晚播,适当浅播,且浇足底墒水以培育壮苗。③适时冬灌。④冬季填压。严冬到返青前要压麦2次,压碎坷垃,使土壤细碎紧实,弥和裂缝,有利于消除板结、龟裂,防止土壤漏风,保温保墒,抗寒保苗。⑤盖粪盖土,防寒保苗。冬灌后,在松土的基础上盖土2厘米左右,这样可以稳定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确保小麦带绿越冬。

三、黄苗

发生原因:整地质量不好,明暗坷垃多,土壤悬松,扎根不实,导致麦苗缩心黄叶;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底肥,或种肥施用过多,使种子或幼苗烧伤;墒情不好,播种过深,使小麦苗瘦弱,叶片细长而黄;地力差的麦田播种过早,麦苗过旺,且未施底肥或追肥不及时,麦苗由于缺乏营养而发黄;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发育不好,麦苗瘦弱,叶发白发黄;土壤缺氮、磷肥,尤其是缺磷肥严重时叶黄苗小;地下害虫、根腐病的危害形成黄苗。

从小麦出苗到拔节前,只要发现田块中存在苗弱、苗小、黄叶、黄心、黄蘖等都属于黄苗。

防治方法:①对于因墒情不好或因播种过深形成的黄苗,要用竹耙耙去表土,帮助麦苗出土,或进行清理,使分蘖节盖土变浅,以促进麦苗生长。②对于因土壤过于黏重通气不好形成的黄苗,应及时松土,散墒通气。③对于因缺乏氮、磷肥的土壤,抓紧时间补施速效性的氮、磷肥,以使麦苗尽快转壮。④对于因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种肥过多造成的黄苗,应立即浇水稀释肥效。⑤对于因地下害虫、根腐病造成的黄苗,可采取中耕、搂麦、浇水等技术措施促其转化。若黄苗有继续发展成死苗的可能,要抓紧时间查苗补种,或进行移栽,以防止缺苗断垄。

四、死苗

死苗有死心、死蘖和叶枯死亡。

发生原因:整地质量不好;小麦浇水过多或过少;土壤板结,发生龟裂,致使麦苗断根;冬季灌水过量,造成地面积水而结冰,使根系窒息分蘖死亡;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施肥不均匀烧苗;播种过早,麦苗长势过旺;冬季突遇低温,麦苗受冻严重;病虫危害等以及上述的黄苗、冻苗严重时都会致死。

防治方法:①播前整地,做到地表平整、耕层疏松、秸秆粉碎、底肥均匀、墒情良好。②浇水时防止水量过多,以免小苗窒息。③施用有机肥作底肥时,一定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且撒施均匀,勿留粪底。④播种不宜过早,要适期晚播,以免麦苗长势过旺。⑤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⑥禁止麦田放牧。麦田放牧会造成麦苗受到损伤、根系被拉断而引起死苗,越冬期间保留下来的绿色叶片,返青后即可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春季恢复生长所需养分的主要来源,因此严禁麦田放牧。

五、僵苗和小老苗

僵苗,是指麦苗生长停滞,长期停留在某一个叶龄期,不分蘖、不发根;小老苗,是指麦苗生长到有一定数量的叶片和分蘖后,生长缓慢,叶片短小,分蘖同伸关系遭到破坏。

发生原因:土壤板结、通透性不良、土层薄、土壤肥力差或供肥不足。

防治方法:疏松表土层,破除板结。结合顶凌期间返浆,开沟补施适量磷、钾肥,以加速麦苗生长。

发生和防治 篇11

1 樟树市主要害虫种类调查

每年定期外出调查市街道、药都公园、居民小区、学校等樟树害虫, 掌握它们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 并带到实验室进行饲养, 结合生物显微镜观察, 查找资料确定害虫的种类。目前发现樟树地区樟树主要害虫种类有樟巢螟、樟叶蜂、黑刺粉虱、樟脊冠网蝽、樟蚕蛾、蓑袋蛾、樟青凤蝶、介壳虫等。

2 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的确定

通过室外调查及室内饲养结合的方法, 了解害虫发育历期及周年发生规律;对于防治策略的确定, 主要通过对不同区域防治方法及效果调查, 总结有效的防治措施[2]。另外, 在一些远离居民区, 通过综合防治措施试验, 筛选防治方法, 然后确定最适防治方案。

3 主要害虫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

3.1 樟巢螟

3.1.1 发生特点。

樟巢螟 (Orthaga achatina) 又名樟叶瘤丛螟, 属鳞翅目螟蛾科, 樟巢螟在为害香樟树的同时还为害山苍子 (Litsea cubeba) 、山胡椒 (Lindera glauca) 等樟科植物, 幼虫具有缀叶习性, 在樟树市1年发生2代, 主要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樟树基部土下越冬, 每年4月中、下旬晚间羽化, 晚上11:00到凌晨4:00为交配期, 卵主要产在叶背或2张重叠叶间, 呈鱼鳞状排列, 5月初卵孵化, 1~2龄幼虫常群集啃食叶肉, 3龄幼虫分散为害并常将2或3张叶片缀在一起, 隐匿其中为害, 随着日龄的增加, 缀叶增多形成鸟巢状, 到老龄幼虫即可结长条状茧袋, 最后鸟巢形状呈枯黄色、里面充满虫粪。10月中旬前后即以第2代老熟幼虫结茧越冬[3]。

3.1.2 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10 mm左右, 翅展25 mm左右, 头部淡黄褐色, 触角暗褐色, 前翅基部暗褐色, 内横线斑纹状, 外横线波浪状, 前翅前缘中部有一小黑点, 后翅几乎全为灰黄色。 (2) 卵。扁圆形, 直径0.6 mm左右, 中央有1个红点。 (3) 幼虫。共5龄, 初孵幼虫灰黑色, 2龄后变为棕色。5龄幼虫体长25 mm左右, 头及前胸背板红褐色, 体背中央有1条褐色条带, 两侧各有2条浅褐色线。 (4) 茧。长13 mm, 浅褐色, 长圆形。 (5) 蛹。体长10 mm左右, 呈暗褐色, 腹末有钩刺。

3.1.3 防治策略。

根据当地发生特点, 抓住防治适期。 (1) 结合修剪剪除虫枝, 增强叶片间的空隙, 破坏幼虫缀叶为害的条件。 (2) 人工摘除卵块或虫苞, 根据幼虫结茧越冬习性, 挖茧减少越冬基数;或者根据老熟幼虫下树化蛹习性, 在树干上绑草把诱集化蛹, 然后集中烧毁。 (3) 保护利用天敌, 如蜘蛛、步甲、猎蝽、家禽等, 也可在产卵高峰期或幼虫初孵期, 用100亿以上孢子/g Bt乳剂500倍液, 或80亿个孢子/g白僵菌粉剂300倍液, 或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 或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等喷雾。 (4) 发生极为严重时, 选择无风无雨时进行化学防治, 在5月上旬及8月中旬第1、2代幼虫孵化高峰期前喷施2.5%溴氰菊酯2 000倍液、吡虫啉1 000倍液等进行防治, 但选择化学防治时应考虑周边市民的身心健康。

3.2 樟叶蜂

3.2.1 发生特点。

樟叶蜂 (Mesonura rufonota) 又名樟中索叶蜂, 属膜翅目叶蜂科。樟树地区1年发生1~2代, 每年以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周围1 m内土中结茧越冬, 来年3月下旬到4月上中旬先后化蛹羽化, 卵多产在幼嫩组织内, 因此常见到初孵幼虫聚集枝条顶端为害, 随着日龄增加分散为害, 多从叶缘开始向叶柄取食, 5月上中旬第1代幼虫入土结茧化蛹, 滞育幼虫则直到来年春季活动, 另外一部分一般5月中下旬羽化, 6月初产卵孵化, 6月中下旬到7月初结茧越冬。由于樟叶蜂不耐高温干旱, 该地区6月中下旬及7月为害较轻[4]。

3.2.2 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6~10 mm, 翅展14~20 mm, 雌虫大于雄虫, 触角丝状, 9节, 头部黑色, 中胸背板橘黄色, 中胸背板中央有“X”形凹纹, 腹部蓝黑色, 略带光泽, 足为浅黄色。 (2) 卵。肾形到椭圆形, 有乳白光泽, 尤其喜产于幼嫩叶肉中。 (3) 幼虫。共4龄, 初孵幼虫白色, 头灰色, 老熟幼虫体长17 mm左右, 头变为黑色, 体呈黄绿色, 胸部及1~2腹节背面密生小黑点, 并且体多皱纹, 胸足黑色, 腹足7对, 腹足第6对较小, 足浅绿色。 (4) 蛹。由丝与泥土混合成薄茧, 暗褐色, 离蛹, 蛹黄色至褐色, 体长5~10 mm, 宽约3 mm, 复眼暗褐色。

3.2.3 防治策略。

(1) 根据越冬习性, 7月底对树干基部1 m内翻耕土壤, 减少越冬基数。在为害期 (5月中旬) 挖茧, 减少第2代及越冬虫源。 (2) 幼虫具有群集习性, 并且多集中在叶边缘, 因此易于识别捕杀。 (3) 保护利用蜘蛛、蚂蚁等天敌。 (4) 发生极为严重时, 选择无风无雨时化学防治, 在幼虫为害前期可用植物源杀虫剂闹洋花、雷公藤粉7.5 kg/hm2对水1 125~1 500 kg/hm2喷雾, 或0.3%印楝素乳油1 000~2 000倍液, 或0.5%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等进行喷雾;也可利用5月上旬及6月中下旬幼虫落地结茧化蛹或越冬习性, 在树干基部周围施用农药防治, 但选择化学防治时应考虑周边市民安全。

3.3 黑刺粉虱

3.3.1 发生特点。

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又名橘刺粉虱, 属同翅目粉虱科, 可为害柑橘、樟树等园林植物[5]。在樟树市1年发生4代, 若虫共4龄, 主要以2~3龄若虫在叶片背面越冬, 每年3月下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 并产卵, 卵多产在荫蔽叶片的背面, 初孵若虫有足可以爬动, 主要在卵壳附近取食并寻找适宜定居位点, 一般只局限在同一叶片, 经过约15 min即可找到适宜取食和定居位点, 然后足便退化, 行固定生活, 其主要靠刺吸汁液, 造成叶片产生很多黄化斑点, 在生长郁闭的环境中还可诱发煤污病。由于发生世代较多, 因此存在世代重叠现象, 各代若虫盛发期在4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翌年3月。

3.3.2 形态特征。

(1) 成虫。体长0.9~1.5 mm, 体桔黄色, 翅面覆有一薄层白粉, 复眼蚕豆形, 玫红色, 触角丝状。前翅为紫色到褐色, 前翅近前缘有3个不规则白斑, 近后缘有4个不规则白斑, 后翅浅紫色, 较小。 (2) 卵。长0.2~0.3 mm, 宽0.10~0.15 mm, 新月形, 初产时黄白色, 逐渐变为褐色。 (3) 若虫。共4龄, 初孵黄白色, 体背有6根浅色刺毛, 颜色逐渐加深, 体周有不很明显的白蜡圈, 2龄深黄色, 体背具9对刺毛, 体周有明显白蜡圈;3龄体长约7 mm, 黑色, 体背具刺毛14对, 体周有明显白蜡圈;4龄又称拟蛹期, 拟蛹壳椭圆形, 长约9 mm, 深黑色带有光泽, 蛹壳边缘锯齿状, 周缘具较宽白蜡圈, 胸部具9对长刺, 腹部10对长刺, 两侧边缘10~11对长刺。

3.3.3 防治策略。

由于黑刺粉虱世代重叠, 所以防治第1代幼虫, 尤其是1、2龄若虫较为关键。具体措施为: (1) 结合修剪, 剪除虫叶, 并增强樟树通风透光性, 及时清理落叶, 集中烧毁, 减少虫口基数, 此外成虫盛发期可用黄板诱杀成虫。 (2) 保护利用瓢虫、草蛉、寄生蜂等天敌。 (3) 发生极为严重时, 选择无风无雨时, 在成虫迁飞时及各代1~2龄若虫盛发期喷药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 或2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 或90%敌百虫乳油600倍液等喷雾, 注意成虫具有迁移性, 因此应统一施药, 若虫又多集中在幼嫩、荫蔽部位, 施药时要在这些部位有所侧重, 但选择化学防治时应考虑周边市民安全。

4 结语

该文明确了樟树市樟树常见害虫种类, 掌握了主要害虫种类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及防治策略。经调查, 严重危害的是樟巢螟、樟叶蜂、黑刺粉虱。防治策略应以维护生态环境及市民安全为前提, 充分发挥园林技术措施、物理措施及生物措施的作用, 必要时选用化学防治, 但是应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并尽量选择低毒药剂。

参考文献

[1]王婷婷, 董嘉莹.樟树文化内涵探讨[J].中国城市林业, 2013, 11 (4) :58-60.

[2]曾晓华.樟树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J].农资科技, 2003 (1) :15-16.

[3]戴传良.香樟樟巢螟的危害及其防治[J].江苏绿化, 2003 (6) :38.

[4]迟德富, 严善春.城市绿地植物虫害及其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上一篇:赠与撤销下一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