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论文(共9篇)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论文 篇1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机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 导致汽车尾气的排放越来越多, 对城市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目前城市的空气污染包括煤烟和汽车尾气。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的空气质量, 现在必须加强汽车尾气的控制力度, 本文对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汽车尾气的污染物和危害
1.1 氮氧化合物。
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主要是在内燃机气缸中的大分气体生成的, 而且氮氧化物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亚硝酸, 进而形成酸雨, 对植物和河流都有严重的危害。并且水中硝酸和亚硝酸的含量过多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 对水中的生物有严重的影响。最终会迫害生态系统的平衡。其中, 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主要受内燃机中燃烧的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的影响。
1.2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没有完全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的, 碳氢化合物在燃烧的过程中, 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足, 产生了一氧化碳, 并且一氧化碳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 而且是易燃和有毒的气体, 对人体的伤害很大, 通常人体内吸入过多的一氧化碳, 会降低人体血液的输氧能力, 对养血红蛋白会起到抑制作用, 进而导致人体的组织缺氧而坏死, 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安全。一般一氧化碳的产生是由于汽车的阻风门不能完全开启, 或者是空气滤清器滤芯堵塞, 还有可能是胶管老化凹瘪等原因, 阻碍了碳氢化合物燃烧所需要的氧气, 从而导致燃烧不充分, 产生一氧化碳。
1.3 碳氢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对空气也有很严重的影响。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 氮氧化合物会和碳氢化合物反应, 生成一种浅蓝色的烟雾, 其中主要包括臭氧、硝酸酯类等, 并且具有较强刺激性, 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 会刺激人的眼睛, 降低人体肺的功能, 特别是儿童和哮喘病人容易受到伤害。另外, 光化学烟雾对农作物等其他植物也有很大的危害, 会使树木枯死以及农作物减产。同时, 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影响交通。
1.4 颗粒物。
机动车中, 特别是柴油车和重型车会排放很多的颗粒物, 而且颗粒物会吸附大量的有机物和致癌物质, 人体吸收后会对肺部产生很大的危害。
1.5 Pb的污染。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大气中铅的含量有97%是由汽车尾气排放的, 而且颗粒物较小, 在空气中漂浮的时间长, 当人体吸收含有Pb的气体后会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 导致人体出现头痛、失眠和记忆力下降等不良症状, 但在人体的积累量过多时会产生中毒症状, 严重的话会导致癌变。总之, Pb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
2 汽车尾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加大交通管理力度。
城市交通的相关管理部门首先要做好城市交通的整体规划, 完善城市道路建设, 改善公共交通系统, 逐渐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输能力和交通网络的覆盖面积, 尽量做到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量。逐步实现大公交系统的发展, 尽量减少市中心的车流量, 从而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建议政府在公共交通的发展上提供优惠政策。提高重点交通路口和流量较大地段的交通管理力度, 合理规划十字路口的车辆的行驶时间和行驶路线, 逐步推行机动车的差别行驶权, 从而减少十字路口的交通拥堵现象, 提高车辆的通过率, 从而缓解交通压力, 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2.2 完善相关政策,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制定有关汽车尾气污染控制的详细条款, 制定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加强对新车的排放性能进行管理, 可确保汽车的正常使用及先进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质量控制、售后服务。对于已报废的汽车和污染重的汽车, 政府应该强行管制, 从而达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2.3 加快燃料改进步伐。
汽车使用天然气与使用汽油作燃料相比较, 噪声降低40%;其尾气排放的污染物质明显减少:HC减少72%、CO减少97%、NOX减少39%。同时, 天然气的生产和使用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对水资源和大地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燃料重整是改善空气质量方案的主要内容之一。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会减少轻型和重型直喷发动机的NOX排放量, 从减排角度讲潜力较大, 尤其对于我盟机动车NOX排放量主要来源于重型货车。
2.4 发展机内治理和机外净化。
机内治理技术是指通过对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改善, 防止或减少有害污染物在燃烧过程中的生成量, 减少排气中的有害物质, 是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机内净化主要措施。包括:废气再循环、电喷装置、低污染燃料、稀薄燃烧等。机外净化是用设置在发动机外部的控制装置将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处理, 在净化装置中减少发动机中已经产生的污染物。目前, 汽车尾气机外净化主要措施。包括:热反应器、二次空气喷射、颗粒过滤器、催化净化器等。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安装催化净化器来净化尾气, 应用三元催化净化器对汽油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行无害化转化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
2.5 开发新型机动车。
开发研制超低排放的新技术车辆, 是今后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对象是开发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氢燃料车和太阳能车。坚持应用先进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创新, 加强汽车尾气的排放控制技术, 逐步减少机动车能源的消耗量也就成为了减少污染的重要举措。对此, 各汽车生产企业可以不断引进先进技术, 坚持对发动机进行优化设计, 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数量。此外, 建议政府提供优惠政策, 对新型机动车的研发技术给予补贴, 通过政府的支持改善电机驱动系统, 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推动新型机动车向成熟产业发展。
2.6 研发无污染的汽车新燃料。
想要在源头杜绝汽车尾气污染, 减少其对人体的危害, 就一定要坚持研发新能源, 以新原料取代旧有的污染能源。例如, 可以不断降低燃油中的苯、硫等含量, 研发清洁油品, 并在此基础上防止不合格燃油进入市场, 提高市场准入制度, 从而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 保证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国汽车尾气污染问题已经很严重, 相关部门必须提高重视程度。本文对汽车尾气污染物及其危害的分析, 并提出其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对我国汽车尾气污染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希望相关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马云.汽车尾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对策[J].北方环境, 2013 (3) .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论文 篇2
关键词:煤电工业区 环境污染 危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X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26-01
1 响水煤电工业区的环境现状
响水煤电工业区地处响水镇,位于贵州省盘县南端,距县城48km,工业区内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属亚热带高原性季风气候区。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历年最大风速24m/s,最大风力≥8级。人口27335人,森林覆盖率35%。
装机容量360万kW的盘南电厂、年开采400万t煤炭的响水煤礦及年产200万t焦炭的响水焦化厂坐落响水镇。响水煤电工业区将形成大煤促大电,大电带大煤的能源“经济圈”。该区域大工业的逐步增多,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区域自然环境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也受到严重考验。
2 响水煤电工业区的主要环境污染情况
(1)燃煤飞灰的环境污染。坑口电厂与响水村镇相邻,附近被村庄包围。煤灰运输及灰场堆放时,整个灰场上弥漫着浓密的煤灰。一般燃煤电厂的飞灰尘粒中,小于10μm的占20~40%,10μm以下飘尘对环境及人体更为有害,长时间生活在灰尘弥漫的环境中,很容易患上眼病和呼吸道疾病。飞灰尘粒还会与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有害气体结合,加剧对环境的损害。飞灰还会造成水体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2)煤炭燃烧产生炭、硫化合物及NOX的环境污染。在我国,约42%的NOX来自燃煤,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硫及NOX的排放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产活动带来严重的危害。这些氧化物遇水蒸气形成酸雨、酸雾,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硫在潮湿的空气中对金属腐蚀严重,直接威胁工业设施、交通设施的安全。炭、硫化合物及NOX还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等。
(3)噪声的环境污染。响水煤电工业区的噪音主要来源于:坑口电厂发电机组、蒸汽锅炉、矿井通风机、带式输送机、机修车间、压风机房、瓦斯抽放站。据测算,这些设施产生的噪声一般大于85dB。我国《噪音污染防治法》对于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标准值最高为70dB。环境噪声污染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干扰人类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4)固体废物的环境污染。响水煤电工业区固体废物为煤矸石、坑口电厂燃煤煤灰及生活垃圾。煤矸石是煤炭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无机物(多种矿岩)和少量有机物(煤及碳质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露天堆放。我国历年煤矸石积存量已达30多亿吨,并且随着煤炭采选工业的发展而以每年约2亿吨的速度增加。煤矸石侵占土地、污染土壤、破坏水体、损害大气,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
(5)工业排放造成地表水环境污染。地表水污染源的来源主要为矿井井下水排放,选煤厂污水排放,电厂生产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的外排。废水的中COD,BOD5,SS,氨氮,磷等,这些污染物的不达标排放,造成当地的水体污染,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及健康。
(6)工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煤矿井下煤层开采后,产生了采空区,采空区地表形成明显地表裂缝、塌陷等,影响人们的居住、耕种,影响植被生长,加剧了水土流失,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3 响水煤电工业区环境污染的防治
(1)大气中飞灰、硫化合物及NOX环境污染的防治。灰场及煤灰运输路线安装喷淋管道系统,用水对煤灰进行喷洒,以减少飞灰,降低飞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采用泥土覆盖的方式降低灰场飞灰。将煤灰和煤渣运送到砖厂,利用炉渣烧制粘土砖,可节省燃料。煤灰利用起来,不仅减少了煤灰的堆积,还从根本上减小和控制了污染,可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
控制火电厂的排放,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按环境排放标准配置电场静电除尘器设施,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设施,采用低氮燃烧器,锅炉燃煤产生的烟气经静电除尘器、脱硫塔脱硫后,由高烟囱排放,并安装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检测污染情况。灰渣和石膏通过运灰车运到贮灰场,部分脱硫石膏综合利用。
(3)噪声环境污染防治。对于压风机房、绞车房、矿井水处理站水泵房、生活污水处理站水泵房;通风机、瓦斯抽放站等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并对设备定期维修、养护;对闲置不用的设备及时关闭;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严禁鸣笛;混凝土搅拌站等强噪声源宜设置在远离居民点处,并采取适当降噪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夜间尽可能不用高噪声设备。强化施工期噪声环境管理。采用减振、吸声、消声、隔声等声学治理措施。加强工业场地、厂界的绿化从而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煤矸石用来填充工业场地和筑路,供矸石砖厂进行制砖利用。生活垃圾要求运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地点进行处置。部分煤矸石用于矸石发电厂消耗。火电厂煤灰炉渣可送往砖厂烧制粘土砖,粉煤灰砖等综合利用。
(5)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根据环保的有关政策,实施“用污排清”的原则。矿井水、火电厂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经污水处理站工艺处理后,作为井下防尘、地面防尘、浇洒道路、绿化及瓦斯抽放站冷却补充水和洗煤厂清水补充水,以及瓦斯发电站冷却补充水。经处理后的COD,BOD5,SS,氨氮,总磷,色度等达标后外排。
(6)生态环境破坏的防治。煤电工业区施工采用环境友好的施工方案。工业场地填方利用挖方和建设期间的矸石填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地表沉陷采取随沉随填,填后夯实的措施来保持其功能。
沉陷区土地复垦和生态综合整治工作,可交由当地土地和林业部门进行组织实施,保证该资金能够专款专用,设立专用帐户。
地表沉陷区土地采用人工复垦。耕地以工程复垦为主,山林、植被以生态恢复为主。受轻度影响的耕地一般可继续使用;受中度影响的土地需经过平整复垦或梯田式复垦来恢复其生产力;受重度破坏的土地,将完全丧失生产力,由煤电工业进行经济补偿。
4 结论
响水煤电工业区的环境污染虽然得到有效地防治,但是,随着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矿企业的不断递增,环境污染、地表塌陷、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煤电工业区的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环保监督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工矿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顾全大局,为自身创造安全环保的环境,降低有害物的排放。配合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为人类的未来生存环境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魏复盛,胡伟,藤恩江.空气污染对人体简况影响研究的进展.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0,22(3).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与防治 篇3
1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1.1 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
一氧化碳来源很多, 但其大多来源于一些含碳燃料或者卷烟的不完全燃烧的过程, 其次就是工业生产例如炼焦、炼钢、炼铁过程所产生。
CO气体无色、无味、有毒, 能在大气中短暂停留。由于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的200~300倍, CO进入血液后, 能极大的阻碍机体输送氧, 导致组织缺氧。故当CO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 会引起人类的中毒, 甚至导致死亡。
1.2 氮氧化物对人体的危害
氮氧化物主要产生于人类生活或生产中石油、煤等燃料燃烧过程 (包括所有的内燃机燃烧、汽车排放的NOx) ;其次就是来自工厂生产使用硝酸时产生排放的尾气。
NOx对肺的损害较大, 能强烈的刺激呼吸器官。一旦NOx进入呼吸道, 就可能引起支气管哮喘。此外氮氧化物中的一氧化氮 (NO) 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还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症。氮氧化物能引起二次污染, 它是指当NOx与碳氢化物在空气相遇时, 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 产生一种有毒性的光化学烟雾, 能使人眼睛发红, 咽喉疼痛, 呼吸憋闷、头昏、头痛等。
1.3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
二氧化硫主要由燃煤及燃料油等含硫物质燃烧产生, 其次是来自于自然界, 例如火山爆发、森林起火等。
SO2易溶于水, 容易吸附于上呼吸道粘液, 能极大的刺激人体的上呼吸道粘膜和结膜, 它还能通过刺激损伤呼吸器管导致支气管炎、肺炎等, 甚至引起极其严重的肺水肿呼吸麻痹。此外, SO2能影响人体新陈代谢, 阻碍机体的生长发育。而SO2与三氧化二铁 (Fe2O3) 在空气中的相遇发生氧化反应能生成硫酸雾, 硫酸雾的刺激性超出SO2的10倍。故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规定, 居住区的二氧化硫的日平均浓度应该低于0.15 mg/m3, 而年平均浓度应该小于0.06 mg/m3, 超出这个浓度范围将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1.4 悬浮颗粒物对人体的危害
颗粒物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人为排放源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煤烟;工业生产、建筑产生的工业粉尘、金属尘、水泥尘等;汽车、飞机排气等。天然源有土壤尘、火山灰、森林火灾灰、海盐粒等。
总悬浮颗粒物 (TSP) 是指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空气颗粒物的通称, 其中能对人体产生影响的颗粒是粒径直径小于10μm, 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PM10) 。而粒径更小一些的, 例如小于5μm者能进入呼吸道的深部, 直接损伤肺泡, 导致肺部炎性病变。此外悬浮颗粒物在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的过程中, 可以阻塞皮肤的汗腺、毛囊等, 导致眼结膜、皮肤炎症反应等。
2 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2.1 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
科学分析表明, 汽车尾气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 其中的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机动车排放污染占城市污染极大位置, 影响深远, 难以根除。因为机动车排放废气污染范围大, 故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是靠改变机动车的发动机的燃烧设计以及提高油的燃烧质量, 比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等稍微环保一些的高质量燃油等, 或鼓励发展环保燃料车, 大力推广车用乙醇汽油等措施, 依靠科技提高机动车的应用以及发展。
2.2 改进燃料结构, 合理利用能源
目前, 我国仍然是以煤炭为主, 而燃煤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会放出大量的CO、NOx、SO2以及悬浮颗粒等大气污染物。改善大气污染, 必须做到防治煤燃过程导致的大气污染。首先, 我们可以要推广工业型煤、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 大力宣传大气污染的危害以及清洁能源未来的发展, 然后逐步渗透推广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同时严格控制烟尘和SO2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2.3 植树造林, 减轻污染危害
陆地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森林, 它具有很多极其重大的功能, 比如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 能优化人生存环境、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此, 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中的一项非常必要的措施, 兼具经济有效的优势。森林能极大的降低风速, 使空气中悬浮的大粒灰尘随风下降, 而森林的树叶能则吸附大量飘尘, 达到净化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的目的。此外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 释放O2, 净化空气, 防治大气污染, 改善人类的生存生活环境。因此, 为了防治大气污染, 我们必须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 提高绿地占有面积, 减轻大气污染,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以及人类生活生存环境。
2.4 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治本之策。首先, 应该全面详细调查研究该地各个污染源所排放出的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时空分布等, 然后制定以及选择控制污染的最佳方案。其次从根本上去改造以及提升传统产业构架, 以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的原则, 有秩序的淘汰建材、水泥厂等落后产能行业。三是培养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伐。四是要坚决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从源头遏制大气污染。设立大气污染治理科研专项, 加快开发大气污染控制环保技术, 并使用最尖端科技环保技术, 依靠科技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5 坚持联防联治, 形成工作合力
依照责任共担、权责共享、协商统筹的原则, 强力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 为治污投入大的地方的争取更多的经济补偿。一方面, 我们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协作。打破行政区划分界限, 建立跨区域大气污染数据共享、信息通报联防联动机制, 从而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合力。例如建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加强地区之间以及城市之间的空气污染综合防控合作, 以此可以降低大气污染治理成本, 提高治理的效率。另一方面, 加强建立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协作防控机制, 从而使相关部门和行业之间能实现共享信息数据、措施共同制定、工作协作配合等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施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 大气污染严重的影响我们人体的健康,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程。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的攻坚战, 人人有责, 人人受益。只要群社会积极心动起来, 构建起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各界共同担当、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格局, 我们就一定能够早日呼吸到清新的空气, 享受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
摘要:大气污染主要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以及自然过程中产生的某些物质释放入大气层, 当达到一定的时间以及强度时, 危害到人类身体健康、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现象。本文分别介绍了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针对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类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并作了具体阐述, 以此指导人们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关键词:大气污染,危害,大气防治
参考文献
[1]申莉.谈谈大气污染来源与影响及控制措施[J].民营科技, 2009, (6) :99.
[2]席胜伟.大气污染危害性分析及治理途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2) :153.
[3]赵小明.大气污染物的综合防治[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5, (2) :61.
浅谈大气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篇4
摘 要:阐述了大气的组成会因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而产生变化,且向大气中排放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和飘尘,当这些排放物超过一定界限,就造成了大气污染,并对人类和其他生物产生危害。
关键词: 大气污染;危害;防治
空气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外界环境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发展,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石油、煤炭的燃烧,城市人口的密集,以及机动车辆的增多,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使人们的生存环境、人体的体质健康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重的挑战。
一、大气环境中的空气污染物
大气环境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大气颗粒物和光化学烟雾等。SO2是强烈的刺激性有毒气体,主要来源于原煤等燃料的直接燃烧;NO2主要来源于各种炉窖、机动车和柴油机的排气;CO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机动车尾气;大气颗粒物包含总悬浮颗粒(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主要来源于燃烧后直接排放的气体和通过化学转化生成的气体;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尾气在紫外
线的光化合作用下,经转化形成的具有剧烈刺激作用的雾状气体,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和煤燃烧废气。
二、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的危害
大气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会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人体的体质健康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二氧化硫 SO2 主要危害:二氧化硫具有很强的刺激作用,能刺激眼结膜和鼻咽部黏膜。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易被上呼吸道和支气管黏膜的富水性黏液所吸收。因而它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和支气管以上的气道,造成该部位的平滑肌内末梢神经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反射性收缩,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变窄,气道阻力增大,分泌物增加,严重时可造成局部炎症或腐蚀性组织坏死。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和黏膜的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鼻咽炎,并对其他刺激物的敏感性提高,引起咳嗽,并能刺激眼结膜引起炎症,极高浓度时可发生声门水肿或肺水肿以及呼吸道麻痹,甚至危及人的生命。
2、悬浮颗粒物 TSP(如:粉尘、烟雾、PM10)主要危害:随呼吸进入肺, 可沉积于肺,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颗粒物上容易附着多种有害物质,有些有致癌性,有些会诱发花粉过敏症;沉积在绿色植物叶面, 干扰植物吸收阳
光和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和水分的过程, 从而影响植物的健康和生长;厚重的颗粒物浓度会影响动物的呼吸系统;杀伤微生物,引起食物链改变,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遮挡阳光而可能改变气候,这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3、氮氧化物 NOX(如:NO、NO2、NO3)主要危害:氮氧化物易于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长期吸入低浓度NOX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过氧化,损害细支气管的纤毛上皮细胞和肺泡细胞,破坏肺泡组织的胶原纤维,并可发生肺气肿样症状。它尚能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NOX在肺中形成的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即变性血红蛋白),能降低血红蛋白带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肺的损害比较明显;当污染物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及中枢神经损害比较明显,对心、肝、肾以及造血组织等均有影响。
4、一氧化碳 CO 主要危害: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亲合力要比与氧的亲合力大200~300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一旦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红蛋白向机体组织运载氧的功能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对供氧不足最为敏感的中枢神经(大脑)和心肌功能造成组织缺氧,从而使人产生中毒症状。
5、光化学氧化物(如:臭氧O3)主要危害:低空臭氧是一种最强的氧化剂, 能够与几乎所有的生物物质产生反应,浓度很低时就能损坏橡胶、油漆、织物等材料;臭氧对植物的影响很大。浓度很低时就能减缓植物生长,高浓度时杀死叶片组织, 致使整个叶片枯死, 最终引起植物死亡,比如高速公路沿线的树木死亡就被分析与臭氧有关;臭氧对于动物和人类有多种伤害作用, 特别是伤害眼睛和呼吸系统,加重哮喘类过敏症。
6、重金属(如:铅、镉)主要危害:重金属微粒随呼吸进入人体, 铅能伤害人的神经系统, 降低孩子的学习能力,镉会影响骨骼发育,对孩子极为不利;重金属微粒可被植物叶面直接吸收, 也可在降落到土壤之后, 被植物吸收, 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降落到河流中的重金属微粒随水流移动, 或沉积于池塘、湖泊, 或流入海洋, 被水中生物吸收, 并在体内聚积, 最终随着水产品进入人体。
7、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主要危害: 阻断地面的热量向外层空间发散, 致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引起气候变暖, 发生大规模的洪水、风暴或干旱; 增加夏季的炎热, 提高心血管病在夏季的发病和死亡率;气候变暖会促使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 致使海平面上升, 其结果是地势较低的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被淹;气
候变暖会使地球上沙漠化面积继续扩大, 使全球的水和食品供应趋于紧张。
三、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防治
防治大气污染,控制污染排放是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其主要途径有:
1、工业合理布局,搞好环境规划。
2、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历史遗留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及污染大、耗能高的产业,加快结构型调整,予以关停并转迁,减少污染物总量排放,改善空气环境质量。
3、改变能源结构、推广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强化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煤、石油、天然气是世界三大主要能源,经济在发展,能源也在不断的消耗,能源的消耗势必影响我们的大气环境,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通过能源、原材料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使原材料中的所有组分通过生产过程尽可能地转化为产品,消除废物的产生,减少污染废气的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5、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和污染源的治理,实施总量控制和达标排放。管理是手段,治理是措施,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各种污染事故的发生;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从根源上对排污企业起到督促、整改的作用;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增强对各类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只有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才能确保实施排污总量控制,才能保证排污单位废气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6、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大排量机动车的使用。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生产和使用迅猛发展,机动车尾气污染日趋加重,因此,对机动车的污染防治尤为重要。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严格的排放标准,对污染严重的机动车从生产、使用及报废都要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并鼓励生产和使用小排量的机动车以及替代汽油燃料,以减少石油的消耗量,减少机动车的尾气污染。
7、另外,植物有过滤各种有毒有害大气污染物和净化空气的功能,树林尤为显著,所以绿化造林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措施。
总之,大气污染对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要防治大气污染,就要减少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既要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各能源利用率,开发绿色新能源,使用无污染的太阳能等,更要保护森林和海洋,大量植树造林,采取积极、切实的措施,保护我们共同的蓝天。
参考文献:
浅谈交通噪声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篇5
1、交通噪声的危害
噪音污染早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国外早就有“噪音病”一词。研究发现, 长期处于高强度噪声中的人群, 身体各系统机能衰退速度明显高于正常条件下的人群。交通噪声的主要频率成分在1000HZ以下, 属于中低频噪音, 其等效声级明显低于其实际声场强度, 而且这种低频噪音和人体组织的振动频率更加接近, 容易引起人体器官的共振, 所以危害更大,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噪音对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 严重者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噪音长期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会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 导致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受损害, 使人头疼、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全身疲乏无力, 还会引起植物性神经紊乱从而导致消化不良、胃溃疡等。
(2)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长期处于50分贝以上中低频噪音或者突发性高频噪音如刹车声环境中的人群内分泌系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孕妇, 长期处于这种环境, 会使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 并出现精神紧张和内分泌失调, 严重的会使血压升高、胎儿缺氧缺血、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流产。而高分贝的噪音能损坏胎儿的听觉器官, 致使部分区域受损, 并严重影响大脑的发育, 导致儿童智力低下。
(3) 对各器官的影响。
噪音对人体器官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容易受到关注的是它对听力的损害, 噪音会引起耳部不适, 导致听力下降。高噪音环境对于婴幼儿的器官发育非常不利, 噪音会影响婴幼儿视力, 诱发眼病。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婴幼儿需要配戴眼镜的因由之一。对处在80分贝以上环境中发育阶段的婴儿, 噪音的危害尤其明显。经常处在嘈杂环境中的婴儿不仅听力受到损伤, 智力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4) 对心理的影响。
噪音会引起睡眠不好,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然后导致心情烦乱, 情绪不稳, 忍耐性降低, 脾气暴躁, 乃至产生高血压、溃疡、糖尿病等一系列的疾病。心理学上将这种病症称为心身疾病, 意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上的疾病。
2、交通噪声产生的主原因
交通噪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发动机噪声。
发动机在高速运转和排废气时会产生大量噪音, 尤其是部分发动机消声器故障的车辆, 距车体1.2m处噪音可达110~120分贝, 远远超过国家标准。部分农用车辆、载重卡车的发动机噪音亦超过国家标准。
(2) 风阻噪声。
车速在高于6 0千米/时后, 车辆风阻噪音会呈现指数性增长, 造成污染。
(3) 车体震动噪音。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发动机震动、风阻、道路等会造成车体的震动, 车体震动的声压级并不高, 但属于低频噪音, 与人体器官的振动频率很接近, 容易引起共振, 产生恶心、胸闷的症状, 同时低频噪音比高频噪音更容易通过震动传入室内。
(4) 轮胎噪音。
行驶中轮胎和路面的摩擦噪音是车辆噪音的主要来源。
3、交通噪音的综合防治
国内外对于交通噪声的防治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发展了一些衰减噪声的方法, 但单一治理并不能够很好的消除交通噪音污染, 因此, 需要采用综合治理结合法律法规的方法来治理交通噪声污染。
(1) 加强法规建设, 严格执法
目前我国有大量改装、报废、故障车辆仍在行驶, 这些车辆由于技术的原因根本达不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成为交通污染源。而目前我国尚无有效手段监测、处罚这些车辆。
我国货运车辆超载现象严重也是造成干线道路噪音指数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大量的超载车辆仍然使用原车底盘和轮胎造成胎面压力成倍提高, 胎噪则呈现指数性增高。而且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力很大, 造成路面损坏, 从而加大了路噪, 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 需要完善执法手段, 严厉打击超载和改装车辆;加强法规建设, 确保不达标的车辆无法上路行驶。同时, 可建立大型车辆优先通行通道, 减少大型车辆加减速的次数, 保证大型车辆优先通过交叉路口, 减少噪音产生。
(2) 建立声屏障
在道路交通噪声控制工程中, 声屏障的应用比较多。一般的直立型声屏障隔音效果在5~7分贝, 半封闭型声屏障隔音效果在6~12分贝, 全封闭型的隔音效果在10~1 5分贝。但是声屏障的建设成本较高, 保养困难, 在有些路段会造成道路景观的破坏, 因此在高架道路和轨道交通中应用较多。普通道路可以利用道路两侧预留的绿地来设立隔声带, 沿住宅区周边设置绿色防护带, 因地制宜栽培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 形成高乔木—灌木—花草的立体结构。例如, 在北方可以种植树冠茂密的悬铃木、刺槐、国槐、泡桐等乔木, 隔段种植一些圆柏、龙柏等常绿树种, 树下可种植山楂、红叶李等灌木, 下层可植苔草。
沿区内街道两侧, 宜种植高大挺拔的树种, 如合欢、白蜡树、侧柏、圆柏等, 乔木之下, 可种植一些蔷薇科植物, 周围种植黑麦草等草本植物。在楼房周围可以种植雪松、芙蓉、银杏等具有观赏价值的树种, 树下可间种金银花、月季花或耐寒、耐旱的草科植物。在挡土墙、楼墙面下栽种爬山虎等攀援类植物。利用三角地带建棚架, 在架下种紫藤、野蔷薇等, 让它们攀援棚架, 成为夏季乘凉的凉棚。
住宅区经过这样的绿化配置, 可以构成层层茂密的防噪声林带。
(3) 建设低噪音路面
低噪声路面是控制机动车辆交通噪声的最根本措施之一, 在国外有多年研究历史, 并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国内目前尚处于推广阶段。低噪声路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多孔性沥青路面, 另一种是有一定弹性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多孔性低噪声沥青路面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降噪效果与路面耐久性的矛盾:路面空隙率大, 降噪效果好, 但路面耐久性差。国内某试验路段经过不到5年使用, 已全部毁坏。因此, 在提高路面降噪效果的同时, 如何提高路面耐久性是研究的重点。
此外, 近年来许多城市在交通管理的实践中, 也提出了一些别具特色的降噪方法。比如, 南京市有交通专家指出:在信号交叉口长时间红灯时, 等候车辆应熄火在停车线前面等待, 以减少城市噪声和尾气污染。这反映出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包括噪声污染问题, 已经引起了城市管理者的高度关注。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热潮的兴起, 我国住宅小区的建设越来越快。受诸多原因影响, 很多小区建设在主要交通干道两侧, 这里车流量大, 噪音危害严重, 而交通噪声的频率和时间分布决定了它的危害高于其他噪声。文中主要阐述了交通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金属切削液的污染危害与防治方法 篇6
关键词:切削液,污染,环境友好,高速切割
金属切削液是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实现对刀具、工件进行润滑、冷却、清洗、防秀、排屑作用, 保证加工精度、保护刀具、完成加工过程的重要工质[1]。金属切削液由矿物油、动植物油或添加部分添加剂的油基、水基乳化液构成, 在使用过程中, 受切削热和工件污染的影响, 需要定期更换, 虽然数量相对较少, 但所形成的含油、含重金属和其它添加剂的含油性废水对地面水环境的污染却是比较大的[2], 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防治的重要性已日益被人们所重视。
1 金属切削液的成分及危害
金属切削废液的有害成分主要是切削液中含有的油类和化学添加剂及金属氧化物等, 废液属耗氧物质、并含有毒性, 排放到地表水体, 干扰水体的复氧过程功能、消耗水中溶解氧、毒害水质生物和动物, 且很多物质是在环境中自然降解能力较差、并具有“三致”效应物质, 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较大。
油类主要是切削液的主要成分, 油基、水基切削液中都含有各种矿物油、动植物油, 如柴油、煤油、鲸油、、蓖麻油、棉籽油、菜子油等, 都属于高耗氧物质, 特别是矿物油在环境中的自然降解性较差, 对环境的危害较大。
金属切削液添加剂成分种类较多[3], 包括脂肪酸皂、环烷酸皂、长链醇硫酸酯、磺化蓖麻油等阴离子类、斯盘-80, 吐温-80, TX-10, OP-10, 平平加等非离子类各种乳化剂, 硫化动植物油、硫脲、磷酸三乙酯、二烷基二硫化代磷酸锌、氯化石蜡、氯化脂肪酸酯、有机钼化合物、有机硼化合物等极压润滑剂, 石油磺酸 (钡、钙、钠) 盐、十二烯基丁二醇、环烷酸锌、硬脂酸铝、氧化石油脂、皂、羊毛酯、亚硝酸钠、铬酸盐、重铬酸盐、磷酸盐等防锈剂, 三丹油、苯酚、四氯苯酚、甲醛类、含氯和含苯化合物等防腐剂, 改性聚硅氧烷等消泡剂, 苯并三氮唑铜合金防蚀剂等等。这些种类繁多的添加剂成分不仅对水生生物产生直接的危害, 而且还会环境中迁移, 对人体产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对环境和人体的产生近期和远期影响。
2 金属切削液污染的防治方法
金属切削液污染的防治应其它工业废水的防治的原则, 即遵循实施清洁生产原则, 在金属加工生产的全过程对产品的生命周期进行分析和管理, 改革加工工艺、以无毒或少毒的切消液代替传统有毒的切削液、净化循环使用切削废液、回收处理废泥中金属, 从而从根本上消除废液给环境的危害。
2.1 废切削的处理
2.1.1 净化后回收使用和处理
a.对于矿物废油, 采用沉淀、过滤等方法进行净化, 再加热后去除水分, 重新加入切削润滑添加剂, 恢复质量后, 可回用。达不到切削液质量要求, 则作为再生油利用。净化产生的油渣、废油抹布、废棉纱、废油污手套等, 可燃烧处理。
b.对“废乳化液”, “破乳”处理是重要的处理工艺。破乳处理有物理方法 (重力分离、离心分离、浓缩分离、隔膜分离、溶剂分离、及吸附分离等) 、化学方法 (燃烧法、顶替法、聚沉法、酸化法、电解法等) 。破乳处理后, 将油类、油渣、水分分别回收、处理。
2.1.2 改革切削加工工艺降低污染
a.采用环境友好型切削液。主要是指采用生物降解性好的原料配制切削液, 如用植物油、合成酯代替矿物油;用无毒无害的硼酸盐 (酯) 类添加剂取代含硫、磷、氯类化合物的添加剂;用无毒的机胺、硼酸盐、苯丙三氮唑复配剂或钼酸盐取代亚硝酸钠、铬酸盐、重铬酸盐、磷酸盐配制防锈剂;用硼酸酯、表面活性剂和整合剂复配或用柠檬酸单铜、油酸、硬脂酸、月桂酸等羟酸配成的铜盐取代酚类化合物、甲醛类、含氯和含苯化合物配制防腐剂。按上述方法配制切削液, 因其油基可降解或者不用矿物油、添加剂对人体无害和对环境无污染, 被称为"环境友好型切削液"。
b.采用高速干式切削工艺。
干切削是指在机械加工中, 为保护环境、降低成本而有意识地减少或完全停止使用切削液。当然, 它并不是简单地停止使用切削液, 而是在停用切削液的同时, 要保证高效率、高产品质量、高刀具寿命以及切削过程的高可靠性。因为, 高速切削时, 25%以上的切削热被切屑所带走, 能很好地解决干切削所带来的冷却问题。所以, 干切削往往应用于高速切削场合, 这就是高速干切削。高速干切削技术是在采用高效率的数控加工手段获得高精度同时又因限制使用切削液, 消除了切削液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工人健康、增加制造成本等负面影响, 实现了绿色生产, 这是一种对环境污染从源头进行控制的清洁制造工艺, 是一项新兴先进制造技术[4]。
3 结论
3.1 金属切削废液是一种含有各种难降解添加剂的含油废水, 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
3.2 采用环境友好型切削液和采用高速干式切削工艺是防治金属切削废液污染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永葆.金属切削液污染及"绿色切削"技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8 (36) :84-85.
[2]殷守伟, 吴威, 侯素萍.机械加工含油废水治理的优化设计[J].河南化工, 2002 (5) :46-47.
[3]刘镇昌.金属切削液———选择、配制与使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论文 篇7
“居者有其屋”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追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 人们收入的不断增长, “居者有其屋”已基本得到解决。现在, 怎样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
上世纪70年代以后, 随着化工、材料工业迅速发展, 出现了大量人工复合建筑材料和建筑装修材料, 他们在建筑中被广泛采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有些建筑材料、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致使多种化学物质进入室内环境, 使得长期生活在“现代”建筑中的人们表现出了一些病态反应, 头痛、困倦、恶心等, “搬新家得新病”的现象引起专家们的普遍关注, 形成了描述上述建筑和不良反应的一些新概念“病态建筑”和“病态建筑综合症”。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明确将室内空气污染列为与高血压、胆固醇过高和肥胖等共同列为人类健康的十大威胁, 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室内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36%的呼吸道疾病, 22%的慢性肺病和15%的气管炎和支气管炎, 全世界每年有2400万人的死亡与室内污染紧密相关;来自我国的监测数据也表明, 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数达11.1万人, 严重的室内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仅1995年我国因室内环境污染危害健康所导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7亿, 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丹麦技术大学的国际空气质量领域著名专家Fanger教授特别指出: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从某种意义上讲比室外空气污染治理更重要, 因为人的一生约有70~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老人和儿童在室内的时间更长, 室内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 人们急切盼望改善日益恶劣的居室、办公环境, 提高生存质量。以下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对策。
1室内有害气体的来源与危害
室内空气污染可以理解为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室内空气环境, 呈现足够的浓度, 持续足够的时间, 并因此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室内空气的主要元凶是来自于装饰材料和家具中的几十种有毒有害气体, 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有甲醛、苯类化合物、氨等。下面主要介绍室内五大主要污染物的来源与危害:
(1) 甲醛。它是世界上公认的潜在致癌物, 是近年来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 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而正是因为它的防腐作用, 甲醛被广泛应用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之中。甲醛的熔点和沸点很低, 很容易从装修材料中挥发出来, 如果在室内感到有刺鼻的气味, 就说明室内甲醛的浓度超标了。甲醛可经呼吸道吸收, 长期接触甲醛的人可引起呼吸道疾病;还会引致妊娠综合症, 新生儿体质降低、胎儿畸形;高浓度的甲醛对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肝脏等都有毒害。室内甲醛的主要来源有:由甲醛作为原料的酚醛树脂等黏合剂;使用了黏合剂的各种人造板如大芯板、复合板;使用了黏合剂的新式家具和墙面、地面等装修;化纤地毯、塑料地板砖、涂料、油漆等。
(2) 苯及苯的化合物。苯系物也是为人们所关注的室内空气污染物。苯、甲苯、二甲苯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具有强烈芳香的气体, 易挥发为蒸气、易燃有毒, 专家们把它称“芳香杀手”。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苯定为强烈的致癌物质, 长期吸入会出现过敏性湿疹、苯系化合物也是导致白血病的主要元凶。苯系物主要来源于有机溶剂, 如:油漆、涂料及一些添加剂、建筑、装饰材料如:人造板、塑料制品、化纤地毯等。
(3) 氨气。氨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 溶解度极高, 所以主要对动物或人体的上呼吸道有刺激和腐蚀作用, 减弱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相关资料显示, 长期在居住环境中接触氨, 会有胸闷、咽痛、咽干、触觉及味觉减退, 头晕、头痛、疲劳、厌食等症状, 部分人还会出现面部皮肤色素沉着, 手指有溃疡等反应。严重中毒时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窒息、肺水肿。氨气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外加剂, 特别是冬季施工混凝土中的防冻剂;另外, 还有来自室内装饰材料, 比如家具涂饰时所用的添加剂和增白剂大部分都用氨水。
(4)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TVOC) :TVOC是一种有臭味、有刺激性、有毒性的有机化合物。TVOC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 出现头晕、头痛、无力、嗜睡、食欲不振、胸闷等自觉症状, 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消化系统功能, 严重时甚至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 出现变态反应等等。TVOC主要来源于各种途料、黏合剂及各种人造材料等。
(5) 氡氡的危害也不可小视氡由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而生成,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天然放射性气体, 可使人不断累积诱发肺癌,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为, 氡是室内重要的致癌物质。科学研究表明, 氡对人体辐射伤害占人体一生中所受到的全部辐射伤害的55%以上。世界上1/5的肺癌患者都与氡有关, 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杀手”, 仅次于吸烟。室内环境中的氡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 特别是一些用矿渣、炉渣等原料制成的建筑材料和含铀高的室内装饰材料, 像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等, 其次地基土壤里也产生氡。
2 装修污染的防治对策
目前我国室内空气污染处于相当严重的状况, 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采取有效的举措, 将居室环境中的污染物限制在一定的水平范围内, 预防和减少室内空气的污染, 对人的身心健康、安心工作、享受现代生活、提高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引起室内环境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室内装修。预防装修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可通过设计、选材、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
2.1 建立现代低碳环保装饰新理念
家庭装修要从整体设计着手融入环保、节能的理念, 用绿色家装、绿色消费、原生态的理念进行设计, 在保证室内空间、色彩、内涵得到良好体现的情况下, 环保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所选的材料是否环保、用量是否合理、室内是否存在空气流通死角、是否会出现光污染等。避免盲目追求豪华装饰装修, 达到重装饰、轻装修的完美结合。
2.2 选取环保安全的装修材料。
装修是件好事, 可是用了危害身体健康的装修材料可是件令人头疼的事。所以必须从源头上彻底的杜绝家装的污染。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名目各异的装修建材, 室内装修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质量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健康环保建材, 例如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材料取代高污染材料, 避免或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产生的设计和维护方案, 是最理想的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方法。
2.3 采用规范严谨的施工工艺
受目前家装从业人员及设备水平的限制, 施工手法对环境质量有很大影响, 科学合理的设计、选用优质的装修材料, 还必须有良好的施工队伍, 只有严格按照工艺规范操作, 才能做出符合要求, 绿色环保的装修工程。要尽量选用无毒、少毒和无污染、少污染的装修施工工艺。除此之外, 市场上装修公司良莠不齐, 消费者在选择时, 应对其资质进行认真考察选择正规的家装公司以保证家装质量。同时, 与装饰公司签订家装合同时一定要加上居室的空气质量条款, 一旦装修后出现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便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4 科学的选购家具
目前个别家具生产商为降低成本, 选用非环保材料, 往往造成家具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因此消费者在选择环保家装时, 也要注意家具是否环保。家具放置一段时间后, 住前要请通过国家计量认证, 具有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资格的室内环境检测单位, 对室内环境进行检测, 只有当检测结果低于国家室内环境标准时, 才可放心入住。出现超标现象要及时治理, 治理时应请室内环境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不要盲目选择治理产品和治理设备。
相对室外空气污染, 房屋建筑的室内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更为直接, 危害程度更大。健康住宅概念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在积极倡导健康住宅的同时, 提升环保理念才是消除室内环境污染的最终目标。
3 结语
室内装修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是一个常新的研究课题, 室内装饰污染的防治应以事前控制为主, 事后处理为辅, 双管并重, 双管齐下。在事前控制中, 研究开发绿色环保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实现最大限度的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是减少装饰装修材料产生室内空气污染,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也是最根本的措施;同时也必须注重建筑装修完成后投入使用前的污染处治, 把装饰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控制到最小程度。
参考文献
[1]贾祥焱, 顾永松, 张庆松.室内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与防治对策分析[J].江苏建材, 2010, (01) .
[2]肖贺非.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J].黑龙江冶金, 2010, (01) .
[3]邵乘胜.居室环境的污染与防治[J].中国建设教育, 2008, (10) .
[4]黄志芳.防治室内污染健康居住环境[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09, (08) .
[5]张秀琴, 刘海燕.室内污染与人体健康[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02) .
[6]乔泉堂.发展绿色建材防止室内污染[J].建设科技, 2009, (19) .
“白色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篇8
关键词:“白色污染”,塑料,填埋,回收利用,环境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 社会生活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顺应这种需求, 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 价格低廉的包装材料的出现, 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 也引发了极大的环境问题, 即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 是人们随意抛弃在自然界中的白色废旧塑料包装制品 (如塑料袋、塑料薄膜、农用地膜、快餐盒、饮料瓶、包装填充物等) 飘挂在树上、散落在路边、草地、街头、水面、农田及住宅周围等随处可见的污染现象。
1“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
1.1“视觉污染”
塑料是一种很难处理的生活垃圾, 大量的废塑料制品在城市、旅游区、水体和道路、铁道旁等随处可见, 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影响城市市容、景点的整体美感。尤其是铁路行业, 旅客将用过的餐盒随意抛出窗外, 甚至有些列车服务员亦将垃圾弃之车外, 造成交通干线两旁的绿色植物白色化, 沿途的树木枝条飘挂成串。
1.2“潜在危害”
(1) 污染农作物。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入土壤中, 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 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导致农作物减产。塑料的填埋处理会占用过多土地, 停留时间长, 上百年才可以降解。
(2) 污染空气。塑料、纸屑和粉尘随风飞扬;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 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3) 污染水体。塑料易成团成捆, 能堵塞水流, 造成水利设施、城市设施故障。如果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 会因其绞在消化道中无法消化而造成死亡。
(4) 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 当温度达到65℃时, 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 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都造成损害。
(5) 火灾隐患。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 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 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灾事故, 时常造成重大损失。
(6) 可能成为有害生物的巢穴。白色垃圾能为老鼠、鸟类及蚊蝇提供食物、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而其中的残留物也常常是传染疾病的根源。
2“白色污染”的防治措施
2.1 加强环保宣传, 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
防治“白色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 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 把“白色污染”防治作为“两个文明”建设和综合整治城市环境的重点内容来抓, 把社会建设成为绿色社会、文明社会。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 是解决白色污染及其它各种形式污染的前提。因此, 要利用各行政单位和组织、新闻媒介, 学校教育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普及有关知识, 大力宣传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及其危害。提高全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与社会公德, 教育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使人们能够积极参与废塑料的回收, 在自身严格遵守环保法规的同时, 积极制止身边的不良行为。
2.2 加强立法, 强化管理, 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尽快制定颁布国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关法规, 以法规的形式明确生产者、各级销售者和消费者回收利用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遏制“白色污染”的污染源。对塑料包装物的生产、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 分别指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引导政策, 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废旧塑料包装物的产生量, 鼓励提高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回收利用率, 将“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政府部门可以出台一些有关政策和措施限制生产和销售, 号召人们行动起来, 用手中的布袋子代替日用量很大的塑料袋, 达到控制和减少“白色污染”的目的。目前, 通过相关法律, 我国从2008年6月1日开始, 到超市购物将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 要消费者自己单独付费。这项法规的出台, 相应地减少和控制了人们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用品。
2.3 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超薄塑料袋和纸制餐具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由于重量轻、体积庞大, 难以清洗干净等原因造成回收成本高、难以有效利用。而一次性超薄塑料袋由于使用面非常广、很薄等原因造成环境中污染物随处可见, 回收困难。因此, 应限制或禁止使用难以收集、处置的一次性塑料包装物, 减少和控制使用塑料包装材料。
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 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 因为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许多环保专家认为, 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 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 因为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 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 制纸制餐具时, 除用到草浆、稻浆外, 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 若全面推广, 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 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第三, 制纸浆历来是耗水、耗能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 若污水未经处理, 直接排入河流中, 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 这就需要耗大量能。因此, 无论是从环保角度, 还是从节约资源角度, 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及纸制餐具都是一件好事。
2.4 实行垃圾分类, 回收废塑料使之资源化
回收废塑料并使之资源化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清洁的废塑料制品可重复使用、造粒、炼油、制漆、作建材等。如果从垃圾场重新分拣废塑料制品, 则费时费力, 且塑料的利用价值也很低, 因此一定要在废塑料制品进入垃圾场之前将其分类回收。废塑料回收后, 在进行分类、清洗后再通过加热熔融, 即可重新成为制品。从组成看, 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均由碳氢元素组成, 而汽油、柴油等燃料也是由碳氢元素组成, 把这几类塑料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使之裂解, 把裂解产物进行分馏, 可制得汽油与柴油。近年来, 一些国家大力开展3R运动, 即要求做到废塑料的减量化 (Reduce) 、再利用 (Reuse) 、再循环 (Recycle) 。目前, 在德、日、美等国家, 由于重视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处理, 已经实现了塑料的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从根本上消除了白色污染。
2.5 依靠科技进步, 支持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和使用
重视“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研究开发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具有与普通塑料同样的使用功能, 但在完成其使用功能而被废弃后, 其化学结构可以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变化, 使高分子分解成分子量较小的分子, 最后被自然环境所同化。在塑料包装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 (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纤维素、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 , 使塑料包装物的稳定性下降, 较容易在自然环境中降解。降解塑料有三类: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及双降解塑料。我国新型塑料的研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已经和正在开发出以淀粉、秸杆纤维、天然草浆等材料制成的“绿色”替代品。由纸质、淀粉、易降解塑料等新型快餐餐具已在一些铁路列车上使用, 从而缓解了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程度。
总之, 对于“白色污染”的防治, 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 强化管理,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运作机制, 在根治污染、减轻污染、预防污染三个层次上规定任务, 明确责任, 加强替代包装产品的开发和研究, 有步骤、有目标、有期限地鼓励和促进废旧塑料包装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及再资源化, 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何晓春.化学与生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1]何晓春.化学与生活[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保护, 1997, 10.[2]“白色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J].中国环境保护, 1997, 10.
[3]唐赛珍.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M].2004, 7.[3]唐赛珍.白色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M].2004, 7.
室内甲醛污染危害及其防治 篇9
1 甲醛的危害
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其40%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溶液,具有极强的防腐效果,因此可作为一些低劣的水性内墙涂料及白乳胶的防腐剂,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合成树脂、表面活性剂、塑料、橡胶、皮革、造纸、染料、制药、农药、照相胶片、炸药、建筑材料等的制造过程中。
甲醛的危害在于其能与蛋白质结合,通过刺激作用、致敏作用、致突变作用[2]危害人体健康,其浓度在每立方米空气中达到0.06-0.07mg/m3时,儿童就会发生轻微气喘。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1mg/m3时,就有异味和不适感;达到0.5mg/m3时,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达到0.6mg/m3,可引起咽喉不适或疼痛。浓度更高时,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气喘甚至肺水肿;达到30mg/m3时,会立即致人死亡。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月经紊乱、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3]。
2 室内甲醛污染的来源及现状
甲醛是人造板工业制造脲醛树脂胶、三聚氰胺树脂胶和酚醛树脂胶的重要原料,广泛地存在于胶合板、细木工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木材中。目前,世界各国生产人造板主要使用脲醛树脂胶为胶粘剂,而脲醛树脂胶就是以甲醛和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而制成的胶粘剂。除此之外,在预制板、涂料、墙布、墙纸、化纤地毯、泡沫塑料及油漆等中都会有甲醛的踪迹,这些残留甲醛会逐渐向周围空间释放。而平时生活中汽车废气、液化石油气、香烟的烟雾、消毒剂、化妆品、纸张等也会释放出甲醛气体,虽然含量很低,但依然不可忽视。
甲醛的释放是一个长期过程,通常释放期为3~15年,且与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室内换气数及建材有关。周秉明[4]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室内装饰的几种涂饰物,甲醛污染程度大小排列依次为:仿瓷涂料>瓷粉>墙纸>涂料;同时由于室内温度或湿度的升高,甲醛的浓度也呈上升趋势。温度从30℃降到25℃可降低甲醛50%,相对湿度从70%降到30%时甲醛量降低40%。甲醛的危害广泛地存在于我们所居住的室内。2001年8月中消协公布了一项惊人的调查结果,在北京和杭州分别对居室内空气抽样检测后显示,甲醛浓度超标的分别达到73.3%和79.1%,最高的超标达到四十多倍。合肥市工行合工大分理处装潢已有15个月的办公室甲醛一间超标45倍。据南京市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中心成立两个月来应市民要求,共对南京近30套居民新装修房进行了监测,几乎没有一家能完全达到《中国卫生标准室内环境标准》,最主要的问题是甲醛超标,甲醛超标竟高达40多倍。四川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对1500多个装修后的居室和办公室、写字楼进行检测发现,室内空气污染大大超过国家卫生标准,95%以上的居室内甲醛超过卫生标准,最高超过标准的60多倍;一些机关办公室室内空气中甲醛的含量超标数倍至数十倍。
3 对甲醛污染的防治措施
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甲醛对室内环境的危害,许多研究人员提出各种不同的防治措施。
3.1 源头治理
对于室内污染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取消不必要的过度装修,并且选择环保材料以及正规的装修公司合理的进行家居装修,合理搭配装修材料,考虑好居室的通风量。
3.2 物理吸附去除
物理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分子筛、沸石、硅胶等物质对甲醛进行吸附,其中活性炭除甲醛是一种比较廉价和实用的方法,特点是物理吸附,吸附彻底,不易造成二次污染。
3.3 纳米催化技术
利用Ti O2的光催化性能将甲醛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彻底无害化,这项技术也越来越收到重视,并且通过实验研究发现Ti O2的光催化降解甲醛反应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5]。鹿院卫[6]等人通过实验提出可以将活性炭吸附和Ti O2光催化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另一方面延缓活性炭的吸附饱和,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
3.4 甲醛清新剂
甲醛清新剂是一种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就能和甲醛产生化学反应的无机或有机化合物的水溶液,如酰胺类、酰肼类、有机胺类、无机铵盐类等的水溶液及其混合物,当这种溶液能够和甲醛生成稳定的无毒化合物;除此之外甲醛能够与某些化合物生成坚固密实的表面,有效抑制甲醛自板材的溢出。张顺喜等人研究表明[7]实验中所使用的甲醛清新剂处理效果明显高于活性炭吸附,且持久耐用。但目前市面上的清新剂质量参差不齐,很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购置时需提高警惕。
3.5 植物去除法
植物去除甲醛的机理比较复杂,主要依靠植(下接第23页)物的新陈代谢完成。有毒气体通过植物的根、茎、叶进入到植物体内,植物识别之后分泌特异蛋白酶,对甲醛进行同化或分解[8]。据资料报道银苞芋、吊兰、芦荟、仙人球、虎尾花、扶郎花、等室内观赏叶植物对甲醛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因此,在室内放置上述植物既美化环境又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3.6 室内通风
加强室内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室内的甲醛含量,尤其是在冬季,由于门窗通常是紧闭的,会造成室内甲醛浓度的升高。人们对于新装修的居室已经注意到利用通风降低室内空气污染物,其实在通风的同时可利用提高温度和湿度来加速甲醛的释放,如利用烘烤以及在室内放置清水[5]。
室内装修带来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除了甲醛之外,氨、苯系物、氡气等也危及人们的健康。因此我们需改变传统的装修理念,戒除攀比心态,减少装修材料以及饰品给家居带来的空气污染,与此同时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确保舒适家居的“环保安全”。
摘要:甲醛对室内污染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其能在很长一段时间缓慢释放, 给人们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目前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防治, 如甲醛清新剂去除、活性炭去除、TiO2光催化降解、通风、植物去除法等。
关键词:甲醛污染,危害,防治
参考文献
[1]刘宇, 高振华, 顾继友.室内甲醛污染分析及治理研究.化工时刊.2007, 21 (3) .
[2]李莉, 李风, 霞孔凡.装修房间甲醛浓度监测分析.中国环境卫生.2000, 3 (3) .
[3]刘慧杰, 周冬柏, 庹艳.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 25 (2) .
[4]周秉明.室内甲醛污染协同效应的研究.贵州工学院学报.1996, 25 (2) .
[5]阴云如, 胡文琳, 陈苏湘.甲醛污染室内环境治理的初探.中国科技信息.2008, 2.
[6]鹿院卫, 李文彩, 王伟.活性炭与TiO2相结合去除室内污染物甲醛的实验研究.太阳能学报.2008, 29 (1) .
[7]张顺喜, 石烟华.室内装潢甲醛污染治理研究.工业安全与环保.2008, 34 (2) .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论文】推荐阅读:
土壤污染与防治09-17
土壤农药污染与防治05-17
土壤污染防治环境管理论文07-21
土壤污染防治进展06-10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研究06-20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07-30
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08-11
兰州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07-16
《辽宁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