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的意义

2024-10-25

艺术作品的意义(共12篇)

艺术作品的意义 篇1

齐白石: (1864年-1957年) 出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农民家庭, 原名齐纯芝, 号渭清, 他的老师为他取名齐璜, 号濒生, 别号白石。

因齐白石小时体弱, 不适合干农活, 就改向叔父学木匠活儿, 后转学雕花木工, 乡里人都叫他“芝木匠”。从木工到雕花木工, 干的全是手艺活儿, 这无形中练就了他的“手上功夫”, 极大地促进了指、手、腕、肘、肩的协调性和劲道。齐白石接触到勾线、画图、染色, 他的艺术生涯便由此开始了。可以说, 在近代农村, 劳动工具简单, 农活很重, 可在过去, 木匠活较之农活也轻松不了多少, 齐白石从农活的场所——土地转向木料加工、雕花再转向宣纸, 可以说是个极大的转变, 这既在意料之外, 同时又有通常的逻辑性, 对于齐白石而言, 又在情理当中。在做木工时, 齐白石自学了书画, 起初只是反复临慕偶然得来的《芥子园画谱》, 后同当地文人、画家逐渐接触交流起来, 在诗文画理上得到指点, 并有机会看一些古代书画作品。他在学习作诗、刻章的同时, 兼做画工, 为当地百姓画像, 另外也画花鸟虫草。我上小学、中学时, 从课本、杂志、邮票上看过齐白石的写意花鸟作品;后来上大学时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也看过齐白石作品展览, 对齐白石那似有天助、信手拈来, 自然天成的作品觉得太神奇了, 妙不可言, 但自从有一次从人民画报上看到了一期介绍齐白石早期人物作品的时候, 便对其的认识加深了。齐白石早期人物画, 用工笔画的仕女、菩萨、童子戏闹、玩耍图等, 画面工整严谨, 线条流畅, 人物形象生动, 设色自然。从这些早期工笔人物画可看出, 齐白石在做木工之余, 从传统绘画入手, 为以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

从1902年到1909年, 齐白石受邀游历了中国的名山大川, 开阔了眼界、胸襟, 积累了很多画稿, 创作了《借山图卷》52幅和《石门二十四景》, 从大自然中直接感受到的鲜活形象, 使齐白石逐渐摆脱了临摹成法的羁绊, 齐白石在艺术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衰年变法是齐白石艺术风格的一次飞跃, 在陈师曾的劝告下, 他以“从此决定大变, 不欲人知, 即饿死京华, 公等勿怜”的决心进行艺术变法, 经十年发奋钻研, 终于造就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早年的艺术积淀是衰年变法的基础, 衰年变法是前期艺术积淀的华丽转身, 为其艺术风格从传统转入现实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齐白石晚年佳作频出, 如《荷塘鱼乐》《喜梅》《群雏游鱼》《莲池书院》《群虾图》等, 作品构图新颖、留白多, 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画面具有生气、正气, 一扫明清一来矫揉造作、孤独冷漠、主观狂野、自命清高的画风, 用色大胆, 物象简炼、概括, 写意性强, 就简避繁, 自然生动, 画面构图疏密得当, 景物相互呼应, 形象鲜活、爽健盎然、体现了他所提出的艺术“妙在似与非似之间”的审美观, 同时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 使人顿生情景交融之感, 究其原因:齐白石出身农家, 大半生在农村度过, 耳闻目染, 乡音难改, 乡情难却, 不慕达官商贾, 情独平淡百姓生活, 尽显农民淳朴之本色, 取材多以百姓生活物象为主, 其作品逐渐为广大百姓接受, 名声远扬, 晚年受邀在北平艺专讲授国画, 使其在艺术上又得到一个很好展示自己, 发挥自己, 增强自信, 沟通交流的平台, 以至到八九十岁时还大量做画, 作品更加洗炼, 耐人寻味, 使人产生无限暇想。由于齐白石早年出身农民家庭, 木匠经历, 后游历名山大川, 广交名家、画友, 卖画经历到后来较为平坦安康的生活为齐白石的艺术生涯提供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加之其热爱自然、喜好颇多、好养花草虫鱼、生性纯朴, 被中央政府冠以“人民艺术家”的美誉。

齐白石曾明确地说过, 画花鸟虫鱼之类的景物画时, 未曾见过, 不敢大胆敢为也, 由此可见他所画的必是自己见过的东西, 真正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他的“妙在似与非似之间”的信条, 使人欣赏他的作品时回味无穷。他画的一些小动物如蚂蚱、知了、蛐蛐有时极为写实与真的来比极“似”, 同时有些花草虫鱼与真的相比又极为“不似”这一紧一松, 煞是妙趣横生。他笔下的花鸟虫鱼的“形”的描绘可谓极“似”然而与真的来比, 则仍然有如此如彼的“不似”不但无碍于形的“肖似”, 且更有利于“神”的肖似以及形象美的追求, 同时齐白石作品中的诗画相呼应, 诗中有景, 景中有诗, 相得益彰。齐白石的用墨也非常讲究, 墨色层次丰富, 深浅、浓淡不一, 作品中物象表现的远近层次分明, 有丰富、奇妙的空间感, 如其作品《群虾图》寥寥几笔, 虾、水全出, 而却没有画水, 这其中道理, 怎一个妙字能讲得清楚!齐白石作品中有强烈的生活气息, 其艺术高于生活, 源于生活。他笔下的花鸟虫鱼, 林木房舍, 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常见景物, 然而在他的细心观察下, 比如, 有些小动物, 它们的追逐、争逐、打闹, 相互游戏, 生趣盎然, 形象生动, 使人看了亲切, 浮想连连, 对大多数人来说看似常见而又视而不见的场景、物象, 却在齐白石的笔下层出不穷, 可见其生活的独特见解, 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 而缺少发现”。

齐白石作品给人的启示: (1) 和:即和气、和谐。天和、地和、人和, 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花鸟虫鱼、林木景物、生气盎然、生机勃勃。他的作品多以祥和喜庆为主题, 积极、健康、题材广泛, 借以表现了万物相依、相连系, 祈盼和谐万代。 (2) 爱:即对生活, 对生命的热爱。法国印象派画家凡高曾说:“爱不在表现, 而在流露, 齐白石的作品很好地印证了这句话, 从齐白石所表现的题材物景, 表现了对人和自然的大爱, 同时在衰年变法, 宝刀不老, 对生活, 对生命的热爱有增无减, 佳作不断, 我曾在中国美术馆看过美术家吴作人先生为齐白石画的半身像, 人物满面红光, 精神矍铄, 气度非凡, 使人记忆犹新。 (3) 齐白石所提的审美法则“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与中国传统给画理论如“形神兼备, 以形写神, 气韵生动”等法则, 精神上有相似、相通之处, 继承和丰富了中国画的审美内容, 而以“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为审美法度, 可以说用一句话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许多美术理论家一直想表达而未点到的审美法则精髓, 第一次使人们对于艺术与现实物象的距离感的理解更加透彻, 耐人寻味。以此可看出齐白石是中国传统画论的积极倡导者, “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同时又是中国传统画论的创新者, 他提出的“妙在似与非似之间”, 丰富了中国画的审美内涵。 (4) 齐白石的艺术潜移默化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比如儒家思想:重视情、理结合, 以理节情的平衡, 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他的作品让人感觉不压抑、不狂野、不神秘, 不温不燥, 波澜不惊, 是平和心境的自然流露, 抱守在传统而有规律的生活空间中, 捭阖在妙趣横生的艺术桃源里, 作品雅俗共赏, 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于无声处现真情, 其作品初看不起眼, 再看不离眼, 更

装置艺术的平民化

——介入公共空间的发展

李晓博 (黄冈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装置艺术已成为当代艺术中重要的艺术样式之一。它已经融合了艺术家的创作理念, 观众的参与, 作品的本身, 三者共同协同, 共同交流, 达到作品的意义所在。即装置艺术的意义产生与在观念的体验和在观众的参与之中。装置艺术的大众化作用和前卫性,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发展, 以公共空间的展出的发展趋势是它未来走向之一。

关键词:装置艺术;表达媒介;大众;前卫;公共艺术

“装置”, 从字面上理解看, 含有“装配”, “安装”之意。但它被引用到艺术领域里则是指对人工制品, 工业品或是自然界中的现成品进行加工, 选择, 挪用。装置艺术和传统的架上艺术相比, 显然是“小字辈”。但随着时代的进步, 它在当代艺术中显示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装置艺术的表达媒介形式

装置艺术的成长也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 纵观其发展史, 装置艺术最早是已现成品的艺术形式展出, 如杜尚的《泉》。我们在这里更多的是谈到装置艺术的后现代特征, 装置作品中有许多立体构成的烙印。从概念上来说, 立体构成是一门研究在三维空间中如何将立体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赋予个性的美的立体形态的学科。它的探求包括对材料形、色、质等心理效能的探求和材料强度的探求, 加工工艺等物理效能的探求这样几个方面。装置艺术中同样也包括对材质的追求和探索。

随着科技的进步, 大量科技成果的出现, 装置艺术材料的不断创新, 现在的装置艺术多媒体化与运用方式的综合化日趋明显。在传统艺术中, 艺术家通过架上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种表达的媒介方式是唯一的, 即颜料的运用。颜料以涂抹的方式附着在作为“辅助性的媒介材料”的某种物质表面上。它所呈现的是二维空间的视觉形式, 绘画以二维的媒介形式来模拟存在于三维空间的自然现象, 有的甚至是多维空间。而装置艺术中, 艺术家们把现实生活中一些很普通的材料, 通过艺术构想而升华为一种重要的媒介材料, 以这种媒介材料直接地构成的空间形式。由于不断的发展, 这种媒介方式成为当代艺术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喜欢采用的艺术表现话语之一, 材料现成品世界成了艺术家们创作的天地。因此创作者最重视媒介材料的潜在艺术表现力, 重视对其艺术表现可能与它原有的生活意象之间的关联。生活中很多简单的日常用品和一些工业用品成为艺术人文精神与创造精神的载体。正如Herschel Chipp说到:“表达媒介的活跃是艺术造型创造的首要之务。‘应该表达些什么’这个问题永远可从这个条件上预见。想法只有在表达媒介的帮助下才能实现, 而其固

看眼不够, 使人心、眼相互交融, 妙曼已忘言, 让人体会到了“上善若水”的无形境界, 是道家思想的物象化反映。 (5) 著名艺术大家林风眠曾有“艺术为艺术”的观点, 认为艺术的社会功能是艺术评论家的事;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提出文艺作品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号召。我觉得首先齐白石的艺术创作, 毫无疑问是为艺术而艺, 这从他的作品气息中能深切感受到:深居简出, 尽力回避繁多的应酬, 热爱生活, 坚持探索自己的艺术追求, 自得其乐;同时他是社会的一份子, 其作品覆盖面较大, 在社会上的影响极广, 在自觉不自觉中实现了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

有的特色必须确实感受到, 了解到, 才能成为想法的传递者。”1这正说明了在装置艺术中艺术与生活, 艺术感受与实在世界的一种关联。

二、装置艺术的特征

装置艺术品, 如前面所说, 它是对生活中的现成品, 进行加工利用处理, 人们对这些材料是熟悉的, 很生活化, 另外它也没有什么技法上的表现, 不像绘画中的笔触, 构图, 色彩, 线条等明显带有画家自己个性痕迹的表现形式。因而许多欣赏者在看完作品后觉得很突兀, 作品表达太过于平淡和抽象, 时常发问:“这也是艺术吗?”, 似乎人人都可用如此简单的东西进行创作。这样一来, 装置艺术突破了人们惯常的而单向的思维框架, 是对传统艺术规范信念的冲击与解构。2

装置艺术还表现了一种前卫性, 大多数的装置艺术作品表达的思想都是对社会生活的批判, 对传统的道德观念, 对两性, 对家庭, 对政治, 在这里举一例子, 国内一位女艺术家陈妍音的《一念之间的差异》, 通过对玫瑰花输液这一行为表达出艺术家对生命与爱情等问题的关注与感慨。艺术家们敏锐的观察力将这些在平常生活中被我们所忽视和社会道德的尖锐问题揭露出来, 由此也被打上了“前卫”的烙印, 这一点在国内更为突出, 当然如今也越来越多的作品表达了一些美好的情感, 如:环境保护, 世界和平。也正是因其独特的特殊性, 从而观众在欣赏作品的时候, 或是主动, 或是被动的参与到装置作品的审美过程中, 体会作品的意义所在。

有些作品的展示需要联系一定的展览环境, 这时就需要观众的参与, 置身于作品之中才能感受到其作品的奇幻或者是强烈的震撼力。不仅如此, 更有些作品需要观众们亲自动手, 身体力行的来参与。这点在如今很流行的video装置艺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艺术家迪特.佛罗斯 (Dieter Forese) 在他的作品《不是

摘要:齐白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国画大家, 其人生从艺经历及晚年在国画上的创新精神感染着许多年轻人。在近代写意花鸟画领域, 少有人能出其右。他热爱生活, 其作品朴实, 笔墨自然天成, 构图别具一格, 充满童趣, 耐人寻味。人常道:“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而齐白石却创造了一抹艺术史上浓重的“黄昏传奇”。

关键词:衰年变法,艺术、生活,妙在似与非似之间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年5月北京第1版.

[2].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 2001年3月第1版.

[3].张次溪.《齐白石的一生》.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3月第2版.

[4].林风眠.《林风眠论艺》.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0年1月第1版.

艺术作品的意义 篇2

文学作品是作家的精神创造,字里行间蕴含着作家的情感,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学性内涵更是赋予了文学作品独特的意蕴。一定意义上讲,作品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与作品的意义相关联,文学作品教学更是离不开对文本意义的挖掘。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通过字、词、句、篇、章的教学,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仅仅是文学作品教学的第一步。更深层次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作品的内蕴,重视其审美功能,体现文学性,找寻文本的灵魂之所在。

一、文学作品教学对意义的分析与表达。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最后往往会提出关于本篇作品的中心思想这一问题,诚然,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一定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见闻对文学作品进行升华,从而使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意义,这种意义贯穿于作品始终时,我们就认为这是作品的主题,即作品的中心思想。这种做法,是将主题与中心思想混为了一谈。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蕴必定是丰富的,既有思想的火花,又有情感的`迸发,形象在内容中展现,内容在层层深入中升华。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种意蕴的综合,不能简单的靠对中心思想的归纳与演绎得出。因此,在分析文学作品时,将主题作为分析文本的意义内核更为合理。因为主题不仅包含了思想方面的意义,也包含了情感、审美、语言形式等各方面的意义,浑然天成的构成了作品的意义内核。

主题是文学作品的意义内核,抓住了主题,也就抓住了文学作品的灵魂之所在。然而,作品的意义要远远大于作品的主题,优秀文学作品的意义往往深刻而又丰富,要深刻理解文学作品,还需要从作品的情感、思想、审美等方面进行全面把握,而这种内涵最终通过审美的方式体现出来。正如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在论述文学作品的意义中提出的那样,意义包括功利意义、政治意义、认识意义和伦理意义在内,“但如果这些意义不融在审美冶炉之中,如果它们同艺术的审美意义折中地共存而不是有机地纳入其中,那么作品可能是不坏的直观教具,或是有用的物品,但是永远不能上升到艺术高度。”[1]审美意义是由文学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但是单纯只具有审美意义的文学是不存在的,它必须通过与文学作品的其他意义相交织,才能构成完整的作品意义阐述。

二、文学作品意义的分析与表达对当前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

文学作品主题所蕴含的意义是多方面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时,要切记摒弃以往在课堂上像分析中心思想那样千篇 一律、僵化死板而忽视了文学作品本身内蕴的做法。具体来说,切忌教条化、图解化、功利化文学作品,曲解文学作品本真的意义内涵。正如鲁迅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作品的内容愈是复杂,其内蕴就愈是丰富,主题就可能会出现多元化的情况。当然,在我们初中文学作品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内容一般不会非常复杂,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用单一的观点来解读作品,使文学作品本身的美感与文学性消失殆尽。

意义蕴含在形象之中,在解读文学作品时,首先要从对形象的把握入手。对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人物的语言、思想、情感、行为都无不蕴含着作品的意义,因而要从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切入。如在解读《孔乙己》时,全篇没有一个“悲”字却让人感觉到无限的凄凉,而这些在通过分析孔乙己与那个环境格格不入的外貌、动作、语言后,便能深深地体味到这种悲凉,这种分析更是深入理解鲁迅本人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而对于抒情性作品则要重点从情感形象来把握,在情景交融之中体会作品的意蕴。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把祖国比作自己伤痕累累的母亲,用一颗赤子之心歌颂祖**亲,通过有形的形象把无形的情感表达出来,字里行间体会到了作者对祖国的深情厚谊。

进一步我们要探寻的是作品“表现了什么”和“怎样表现”。“表现了什么”通常是我们语文课堂对文学作品的主要分析形式,通过分析作品的题材和主题来达到教学目标,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作品通过什么事件(题材)的叙述,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情感(主题)。如在《最后一课》中,作品通过展现小弗郎士在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由小及大的反映了法国人民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体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而“怎样表现”则涉及关于真正体现文学作品文学性的形式结构和语言。如通过分析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层层剖析文学作品的内涵,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又如利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观点让学生体味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异同,打开文学的内宇宙,从而摆脱只要说语言就是“生动”“形象”的樊笼。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在结构上就可分为以大哥为代表的常人世界,和以狂人为代表的病态世界,其深刻的意义蕴含在两个世界相互交织与分离之中,同时,狂人的病态心理又自成结构,构成了一个对常人来说“陌生化”的世界,使读者在这样的语境中重新审视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切。

三、结语。

文言作品意义评价的应对策略 篇3

一、考点解读与知识诠释

所谓评价,指读者在阅读理解作品之后,依据一定价值标准和评判方法,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作品的写作艺术、风格流派等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衡量与揭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等。简单地说,评价就是对作品和作者发表看法。与分析理解等能力相比,评价侧重于表达读者的主观判断。如果需要考生评价韩愈关于“师者”的观点,那不是要他理解这个观点,而是要对该观点表达看法进行判断。在这种评价中,读者要充分展示自己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关于评价,最重要的有两条,一者是价值标准和审美眼光,这是对作品与作者做出判断的重要依据,是产生“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重要原因;二者是逻辑科学和自圆其说,这要求评价证据充分、逻辑自洽,而且结论可信。

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隶属于文学系统中作品和作家两个范畴,是形成和评价作品意义的重要元素。意义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思想、情感、审美等内涵的总和。美国学者阿布拉姆斯将作品、现实、作家、读者四个要素构成某种确定的三角关系,作品是系统中心,同时连接着其他三个要素。对作品意义的评价,一般要联系其他三个要素。上海市2006年文言文阅读考查题(第26题),要求考生对“为官而搜刮民脂无异于强盗而劫夺钱财”(刘大魁《半野园图记》)的思想意义进行评价,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典型试题。考生应就形象意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加以评价,它们对应了作品、现实和读者三要素。对于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而言,作品意义的表现方法不同,评价方法也就不同。对于文学作品,往往要透过形象去评价;对于非文学作品,抓住关键语句即可直接评论。

二、考试题型及发展趋势

各地的历年高考试卷中,对文言作品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的考查,几乎都集中在分析理解和归纳概括这两方面,主要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长期以来,这已成为关于思想内容考查的经典题型。这种题型的选项只是对文本的简单翻译与转述,基本没有体现能力考查的要求。2014年浙江卷出现赏析类选择题(李贻孙《欧阳行周文集序》),但转译复述的实质依然没有改变。总之,真正的评价题型尚未成为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注重点。但是,上海自2006年以来即出现了有关评价文言文思想内容的主观性考查题型,此后相继出现过思想意义、创作意图、观点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考查试题。上海的这种貌似“非主流”的题型在全国各地高考命题中已经开始产生影响,2010年以来北京卷(2010、2014)、江苏卷(2014)和四川卷(2014)等先后出现类似改革。北京卷的两次命题都要求学生结合当下社会生活阐发自我感悟,不是纯粹的作品评价考查,而带有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性质。到目前为止,虽然全国其他省市都没有出现此类考查,追步上海的三省市的改革也大多停留在理解层面,但这种变化的影响不可小觑,我以为将会成为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基本走向。

三、评价策略与实施路径

在古代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考查中,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观点的题型经常出现。我们的应对经验往往是通过整体感知、理解意图、确定关联、筛选信息和组织答案等五步完成有关评价的考查,但是这些思路与方法显然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显得空洞而无实效。现根据考点知识诠释,结合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实际情况,给出参考性的四步评价策略,即一个基础,两个角度,三个支点,四个注意。

首先,整体理解文本内容,奠定评价基础

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实施评价,首先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有准确理解。一般说来,我们要抓住思想内容是什么、如何表现思想内容和思想内容有何意义三个方面,疏通和理解文本内容。

近年来,文言文阅读的考查文本以人物传记、叙事散文和论说文为主,且以论说文为例说明。譬如,如何为评价苏洵《六国论》的作品主题做好内容理解方面的准备呢?第一步通过关键语句获取作者的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掌握“赂秦而力亏”与“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第二步通过关键语句疏通文本的“总分总”论证结构,且要能理解正文的论证过程与方法。正文的两段文字各自对应两个分论点,主要通过对比论证方法,阐述清楚了贿赂者和不赂者亡国的原因,并在最后提出了两条治国之道,即“礼天下之奇才”和“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第三步通过关键语句分析获取作者创作意图在于借古讽今,作者认为“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是作者要向北宋统治者阐明六国破亡道理的真正意图:治国者要自立自强。

通过上述三步,借助梳理和分析理解基本内容,通过发现和比较理解论证方法,通过综合思考理解作品主题,对作品思想内容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我们才可以对作品主题实施评价。当然,关于思想内容的评价问题,基本上都蕴含在这三步的具体分析中。如果文言文阅读文本是叙事散文,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理解思路大致与此类似,只要将说理思路转换成叙事思路加以梳理即可。至于人物传记类文本的思想内容分析,则又要简单得多。

其次。掌握常见评价角度。控制评价方向

虽然说考查中往往要求对具体内容加以评价,但是考生需要全面复习并掌握评价的相关知识。就作品思想内容评价而言,一般说来需要在思想内容和表现价值两方面展开评价。

对于思想内容,我们通常需从正确性、深刻性、独特性和启发性等角度加以评价。这里将宋代苏洵、苏辙和元代李桢的三篇《六国论》加以综合考察,以此为例说明评价的角度问题。首先,在作者观点上,苏洵认为六国之亡“弊在赂秦”,苏辙认为“不明天下大势”,而李桢则认为“六国皆欲为秦所欲”。在六国何以灭亡这个问题上,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三篇文章各持己见固然不成问题。相比之下,苏洵与苏辙都从六国角度探寻原因,而李桢则从六国与秦两方面寻找原因,在排除厚六国而薄秦的偏颇之论后,阐明自己“只有行仁义方能免于灭亡”的观点。这样看来,李桢的观点就显示出独特性而高出一筹。当然,苏洵的文章能针对北宋的现实处境,从割地求和与忍让无度中发出振聋发聩之声,有其深刻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他深刻的家国情怀。相对而言,苏辙以地理环境和治国之策两方面阐述不审天下大势的观点,就显得中庸且平庸了。

对于表现价值,我们通常需从文学、社会、审美等维度加以评价。试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为例说明意义评价的角度。这一组文章是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抒发郁闷之情的游记散文。永州山水幽奇雄险,在柳宗元到达永州之前,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革新而被贬永州,又逢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自己不断受到诽谤和攻击,心情压抑。在此期间,柳宗元便到处游览,搜奇探胜,借以开拓胸襟,求得精神慰藉,发而为文便是著名的“永州八记”。这些优美的山水游记,生动表达了人对自然美的感受,丰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领域,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的经典,并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借助这个概述,我们应能抓住评价“永州八记”中八篇文章之作品意义的三个方向:文学价值应该关注柳宗元如何描摹永州山水、如何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以及文章在文学史上的开创性意义,社会价值应当关注柳宗元借感悟山水而写怀才不遇和抨击时事的深远寄托,审美价值应当关注古代文人在山水与人生之间获得的境界升华。

第三。抓住显性形式支点,具体实施评价

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意义都要通过语言形式来实现,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就要以此为依据。可资评价的语言形式主要落实在关键语句、重要形象和特殊手法三方面。

首先,关键语句主要有主旨句、概括句、重复句和抒情句。蕴含主旨的语句自然是评价的首要支点。欧阳修《醉翁亭记》的主旨句显然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考生应依此对思想内容做出“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的评价,“述以文”中蕴含的正是“名岂文章著”的愤懑与抑郁之情。文本中的重复性语词也是实施评价的重要支点。袁宏道《徐文长传》以奇文传奇人,全文短短700字而用11个“奇”字,末段竟然连用5个“奇”字,连用3句“无之而不奇”,考生无疑需要从这反复之中切入,看徐文长之奇人奇事奇志奇遇,剖析到最后自然应该将“奇”字旨意落实到“雅不与时调合”的理解中。

其次,重要形象包括了人物形象和核心意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尤其要重视从形象人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中的小丘,作为游记的核心形象,风景秀丽而山石奇特,却不为人知而遭人遗弃,作者赏其美景怜其遭遇而购为己有,这就是小丘的形象及其命运。透过这个形象,考生应该理解作者“借山水之题,发胸中之气”的写法,并能对思想内容做出“慨叹美景被遗弃荒野无人赏识,正是借以倾吐自己横遭打击、抱负不展的不平之鸣”的正确评价。而关于人物形象的评价,主要是对其性格特征和行为品质加以评价,人物传记中这种角度的评价考查可能会更多一些。

第三,特殊手法主要指最能凸显文本主旨的艺术手法,因文而异各有奇效。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是其文学作品中被公认的经典名篇,它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道理的阐明,还有抒情的感染,尤其突出的是这种被综合运用的议论、叙事和抒情手法,在文中几乎有着截然分开的鲜明印记,却依然给读者善于御文之感。正如沈德潜所言,“辩许远无降贼之理,全用议论;后于老人言,补南霁云乞师,全用叙事;述张巡轶事,拉杂错综,史笔中变体也。”考生评价该文思想内容无疑是要从这特殊的表现艺术上进入,然后阐述其所指向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怎样集中、深刻和巧妙的表现。

第四。关注相关隐性元素。提高评价精度

在显性的形式支点之外,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隐l生元素,它们往往能为思想内容的评价提供更为精准的支撑。这些隐性元素主要指创作意图、深层意义、情感流露和细节暗示等。

作品的表现意义往往大于作者的表达意图,但是若能通过揣摩创作意图而帮助理解作品思想内涵,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掌握文本深层意义,对于古代作品尤其如此。考生若是评价苏轼的《方山子传》,自然要对创作意图与深层意义加以考察和评判,因为这是苏轼的高明之处与用心之处,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苏轼明写陈季常怀壮志终不遇,隐居山林而犹存精悍之色,创作意图是什么呢?从作者自道谪居光黄而难遇异人的抒写,可以窥知其失意之心和归隐之意,暗写自悲不遇的创作意图就敞露出来。陈季常的由侠而儒而隐的人生遭遇,深刻反映了当时北宋统治者的昏聩遗珠的用人现状,表面为方山子怀抱不平,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统治当局的极度不满和丧失信心。这就是作者隐藏于作品之中的深层意义。

在文学性作品中,作家往往重视借细节以传神,以写小而见大,情感态度流露于其间,这就要求考生在评价时需要对此引起足够重视。《刺客列传》中关于刺杀,作者调用了细节描写,譬如写荆轲设想如何刺杀秦王时的动作描写是“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椹其胸”,实际上廷刺秦王时的动作描写是“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而与这两个细节描写相关的失手结果是“未至身,袖绝”,这两处的细节描写之后的结果交代显然有着暗示作者态度的作用。考生若能对照阅读,自能发现司马迁在前文铺垫盖聂败轲的意图,评价荆轲时就会更为辩证,而不至于置其才不堪用的事实于不顾,评价也会更为客观公正,但是故事渲染死义背后的悲剧意味反而更为浓厚。

艺术作品的意义 篇4

作品纯文学风格的能指是文学手法统一体,而作品艺术图画是其所指。文学手法统一体和作品艺术图画在关联方式上存在着基本的客观性、确定性,这种内在关联方式承认文学手法统一体为其所传递的信息———作品艺术图画提供了相对确定、客观的基础,这种基础是不由读者的自由想象而改变的。同样,建立在这种内在关联方式基础上的作品艺术图画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不因读者的自由想象而发生改变的。这里的所谓“一定意义”,即是有读者的自由想象的一定程度的参与,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作品纯文学风格具有整体性。作品纯文学风格符号是文学手法统一体与作品艺术图画相互同化作用的构造过程与被构造物。文本是“文学手法统一体———作品艺术图画”隐含的新单位。作品纯文学风格既不等于文学手法统一体又不等于作品艺术图画,更不是简单地将二者累积相加所得之和。作品纯文学风格构造过程,既不存在文学手法统一体的图象化、造型化,更不存在作品艺术图画的技巧化、形式化。

作品纯文学风格的意义是文学手法统一体、作品艺术图画各自都不具备的一种崭新的结构特征,是对文学风格连续构造过程中两个等级序列构造过程,以及被构造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特征的概括:以文本为单位的文学手法统一体内部诸文学手法的相互同化作用;以文本为单位的文学手法统一体与作品艺术图画的相互同化作用。作品纯文学风格意义作为审美客体的基本结构特征,直接参加文学审美活动。

确定作品纯文学风格的意义有一个基本原则,即以主人公塑造与情节布局二者的关系为中心,作品的体裁、题材、人物塑造手法、情节布局方法、语体风格等文学手法意义,以及作品人物形象、情节故事、场景、背景、主题编码的形而上追求相互同化作用,决定作品纯文学风格意义。

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确定,主要是由作品纯文学风格要素———主人公塑造与情节布局的关系来确定的。主人公塑造与情节布局是同质等价的文学风格要素,它们的相互同化作用,不仅规定了双方的不同性质,而且放大了影响文学风格的能指、所指的结构性质,并在这种同化作用中影响文学手法统一体与作品艺术图画关系构成的整体文学风格,从而转换生成新的文学价值。如在欧洲文学研究中,从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的关系出发,欧洲文学可以概括为四种纯文学风格符号:自由摹仿、不自由摹仿、具象表现、非具象表现。其中摹仿与表现体现了欧洲文学风格的基本对立。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注重性格必然性、事件发展必然性,体现摹仿风格的基本文学特征;反之,注重表现主观精神世界,则体现了表现风格的基本文学特性。

有一种较为特殊的情况,那就是抒情诗的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确定。抒情诗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而较少对主人公形象作直接的言语描述,诗中几乎没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在情节布局上,也呈现出片段性、无连续性的跳跃状态。抒情诗由此体现了不同于一般作品的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的关系:抒情诗对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采取了“零位”或者说“淡化”的处理,而侧重的是作品艺术图画的描画和氛围、意境的营造。因此,抒情诗的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确定,是通过零位或淡化的主人公塑造和情节布局的关系来实现的。

那么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具体意义该如何确定?作品纯文学风格诸结构元素的相互同化作用决定了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例如,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名作《一个文官之死》采用的是短篇小说的体裁,以城市灰色生活作为其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沙皇俄国的官场: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蛆虫般的切尔维亚科夫及其奴才心理正是这种官场生活的产物和牺牲品。小说的情节布局可以说是“以一当十”,描写了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因为一个喷嚏而陷入灾难境地进而死亡的故事:庶务官伊凡·德米特利奇·切尔维亚科夫在戏院观看《哥纳维勒的钟》时打了个喷嚏,将唾沫星子溅到了文职将军勃利兹查洛夫的秃顶和脖子上。切尔维亚科夫为此而惴惴不安,前后几次去给将军赔罪,惶惶不可终日,最后精神崩溃,倒毙在自己家里的沙发上。

这篇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采取的是复杂性格里的漫画式勾勒,将切尔维亚科夫胆小怕事和多虑的性格活脱脱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虽然很少对人物外貌作直接描写,但通过诸如“脸皱起来,眼珠往上翻,呼吸停住……低下头去……啊嚏!”“嗽一下喉咙,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耳根小声说……”“……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走了一忽儿,压下胆怯的心情,叽叽咕咕说……”“……吓得楞住了……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了下去”等语句,将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小说的语体风格承袭了契诃夫惯有的作风,有着简洁而冷峻的特点,寥寥数笔,就让我们体味出那种小人物的可悲与可叹。

以上我们谈及了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与具体意义的确定方法,那这二者的关系如何?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是对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类型的概括,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不同,即作品文学想象空间的基本类型不同。同时,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并不否定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具体意义,不否定作品具体审美个性的差别性,不否定作家个性。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具体意义是对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补充,而不是对作品纯文学风格基本意义的否定。因此,结构主义中的“模式”和解构主义的“多样性”,以及对于文学风格的“模式”研究和“多样性”的研究都不是矛盾的,它们相互的关系也都可以用作品纯文学风格的基本意义与具体意义的关系来进行说明。

参考文献

[1]刘甫田, 徐景熙主编.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007.

[2]周振甫.文学风格例话[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俄]契诃夫著.汝龙, 谷羽译.契诃夫短篇小说选[M].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6.

欣赏艺术作品的论文 篇5

摘要:记得很脍炙人口的一句话:“生活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很认可这句话,一个学期的艺术概论课快结束了,我受益良多。这门课将我们带到了一个以前从未涉足的领域,进一步感受到艺术殿堂的美丽。原来一个人的思想可以这样表达,原来我们的先贤们是那么的智慧。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同时也体现出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所以欣赏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一种实践,能帮助我们在欣赏、鉴别与评价作品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形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当代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人们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欣赏艺术作品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很广泛的。

关键词:艺术经验、眼界开阔、建筑知识、背景、想象

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设色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

欣赏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时欣赏者首先必须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这样他才能对艺术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其总体形式的观察,联系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欣赏者更能体会到心灵与作品产生共鸣所引发的情感的上升。丰富的艺术经验是需要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的,从刚开始时我们就得培养这种审美能力,提高精神品位。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必要的。

绘画艺术与建筑,看似两个毫不相关的领域,其实又是紧紧相依。我们总能从中世纪到现代的一些艺术作品里发现两者的互通之处,往往他们是水乳交融的,欣赏者了解一定的建筑知识能看到作品里更具形式感与层次感的东西。欣赏者的这种专业知识能透彻地了解到作品的精髓所在。艺术的范畴较广,建筑艺术仅是一个较大的方面,欣赏者要想获得与作品的完美契合,是很重要的。

欣赏者的艺术感受是每一个创作者的期望,这是创作者精心准备并热切盼望的。艺术家希望自己的艺术通过自己的意愿出来,期望感染观赏者,艺术家的创作目的既是如此。每一个优秀的作品都有能打动欣赏者的点睛之处。首先要对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对艺术家身世和个性的了解,对作品样式风格、流派的归类和对作品绘制方法的了解。艺术家往往由于一定的原因,政治的、个人的、社会的等方面在特定的时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熟知作品的背景知识,将发现作品间接传达给我们的情感倾诉。

我们所熟知的米开朗基罗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举世无双的巨擘,他被称为艺术之神,他的任何一件作品都是后人无法跨越的巅峰,这里,我想浅薄地就背景了解举个例子分析一下: 《最后的审判》当时基督教横行,压迫奴役着广大穷苦人民,充分体现出社会的黑暗面,基督充满力量的坐在审判席,对世界现存的罪恶发出诅咒,圣人们义愤填膺,提着殉教的刑具,要求对罪人施加惩罚。这个作品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创作宗旨。这正是当时社会舆论的间接缩影,广

大人民的心声的体现。因此了解了当时的背景,我们就更能体会作品主人公的情感诉求,发现不为人知的更多。

欣赏艺术作品的美并不是单靠眼睛就能深刻体会的,心灵深处要有大的视角,要有统筹全局的眼界,每一个作品亮点在不同的欣赏者的眼里理解不一,每个人看到的亮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我们要有开阔的眼界,当拿到一个优秀的作品时,不能只单纯地将各个元素分裂开来欣赏,首先记得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达到意图的手法,其次,看到作品使我们产生共鸣的形式,当了解到这些后,再要反复的回味,正如读书,每一次的重温都能带来全新的体验,当这个作品为广大读者熟知其优点时,我们应该再探索它所不为人知的精彩,告诉我们的是普遍的,就一定有其特殊的,多想想,放开眼界总有新发现。

当然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也同样有所裨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正是有了想象才更加美好,世界是在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中逐渐发展进步的。试想,当看到一个优秀的作品时,欣赏者就单纯的看到每个部分,它们是硬梆梆的个体,没有生命力,这样又怎么能感受到作品的美呢?但是当你想象一下创作者倾注给作品的感情,他在创作时的一举一动,作品里的风景物象让我们感受到的美,不同年代作品当时的社会写照,这种想象又是更加拉近了与创作者的距离尽管无法真正设身处地的体会,但当自己重新审视时,会发现它更加真实可信,对作品的印象更加完整、深刻。

另外,我浅显地认为,欣赏者欣赏作品要有着一种人文精神,它既体现了对文化的热爱,同时也是高尚情操的体现,代表着一定的文化高度。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的传扬正是需要这样的精神,欣赏者具备这样的精神是偏向艺术专业化的体现,以后艺术的发展需要更多这样的理念,这象征着和谐的文化环境的发展趋势。人文精神的培养需要广大艺术家与爱好者共同努力了…

当然欣赏一幅优秀的作品还有很多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精神等,这里只是冰山的一角吧,我想,当我们接触更多的作品,更加留心观察生活,会发现“艺术源于生活”这句话一点不假,所以,每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当生活的热爱者,关注生命,热爱艺术。

参考资料:

【1】陈文斌《品读世界美术史》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

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四重奏” 篇6

如果说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是作者、作品、读者、人生合力奏响的“精神乐章”,那么作者的心灵之音、作品的召唤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和人生的启迪之音就是不停地响彻在语文课堂上的“四重奏”。探讨这“四重奏”的实质意味着接近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本质,从而推动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向着良性状态发展。

“一重奏”:奏响作者的心灵之音

文学作品意义的产生源头主要是作者,作者赋予文学作品意义的过程是由迷乱到清醒、由朦胧到清晰、由激动到平静的复杂心路历程,文学作品的意义伴随着这复杂心路历程而不断萌生、成长和绽放,文学作品意义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都必须借助作者的心灵之音推动。

作者的心灵之音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作品意义的有益推动,是因为其沿着“为什么写”、“写什么”、“怎样写”的思维方向运行。奏响作者的心灵之音可以发现作者的创作意图、意义内容和写作手段,可以揭开笼罩在文学作品意义之上的神秘面纱。作者的心灵之音沿着“为什么写”的方向运行,这对文学作品意义呈现方式的或显或隐或直或曲产生导向作用;作者的心灵之音沿着“写什么”的方向运行,这对文学作品意义本来面目的或奇或正或杂或纯产生推动作用;作者的心灵之音沿着“怎么写”的方向运行,这对文学作品意义传达方式的或新或腐或雅或俗产生规范作用。因此,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程度受到作者心灵之音的“为什么写”约束,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角度受到作者心灵之音的“写什么”指引,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方式受到作者心灵之音的“怎么写”控制。

追问作者心灵之音的“为什么写”,可以揭示出文学作品诉说着怎样的意义和掩饰了多少不能表白的意义,文学作品的意义世界变得意蕴深刻而又丰富多彩;追问作者心灵之音的“写什么”,可以推断文学作品展示出怎样的意义形态和意义倾向,文学作品的意义世界变得细腻逼真而又生动感人;追问作者心灵之音的“怎么写”,可以判定文学作品运用了怎样的意义排列和意义组合,文学作品的意义世界变得富有弹性而又充满张力。

所以,奏响作者的心灵之音是阐释文学作品意义的必不可少的“一重奏”,其目的是领悟作者的人心和作品的文心。领悟作者的人心,可以发现作者不得不言的原因,可以发现作者不得不如此言的结果;领悟作品的文心,可以发现作品如此言说所产生的奥妙,可以发现作品如此言说所形成的文学作品意义的开放性、丰富性和独特性。所以,领悟作者人心的价值可以烛照出作者本人的人格操守和精神气质,领悟作品文心的价值可以体察到作品意义的丰满与厚重。奏响作者的心灵之音,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文学作品语言文字背后的变化万千的意义世界。

“二重奏”:奏响作品的召唤之音

文学作品变幻不定的意蕴之美形成召唤之音,把读者的审美欲望吸引。文学作品的意义寄身隐形于细腻具体的生活画面,这生活画面催生了读者的心理图像,读者凭借心理图像不仅可以重新回味生活质料的硬度与厚度,而且还可以发掘潜伏在文学作品之中的复杂意蕴。文学作品召唤读者的方式是融合意蕴、感情和观念于文学形象之内,读者越是对文学形象感兴趣,就越能体味到其掩盖意蕴、感情和观念的方式的巧妙。

文学作品的召唤之音借助文学形象的“陌生化”来实现,因为这种“陌生化”延长了读者审美的时间和空间。读者面对艺术形象“陌生化”的召唤,首先寻找艺术形象特征鲜明的“个象”,以此建构作品意义的本真个性;其次寻找艺术形象栩栩如生的“具象”,以此建构作品意义的复杂多样;再次寻找艺术形象新颖别致的“独象”,以此判断作品意义是否价值独到。寻找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个象”,可以形成纷繁复杂的意义联想和意义创造;寻找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具象”,可以形成纤细入微的意义联想和意义创造;寻找文学作品艺术形象的“独象”,可以形成独具慧眼的意义联想和意义创造。

奏响作品的召唤之音需要师生合力对文学作品进行“两度还原”。第一度还原是化抽象为形象,从抽象冰冷的语言文学中读出隐藏在文学作品之中的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还原的结果是师生拥有了对生活的细腻触摸。第二度还原是从形象到抽象,从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中读出潜伏在文学作品之中的复杂的意蕴、感情和观念,还原的结果是获得对生活本质的根本认识。奏响作品的召唤之音不仅可以让师生感性渗透文学作品所呈现的生活本色,而且还可以让师生理性判断文学作品所寄寓的生活本质。虽然这生活本色会因为人的感觉不同而具有多变性,虽然生活本质会因为人的理解不同而具有适度的扭曲变形,但这并不妨碍文学作品的意义在师生心目中产生巨大的召唤之音。

“三重奏”:奏响读者的共鸣之音

读者面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召唤之音,必然用积极心态向着意义之大门追问,只有如此才能在内心深处奏响共鸣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产生于对文学作品意义的两重追问,第一重追问指向文学作品意义的自身,读者试图从文学作品中读出是谁的意义和怎样形态的意义。如果文学作品的意义是作者使用“自言体”而产生的自我思想感情的离合悲欢、荣辱毁誉,那么读者从中往往能够读出作者本人思想感情的痕迹,尤其是能够读出读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变化运动的轨迹。第二重追问指向读者自己,读者试图从文学作品中读出符合自己个性的意义,作品描述的命运变化和人生变迁都已经深深打上读者自己思想感情的印迹,读者此时不仅仅在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而且还在进行创作改写文学作品的意义。

读者的共鸣之音所产生的文学作品的意义已经不是本初原先的意义,或者读者增添了文学作品的意义,由于时代价值观念的注入而使文学作品的意义带有当下思想观念的印迹,此时此刻的文学作品的意义穿越时空驻足停留在读者心中。或者读者删减了文学作品的意义,由于不同时代价值观念的侵袭而使文学作品的意义带有负面思想观念的烙印,此时此刻的文学作品的意义正是从删减浓缩中辐射在读者心中。无论是增添文学作品的意义,还是删减文学作品的意义,读者都会用发自思想灵魂的共鸣之音来进行第二度的文学作品意义的创作。

奏响读者的共鸣之音要求师生从“入情”上升到“移情”,师生在“入情”之际能够读懂作者的复杂心意,能够同作者一道承受思想感情的痛苦、磨难和辛酸。师生在“移情”之际能够把作者的复杂心意转移给社会或转移给自己,能够同作者一起审视拷问这种思想感情对芸芸众生的影响和折射。因此,“入情”之际要求师生面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保持适度的感动;“移情”之际要求师生面对文学作品的意义保持适当的冷静。正是这感动和冷静的缠绕聚结,读者的共鸣之音才久久响彻而不会衰减。

“四重奏”:奏响人生的启迪之音

读万卷好书犹如走万里好路。文学作品意义的余音不断源于其提供了人生的诸多借鉴。作者之所以安排这样状态的意义是基于他对人生的深谋远虑,也是基于他对人生的理想设计。所以,作品的意义必须曲折温婉地传达出人生的启迪之音,必须折射暗示出善意真诚的人生劝勉之意。

作者将人生的启迪之音投射到艺术形象的精巧设计上,读者从丰满厚实的艺术形象中发现人生前进的方向。艺术形象的命运遭遇和生存状况,与其说归究于社会不如说归因于艺术形象自己,正是艺术形象自身缺陷的个性和偏狭的观念把自己推向命运前途的窄门。这样的窄门设计对读者而言是一种绝妙的人生启迪,正是人生启迪之音常在导致读者的人生始终保持着亮色。

作者还可以将人生的启迪之音投射到对艺术形象的感情态度上,读者从艺术形象的批判反思中发现人生的理想彼岸。作者笔下艺术形象的浑圆立体烛照出人性的善良和丑陋,读者从人性的善良和丑陋中发现多种多样的生存方式,这些生存方式的真正价值是给读者提供了多种生存的可能性,借助生存方式的光芒的指引让读者发现理想的精神家园的位置。

奏响人生的启迪之音要求师生把自己的人生状况同作品提供的艺术形象的生存状况对照,通过对照和比较完成对这两种人生状况的评价,通过质疑和反思完成对这两种人生状况的预测,通过批判和否定完成对这两种人生状况的重新设计。奏响人生的启迪之音不仅仅是将目光投向过去,而且应该将目光照向现在,甚至还应该将目光瞄向未来。简言之,奏响人生的启迪之音其实是对师生的人生的全程陪护。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是作者的心灵之音、作品的召唤之音、读者的共鸣之音和人生的启迪之音共同上演的“四重奏”。奏响作者的心灵之音有助于发现文学作品变化万千的意义世界,奏响作品的召唤之音有助于发现文学作品意义深处的生活本色和生活本质,奏响读者的共鸣之音有助于正确审视文学作品的意义内涵,奏响人生的启迪之音有助于师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正是由于这“四重奏”的存在,文学作品的意义阐释才会变得多姿多彩而又逸趣横生。

文学作品阅读的意义谈片 篇7

一、作品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新课程的建设从当今意义上讲是比较开放和颇具活力的。现在的阅读教学, 人们大都比较保守, 总以为学生能感悟的与教师所设计的乃至与资料所讲的吻合或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不谋而合就满足了。很少给学生创新感悟的机会, 学生也就很难感受到文学作品更多的有益启示。学生对一篇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就局限在那么点点滴滴上, 怎可去接受到更为广泛的启示教育呢?譬如, 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感悟汉乐府中的 《木兰诗》, 老师常常让学生感悟花木兰的“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都从花木兰的赫赫战功上去感悟其民族女英雄的形象, 学生也只能接受到花木兰英勇无比的启示。殊不知花木兰就仅仅如此?假如老师教学时注意指导学生多视角解读文本, 多给学生阅读思考感悟的机会, 如果学生能够围绕“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去挖掘出木兰的柔情美, 学生所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英雄的雄壮美, 而且还包涵着英雄的柔情美;如果让学生围绕着“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学生所感悟出来的就是极为地道的柔情美。当学生能感悟到作品诸多表现木兰的柔情之处时, 那学生所受到的有益启示将会更加的广泛, 就不仅仅能感受到木兰的“忠”, 还能感受到木兰的“孝”。因此, 初中语文教学, 学生的阅读感悟, 我们必须多去思考, 让课堂教学出现那么许许多多的“哈姆雷特”, 哪怕就是半个甚至就是很小的“哈姆雷特”。

二、自主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我们似乎是在过多地怀疑学生创新感悟的能力和水准, 我们也似乎在比较多的保护着自己的面子, 担心自己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而不能自拔。殊不知, 这样的阅读感悟给学生怎样的结果, 说不定就完全可以是不堪设想的后果。因此, 要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产生并获取有益启示, 还必须思考学生自主可能的创新感悟之处。当阅读教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 学生就完全可能有创新感悟的地方。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 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 学生的感悟就是那样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有学生说作品的主人公就是作品中的“我”。是“我”看到于勒的身世是那样的悲惨, 是“我”看到于勒的生活是那样穷困, 又是那样的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如果作品的主人公“我”不去抱着对于勒的同情, 能够去看到这些?所以, 学生有板有眼地这样说:“生活中有许多值得人们去同情的, 我们必须去同情所值得同情的人们。”还有学生说:“于勒很值得人们去同情, 说他是败家子, 对其是很不公平的。一个人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思想, 不完全就是其本身的责任。对一个人, 对一桩事儿, 需要作比较客观的分析。如果菲利普夫妇不是那样的对待于勒, 于勒也就不会完全这样。”因此, 我们教师在备课或上课时, 不能只局限于教参, 应多思考学生自主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 重视并激励学生自主产生的言之成理的创新感悟。

三、合作可能产生的创新感悟之处

李清照后期作品的思想意义 篇8

易安词后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爱国怀乡的主题多次体现在作品中, 表现了词人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李清照后期, 因靖康之变、国破、家亡、夫死, 一方面她悲痛个人幸福生活的毁灭, 同时, 更感慨故国旧家的沦陷。虽然是一名柔弱女子, 然而她却对理想有者执着的追求, 例如《渔家傲》一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 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漫有, 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

南宋统治集团苟安一隅, 不求收复中原, 易安的亡国之恨不能得雪, 流离之苦不能解除, 她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只能在梦中实现, 于是便有了这首《渔家傲》。这首词隐寓着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就像词中所表现的那样, 虽然“路长”, 虽然“日暮”, 但是她却依然保持着“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 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执着。

李清照具有极高的爱国热忱, 看到国势日非, 山河残破, 朝廷不思收复中原, 她忧心如焚, 于是在无数个“风柔日薄”的清晨, 在无数个“归鸿声断”的黄昏, 爱国怀乡的愁绪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诗人痛苦的心。抚今忆昔之中, 一篇篇凄婉哀绝的词, 抒发着作者彻人心骨的亡国之痛。“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菩萨蛮》) ,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添字采桑子》) , “未夜恹恹欢意少, 空梦长安, 认取长安道” (《蝶恋花》) ,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武陵情》) ,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宋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清平乐》) 等等, 全都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深哀巨痛。而那种思国怀乡的绵绵愁绪, 殷殷乡情, 并非李清照一个人所独有, 而是宋朝人民的共同心声。

《永遇乐》元宵词是李清照晚年词作的力篇:

“落日熔金, 暮云合壁,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合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 来相招。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凤鬟雾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这首词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 展现了一幅今昔对比的画画, 抒发了作者饱经忧患后悲哀的心情。词中追怀“中州盛日”的元宵景象, 极力渲染“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的幸福往事, 更加衬托出易安对中原的眷念不忘和今日生活的孤苦凄凉, 而最后以“不如向, 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作结, 则愈见悲凉, 它将故国之思与思家之痛深沉地表现出来。

《武陵春》一词, 同样带有浓重的时代气息: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这是李清照寄居金华时的作品。民族敌人的侵略, 威胁着国家民族的安危, 也威胁着个人的生死存亡。在这样的时代, 凡稍具有国家民族意识的人, 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意识到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李清照虽然没有直接参加社会斗争, 但还是有政治见识的, 对当时的现实还要发表意见。另一方面, 她又是无辜的“暮年嫠妇”, 有着深沉的个人身世之感, 所以她这首词就不是无病呻吟了, 同样也包含着家国之恨。这首词写的“物是人非”也就是指国破、家亡、丧夫、颠沛流离等种种苦难。而正是由于金人的残酷侵略, 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 给作者造成了这样多的不幸, 所以在哀愁痛苦填胸臆, 不得不抒发自己的情怀时, 易安才写下这首词, 带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综上所述, 李清照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易安词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 词中爱国怀乡的主题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特征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作为一名女词人, 这是十分罕见和难能可贵的。

参考文献

[1]《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徐培文.《李清照全集评注》.济南出版社.

[3]王学初.《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4]弓宝安.《宋词三百首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5]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山西教育出版社.

影视作品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意义 篇9

一、应用影视作品可以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生是十分活泼、好奇、好动的,因此历史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比较沉闷的学科,他们的学习兴趣不会很浓。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笔者曾经探索过无数种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结果发现学生对影视作品的应用感到兴趣盎然。因为影视作品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声光效果、听觉效果,甚至还有很多故事情节,可以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与热情。比如《走向全盛的唐朝》这一章有一节的内容是《女皇武则天》,在讲这节内容时,笔者播放了范冰冰版《武媚娘传奇》中李治和武则天登基盛典的片段,仅仅通过这个登基盛典,就可以体会到唐朝的国力昌盛和君王威严。

二、应用影视作品可以巩固学生知识

历史有很多的年份、事件、人物等,学生记忆起来是有难度的。尤其是一些通过想象获知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更是难以记忆与理解。为此,可以应用影视作品,使学生通过生动形象、视听结合的影视作品来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起来。比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对于那个年代的背景与中国所处的地位不了解,对于鸦片泛滥的危害也是毫无概念,因此鸦片战争在学生心中没什么印象。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纪录片《中国近代风云录————鸦片战争》的片断,以生动形象的图片资料、实物资料介绍了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和英国,战争期间的中英战况以及战后清政府同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其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同时,笔者结合录像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鸦片战争的后果。这样,学生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通过思考问题不仅很快地掌握了该节的主要知识,认清了当时的局势,了解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而且在过后较长一段时间内,还能够准确地回忆有关知识,效果非常好。

三、应用影视作品可以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历史课本的知识是一个平面化的知识构成,偏于理性和知识性。但历史应该是一个感性的、具有丰富思想内容与情感的学科,应该成为培养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思想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载体。但单靠历史教材是难以很好地完成这些任务的。为此,教师应该拓展历史教学途径,以多种方式来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电视剧、电影片段来实现这一目标。比如,笔者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相关内容时,学生的反应十分漠然。为此,笔者播放了纪录片《历史的见证之血洗北京》。在这部纪录片的片段中,八国联军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对手无寸铁的中国人实施了血雨腥风般的屠杀。学生一边观看八国联军的罪恶行径,祖国生灵惨遭涂炭,一边听着耳边低沉而又悲痛的音乐和讲解,他们握紧了拳头,瞪大了眼睛,激起了对八国联军行为的愤怒与仇恨。笔者在播放完纪录片之后,将新中国成立60 周年国庆大阅兵的视频片段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看到了我国现在的兵强马盛,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在这之后,笔者还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同学们,八国联军的侵略行为并非偶然,而是弱肉强食的必然。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会挨打,只有国富民强,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外国的侵略和欺辱。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强盛起来了,我们依然要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被激发了起来,纷纷表示要好好学习,以建设伟大的祖国。

艺术作品的意义 篇10

当前中学课本收录的鲁迅作品有《一件小事》《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记念刘和珍君》《药》《祝福》《阿Q正传》等作品。有的到了大学, 接触到的鲁迅的作品更多了。这些作品其中的每一篇, 学生学习过后都会终生难忘。当代青年从鲁迅作品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鲁迅作品也启迪着青年的成长。粗略分析, 鲁迅作品从以下几方面对当代青年成长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帮助青年冷静地判断事物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 鲁迅是爱护青年人的。鲁迅对青年寄予很大的希望, 教育青年遇事要沉着, 避免不冷静的行为。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针对“二·一八”惨案, 刘和珍等爱国学生流血牺牲的事实, 鲁迅写道:“时间永是流逝, 街市依旧太平, 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 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 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 我总觉得很寥寥, 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 正如煤的形成, 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 更何况是徒手。”鲁迅是肯定爱国青年的民族精神的, 因而写了这篇文章。鲁迅也为青年学生的安全着想, 希望可以保护青年学生的生命。

爱国的行为, 我们是要支持的。一些不利于大局的行为, 青年也要学会冷静地判断。每当社会问题敏感的时期, 或社会思潮出现问题的时候, 总有一些青年不能明辨是非, 不能认清大局, 盲目冲动。这些青年, 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峰, 冷静地审视所面对的问题, 然后作出理性的选择。

二、帮助青年更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

鲁迅在《狂人日记》里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 这历史没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 仔细看了半夜, 才从字缝里看出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的作品不少是揭露封建社会吃人本质的, 如《祝福》里的祥林嫂, 受到封建社会“神权”“夫权”“族权”多重压迫, 无论她怎么抗争, 都无法改变悲惨的命运, 最后在人们新年的“祝福”的氛围中, 悲惨地结束生命。看了鲁迅的作品, 尤其看到他笔下主人公悲惨的结局, 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 似乎有点酸楚的味道。正是这种酸楚的味道, 使我们对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三、引导青年深刻地认识知识分子

在鲁迅作品中, 知识分子是一个突出的主题。知识分子是时代的先锋和桥梁, 同时又具有各种严重的弊病与缺点。鲁迅对一些知识分子寄予很大的同情和希望, 同时又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怀旧》《孔乙己》里的主人公, 他们是被“四书”“五经”吃空了灵魂的末代封建知识分子的下层, 那么迂腐、愚昧、空虚、受欺侮而仍不掩其善良的牺牲品, 鲁迅是用一种嘲讽而又同情的眼光看着他们灭亡的。当代青年大都读过鲁迅的《孔乙己》, 对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在孔乙己这个人物身上, 人们看到了知识分子的迂腐和精神上的被戕害。

鲁迅对个别拿着软刀子的知识分子, 毫不留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作者对反动文人的造谣中伤极其愤怒。“惨象,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 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一文中, 鲁迅对作为用钢刀的帮凶的少数知识分子进行了尖锐的斗争, 毫不留情地鞭挞。

四、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篇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小说写的是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故事。子君受娜拉出走的启发, 冲出家庭, 和涓生在吉兆胡同同居, 这在当时, 思想是很前卫的。但好景不长, 涓生被教育局辞退, 靠译书维持家庭生活, 最后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 爱情也失去附丽, 而子君眼光局限于小家庭, 变得越来越世俗, 涓生最后意识到他与子君之间只剩下无爱的婚姻, 爱情已不复存在。不说吧, 即是“安于虚伪”, 说出则意味着“将真实的重担卸给对方”, 最后确实导致了子君的死亡。整个故事以悲剧结尾, 给读者以震撼人心的力量, 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当代青年盲目恋爱的不在少数, 也有一些以悲剧结束。爱, 盲目的爱, 将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这在当下的青年中很常见。人必须活着, 爱才有所附丽。青年应多从如何生活, 如何提高生存的本领方面多考虑。否则, 不学无术, 盲目恋爱, 试图从爱情中找到人生的寄托, 这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啊。

五、认识国民性弱点, 毫不留情地剖析自己

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画出了沉默的国民的魂灵, 阿Q成为反省国民性弱点的一面镜子。阿Q处于未庄社会的最底层, 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 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 他永远是失败者, 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和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态度, 或根本不承认自己落后与被奴役, 沉醉于没有根源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什么东西!”有时自轻自贱、自欺欺人。阿Q的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 鲁迅《阿Q正传》正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当代青年从中应受到启发, 要勇敢地剖析自己, 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以利于自身的进步。

论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 篇11

一、洞察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

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是什么?解答这一问题必须先思考文学作品言说的是谁的意义,必须先思考是谁究竟以何种方式使作品产生了意义。从表层看,文学作品不过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经验和审美体验的婉曲诉说而已。文学作品正是借助具体可感的生活具象去投射姿态万千的意义身影,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意义投射,是源于生活具象和意义身影原本就有“形相似”或“神接近”的特征,读者借助这种特征来填充完整意义世界的美妙身影。从深层次看,文学作品不过是作者创作意图的诗意诉说而已。作者只能将种种心灵诉求以言语交流的方式向理想的读者倾吐,文学作品的意义既有可能是作者能够言传的心灵之声,也有可能是读者能够聆听并加以解释的心灵之音。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对作者而言是提供的一种人生警示,对读者而言是接受的一种人生指引,所有这些全部都寄寓在丰满的生活具象之中。

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易破解,一方面是源于作者基于艺术自律的考虑不允许自己的创作意图在文学作品中直接现身出场,另一方面是源于作者基于语言文字朦胧多义的设想不许可自己的创作意图以明晰单纯的面目现形于读者眼前。因此追问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就必须仰仗文学作品的言语修辞向作者的心灵深处叩问,叩问的目的是催逼文学作品展现作者本人的纯真质朴的“自我”。

一般而言,作者的“自我”无处不在地活跃在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假如是诗歌,作者的“自我”之出现必须是对诗歌的意象富有创意选择的结果,因为诗歌的选择之后的意象暗示出作者的心灵世界、感悟方式和生活理想,进而传达出作者言说的富有诗意的人生愿景;假如是小说,作者的“自我”之出现非借助对小说的时空和情节的独具特色的组合不可,这样的组合更适合作者心灵深处的生活想象、人生观念和生存实质,有利于释放出作者个性鲜明的人生观上的褒贬扬抑;假如是散文,作者的“自我”之出现必须借助对散文的情景交融的恰到好处的匹配,依靠散文的情景一致来婉曲诉说作者张扬的生活情趣、人格追求和哲理意味;假如是戏剧,作者的“自我”之出现必然依赖对戏剧情节冲突和心灵矛盾的富有层次的筛选,这些筛选可以集中传达作者对人生弱点和社会弊端的批判。

其实作者的“自我”之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作者反复思考的为何而作和所作为何,探究作者的“自我”是读者向作者心灵世界的善意接近。善意接近的结果是发现了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这样的根本实质是作者创造的既属于人又为人的悲悯同情的学问,这学问来源于作者悲天悯人的内心。所以,文学作品的意义其实是作者倡导的人情之学、人性之学、人生之学和人心之学。洞察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根本实质就是为了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就是为了领略色彩斑斓的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人生之美和人心之美。假如作者呈现的是丑恶,其骨子深处追求的也必然是美,此时的美借助批判丑来昭示。

二、探寻文学作品意义的建构方式

文学作品借助具体形象来说话,不用抽象的表达。文学作品的属人之学必须依赖具体形象的布局排列和结构组合来实现,文学作品的意义实现既取决于作者如何言说的策略,也取决于读者如何解读的技巧。

作者建构文学作品的意义的方式十分灵活,读者解读作品的意义时必须变通地理解把握。譬如文学作品的细节,作者可以有意重复,可以故意省略,可以有意对比,还可以故意变形放大,之所以如此是为了巧妙暗示作者不便道出的创作意图或多样主旨内涵,读者应当发现作者如此写作的良苦用心并作出恰当准确的意义阐释。譬如文学作品的叙事模式,作者可以使用“先去后归”的模式,也可以使用“有去无归”的模式,还可以使用“先去后归而再去”的模式,甚至还可以使用“漫游旅行”的模式。之所以如此变幻不停,是源于作者对精神家园的不同归宿的诗意想象,是基于读者对人生方式的不同状态的创意认同。

作者为什么以如此方式来建构文学作品的意义?其实聪慧的作者善于在文学作品中寄寓显在的意义世界和潜在的意义世界,显在的意义世界借助作品的常态结构模式就能实现,而潜在的意义世界必须依靠变形的结构模式来实现,这就不难理解作者之所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建构作品意义的方式的深层次原因。

读者为什么能够真切把握作者建构的文学作品的意义?这不能不归于读者的阅读观和作者的创作观的“视域融合”。即便是古代作家创设的文学意义,读者依然可以仰仗当下的生活经验来回味想象。即便是外国作家创设的文学意义,读者照样可以根据本国的生存方式来填充拓展。或许读者的回味想象与古代作家的原创意义相差甚远,或许读者的填充拓展相对外国作家的原创意义遥不可及,但读者照样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追溯到适合当下以及吻合自己的意义。既然文学作品是为人而又利人的悲悯同情的学问,为什么读者就不能探寻适合自己的悲悯同情的文学意义?更何况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如果期盼穿越时空而延续不灭,就必须融入并认可普遍读者的恒常人心、人性与人情。

文学作品意义的建构是作者心灵和读者心灵的对话与交流,是二者的双向思维流动。作者建构意义之际,想到的是创设什么意义、如何创设意义和如何释放意义,意义的深浅多寡和作者的创作意图有关。读者建构意义之际,想到的是谁在创设意义、为何创设意义和如何把握意义,意义的深浅多寡和读者的阅读智慧有关。作者笔下的意义通向读者心中的意义,要经过长长的意义之旅。作者如果希望被读者理解,读者如果渴望不把作者曲解,就必须保持双方的真诚与善意,就必须彼此宽容对方的思维方式,就必须彼此关照对方的精神成长的个性特色。

三、判断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

文学作品的意义究竟有没有价值和有多少价值既是作者创作预设的结果,也是读者观看解读的结果。作者在创设意义之初必须考虑为谁写作,必须将为谁写作的宗旨贯彻到底。如果说作者立足于为己的宣泄,那么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应当看是否传达出本真的人生态度和生活主张;如果说作者立足于为人倾吐,那么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应当看是否宣示出规范合理的人生方式和人格价值。读者也不是被动地审视文学作品的意义,而是在作卓有成效的意义借鉴和人生领会。读者可以将作者为己的意义命题迁移到读者本身的人生意义之上,读者也可以将作者为人的意义命题转移到读者当下的社会道德伦理之中。

判断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实属困难,但又不能回避。作者创设的意义究竟体现了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这要具体结合作者的生活实际和历史实际来考察。作者如果张扬了过分消极的作品意义,读者要批判其消极之处和推敲作者何以如此消极;作者如果彰显了积极的作品意义,读者要吸收其积极之处和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即使作品宣扬了客观上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读者仍然需要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和人生实际作出合理的判断和筛选。读者的任务是将作者为人的精神生产转移到解决当下的精神困境和人生实际,读者的阅读宗旨是通过充分为己而实现服务社会之目的。

判断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是读者围绕文学作品所进行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的结果是打上了阅读者本人的思想烙印和个性特征的。真正的“二度创作”是对作品意义的改写或补白,读者完全可以凭借对作者“同情之了解”的态度而将作品的积极意义发挥得淋漓尽致。读者改写作品意义的过程就是改写作者创作意图的过程,读者补白作品意义的过程就是补白作者创作动机的过程,读者的种种改写或补白是为了将作者完整的思想和全部的人格充分弘扬。所以,读者阅读作品的过程就是评判作者本人的过程,读者判断作品意义的过程就是判断作者本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过程。

其实文学作品意义的真正价值不在于说出了什么而在于改变了多少,不在于说出了作者的什么而在于改变了社会的什么。作者之所以将其创作意图深埋于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是出于改善读者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的考虑。作者完全可以打破读者既有的“阅读期待”,作者完全有能力虚拟出司空见惯但又触目惊心的文学艺术,作者完全有可能将社会正义和道德良心以如诗如画的方式抒写出来。一句话,作者创设的意义是为了读者获得更有诗意的精神栖息地。

综上所述,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需要一把切合实际的钥匙。这钥匙是读者深思熟虑之后的理性选择,这样的理性选择伴随的是文学作品意义的根本实质、建构方式和真正价值的思想复合。任文学作品之意义如雨似风,读者追寻意义的脚步不会停止。

艺术作品的意义 篇12

优秀的科幻作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不仅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而且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导了思考方向,激发读者对作品中的科学知识做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将优秀的科幻作品适当地引入大学生专业学习中,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同时也对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进行了培养,为专业知识的学习带来的积极意义。

1 优秀的科幻作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优秀的科幻作品,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常常涉及到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机械、医学、技术、伦理、文学等各类学科。同时,科幻类文学作品故事情节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读者会被作品超前的思想和技术所吸引,成为学习这方面知识的动力。因此,科幻作品的创作者是科学理论知识的理想诠释者,使读者在感受精彩故事的同时,也学到了大量的学科知识,激发读者发散思维,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2 优秀科幻作品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优秀的科幻作品中的科技,都是以现实科技为基础,再通过作家的奇妙构思而产生出来。科学为科幻作品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激发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面,我们就试图针对大学里面不同专业的学生,简要分析科幻类作品对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意义。

2.1 针对理论物理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简析

在科幻作品中,星际旅行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对于宇宙本身的研究,全世界的理论物理学家都在进行着孜孜不倦的工作。在此类型的作品中,近年的《星际穿越》可谓是较为严肃地运用理论物理学的高深原理,将星际旅行形象地搬到了大荧幕上。而此影片一出,立即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尤其在网络上,虽然很多人表示看不太懂,但是有很多专业人士包括在校专业学生等,在热心地用大量的篇幅,以相对简单的语言,向大家描述影片中所使用的一些物理原理。表面上看,大家讨论的是影片内容和观影指南,实际上,在无形中拓展了人们对于科学精神的追求,对于科学脚步的追赶。而且,观影人群中绝大部分都是青年人,是大学生,而观影中的这些争论,尽管可能一时之间大家都没有终极答案,但是科学的种子已经悄悄埋入年轻人的心底。

2.2 针对生物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简析

还有一类科幻作品描述了广袤无垠的外太空可能存在的生物,这类作品无疑能够引起生物类专业学生的兴趣。比如早年描写外太空可怕生物的《异形》系列,撇开娱乐性不谈,影片中所提出的外太空生物存在的可能性,对于研究学习生物专业的学生们也同样具有启发意义。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上,尤其是深海里面的生物,限于技术原因我们尚且不能对其全部发现和研究,更何况外太空中存在生物的可能性。还有《星河战队》系列作品,描写的外太空体型巨大的甲壳类生物,都是直观地将人们心中的外太空生物投射到荧屏之上。甚至还有类似《第九区》的作品,人类竟然逐步演化成了外太空生物的样子,不得不说这些作品除了让人“脑洞大开”之外,隐约中也暗含着对于生物的学习研究,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2.3 针对医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简析

科幻类作品看似很难与医学类专业联系起来,实则不然。人类对自身的研究永无止境,其中就包括医学医药类的研究。比如《超体》这部电影就描述了主人公被注射了神秘药品,药品破裂进入血液之中,激发了主人公大脑的潜力,令其脑中约90%的神经元相继苏醒。伴随着身体的飞快进化,主人公掌握了越来越多所谓的超能力。医学研究在人类与疾病的对抗中尤为重要,医学类学生从这部科幻作品中除了能了解到药品研究的重要性和慎重性,也能对学生学习医学的价值观敲响警钟:医学和医药同样可以是悬在人们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并且此剑的双刃性也令人时刻警醒。

2.4 针对计算机、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分析

21世纪初期的科幻作品《黑客帝国》被誉为“面向未来的经典科幻预言”。主人公是一名网络黑客,他对这个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产生了怀疑,并且逐步认识到,现实世界其实是由一个名叫“母体”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人们就像他们饲养的动物,没有自由和思想。《黑客帝国》这部作品向人们展示了计算机程序和代码在未来世界的地位,这无疑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部绝好的“教学参考书”。观看此类作品,学生们能从中得出直观的结论:计算机数字技术是本片的根本技术支撑,同时也应很清楚地感受到未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有可能对人类造成巨大伤害的。那么在学习研究过程中,如何趋利避害,让技术沿着为人类造福的轨道上前进,是足以引起学生思考的一项重要内容。

3 结语

综上所述,科幻作品能够刺激大学生的想象力,启发思维,培养科学思想。能够充分锻炼人的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科幻作品并不是作者的随意发挥,而是作者结合一定的科普知识而阐发的科学构想。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幻作品,科学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人类的想象力也会受到影响。但是,科幻作品中所蕴含的对于人类未来发展的悲观方面,如:机器人取代人类,科学技术的滥用所造成的人类的毁灭等,无疑也在为人类敲响着警钟。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借助于科幻,可以刺激其想象力、创造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应时刻牢记科技这把双刃剑的威力,从这点来说,对于我们国家未来整体科学素养及人文观点价值的提高也是大有裨益的。

摘要:本文简要地分析了科幻作品引入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中,对四种专业的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所带来的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科幻作品,大学生,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刘慧玲,田竞.浅论科幻电影对大学生的育人作用[J].现代企业教育,2014,(18).

上一篇:控制公司下一篇:大体积高性能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