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和防治

2024-07-02

危害和防治(共12篇)

危害和防治 篇1

棘豆属主要是分布在北温带, 在世界范围内大约350种。根据相关的统计显示, 我国的棘豆大约存在80种, 大多数是多年生半灌木或者是草本。单数的棘豆是羽状复叶, 总状的是花絮密集成为头状或者是花序呈现穗状;花冠主要有黄色、白色或者紫色等;荚果膨胀, 2室或者是1室, 龙骨瓣端有喙。棘豆属植物的分布相对比较广泛, 在我国主要是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棘豆属大致分成两类, 一类是有毒种类, 另一类是优良牧草。在我国能引发家畜中毒的是黄花棘豆、小花棘豆、急弯棘豆、甘肃棘豆等。棘豆在我国的分布面积达到400万hm2, 生长密集的地区就达到30万hm2, 某些地区的覆盖面积甚至高达90%, 强度分布超过了250万株/m2。棘豆对马的危害最大, 其次为羊与牛。多种棘豆容易让家畜中毒, 甚至有明显的症状, 称为“疯草病”。

1 棘豆毒草的危害

1.1 家畜采食易中毒, 影响繁殖

家畜在采食棘豆后, 就会在体内出现积累性慢性中毒, 到草枯萎后才发现家畜会出现中毒情况, 但是也有的家畜会在冬天的中毒症状比较明显。不同类型的家畜具体中毒症状是不一样的, 马在采食后表现出先增膘, 之后才慢慢消瘦, 然后出现中枢神经中毒的情况, 比如步态失调、肌肉僵直, 走路时视神经障碍、四肢僵直。羊在采食后病程比较长, 主要是走路不灵活、四肢划动呈现游泳状、严重的不能站立、渐渐倒地。

怀孕之后的母畜在怀孕之后, 采食棘豆容易出现难产、流产或者是生产出的幼崽弱胎、畸形、发育不良等。

1.2 导致草场退化

棘豆的繁殖能力非常强, 在蔓延孽生之后对好的牧草会产生直接性的影响, 进而抑制牧草的发育生长, 让草场的优质牧草产量大大降低, 草场质量不断下降, 出现草地退化的情况, 生态系统出现恶性循环。比如中等黄花棘豆, 大株在700~1500个以上结荚, 每一个单荚粒在4~8粒左右。从这里可以发现, 1株黄花棘豆可以繁殖的种子就能达到好几百粒,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在荚裂前进行清除的话, 要么落入到地下的土壤内, 或者是风传播、家畜放牧传播后, 其分布的半径就会扩大, 形成蔓延的趋势。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当棘豆生长高密度的地区就会出现生态恶化, 牧民治好将牧场弃之不用, 长期下去就会出现草场大面积退化。

1.3 牧草生长受到影响

棘豆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 叶面积大, 生长非常快, 和优质牧草争夺生存空间, 进而抑制优质牧草的生长, 导致天然草地植物群落逐渐失去优势, 导致生产能力降低, 毒草大量繁殖。天然草地退化加剧, 单位面积草地经济价值逐渐降低。

2 棘豆毒草的防治途径

2.1 人工清除

如果棘豆毒草出现在面积比较小的草地上的话, 可以采用人工清除, 采用工具挖根、手工拔草等方式来清除棘豆毒草。并且根据清除的情况来补充一些优良的牧草, 逐渐增加这一地区的优质牧草占到的比例, 实现适度放牧。推动牧草生长的目的, 进而更好的保护草地。

2.2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指的是采用化学除草剂来清除棘豆毒草的方式。一般来讲, 化学除草剂具有效果好、效能高、增产明显的特点, 进而实现有效清除棘豆毒草的目标。当前的化学防治方法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 草甘磷。这种除草剂为内吸灭性除草剂, 喷洒浓度控制在0.3%, 防治的最佳时期是在棘豆毒草盛花期, 药物经过棘豆叶面吸收之后, 再传到到植株的每一个部分, 大约7d之后叶面出现枯黄, 根部开始腐烂, 在25d左右就会出现棘豆整株死亡, 地面上的部分开始逐渐干枯, 根部最终完全腐烂, 清除效果达95%以上。第二, “灭棘豆”。这一类型的除草剂重点是对黄花棘豆清除率在92%左右, 但是对莎草科、禾本科以及株芽蓼等类型的牧草不会产生危害。实际上, “灭棘豆”是将氨甲嘧磺隆、2, 4-D丁酯等为母液, 然后再添加稳定剂、活性剂, 喷洒的时候不需要加水, 直接喷洒药物原液就可以, 用量比较少, 但是起效非常快。

3 棘豆中毒的治疗

棘豆中毒属于慢性中毒, 在家畜采食之后, 如果能在毒性发作以前, 应该及时发现, 并且进行快速隔离, 防止出现再次食用, 家畜本身的排毒能力可以进行自行排毒, 在大约1个月后受损的组织器官逐渐恢复。如果发现比较晚的话, 家畜出现中毒的情况, 需要进行隔离饲养, 除了喂食青草外, 还应该给予补充一定清水, 之后再灌服治疗药剂。可以用200g甘草与500g绿豆经过水煮之后, 每天给中毒牲畜每天灌服2次, 控制在50~70m L/次。另外, 还可以每天注射50m维生素E与硒10mg混合后液2m L, 连续治疗14d, 对公家畜的睾丸受伤的组织逐渐恢复, 并且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 结语

总之, 棘豆的危害非常严重, 但是只要是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固土防沙等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关键词:豆毒草,危害,防治,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新磊, 等.疯草及毒性成分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1 (03) .

[2]李泉, 等.棘豆的毒性、危害及防治[J].草业科学.2009 (04) .

[3]王晓宇, 等.内蒙古棘豆属有毒植物及其对家畜的危害[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7 (04) .

危害和防治 篇2

为进一步加强我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促进矿井绿色清洁发展,依法保护职工身心健康及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经职业危害防治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工作会议研究,特制定本计划。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目的

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是研究和评价生产劳动过程中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高改善劳动条件的措施,积极控制和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了搞好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促进本公司的和谐发展,使生产作业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要求,保护职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危害防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的规定,制定本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目标

1、降低职业病的发生;

2、职业危害因素达标率99%以上;

3、职工个人防护用品配备率100%;

4、职工教育培训覆盖率100%;

5、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100%;

6、职业病查体率100%;

7、职业危害监测覆盖率100%;

8、职业病人治疗、疗养率100%,妥善安置率100%;

9、工伤保险覆盖率100%,劳动合同签定率100%。

三、职业病危害防治实施计划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2、完善制度,落实责任。

3、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4、完善井下设施,保证硬件到位。

5、做好评价及申报工作。

6、做好体检及相关档案保存工作。

四、职业病危害防治实施方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以公司主要领导为组长,安检、调度、疾控中心、生产、技术、地测、企管、人力资源、、财务、后勤、培训、供应、工会、党群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煤矿职业危害防治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管理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履行工作职责,齐抓共管,确保职业危害及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到位。设立职业危害防治办公室,配备1-4名专兼职职防人员,在上级单位及公司领导小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及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

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用人单位(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的规定,制定由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和岗位各负其责的责任体系和责任保证制度。

(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社会保险

按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如实上报本单位的人数、工资总额、缴费情况以及财务会计帐册等有关情况,按时缴纳工伤社会保险金,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工伤社会保险工作,使在本公司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工伤、职业病防治以及因此而死亡,造成劳动者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时,劳动者或其家属能够从社会得到必要的物质补偿和服务的社会保障,保证劳动者或其家属的基本生活,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治和康复服务等。

(四)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五条的规定积极做好工作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使工作场所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5)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五)职业病危害防治项目的申报

建立在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基础上,即根据《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规定的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的种类进行申报,按照《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的规定,填报好各种申报表。

(六)本单位的建设项目(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引进项目)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危害防治危害预评价报告并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

(七)完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

(1)落实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2)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内容有:全公司职工人数、男女职工人数、从事接触职业危害防治危害因素作业的男女人数、患各种职业病危害人数;全公司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数、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数、各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点的浓度或强度及评价;各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备的名称、数量、运行状况、防护效果及对存在问题的治理;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发放数量、是否有职业卫生检验报告书、实际配带情况等)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内容有: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危害接触史;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职业危害防治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

(3)做好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公司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及检测评价(定期检测、评价必须由取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工作。

(4)制定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包括救援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应急措施、人员撤离路线和疏散方法、财产保护对策、事故报告途径和方式、预警设施、应急防护用品及使用指南、医疗救护等内容),并按规定进行演练。

(八)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制度,使本公司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严格按规范管理,使其制度化(依据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内容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九)定期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

根据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报告办法》的规定,报告办法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1)急性职业病报告:

①企业及其新安县疾控中心接诊的急性职业病在24小时之内向患者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②凡有死亡或同时发生三名以上急性职业中毒以及发生一名职业性炭疽,企业及其新安县疾控中心立即电话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卫生监督机构。

(2)非急性职业病报告:

①企业及其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没有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综合医院在发现或怀疑为职业危害防治的患者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②对发现或怀疑为职业病的非急性职业病或急性职业病紧急救治后的患者应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及时转诊到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并按规定报告。及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③对确认的非急性职业病患者如尘肺和其他慢性职业病,应及时按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程序逐级上报。各级负责职病报告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必须树立法制观念,不得虚报、漏报、拒报、迟报、伪报和篡改。

(十)职业病危害公告告知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及报警装置。

(1)在产生职业危害的场所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2)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3)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十一)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

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告知的内容包括:

(1)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

(2)提供的职业危害防治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危害防治防护用品;

(3)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4)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育;

(5)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和防护措施。

(十二)职业卫生培训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培训对象包括: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职业卫生培训的方式有:对员工进行的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其内容分别是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卫生标准;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目的是普及职业卫生知识。

(十三)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和发放管理 严格执行《煤矿职业安全卫生个体防护用品配备标准(AQ1051)规定,为职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

危害和防治 篇3

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防治工作相对滞后,存在着“三低”现象:①知晓率低,只有3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部分人只是偶然测量时才发现。②服药率低,只有17.1%的高血压患者按照医生的正确指导在服药,不少病人则吃吃停停,自觉不舒服就吃药,症状消失就停药,殊不知,这种不正规的治疗有害无益,贻误终身。③控制率更低,只有4.1%的患者得到满意的控制,血压降至理想水平。绝大部分的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治疗,以致造成严重的并发症,使致残率和死亡率在近30年来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持续上升。

美国在70年代初,成立了美国高血压教育规划协调委员会,经20年来的不懈的努力,成功地提高了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大约有3000万美国人接受了药物治疗,即使是这样,对高血压的晓知率也只达到84%,服药率为73%,控制率也只有21%,还有1/4的人有高血压而自己不知道,还有1/3的人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而没有服药,还有接近4/5的患者血压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可见,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有很多艰巨的工作要做。

高血压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但高血压是可以防治的,特别是早期治疗,是十分重要的。有报道,舒张压每下降5~6mmHg,中风的发生率可下降42%,冠心病的发生率可减少20%~26%;日本学者报道,收缩压每下降1mmHg,死亡率可下降1%。可见,高血压防治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由于高血压对人类的危害特别大,所以,在国内和国际范围内都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研究。近年来,无论在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很多新的进展,新的认识。因此,了解和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对自我保健、正确治疗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高血压患者应重视下列几个问题。

一、非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1饮食:合理的饮食具有治疗意义。①强调限制食用脂肪、肥肉、肉皮、内脏,并少吃油煎食品,而瘦肉、去皮的鸡鸭、淡水鱼为日常生活所需,每天1只鸡蛋、半磅牛奶是允许的,并鼓励多吃蔬菜、水果、高纤维素的食物。②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人对盐敏感,可使血压进一步增高,影响药物疗效,每天以5~6克为宜。③钾摄入不足,可使血压增高,水果中香蕉、葡萄、西瓜、柑桔、菠萝、桃子等,含钾量均高,有利于降压。

2戒烟限酒:①每天吸1支烟都会升高血压,并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削弱药物对重要器官的保护作用。②过量饮酒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往往使降压治疗失败,对脑中风的危害特大,嗜酒者应限止酒精在30毫升以内。当然,这并不是鼓励患者喝酒,作为高血压患者,能不喝则尽可能不喝。

3体育锻炼: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酌情每天30~45分钟的慢跑、快步行走、散步、打太极拳、跳舞等,可达到减轻体重,调节情绪,健康身心,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不宜短时间大运动量。

4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饱餐后静坐工作,生活要有规律,应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激动。不宜熬夜,应劳逸结合,要有充足的睡眠。

二、药物治疗,保护心、脑和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1高血压患者应该接受心血管专科医生的正确指导,进行正规治疗,正确理解高血压的治疗不是单纯地降压,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免受损害。有的药物可以降压,但是,能否保护心、脑、肾,尚须求证,因为,有的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脑溢血或心脏扩大或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仍然较高,这就很有必要听取专科医生的有关建议。

2高血压是一个有遗传倾向的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身服药。世界卫生组织强调指出,抗高血压治疗应无限期持续,这是一个准则。如停止治疗,其血压水平早晚会回到治疗前的水平,但血压稳定地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后,可以试探减量,不宜突然停药,除非有特殊症状发生,最好不要单纯凭1~2次血压的升降,而自行停药或增减剂量,需重复检测,并应取得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看看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和剂量,在调整期间,仍需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3降压药物有五大类,应由医师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来作出选择,各类药物都有它的优缺点。利尿降压药和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药物,但有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痛风的患者就不合适;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效果较好,但短效的心痛定不适用于伴有心衰和糖尿病患者,而且可增加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增加心肌梗死病人的死亡率,而长效制剂则可用于伴有心绞痛、肾功能不全和脑血管病变的病人,并有保护血管的功能;转换酶抑制剂有咳嗽的弊端,但在改善心衰方面,卓有成效;α受体阻滞剂有体位性低血压的缺点,但它对伴有高脂血症、前列腺肥大和胰岛素抵抗者有利;利血平降压效果好,但可导致忧郁、鼻塞、消化道出血和钠潴留。为了尽可能使用药更为合理,可定期和医生交流,向医生咨询。总的来说,衡量药物的有效性,应着眼于是否能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4药物治疗对多数患者而言,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反应,逐渐增加剂量,理想的剂型是每天1次,24小时有效,在24小时末,仍有一半的效应。优选长效制剂不但服药简便,更重要的是能平稳地控制血压,因为,心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短暂心肌缺血和脑卒中,清晨发生率高,这与清晨血压急骤升高密切有关,遏止早晨醒后血压的骤然升高,防止猝死、中风和心脏病的突然发作,这是长效药物的优越性。

5药物发挥作用有一定的起效时间、高峰时间、维持时间。一般短效药物,如心痛定,起效快、高峰早,维持时间短,故副作用明显。长效药物,起效慢,维持时间长,多数药物,要取得稳定的血液浓度,一般要5~7天,甚至1~2周,这就提示我们,每用一种药物至少需观察1周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不能三天二头换药,一般情况下,1~2个月血压仍未控制时,再增加剂量,或调整用药。一种药物选用之后,常需数月才能使血压得到充分控制。由于高血压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必须客观评价每一种药物。

最新高血压的标准

目前认为,140~159/90~99mmHg属于高血压一期,160~179/100~109mmHg属于高血压二期,≥180/110mmHg属于高血压三期,而最佳的血压定为<120/80mmHg,正常血压为<130/85mmHg,130~139/85~89mmHg则为正常高限。这就不同于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以往所采用的≥160/95mmHg为高血压标准。接受这个新的标准,对指导高血压的治疗是有帮助的,亦就是说,凡≥140/90mmHg者均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应把血压降至<140/90mmHg,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最佳的降压目标

动物免疫应激反应的危害和防治 篇4

1 免疫应激反应的分期

免疫应激属于非损伤性应激原, 在免疫应激条件下, 机体在产生免疫应答的同时, 机体本身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其作用机理分3个阶段:

1.1 警觉期 (动员阶段)

此阶段是动物识别应激源并迅速反应的应战或抵抗活动。以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兴奋为主, 伴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增多。如应激原持续存在, 机体自身的防御能力降低, 有可能发生休克, 甚至死亡。但本期持续时间较短, 大多数动物很快会度过。

1.2 抵抗期

在此期间机体对应激原已获得最大适应,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为主的反应逐渐消失, 代之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适应反应。机体代谢率升高, 炎症、免疫反应减弱, 胸腺、淋巴结可见缩小。如机体适应能力良好, 则代谢开始加强, 进入恢复期。反之, 则进入衰竭期。

1.3 衰减期

如果应激原持续作用, 前一时期所产生的抵抗力和适应性最后耗竭, 动物对各种刺激的抵抗力下降。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 表现为肾上腺皮质类脂颗粒显著减少, 或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

2 免疫应激反应的症状

2.1 一般反应出现体温升高, 食欲不佳、呕吐、口鼻流涎、精神萎靡、行动迟缓, 其症状较轻。

2.2 严重反应

根据反应出现的症状分为4个类型: (1) 全身反应。在一定时间内, 体温升高1~2℃, 病畜精神委顿, 食欲废绝, 常卧于舍内, 不治疗会导致死亡。 (2) 局部反应型。免疫注射部位局部肿胀, 出现红、热、痛, 患畜活动不便。肿胀部位吸收比较慢, 时间稍长了会形成脓包, 最后形成结节。 (3) 流产型。从阴道内排出血液及正在发育的胚胎, 引起孕畜的流产。 (4) 过敏反应型。此种反应不分性别、年龄、品种, 都有发生。动物注射疫苗后立即出现步态不稳, 呼吸急促, 站立困难, 肌肉震颤;重症岀现口吐白沫, 倒地, 角弓反张, 全身抽搐, 四肢做游泳状运动。皮肤充血潮红, 继而红紫, 特别是在腹下、四肢、肛门、阴户, 可视黏膜发绀, 排泄失禁, 心率不齐, 肺音消失。休克, 猝死。

3 免疫应激反应的危害

在现代养殖业生产中, 疫苗对预防、控制和消灭畜禽传染病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免疫接种一方面保护了动物机体免受病原的侵害, 另一方面也作为一种特殊的应激因子引起免疫应激, 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害, 这种损害不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而且可能造成少数动物的死亡。

在养猪生产中, 仔猪和肥育猪需接种的疫苗有5~6种, 接种8~10次, 普通散养户3~4次, 特别是60日龄以前, 由此造成的免疫应激强度很大, 对仔猪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2010年泸西县猪免疫应激反应8017头, 死亡229头。

口蹄疫疫苗免疫应激反应较强, 造成的损失较大, 有的群众不愿意给猪、牛、羊接种, 给口蹄疫预防带来一定困难。2010年泸西县牛免疫应激死亡3头, 羊30头。

养鸡生产特别是肉鸡生产中, 在短时间内要接种十几种疫苗, 会引起较强的免疫应激。泸西向阳乡习峨村一农户免疫鸡126只, 当日发生免疫应激死亡2只。

4 免疫应激对动物的影响

4.1 免疫应激对动物食欲与代谢的影响

动物在病原性或非病原性抗原刺激下, 能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细胞释放一系列被称为细胞介素的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1 (IL1) , 白细胞介素6 (IL6) 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 , 它们不仅能活化免疫系统, 使得动物处于免疫应激状态, 而且还能通过对靶组织的直接作用或通过改变动物体内某些激素的水平来调节免疫应激过程中动物体内各种养分的代谢。免疫应激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有: (1) 对食欲的影响。食欲下降或废绝是免疫应激期的典型症状之一。主要由IL1和TNF所介导, 其中IL1对食欲的影响较TNF大。 (2) 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免疫急性反应期中, 整个机体的蛋白质周转速度提高, 氮排泄增加, 外周蛋白的分解加速, 骨骼肌蛋白的沉积降低, 但肝急性期蛋白的合成量增加。如IL1、IL6和TNFα能介导骨骼肌蛋白的降解。 (3) 对脂肪代谢的影响。IL1、IL6和TNF都可介导脂肪的代谢变化。它们一方面通过降低脂肪组织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而降低甘油三酯类的清除率。另一方面, 增加肝脏脂肪酸的合成和非必需脂肪酸的重新酯化, 造成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增加。 (4) 对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产生免疫应激时, 糖类的利用急剧增加。在IL1和TNF的作用下, 肝中糖原的异生和糖原分解过程加速, 使偏头痛增加。

4.2 免疫应激对动物免疫的影响

免疫应激后免疫反应的持续性状态, 可导致病理改变。许多研究表明, 给鸡注射疫苗后免疫器官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水肿、坏死) , 影响免疫器官的功能, 降低血液中免疫球蛋白 (Ig G水平及外源的抗体滴度, 影响血液的理化指标 (如葡萄糖、丙酮酸、乳酸等) 及免疫指标 (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而且免疫应激还可以造成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变化, 而这些形态学的变化可能进一步加强免疫抑制。

接种疫苗造成免疫应激引起家禽应激性发病常有报道, 由于疫苗接种造成应激而诱发蛋鸡免疫力下降, 出现脂肪肝综合征, 以及免疫接种引起父母代种鸡发生温和型鸡新城疫、马立克病;鸡在免疫应激情况下表现出生长率和饲料报酬降低, 营养需要增加, 在病原微生物的侵害下很容易引发疾病, 造成死亡。

免疫应激可以造成雏鸡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部分T细胞发生凋亡, 并且是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 呈现从凋亡到坏死的病理学变化过称。

综上所述, 免疫应激无疑已成为一个影响畜禽生产和经济效益, 阻碍正常防疫工作开展的十分现实和突出的问题。

5 减少和预防牲畜免疫注射应激反应的几项措施

5.1 先试验后推广对新进疫苗先在小群体范围内做免疫试验, 确定无免疫应激小后再大范围使用。

5.2 了解免疫对象的健康状况

健康牲畜可实施免疫接种, 病畜禁止免疫接种, 要待其痊愈后再行免疫;体弱牲畜和妊娠中后期母畜禁止免疫接种。

5.3 确保疫苗的安全性

必须使用国家农业部指定的正规兽用生物制品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 免疫注射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的容器包装、疫苗性状、疫苗的有效期。凡破损、过期、失效以及未在规定温度下保存的均应禁止使用。

5.4 正确使用疫苗

需要稀释的疫苗要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稀释, 免疫注射剂量不得任意加大。注射部位准确、方法正确, 肌肉注射的要达到深度, 不可只到脂肪层。疫苗稀释或启封后应在8~10h内用完。未用完的疫苗应做无害化处理。

5.5 免疫注射时执行常规无菌操作

针管、针头使用前须进行煮沸消毒, 要求每注射1头牲畜更换1个针头, 注射部位在注射前后均须消毒处理。

5.6 免疫注射时应避免环境应激

为缓解免疫应激, 尽量减少致病原与动物接触的机会, 从而减少环境病原性或非病原性微生物对免疫系统的刺激, 而对免疫应激导致的生长抑制也常通过抑制免疫反应来缓解。

5.7 母源抗体水平

当母源抗体水平较低或不整齐时, 畜禽的免疫反应就表现的较为严重, 可发生较长时间的应激反应。而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整齐一致时, 免疫应激较小, 但是母源抗体高时, 疫苗能中和母源抗体, 不能产生足够的保护率,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免疫前有必要进行抗体检测, 以确保最佳免疫日龄。

5.8 免疫途径

相同的疫苗, 免疫途径不同, 应激反应的大小也不同。如鸡新城疫Ⅳ系气雾免疫时, 应激强烈, 容易诱发支原体等疾病;采用点眼、滴鼻应激相对较小;饮水免疫时, 应激反应很轻。

5.9 加强饲养管理

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 确保畜禽在免疫接种前健康无病, 可减轻疫苗的应激反应。提高饲料营养水平, 如在饲料中添加东北黄芪多糖, 可以提高动物食欲。接种前后3~5d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和速溶多维素可降低疫苗的应激反应。

6 应激反应的治疗

6.1 一般反应此种反应动物体温为一过式升高, 加强饲养管理, 一般在36h内不治疗也能自愈。

6.2 严重反应

应针对出现症状分别进行治疗: (1) 全身反应型:应进行退热和抗菌消炎的治疗, 主要肌肉注射安痛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抗菌素等药物, 2次/d, 连续3d。 (2) 局部胀肿型:肿胀部位用热毛巾进行热敷10~15d, 肿胀部位可转小或消失。 (3) 流产型:出现流产症状应用黄体酮等保胎药物进行肌肉注射, 早期有一定效果。 (4) 过敏型:对于严重反应的猪.牛可肌肉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并结合对症治疗。对已休克的猪除迅速注射上述药物外, 还要迅速针刺耳尖、尾根和蹄头, 放血少许。将去甲肾上腺素2mg, 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

沙尘暴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篇5

当人暴露于沙尘天气中时,含有各种有毒化学物质、病菌等的尘土可透过层层防护进入到口、鼻、眼、耳中。这些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尘土若得不到及时清理将对这些器官造成损害或病菌以这些器官为侵入点,引发各种疾病。大气中高的沙尘浓度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例如风沙尘肺病就是在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因严重的大气沙尘造成的地方病。

与一般风暴相比,沙尘暴除了大风之外,还混有大量的尘埃颗粒、花粉、细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沙尘暴被认为是传播某些疾病的媒介,而且因为波及的范围较大,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例如,当沙尘暴“吹”到下游地区而变成浮尘天气时,仍有大量不利于人体健康的微粒成分。医疗卫生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沙尘暴可以把过敏原从遥远的地方传到本地,有些在本地不曾有过敏史的人,当有吹沙(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的总称)发生时,就可能有许多过敏反应症状(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瘙痒症等)。

沙尘暴还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空气质量不好,使得一些呼吸道本来就不健康的人出现干咳、咳痰、咳血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高烧。此外,大风使地表蒸发强烈,驱走大量的水汽,空气中的湿度大大降低,使人口干唇裂,鼻腔黏膜因干燥而弹性削弱,易出现微小裂口,防病功能随之降低,空气中的病菌就会乘虚而入。

从物理属性上说,沙尘暴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当沙尘暴出现时,空气及沙尘的冲撞摩擦噪音,会使人们心里感到不适;特别是大风音频过低,能直接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使人头痛、恶心、烦躁。其次,猛烈的大风、沙尘常使空气中的“维生素”即负氧离子严重减少,导致一些对天气变化敏感的人体内发生变化,让人感到神经紧张和疲劳。第三,沙尘暴袭击时,能见度较低,光线阴暗,使得人的视野受到限制,让人产生一种压抑和恐惧之感。

防沙尘暴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强环境的保护,把环境的保护提到法制的高度来。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4、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环境。

5、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6、在沙漠地区种植适宜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如沙棘等,形成地被植物层,从而改善地被环境,固定土壤,降低风速,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环境。

7、在沙漠边缘种植乡土品种的低矮灌木和小乔木,改善植被分布。

沙尘暴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天气干旱少雨、地面冷锋前对流单体发展成云团时,就有利于沙尘暴的产生,另外,狭窄的地形条件也是沙尘暴产生的重要条件;

2、环境因素:土壤风化也是沙尘暴产生的重要条件,当土壤逐渐变成细沙时,就会产生沙尘暴,另外,土壤的含水量也会影响沙尘暴的产生;

3、人为因素: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

4、气象因素:沙尘暴的形成是以东亚特殊的大气环流为背景,并与冬季风紧密联系在一起,发生主要与冬半年西伯利亚与蒙古高压驱动下的冷锋过境有关,属冷锋型沙尘暴。

沙尘暴出行注意事项

首先要注意走路、骑车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狭长通道会形成“狭管效应”,风力在通道中会加大,从而对行进在其中的行人会带来一定的危险。

第二,要注意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长期逗留。有的广告牌由于安装不牢,在强大风力的作用下有可能倒塌;而一些老树由于已经枯死,根基不牢,也非常有可能在大风天气中断裂,对行人会造成危险。

第三,要注意轻型车的安全。由于轻型车重量较轻,所以在高速行驶中可能被大风掀起。所以要在轻型车上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驶。

第四,要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因为在大风天气中,顺风或逆风虽不会对骑车造成太大危险,但是一旦侧风向骑行,很有可能被大风刮倒,造成身体损伤。

第五,要注意携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

为了预防沙尘天气所造成的危害,沙尘天气出现后,大家应注意以下措施:

第六及时关闭门窗,减少外出,特别是老人和儿童。必须到室外活动的人最好带上口罩,也可以用湿毛巾、纱巾等保护眼、口、鼻,以有效减少沙尘吸入体内。进食前应注意洗净手和脸。

第七,由于天气比较干燥,人们应多饮水,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加快体内各种代谢废物等排出,这对皮肤和全身保健都很有益。

权力腐败的危害与防治 篇6

1.权力腐败的危害

权力腐败是滋生在党和国家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一种扩张性,危害极其严重。如果得不到有效惩治,将引起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的夭折,甚至导致亡党亡国严重后果。

1.1严重危害经济建设

权力腐败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危害最为直接,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削弱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影响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健康发展。

破坏改革开放,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直接或间接造成危害,有专家分析,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与其说是经济原因,倒不如说是政治原因更为本质,其深层原因就是腐败①。一个经济发展健康的社会,肯定也是一个腐败得到遏制、惩治的社会。

近年来,随着被查处的腐败分子职务越来越高,案发后追缴回来的财产越来越少,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直接损失之外,还有无法用数字显示的危害:减少了国家的资本积累。阻碍生产效率的提高。严重妨碍着国外资金的引入。

社会财富是全社会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实现公平合理的分配,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体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先富对后富又起着示范、带动、提携、帮助和作用,最终达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腐败分子通过侵吞国家财产,出卖手中权力,索贿受贿等窃取社会财富,扩大分配上的不平衡,激化了社会矛盾。

1.2危害党风和社会风气

腐败分子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与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完全相悖。他们大搞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剥削阶级的享乐主义、极端利己的个人主义以及官僚主义②。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信条,丧失了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贪婪成性、唯利是图、以权谋私,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准则。

1.3危害党和人民政权

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基本保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已严重危及党的领导和党所建立的人民政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具有坚强战斗力的根本原因,腐败分子破坏党的组织原则、践踏党纪国法,涣散了党心,瓦解了民心,严重削弱了党的向心力和战斗力。

改革开放中的权力腐败,已危及到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巩固。任何一个政权的垮台,都与权力腐败有着直接关系。克里姆林宫红星的陨落,东欧剧变,究其深层次原因,腐败都是其重要的方面。

2.防治权力腐败的战略路径

2.1惩治战略-严惩腐败分子

对腐败问题依法查处,对腐败分子依法惩治,严惩腐败分子,是反腐败斗争不可缺少的手段。现阶段对腐败分子打击力度不够,处罚偏轻,是腐败现象难以遏制的重要原因。对于一些腐败分子“打击不严,不快,判得很轻”③,致使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一方面也降低了党的威信。1986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党委会上讲话中谈到“现在总的表现是手软。判死刑也是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现在一般是那些犯杀人罪的人,其他的严重犯罪活动呢?广东卖淫罪犯那么猖獗,为什么不严惩几个最恶劣的?老鸨,抓了几次不放,一律依法从重判处。经济犯罪特别严重的,使国家损失几百万、上千万的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不可以按照刑法规定判死刑?1952年杀了两个人,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在只杀两个起不了那么大作用了,要多杀几个,这才能真正表现我们的决心”④。而目前我国现状来看,总体来说,处罚偏轻。尤其是具体个案中,刚性的法律被柔性化:处罚尺度不一,客观上为腐败分子提供了侥幸心理。

美国学者罗伯特·克利特加德,在《控制贪污腐化》一书中,将腐败根源分为腐败动力和腐败条件,对腐败动机表述为:腐败动机=贿赂-道德损失-[(被发现和制裁的机会)×(所受处罚)]>薪金+廉洁的道德满足感。只有这个计算结果是正数时,才能产生腐败的动机。这个公式中,两个因素最为重要,一个是被发现和制裁的机会,一个是所受的惩罚。他们的乘积越大,腐败动机形成的可能性就越小,显然,加大打击力度(包括提高破案率和加大所受惩罚力度),是防治腐败的根本性的对策。

在查处中,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的认定事实,平等的适用法律。做到发现一个、查办一个、惩治一个,治吏可使腐败减少,宽容导致腐败猖獗!⑤

2.2教育战略-筑牢反腐思想防线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教育是基础。坚持以教育为主,坚持建立和巩固思想道德防线。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同时,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看到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增加忧患意识,增加党风建设和反腐败的责任感。

进行正面教育,使广大干部党员和人民群众都能深刻的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重点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加强党的理想、信念、宗旨、道德和纪律教育,提高思想觉悟、增强防腐拒变的能力、培养严格自律的意识,降低腐败的发生率。

抓好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教育,领导干部的状态,将决定我国的反腐败斗争的胜负,抓好领导干部的廉潔自律,是取得反腐败斗争胜利的先决条件。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从严治党就落到了实处。

抓好对青年的教育,青年人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时期,按照自然法则,世界总是年青人的,而中国目前现实让人担忧。抓好青年人的教育,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大问题,也是事关全局的战略问题。

2.3法治战略-树立法治理念,建立完整的监督体系

树立法治理念,崇尚法治,维护法律至上的权威。坚持依法治国,坚持法律至上、司法独立、社会正义。

法治社会,必然张扬法律至上的理念,核心就是树立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确实宪法和法律的绝对权威。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司法独立原则在我国社会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贯彻落实。一些本应通过法律解决的问题,却通过行政干预的方式解决。现阶段,许多公众“信访不信法”,解决问题时首先不是诉诸法律,而是想通过上访引起领导重视,通过行政手段解决。这种状态不仅加大了解决问题的成本,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使干预司法形成习惯,使当事人对司法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产生怀疑。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很难想象司法权依附或受制于其他权力的地方,会有司法公正可言。法律是法治国家控制社会的主要手段,在法治社会里,法律代表着正义,正义包括两个环节的要求:良好的法律得到严格执行,司法过程充分体现平等、公正、民主。

完善机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腐败的本质是对公共权力的滥用。防止腐败,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谨、制约有效的权力动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为为人民谋利益。扩大基层民主,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毛泽东曾说“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致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⑥。

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必须靠相应的权力。有处置权的监督才能成为有效的监督⑦。目前必须强调上级组织、上级领导对下级组织、下级干部的监督。要强化监督意识。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这也是一种监督”⑧、“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或者书记处本身,或者常委本身……我们要重视党委内部的互相监督作用”⑨。

2.4预防战略-深化改革,构建防御体系

深化改革,消除腐败的土壤,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深化改革、创新体制,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

深化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减少行政审批,建立科学的机制,实行阳光操作,堵塞漏洞,减少权钱交易的机会。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深化改革财政管理制度。减少财政支出的随意性和暗箱操作,实行阳光预算、透明财政,坚决打击利用国家财权做私人交易,谋取不正当利益。节省财政资金,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制度,削除部门与部门、地方与地方之间工资收入的不平等。

深化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工作条例》的规定,按照民主、公开、竞争的原则,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干部选拔作用制度,从制度上杜绝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现象的发生,把好选人、用人关,保证执掌权力的人必须对人民负责。

创设公务员非隐私生活的透明制度。公务员的个人生活同社会政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他们的非隐私生活应按照社会管理的要求,实行公开的监督,斩断其利用职权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渠道。首先应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公开监督公务员在任期内个人财产增值情况,此项举措在我国尚未实施。其次需要金融实名制度,此项制度已经实施。还需要建立机关财务公开制度,将工作活动的内容及开支、行政办公经费的开支明细、公务往来活动的经费开支明细公之于众,接受广大职工的监督。

热应激对肉种鸡生产的危害和防治 篇7

1 热应激对肉鸡生产的危害

1.1 对鸡的生理机能产生重大影响

如呼吸频率加快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大幅度增加, 易导致维生素缺乏症;导致机体内分泌功能失调, 抑制鸡的新陈代谢机能;免疫力下降, 发病率增高等。热应激时, 肉种鸡的免疫能力受抑制, 鸡体易激发呼吸道疾病、溃疡性肠炎等, 并易遭受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侵袭, 对新城疫、传染性喉气管炎及禽出败的易感性增加, 使死亡带来的损失加剧。

1.2 影响肉鸡的生产性能

如肉仔鸡生长增重减慢或停止生长, 种鸡产蛋率、入孵率、受精率等生产性能下降。

1.3 增加了鸡群的死淘率

如热应激反应过重或高温持续不退, 鸡体会发生过热衰竭或窒息死亡, 从而使鸡群的死淘率增加。

2 防治热应激的措施

2.1 降低鸡舍温度

2.1.1 加强通风换气

可在鸡舍内安装排风扇, 使鸡背水平风速达到2m/秒以上, 才能达到较明显的风冷效果。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纵向通风法。方法是:先关闭门窗, 在后门设置排风口, 在前门设置进风口, 在排风口处依舍内空间大小, 均匀、合理地设置一定数量的排气扇, 沿鸡舍的纵轴通风, 开动风机后平均舍温可降低2~6℃, 舍内任何位置的鸡只均能感受到有轻微的凉风, 有利于增强鸡只舒适感, 在舍内设置合理的挡风垂帘可以使风冷效果更加明显。

2.1.2 使用湿帘降温

在鸡舍进风口处设置湿帘, 使外界热空气经冷却后进入鸡舍, 部分水在蒸发形成水汽时吸收大量热量, 从而降低鸡舍内温度。开放式鸡舍使用湿帘通风, 可降低舍温2~4℃;在密闭式鸡舍笼养肉用种鸡, 采用负压通风 (风速0.8~1m/秒) , 纸质湿帘, 当气温高达30℃以上时, 舍温可降低3~6℃。气温越高, 湿帘降温效果越好, 特别在高温季节湿帘池中加入冰快可在原基础上再降1~2℃。在全球气候普遍变暖的情况下值得在全国推广应用。

2.2 加强饲养管理

除了鸡舍硬件方面改善外, 热应激的避免同样也体现在鸡群管理上, 这样对于种鸡安全度夏相当于买了份双保险。

2.2.1 降低饲养密度

夏季高温时饲养密度过大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易导致热应激发生。因此, 必须降低饲养密度。适宜的饲养密度为育雏期10~20只/m2, 育成期6~10/m2, 混群产蛋期及平养5只/m2, 两高一低不超过5.5只/m2, 每群1 000只为宜。群与群之间隔开, 既利于空气流通, 又便于管理。

2.2.2 调整日粮营养水平

一般地, 肉种鸡对热应激有两种补偿反应, 增加散热和减少代谢的产生。在热应激期间, 鸡张开双翅, 提高呼吸频率。在热应激不强烈的情况下, 呼吸频率每分钟高出正常水平20次之多, 但随着热应激严重程度的增加, 肉种鸡的呼吸频率降低, 进行第二种补偿反应来减少代谢热的产生。为减少代谢热的产生, 就必需降低代谢强度, 而降低代谢强度的唯一方法就是自觉降低采食量。1日龄肉用仔鸡的最适温度范围为32~35℃, 到生长后期逐渐降低到20~22℃, NRC以20~21℃为基准计算, 家禽每度热应激降低采食量1.5%, 夏季当热负荷为5~10℃时, 采食量则减少7.5%~15%, 热负荷为10~15℃时, 采食量则减少15%~22.5%。在热条件下, 研究者发现日粮中添加氨基酸, 比高蛋白的日粮可获得较好的生产成绩, 因此可通过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的同时适当补加必需氨基酸来减轻热应激。在适宜温度下Arg/lys为1.10最佳, 但在恒定31℃或25~35℃循环高温下, 适宜比例应上调至1.37或1.27。这些研究表明在低蛋白的日粮中添加限制氨基酸, 比高蛋白日粮的增生热低, 所以可改善炎热条件下的肉种鸡生产性能。

2.2.3 保证充足清凉饮水

在热应激条件下, 水的代谢容易被忽视。肉种鸡在正常的饲养管理中, 要限制饮水, 一般是每天饮水3~4次, 但在热应激发生时, 要采用自由饮水, 因为水可以起到热载体的作用, 并可以通过呼吸而散发热量, 保持良好的水平衡有助于维持体温平衡。充足、优质的饮水对抗热应激非常重要, 肉种鸡的80%热量是通过蒸发散热。温度升高, 肉种鸡饮水需要量增加, 断水或饮水不足会增加热应激时鸡体温度上升速度和增加死亡, 应供给充足的清凉饮水。研究表明, 饮水量增加20%, 每次呼吸散热能增加30%。在炎热的夏季, 饮水器应增加5%~10%, 安放高度合适, 分布均匀, 此外, 使用普拉松饮水器的水位应至少调到1.5厘米以上。这里应特别提到在高温情况下, 给鸡饮用的水应是冷水。因嗉囊中的冷水能冷却供应脑部的动脉血和来自肉冠及肉垂的静脉血, 能防止由热衰竭引起的死亡。同时冷水在体内升温到体温水平, 需要肉鸡消耗能量, 从而能降低热应激肉种鸡的呼吸频率。

2.3 添加抗应激剂

2.3.1 维生素C

维生素C是热应激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维生素, 其功能可以抑制家禽体温升高, 增加采食量, 有“抗应激因子”之称。发生热应激时, 机体内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加, 这些化合物使成熟了的淋巴器官中的环腺苷酸含量提高, 从而降低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维生素C可降低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的含量, 抑制环腺苷酸含量的增加, 保护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肉种鸡可以合成维生素C, 热应激导致肉种鸡肝脏维生素C合成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 使维生素C的合成能力减弱, 需要从食物中获得。但是在高温期, 饲料中的维生素C容易受到饲料的运输、加工贮藏等过程的热作用被破坏, 而此时对维生素C的需要量却增加。炎热季节给肉种鸡补充维生素C, 可显著地提高肉种鸡福利, 获得更好的生产性能, 可在饮水中添加150~200 mg/kg或在饲料中加入200~600mg/kg。有报道夏季在肉种鸡饲料中添加0.02%的维生素C, 使由热应激导致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2.3.2 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细胞内抗氧化剂, 有保护细胞膜和防止氧化的作用。高水平的维生素E可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 减少应激时肌肉细胞中肌醇激酶的释放, 从而防止过多的钙离子内流而造成对正常细胞代谢的干扰。维生素E还可缓解由于高温时肾上腺激素释放而引起的免疫抑制, 提高抗病力。研究表明, 热应激可降低鸡对维生素E的有效吸收和利用, 导致维生素E相对缺乏。在热应激期间, 给予高剂量维生素E有助于肉种鸡的免疫功能达到最佳, 缓解因高温时肾上腺素释放而引起的免疫抑制, 提高鸡的抗病力, 但补充维生素E对应激时降低鸡的体温没有作用。

2.3.3 碳酸氢钠

鸡在热应激期间, 增加呼吸频率, 有助于家禽通过呼吸道内壁水分蒸发来完成降温, 随着呼吸频率的提高, CO2的大量排出, 血液中H2CO3浓度下降, H2CO3和H+、HCO3-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 血液中H+浓度下降, p H值上升, 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所以, 炎热的夏季在肉用种鸡的饲料中添加0.5%的小苏打能显著提高热应激条件下肉种鸡的采食量和采食速度, 可缓解热应激反应, 提高产蛋量和改善蛋壳品质, 建议夏季碳酸氢钠的添加剂量最少为4kg/t。另有报道, 在饮水中加入0.5%~0.7%的碳酸氢钠可起到改善垫料卫生质量、降低胸部疾病和增加成活率的作用。

供电系统高次谐波的危害和防治 篇8

关键词:高次谐波,危害,防治措施

国民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要顺这样的时代潮流铁路运输就必须做到安全高效。要保证铁路运输安全高效的运行, 如何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也就成为了我们电力专业目前工作的重点。众所周知影响供电质量和可靠供电的不利因素较多, 其中高次谐波对供电系统的影响及危害就不容忽视。

1 高次谐波的危害

高次谐波可以对供电系统的电力、电子设备及其通信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造成危害。

1.1 对供电系统电力设备的影响和危害

1) 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高次谐波电流可使设备内部的线圈、铁芯的阻抗因发热而增加, 严重时还会造成损坏。2) 电容器:高次谐波电流可使电容器过载、发热。同时还会使已经存在的谐波和电压峰值加大, 造成更大的破坏性。3) 低压供电系统:高次谐波电流可使低压供电系统中中性线电流过大, 最大时可达到相线电流的两倍以上。即便在三相负荷平衡时, 也不能抵消。

1.2 对供电系统电子设备的影响和危害

1) 电气仪表:高次谐波电流可对设备内部的线圈产生影响, 造成误差。2) 电子计算机、微机保护部件、精密仪表:高次谐波电流会影响他们的正常运行, 导致误动作或数据错误。

1.3 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和危害

通信线路:高次谐波电流会对通信线路产生静电干扰和电磁干扰。

2 高次谐波的形成原因及主要来源

2.1 高次谐波的形成原因

正常供电时电压的波形应为正弦波, 由于大量使用非线性设备而产生了高次谐波。这是由于, 非线性元件在供电电压的作用下吸收了非正弦波电流, 各次谐波电流在电网的阻抗部分会产生谐波压降;这些谐波压降迭加在基波上, 会使正弦波电压产生畸变。

2.2 高次谐波的主要来源

1) 整流设备:电解整流设备 (特别是大功率设备) 依据其整流相数的不同, 可以产生5、7、11、13、17、19等高次谐波。2) 电弧炉:电弧炉在运行时:熔化初期, 奇、偶次谐波均可产生;溶解期, 奇次谐波较大;冶炼期, 谐波较小。主要产生3、5次谐波, 以3次谐波为主。3)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的铁芯是非线性的。当其饱和时, 就会产生高次谐波。主要产生3、5次谐波, 以3次谐波为主。4) 交流电力调整装置:与整流设备相同。5) 家用电器:它们主要产生3、5次谐波, 以3次谐波为主。6) 气体放电灯:它们的整流器, 主要产生3次谐波。

3 减少和减轻高次谐波的可行性方案

3.1 减少高次谐波的可行性方案

当有两台电解整流设备、电力机车、电气传动等换流设备时, 可以采用等效12相整流系统 (如图一所示) :

若两台设备的直流电流相等时, 则其5、7、17、19等次谐波电流刚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那么, 这些谐波电流仅在一次侧接线中环流, 而不会流入电网中对其造成损害。采用上述措施后, 仍然会有11、13等次谐波流入电网。即便如此, 治理电网中谐波的工作量也将大大简化。另外当等效相数超过12相时, 将增加设备的投资、并给维修和运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当等效相数超过24相及以后, 谐波电流幅值的降低效果会变差。结合目前国家现行的谐波相关规范要求考虑:当有多台设备运行时, 采用24相等效电路也就可以了。

3.2 减轻高次谐波危害的可行性方案

当电网中已经存在高次谐波时, 为了减轻高次谐波的危害, 我们可以在工程中采取下述有效措施:

1) 在三相四线系统中, 采用D, Yn11接法的变压器。这样可以减低三次谐波的干扰, 并且还可以降低零序阻抗。2) 在电容器回路中串联电抗器, 可以拟制电容器对高次谐波的扩大作用。3) 在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负荷的供电系统中, 加大中性线截面 (与相线截面相同) 可以降低火灾隐患。4) 采用隔离变压器, 可以有效的阻断高次谐波的传播。5) 将敏感用电设备与容易产生谐波的设备分开供电。

4 遏制高次谐波的具体方法

要想真正彻底的消除高次谐波是很难办到的。为了消除高次谐波的危害、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安全, 国家颁布了《电力系统谐波管理暂行规定》 (SD126—84) 。暂行规定对波形畸变率的极限值、谐波电流的允许值都做了详尽的规定。

非线性用电设备的用户虽然可以一定的措施限制和拟制谐波电流, 要想达到国家SD126—84的要求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 安装滤波装置就显得较为可行和经济。滤波装置一般包括几台奇次谐波滤波器和一台高通滤波器组成。下面就对它们的作用和工作机理做以描述。奇次谐波滤波器的作用对象是:3、5、7、11、13等奇次谐波中的某次谐波。它的作用原理是串联 (电压) 谐振, 即:在某一谐振频率下, 使谐波感抗和谐波容抗相互抵消, 从而减小谐波分量、改善电压畸变。高通滤波器的作用原理是二阶高通滤波, 即:当频率低于某一数值f0时, 滤波器阻抗明显增加, 低次谐波电流难以通过;反之, 当f>f0时, 滤波器阻抗变小, 形成通带。

5 结语

抑制高次谐波不但可以提高供电质量、保证电网和用电设备的安全, 同时还能提高功率因数。高次谐波不但要从源头就开始加以限制, 在区域变电站等处也应当安装滤波装置。除了装设必要的滤波装置, 还应当加强监测和监管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组编.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

螨虫的危害及防治 篇9

1 病原形态构造

1.1 疥螨

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疥螨寄生于动物皮肤内所引起的皮肤病, 又称为“癞”。主要特征为剧痒、脱毛、皮炎、高度传染性等。

认为只有人疥螨1个种, 但可分为不同的亚种 (变种) , 之间形态极其相似, 但在生物学和致病性上有差异。各亚种的命名以宿主名称命名, 主要有马疥螨、牛疥螨、猪疥螨、山羊疥螨、绵羊疥螨、兔疥螨、犬疥螨、驼疥螨等。其宿主特异性并不十分严格。

虫体微黄色, 大小为0.2~0.5 mm。呈龟形, 背面隆起, 腹面扁平;口器呈蹄铁形, 为咀嚼式;肢粗而短, 第3、4对不突出体缘。雄虫的第1、2、4对肢末端有吸盘, 第3对肢末端有刚毛。雌虫第1、2对肢端有吸盘, 第3、4对肢有刚毛。吸盘柄长, 不分节。

1.2 痒螨

由痒螨科痒螨属的痒寄生于动物皮肤表面引起的疾病。又称为“癞”。主要特征为剧痒和高度传染性。

认为只有马痒螨1种, 寄生其他动物的为其变种, 主要有牛痒螨、水牛痒螨、绵羊痒螨、山羊痒螨、兔痒螨等。

痒螨大小为0.5~0.8 mm。椭圆形, 口器呈长圆锥形, 为刺吸式;4对肢均突出虫体边缘。雌虫第1、2、4对肢末端有吸盘。雄虫第1、2、3对肢的末端有吸盘, 腹面后部有1对交合吸盘, 尾端有2个尾突, 其上各有5根刚毛。

1.3 蠕形螨

由蠕形螨科蠕形螨属的各种蠕形螨寄生于动物及人毛囊和皮脂腺中引起的疾病。又称为“脂蠕”或“毛囊虫”。各种蠕形螨均有其专一宿主, 互不交叉感染。主要特征为脱毛、皮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等。

蠕形螨呈半透明乳白色, 体长0.25~0.3 mm, 宽约0.04 mm。身体细长, 外形上可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胸部有4对很短的足;腹部长, 有横纹;口器由1对须肢、1对螯肢和1个口下板组成。主要有犬蠕形螨、牛蠕形螨、山羊蠕形螨、绵羊蠕形螨、猪蠕形螨、马蠕形螨、人毛囊蠕形螨、皮脂蠕形螨等。

2 螨虫的危害

2.1 疥螨

疥螨多寄生于皮肤薄、被毛短而稀少的部位。各种动物的寄生部位有所不同, 山羊主要发生于口周围、眼圈、鼻梁和耳根部, 可蔓延到全身。绵羊主要在头部, 亦可扩大到全身。猪一般起始于头部, 以后蔓延到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牛主要在面部、颈部、背部、尾根, 严重时可扩大至全身。兔多在头部和脚爪部。马可遍及全身。

螨直接刺激动物体, 以及分泌有毒物质刺激神经末梢, 使皮肤发生剧痒。当动物进入温暖圈舍或运动后皮温增高时, 痒觉更加剧烈。动物擦痒或啃咬患处, 使局部损伤、皮炎、形成水泡和脓疱破溃, 流出渗出液和脓汁, 干涸后形成黄色痂皮。脱毛处不利于螨的生长发育, 便逐渐向四周扩散, 使病变不断扩大, 甚至蔓延全身。动物表现烦躁不安, 影响采食、休息和消化机能。冬季发生脱毛, 体温放散, 使脂肪大量消耗, 逐渐消瘦, 甚至衰竭死亡。潜伏期2~4周, 病程可持续2~4个月。

2.2 痒螨

痒螨多寄生于动物体表被毛长而稠密处。多发于绵羊和牛、水牛, 其他哺乳动物均可发生。症状与疥螨病相似, 但患部渗出物多, 脱毛更加明显。

绵羊多发生于背部、臀部、以后蔓延体侧全身, 严重时全身被毛脱光。可引起大批死亡。

牛先发生于颈部、肩和垂肉, 重者波及全身。

水牛多发生于角根、背部、腹侧及臀部, 严重时可波及其他部位。体表痂皮薄、干燥, 表面平整, 一端微翘, 另一端紧贴皮肤, 揭开后可见痒螨。

兔主要发生于外耳道, 引起外耳道炎, 表现耳分泌物增多, 干涸结痂, 耳变形下垂, 剧痒, 经常频频摇头。

2.3 蠕形螨

蠕形螨大多发生于头部及腿部, 重者可蔓延至躯干。患部脱毛, 发生发炎、皮脂腺炎、毛囊炎。

犬主要发生于头部、眼睑和腿部。开始为鳞屑型, 患部脱毛, 皮肤肥厚, 发红并复有糠皮状鳞屑, 随后皮肤变红铜色。后期伴有化脓菌侵入, 患部脱毛, 形成皱褶, 生脓疱, 流出的淋巴液干涸成为痂皮, 重者因贫血及中毒而死亡。

山羊多发生于肩胛、四肢、颈、腹等处。皮下有结节, 有时可挤压出干酪样内容物。成年差距较幼年羊症状明显。

牛多发生于头、颈、肩、背、臀等处。形成粟粒至核桃大疖疮, 内含淀粉状或脓样物, 皮肤变硬、脱毛。

猪多发生于眼周围、鼻和耳, 逐渐蔓延。痛痒轻微, 病变部皮肤增厚、结节或脓疱。

3 螨虫的治疗

3.1 疥螨和痒螨

牛羊可选用双甲脒 (特敌克) , 500 mg/kg, 涂擦、药浴或喷淋。溴氰菊酯 (倍特) 500 mg/kg, 喷淋或药浴。二嗪哝 (螨净) 250 mg/kg, 喷淋或药浴。巴胺磷200 mg/kg, 药浴。辛硫磷500 mg/kg, 药浴。3%敌百虫溶液患部涂擦。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0.2 mg/kg, 皮下注射。

猪除用上述外用药外, 还可选用伊维菌素或爱比菌素注射液0.3 mg/kg, 1次皮下注射。多拉菌素注射液0.3 mg/kg, 1次肌肉注射。对猪要反复用药才能治愈。

患病动物较多时, 应先进行少数动物试验, 然后再大批使用。涂擦给药时, 每次涂药面积不应超过体表面积的1/3, 以免中毒。多数杀螨药对卵的作用较差, 故应间隔5~7 d重复用药。

3.2 蠕形螨

局部治疗或药浴时, 患部剪毛, 清洗痂皮, 然后涂擦杀螨药或药浴。

犬局部病变时, 可应用鱼藤酮、苯甲酸苄酯或过氧化苯甲酰凝胶等杀螨剂处理。全身病变时, 可用9%双甲脒50~1 000 mg/kg, 每周1次, 8~16次为一个疗程。此药有短时的镇静作用, 用药后1 d内避免惊吓动物。1%伊维菌素0.2 mg/kg, 1次皮下注射, 10 d后再注射1次。有深部化脓时, 配合用抗生素。

羊可用伊维菌素, 0.2 mg/kg, 1次皮下注射。或用双甲脒, 250 mg/kg, 患部涂擦, 7~10 d后再用1次。

4 防制措施

4.1 疥螨和痒螨

螨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发病后再治疗, 往往损失很大。定期进行动物体检查和灭螨, 流行区的群养动物, 无论是否发病, 均要定期用药。圈舍保持干燥, 光线充足, 通风良好;动物群密度适宜;引进动物要进行严格检查, 疑似动物应及早确诊并隔离治疗;被污染的圈舍及用具用杀螨剂处理;螨病羊毛妥善放置和处理, 以防止病原扩散;防止通过饲养人员或用具间接传播。

4.2 蠕形螨

浅谈矿尘危害及防治 篇10

1 概述

矿尘是指煤矿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矿物细微颗粒的总称, 又叫做粉尘。尘粒大小以平均直径或其投影的定向长度表示, 称粒度。井下的矿尘的分类:按尘粒的可见度, 可分为小于2μm、2μm~5μm、5μm~10μm和大于10μm四个粒级。小于10μm的矿尘能长期悬浮于空气中, 难捕获, 危害性大。按照其存在状态, 可分为浮游矿尘和沉积矿尘两种。根据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不同分为煤尘和岩尘。

2 矿尘的危害

(1) 采矿作业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危害极大, 它的存在不仅导致生产环境的恶化, 降低了生产场所的可见度, 影响劳动效率和操作安全, 而且加剧机械设备的磨损, 缩短机械设备的寿命。

(2) 矿尘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 工人长期在含矿尘尝试较高的环境中作业, 吸入大量矿尘后, 轻者会引起呼吸道炎症, 重者会引起尘肺病。

(3) 矿尘能引起煤尘爆炸。

矿井空气中有一定浓度的浮游煤尘存在时, 空气中氧浓度大于18%, 而且, 煤尘本身具有爆炸危险性, 矿井环境中有高温引爆火源存在, 这样就会导致煤尘爆炸的产生。我国试验表明, 煤尘爆炸下限浓度为30~40g/m3, 上限浓度为1500~2000g/m3。爆炸威力最强的煤尘浓度为300~400g/m3。

煤尘急剧氧化, 并且产生高温 (1300℃~1700℃) 、高压 (5~10kgf/cm2) 气体和大量一氧化碳 (0.3%~8.1%) , 使人员伤亡, 设备损坏, 甚至整个矿井毁灭。煤碎成微粒后, 总表面积增大, 化学活性增加。在高温热源作用下放出大量可燃性气体, 集聚于尘粒周围, 达一定浓度时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能吹扬落尘, 为爆炸继续提供尘源。所以煤尘爆炸往往有连续性, 有可能离初爆源越远, 破坏性越大。

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有: (1) 煤的挥发分含量。通常煤的挥发分越高, 爆炸危险性越大。 (2) 煤的灰分和水分。煤含有的灰分和水分能降低煤尘的爆炸性。 (3) 煤尘粒度。粒度小于1mm的煤尘都能参与爆炸, 小于75μm的最易爆炸。 (4) 矿井中CH4的存在, 能降低煤尘的爆炸下限。 (5) 引爆热源。引起煤尘爆炸的火源有放炮火、煤自燃、电火花、电弧、赤热的金属表面等, 放炮火和瓦斯爆炸最危险。 (6) 空气中氧的含量。空气中氧含量量高时, 点燃煤尘的温度可以降低。

3 综合防尘的措施

预防尘肺病和煤尘爆炸的关键就是降低工作场所的粉尘浓度, 使其符合《规程》规定的标准, 为此采取综合防尘措施主要本着“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治理方案进行防范工作。其中技术革新是根本, 风、水、护、管是重点。

所谓“革”就是采取技术革新的方式从产生粉尘迎头上根本性解决粉尘的生成过程, 所谓“风”和“水”, 就是以“水”为主、以“风”为辅, 采取洒水降尘和通风排尘与净化风流多种措施降尘除尘的粉尘防治方式。具体有以下几种。

3.1 湿式凿岩

系指在岩巷掘进过程中, 将压力水通过凿岩机送入孔底, 湿润并冲洗炮眼中的粉尘, 使其在炮眼中变成浆液排出炮眼。这样能使绝大部分粉尘被控制在炮眼中。采用湿式打眼后, 粉尘浓度可由打干眼时的500~1400mg/m3降至4~10mg/m3, 降尘率可达90%~98%。

3.2 通风排尘和净化风流

用通风的方式将矿尘稀释并排出。是降低井下矿尘浓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 要加强掘进通风管理工作, 减少漏风, 提高风筒出口风量, 合理控制风速。当风速过低时, 粗粒矿尘将与空气分离下沉, 不被排出。据试验观测, 当巷道中风速达到0.15m/s时, 5μm以下的矿尘能够悬浮并与空气均匀混合而随风流排出。在产尘量高, 矿尘比重大, 温度比较高的作业地点, 可适度增大排尘风速。含尘浓度较高的风流所通过的巷道中设置水幕净化风流。喷雾器的布置应以水幕布满巷道断面为原则, 并尽可能靠近尘源, 缩小含尘空气的弥漫范围。另一种方式是在产尘巷道中增设水幕, 之间距离以每隔20m为宜, 装置保持一头 (掘进头) 安设三组效果最佳。据煤矿试验结果显示, 降尘率达98.6%。

3.3 放炮喷雾

在放炮时采用喷雾洒水降尘, 能大大降低爆破产尘。

喷雾洒水是将压力水通过喷雾器在旋转或冲击作用下, 使水流物化成细散的水滴喷射在空气中。它的作用有: (1) 在雾体作用范围内高速流动的水滴与浮尘碰撞接触后, 尘粒被湿润, 在重力作用下下沉; (2) 高速流动的雾体产生负压将其周围的含尘空气吸引到雾体内湿润下沉; (3) 将已沉落的尘粒湿润粘结, 使之不易飞扬; (4) 增加煤的水分, 降低煤尘爆炸性; (5) 阻止爆炸火焰的传播。

3.4 密闭除尘

在密闭矿尘产生地点, 抽出含尘空气, 直接排入回风道, 或经净化排入进风道。适用于集中的高强度产尘点。

3.5 煤层注水

采煤前向煤层内打钻, 注入高压水, 缓慢渗入煤的裂隙和孔隙, 使煤的水分增加, 强度降低, 塑性增大, 减少采煤时煤尘的生成量, 还可缓和冲击地压和瓦斯突出。水中加入少量湿润剂, 可提高除尘率;加入阻化剂, 能抑制煤的自燃。注水方法有浅孔注水和深孔注水两种。

3.6 装岩洒水、冲洗巷帮、转载点降尘

装岩洒水是在出渣前和出渣过程中人工洒水的一种方式, 冲洗岩帮是防止巷道壁上的积尘遇风后和巷道冲击波作用下再次飞扬形成多次危害的一种措施。

此外, 还有隔绝煤尘爆炸的措施, 有撒水或撒岩粉, 增加煤尘的水分或灰分, 可降低煤尘的爆炸性。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矿井的两翼、相邻采区和相邻煤层间的巷道内, 必须设置阻止爆炸传播的岩粉棚、水棚或水幕。岩粉棚由安装在巷道内靠近顶板处的若干块台板构成, 板上堆放岩粉。煤尘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 在火焰到达岩粉棚前, 震翻台板, 岩粉弥漫于巷道内, 吸收热量, 阻止爆炸火焰的传播。水棚以水槽盛水代替岩粉, 成本低, 已逐渐取代岩粉棚。水幕系沿巷道周边安装几组喷嘴, 在冲击波的作用下, 自动喷水, 隔断火焰。

3.7 个体防护.

个体防尘的主要用具是防尘口罩, 根据各工作作业环境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防尘口罩, 并坚持正确使用, 特别是采掘司机和锚喷工种的工人不能忽视个体防护的作用。煤尘在矿井中给人和工作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因以采取合理的降低粉尘量的措施, 可以大大减少它对人们的危害, 进一步改善井下作业环境, 促进矿井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徐海云[编], 肖集成[审].煤矿安全.煤炭工业出版社, 1987.

[2]煤矿安全规程[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3]全国职业培训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煤炭专业委员会编.矿井通风[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5.

液压系统油污危害及防治 篇11

1. 颗粒物的危害

颗粒是拖拉机液压系统中的固体污物。颗粒是酸性物质,是金属锈蚀、腐蚀、机械磨损的重要物质源。颗粒的形成不同,其形状、尺寸和材料构成各异,对液压系统的危害也不一样。如颗粒进入叶片转子槽内,会使泵或马达完全卡死;颗粒进入油阀的某个部位,会使阀芯不能完全关闭;颗粒卡在活塞和油缸之间,会产生机件磨损和拉伤;颗粒如果积存过多,还会引起机件磨粒磨损、疲劳磨损、气蚀或腐蚀磨损。

2. 水的危害

水是拖拉机液压系统中的液体污物。水在液压系统的调节装置、泵和其他元件的剧烈搅动下,与液压油充分混合,使液压油水解或乳化,形成稳定的乳化层。此时油的黏度下降,润滑性和抗磨性下降,倾点上升,油劣化变质。油品水解后,会产生酸腐蚀金属,使元件生锈、腐蚀,又生成固体污染物。

3. 空气的危害

空气是拖拉机液压系统中的气体污物。空气在液压油中,以气泡形式存在,并占据一定空间,失去油的不可压缩性。液压油由低压区进入高压区时,气泡被压缩而急剧溃灭或缩小,四周油液质点高速冲向气泡中心,产生冲击,使动能转化为压力能和热能,引起温升、噪音、气蚀和震动,造成效率降低、润滑条件恶化,驱动系统压力不足和软操作,反应迟缓,严重时会损害机器。此外,还会加速液压油的氧化,引起油品劣化变质。

二、防治

1. 严格控污

加强液压油的储运管理,健全验收制度;树立“新油纯净”的意识,加油时应用120目以上的滤油器严格过滤;严格执行换油标准,定期对在用油进行过滤;在日常使用和维修过程中,要规范操作,严格控制油污染。

2. 谨慎元件拆装

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拆卸液压元件,因为液压元件的光洁度和精度较高,不注意粘上污染物,就会加剧元件磨损。必须拆卸时,应谨慎拆卸,以免表面损伤。装配前应先将零件进行酸洗,然后用温水冲洗,再用气泵将所有管道、接头、元件进行吹干,放在干净的地方,装配时要保持清洁。

3. 严格检查

要经常检查吸油管处油面高度,保持管接头密封良好,防止空气进入;检查密封件及输油管道是否损坏,蓄能器、气动系统是否窜气、漏气;检查液压油箱盖是否松动;经常检查液压油的理化指标。

4. 做好清洁

在机器初始磨合后换液压油时,要认真清洗有关管道、接头、元件,这是控制固体污染物进入油缸的重要手段;在雨雪天加注液压油时,应挡好、遮严加油口,加入同一牌号和产地的液压油时,严禁混加其他润滑油,这是控制液体污染物进入油缸的重要手段;保证液压油面在规定高度和各接头紧固,这是控制气体污染物进入油缸的重要手段;在维修时,焊接、研磨的部位要严格处理,以免使焊渣和研磨粉进入液压系统。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白羊镇政府街21号 邮编:404022)

室内甲醛污染危害及其防治 篇12

1 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其40%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溶液,具有极强的防腐效果,因此可作为一些低劣的水性内墙涂料及白乳胶的防腐剂,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等的制造过程中。

甲醛的危害在于其能与蛋白质结合,通过刺激作用、致敏作用、致突变作用[2]危害人体健康,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3]。

2 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及现状

甲醛是人造板工业制造脲醛树脂胶、三聚氰胺树脂胶和酚醛树脂胶的重要原料,广泛地存在于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木材中。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人造板主要使用脲醛树脂胶为胶粘剂,而脲醛树脂胶就是以甲醛和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而制成的胶粘剂。除此之外,在预制板、涂料、墙布、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及油漆等中都会有甲醛的踪迹,这些残留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空间释放。而平时生活中汽车废气、液化石油气、香烟的烟雾、消毒剂、化妆品、纸张等也会释放出甲醛气体,虽然含量很低,但依然不可忽视。

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过程,通常释放期为3~15年,且与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室内换气数及建材有关。周秉明[4]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室内装饰的几种涂饰物,甲醛污染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为:仿瓷涂料>瓷粉>墙纸>涂料;同时由于室内温度或湿度的升高,甲醛的浓度也呈上升趋势。温度从30℃降到25℃可降低甲醛50%,相对湿度从70%降到30%时甲醛量降低40%。甲醛的危害广泛地存在于我们所居住的室内。2001年8月中消协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调查结果,在北京和杭州分别对居室内空气抽样检测后显示,甲醛浓度超标的分别达到73.3%和79.1%,最高的超标达到四十多倍。合肥市工行合工大分理处装潢已有15个月的办公室甲醛一间超标45倍。据南京市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成立两个月来应市民要求,共对南京近30套居民新装修房进行了监测,几乎没有一家能完全达到《中国卫生标准室内环境标准》,最主要的问题是甲醛超标,甲醛超标竟高达40多倍。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对1500多个装修后的居室和办公室、写字楼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95%以上的居室内甲醛超过卫生标准,最高超过标准的60多倍;一些机关办公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超标数倍至数十倍。

3 对甲醛污染的防治措施

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甲醛对室内环境的危害,许多研究人员提出各种不同的防治措施。

3.1 源头治理

对于室内污染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取消不必要的过度装修,并且选择环保材料以及正规的装修公司合理的进行家居装修,合理搭配装修材料,考虑好居室的通风量。

3.2 物理吸附去除

物理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分子筛、沸石、硅胶等物质对甲醛进行吸附,其中活性炭除甲醛是一种比较廉价和实用的方法,特点是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3.3 纳米催化技术

利用Ti O2的光催化性能将甲醛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彻底无害化,这项技术也越来越收到重视,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发现Ti O2的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5]。鹿院卫[6]等人通过实验提出可以将活性炭吸附和Ti O2光催化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另一方面延缓活性炭的吸附饱和,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

3.4 甲醛清新剂

甲醛清新剂是一种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就能和甲醛产生化学反应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如酰胺类、酰肼类、有机胺类、无机铵盐类等的水溶液及其混合物,当这种溶液能够和甲醛生成稳定的无毒化合物;除此之外甲醛能够与某些化合物生成坚固密实的表面,有效抑制甲醛自板材的溢出。张顺喜等人研究表明[7]实验中所使用的甲醛清新剂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活性炭吸附,且持久耐用。但目前市面上的清新剂质量参差不齐,很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购置时需提高警惕。

3.5 植物去除法

植物去除甲醛的机理比较复杂,主要依靠植(下接第23页)物的新陈代谢完成。有毒气体通过植物的根、茎、叶进入到植物体内,植物识别之后分泌特异蛋白酶,对甲醛进行同化或分解[8]。据资料报道银苞芋、吊兰、芦荟、仙人球、虎尾花、扶郎花、等室内观赏叶植物对甲醛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在室内放置上述植物既美化环境又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6 室内通风

加强室内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的甲醛含量,尤其是在冬季,由于门窗通常是紧闭的,会造成室内甲醛浓度的升高。人们对于新装修的居室已经注意到利用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其实在通风的同时可利用提高温度和湿度来加速甲醛的释放,如利用烘烤以及在室内放置清水[5]。

室内装修带来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甲醛之外,氨、苯系物、氡气等也危及人们的健康。因此我们需改变传统的装修理念,戒除攀比心态,减少装修材料以及饰品给家居带来的空气污染,与此同时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确保舒适家居的“环保安全”。

摘要:甲醛对室内污染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其能在很长一段时间缓慢释放, 给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防治, 如甲醛清新剂去除、活性炭去除、TiO2光催化降解、通风、植物去除法等。

关键词:甲醛污染,危害,防治

参考文献

[1]刘宇, 高振华, 顾继友.室内甲醛污染分析及治理研究.化工时刊.2007, 21 (3) .

[2]李莉, 李风, 霞孔凡.装修房间甲醛浓度监测分析.中国环境卫生.2000, 3 (3) .

[3]刘慧杰, 周冬柏, 庹艳.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 25 (2) .

[4]周秉明.室内甲醛污染协同效应的研究.贵州工学院学报.1996, 25 (2) .

[5]阴云如, 胡文琳, 陈苏湘.甲醛污染室内环境治理的初探.中国科技信息.2008, 2.

[6]鹿院卫, 李文彩, 王伟.活性炭与TiO2相结合去除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实验研究.太阳能学报.2008, 29 (1) .

[7]张顺喜, 石烟华.室内装潢甲醛污染治理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 34 (2) .

上一篇:变应性肉芽肿性下一篇: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