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烂秧的发生及防治(共4篇)
水稻烂秧的发生及防治 篇1
水稻烂秧为烂种、烂芽和死苗的统称。扎根以前, 幼芽跷脚, 黑头黑根, 以至腐烂死亡, 称烂芽;播种后种子不发芽而逐渐发黑腐烂称烂种;幼苗在2~3叶时死亡称死苗。
1 水稻烂秧的种类
1.1 生理性烂秧
水稻遇低温阴雨, 或冷后暴晴, 水分供不应求时呈现急性的青枯, 或长期低温, 根系吸收能力差, 造成黄枯。比较常见的类型有淤籽、露籽、硗脚、倒芽、钓鱼钩和黑根。
1.2 传染性烂秧
开始时零星发生, 以后迅速向四周蔓延, 严重时出现整片稻秧死亡。按照症状不同, 传染性烂秧可分为青枯型和黄枯型。 (1) 青枯型。死苗病株最初叶尖停止吐水, 继而心叶突然萎蔫, 卷成筒状, 随后下部叶片很快失水萎蔫卷筒, 直至全株呈污绿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 根毛稀少。 (2) 黄枯型。引起水稻烂秧, 死苗从下部叶片开始, 由叶尖向叶基逐渐变黄, 向上部叶片蔓延至心叶, 最后植株基部变褐软化, 直至全株呈黄褐色而枯死;病株根系呈暗色, 根毛稀少, 根易拔起。
2 水稻烂秧的病原
病原可以分为2类, 一类为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稻德氏霉等半知菌亚门真菌;另一类是层出绵霉、稻腐霉等鞭毛菌亚门真菌。造成立枯和绵腐的病原真菌, 均属土壤真菌。能在土壤中长期营腐生生活。镰刀菌多以菌丝和厚坦孢子在多种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 借气流传播。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寄主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靠菌丝在幼苗间蔓延传播。腐霉菌则普遍存在, 以菌丝或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条件适宜时产生游动孢子囊, 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水稻绵腐菌、腐霉菌寄主性弱, 只在稻种有伤口, 如种子破损、催芽热伤及冻害情况下, 病菌才能侵入种子或幼苗, 后孢子随水流扩散传播, 遇有寒潮可造成毁灭性损失。
3 水稻烂秧的发病原因
3.1 环境因素
不良的外界条件常能诱发病菌侵染, 发生传染性死苗类烂秧。如2~3叶时遇低温阴雨, 秧苗活力削弱, 多种病菌会乘机侵害根系, 影响根系吸收能力;在冷后暴晴, 温差过大时, 病苗水分供不应求, 导致急性青枯;如果较长时间持续低温, 则病苗会出现营养物质供不应求, 使叶片逐渐退绿而呈慢性黄枯。如遇低温袭击, 或冷后暴晴则加快秧苗死亡。
3.2 栽培因素
有机肥未腐熟有利于发病。烂种多由贮藏期受潮、浸种不透、换水不勤、催芽温度过高或长时间低温引起。烂芽多因秧田水深缺氧或暴热、高温烫芽等引发。青、黄苗枯是由于在3叶左右缺水而造成的。
4 防治方法
4.1 农业防治
一是因地制宜采用旱育秧稀植技术, 或采用薄膜覆盖, 或温室蒸气育秧。若采用露地育秧, 应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加以改进。二是秧田位置应选择肥力中等、避风向阳、排灌方便而地势较高的平整田块。三是种谷要纯、净、健壮, 成熟度高。浸种前晒种1~2 d, 降低种子含水量。四是确定播种适期、播种量和秧龄。五是芽期保持畦面湿润, 不能过早上水, 以保证扎根的需氧和防止芽鞘徒长。在有暴风雨、冰雹或霜冻时, 短时间灌水护芽。自1叶1心期始适当建立水层, 至2、3叶期, 可相应加深水层, 但不可淹顶[1,2]。六是秧田施足基肥, 追肥应少量多次, 提高磷钾肥的比例。
4.2 药剂防治
绿亨1号用于旱育秧、水育秧和塑料软盘育秧土壤的消毒, 是防治烂秧的最佳药剂。首先将秧田平整好, 播种后用绿亨1号1.0~1.5 g/m2或绿亨1号0.5 g/m2加绿亨2号3~4 g/m2, 与过筛的湿润细土10~20 kg充分掺匀, 均匀撒于播种后的秧田成育秧盘上作盖土。对老秧田或灌溉污水的秧田, 宜在发病前期用绿亨2号对水800~1 000倍液喷雾, 同时可兼治及预防水稻苗叶瘟、水稻纹枯病、水稻恶苗病的发生和流行。
对由绵腐病及水生藻类为主引起的烂秧发现中心病株后, 首选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 或65%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对立枯菌、绵腐菌混合侵染引起的烂秧, 首选40%灭枯散可溶性粉剂。使用时可在播种前拌入床土, 也可在稻苗1叶1心期浇。治疗时, 可在发病初期浇施, 先用少量清水把药剂和成糊状, 再全部溶入110 kg水中, 用喷壶浇即可。此外, 也可喷3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 或广灭灵水剂500~1 000倍液, 喷药时应保持薄水层。也可在进水口用纱布袋装入90%以上的硫酸铜100~200 g, 随水流灌入秧田。绵腐病严重时, 秧田应换清水2~3次后再施药[3,4]。
参考文献
[1]邓蓉安.水稻烂秧原因及防治对策[J].汉中科技, 2011 (1) :24-25.
[2]张先平, 王胜宝, 邓根生, 等.2010年汉中市水稻烂秧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J].陕西农业科学, 2010 (4) :49-50.
[3]王秀兰.水稻烂秧的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 2010 (6) :25.
[4]安艳丽.水稻烂秧原因及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 2010 (6) :73.
水稻烂秧的发生及防治 篇2
水稻恶苗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水稻恶苗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近几年有回升趋势.此病不但危害秧苗也危及大田. 1 发病症状 秧田期发病,秧苗纤细瘦高,要比正常苗高1/3左右,植株淡绿色,叶片比正常苗略窄,根稀少且发育差.
作 者:毛子文 作者单位:云南省永胜县程海镇农技站,674202 刊 名:现代农村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CUN KEJI 年,卷(期):2009 “”(22) 分类号:S4 关键词:水稻烂秧的防治措施 篇3
一、烂秧的发生原因分析
烂秧主要有烂种、烂芽、死苗三类。出苗见青前烂掉的属烂种、烂芽, 出苗见青后烂掉的属死苗。烂秧可分为生理性烂秧和传染性烂秧两大类。生理性烂秧主要是种谷和秧田管理措施失误或不良气候所致。传染性烂秧是由病菌侵染引起的病害造成。
1、生理性烂秧
(1) 烂种:指播种后, 种谷不发芽就腐烂。一是种子成熟期间气候不好, 收获后又没有及时晒干, 以及贮藏过程管理不善、条件不良等造成种子变质, 或在夏季高温期间在水泥场上晒种, 烫伤种胚, 种子在催芽前就丧失了发芽能力。二种谷未浸透, 影响发芽。三是在催芽过程中, 温度过高, 种堆发烫, 水分又太多, 种堆发酸发粘, 影响发芽。四播种后“落泥”不能发芽而腐烂。这些失去生命力的种子播在土壤中就产生了烂种。
(2) 烂芽:包括芽干、烂根、烂芽三种。一是有发芽能力的种子, 播种时秧畦不平, 秧板过硬, 没有做到泥浆落谷, 幼根不能入泥, 播种后长期淹水缺氧, 使芽鞘徒长, 扎根不良, 造成翻根倒芽产生腐烂。二是人畜粪尿或其他有机质肥料作基肥施用不当, 分解发酵, 畦面产生有毒物质, 毒害芽谷, 使种根发黑和幼芽枯焦腐烂。三是秧板泥浆太稀或压种太重, 使种芽深陷于泥浆中, 通气不良, 窒息而死, 烂于泥中。四是高温季节播种后, 畦面积水, 水温过高, 烫死根芽, 引起腐烂。五播种后, 遇低温阴雨天气, 习惯采取深水保温护苗, 天气转晴, 又采取一次急排水抢晴晒秧, 由于气温急增, 秧板, 种芽水分蒸发极快, 而幼根吸水很弱, 根、芽失水所造成。五是长期淹水, 种芽长期缺氧, 加上低温侵袭, 生理机能减弱, 抵抗力降低。
(3) 死苗:分急性青枯, 慢性黄枯死苗两种。一是早春育秧期间, 秧苗长到二、三叶期时, 因抗逆力减弱, 长期遇低温阴雨就使秧苗新陈代谢受阻, 根系活力下降。当寒流过后, 天气转晴, 太阳出来后, 气温急剧上升, 空气湿度降低, 叶面蒸腾作用显著加强, 而此时的秧苗根系吸水能力还很弱, 体内水分供不应求, 失去平衡, 叶片失去卷缩, 造成“青枯死苗”, 植株转黄腐烂。二是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土壤过酸过碱, 产生有毒物质, 使秧根中毒发黑而产生死苗。另外化肥、农药施用不当, 浓度过高, 施用不均匀等, 造成秧苗呈黄色枯斑, 严重时则整株死亡。
2、传染性烂秧
(1) 绵腐病烂秧:绵腐病病害多发生于育秧前期, 秧板不平, 低洼积水, 低温阴雨, 深水灌溉, 秧苗呼吸受阻, 缺氧窒息, 营养失调所致。发病时先在幼苗基部长出白色绵毛状物, 以后再变成土黄色, 病害开始是零星发生的, 如未及时防治, 便迅速向四周蔓延而成片腐烂死苗。
(2) 立枯病烂秧:这种病害多发生在早春低温期间秧田中, 秧苗早期受害, 可出现烂芽、根腐等症状, 而在苗高3.3~6.6厘米时, 最易发病。初期茎叶凋萎, 心叶卷曲呈针状, 叶片呈灰绿色而后变黄、干枯、软化腐烂, 用手拔苗, 极易从茎基部拔断。
(3) 苗稻瘟病烂秧:由稻瘟病菌感染引起。三叶期前发病的, 一般在芽和芽鞘上先出现水渍状斑点, 以后病苗基部变成黑褐色, 上部呈黄褐色而枯死, 大多数连根腐烂。三叶期后发病的, 叶片上出现纺锤形病斑或密布不规则的小斑点, 呈灰绿或褐色, 气候潮湿时灰霉状物出现, 严重时可使秧苗成片枯死。
二、防治烂秧措施
1、改进育秧方式:
因地制宜地采用旱育秧稀植枝术或采用薄膜覆盖育秧, 露地育秧应在湿润育秧基础上加以改进。
2、秧田应选在背风向阳、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地势
较高的平整田块, 秧畦要干耕、干做、水耥, 提倡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
3、精选种子:选成熟度好、纯度高且干净的种子, 浸种前晒种。
4、抓好浸种催芽关:
浸种要浸透, 以胚部膨大突起, 谷壳呈半透明状, 但不能浸种过长。催芽要做到高温 (36~38℃) 露白、适温 (28~32℃) 催根、淋水长芽、低温炼苗。
5、提高播种质量:
根据品种特性, 确定播期、播种量和苗龄。根据天气预报要在播种后至少能有3~5个15℃以上的晴暖天气, 且播种当天平均气温要稳定通过12℃以上才行。播种以谷陷半粒为宜, 播后撒灰, 保温保湿有利于扎根立芽。
6、加强水肥管理:
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 保持畦面湿润, 不能过早上水, 遇霜冻时灌水护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 2~3叶期灌水以减小温差, 保温防冻。寒潮来临要灌“拦腰水”护苗, 冷空气过后转为正常管理, 采用薄膜育苗的于上午8~9时要揭膜放风, 放风前先上薄皮水, 防止温湿度剧变。发现死苗的秧田每天灌一次“跑马水”, 并排出。小水勤灌, 冲淡毒物。施肥要掌握基肥稳、追肥少而多次, 先量少后量大, 提高磷钾比例。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 可用清粪水或硫酸铵掺水洒施, 二叶展开后, 早施“断奶肥”。秧苗生长慢, 叶色黄, 遇连阴雨天, 更要注意施肥。盐碱化秧田要灌大水冲洗芽尖和畦内盐霜, 排除下渗盐碱。科学管水调温调气。秧田在发生烂种烂芽时, 要排干秧田积水, 促进根系及土壤通气, 抑制种芽继续腐烂, 使未扎根的迅速扎根立针。如果秧根裸露, 要及时加盖火烧土, 促进扎根。当烂种烂芽较严重, 畦面出现大量“锈水”时, 应先灌水洗秧, 解除毒质, 然后再彻底排水, 盖灰, 促进恢复生长。地膜保温育秧, 如果长期阴雨低温, 膜内通气不良, 绵腐病蔓延, 发生烂秧, 要待天气稍暖时, 适当揭膜, 促进通气, 并及时施药防治。如因晴天膜内温度过高, 出现卷叶烧苗, 应立即灌水, 并揭开畦两端地膜降温。但要切忌突然全部揭膜, 以免造成水分失调, 加重死苗。如果晴天是中午秧畦地膜突然被风掀开, 发生大量卷叶时, 应立即灌水盖膜, 待下午恢复正常时, 再逐步揭膜炼苗。
7、药剂防治:
(1) 防治水稻旱育秧立枯病。使用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一移栽灵混剂。用法:按旱育秧常规方法整地做苗床, 床土不需调酸或消毒。把移栽灵混剂溶在适量的水中, 一般每平方米水稻苗床用药1~2m1, 加水3kg即可。采用秧盘育秧, 每盘 (60X30cm) 用0.2~0.5m1移栽灵混剂, 每盘加水0.5kg, 使用时可把底肥一起溶在水中, 搅拌均匀。把上述溶有肥料和移栽灵混剂的水均匀浇在床土上, 然后播上种子并盖土。以后的管理同常规方法。抛秧盘因为土量小, 用量可减半。
(2) 15%立枯灵液剂, 每盘用0.9g对水1L喷洒, 水稻秧苗一叶一心期可喷500倍液。
(3) 防治烂秧。
(a) 由绵腐病及水生藻类为主引起的烂秧: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水稻烂秧的发生及防治 篇4
寒地水稻苗期青枯病发生与防治初探
水稻苗期青枯病属生理性病害.该病发病迅速,往往在1~2天内由点到片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发生原因主要是气候因素,苗床低洼水分大温度低,根系发育不良,盐碱危害,通风晚通风量小等.防治方法重点在于预防,在培育壮秧上下工夫.
作 者:王** 卢永丰 王国会 王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庆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庆安,152400 刊 名: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英文刊名:CHINESE COUNTRYSIDE WELL-OFF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S4 关键词:水稻 青枯病 生理性 预防【水稻烂秧的发生及防治】推荐阅读:
水稻病害的发生与防治10-16
水稻倒伏的原因与防治论文07-19
水稻二化螟的有效防治10-28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方法10-18
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方法07-31
水稻常见病虫防治06-08
水稻立枯病防治10-18
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06-10
水稻生理性病害防治06-22
水稻害虫综合防治法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