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遗产

2024-05-19

古建筑遗产(共12篇)

古建筑遗产 篇1

摘要:阐述了目前我国古建筑遗产保护工作的几个特点,介绍了国际上有关古建筑遗产保护的状况。就做好古建筑遗产保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古建筑遗产,保护,历史街区,历史环境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规模地进行城市建设,城市化成为我国建设的发展趋势之一。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国家,许多古老的建筑仍然留存。因此,对古建筑遗产的保护,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我国古建筑遗产保护状况

1.1 古代建筑物的保护

我国的古建筑主要以木结构和土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极易遭受人为破坏。中国工程院院士傅熹年指出了中国古代人为破坏建筑遗产的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改朝换代以后,大多将前朝的都城、宫殿破坏,认为这样做可以阻止前朝的复辟;第二种是有很多历史悠久的著名寺庙被多次重建,导致有价值的古建筑物很难完整地保存下来。鉴于以上情况,有关部门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大量的古建筑遗址遗留的土或砖石基址残迹极易损坏,为保存其历史信息,既不能像石建筑那样露天展示,也不能在基址上复建,只能在发掘取得数据后,用覆土掩埋的方法加以保护。目前,我国大量的古代宫殿遗址、城市遗址多采取这种保护方式。对于已完全损毁的古建筑一般不得复建,因为复建已丧失了古建筑原

参考文献:

[1]GB/T 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S].[2]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S].

[3]程大章.智能建筑工程设计与实施[M].上海:同济大学

出版社,2001.

来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只能形成古建筑形象的复制品。个别近期损毁的确有重要价值而又有完整资料的古建筑,以及一些为了将重要建筑群的局部缺失部分补充完整的古建筑,经特殊批准后可重建。木构建筑物最易遭受潮湿、雨水、霉变、虫蛀等损害,不像石构建筑物那样在构件严重损坏甚至缺失的情况下,仍能长期露天保存。木构建筑需要进行日常保养与定期维修,为保持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修缮时要尽可能使用原来的材料,采用原工艺,以保持其原有的特点。木建筑的修缮,应尽量将原构件修复后继续使用。对于必须替换的木构件,为保持建筑的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应使其在色彩、质感以及形式上与原有部分基本协调,在新构件隐蔽部分标记其替换时间,在竣工图的相关部分明确标出其具体位置,并载入该建筑的档案。这些做法既保障了古建筑安全,又使人为干预程度减小到最低,有利于保持古建筑的历史风貌。

1.2 对古建筑历史环境的保护

除了古建筑本身之外,还要对其所处的历史环境(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明确规定: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也应予以保护,可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公布为地方各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建设部将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条件作了具体化规定:第一,有真实的历史遗存物,反映历史风貌的建筑、街道等是历史原物,不是仿古假造的。整个地区内会有一些后代改动的建筑存在,但应只占一小部分且风格上基本统一。第二,有较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城市历史上的典型特色。第三,有一定的规模、视野,但与风貌基本一致,没有严重的视觉干扰,能够造成一种环境,使人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氛。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建筑,应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内还要保存其历史上形成的环境,在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建造危及文物安全的设施,不得修建外观与环境风貌不协调的建筑物,对这些建筑物在体量和高度方面也都有限制。为保存古建筑真实的历史环境和地理标识,对古建筑的保护,原则上应采取原地保护的方针,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保存古建筑本身,也可以易地迁建。

1.3 在古建筑保护性修缮工作中的经验教训

对于如何保护维修古建筑,我国也有一个认识的过程。初期的修缮主要是抽换、配补那些损坏、缺失的构件,修补屋顶渗漏,除去病害,使建筑物能保存下去,当时主要从安全耐久的角度考虑,没有严格控制换用新构件的数量。有些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建筑,在修缮时无根据地“复原”其外观,并把建筑内外完全油饰,掩盖了原有彩画和历时千年形成的木材表面的色泽质感,完全改变了建筑的历史面貌。最终,人们认识到,应当使用原有构件,力争保存尽量多的历史信息和建筑原貌。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我们维修古建筑,保护古建筑,也应遵循的一个原则,恢复其固有的感觉,可不能‘整旧如新’”。

1.4 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

(1)保护工作必须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各层次计划的组成部分。

(2)要制定专门的保护规划,确定保护对象,并要用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保证规划的实施。

(3)要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4)要控制汽车交通,城市规划中的汽车干道不得穿越历史地段。

(5)要有计划地建设停车场,并注意不得破坏历史建筑和它的环境。

(6)要精心建设和改善地段内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住房条件,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7)在历史地段安排新建筑时,其功能要符合传统的特色,不否定建造现代建筑,但新的建筑在布局、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要与传统建筑相协调。

2 国际上古建筑遗产保护状况

国际上对古建筑遗产的保护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从开始保护建筑艺术珍品(如教堂、官邸等),发展到保护一般的历史建筑(如住宅等)。又从保护这些单体的古建筑,发展到保护周围的建筑历史环境(历史街区)。历史环境(历史街区)保护的概念是在二战后经济复苏时期形成的,当时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住宅建设。这样做的结果是古建筑所处的环境被破坏,导致城镇历史联系被割断,特色也随之消失。

(1)最早立法保护历史环境(历史街区)的是法国,1962年法国颁布了《马尔罗法》,该法律规定:将有价值的历史街区规划为历史保护区,纳入城市规划的严格管理,制定保护和继续使用的规划。保护历史保护区内的建筑物不得任意拆除,维修、改建要经过国家建筑师的指导,符合要求的修葺可得到国家资助,并享受若干减免税务的优惠。

(2)日本于1975年修订《文化财产保存法》,并增加了保护传统建筑群的内容。该法律规定:传统建筑集中,与周围环境一体形成了历史风貌的地区,应定为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加以保护,先由地方城市规划部门通过城市规划确定保护范围,然后制定地方的保护条例。传统建筑群保存地区中的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及改变地形地貌等都要经过批准,要由城市规划部门作出保护规划。

(3)英国于1967年颁布《城市文明法》,该法律规定:要保护有特殊建筑艺术和历史特征的地区。首先考虑的是地区的群体价值,包括建筑群体、户外空间、街道形式,以至古树等。区内新建改建要事先报送详细方案,其设计要符合该地区的风貌特点。保护区的规模大小不等,有古城中心区、广场,还有传统居住区、街道及村庄等。

(4)德国对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观点是:尽可能保证传统建筑中人们生活的质量,又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3 对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几点建议

(1)对城市建筑遗产的保护,除了一般所呼吁的政府要加大投入、严格执法、严格监管外,还要有全盘、系统和更长远的考虑。这包括对建筑遗产保护采用市场运作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的手段,当然前提是明晰产权,明晰权利和义务。如果一味地由政府包下来,恐怕是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很难调动建筑遗产所有者的保护积极性。同时,保护制度要更加专业。我国也可以借鉴一些欧洲国家的经验,实行由专家负责并严格将责任落实到人的保护体制,这对建筑遗产的有效保护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以这样的制度为参考,组成专门的保护委员会,发挥咨询、顾问等作用,并且切实具备评判权、否决权、监督权等,同时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法律责任。

我国还需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保护古建筑遗产,需要既精通建筑美学,又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这方面我国相对匮乏。我国的教育科研力量比较强大,应当在这方面下更大的力气,着重培育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大师级人才。另外,还要强化全民的保护意识,定期向公众免费开放遗产保护单位,通过各种渠道向全体市民灌输遗产保护的知识、理念等,使遗产保护的意识扎根于公众意识之中,从而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和促进的氛围。

(2)对古建筑历史环境的保护原则有3条:一是保护风貌的完整性,要保存古建筑遗产的整体环境风貌,不但包括建筑物,还包括古树、小桥、院墙、街巷等构成环境风貌的各个因素;二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要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古建筑历史遗存,对古建筑积极维护整修,不要将仿古造假当成保护的手段,也不要因其破旧就认为没有使用价值而拆毁;三是维护生活的延续性,这里的居民要继续生产和生活,要维持原有的社会功能。

保护历史街区应该有特殊的方法。一是保护外貌、整修内部,历史街区中的古建筑不必像文物保护那样一切维持原状,外观可按历史面貌保护修整,内部可按现代生活的需要进行更新改造;二是采取逐步整治的方法,切忌大拆大建;三是积极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个问题不解决,居民难以继续居住,会大大影响古建筑保护的积极性与全民参与性。

4 结语

保护古建筑遗产需要全民参与,共同保护,要恢复其固有的原始感觉,积极保护古建筑所处的环境,保护历史街区,还古建筑遗产一个原貌、一个固有的原始风格、原有的历史价值等。

作者简介:刘艳芬(1984-),女,山西大同人,助理讲师,2006年

学硕士学位,从事教学工作。

收稿日期:2011-02-18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红霞.城市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相关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08,(2):43-47.

[3]梁思成.凝动的音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古建筑遗产 篇2

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古建筑之所以毁于火灾,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古建筑本身就是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1、火灾载荷大,耐火等级低。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其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一百多年或几百年的干燥,成了极易燃烧物品,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火灾载荷远远高于现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古建筑中的木构件,具有特别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由于屋顶严实紧密,在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热不易散发,温度迅速升高,导致易出现“轰燃”现象;有的古建筑的梁、柱、橼木等木构件表面积大,多数通风条件较好,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2、无防火间距,容易造成“火烧连营”。古建筑多数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组成,布置成各种院落,在院落布局中多数是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这两种布局形式都没有防火间距,如果一旦着火,来不及有效控制时,毗连的古建筑会很快引火上身,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3、火灾扑救难度大。我国古建筑大多数远离闹市,建在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而古建筑的管理单位或使用单位又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队,也没有安装有效的消防设施,一旦发生火灾,等城镇的消防队到来,基本上也快烧完了。大多数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而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只能望火兴叹。

(三)古建筑的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和其诸多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应当引起主管部门和古建筑使用单位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这些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重视和加强古建筑的消防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应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第61号令),确定一名行政领导为该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落实逐级的消防责任制和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严格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本单位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夜间巡查制度,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整改火灾隐患;建立防火档案;组织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制订灭火应急方案,并组织灭火疏散演练。

2、严格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消防巡查措施。古建筑管理和使用单位应严格古建筑内火源、电源和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古建筑内的用火、照明用电、包括香火炉的设置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不得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煤气管道。在重点要害部位,应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古建筑内点蜡烛应尽量改用小功率灯泡代替,烧香、焚纸应在室外避风处进行,并设置专门的香炉。古建筑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得安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规程。古建筑还应尽可能都安装防雷装置,落实防雷措施。古建筑范围内堆放有柴草、木材及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尽早将其搬迁。古建筑内或是外围毗连古建筑的范围,搭有临时建筑,破坏原有防火分隔和防火间距的,应坚决拆除。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得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宜进行防火阻燃处理。除此之外,古建筑还应加强24小时值班和防火巡查,发现情况,及时处置。

3、完善消防设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由于大多数古建筑受地理位置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发生火灾后,不能完全依靠消防队赶来扑救,还必须因地制宜地完善自身的义务消防队和消防设施,以使火灾在初起阶段就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古建筑内还应按要求配置相当数量的轻便灭火器,有条件的古建筑应安装自动报警装置和灭火装置,当在古建筑顶部安装水喷淋装置有困难时,可在地上安装固定的常高压自动出水灭火装置。

山地古建筑防火特点及其对策

作者 关勇

2007年6月29日

古建筑,即古代建筑的简称,主要是指存在于地面上的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包括宫殿、陵墓、衙署、街道、民居、园囿、坛庙、寺观、庵堂、拂塔、楼台、亭阁、城池以及桥梁、堤坝等。根据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对世界遗产的定义,古建筑属于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然而,火魔成为这些宝贵遗产可持续的重大威胁之一。特别是山地古建筑,受环境的影响,起火原因复杂,消防扑救困难,一旦失火,损失难以挽回。因此,有必要对其防火特点措施做深入的研究。

一、山地古建筑火灾特点

(一)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

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建筑,梁、柱、楼板、屋顶大多属于可燃物,一旦失火结构构件很快抢劫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跨塌、烧毁。特别是许多寺庙建筑,由于宗教的原因,在室内往往有许多装饰和布幔等悬挂物,这些悬挂物都是易燃品,火灾时常成为火势垂直蔓延的导火带,使大火迅速向空中扩展,燃烧速度快、火势凶猛、难以控制。

在有些地区古建筑仍然使用木材做燃料,在入冬之前会存贮大量劈柴、树枝作过冬之用。而此时空气干燥,更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二)起火原因复杂

山地古建筑具有一般古建筑的火灾原因共性,如香客不慎引起大火,烟头纸屑,电器失火等,还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山火和雷击。

1. 香火不慎引起火灾

大多数古建筑都与民族、宗教有一定的关系,如寺庙建筑、。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许多寺庙香客盈门,这就无疑增加了火源管理的难度,稍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祸。如1984年云南筇竹寺华严阁大火即是由于香客燃香焚约后离去,晨风嗲起火种,引燃桌围等丝织品,火焰沿着账幔扩张,最后使建筑及一大批历史文物毁于一旦。

2.电气火灾

古建筑的电器设施都是后期添置的由于种种原因,往往使得各种线路及灯具都直接暴露在外,电线直接敷设在木结构表面上的情况屡见不鲜,不断增加的用电器使线路负荷增大,加上年久失修,线路老化,很可能引起过载、发热,甚至引燃与其毗邻的可燃物。如如布达拉宫强巴佛殿即是由于照明灯光安装接触不良形成短路,以致线路过载使缘层燃烧,从而引起员顶布料,继而木椽及其它木质构件相继着火。

3. 山林野火等外部因素所致

山地古建筑往往处于深山老林中,地偏人稀,四周又被林木杂草所环抱,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山火和森林火灾往往成为古建筑受到的外部威胁之一。

4. 雷击引起的古建筑失火

中国传统建筑先址往往依山就势,建筑常常位于山脊或山坡之上,而这些地方往往是易遭雷击之处,若建筑防雷稍有疏,就可能使古建筑成为雷击的对象,从而引起火灾。

(三)疏散困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古建筑通道狭窄,一量失火疏散人流堵,易造成重大伤亡。如承德大佛市的财神殿通道。

(四)消防扑救困难

1.山地古建筑一般位于偏僻之处,远离城镇,无法依托城市消防基础设施。,道路崎岖,消防车难以到达,更不用说形成环形消防车道。一旦失火,火势迅速蔓延,此时城镇消防站成了“旁观者。”

2.消防水源缺乏,多数古建筑地势高,水源无法到达,更不用说自动灭火系统,失火便会酿成大祸。

(五)火灾损失大

山地古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建筑本身就是古代文明和文化的载体,再加上许多古建筑还有经书、画卷等历史珍品,一旦付之一炬,将法法挽回,损失不可计量。

二、山地古建筑防火对策

(一)提高古建筑的耐火性能,对可燃构件进行阻燃处理

对于木结构建筑,可采用涂刷防火涂料的方法提高其耐火性能。对于悬挂物,在不影响其质地、色泽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阻燃处理,防止火势扩展。

(二)消除电气隐,加强用火用电的规划。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建筑禁止设置电气线路。其它古建筑内不符合要求的电气线路,应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做出改造规划。一是凡列为重点保护的古建筑,除砖、石结构外,一般不宜安装电灯和其他电器设备,必须安装使用的尽量采用弱电。二是古建筑的电器线路一律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用金属穿管敷设。不得将电线直接敷设在梁、柱、枋等可燃构件上,严禁乱接电线。三是配线方式一般应将一座殿作为一个单独的分支回路,独立设置控制开关,以便在人员离开时切断电源,应安装熔断器,作为过载保护。四是在重点保护的古建筑内,不宜采用大功率的照明灯泡,禁止使用表面温度很高的碘钨之类的电光电源的电炉等加热器,灯具和灯泡不得靠近可燃物。五是没有安装电气设备的古建筑,如临时需要使用电气照明或其他设备,也必须办理临时用电审核手续,经批准后由电工安装。到批准期限结束,应即行拆除。六是要对电气线路、电器定期进行检测,及时排除电气故障和隐患,确保电气线路、电器处于安全使用状态。

(三)设置防火隔离带,山林中的古建筑,则要根据森林火灾与古建筑火灾的蔓延情况,采取设置有效的防火带(一般应为30—50米)等措施以避免森林火灾和古建筑火灾的相互蔓延。或采用先进的阻燃技术(欲知详请,或致电:0314-2139524)对周围草地树木进行喷洒,隔离火源。

(四)安装防雷设施,做好古建筑防雷。采用防雷保护措施时,应合理选择避雷针安装方式,必须准确计算它的保护范围,屋顶和屋檐四角应在保护范围之内。接地体应就近埋设,不宜距离保护建筑太远,以减少防雷装置的反击电压,从而避免造成放电的危险。

(五)作好古建筑修复、改造中的防火设计

当建筑的耐火等级较低,消防设计的其他部分也不能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时,应采取增设消防设施的方式来达到防火。如增设以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为主的防火装置和排烟系统。上海市市的徐家汇藏书楼等古建筑的修复、改造,均增设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防火监控系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由此作到防范于未然、控制于小火,不危及建筑结构的消防安全的要求。

(六)先进的灭火技术

快速扑救古建筑初期和局部火灾,使灭火后古建筑内各种构件和装饰物能保持原样,对保护古建筑至关重要,这就必须使用特殊的灭火剂和灭火系统,避免传统灭火剂灭火后的二次污染造成古建筑的破坏。目前我国国内外古建筑消防系统较多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如俄罗斯广泛使用一种被称作“旋风”的水喷雾灭火技术,可以有效防止过湿引起建筑物腐烂,此外采用气体及干粉灭火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七)采用多种灭火方式,全方位防范。针对古建筑火灾负荷量大,火灾发生后燃烧速度快;古建筑建筑材料多为木质,消防通道不畅高山,依山而建,道路崎岖坎坷,水源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等特点,建议采用多种消防灭火方式。固定消防水池和移多水罐相结合,气体灭火和水灭火相结合,内外分设等多种方式。全面保证古建筑灭火的安全。

(八)加强消防管理,杜绝“人为灾害”

(1)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单位,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订立防火安全检查和定期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义务消防组织,建立防火档案,制定灭火作战方案,实施严格的消防管理。

(2)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要严格动火审批制度,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审批同意,一律禁止使用明火,严禁吸烟;(3)清理在古建筑内设置的单位,特别是公共娱乐场所,拆除在古建筑之间及毗连古建筑私搭乱建的棚、房,清除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存放的汽油、柴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及柴草、木料等可燃物;(4)改造在古建筑内未经穿管保护、私拉乱接的电气线路;

(5)古建筑修缮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批准,施工维修人员要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6)严禁在古建筑保护范围内举办大型演出活动,拍摄电影、电视也必须经主管部门批准,报公安消防部门备案,并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7)规范管理宗教活动用火和僧、尼、道士等人员在古建筑内的生活用火行为,尤其是要安全使用液化气、天然气及煤气。

浅谈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

张玉功

(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 郑州 450002)

[关键词]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防火对策

[摘 要]本文针对古建筑特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消防安全特性,立足古建筑整体

人文价值和科学管理理念,从诸多视角加以分析和探索,结合现代消防安全的科技手段,探讨 新形势下古建筑防火的措施和对策.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

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它是属于全人 类的宝贵财富,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探讨意义重大.一 古建筑安全现状分析

我国历史上众多的古建筑之所以毁于火灾,今天幸存下来的绝大多数古建筑也历经火劫,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古建筑本身就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一)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我国古建筑绝大多数以木材为主要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结构形式,火灾荷载远远高于现 行的国家标准所规定的火灾负荷量,火灾危险性极大,耐火等级低.古建筑中的木材,经过多 年的干燥,成了“全干材”,含水量很低,因此极易燃烧.特别是一些枯朽的木材,由于质地 疏松,在干燥的季节,即使遇到火星也会起火.古建筑中的各种木材构件,具有良好的燃烧和传播火焰的条件.古建筑起火后,犹如架满 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覆盖严实紧密.因此,发生火灾时,屋顶内部的烟与热不易散发,温度 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古建筑的梁,柱,椽等构件,表面积大,木材的裂缝和拼接的

缝隙多,大多数通风条件比较好.有的古建筑更是建在高山之巅,发生火灾后火势蔓延快,燃 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燃烧.(二)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我国的古建筑多数是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 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像少林寺和中岳庙等古建筑.这两种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 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毗连的木结构建筑很快就会出现大面积燃烧,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三)消防设施匮乏,火灾扑救难度大

我国的古建筑分布在全国各地,且大多数远离城镇,建于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像嵩

山古建筑群就是这样.这些古建筑普遍缺乏自防自救能力,既没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专职消防 队员,消防设施有的也不完备,一旦发生火灾,位于城镇的消防队很难第一时间到达.大多数 古建筑都缺乏消防水源,而对于一些高大的古建筑更是有水难攻,再加上古建筑周围的道路大 多狭窄,有的还设有门槛,台阶,消防车根本无法通行,这些都给火灾扑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 难.(四)古建筑的管理和使用体制不顺,问题复杂

古建筑的管理部门与所辖地政府管理与使用体制不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规

划落实缓慢,文物古建筑的使用部门往往为了追逐经济利益而忽视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在古 建筑的使用中,一些地方利用古建筑开设旅馆,饭店,招待所,工厂,仓库等,火源管理不严, 电线乱拉乱接,线路开关随意乱设.有的古建筑周围大量开店,火灾危险因素大量增多.这些 管理和使用方面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也给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应在当 地政府中成立由文物,规划,消防,宗教等部门组成的古建筑保护管理委员会.二 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特性

在古建筑的各项保护工作中,防火保护毋庸置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古建筑 物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及价值特性,与现代建筑物相比,在防火安全保护工作上具有截然不 同的重要特性.例如,古建筑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文化遗产,发生火灾后,具有不可再生 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设计,规划,保护工作的重视.(一)古建筑的地理及环境安全特性

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如地形,地貌,洪水, 雷击,水源,采矿等,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有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崎岖坎坷,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辆

难以通行.即使座落在城区的古建筑,由于历史原因,也大都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如 郑州城隍庙,郑州文庙只有一墙之隔,防火间距不足,无消防通道,对古建筑构成严重威 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从防火安全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上看,古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可靠度均已大幅降低.又 因其“客观的存在”,使得改变,改造其结构,增设消防安全设施相对困难.如何既不破 坏古建筑物原貌,又能真正达到其防火安全的指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 强对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应是深入研讨,亟待解决的问题.(二)古建筑结构,材料安全特性

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以

嵩山古建筑群为例,14处文物建筑中砖木结构就有5处,其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2 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建筑面积达70%以上.无论是归属于何种形式的古建筑物,其结构及使用材料均已年久老化,斑驳陈旧.因 此,发生火灾后在确保人员疏散,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 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古建筑物在火灾发生几率上小于现代建筑物,但其火灾破坏性 不论从时间,速度,程度上均大于现代建筑物.2003 年 1 月 19 日,“世界文化遗产”武

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遇真宫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 236平方米建筑 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文庙发生火 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再加上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因此对古建筑物老 化,陈旧的因素,在设计,规划,保护中要予以充分考虑.(三)建筑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时空背景特性

由于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古建筑物丧失其原有的时代定位,从人,事, 地,物的角由现代人来规划设计其防火措施,在达到的目的与目标上均已不同.特别是在 整体效益上,要对有关经济效益性,社会安全性以及文明价值性予以有机统一.如何从传 承过去,保障现代,发展未来中找到平衡,真正做到全面性防火安全保护必须要具有现实 和前瞻性的思维和意识.(四)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特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连续的,不间断的,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和体现在古代建 筑的防火安全保障上,却又不破坏其原貌,笔者认为必须从古建筑物的深度内涵上寻求突 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三 古建筑火灾动力学演化过程

火灾是一种具有复杂性本质的过程,其孕育,发生和发展包含着湍流流动,相变,传热传

质和复杂化学反应等物理化学作用,是一种涉及物质,动量,能量和化学组分在复杂多变的环 境条件下相互作用的三维,多相,多尺度,非定常,非线形,非平衡的动力学过程;该动力学

过程还与外部因素的人,材料,环境及其它干预因素等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分析火灾动力学演 化过程,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文物古建筑火灾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制定准确,合 理的消防安全对策提供科学指导.整个古建筑火灾过程大体可以分为起火,初期增长,充分燃烧和减弱四个阶段.(一)起火

建国前,我国古建筑起火多数是雷击和战争引起的.建国后,由于一些古建筑被随意改变 其使用性质,火灾发生原因也大不相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生活用火不慎.主要是炊煮,取暖和照明用火,不慎引发火灾.如1990 年1月25 日,青海海南州石藏寺特大火灾就是哈达落到酥油灯上引发的.(2)电线电器设备起火.主要是由于电线陈旧老化,绝缘损坏,发生短路引发火灾;还 有的是大功率灯泡紧靠可燃物,长时间烘烤而起火.(3)乱扔烟头起火.1992年9月19日,扬州市旌忠寺藏经楼就因遗留烟头引发火灾.(4)小孩玩火.1982年2月,北京市万寿寺西路行宫被烧毁,就是小孩玩火造成的.(5)宗教活动.1984年4月,云南筇竹寺华严阁发生火灾,直接原因是两位信女进阁烧 “头柱香”不慎引起的.(6)雷击起火.1969年9月,河北省避暑山庄的普佑寺,因未安装避雷设备,遭雷击起 火.(7)生产用火.1981 年9 月20 日,扬州市“卢宅”火灾,就是由于古建筑中生产工人 违章作业所酿成的.除此以外,因外部的火灾蔓延引发古建筑起火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古建筑讲究“曲 径通幽”,往往位于深山茂林之中,因此一旦古建筑周围的森林发生火灾,必将严重威胁到古 建筑本身的安全.(二)火灾初期增长

古建筑火灾初期一般增长迅速,燃烧猛烈.古建筑物的构建一般采用木质材料,多次涂刷 油漆,年代久远,极为干燥.一旦发生火灾,燃烧迅猛,且释放出大量可燃气体,快速形成状 态燃烧,火场中心温度可达 1200℃以上.此外室内悬挂的字画,垂帷,幔帐,柱锦,飘带, 天帐以及常用的香火蜡烛,油灯,酥油等极易燃烧,进一步加剧了火灾增长速度.再加上古建 筑空间大,门窗多,火灾时,室内空气受热膨胀向外扩散,室外冷空气通过空气对流,大量向 室内补充,使火势燃烧更加猛烈,起火室内温度随之迅速上升.(三)充分发展阶段

古建筑火灾发生后,烟热向上升腾,火势沿着悬挂的物品迅速向上蔓延,然后向水平方向 发展.由于古建筑上部建有大量的木质梁,柱,因此犹如架满了干柴的炉膛,而屋顶严实紧密, 烟热不易散发,温度快速积聚,迅速达到“轰燃”.轰然的出现,标志着火灾充分发展阶段的 开始.此时室内温度可高到 1000℃,火焰和高温烟气从门,窗窜出,致使火灾蔓延到古建筑 的其它区域或者毗邻的其它建筑.由于古建筑的火灾载荷远远高于一般建筑,因此火灾的充分 发展阶段可以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在火灾的充分发展阶段,室内高温可使古建筑的木质构件承载能力急剧下降,造成建筑物 坍塌.由于一般古建筑的木质构件截面积较粗,安全系数较大,距离倒塌的时间也将较长.因 此,古建筑火灾的倒塌规律一般是屋盖先塌,墙柱后倒.(四)火灾减弱阶段

随着可燃物的消耗,火灾的燃烧强度逐渐减弱,明火逐渐熄灭.不过剩下的焦炭通常还将 持续燃烧一段时间.同时由于燃烧释放的热量不会很快散失,着火区内温度仍然较高.以上描述的是古建筑火灾的自然发展过程.实际上人们是不会听任火灾自由发展的,总会 采取各种可行的措施来控制或扑灭火灾.就古建筑火灾而言,将火灾扑灭在初期增长阶段是减 少火灾损失最有效的途径.四 古建筑防火工作的新理念

由于古建筑在防火保护上有上述特点,而对其实施保护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要 达成整体防火安全的效益,必须在理念上有新的认识,才能有新的作为,提升整体安全性.借

鉴国际上古建筑保护的方法以及多年努力从事古建筑保护的经验,顺应未来的防火保护发展潮 流和趋势,笔者归纳提出以下理念,以供参考:(一)主观与现实的矛盾性及历史必然性

古建筑在客观存在的特性及意义上,有理想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在主观愿望上我们 期望“万无一失”,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客观原因使得技术,材料等仍达不到实际需求.但在 人类永无止境的文明及科技发展上,应该肯定理想和现实终将达到必然的统一.(二)科学的发展思路及世代传承的客观性

古人留下的建筑代代相传,在我们这一代也应传下去,同时应给子孙后代留出更加安全的 空间,但不一定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应为后人运用更好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打好基础,同时 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安全规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三度时空包括过去,现在,未 来的整体思维去研究,分析和实施古建筑的整体保护.(三)根据古建筑的特性考虑延长其寿命

古建筑也是有生命力和寿命特性的,在整体价值体现上应该是以“古”,“老”来定义.由此,在具体防火安全上应先做好“延年益寿”,再争取做到“返老还童”,最后在实现“长 生不老”上下工夫.(四)同步保护与积极开展不同专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对古建筑防火保护应该以“能做的先做,能行的先行”予以积极推动,同时必须实行全方 位,全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不同专业领域的结合,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整体安全的效益.例如在 消防规划的编制上,应组织城建,消防,文物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 结合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进行反复的论证,确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六 古建筑消防安全对策分析

由以上可以看出,古建筑火灾具有其自身特点.古建筑火灾安全不是以扑灭火灾为唯一目 标,而是以最大限度保护古建筑,减少文物损失为首要目的.因此,必须从火灾防治的各个关 键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消防安全对策,从技术上找到根本的解决方法,切实消除文物古 建筑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一)古建筑火灾风险评估

古建筑火灾安全的第一个步骤是调查,以评估建筑或综合建筑群的火灾危险性.这包括识 别火灾隐患,火灾发生危害以及疏散出路被堵塞所造成的有害后果等因素.火灾风险评估是系 统对古建筑消防安全的现状进行客观评价,这方面的研究将用于发展古建筑消防总体规划.通过现场调查古建筑的建筑结构,可燃物的分布,人员结构与数目,文物的价值与分布, 起火可能性,消防设施的类型与分布,消防管理水平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危险等级分析方法, 分析古建筑内不同区域的危险度等级并给予标识,对危险较大区域进行重点防护.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可能出现的火灾场景,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火灾发生后的蔓延 情况,古建筑发生轰然的时间,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研究需要的报警探测时间和合理的灭火 方案.(二)阻燃技术 由于古建筑的特殊性,因此要变更古建筑的防火分区(分隔),疏散手段和建筑结构是非 常困难的.因此,我们认为古建筑防火技术的重点是发展清洁,高效阻燃技术,从源头上遏制 火灾的发生.这主要包括对可燃木质建筑物构件的阻燃处理和内部可燃物的阻燃处理.(1)可燃建筑构件的阻燃.古建筑中的可燃建筑构件是指柱,梁,枋,檩和楼板等木质

构件,在木材的表面涂刷或喷涂防火涂料(材料的使用应符合文物保护材料要求并通过报批), 形成一层保护性的阻火膜,降低木材表面的燃烧性能,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有些木柱,楼板, 楼梯等构件在尊重民族风俗,不损害建筑整体风格的基础上,可置相应的防火保护层,以提高 耐火等级.(2)内部可燃物的阻燃.古建筑物的内部可燃物主要是指帏,帘,帐等织物,纤维.因 此,阻燃的重点是对这一类的聚合物材料进行阻燃设计.然而,不管采取何种阻燃技术,对于文物古建筑而言,重要的是“绿色”阻燃,即阻燃物

质燃烧释放的物质不会损害文物和古建筑物本身,因此无卤纳米阻燃技术将在古建筑中有用武 之地.(三)早期探测技术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本身并不影响火灾的自然发展过程,其主要作用是及时将火灾迹象通知 有关人员,以便准备疏散与组织灭火,并通过联动系统启动其它消防设施以灭火或控制烟气.由于古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特殊性,保护文物不受灭火药剂或过多的水渍影响,及早地发现 火情甚或火灾隐患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单一的火灾探测方法对于古建筑而言难以做到有 效的早期报警.如正常情况下,寺庙大殿因香火存在大量烟雾,不宜采用感烟方法进行火灾探 测,而较多明火存在(蜡烛,酥油灯)会对一般的感火焰火灾探测技术造成影响.虽然图像型 火灾探测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古建筑结构特殊,遮挡物较多,同时无明火条件 下,此种方法作为早期火灾探测也是不适合的.因此需要寻求复合火灾探测方法.最为直接的方法是采用图像探测技术辅以空气采样火灾探测系统.一般古建筑均设有监控 系统,采用与监控系统关联的空气采样系统,工程量较少,避免了对文物的破坏,同时不会引 入用电设备等其它危险因素,还可以对监控系统的摄像机和线路进行火灾隐患探测,有针对性 地进行早期火灾预警.当然为了使空气采样系统能在古建筑环境中得到应用,还必须进行一些相关研究,其中主 要的两点:一是对古建筑内空气进行成分分析,了解固体颗粒的分布情况;二是对古建筑中的 可燃物进行分析,掌握可燃物的大致分类以及燃烧气体的特征.(四)火灾安全管理

古建筑由于火灾危险性大,人员众多且类型复杂,因此火灾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需要 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加强消防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古建筑管理单位对内逐级建立火灾安全

领导小组或委员会,对外可建立防火联防组织.确定防火负责人与专职防火人员,组织临近单 位,企业和各基层组织层层落实防火岗位责任制,实行联防协作,群防群治.按照有关规定, 尽可能地建立专职消防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灭火能力.同时,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 规则》还应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消防安全管理有章可循,有令可遵.(2)加大宣传教育,落实管理措施.要充分利用广播,录音,标语,专栏等宣传工具, 采取各种形式向单位工作人员,游客等进行消防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岗位培训,不断 增强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要严格管理制度,除参观旅游外,一般不得另作他用.古建筑范围 内禁止堆放柴草,木材等可燃物,严禁存储易燃易爆物品,切实加强火源,电源管理.(3)经常进行防火检查,积极整改火灾隐患.有关单位每年要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大

检查,单位内部要不定期地开展检查,防火人员要经常性进行防火检查.对查出的火灾隐患要 及时整改,力争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五)应急预案管理

(1)建立与空间分布关联的古建筑基础信息数据库,建立基于危险源辨识的火灾数据库, 包括可燃物种类,数量,特性及分布,应急力量和装备的数量,分布等.(2)针对古建筑火灾特点,建立不同事故等级相应的应急预案.(3)在火灾形成,发展以及烟气输运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可快速预测火灾发展趋势的工

程方法.针对古建筑人员疏散的特点,建立人员疏散特性的量化数据库,发展工程应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七 结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物是全人类的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的责任.以新的认

识,新的理念和先进的现代科学防火对策来积极面对当前古建筑物防火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 措施,落实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基本要求,确保古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保护好这些人类文化的遗产和瑰宝,使之代代相传,永续利用,使文物保 护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On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fire safety features and fire response Zhang Yugong

(Zhengzhou Commercial Ruins Preservation Administrative Office Zhengzhou 450002)Key words:ancient architecture;fire safety features;fire response

Abstract:This article performs from many angles of view to analyze and the exploration in the

view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unique history,culture, the scientific value and the fire safety features, also basing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overall humanities value and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idea.The article discusses measure and response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fire protec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ith the union modern fire safety technical method.李济成:古建筑消防安全特性及防火对策探讨

山西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

李济成

【摘 要】本文针对古建筑特有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消防安全特性,立足古建筑整体人文价值和科学管理理念,从诸多视角加以分析和探索,结合现代消防安全的科技手段,探讨新形势下古建筑防火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古建筑 消防安全 火灾危险性 防火对策

1、古建筑消防安全的主要特性

古建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国家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不仅遗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痕迹,也同时预示着人类未来发展进步的方向。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对其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是全民共同的责任。

在古建筑的各项保护工作中,防火保护毋庸置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由于古建筑物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及价值特性,与现代建筑物相比,在防火安全保护工作上有截然不同的重要特性,例如,古建筑是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产,发生火灾后,具有不可再生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提高对古建筑消防设计、规划、保护工作的重视。

1.1古建筑的地理及环境安全特性

古建筑及古建筑群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气候等因素,如地形、地貌、洪水、雷击、水源等,由于历史背景及长期变迁等原因,与现代建筑物的相关条件截然不同,对古建筑的消防安全有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的古建筑远离城镇,建于环境幽静的高山深谷之中,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崎岖坎坷,消防水源缺乏,消防车辆难以通行。即使座落在城区的古建筑,由于历史的原因,也大都地处成片民居包围之中,如太原的崇善寺与周围的民用建筑只有一墙之隔,防火间距不足,对古建筑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从防火安全的先天及后天条件上看,古建筑的整体消防安全可靠度均已大幅降低。又因其“客观的存在”,使得改变、改造其结构、增设消防安全设施相对困难。如何既不破坏古建筑物原貌,又能真正达到其防火安全的指标;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加强对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应是深入研讨、亟待解决的问题。

1.2古建筑结构、材料安全特性

文物古建筑大多为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以山西为例18118处文物建筑中砖木结构的就有9000余处,宋、元以前的地上文物建筑占全国的72.6%,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保)有119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就有93处。

无论是归属于何种形式的古建筑物,其结构及使用材料均已年久老化,斑驳陈旧。因此发生火灾后在确保人员疏散、结构完整等安全目标外,还要尽量维护其特有的价值,其难度是相当大的。虽然,古建筑物在火灾发生机率上平均小于现代建筑物,但其火灾破坏性不论从时间、速度、程度上均远大于现代建筑物。2003 年1月19日,“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遇真宫发生大火,最有价值的主殿三间共236m2建筑全部化为灰烬,周边文物也受到不同程度影响。2003年3月大同市广灵县文庙发生火灾,由于该县没有消防队,再加上水源缺乏,导致文庙大殿付之一炬。因此对古建筑物老化、陈旧的因素,在设计、规划、保护中要予以充分考虑。

1.3建筑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时空背景特性

由于社会变迁及经济发展等因素,使得古建筑物丧失其原有的时代定位,从人、事、地、物的角度,由现代人来规划设计其防火措施,在达到的目的与目标上均已不同。特别是在整体效益上,要对有关经济效益性、社会安全性以及文明价值性予以有机统一。如何从传承过去、保障现代、发展未来中找到平衡,真正做到全面性防火安全保护就必须要具有现实和前瞻性的思维和意识。

1.4古建筑与现代文明结合的特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连续的、不间断的,现代文明与科学技术如何应用和体现在古代建筑的防火安全保障上,却又不破坏其原貌,笔者认为必须从古建筑物的深度内涵上寻求突破,找出症结,解决问题。

1.5古建筑与现代建筑防火保护措施的截然不同性

古建筑物与现代建筑物有很多不同的特性,下面从消防设计规划方面对两者的特点上做一比较,列表如下:

1、古建筑 现代建筑

2.古建筑防火工作的新理念

由于古建筑在防火保护上有其上述的特点,以及重要保护的意义,要达成整体防火安全的效益,在理念上就必需有新的认识,才能有新的作为,提升整体安全性。借鉴国际上古建筑保护的方法以及笔者多年努力从事古建筑保护的经验,顺应未来的防火保护发展潮流和趋势,归纳提出以下的理念,以供参考:

2.1主观与现实的矛盾性及历史必然性

古建筑在客观存在的特性及意义上,有理想的一面,也有现实的一面。主观上我们期望“万无一失”,而现实上由于客观原因使得技术、材料等在现代仍达不到实际的需求;但在人类永无止境的文明及科技发展上,应该肯定理想和现实终将达到必然的统一。

2.2科学的发展思路及世代传承的客观性

古人留下的建筑代代相传,在我们这一代也应传下去,同时应给子孙后代留出更加安全的空间,但不一定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应为后人运用更好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打好基础,同时我们必需提高对于古建筑的消防安全规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从三度时空包括过去、现在、未来的整体思维去研究、分析和实施古建筑的整体保护。

2.3根据古建筑的特性考虑延长其寿命

古建筑也是有生命力和寿命特性的,在整体价值体现上应该是以“古”、“老”来定义。由此,在具体防火安全上应在先做好“延年益寿”,再争取做到“返老还童”,未来实现“长生不老”上下工夫。

2.4同步保护与积极开展不同专业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对古建筑防火保护应该以“能做的先做,能行的先行”予以积极推动,同时必须实行全方位、全方面的合作。特别是不同专业领域的结合,才能有效的发挥出整体安全的效益。例如在消防规划的编制上,应组织城建、消防、文物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古建筑的特殊性和历史性,进行反复的论证,确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3.古建筑防火工作的几点对策及措施

现代防火新的理念与技术日新月异,如何确实深入了解其有效的价值并应用于古建筑防火体系是相当重要的环节,现代科学技术及产品除能在现代建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外,还可以解决古建筑遗留的疑难问题。

3.1火灾危险性分析及安全度评估技术

虽然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发生火灾的条件及机率不同,现代建筑是以大范围、高密度并不断发展为特点,古代建筑则是以重点突出、高度分散而存在,但都可以用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原理,用性能化分析的方法对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及安全度进行分析和模拟演示,找出隐患所在,确定采取的有效措施,并作为设计规划的基础,为防火安全改造工程提供量化的依据。

3.2古建筑引用现代防火分区的划分概念

现代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是防火安全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也是防止火灾蔓延以及人员疏散的安全保证,是保证结构安全的枢纽。因此,对古建筑也可以根据容易起火的部位为依据,按照实际的距离大小来划分空间,形成“物理分隔”的纵深防御,再以此空间的间隔,规划设置各项防火措施及设备,达到防火安全目的。具体的概念如下:

以关键容易引起火灾的点来做“圆面”和“纵面”的空间定义。各分区不临界,可由古建筑“全保护区”的范围分别依其特性,归类为:

全保护区划分 界定原则

深 圆

度 面

纵 范

面 围

* 各区实施不同级别的防火安全管理

* 各区建立不同程度的防火安全措施及设备(可移式)

* 各区事先规划距离路径,相互支援

3.3移动式和固定式灭火设备的配置

利用古建筑防火分区的概念,对于警戒区内灭火设备的配置,即可采用“移动式规划概念”来规划设置,用轻便移动式的灭火设备,依事先规划的关键路径,进行机动支援。另外,再结合警戒区、缓冲区的设立,固定式的灭火设备以及古建筑既有的防火保护设备,形成整体的配置效益,达成由外至内的全方位的防御。

3.4加大对多发致灾因素的防范力度

从古建筑最易引发的火灾原因分析,以雷击和人为纵火频率最高,因此,必须加大对于这方面的重点防范。

以紫禁城为例,自建成以来发生的较大火灾中,主要起火原因是雷击。近几年我国也发生多起因雷击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如2004年发生的山西运城稷山大佛寺火灾等。

由于放火原因引起的古建筑火灾事故也不乏其例,1998年4月4日凌晨,山西省临汾市文物建筑尧庙广运殿因犯罪分子放火发生特大火灾,烧毁广运殿砖木结构建筑一座及殿内尧王等泥塑像 9尊,直接经济损失451.17万元。

因此,对古建筑必须设置有效的避雷设施。古建筑内的可燃饰物等易燃材料要采取必要的阻燃措施。重点古建筑要落实责任制,加强值班巡逻。

3.5根据古建筑的实际分阶段实施防火措施

古建筑的特性决定了其防火保护是相当具有挑战性及复杂性的工作。必须从各项专业技术的整合来分阶段的实施防火措施,以达到其整体的防火效能。因此,哪些是必须做到的,哪些是能做到的,哪些是技术上做不到而可从行政管理上做到的,都应予以认真的分析研究,并根据存在火灾隐患的客观性和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依资源条件,按优先顺序积极予以办理。例如山西省在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结合山西的实际,对不同的古建筑分别采取不同的防火保护措施,并通过积极的探索,形成了“政府领导、齐抓共管、专群结合、群防群治”的长效机制,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3.6妥善运用古建筑既有的防火资源

古建筑在防火安全上也有程度不同的考虑及设置,无论在防火墙、灭火设施、雷击防范上或其原设计的安全设置上均有特殊的考虑。我们应该深入的了解其设计精髓与内涵,结合现代先进的防火观念充分加以运用。

3.7不同行业的结合增加解决问题的力度与创意

运用消防专业之外的眼光和手段去看问题和解决问题,以不同行业整合的方法,来发挥整体的创意与创新,诸如:以先进无线影像传输技术及移动网路结合观光旅游业,建立双向、多功能的体系,既可用于监视,又可提供影视的火灾监控系统等。

3.8将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融入防火安全体系

区别对待不同类别的古建筑,建立普遍性的管理法规和特殊性的技术规范,注入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当前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尽快修定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成立专门的课题组,研究制定古建筑的技术防范措施。

基本上可如下图的分类方式:

3.9应用高科技、新材料,提升古建筑消防安全度

成熟的高科技技术与产品,可在理论分析和实际应用上,解决遗留的疑难隐患,特别是以数值量化的模式,更准确的设计规划,提升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可靠度。因此,先进火灾风险评估技术以及性能化设计与分析,可积极应用于古建筑的防火保护工作。顺应全球防火耐燃技术及产品趋势,环保无卤、主动净烟、绝不低垂、超低背温的新型材料,在未来古建筑物的防火保护工程上,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4.结论

建筑遗产中保护的内涵与外延 篇3

关键词:建筑遗产保护发展原真性

一、什么是保护

当我们确认一古建筑为文化遗产后,就要进一步探讨对其保护的可行性。当前业内一般认为保护工作要尽最大的力量去维护历史遗迹的真实性,以能够完全无损失地保护为最高目标,而不惜高昂的代价。

我们完全有必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待保护问题。针对每一个案例,我们都保护下来了哪些东西,或者换句话说,我们都保护了该案例中的哪些原真的东西。有哪些是被我们放弃的,有哪些是应该发展变化的。这种选择实际上代表了当代人对该作品的理解和取舍。试图全盘保留是错误的逻辑,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且不说保护与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本身就是一种解读——历史不是史实本身。

陈志华先生在讨论乡土建筑保护问题时曾说到:“什么叫保护?保护就是把文物,包括定为文物的乡土建筑遗产的原生态真实地、完整地长久传承下去,不论是急性还是缓慢的消失,都不允许。”

而笔者认为保护是一种动态的积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人类所共同拥有的文明的一种积淀,这种文化的积淀代表了某种价值取向。有了动态的积累才有人类文明有方向有目的的发展。没有积累的发展只是一种无序的变化,不能叫发展。没有积累的保护已经不能再叫保护,只能叫保留。反过来说,没有发展也无所谓积累,拒绝发展的积累是保护的死亡。保留一个凝固的瞬间,保留一种记忆中的东西,保留过去留下的某样东西、某个片段。保留可以发生在博物馆,但不应该发生在和生活紧密联系的活生生的建筑中。

保护具有程度上的差异。世界上并不存在原生态真实的、完整无损的保护。严格地说,只要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文物建筑的历史信息就必然会有所丢失,而不象陈先生所认为的那样,只要愿意,我们就可以保留全部的历史信息,完全没有遗憾地保留历史全部的“原真性”。不存在完全的原真性,自然也不会存在完全的、没有损失的保护。那么对历史信息能保留多少,应该保留多少就是一个程度问题了;面对一个历史信息丰富的遗产,我们重点保护那些,则是一个取舍的问题。个人认为,当前国内许多学者将“原真性”放大成事物完整的历史定格了,这正是将保护与更新对立的矛盾根源所在。

所以保护是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存在于大到城市、区域,小到建筑局部和装饰的各个层面。有选择就会有损失,历史真实性的损失可能是由于人们的无知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不可抗拒的历史因素造成的,还有可能是人们基于理性评估而做出的主观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要一味地责怪保护工作不得力,难以符合要求,实在是因为我们自己对保护抱以过高的期望。在很多案例中之所以会有选择地放弃一些历史真实性,我相信主要原因是人们需要兼顾保护与发展的辨证关系。要求保护工作者在保护的过程中学会放弃何等艰难,但我们必须学会。

二、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保护在一定层面上表现出与更新的矛盾,但保护和更新统一与人类健康有序的发展过程中。⑴保护是发展的前提。没有保护,没有积累,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我把合目的性的,遵循一定秩序的保留称之为保护。而没有取舍的保留掺和在发展中只会带来混乱。⑵发展是保护的价值体现,保存保留本身不构成目的,作为人类积累自身文明的重要手段的保护,是为了和创新共同建立起文明的大厦。如果没有创新,保护就会变成一潭死水,那么叫保留或保存也许会更合理些。

建筑遗产保护应该是一种贯穿城市发展全过程的理念和意识,而不仅仅是一种保护的行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一座城市中,新老建筑同时存在是必然的。抛开大多数平庸的建筑不谈,被我们视为文化遗产的老建筑(建筑群、村落等)应该和优秀的当代建筑和谐共生在城市中。而不是相互漠视,或是谁替代谁、谁迁就谁的关系。

三、保护的代价

既然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应该被妥善保护,那为什么历史遗产保护在现阶段仍然会遇到这么大的困难呢?撇开领导者的认识水平不谈,保护的代价高昂,而等待保护的回报期又慢得惊人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

保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简单。①费用高就拿单体建筑来说,修缮它的费用也许比新建一栋还要高,而面对文物建筑,设计和施工还要考虑防腐、防锈、防潮、防火,设备改良等诸多因素。②人才缺修缮古建筑需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在我国真正能科学修缮一处文物建筑的人才还不多。③情况复杂如果是历史街区的保护,还要保护很大范围内的历史风貌,而为了历史风貌的维护很可能要损失一部分的生活便利。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要充分考虑保护与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关系。不论是有形的损失,还是无形的代价都是巨大的。

保护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保护?

保护的实质是要与事物消亡的趋势相抵抗。因此,保护历史建筑困难重重的更深层原因在于保护行为实际上是以抵抗消亡为代价的。而整个人类的文明就是在这样一点一点和死神争夺中积累起来的,整个人类的文明从虚空中走出来。如此看来,保护之步履维艰就不足为奇了。不但不足为奇,而且还会继续这样和寂静的死神争夺生命和美好。我们承认万物必归于灭亡,并不代表存在已失去意义。即使世间万物都无法逃脱灭亡的宿命,过程也依然有意义,人类文明大厦的建设也依然伟大。万物有生必有灭,有灭自然也会有生。如天上的云聚了会散,散了又聚,不知疲惫。无论何时保护都将是困难的,但不保护又是无法接受的。在保护与发展中,在付出与忍耐中我们保持这脆弱的平衡。

有保護存在就会有损失存在,损失部分历史原真性是不可避免的,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楚保留一件遗产的价值有多大,保护它有多少种方法、多少种程度,它们付出的代价又是多少,社会能承受多大的代价。换句话说,比保护原真性更重要的也许是对“原真”的选择,古建筑保护的代价是高昂的,尤其当问题涉及到历史古城的深度保护、成片聚落的深度保护时,不是任何城市在任何时期都有能力付出的。

四、如何保护

论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篇4

一、中原古建筑遗产概述

中原古建筑遗产是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水平,是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物质文化内涵。中原古建筑大体涵盖了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现存的典型古建筑主要分类有:

1. 陵墓建筑遗产:

潞王陵、宋陵、梁孝王陵等。潞王陵位于新乡市北郊的凤凰山南麓,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潞王陵景色秀丽宜人,是中国目前保存现状最好的,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该陵由潞王墓、次妃赵氏墓和神道三部分组成,共占地四百余亩,其整体建筑用材除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采用青石和白石,被誉为“石头城”。

2. 洞窟建筑遗产: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既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其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人性和神性、阴柔和阳刚较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 寺庙建筑遗产:

少林寺、相国寺等。少林寺位于登封市,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少林僧人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少林禅宗。“少林武术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的积极入世使它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在历史上的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朝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林也因此而成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武术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壮大[2]78。少林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4. 庄园建筑遗产:

康百万庄园、马氏庄园等。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是一处典型的17到18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中原地区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是中原古建典范。

5. 府衙建筑遗产:

内乡县衙、开封府等。内乡县衙景区位于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与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内乡县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誉。

6. 城防建筑遗产:

开封古城墙、商丘古城等。开封古城墙景区位于开封市,始建于唐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古城墙是全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全长14.4公里。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至1841年再次修复,开封古城墙现在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规模与风格。

除了上述建筑外,中原地区还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遗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嵩阳书院、岳飞庙、定国寺等;洛阳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是中国最早的寺院,诸如此类的古建筑遗产还有很多。

二、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机遇

旅游资源条件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它涉及遗产开发保护和利用的众多相关问题。随着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作为支撑。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各地人民政府加快中部地区开发的战略决策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外部宏观条件。

2.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中国热”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来华游客不断增多[3]65。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是通过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省内公路、铁路和高铁通往全国各地,在郑州市有新郑国际机场,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保证。

4.中原古建筑遗产资源独具特色,吸引力极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应把这些具有明显差异化的遗产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同时突出其文化内涵,让旅游者来此既能饱览自然山水风光,又可领略古建筑遗产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三、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价值

中原古建筑遗产作为人类祖先的杰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只有充分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才能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1.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

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市建设历史,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古建筑,特别是对缺少详实记载的远古时期,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一段历史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依据。如城防建筑开封古城和商丘古城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了解城市建设特点,对于后人保护和利用古城防建筑有指导意义。

2.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中原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原区域文化,并随着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建筑既有特定的区域文化特征,也呈现兼容并包的特点。古城中飞檐翼角的土木建筑文化符号、雕梁画柱的文化内涵,以及佛教建筑中表现的佛教文化,都在中原古建筑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3.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科学考察价值。

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充分体现,如明代的马氏庄园,是堡垒式建筑的典范;登封少林寺建筑结合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合理布局,将建筑完美融合于自然之中[4]45。

四、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

中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中原古建筑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也呈现出新的局面。但是在对专项古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不合理的、粗放式开发对古建筑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降低古建筑遗产的利用价值[4]。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对古建筑遗产的破坏比较严重。

在开发利用古建筑遗产的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一些古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修复了,也很难恢复原有风貌,致使大量古建筑遗产失去其应有的韵味,对其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不良影响。

2. 对古建筑遗产开发过度商品化。

对古建筑的合理利用就是把独特的建筑文化作为一种遗产加以开发和组织并出售给旅游者,许多文化仪式、礼俗和手工艺品等活动形式几乎失去原有的意义,而作为纯粹的商品销售给旅游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3. 古建筑遗产的宣传营销市场混乱。

在古建筑遗产旅游区内,一些旅游经营者为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对民族建筑文化进行不切实际的大肆宣传,没有完整的市场促销手段。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民族建筑文化的完整性,又使游客蒙受欺骗,破坏了地方旅游的整体形象。

4. 古建筑遗产开发保护监督体制不健全。

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完备与落后,各种不良现象也就随之发生,使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事非法经营的活动,这不仅是对古建筑遗产的破坏,也影响了中原地区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5. 古建筑遗产景区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部分服务人员对中原古建筑文化了解甚少,当问及更深层次的内容时,他们要么不知如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原地区旅游地的整体形象。

五、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虽然中原古建筑遗产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已大幅增加,但是,古建筑遗产管理利用和保护手段以及旅游立法等还相对滞后,对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面对中原古建筑遗产利用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出台相关对策,将各方力量统一协调,共同解决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问题,那么笔者对于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有如下对策:

1.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是进一步完善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前提,也是中原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要真正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管理,提高整体质量;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尽力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貌,真正做到古建筑遗产利用与古建筑旅游业发展的“双赢”[5]11版。

2. 健全保护开发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模式。

中原经济区要建立以省级政府为主导、全民参与的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其开发利用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旅游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做好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

3. 充分挖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打造特色旅游资源。

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从来就不是对立存在的。对于古建筑遗产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保护,但不开发利用,很难体现其价值。将静止的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实现人文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统一,学会在开发中保护,让游客既能领略古建筑的古朴又能领略自然风光的秀美,这样既扩大了古建筑的知名度又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美誉度。

4. 注重古建筑遗产形象推广,扩大宣传力度。

加大古建筑遗产形象的宣传工作,可以协调各地进行联合宣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制作统一的宣传广告,由政府出面进行地区旅游活动的推介,也可以在当地的火车、汽车站或人流集中的广场等地,采用大型电子屏幕进行宣传;借助电视、网站、报纸等国内外知名强势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大力宣传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及其文化内涵,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遗产的保护中来。

只要注重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可以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好中原古建筑遗产,从而带动中原地区其他类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古建筑遗产在利用中得到良性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筑遗产众多,中原古建筑遗产对中原文化旅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本文在阐述中原古建筑遗产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保护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出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发宜采取高标准的开发管理模式,树立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的良好品牌形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马耀峰.遗产开发及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胡良民.中原地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

[3]甘露.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胡小红.我国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2).

古建筑遗产 篇5

杜晶晶

(河北大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北056002)

摘 要:低碳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城市发展的传统模式,人类只有发展低碳城市,才能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体现在园林景观上,那就是构建低碳园林,改善城市的生态与生活环境,增强城市发展的持久力。为此,本文主要就低碳生态技术在园林景观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对大家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低碳生态技术;园林景观

引 言:目前关于低碳园林还没有公认的定义或者概念。应认为低碳园林就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园林建设与运营模式,在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的消耗,并应用新的清洁型能源服务与园林建设,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绿色”园林。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原则

1.1 量化原则

所谓量化原则,就是将低碳理念用数据量化,利用数据帮助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达到低碳目的。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中,要按照低碳排放的要求,在充分考虑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之上,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控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提高能源利用率,进而保证园林的规划设计能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生活环境起到积极的作用。

1.2 持久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规划单位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勘察现场,合理利用资源,建设适宜城市发展的园林景观。在园林景观的建设、养护等环节方面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延长景观的使用周期。

1.3 材料选择低碳化原则

在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选择低碳型园林材料是降低碳排放量的直接方法。低碳化材料的实质就是减少碳成本,即在园林建设的各个环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各环节的能源消耗和废物量。

1.4 施工与维护的低碳化原则

低碳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循环过程,在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之初,设计单位要依据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坚持不大量挖掘土方的原则,减少机械使用,减少能耗。在园林景观的养护管理过程中,要注重改变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充分增

加园林中的绿地面积,达到低碳的目的。

1.5 价值综合化原则

低碳园林景观不但要求低碳的价值,还要有美学价值、使用价值和生产价值,同时还要有净化空气、隔离噪音、防风固土等作用。建筑设计单位要综合发挥园林景观的综合价值。低碳生态技术在园林景观中的运用

2.1利用雨水,节约能源

结合地形设计雨水收集管道系统来收集雨水,经过一定的设施和药剂处理后,得到符合某种水质指标的水再利用的过程。降落于地表的雨滴本身带有空气中的一些尘埃及大气污染物,再加上一般地区集流面没有适当的卫生防护设施,使得汇集于蓄水设施中的雨水水质较差。利用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措施,如下凹式绿地的形状、下凹深度等和不同材质、不同汇水面和不同的降雨期和降雨量引起的雨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处理,进入清水贮蓄池贮蓄,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水体造景区域或园林绿地浇灌。

2.2 屋顶花园

采用绿化覆盖建筑屋顶, 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保温性能, 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态手段。由于建筑屋顶上的风力和荷载, 种植大型乔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植物根系很发达, 会穿越钢筋混凝土的屋面, 破坏防水层, 补救和修复工程浩大费时费钱等原因, 设计师在设计绿色屋面时必须对各种因素全面考虑。

2.2.1 屋面风力减弱策略

建筑设计高出屋面 120cm 的女儿墙, 阻挡部分风力。靠近两侧女儿墙设计中层小乔木和灌木篱,以形成绝佳的围合感, 大乔木尽可能种植在中间区域。大风季节, 树枝的剧烈摇晃造成根系松动而使大树成片死去。因此需要在混凝土板上增加隐形支架固定大乔木。

2.2.2 屋面减重设计策略

屋面覆土不能太厚, 所以种植设计主要以中层小乔木为主, 局部点缀大乔木。而普通绿色屋顶大多种植草坪和景天科植物, 只需满足 20cm 左右覆土。如需种植大乔木至少满足 120cm 左右的覆土需求, 结合本项目中屋面阶梯状特点, 并在建筑设计的扩初阶段参与进来, 同建筑、结构工程师沟通, 将大乔木和小乔木的种植位置在景观设计前期就确定下来, 创造出最经济节约的空中花园。屋面种植设计引入禾本科植物, 其特点为有较高的观赏性, 低维护, 减少除草剂、农药等的使用, 可水生可旱生的浅根系植物。轻质土壤与轻质填充物混合使用, 轻质土壤配比: 腐植土 50%~ 70% , 蛭石 10% ~ 40% , 砂土 10%~ 20%。

2.2.3 阻根层的运用

关于阻根层是在建筑的防水工程时铺设, 还是在绿化施工时铺设, 甚至是否

有必要铺设, 意见有所分歧。特别是对浅土壤的屋顶绿化, 植物根部的延伸程度并不是很长, 有人认为可以不铺设阻根层。但是, 对有些现有建筑物的防水层是否有损伤或老化, 情况并不清楚。阻根层所应该起的作用是不让植物根部直接接触防水层。如果要在这些建筑物上进行绿化, 应该在进行绿化施工时铺设阻根层, 而且根层的接缝处也不要让植物的根部进入防水层。

2.2.4 排水层

排水层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在降雨和浇灌时让土壤多余的水分流走, 即使在每小时降雨量为 100mm时, 也不会产生屋面积水。此外, 如果是开放式而有人进出的话, 还要考虑人的载重, 必须要保证排水层不丧失排水功能的强度。有的排水层材料具有保水功能, 对薄层土壤的绿化有更好的效果。

2.2.5 保护层

保护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水分蒸发和抑制杂草发芽。如果选用的种植土比较轻, 保护层的材料还要有在刮风时防止土壤飞溅, 不易燃烧的特性。考虑到景观效果, 保护层的外观在质感和色彩上要符合景观要求。

2.2.6 屋顶雨水收集

屋顶雨水收集需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节水指标, 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 景观用水不宜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 宜利用非传统水源, 达到标准一般项时,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 10% , 达到优选项时,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可收集的雨水可分为 3 类: 道路雨水、草地雨水、屋面雨水。3 种水源中, 最节约成本和利用率最高的是屋面雨水。屋面雨水的收集水量是根据收集后的用途(用量)以及径流系数来决定的。

2.3 选择低碳园林材料

低碳材料是指使用周期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选择低碳园林材料、循环利用低碳材料和研发与生产新型低碳材料是构建园林景观建筑、铺筑园林道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直接方法。比如在园林景观建设时使用木结构材料代替钢筋混凝土结构,就能大大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使用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

2.4 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

所谓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再生并且能不断得到有效补充或可以重复利用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沼气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最能体现低碳理念。当前,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路灯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应用。

2.5 低碳理念在园林施工与养护环节中的应用

好的园林景观作品,工程质量不但要好,景观效果也要保持长久。要减少施

工过程中机械的使用,这样就能减少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还不至于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良好的养护管理是长期保持景观效果的最好保证,在园林景观的后期养护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变化的原理,使园林景观中植物的灌溉、修剪和施肥等与生态环境的变化相适应。比如通过增加乔木植物的数量与种类以增加植物的多样性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园林是低碳经济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模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大力发展低碳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发展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园林已日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为此,我们应该将更多低碳技术应用到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中,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园林。

参考文献:

古建筑遗产 篇6

“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幸运的是,相关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自治区文物局文管所袁所长表示。

拉萨所谓“遗产”,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对于布达拉宫、大昭寺与罗布林卡“一处三点”的描述。布达拉宫于1994年1 2月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编号:200-014),后来又加入了大昭寺和罗布林卡(2001年12月)。世界遗产委员会给出的评价是: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建造于公元18世纪的罗布林卡,也是西藏艺术的杰作。”

有关大昭寺,评价中仅提到“是一组极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据西藏经典《五部遗教王者遗教》记载,“大昭寺是以天竺嘎摩罗寺为模式。嘎摩罗寺是天竺大寺。”这里的嘎摩罗寺就是印度“超岩寺”,此寺的遗址还未发掘,据称其建制与印度佛教史上最著名的佛学院那烂陀寺十分相近,故由那烂陀寺可大致推想大昭寺最初的形制。尤其大昭寺的中心佛殿与那烂陀寺遗址的建筑形制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宿白先生的《藏传佛教寺院考古》中,谈及大昭寺的木质门框和廊柱时这样写道:“以上遍体雕饰之木质框、柱等之形制与风格,均为西藏所罕见,而流行于印度6世纪开凿的石窟,其中与大昭寺雕饰最接近的是阿旃陀第1.27号两僧窟……”这些廊柱与木雕是大昭寺现存最宝贵的遗产之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曾对大昭寺底层木柱采样作过14C同位素测年,所获数据证明其确为唐代的遗物。

保护原则的确立

“一处三点”成为拉萨保护的核心词汇。

袁所长介绍,在城市整体景观上,拉萨城的保护以“一处三点”为中心设立了“建设控制地带”。在规划中,设立了重点控制、一般控制和建设控制三级。比如大昭寺围墙内属重点控制区域,而外围则应根据历史遗存来设定。控制区域并非机械的数据值,比如,依袁所长的看法,大昭寺北的外围控制线应该一直划到北京中路上。而“三点之间的关系应该统一考虑”,袁所长甚至认为,拉萨的发展应该远离古城,设新区来应对城市发展。

的确,在上世纪后期的发展中,拉萨城并未完整地考虑城市整体景观的因素,“建设控制”并未完全落实,但随着新的保护方案的出炉未来拉萨应当在发展中逐渐消除失控的部分。使整个古城纳入“一处三点”的保护范畴中去。挪威人克纳德拉森在《拉萨历史地图集》中,集中分析了拉萨城市景观设计与控制方向。其分析基于传统拉萨老城的节奏,特别是拉萨老城与布达拉宫、药王山、磨盘山及周边群山在视线与景观上互动,分析之细微,令人称叹,可以作为未来拉萨保护的参考范本。

事实上,我们今天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多半来自于西方考古与文化领域,在对古建筑保护影响深远的《论修复》一文中,作者维奥莱拉迪克(Viollet-le-duc)也表示:“自从人类有历史记录以来,只有我们这个时代,在谈到历史时,才对过去采用了一种很是不同的态度。我们这个时代总愿意分析过去,归纳过去,比较过去,用一步步的前进和进步,以及人性的不同变化阶段,去为过去书写完整的历史。”也是在这篇文章中,维奥莱一拉一迪克提出了文物修复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认为,一栋建筑的修复应该用一种适于它自身整体性的方式进行。”这与自治区“整旧如故,以存其真”或“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是一致的,但更精微、恰当。

“阿叔”的经验

阿叔原名阿旺洛珠,只因德高望重,文物局的人都称他“阿叔”,真名倒不大提了。

1961年阿叔就到罗布林卡参加古建筑的维修与保护工作了,半个世纪来,他参加了自治区30多处重大工程的维修,经验丰富。

在阿叔这些从过去走过来的人身上,现代与过去的“断裂感”相对轻微。因为他们继承了过去的财富,而不是“遗产”。阿叔了解过去西藏传统的古建维修的技术和流程维修的“工程师”是有“钦莫”头衔的高级木工,他也是总工程的设计师。在给主持工作的官员“提案”时,他要做出一个微缩的木制模型来。即使对于不懂图纸的官员,也一目了然,阿叔说,在罗布林卡新宫维修时,“钦莫”就做了两个模型,听说被放弃的那另一个是仿照萨迦寺的样式。由“钦莫”领导的小组设有两个“乌穹”,各带几个木工,分别负责选材和雕刻等。其他工种,如石匠、铜匠,皮匠等都在木工的指挥下工作,每一类工种的匠人都必须专精一项,心思不能旁骛,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了解传统,才能保护和修复。阿叔说,西藏各地的建筑都是依据本地气候、地理、原料条件而各有不同,比如拉萨一般用石头砌墙(多为花岗石),而日喀则一带多用土,山南桑耶和朗色林庄园则采用本地常见的火山灰石片,布达拉的地垅是用石砌的,古格的就是土质的。再如,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用来彩绘的石青、石绿等颜料大都来自尼木县,地方政府采完后封闭;边玛草来自墨竹工卡县。算上边玛草,用于建材的树种共有108个品种,各有各的用处。如白杨木用于雕刻,黑杨木用于建筑的建重受力。比起河边的木材来说,山上的木材更坚实。在建筑制式上,也有等级的规定,比如,历代达赖喇嘛的角楼可以开窗,其他人是不允许的,还有过去寺庙里不允许安装玻璃。

总结起来,老拉萨城的建筑形式带有拉萨河谷居民建筑的典型特征,即:建筑材料主要是土石和木料,房屋外墙用石砌,中间填以渣土,并夯筑而成,这种夯土墙从基部向上渐渐收紧,从外面看带有微微的倾角,带来稳定而高大的感觉。当一片街区都是这样倾斜的外墙时,显得富于变化,深入其中又有一种丛林的自然归属感。外墙一般开出很多长方形的窗框,顶部用小石片修出遮雨檐,窗格四周的外墙上画上梯形的黑框,这样与外墙的倾角形成微妙的呼应。

在形容传统藏式砌墙工艺时

阿叔用了一句极富诗意的古语:“羽毛一样,石头相叠。”让我想起另一句话:“建筑就像人,安于某种习惯”,因而,“在改动建筑之前,必须好好地研究它们、理解它们”(《论修复》)。

八廓街的古建院

查齐夏门口钉着蓝色的牌子,注明“古建保护大院”的字样。

这样的老院子已被纳入拉萨老城区第一批挂牌保护院共有93处。查齐夏一楼是一问无名茶馆,总是很热闹。我们打了一壶茶,上了查齐夏的屋顶。和八廓街的大多数房子一样,顶楼屋外的晒台上总是放着长椅或沙发,总是有人坐在有阳光的地方晒太阳、喝茶、喝青稞酒,或是顺手干点手工活儿。而屋顶往往在傍晚阳光不是太强烈的时候,才会被追着阳光晒的人们充分利用起来。在巨大的黑框内的窗台上盛开着鲜花,使整个街区充盈着一种乡愁。这巨大黑框中的鲜花如此具有感染力——克纳德·拉森这样赞叹:“藏式建筑风格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其大规模的优雅的而富有韵律的自由搭配:大面积的‘空白’表面与小块面积形成对比,而这个小块面积常常用令人震惊的冲击力和丰富度把形式和色彩最大限度地集结在一起,”

从查齐夏屋顶看去,南边就是大昭寺,东边是曲赤康,以前是大昭寺放法器的地方。我们的朋友黄晓林和巴桑老人都曾经参加了这些古建筑的维修工程对它们了如指掌。黄晓林知晓八廓街屋顶上的秘道那是一条通过屋顶跳跃——或者用更时髦的术语“跑酷”——获得自由的道路。

巴桑老人带我们去另一片老房子较集中的地方,于是我们穿街过巷、下楼上楼又爬上了木如宁巴的屋顶。木如宁巴四周一圈几乎都是老房子,达东夏、果热夏、群巴、容扎。巴桑参加的第一个项目就是达东夏(藏语,意为“胡桃木住宅”)的维修,修复工程包括结构的修理与加固、更换新地板、更换破损的窗户,把小窗户加大、用传统藏式设计装潢内外部以及在屋顶打阿嘎等一系列最传统的藏式建筑工艺,

在这片街区,广泛分布着各类藏式建筑的精华种类十分齐全,重要的大致有贡巴(寺庙)、森厦(贵族府第)、勒空,颇章、拉让及各类民居等——其类型几乎囊括了藏式建筑的精华,堪称藏式建筑的博物馆。伴随着老房子的不仅是建筑学的价值,还有一份精神文化与艺术。比如阿嘎土的地面,坚实平滑似水泥,却比水泥多了一份弹性和土质的温和。但同时,打阿嘎不仅是一项劳动,天性能歌善舞的藏族人也把它变成歌舞。因而老城区的保护,成为综合文化遗产的保护。在《拉萨市老城区古建院及文物古迹调查情况汇报》中写道:“众多的藏族传统民居体现了拉萨城市发展的过程,老城区有血有肉的承载了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它也是拉萨这一方水土的一个独特的创造。”今天,如何保护拉萨老城受到了国际关注。

“老城区作减法,新城区作加法”拉萨市城市规划局宋玉璋局长说。在他的办公室里,整整一面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拉萨市卫星图。图上的老城区显得十分微小,而新扩建的城区占据了拉萨河谷的绝大多数可开发面积。但这1.3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却是拉萨文物保护的重中之重。宋玉璋说,老城区内古建院的具体保护措施是:“在外部保护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内部改造。”改造的资金来自拉萨市政府,城关区政府及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三方面。不足部分,政府期望通过引进民间资本的方式来解决。这个模式比较成功的“样板”是平康大院,这是西藏贵族亚豀家庭平措康桑的宅院。在改造过程中,成功地引进民间资本。宋玉璋认为,这将是未来古建院保护与发展的方向。

这里面涉及到最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监管7宋玉璋说,一是由文物部门提出要求,一是由规划部门设定限制。然而在拉萨的发展过程中,监管权与产权之间却形成了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在拉萨现代化进程尚未展开之前,拉萨城区的中心仍然以老城为主,许多古建院的产权归属自治区级单位所辖,而监管的实施部门却是拉萨市甚至城关区政府的下属部门,在监管实施具有操作上的难度。如赤江拉让大院归属自治区电影公司,在改造为酒店的过程中,拉萨市文物局只能就维持古建筑的外观进行限制,对于内部改造则无法精确监管。而众所关注的夏扎大院,其产权隶属自治区政协,未来如何保护,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ICOMOS与建筑遗产保护 篇7

今天是ICOMOS的同行和UIA的同行头一次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坐在一起,我想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些ICOMOS和ICOMOS/CHINA关于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些观点,也包括我们中国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我非常高兴的看到ICOMOS和UIA在未来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前景,ICOMOS有28个科学委员会,几乎所有的委员会都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相关联,其中特别直接的,比如我们的建筑遗产结构研究和修复委员会,还有Wood Committee,The Earthe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mmittee,and also The Committee on the Shared Built Heritage,and Vernacular Building,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Historical Towns and Villages,Internationa Committe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特别是UIA主席Louise Cox女士特别关注的项目——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委员会。

大家注意到,我们几乎每个科学会员会都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国际宪章和文献,那么我们特别关注的还有《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和《奈良真实性文件》。关于这些宪章和我们的实践,由于时间的关系,最主要我只讲一点就是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我们文化遗产的根基。我们曾经和中国的很多同行有过争论,就是说重建或复建的建筑是不是文化遗产。在我们的同行中,我们有很多的考古学家,大家几乎一致同意出土的、残破的陶瓷器用石膏修复是恰当的,已经损坏的古代器物不可能重新再现。扩大到建筑遗产,尽管由于功能的原因或者某种精神和情感的原因不能完全和一个出土的古代器物相比,但是对建筑遗产真实性的认识,原则上应该是相通的。我想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我们都在讲世世代代永远保存下去,实际上这种提法近乎于在和自然规律相抗争。那么作为建筑遗产,如果我们想把它尽可能的、完整的保存下去,必要的研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最核心的理念和做法,是我们尽可能的最大限度保存历史原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的时候,当我们在进行不得不进行的维修工程的时候,要遵守最少干预的原则,尽可能地不去干扰原有的遗存。我们不得不进行的一些修复项目,应该还遵循可识别的原则,就是新的旧的应该有适当的区别。我们的保护措施还应当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当更聪明的后代发现我们的错误时,他们还有可能纠正我们的错误,所以不要用一些不可逆的材料。

每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离不开相应的历史环境,所以我们在2005年ICOMOS在这里召开的第十五届大会期间,通过了《保护遗产环境的宣言》。我们保护遗产的真实性要关注它历史沿革的全过程,而不是它仅仅某一个阶段或者它最初始的阶段。我们也关注到真实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障,我们同时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们的建筑文化遗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我们和很多建筑师有一个共识,就是当我们面对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化遗产和它的setting的时候,新建筑必须特别的谦卑。关系到这些概念和做法,我们曾经长时间的争论,重建的、复建的所谓的历史建筑是不是原来的历史建筑。我想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些真实性的原则,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按照古代风格再建的建筑,不管建造水平多么高,它的材料样式多么符合历史原状,那么在今天成为遗产或者二百年之后成为遗产,它仍然只是二十世纪或二十一世纪的仿古作品,而不应该就是其所遵循仿造的时代的真实的历史原物。所以我们不赞成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首先用于重建那些已经不存在的历史建筑,除非这种重建会保护尚存的一些遗址和残址所必须,并且能够兼顾到展示的作用。即便如此,附加的新的重建项目也应该遵守一个底线,就是它首先必须保证不伤损尚存在的、真实的历史遗存,同时还应该有充分的历史依据。

我们加拿大的同行赫布·斯托沃先生Mr.Herb Stovel对真实性和完整性做了这样两个解释,一个,他说,真实性是传达遗产保持自身重要性能力的标准。那么在世界遗产的领域,真实性归纳了这样一些要素,形式与设计、原料与材料、用途与功能、传统技术与管理系统、位置与环境、语言和其它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精神和情感以及其它一些内外因素。

我们的同行把意大利古城的这个戏院当做保存真实性的一个样板,大家可以看到,经过历史沧桑的不同时代的痕迹都保留在这座并不完整的建筑里。这张是我们意大利同行保护壁画的一种方式,他们没有把壁画完全的恢复。

我们中国的建筑保护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用中国典型的语言“修旧如旧”来呼应《威尼斯宪章》关于保存真实的理念与做法。可惜的是,由于我们中国字的一字多解,我们有很多的同行把本来完全忠实的体现着真实性原则的“修旧如旧”念成了以假乱真。一些同行把真实的按照原状保存原来的文物,理解为把它们修成“像”原来的文物。也有的同行提出挑战《威尼斯宪章》,我想《威尼斯宪章》是可以讨论的,包括我们有的国际同行认为《威尼斯宪章》已经远远不如1931年的《雅典宪章》更全面。但是我们有的同行挑战《威尼斯宪章》,他们是着眼于欧洲的石质文物和我们的木质文物在保存周期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否定《威尼斯宪章》的基本原则。我想这种观点缺乏说服力。

我们的ICOMOS国际同行在考察我们1987年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长城的时候,曾经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发现我们有的同行把重新复建的城墙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所以他们写下了一句让我们很难为情的话,他说看了重修的已经不存在的长城的某些段落,不知道中国同行心目中保护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遗产的“setting”问题是特别需要我们建筑师和规划师予以高度关注和支持的。这是北京的世界遗产“Summer Palace”在缓冲区之外出现的一个非常丑陋的建筑。我曾经想借助国际同行的批评来敦请地方政府关注到这一类的问题,但是我指给我的英国朋友English Heritage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的克利斯朵夫·杨先生Mr.Christopher Young看这个现象的时候,他无奈的摊开双手说,我们也有同样的情况。这就是刚才Louise Cox女士也关注到的这个问题,世界遗产伦敦塔背景也被这样的破坏了。

我们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我们在高句丽王城王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通过环境的整治恢复了原有的历史状况。大家看到左上角,在我们主要的陵墓和它的石碑之间曾经被现代的不协调的建筑所占据,我们成功的恢复了它的真实环境。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在我们的“Summer Palace”,大家看到远处的玉泉山是我们“Summer Palace”很好的一个借景,曾经有一个高压线的建造计划要穿过玉泉山和颐和园,我们曾经担忧如果这样一个工程得以实现,它就好比在一张美丽的画卷上割下一道伤疤。遵循文化遗产关于保护“Setting”的理念,最后市政府用了八倍的代价把所有这一段的高压线通通改为地下,投资从原来预算的约7000万美元增加达到约6000万美元。这样为遗产保护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在世界上也堪称样板。

我们还有的同行提出,已经历了千百年风雨剥蚀、人间沧桑的文化遗产最有价值和真实性的状态,应当是各个遗产历史上最辉煌时代的状态。为此,前几年曾经爆发了一次严重的争论,就是某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群是不是要再现辉煌。根据我的观点,我认为一个遗产的现状或者说它的原状,应该是它作为文化遗产被界定的时候的现状。这就关联到我们刚才提到的真实性必须要尊重它全过程的历史信息,再现辉煌的理念和做法实际上是对真实性的严重的侵犯。

那么2001年UNESCO通过了《文化多样性普遍宣言》,其中主要的观点是人类需要文化多样性就像自然需要多样性一样。那么真实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障,一个危险的现象是我们的城镇正在变得千城一面,这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经常喜欢用的图片的对照。它的题目是“你能分辨出这是哪个城市吗?”,也就是说当我们不能认识到我们家乡的特征的时候,那么相关的情感精神可能都会荡然无存。我们也提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是真实性要关注的一个要素。

关于现代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关系,我们的建筑大师张开济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曾经接到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在天安门两侧建立观礼台。张开济先生认为新的建筑在厚重的历史遗存面前必须谦卑。在当时不可抗拒的政治任务面前,他设计的观礼台叫做“有若无,实若虚”。

实际上,在我们和国际同行的交往当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语言与理念方面也经常有很多需要进一步交流的地方。一些语言能不能准确地翻译成本国的母语,实际上有时候关系到对真实性的理解和贯彻。比如说关于“monument”和“site”的翻译,我们至今没有一个满意的中文词汇。关于遗产的“context”、关于遗产的“setting”也是这样。而且我听说即使在法语也很难找到一个简单的词汇来对应英语的“setting”。我们本来以为“process”有一个肯定的翻译,但是当我们讨论保护理念的“global”和“local”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它也成了问题。在真实性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容易理解,为什么意大利的一些同行更愿意严格地提倡和界定“preservation”,而不是简单地、泛泛地谈“conservation”。

那么中国在美国Getty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同行的参与下,我们制定了《中国的文物保护准则》,像刚才Louise Cox女士也注意到的一样。我们的国际同行都很赞赏这份文件,我想这份文件最主要的贡献是对真实性理念和实践的贡献。

对真实性的探讨可能永无止境,比如说我们如何界定和保存仍在继续使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比如说大运河。再比如,我们浙江杭州西湖的文化景观。我们期待着更深入广泛的合作在ICOMOS和国际建协之间、也在中国和世界之间同行之间,活跃、发展。

莫斯科建筑遗产濒临毁灭 篇8

随着经济危机对开发商的影响进一步加剧,现金流大量消减,被用于保护建筑的资金也随之大量减少。艺术史家安娜·布洛诺维塔斯卡亚指出:“肆意破坏公物、对各处未用空间的侵占,这些都是莫斯科十年来持续的恶习。”报告指出,“各种历史建筑不伦不类的复制品”充斥着整个城市。批评指出,问题不仅局限于首都莫斯科,莫斯科的问题已经波及俄罗斯全国。建筑无规划、低质量,已经让曾经的优雅之都——圣彼得堡面目全非。

该报告列举了八座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包括一座莫斯科最古老的木质建筑,该建筑已经在过去几年中遭到了不可挽回的毁灭性破坏。

结合玉皇庙谈建筑遗产保护 篇9

2009年4月中旬和7月上旬,笔者分两次到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天井关村,对村中历史建筑进行测绘调研,其间对该村落建筑的形制、空间布局和建造历史等方面有了直观的印象,尤其对村中的玉皇庙印象较深刻,这里笔者就想对这一宗教建筑遗产及其周边区域的保护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思路。首先介绍一下玉皇庙所在地———天井关村。

1 天井关村区位与综合介绍

天井关村坐落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距晋城市大约29 km,晋沁省道从其西侧经过,晋济高速公路从其南北穿过。天井关踞太行山南端,历史上是山西通向中原地区交通、驿传、军事要道,也称得上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四面深谷,一途独通,地势非常险要,是三晋东南部第一大关。天井关村位于太行山顶之山脊上,南北走向,长约800 m;平面呈哑铃状,中间最窄处仅50 m,南、北最宽处约250 m;北、南两个制高点分别为961 m和950 m(黄海高程系),制高点周边已开发为旱田;东西为深沟,形势险要。天井关聚落为典型的脊椎式构图,是以一条南北的街巷为中心,这条街巷与聚落的中轴线重合,全长约835 m,宽为4.5 m~6.5 m,高宽比为2∶1~1.3∶1,重大建筑群依此而布置,是贯穿全村的脊椎。这条街巷弯弯曲曲,空间流转,狭长的街巷空间中,不同的侧面及分隔物构成的空间形式有不同的感觉。整条街从最南边的村口一直到最北面的玉皇庙,形成村落骨架纵轴。一条条的巷道在此主要街巷的两旁分布着,使这条主轴线更进一步向“多向”方面发展,具有更多可见或不可见的面,空间视景的转换出奇制胜,将村落不论在空间组织上,还是平面布局上都完全连贯起来,形成富有节奏的村落空间。

天井关村内的大多数古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这些具有晋东南地方特色的古建筑,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工艺精湛、功能齐全的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天井关的村落建筑群雄伟中见质朴,质朴中求精工,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求实用。古建类型主要有:民居院落和宗教建筑两大类,其中的玉皇庙是村中现存最早、形制最高的宗教建筑。

2 玉皇庙简介及保护价值

玉皇庙现状布局是在明代基础上所改建的,规模在村中为最大,始建年代不详,于清朝同治年间重修。其占地面积约1 372 m2,建筑总面积为1 078 m2,南北长35 m、东西宽约40 m。正殿和东西二配殿均为1层;南门两层,二层为戏台;东西厢房亦为两层建筑。主殿坐北朝南,面阔3间(约9.1 m),进深8.4 m,硬山顶琉璃剪边,灰陶屋脊,举折较陡。主殿两边的东西配殿,层高低于主殿,进深也小于主殿,但亦为硬山顶琉璃剪边。主殿相面建有一座三间的戏台,整个庙宇遵循严格的中轴对称。原主殿前还建一座拜殿,后倒塌,整个庙宇共建有五座殿,四大一小。院内有40余间房。地势从山门外面进入正殿逐渐升高。古时的禁地为中间的院落,朝拜的善男信女必须从两边的台阶进入拜殿(见图1,图2)。

玉皇庙位于村落东北角较高的坡地上,这里是村落的制高点。由于选址较高,从主街巷一路上坡右转,就看到气势高大的玉皇庙雄踞前方高处。玉皇庙位于高处,形成了对村落的佑护作用,是对村民祈求平安、幸福的心理安慰与寄托,也是村尾的节点性地标,增加了聚落整体的可识别性。

综上可以看出,保护好玉皇庙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玉皇庙是天井关村现存最早、形制最高的宗教建筑,保护其价值毋庸置疑。其次,在玉皇庙存在的几百年来,无论是从其规模形制的物质客观来讲,还是从护佑百姓的精神层次来说,保护好玉皇庙都是意义重大的。最后,保护好玉皇庙对研究晋东南宗教建筑的历史和天井关村的建筑历史均有较为积极的作用。

3 玉皇庙现状问题

玉皇庙作为天井关村现存最高等级的宗教庙宇建筑,如今的状况不容乐观,笔者总结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不足:首先,南面入口山门处的墙面局部坍塌两年之久,由于资金和认识层次上的不足,破损坍塌部分至今无人问津。其次,院内的拜殿早已因年久失修而塌毁消失近百年,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仍未重建复原,如今只有拜殿残留的柱础基石可以让人们联想到当年它的香火是多么的旺盛,见图3~图6。再次,据《天井关村志》记载,玉皇庙山门前在清末民国初期之时,有一个南北向29 m,东西向43 m,北高南低的集散场所,但现如今,这一历史集散场所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小路和几间新建的民房。最后,玉皇庙周边环境保护不良。除了玉皇庙南面山门之前地面硬化,环境较好外,寺庙的东西北三面墙的墙根外就是庄稼田地。

在笔者调研测绘的春夏两个季节,站在庙里都可以闻到一股农家肥的气味,如此这样不仅破环了寺庙清雅的环境,而且由于田地的土壤较湿润,寺庙外墙的青砖很容易吸染潮气变得腐化酥松,从而给寺庙墙体带来安全隐患。

4 玉皇庙保护思路

总体的保护思路及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的观念保护玉皇庙及周边文化遗产,制定科学的保护措施,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除了最大限度保护天井关村玉皇庙这一历史文化遗产,还要保护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历史环境、历史格局、历史街巷建筑等基本要素,不能只孤立的保护一座寺庙。除此之外,在以上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遵循玉皇庙及周边区域延续、演变的历史规律,本着合理、持续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精神,发挥玉皇庙及周边区域文化遗产的持续价值,实现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产业资源(比如旅游开发)的长远目标。

另外,玉皇庙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天井关全村应属于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因此,还应在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下对玉皇庙进行保护,不允许随意改变历史上的原有面貌及环境,如需进行必要的修缮,应充分研究原始资料,并在专家指导下按原状修复,做到“修旧如旧”,并严格按审核手续进行。在保护范围内现有影响文物原有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坚决拆除,并且还要满足消防要求。比如:玉皇庙拜殿的复原、庙前集散广场的恢复重建、玉皇庙的东西北三面墙墙根的铺砖硬化以及南面入口山门旁边坍塌墙体的修复等方面,都应严格符合上述原则要求。

5 玉皇庙保护原则

保护原则主要从整体性保护原则、原真性保护原则和分层次保护与分期实施保护相结合原则这三方面考虑实施。

整体性保护原则:玉皇庙及其周边区域是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以及融入其中的人类活动的复杂有机体。在玉皇庙及其周边区域的保护整治中,要注意历史风貌的完整性、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统一性以及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延续性。

原真性保护原则:原真性是国际上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世界遗产委员会明确规定原真性是检验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条重要原则,和我国长期坚持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法律原则相互呼应。在玉皇庙及其周边区域保护和整治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保存真实的历史信息,对于文化建筑单体,主要体现在:

1)保存原有的建筑形制,即包括原来的平面布局、原来的造型、原来的艺术风格等等;

2)原来的建筑结构;

3)保存原来的建筑材料;

4)保存原来的工艺技术。

具体来讲其中主要有两层含义:其一,就是对玉皇庙里的建筑保护维修要有历史依据可循,不可主观随意。在条件允许时对损毁建筑进行复原,要还原历史上的原有风貌。比如说,玉皇庙中拜殿的复原重建是很有必要的,但还原的具体形式要按史料的记载来进行;其二,在玉皇庙周边的区域环境内对玉皇庙有负面影响的建筑物或构筑物,要采用改善、拆除或重建等手段进行整治,以达到历史区域环境协调之目的。除此之外,上文提到的县志记载的庙前集散广场,应本着“修旧如旧”的保护原则恢复,笔者认为,这个广场应该按历史记载恢复其原本形式,站在广场前可以眺望整个村落(见图7,图8),这样不仅可以还原历史的真实性,还可以使村落将来的旅游开发规划多一个集散及景观节点。具体实施措施:由于史料记载较为简略,面积大小控制应参照史料记载执行,但具体布置则有较多的发挥空间,可以结合展示玉皇庙的历史碑碣和后期的旅游开发等进行。

分层次保护与分期实施保护相结合原则:建筑遗产保护规划应由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内容组成。严格玉皇庙保护区内(约3 800 m2)的庙宇格局、建筑形态以及构筑物、古树名木、空间尺度等其他要素。控制建设控制区(约13 500 m2)建筑的高度、风貌、人口以及包括环境协调区内(约70 000 m2)的河流、山体等环境要素,使之与历史风貌相协调。比如建筑层数在玉皇庙周边的建设控制区范围内不得超过两层,檐口高度也控制在7 m以下,色彩整体控制为青灰色,建筑用材不得使用红砖、瓷砖,应采用传统尺度的青砖瓦。最后,对玉皇庙的保护,还应贯彻“全面性规划,分层次保护,分期实施”的原则。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保护目标和内容,逐步实施整治、改善、复原和更新。

参考文献

[1]王金平,徐强,韩卫成.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对震后建筑遗产维修程序的探讨 篇10

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 有历史记载以来发生震级M≥8.0地震共有18次, 自公元前1177年至公元1969年, 除资料不确切外, 共发生震级M≥5.0地震2097次 (部分数据为史料推断) 。1970年至2007年年底, 中国 (含边界附近) 共发生震级M≥5.0地震约4500余次 (真实记录) 。

(资料来源科学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地震学基础》第9~10页, 部分资料来自中国地震目录, CEIC.ac.cn制图)

四川地区建筑遗产丰富, 最近2008年汶川地震与今年芦山地震均在发生重大人员、财产伤亡的同时, 造成了建筑遗产大范围的损毁, 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如图1) 据四川省文物管理局统计, 汶川地震后四川共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814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出现不同程度损毁。芦山地震后共有省级文保单位蒙顶山古建筑群等16处文物点遭到破坏, 甘露灵泉院石牌坊全部垮塌, 蒙山茶史博物馆陈列大厅、工作用房屋顶严重坍塌, 形成危房, 无法使用。

地震发生时, 受灾建筑遗产众多, 对于在短时间内高效率的进行抗震修复工作, 我们国家还没有形成震后应急的预案, 所以需要我们从实际项目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健全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制度。汶川地震以后, 国家文物局指示相关机构迅速展开修复工作, 到今天已经基本结束, 总结历次的维修实践活动, 就震后建筑遗产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原则及程序提出一些建议。

1. 震后的临时加固及构件的临时处理

发生地震以后, 为了避免建筑遗产在余震中的二次破坏, 对没有倒塌的建筑应尽快由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临时加固。同时对坍塌的构件进行清理, 把还能使用的构件进行标号、记录并妥善保管, 我们国家的建筑遗产, 建材多以木材为主, 受潮后极易腐烂, 所以地震发生后, 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该迅速的对裸露的木构件进行遮盖和处理。

绵阳的七曲山大庙是从5月中旬地震受震后一直到7月中专业的维修人员才去现场勘查, 四川地区多雨潮湿, 这两个月刚好赶上雨季, 由于只有主要殿堂的屋面进行了遮盖, 很多偏殿裸露在外的木构件都被雨水浸泡了, 有相当部分出现了腐烂的现象;还有的屋面看似完好, 只是瓦件有零星的掉落, 没有进行遮盖, 但是由于地震的原因, 有些瓦件之间的捉节夹垄灰已经松动, 雨水顺着裂缝渗入, 有些屋面的椽子出现了糟朽的现象。进行临时加固时, 对已经倒塌的构件没有进行移除, 对震落下来的瓦件、砖石、木构件之类也没有进行收集保管, 造成有些构件的二次破坏。

所以, 震后的临时加固一定要在情况容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 各文物保护单位也应该对相应的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培训, 尤其是地震频发的地区。尽可能少的替换原构件, 在维修中要严格按“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要求对残损的古建筑进行维修, 所以对残损构件的清理和保护对保证建筑遗产原真性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后的杜甫草堂

2. 资料收集

在对建筑遗产进行临时处理的同时, 要对受灾情况进行初步调研和评估, 然后上报有关部门, 统一部署展开修复工作。同时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图纸, 建国以后国内很多高校都组织对相关的建筑遗产进行了调查研究及实地测绘, 留下了大量测绘图纸和图像资料, 这些资料是受震害破坏的建筑遗产修复及复原工作重要的参考依据, 是修复工作的基础。但是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资料共享体系, 由于工程项目及区域性的差别, 有些建筑遗产并没有完整的测绘图。所以应该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个人能够提供与建筑遗产相关的影像资料和测绘图纸, 作为震后残毁现状勘察、评估和修复设计的依据;并且对还没有进行过测绘的建筑遗产进行勘察测绘及相应的研究。

3. 现场勘查

维修开始前, 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之上维修人员应该深入现场与当地的文物部门联合, 对建筑遗产进行彻底的勘察。为了保证建筑遗产的相关信息及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 这一阶段的勘测、分析工作, 应该将残损现状勘察和受损原因分析相结合, 检查平时看不到的内部构件, 总结地方传统做法。这样将使建筑遗产的修复和加固更有针对性, 同时也为研究地方传统建筑工艺和技术提供了重要材料。

4. 设计方案

现场勘查之后完成设计方案, 出具设计方案文本, 施工预算等文件。地震是大范围的破坏, 建筑遗产受到破坏的同时, 它周边的环境也都受到了破坏, 在考虑建筑遗产的修复的同时, 应该与规划部分相结合, 应充分考虑建筑所处周边环境的整修, 如道路、节点和界面等, 对文物环境的整体面貌进行修复。建筑遗产中有的时候还会和壁画, 雕塑等文物结合在一起, 修复设计当中也应该与相关专业协同作业, 使得建筑遗产所带的信息能够最大化的保留下来。震后修复设计还应该和相关的研究结合起来, 使得建筑遗产的信息能够完整全面的展示给我们。

5. 组织交流研讨

我们国家虽然分布着很多地震带, 但是对震后建筑遗产的修复工作却没有系统的规定和知识体系。所以修复设计结束以后应该组织相关的设计单位及科研院所相互交流, 共同分析、研讨。日本和台湾地区都是地震高发的国家, 所以应该组织国际及地区之间的交流, 吸取经验, 及时建立我国建筑遗产震后应急措施和最行之有效的修复程序, 促进我国震后修复实践活动的研究。

6. 方案实施

地质情况稳定以后, 委托具有文物修复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施工, 由于建筑遗产很多都具有地方建筑特色, 所以施工方一定要熟悉当地传统工艺的施工方法, 以保证施工工艺的真实性。

7. 验收及竣工图

施工过程当中, 设计部门应该按期进行验收, 保证是完全按照维修设计进行的, 并不断补充相关的图纸;随着施工的深入, 结构一步步清晰的展露出来, 新的情况不断地补充图纸, 完善维修设计。图纸是建筑遗产日常保护和维修的重要参考依据, 而竣工图是对整个修缮成果的完整记录档案, 反映了以纠正和未能纠正的部分的情况, 为进一步观测、保护和以后的维修活动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而且竣工图应该和相关的研究成果相结合, 这样不但方便查阅, 保证资料详实, 而且可以详细的说明建筑遗产的历史沿革、所处地理环境、建筑形制、详细做法等情况。 (震后维修各阶段的时间安排如右表1)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 建筑遗产的保护变成了人们回顾传统文化, 了解本国历史, 提高生活意义的媒介, 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世界各地的重视。我们国家对建筑的保护,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皇宫和贵族甲胄的阶层, 就已经有维修宫殿、衙署的规定了, 延续到后代, 对于维修寺庙道观, 宗庙祠堂和其他公共建筑的事件和过程都专门撰文刻碑, 以利后人参考和查证, 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保护建筑遗产不受人为破坏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在对保护建筑遗产不受自然破坏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但是我们国家建筑遗产数目繁多、分布广泛, 对建筑遗产受地震破坏, 震后修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建筑遗产缺少详细的测绘图纸, 给维修工作带来不便。

古建筑遗产 篇11

由阿根廷、比利时、法国、德国、印度、日本和瑞士共同申报的勒·科尔比西耶现代建筑系列作品也成功入选。

勒·科尔比西耶(Le Corbusier)拥有瑞士、法国双重国籍,生于1887年,1965年以77岁高龄过世。勒·科尔比西耶是近代建筑史上的传奇人物。这次是勒·科尔比西耶的建筑作品第三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其作品2009年及2011曾被法国、日本共同推荐但并未成功。

这次列入世界遗产的一系列作品,从勒·科尔比西耶众多建筑作品中精选了17处,分别位于德国、阿根廷、比利时、法国、日本、印度、瑞士等七个国家。勒·科尔比西耶运用了全新的方式来打造建筑,花了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系列作品,并称之为“耐心的探究”。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勒·科尔比西耶作品代表人类创造性的才能,给当今世界的建筑带来很大影响,并表示“不论是阿根廷拉普拉塔的库鲁切特博士宅邸(House of Dr Curutchet)、法国马赛的公寓大厦(Unité d’habitation),还是印度昌第加的国会建筑群(The Complexe du Capitole)以及日本东京的国立西洋美术馆,都反映了在20世纪的现代运动中,社会的需求如何被革新建筑技术所满足。这批充满创意的杰作亦象征了建筑实践的跨国界”。

勒·科尔比西耶生于瑞士,年轻时就读于艺术学校,其后周游各国学习建筑,到过布达佩斯、巴黎及意大利、德国等地,并到埃及和土耳其参观探访古代建筑群和伊斯兰建筑,有“现代建筑旗手”及”功能主义之父“等称号,不少著名的建筑师都曾在他的工作室待过。

从建材到设计,勒·科尔比西耶都对后世的建筑概念产生很大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他运用新的工业材料与技术取代使用已久的混凝土,为后代建筑带来新的启发;他曾提出用柱子代替墙身支撑建筑物,以应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激增导致的空间需求,虽然不被当时的人们接受,却被现今的建筑师广泛应用。?笏(编辑/立原)

城市发展与历史建筑遗产保护 篇12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气势恢宏的城市发展史迹和数量浩繁、多姿多彩的建筑遗存,但由于人为的破坏,留存至今的已为数寥寥。从目前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状看,实在令人忧虑。许多本应得到挽救与保护的建筑遗产,却在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中遭到破坏。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加强建筑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保护历史建筑遗产的原因

每一座历史建筑都反映着当地的历史文化,承载着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故事。众多历史建筑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史城区,而每一个历史城区的传统风貌正是它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历史特点的外在反映。它们成群、成组、成片、成区地反映着历史城区城市生活的场景与状况,为现代人传达着先人们生存的典型片断和信息,以及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工艺特产等风俗习惯。这些文化特征是历史城区不朽的灵魂,体现出一方水土的独特性和地方性,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具体的时空范围。

3 中国对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进程

3.1 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单一体系

建国后,国家针对战争造成的大量文物及文物流失现象,中央人民政府从1950年开始通过颁布一系列有关法令、法规,设置中央和地方管理机构,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文物保护制度。1982年11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以文物保护为中心内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

3.2 增添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双层次保护体系

从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的30年间,由于对古城自身的价值认识不足,导致许多像北京这样的悠久古城遭到严重破坏。进入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城市经济迅猛发展,城市进入空前规模的开发建设阶段:新区的建设、旧城的更新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等导致的历史文化及其环境,尤其是城市传统风貌改变,使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进入到一个更为广泛也更为严峻的新时期,所面临的保护问题渐渐从文物建筑转向整个历史传统城市。1982年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公布,标志着名城保护制度的初创,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也进入了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重要内容的城市保护阶段。

3.3 重心转向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体系

1997年8月建设部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明确指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护单体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这一完整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层次,也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重点之一”。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制度由此建立。

4 我国目前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4.1 法律法规的缺陷

以上对国外及国内对历史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发展过程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只是对某些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建筑遗产进行了保护工作,而那些大量的没有列入文物范围的遗产包括更大范围的历史街区甚至历史古城只能“听天由命”。法律法规上的空缺成了保护这些历史建筑遗产不力的首要原因。

4.2 保护观念的缺失

西方国家认为,文物建筑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的物质反映,是文明进步的见证者,对其加以妥善保护和完整传继就是延续历史和自身,是民族集体意义的必然行为。中国古代哲学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倡导自然的生命观,追求人性本体的回归,朝代的更迭和物器的消亡被看作是自然界的合理现象。所有事物都是兼备个别性、具体性和意义性的存在。当个别性、具体性消失时,意义仍能永恒。由哲学反映到建筑,中国的建筑文化必然与西方的不同,这是一种生命文化。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唐代文化的影响,从日本神社每20年拆除再重建一次的“造替”制度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生命观的原型。建筑的生命在不断的沿用或建设中“轮回”,从而使旧建筑的意义性不断累积和无限延续。从这种意义上讲,对旧建筑本体的保护或保存,反而显得有些多余。也许正是这种意义的延续,使中国古建筑在形式和技术上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一致性和延续性。

4.3 城市发展与遗产保护的现实矛盾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多数城市都由于规模扩展而把历史遗留的旧城区变成“都市中的村庄”。现在,这些旧城区正面临三个方面的冲击:1)旧城区集中了相当数量既缺房又缺钱的双困户,他们迫切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居住条件;2)房地产开发商把高风险、高回报的赌注押到旧城区重建上;3)地方政府再也不能容忍在城市现代化的漂亮脸蛋上保留一片不体面的“胎记”或“溃疡”。

当然,旧城改造势在必行、无可厚非,问题出在对旧城区不加区别的“格杀毋论”上。如果政府能够尊重城市的历史,在老祖宗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片故土上悉心发掘历史的遗存,让城市文明发展轨迹得以延续,那么就再也不会一律把旧城区视为建筑垃圾,必欲彻底清除而后快。

比如,宁波在月湖地区进行城市绿化建设时,就曾有过是否全部拆除原有旧民宅之争。深入调查的结果是,发现那里竟有北宋时期的“高丽使馆”遗址等几座极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遗存。如果跟随当时国内那股“草坪风”,一味追求所谓欧陆式的绿地效果,换来的称赞只是一时的,留下的遗憾却是永远的。

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事关社会各界,但首要的责任在政府。即使在高度市场化的国家也是如此。与不少欧洲古城相比,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除个别外,真正实施原物保护(文物保护)、原貌保护(历史街区保护)的范围要小得多。所谓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相当程度上是人为的,首先是政府规划不当造成的。杭州市近年启动的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工程,就是市政府下决心调整规划、撤销房地产开发项目才保全下来的,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

在具体项目操作上,各地情况不同,解决的办法也有区别有些地方,原定的历史保护地段过于连片,一旦城市启动旧城区改造,就与路网规划、城市设施更新发生冲突。历史街区必要时可以划成若干小片,以便于市政设施的引入和街区内部功能的转换。穿越古城的道路尽量不要设计成现代化的城市干道,以免接纳大量过往车流。类型相同的历史街区可以适当撤并,不求多而求精,尤其要下力气保护那些能体现城市历史特色和地理标识的传统街区。有的零星分散、毁坏严重但有保留价值的建筑遗产和古建构件,也宜适当集中起来,易地重建,与历史街区保护结合起来,便于长远的管理与使用。有些规划保留的建筑遗产,适合民间使用的,可以出售、出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改变用途,但房主或承租人要按规定承担保护责任。

由于历史街区保护允许部分、大部分乃至全部改变使用功能,在政府投入一定资金并提供政策支持的前提下,还可以吸引一定数量的团体、中介和管理机构以及第三产业进驻街区,包括适当引入房地产开发的机制。街区投入使用之后,也要纳入社区服务与管理的范畴。因此,要努力培育历史街区的内在活力,构建历史街区的长远保护机制,这是解决历史街区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治本之策。

5结语

发展与保护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关键是要实实在在地行动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于本地实际的保护途径。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是发展当代先进文化的应有之义。建筑遗产是历史的沉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对正在奔向现代化的当代人来说,它是财富,不是包袱;保护它是责任,不是负担。这项事业要世世代代接续下去,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正处于遗产保护的十字路口,因而当代人尤其是作为现代人的建筑师的责任就格外的重大。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大拆大建式旧城改造”到“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探讨历史城区保护的科学途径与有机秩序(中)[J].文物,2006(6):90-92.

[2]叶如棠.城市的发展与建筑遗产的保护[J].求是,2002(2):72-73.

[3]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上一篇:千亿级产业集群下一篇:数据挖掘关联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