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2024-10-26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精选11篇)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1

自上世纪开始, 就已有《伯尔尼公约》对建筑作品进行著作权保护, 而在当今世界, 多数国家亦已将建筑作品列入著作权保护范围。在我国,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2001年10月颁布施行了, 该法明确将建筑作品纳入其保护范围之内。这一变化使得我国的《著作权法》适应了国际著作权立法保护建筑作品的发展趋势, 同时也对我国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出了新的问题, 同时也指引着我们对其进行探讨。

一、建筑作品与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建筑作品的范围

建筑作品作为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建筑作品, 其与相关概念如何区分, 以及建筑作品的范围。

(一) 建筑作品、美术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 “建筑作品是指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形式表现的有审美意义的作品。美术作品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美术作品习惯上分为视觉艺术作品和空间艺术作品两种, 前者指绘画、雕塑等表现自然或现实社会以及人的心理活动或想像;后者指建筑艺术与图案纹样、工艺美术作品等。而实用艺术作品则是指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 无论这种作品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生产的产品。

对于实用艺术作品与美术作品的区别,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认为, 美术作品仅仅是某种艺术品, 实用作品除了必须是艺术品外, 还必须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的作品。那么建筑作品和美术作品, 建筑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的关系又如何呢?建筑作品是介于实用美术作品 (实用艺术作品的一种) 与一般美术作品之间的边缘作品, 区分的关键在于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还是仅仅为观赏目的而创作。由于建筑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及上述所说的其属于边缘作品,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作品作者的权益, 我国立法上将其单独列入保护范围。

(二) 建筑作品的范围

新的《著作权法》将建筑作品单独列入保护范围, 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建筑作品都是著作权法保护的范围呢?笔者认为并非所有的建筑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上所称之作品而受到保护, 独创性仍然是判断的重要标准。

所谓独创性, 是指由作者独立构思而成的, 作品的内容或者表现形式完全不是或者基本不是同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相同, 即不是抄袭、剽窃、篡改他人作品。在应用独创性这一具有主观色彩的标准时应视每一事例的具体情况而定, 既要考虑各个作品所能提供给作者发挥创造性余地的大小, 又要考虑法律保护的措施。对于建筑作品而言, 考虑其固有的特殊性, 其独创性应该符合两个要求:独立创作与适量创作性。建筑作品的实用性和技术性要求作者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依据建筑领域内的一般功能要求和技术原则, 建筑师的创作自由度必然低于其允许虚构、夸张方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除此之外, 建筑作品的创作还经常受到使用者和政府有关部门等方面的干预, 建筑师的自由度进一步减少。因而, 《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的独创性要求的高度应该低于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但是对于一些建筑功能和技术要求比较单一的建筑, 尽管由建筑师独立创作, 但是如果缺少个性特征, 则不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1. 国际组织以及有关国家的立法规定。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 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的解释, 建筑作品通常包括设计图、草图和模型, 以及已完成的建筑物或其他建筑结构。日本著作权法中, 建筑作品是指定着于土地之上的构筑, 能表现思想和感情的作品设计图纸等则划归图形作品一类。美国著作权法中建筑作品是指具体体现在有形载体上的建筑物图样, 不仅包括建筑物本身, 而且包括建筑平面图或图样等, 还包括图样中各种距离和要素的安排与组合, 但个别规范性特征除外。英国著作权法中建筑作品的范围只包括建筑物和建筑模型, 而将设计图列入图画作品中加以保护。德国、法国的立法与英国大体一致。

2. 我国学者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建筑作品是建筑物的总体设计图或建筑模型, 而建筑施工图则不应列入美术作品而宜归人工程设计图纸类受保护;至于建筑物, 则是建筑作品的复制,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有的学者认为, 建筑艺术作品就是指建筑表现图, 因为“它与一般的彩画或素描基本相同”, 而不是建筑实物本身。

3. 我国现行立法的规定。

我国新《著作权法》和《著作权实施条例》的规定与英法德日的立法规定相类似。我国《著作权法》将美术作品和建筑作品同列为第四项加以保护, 而将工程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列为第七项加以保护。依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四条第一款第九项的规定, 建筑作品只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

4. 笔者的观点。

(1) 建筑物本身:建筑物具有双重性,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艺术创作。如果对其不作为著作权保护的客体, 另外有人在不观看其图纸而仅凭其外形而建成一栋与之外观相似的建筑物, 那么应该怎么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呢?当然如果建筑物的外观中如果仅仅有一部分含有独特的设计成分, 那么受到保护的只能是具有独创性的那部分了。 (2) 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就如同计算机程序中的目标代码一样, 目标代码一般只有机器可读, 但并不影响其列入保护范围, 同理建筑施工图只有内行看得懂并不影响其也列入保护的范围。但是值得探讨的是建筑施工图到底是列入建筑作品加以保护, 还是列入其他作品范围而加以保护。笔者认为建筑施工图虽然并不能直接建筑物的外观, 但是其与建筑物紧密相关, 建筑作品外观的修改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图的修改, 建筑施工图的事后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实际建成后的外观。因而应该将建筑施工图列入建筑作品的保护范围。 (3) 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由于能够充分体现设计师的独特性构思, 因而应当列入建筑作品予以保护。其理由与建筑施工图的相同, 在此不再做论述。

二、我国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一) 署名权

署名权是表明作者身份, 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建筑图和建筑模型上的署名权行使都比较简单。问题在于如何在建筑物上署名。WIPO和UNESCO在1986年的一份文件对此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各国在保护建筑作品作者的人身权时, 应强调署名权只能善意行使也即是说, 建筑作品的作者要求在建筑物上署名时, 只能采取不损害建筑物的美丽外观的方式进行。对于国际组织在有关建筑作品署名权行使限制的规定, 我国著作权及相应立法中没有体现, 然而这一规定确实有其合理性并且有适用的必要, 因而我国立法者应当在《著作权法》再次修订时予以规定。

(二) 接触权

接触权是少数国家著作权法中所规定的一项较特殊的权利, 一般为美术作品的著作权人所享有。其含义是指当作品为他人占有时, 作者为了行使某种著作权而享有的接触作品的权利。如德国著作权法第25条就规定:“如果为制作复制物或改编著作, 并且不损害占有人的合法利益, 著作人可向占有其著作原件或复制物的占有人要求让他接触该原件或复制物。”在多数情况下,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要行使接触权是比较容易的, 但在某些特定场合, 如建筑物为军事等保密场所时, 著作权人的权利则必然受到限制, 因为他的接触很可能会损害到所有人的合法利益或是社会的公共利益。有的观点认为我国立法应该规定接触权, 笔者认为并无这个必要, 对于类似于军事等建筑作品往往因为涉及到国家利益, 尤其是各国列入国家秘密的范畴, 而其设计往往带有委托作品的性质, 著作权归属于国家或者国家机关。因而并没有规定接触权的必要。

(三) 复制权

对于建筑作品的复制, 无疑只有从平面到平面、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平面以及从立体到立体几种方式。对于前三种方式无需论述, 毫无疑问应该受到著作权的保护。笔者在这里主要谈一下从立体到立体这种复制方式。实际上仅凭观察建筑物, 而不使用他人的建筑图就建造出与他人独特风格相同的建筑物, 在工艺上来说是极其困难的, 所以有的国家并不把它视为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 如日本著作权法即是如此。正如前面建筑作品保护范围中所论述的, 建筑物作为著作权的客体, 为了更好地保护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人的著作权, 把这种方式列入著作权的保护范围无疑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江建名《著作权法导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吴汉东《知识产权注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 (第三版)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2

【内容提要】因特网在数十年的时间内风行全球,成为融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全球性传播媒体,也成为著作权和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保护的全新课题。网络作品是其保护的重点对象。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的三个法律特征,提出了网络作品发展与现有著作权制度和著作权理论中冲突较为明显、极需法律规范的三个问题,并分为三个层次加以论述,提出其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网络/限制/保护/司法管辖/复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万维网的进一步普及,网络国际性、交互性的进一步加强,现有的著作权制度和著作权理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旧瓶能否装得下新酒呢?事实证明,这一冲突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对于我国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及公民个人的安宁生活都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及网络发展的现状,对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中亟待解决的司法管辖问题、复制权问题、侵权责任问题加以论述。

一、与著作权相关的网络问题

(一)网络的法律基础

因特网,英文为INTERNET,中文译名为国际互联网,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网际协议)是构筑因特网的法律基础(注:《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282页。)。这是一种网络通讯协议,它规范了网络上所有的通讯设备,尤其是一个主机与另一个主机之间往来的格式与传达方式,有了这个协议,就使全球原本独立的计算机网络连为一体,从而达到知识、信息、资源的共享。

万维网是因特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为因特网实现广域信息载取及检索奠定了基础,从而也给著作权保护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问题。下面我们将结合万维网了解一下网络的法律特征。

(二)网络的法律特征

1.无国界性和公开公用性

这也是与传统著作权制度最相冲突的两个特征。从现在最风行的INTERNET就可以看出,国际互联网,也就是全球的计算机联网,从而达到知识的公开公用,实现资源共享。然而知识经济的必然性,却带来了著作权保护上的全新的问题,如著作权的特点之一是专有性,即他人未经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许可,不得使用和享受该项著作权,而网络上应受著作权保护的信息则多是公开、公知、公用的,很难被权利人控制。网络作品一旦在“公告版”上网就意味着可能被使用,其著作权的“占有”权能几乎为零,所有这些都极大地削弱了网络著作权的专有性。著作权的特点之二是地域性,而网络上知识传输的特点则是“无国界性”,因此我们将无法判断一件网络作品的著作权应当依从哪国法律,应在哪个国家地域内有效,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地域性实际上已不复存在。由此而带来的问题,在一定条件下,网络作品的发表为全世界,而非一个国家,无法确定其发表国。因而我国《著作权法》中“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发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的规定,对网络作品而言形同虚设。因此,如何确定网络作品著作权的司法管辖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2.无限复制性

万维网是一种采用图形界面,结合了因特网上多种既存的信息传输协议的新兴网络技术。(注:《计算机应用基础(修订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8月第1版,第283页。)万维网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因特网上的各类网页(浏览器是安装在用户个人计算机上的计算机程序,它的功能是在用户计算机和服务器之间建立通讯联系,使用户得以观看、检索、操纵远程服务器上的信息)。浏览器能支持文字、录音、形象等许多信息的检索和屏幕显示。因此用户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看到图文并茂、绚丽多彩的万维网网页。用户可以随时将所需信息下载到自己的服务器上,这就使瞬间复制成为可能,传统的著作权权利内容特别是复制权将面临着新的界定和解释。

3.交互性

万维网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高峰,主要是其超文本链接技术。它让用户不仅可以远程访问储存在服务器中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交互式地访问存储的多种信息,即可以让用户“跳跃”访问存储在不同服务器中的信息,网人形象地用“冲浪”来形容在多种信息之间自由切换的快乐。假如用户键入莫扎特作为主题词,关于莫扎特生平介绍很快出现在屏幕上,再假设其中肖像、魔宙、贝多芬等若干个词的颜色与众不同,用鼠标一击,就借助超文体链接跳跃到另一文本,可以看到莫扎特的肖像,听到莫扎特的歌剧“魔宙”片段,甚至可以比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音乐风格。因此“网络的优势就来源于链接网上的任何文件,不论其地位或物理位置如何”,(注: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然而超文本链接却惹恼了不少被链网页的网主,他们觉得设链者窃取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因此网上生命之“链”也成为多起侵权纠纷的焦点。

二、网络作品著作权的限制与保护

由于前述特征,网络作品成了世界上垂手可得、最容易被复制的一类作品。任何一个拥有计算机的人只要上网就可以随意复制网络“公告版”上的作品,耗时极少、费用极低,使用人得利、权利人吃亏。面对这种现象,似乎事情不能两全,要计算机网络就得丧失著作权,要著作权就得牺牲计算机网络,这就加深了网络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的矛盾,也使法学家们大伤脑筋。

(一)网络作品的合理使用

为缓解网络作品的公开公用性与传统作品的专有性之间的矛盾,在1996年12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持缔结的两个新的版权条约中,又增列了一大批受保护的客体。在实际的法律适用中,也就是适度扩大对网络著作的限制,增加其合理使用的内容。比如:仅仅以内存方式在网上复制他人网络作品的暂时复制行为一般多出于个人学习、研究、欣赏的需要,依照现行著作权法的规定这原本就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对网络作品特别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情况:个人浏览时的硬盘或ROM中的复制;用脱线浏览器下载作品;下载后为阅读作品而进行的打印行为;网站定期制作备份的行为;远距离图书馆网络服务;服务器间传输所产生的复制;网络咖啡厅浏览器等等。这样处理既强化了著作权的专有性又符合网络作品使用的特点,扩大了网上客使用作品的自由度,满足了计算机网络文化的需要。

(二)关于网络上的法律许可问题

我国《著作权法》第32条规定,作品(在报刊、杂志)刊登后除著作权人声明不得转载、摘编外,其它报刊可以转载或者作为文摘、资料刊登,但应当按照规定向著作权人支付稿酬。《著作权法》该条的规定是否也适用于网络呢?

从理论上看,目前,网站上的作品被相互转载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了使网络上这种无序的违法使用作品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考虑到网主转载他人作品前确实也难以找到著作权人取得许可并且支付报酬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网络信息的传播,平衡民事主体间的权益等,在有关法律作出明确规定之前,将《著作权法》第32条关于报刊转载的规定扩大解释于网络也不失为目前情况下一种可行的应急措施。这样至少可以使著作权人的获得报酬权得以保障。

但是,从实践来说,《著作权法》实施以来,对第32条的执行并不理想,

目前,报刊的文摘版很多,绝大多数有文摘版的报刊转载时都不支付稿酬,著作权人因此而提起诉讼的很少。这一方面是因为稿酬本身数额不大,诉讼标的小,另一方面是因为诉讼成本比较高,很有可能是赢了官司输了钱。因此,很多人放弃了这一权利,如果再把法律许可扩大到网络上,也许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危害,况且报刊转载本身就与伯尔尼公约、TRIPS等规定相悖,不能再将其扩大到网络环境。因此简单地将报刊转载的法律许可扩大到网络环境是有失妥当的。从这方面来讲,在网络上转载、摘编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是应当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并支付报酬的。

我们认为,应当同国家版权主管部门建立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由该组织对作品的使用发放许可,并就使用报酬等事项进行统一管理。在与著作权人联系有困难的情况下,转载、摘编人可以通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系。这样可以解决网主无法与著作权人取得联系的实际困难,使得上述规定具有了可操作性。

三、对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问题

由于INTERNET使跨国纠纷具有了新的性质,传统的确定管辖权的规则受到动摇,如何在现有的法律秩序中更新、修正既有规则,以适应网络空间的特征,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给传统司法管辖带来的新问题

1.网络空间从根本上否定了国家司法管辖

每个INTERNET使用者只服从他的INTERNET服务商(INTERNETPSERVICEPROVIDER,ISP)的规则,ISP之间以协议的方式来协调和统一各自的规则,网络成员之间的冲突由ISP以仲裁的身份来解决,裁决也由ISP来执行。因此新主权理论认为(注: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在网络空间中正在形成一个新的全球性的市民社会,这一社会有自己的组织形式、价值标准和规则,完全脱离于政府而有自治的权力”。因此他们认为国家权力的介入将会成为网络自由发展的障碍。

2.网络空间的全球性使司法管辖区域的界限变得模糊

网络空间本身则无边界可言,它是一个全球性的系统,无法将它像物理空间那样分割成不同领域。就网络空间中的活动者而言,它根本无视网络地理边界的存在,一旦上网,它对自己所“进入”和“访问”的网址是明确的,但对该网址和路径所对应的司法管辖区域则难以查明和预见。某一次具体的网上活动可能是多方的,活动者处于不同国家和管辖区域之内,这种随机性和全球性使几乎任何一次网上活动都可能是跨国的,从而引发了司法管辖权的冲突。

3.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传统的管辖基础陷入困境

当事人的住所、国籍、财产、行为、意志等因素之所以能成为管辖的基础,是因为它们在物理空间中的相对稳定性。然而,一旦将这些因素适用到网络空间,它们将毫无意义,你无法在网络空间中找到住所、有形财产,也难以确定活动者的国籍或一次远程登陆发生的确定地点,你只能知道某一对象的存在和活动内容,根本无法确认登陆者的身份。因此,由于网络空间的不确定性使网络活动本身几乎体现不出任何与网络活动者有稳定联系的传统因素,即使能通过其它途径予以查明,使之适用于当事人的网络活动也往往丧失合理性。

(二)新的管辖基础――ISP的选择

由于网络全球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考虑最密切联系原则,它提供了一种兼顾灵活性和确定性的利益分析方法,用于确定网络上的法律关系将颇为实用。而在INTERNET案件中,最容易确定的就是当事人属于哪一个ISP用户,而该ISP选择的法律已在其与用户的协议中写明,而且用户在该ISP服务所及的网上社区内是一直以该法律作为自己的“本座法”的。所以,针对具体的INTERNET案件,与当事人具有最重要关系或最密切联系的乃是双方的ISP。通过ISP进而可以指向ISP的住所地以及它所选择适用的法律,如果各个ISP之间以明文方式互相表明自己的住所和适用的法律,用户就能辨别自己在传递信息过程中,进入了哪种法律区域,应遵循什么社区标准。因此,由于ISP所扮演的角色也正是网络的服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起着网络枢纽的作用,将其作为司法管辖的基础,是具有现实基础的,并非毫无道理。

(三)我国的法律规定

在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也都认为网络具有充分开放的特点。网络虚拟世界中并无国界,其覆盖面也非常之广,如有侵权行为,人们几乎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浏览到侵权品,但是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计算机终端、服务器等设备相对固定。因而结合网络的特点,实施被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等设备所在地(即ISP所在地)可以认定为侵权行为地(注:《如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计算机网络著作权座谈会》,见《人民法院报》2000年2月10日。)。这一点与上述将ISP作为管辖基础也是极为相近的。

四、网络上的复制权

复制权是著作权的核心,也是著作权人的基本权利,然而在网络环境下过于泛滥的复制却对现有的复制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例如,在因特网上,以扫描的方式使印刷出版的作品数字化,在计算机内存和其他电子装置中存贮数字化的材料,等等。更为棘手的是在电子系统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也能产生附带的或瞬间复制件。因此,目前受保护的作品一旦转化为电子形式并进入数字化的网络空间就难逃被复制的厄运,而且由于作品的网络复制既简便,成本又低,并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被用户访问和下载,具有传统复制权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传统的复制权必须被重新界定和解释,才能适应新的网络技术的发展。目前,针对因特网上复制的广泛性,欧盟、美国以及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争议的焦点主要是以下两方面:

(一)暂时复制问题。这主要是欧盟、美国等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为解决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的版权问题,1996年通过的世界知识产权的两个新条约――版权条约和表演与唱片条约――对伯尔尼公约进行了修改,暂时复制问题是这两个条约形成过程中的热点问题。

在网络中,最常见的暂时复制是在因特网的正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所难以避免的。最突出的就是用户计算机浏览因特网上的信息所产生的暂时性复制,以及网络中介服务提供者的计算机系统在用户信息传输过程中的自动复制。由此,只要计算机不关机,存储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复制件就能在并非转瞬即逝的较长时间内被观看、复制或进一步传播。可见,是否将暂时复制列为网络著作权保护的对象,对网络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对此,法学家们意见不一。赞同者认为,如果不控制暂时复制问题,将使版权人的利益毫无保障。试想,如果公众几乎都通过计算机在网络上“阅读”某部作品而不进行永久复制,对版权人利益的保护将等于零;反对者则提出,如果公众失去网上浏览的自由,就会妨碍信息的自由流通,如果网络中介服务由于无法察觉的系统自动复制而承担责任,就会损害在因特网上的投资,所有新兴的网上图书馆、远程教学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损害公众利益,破坏版权保护原有的平衡;再者如果受保护客体在因特网上每一次的传输以及随后的下载和屏幕显示都构成复制,那么无论网上浏览、发电子邮件、观看数字化文件等都必须获得版权人的授权。其结果必然使这种使用权与版权保护的.一

贯原则相冲突,因为版权保护并不限制消费性行为或信息的接收,例如读书和看电视都不受版权法的限制。

由此看来,二者都很有道理。在理论上,似乎利益不能两全,这也是使暂时复制成为一个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的原因。但从现实中看,由于网络传输的国际性和复制的全球性,一旦发生诉讼,当事人也往往会被跨国官司和诉讼数额之大所累,通常是赢了官司输了钱,由此而产生的纷争寥寥无几,长期以来,这个极其敏感的理论问题也并未给现有的技术发展造成任何障碍。并且法律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容纳下技术的飞速发展,因此将这个问题暂时搁置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思路的逐渐开阔,必将会有一个两全其美之策解决这个难题。

在我国,现有的版权保护体系中显然没有暂时复制的位置。根据《著作权法》第52条的解释,“复制”是指以印刷、复印、临摹、扩印、录音、录像、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为,其中列举的几种复制形式都属长久复制,对比1991年《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3条第5款,“复制”指把软件转载到有形物体上的行为,计算机软件属于数字化作品,会涉及暂时复制,是被限于在“有形物体上”的复制,可见我国《著作权法》第52条不包括“暂时复制”。

(二)作品数字化问题。关于作品数字化问题,曾在我国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人认为,作品数字化后会产生新的作品;有的则认为作品数字化是对原作品的复制,我们同意后一种观点。

原作品被直接数字化后,改变的只是作品的存在形式,数字化过程本身并不具有独创性,不产生新的作品,因此,该数字化作品的著作权仍由原作品的著作权人享有。

我们认为,作品数字化应属于复制的范畴。比如说,将贝多芬的音乐数字化,录制在CD―ROM上,音乐本身并没有改变,贝多芬还是贝多芬。在网络上,不论是扫描而成的轻而易举的数字化,还是多人协作精细复杂的数字化(例如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数字化就需要去考虑保护作品的用光、色彩等复杂因素),改变的都只是作品存在的载体,可见数字化之后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存而没有改变,只是原作品准确无误的复制。数字化的一大优点恰恰是避免原件的失真,这一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已经有了明确答案。例如美国1995年的白皮书提出,扫描印刷作品而成的数字化文件是该作品的复制件,照片、电影及录音制品的数字化都构成复制;欧盟在1995年的绿皮书中也指出,作品或其他受保护客体的数字化在复制权的范围之内。(注:薛虹:《因特网上的版权及有关权保护》,见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文丛》,1999年1月第1版。)基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我国也应将“数字化”补充进《著作权法》第52条列举的复制行为中去,以适应国际化的要求。

五、网络上的侵权责任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著作权各主体之间利益冲突加剧,纷争四起,从蓬勃发展的电子邮件、下载、浏览到最时髦的“漂流”,网络侵权已及技术发展的每个尖端领域。虽然我国由于网络建设的相对滞后性及网上中文信息的局限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任何一起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上的著作权侵权纠纷,但国际上纷繁复杂的网络侵权已给我们以警示,对网络侵权的研究已势在必行。但由于网络技术的高科技性,笔者知识水平有限,只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以供参考。

在此,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网络侵权的归责原则。

(一)归责原则

正如著作权具有地域性的特点一样,版权归责也有地域的限制,因此研究我国的著作权归责原则也应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进行。虽然我国《著作权法》对此并未做明文规定,但在民法通则中却做了原则性规定,《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即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民法通则》第118条规定了侵害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民事责任,这说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包括在民事责任的范围之内,应当适用第106条的一般规定,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这种推理似乎很合乎逻辑,但正如一句名言所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归责原则在新兴的网络环境下是否适用还是一件值得商榷的事。

以1998年张承志诉世纪互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著作权纠纷一案为例,(注: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0年1月。)被告未经原告张承志许可,在其网站上传播使用了原告的作品,侵犯了原告对《北方的河》、《黑骏马》享有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在此案审理中,被告声称“国际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其对网友传输来的数据信息难以控制,网上的大量信息如要一一取得许可,在现实中也难以做到。其公司在传播网友电子邮件发过来的数字化作品时,还在‘小说一族’栏目的主页上附有‘本站点内容皆从网上所得,如有不妥之处,望来信告之’的提示”,以此辩称自己无过错,不应承担侵权责任。与此同时,原告也无法证明被告有过错。

显而易见,如果此案以过错原则归责,权利人就会得不到起码的法律救济,著作权保护也成为一句空话。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未明确网络上作品使用问题,但并不意味着对在网络上使用他人作品的行为不进行规范。依法调整网络上的著作权关系,对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若著作权人对作品在网络上的使用无权控制,那么其所享有的著作权在网络环境下将形同虚设。

审理本案的法院显然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判决中指出,世纪公司作为网络内容提供服务商,对其在网站上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内容是否侵犯他人著作权应负有注意义务。而只要出版了抄袭作品就是对其必要的注意义务的疏忽或解怠,也就是有过错,从而必须承担侵权责任。由此可见,拐了一个大弯,最终才适用过错原则,似乎达到了与现有法律规定的一致,然而这种适用似乎很勉强。本案如适用严格责任原则,则会简便易行得多,即只要法律规定出版社对其出版的任何作品权利状况负有绝对的查询义务,无论侵权人的意图或主观心理状态如何,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样世纪公司就必须承担侵权责任,而无须再推定其是否有过错。

因此,我们建议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明确规定版权侵权适用的严格责任,这不仅是国内版权保护的迫切要求,而且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有直接影响。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45条第2款对侵犯知识产权的严格责任持相当明确的态度,我国既然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必须与该协议的内容相衔接,仅靠司法机关在处理案件时对过错进行变通解释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

(二)超文本链接是否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

随着万维网的蓬勃发展,超文本链接已成为网络界最平常不过的事,其所享有的优势也使广大网络用户充分享受到上网冲浪的乐趣,很多人畅游其中,乐此不疲。然而正如前文所述,超文体链接也惹恼了被链接网页的网主,认为设链者侵犯了他们的复制权,由此侵权超文体链接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

然而,链接是否真的侵犯了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从技术的角度看,设置超文本链接并不需要被链接者的帮助和配合,设链者完全可以在被链接者浑然不知的情况下设置链接,事实上目

前万维网上的大多数链接都未经被链接者授权或许可,只是设链者一厢情愿。如果链接未经允许,又形成了链接对象的复制件,那么设链者承担著作权侵权责任理所当然。但是,问题就出在了“复制件”上,恰恰在链接过程中没有链接对象的复制形成,在这时,网络技术和著作权保护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的玩笑。

从链接的技术过程中,我们可以很简单地明白这一问题。它的过程是这样的:当用户的浏览器在链接的引导下访问链接对象时,链接对象被载入用户的计算机内存,从而形成了链接对象的复制件。在服务器上只有由一行行包含了链接对象指令组成的文档,肉眼读这些指令毫无意义,但用户的游览器一读这些指令,就能把链接对象找出来,显现在用户计算机屏幕上。

网络空间虚虚实实,明明看起来是从设链文件“拉扯”出被链文件,设链者却根本没有“复制”被链对象,而只是为用户的浏览器提供了被链对象的网上地址,因此设链者当然没有侵犯著作权人的复制权,也不需要承担任何侵权责任。这种解释似乎难以令人接受,但却是网络技术的现实,我们也不能在链接中捏造出一个复制件来。由此可见,网络空间的许多现象都不是我们的常识所能解释和容纳的。

(三)网络服务商(ISP)的侵权责任

由于越来越多的著作权侵权行为在因特网上发生,也由于难以找到单个的传播侵权信息的用户,而服务商们处于管理网络系统的地位,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众夫所指的对象。

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ISP是否要为网络中广泛存在的复制行为负责任呢?

ISP是因特网上信息传播的中介,用户上网浏览,都要经过ISP的服务器。而数字化信息一旦进入ISP的计算机系统,都会在系统的内存中被自动复制,就连最简单的电子邮件的传输也会在该系统中形成一个甚至多个暂时性的复制件。

在这个复制过程中,笔者认为,ISP的行为并不构成侵权。因为,虽然作品在他们的计算机中确实被复制,但是他们的计算机和系统是在没有人主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运行的。系统的自动复制并不等于它们“引起”了复制,网络服务商的作用不过是为了建立和运行一种维持网络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系统,如果将无数这样的当事人陷入责任之中,将不利于因特网的健康发展,况且让整个因特网为侵权行为负责也并不能有效地制裁和预防侵权行为。

当然,我们在此说网络服务商对系统的自动复制不负责任,并不等于在整个网络系统中ISP没有任何责任。由于ISP的责任涉及各方利益的平衡及因特网未来的发展,为了网络在我国的健康发展,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

ISP根据提供服务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提供连线服务的ISP和提供内容服务的ISP。提供连线服务的ISP,由于只是为作品在网络上的传输提供信息通道,并未直接或间接参与使用他人作品,因此并未实施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的规定,该类服务商对于使用者通过网络传输侵犯他人版权的行为,不应承担法律责任,该侵权的法律责任,应当由使用者本人承担。

而提供内容服务的ISP由于对网络传输内容可以控制、监督,也可以增删、编辑,因此对网络上发生的侵权,有采取措施停止侵权内容传播的义务,当版权人发现其权利被侵害而告知ISP采取措施停止侵权,ISP不采取措施的,应视为不作为侵权。另外,ISP也有提供侵权人通讯资料等有关证据的义务。在明知用户通过网络传输侵犯他人的著作权,或者在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侵权警告后,网络服务商在技术可能、经济允许的范围内,拒绝提供侵权人的通讯资料,拒绝删除侵权内容的,也应视为不作为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当然,ISP承担不作为侵权责任也并非没有限制的,否则ISP在系统管理中将处于被动地位,不免会影响他们在促进网络技术发展中的积极性。这就是要求著作权人负有举证责任,即著作权人必须提交证据证明其权利人身份及权利被侵害的事实,如无正当理由不出示上述资料的,则不能追究网络服务商的法律责任。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3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 艺术作品 著作权 法律保护 制度

1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和定义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丰富。因此,研究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从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总体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尚未对民间文学艺术做出一个科学统一的定义,在其评价标准和内容的制定上仍然存在较大争议,当前较为流行且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代表性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定义为“无明确作者且未曾公开发表和出版过的特殊的作品”;二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定义为“由某一社会群体集体创作的,广泛流传于民间的文学艺术形式的总和”,这一观点认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名族性色彩;三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定义为“由长期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国民或某一社会群体所创作出来的,代代相传的一切文学、艺术以及科学作品的总和”综合上述三种定义,我们可以得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主要特征即创作主体的不明确性,即“民间”这一特征,这是与正统流行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区别的最明显特征。但以上三种定义均没有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研究对象,即其外延作出科学统一的定义。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外延进行划定时,一定要注意其精确性和严谨性,不可过大或过小。

本文在充分考虑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外延的基础上,对其作出了科学统一的划分,一般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包括三种常见的存在方式,即以音乐、绘画、舞蹈以及说唱等为代表的小品,以神话、传说、故事、传奇等文字记载为主的作品,以立体艺术以及装饰艺术为主要代表的物质精神相融合的作品。

另外,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定义时,还要注意其定义的严谨性和易操作性,避免出现法律保护上的含混不清和矛盾冲突。与此同时,在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定义时,还要注意其定义内容和法律保护内容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以有效地提高法律保护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明确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基本内涵和定义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民间文艺作品是否一定要以未出版为要件。笔者以为,既然是民间的,就应推定为未出版的,因为出版这一行为或多或少都有官方的介入,而一旦有了官方行为的介入,就不能从严格意义上说是“民间”的了。到此,因为下文讨论的需要,笔者想暂时给民间文艺下这样一个定义:民间文艺是没有明确作者但可以推定出创作群体的,在民间世代流传而构成某一地域文化遗产的未经出版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2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一般作品的区别与联系

为了进一步明确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定义,我们就必须明确其定义标准,将其与“一般作品”区分开来,以提高其法律保护的针对性和效率。总体来看,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与一般作品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一是著作权的主体不同。一般作品的著作权通常由明确的创作者或者依法享有其著作权的法人或组织享有。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主体则是不确定的,由于其创作主体的模糊性,就造成了其主体身份不明确。二是作品权利归属存在差异。一般作品的著作权主要归属于其著作权人,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归属于一国或某一特定团体机构。三是作品客体存在差异。一般作品只有无形表达这一方式,即其作品内容和载体是彼此分离的,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既包括有形表达方式又包括无形表达方式。四是作品保护期限长短不同。一般作品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生前以及其死后50年,50年后即过期,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则是永久的,不存在过期问题。

3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及问题所在

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保护方法和思路,有效地解决了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作品著作权的归属和享有问题、作品保护周期问题、作品独创性和发展传承问题等。

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缺陷,以便有针对性地解决,并逐步建立和完善相关保护制度,加强保护力度,改善当前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现状。在我国,对民间文艺作品保护的规定仅是现行《著作权法》第八条以及相应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目前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仅限于民间文艺作品的保护,而文艺作品的纠纷仅仅主要依据《著作权法》中有关美术作品的条例来解决。有些国家已经有本国的民间文艺作品保护条例,国内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条例”仍未出台。由此得知,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虽已步入法制轨道,但相关法律制度建设仍处于初始化阶段,各方面建设仍有待完善,法律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效果不理想。由于缺乏健全的法律体制和大众的普遍维权意识,民间艺术市场上假冒抄袭现象时有发生,一方面使民间艺术产品丧失了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民间艺术工作者的文化创新热情与能力。以至于民间艺术的市场化之路举步维艰。因此,如果我们在抢救中国民间文化的同时没有注意到民间文化在法律上的保护工作,要到国外去看中国的民间文化仍旧是有可能的。”

在明确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我国相关政府和部门就要对症下药,在明确权力和义务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以保证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保护质量。

4 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制度的基本构想及其合理性探究

目前,我国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这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传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总体来看,造成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不到位、管理效率低下、民间文艺作品发展传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保护制度的缺失。就当前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制度的构建而言,要想进一步提升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质量,提升管理效率就必须积极处理好民间文艺作品保护中的种种关系,明确著作权保护主体为作者还是其权利的实际归属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受其自身特点的制约,并无明确的创作者,因此必须明确其权利的合法享有者。

笔者在充分搜集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版权保护中心和音乐著作权协会的立足点和服务对象范围,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了二者的特点,对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制度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依托我国现有的相关组织构架,以官方版权组织机构为核心,逐步建立起一套决策和执行相分离的保护机制,以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二是将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和商业运作机制相结合,实现民间文艺作品保护和市场运作的完美融合,以改变当前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三是加强监管力度,以保证法律保护和权力行使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在此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要及时给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合法组织支付一定的工作报酬。另外,政府部门还要进一步优化保护结构,实现作品保护和商业运作的有机结合,合理调整分配比例,以激发著作享有者和传承者的保护热情和积极性,通过绩效奖励的方式进一步优化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华劼.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需要特殊的版权保护机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2]杨晓静.民族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制度权利架构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23).

[3]戴国勇.对我国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几点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03).

[4]冯希艳.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5]宋振华.民间文学艺术的著作权保护探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06).

[6]江忠英.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问题研究——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方式研究[J].电影评介,2007(15).

浅谈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4

建筑作品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在建筑工程中形成的具备审美意义的工程产品, 这类作品通常是通过实体建筑与立体空间、自然环境等的融合统一, 从而使其拥有不仅可以满足人们使用价值, 还能够达到艺术欣赏美感的建筑工程作品。

二、建筑作品著作权的构成

(一) 形式要件

有作者思想或感情的表达, 并且作品能够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是构成建筑作品的形式要件。达到《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建筑作品作为著作权法所保护的对象, 其作品是能够被人仿造或是抄袭作者的智力成果, 而作者在脑中还未表达出来的构思是不能够被复制的, 也就得不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二) 实质要件

独创性的衡量是判断建筑作品是否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的实质要件。笔者认为, 独创性包含两个含义, 一是作者独立完成作品, 二是作品有最低标准的创作成分。只有具有独创性的作品才能被著作权法所保护。因此, 对建筑作品的独创性判断应该适用“独立完成+最低标准的创作”的标准。

三、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现状中的不足

(一) 建筑作品的界定国内外不一致

现行著作权法规定, 从法律条文字眼上看, 我国对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只限于对建筑物本身而言, 也就是说在《著作权法》保护中并未规定对建筑过程中的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等智力成果的保护。而我国加入的《伯尔尼公约》中有明确规定, 文学艺术作品中既包括建筑物本身, 而且还包括与建筑工程有关的设计图、草图等建筑模型。因此, 我国既然已经成为了《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 更加应该在建筑作品保护问题上与国际条约接轨, 在《著作权法》修改中, 明确把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列入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范畴内。

(二) 建筑作品的客体保护范畴模糊

在我国建筑行业当中, 建筑作品一般都不包含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我国《著作权去》有关于产品设计图以及产品模型的相关规定当中, 我国的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可以据此受到我国的《著作权法》的相关保护, 从字面上来看, 这两者之间是互补的, 但同时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某些问题。如果单纯的将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与实际的建筑作品进行区分, 并将其划分到产品设计和模型产品中进行保护, 这样不能有效体现建筑作品的独特性质。对于建筑作品, 应该将其与相应的设计图和模型产品进行统一保护, 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司法实践中实际案件的审理过程提供有效的法理指导。

四、完善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建议

(一) 完善建筑作品合理使用制度的法律规定

在我国《著作权法》中有相关条例明确规定一切文学艺术作品合理使用所采用的列举式规范方法, 在此基础上, 笔者建议对于涉及到建筑作品的条例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首先就是对该条例进行目的上的限定, 也就是在评判建筑作品是否合理使用的基础上, 增加非盈利性的总括性或列举性目的限定, 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因为概念界定有争议而造成的违规行为;其次, 就是将使用方式扩大化, 在合理目的的前提下不仅仅限于临摹、摄影、绘画以及录像这四种平面化的方式;最后, 对建筑作品进行临摹、摄影、绘画以及录像后所产生的图片或其他载体, 制作者把这些载体再使用时候, 如果是用于商业目的而使用, 应该要得到著作权人的同意, 并且, 应当把这种使用方式排除在合理使用的范畴内。

(二) 完善建筑作品著作权登记制度

作品著作权登记制度对于作者所创作的建筑作品的合法权利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作品登记证书在一旦发生侵权行为时, 能起到证据的作用, 因此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提倡建筑作品著作权人积极开展作品著作权登记, 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 笔者同时认为, 在对建筑作品登记过程中, 必须要完善审查流程, 著作权人应提供建筑作品的彩色照片或者视频资料, 登记审查人员应该根据整改感官判断其是否具有独创性和审美意义, 并认真审查是否存在侵犯在先权利的基础上, 决定是否予以登记。此外还应完善建筑作品登记资料数据库, 以便对是否侵犯在先权利开展有效的判断。

五、总结

本文从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现状着手, 详细分析了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显示状况和其中的不足之处, 通过思考, 对于存在的保护方面的不足提出自己的想法, 以便为更有效的完善我国建筑作品著作权法律保护的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朱理.建筑作品著作权的侵权判定[J].法律适用, 2010 (7) .

[2]王迁.论著作权法保护工业设计图的界限[J].知识产权, 2013 (1) .

建筑作品著作权的界定思考论文 篇5

建筑图纸及建筑效果图著作权侵权分析

即使某一建筑物不侵犯“另一建筑物”的“建筑作品”著作权,但并不能因此完全排除“该建筑”侵权,因为还涉及是否侵犯建筑图及效果图的著作的问题。“建筑图纸不是“建筑作品”只是表明其不能以“建筑作品”作为起诉的依据,但建筑图纸本身仍然可以作为起诉的依据,因为在我国法律中,建筑图纸是与建筑作品并列受保护对象。根据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4条第12款规定:“图形作品,是指为施工、生产绘制的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以及反映地理现象的作品。”据此规定,建筑图纸可以成为独立的一种作品(保护对象)。就本而言,建筑图纸包括设计图,效果展示图以及各种示意图。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建筑图纸都可以成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被称为“作品”的建筑图,只有那些具有独创性的和独特的艺术美感的建筑图才能成为法律所保护的建筑图。要成为受保护的`建筑图的基本的要求是:第一,是自己做出来的,而不是抄袭别人的;第二,确实有艺术性的美感;第三,必须是独特的,没有相同或者类似的存在。关于独创性,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陈锦川庭长的理解:独创性是指为作者独立创作,非窃取他人的,且要包含作者的判断。他将该理解进一步运用到“北京保时捷中心”与“泰赫雅特中心”案中,认为,双方当事人对于涉案保时捷建筑系独立完成并无争议,争议的是该建筑是否包含创作者对于该建筑的美学构思或判断。司空见惯的纯粹以实用为目的而建造的“火柴盒式”楼房、根据常规设计建造的楼房、建筑工地中为建筑工人临时搭建的工棚等,因外观简单、形状普通而缺乏独创性不构成建筑作品。本案中,法院综合分析了北京保时捷中心的特征,认定该建筑具有独特的外观和造型,富有美感,具有独创性,属于建筑作品。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6

关键词:杂技;表达实质;权益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杂技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之一,中国杂技大约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萌芽。从秦朝角抵戏、汉朝百戏、唐朝杂戏到元朝把戏,解放后至今,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著作权法把杂技增加为受保护的作品,有利于杂技艺术的发展。但因杂技艺术本身的独特性,著作权法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大的难度,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与实际的分析与探索,以更好的让立法得以贯彻和实行。

一、我国杂技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范畴

1.案例分析——“俏花旦”诉“天女散花”案

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于2007年两次给浙江曲艺杂技总团发出律师函,指出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的《天女散花——空竹》节目侵犯了该团的《俏花旦——集体空竹》节目的著作权,希望洽谈解决,并且提出了赔偿的请求和数额。浙江曲艺杂技总团称《天女散花》节目系其自行创作、编排、演出的,没有任何侵犯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俏花旦》著作权之处。该案件是中国首例杂技作品著作权纠纷案。此案例的争论焦点在于对杂技作品的保护对象,即杂技作品的表达的问题,主要是作品中的艺术部分,而不是表演中的技巧成分。因此本案中是已经构成了侵权,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此案例也由此引出本文的内容,分析著作权所保护的杂技作品的对象及著作权的表达实质问题。

2.我国杂技作品的表达成分

著作权的保护对象是智力成果和具有独创性的思想表达,这是其立法宗旨。有笔者指出,从广义上来说,杂技作品属于文化产品范畴。杂技作品申请版权登记的行为,与近年来我国文化领域法律意识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杂技作品的著作权真正应该保护的是其中的艺术成分,杂技艺术一方面是对过去的传承,另一方面是对现在已有形式的创新,是表达上的不是思想上的创新,技巧是为人们所不断练习和传承的,可以共有的内容,正是人们通过对技巧的不断挖掘,才能创造出更精彩的作品。

笔者认为,表演者及其表演在杂技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著作权意义上的表演,并不是简单的动作和技巧的堆砌,传播作品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表演背后带来了巨大的价值和利益。出色的表演,会使作品传播越来越迅速,容易面临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对表演的保护也应紧随其后。

二、我国杂技作品著作权保护的问题

沈阳杂技团对《天幻》、《双人皮条》、《力量》进行版权登记,在全国杂技类作品中属首次,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由于杂技和其他艺术作品相比有很多特殊性,人们对杂技的著作权保护的认识与了解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杂技作品的著作权人的界定不清

著作权人本身享有人身权和财产权,张爱丽在其文中指出,具体到杂技作品,著作权主要是“全部人身权以及财产权中的复制权、发行权、表演权、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此外,有时可能会涉及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和汇编权”。谈及杂技艺术,必会想到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两者相辅相成,有的时候创作者和表演者是同一人,没有表演者,杂技的艺术价值也就不能体现出来,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作品。

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著作权属于作者,作者也就是创作了作品的人,杂技作品的著作权人应该是创作者。表演者只是将设计出来的整套杂技动作通过自己的肢体等像外界展现出来,而杂技作品背后的设计构思、设计理念等都是属于创作者的。在一定的保护期限内,杂技作品的著作权人应是其创作者,超过期限后,人们可以对其脚本进行修改优化和再创造,从而又产生新的著作权。

2.杂技人员权益受到侵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杂技也由原本的传统形式有了更新的发展与进步。网络视频为杂技视频作品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杂技创作者和表演者们的市场意识薄弱,在新媒体大量获益的情况下,缺乏维权意识。比如光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买光碟在家中欣赏作品,而且这样可以留作纪念,但这样的复制发行的行为也是侵犯了杂技作品的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权利。

三、我国杂技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合理性探究

学者曾指出:“杂技维权的难度主要在于界定一个杂技节目是否侵权的因素不确定。一个杂技节目包含多个元素,模仿了其中几个因素、模仿到什么程度算是侵权,这个量化标准不好把握。”结合现有的法律制度,针对杂技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进行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探究。

1.平衡著作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统一的,人们在充分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也应当向社会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将杂技作品与商业机制结合起来,充分运用现有的市场机制,著作权人的权益得到保护的前提下,社会公众还能欣赏到完美的作品。处理好著作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两者的利益能在的相同的环境下共存,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发展需要,著作权的保护也能更好的实施和实现。

2.新媒体环境下加强监管力度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保护杂技作品在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上的传播权也是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新媒体环境给各类视频作品提供了广阔的商业化空间,要想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的版权保护,权利人必须积极进行维权。国内网络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对整个互联网的海量视频进行检索、扫描,从中搜查有无盗播作品,当发现有盗版侵权视频时,可以申报网络管理者,对此视频等进行查处并处罚,必须具有一定的惩罚力度,这样才有一定的威慑力,才能减少这样的行为,著作权人的權益才能得到保护。

四、结语

国内现有的对杂技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的研究力度还不够,列入著作权法的保护之后更值得业界学者进行深入研究,真正理解杂技作品受著作权保护的范畴乃其表达的艺术成分,理清其著作权人和表演者之间的区别,权衡各人员与公众之间的利益。通过加强立法,以此为杂技事业的发展寻求更为广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国杂技艺术的发生、演进、类分与美化.艺术百家.2011年第2期

[2]张靖岩,汤玲.杂技作品成知识产权新宠.中国知识产权报.2003年07月10日

[3]齐春生.加强杂技艺术著作权保护 促进杂技事业发展繁荣.中国艺术报.2010年01月29日

作者简介:

数字图书馆共享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7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化资源,著作权保护

在当今的数字化环境下, 之所以要注意强调著作权问题, 是因为目前所建立的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已经不能满足现今著作权保护的需要了, 所以在现有的著作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之外, 要通过其他的办法来进行数字化图书馆的共享作品的保护。下面对著作权所存在的有关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阐述。

1 用户使用时涉及的问题

1.1 信息查询方面

对于当前的数字化图书馆而言, 一般都是通过网络联机的方式向用户来提供资源的, 且都是有偿性质的。如果说有的检索员将一份得到的文献信息提供给了其他有相同需要的用户的话, 他就侵犯了所谓的数据库的专有权, 是一种违法行为, 另外, 检索员要在经过作者同意的情况下, 才能够对未发表的文献进行下载, 否则也是违反国家的法律的。

1.2 数字化图书馆的最大优势就是, 可以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来实

现跨地域的向读者提供资源和信息, 使读者可以自选地域的进行资源的利用, 这也是数字化的主要提供方式。我国的著作权法对此也有明确的规定。信息网络的传播权利是著作人的专有权利, 著作人可以将其转让或者出卖, 并且获得一定的报酬, 这在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法里是有明确规定的。所以, 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下的几点:第一, 在没有经过作者许可的情况下, 将别人的作品进行传播, 是一种侵权行为, 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第二, 在未经过许可的情况下, 将由合法手段购买的电子出版物在网上进行传播, 也属于侵权行为;第三, 未经过作者的许可, 将别人的作品下载作为藏品, 也是属于违法的。

然而, 在保护作者的著作权的同时, 也要保证资源的正常传播, 使其可以为社会服务。所以, 我国的著作权法也有规定, 在有些情况之下, 是可以不经作者同意将其作品进行使用的, 而且不用支付报酬, 但是在使用时, 一定要注意标注明白作者的姓名, 不得侵害著作人所享有的合法权利。

2 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著作权问题

2.1 关于网络资源数字化的著作权

图书馆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及资源, 然后数字化图书馆再将这些资源进行整理, 这样在丰富图书馆馆藏的同时, 也给读者提供了图书馆以外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通过使用专业的导航库, 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组合, 然后提供给读者。主要是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对网页资料直接引用, 只要是在一定的内容范围内使用, 都是合法的, 但是超出了法律所规定的范围, 无论是以什么为目的的, 都是属于违法的;另外一种方式是超文本链接, 现在的数字化图书馆大多都是使用的这种方式, 在使用网页名字或者是网页的组织者进行链接时, 一般不会侵权, 但是如果使用图片等作为链接的标记的话, 就会造成侵权。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 还可以通过建立特色的虚拟馆藏的途径。由于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资源, 信息量比较大, 用户使用比较困难, 图书馆要进行组织和整理。

2.2 图书馆内资源的著作权

数字化图书馆的出现, 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它可以节约大量的空间, 减少很多的工作量, 另外, 还给读者提供更多的资源。资源的数字化就是将文字化的信息资源, 在计算机上, 通过二进制的编码技术进行转换。但是, 这种转换必须在原作者同意的情况之下才可以进行的, 否则就违反了国家著作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另外, 国家的著作权保护法也有规定, 对于作品的保护都有一定的保护期限, 超出这个保护期限的作品就被视为公有领域的作品, 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 公民可以自由使用, 不会违反法律法规, 造成侵权行为。图书馆对于这些资源也可以自由的转换成图书馆的的资源来丰富馆藏, 但要注意, 在进行转换时, 对于这些资源, 要将作者的姓名标注明白, 否则也会造成侵权行为, 是违法的。

3 有关的对策与措施

由于现在资源在向数字化发展, 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 就要有一定的对策和处理方法, 在笔者看来,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的措施, 来加强对著作权的保护:

3.1 提高保护意识

在现在社会中, 国家的法律体制虽然说已经相对比较完善, 但是人们的法律意识却仍是比较淡薄, 尤其是对于知识产权这一方面, 所以首先要加强对社会人士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的宣传以及教育, 尤其是在网络著作权方面。只有让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了解了知识产权的意义, 并且尊重著作权的时候, 知识产权的法律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数字化的图书馆中, 要加强对管理员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的教育, 避免其发生侵权的行为。另外, 图书馆也应当向广大读者进行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宣传, 提高大家在这方面的法律意识, 使他们在获取网络资源时, 要自觉地遵守法律, 不发生侵权的行为。

3.2 加强立法保护

我国在网络注册, 以及计算机安全等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法律法规来维持良好的网络渠道。但是, 对于网络知识产权以及网络著作权这一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完善, 所以说, 国家的有关部门要对在知识产权这一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建设, 只有较完善的法律程序, 较严格的法律制度, 才能真正的制约人们, 才能够真正的保护知识产权, 广大网络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权利和利益才能受到更好的保护。

3.3 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

在我国的新制定的著作权法律中, 对于著作权的管理组织的合法的地位以及它所要执行的任务都有规定, 作为著作人, 可以用过此组织来行使自己的权利。由于现在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依靠单一的著作权人要想掌控他的作品所应当享有的每一个过程并且使它所应当享有的物质权益以及精神权益是不可能的。对于网络资源的使用者来讲, 他们也不愿意去在损害别人利益的情况下去利用这些资源。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 作为网络服务商也是不能和每一位作者都签订合理的协议的。所以说,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建立一个相应的组织来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和管理。在目前的形式下, 著作人都是以信托的方式对此组织进行授权的。著作人将其所有著作中的部分著作权益以信托方式来交给此组织, 由他们来进行监视, 并对使用者收取一定报酬, 还要保证其作品不受侵害。

4 结论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数字化的形式, 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形式, 但数字化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 也要注意对它的管理。在网络知识产权的问题上面, 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来保护作者的利益和权力, 使他们在为人们提供服务的同时, 合法权利和经济利益不会受到损害。笔者希望有关单位和个人能够尽快找出合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同时, 也呼吁广大读者尊重作者的权利, 遵守法律法规, 做一个守法的网络资源使用者。

参考文献

[1]汪张林.论数字图书馆版权立法的现状与出路[J].新世纪图书馆, 2012, 2.[1]汪张林.论数字图书馆版权立法的现状与出路[J].新世纪图书馆, 2012, 2.

[2]史敏.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思考[J].中国版权, 2003 (5) .[2]史敏.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思考[J].中国版权, 2003 (5) .

[3].都东浩.谈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著作权保护问题[J].时代文学 (双月版) , 2007, 1.[3].都东浩.谈数字图书馆建设与著作权保护问题[J].时代文学 (双月版) , 2007, 1.

[4].徐华.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社会价值认知及策略——基于《关于加强图书馆著作权保护工作的通知》之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 4.[4].徐华.图书馆著作权保护的社会价值认知及策略——基于《关于加强图书馆著作权保护工作的通知》之思考[J].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1, 4.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8

关键词: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问题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和特征

民间文学艺术是由长期生活在一起的某一群体, 在集体劳动中创作产生的反应该群体特定的品质、风俗或喜好, 并经过世代相传不断创新发展的智慧成果。

民间文学艺术的概念体现出民间文学艺术四个特征:一、群体性。民间文学艺术是某一群体在其共同的社会生活或者劳动中创作产生的, 由于它的表现形式得到群体的共同认可, 而普遍流传。所以民间文学艺术体现的是群体的智慧, 反应的是群体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潮流, 即使经过长久的流传, 它始终体现的都是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群体的智慧。二、民间文学艺术的时代变异性。民间文学艺术在时代发展中, 不管经过哪个时代, 都会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喜好, 添入新的元素, 这样使民间文学艺术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变化, 不断有新的起点。正如米哈依!菲彻尔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描述“民间文学艺术是真正活生生的并且仍然处于发展之中的传统东西, 而不是过去的记忆”三、地域性。每种民间文学艺术的产生都联系着某个或某几个相邻的区域, 不同地区的民间文学艺术表达形式不同, 即使主题一样, 表达形式也不尽相同。不同地区民间文学艺术体现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审美观念。四、传承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承性一方面体现的是民间文学艺术经过上千年的流传被人知晓;另一方面体现在民间文学艺术在传播的过程中很多文化沉积了下来, 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

二、民间文学艺术著作权保护的现状

1、公约和立法层面

早在1976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民间文学艺术, 修订了著作权法, 制定了《突尼斯著作权示范法》。之后, 在1982年, 两组织通过了《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损害性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条款》。除国际组织外, 英国、突尼斯、阿拉伯等国家也同样在版权法中规定了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而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起步较晚。1984年, 文化部颁布了《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和《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实施细则》, 这是最早运用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国内立法。条例中保护了民间文学艺术整理者的著作权, 同时要求整理者必须注明素材的提供者, 并对提供民间文学艺术素材的作者的权利也给予相应的保护。此外, 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在2001年《著作权法》重新修订中, 该条规定仍被保留。

2、实践层面

国际上较早的使用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 特别对那些民族文化传承较长、土著文化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无论在立法层面或是在实践中都非常重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甚至是成立一些协会, 通过规章制度来民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品质, 例如澳大利亚。近年来我国逐渐重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 在实践中出现使用著作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的案例, 例如白秀娥案、《十送红军》著作权纠纷案、黄自修诉南宁市艺术剧院侵犯著作权纠纷案等, 但实践中法院在处理民间文学艺术案件时, 仍遇到了下面几个问题:一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传承几千年, 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智力水平、文化水平加入了不同的元素, 这样在现代经济利益膨胀的社会, 原创和创新区分就显得尤为突出。二是, 民间文学艺术的每次继承和发扬都是在先辈们努力的基础上, 而每当新的元素加入后, 创新作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 不经意的将先辈们的努力也加入了自己的保护范围。三是, 民间文学作品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创作者都可以对其进行改进或者创新, 对于同源作品很难区分创作者的先后顺序。

三、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存在的问题

尽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客体与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有很多相通之处, 但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特殊性, 决定着在利用著作权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时应该注意著作权保护中的不足。

权利主体问题。《著作权法》第11条规定:作品的作者是确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这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来说非常不利。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传承中, 无数的先辈们对其进行了多次创新, 使其成为某一地区或者某个民族的作品, 它鲜明的反应着地方的或者民族的特色。因此很难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确定一个明确的作者。

保护期限问题。我国《著作权法》中规定作品的保护期限是:作者终身及其死后五十年, 这样的规定既保护了作者利益同时也平衡了社会公众利益, 促进新作品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而言, 存在两个问题:一是,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作者是谁很难确定;二是, 同一源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 在流传中不断创新, 那么五十年的保护期限如何确定。

传承人和保有人的法律地位问题。民间文学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依赖于传承人, 没有传承人的延续和创新, 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举步维艰。一般情况下, 民间文学艺术是由一定的群体保有, 保有人也是传承人。但是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不是仅靠保有就可以, 在保有人中有优秀的保有人也有普通的保有人。优秀的保有人, 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见闻, 改进或者创新民间文学艺术, 而普通的保有人, 他们仅是根据自己的记忆传播民间文学艺术。在现代社会中, 优秀保有人的权利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 而普通保有人由于他们的传承缺乏创新性, 使得他们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这样导致部分普通传承人放弃传播, 而仅靠优秀传承人的传播民间文学艺术会缺少活力, 最终可能导致失传。

采风者的法律地位问题。在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中, 有很多喜好民间文学的人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收集、记录、整理, 这部分人通常称他们为采风者。采风者在收集、记录或整理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以后, 一部分采风者可能把掌握到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创新, 获得新的作品, 其相应的权利也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另一部分采风者可能仅仅是记录了采风的内容, 由于记录的内容没有独创性, 其权利也得不到任何保护, 但是仅以他们记录的内容不具独创性, 就使其利益不受保护, 这样不仅不能激起采风者对采风活动的兴趣, 反而会加速民间文学艺术的消逝。

独创性问题。虽然在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明确规定:“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 但是该规定没有给予独创性明确的定义, 也没有给出相应的标准供其参考。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大都是以民间文学艺术为基础, 并以此为基点进行创新和发展。而由于作者的实力不同, 作品的独创程度也不同, 特别是对那些同源性的、作者独创程度不高的作品, 很难区分著作权的归属。

保护期限问题。《著作权法》规定作品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及其死后五十年, 这样做即平衡了作者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 又鼓励了新作品的创作。该项规定对民间文学艺术来说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规定中保护的是“作者”终身及其死后五十年, 对民间文学艺术来说, 作者的确定存在一定的难度, 既然作者难以确定, 那么保护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五十年的保护期限对一般的作品来说是合理的, 而民间文学艺术是不断的发展变化, 它的期限也就很难确定。因此在适用著作权法时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期限问题应给予特别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管育鹰.知识产权视野中的民间文艺保护.第一版.法律出版社, 2006

[2]、郑成思.知识产权制度研究 (第三卷) .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7

浅论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法保护 篇9

一、“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在我国立法中的体现

目前, 我国在著作权法意义上并不存在“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我国现行《著作权法》①与最新2013 年修订实施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②, 以及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 均未涉及到“实用艺术作品”一词。但并不能因此就断定我国不存在“实用艺术作品”这一法律概念。

事实上,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 以下简称《伯尔尼公约》) 、《知识产权协定》等国际公约中早有针对“实用艺术作品” ( works of applied art) 的保护条款。其中《伯尔尼公约》的第二条和第七条明确规定, 公约的成员国应当给予“实用艺术作品”不低于二十五年的著作权保护。

1992 年10 月5 日, 我国正式签署并加入《伯尔尼公约》, 成为其第九十三个缔约国。而在正式签署该公约之前, 国务院便以行政法规的形式颁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 以下简称《规定》) ③, 《规定》第六条明确指出:“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为自该作品完成起二十五年。”由此可见, 在我国是存在“实用艺术作品”这一法律概念的, 至少是存在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的。

另外笔者注意到, 我国曾于2012 年7 月6 日公布了《著作权法》的三版修改草案, 拟对《著作权法》进行第三次修正, 其中一处重要的修正便是引入“实用艺术作品”这一概念。以国家版权局公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④为例, 其第三条第八项规定: “美术作品, 是指绘画、书法、雕塑等以线条、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构成的有审美意义的平面或者立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第九项规定: “实用艺术作品, 是指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 从而引入对美术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采取分离保护的做法。事实上, 这一拟立法变化反映的正是学界、业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主流观点。

二、“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体现

虽然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对“实用艺术作品”有明确定义, 相关的保护标准亦处于空白状态, 但基于对近年来我国各地法院涉及“实用艺术作品”的相关判例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是将“实用艺术作品”作为“美术作品”的一种子类型加以认定, 从而将《著作权》法上的“美术作品”认定标准适用于“实用艺术作品”。同时, 除了寻求《著作权法》上的保护之外, 案例显示, 通过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以期获得《专利法》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 也是不少“实用艺术作品”所有人选择的一大救济途径。另外, 也有通过援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条款以试图将其作为驰名商品的“特有装潢”加以保护的例子。

( 一) 典型案例

1. 乐高积木案

2010 年, 乐高公司认为广东小白龙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等侵犯其积木块的著作权, 因而向北京市一中院提起诉讼 ( 以下简称乐高积木案) 。

北京市一中院经审理后认为, 判断系争积木块所承载的表达是否构成美术作品的关键在于: ( 1) 该表达是否由原告独立创作; ( 2) 该表达是否已达到著作权法所要求的“基本智力创作性高度”。一审法院系争的一百余块积木进行了一一分析, 最终认定其中的部分积木块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 达到了基本智力创作性高度, 符合作品的独创性要求, 因而判定其构成美术作品; 但对于大多数积木块, 其智力成果的创作性高度过于微不足道, 未达到美术作品的独创性要求, 法院认为其不构成美术作品。⑤

原告乐高公司不服一审判决, 向北京市高院提出上诉。北京市高院审理后基本认同一审法院的判决。⑥上诉人 ( 即乐高公司) 不服北京高院的终审判决提出再审。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 北京市高院的判决正确并驳回了乐高公司的再审申请。⑦

2. 宜家儿童椅案

“玛莫特” ( MAMMUT) 系列儿童家具是英特- 宜家系统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宜家) 设计并长年贩售的一款儿童家具。宜家认为台州市中天塑业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中天塑业) 生产、销售的多款儿童凳抄袭了其“玛莫特”系列儿童家具, 并于2008 年, 以中天塑业侵犯其儿童家具的著作权为由, 向其提起诉讼。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玛莫特” ( MAMMUT) 系列儿童家具 ( 图1 和图2) 是否可以享有我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上海市二中院审理后认为, “实用艺术作品”要获得《著作权法》的保护, 则其艺术性必须满足美术作品的最低艺术性要求。法院认为, 本案系争儿童椅的设计要点在于线条造型, 具备一定的审美意义; 但从整体上看, 法院认为, 系争儿童椅并未明显区别于普通的儿童椅, 其在艺术性方面也没有达到著作权法意义上的最低审美要求和智力创作高度。因此法院认定“玛莫特” ( MAMMUT) 系列儿童家具不属于我国《著作权法》美术作品中的“实用艺术作品”。⑧

( 二) 分析总结

以上三个案子中, 无论是乐高公司的大部分积木块, 还是宜家的儿童椅都未被法院认定为“实用艺术品”。其中在欧可宝贝坐便器案中直接将坐便器这一“实用艺术作品”认定为具有审美意义的美术作品获得《著作权法》上的保护, 而在宜家儿童椅案中, 法院明确指出“实用艺术作品”应当作为“美术作品”的一种加以认定。事实上, 以美术作品来保护“实用艺术作品”即是我国目前著作权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 此点可以说是较为明显的。

但是, 在“实用艺术作品”是否应当沿用“美术作品”的艺术性高度标准这一问题上, 不同法院却存在不同的看法。在宜家儿童椅案中, “玛莫特” ( MAMMUT) 系列儿童家具虽然具备有一定的造型特点和审美意味, 但法院仍然认为其并没有达到“美术作品”对于艺术性的最低要求, 从这里看, 似乎实践中法院倾向于选择对“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性高标准要求。另外一方面, 在乐高积木案中, 法院对“实用艺术作品”艺术性标准却显得没有那么高, 笔者认为, 乐高积木案的裁决体现了将“实用艺术作品”和“美术作品”加以区别的思想。法院认为“实用艺术作品”只需要有“基本的智力创作性高度”即可, 并非要求这种智力创作满足较高的艺术美感。

从上述几个案例可以看书, 我国法院实践中大多将“实用艺术作品”作为“美术作品”的一种子类型加以认定, 从而适用《著作权法》上的“美术作品”认定标准。从大多数案例来看, 法院对“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要求也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 甚至将美术作品的艺术性标准等同于“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性标准。但正如前文所述, “实用艺术作品”毕竟与纯艺术欣赏的美术作品不同, 它根植于工业规模化生产, 可以说是实用商品和艺术品交叉融合的产物, 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具的特殊属性也要求《著作权法》应当对其采取特殊的认定与保护标准。而司法实践中体现出来的这些不合理性, 其根源也正是我国立法上对“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空白。

三、美国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制度分析

“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在其他国家的立法和实践中也因地而异。比如1971 年日本著作权法就回避了“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性问题。⑨但是, 大部分国家的立法都明确地对“实用艺术作品”赋予不同程度的保护, 如包括法国、德国和英国在内的许多欧洲国家就将实用艺术作品纳入著作权保护客体范畴内。虽然赋予“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普遍做法, 但是各国对著作权保护的适用制定了不同标准, 这其中以美国的“可分离性标准”最为典型。

《美国1976 年著作权法》 ( 以下简称《美国著作权法》) 在102 条中规定, “……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包括了以下类别……绘画、图形和雕塑作品……”。第101 条具体阐述了上述著作权客体的基本范畴: 实用艺术作品属于绘画、图形和雕塑作品, 但有且仅以该设计中所含“可使其区别于”且“能独立于”作品实用功能的绘画、图形或雕塑之特征为限。可以看到《美国著作权法》不仅规定了“实用艺术作品”可以作为法律保护的直接客体, 而且提出其具体适用的标准———“可分离性标准”。

起源于1954 年著名的Mazer v. Stein案的“可分离性标准”, 可以分为“物理上的可分离性” ( Physical Separability) 与“概念上的可分离性” ( Conceptual Separability) 两大类。

“物理上的可分离性”, 即作品的艺术要素能在物理上或者实际地从它的实用性功能分离, 同时不减损其内在功能性价值。比如劳斯莱斯汽车引擎盖上的小金人就能从车身实际剥离, 而不损害汽车的正常行使甚至外表的完整性。“物理上的可分离性”在“可分离性标准”发展的初期占据主导地位, 因为此时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比较单一, 纠纷也比较简单, 然而随着“可分离性标准”的深入发展和实践需求, 适用范围更广的概念性标准逐渐代替物理标准, 成为解决争议的主流。

与物理上的分离性不同的是, “概念上的可分离性”不要求承载艺术性的载体能“完好无损”地从整体剥离, 只要它能在人们的观念里被独立想象和分析, 其就能获得著作权保护。由于“概念上的可分离性”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模糊性, “解不开地交织在一起”、“可销售”、“暂时置换”等标准被提出来以明确概念性标准的适用。这些标准或多或少地带有合理性, 从不同方面解决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争议, 但是仍存在一定弊端。以“解不开地交织在一起标准”为例, 当“实用艺术作品”的艺术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紧密相连无法分割时, 便不具有可著作权性。然而存在一部分艺术性和功能性可轻易分割的作品, 但它们依旧不具备可著作权性。“解不开地交织在一起标准”实际扩大了著作权法适用范围。

四、结语

“实用艺术作品”应纳入《著作权法》的客体范畴, 这在世界理论和实践界已然达成了基本共识。从以美国为代表的绝大多数国家除了将实用艺术作品作为《著作权法》的单独一类客体, 更是设置了“可分离性”等一系列标准加以区分和判断。通过研究近三年美国相关司法案例, 可以发现判决重点都集中于作品是否存在可与实用性功能相分离的艺术要素, 而并非“独创性”及其发展出的“创作高度”或“审美价值”。不仅如此, 其他国家也都呈现弱化艺术性的倾向。

虽然《伯尔尼公约》将如何保护“实用艺术作品”的权利赋予各国国内立法, 但是将实用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独立作品加以保护已然是大势所趋。对于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具体而言:

( 一) 尽快将“实用艺术作品”从美术作品中分离, 予以单独保护

这既符合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 也是其他知识产权保护相对领先的国家的普遍做法, 加上2012 年的著作权法修正草案中事实上也采取了这种模式,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对《著作权法》进行第三次修改并正式实施后, 这一点将会很快实现。

( 二) 取消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超国民待遇, 实现内外一致

前文已述, 根据1992 年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 我国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采取与《伯尔尼公约》一致的保护标准, 但由于内国法上本国“实用艺术作品”相关条款的缺失, 导致内外待遇不一致的情形。相信这一问题也会随着《著作权法》的第三次正式修正得到解决, 同时也希望届时的正式法律可以采取不低于国际公约的保护力度, 例如采用相同的保护期限, 以实现内外一致。

( 三) 区分类型进行保护

“实用艺术作品”兼具实用性与艺术审美的双重功能, 同时也极有可能符合外观专利和著作权保护的双重条件。笔者强调须尽快明确“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问题并不意味着一味降低“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标准, 事实上, 正是源自于这种双重特殊属性, 我们更需要从立法上加以引导。对于那些可以实现工业规模生产, 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又无法满足著作权法上的“可分离标准”的, 应当鼓励其寻求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 而对于那些无法实现工业规模生产, 或者说不依赖于工业规模生产, 满足“可分离标准”的“实用艺术作品”, 则应当赋予其著作权保护的便利。

总而言之, 我国应逐渐修正将“实用艺术作品”放在“美术作品”的子类项下加以考量, 并适用美术作品著作权性标准的做法, 不再将美学领域的独特个性和创作力作为判断“独创性”乃至可保护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同时笔者也希望在立法上尽快明确“实用艺术作品”的判断标准与保护条件。

注释

1

2

3

4国家版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第二稿) , 2014-12-27.但遗憾的是, 国家版权局就著作权法修改颁布三版草案后, 至今尚未发布新修订的正式生效的著作权法.

5 (2010) 一中民初字第16661号:乐高公司诉广东小白龙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等侵犯著作权纠纷案.

6 (2011) 高民终字第1492号:乐高公司与广东小白龙动漫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等侵犯著作权纠纷上诉案.

7 (2013) 民申字第1356号:乐高公司与广东小白龙动漫玩具实业有限公司等侵害著作权纠纷申请案.

8 (2008) 沪二中民五 (知) 初字第187号:英特-宜家系统有限公司与台州市中天塑业有限公司侵犯著作财产权纠纷案.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10

一、“作品”的界定

一扇艳照门, 不同的人看出了不同的问题。就这些照片本身而言, 是陈冠希在自己的家里, 用普通的照相机所拍摄的日常生活照。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照片能不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从而受到著作权的保护呢?

世界各国的立法都承认:要构成作品的劳动成果必须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晶, 而且要符合独创性的要求。独创性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 这个劳动成果必须是劳动者本人独立创作完成的, 不是抄袭、拷贝其他人的。对于陈冠希的照片, 毫无疑问地符合这个要求, 即陈冠希的艳照都是本人独立拍摄的, 不是去翻拍他人的。其二, 这样的劳动成果应当符合最低限度的智力创造高度, 必须能够反映作者的个性。对于高度个性化这个问题, 在不同的国家, 回答是不一样的。在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中, 独创性的要求相对而言是比较高的。就照片而言, 大陆法系的著作权法要求, 这个照片必须是摄影师本人“艺术观点”的反映, 所以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拍的照片, 在大陆法系国家并不能称为摄影作品;只能作为普通的照片, 受到著作权法中邻接权的保护。因此, 照片在大陆法系国家就可以被一分为二:独创性程度高的称为“摄影作品”, 受到狭义著作权的保护;独创性程度低的只能被称为“普通照片”, 受到邻接权的保护。但在英美法系, 情况就完全不一样。英美法系对独创性的要求相对而言比较低——任何由人拍摄的照片, 都被认为是作品。

《香港版权条例》是以《英国版权法》为基础的, 所以香港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典型的英美法系的知识产权制度。因此从对独创性的要求来看, 陈冠希的照片在香港毫无疑问是作品。这就是为什么陈冠希的律师会向香港海关去投诉的原因——因为它们在香港是作品。

我国的《著作权法》并不是典型的大陆法系国家的著作权法。它是博采众长的结果, 同时吸收了大陆法系国家著作权法中的某些因素和英美法系国家版权法的某些因素。对照片问题, 我国的《著作权法》仅仅规定了那些通过器材, 摄制在感光材料或其他介质上的, 反映客观事物的艺术作品是摄影作品, 除此之外, 并没有规定普通的照片受到邻接权的保护。这样的规定就导致了一个后果:如果一张照片不能被法院认定为是摄影作品的话, 那么它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将没有任何受保护的可能性。而且在我国, 由于普通照片没有被规定为邻接权的客体, 所以一旦认定它不是摄影作品, 那么这张照片就不可能受到我们《著作权法》的保护了。

二、“作品”范围的限制

但是不是认定为作品就一定会被保护。我国《著作权法》第四条规定:“依法禁止出版和传播的作品, 不受本法保护。”也即是说即使出版、发行没有获得合法的手续的作品也可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2007年4月, 一度引起巨大争议的美国在WTO投诉中国违反《TRIPS协议》下保护知识产权的义务就是对该条文的误解。“因为《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规定说:“作品自创作完成之时, 就自动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美国认为中国人为的为“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条件加了一条前提:作品合法。且美国认为, 中国对外国作品进入中国市场是有条件限制的, 很多内容是要经过审查的, 有的作品还设置了进口的额度。美国据此认为中国《著作权法》第四条是违背了中国在《TRIPS协议》和《伯尔尼公约》下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的。其实《著作权法》第四条并不是说, 只要一个作品的出版、发行没有获得合法手续, 就不保护这个作品。所以说, 在中国大陆, 基于第四条对著作权保护的限制, 这样的照片是不受到法律保护的, 但在香港是没有这样的限制的, 所以“艳照门”中的照片不但是作品, 而且要受到香港的《版权条例》的保护。

三、法理思考和立法建议

综上所述, 根据我国目前的《著作权法》的规定, 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指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 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创作成果, 有以下特征: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的成果;具有独创性;可复制性;内容合法性。

但通过以上的案件的分析, 从法理的角度看, 这种对“作品”的定义并不周全。其一是“作品”的内涵模糊。对独创性的严格规定, 会将很多有价值的劳动产品拒之门外, 而在实践中, 由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在对法律关系对象的认识上产生偏差, 从而使得“作品”的于法有悖。而如前文所述, 如果作品的定义过窄则会导致本可以行使权利的当事人, 由于于法无据而致使权利本身不属于法律保护范围, 无法正常保护自己的相关利益。其二是《著作权法》第四条的限制是否应该废除。如上案例中, 因照片内容违法而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则只能由有关国家机关和行政部门凭借着公法上的权力, 对其行为加以行政处罚, 甚至刑事制裁。而作为受害的当事人自身是没有法律依据去根据《著作权法》的相关条文追究加害方的责任的。如果废除第四条, 国家机关可以借助公法上的力量去追究这些传播淫秽照片的人的法律责任;陈冠希作为摄影作品的著作权人也可以站出来, 基于他的著作权, 要求行政机关对这些侵犯他的著作权的行为予以查处, 或者直接向法院起诉, 要求禁止传播其作品行为并获得损害赔偿。那么等于增加了一项监督措施的同时, 对当事人的保护更加完备。

建筑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篇11

关键词: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知识产权;法律探析

中图分类号:DF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63(2009)04-0041-0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用艺术作品以其特有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欢迎,然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一方面实用艺术作品侵权现象屡见不鲜、侵权盗版行为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现行的法律却并未对实用艺术作品规定明确的保护模式和具体的适用条文,因此,如何对实用艺术作品进行法律保护仍是业内人士困惑的问题。笔者就自己长期从事的知识产权法教学以及司法实践,从概念上、理论依据上以及具体实践上结合国际公约、条约和国外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对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法律上的探讨,提出实用艺术作品应当明确纳入著作权法的保护范围,并为我国著作权法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相关的制度设计,希望与从事知识产权工作的同仁们一起商榷,以期对我国的知识产权工作有所裨益。

一、实用艺术作品概念及其特征之探析

(一)实用艺术作品的概念分析

实用艺术作品一词源自英文“Works of AppliedArt”,我国《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对实用艺术作品均没有任何明确的规定,从理论上讲,实用艺术作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用艺术作品,仅指手工制作的兼具艺术性和实用性的造型艺术作品;广义的实用艺术作品,则既包括手工制作的也包括工业上批量生产的造型艺术作品。司法实践中一般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即不论是手工艺品还是以工业方法生产的作品,均被视为实用艺术作品。对于其概念的理解,目前国际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实用成分和艺术成分不可分离的才是实用艺术作品;一种认为只要同时具有实用成分和艺术成分,无论是否可以分离,都是实用艺术作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写的《著作权法和邻接权法律词汇》中,将实用艺术作品解释为:“具有实际用途的艺术作品,无论这种作品是手工艺品还是工业生产的产品。”由此可见,实用艺术作品应是具有实用性、艺术性、独创性和可复制性特征并符合作品构成要件的智力创作成果,具体包括服装设计、平面设计作品、室内装饰设计效果图等。

(二)实用艺术作品的特征分析

1、实用艺术作品属于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范畴,是一种独立于美术作品的单独作品种类,其本质是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实用艺术作品是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表达的是人类的思想活动和主观认识。《伯尔尼公约》第2条第1款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一词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内的一切成果,不论其表现形式和方式如何,诸如书籍、小册子和其他文字作品……实用艺术作品……”,明确将实用艺术作品列入文学和艺术作品范畴。从表象上看,实用艺术作品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但其本质仍是人类的智力创作成果。

2、实用艺术作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性。这是实用艺术作品的最主要特征,也是与一般美术作品和一般工业产品的本质区别。一般美术作品是为审美目的而创作、不具有实用性的作品,因而只具有美学上的审美意义。而实用艺术作品则是为实际使用而创作或创作完成后实际使用的艺术作品。但实用艺术作品又不同于一般工业产品,一般工业产品是为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而制造的,并不具有艺术价值和美学的意义;而实用艺术作品除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实际使用功能和使用价值外,还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的意义。

3、实用艺术作品具有独创性和可复制性。这是实用艺术作品应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原因所在。实用艺术作品的独创性只要求作品是由作者独立完成的,不是抄袭他人已有的作品,并不要求作品一定要达到专利法要求的新颖性。这与著作权法对作品的要求是一致的。实用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是指可以通过手工或工业生产的方式制作作品的复制件,但复制的方式仅限于与实用艺术作品同样的方式。这与一般著作权意义上的复制不同,其原因就在于实用艺术作品具有实际用途,如果以其他方式进行复制,可能会丧失或改变作品的实际用途。

二、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的立法及保护现状

我国《著作权法》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都没有明确将实用艺术作品列入保护客体的范围之中,目前实用艺术作品是否受著作权保护已成为法律的一个盲点,这种空白使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成为一大难题。

(一)我国的立法

《伯尔尼公约》把实用艺术作品明确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种,对其著作权加以法律保护。各国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也都明确地予以保护。我国1992年10月加入了《伯尔尼公约》,2001年又加入了《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该协议全面承接了《伯尔尼公约》对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的保护。但在2001年我国修订后的《著作权法》和2002年颁布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均未对实用艺术作品给予明确的著作权保护。而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第6条却规定:“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为自该作品完成起25年。”由此造成了对源于国内的实用艺术作品和源于《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实用艺术作品在法律保护上的差别。

(二)我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现状

我国第一部著作权法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且是在没有加入国际著作权公约的特定情况下制定的,与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著作权法》无论对中国人、外国人的实用艺术作品都不予保护。1992年我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同时,由于我国《著作权法》没有明确规定保护实用艺术作品,而该条约又要求我国履行保护实用艺术作品的义务,而且我国《专利法》所规定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不能满足该公约所规定的实用艺术作品保护的最低期限,故国务院于1992年9月25日发布了《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其中第6条规定:“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为自该作品完成起25年。美术作品(包括动画形象设计)用于工业制品的,不适用前款规定。”从条文上看,似乎是立法者感觉到在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上,我国以前的《著作权法》与国际版权条约比较尚有差距,所以必须在《实施国际版权条约的规定》中加以解决,给予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权利人25年的保护。《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的发布,对外国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提高到公约要求的最低保护水平,即提供了高于本国作品的著作权保护。这一规定的客观结果是:一方面满足了公约对外国作品著作权保护水平的要求,另一方面却造成了目前我国著作权保护上本国作品与外国作品“双重待遇”的尴尬局面:即对本国

实用艺术作品是不给予著作权保护的!但是,按《伯尔尼公约》的要求,必须为实用艺术作品提供法律保护,可以是著作权法保护,也可以是其他专门保护。在《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中为外国实用艺术品提供著作权保护,恰好印证了我国著作权法未提供这种保护。

2001年中国加入WTO,就必须要遵循《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之规定。在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上,Trips协议全面承接了《伯尔尼公约》的相关规定,即实用艺术作品受版权法保护。但遗憾的是,2001年修订的《著作权法》中,仍然没有出现“实用艺术作品”一词。对此,多数学者认为,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及其《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虽然未明确涉及实用艺术作品,但是可以理解为实用艺术作品可以作为美术作品在我国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理由是:从理论上理解,美术作品的定义足以涵盖实用艺术作品,实用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美术作品在我国受到著作权法保护,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至逝世后50年。上述解释似乎可以归结为一点,即不论著作权法是否对“实用艺术作品”有明确规定,只要请求保护的客体具有某种“艺术”成分,即可同美术作品一样,受版权法保护。这样分析,实用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问题似乎已经得到解决。一个当事人在发现他的“作品”——不论它的形状如何,用何材质制作——被他人“盗用”后,均可以侵害其美术作品(最好别说是实用艺术作品,因为法律上不承认这个词)版权为由起诉,而承审法官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只需要确认涉讼作品是否存在某种应受版权法保护的艺术贡献被非法使用即可做出裁判。法院只需将我国的实用艺术作品纳入美术作品的范畴来保护,做出裁判即可。

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对“实用艺术作品与美术作品是明显加以区分的”。因为如果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若认为实用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美术作品已获得50年以上的保护期,而《实施国际著作权条约的规定》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仅提供25年的保护,那就违反了《伯尔尼公约》的国民待遇原则,对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构成歧视。并因此得出“我国《著作权法》对《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实用艺术作品给予保护期为25年的著作权保护,而我国本国的实用艺术作品不能在中国受到保护”的结论。

三、国际公约、国外立法及司法实践探析

(一)伯尔尼公约的解读

《伯尔尼公约》原本并没有规定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1948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修订时,规定了每一缔约国可自行规定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进行修订时,取消了这一弹性规定,要求各缔约国给予实用艺术作品的最低保护期限。这一新的期限依缔约国给予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类型而定。首先,缔约国可将实用艺术作品单单作为平面和立体设计保护,这是一种非版权保护,缔约国可自行规定保护条件和登记要求。如果来自一缔约国的作者在其他同盟成员国要求保护实用艺术作品时,作者将可享受被要求保护的该成员国所给予该实用艺术作品平面和立体的专门保护;如果被要求保护的同盟成员国没有对实用艺术作品规定平面和立体的专门保护,公约要求该同盟成员国依据其版权法作为艺术作品来保护实用艺术作品,其最低保护期限为作品完成之后算起25年。其次,如果起源国依据其版权法将实用艺术作品作为艺术作,品来保护,作者能够要求被要求保护的同盟成员国给予版权保护,同样其最低保护期限为作品完成之后算起25年。从《伯尔尼公约》上述规定可得出以下结论:

1、成员国对实用艺术作品可以采取外观设计保护或版权保护,两者可任选一种,但伯尔尼公约并没有禁止成员国同时提供两种保护。

2、《伯尔尼公约》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是互惠,如实用艺术作品的起源国仅仅其作为平面与立体设计保护,其他同盟成员国也只给予平面和立体设计的那种专门保护,在该国并不给予这种专门保护时,该实用艺术作品才能享受该国版权法的保护。

3、不论成员国对实用艺术作品是采取外观设计保护还是版权保护,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限最低为25年。

(二)国外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

虽然《伯尔尼公约》将实用艺术作品列入了受版权法保护的“文学和艺术作品”的范畴,并且也提及了实用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但是对于保护范围和保护条件,《伯尔尼公约》并没有对各国提出具体的方法要求,而是授权各国国内立法加以规定。从各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对实用艺术作品提供法律保护的立法技术也不完全相同。

1、英国的立法规定。

根据英国1988年版权法,工艺美术作品作为艺术作品受版权法保护。经著作权人许可,艺术作品(不仅指工艺美术品,而且指一切美术作品)用于工业生产的,其保护期为25年。因此可见,英国对美术作品给予普通的著作权保护,而对用于工业产品的美术作品和实用艺术作品则给予一种较低水平的保护,即一件艺术作品一旦用于工业生产,其版权保护期就降为25年,而不按作者终身加70年计算。

2、美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

美国1976年颁布的新版权法对实用艺术作品给予版权保护作出了明文规定。该法第101条对受版权法保护的绘画、雕刻和雕塑作品作了如下定义:“这类作品包括就其形式而非其机械和实用方面而言的艺术性工艺作品。实用物品的设计,如果具有能从该物品的实用方面分离出来,并单独存在的绘画、雕刻、雕塑的特征,则在该范围内,该设计应视为绘画,雕刻或雕塑作品。”

3、法国的立法。

法国对实用艺术作品给予版权保护也作出了法律规定,《法国知识产权法典》L.112-1条规定:“本法典的规定保护一切智力作品的著作权,而不问作品的载体、表达形式、艺术价值或功能目的。”同时,该法典L.112-2条将实用艺术作品单独列为“被视为本法典意义上的智力作品”,以此区分于绘画、油画、建筑、雕塑、雕刻、拓印作品。

4、意大利的立法。

如果艺术作品能从工业产品中分离出来,构成智力成果,则可单独受到保护,因此,一个作品的外观设计如果能与工业产品分离,可受到版权法的保护,难于分离的,可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纵观各国知识产权之法律规定,几乎都明确地给予了实用艺术作品以法律保护。但是,遗憾的是,我国相继修订的《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仍然未对实用艺术作品给予明确的法律保护。

四、对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必要性及立法建议

(一)实用艺术作品应当受到著作权法保护的必要性

1、我国《著作权法》不应将实用艺术作品排除在作品的范畴之外,应尽可能地鼓励创作、保护创作。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宣布:“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和艺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利益和物质利益,有享受保护的权利。”因此,我国著作权法也应当尽可能地保护我国公民的创作热情,其保护范围宜宽不宜严,对作品的范围也不应作

太多的限制。

2、实用艺术作品完全符合作品的基本要求,属于作品的范畴。我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条规定:“著作权法所称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据此规定,实用艺术作品完全符合作品的基本要求,应当属于作品的范畴,且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属于艺术范畴,理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3、如果仅仅用专利法来保护实用艺术作品,则不利于对实用艺术作品的真正保护。实用艺术作品只要求作品是作者独创的即可受到著作权保护,但如果用专利法来保护的话,就需要具有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然而多数实用艺术作品达不到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要求,所以也就无法得到专利法的保护。对于多数实用艺术作品来说,如果得不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就更得不到专利法的保护,于是就会出现实用艺术作品没有法律保护的局面。

4、我国是《伯尔尼公约》的成员国,就应当在法律上形成源于《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实用艺术作品和源于我国的实用艺术作品平等的保护。既然承认源于《伯尔尼公约》成员国的实用艺术作品,并自该作品完成后对其保护25年,那么也应当对源于我国的实用艺术作品进行保护,否则,将严重挫伤我国实用艺术品创作者的创作积极性,同时也有失民族尊严。

5、我国的实用艺术创作远远不能跟发达国家相比,以美术作品来对实用艺术作品进行保护,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按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美术作品的保护期限最少有50年,而《伯尔尼公约》只要求缔约国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最低为25年,当然,该公约并没有禁止缔约国给实用艺术作品提供比这更长的保护期,但我国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如果以我国未规定对实用艺术作品保护为由不予保护,会造成超国民待遇的不公平竞争;如果以美术作品给予我国实用艺术作品保护,其保护期明显比公约所要求的保护期长。最终会造成外国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人依据国民待遇原则,要求与我国实用艺术作品同等的保护期。这就使我国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最少达50年之久,这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不利的。

6、与国际上明确给予实用艺术作品法律保护相对应。在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尤其是版权贸易中,有关实用艺术作品的交易额和交易量越来越大。而在国内的经济交往中,实用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地在市场上广泛流通。如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就会影响实用艺术作品的生产和流通的健康发展。

(二)对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立法建议

1、在我国《著作权法》中应明确规定对实用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随着实用艺术作品市场的发展,有必要进一步明晰实用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将实用艺术作品作为保护客体明确地写进《著作权法》中,并按照《伯尔尼公约》的要求,设定实用艺术作品的最低保护期限为作品完成之后起25年。这样,不仅可消除超国民待遇所造成的不公平竞争,也可满足伯尔尼公约的要求,又不至于承担过高的保护义务,同时还可以更好地保护我国实用艺术作品创作者的积极性和应有的权利与利益。因而,建议在立法上对美术作品进行狭义界定,限指纯美术作品,并将该项列举修改为“美术、建筑、实用艺术作品”。

2、给予实用艺术作品以版权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双重保护。

有学者认为,对符合版权法要求的实用艺术作品可实行双重保护,即对符合版权法要求的实用艺术作品如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则可提供专利和版权的双重保护,采取哪种保护由权利人自行选择,在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期满后,可继续受版权保护,直至该版权保护期期满为止。但是又有学者认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与版权保护是两种不同的保护:实用艺术作品如果给予版权保护,不但手续比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简便,而且保护期限比外观设计专利更长,也不用花什么费用,以至有人也许就不想通过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来保护其实用艺术作品,这样的话,就不利于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发展。

上一篇:福岛核事故下一篇: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