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的形式

2024-10-13

美术作品的形式(精选12篇)

美术作品的形式 篇1

19世纪末,西方艺术开始从叙述性、情节性的内容模式解脱出来,远离具体形象向抽象方向发展。在各种现代艺术运动、哲学、美学思潮的冲击下,一些美术理论家试图从新的角度来解释现代艺术,传统的艺术批评理论面临着新的阐释。英国形式主义美术批评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罗杰·弗莱就是这一形式的代表人物。

一、简介

罗杰·弗莱(Roger Fry)是英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画家及理论家,西方现代主义美术批评的开山鼻祖。早年他曾先后就读于克里夫顿学院和剑桥大学英王学院,随后曾去巴黎学绘画,他把画画看作他生命的一部分,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不断的作画、展览,大部分作品是风景画,他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体验。他是英国少有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兼备的画家和评论家。

罗杰·弗莱早期艺术批评的主要对象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展露出了其与众不同的才华和审美鉴赏力。他在《塞尚:对其发展的研究》书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评价塞尚的作品,品评的角度完全取决于作品的创作技巧和造型价值方面,艺术批评理论站在了对作品“纯形式”分析和阐释上。罗杰·弗莱在英国积极投身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在格拉夫美术馆(Grafton)亲自策划了“后印象主义”展览,他被看成是现代艺术的传播者。他直接推出了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这个词就是罗杰·弗莱首创的,即---“后印象派”。他以后印象派艺术为基础,构建起形式主义美学理论体系。他的《视觉与设计》这本文集,指明了从形式的表现力上来理解现代艺术的方法和途径,书中《论美感》一篇,其中体现了他的形式主义美学观,克莱夫·贝尔称他这部论著“自康德以来对这门科学所做的最有益的贡献”。

二、理论来源

把握罗杰·弗莱的形式主义理论,首先有必要对西方传统美学中形式问题进行回顾和联系。在西方的美学史上,古希腊时代就产生了形式的概念,毕达哥拉斯学派在对“数理”的研究上,认为数就是整个现实的本质这一哲学概括。他们发现黄金分割率,从世界万物自然存在的属性、状态以及其中之数理关系,证明和谐是最高的审美理想。在这之后,柏拉图认为在世界万物之先、之上、之外,存在着一种精神范型—绝对理式,万物皆由它派生出来。柏拉图还提出“形式美”的概念,即形与色的美,并认为他们的美在本质上是绝对美的。[1]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事物生成和变化的原因就在事物本身,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所谓“形式”就是事物的本质定义和存在方式。

古罗马时期,普罗提诺认为美并不在物质之中,而在于形式之中,艺术家通过形式赋予无生命之物以生命,而艺术家的形式又出自“理念形式”,他说:“一件美的物质的东西是靠了参加神所流出来的理性而产生出来的。”[2]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实际上属于形式因,形式是构成美的第一个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学者们从人的感官对美的形式的心理感觉角度上来审视形象问题,威廉·贺加斯认为美是在“精细的蛇形曲线”,从艺术创作的角度上看待形式问题。发展到十八世纪晚期,康德提出了形式主义美学,他认为:“一个不受刺激和激动的任何影响 (不管它们与美的愉悦是否能结合) 、因而只以形式的合目的性作为规定根据的鉴赏判断,就是一个纯粹的鉴赏判断。”[3]由形式引发的美是自由的;具体到艺术的门类,他认为:“在绘画、雕刻、乃至在一切造型艺术中,在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中,就它们作为美的艺术来说,素描都是根本性的东西,在素描中,并不是那通过感觉而使人快乐的东西,而只是通过其形式才使人喜欢的东西,才构成了鉴赏的一切素质的基础。”[4]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不能受作品本身的主题内容影响,应只关注于作品的形式因素。康德的这种美学观点,被认为是现代形式主义美学观念之源,罗杰·弗莱艺术批评理论受其影响。

弗莱认为一切艺术都是建立在“纯形式”基础之上的,面对一幅艺术品,它的主题内容所包含的社会因素、经济条件、历史问题以及文化背景都很容易获知,可以根据所受的生活经验的影响理解,或者现实中积累出来的惯有审美经验来分析,相对都很容易;但是面对艺术品中它的一些画面构成因素如色彩、线条、透视关系、构图等等因素的时候,分析它就不是那么的容易,读不懂它便无法领会到“纯形式”语言的内涵,体悟不到蕴藏的美感,从而无法和作品达到共鸣。他认为艺术家如果要具备独特的审美情感,就必须不受社会经验的干扰,心中必须拥有一种高度,创作时应专注于形式关系的处理上,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美感形式并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出来。他的这种艺术理论更多的倾向于绘画和雕塑的形式问题分析,带有更多的经验性和技术性。

三、理论观点和美学思想

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弗莱的理论也不断深化。弗莱的美术评论是一种纯审美的评论,完全排除了社会的含义。

首先他反对“模仿说”,认为传统绘画的“叙事性”因素对艺术创作具有局限性,反对艺术再现论的观点。他认为艺术不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艺术家创作美的艺术品时,不能机械的照搬客观世界,而应该重视作者自身的主管创造,思考如何表现作品,而不是考虑作品表现什么具体的内容,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其形式的结构。

其次,他支持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著名命题。他的《视觉与设计》中《回顾》篇说道的:“我想,通过观察对纯形式做出反应的情形,致使克莱夫·贝尔先生在他的著作《艺术》中提出了这种假说:不管生活的感情在艺术品中能起到多大作用,艺术家与它们完全没有关系,而只与一种特殊的、独一无二的感情表现有关系,这就是审美感情。艺术品具有传达审美感情的特性,它是在具备‘有意味的形式’的功能中实现这种特性的。”[5]弗莱同贝尔一样,也把“有意味的形式”解释为能激发人们审美情感的纯形式关系,凭借其美的形式唤起人的审美情感。他说:“一件艺术品不是记录己经存在于别处的美,而是由艺术家感受到一种感情并将它传达给观众的一种表现形式。”[5]他认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关系有其自身的独立价值,即使作品表现的内容会被人们遗忘,但是作品所特有的艺术形式却能够被保留下来,形式构成了艺术的本质,而这些是构成人们获得审美的真正来源。

其次,弗莱认为,我们所约定俗成的艺术品中,其实有相当一部分与艺术无关,如宗教、伦理、诱惑、历史感、爱国心等外在的、非审美的抽象情感,在艺术中阻碍了艺术的欣赏和审美感受。艺术是人们想象生活的表现,不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仿。好的艺术品并不完全只是记载现实生活的工具,而是创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直接载体。就像他所说的:“艺术家仅将所看到的物体作为他未来作品的整个视觉范围的一部分,在这个范围内,他无法说明它们的审美价值。”[5]他认为描述性绘画和纯形式的创作是有界限的,描述性绘画包括宗教画、历史画和风俗画,这是传统的绘画方式,处理的方法与文学、戏剧处理手法相似,人们从这些作品中所感悟到的,大多是生活中某个片段,或者是一些历史场面的描写。在他的《论美感》一篇中,他提到了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的《什么是艺术?》一文中有关艺术题材的观点对他的启发,托尔斯泰认为感情是艺术中最重要的基本因素,审美的题材不是自然中的美的现象,而是情感的表现,创作的目的是为了使人通过作品的造型和漂亮的颜色,使欣赏者能够产生视觉上有分量的感受。弗莱赞同他的观点,他认为:“我们必须放弃根据艺术对生活的反应来评价艺术的意图,而将它看做以自身为目的的一种感情表现。”[5]

另外,弗莱提倡抽象语言,他曾一度进行了抽象方面的试验。他以毕加索和马蒂斯等艺术家的作品为例,说明这种试验的必要性,他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一文中,他说到:“这样一种方式的逻辑主项无疑是企图放弃所有与现实形式相似的东西,去创造一种纯粹抽象的形式语言——视觉的音乐;毕加索的后期作品(弗莱所指的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早期立体派绘画)将这点表现的很充分。”[5]“与毕加索卓越的造型相反,马蒂斯的目的是通过线条的连续产生流动的节奏和空间关系的逻辑性,而首先是一种全新的色彩方法使我们相信他的形式的真实性。”[5]弗莱提出这些例子是为了现代派绘画艺术理论辩护,承认艺术是释放出来的一种“纯粹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功能”。

弗莱最重要的美学观点是艺术与自然的区别。他认为“艺术品与自然效果之间的相似只是表面,实际上他们是以完全不同的秩序经验体现了人类精神。自然提供给精神的是一堆不附带目的的无特色的刺激,反之,艺术是有组织的、有结构和有目的的。”[5]《艺术与生活》篇中记载了他这样的观点:“如果我们考虑到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活动,无疑会发现它有时候接受来自生活的影响,但基本上是自足的——我们发现变化的节奏和顺序主要是由它自己的内在力量——由它自身因素的调整——而不是外部力量来决定的。”虽然弗莱认为作品中的形式与再现现实世界的因素无关,但他也并不是完全的排除对客观自然的再现,他持有保留的态度,他认为,客观自然的再现因素必须服从于形式关系,他得出的结论是:“在选择何种程度的再现性才适合他的情感表现上,艺术家是自由的。表现自然的个别现象或一组现象不能认为是艺术形式应尽的义务。”[5]由此可以看出弗莱在艺术批评理论中并不完全排斥自然因素的再现性,只不过他把作品的内容情节与形式做出了严格的划分——“最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对平常生活中最不明显的自然事物的那些性质最为敏感,恰恰因为他们不将所有可见的事物作为等级和识别的标志,而是平等地对待它们。”[5]

四、“后印象主义”

“后印象派”一词被用来泛指印象主义之后在观念和时间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弗莱在对塞尚、高更、凡高等一批后印象派画家艺术作品分析的基础之上,指明“后印象绘画”标志着现代主义艺术本质的真正形成。因为在此之前的人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为“是对客观事物的模仿”,弗莱大胆的提出“形式”的概念,打破了“美是对自然的再现”的观念,提出了绘画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建构起来的,这是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

“后印象主义”其实并不是一个社团或者一个派别,画家们的风格千差万别,弗莱之所为这么定义,在于他认为“后”代表的是一种革新和超越,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反叛。通过再现“印象”,打破“模仿”,摆脱写实造型,走向自由表现的形式主义,更加注重主体的情感宣泄和抽象语言的客体造型。1911年至1912年的后印象派绘画展览,把这种新兴的艺术运动带到了公众的面前,人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后现代艺术,虽然有许多人不能认可这种新的绘画革新,遭受了各方面的攻击,但弗莱反驳道:“在展览中看到的大多数艺术既不天真也不原始,都是高度文明的产物,是现代人试图找到适合现代视觉感受的一种绘画语言。”[5]

“这种攻击是无的放失,因为这些艺术家的目的不是展示他们的技巧或显示他们的知识,而只不过是以图画的和造型的形式来表达他们的某种精神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技巧的卖弄甚至可能比十足的无能更为致命。”[5]弗莱积极的为现代艺术家们辩护,他剖析公众排除现代绘画的原因,他明确指出传统思想和现存的过时批评法则是无法解释现代艺术的,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建立一种新的批评理论去评价审视现代艺术的文化精神。弗莱倡导的这场现代艺术运动掀起了内容从形式上的飞跃,“后印象主义”为公众所接受,在社会上广泛的传播开来,这不得不取决于弗莱艺术批评的影响力。

五、总结

弗莱作为现代艺术运动形式主义的批评家,他强调艺术家的主体创作精神以及艺术注重“形式美”的理论观点,突破西方传统写实绘画传统,打破固有的观念,他带给人们一种“观念的更新”,为艺术现代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弗莱的艺术批评理论给我们以启示,要求艺术批评必须回归作品本身,深入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从其构成因素和形式表现寻找艺术的真谛。

时代在进步,艺术观念也随之不断的变化更新,弗莱为现代艺术运动做出的理论贡献,启发和鼓舞了一代人,除了少数的画家固守传统的写实艺术外,更多的艺术家们在寻求创新,对现代艺术进行探索、尝试,画派、流派层出不穷,争相斗艳。现代艺术形式多彩纷呈,弗莱的批评理论是具有革命意义的,他对“形式美”的重视以及对艺术规律的总结,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他的形式主义美学理论对于我们正确了解形式艺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张弘昕杨身源:《西方画论辑要》, 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 第6页。

[2]鲍桑葵:《美学史》, 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第152页。

[3]康德:《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译,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59页。

[4]康德:《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译,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61页。

[5][6][7][8][9][10][11][12][13][14][15]罗杰·弗莱:《视觉与设计》, 易英译,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第193、192、33、18、154、155、2、193、153页。

美术作品的形式 篇2

所谓形式感,是某种特定形式在欣赏者身上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或感受。任何事物都以一定的时空形式存在。艺术依靠形式而获得表达。比如音乐,各种不同的音色、音量、旋律等的配合可以产生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在欣赏者中引起不同的感受。

至于戏剧演出,由于戏剧是综合艺术,由非常复杂多样的各门艺术所组成,因此演出形式更是千变万化。纵观几千年的演艺史,就是各种演出形式的不断更迭变换的历史。而现代演出的形式趋向于多样化,不仅历史上所使用过的各种形式都在使用,而且层出不穷地追求新的演出形式,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对于形式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已成为了一种时髦。舞台已不再满足于现实生活的复制,而要求更多的艺术加工和处理,使每一个戏都有它特有的表现形式,对观众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舞台布景有着它独特的艺术语言,不再完全依赖于绘画手段。各种新思想、新技术,被运用到舞台上来。新的物质材料取代了木框蒙布的传统布景方法。塑料、有机玻璃、玻璃钢、铅皮、铜片、金属结构等,以它们特有的质感,直接与观众见面。而各种投映景的运用又使戏剧演出的形式活跃和富于变化。观众正是通过各种布景所给予的视觉信息,激发想象,加深感受。现代的舞台美术应更多地运用形式感,在观众中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使戏剧演出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在艺术创作中,一定的内容决定一定的形式。形式受内容制约,内容又必须通过形式来表达。而在一定条件下,形式也可以反过来作用于内容,甚至在创作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形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为什么一个剧本可以有许多种不同的布景设计,而在戏剧舞台上,同一形式又可以适应于许多个不同戏剧的演出呢?前者是一个内容可以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后者则是许多个内容可以用一种形式来表达。

中国戏曲舞台演出是程式化的。一桌二椅,城片火旗,约定俗成,可以适用于许多不同剧目的演出。这些砌末道具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审美价值,有它相对的独立性。同一组城片,可以演《空城计》,也可以演《古城会》。戏剧的内容不同,所使用的布景形式却是相同的。犹如宝石,既可雕琢成人物,也可雕琢成花鸟果品,外形不同,而宝玉本身的晶莹的美质是相同的。

舞台美术家的任务是要创造戏剧演出的外部形式,它不是图解,而是以剧本创造为基础的一种再创造。他要在与导演和演员的合作中力图体现剧作的思想,创造与之相适应的富有表现力的形式。这个工作常常要求艺术家付出艰巨的劳动,以旺盛的精力和坚毅的意志来努力完成。

艺术家的世界观、个性、情趣、生活经历、艺术修养等,对他的创作起着作用,在他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他的个人风格。正由于每一个艺术家有不同的世界观、个性、情趣、生活经历和艺术修养,因此对待同一个作品,他们各自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形象构思,因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风格。人的面貌各异,艺术的风格也因人而异,千变万化,没有定势。形式的创造是无穷无尽的。

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形式 篇3

关键词: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造型艺术

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服装表演艺术有它独特的表现形式。服装表演从最初的“商品推介会”,到现如今多元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以多种艺术手段设计舞台,传达更准确的时尚流行信息。服装表演的发展,也给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兴起和发展赋予了新的应用价值,提供了独特的表现形式。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

1 传统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的造型艺术手段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1)绘画。我们知道,传统的绘画艺术作品一般是以帛、绢、纸或画布等材料作为介质的,它在表现形式上还有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它的构成元素中的构图、色彩、造型早已成为舞台美术设计的基本元素,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也经常被设计师用在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如2002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举办。设计师利用布达拉宫特有的绘画装饰构建舞台造型:屋顶和房檐用木质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布达拉宫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梁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夜晚的布达拉宫在灯光的映衬下表现出清晰的影像质感和艳丽的色彩,明暗立体的效果表现出主体的轮廓美。

(2)雕塑。雕塑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美化功能,古希腊及史前雕塑都是以模仿人体存在,这是人类对美的需求,如著名的维纳斯雕像。二是教化功能,就是給伟人和名人塑像。雕塑被舞台美术设计师们所看好,主要是它的美化功能,它的空间形式及体积感,如北京服装学院与台湾实践大学2010年优秀毕业作品展演舞台,运用多个白色雕塑魔方构建舞台背景。白色魔方的神秘感传达了服装设计师变幻莫测的设计构思,加上台面多层台阶的变化,给整场演出营造了一个优美而广阔的表演空间,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3)建筑。建筑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最早是理念上的。建筑的空间是三维的,服装表演舞台造型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三维空间的视觉幻觉。三维空间除长度和宽度外,最主要的就是深度,而深度的建构就要有近景、中景、远景,这正是建筑的主要特征。设计师当然不会把建筑的造型直接搬上舞台,但可以巧妙地运用建筑的框架式结构,如1995年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主题名称为“紫禁城”服装表演,就是以故宫大殿为背景进行设计,所展示的服装灵感也全部来源于故宫的建筑,整场演出古朴凝重,庄严大气,营造出浓重的历史怀旧氛围。再如2002年世界精英模特大赛总决赛在拉萨布达拉宫前举办。布达拉宫重重叠叠,迂回曲折,同山体融合在一起,高高矗立,壮观巍峨。宫墙红白相间,宫顶金碧辉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 现代造型艺术手段在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1)构成艺术。构成艺术是在近代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源于德国的包豪斯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它是一门平面设计,广告、装潢、工业设计、网页设计、商业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必修的基础课。它以抽象的、数理式或多种综合形态的思维方式对点、线、面进行重组和建构。在一场香奈儿(Chanel)时装展示中,模特们从一个38cm(15英寸)大小的软面料手提包造型通道上场。软面料手提包为点,模特的展示路径为线,加之舞台的背景,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整体结构加深了对香奈儿服装服饰的总体印象。

(2)环境艺术。环境艺术是指环境艺术工程的空间规划,艺术构想方案的综合计划,包括环境与设施计划、空间与装饰计划、造型与构造计划、使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计划等。环境艺术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的、综合艺术系统工程,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著名日裔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曾在地铁站举行过时装发布会,运用地铁站通道设计演出空间,利用川流不息的地铁作为表演背景,以期望达到一种时空穿梭的效果[1];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先生也曾将自己的发布会移师敦煌大漠,苍凉悠远的天空、广袤无垠的沙漠与飘逸空灵的服装、悠然前行的模特相得益彰,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设计师托马斯曾经设计的舞台背景很容易使人想起在阿尔卑斯山上滑雪时看到的牧人小屋。白色的伸展台用具有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特色的华丽装饰品装饰。为了更好地将阿尔卑斯山场景展现在舞台上,部分表演舞台还采用人工降雪。

(3)展示设计。展示设计是人们运用空间规划、平面布置、灯光、色彩配置和视觉传达等有效手段营造一个富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个性的展示环境,通过这种展示面貌,有计划、有目的、合乎逻辑地将展示的内容传递给观众,力求对观众的心理、思想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综合性创造工作。服装表演艺术归根结底就是展示艺术。山本耀司,一个简约主义设计师,也常常通过舞台布局来反映其设计理念。他通过一张狭窄的未经加工的木制伸展台设计出了一个斯巴达克式的舞台布景,以强调作品的纯粹简约风格。装饰性的物品作为舞台美术设计的一部分可以用来突出主题和增强气氛。美国本土印第安民族的服装展往往用五彩斑斓的干玉米、各种篮子以及当地的一些植物混合着纳瓦霍人独具特色的毯子和船板来做装饰,以突出独具特色的模特和服装。美国德克萨斯州向来以种植传统农业为荣,所以舞台美术设计往往在舞台上使用马刺、缰绳、马鞍以及其他一些西部饰品来体现他们的这种自豪感。当然,德克萨斯州的大幅地图也常常用作舞台背景。

服装表演舞台美术设计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把舞台美术设计融入服装表演之中,并合理运用传统和现代的造型艺术手段,突出创意上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特色,服装表演艺术定会以新的姿态赢得更多的观众。

参考文献:

[1] 张轶.舞台编排与氛围设计在服装表演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纺织与设计,2011(4).

[2] 楚明明.影视舞美灯光设计艺术全书[M].北京:电子科技出版社,2005.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形式 篇4

第一, 围绕某个课题进行整堂欣赏, 这也是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形式。如, 《陶俑》, 就是关于“陶俑艺术”的整堂专题欣赏课, 类似的还有《中国古代建筑》、《雕塑》、《陶艺》, 等等。在美术课欣赏中, 教师往往让学生看着作品图片, 便开始讲解, 容易造成教师“过度讲”, 而学生“没事干”的尴尬场面。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变成了被动接受, 而不是主动参与。新课标指出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 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教师过多的讲, 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建议采用以下方法:1.引导学生课前就收集好和欣赏内容相关的资料, 做到有备而战;2.欣赏时, 让学生先观察作品说说作品的内容, 自己的初步感觉;3.带着问题仔细地观察作品, 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你喜欢这件作品吗?是什么吸引了你?这里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欣赏评议, 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4.班级交流欣赏成果, 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5.利用课件适当的补充图片、文字、视频资料, 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品。这样循序渐进的欣赏方法则更多地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只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定可以让学生爱上美术欣赏课, 并从中受益。

第二, 结合教学内容穿插进行的欣赏, 这种欣赏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用到。比如, 我们在讲到《中国画———写意蔬果》时, 插入国画大师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的作品进行欣赏,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效果。又如, 为了让学生掌握学生装的设计, 出示一些服装设计效果图, 都属于这一类型的欣赏。

在欣赏过程中, 教师要以宽容的心态来引导每个学生,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 不轻易批评学生的欣赏不正确, 使每个学生能够不受约束地表达真实感受和观点, 在激烈的争论中, 让学生自己去理解美, 让认识得到升华。如, 在欣赏西方绘画作品时, 很多学生认为画毕加索、马蒂斯、梵高的作品不好看, 什么都不像。这时, 教师不简单评论对或错, 让学生去争论, 在争论中逐渐了解各种画派, 认识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 艺术要允许不同形态的美并存。反之, 教师如果训斥学生不该对大师的画质疑, 批评学生欣赏水平低下, 学生的积极性遭到打击, 容易对美术欣赏失去兴趣。又如, 七年级上册《小伙伴》这课要求学生用线造型的方法画一副同学的肖像。学生画完后,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再把画中的同学请到讲台前, 让学生们比较一下真人与画像, 看看有没有抓住人物特征来画。老师和学生们共同欣赏评议, 学生一定情绪高涨, 积极参与, 因为这真是一件有趣的事。同时也可以将比例有明显问题的作品不点名地展示评议, 知道问题出在哪儿, 可以怎么修改, 但不要对学生进行批评, 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 利用专门的时间到现场察看所进行的现场欣赏。例如组织学生参观画展、博物馆、工艺展览等。当然要特意组织学生外出参观比较困难, 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提供现场欣赏的机会。比如, 七年级上册《美丽的校园》这一课, 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里走一圈, 仔细观察校园建筑的透视变化, 欣赏校园的花草树木、雕塑景观, 加强他们的直观认识。既加深了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又有利于之后的绘画教学。又如, 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风景速写》这课之前可以利用学生外出春游的机会,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 为画风景速写打下基础。

第四, 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欣赏。在美术欣赏中, 有许多美术作品都在不同课本中有较详尽的介绍、欣赏、评析, 将欣赏内容与不同课本的内容结合起来学习会有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学生不仅注意力集中, 兴趣浓厚, 对教材更容易理解与把握。如, 在学习七年级《有创意的文字》一课前, 我让学生找出历史书中《汉字的演变》相关内容, 不仅学习效果好,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了, 他们甚至主动在历史书、地理书、政治书、生物书以及课外读物中寻找相关材料, 以便与教师配合。这样, 中国古代的一些工艺美术 (如青铜器、磁器、漆器等) 、建筑艺术 (宫殿建筑、民居等) 、雕塑艺术 (秦始皇兵马俑、马踏匈奴、昭陵六骏等) 、园林艺术 (北京颐和园、苏州拙政园等) 、古代名画 (《清明上河图》、《捣练图》、《韩熙载夜宴图》等) , 都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整合欣赏。欣赏课内容就是这样在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之下完成了。这种欣赏学习方法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 也更容易让学生记忆与掌握。

另外, 在美术欣赏课中, 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 许多时候会补充一些书本中没有的欣赏内容。但一定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贴近的作品;要选择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接近的作品;要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作品;要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理解的作品。教师可以在课前对收集的欣赏作品进行挑选、归类;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历届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 作为补充材料。这样, 学生就不会对欣赏作品产生距离感, 而是感到很亲切很有吸引力。

如何利用微课的形式上好美术课 篇5

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 育新小学 王鹏飞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这一新生事物被广泛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微课”的核心是教学视频的制作,可以是教师现场示范的录制,也可以利用录屏软件录制制作。在美术课堂中,笔者也尝试“微课”这一新生事物,发现学生接受快、兴致高。从美术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它拥有良好的发展和推广前景,节省课堂时间,事半功倍。

一、美术“微课”的特点

在美术“微课”教学中,教学视频作为“微课”教学的核心,教学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在5分钟左右,也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掌握的知识点与学习兴趣,设置微课时间。与课堂上贯穿始终的PPT课件相比,“微课”更能抓住主要知识点进行阐述,更加凝练。

在教学内容方面,“微课”内容相对较少,短小精悍。其教学目的是在于解决美术课堂上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正确反映教学主题与教学重点环节。和传统的教学相比,微课的内容更加简单,所以又称微课堂。

在资源容量方面,微课程可以用随身的手机录制,制作简单方便,且视频容量小,视频支持多媒体格式。在教学实践中,师生能流畅地观摩课例,同时它还可以被方便灵活地上传到微博、班级博客等,方便学生课下学习观看,不明白的地方可反复观看,能促进知识的掌握。事实证明,在“微课”资源结构中,资源使用便利,教学内容指向明确,重难点能顺利得以解决。它以教学片段为主线,以学案、教案、课堂多媒体素材、课件、教学反思、学生意见以及专家点评为教学资源,从而形成类型多样、主题鲜明、结构紧凑的单元性资源主题包,为师生创造了一个更加真实有用的微教学环境。

二、如何上好美术“微课”

1.取舍课题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既然上的是一种微型课,那就不可能像40分钟课堂那样大容量地教学,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精炼课题内容。如果课题切入很小、很具体,如“中国剪纸技法技巧的讲解”,这样直接用手机录制、教师演示就行;如果课题是一个完整课题,如“百变团花”,那么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不能从面面俱到,因为时间肯定不允许,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如果只抓重点制作过程进行讲解,就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提高了微型课的教学效率。

2.构建完整的“微课”结构。“微课”虽然时间简短,但也要讲究课堂结构,既不能只讲主要问题,也不能不分主次处处都抓。“微课”的结构入题要简洁,要三言两语就能直接进入正题,不能起步太远,致使课堂重点不突出。导入正题后,就要把主要精力全部用在课题的中心上,或精要讲授,或巧妙启发,或积极引导,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圆满地完成课题所规定的教学任务。最后,一定要有小结,用一两分钟时间对本节微型课的教学内容加以言简意赅的归纳和总结,使课堂结构完整。

3.亮点耀眼,板书清晰。“微课”时间简短,如果平铺直叙,就没有亮点,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可以是深入浅出的讲授,可以是细致入微的剖析,也可以是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等,“微课”教学有了自己独特的亮点,就能提升“微课”的水准。另外,也要讲究板书,不能因为是微型课就没有板书,板书是一个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板书要精心设计,要精练、美观。好的板书,能看出整个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教学程序,能给听课者一个完整、直观的感受。

三、“微课”对美术教学的促进

如上所述,“微课”时间短,内容精,而我们的美术课堂40分钟,“微课”便可以教学中教师示范、重难点着重讲解、欣赏对比等形式出现,所以“微课”对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在:

1.导入新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准备阶段,如果放一段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音画皆美的视频,不但能使学生迅速安静下来,而且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例如:二年级“百变团花”一课,短暂的“微课”导入深深吸地引住了学生,让大家对团花剪纸有了兴趣且充满期待。

2.示范作用。美术课堂上教师的示范必不可少,绘画、手工制作、技法、技巧等环节用“微课”展示比现场展示更为清晰、省时。还可反复播放,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3.重点理解。在美术教材中,有些内容贴近生活,而有些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理解起来有难度,这时就可以借助“微课”进行理解。例如:教学二年级“假如我是巨人”一课,学生对这一“巨人”到底怎样表现很难理解。“微课”的展示短短五分钟,通过与不同事物进行对比。由此学生理解了怎样表现并能够完整的画一幅“假如我是巨人”想象画,这一课的难点用“微课”轻松解决。

探索美术课堂新形式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更新理念;教与学方式转变;美术教学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成为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它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也将是美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怎样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之中呢?

一、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更新教育理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设计、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教师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审美能力,以适应新时期美术教学变革的需要。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演示的美术课堂,将会打破原有学生听、讲、看的传统模式,而利用形象生动的动态效果为学生学习美术提供一个图文并茂、声情同步的多媒体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在艺术海洋中遨游的快乐。这同时也给作为美术教师的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我们美术老师已经不仅仅需要具有过硬的美术素养,同是也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将我们的所思所想运用多媒体手段合理表现出来,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二、教学手段的有效选择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强大,课堂上我们可以选择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如:

1.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小学美术课程内容虽浅却很丰富,时空跨越古今中外,若只通过挂图、书本和口头描述等有限形式对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来观察感受事物是带有明显的片面性的,同时也很难真正发现事物的美。而多媒体等工具则可以以它们独特的功能将丰富的感性材料整体而直观地展现出来,往往比原材料显得更鲜明、更集中、更强烈,这也是我们平时课堂上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如《巧妙的组合》一课,就可以利用课件中各种基本形的移动与大小疏密搭配,作出各种不同的组合,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找出各组合之间的不同,说出哪种组合最美及认为它最美的道理,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主体性,体验艺术美的情感。再如,《画漫画》一课教学,以往这样的内容只能靠教师的讲和学生的想象,枯燥无味且不易理解,现在,我们就可以借助PhotoShop这一软件的强大功效,将图片形象等进行色彩高反差、拉伸、变形处理,把真实人物向漫画变化的过程用若干张形象略有变化的图片表现出来,按教学的要求排序,再播放。这样,学生会很清楚地了解到漫画的漫画过程及漫画原理,教学难点得以克服,教学效果自然不错。

2.微课的运用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表现力强、运用灵活等多方面的优点,如:我们的美术课经常需要有教师的课堂演示,传统的演示方法是老师在黑板上现场作画,学生在下面观察,不仅耗时较大,而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如果改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表现,我们可以对时间有所控制,以便于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创作表现。一些创作性且必须示范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

3.欣赏课的新选择

教学美术欣赏课时,由于课本上的图片、资料都很少,而小学生的认知有限,生活经验积累不多,知识面狭窄,对于欣赏课的内容无法理解,而经常会感到抽象、枯燥与乏味,很难更好地理解欣赏课所学的美术知识。这时,我们不妨尝试将美术课搬进电脑教室,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的资料、图片,这样既形象直观,又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美术视野,这样在情景交融、声形并茂的氛围中,学生大开眼界,信息技术的使用提高了整堂课的效率。

4.现代手段与传统方法的结合

当然,并不是说信息技术就是无所不能的,由于我们美术课程的特殊性,有很多内容还是需要学生亲眼观察、亲自实践的,尤其是色彩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就需要关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不能一味地以信息技术来展示它的强大功效。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不会因此淡化传统美术,反而因为网络的优势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为学生学习方式方法创设了优越的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会让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美术作品的形式 篇7

可以说,吴冠中个性化的形式处理,在70年代前期已经成熟。他为自己的各种意向寻找到相应的形式,这时期的作品中既有对西方现代绘画形式语言的采集和提炼,又在传统中国画的趣味如何与油画材料结合方面结出了成果,以适合自己的“风筝不断线”的目标。如《崂山松石》(1975)、《崂山山村》(1975)、《崂山新屋》(1975)等。90年代以后,画家在单纯与丰富、纯粹与变化之中,探索着一种富有诗的情趣和视觉张力的绘画表现形式。如《树丛》(1995);《苏醒》(1995);《点线迎春》(1996)《故宅》(2001);《白墙与白云》(2002);《碧玉不雕》(2002);《长江山城》(2003)等。

“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之中,首先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

艺术中的“形式”一语,通常出现在“形式与内容”之类的语境中,因为这个术语应用极广、含义多样,对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意指。例如,在雕塑中“形式”可能会指三维作品的外形,而在绘画中则可能是指再现的方式或形象的具象造型,指二维平面上形象的可塑性、可感性和生动性。绘画的形式语言,通常由那些与媒材相关的特殊的内在因素构成。这不仅是线条、外形、色彩、色度、色调、构图,而且更是肌理、刮痕、颜料堆积,以及画面上的笔触等,还包括颜料的表面、滴洒的痕迹和颜料的材料特征。

说到形式,就不得不说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中,两者密不可分,但起决定作用的是形式,在绘画承担着宗教和文学的义务时,形式的结构关系由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环境道具显现出来,形式结构体现出艺术家在艺术上的内在要求,而内容则是体现内在要求的媒介。在描述性绘画中,形式结构的因素隐藏在具体形象的内部,这是因为在那个历史条件下不可能采用别的手法。但对形式感受极强的画家,他的个性就一定会通过结构从隐藏的背后或多或少地表现出来。到了印象派之后,描述性绘画在欧洲艺术的舞台上不再占据重要位置的时候,形式结构才成为直接表达画家感受和个性的语言。在艺术的发展进入20世纪之后,潮流与主义层出不穷。如果一定要在现代主义绘画诸流派中探寻某种共同点的话,那么对于“形式”之追求可谓一致。一般而言,现代主义者所提倡的形式乃是与自然对立的形式,是抽象而出的简单形式,而不是指综合关系。20世纪的形式主义理论只关注视觉艺术作品本身的结构,关注由视觉而派生的生命之体验,而不仅仅把形式当做所谓“内容”的外衣。

当然艺术中的形式主义和我们所说的一般意义上的形式主义是有本质区别的,一般所说的形式主义是指片面地注重形式而不管实际的作风, 或只看重事物的现象而不屑于分析其本质的思想方法。而我们这里所说的形式主义是指文艺创作中的一种倾向。一种强调美在线条、形体、色彩、声音、文字等组合关系中或艺术作品结构中的美学观。它主张审美活动的独立性和艺术形式的绝对化, 认为不是内容决定形式, 而是形式决定内容。

现代主义在关于绘画的视觉形式理论方面,一般倾向于认同为“形式”即平面的结构关系以及平面的结构关系所升华出来的情感。另外,现代的形式主义理论在对于绘画中的“自然”和“形式”的关系问题上一般倾向于割裂的两元论。很多艺术家都倾向于认为,只要是自然的就不是形式的,或者说只要在绘画里出现了比较真实的自然形,那么它必然会排斥形式。正因为对于“自然”和“形式”关系的割裂,所以绘画中的“自然”常常被排斥在艺术认识的范围以外,而吴冠中先生的画则是把自然与形式有机的结合到了一起,在自然的基础上提取点、线、面、色彩等所构成的形式感。

在“写实”绘画当中,形式主要体现为三重意义:第一重意义是指被直接给予感觉的东西,或者说是自然给予人的一种直观感受。在这一层次,人们往往依据对于自然形的熟悉程度来直观判断绘画;第二重意义是指各个部分的排列组合的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升华出的形式;第三重意义是指构成自然形的元素(诸如点、线、色彩等)及其形成的组合关系。

绘画是一个感觉上的综合体,吴冠中先生的画可以说就是这三重形式的统一体,他的画给我们的感觉很真实,是对自然的真实感受,但是画面的经营是作者根据对物象的各个点、线、面和色彩等的元素进行排列组合,通过这种组合而升华出一种美的表现形式。

摘要:本文通过对吴冠中先生的画中的形式和形式主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肯定了形式在绘画中的决定作用, 阐释了形式主义的审美价值及形式主义在绘画中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绘画,形式,形式主义

参考文献

[1].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 2002.12.

[2].沈语冰.《20世纪艺术批评——美术史文丛》.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3.

[3].康定斯基著, 罗世平、魏大海、辛丽译.《康定斯基论点线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0.

美术作品的形式 篇8

一、形式语言中的内在结构

《The Lady of Shalott》 (夏洛特女神) 是英国画家约翰·威廉·沃特豪斯根据著名诗人丁尼生的诗《The Lady of Shalott》所创作的一幅油画作品。在画面中我们可看到约翰·威廉·沃特豪斯对构图的处理, 对人物与景物的位置安排, 对节奏韵律与均衡性的表现。作品以表现视觉美为前提, 根据一定的自然美和形式美法则, 通过作者有意地安排、组合和归纳处理物与物、人以及物与环境间的位置, 构图形象方位群组关系来实现创作者追求画面和谐、风格统一的美感效应, 最终实现对意境美的表达。其中形式美的构成法是作者在认真研究自然、观摩生活和经过艺术创作实践不断总结的结果, 任何艺术家都不能摆脱这些艺术美构成规律的制约, 无论是具象写实绘画还是抽象表现绘画, 都会去遵循构成艺术作品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形式语言构图原理和构图规律上讲, 画面上可看到整幅画面由一个人物、一只小船, 和美丽的风景构成, 风景画是油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题材, 美丽的树林清澈的河水, 无声却添几分生气, 悠扬宁静自然天成的感觉, 美的自然, 自然的美。画中人物端坐在小船中, 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形成画面的主体, 三角形构图的方式是传统的古希腊式的构图方式, 画面主体处于三分之一的位置这也遵循着形式美的法则, 人物面部朝向右侧视线为河流的方向给了画面向前延伸的空间感, 打破了画面尺寸的局限性, 从水面向天空, 视线由低及高, 面积由大到小, 小而远的天堂拉开了画面的纵深, 扩大了空间感。作者在创作此幅油画作品时, 画面中采用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作为画面的组成元素, 小船、美丽的织品、蜡烛、耶稣雕像, 作者缜密的构图方式使得画面的构图无可挑剔。

二、形式语言中的外在语言

艺术作品是作为传情达意的载体而存在的, 作画的前提是作者的构思, 是构图的基础, 一幅作品没有构思好的话就好像没有了灵魂一样, 作品组成只能是无意识的拼凑貌合神离。构思是艺术构图的主导并影响创作的全过程, 它开始于情感的触动。构思作品创意是关键, 每件优秀的作品中都有其独特的创意和创作思维, 是一件作品的灵魂, 只有具有灵魂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品, 具有艺术价值。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把绘画作品中的组成元素合理建立各元素之间的关系, 是构图的前提, 主题内容的确立, 情节的设定, 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 细节的考究, 构图形式的推敲等待这些都不是作者随意的安排, 不经意间的描绘而是作者主观有意而为的。“有意”与“无意”并非信手拈来, “有意”来源于生活的观察和积累, 源于对生活的热爱。“意”即我之意, 即情感, 有感而发来。

油画作品《The Lady of Shalott》 (夏洛特女神) 不单寻求表面美感为最终目标, 更探索与绘画内容相对应的审美思想、形式意境作为创作作品的灵魂, 而外在形式则是负载灵魂的生命。“意境”是情与景 (意象) 的结晶。如何体现意境即情与景的安排, 意境是借助一定的形式美规律, 并将作者的情感注入艺术对象之中, 是情感客观化、具体化。意境不仅是情与景的融合, 也是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审美理念、审美思想与客观物象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意境创造不是凭空想象的偶然的结果, 是作者通过生活的积累, 对生活积极认真的态度, 热爱中逐渐形成的, 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 作品中只有蕴含了作者的情感才具有生命感, 焕发出“景外之象”、“境外之境”的无限魅力。作品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 抒情中显露出作者的激情和对生命的热情, 作者丰富的内涵难以表达, 虚实中传达出无限的审美意境, 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每当看到画中美丽的人, 和画面中的背景与物品, 我们就会问, 为什么这个画中有位这么美丽的姑娘, 她为什么会出现在树林幽幽的河面上, 她乘船要去何方, 为什么会带上那美丽的织品, 船上她为什么会带上三根蜡烛和圣像, 为什么只有其中的一根是点燃的, 特别让人疑惑的就是人物的表情, 为什么如此美丽的姑娘会脸色苍白, 表情会如此的痛苦和无奈?种种这些为什么, 让我们不能不产生好奇的兴趣, 就让我们慢慢走进这美丽画卷背后的故事吧, 细细地品味体会内在的美。看过发生于《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时代的传说, 我们就了解到, 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环境中, 为什么画面中会出现小船, 为什么会出现她亲手织成的织品, 为什么脸色苍白, 因为常年不见阳光, 为什么表情如此痛苦和无奈, 为了追寻自己的真爱, 为什么会有蜡烛呢, 是她的信仰, 在西方一根点燃的蜡烛代表上帝, 上帝在见证着这一切, 在她选择追逐自己的真爱道路的同时她不得不痛苦无奈地接受一个现实, 她即将失去自己最珍贵的东西——生命, 有上帝的陪伴。

浅谈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篇9

关键词:艺术,内容与形式,艺术语言

一、内容与形式的构成因素

在阐述二者关系之前, 我们首先对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构成因素进行抽繁存简的罗列。

内容构成因素:主题-统帅题材的灵魂

题材-对主题具有一定约束作用

(以上二者具有隐蔽性和思想性)

形式构成因素:结构—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

(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虚实相生、留有余地)

艺术语言—造型、色彩、线条等

(是具有形式感和形式美的载体)

当然,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构成因素也不仅限于以上罗列, 将其大致捋顺一个脉络, 是为了更好的阐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二、内容非他与形式非他——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内容非他, 即形式之回转到内容, 形式非他, 即内容之回转到形式——黑格尔

关于黑格尔对内容与形式的阐述, 抛开非对即错的界定, 仅作为一种言语上的思考与情感上的认同, 我们可以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解为如下两个方面:

1. 内容通过形式得以呈现

在内容与形式的构成因素中, 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即主题和题材。在具体的艺术创作中, 内容是主体与题材的载体, 同时也决定了作品的形式。

(1) 墨子在《七患》里说:“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 故民寒, 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 故民饥。”春秋战国时期, 政治家们从维护政权和国计民生出发, 多以节俭为由反对民众的审美主张, 所以只要满足生存需要即可。这里, 墨子否定的是内容上的需求, 要求一切“节欲”为美。艺术的形式, 在这个内容的约束之下, 呈现出“节欲与节俭”的特征。本人实则是想表明一种观点, 即内容通过何种形式得以呈现, 最终又呈现出何种形式是可以上升到人类哲学的高度。它不仅仅体现在某一具体的绘画、雕塑抑或音乐中, 甚至因时代的政治、经济、哲学思想不同而影响到这个时代艺术作品的呈现形式。

(2) 同时, 从另一方面来说, 内容对形式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19世纪末期, 当西方的工业革命基本完成之时, 由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审美理想决定了他们对手工艺形式奢华、精致的需求, 造就新兴资产阶级对装饰的极度渴望, 由此产生了装饰艺术运动, 诞生了诸如蒂芙尼这样具有经世之美的原创艺术品。此时, 对艺术作品内容的要求把豪华的、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 产生一种满足新的艺术内容的新形式。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内容通过形式得以呈现, 包括了对形式的约束与推动, 不同的内容要求造就了与之相契合的不同的形式语言。

2.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如果从艺术的形式即艺术作品的结构与艺术语言的角度来考察内容与形式, 形式也反过来推动内容。

(1) 从物质、材料、技巧等有形的物质角度看, 形式能够更好的表现内容。有创作经验的人都不难理解, 当艺术家从生活中摄取得来的某种主题和题材时, 往往只有用某种特定的艺术形式才能使它得到最充分的表现。譬如, 玻璃的流光溢彩、金属的精细坚硬、纤维的温暖与漆艺术的静谧幽远等等, 使艺术作品从形式构思之初就具备了一种“慑人心魄”的魅力。

(2) 从线条、色彩、构成等意识角度看, 形式更易于唤起人们对内容的认同感以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为例, 商代的饕餮纹的对称形式与青铜器浓重的线条, 更容易引起人们“天赋神权”敬畏, 而唐代牡丹的雍容与华贵更易于让人联想到大唐盛世的辉煌, 元代的松竹梅遒劲的线条与“秀骨清风”的色彩则更好的诠释了文人对自我品格的认同等。

艺术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 而且是通过多层次的表现得以实现的, 从而使我们能从不同的形式法则上去揭示内容的隐秘与深刻。

三、“有意味的形式”—关于形式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的思考

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 关于“艺术即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的阐述影响了很多人。贝尔在《艺术》认为“在每件作品中, 以某种独特的方式组合起来的线条和色彩、特定的形式和形式关系”也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激发了我们的审美情感, 他还解释道“我把线条和色彩这些在审美上打动人的形式称为‘有意味的形式’”。

上升到一定程度的艺术形式, 对于其形成的形式美与形式感, 我们就不能仅仅将它看作形式本身了, 譬如,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 无论是黄河边上陶钵上飞动的线条, 还是青铜器上神秘象征的图形, 亦或秦砖汉瓦里所沉淀的历史, 这些形式的出现与重复, 构成了我们称之为文化的熟悉内容, 代表了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平民抑或贵族的审美内容。当这些文化以某种形式出现时, 哪怕仅仅是一种形式也同样具备了审美的价值。

我想关于克莱夫贝尔“有意味的形式的判断”, 必然是离不开有意味这三个字, 如果单独拿出某一形式, 必然的结果就是吴冠中先生关于“笔墨归零”的最好诠释。

四、存在与意识、现象与本质—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统

(1) 说内容决定形式, 实际上是从艺术创作过程的角度思考两者的关系而得出的结论, 因为艺术家总是要先有某种情感的蓄势与冲动、创作的意图和关于意向的思考才能进而将其物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2) 而说形式先于内容, 则是从艺术欣赏即艺术接受的角度考察二者关系得出的。形式是内容的外观, 正如欣赏作品时, 我们首先看到的由物体色彩、线条和形体等构成的有形体, 并透过这些物化的形式看到艺术作品真正展现的内容。艺术若没有了与之相应的物质形式, 那么内容以何为载体哪?无法得以体现的内容当然是不存在的。

美术作品的形式 篇10

在教学过程组织形式问题上, 国内外学者、专家众说纷纭, 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特点, 同时也蕴藏一些共性的东西, 笔者将其概括为: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就是能完成美术教学任务, 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 由教学人员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师、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设计需求, 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中的组合形式。

二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研究

1. 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随着历史的发展, 班级授课制呈现出“一刀切”“划一主义”的局限, 不利于因材施教, 并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尽管如此, 它以其“多、快、好、省”的优越性长期存在, 仍是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20世纪以来, 利弊矛盾冲突的凸显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各国对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和探索。美国加利福尼亚学校试行的圣巴巴拉制的教学组织形式, 规定在同一班级设置三种程度不同的课程, 实行分组教学, 这种教学在班级编制的框架内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各组年限相同, 课程则不同, 试图突破班级授课制中统一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日、英、法等国也都同美国一样, 把班级授课制作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其进行完善, 扬长避短, 灌输新鲜血液。这表明, 历史的进步使班级授课制正在不断改革, 以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

2. 个别辅导到现代个别化教学

与班级授课相对应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辅导, 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给予引导、启示、咨询和指导, 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教学形式在提倡个性化的美术教学中尤为重要。美术教学往往是全班同学在一个教室里接受教师指导, 也可根据学生情况或需要进行单独辅导, 这种教学便于因材施教, 但要注意一视同仁, 平等对待。现今, 网络教学不断发展, 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加上学生个体性差异的普遍存在, 使学校美术教育越来越重视个别化教学。虽然在现实条件下尚不能允许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教学, 但教学组织形式仍在朝着现代个别化教学方向发展。

3. 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在美术课程与教学论中美术课程教学内容多样性的发展要求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改革。美术教学改革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 在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和不同教育发展程度下涌现出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即使它们设计和考虑的角度不一样, 但它们的共性都是力图使美术教学能尽可能地适应每个学生的需求, 如兴趣、能力方面, 想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到最好的水平。因而, 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可以相互存在的, 这也是要与各地区、各学校、每个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如班级授课制“多、快、好、省”的特点, 适用于相对落后的地区;个别化教学, 利于发挥主动性, 照顾个体的优点, 对教学条件的要求也高, 适于较发达地区;另外, 还有分组教学、写生教学、参观访问教学、开放教学、设计教学和复试教学等均有其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美术教学形式的发展属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 而教学对象又是相互作用并不断变化的人, 如果仅仅以一种固定的教学形式和模式去应对万变的教学对象, 那也是不科学的。因此, 教学组织形式必然会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三对美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考

第一, 教学组织形式是由教育理念、教学目的、教学过程、学习方式、教学策略、评价手段组成的课堂教学形式特征。不同时代的不同教育理念和育人标准形成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新课标美术教学形式受教师、学生、时间、空间四个核心的影响更应注重其结构性、稳定性、多样性, 使美术课堂发展为融入认知、情感与身心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第二, 美术教学组织形式取决于美术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课程内容直接受制于课程目标, 并为达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服务。未来中小学美术课程的内容将得到及时更新, 教学组织形式也要随之不断革新, 在增加反映现代科技新成就、有民族和地方特色、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课程的同时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运用, 在美术课的设置上增加美学、美术史、美术批评等内容,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深化掌握的程度, 增强文化修养。对于其他的科目, 也应与美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 使美术与其他科目互相促进、灵活学习。如美术课与其他科目一样要遵循教育原理、教育史的相关内容, 让多种科目互相融合、渗透, 既帮助学生理解和学好美术知识, 用能将所收获的美育实践运用到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

总之, 我们只有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条件下把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按其特点有效地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相互补充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对于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应做到有意识地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又注意保持某种形式在特定阶段的主导作用, 打破以往学科本位的授课, 以满足新课标多种教学形式互补的要求, 实现中小学美术教育美育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陈荣华.美术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2]李彦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建构[J].教育探索, 2009 (4)

浅谈叙事性作品言语形式的学习点 篇11

[关键词]叙事性作品 第三学段 言语形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43

实施了新课改后,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有了更理性的认识。阅读教学应将根牢牢地扎在“怎么说”“怎么写”上,让学生在言语形式学习实践中习得规范的语言,在主动的文字运用中练成熟练的表达技能。那对第三学段的叙事性作品,如何引导学生选择言语形式的点呢?

一、关注人物,领悟刻画方法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叙事性作品数量较大,仅第三学段就有47篇,约占选文总数的46%。这类文章大体包括两部分:一是偏重写人,二是侧重写事。偏重写人的叙事性课文,如果以人物刻画为主,那么言语形式的学习可以从人物分析入手,学习其如何刻画人物性格,深刻反映文章中心的表达方法。《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人物形象刻画特点鲜明,外貌、语言等描写准确生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互映衬,堪称写人文章言语形式学习的典范之作。我们应该将文本中衬托扫路人性格特点的天游峰的高险和先后出现的两次扫路人的外貌描写作为本课言语形式的学习点。《理想的风筝》要引导学生研读典型事例中的细节,领悟作者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中表现刘老师坚强、乐观品质的表达方法。这样的言语实践,凭借的是典范的例子,学习的是刻画人物的言语形式,语文课真正成为语言文字实践课。

二、关注情节,了解表达顺序

偏重写人的叙事性课文,如果以情节推进来表现人物特点,那么言语形式学习就应从情节的层层推进入手。这里的情节是前后关联的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体。学生在关注情节、理解内容的同时,了解文本言语形式中的表达顺序,在语文实践中,习得言之有序的表达方法。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按先礼、后谦、再让、终扫的发展顺序,展示了林冲谦逊忍让的个性特征和洪教头狂妄自大的性格特点。言语形式的学习应以“比武”“棒打”为中心,以情节发展为学习点,通过研读两个主要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在对比中理解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层层推进情节的表现手法。

三、关注场面,感受细节描写

侧重写事的叙事性课文,如果以场面描写取胜,那么言语形式学习就要从点面结合入手。第三学段叙事性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课文点面描写相得益彰,细节描写特色鲜明。《大江保卫战》分三个版块:“险情危急”“保卫大堤”“救护群众”,重点是第二版块——“保卫大堤”,也就是第二与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是“面”——四百多名官兵保卫大江的壮观场面,第四自然段是“点”——黄晓文连长的感人事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精读比较,学习、领悟作者这种点面结合的言语形式,感受抗洪救灾的壮观场面和子弟兵们英勇无畏的铁汉本色。《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的教学,言语形式学习的落脚点应放在文本中人物神情、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和留白艺术上,在感受细节描写的过程中,领悟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达方法。

四、关注主题,习得选材思路

文章都有一个主题。为了表现主题,作者一般会精心选择一个或多个典型的例子,这就是课文的言语形式学习点。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找到这些“点”,研读这些“点”,更要领悟编者、作者隐藏在这些“点”背后的选材思路,进而习得精当选材的方法。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郑成功》和《海伦·凯勒》两篇课文,在材料的处理上几乎异曲同工。《郑成功》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明清时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建设台湾的史实,展示了郑成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文章选取了两个典型的事例,详写了“收复台湾”,略写了“建设台湾”,先详后略,详略得当。《海伦·凯勒》通过“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夜以继日地学习说话”两个典型事例,表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斗争这一主题,两个事例也是前详后略。同一单元中,不同的课文和主题,相似的材料处理,编者传递给执教者和学生的信息应该是很明确的——要正确选择这个“言语形式”学习点展开教和学的言语实践,提升学生精当选材的能力。这样的言语实践实现了阅读与习作的无缝衔接。

“用教材教”,凭借选文中的言语形式引导学生言语实践,是10多年课改探索的经验,是“得意忘言”的理解型教学的转型,是对语文课堂过度拓展的矫正,是“真语文”课堂的回归。愿“言语形式”学习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为学生语文素养的真正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美术教学形式浅析 篇12

一、用音乐激发创作兴趣

音乐具有直接使人产生身体运动的作用, 可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引导学生欣赏音乐, 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 在设计绘画动物时,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 使学生对动物的憨态、可爱、矫健等有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兴趣, 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就会渗入自己的情感, 画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来。

二、用故事调动创造力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 通过听故事, 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情节、个别对象间的空间关系及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丰富的想象和整合, 使表现在绘画中的物或人更加生动、有序、合理、有趣,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 设计《我为校园添光彩》时, 我让学生先自己编故事, 然后通过故事引导, 学生画的图画千姿百态, 色彩艳丽, 学生在绘画时充满了对校园的向往, 并且体验到了神奇和快乐。

三、边猜边画, 发挥想象力

在具体的教学中, 教师的示范方法要灵活、生动, 使单调的绘画步骤与技巧变得有趣起来, 具有浓浓的游戏性。比如, 画画时, 我先画一个圆, 让学生猜猜我要画什么, 学生立刻兴致盎然, 劲头十足, 各种各样的答案涌现出来, 接着画第二步, 再让学生猜, 他们的劲头更大了。为了证实自己猜的没错, 他们睁大眼睛, 不肯漏过每一个细节。到最后, 猜对的兴高采烈, 猜错的恍然大悟。这样, 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趣,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从不愿画变为画得入迷。

四、户外寻找创作灵感

中国古代诗人、画家往往寄情于山水, 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他们大多主张“师法自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 看天上变化无穷的云, 看摇曳多姿的树木, 看娇艳欲滴的花朵……教师抓住有利时机, 及时引导, 讲授必要的取景知识和绘画技巧, 学生绘画兴趣大增, 创作了一幅又一幅富有乡村气息的作品。

上一篇:法院判例下一篇:码头环境监理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