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

2024-06-09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共8篇)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 篇1

古村落保护条例

第三章 保护和利用

第十五条 对古村落应当实行整体保护,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

古村落保护规划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应当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的要求。古村落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古村落保护规划,完善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

第十六条 禁止在古村落重点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古村落保护无关的建(构)筑物。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

公路、铁路、高压电力线路、输油管线、燃气干线管道不得穿越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已经建设的,应当按照保护规划逐步迁出。(浙江)

在古村落重点保护区内翻建、改建、修缮房屋,装饰、装修建(构)筑物,设置标识、临街广告等,应当符合古村落保护规划要求,并报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新建、扩建基础设施以及进行绿化配置的,应当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确因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规范新建、扩建基础设施以及进行绿化配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保障方案,明确相关布局、措施等。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改建、翻建建筑物,因保持或者恢复其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的需要,难以符合相关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在不突破原有建筑基底、建筑高度和建筑面积且不减少相邻居住建筑原有日照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办理规划许可手续。(浙江)

第十七条 经规划等有关部门批准,在古村落风貌协调区内新建、翻建、改建、扩建房屋的,其色调、体量、高度、形式等应当符合整体风貌要求,并保证古村落重点保护区轮廓线和主要视线走廊不受影响。

第十八条 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村民委员会对古村落内有损毁危险的古建筑进行普查登记,并将普查登记结果报文化部门。

文化部门应当会同规划、建设部门根据普查登记结果,组织编制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并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九条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古村落保护规划和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按照一定比例安排落实古建筑抢救修缮资金和古村落日常保护经费,列入各级财政预算。

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古村落保护奖励机制,并重点支持和推动任务较重的镇、村的古村落保护工作。

古村落保护经费应当专款专用。审计、监察等部门应当加强监督。第二十条 县级市(区)、镇人民政府可以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或者古村落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集体控股公司,具体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

古村落的居民可以以其所有的古建筑、房屋、资金等入股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鼓励其他单位和个人采用出资、捐资、捐赠、设立基金或者租用古建筑等方式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利用。

第二十一条 古村落所在地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古村落保护规划和古建筑抢救修缮计划,制定古村落保护具体实施方案,按时完成古村落风貌整治和古建筑抢救修缮工作。古村落风貌整治方案应当报规划部门批准后实施。古建筑抢救修缮应当符合文物、古建筑保护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古村落风貌整治和古建筑抢救修缮工作完成后,由规划、文化部门分别组织验收。第二十二条 古建筑保护管理责任人自筹资金修缮古建筑的,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参照市区古建筑抢修贷款贴息和奖励办法给予贷款贴息、奖励,或者按照文物维修和保护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给予补助。

第二十三条 古村落内的古建筑、房屋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保留集体建设用地性质的方式流转;或者将集体土地征收为国有后依法出让,土地出让收益专项用于古村落保护。

政府可以通过货币补偿或者产权置换的方式收购古村落内的古建筑、房屋的产权。古建筑、房屋原住户符合宅基地安置条件的,各地根据实际,可以安排宅基地建房。

市人民政府应当自本条例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制定古村落内的古建筑价格评估办法。第二十四条 对非古村落内尚存的零星古建筑,经文化部门同意,并报规划部门批准后,可以迁移到古村落中实施保护。

村民委员会应当收集、保护已经坍塌、散落的古建筑的构件,用于古建筑的修缮。第二十五条 市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会同规划、文化、建设等部门,自本条例公布之日起一年内制定古村落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

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古村落防火安全保障方案并组织实施。方案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二十六条 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古村落内的生产经营活动。

村民委员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加强对古村落内居民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和管理。

鼓励古村落居民在古村落内居住,参与古村落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合理享有古村落保护开发收益。

鼓励利用古村落发展文化产业和传统手工业,适度发展旅游业。

第二十七条 鼓励金融管理机构制定融资优惠政策,对古村落保护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古建筑可以依法作为资产向银行抵押贷款。

第二十八条 规划部门应当会同文化、建设等部门建立古村落动态监测信息系统,对古村落的保护状况和规划实施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古村落保护利用情况进行评估。动态监测、评估意见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评价体系,作为考核和评比的重要依据。

经动态监测、评估认定,因保护工作不力造成古村落资源破坏的,规划等主管部门应当及时提出警告;因开发利用造成古建筑和传统风貌、格局破坏性影响的,规划等主管部门应当发出濒危警示。

第二十九条 建立古村落保护监督员制度。古村落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应当聘请古村落保护专家、居民任监督员。

鼓励建立古村落保护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引导公众参与古村落保护和宣传工作。第三十条 市、县级市(区)和镇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对古村落保护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分别向市、县级市(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监督。

《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条例》

第二十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保护规划,在核心保护区的主要出入口设立统一的标志牌,标明保护范围。保护标志应当在保护规划批准后三个月内设置完毕。(浙江)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二十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保护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全面调查,对重要的建筑物、构筑物建立档案,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物、构筑物的有关技术资料;

(二)建筑物、构筑物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三)修缮、装饰装修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四)规划、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对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使用人有保持原样和安全的义务,在修缮和改建时不得影响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其设计方案应当征得所在地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涉及到文物保护单位的,还应当征得所在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

第二十五条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拆除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由州(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在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范围内,拆除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应当由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报州(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报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六条确定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一般不得改变使用性质,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产权人应当向产权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初审意见,经州(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进行产权转让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自转让后15日内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建设)、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有关情况报同级人民政府。

《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二十九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的建设活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前,应当将建设工程设计方案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现场公告牌等形式予以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告知利害关系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公示时间不少于二十日。必要时,可以组织专家论证。

利害关系人或者公众对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提出异议的,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研究处理,并及时回复处理结果。利害关系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公示期间提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在公示期满后及时举行听证。

三十二条 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因实施保护规划需要依法征收房屋,以及依法批准设置的项目和设施需要停业、转产、关闭或者拆除,导致所有权人或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损害的,实施保护规划的人民政府应当依法予以补偿。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因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实施需要进行的农村住宅建设。

第三十五条 对历史建筑应当根据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以及存续年份等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

第三十九条 历史建筑可以结合其自身特点进行保护性利用。鼓励利用历史建筑开设博物馆、陈列馆、纪念馆和传统作坊、传统商铺等,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展示。

历史建筑的保护性利用应当与其历史价值、内部结构相适应,不得擅自改变历史建筑主体结构和外观,不得危害历史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安全。

第四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下列活动:

(一)在历史建筑上刻划、涂污;

(二)在历史建筑内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的物品;

(三)拆卸、转让历史建筑的构件;

(四)擅自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

(五)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六)其他损害历史建筑的活动。

第四十一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黄山市古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

第十五条 古村落分区保护要求:

(一)古村落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实行分类保护,并按徽州传统式样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和色彩等。

(二)古村落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新建建筑物、构筑物,应当符合保护规划确定的高度、体量和色彩的建设控制要求。

(三)古村落环境协调区要保护好现有的山水环境(包括山体、植被、村庄及周边水系、农田),严格限制开山采石和建设污染型工业等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

第十七条 古村落核心保护内的建筑及装饰、装修和广告设置有关要求:

(一)保持传统徽派建筑风格,以黑、白、灰为主色调;

(二)招牌、字号采用传统方式,广告设置应当与传统风貌相协调;

(三)建设采用传统的工艺和地方建筑材料。

第十九条 古村落所在地县(区)各级人民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保护规划要求,制定改造方案和改善计划,逐步完成古村落的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整治,促进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第二十一条 古村落内的古民居应当实施原址保护,确因公共利益需要无法实施原址保护的,须依法报送规划、文物等部门批准。

古民居必须迁移保护的,应在本村落内选址保护。外来散落古民居在古村落内实施迁移保护时,不得破坏其整体格局、历史风貌和街巷空间尺度。

第二十四条 古民居的所有者在保护的前提下,按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古村落的开发利用,合理享有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收益。

第二十五条 因古村落保护利用需要迁出古民居的村民和因无力维修而自愿捐赠古民居的村民,报请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同意,经城乡规划、国土等行政部门审批,可另行安置。

第二十六条 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保护利用古村落、古民居,须编制保护利用方案,经城乡规划、文物等行政部门批准。

第二十八条 古村落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承担以下保护与利用管理工作职责:

(一)贯彻执行古村落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保护利用规划,并监督实施;

(二)组织制定村规民约,指导、督促村民遵守古村落保护利用要求,保护利用古民居;

(三)对古村落房屋修缮和建设工作,进行前期初审和建设监管;

(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文物古迹、古树名木等古村落资源的普查;

(五)对有损毁危险而无力维修的古民居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

(六)合理开发利用古村落资源;

(七)组织消防队伍,加强古村落消防安全管理;

(八)管理在核心保护区内进行影视摄制、大型群众集会等活动;

(九)对违反古村落保护利用的行为,进行制止,责令改正,对拒不改正者,及时提请有关部门处理。

第三十条 在古村落保护利用范围内涉及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应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

1、保护内容

古村落保护内容:按照“项目启动,规划先行”的原则,编制古村落保护规划。重点保护古村落中具有特色的整体空间环境和风貌,传统的街巷格局和形态,具有文物价值的文化遗产等。

(1)编制古村落保护利用规划,保护村落的空间形态、平面格局等传统的肌理,延续古村落的风貌特色;

(2)保护乡村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传统文化,保护村落古建遗址、道观庙宇、古宅园林、宗祠戏台等历史建筑;

(3)保护乡村古树名木、田野风光等自然生态环境,加强生态建设,加大对村落周边山体的植树造林及古村落“水口”生态环境修复;

(4)对古村落不符合徽派传统建筑风格的民居进行改造;

(5)对古村落原生态文化、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和保护。

古民居保护内容:按照《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办法》的规定,编制古民居维修方案。通过维修古民居单体,集中解决古民居当前亟须解决的保护维修问题。

(1)维修古民居梁架、屋面、墙体等建筑要素;(2)保护和修复古民居构架、构件(包括“三雕”)等文化内涵;(3)保护古民居外观形态、环境空间。

2、利用内容

充分发挥古村落、古民居独特资源优势,拓展使用功能和空间,创造经济效益,增加群众收入,以利用推动保护。

古村落利用内容:

(1)以徽州历史遗迹、风水人居为主体的文化体验型古村落;(2)以徽州民俗风情、民俗活动为特色的乡村体验型古村落;(3)以乡村探险、垂钓捕捞为内容的休闲度假型古村落;(4)以摄影采风、绘画写生为主导的摄影绘画型古村落;(5)以艺术创作、影视拍摄为亮点的文化创意型古村落;(6)以水果采摘、农事体验为基础的农业生态型古村落。古民居利用内容:

(1)乡村艺术会所、农家乐、民俗客栈;(2)传统手工作坊、民间工艺及制作旅游产品;(3)地方小吃店、地方特色店、特色小酒吧;(4)传统娱乐及民间艺术表演活动;(5)民间工艺品开发、收藏、展示、交易活动;(6)各类专题博物馆、纪念馆;(7)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

《江西安义古村保护管理办法》

第七条 重点保护区保护原则:保存所有的现存老建筑。不得再建造新房,现存新、旧房屋的维修改造必须报请管委会同意,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必须报请文物主管部门同意,按《保护规划》要求经旅游部门统一认定设计和审批。

第八条 一般保护区保护原则:一般保护区内所有现存老建筑外观不允许拆改,不得再建造新房,所有房屋的维修改造等必须报请管委会同意,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维修必须报请文物主管部门同意,按《保护规划》要求经旅游部门统一认定设计和审批。

第九条 建设控制区保护原则:保护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及其环境,不得在区内再建新房。

第十条 环境保护区保护原则:保护区内的村民有营造整洁、优美、舒适古村环境的义务和责任。保护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污染、破坏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

第十一条 保护古村风貌,修复损毁建筑,提高居民素质,整治古村环境,挖掘文化内涵,扩大古村影响。

第十二条 古村管委会必须对保护区内古建民宅和其他任何文物进行结构散件登记存档(包括结构木雕、石雕、商门、牌匾、桌椅、床凳、橱、条桌、神龛等)。

第十三条 在古村群保护区内,下列行为必须报古村管委会和县旅游部门审批同意,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必须报请文物保护单位同意,并严格按照《省文保条例》、《保护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一)古民居建筑的大、中、小修缮和保养。

(二)古建筑、人文景观的恢复。

(三)古街店面、门面改造,外部装饰及招牌广告制作。

(四)古树、名木的保护及绿化的施工养护。

(五)居民现住房屋的翻、扩、改、修建。

(六)基础设施的施工及维修。

(七)空地新建。

(八)古村群三线(电话、电视、电线)等各种线路的架设与安装。

第十五条 古村群保护区内所有可移动文物(如桌椅、床凳、神龛等)、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商门等)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私自买卖、损毁、拆除、修缮和移动至本办法规定的保护范围外。

第十六条 古村群保护区内应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完善消防设施,杜绝火灾隐患,防止火灾事故。古村群消防紧急疏散场地应保持全天候开放,且不得堆放杂物、新建建筑和改作他用。凡古村古建筑内不得乱堆放柴草等易燃物,居住在古建筑内的居民必须注意用火安全,厨房水缸应24小时储水,老屋天井有水缸者除蓄水防火外不得挪作它用。砖木结构和住宅安装电线路时除注重美观外应多考虑漏电防燃。对已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民居应按布局和有关规定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器材。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 篇2

湘西民居建筑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是一个特定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栖息地。湘西古村寨的选址是人文精神和自然精神的结合。其风水观认为:“只有根据龙脉来落寨, 并根据龙脉的走势来规定建筑的规模, 才能既降伏龙脉, 又不伤害龙脉, 从而使村寨蒙福受祉, 人丁兴旺。”龙脉就是湘西古村落依靠的山脉, 湘西古民选择山间有水流过的平地作为理想的寨址, 山水相交的地方阴阳相融, 土厚水深之处即为龙穴, 天人合一、万象一体的理念蕴于其中。

湘西古村落公共空间建筑繁多, 居民大多群居, 吊脚楼多沿等高线布置, 随山势的变化高低起伏;鼓楼作为村寨的标志, 是场所感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鼓楼以及围绕着它的广场是村民活动的中心;风雨桥又叫“福桥”, 最初因为风水的需要而修建, 一般建在侗族村寨的寨口水溪上, 起闭地户不让财气外流的作用。如侗族村寨整体布局以鼓楼为中心, 鳞次栉比的吊角楼和风雨桥组成有机的整体, 以自然为依托, 在自然中生长, 随自然变化但又统一有序[1]。

2 湘西古村落公共空间保护规划基本原则

湘西古村落是一个完整的、最基本的居住单元, 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以家族为纽带的聚落。祠堂、牌坊、社屋、亭廊以及它的自然山水环境等等都是村落构成的主要要素, 因此古村落保护规划首先要从保护它的整体环境以及构成古村落环境的各个要素的外貌特征入手。这构成它的真实性、整体性、完整性保护原则。

作为动态保护原则, 湘西拥有庞大的古村落群, 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契机, 也为保护古村落和新农村建设提出新的课题。古村落民居是不可再生的遗产资源, 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建筑文化和规划设计理念,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这些古民居对于当代和未来的人居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古村落一直是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历史文化村落, 因此古村落的保护不是迁出居民实施静态保护, 而是以古村落为实体环境、以民居生活为主的社区环境, 因此保护物质实体环境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保持社区的稳定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秩序, 在保护古村落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 保证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住水平的提高, 在动态变化中寻求古村落保护的最佳途径[2]。

当然, 公众参与也是原则其一。古村落是历史遗留的、由村民祖上传下来的遗产, 大多数为私人房产, 因此寻求古村落保护的最佳方法就是寻求全体居民的理解和积极参与, 由社会各个阶层、古建筑产权所有者共同努力, 以主人的姿态参与保护管理。

3 湘西古村落公共空间建筑保护规划方法

3.1 维修整治方面

坚持科学修缮的原则, 抢救和保护古村落的文物、古迹。在对古建筑进行维修和整治时, 对文物保护单位, 应严格遵循“不改变原状”的保护原则进行修缮, 对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严格要求使用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私有房屋的修理全部纳入政府统一规划管理, 由政府提供一定的帮助和资金补贴。对设计施工单位严格把关, 对施工人员采取必要的古建筑知识培训和修缮技术指导, 对不同类型的古建筑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3.2 村落建设方面

传统建筑使用条件的改善, 其外观立面应进行修整, 使之与传统村落空间保持一致, 内容可以现代化以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古村落中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改、扩建建筑以适应社区的稳定和发展, 新建建筑总量应严格控制, 以保持古村落的形态、空间肌理, 新建建筑在风貌上要严格与传统风貌协调, 在建筑装饰材料、手法、建筑体量、高度、色彩、比例上与古建筑一致, 在结构上采用现代结构功能[3]。

参考文献

[1] 李华伟.乡村公共空问的变迁与民众生活秩序的建构——以豫西李村宗族、庙会与乡村基督教的互动为例[J].民俗研究, 2008 (4)

[2] 陈金泉等.乡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意义及规划设计[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7

古村落保护:和时间赛跑 篇3

位于湖南岳阳县的张谷英村总面积约200公顷,青山环绕,绿水相依,民风淳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聚族而居的古村落。

“张谷英是个人名,是现在这个村里2600多人的祖先,张谷英村迄今有500年历史。”张安蒙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明万历年间,始祖张谷英同刘氏、李氏三结义兄弟从江西庐江来到渭洞。后来,刘李两姓逐渐淡出,唯有张姓子系在这里兴盛繁衍。

从张谷英的第八世孙至清嘉庆年间的第十六世孙,上下三百年间,均沿袭一种建筑风格- - -在盆地中央龙形山下创建了一片大面积的屋舍:内拥206个天井,60多条巷道,1732间房屋,至今仍有600多户人家聚居于此。

偶然的发现震撼了张安蒙,她开始自筹资金组织专家考察,并拍摄了电视专题片《岳阳楼外楼》。

最初联系的很多专家和部门都兴趣寥寥,几经辗转,张安蒙找到了同济大学一本建筑刊物的主编。“他跟我去了一次当地,感叹不已。”

“有个夜晚,我站在龙形山丘上,不远处大屋中灯光点点,耳边传来稚嫩的童音,朗朗的读书声还有那首那些年流传甚广的《昨夜星辰》。”张安蒙回忆,“我当时真的恍如隔世。”

刹那的感动,牵引着张安蒙至今还行走在保护古村落的路上。张谷英村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村落变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敬畏之心是最初的驱动力

几年后,以张安蒙为主成立了“中国古村落保护委员会”。经济上捉襟见肘,艰难的境况常让她无力,有时几近绝望,然而有一批同样珍惜古村落文化的人一直在身边支持,给了她前行的力量。

江苏靖江市市长赵叶,也是这个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告诉本刊记者:“认识张安蒙的时候,我还在江阴电视台工作,当时看到她拍摄的古村落纪录片,觉得很有吸引力。”

赵叶原本设想拍摄一部大型纪录片,将中国古村落的文化历史推向国际。后来虽然制作了一部名为“阅读中国”的系列纪录片,也确以古村落文化为重点,但效果不甚满意。

“对古村落的历史文化有敬畏之心是最初的驱动力。我们对历史缺少传承,尤其缺少敬畏。从事这方面工作以后感受很真切。”赵叶感叹。

在他心中,对家的记忆寄寓于对村的记忆,村规民俗、邻里礼仪、家庭训教、生活规矩,包括村落布局,都体现了对家园的文化传承和记忆。

村庄是中国差序化格局的典型代表。古时皇权不下县,县以下都是宗族治理,都是以家为主的文化背景。“这就是为什么要研究村的概念。研究村文化,对社会的管理、建设都有帮助。”

刚开始协会没有资金,都是个人掏钱,做调研,整理资料,规划传播。赵叶说,现在协会的资金也很短缺。

每年靖江市建设局的各级干部会去古村落参观,他们觉得古村落的格局如果运用到现代城市布局中,就是更着重讲究顺其自然、顺势而为。

仅靠政府的一些非对口拨款和个人资助仍是杯水车薪。2011年上海复地集团开始参与古村落保护。

复地集团高级副总裁曹志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复地品牌文化部的职员晏寒叶在平时做志愿者时接触到了古村落保护项目,非常激动地向公司部门推荐。”一拍即合,复地便参与了2011年中国古村落保护公益活动。

2011年9月,“首届四川最美村落评选”大型公益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了启动仪式。几十天后,从四川收集来的调查问卷资料已占满几十个G的硬盘,内容翔实,且包含照片。晏寒叶告诉本刊记者:“这些村子靠张老师一个人的脚去丈量去记录,是根本无法完成的事情,如今却变得如此高效率,让人惊喜。”

消亡与败落

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普查显示,中国230万个村庄中,目前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代表性民居、经典建筑、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已由2005年的5000个锐减到如今的两三千个。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巨变,现代工商制造业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古村落的自我消失现象日益严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朱志刚发表文章指出:“珠三角”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进一步吞噬了乡村社会。

文章认为,从广东古村落的地理空间来看,包括村落生态环境、村落布局规划、村落建筑、基础设施等,都受到破坏。“珠三角”环村的水网河道多已淤塞或不再清澈。村落的空间布局和岭南风格建筑被肆意更改和摧毁。岭南水乡这一独特的标志性地理特征逐渐消失。

“广东古村落中的居民因为富裕或从事工商业活动逐渐搬迁离开,村落里曾经发达的民间组织解体或不再起作用,世代传承的文化习俗也淡薄了,甚至有的已经消亡。”朱志刚说。

同样的败落也发生在湖南麻阳。

尧市乡小江村一组、二组是上麻阳的一个偏僻村落,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具有清代湘西古建筑特色,屋顶青瓦覆盖,房屋四周土墙或封火墙围护,共180余户,1000多人,以唐姓为主,李、田等姓为辅。

这些建筑创建于明朝,大部分民居为木穿斗式结构,青砖瓦舍,有天井厢房,精致的门窗雕花栩栩如生,房屋四周土墙围护,屋、厢屋连为一体,门厅正屋、下堂屋组成的四合院,整体呈护城墙型。

如今国土部门、规划建设部门和尧市乡政府通过规划,在小江村一、二组对面划了一块新地,用于新建改造房屋。但不少村民在原来百年老宅的基础上改建。老房子的不合理使用、改建,既影响了古民居群的整体美观,也加速了古村古房的毁坏和消亡。一些空置的老房子,无人居住,也不进行日常维护,加速了破败甚至倒塌。

空置建筑不仅仅是住宅建筑,还包括宗祠。如拖冲乡黄坳聂氏祠堂,外观保存完好,祠堂内结构皆因空置未进行日常维护而破损或消亡。

有关部门已开始注意到古村落的消失。2011年2月22日,国家旅游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带队赴云南、江西等省,实地调研古城镇和古村落保护及旅游开发利用活动现状。

被迁徙的村庄

除了自然消亡的古村落,一些村落面临着迁徙。

张安蒙介绍,随着旅游推动,1996年我国对古村落的关注开始觉醒,宏村、西递名扬全国成为标志性事件。

张谷英村的改造方案则几经变更,投资方再三易人。张安蒙认为,“他们的改造方法还是有些问题,未找到合适的出路”。

“两千多村民,投资方想完全把他们迁出去,600多年的历史文化情结,补偿方案却是:正房800元每平方米,偏房600元,厨房400元,茅厕200元,村民真的很亏。”张安蒙说,“我对村民讲,留住根,靠你们自己。”

浙江的胡卜村也在被迁徙边缘。胡卜依山傍水,北边七星峰苍翠,景色幽异;南边一道溪水清亮。胡卜村是个行政大村,也是新昌县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古村之一。

耢耙弄和长街的交叉口,是胡卜村的中心。木牌坊高耸,两柱一跨,“卉”字形的门楼,形制独特,风格古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到现在依然是村里人的聚会场所。

2009年4月钦村水库筹建,移民安置工作进展缓慢。2011年10月底胡卜村一位村干部告诉本刊记者:“安置工作还没有实质性进展。明清大院,拆迁补偿只有每平方米500元。”

“千年古村大家都觉得舍不得。虽然一部分建筑在规划内会被拆除重建,但现村内存有明清大院20座,以及完整的寺庙祠堂,任何一部分消失在水下都是可惜的。”他说。

路在何方

“保护古村落,一成不变就是最好的方式吗?”同济大学教授周俭这样诘问。

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周俭看来,让古村落居民保持远古的生活方式是不人道的,更是不可能的,人人都有向往现代生活舒适便利的愿望和权利。

“让建筑的传代自然而顺畅,并非戛然而止,也许是我们认为最好的结果。”周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就如同杨丽萍的舞蹈,民族性的血脉中融入了现代的元素,一个非常自然而优美的过渡,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古镇的消亡已无可挽回,“如今我们只想保存一些古村庄的遗迹”。

近邻泰国的一些做法令周俭印象深刻。

“我在泰国清迈走过一些古村落。”周俭说,“凡两天车程能到的村落,都有旅游集散地,在那里可以随时找到导游、翻译,车辆、餐饮也很方便,价格属于团购水准。”

赵叶介绍说,美国有一个委员会专门保护老建筑古街区,如果要动其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就要经过这个委员会同意,委员会决定后会向专门的基金会申请拨款保护相关建筑和街区。

“我国还没有这样的制度,不是大家不重视,是缺少动力,也缺少相关机制。钱是分散的,制度也不集中,即使最优化的组织措施,也不够条件。”赵叶说。

赵叶带过一些投资公司走访古村落,大多数公司很有兴趣,但谈得多,动得少。“外地人和当地政府的利益平衡是很大的问题。”赵叶说。

张安蒙提出了“一村一企一宅”的概念:让企业进驻这些古村,每个企业保护一个村庄的一栋古宅。她坚持,“房子要在居住功能再生的情况下被保护起来。”

她的理由是,买下一栋古宅可能只要一两百万,让企业有一个文化符号在那里,可作为会所或员工度假地。而企业获得的最大的利益则是品牌、文化建设。同时企业落户古村落,也可以把一些现代文明带进农村。

江西赣州东荣村,原居民已经很少了,那里有一座4300平米的大屋,张安蒙非常希望复地集团率先运用“一村一企一宅”的模式,将其保护起来。

古村落如何面对诱惑

张安蒙在调研时发现,某些开发商从农民手里置换老房子,似乎有市场潜规则:老房子主体部分按每平方800元核价,厨房灶间等辅助房按600元核价,厕所猪圈等按200元核价。某村房子面积最大的农户不过拿到了十四五万。

“如果这些历尽沧桑保存下来的古村落只有这样一点价值,我们如何再向村民们鼓动保护?村民们自我保护的积极性从何而来?”她认为,古村落的开发和保护,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张安蒙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村民作为保护主体,在政府补贴或给政策的前提下,用自有资金保护才是最根本的出路。

周庄、乌镇等江南古镇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成功个案,对古村落构成了极大的诱惑。但由于地理区位不同,也因为同质化竞争,古村落将旅游作为唯一的生财之道、致富之门,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张安蒙说,江西婺源的旅游品牌已经很有影响力,李坑也是一个非常经典、体量较大、很有文化底蕴的“中国景观村落”。李坑村年门票收入约20万元,其中村民分红与基础设施建设各占25%,成本、维护及税收等占50%。按目前全村1100人计,人均旅游收入分红仅仅约50元/年。实际上,李坑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茶叶和油茶籽。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 篇4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内容,论述了古村落的保护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古村落的文化保护发展措施和规划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规划设计;保护发展;古村落

我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历史遗产,比如传统村落。我国的大江南北都遍布了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的形成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形成地方独具特色的古村落。不同地域古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建筑的形态都有很大的差异性。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类保护好古村落,对此,我国政府非常重视。本文分析了古村落的保护内容和保护原则,并对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和规划设计措施进行探讨。

1古村落的保护内容

1.1非物质文化遗产。古村落的年代久远,其建筑的历史较为悠久,大多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除此之外,古村落的民居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具有极强的研究性,对于地方性的历史文化研究有很大的作用。除去建筑技术之外,地区性的民风、民俗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传统村落的灵魂。在对传统村落进行文化保护时,必须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传承和发扬这些文化精神。

1.2村落格局。传统村落的格局主要由村落的水系流向、街巷方向、村落的框架以及布局形式组成。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民俗文化、村落居民和周边环境融合沉淀的结果,因此,必须保护好古村落的骨架,保护古村落的根本,保住了古村落的格局,就是保住了古村落中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根本。

1.3传统民居和宗祠建筑。传统村落的主体主要是民居建筑和宗祠建筑。这些宗祠建筑和民居建筑丰富了传统村落的文化,反映了传统村落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特点,是当地居民的精神信仰。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传统村落的民居建筑极具特色,据笔者的调查分析,大多数传统村落的建筑的历史都比较悠久,大多为明清时代的建筑,邻里之间距离较近;其次,传统的建筑都比较优美和细腻,灰瓦黄墙,隔扇花板,其工艺精细,独具特点。所有的特征和价值都集中在建筑的结构、形体、材料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1.4自然环境。大多数的传统村落都是天人合一、山清水秀的景象,质朴而典雅,似是人间仙境,如世外桃源一般超脱质朴。古村落的命脉成于山水,因此在对古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时,必须对古村落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规划保护[1]。

1.5民俗风情。传统村落多数历史比较悠久,期间流传这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故事、名人事迹、神话传说等代表村落特征的事迹。规划应该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深度挖觉出村落的历史事迹、民俗风情,在保护与发展一体的前提下,通过规划的手段给予推广,将村落的文化发扬光大,通过新老故事的打造,吸引游客的到来。

1.6环境要素。传统村落有很多的历史环境要素、包括街巷、古树、古桥、溪流、古道等等。这些要素承载着了村落的起源,对村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设计的时候需要适当的保护梳理,进行传承延续。

2古村落的规划保护原则

(1)延续与原真性保护原则。由《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的相关原则可知,古村落的保护必须遵循其延续和原真性的原则。原真性是指传统村落的文物古迹本身的设计、工艺、材料及其所处环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文化以及历史等信息的真实性。古村落的保护价值在于它是历史艺术的载体,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其街巷空间是重要的历史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对古村落进行规划保护时,应注意保护古村落文物古迹的真实性,另外,对于和古村落文物古迹相关的一些文化传统的真实性也应予保护。首先是保护为主,其次才是规划,否则古村落就失去了它的保存价值。然而,大多数人对原真性的保护方法的认知非常浅显,表面的认为原真性保护就是“冷冻”保护,并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使用价值。因此,应在原真性保护的基础上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出古村落的使用价值,展现出古村落的延续性,保护好传统村落的建筑风貌,完善传统村落的基础性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居住舒适度,采用“保鲜”保护法保护好传统村落。

(2)分层次原则。以2013年试行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为依据,对我国传统村落进行严格的分层次的保护。应根据古村落的艺术、科学以及历史价值等因素来综合评估传统村落的保护价值,分清古村落保护的先后顺序和保护的力度大小。据笔者多年的经验总结出古村落的保护一般可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传统村落的历史环境和文物古迹。其中文物古迹分为不可移动文物、文物保护单位以及其他文物古迹[2]。

3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措施

3.1传统村落保护措施

现如今,我国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主要表现为大多数现代化的道路和建筑与传统村落的整体风貌不相符,不利于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发展,这些行为正一步步的侵吞我国传统村落的民风、民俗文化。笔者到目前为止对很多个古村落进行了调研,例如我国广东省梅县的茶山村(见图1)、浙江乌镇、南浔、安徽西递宏村以及我国著名的“印刷术活化石”之村———东源村(见图2)以及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石门村等。从整体上来说,很少存在传统村落保护非常完整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从古村落的保护和控制层面来看,应尽量恢复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对和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比如一些平屋顶、瓷砖贴面、砖混结构和一些新建房,应控制在核心保护地带之外。这些建筑影响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降低了传统村落的欣赏性,改变了传统村落的文化韵味。因此,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规划时,第一步是要恢复传统村落的原有风貌,一般可采取屋顶改建或墙面粉刷等措施,对新建建筑的高度和美化形式进行调整。比如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的河西村,就是采用这种办法进行古村落建筑的保护。

(2)对传统村落的民居古建筑进行整修。由于历史悠久的原因,我国传统村落的大多数古建筑已坍塌或是破损,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整修或重建。笔者在进行现场调研时,发现大多数明清时代的传统建筑因为年久失修的缘故,早已无人使用,少部分有人使用的也经常发生墙面渗水、屋顶漏雨等情况,满眼残垣断壁之景。必须注意的是,传统村落的居民建筑大多位于村落的核心区域内,对这些坍塌或破损的古民居进行整修,能改善古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恢复古村落的原有风貌,保护好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

3.2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

对于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笔者参考了河西村、茶山村、东源村、浙江石门村以及山西师家沟等十几个传统村落的规划设计情况,总结出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一般规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建筑物规划设计。首先对古村落进行范围划定,分为核心保护区和协调区。在核心保护区内只能进行修缮。我国现存的传统村落大约有5000个左右,村庄类的物品大多为明清、民国时期的物品,因此,可将传统村落的部分建筑改造成古博物馆。比如民国时期的一些学校可以改建为历史博物馆,村落中的一些宗祠建筑或是独具特色的民居也可改建为民俗博物馆等。在保护好传统建筑的原始风貌的基础上,也为古村落文化的传承打好了基础。风貌协调区可结合乡村旅游增加旅游设施,根据村庄发展适当可以新增房屋,但是应制定协调区建筑设计导则,不能对核心区风貌产生影响。(2)自然绿化设计。针对古村落保护的原真和延续性,采用自然绿化的方法营造传统村落的特色景观。①在一些特色景观旁边配置植物;②为求层次鲜明,应多种植一些灌木、花草、乔木等植物,对整个传统村落进行绿化设计;③在种植植物时,应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生态功能和种植条件,多种植本地植物。归纳总结主要有四点,分别是传统村落的滨水区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以及主要节点绿化。(3)主题式旅游发展设计。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出古村落的价值,因地制宜进行旅游开发设计,对不同区域的村落设计不同的主题,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传统村落的吸引力,发展传统村落的旅游经济,实现保护和发展共同促进[3]。(4)古村落旅游业态的选择,古村落要发展,一味的进行保护并不能给村庄带来造血机制,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经详细规划和论证,有重点的采取村落空间展示,文化建筑展示,民俗文化活动展示、耕地农业观光相结合的展示,向公众展示传统村落文化传承,以达到村落文物宣传,在保护修复的基础上面,引入知名的品牌,对村落古民居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以文化度假为特色,同时增加乡村美食、购物休闲、特色居住等功能,构建以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文化传统村落。

4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调研了十几个传统村落,并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和规划设计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规划措施,分别是建筑物规划设计、村落自然绿化设计以及主题式旅游发展设计和旅游业态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鸿炜.古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规划设计研究———以东源村为例[J].装饰,2014(02).

[2]刘子娴,赵超.浅析古村落的地域性保护发展与规划———以福建周宁禾溪村为例[J].华中建筑,2016(03).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 篇5

摘要: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文化资源不注重保护就难以留存。具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古村落该如何保护来传承民俗历史文化,不仅是地方政府应该考虑的问题,更是每一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做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时,有许多项目涉及古村落保护问题,本文以中国河北蔚县古村堡群保护规划为例进行古村落保护的创新研究,以期古村落保护能够得到重视,并且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申世界文化遗产,促古堡大发展

——乡村旅游规划之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创新总结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乡村旅游研究中心

一、项目背景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总面积3220平方千米,东距首都北京244公里,北距张家口市162公里,南距省会石家庄343公里,西至山西大同200公里,是东出西联、承南接北的重要枢纽。蔚县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有着众多珍贵古建筑和独特文化脉络的历史文化名城。蔚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之乡,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基地。其中,暖泉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北方城村是“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代王城镇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镇”,南留庄村和上苏庄村是“河北省历史文化名村”。蔚县的古村堡古有“八百庄堡”之说,“十里一堡,五里一庄,有村便有堡,见堡即是村”,时至今日,仍遗存有345座古村堡,其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242座。

二、保护模式的创新提出

蔚县古村堡数量庞大,地面构筑物、建筑物内容丰富,类型多样,在历史、军事、民俗、建筑等多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这样有价值的历史财富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原有的古堡墙破坏严重,有些古村堡的轮廓与外围村庄失去了明显的界线,新建民居与传统民居不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古城原有的空间格局。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宏观上,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创新性的提出在古村堡保护的大前提下,以古堡资源作为串联,通过形象、技术、学术、商务等平台的搭建,形成文化、科技、信息、商务、人才、资金、服务、物料等多重要素的聚集,实现保护平台国际化、资源价值最大化、实施途径多元化,最终构建国家级古村落保护区,成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结合实地考察,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发现蔚县的每座古村堡的历史价值、现存情况等都有所不同,为了使得保护规划能够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蔚县现存的古村堡进行了梳理,并在一类保护古村堡中提炼了五个先期重点保护古村堡,并根据古村堡的现存资源情况,对古村堡的重要的五个资源体系进行了评价,根据古村堡遗存情况调研,提出了古村堡的分类保护及开发实施办法。

三、古堡保护与开发的创新结合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认为,蔚县的古村堡除了要进行全面的保护外,还要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合理的开发融入保护之中。

根据蔚县古村堡的特点,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对古村堡保护区的主题定位提出了“古韵蔚州,古堡丰汇——世界古堡之最(林)”,突出了蔚县古村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其古村堡集聚的群落特征,古韵蔚州同时又是一个风情的蔚州,风情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

边情——蔚县位于冀西北山地、黄土高原和内蒙高原交汇处,处于内外长城之间的边关地带。为抵御塞外匈奴的侵略,古代曾在此筑赵长城,明代大修古堡,历史上这里曾是军事要地,涌现许多抗日战争英雄事迹。“边情”形容塞外风情及边关特征,是蔚县古堡大大门形象,是东部主题古堡保护区的整体发展格调。

农情——蔚县是京津农产品供应基地,是河北省最大的杏扁、贡米生产基地。农业依然是大部分人的主要经济来源,从而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一系列农产品如杏扁、贡米、胡麻油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蔚县杂粮。“农情”不但是当地农业风俗的体现,更是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风貌的整体展现。

丰情——“丰”,丰收,丰富多彩。当地人为了祈求丰收来祭拜火神、祭拜雹神、雨神等等,丰收了为此扭秧歌、跑活马、耍旱船等等,在丰收的背景下形成了当地丰富多彩 的民俗活动。丰情是蔚县人民淳朴生活劳作的形象展示,对城市居民尤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神情——蔚县素来有“八百庄堡”之说,且堡堡有庙,其中上苏庄村就有庙宇14座,卜北堡有庙宇28座,由此可见,祭神已经是当地民俗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将淳朴的愿望寄托于神,真武庙、观音庙、华严寺、五道庙、三义庙、释迦寺、地藏寺等一同构成了当地宗教习俗,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一种体现。

民情——当地人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比如抽烟袋、住土炕、挖地窖、赶驴车,玩古纸牌等等,深入民情,体会当地人的生活世界,回味曾经的趣味童年时代,同样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文化。同时,古堡的保护与开发,也引进了时代发展的文化科技元素,改善当地人的思想及经济状况,有利于当地人素质及生活条件的提升。

按照古堡未来的发展方向、区位关系及资源特点,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最终提出将重点古村堡保护空间划分为五个主题保护区,对每个主题保护区进行主题定位和功能定位,促使古村堡未来更加有序的发展。

四、结语

蔚县的古村堡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文化性强,布局密集,作为古堡群在中国较为稀有,有很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对于古堡群的保护刻不容缓,保护规划针对古村堡的现状情况,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提出了创新型的保护模式

坑背古村落 篇6

坑背古村落

坑背古村落:坑背古建筑群位于广东省增城市中新镇坑背村(广汕公路旁),建于明未清初,通面宽152.43米,通深53.96米,面积8225.12米。整体建筑分类 10 列 5 排,面向东北方向。房屋为硬山顶,碌灰筒瓦,锅耳封火墙,施彩绘,面阔均三间,排、列之间纵横青云巷。最右列为书房、花园前后各半的布局,中间列正中,建有“式谷毛氏祠”,作为整个建筑群核心大祠堂。左后角建有碉堡楼。碉堡楼长、宽均为 16 米,原五层 20 米高(现只剩 2 层),着层设有内隔墙、水井和粮仓,而二层多置较大枪眼,该碉堡楼防卫非常坚固,如遇敌情,全村人可同时登楼避险。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是广州市历史文化保护区,现还有些居民住在其中,高高的耳锅屋顶,也正说明这个村里曾有过高官。

古村落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研究 篇7

关于古村落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国内研究较少, 主要集中在古村落土地利用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例如朱晓明 (2000) 曾提出古村落的土地利用目前存在人均占地不足, 古村落聚居形态解体等问题, 并提出建立多层次的保护目标, 对古村落实行分级分类保护的措施, 同时对现有土地进行保护整理等[1]。龙华楼 (2012) 指出耕地和宅基地是村落开发中土地利用的重要类型, 应注重保持耕地及宅基地的比例[2]。靳洪武 (2013) 提出将乡村聚落作为土地保护利用的单位, 对乡村聚落中的古建筑等进行保护有利于土地的整治及保护利用[3]。综上所述, 现有的古村落的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集中在古村落的保护利用, 但是关于古村落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的总结梳理则基本属于空白。

浙江、湖南等地作为我国古村落聚集地, 拥有众多著名的古村落。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江南古村落诸葛村、湘南古村落小埠村、流域古村落苍坡村等作为研究对象。

1 现有的古村落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

1.1 江南古村落———诸葛村 (同心圆状的分区保护模式)

诸葛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 始建于元代末年, 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是目前保存较好的具有江南特色的国家4A级风景区。诸葛村作为典型的江南古村落, 其土地利用必须基于村落保护的前提。

诸葛村集体土地的保护利用呈现同心圆状的分区保护模式 (如图1所示) 。它按照土地功能将全村集体土地划分为古村落核心区、休闲农业区、外围景观营建区等三个区域[4], 针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方式。同时, 由三个区域的空间布局可以看出三个企业同样以同心圆的形状按照古村落核心区-休闲农业区-外围景观区的排列方式由内向外呈圈层依次排列[5]。这种集体土地分区保护利用模式与美国伯吉斯等人提出的城市空间布局理论———同心圆理论[6]的圈层布局方式相似, 如图1所示。

第一个圈层为古村落核心区。是指保存较好的或者经修复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建筑所属区域。古村落核心区位于诸葛村的中心地带, 相当于伯吉斯同心圆中的GBD区域, 是诸葛村最核心的功能区。对于这一区域, 以保护方式为主。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区域, 诸葛村进行了集体土地产权改革的尝试, 即将集体土地按照“按份共有”的方式将土地平均分散到各个承包户, 使土地所有权具体化, 明晰土地产权, 将土地及其附着物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进行保护利用。此种土地利用方式有利于促进古村落的保护[7]。此举一来可解决产权经营层面上的矛盾, 村民作为土地的名义拥有者, 可享受土地收益, 因此村民会主动保护诸葛村的古村落;二来可增加村民自发保护的积极性性。产权属于村民后, 根据当地《村规民约》中的规定, 村民自己的文物或古建筑等被损坏, 该村民将会被中止应有的福利待遇[8]。

第二个圈层为休闲农业区。它是指为了更好地保护当地的古村落, 将诸葛村原有的中草药等农业资源发展为农业休闲区。休闲农业区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进行古村落的保护, 丰富当地的古村落景观, 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使原有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确保耕地数量。因此, 这一区域的土地应实施以保护为主的措施, 不能进行过度开发利用。

第三个圈层为外围景观营建区。外围景观营建区是指原有环绕于诸葛村外围的小山所属区域。该区域形成一道天然屏障, 将核心区与第一个圈层保护起来, 可有效阻止城市向诸葛村外扩。为了更好地发挥该区域的保护作用, 同时为了使该区域与诸葛村环境相符, 提高诸葛村的绿化程度以及生态环境, 可在结合当地原有的特色植被种植大量林木, 营造人造景观区。因此, 该区域以土地利用为主。

其中核心区需要村民、村委会、政府以及旅游公司的共同合作。村民是古村落核心区的主要日常维护者, 需要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及土地附着物保护好, 村委会负责监督村民进行维护修缮, 政府则引导居民进行日常工作, 旅游公司则负责旅游业的开发宣传等;休闲农业区由居民进行日常耕种维护, 供游人休憩娱乐, 其土地以保护为主, 不能任意破坏开发;最外延的圈层为外围景观营建区, 可组织当地居民种植大量林木, 以提高当地的绿化程度, 此部分区域的开发程度最高, 可以进行利用开发以更好地保护诸葛古村。

1.2 湘南古村落——小埠村 (双倒梯形的分级利用模式)

郴州市小埠村作为湖南省典型的拥有500多年历史保护价值的古村落, 坐落于湖南省东南部, 拥有大量的古建筑, 以及具有特色的祠堂、戏台、庙庵、字纸塔等, 这些具有古代特色的建筑承载着古代巨大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 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9]。但是由于社会发展等原因, 村落居民为了提高生活水平, 出现了各种破坏古村落的行为。为了达到保护古村落与进行土地利用的“双赢”目的, 小埠村开展了一系列的古村落保护利用的探索。

小埠村的布局比较分散, 根据小埠村的建筑物的保护级别以及各级土地的建筑面积将小埠村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级别进行土地的保护利用开发。第一级的土地为拥有保护价值的明清古建筑的土地, 第二个级别为拥有传统坡屋顶建筑的集体土地, 第三个级别为仿古新建建筑所属的土地, 第四个级别的土地为现代平顶建筑所属的土地。由这四个级别的土地面积可知, 小埠村的土地利用保护模式为双倒梯形 (保护倒梯形与开发倒梯形) 的分级利用模式 (如图2所示) 。第一个倒梯形为保护倒梯形模式, 由第一级土地和第二级土地组成, 其保护利用模式以保护为主;第二个倒梯形为开发倒梯形模式, 其组成部分为第三级土地和第四级土地, 保护利用模式以利用为主。

第一级的土地应实行完全保护的措施。由于其地上建筑为具有巨大保护价值的明清古建筑, 因此, 这一级别的土地不能开发利用, 只能进行保护。第二个级别的土地实行以保护为主、整修为辅的措施。因为其地上建筑物为拥有传统坡屋顶的建筑, 此类建筑的历史保护价值虽次于第一个级别的, 但是可以反映当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因此, 这一级别的土地不能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 应以保护为主, 同时对该类建筑进行坡屋顶、外墙、门窗等的整修, 使其整体符合古村落的格局。第三级土地为仿古新建建筑承载用地。此级别的土地占地面积较少, 对于此类土地应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与原有古建筑风格相似的仿古新建建筑, 可以进行整修改造, 使其更加符合村落格局, 所属土地应进行保护;与原有古建筑风格差异较大的仿古建筑, 其土地可以进行适度利用, 可将该建筑拆除, 用于绿化建设等。第四个级别的土地则实行以开发利用的措施。对格格不入的新建建筑, 可将其全部拆除, 所属土地可用于新建厂房, 开发生态园区等[10]。

1.3 流域古村落———苍坡村 (多中心式的分类开发模式)

苍坡村是楠溪江流域古村落群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 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11], 村落布局独特, 依照“文房四宝”的思想寓意进行村落规划建设[12]。苍坡村作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村落, 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均具有重要的保护意义,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苍坡村的破坏程度逐渐加大, 为了更好地保护苍坡村的原有古风貌, 必须寻求合适的土地保护利用模式。

苍坡村的布局较有规律, 根据其村落布局规律, 发现苍坡村的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为多中心式的分类开发模式 (如图3所示) 。即将苍坡村按照不同的主题功能划分为商业中心 (旅游集散区) 、文化中心 (古村文化展示区、古村文化街) 、旅游中心 (古村风貌区) 、休闲中心 (果园生态风貌区、田园风貌区) 等四个不同类别的中心区。这种多中心式分类开发模式类似于1945年由美国学者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的多中心理论, 将苍坡村按照土地的主要用途将其划分为四个不同类别的中心区, 四个中心区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商业中心即为苍坡村的旅游集散区, 主要负责接待游客进出, 此区域设有住宿、餐饮、购物等一系列可供游人进行日常商业活动的设施, 为苍坡村的商业中心。该中心设在苍坡村村口, 不影响苍坡村的风貌, 此部分集体土地可以进行开发建设, 以便更好地服务游客。文化中心主要包括古村文化展示区、古村文化街两个区域, 主要供游客进行参观感受, 文化中心的文化价值较大, 该区域的土地以保护为主, 不得随意进行开发建设。旅游中心是指古村风貌区, 是苍坡村的核心, 主要供游客进行游览参观, 感受古村落的风貌, 主要采取保护措施, 不应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休闲中心包含果园生态风貌区和田园风貌区两个区域, 这个中心可以让游人进行亲子采摘活动, 可以体验农村生活, 是供游人休闲放松的中心区域, 该休闲中心的土地以原有耕地为主, 在严控耕地数量的条件先可以进行适度的开发利用。四个中心相互独立的同时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商业中心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中心、文化中心以及休闲中心的发展, 而旅游中心的发展带动文化中心、休闲中心的发展, 同时, 文化中心、休闲中心的发展间接促进旅游中心的发展[13]。

2 三种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的比较

根据三个古村落的土地利用模式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 三个古村落的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不同, 三种不同的模式各具特点, 其适用对象亦不相同。如表1所示。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古村落的土地利用应基于保护古村落的前提。古村落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价值以及文化价值, 必须在保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不被破坏的前提下进行集体土地的开发利用。诸葛村作为江南典型的古村落, 其土地的保护利用采取同心圆式的分区保护模式, 按照土地的功能将诸葛村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区域, 三个区域以同心圆的形式依次向外扩散, 每个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方式;小埠村作为湘南古村, 采用双倒梯形的分级利用模式进行集体土地的保护利用, 将土地按照地上建筑物保护级别的不同划分为四个不同的级别, 根据四个级别的土地面积可以发现其保护利用模式呈现两个倒梯形的形状, 第一个倒梯形采取保护为主的措施, 第二个倒梯形采取开发为主的保护措施, 同时具体针对不同的级别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流域古村落苍坡村的土地利用则是多中心式的分类开发模式, 根据土地的作用将将土地划分为四个相互独立的不同类别的中心, 商业中心与休闲中心采取开发利用为主的措施, 旅游中心与文化中心采取保护为主的措施。

三种保护利用模式的特点不同。同心圆状的分区保护模式可以使土地功能明确化, 便于对古村落进行整体保护, 可有效阻止城市扩张到古村落, 这一模式整体以保护为主;双倒梯形的分级利用模式则可以将土地的各类土地的保护级别划分得比较清楚, 便于村落按照不同的级别有选择地进行分散地保护利用, 这一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以利用为主;多中心式的分类开发模式可以使土地的中心作用更加明确, 有利于按照不同的土地用途进行各种活动, 其保护利用模式以土地开发为主。

摘要:古村落作为我国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载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寻求集体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是重新焕发古村落风貌、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石。本文以诸葛村、小埠村、苍坡村等三个不同类型的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深入剖析其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 结果显示它们的集体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呈现同心圆状的分区保护模式、双倒梯形的分级利用模式、多中心式的分类开发模式。通过对比分析, 发现三种保护利用模式各具特点。不同的古村落应结合各自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保护利用模式。

古村落古建筑保护方案 篇8

古村落是中国乡土文化活的载体,各地特色各异的古村落承载着区域性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风景园林、民俗风情,记录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是宝贵的物质及文化遗产[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各地古村落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城市化”的冲击,随着抢占性的新建、翻建与乡土环境、历史风貌不和谐的各类现代建筑与古村落的风貌景观格格不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乡村景观破碎,国家大型工程的建设引发了砍伐古树名木,使得乡村生态环境严重失衡,农村的发展过程中,盲目接受城市的生活方式,使得乡村原有的传统文化特色大量消亡;其次是古村落的历史性老化,以往居住在古村落的居民对现代城市生活方式和品质的合理追求,对原有环境的不满意构成古村落保护的内部压力,村民外出务工造成的空巢现象加速村落颓败、传统习俗和生活方式后继无人,造成了老房子的自然老化和无力修复;第三是新农村建设的大拆大建,造成大量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的消失及损毁,特别是当下乡村旅游开发形成的对历史文化村镇提出的挑战,严重的破坏了古村落的风貌。

一、闽东古村落概况

1.数量丰富的古村落资源。闽东古村落分布范围广、数量多,乡土气息味十足,是产生闽东村落景观的沃土和培育富有闽东特色文化的温床,全国古村落调查工作于2012年5月开始,此次调查评价认定体系规定,传统古村落的选址、规划等要代表所在地域、民族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特征,并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历史和考古的价值以及与周边的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同时,还要承载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2013年10月根据住建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单,闽东共有15个古村落入选,分别是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屏南县长桥镇柏源村、屏南县双溪镇双溪社区、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古田县吉巷乡长洋村、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福安市溪潭镇廉村[3]。

2.各具特色文化价值。闽东古村落都是土生土长的,极少受制于人为的规范,更多的是遵循自然的法则,数量丰富的古村落没有一个是一模一样的,例如,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是唐朝福建第一个进士薛令之的故乡,有着“八闽进士第一村”的美誉,此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中至今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古意盎然;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至今千余年的历史,是屏南历史上“四大书乡”的领衔者,曾有“屏南好漈头”之美誉,辉煌的历史为漈头留下了许多人文元素,并很好地保存下来;寿宁县犀溪乡犀溪村是廊桥的家乡,样式多样的廊桥是具有高度文化研究价值的桥类古建筑。

二、闽东现存古村落风貌保护问题

1.古村落风貌保护相对薄弱。闽东的古村落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现代经济活动相对落后且区域环境封闭独立的山区,比如周宁、福鼎等地的偏远地方,受外界社会影响幅度较小,传统古村落风貌和乡土文化变化不大。在以往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对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不够,村民对古村落保护不够重视,在日常行为和生活工作中如何去切实保护利用好古村落的文化资源缺乏相当的认识。在闽东已有的15个古村落中尚未出台相关的有效的管理办法,保护力度较为薄弱,缺乏对古村落的有效控制、规划、保护和约束,造成了现今管理上无法可依的局面,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村落中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文物被破坏、交易、流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2.产权不明经费缺乏难以修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部分村落重新集聚,一部分正在衰退或萎缩,而有些正在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从而改变了其社会存在的形式,古村落正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由于建造年代较早,且大多为砖木结构,因此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房屋损坏、墙面裂缝、屋顶渗漏、虫蛀腐烂等情况,生活在古村落内的居民也有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权利,这种追求必然与原有的生活方式产生矛盾。产权是古村落保护困扰已久的问题,目前不少古村落成为空心村,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是古村落中大部分老建筑都属于私人所有,修缮所需大量资金,村民自己没有能力承担,同时也缺乏对老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的技术和动力,如果由政府投入进行修缮,一方面古村落中大量的老建筑需要修复,政府无法承担大量的资金,而另一方面老建筑的所有权没有改变,利用公共资金用于私人物业的修缮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在现实中难以开展和落实。

3.基础设施建设对古村落整体风貌的破坏。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古村落保护面临危机,新村建设、旧村改造、道路改迁等等,都牵涉到古村落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比如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古村落旅游开发,要接待大批游客,原先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要求,需要修建更多的道路、桥梁、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住宿餐饮接待点等,这些设施的建设,在材料选用、风格设计、位置选择等方面,都会对古村落旧有的格局和景观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起到了根本性的改变。村落旧有的场所、节点、街巷空间正逐步缺失,部分体现传统特色的历史空间被侵占,出现了水体污染、河湖填埋、景观破坏、新老建筑的不协调等诸多问题,住在历史建筑里的居民希望改善居住环境,要求拆掉历史建筑翻造新房,而古村落的原真性是古村落旅游最大的吸引点,如何在满足游客基本需求服务的前提下,保持古村落的原真性,是古村落开发者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在现代化大发展的冲击下,古建筑保护的防线常常轻易地被冲破。

三、闽东古村落风貌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历史健全古村落保护机制。古村落保护是全面的,也是苛刻的,既有对传统乡土建筑的保护,也有对活态民间文化的传承。目前,古村落保护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保护难主要是认识上的偏差,管理不到位,保障没效力,机制不健全是主要问题。乡村镇是古村落的直接管理者,也是直接保护者,其思想认识的程度决定着保护工作的力度,然而,一些乡村镇非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且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此古村落保护要注重历史的真实、环境的完整、生活的延续和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古村落就是保护文物,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工程,必须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把遗产保护和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注意做到自然、文化、社会、村落景观4个生态环境的和谐,按照“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工作方针,结合运用行政、法律、科技手段健全古村落保护机制。

2.明确古村落功能做好历史衔接。完善的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改善,传统文化保持活力的重要物质基础,文化的凝聚力和张力,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古村落凝结着先民的智慧和创造,是地方历史文化演变和发展的见证,它的历史性和艺术性远超使用价值[4]。古村落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植所在,是文化遗产抢救的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会侧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5]。古村落的保护建设应明确它们的不同功能,做好相互衔接,其中最重要的思路一方面要保护旧村原生态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旧村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特色景观资源;另一方面是做好新村的规划、整治,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避免在古村落过度的建设中破坏其古朴氛围。而闽东位于海峡西岸经济带区域,近年来港澳台兴起的民族寻根,就是对文化的一种寻根,而古村落、古习俗就是对这种文化的一种承载,因此要重视并加强对村民历史文化意识的教育、培养与传承,扎实提高群众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和经济开发意识,引导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全面自觉的进行。

3.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兼顾。古村落的文化遗存,除了古民居等建筑物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遗存,如桥梁、街道、寺庙、古树、碑刻等,如果缺乏必要的配套保障措施和制度,尤其是管理制度、服务保障、建设规划和公民保护意识等方面的缺失,会导致十分严重的破坏[6]。旅游开发能够促进乡村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村民的收入,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值得我们努力去做;但面对乡村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及原生态文化环境,面对相对处于弱势的地方传统文化,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会加剧文化失衡,造成诸多消极影响。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公共性、旅游产业的广泛性、旅游经营管理的复杂性以及古村落旅游开发对当地居民的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应当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发挥重要的作用[7]。因此,政府主导成为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最为重要的模式之一,尤其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期,政府主导模式更有其特殊的作用,应体现在政策主导、管理主导、观念主导方面,在旧村改造、环境整治、硬件建设过程中,应贯彻保护与开发同步并进的理念,为历史建筑保护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精心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品牌,把村落中居民的利益纳入保护开发的进程中。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已经荡然无存,古村落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载体,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需要当下的人们用心去保护,而文化保护与传承是古村落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原居民逐渐迁出,古村落中的原始生活气息、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逐渐流失,最终使古村落变成一个只有历史的建筑物,而没有软文化的躯壳,加强古村落的文化建设与传承一个重要的措施是要给传统文化注入源泉,而为传统文化注入源泉就是为了保留并延续古村落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使其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在乡村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中传承下去,并散发出新的活力,而且更应该积极组织力量,对古村落的建筑艺术、乡村景观、先贤名士的生平传记、诗词歌赋、教育训导、地方典故、民间小曲、村民生产生活的传统习俗等文化加以收集,以图片、文字、摄影、地理等方式进行记录,并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护,系统的挖掘更深层次的古村落历史文化,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保护和文化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勇.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阮仪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3〕http://www.ndwww.cn/news/ndxw/201212/338040.html.

〔4〕汪清蓉,李凡.古村落综合价值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6,21(1):19-24.

〔5〕陈庚.以居民为核心主体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5):86-90.

〔6〕朱晓翔.我国古村落旅游资源及其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上一篇:柳泉一中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实验考试安全预案下一篇:科普年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