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

2024-07-02

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精选7篇)

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 篇1

摘要:通过对古北水镇的走访调研,介绍了古北水镇的传统文化特征,从特色民俗村落空间传承与再造要素入手,对古北水镇中原生环境与次生环境的传承与再造展开深度剖析,旨在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借鉴。

关键词:村落,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空间形态

1 政策背景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城市居民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本,城镇化不是去乡村化,而是要延续文脉留住刻骨乡愁;同时指出城乡一体化不能搞成一样化,在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地方的人文和风俗”。随着新型城镇化政策的提出和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个性鲜明、风貌突出、内涵丰富的旅游小城镇彰显出其强大生命力和竞争力。文章结合京郊新星古北水镇调研实例,深入探讨特色民俗村落空间的传承与再造问题,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

2 古北水镇概况

古北水镇在距离北京市区约120 km处的司马台长城景区内,总占地3.03 km2。水镇依托燕北长城文化、“水乡”等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内容涵盖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创意和旅游地产等,素有“北方小乌镇”之称。自建设以来,古北水镇实施了对北方传统村落民居有效的传承与再造,以其浓郁的北方聚落建筑风貌、独到的历史和文化展示功能、高品质综合休闲度假环境,成为新时期特色民俗度假村落建设的典范。

3 古北水镇的“传承与再造”

3.1 原生环境的传承与再造

1)“自然山水”的利用与提升。

古北水镇周边山环水绕,天然的山水环境是水镇建设的基础骨架,为水镇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摇篮。

a.水环境的改造与修复的落实。古北水镇的核心是“水”,小汤河穿镇而过,是“水镇”建设的重要依托和先决基础。历史上的小汤河一直受洪水的侵蚀与破坏,河道泥沙淤塞、水体污染、两岸长期处于无人维护状态。建设之初首先对河道进行梳理、建设跌水坝,对水面宽度进行有效控制,形成内湖型和河道型兼具的丰富的河道空间;依据地形地势以及功能需求创造次河道空间,丰富小汤河水系,形成连续贯通的水网体系;同时对驳岸进行多种形式处理,形成自然和人工有效结合的驳岸处理方式,结合驳岸对两侧景观进行修复与打造,整体空间由此变得灵动多变,强化了“水镇”的特色。

b.山环境的提升与导入的落实。古北水镇周边群山环绕,司马台长城坐落于群山之上,水镇以司马台长城及山体作为宏大背景,建设无不强调与山体的关系。首先水镇的建造中对山体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其次,强化水镇与山体的联系,连接水镇与长城的专业登山路线;再次,水镇内部主要街道走向、重要景观节点,主要视线通廊的设置都保证对周边山体及长城的可视性,通过避让、框景、对景巧妙地将自然山体景观引入到建筑内部。水镇中水镇大酒店、入口码头、日月岛、山顶教堂这几个重要节点的选取都注重与长城对景关系的实现,为行进中的游人从不同角度提供观赏体验。

2)“历史遗迹”的保护与修复。

古北水镇地理位置险要,不仅拥有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更具有珍贵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资源,最为著名的是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司马台长城,目前是我国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遗址。

a.规划阶段保护理念的提出。古北水镇是在原司马台三个自然古村落的基础上聚合而成的,早在规划初期,古北水镇规划就划定保护区,提出对现有的司马台长城、司马台营城等历史遗迹和原始村落景观进行有效保护。

b.建造过程保护理念的贯彻。古北水镇开发建设中始终将文物保护、古建筑修缮列为首要任务。在严格保护现存遗迹的基础上,对破坏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修复,同时开展原有村落的环境治理,有效保留了原生态村落的自然、人文与景观环境,并通过点状的文物古迹、历史遗迹的保护拓展到全面、整体的水镇保护格局当中。目前水镇内部已形成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环境协调区四区来有效的控制引导水镇建设。

3.2 次生环境的传承与再造

1)“传统格局”的传承与再造。

a.传统街巷空间的传承。街巷的空间肌理和平面形态是北方传统村落空间的特色所在。传统村落自发生长的特性,街巷平面形式因此呈现自然曲折、丰富多变的格局。古北水镇新建的街巷力求原生化,追求具有北方特色的山地民居风格,街巷空间肌理借鉴了川底下、灵水村等北京典型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格局,即在尊重地形与环境等客观条件下灵活确定街巷的布局、尺度、结构,形成生态有机、主次分明的道路系统,整体格局自然但不缺乏秩序,呈现自然生长的状态(如图1所示);每条道路的选择也充分考虑了景观的层次与节奏,通过街巷中心景、转折景、对景、借景的布局,以形成千变万化,跌宕起伏的街巷空间形态(如图2所示)。

b.特色院落空间的打造。古北水镇院落空间力求保持北方传统院落的空间模式与比例尺度,以达到整体空间的协调统一;新建的水镇院落内房屋大小、朝向、形状多根据场地的规模、形状加以灵活优化;在保持传统院落模式与格局下院落设计更加功能化处理,利用内院空间增设休息设施等供游客使用,成为满足游客公共交往活动的空间场所,并巧妙处理院落空间的分隔,形成既有共,又有相对私密的空间;院落间常采取设小门或过道等实现相互间的联系,方便游客参观游览,同时兼顾曲折多变的游览与简洁明快疏散通道的协调,整个院落空间极具秩序感和连续性(见图3)。

2)“建筑风貌”的控制与引导。

a.整体风貌的控制。古北水镇在规划之初就提出建筑风貌控制和指导政策,即在保护区范围周边划定建设控制区和风貌协调区,对区内的建筑风格、布局、色彩、高度提出严格的控制要求。在后期的建设当中也是严格执行,对不协调建筑予以拆除,所有新建建筑都是在保护原有建筑的基础上风貌统一、风格延续、尺度宜人,形成极具北方传统特色的典型民居建筑群落。

b.建筑细节的凸显。古北水镇中的建筑从风格到细节都注重浓郁地域特色的显现。首先,民居建设多就地取材,建造中选取了大量拆迁产生的废旧砖、瓦、木材等;其次,为了保护原有古建筑,延续村落原始风貌,建设本着“修旧如故,整修如故”的原则,大量采用了古建材料和传统修缮手法,将建筑赋予时代烙印(见图4);再次,建筑色彩的选取以黑、白、灰为主色调,与长城的基调协调;同时,在建筑细节方面,北方民居中的清水脊、照壁、砖雕和木雕等要素的运用,使建筑简洁却不简单、精致却不繁琐;建筑中大量雕饰、彩绘、景观小品等元素的反复出现,不仅丰富建筑文化内涵,更产生独特的环境氛围和地域特色。

3)“场所精神”的强化与再现。

在特色民俗村落内唯有丰富的、深刻反映地域文化内涵的精神文化注入,才更加深人们的记忆,引起游客的共鸣与联想。水镇内部设置多处具有典型历史人文特色和地域风情的文化功能,包括戏楼、祠堂、书院、永顺染坊、古北镖局、司马小烧酒坊、八旗会馆等主题馆,每个主题馆内从环境细节、景观小品的布设到活动内容的设置都突出主题,刺激着游客的观感,游客游览居住其间,全程可浸泡式互动参与,从而体验到传统民居文化和浓厚的民俗情怀。比如司马小烧酒坊再现当时古北水镇在通商交易中心时期的酿酒场景,并为游客提供近距离展示、教育、体验这种独特的传统酒文化的机会(如图5所示)。同时在公共交往活动场所内定期开展各类民俗活动,为居住于此的人提供交流活动、民俗体验的空间,让游客在无形的交流体验中产生无限共鸣。

4 结语

经过了五年时间的修复与建设,如今古北水镇已经盈笑纳客。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古北水镇的建设是一次新的探索和尝试,为特色民俗村落的传承与再造开辟了一种新的模式,有关特色民俗村落的传承与再造将是一个值得规划人长期努力、付出并且实践的过程,而此过程的结果是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

参考文献

[1]张大玉.传统村落风貌特色的保护传承与再生研究——以北京密云古北水镇民宿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1):25-27.

[2]张大玉,王爱恒.旅游背景下的院落空间设计——以北京密云古北水镇为例[J].北京规划建设,2013(3):97-100.

[3]邱红.密云休闲旅游度假区的建设模式和实施方式[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环境规划)[C].2015.

[4]古北水镇长城脚下的现代版乌镇[J].北京农业,2014(22):40-42.

[5]夏璐.传统聚落空间的传承与再造研究——以北京密云古北水镇民俗区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学位论文,2013.

[6]董晓璇.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旅游小城镇特色构建研究——以古北水镇总体规划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7]徐鑫.旅游村镇的文化空间再造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2.

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 篇2

2007年7月, 遵照合肥市委、市政府决定, 原合肥第四十六中学与合肥师范附属学校初中部合并, 成立新的合肥市第四十六中学, 整建迁入滨湖新区, 成为合肥市第一所全日制寄宿制公办初中。

加拿大著名学者迈克尔·富兰指出, 教育“如果要完成一场深刻的、更加持久的变革, 最为重要的就是‘重塑’学校文化, 否则变革就会肤浅和不持久”。下面笔者就“再造新的校园文化”, 即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学校的做法。

一、为什么要“再造新的校园文化”

在两校合并、迁址滨湖和规模迅速扩大的形势下, 校园地理空间的变化、校园建筑设施的变化、生源质量和结构的变化、教师队伍的新组合, 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迁至滨湖办学, 发生变化的只是地点、环境, 不变的是合肥46中人“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永不停息”的精神, 这种“不变的精神”正是合肥46中学校文化的传承。实际上, 一成不变的传统是不存在的, 传统只有在创新中才能焕发新的光辉。所以, 自学校迁址滨湖以来, 我们坚持业已形成的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 在推进素质教育、高品位办学、特色化发展的探索中“再造新的校园文化”。

二、如何“再造新的校园文化”

相对于校长和制度管理, 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更高境界。让文化管理学校, 应该成为学校管理的响亮口号。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学校精神,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在这里, 我们所说的“校园文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 应理解为“学校文化”, 具有学校组织文化的内涵。再造新的校园文化, 就是指再造新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致力于让文化管理学校, 某种意义上说, 其任务就在于建设学校的核心价值, “就在于使个人的价值观和志向转化为组织的力量和成就”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 。学校领导最大的职责是帮助教师建立共同的价值观, 为全体师生指明共同的愿景。这种价值观能够让全体教职工具有一种共同的精神追求, 表现在具体行动上为自觉、勤奋、敬业。教师们是为了某种向往和追求而工作, 而不是某个外在力量的驱使。校长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教师的发展上, 教师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学生成长上, 教师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我校在“再造新的校园文化”中的实践与创新

1. 进一步诠释“方正通达”

“方正通达”是合肥46中的校训, 是这所学校全部办学思想的核心和精髓。

方正教育要求学校依法治校、通达育人, 以制度为纲, 结合人本管理与激励管理的弹性调控, 追求“大方之治”;要求教师依法从教、以身立教、严于律己、勤思善学, 追求“通达之教”;要求学生求真求实、体用结合、理术兼长、融会贯通, 追求“大成之学”。

在当前的课改时期, “方正教育”也被赋予了新意:从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出发, 学校重视基本素养、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和基本道德规范的培养, 力求每一位学生都具备面向21世纪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这是教育“端正合规”的第一境界;从义务教育的素质培养角度考虑, 学校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那就是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达到知识与品行的“通达之境”。

2. 建设文明雅致、温馨亲和的校园环境和学生生活环境

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 使整个校园环境建设透射出宁静之调、和谐之美。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映衬着徽派建筑, 师生们置身其中, 美在心中, 热爱学校的情感油然而生。

学生宿舍是孩子温馨的家。我们重视学生寄宿生活管理, 为寄宿生创造健康、安全、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 开展“公寓楼文化长廊、靓丽宿舍”评比活动, 举行七、八年级男生寄宿生“动感青春”篮球比赛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活动中受教育, 在活动中长大。重视生活教育, 充分利用寄宿生在校时间充裕的有利条件, 组织任课教师、生活教师对他们进行学习辅导、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和能力培养, 挖掘寄宿生的各种潜能, 培养寄宿生的综合素质和自理能力。

3. 拓展“以人为本、制度优先、创新领路”的管理体制机制

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 制定了一整套的工作常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 编印了《合肥46中管理制度汇编》, 教职工人手一册, 做到事事有人管, 管事有实权, 权责统一, 利绩挂钩。

实行网格化管理, 将整个校园按照区域功能划分为四个区域:教学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设立五个中心:艺术教育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电化教育中心、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和餐饮服务中心, 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通过这些条条块块的分割, 形成一个个“网格”, 使这些网格成为校长管理基层的基本单元。消除学校管理死角, 让管理“纵到底、横到边”, 建立起充满生机活力的管理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实行“扁平化”管理, 尝试级部主任负责制。各年级部在学校的宏观调控下, 相对独立地运作, 年级部依据校长办公会议和行政会议的决定, 制定本年级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将学校管理的中心由“中层”迁移到“基层”, 使问题发现更及时, 措施实施更有效。

4. 搭建促进教师发展的活动舞台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脊梁, 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只有教师不断地向前发展, 才有学生的发展, 才会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此, 学校每年为每位教师订阅与其专业相关的一报一刊, 购买2—3本教育专著, 建设教师书吧, 努力使读书成为教师的心灵需求。

积极实施“青蓝工程”, 通过师徒结对, 努力培养青年教师, 使其一年能教、两年会教、三年善教,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实现从初任教师向成熟教师的跨越;实施“名师工程”, 立足本校, 挖掘优势资源, 充分发挥教学骨干教师和教育名师的引导和辐射作用, 形成“老教师当模范、中年教师作示范、青年教师上规范”的梯形发展模式。抓住一切机会, 创造最好条件帮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我们动员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制定学校近期和长远发展目标, 形成了对新校办学前景的共识:第一年稳步探路, 第二年规范有序, 第三年优化提升;三年初显成效, 五年铸造辉煌, 进而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名牌特色初中。用目标和任务引领学校发展, 凝聚人心。

5. 营造浓厚的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氛围

学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室, 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 形成了以“实践+反思+实践”为主要方式的校本研修制度。

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我们曾多次邀请省、市区等近百位专家来作报告, 2010年全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余映潮先生莅临我校讲学并上了两节示范课, 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主题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每学期开展“教学月”活动, 教师全员全程参加。围绕拟定的主题, 关注课堂实效, 用研究的视角梳理课堂, 探索和实践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生学习小组建设, 创设有生命力的课堂, 努力让课堂成为一次又一次师生心灵交融的幸福之旅。

开展“五课一条龙”活动, 即把学课、听课、说课、评课、跟课融为一体。听课者要做到“三个一点”:找出一个“亮点”, 指出一个“缺点”, 提出一个“金点子”, 由此, 培养出一批骨干教师。

强化课程资源意识。自编教材《发明就在你身边》, 开设科技活动辅导课。坚持课堂教学活动化、实践活动教学化的教研思路, 将“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军营体验”等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结合地理、生物等课程组织学生参观市科技馆、气象局、省地质馆, 指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研究性学习, 如:参加全国“长江水学校”项目, 组织学生进行“南淝河水样调查分析”社会实践活动。

6. 构建序列化、系列化的德育教育和德育活动体系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灵魂。责任教育、感恩教育、纪律教育和养成教育是我们不变的主题, 从行为规范入手, 强化言行、礼仪和学生自主管理, 突出“活动”与“渗透”, 强调“实践”与“体验”。

德育工作坚持“突出重点、细处着手、注重实效”的十二字原则, 坚持实施“三个一”工程:一日一次常规检查, 一周一个行为规范教育, 一月一个主题教育活动, 让德育逐渐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

创建和形成了校内校园文化活动品牌:每周一升旗仪式及国旗下演讲, 履行庄严承诺;每年举办一次学校田径运动会和乒乓球比赛, 展示不懈追求;每年举办一次校园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 彰显生命智慧……

四、“再造新的校园文化”的下一步设想

1. 营造健康优美的学校文化环境

(1) 校园道路和主要建筑命名

校园道路、主要建筑、广场有一套层次性、系统性、格调高雅、寓意深远、风格统一的名称结构体系, 是学校重要的形象标识, 是学校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

(2) 校园雕塑和景观小品设计

以“方正通达”四字校训解读为内容, 设计、建成学校标志性雕塑, 通过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全面阐释这四个字隐含的深邃意义。以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为主题, 设计、建成若干景观小品, 体现学校的文化底蕴, 凸显学校环境的高品位和艺术化, 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3) 办公场所环境设计

对办公楼进行以新课程理念为主要内容的美化装饰, 用版面或心语形式将新课程理念和有关制度进行展示, 让每个教师时时处处感受新课程的理念, 创设学习气氛浓厚、身心愉悦的工作环境。

(4) 建设个性班级文化

每个班根据自身的实际建设班级文化, 创设不同风格的黑板报、壁报等, 通过班风、学风的建设来体现隐性文化, 鼓励有创意的班级自己制定班歌、班训、班徽等, 让班级成为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

(5) 完善学校文化设施

创设利用好各种文化设施, 充分利用阅报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及优秀作文, 开辟外语角, 办好学校校园广播站和电视台, 及时播报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 继续办好校刊等, 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6) 办好文明校园网

我校拥有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及技术过硬的计算机管理人员,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精心设计网页, 经常更新网站内容, 丰富信息流量, 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搭建一个网络互动平台。

2. 组织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生活

(1) 强化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打造优秀社团组织以及活动品牌。

(2) 设立了四大传统校园节日:科技节 (5月份) 、读书演讲节 (10月份) 、体育节 (11月份) 、文化艺术节 (12月份) 。发挥学校科技、艺体生特长, 张扬学生个性, 展示其风采。

(3) 积极推进校本课程开发,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 提高教师的创新水平;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塑造良好校风, 引导学生养成守纪、文明、勤学、上进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5) 在学生中掀起诵读古诗词、名人名言和经典文章的热潮。

3. 建设学校长廊文化

学校长廊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特色文化长廊十大主题: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办学特色、校训解读、校徽解读、校歌、教育心得、校风解读、教风解读、学风解读;现代教育长廊十大主题;中国传统教育长廊十大经典故事;科学技术长廊十个精彩记事。

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 篇3

北京中央医院 (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是国人筹建的首家西医综合医院, 由伍连德博士建议创立并担任首位院长。面对当时国人运营医院的落后面貌, 伍连德博士立志建设一所堪与美国医院相媲美的现代化医院, 树立中国医院典范, 以发展中国的医学科学事业。1915年由他倡议兴建, 并在1916年奠基, 历经两年多时间建设, 于1918年正式开业。在《创建中央医院记》碑文中对落成的医院赞誉道:“与欧美诸州并荣齐列, 岂不盛哉”, 可见当时之盛况 (图1) 。

中央医院选址于北京阜成门大街 (今阜成门内大街) , 位于妙应寺白塔附近, 其东侧为历代帝王庙。对此建设用地, 伍连德博士颇为满意, 认为不仅“地基宽旷”, 而且“空气清佳, 东可凭眺景山, 西可远临西蚰”, 是建设医院的良好基址 (图2) 。

一个世纪以来, 中央医院历经数次历史变革 (图3) , 像一位老人一样见证着历史:北京中央医院 (1918~1948年) ——中央人民医院 (1950~1955年) ——北京人民医院 (1956~1957年) ——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1958~1984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00年至今) 。

二、思昔抚今:改造前 (2015年) 的北大人民医院

(一) 现有医院建筑结构

白塔寺院区医疗楼是北京市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该医院建筑坐北朝南, 为典型的维多利亚式建筑, 具有折衷主义特征, 砖混结构 (图4) 。东、西两端为燕尾式, 中部南向突翼作为厅廊, 中部北向建有3个短翼。东、西两翼端为平顶屋面设计, 主体为木构屋架坡屋面, 上覆红色陶瓦 (图5) 。主楼原为4层建筑, 分为底层 (半地下层) 及地上3层 (两翼端为地上两层) 。该建筑底层东端设有门诊入口, 一层中部南向设正门, 室内通道南侧设有电梯及主楼梯, 北侧设有两处辅楼梯。1984年, 主楼顶层因火灾遭到焚毁, 仅保留底层 (半地下层) 及其地上2层, 沿用至今。

(二) 存在问题

历经百年, 原有的建筑布局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医疗的使用要求, 亟需拆改。但实际情况是该建筑结构形式是砖混结构, 大部分隔墙无法进行拆改;之后又经历1972年大地震, 结构变形严重;且没有原有结构施工图纸 (图6) 。那么如何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 完成文物修缮保护和医疗流程再造, 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医疗空间重构, 这些都是设计的关键和难点。

通过调研, 我们给这位“百岁老人”把脉, 发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 以该项目的中心供应和手术中心为例, 手术中心仍然是20世纪60年代的面貌, 无层流净化设计, 洁污进出为同一出入口, 流线交叉严重, 完全不能满足《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要求 (图7) ;

第二, 该建筑综合门诊、医技和住院等多种功能, 合理的交通设计尤显重要, 但现状是水平交通交叉混乱, 垂直交通更为紧缺, 甚至没有医疗电梯;

第三, 所有病房均不是标准病房, 面积狭小, 且采光通风不佳;

第四, 由于缺少大厅、候诊区、交通厅等公共共享空间, 造成走廊中人满为患的现象;

第五, 医生办公环境分散且条件差, 需要整合扩充;

第六, 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 复建符合洁净要求的手术中心。

虽然她“伤痕累累”, 但在许多细节上历史遗存精华犹在。例如, 医院入口处正立面门廊处4根科林斯石柱保存尚好 (图8) ;二层的水磨石地面历经百年, 包浆完好, 依旧散发着温润优雅的光芒;主楼一层门厅里一百年前设计的院标也仍然保存完好 (图9) 。

综上所述, 基于文物保护的前提, 医院在进行改造设计时, 需要将科室部门做统筹安排, 以实现布局最优、流线简洁的目标, 并满足医院的使用和规范要求。

三、再续华章:白塔寺医疗楼的修缮保护和医疗流程再造

该医疗楼项目改造涉及文物保护、工程加固改造和医疗工艺设计等方面, 为此, 结合医院现状和要求确立工作开展的基点, 包括规划设计具有合理的功能组织、清晰的医疗流程;创造人性化医疗环境和医护工作空间;整合资源, 为医院运营成本控制创造条件;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原则, 使文物保护建筑历史再现 (图10) 。

(一) 医疗流程再造

由于医疗楼的使用功能较为综合, 人流分类十分复杂, 除了各层不同的功能安排之外, 各楼层的平面设计也满足洁污分流、内外有别的原则。医院出入口的设置上, 在首层分别设置了门诊、口腔科和体检中心3处出入口, 使人流从首层开始就做到有效分流, 改变了原来只设1个出入口而造成的易拥堵的现象;在垂直交通上, 首先在中心区域为患者设计电梯厅及医用电梯, 另外在南北4个配楼病区内设置了污物电梯, 并将患者电梯和医护人员电梯明确分开, 在有限空间资源下, 实现洁污、人物的分流, 使医疗流程得到极大改善 (图11) 。

(二) 医疗功能重构

改造前, 该医疗楼首层为门诊部、二、三层为病房区, 但限于现实条件, 病房区没有1间能够达到标准病房的要求, 且医生办公区和护士治疗区分布零散, 造成资源浪费。因此, 在改造中应从医院运营角度考虑, 在病房区核心位置集中设计医办、医生休息室、值班室、更衣淋浴室等房间, 分别服务南北4个病区, 既整合了人力资源又解决了医生办公区面积少、环境差的问题 (见图12) ;在主楼的东西两端弧形区域, 设置南病区集中护士站, 利用其特色空间, 扩大护士站的可监护面, 真正发挥医患交流的作用。

北侧两个病区经过一系列整合, 改造成为有独立卫生间的标准病房, 且病房朝向、采光、通风俱佳。虽然改造中技术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 但工作人员技术攻坚, 最终实现了方案设计, 极大地改善了住院环境, 成为此次改造工程的亮点 (图12) 。

(三) 手术室复建

手术室复建巧妙地利用了新建的患者电梯及污物电梯, 在垂直交通上实现洁污分流、人物分流。在此基础上, 还设置了手术医生办公区、卫生通过区、物品库、洁净走廊、清洁走廊等必备的辅助用房, 打造出1间百级手术室和7间万级手术室, 最终实现手术中心设计目标。另外, 为了在项目改造过程中使建筑立面及屋顶保持原有风貌, 经过多个专业建筑师缜密计算, 克服结构加固、特别预制空调机组、屋顶内送排风等一系列困难, 终于将8台手术室洁净空调机组安置在坡屋顶内, 满足了文物保护的修缮要求 (图13) 。

(四) 完整再现历史外观

该医疗楼的历史外观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沿南侧主立面, 大气而不失细致, 整体运用古典建筑语言, 局部及细节上又采用巴洛克艺术的处理手法。本次历史建筑的保护设计, 力求完整再现其历史外观的特色风貌, 留存其特色, 延续其价值 (图14) 。

在项目改造过程中, 修缮了建筑立面及弧形转角立面的风貌, 修复水刷石墙面和精致雕饰, 按照历史样式复原主入口大台阶及柱式, 完整修缮了二层门厅的原门窗 (图15) , 立面门窗按照历史原样采用金属框原样仿制, 提升了品质。

四、结束语

北大人民医院白塔寺院区医疗楼保护修缮和改造设计, 遵循真实性、整体性原则, 在保护文物的前提下, 通过医疗功能的重构和医疗流程的再造, 合理利用建筑空间, 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品质。充分体现出该医院建筑独特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使历经沧桑的建筑遗产优雅而有尊严地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郝晓赛, 秦佑国.中国早期医院的建筑风格形式:1835-1928[J].建筑学报, 2014 (11) .

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 篇4

关键词:昆明古建筑,风格特点,装饰艺术,中西合璧,保护传承,价值彰显

昆明是一座有1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城市,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从石器时代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昆明历史上范围涉及过益州郡、宁州、拓东城、邯郸府、鸭池城、大理国,1928年昆明正式建市。在其建城历史中本土建筑受中原汉式建筑、民族建筑和西洋建筑的影响,融入了多元文化的内涵和底蕴,形成了一个集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的独特的建筑体系,留下了许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风格独特、极具人文艺术价值的建筑。这些古建筑本身就是立体的诗和画,是一座座建筑艺术、传统与民族雕刻工艺的展览馆,是昆明特色文化的保留地,既传承着历史又展望着未来。

1.独树一帜的古典民居

昆明地区的民居大多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历史上其平面布局是以汉族合院式房屋为主,在漫长的建造进程中,不断吸收彝族、白族、纳西族等各民族的特点形成了老昆明最有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古典民居“一颗印”。这是昆明的历史、文化、艺术、气候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体现,在全国传统民居中独树一帜。

1.1传统民居“一颗印”

传统“一颗印”式民居在清代时形成,主要是吸收内地汉式居民的建筑特点,再结合昆明本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不同于内地的讲求古韵内敛的民居建筑。其基本布局规则为“三间两耳倒八尺”。平面近乎正方形,正房三间两层,两厢为耳房,组成四合院,中间为一小天井,门廊又称倒座,进深为八尺,所以叫“倒八尺”,整体方形如印章,故称“一颗印”式(图1)。其建筑特点是:(1)正方、耳房毗连,正房多为三开间,两边的耳房,有左右各一间的,称“三间两耳”;有左右各两间的,称“三间四耳”。(2)正房、耳房均高两层,占地很小,很适合当地人口稠密、用地紧张的需要。正房底层明间为堂屋、餐室,楼层明间为粮仓,上下层次间作居室;耳房底层作厨房、柴草房或畜廊,楼层作居室。正房与两侧耳房连接处各设一单跑楼梯,无平台,直接由楼梯依次登耳房、正房楼层,布置十分紧凑。(3)大门居中,门内设倒座或门廊,倒座深八尺。“三间四耳倒八尺”是“一颗印”的最典型的格局。(4)天井较小,正房、耳房面向天井均挑出腰檐,正房腰檐称“大厦”,耳房腰檐和门廊腰檐称“小厦”。大小厦连通,便于雨天穿行。房屋高,天井小,加上大小厦深挑,可挡住太阳大高度角的强光直射,十分适合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型气候特点。(5)正房较高,用双坡屋顶,耳房与倒座均为内长外短的双坡顶。长坡向内,短坡向外,可提升外墙高度,有利于防风、防火、防盗,外观上罄墙高耸,宛如城堡。(6)建筑为穿斗式构架,外包土墙或土坯墙。正房、耳房、门廊的屋檐和大小厦在标高上相互错开,互不交接,避免在屋面做斜沟,弥补了漏雨的薄弱环节。(7)整座“一颗印”,独门独户,高墙小窗,空间紧凑,体量不大,小巧灵便,无固定朝向,可随山坡走向形成无规则的散点布置。

传统“一颗印”的建筑形态体现着汉族南迁后将中原文化传播到滇池地区的历史变迁。昆明市区翠湖北路5号的清代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故居就是典型传统“一颗印”式建筑。

1.2马家大院

昆明是个包容的多民族聚居城市,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在民居中就会出现不同民族风格的结合。坐落在繁华闹市区景星街的马家大院把昆明传统的“一颗印”与“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图2)等不同区域的民族民居特色融于一院,是现存保护最完整的经典民居建筑,是传统“一颗印”中多元文化融合的成功典范。正因为其创造性的建筑构想和人文价值,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2001年度文化遗产保护奖。

整座大院是两层土木结构四合院。穿过大门走进大院,站在院中的天井里(图3),整个建筑格局可以尽收眼底,中间一个约200平方米的大天井,四个角落分布着4个小天井,四合相通,故称“四合五天井”。整个建筑方正整齐,坐北朝南,冬暖夏凉。上楼有三座木梯,从任何一木梯上楼均可通达任何房间,故有“走马转角楼”的说法。据考证,大院于1923年建成。最先建成的是传统“一颗印”四合院形式,到30年代末、40年代初又按白族风俗扩充为“三坊一照壁”建筑风格,在大院东侧即为打通的厅堂,建有照壁。每间房门都是六扇,称为“六合同春”。马家大院外观,有精工雕凿的各式民风民俗图案,如福寿康宁、五福临门、牡丹朝阳、二龙戏珠和琴棋书画等。柱头、结口都有金瓜、葫芦等造型木雕,甚为古雅。院内各处装修都用木料,极其丰富华丽,千姿百态,互相争妍,其雕工技巧十分精湛。东方建筑中的穿角飞檐,画枋精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古色古香的风格被发挥至极。马家大院生动体现了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融合产生的独有特色建筑,如同一个云南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小型博物馆,从大的格局到小的细节,在这里可以寻找到很多民族民居建筑的特色,它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四合院,而是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历史文化一个成功的典范,这在全国仅此一处。

2.特色鲜明的古建筑装饰艺术

在昆明古建筑艺术中,装饰已经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组织部分,凝聚了无数祖先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古建筑在装饰艺术手法上除继承中原汉族常用艺术形式外,在漆色、彩绘、雕饰等方面又融入民族元素,赋予了建筑独有的鲜明特色和多样性,使古建筑的装饰艺术呈现出多元化融合的特征。作为艺术发展的一种传承,它奠定了昆明世代相传的文明,是传统美学中很有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

2.1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图4)是昆明市的标志性建筑。由于历史悠久,民族特色突出,被誉为昆明的象征。早在明《景泰云南图经》中就有如下记载:“今城南三市街有碧鸡金马二坊盖表,其为一方之胜也。”金马碧鸡坊最早建于明朝宣德年间,清顺治时毁于战火,原坊重建于光绪十年(1884年)于上世纪60年代拆除,因金马碧鸡坊作为城市的标志早已深深植根于昆明人的心目中,又于90年代在原址重修扩建,式样及规模一如光绪十年原式,位于昆明城中轴线中心。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会出现“金碧交辉”(东方月出、西方日落到地平线时,将两坊的倒影顶端接在了一起)的壮丽奇观。据说,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奇景,要60年才能出现一次。而这种奇景的设计,反映了古代云南各族人民把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高度智慧。

金马碧鸡坊为门楼式牌坊,每坊4楹3门,宽约17米,琉璃龙脊,飞檐翘角,坊柱施以彩绘,并以石雕、砖雕围饰柱楹,高峻挺拔。其雕檐彩绘,精美绝伦,金碧辉煌,雄浑壮丽。金马碧鸡坊的修筑时间决定了建筑装饰艺术以明清时期中原传统风格为主,局部融入本土民族元素。其“风格”主要通过建筑细部装饰来实现。细部装饰是建筑的灵魂表现,只有它们才能最忠实地表达“风格”。繁复的红绿蓝色彩搭配再加上金色的彩绘装饰是明清时期建筑最典型的装饰手法,金马碧鸡坊的斗拱采用湖绿、湖蓝与金色相间的回纹装饰手法分层设色,色彩艳丽,再配上明清时期建筑的龙凤浮雕装饰图案,体现出了庄重大气、祥瑞之意的特点,加之琉璃瓦的衬托呈现出金碧辉煌的鲜明特色。而在“金马,碧鸡”两块牌匾中穿插精细的祥云与金龙纹饰(图5),更具强烈的视觉效果,显得精美而瑰丽。同时,金马碧鸡坊也融入了云南特有的民族装饰风格。明清建筑为体现出威严华丽,其坊檐正脊兽首一般为龙、凤、蟒等传统瑞兽,而金马碧鸡坊檐的正脊瑞兽类型更加多样,所积蕴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增加了大象等少数民族瑞兽,如白象、灰象等(图6),并且在横梁上的装饰彩画也同样出现了少数民族的装饰花纹,是云南多彩的民族文化在建筑装饰领域上的直接反映。值得一提的还有金马碧鸡坊柱基侧面的石雕装饰(图7),采用的手法是浮雕,在雕刻风格上以浅层同雕与平面雕为主,刀法精致、艺术风格古朴大方。因此每一块浮雕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2.2近日楼

昆明近日楼始建于元代,城楼原名为“向明楼”,清代康熙年间,因“向明楼”有尊尚明朝之意,于是改名“近日楼”。原址位于老昆明城的南北中轴线上,是昆明的南大门,傲立楼上,颇有“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意境。明清时期的近日楼地处交通要道,列市纵横,商业极为繁荣,楼下成为市区最繁华的闹市。1953年,因拓建穿过昆明市中心的东风路,近日楼被拆除。上世纪90年代,昆明市政府按原貌将其重建在东、西寺塔之间的步行街上,和金马碧鸡坊一样是昆明市的象征和骄傲,述说和记录着昆明的古往今来。

近日楼以城墙为基础,上面是重檐庑殿顶,整个建筑采用中轴对称的形式,柱子与屋檐间采用斗拱作为支撑,屋顶两侧各有一个鸱吻,采用青色的琉璃瓦。其建筑装饰主要以设色彩绘为主,彩画的构图与构件形式密切配合,运用大量金色、湖绿、湖蓝、明黄,色彩极为丰富。他们多绘在檐下及室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不同的部位彩画和装饰方式完全不一样,彩绘内容华丽而繁复并融合民族的装饰元素,其中不仅有动物,神兽纹样,更不乏山水花草纹样,如菊花、莲花。甚至还有葫芦、瓜果、水果等,实在是别具一格。在内外檐的梁枋上有加以各异边框国画山水、花鸟、草木与陈设陶罐绘画相穿插。室内天花上画有“五蝠蟠桃”(图8)“仙鹤荷花”(图9)寓意“五福临门”“长寿吉祥”。它的柱头镂空彩绘雀替(图10)与斜脊垂兽更是从细节处体现了近日楼的雄奇瑰丽。这些精美绝伦的装饰丰富了近日楼人文价值的内涵,体现出了工匠们以“花无正果、热闹为先”的用心来隐喻昆明繁华热闹的市井百态,同时也体现了昆明本地的特色习俗和审美观。

3.老昆明建筑中的中西合璧

昆明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且地处多民族聚居区域,积淀出具有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底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西方势力的不断侵入,特别是1885年中法战争后,法、英等国势力迅速进入云南。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昆明,一时间昆明与世界的距离被拉进,西方文化和法式浪漫精致的生活被昆明欣然接受,出现中与西两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状态。当时西方风格建筑开始传入昆明,让整个老昆明形成了传统建筑与中西合璧建筑(尤其以法式建筑居多)并行的建筑风格,以至于四季如春的昆明在那时还有一个名称“小巴黎”。老昆明现存的各式各样的法式建筑不仅在当时发挥了各自的使用功能,而且是对外来文化的独特理解和尝试,起到了重要的文化示范作用,是一种智慧和创造,这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也不多见。

3.1云南大学会泽院

云南大学会泽院(图11)是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是云南省会昆明市第一座大型西洋法式建筑,也是学校当时的主要教学场所。会泽院于1923年4月20日奠基,1924年落成,因云南大学(当时称东陆大学)是唐继尧主滇时创办的,即以他的号“会泽”二字命名。会泽院选取法式建筑风格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东陆大学(云南大学)建校时就明确提出,办学模式、办学方法等“皆仿欧美大学制度”,与此相适应,选择西式建筑作它的形象代表是必然的。设计人张邦翰是我国早期留法学人,曾留学巴黎,到比利时学建筑,能胜任法式建筑的设计。云南自滇越铁路通车后,也有条件进口特殊的建筑材料和构件,满足建筑需要。所需的“红毛泥”(水泥)及东京木、黑木等上好木料,还有走廊及大厅铺设的花砖等,皆向若利玛洋行订购,通过火车进口。工程顾问商索尔、材料承办人马业等皆为法国人。虽然会泽院经过近百年的岁月沧桑,至今仍坚固依旧,完好如初,熠熠生辉,仍透出当年的奢华气派。

会泽院的建筑平面设计和立面造型强调轴线对称和主从关系,突出中心,有很强的规则几何性,给人以均衡感、正式庄重感。立面上呈明显的三段式设计,强调严谨构图并严格规定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在建筑外形上追求端庄、宏伟、简洁,装饰部分大都集中在突出的建筑部分。这些都是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主要特点。从会泽院平面布局来看,两边厢房的收缩弱化形成H型的平面形式也隐隐透出16世纪英国都铎式建筑的影子。正面四根巨型罗马圆柱高耸,柱顶为叶形浮雕,雄伟壮观,有顶天立地的感觉。立柱在建设之初并非现在的样子,原本柱身存在凹槽,柱子向上存在收分,柱头的形式也更接近科林斯式柱式;在1963年的维修加固工程中加粗了柱身截面,也将柱头的形式改成了莲花花瓣的样式。入口处的铁门装饰纹样华丽,铁艺尽显西式风情门窗上缘的弧形,丰富并协调了整体的直线外形结构,檐口的装饰与弥开罗卓笔下的美狄奇府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精美细致又简洁大方。立面细节处的白色方形横纵交错的石砌装饰在红色砖墙的底色映衬下使立面更加灵活却不失凝重威严。除外貌挺拔宏伟威严外,其内部古朴大方,物理学之力、热、声、光诸科学原理巧孕其中:室之空间,空气对流自成调节(自耦空调)而冬暖夏凉;讲台授课或行物理实验(一楼早年均为物理系实验室),无扩声、吸音设备,虽超百人之席座氛围仍语音清晰,传声无干扰(声波自四壁之反射和吸收有序天成,无相干畸变或失真);楼之上下,室之内外,采光充溢。建成迄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会泽院,经风雨,历地震,傲霜雪,度沧桑,风采依旧,其科艺素质之高,列时代之前驱。会泽院作为昆明早期少见的大型西式建筑,反映了当时民众普遍存在的对西洋文化的崇拜与追求,代表着昆明市该时期的典型城市风貌,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建筑。而它在将西式建筑的恢宏气势展露无遗的同时,又在细微处穿插着中国文化的特有符号,设计者张邦翰先生自己说:“其建筑采中西法式,存古而不泥于古,尚新而不专鹜于新。”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3.2抗战胜利堂前“酒杯楼”

1946年修建的抗战胜利堂、酒杯楼(图12)和云瑞公园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群的存在是昆明抗战胜利的历史见证。从诞生之日算起“胜利酒杯”忠诚地守望着胜利堂已有70余个春秋。

鸟瞰建筑群整体,环抱胜利堂的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东西各一栋弧形法式建筑楼,就似一个中式酒杯,将胜利堂托举在酒杯中。胜利堂前面的椭圆形云瑞公园和长长的甬道街,又勾勒出一个西式高脚杯的造型,最终形成了一个“中轴线上叠两杯,举酒双杯庆胜利”的建筑格局,气势壮观而恢宏。因援华抗日威震敌胆的美国“飞虎队”和闻名于世的“驼峰航线”更是为中国抗战的节节胜利立下赫赫战功。故“双杯庆胜利”寓意着中美两国同饮庆功酒,共庆抗战胜利。而云瑞东路和云瑞西路的两栋法式弧形建筑堪称现代建筑的经典,居住在周边的“老昆明”更愿意把它唤作“酒杯楼”。因胜利堂建筑卓尔不凡,两栋酒杯楼的构造又别具一格,中西合璧,兼容并蓄,其建筑外型与胜利堂浑然天成,是昆明历史上不可或缺的文物建筑之一。平面布置上两栋弧形建筑的姊妹楼对称分布,环抱胜利堂两侧,建筑正立面的特征为三层直落式弧形,屋顶为筒瓦顶,窗户为老虎窗。但内部结构则明暗结合,户户各异,各不相同,有三层、四层、五层的不同结构,它的外形是法式风格,内部构造却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木结构和砖石结构。体现出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和高超水平,充分展现出传统建筑手工艺的技巧和特色,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之作,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即使放到今天,依然风韵十足。

4.城市发展中古建筑的保护、价值彰显

昆明的古建筑是昆明城的文化脉络,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轨迹,是城市的灵魂。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滋养出新的建筑和城市来。近几年,虽然对古建筑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我们处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4.1城市特色文化塑造与古建筑保护

承载昆明城市记忆和文化的最大物质遗产便是一座座现存的古建筑。它们纵向记忆着昆明厚重的文脉,横向展示着城市宽广的阅历,并在纵横之间交织出昆明城市独有的个性和特色文化。有着代表性强、时间跨度大,类型多样等特点,具有独特的艺术、社会和历史价值。是昆明城市特色文化的载体,特色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要塑造好昆明城市独有的特色文化,首先必须深入进行古建筑的特有文化底蕴的挖掘和认知,体会昆明真正多元文化与个性文化特色,并在城市发展中保持和完善这些特色与个性。昆明古建筑所表现出的特色文化:一是在外观上给人以特有的文化形象,二是在内涵上体现出鲜明的文化气质。打上了自己中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烙印,凝聚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貌,表现出城市的特色,有了自己的灵魂,是独一无二的形象和品牌。其次在挖掘和认知的同时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保护这些城市遗产是为了留下城市记忆,更好地延续城市文脉,并通过这些众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建筑直观体现昆明这座城市的文化差异性,从而使得古建筑的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激发社会公众自发或自觉保护古建筑的行为。一个城市把反映不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遗存保留下来,这样的城市才是一个文化积累的宝库,才能充满着文化气息、健康情趣和上进精神,才能令人流连忘返。因此,昆明只有保住了历史文化的根,城市的风格特色才能体现出来。实践证明,对于昆明城市历史文化来说,继承是最好的保护,发展是对特色文化最深刻的弘扬。

4.2古建筑价值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彰显

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昆明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遗存,作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象征,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历史的见证,蕴含着历史、文化和科学等价值,是昆明建设泛亚文化名城,建成我国对南亚、东南亚开放的辐射中心城市的核心价值元素之一,是昆明向世界展示社会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毋庸置疑,昆明近年来的历史文化氛围较之过去淡薄了很多,文物保护和宣传意识远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然而,与发展经济相比,历史文化同样重要,如果历史文化断裂再想复原则很渺茫了。怎样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彰显古建筑的价值?第一,正确处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在保护和利用中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充分考虑古建筑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规律,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遵循规律合理适度利用,发挥古建筑的价值,使保护和利用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第二,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规划指导下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在新形势下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古建筑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促进昆明的社会经济发展。第三,应转变观念,酒香也怕巷子深,要加大力度对昆明历史文化名城这张核心名片进行宣传。除了专业工作者外,需要媒体、更多的民众加入到古建筑的保护和宣传工作中来,让我们的市民明白,宣传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是所有公民一个应尽的责任。第四,保护城市文化特色遗产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我们在保护和利用古建筑方面与国外特别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对待历史遗留下来古建筑的一些保护途径和利用经验,及时掌握国际同行中的新动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中得到我们对现存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的一些启示。第五,古建筑与旅游注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以旅游形式展现的古建筑,能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无疑成为古建筑价值彰显的首要途径。因此,我们要在对古建筑的认知和保护的前提下,塑造好昆明旅游文化的名城形象,将昆明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

5.结语

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这个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代表着这个国家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民族和国家过去的辉煌、今天的资源、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杨安宁.一颗印:昆明地区民居建筑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

[2]昆明马家大院的故事.昆明信息港.2009—02—08

[3]昆明金马碧鸡坊.云南网.2012—09—28

[4]赵若炎.云南大学会泽楼建筑初探.建筑史论文集杂志编辑部.2000年第01期

[5]单雯翔.城市文化特色重塑与文化城市建设.北京规划建设.2008年第01期

穴居建筑的发展与传承初探 篇5

穴居建筑诞生于原始社会, 它的诞生标志着原始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 产生建筑智慧, 能够自主创造居住空间。远古社会寒冷地区的人类先是住在天然的岩洞中, 当人口增长, 人类达到一定的规模之后, 天然的岩洞就不够用了, 于是, 人们开始在地下, 仿照岩洞的方式, 挖凿洞穴, 称为穴居, 最早的穴居形式有横向穴居和竖向穴居两种, 在山岩或土层上横向挖掘洞窟, 称为横穴, 直接从土地上垂直向下挖掘洞窟, 称为竖穴, 穴居一般都呈口小底大的布袋状。由于天然的山岩是比较少的, 所以在今天的古遗址中以竖向穴居形式更为多见。为了恶劣天气造成的不利影响, 人们发现, 用一根大树枝给穴居撑起一个可以移动的顶子, 可以防雨防风, 更为安全, 于是, 屋顶被固定下来。随着屋顶的增大, 土坑可以越来越浅, 到后来, 人们用木条和泥土在地面作墙壁, 来代替土层, 于是, 地上建筑便产生了, 但这时门仍然是开在穴居的屋顶上的, 到了后期, 门渐渐地开到了地上。房屋的内部空间也由一根柱子撑起顶棚演变为两根柱子, 再又演变为多根柱子, 这样房间的空间就越来越大, 可以满足多种的活动所需。

2 穴居聚落的典型代表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是我国北方穴居建筑的代表, 半坡遗址位于山西省西安市东郊, 距今6000年左右, 发现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的范围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 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 其中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 其周围有一条人工挖掘的宽6~8米, 深5~6米的大壕沟围绕, 大壕沟不仅能够抵御野兽侵袭, 防止氏族间的血流冲突, 也起到排水的作用。半坡类型的房子发现46座, 平面形式有圆形、方形和长方形, 多为半地穴式建筑, 其中, 以中央的一座方形大房子为核心, 大房子是半坡遗址中面积最大的房屋, 有一百余平方, 它的前部有门道, 火膛在房屋中间。遗址中残存许多圆形坑洞, 是原始人立柱留下的痕迹, 每座房子在门道和居室之间都有泥土堆砌的门坎, 房子中心有圆形或瓢形灶坑。半坡遗址中圆形房子直径一般在4~6米, 墙壁是在密集的小柱上编篱笆并涂以草拌泥作成, 一些墙壁经火烤, 这样墙体就由泥质变为半陶质, 即坚固又防潮。方形或长方形房子面积小的有12~20平方米, 中型的约30~40平方米, 最大的复原面积达160平方米。

3 穴居建筑的特点

3.1 原生态性

穴居建筑首先是模仿天然洞穴而造, 体现出原始人在与自然斗争中积累的模仿力和想象力, 穴居建筑以厚厚的土层作为墙壁, 是人类智慧慧与与自自然然的的结结合合, , 体体现现了了原原生生态态的的美美感感与与智智慧慧。。原原始始社社会会的的穴穴居居建建筑筑最初为圆形平面, 后来出现方形平面, 圆形和方形是最为纯粹简洁的形体, 体现了建筑诞生初期质朴天然的原生态特征。

3.2 因地制宜

穴居建筑的用材、形制无不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征, 穴居建筑用草拌泥土作墙壁、以树干支撑、顶上覆盖茅草, 这些材料均为原始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另外, 穴居建筑针对不同地形, 演变出横向穴居和竖向穴居两种类型, 如果有壁立性良好的土壁, 则横向挖凿穴屋, 如果缺少能够横向挖凿穴居的土壁, 原始人就纵向挖凿穴屋。

3.3 冬暖夏凉

由于穴居建筑以土为基本原料, 所以保暖性能比较好, 适合北方寒冷地区, 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 穴居后来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山地得到保留和发展, 形成了今天的窑洞建筑。另外, 地下或半地下的穴居建筑在夏季还能取得比较凉爽的环境。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昔者, 先王未有宫室, 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槽巢。”到《博物志》中“南越巢居, 北溯穴居, 避寒署也。”的说法, 都体现了穴居建筑冬暖夏凉的优点。

3.4 基本要素已形成

伴随着原始人对建筑的探索活动, 穴居从对自然岩洞的模仿, 逐渐发展到产生由柱子、墙壁、和屋顶的简单建筑, 可见, 原始社会中最初的建筑形式中已经产生了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 这些构成要素虽然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步完善、丰富, 但其初衷仍然是最纯粹、能满足功能需要的基础构件。在房屋布局中, 半坡遗址大房子中出现的门道在后来渐渐演化为门厅、玄关, 中部的火膛演变为以后的厨房, 后部空间逐渐演变为后来的客厅、卧室等。

3.5 采光通风有待改善

穴居建筑由于往往只有一个面与外界沟通, 所以其采光和通风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 特别是后期穴居建筑发展为窑洞建筑之后, 随着房屋进深的增加, 其采光问题更为迫切。虽然古人也作出过相应的改造和调整, 但采光、通风在穴居建筑中仍然是最大的弊端。

4 穴居建筑的发展壮大

穴居因其冬暖夏凉的优点, 在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的山西、陕西、甘肃等地区的民居中有所保留, 并且发展为窑洞式建筑。窑洞建筑因袭了穴居建筑以土层为墙壁的特点, 依山崖挖凿窑屋。窑洞由于其只有一面墙壁与外界环境沟通, 所以这面墙上必须大面积地开门、开窗, 已解决通风和采光问题。窑洞在不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形式, 分别为庄窑、地坑窑和箍窑。庄窑也叫崖庄窑, 一般沿着山岩横向挖凿成排的窑屋, 我国西部地区的窑洞多数为崖庄窑形式。在缺少天然山壁的平原地区, 有着穴居情结的人们逐渐探索出地坑窑的形制, 这种窑在平地上修建, 先将平地挖一个深五至八米的长方形大坑, 将坑内四面削成崖面, 然后在四面崖上挖窑洞, 并在一边修一个长坡径道或斜洞子, 直通原面, 作为人行道。今天河南西部的巩义地区, 还存在这样的地坑窑洞。这种窑洞就相当于地下室, “冬暖夏凉”的特点更为显著。箍窑则是用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 拱圈窑顶而成。窑顶上填土呈双坡面, 用麦草泥浆抹光, 前后压短椽挑檐, 有些人家在卜面盖上青瓦, 远看像房, 近看是窑, 用长方形或正方形石块箍的窑洞称石箍窑。

5 今日的穴居建筑

不能说穴居仅仅是原始社会的产物, 它依然是今天建筑师最好的灵感来源。位于郑州邙山的黄河黄土地质博物馆, 在原有窑洞建筑的基础上, 应用现代技术, 将其绿色化, 把传统窑洞改造成为采光、通风都良好的现代博物馆。博物馆南侧的黄河展厅通过其木骨泥墙、植草屋面以及双层中空玻璃窗的构造处理, 解决了大厅在冬季热损失的问题。太阳能集热板被置于建筑所在山体南侧黄土裸露的部位, 这样既保护了山体的稳定性, 又为博物馆提供了大量的热水用于地板供热。同时, 在窑洞内增设竖向的通风井道, 在通风井顶部设置吸热材料, 使通风井产生热压通风, 为实现风压通风提供了一定的保证。在窑洞上另一侧设置带风扇的天窗, 以利室内进风。在采光方面, 则通过天窗、反光板、采光带的设置, 将光线导入窑洞深处。

由此可见, 在建筑文化多元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 传统的穴居建筑以其优点和适应力, 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力.窑洞式博物馆设计研究——以郑州邙山黄河黄土地质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夏娃.建筑艺术简史[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6.

[3]马琳瑜.中国民居中的拱券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07.

[4]罗强.西北地区生土民居设计与营造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6.

[5]半坡遗址.百度百科[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z5Ev XJFip Xasa XBXEm9O4D2MQFj So6Fw Av33iuG xt-4QTj FRi3XpsW Ts27BNx-IGidK kdl_Lj LDvc5RsM g0j LAQJp3l U5tr1mQ iqqJ 1M9L7.

古建筑的再造与传承 篇6

一、中国建筑的发展史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在很早的夏商时期就开始初具模型, 虽然只是简单的廊院型制, 但已经有了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出现简单的布局, 有了清晰的格局;秦代和汉代则是传统建筑的高峰期, 例如当时极富盛名的阿房宫;等到隋唐时代开始把外来文化的元素融合到建筑中, 加上经济的繁荣, 就已经出现了诸如大明宫之类的大型单体建筑, 使传统建筑又上升了一个层次;等到五代十国阶段, 虽然仍然延续晚唐时期的建筑特色, 但也是各具特点, 最具特色的应该是宋、辽、金、元的建筑了;直到明清时代, 大一统之后的建筑可谓是达到了巅峰时期, 至今仍被全世界游人誉为游览胜地, 供人们参观的故宫、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等, 都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瑰宝, 后来随着近代中国的没落加上战乱的殃及, 导致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也正逐渐走向没落;到了现代, 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 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一次次的受到冲击。如何将传统建筑文化行进继承和发展、如何寻求新时代下传统建筑元素和精神的新载体迫在眉睫。

如果一个国家的文化没有自己传统文化作为基础那它的发展是不完全的, 如果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离开了传统文化, 那就没有了根本, 也就没有了中国特色。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 传统文化的思想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受我国传统的思想影响比较大, 既融合了儒家、道家等思想, 又重视中和、含蓄的设计。受这种理念的影响我国的传统建筑讲究对称, 以南北为主轴线, 中国的正房标准是坐北朝南, 例如我国的古建筑之代表——北京的故宫;同时, 建筑群体在规划布局时候也讲究因地制宜, 按照不同的地形地貌来合理组织院落的纵深发展, 这些思想与我国现代的建筑理念息息相关, “以人为本”, 并且提倡绿色建筑, 这与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有异曲同工之效。

2. 传统文化的设计特点

如果想要传承并发展传统建筑文化, 那就应该了解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特点:我国的传统建筑单体多是由三个部分组成, 屋基、屋身、屋顶, 且以木结构居多;形状多样, 有长方形、正方形、八角形等棱角分明的建筑形态, 并且我国古建筑多以群体的形式出现, 如宫殿、四合院、寺庙等。我国传统建筑在装修上也是极为讲究的, 各个组成建筑的构件都要进行美化, 如雕梁画栋等, 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和等级, 所应用的图案与色彩也是不同的。最简单就拿建筑前的台阶来说, 这本是进入室内的附属构件, 我们的古人将其进行雕饰, 在周边配套加以栏杆, 即可彰显出建筑的雄伟;门窗的装饰也极具特色, 也加强房屋的立体感。虽然传统建筑中没有吊顶等装饰, 但常将室内顶棚上的天花进行装饰。此外, 传统建筑很注重环境, 强调园林设计, 强调场所之意境, 使建筑既有观赏的效果又可以使建筑成为园林中的景观,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 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要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 必须首先做到对现有古建筑、古村落、古街古迹的保护。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 (1) 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 对我国传统的建筑物进行保护, 保护传统建筑就是对我国历史的保护, 就是保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保护中不断的创新与发展, 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 针对传统文化展开全面的宣传和教育, 并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 进一步传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使其融入到现在的建筑设计语汇之中, 使之找到新的载体, 重现生机。只有把传统的建筑进行保存, 才能方便世世代代的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 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才能永远的发展, 例如北京的四合院、江南的古村落等等。

2. 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今社会要想得到发展, 就是使现在的建筑吸收中国的传统精华, 并使其与现代建筑做到良好的融合, 把传统文化的精髓运用到现在的建筑设计中,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文化。

(1) 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部分人认为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发展就是模仿传统建筑, 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对的, 完全模仿的传统建筑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人们的生活, 就北京的西客站来说, 从设计上来说, 北京西客站的设计原意是想要把我国传统的建筑特色与现代的建筑进行融合, 所以在建筑的顶端加上了一个传统式的亭阁, 但这“画蛇添足”的设计是北京西客站的设计成了一大败笔, 当然, 不仅仅是这一点, 内部的设计也是一样, 西客站就是传统因素与现代生活没有完全地结合, 设计的方向性错误, 北京西客站是一个人流量特别大的地方, 作为车站最重要的就是乘客能最快的登上火车, 而北京西客站却恰恰相反, 当然, 不是所有的模仿都是错的, 只是要求设计者把握好数量, 这样才能促进质量的发展。

(2) 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与发展

通过北京西客站的例子表明, 如何能让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进行完美的融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又一话题, 如果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元素, 而将传统建筑的元素强加给现代建筑, 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会让人觉得是建筑的一大败笔, 如果抛弃传统建筑文化, 盲目的去借鉴世界风格的建筑文化, 那便是抛弃了中国的历史, 没了根本, 所以这种方法也是不可取的。由于建筑是要坐落在自然环境中的, 所以不能轻易地就进行尝试, 同时建筑物的完成也是一项艺术品;综上所诉, 建筑的创新必须要科学的设计, 由中国的建筑发展历史可以看出每个阶段的建筑都是有各自的特色的, 所以我们应该真正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探索, 只有真正了解那博大精深的文化, 才能建起与现代文化进行完美的结合, 传统文化不是简单地传统风格与格局, 而是传统建筑的内涵与深度。传统的建筑是通过不断的传承、创新, 从而延续至今的文化, 所以我们应在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上, 加之现代人们的生活特点, 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发扬光大。

四、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就像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 一直不断在变化, 不断的吸纳, 创造出了具有各个时代特征的建筑风格, “凝固的历史”由此而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建筑业的不断进步,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需要的是在传统回归的过程中走开阔创新的路, 让中国建筑文化的精神继续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06) .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篇7

园林建筑设计在我国自古就是存在的, 其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时代的进步, 园林建筑设计也增添了许多新的要求, 人们对美的的要求也开始多元化。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就是要在继承古代优秀设计理念的基础, 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技术融合进去, 做到古今相容, 让人们既能够在建筑设计中体会到古人的智慧, 也能感受到现代的气息, 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 促进我国园林建筑设计的不断进步。

在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中, 除了园林建筑的复原和重建、仿古园林建筑的创作直接采用或模仿传统形式外, 其他借鉴传统形式的做法都是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出发, 追求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融合, 从传统建筑空间形态、结构形式、构件特征、色彩运用等方面吸取精华, 通过地方或现代材料的表现, 既保持了传统园林建筑的特征, 又具有现代的内容和形式, 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这一过程, 事实上也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

2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创新的必要性

2.1 人类文明生态转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建设了。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托马斯·贝利所说“我们目前正在参与地球环境中独一无二的变化, 这个在过去数千年中自我直接管理的行星, 现在很大程度上通过人类决定它的未来”。人类文明的生态转向为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发展创造了机遇。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就是以保护、规划、设计等手段, 在不同尺度的大地上, 有智慧的创造性的处理人与自然地关系为根本使命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不仅可以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甚至可以为地球中整个生物链创造福音。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可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城市绿地的修复、建设具有农业生产功能的园林绿地景观等途径来实现。

2.2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随之而来的就是文化的全球化, 大到世界各国, 小到一个国家的地区之间, 都存在不同的地区差异, 而风景园林一直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文化多样性的保证。而对于我国来讲, 就是要通过本土的现代园林建筑设计, 促进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 这是不断发展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 也是大力倡导这一学科的重要意义所在。

2.3 快速城市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而城市化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是不断突出。资源节约型和环保型社会应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主旋律, 经济要发展, 城市要建设, 但也一定要注意环境的保护, 确保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科学合理的结合。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 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有利的, 与国外相比, 我国这方面建设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农业文明时代是在建筑美学为城市主旋律的, 工业文明时代是以机器美学为城市主导的, 而目前进入二十一世纪, 在生态文明下, 我们就要建立一种以环境美学为指导的城市图景, 大力发展现代园林建筑设计, 使其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城市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3 技术的延续与创新

技术是园林建筑中所有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 也是推动园林建筑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动力之一。建筑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传统技术和现代技术。传统技术以实践为基础, 产生于具体的社会需求, 并与地域环境紧密联系。任何传统建筑的建造技术都忠实地反映了当时当地的平均技术水平, 每个地区的建筑都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并随时间的增长演变成地区文化的一部分。现代技术体现了对经济性、合理性的追求, 然而也存在着盲目推崇先进技术, 忽视技术与文化、自然和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不同地区的客观建设条件千差万别, 技术发展并不平衡, 技术的文化背景不尽一致, 二十一世纪将是多种技术并存的时代。……从技术的复杂性来看, 低技术、轻型技术、高技术各不相同, 并且差别很大, 因此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选择适合的技术路线, 寻求具体的、整合的途径;亦即要根据各地自身的建设条件, 对多种技术加以综合利用、继承、改进和创新。”低技术、轻技术和高技术反映了技术的不同复杂程度, 也代表着不同的生态观和地域观。低技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 最大限度地使用当地可用的自然资源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手法, 从民间建筑和建造技术中吸取精华, 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作品之中, 体现当地的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轻技术是指不仅要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还要使用新的技术, 节约、有效地使用资源。高技术则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工艺, 结合不同地区的特殊地域条件, 因地制宜地创造理想的人工建筑环境。

在现代园林建筑设计中, 材料和技术的运用应以实际的需求为立足点进行比较和选择, 技术应与园林建筑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以及经济发展状态相协调, 强调技术运用的“适宜性”。一方面, 由于采用低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建筑造价, 又可以赋予建筑以强烈的地方特色, 所以现代园林建筑应提炼传统技术中至今仍然适用的因素, 并融入当代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 以创造新的适宜技术。另一方面, 重视在技术层面上对园林建筑的更新发展, 防止现代园林建筑设计变成“狭隘封闭的、怀旧感伤的挖掘民俗”活动, 丧失传统精神的本色。

4 结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各方面事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经济建设有了质的飞跃, 而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是人类历史上知识更新最快的时代, 失衡是这个时代最显著地特征, 人类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失衡、社会各方面事业发展的失衡、快速城市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失衡、飞速发展的技术和剩余劳动力间的失衡, 这些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而对于现代园林建筑设计, 这既是一门学科, 又是一门艺术, 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往往忽视这种艺术的重要性, 而面对这样一个时代, 园林建筑设计很可能由于人们的觉醒获得质的发展, 也可能在人们的忽视中继续沉睡, 因此, 要对园林建筑设计不断的进行分析判断, 去粗取精, 继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也要不断的推陈出新, 不断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冯钟平.中国园林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危害和防治下一篇:政府职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