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护

2024-08-28

建筑保护(共12篇)

建筑保护 篇1

1. 历史沿革

一元片区的历史沿革

“一元片”位于汉口老租界的核心区域、武汉市中心繁华地段, 为传统商业区重要组成部分, 紧邻汉口江滩, 北至三阳路, 南至江汉路, 西至解放大道, 东至沿江大道。城市格局基本延续旧租界时期格局, 道路较狭窄, 基本沿江或与长江垂直布置。经过百余年的风雨, 这里的大多数建筑都因年久失修而破损严重, 亟待维护改造。

2002年武汉市规划局就对一元片区进行了规划, 包括上海村片区、咸安坊、洞庭林片区、珞珈山片区、同兴里片区、海寿里片区和坤厚里片区, 目标是复兴汉口中心区。其中包括保护历史风景建筑单体及其附带环境设施,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控制范围、协调范围和建筑更新范围。

2004年, 武汉市江岸区政协就一元片区优秀历史建筑做了摸底调查。江岸区“一元片”占地3.11平方公里, 老房屋7965栋, 建筑面积562万平方米, 其中省级以上保护单位4栋。现存优秀历史建筑232栋 (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 , 其中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建筑物35处, 为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最密集的地区, 堪称历史建筑博物馆。

2. 一元片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1 一元片区的现状分析

汉口一元片区是汉口“租界”的核心区域, 是汉口的传统商业、贸易及居住区。它涵盖了汉口原“租界”风貌区, 集中了大量近现代优秀建筑, 拥有丰富的、独特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 是代表武汉市近代文化, 展现光荣革命历史的区域。包括江汉路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珞珈山历史街区等。

2.1.1 社区及人口现状调查

由于片区内的里分 (武汉方言:小范围的居住区域) 建筑大多年久失修, 十分破旧, 因此生活在这里的多为经济条件差的家庭, 下岗工人多, 老年人多是该街区内的居民特征。而居住面积小、房屋质量差、生活设施不完善 (如卫生间、厨房条件差) 、环境和公共绿地的缺失是片区内居民普遍遇到的问题。有些居民为了扩大居住面积, 违章搭建有损环境美观的建筑附属物。

对于老城区拆迁改造, 由于各住户的居住条件各不相同, 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 意见很难统一, 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该区保护的难度。

2.1.2 文化资源

汉口原“租界”区是中国目前集英、法、德、俄国等多国建筑遗址于一区的历史租界区, 同时汉口也是沿江城市中是开埠最早、设有外国领事馆和建立租界最多的城市。从清末名镇到“东方芝加哥”, 老汉口深刻的文化遗存, 积淀了丰富的文化景观, 风格各异的建筑也构成了城市独特的历史景观风貌, 而一元片区更是汉口重要的历史风貌区。

2.1.3 区位优势

因为临近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两条老汉口主要的道路, 又离江汉路步行街很近, 生活交通极为方便。

2.2 更新中存在的问题

2.2.1 破坏性的建设

近代历史地段的调研不足及缺乏基础理论的探索和指导, 导致了实际建设中的失误与盲目。高密度的开发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恶化, 严重地破坏了街区空间形态和风貌特色的延续, 在对近代历史地段内的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 建筑使用功能的错位使地段的整体功能效益没有发挥出来, 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进而违背了保护性改造的初衷。

2.2.2 被动的静态保存

20世纪80年代以前, 近代历史地段尚未引起人们的关注。所谓的“近代历史地段保护”也只是一种无意识的、被动的“保留”, 准确的说应该是一种“无视”的态度。没有进一步的维护和开发, 遗留下来的建筑、街道、设施等只能忍受时间的侵蚀。

2.2.3 片面单一的保护

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进行的, 近代历史地段及建筑的保护规划只是作为一种限制性的规定, 或者说是一种控制性措施。这就导致规划保护以片面、单一的方式为主;以划定保护范围, 限制建筑高度、体量, 甚至建筑风格形式为主要内容, 近代历史地段保护规划作为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规划与设计的实施过程中忽略了对近现代历史文化传统的维护和对城市格局特色、街巷空间和场所精神的发扬。

2.2.4 商业化的开发模式

在近代历史地段开发商业步行街, 单方面强调商业开发, 任由开发商对近代建筑进行由里到外的改造和粉刷, 造成了地段人居环境和城市肌理的破坏, 做活了一条街却毁了一片历史街区。更有城市以改善城市中心区环境、增加城市绿地为由, 大面积拆除旧城居住区, 大量居民搬迁, 取而代之的是大面积的草坪、城市广场、人工湖泊。

2.2.5 忽略了被保护的主体——原住民的感受和利益

许多生活在这里的老住户并不是没有钱搬入小区, 他选择留在这里是因为他喜欢这里的生活方式。喜欢一出门就看到自己多年的老街坊, 喜欢在自己的院子里种些花草蔬菜, 喜欢坐在自家门口守望这个小巷。而现代的居住模式缺少邻里间的交流, 同一单元的人也形同陌路, 这样的生活缺少了人情和人性的美好。因此即使改造中保留了无数的建筑立面和建筑材料甚至是空间组合方式, 但是没有居住在其中的人们, 那也无法保留住这座片区的“魂”。

通过改造传统民居激发城市中心区域老街片区的再生活力的城市触媒手法, 值得借鉴和参考。但也不可忽略这种迎合现代发展模式的更新对城市历史街区传统人文底蕴的破坏, 如何将历史街区保护和复兴与城市发展接轨的同时保留延续其文化脉络是当前也是未来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及改造长期面临的关键问题。

3. 寻找“以人为本”的保护方式

3.1 以人为本的含义

汉口一元片区具有很好的空间结构:尺度宜人, 给人亲切感;巷弄是很好的交往空间, 传统的邻里关系在这里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以前的里分临近社区服务设施, 居民生活很方便, 生活气息浓厚。这种生活给老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相比现代化的小区他们更加留恋里分的生活。可见这种生活形态具有很高的推崇性, 我们应该加以研究和保护。

生活在其中的人赋予历史街区以活力, 人的行为活动使整个空间形成内在的氛围。汉口一元片区的空间形态独有的韵味之处在于老市井生活的交流空间, 这种布置方式无形中已经使中间的巷道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交通空间, 更像是一种交流空间。公共空间为住户出入时的相遇创造了机会和条件, 有利于加强这里的人情味,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和谐互利的关系。

3.2 保护方式的探讨

3.2.1 保护的主体:历史街区及参与其中的人和传统生活

政府必须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中跳出来。官商联合改造旧城的做法极大地损害了居民的利益, 政府从中获取了高额的土地利润, 而开发商则又将土地成本转移到了居民身上。政府要平衡居民和开发商之间的利益, 使居民和开发商都在改造中获益。比如对于能够增加市民户外公共活动的商业行为要给予政策上的优惠;对于切实解决市民服务设施的开发商给予各个方面的支持等, 政府要把改善里分周围的市政服务设施的条件和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作为同开发商谈条件的砝码。

以上主要针对现有的旧城改造和历史街区保护中政府暴露出来的弊端提出了一些建议, 通常情况下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站到了开发商那边, 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市民的利益。

3.2.2 方法的探讨:

可持续性保护策略应遵循“循序渐进、有机更新、居民参与、动态保护”原则。过去太多的历史街区改造大拆大建, 造成城市永远的伤痛, 归根到底, 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经济制约、思想观念、长官意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我们不能再走过去的老路。

在这点上我们很赞同吴良镛的“有机更新”的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就现有里分质量的层次分级, 进行小规模改造。对于完全破败的里分, 在维持原来里分体系的前提下创造“类里分”形式。权属的改变给小规模改造提供了前提, 针对每一个里分的严格的城市设计则是改造的前提。具体到居民身上, 就是在建筑师的引导下满足他们改造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地区不同, 但是其方法还是有很大的借鉴性。

在改造的过程中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改造中来, 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英国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曾探索了“社区建筑”理论, 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方法体现在居民作为里分改造的投资和实施者参与到改造的全过程中去。他们参与的过程中, 设计师必定要考虑到不同人群和不同经济承受能力的居民利益, 最大程度上维护他们的利益。这种参与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主人翁意识的体现, 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归宿感, 以前浓烈的里分生活氛围也将从参与设计中得到重塑。

里分生活形态的延续对于社会结构的维持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汉口老“租界”里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改造任务的艰巨。但是我们若是能够解决租界区里分的改造问题, 那么对于改造武汉其他片区的里分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建筑保护 篇2

Old town and building protection

[摘 要] 概述了湘西凤凰古城旅游资源的特征及旅游保护开发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古城旅游保护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凤凰古城旅游保护开发的一些设想。[关键词] 古城镇;保护;规划;发展;文化。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 the tourism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present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 the western HunanFenghuang ancient town were outlined.The main questions existing i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y were analyzed.Some tentative plans of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enghuang ancient town were proposed.[Key words] old town;protection;planning;development;culture.一、历史城镇

“历史城镇”也称历史文化城镇,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古城、古镇、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古遗址及古建筑群等。

二、场所及其意义

场所,场即场地,指物质空间,所,所指,所用,即人的活动。场所是由城市物质形体环境、人的行为空间和社会空间交织在一起而构成。沱江码头边,经常可见洗衣的妇女、嬉戏的孩童与闲聊的人群,这种人文交流场所,充分体现了人与人的和谐;凤凰古镇在发展过程中,新旧建筑的相互协调呈现了历史延续性,历史与未来相互和谐,整个古镇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民族文化碰撞、交流的场所与传承的物质载体。场所精神和场所空间物质形态的互动方式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既能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能满足社会与人的需求,又能提升城市人文精神的城市历史文脉保护与延续与旧建筑及外部空间环境的保护和改造性再利用的互动。其次是主要是对“人”的生活与活动空间的重视,对人的生活形态的更新,创造新的、适宜的生活环境,延续与创造新的生活方式与城市场所文脉的互动。这种人与场所间关于存在的意义、时间的确认、空间的把握,便是场所的意义。沱江与连绵的青山,是凤凰古镇生态环境平衡的关键,它吸引人类与生物在此聚集,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供了良好的生态场所。

凤凰古镇是沿着沱江伸展开来的。境内有黄丝桥古镇、奇梁洞、古建筑朝阳宫及沈从文故居4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华山森林公园与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凤凰古镇的景观空间,其场所类型大致分为三类:沱江景观带场所、主要生活场所、主要标志性场所。

三、文脉及其传承

场所理论提出“文脉”的概念,所谓城市文脉就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与其本质密切相关的背景”。包括城市的政治、经济、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等。简言之,“文脉”是人的活动在空间的时间印迹,真正的“场所”,即场所文脉,是空间与一定的城市文脉相耦合。所以,场所文脉只有在立足于物质形体环境的同时,充分尊重当地人的活动、社会文化,才能实现保护和传承。

四、凤凰古城主要景观

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城内,古代用紫红沙石砌成的城楼,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细脚伶仃,明清古院古老朴实风采依然,油绿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等风景区。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有着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而且人杰地灵、贤达辈出。它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

出北门经长条青石阶逐级跌落至江岸,一条古粱桥,划破沱江,把两岸联系贯通。经过梁桥过江东行,可饱赏沱江两岸景色。在弯曲的沿河小径上,分设几座关门,关门造型质朴厚重,对景线起到引导和限定段落的作用。再往东行,沱江的转弯处,在一群古建筑伫立一座三层重檐的八角楼阁。若驻足在粱桥中段往东看,八角楼便是河轴的底景。这一切可谓是没有建筑师的杰作,渲染了小山城特有的宁静气氛,呈现小城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一致,可谓城在景中,景即是城。

城门———北门城楼

北门城楼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名曰“壁辉门”,位于沱江中段南侧,是城门中最雄伟的一座。用紫红砂石砌成,两层,每层设4 个城门,高11 m,形为半圆,是仿北京前门楼所建。城门上的城楼有8 孔炮台,与沿江岸近6 m 高、500 m长的城墙相连,气势磅礴。在城墙上不仅可以登临远眺,也可行至下方北门码头沿岸亲水平台。它是沱江景观空间的地标,人们在这里驻足停留,也极易辨别方位,产生场所的归属感。

祠堂寺庙———万寿宫 万寿宫,原名“水府宫”,又名“江西会馆”,是清末民初时江西人的商号旧址,位于沙湾转角东门外,面临沱江(寓意着财源滚滚),北靠东岭,有3 个拱门。其规模宏大,依山势层次叠建,古朴典雅、雕梁画栋,内有髙约二十米的遐昌阁一座,精美挺秀。前有宽阔的坪坝与九级台阶,最有意蕴的当属门前两棵高大的梧桐树,它们与沿江的梧桐组构城了江畔独立的、古朴小空间。

阁楼———遐昌阁

遐昌阁建于清朝咸丰四年,意为永远昌盛之地。位于万寿宫内左侧,北靠东岭。阁楼为三层六方木质结构,高二十米,十二根大柱支顶,每层六个翘角下均悬挂铜铃、重檐上布小青瓦,从上至下每层翘角造型为“金鱼游天”、“ 金凤展翘”、“ 鲤鱼跳龙门”。一层六扇装花窗门上有各种花鸟鱼虫和人物浮雕,顶部和四周均绘有生动的彩画与妙趣的漫画。2楼可见是黄永玉先生的巨作国《画荷花丹鹤图》。登上三楼的回廊,沱江的蜿蜒深远、古镇的烟雨、山岭的葱郁一览无余,令人神清气爽。

虹桥

虹桥(卧虹桥)始建于明洪武七年,位于观景山和奇峰山间、沱江中游,不但连接了两岸的景观和山体轮廓线,也连接了两岸的交通。最初并无风雨楼,1914 年沱江大洪水后由江西镇守主持修复和建风雨楼,最终于2000 年复建廊桥。底层中间为行人过道,两侧为商铺上层为民俗文化长廊,3 层为仿风雨桥建筑。黄永玉曾这样描述虹桥:“桥跨沱江水,长五十丈,川平风静,皓魄当空,清光满漾。近则两岸烟林,远则千山云树,皆入玻璃世界中,桥上徘徊,仿佛置身蓬岛”。

跳岩

横跨沱江的跳岩是古城极具民族特色的标志景观,位于北门码头边,是湘西特有的交通方式,承载着古城的沧桑变化。新旧两座跳岩,平行相隔10多米远旧跳岩桥面非常狭窄,始建于唐代,因人们在经过时需要一跳一跳踩着15块红色大岩墩而得名,现在加盖了长木条,并用粗铁丝固定。新跳岩修建于2000年,由一高一低成双行排列的水泥四方柱组成,共132 块,全长约100 m。天蒙蒙亮时的清晨,跳岩是最令人善心悦目的,三三两两的小船停靠在江边,两岸的吊脚楼和远处的青山还沉睡在小城的薄雾中,脚下清澈的沱江水随着股股水草缓缓流动。

东正街 这里是古城最中心、最具代表的传统历史街区,建筑年代各不同、形态多样,保留了如东门城楼、城隍庙、天后宫等历史遗址以及许多传统老字号店面、地方传统名居与商业建筑,保持了历史有机的连续性。它与道门口交汇处的原镇署建筑,位于视觉中心位置,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标识性。街道两边是错落有致、层层叠叠的屋顶与马头墙,远处是青龙山顶峰,这里便是“东岭迎晖”的所在地,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景观境界,建筑与山景的融合丰富了小镇的天际线。

五、保护与开发

古城的保护是基础,保护不好是谈不上开发的,在保护古城的问题上,不同的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佛罗伦萨大学的教授介绍了古城保护的三条原则:一是限定原则,即确定保护目标和保护范围;二是特征原则,即古城特色的保护;三是归属原则,即保护社区的特征。阮仪三先生认为古城的实效保护应包涵三个步骤:一是保护对象本底调查。查清保护对象家底,划定保护界线,确定保护层次与级别;二是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与方案;三是建立保护跟踪系统,全方位地跟踪了解保护对象在发展利用过程中的各种情况,确保保护对象在利用过程中无损。但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保持古城可持续发展。

借鉴以上见解,应对古城保护区的历史建筑保持原有风貌;对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治,保持与古风貌一致;对新建改建的房屋,严格控制高度、形式和色彩,保持与古风貌协调,把保护区、经营区严格区分开来,使旅游功能区布局合理,并规范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难以保护和维护的区域、古建筑、景点,必须“有限度”地开放,特别是完整的古民居要挂牌保护,尽量保存好古城的历史风貌,提高古城旅游观光的文化品位。人居文化空间是古城的“灵魂”,景观布局是古城的“骨架”,只有保护好“灵魂”与“骨架”,古城才能永放光彩,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使古城的旅游开发建立在更为坚实的基础之上。要特别保护沉淀在古民居之上的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以及古城的景观建构。普及推广古城的全民保护意识,凤凰古的保护应把全体居民发动起来,使古城的保护成为全体居民的共同行为,着眼于古城的长远利益,消除短期行为。

此外,确定以东正街与南正街为主保存完整、有代表性的商业界面及传统民居群沿南边街、北边街、文星街、登瀛街、老营哨、沙湾路、回龙阁、史家弄、中营街、老菜街等的居住性特色风貌带,沿沱江及护城河的滨水风貌带为重点保护区 沿江(河)风貌带应保持原有的江(河)水、古桥、码头、吊脚楼人家的典型地方特色。及时整治河道及周边环境,小品如埠头、驳岸、栏杆、休息座椅等应具有古城传统特色,沿河绿化应与古城风貌协调,树种选择应符合历史环境。街道应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商业街巷立面不应任意改动。所有街巷应采用地方特色赤色石板铺地。传统民居建筑群采用传统前店后宅形式,应避免沿街建筑群的完全商业化。门、窗、墙体、屋顶等形式应符合风貌要求、建筑檐口高度控制为6.0 m,色彩控制为黑、白、灰及红褐色、原木色等。原有电线杆、有线电视天线等有碍观瞻之物应取掉。利用原有居住用地间的部分弃置地,规划新增公共绿地及休憩、集散广场用地,重要历史环境要素如古井、树木、墙体及外立面装饰,及反映居民生活状态之特色庭院、特色空间(如街头广场、码头广场)应予以保留并整治环境,考虑旅游交通与景点联系问题, 修缮及开辟主要旅游码头———北门码头、水门口码头、田家祠码头、万寿宫码头、回龙阁码头。民居群内不符合保护要求的风貌障碍建筑应予以逐步改造或拆除。

旅游资源的开发本身就是一种保护,在古城的开发过程中,必须突出本地“核心文化”及特色,如西递的徽派民居、周庄的桥,是建筑文化中很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同里抓住“东方威尼斯”的形象,发掘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以退思园等极具特色的园林和全国有名的影视摄影基地为依托,突出这些方面的宣传;乌镇突出古镇保存完整的原貌及其独具特色的街区文化。因此,针对凤凰古城的开发,可以根据古城特有的文化内涵及品味,培育“南方长城”、“边城文化”等“核心文化”,强化开发“神秘”、“考古”等特色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 姚笛,历史城镇传统开放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以青岩古镇为例[D],东南大学,2007.[2] 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浅析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 篇3

关键词:乡土;建筑;文化;保护;更新;绿色

一、乡土建筑保护的重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乡土建筑的保护和改造更新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的落后通过不断的发展相对较为容易克服,而文化的落后较为艰难,但同时,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东西,是国家生命力的象征。随着绿色化的发展,古村落逐渐发展为旅游景点,为落后的经济提供了渠道,逐渐发展为只求经济利益忽略文化的保护,对于文化的缺失,我们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但是同时对于落后的乡土环境来说,去留的选择也极为复杂,对于留必须去其糟粕,对于保护,又不能一概不能改变,反而妨碍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不断的总结认清这件事情,找到合适的对策,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采取机制性的东西进行保护,如何把优良的民族代表性文化真正完整的保留传承下来,是从国家到建筑、文化各方面人员都需要重视的。乡土建筑保护是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之一。随着大规模城乡建设的加速,中国乡土建筑面临严峻的威胁。所谓乡土建筑,广义上可以泛指为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狭义上多指农村地区的传统历史建筑。

民族传统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是文化多样性,最主要的價值是恒久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今天,维护文化多样性应该成为一种共识。不同文明共生共存的文化发展观应该取代优胜劣汰的文化发展观,应该充分尊重民族差异和民族特点。历史文化村镇特色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积累,是认识我国文明史的实物见证。每个历史文化村镇的特色都是特有的,是不可复制的。同时,历史文化村镇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乡土建筑遗产如果离开了历史文化村镇的特定环境,就会大大降低它们的价值。同样.如果历史文化村镇失去了部分乡土建筑遗产,也会同样降低它的价值。因此,乡土建筑遗产的存在是形成历史文化村镇的基础,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应该立足于整体保护。由于文化和全球社会经济的转型趋向同一化,全世界的乡土建筑都非常脆弱。建筑除了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还应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二、乡土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政策法律上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政府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律,实施一批乡土建筑保护的公共政策,保护了许多珍贵的乡土建筑遗产。例如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要求将更多的乡土建筑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但是,总体而言,现行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并不能完全适应乡土建筑的保护要求,需要加强。首先,乡土建筑保护的法律制度建设已滞后于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时代要求。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遗产,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另外有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环境,把保护优秀的乡土建筑等文化遗产作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把乡土建筑保护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尽管国家层面对乡土建筑保护日益重视,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保护好乡土建筑,迄今还没有具体的专门性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其次,乡土建筑保护的制度设计存在覆盖面较窄、适应性不强的缺陷。目前已有《文物保护法》、《城乡规划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涉及乡土建筑保护,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城乡规划的法律制度上看,《城乡规划法》规定,村庄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安排。但《城乡规划法》的规定仍显得较为宏观,缺乏强制性规定。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对象仍然有限,无法覆盖尚不符法定标准又极具乡土特色的一般建筑物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出整体保护,维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但是,法律法规绝大多数仅适用于经政府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对成千上万的普通古村落一般不具有约束力。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细化,从而保证有法可依。

2、经济上

根据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常识,文化遗产作为公共产品的一种形式,当然不能仅仅交由市场来供给。相反,市场的力量还有可能对遗产保护带来损害,因此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民众的参与,以探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土建筑的新模式。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上看,城中村的改造模式给古村落保护带来威胁。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中村面临被拆除的威胁,这种城中村改造,将使除了受国家文物法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外所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全部消失。以房地产开发模式进行城中村改造存在诸多弊病,这不仅易使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征收范围,引发社会矛盾,最终造成古村落的彻底消亡。一些城中村的整治可以按照《国务院关于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在重视维护城市传统风貌特色,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以及不可移动文物的前提下,通过房屋维修养护、配套设施完善、环境整治和建筑节能改造等方式改善居住条件。避免引发村民拆旧建新,导致众多乡土建筑被毁。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增加城镇的建设用地指标,造成一些古村落彻底消亡,不仅给乡土建筑保护带来严重威胁,损害了农民合法权益。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实现乡土建筑产权或使用权的转移,建立坚持宅基地集约使用和乡土建筑保护相结合的土地置换新机制,仍需国土、城乡规划和文物部门的深入研究和探索。避免片面追求乡土建筑的经济价值,重开发利用、轻保护管理的倾向。

3、实施上

如何在规划与建设活动中实现乡土建筑的保护与更新需要遵循村庄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基础,避免简单的古板操作模式。

我国农村目前呈现出多种发展形态,新农村建设和规划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农村发展阶段以及乡土建筑的特色和发展演变的规律。同时在进行大规模的农村建设活动之前,对既有村镇建筑和特色乡土建筑综合评价,并制订出相应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既有特色乡土建筑的保护、改造与新村建设相结合。

乡土建筑的发展要与地方工匠、地方建筑技术、材料、工艺等紧密结合,大规模的新村建设活动与农村住宅标准化图集的推广如何与传统建筑技术、工艺、材料的发扬和发展相结合,乡土建筑与村落形态与各地乡土社会文化联系紧密,乡土建筑的发展具有广泛的村民参与基础,参与式规划的引入,将为探索乡土建筑的本土设计与自主更新提供更大的空间。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为乡土建筑的保护和更新带来了更多契机,可能有效遏制目前农民在自建住宅中的盲目与无序建设问题;避免由于新村规划建设以及农村住宅的标准化设计等形式造成的乡土建筑遗产消失。

结语

乡土建筑对于当代社会不是单纯的代表建筑或者经济,更多的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对社会来说具有特别的价值,但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下,乡土建筑的保存又显得极为脆弱,所以对于所有的建筑人员和文化人员的综合课题,我们必须要广泛的综合多方面因素,解决保护更新的问题,最终保证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峰.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模式的分析与反思[J].建筑学报,2005,(7):8-10.

[2]王海涛,郝嫒嫒.新农村建设中加强乡土建筑保护之初探[C].//全国“乡土建筑的评估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2009建筑史年会论文集.2009:166-170.

[3]束林.乡土建筑保护中的低技术策略[C].//全国“乡土建筑的评估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暨2009建筑史年会论文集.2009:160-165.

建筑保护 篇4

1896年, 沙俄政府迫使清朝政府与之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御敌互助援助条约》, 进而掠去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的特权。中东铁路是以哈尔滨为中心, 分东、西、南三条线路。安达站正是中东铁路西路一个比较重要的火车站。同时, 随着铁路工作人员不断增多, 为了满足他们的生活要求, 建立了相应的配套设施, 其中主要包括中东铁路俱乐部和别墅形式的住宅。

由于安达地理位置的关系, 这其中的大部分历史建筑被幸运的遗留下来。它们承载了安达市城市发展的脉络,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特色, 因此对其研究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2 建筑特征与现状

2.1 建筑特征

这次主要研究对象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历史价值和保护价值较高的的安达火车站及其附属建筑和原员工住宅。

(1) 建筑形态。这些历史建筑多数采用了典型的俄罗斯建筑风格, 建筑平面自由灵活, 采用了非对称的平面布局形式。建筑外部形态自由舒展, 且又高低错落。 (见图1) 从整体建筑形式到建筑装饰构件处理极其的细致。整体建筑结构多为砖木结构, 砖砌墙体, 铁皮屋面。建筑内部采用了木地面、木楼板、木屋架、木质门窗等。建筑主体色调以暖色为主, 采用了淡黄色为主, 白色作为点缀色, 使得建筑的轮廓更为清晰, 更为淡雅精致。 (见图2)

(2) 装饰艺术。建筑细部处理极为精细, 建筑墙体、檐口以及窗上的装饰纹样都极富俄罗斯民族特色, 且这些装饰构件突出于建筑墙体的外部, 增强了建筑的立体感, 使得建筑更为凹凸有致, 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其中比较有特点的是建筑门斗的处理和建筑山墙处的装饰细部处理:建筑山墙处, 一般都装饰有凸出的白色装饰纹样。其挑出的木质山花形式多样, 既有简单的十字形、三角形, 也有复杂的十字形组合形式, 都体现了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特色。 (见图3) 其次, 建筑入口处的处理也十分突出, 木质的门斗是典型的俄罗斯处理方式, 不同色彩、不同纹理的木材组合在一起, 形成了木斗的精美装饰纹样, 使得整个门斗精细别致。

2.2 建筑现状

(1) 建筑自身现状。这些历史建筑中, 除安达站和原安达站俱乐部经过翻修外, 其他建筑基本保持原有的建筑形态。安达站虽然建筑外立面保持原有的形态, 但建筑内部进行的重新装修, 地面采用了现代的大理石地面, 墙体经过重新粉刷, 而内部的木质楼梯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筑形态, 总体上说改变不大。而原安达站俱乐部的前面部分改动较大, 建筑外立面抹有薄薄的一层混凝土, 且在其上进行了粉刷。而内部的空间更是为了满足现在的要求进行了改动。

其余的建筑, 由于大部分年久失修, 建筑自身破环严重。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细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脱落, 建筑门窗都有不同程度的破损, 有的被换成了现在的塑钢窗。建筑内部空间, 基本都保持原有的布局形态, 建筑空间显得比较狭小。而建筑内部楼板、木地板以及墙体虽有不同程度的破环, 但是依然能找到原来的影子。总体来说, 建筑自身虽然破环严重, 但是基本保持原有的建筑平面布局和建筑立面造型, 这是十分值得庆幸的事。

(2) 加建和改建现象严重。与这些历史建筑自身相比, 其周围环境则显得更令人堪忧。除安达站和原安达站俱乐部其建筑保存较好, 建筑周围的环境比较规整外。其余的建筑, 其中一部分用做手工作坊等商业性的功能, 另一部分则还是作为居住建筑使用。但是为了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要求, 建筑内部以及建筑周围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建和改建现象。对于沿街布置的建筑来说, 只在建筑的局部进行了加建, 建筑的外轮廓和建筑主立面还是可以辨认。而对于在街巷内部的居住建筑来说, 情况则比较严峻, 在建筑的四周加建了大量的附属建筑, 这些建筑把原有建筑包围其中, 除了屋顶和局部建筑构件依稀可见外, 建筑的整体布局和立面形态已经很难辨认了。可以说, 当年的这些建筑所处的历史环境已经荡然无存了。

3 对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考

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是对单体建筑和所在历史环境的整体性保护, 二者共同构建了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或丢失都会影响到城市文化的整体意义。鉴于以上分析, 现对安达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3.1 建筑单体的保护与利用

历史建筑保护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原真性, 这是一切历史建筑的价值所在, 具体主要表现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实体、材料、传统技术等。但是对于不同等级的历史建筑也可以灵活的采用不同的原则。就调研的安达市历史建筑, 结合其历史价值和现有的实际状况, 提出两种方式。

其一, 对于安达站及其原安达站俱乐部而言, 其建筑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较高, 且保护状况良好, 属于重要性历史建筑, 可以采用整体性保护的原则, 对于建筑的局部破损和建筑细部的丢失, 可以通过历史资料的考证和建筑实物的参考, 对建筑进行修复, 而这些修复的部分必须与原有的建筑具有可识别性。

其二, 对于安达火车站旁的一般性的历史建筑——居住建筑而言, 可以采用可适性再利用的原则。对于其中保护较好的建筑, 可以保留建筑立面和建筑结构;对于保护较差、破坏较重的建筑, 可以采用只保护其建筑立面, 其余部分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改变。就功能而言, 它们都可以采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 结合安达市城市发展的社会需求, 通过整体性规划, 给它们赋予新的功能, 如居住、办公、商业、娱乐等社会所需的所有功能, 这样才能赋予这些历史建筑新的生命。

3.2 历史建筑周围环境的整治

从现在的城市保护理念来讲, 历史建筑的历史环境包括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即城市肌理、城市空间和人文环境、社会生活形态等。对于历史建筑周围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可以促进一个城市的发展。

就安达市火车站附近的历史建筑的现有环境而言, 可采用两种保护形式:一种是就安达站和原安达俱乐部的历史环境而言, 由于其整体历史环境保护较好, 且现作为城市广场的一部分, 得到较好的利用, 可保持原有的历史环境, 对个别后加建的临时建筑进行拆除外, 可不进行太多改变。另一种是对于安达站附近的居住建筑而言, 这些建筑中的少数沿街建筑作为商业建筑, 多数街巷建筑作为民用建筑。但是二者原有的整体历史环境几乎全部丢失, 且建筑周围环境凌乱不堪, 要恢复到原有的建筑环境是不可行的, 可以整合它们周边的历史环境。拆除临时性、一般性、不具有任何历史价值的加建和扩建建筑, 把原有的历史建筑完全显露出来。对于前者而言, 可以以城市绿地或是城市休闲广场来填补周边环境空白, 使其与城市景观融为一体。对于后者而言, 可以结合居住小区的社区生活, 建设建筑小品, 社区娱乐设施等。同时, 也可以根据安达市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 在这些历史建筑周围引入一定的新建筑, 这些新建筑最好重视现有的城市空间形态、比例、形式等, 既可以模仿原有的建筑材料肌理, 也可以采用现代的易拆迁的建筑材料, 总之最好以比较谦恭的姿态出现, 使得新旧建筑保持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张松.历史保护规划与设计实践[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

[2]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 (六)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http://blog.sina.com.cn/aelish.

古建筑保护开题报告 篇5

开题报告

一、题目及关键词

1.论文题目: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以汕头小公园为例

2.关键词:古建筑;汕头小公园;保护;利用

二、立题依据

(一)研究目的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难以计数的、美轮美奂的古建筑,诸如苏杭的园林、北京的故宫、闽南的古厝等,这些古建筑不仅具有建筑美学的价值,它同时也是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保护、开发、利用好古建筑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和传统文化的逐渐复兴,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古建筑的代表,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汕头小公园特指中山纪念亭,而广义的小公园则涵盖了永安、永和、永泰、永兴街和升平路,以及怡安、棉安、万安、吉安街和镇邦路,也就是汕头人口中的四永一升平、四安一镇邦,此外尚有南生百货大楼,它们承载着汕头“百年商埠”的历史记忆。以此为例研究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具有典型性。本文希望通过对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现状的分析、原则的探讨、问题的指出以及对策的研究,为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些许经验,进而为广东乃至全国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做出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以汕头小公园为例,探讨了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它具有以下几点研究意义:

第一、古建筑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着一座城市兴衰荣辱与历史沧桑。在地区历史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古建筑日益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例如岳阳楼之于岳阳、黄鹤楼之于武汉,因而,它的保护与利用也就具有了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商业历史发展的见证,典型的如南生百货大楼,承载着几代汕头人的历史记忆,对它的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有助于汕头更好的传承自身的商业文化、潮汕地缘文化,进而凸显出城市的文化底蕴。

第二、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除了具有文化意义以外,它还有丰厚的现实价值。当代社会,以旅游为导向的第三产业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不少地区的古建筑更是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了良好的效益。2004年,汕头市政府开始改造小公园,后因资金链锻炼夭折,2009年政府重启改造项目,但至今仍存于困境之中。汕头小公园是汕头是曾经的商业中心,以南上百货大楼为代表建筑具备深厚的经济价值,对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有助于政府从以往的改造困境中抽身出来,更好地开发汕头小公园的经济价值,使其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古建筑作为一种客观现象,它广泛地存在古今中外的各个地区,因而,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也是一项世界性的课题。对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有助于为其他地区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方法论上的启发。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现状

古建筑作为作为一种世界范围内存在的现象,对它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早已进行,西方国家的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观点或所采用的方法得值得我们吸收借鉴。Edmund F.Ficek(1990)在探讨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时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他认为古建筑自身的实体结构与它所附带的历史文化意义相比并不重要,因而,我们在探讨某一个古建筑的价值时,完全可以从古建筑所蕴含的意义出发,而基本不用考虑古建筑本分的形态。[1]这种观点看到了古建筑的历史属性与文化内涵,但却过于绝对,它发展的趋势便是在古建筑开发中片面追求其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而忽略了建筑本身的美学价值。古建筑除了具备丰厚的文化价值以外,还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何在古建筑的利用中,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也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着力点,Loomis J.B、Walsh R.C(1997)在研究过程中,选择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成本与收益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实现古建筑开发利用中休闲娱乐的功能做了必要的探讨,[2]这对最大化的发挥古建筑的效用有着很好的启发意义。正因为此种原因,一些学者甚至直接将古建筑的经济价值视作其所蕴含的其他所有价值的最终体现。[3]

2.国内研究现状

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一直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不少学者从建筑学、美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多重角度对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做了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张青以古建筑保护为研究视角,概述性地探讨了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4]刘乃涛则紧扣保护理念这一主题,从结构、材料等多重角度探讨了古建筑保护所应采取的措施,并主张在保护中全面认知古建筑的内涵及神韵[5]。古建筑保护作为一个相当成熟的课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有技术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两种。就技术分析法而言,它指研究者从保护技术的角度来泛论古建筑保护,如姚瑶的《简析古建筑保护中的新技术应用》[6]、陆斐的《中国古建筑保护中三维模型的参数化设计技术的应用》[7]等,韦勇[8]、管斌[9]等人的著作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此外大都数文章都是采用案例分析法来进行的,即选择一个特定的古建筑作为文章研究的对象,从而综合性地探讨其保护与利用的措施。比如南昌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留存有大量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在城市化进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威胁,因而,南昌市必须从多个层面出发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10](顾伟平,2012)。以个案作为研究对象,从而综合新讨论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课题的文章尚有很多,比如景德镇作为中国著名的瓷都,其老城区的明清建筑有着浓厚的历史人文底蕴,然而却存在着认为破坏严重、功能消退等多种问题,如何通过保护与改造来实现其历史研究价值、旅游价值、生活价值是目

[11]前景德镇古建筑保护中的重点。(严颖,2014)此外还有以衡阳地区古建筑(曾惠敏,2012)[12]、河南地区明清会馆[13]、无锡曹家祠堂[14]等为例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对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苏广平、[15][16]赵琳[17]等人的跨国古建筑保护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异域视角。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充分实现其文化经济价值,利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有学者以徽州古建筑为例探讨了古建筑的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古建筑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窗口。[18](邓欢,2013)以旅游作为切入点探讨古建筑的开发与利用的文章所在多有,比如孙薇以大连为例,探讨了古建筑在社会保护视角如何进行旅游利用的课题。[19](孙薇,2007)汕头小公园作为汕头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融合着西方文化、潮汕文化、商业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20](沈陆澄,2013)。它的保护与研究不仅有助于汕头自身文化经济的发展,对与全国古建筑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开展都有启发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汕头小公园是汕头市古建筑的典型代表,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美学价值,也承载着汕头地区深厚的商业历史文化,并且还具有良好的市场开发价值。文章在研究过程中,首先便从汕头小公园的独特性出发,从路网格局、建筑风格以及地缘文化等三个角度分析了汕头小公园历史文化底蕴,然后从当前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出发,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指出了当前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困境。

然后,文章从古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一般原则出发,结合汕头小公园的特殊情形做了相应的探讨,并指出修正为主、系统保护以及广泛参与是汕头小公园目前保护与利用中的核心原则。当然,汕头小公园在保护与利用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保护与利用的效果,文章以汕头小公园为研究对象,自然会从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展开剖析,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研究的目标 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有以下三点:

1全面深入地了解汕头小公园的发展历程及历史意义,从文化与商业两个角度着眼,探讨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价值,为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合理性论证。

2从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出发,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当前汕头小公园在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为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

3以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作为切入点,过渡到古建筑保护与利用这个宏观的话题,为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增加一些理论思考与方法研究。

四、研究方案设计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研究法。笔者通过系统的研究现有成果,把当前学者和研究人员的成果系统化进行分析概括和总结,形成带有笔者个人思考的研究论述,为论文的写作提供相应的参考。

(2)案例分析法。笔者通过全国范围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案例,诸如徽州古建筑、河南明清会馆等,为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与帮助。

(3)实地考察法。为了更好地感知当前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现状,笔者特地实地观摩了汕头小公园,并以中山纪念亭为核心,在安平路、升平路等地做了细致的考察。

(二)研究步骤及可行性分析

2015年9月,完成开题报告,根据答辩组老师们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开题报告,最终形成具有可行性和学术价值的开题方案。

2015年10月到11月,进一步阅读相关文献和现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制定完成省内调研的目的地选择和调研计划。

2015年11月到2016年1月,搜集相关数据和文献,完善论文分析中所需要各地案例分析。

2016年1月到3月,完成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将论文的框架结构和整体思路进行系统的归整。

2016年4月,通过不断完善修改,形成论文终稿,进入答辩环节。

五、本课题的特色和新颖之处

(一)现有研究的成果与局限

文章以汕头小公园为例,探讨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主要成果则是从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出发,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对策,对于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后续进行具有指导意义。但文章在研究的过程中只是宏观性地论述了如何保护,并没有具体到保护的具体策略,比如不同的古建筑其对保护的要求也不同,木制建筑的防火、防蚁工作,文章并未涉及,不仅如此,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工作日益现代化,信息化保护成为古建筑保护的发展趋势,文章也未曾涉及。

(二)本课题的特点和新颖之处

本课题的特点是以个案为论述对象,试图总结出具有广泛应用应的方法、策略。相比于那种宏观论述古建筑应该如何保护与利用文章而言,本文立足于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实际情形,就事论事,不脱离实际,因而也就更具有指导性。

六、研究基础及工作条件

(一)写作大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汕头小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及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分析

(一)汕头小公园的历史文化底蕴 1.环形放射状的路网格局 2.中西合璧式的骑楼建筑 3.多元复合的潮汕地缘文化

(二)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现状 1.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发展历程 2.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困境 第三章 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原则浅谈

(一)修整为主原则

(二)系统保护原则

(三)广泛参与原则

第四章 政府对小公园改造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大拆大建式的改造计划存在风险性

(二)缺乏细致规划,存在随意性

(三)开发商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四)未能处理好商业与文化之间的协调关系

(五)古建筑改造未能与汕头城市形象相契合 第五章完善汕头小公园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权责明确、广泛参与的保护体系

(二)制定完善多元的开发与利用规划

(三)充分发掘汕头小公园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

(四)处理好商业与文化、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五)协调好古建筑保护利用与城市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结论与探讨

(二)写作条件 1.具备的条件

本文写作过程得到了导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院系也专门为学生的论文写作提供了充足的调研时间和准备时间。我本人对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且阅读了大量国内研究相关的文献和著作,因此有了充足的研究时间和研究对象,同时也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学科敏感性

2.尚缺少的条件

古建筑保护与利用时一个宏观的课题,它需要研究者多处走访,总结经验教训,笔者作为一个学生,不具备四处走访的条件与能力,仅仅观摩了汕头小公园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对于其他典型的古建筑缺乏必要的调查,其次,很多专业性的古建筑保护方法由于涉及到跨学科的知识,我也不甚了解,最后,我也希望能够得到导师和院方的更多的帮助和扶持,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论文。

七、参考文献

现代建筑电气漏电保护对策浅析 篇6

【关键词】现代建筑;漏电保护;电气;剩余电流动作保护;

【中图分类号】TM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85-01

现代建筑不应只关注于人居的空间、人居的环境,还必须着眼于其内部的电气系统的安全性,随着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电子产品的大行其道,我国的现代建筑之中的用电安全问题必须得到大力加强,唯其如此,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对于任何建筑而言,安全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安全都应该是头等大事。应该给予足够认识的是电气的漏电保护不仅仅是保护用电个人的人身安全,而且漏电保护在防止电气火灾以及各种爆炸事故方面也功不可没。漏电保护器通常又被称为低压保护器,这里说的低压指的是电力系统概念中的低压,即指一千伏以下的电压,而对于正常的人体三十二伏以上的电压已经算是高压了。在建筑电气的设计与安装过程中必须对电气设备进行充分检查,检查其绝缘部分的有效性,在安装的过程中必须实现接地保护以及等电位联接。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1、漏电保护技术简析

我国目前的电气安全保护主要以保护N线(中性线,工作零线,单相系统中的零线)为主要保护手段,主要的检测过程就是检测N线的断线、缺相等过程。我国目前几乎所有的N线上都会装配有保险丝,在N线通电以后保险丝会产生大于线路许多倍的热能,这热能会在较短的时间内熔断保险丝从而造成N线断路;N线断路的另外一种可能情况就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线路本身的老化以及电子迁移等原因造成的断裂或人为原因等造成的断裂。缺相通常都是由于保险丝熔断或者是意外事故造成的缺相。在现代建筑物中,电气的正常状态是三相负荷的电流应该是平衡的,这时的漏电保护的全封闭铁芯零序列互感器及其二次绕组线圈之中不会产生任何的输出。断相与缺零对于现代建筑及其附属的电器设备而言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极其不平衡的三相电压会将电器设备烧坏,并且极有可能由此引发火灾,我国消防过程中发现的大量的电器火灾都与断相与缺零导致的电器烧毁有关。而安装了漏电保护器的电气系统则可以在断相与缺零的瞬间使得二次线圈中产生输出信号,该信号达到预定阀值则可以触发漏电保护器向执行元件发出执行信号,执行元件立即将电源切断。由此可见,漏电保护系统对于现代建筑是不可或缺的标准设备,这种保护系统不但能够有效保护人身安全而且还能够有效地保护电气系统的安全并切实地保护了用电设备。

2、现代建筑电气漏电保护对策

2.1 漏电保护器的原理

漏电保护器是一种低压安全保护电器,也通常被称为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触发这种保护装置的是剩余电流,当剩余电流的强度达到系统预设的指标时,漏电保护器就会产生动作并立即切断电源。漏电保护器通常用于防止因漏电引发的单相电击以及防止因漏电引发的建筑物的火灾事故与设备烧毁事故等。漏电保护器对于一相接地故障的检测较为灵敏且较为安全。目前,我国的较为先进的漏电保护装还可以对过载、过压、欠压与缺相进行检测与保护。为了在使用现代建筑电气的过程中保证漏电保护器工作的可靠性,在现代建筑电气的设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漏电保护器,对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了解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漏电保护器的组成部分是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及执行机构三个基本方面。作为电流互感器的一种,检测元件由封闭的环形铁芯和一、二次绕组组成,在一次绕组上经过被保护电路的相电流和线电流后,使用漆包线绕制的二次绕组会感应出相关的电信号,检测元件从而将感应到的电信号转换为功率信号或电压,以便中间环节接受;中间环节可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比较、变换和放大等相关处理,对交流接触器或者低压断路器等执行机构输送指令以控制它们的动作,以此来切断电路保护电气安全。

2.2 漏电保护器的选择

我国电子市场上目前能够见到的漏电保护器几乎全部为剩余电流动作型,因此,在这方面选择的余地不大。但是,剩余电流动作型的漏电保护器按其性质可以划分为电子式与电磁式,按其保护功能又可以划分为单一保护式与复合保护式。选择何种漏电保护器的一个重要依据与标准就是要根据保护目的、电气系统环境、建筑物功能与性质、工作电压、电路容量、泄漏电流强度等相关因素作出合理化选择。在选择漏电保护器时,为安全起见,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漏电保护器应该能快速的在导致火灾发生或者人员伤亡之前切断发生故障的电路。漏电保护器切断电路的能力应该满足短路保护和过负荷保护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该增设用来保护短路的断路器。其次,电气设备若为单相电路220V电源,应选择二级二线式漏电保护器,若为三相电路380V电源,应选择三级三线式漏电保护器,若为单相三相公用或者三相四线220V及380V的电源,则可以选择三级四线式或者四级四线式。另外,在每一座居民楼总电源上安装的进线断路器应该具备漏电保护的功能。当住宅面积在单相配电时小于1500平方米或三相配电时小于4500平方米时,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为300毫安,当住宅面积介于1500-2000平方米或者4500-6000平方米时,动作电流应为500毫安,当住宅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或者6000平方米时,应该进行多线路配电,并在总的配电柜的线路上分别安装漏电保护器。接着,在带有消防设备或者医院手术室等场所,安装的漏电保护设备不应该切断电源,而应该安装具有报警功能的漏电保护设备,而且按照被保护的回路具有的最大电流的千分之一或三千分之一来选取漏电保护器的报警动作。

2.3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使用

在进行漏电保护器的安装时,应该对漏电保护器的项目做一些检查工作,看看其机械机构和外壳是否正常完好,需要手动操作的结构是不是有效灵活,接线端是不是齐全等;仔细检查漏电保护器的短路通断能力、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极线数、漏电的动作特性等各方面技术参数是不是符合相关要求,如果发现与要求不符合则不能使用安装;同时进行装置的试验,将漏电保护器接通电源以后合闸,在将试验开关按下后看看是不是会跳闸。

漏电保护器在现代建筑电气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首先是在TN接地系统中的使用。此系统以前的接地故障保护为零序电流,它所进行检测的电流当然是零序电流,导致谐波电流、PEN线上具备的三相电流以及正常漏电电流三者之和小于继电器的整定值。数值如此大的中性电流无法保护一些火灾事故和居民的人身安全,而漏电保护器进行检验的电流为剩余电流,采用高灵敏保护器避开正常的漏电电流就可以。

3、结束语

居民家用电器的增多使得用电量增加的同时,给居民的生活和人身安全也造成了隐患,在现代建筑电气中使用漏电保护器,能及时的处理居民楼中的漏电现象,并且及时提醒用户以采取相关措施。为了让居民的生活稳定且生命财产安全,居民在用电时应该及时的将漏电保护器安装,防止一些意外事故的发生,真正达到安全用电的要求。另外,还应该在装有漏电保护器的基础上大力普及用电安全知识,加强居民对电气使用的安全意识,如此才能有效保障居民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梁一川,袁英.一种更为安全的漏电保护技术[J].建筑电气,2007(10).

[2] 张振宇,王强生.浅析建筑电气中的漏电保护[J].内蒙古建筑,2010(08).

历史建筑保护与节能 篇7

历史建筑之所以重要,一是其记载了很多的历史信息,需要我们研究传承,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艺术。鉴于目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的现状,对上海理工大学军工路校区的老建筑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建筑节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的节能,二是在建筑物中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节能。

只有做到保护建筑与生态节能技术相结合,才是真正的历史建筑改造。老建筑节能主要体现在建筑物中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能耗过大的大面积单层钢窗玻璃、外立面、屋顶层都导致热量很容易流失。为了减少建筑内热能或外部环境能量传入,就要把保温隔热材料用于建筑外立面、屋顶层等易于传热部分,但同时还要保持建筑原貌。以下,我们对建筑的不同结构部位提出相应的节能改造措施。

一、首先是门窗的改造

建筑面积的20%以上被门窗占据,其中,玻璃占门窗面积的70%以上,而从能量流失的方式来看,从门窗流失的能量占能量总损失的70%。由于建筑原先的钢窗适用大面积的单层钢窗玻璃,极其不利于保持室内小环境的稳定,应该使用中空玻璃窗。所谓中空玻璃窗就是窗户的玻璃采用双层玻璃,在其间注入惰性气体(或者注入干燥的空气,有利于降低成本),形成干燥气体空间,再用灌满分子筛的铝间隔框将其周边分开并用密封胶条密封,它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节能,因为它的传热系数仅是单层玻璃的29%—56%,热损失可减少约70%左右,因此对房间能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二是隔音降躁,通常可比单层玻璃减低噪音30—45d B,可带来一个宁静的室内空间,远离室外的噪音。随着门窗技术的升级,越来越严密的密封性,在保持室温的同时,降低了室内的自然通风和换气率。在通风方面,规划采用两级除湿工艺来处理,即先回收排风能量,再主动除湿,并在建筑物利用通风时气流循环实现热量互换。

二、墙面和屋顶的节能改造

墙面在建筑中的面积最大,散发的热量也较多,应采取措施减少热量的散失,例如在外立面粘贴EPS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材料,EPS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具有优越的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防水性能及抗风压、抗冲击性能,能有效解决墙体的龟裂和渗漏水问题,是较好的环保绿色保温材料。

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把更多的绿化空间引入建筑,对于屋顶的节能改造,可以采用无土种植草皮技术绿化,屋顶绿化具有减少扬尘飞灰、净化空气、降低温度、减少光危害等功能。同时,屋顶经绿化覆盖后,能减少外界环境对屋顶的直接危害,并对顶层产生隔热降温效果,减少室内温度调节能耗。屋顶草皮的灌溉用中水喷淋系统,采用中水技术既能节约水源,又能使污水无害化。

三、机电设备的节能改造

除了结构上的节能措施,研究的另一重点就是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节能。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包括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使用期内采暖、通风、空调、照明、电梯和冷热水供应等的能耗。提高建筑中众多的机电设备的运行效率能够达到节能的目的,但由于建筑中机电设备的负荷变化范围较大,如何进行设备选型,怎样在负荷变化范围内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其次,机电设备使用新型的清洁能源也是如今广泛使用的节能措施之一。

1. 高能效的采暖、空调系统与削减室内冷热负荷的措施并行,才能真正地减少采暖、空调能耗。首先,暖通空调设备系统要与建筑的特点和功能相适应,例如:热泵系统、蓄能系统和区域供热、供冷系统等。然后,在使用中采用能源管理和监控系统监督和调控室内的舒适度、室内空气品质和能耗情况。

2. 作为能源消耗大户的照明领域,必须寻找可以替代传统光源的新一代节能环保的绿色光源,LED节能灯作为节能领域的新贵,可担此节能重任。LED节能灯光源在达到同样光能输出的前提下,只需耗费普通白炽灯用电量的1/5至1/4,从而可以节约大量的照明电能和费用;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绿色环保。同时,广泛应用紧凑型节能荧光灯、高光效荧光灯、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并通过数码控制技术利用光线模拟出不同时段自然界的光环境,设计不同区域的灯光效果等。

对于耗能高的路灯等露天照明系统可以采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路灯以太阳光为能源,白天太阳能电池板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给负载供电使用,无需复杂昂贵的管线铺设,可任意调整灯具的布局,安全节能无污染,无需人工操作工作稳定可靠,节省电费免维护。在有太阳光的时间段,太阳能电池组将采集到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采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跟踪方式,将电能储存到蓄电池组中;在LED照明系统需要电能供电时,向LED照明光源提供安全高效的电压电流,使LED照明系统节能高效地工作,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洁净环保的绿色照明。

3. 太阳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目前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而另一清洁能源——土壤中的热量,是近来比较关注的新型能源。土壤中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的辐射、微生物的分解以及地球内热。为了利用这一新型能源,热泵技术应运而生。

热泵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泵”是一种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获取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可被人们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热泵是将一定热源的低品位热能吸走,并转移到另一热源,从而提供给人们可以加以利用的高品位热能,简单来讲,就是热传递的逆向过程。应用到节能领域时,主要是空气、土壤提供所需热量,其工作原理与制冷机相同,都是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的,不同的是工作温度范围。由于土壤温度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温度低,因此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按照逆循环规则来工作的,即在供热状态,地源热泵消耗较少的高品质能源(像电能)通过循环从低温热源中吸取大量的低温热量,使之获得相当于输入电能3—5倍的热能输出,从而回收利用了低温环境的热量。因为土壤全年温度波动小,冬暖夏凉,因此冬季从地表浅层吸取低温热量,夏季向地底下排放热量,实现自然的热量交换,通过循环把热量从低温位提高到高温位,为用户提供冬季供暖、夏季制冷以及全年热水供应。相比于其他能源,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于电供热系统要低得多,从而耗能要少得多。热泵机组在运行时只需消耗较少的电能。地源热泵的效能比可达3—5之间(COP=3—5),即压缩机消耗1KW的电能就可以得到3—5KW的热量。与电锅炉相比,地源热泵系统可以节能70%左右,运行成本降低40—60%。制冷时要比普通空调节能40—50%。地源热泵除了高效节能这一大特点,还有其他许多优势:地源热泵是利用地表浅层收集的47%的太阳能量来提供热量,这是利用储存于地表浅层的可再生能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不需要锅炉,也没有燃油、燃煤污染,且埋地换热器地源热泵只从地下取热或散热,不取地下水,没有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一套地源热泵系统可以替换原有的供热锅炉、制冷空调和生活用水加热的三套装置或系统;地源热泵的地下换热采用高强度的惰性材料,埋地寿命至少50年,而普通的空调寿命一般是15年左右。另外,地源热泵把换热器埋于地下,可以保持建筑物的外观完美,从而达到历史建筑改造过程中的保护目的。热泵技术,真正实现了历史建筑保护和节能的完美统一,低能耗,无污染。

建筑遗产的保护策略 篇8

关键词:历史,建筑遗产,遗产保护

在中国, 对于物质形态的历史建筑遗产, 采取的往往是“革故鼎新”策略, “保护”实质上也是在行“更新”甚至破坏之实。建筑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目中只是一种应时的实用品。这就为国人对历史的“消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托辞, 事实上许多政府部门也是这么做的。

在以消费主义文化为主导的当今社会, 历史已经彻底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之物。如同鲍德里亚所发现的那样:这个崭新的时代埋葬了传统的历史, 但这些历史却被制作为特殊的符号供人消费[1]。历史遗产所蕴含的时间跨度, 本身就使得后人对于历史主体难以完全复原原先的理解, 而这就为主观的阐释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历史及历史遗产不再是一批庞大的事件、场所隐藏在现今社会的背后, 而转化成一些文字符号和影像符号组成的片段, 飘浮于“文化空间”, 这就使得历史“消费”成为了可能。而这种消费并非人们对历史真感兴趣, 人们对历史故事、历史遗产所代表的某种所谓的“文化”“情调”的兴趣要远胜于历史实存和历史著作本身, 结果是那些历史专著常常只能蜷缩于角落, 慢慢地成为“历史”。

有鉴于此, 如何正确理解遗产, 建筑遗产和遗产保护等文字符号之于我们的建筑遗产保护的意义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关于遗产、建筑遗产、遗产保护

1.1 遗产

“Heritage (遗产) ”这一概念起源于1790年的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革命共和军正在巴黎肆无忌惮地毁坏所有与皇家有关联的建筑物和其他历史文化遗物。法文词汇Vandalisme 也正是那时产生的。所谓“Vandals”就是用来指代那些肆意破坏历史文化遗物的革命共和军。针对这种行为, 共和政府决策层中的有识之士造出了patrimoine一词, 这是一个司法概念, 指那些有历史或艺术价值的遗物, 即使按今人的政治立场上有负面意义, 但作为人类创造过程中某一特定阶段的代表, 是值得保留的, 并且在法律上有明确规定如何保护。这项举措代表了后人对前人的造物开始有了一种成熟态度, 而不再是使用单一的政治或实用逻辑。

1.2 建筑遗产

建筑遗产包括文物建筑和其他体现建筑美学价值和发展历程, 承载文化意义和历史信息, 对社会生活和城市环境有重要意义, 应当被视为建成环境遗产而加以保留的建筑。建筑遗产可以认为没有确定的时间界限, 包括近代和现代的优秀建筑, 这也就更为符合保护的初衷。此外, 正如遗产有相应的继承者, “建筑遗产”也有相对性。

1.3 遗产保护

1964年的《威尼斯宪章》确立了现代的遗产保护概念, 人们对于“遗产”概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从建筑遗产到自然和文化遗产, 从物质遗产到非物质 (intangible) 遗产, 遗产的范围也已经大大扩展了。

“Preservation”除了保留之意外, 还有尽量保持原有状态不变的意思。这就意味着狭义的保护应当是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持和维护历史遗产的原有状态。在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史研究中, “保护”一词多是泛指通过某种形式的保留和维护, 使各种历史遗产得以传承。这与英国人经常使用的“Conservation”不同, 后者含义范围包括保存古物、建筑、街区、城市等, 以及对待传统的保守态度。而在美国, 狭义的“Conservation”则专指物质肌体的保护, 有时特指保护技术。

2 美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实践

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就其发展历程来说,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50年。

2.1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这一时期美国的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新英格兰和南方的弗吉尼亚两个殖民历史相对悠久的地区。美国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运动始于19世纪中叶的华盛顿故居弗农冈 (Mount Vemon) 。弗农冈的保护被赋予了一定的展示功能, 华盛顿生前的一些物品和室内陈设被妥善保存, 并依据史料及展示的目的来进行组织, 以此来供人瞻仰凭吊, 以达到教化的目的。这种形式成为了美国住宅博物馆之滥觞。 19世纪的许多名人故居都依照这一模式得到了存留。

美国早期重要的建筑遗产保护学者威廉·埃伯顿在波士顿创立了新英格兰古迹保护协会 (SPNEA) , 成为当时最大的专业建筑遗产保护组织。埃伯顿努力保存建筑遗产的原真性, 力图向观者传达更为准确和丰富的历史信息。他的一些保护哲学成为了美国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基础。

2.2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20世纪初的50年是美国建筑遗产保护的专业化发展期, 建筑测绘和建筑史研究的发展拓宽了历史保护的视野, 一系列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使建筑遗产保护的思想和方法初步形成, 美国当代建筑保护体系的基础也在这一时期得以建立。1926年的弗吉尼亚曾经的首府威廉斯堡的修复工程是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史上第一次试图保留一个整体的历史环境。

1935年, 联邦政府通过了《历史古迹法》。在内务部的管理下, 除了对美国境内的历史建筑进行测绘研究外, 还对国家公园所拥有的历史遗产进行分类研究。

2.3 二战结束后

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末, 美国的经济空前繁荣。在经济增长的同时, 历史保护运动也取得了进步。1949年, 美国历史保护国民信托 (NTHP) 在华盛顿成立。这一私人非营利组织很快成为美国最大的历史保护组织。但同时在1949年通过的《住房法案》带来的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割裂了历史地段, 旧区被成片铲除, 城市的历史核心区面临一场灾难。经过城市更新实践中的失败和20世纪60年代的一些经验, 以及以国民信托为首的保护组织的呼吁, 1966年, 联邦政府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 (简称NHA) , 这部法律建立了美国历史保护的体系, 它不仅关注具有历史意义的国家重要史迹, 而且注重保护那些对于社区有意义的历史场所。成为了美国历史保护运动的里程碑。

3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思考

3.1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如同在很多其他城市一样, 今天的中国衡量一栋建筑的去留的主导性指标是经济指标。经常有开发商从政府那里买下一块地, 地块上明明有值得保留或改造的富于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 但一算保留或改造的代价, 倒不如炸掉重修新建筑省钱。另一方面, 我国对建筑遗产的保护长期以来都停留在文物保护上, 在法律上只有在《文物保护法》第15条提及对建筑遗产的保护, 缺少具体的法律依据。在机构设置上, 多年来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都有责任管理建筑遗产, 但不够明确。保留下来的“文保单位”多作为博物馆式的利用, 原有功能大多丧失。再者, 尽管公众是文化的真正缔造和传承者, 但是, 客观上我国长期的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体系, 城市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政策的制定、管理往往只是政府和专家的专利, 缺乏公众的参与, 也就造成如今彼此缺乏对话、沟通的现实。尤其是缺乏特定的历史建筑 (文化) 使用者的参与。

3.2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反思

建筑遗产保护需要社会各阶层一起来积极地讨论和探索。保证这项工作成功的前提之一是我们要具备综合性的历史意识, 它至少应表现在两种对历史的认识上:

1) 历史是有多重意义的:我们珍惜遗产是为了悉心体会历史的丰富意义, 而不是接受简单教化或满足单一功利, 因此我们要特别警惕单一意识形态对历史的简化、肢解和对历史诠释的蓄意操纵;

2) 历史是始终处在持续运动中的:我们往往很难将某些遗产“速冻”在某个固定的历史瞬间去静态地保护, 我们须详细检视它们在历史动态过程中积淀下的深厚价值, 并积极思考它们与此时此地的我们之间的各种关系。

3.3 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策略

1) 制订《建筑遗产保护法》, 从单纯的《文物保护法》中脱离出来, 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细则, 为保护实践提供切实的法律依据。2) 成立“建筑遗产部”, 也与单纯的国家文物局分离, 尽快依照《建筑遗产保护法》对全国范围内各个历史阶段的建筑遗产进行调查登记, 并组织专家依法制定保护措施, 促进我国建筑遗产的保护更新。3) 建筑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一个城市最能给人直接印象的事物。经过20年的城市建设, 原来的老城在现在的城市中都只占据了很小的比例, 所以对大中城市来说, 应当采取灵活的保护措施来保护现存的历史遗产, 使得一座旧城既保持了传统风貌的特色, 又获得了新的城市功能, 并改善了生态环境, 使旧城获得了新生, 尤其是那些广大的片区, 就像人的细胞一样, 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 北京的菊儿胡同、苏州的桐芳苑小区都是很好的探索。

通过与美国建筑遗产保护的对比, 我们看到了差距。我国拥有比美国更加悠久的文明史, 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同时决不能放弃文明的表征——建筑遗产, 决不能片面追求美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必须从源头做起, 积极参考美国的经验, 让我们深厚的建筑文化重新屹立于地球的东方。

参考文献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 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

[3]陈少牧.如何保护历史文化名城[J].城市问题, 2001 (3) :26-28.

[4]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5]纳赫姆.科恩.城市规划的保护与保存[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ICOMOS与建筑遗产保护 篇9

今天是ICOMOS的同行和UIA的同行头一次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坐在一起,我想利用这个宝贵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些ICOMOS和ICOMOS/CHINA关于建筑遗产保护的一些观点,也包括我们中国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我非常高兴的看到ICOMOS和UIA在未来有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前景,ICOMOS有28个科学委员会,几乎所有的委员会都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相关联,其中特别直接的,比如我们的建筑遗产结构研究和修复委员会,还有Wood Committee,The Earthen Architectural Heritage committee,and also The Committee on the Shared Built Heritage,and Vernacular Building,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Historical Towns and Villages,Internationa Committee Interpretation and Presentation。特别是UIA主席Louise Cox女士特别关注的项目——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委员会。

大家注意到,我们几乎每个科学会员会都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国际宪章和文献,那么我们特别关注的还有《雅典宪章》、《威尼斯宪章》和《奈良真实性文件》。关于这些宪章和我们的实践,由于时间的关系,最主要我只讲一点就是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我们文化遗产的根基。我们曾经和中国的很多同行有过争论,就是说重建或复建的建筑是不是文化遗产。在我们的同行中,我们有很多的考古学家,大家几乎一致同意出土的、残破的陶瓷器用石膏修复是恰当的,已经损坏的古代器物不可能重新再现。扩大到建筑遗产,尽管由于功能的原因或者某种精神和情感的原因不能完全和一个出土的古代器物相比,但是对建筑遗产真实性的认识,原则上应该是相通的。我想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我们都在讲世世代代永远保存下去,实际上这种提法近乎于在和自然规律相抗争。那么作为建筑遗产,如果我们想把它尽可能的、完整的保存下去,必要的研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里最核心的理念和做法,是我们尽可能的最大限度保存历史原物。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我们的文化遗产的时候,当我们在进行不得不进行的维修工程的时候,要遵守最少干预的原则,尽可能地不去干扰原有的遗存。我们不得不进行的一些修复项目,应该还遵循可识别的原则,就是新的旧的应该有适当的区别。我们的保护措施还应当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当更聪明的后代发现我们的错误时,他们还有可能纠正我们的错误,所以不要用一些不可逆的材料。

每一个历史文化遗产离不开相应的历史环境,所以我们在2005年ICOMOS在这里召开的第十五届大会期间,通过了《保护遗产环境的宣言》。我们保护遗产的真实性要关注它历史沿革的全过程,而不是它仅仅某一个阶段或者它最初始的阶段。我们也关注到真实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障,我们同时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们的建筑文化遗产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我们和很多建筑师有一个共识,就是当我们面对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化遗产和它的setting的时候,新建筑必须特别的谦卑。关系到这些概念和做法,我们曾经长时间的争论,重建的、复建的所谓的历史建筑是不是原来的历史建筑。我想如果大家都同意这些真实性的原则,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今天按照古代风格再建的建筑,不管建造水平多么高,它的材料样式多么符合历史原状,那么在今天成为遗产或者二百年之后成为遗产,它仍然只是二十世纪或二十一世纪的仿古作品,而不应该就是其所遵循仿造的时代的真实的历史原物。所以我们不赞成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首先用于重建那些已经不存在的历史建筑,除非这种重建会保护尚存的一些遗址和残址所必须,并且能够兼顾到展示的作用。即便如此,附加的新的重建项目也应该遵守一个底线,就是它首先必须保证不伤损尚存在的、真实的历史遗存,同时还应该有充分的历史依据。

我们加拿大的同行赫布·斯托沃先生Mr.Herb Stovel对真实性和完整性做了这样两个解释,一个,他说,真实性是传达遗产保持自身重要性能力的标准。那么在世界遗产的领域,真实性归纳了这样一些要素,形式与设计、原料与材料、用途与功能、传统技术与管理系统、位置与环境、语言和其它形式的非物质遗产、精神和情感以及其它一些内外因素。

我们的同行把意大利古城的这个戏院当做保存真实性的一个样板,大家可以看到,经过历史沧桑的不同时代的痕迹都保留在这座并不完整的建筑里。这张是我们意大利同行保护壁画的一种方式,他们没有把壁画完全的恢复。

我们中国的建筑保护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经用中国典型的语言“修旧如旧”来呼应《威尼斯宪章》关于保存真实的理念与做法。可惜的是,由于我们中国字的一字多解,我们有很多的同行把本来完全忠实的体现着真实性原则的“修旧如旧”念成了以假乱真。一些同行把真实的按照原状保存原来的文物,理解为把它们修成“像”原来的文物。也有的同行提出挑战《威尼斯宪章》,我想《威尼斯宪章》是可以讨论的,包括我们有的国际同行认为《威尼斯宪章》已经远远不如1931年的《雅典宪章》更全面。但是我们有的同行挑战《威尼斯宪章》,他们是着眼于欧洲的石质文物和我们的木质文物在保存周期上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从而否定《威尼斯宪章》的基本原则。我想这种观点缺乏说服力。

我们的ICOMOS国际同行在考察我们1987年首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长城的时候,曾经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发现我们有的同行把重新复建的城墙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所以他们写下了一句让我们很难为情的话,他说看了重修的已经不存在的长城的某些段落,不知道中国同行心目中保护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遗产的“setting”问题是特别需要我们建筑师和规划师予以高度关注和支持的。这是北京的世界遗产“Summer Palace”在缓冲区之外出现的一个非常丑陋的建筑。我曾经想借助国际同行的批评来敦请地方政府关注到这一类的问题,但是我指给我的英国朋友English Heritage英格兰遗产委员会的克利斯朵夫·杨先生Mr.Christopher Young看这个现象的时候,他无奈的摊开双手说,我们也有同样的情况。这就是刚才Louise Cox女士也关注到的这个问题,世界遗产伦敦塔背景也被这样的破坏了。

我们也有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我们在高句丽王城王陵申报世界遗产的时候,通过环境的整治恢复了原有的历史状况。大家看到左上角,在我们主要的陵墓和它的石碑之间曾经被现代的不协调的建筑所占据,我们成功的恢复了它的真实环境。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也是在我们的“Summer Palace”,大家看到远处的玉泉山是我们“Summer Palace”很好的一个借景,曾经有一个高压线的建造计划要穿过玉泉山和颐和园,我们曾经担忧如果这样一个工程得以实现,它就好比在一张美丽的画卷上割下一道伤疤。遵循文化遗产关于保护“Setting”的理念,最后市政府用了八倍的代价把所有这一段的高压线通通改为地下,投资从原来预算的约7000万美元增加达到约6000万美元。这样为遗产保护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在世界上也堪称样板。

我们还有的同行提出,已经历了千百年风雨剥蚀、人间沧桑的文化遗产最有价值和真实性的状态,应当是各个遗产历史上最辉煌时代的状态。为此,前几年曾经爆发了一次严重的争论,就是某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群是不是要再现辉煌。根据我的观点,我认为一个遗产的现状或者说它的原状,应该是它作为文化遗产被界定的时候的现状。这就关联到我们刚才提到的真实性必须要尊重它全过程的历史信息,再现辉煌的理念和做法实际上是对真实性的严重的侵犯。

那么2001年UNESCO通过了《文化多样性普遍宣言》,其中主要的观点是人类需要文化多样性就像自然需要多样性一样。那么真实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障,一个危险的现象是我们的城镇正在变得千城一面,这是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经常喜欢用的图片的对照。它的题目是“你能分辨出这是哪个城市吗?”,也就是说当我们不能认识到我们家乡的特征的时候,那么相关的情感精神可能都会荡然无存。我们也提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也是真实性要关注的一个要素。

关于现代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关系,我们的建筑大师张开济先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曾经接到一个重要的政治任务,就是要在天安门两侧建立观礼台。张开济先生认为新的建筑在厚重的历史遗存面前必须谦卑。在当时不可抗拒的政治任务面前,他设计的观礼台叫做“有若无,实若虚”。

实际上,在我们和国际同行的交往当中,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语言与理念方面也经常有很多需要进一步交流的地方。一些语言能不能准确地翻译成本国的母语,实际上有时候关系到对真实性的理解和贯彻。比如说关于“monument”和“site”的翻译,我们至今没有一个满意的中文词汇。关于遗产的“context”、关于遗产的“setting”也是这样。而且我听说即使在法语也很难找到一个简单的词汇来对应英语的“setting”。我们本来以为“process”有一个肯定的翻译,但是当我们讨论保护理念的“global”和“local”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它也成了问题。在真实性理念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容易理解,为什么意大利的一些同行更愿意严格地提倡和界定“preservation”,而不是简单地、泛泛地谈“conservation”。

那么中国在美国Getty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同行的参与下,我们制定了《中国的文物保护准则》,像刚才Louise Cox女士也注意到的一样。我们的国际同行都很赞赏这份文件,我想这份文件最主要的贡献是对真实性理念和实践的贡献。

对真实性的探讨可能永无止境,比如说我们如何界定和保存仍在继续使用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比如说大运河。再比如,我们浙江杭州西湖的文化景观。我们期待着更深入广泛的合作在ICOMOS和国际建协之间、也在中国和世界之间同行之间,活跃、发展。

建筑保护理念与管理研究 篇10

1 建筑的特点

每种建筑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中国建筑的设计, 独具东方美, 主要结构材料是木头, 辅助以石头、砖、瓦等各种材料发展建筑起来。首先从外形看, 可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 上就是屋顶部分, 中即是中间的柱子、门窗和四面的墙, 下说的是基座。东方建筑物, 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柱子上面和屋檐下面穿插有斗拱, 斗拱不仅可以起到装饰作用, 还可以衬托天花板和梁。中国建筑物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 使之具有了相当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建筑和文物一样, 是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产物, 是唯一的, 不可再生的, 一旦出现问题, 其历史价值和研究意义就不复存在了。建筑是历史遗留下来可以真实反应当时社会状况的证明。建筑保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建筑判断当时的社会结构、科技水平、生活方式以及艺术趋向和社会风俗习惯等。所以, 我们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修缮保护方法对建筑进行保护, 最大程度延长其寿命。

2 建筑的保护理念

建筑的保护, 在我国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发展历程, 且整个机构越来越完善, 越来越合理, 由于多年的经验积累, 具备了丰富的处理方法和手段。这些在法律上同样有明文规定说明。建筑保护工作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对于当前使用的保护方式和方法, 同样需要时间的验证, 保护理论知识仍处于继续摸索的状态。相关法律知识也正在建立当中。当前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设计一整套完整的科学保护理念, 且要求相当严格。为完成保护建筑的科学认知, 工作人员需要持续不断地综合所有学科知识, 进行全面了解排查, 设计完整的系统规范标准。建筑本身具有的相同特征, 即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是进行建筑保护与管理的重要因素。此外, 科学合理的评价建筑也能够影响建筑保护管理工作。

3 加强对建筑的保护和管理

3.1 管理方法

在必须条件下, 具体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把传统技术和现代工艺相结合, 对建筑进行管理修复。对建筑的修复工作极易导致建筑出现部分损坏, 但为保证建筑能长时间留存下去, 就必须把这种“损失”考虑在内。损失程度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分析。

3.2 管理过程

管理过程也就是建筑的修复过程, 这是一个历史性永久性的评判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总结、持续反思、持续观察和改正的过程。管理修复工作中, 需要的是工作人员的负责和敬业, 即工作人员必须清楚建筑损坏类型以及要进行的修复工作的种类, 且要结合时间进行最合适的管理修复工作。只有对建筑的损坏具有一定认识才能更清楚的了解哪些部件是必须保存的哪些部件是可以去除的。只有对建筑进行了详细得当的分析之后, 才能更清楚的认识到其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即使我们无法让大众看到管理修复的具体过程, 但作为一名敬业的工作人员, 必须秉承着客观公正的心态完成对每一个建筑的修复, 不可加入自己的主观臆断, 改变其建筑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保存建筑的真正意义, 还原建筑本身特征。

3.3 管理原则

管理原则必须按照科学合理的科学文献资料或史书记载进行详细的管理修复工作。在管理修复工作进行时, 必须具备完整的记录信息, 包括管理修复进行的图片、照片和相关的分析报告记录, 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历史文献或材料作为依据, 对每个阶段都有详细的记录。建筑的保护工作到位与否, 与所做的资料记录有很大关系, 所以资料记录必须具备真实性和完整性,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目前的建筑保护工作, 具体实践已经完成了与理论实践的完美结合, 科学合理的工作, 使得建筑保护管理工作有了重大突破, 这都是工作人员相互努力的成果。

4 保护建筑的具体内容

对于从事建筑保护的工作人员来说, 必须明确的就是如何进行建筑的保护, 这也是对中华文化历史的保护, 因此, 不论是修缮还是保护, 都不能对建筑物的特征进行改造, 这是必须遵守的原则。针对建筑物的每一次修复和保护, 都必须有准确的理论指导。工作人员必须通过建筑时间的掌控来确定建筑朝代和建筑类型。建筑保存中, 时间短的近现代建筑保存效果很好, 而时间较长的古建筑大多由于年代久远、风吹雨打而使原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加之某些建筑修复缺乏合理性, 直接导致其失去了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5 结语

作为建筑物的保护工作者, 必须勇敢承担起此项伟大任务, 尽可能增强专业素质能力, 且从建筑保护开始时的研究说明, 到制定保护方案再到实际实施, 直到建立专门的保护修复档案, 把建筑物保护研究工作的整个过程统计记录后, 在具体修复理论的指引下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松.中国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的回顾与分析[J].时代建筑, 2013, (3) :24-28.

[2]付清远.《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在文物建筑保护工程中的应用[J].东南文化, 2009, (4) :12-19.

[3]王旭东.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探索与实践——以交河故城保护为例[J].敦煌研究, 2010, (6) :1-9, 125-127.

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 篇11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文化再生;铁路建筑

中图分类号:TU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3-0136-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和铁路电气化、铁路网络的逐步完善以及相关附属建筑的调整过程中,以火车站为代表的部分铁路建筑面临拆除或复建的命运。同时,火车站因其所具有的高度的公共属性和开放性,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城市认同感的物质载体,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历史记忆。因此,以铁路建筑为主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历史保护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再生具有重大意义。

1 工业遗产内涵

2003年,国际产业遗产保护联合会(TICCIH)在其颁布的《下塔吉尔宪章》(Nizhny Tagil Charter)中对工业遗产做出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界定:“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以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其所有其它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备至关重要的意义”,即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与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和教育设施等。在我国,工业遗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广义的工业遗产包括与工业发展相联系的交通业、商贸业以及有关社会事业的相关遗存,包括新技术、新材料所带来的社会和工程领域的相关成就,如运河、铁路、桥梁以及其他交通运输设施和能源生產、传输场所等。

2 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研究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是集历史、社会、建筑、美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具有多重文化价值,除自身形象和空间组成特点外,还有着其他遗产类型所没有的特性,如:独特的工业语言。此外,它还是工业文明的承载体,城市历史的阅览器,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对于极具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拆除、弃置都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要积极发扬“变废为宝”、“保护再利用”等思想,认真对待工业遗产,合理的保护、开发、利用工业遗产,使之与城市发展建设相协调,在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展现历史文化,成为城市新的标志。

工业遗产因原有空间、建筑形式、外部景观环境、城市发展特点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进而总结出下列5种不同的保护、开发、再利用模式,如:结合遗产及构筑物本身设立的反映自身发展过程特定阶段或功能的主题博物馆保护模式;利用城市中心区被废弃的、具有独特文化底蕴的老厂房所改造的文化创意产业开发模式;将位于区位优越及便捷交通、毗邻居住区的大型工业厂区变为大型旅游购物集合体的开发运作模式;依托位于城市滨水地带且临近城市公共空间的工业遗产可采用公共游憩空间模式进行改造;极具时代特殊性的成片集中建设工业区可通过统一整体开发策略,即区域性总体开发模式。

3 遗产引导再生理论阐述

20世纪70 年代中后期,英国城市政策由“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调整为“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与饱受批评的大拆大建式更新不同,“城市再生”政策肯定历史建筑与环境的价值,其目标是为城市中心区或旧区带来新活力,发展能够为治愈城市创伤提供新的社会、政治或经济组织。“遗产引导再生”是强调通过对遗产项目的投入来达到提高区域品质的城市再生计划,理念认为恰当地对遗产进行再利用,能有效刺激该地区的发展,并且能够实现通过遗产项目来提高区域的辨识度,改变该区域在公众认识中的负面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

该理论的实践主要集中于工业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内部大量工业区的衰落带来的城市再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则对促进公众改变对工业建筑遗产的观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利物浦火车站建筑再利用

曼彻斯特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工业城市,1830年建成通车的“利-曼”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火车线,凭借铁路与庞大复杂的人工运河共同组成曼彻斯特的运输枢纽,优越的交通对曼彻斯特成为英国乃至世界的棉纺织中心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利物浦路车站是“利-曼”线第一座客运火车站。随后,新的火车线与车站不断地建造起来,如皮卡迪利车站、维多利亚车站、中央车站等。其中,维多利亚车站建成后,取代了利物浦路车站的客运功能,最早的“利-曼”城际线也就从客运转为货运,利物浦路车站也被改为货运车站,直到1975年被关闭。同样具有重要地标性质的原中央车站,则与1968年被迫关闭。

建于1830年的利物浦路车站与仓储大楼的建筑保存至今,代表了铁路建筑的最初形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及技术价值。后改造为曼彻斯特科学与工业博物馆(Museum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MOSI),隶属于大曼彻斯特地区议会。

MOSI的公共教育功能十分突出,博物馆内设有航空航天、照相机历史、动力设备、电力、煤气、纺织、仓储建筑等技术史实物专项展厅,也有曼彻斯特城市发展史、“利-曼”铁路历史、工业革命的曼城、曼城科学廊、曼城地下世界等展示,所有常设展览都免费开放,并接待各年龄段的学习团体。除此之外,博物馆的藏品中心还保存有大量捐赠的文献与实物供研究者使用。为了提高环境品质,吸引更多的参观者,MOSI从2009年11月又开始了名为“大西仓库再开发”的计划,将主楼内部空间进行了布局调整,且重新把主楼命名为大西铁路仓库(Great Western Warehouse)。

5 南京浦口火车站总体改造

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紧邻长江大桥,对岸为以阅江楼为核心的下关滨江城市景观带,西部为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浦口火车站现存建筑群有:主体大楼、中山停灵台、贵宾楼、电报房四处,及其他配套设施。火车站周边企业搬迁倒闭、产业形势萧条、经济萎靡,只有进行区域型改造才能实现旧区复兴,创造地区新活力。

浦口火车站再利用规划以南京城市历史机理为基础,保留区内街区特质,将“T”型院铁路线改为城市轻轨,将浦口火车站原建筑群改造为博物馆建筑群,并适度新建展示场所和附属设施,以展示铁路发展史及地区人文、民俗等:充分利用6座民国时期旧仓库,改造用于创意工作室、画廊、艺术陈列等多种文化设施,使该区成为南京长江边重要的文化中心、景观中心。

6 思考与启示

利物浦火车站与浦口火车站的保护性再利用的共同点:一是政府主导的保护性再利用,二是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展示,三是以文化为主、公共性和开放性的功能设置可更加有效地传播当地城市形象。

每座火车站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历史文化,独特性导致火车站遗产在再利用过程中必须采用开放且富有弹性的实施策略,以力求文化遗产特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城市文明传播作出最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学锋.工业遗产旅游是条好路子[N].中国旅游报,2007.10.26(4).

[2]杨健.让工业遗产这个巨人“复活”[N].解放日报,2006.07. 20(4).

(编辑:李敏)

The Conservation of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With Railway Buildings as an example

Zhang Jing

Abstract: Using two historic stations of the world, the Liverpool Road Station in UK and the Pukou Station in China as case study, this paper would analyze the ‘Regeneration through Heritage’ and ‘Cultural-led Regeneration’ theory, to expound the invention of the new city image and reconstruction of place identity. Finally the conclusion would throw a light on the contemporary of China.

Key words: Industri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ultural regeneration; historic railway station

古建筑保护与维修 篇12

1 古建筑的分类

中国古建筑在分类上大致分为宫廷建筑:如北京故宫、河北的承德避暑山庄、沈阳的末代皇宫,薄仪的末代皇宫我们是针对学术研究而言。寺院建筑:如西安大慈恩寺、荐福寺、长安的兴教寺、洛阳的白马寺、杭州的灵隐寺、浙江岱山的极乐寺等。祭祀建筑:如乾县的乾陵建筑、北京的十三陵建筑等。园林建筑:苏州的网师园、留园、蠡园、拙政园等。民居:韩城的党家村,西安老城区的督军府,山西省晋中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几类。

中国古建筑在规制上,宋代的《营造法式》分为:殿堂、厅堂和余房三类。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分为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如何划分这种规模等级,在这两部历史文献中都没有作出明确交代,但是严格的封建礼制却体现在古建筑的风格上。

中国古建筑以其庄重、雄伟、磅礴大气以及独特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日本东京的药师寺,韩国、朝鲜、美国等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无不留下中国古建筑的雄姿。

几千年文明历史,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化。在岳阳楼重建落成时诗人王勃即兴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诗圣杜甫也在登上岳阳楼时写道:“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时感慨的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中写道:“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中国数千年来,虽然有二十余朝代帝王的更替;在政治上,有匈奴五胡的威胁,辽金元清的统治,有历史战火的破坏,有外国列强的破坏;在文化上先有佛教的输入,后有耶稣教之东来,中国的文化却是更续的。中国的建筑,在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有各个的特征,但基本的营造方式和原则却是始终如一的。数千年来的工匠们,遵循着他们的原则,在他们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在欧洲中世纪的工匠们一样,始终是循规蹈矩不可轻易逾越。15世纪初,那是个张扬的年代,意大利文学、绘画、雕刻,在复兴运动中已有了百年历史。文学雕绘界,已产生名师,如Dante,pisano,Boccacio等;他们的作品,左右了时代潮流。那时建筑界的复兴运动,均是以罗马古式为蓝本。

中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的匠师们设计及制作的意念完全取决于官方的意志,匠师们没有自己的创作意图。因为在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而这里的劳心者普遍泛指上层,而非这些从事建筑业的匠师们。

朝廷追求的是四平八稳,歌舞升平。所以当时的宫廷建筑也以其庄重、雄伟、威风八面,而毫无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张扬而言。那些祭祀建筑,则是为朝廷的皇室及其臣子而形成的陵墓建筑营造相同,可谓生住其屋,死居其所而已。只是历朝历代大同小异,异曲同工罢了。军师建筑中的敌楼,也是风格雷同,只是历代在斗拱、彩绘及屋面略有不同罢了。民居则是以受皇室影响在规制上稍有不同罢了,也无其他的新意。

清代下半叶,八国联军的炮火,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满清政府的退让,使得许多地方变成了通商口岸,以及外国的“租借”。外国人可以自由的出入,营造房屋。一批欧洲建筑师的进入,他们在通商口岸及租界建起一些欧洲建筑,将欧洲的建筑艺术带入中国。然而他们在中国又发现这个地大物博、神秘的国度里,也有欧洲没有的东西,于是一些欧洲同中国的建筑相融合的胎儿就产生了。中国的艺术家们也吸取了罗丹、米开朗基罗等欧洲艺术家的精华,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有风格,以国画大师齐白石为首的一批艺术家及古建筑大师梁思成老前辈,他们都吸收了欧洲文艺复兴的精粹,而欧洲文艺复兴的狂潮其后四百年而不衰。

2 古建筑的保护之我见

古建筑的保护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又繁琐的事情,古建筑一般都是砖石结构或砖木结构,且年代又都久远,主体所用的砖石,经过天长日久的风化,而其木构件又经过长时间的炭化,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腐朽。有的则因白蚁作祟,使许多木结构已失去应有的功能。完好的则因长久干燥,防火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2001年的一场大火,将一座唐代古建筑烧之殆尽,使这本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寺院建筑,失去应有的价值。

时隔几年道教圣地又遭遇了一场大火,烧毁古建筑千余平方。古建筑被毁,它的经济价值可以估算,然而它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是无可计算的。诚然古建筑保护需要许多财力、物力是一件只投资没有收益的事情。但是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需要我们去保护,去抢救。确实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作为我们陕西又是文物大省。曾有十三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留下大量古建筑,需要大量资金去保护,资金缺乏,是否我们也可试行中外合资。即同外国研究机构合作,让国外人投入部分资金来保护古建筑,是否可行,有待领导们的决定,也许可办,也许根本就不行,只是本人自己的想法而已。防治白蚁是切实可行的,只要定期给古建筑木构件喷洒些药水,发现虫害,得彻底根治,未发现的加以防治,防患于未然,使古建筑得以安康长久。再就是古建筑防火,古建筑防火是一个大问题。首先古建筑大都处于深山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优雅的环境,如诗的建筑,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但是也给我们带来了困难,水资源较缺,有的极缺。加之古建筑过去都没有防火设施,不像现在建筑有消防栓,有喷淋、有烟感报警装置。然而它们的要害又是怕火,一旦发生火灾极难扑救。所以古建筑防火是当务之急。我们是否可以给古建筑适当安装监控装置,把所有部位纳入我们的视野之中,一旦发生险情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才不致于发生大的损失。

3 古建筑修复,修旧如旧

古建筑的修复同现代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建筑要求越新越好,而古建筑则要求修旧如旧。一个古建筑当你将它重新修复后,让人一看它就是古代建筑,并不是说一看其造型是古建筑,而是不但要从其造型上看是古建筑,还必须从材料上看,它就是年代久远。古建筑修复中,尽量是用原材料,在原材料实在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必须调换时,必须选择同原材料相同,材质色泽一致,尽量选择无节疤或少节疤的材料。所处位置的图案雕刻须与原来的一模一样,油漆也要刷成看似很旧的样子。

我在过去的工程施工中还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那是我们施工西宁市马铺臣纪念馆,该项目是异地重建,原建筑系砖木结构,当我们将原建筑实测完毕,拆除进行完后,异地将主体建成,到装修时遇到了难题,因为原建筑槛墙以下是青砖磨砖对缝墙,而在重建时按照文物部门的要求给±0.000增加了一道基础梁,而就是这一道基础梁使得磨砖对缝墙无法砌筑到底。因为基础梁距磨砖对缝墙的边沿只有4 mm,墙砖是无论如何也砌筑不上的。正当我一愁莫展时,有人提出是否可用色泽一致的面砖来镶贴,这一建议甚至得到了文物部门的同意,为了不留下缺憾我还是否决了这一建议。想了许多方案,最后我采取了将原来的青砖磨好,然后将它再切成2.5 mm的条砖,用高标号水泥粘贴,经过5 d的常温养护,再用1∶5白水泥石膏浆修缝,这样效果和原来的磨砖对缝墙的效果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所要论证的修旧如旧。

4 古建筑维修中的“透风”环节

古建筑使用的青砖都是手工制作,强度较低,空隙比较大,加之年代久远,酸雨侵蚀,许多古建筑墙体青砖表面严重腐蚀,砖体疏松,用手一捻即成粉状。轻则影响美观,重则影响古建筑安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我们建筑工程师及文物工作者研讨的课题。

我曾应邀参加西安天主教南堂维修研讨会。该建筑是典型的中西结合式古建筑,距今有近二百年历史。

4.1 该古建筑现状

该建筑正立面砖雕严重残缺,圆柱接口外表起皮剥落。外墙青砖严重侵蚀,大约有10%青砖粉化。屋面板瓦、筒瓦残损约有15%,六兽缺头少臂。正脊缺损约30%,垂脊缺损20%,屋面大面积漏雨。室内墙裙板空鼓霉变,壁画大面积空鼓,局部剥落。藻井因漏雨严重变形翘曲。椽子大约10%断裂,望板约30%破损。

4.2 问题分析

1)外墙体较高(大约有6 m),如此高的墙体出檐却很短,出檐只有300 mm,出檐用青砖封闭出挑。每皮砖出挑60 mm,出挑六皮。因出檐很短,又是青砖冰盘檐。下雨时,雨水顺墙面流下,加之手工青砖空隙比较大,吸水量大,导致墙体一直潮湿。

2)原墙体可能为夹心墙,即内外墙面为砖砌体,中间夹土坯,墙体厚度较大,当时这样做一是为了节约材料,二是为了保温。这样做虽然节约了工程造价,解决了保温问题,但是也埋下了隐患。当下雨时,雨水境外墙砌体渗透到中间土坯,顺墙体流下的雨水渗入墙基。原墙基根本没有做防潮处理,或防潮处理做的很差。而室内地面又是用全瓷地砖铺设,墙面下部做有木墙裙,上部大面积用有机颜料做成壁画。天晴后墙体外表很快晒干,而渗入地基中的水分沿墙体上升,外部气温较高,形成高压气流。渗入墙体的水分在高压循环气流作用下,水分不能散发出去,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所以墙体总是潮湿的。周而复始湿气不断上升形成外墙砖侵蚀内墙空鼓。

4.3 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分析和判断,我给出的方案可以概括为“一堵二疏,疏堵结合”,具体方案如下:

1)沿外墙基向外开挖1 m宽,深度为原基础2/3约1.5 m,用3∶7灰土夯实,上铺300 mm~400 mm方青砖。为确保建筑结构稳定性不受影响,施工时采用小段开挖,每次开挖长度约2 m,随开挖即回填。搭接留踏步差,留置长度为2/3振动夯底面,搭接夯实。2)在铺地面方砖时,沿墙体用防水胶水灌缝,使雨水不能沿墙体进入墙基。3)外墙做两排气孔,直径为100 mm。第一排在墙基石以上,第二排比第一排高0.5 m,并与室内相同,孔间距为3 m,上下排错开,即第二排孔在第一排间隔1/2处,打好孔之后设防鼠网,用透雕青砖进行装饰。4)沿内墙向内开挖0.5 m宽,深度为原基础1/3,约1 m深,用3∶7灰土夯实,至距现地面0.3 m,即开挖即回填。再给墙上开通风孔,孔径100 mm,与外墙打通,通风口用砖砌成与墙面平做防鼠网。然后再回填3∶7灰土,上铺青砖,并两边砌120 mm墙,墙高0.25 m,留通风口,上面用透雕石材铺平,形成室内循环通风道,使墙内湿气随空气而蒸发。第二排通风口比第一排高0.5 m,做法依前,然后用木纹铝塑板做墙裙,墙裙在通风孔位置留艺术小孔,达到既美观又通风的效果。这就是我们要论证古建筑的“透风”环节。古建筑维修是一个比较繁杂的工程,维修手法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叙述。

摘要:简要介绍了我国古建筑的分类及特点,针对古建筑的保护与维修进行了探讨,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及具体案例,分别阐述了古建筑防虫、防水的具体措施及修复方面应注意事项,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古建筑,特点,防水,修复,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营造法式.宋代李诫修编中国书店[Z].

[2]日本前野直杉,石川中久.中国古诗名篇鉴赏辞典[M].杨松涛,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7.

[3]梁思成.清代营造则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田永复.中国园林建筑构件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总平面设计下一篇:宫颈癌淋巴转移与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