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简报

2024-09-11

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简报(通用9篇)

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简报 篇1

美术作品展览和评奖的活动方案

一、美术作品展的意义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展特长,弘扬个性,增强身心素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特举办本次画展。

二、展览项目

彩笔画、素描画、蜡笔画、剪贴画、粘贴画等等。

三、作品要求

1、主题:中国梦我的梦。

2、规格:A4纸。

四、展评时间

计划在第12周。

五、展出地点

在尚德楼的美术室展出。

六、评奖方法

每班收集学生作品,给优秀作品评奖。

负责老师:林柳波2014、2、30

美术组教研周活动简报(二) 篇2

美术组教研周活动简报

(二)一、专题如何确立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属于孩子,每个孩子都重要。”此次研讨专题的确立是在教师关注日常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和不同学段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开展交流。

二、如何进行现场研讨

在现场讨论的过程中,所有参与的老师讨论的大方向围绕主题有序开展,并且运用互动交流的形式使话题得以深入,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在校表现浮躁的问题怎样解决?

2、对于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要予以正确的引导。

3、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感悟和鉴赏能力,通过美术活动得到愉快的体验,同时培养一定的美术技能,以及观察力和创造力。

4、学生的能力有学科差异,艺术学科本身则因为艺术形式不同而有差异。语数学科的学困生可能是美术学科的特长生,而绘画能力弱的学生也许在手工、摄影等方面表现出众。因此要发现学生的长处。

5、学科教师和班主任之间要多沟通,老师和家长也要多沟通。

6、注重赏识教育,但是表扬不能廉价,要具体有实效才能促进学生成长。

7、要加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三、结论

1、转变观念,关注每一个孩子,不仅要关注学困生,也要关注有特长的学生。

2、了解学生,加强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以及和家长的沟通。

3、要有爱心,并且掌握正确的方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工业设计美术作品展览策划书 篇3

绘画是一种语言,是具有独特生命和魅力而存在的一种方式。热爱美术,尊重美术更是一种高尚的情趣修养。机械工程学院,莘莘学子,人才济济,这次的作品展览将为机械学子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自我提升的平台。

2012年即将结束,又将迎来新的一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准备着下学期的学习计划,这正是鼓足干劲,准备造出一番新气象的时候。借此机会,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举办美术作品展览,借以在这大环境下锦上添花,为学院即将迎来的新学期添加一股新的活力。活动目的:

丰富我系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我系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挥洒同学们的艺术才华,增进文化艺术交流,提高同学们的能力。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最后评比选出最优秀作品,选拔人才。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

承办单位:工业设计教研组

活动对象:全系学生

作品筛选时间:2012年12月15日——18日

作品展出时间时间:2012年12月19日——21日 活动地点:66号楼1楼大厅

活动安排

(1)展览工作安排1、12月15日—18日对工业设计的美术作品进行筛选,统计并为作品分类。

2、在所选作品背面标号,并作详细记录,防止丢失。

3、在12月18日例会对部员进行工作安排。

4、展览期间,每日安排指定人员对需展览作品进行摆放和收取工作,每日作好记录,防止作品意外丢失。

5、展览结束后统一将作品归还工业设计教研组。

6、参与展览的人员做好相关内容的总结,为下一次展示活动积累经验。

(2)展览评分标准

【素描】

1.构图适当,大小适中,不偏不倚。(10分)

2.比例、结构、透视要准确。(10分)

3.明暗层次分明,黑白灰关系明确。(10分)

4.能较深入的刻画,体现空间,体积感和虚实关系。(10分)

5.能较好的把握整体关系。(10分)

6.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10分)

【色彩】

1.构图舒适。(10分)

2.质感清楚。(10分)

3.形色关系结合好。(10分)

4.对色彩绘画工具、材料有一定的训练和掌握,对色彩规律比较了解。(10分)

5.画面主次结构明确,色调鲜明、生动绘画语言有一定的取舍、夸张等,主、客观或感性和理性的尺度,有艺术趣味和感受。(10分)

6.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10分)

(3)展览奖项设立一、二、三等奖视作品得分、质量、数量而定。

积极参与奖:凡主动到学习部C302上交作品的同学,只要作品不为应付所作,最低会都颁发积极参与奖。

主动上交作品最多的班级将获团体奖。

美术展览观后感 篇4

应宜宾市教育局邀请,我校由李校长带队参加了宜宾市教育局举办的“全国农村艺术实验县西片推进交流会”美术作品展,我校派出5名老师到宜宾市六中参与此次活动。体育馆内很多学校的作品一一陈列在这,展现出乡村学校艺术的发展。也给我们此行的老师很多感慨,总体感悟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主题性。美术是反映生活的表现载体,虽然反映的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宣泄,但最终反映的是社会生活。艺术反映生活,并反作用与上层建筑,现实主义应是艺术发展最基本的尊则,至于各种变现手法都是从这个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完全脱离历史时代和现实生活的作品是惨白的,毫无生命力的。

第二,创作手法多样性。从画展本身来看就具有多样性特点,各种风格、各种流派、各种变现手法均有呈现;有的以水墨为主的中国画,也有油画(国外大多是一种古典写实的样式完成的,而这次的创作使用了现代甚至后现代的眼光和思路、手法)。有的思路甚至是我们学校所没有想到的。在表现方式上既有现实主义也有超现实主义。可谓是百花齐放,丰富多彩。

第三,美术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也是当代美术家汲取了整个美术史的养料,前人的创作经验丰富自己的表现方法。对作品有自己独到的处理手法,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结合史料有作者独特的体验,体现了美术创新的最基本规律,给人留下永久的回味。

我校农村美术课程的改革不容乐观,进展缓慢,似乎是在“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的理念无法渗透到教学当中去,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推进的步伐。我们农村美术教育主要存在:

(一)农村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农村学校美术老师队伍力量十分薄弱

(三)农村学生贫乏的美术知识影响课堂教学

(四)农村学生学具短缺无法教学

如何解决我校的问题,首先,要转变观念,明确美术教育的美育功能。美术教育在塑造健全人格,普及教育,提高民族道德素质方面是不可缺少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素质教育不仅有着现实意义,而且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学校教育必须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必须满足人类个性均衡发展的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评价体系,消除“主”“副”科之分。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其次要群策群力,解决好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紧缺的问题。一方面,现有的美术教师应通过培训、进修,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另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建设一支农村,中小学美术专业教师队伍,以填补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空白。

最后,应重视美术学科的地位,学校、家庭、社会都应重视美术教育,重视学生的学具问题,为学生学习美术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起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书画作品展等活动增加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有效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的成效。

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简报 篇5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征稿通知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又是“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评奖活动的创办之年。为更好地展现我省美术的特色和实力,努力推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作品,黑龙江省文化厅、黑龙江省文联、黑龙江省美协成立了第十二届省美展组委会并已下发了展览通知、实施方案等,现将征稿内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文化厅

黑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

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任:张效廉孙东生

主任:宋宏伟傅道彬吴团良

副 主 任:费守疆王少伟赵丹琪

秘 书 长:赵丹琪(兼)

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于承佑于显达王伟建王隽珠王僖山田卫平

匡伟光刘钻孙作范纪连路杜坤李向宇

李振宇肖禹蓁余雁张子毅张玉杰张利君

张洪驯张冠哲林建群金海滨赵云龙侯国良

宫建华高卉民徐晓丽徐焕昌黄锦秋曹香滨

韩占路薛智国

展览办公室:

主任:梁军

副 主 任:董春蕾陈玉华许钰姣

成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丁梦迪于冠超于猛王宝成方亮尹航

叶方关雪仑李秋阳张博张波张红松

姜巍蒋丽丽蒙希平

组委会办公室电话:0451-83***296

二、展览时间和地点

1、获奖作品展拟定于7月上旬在哈药当代美术馆展出。

2、入选作品展具体时间、地点将在黑龙江文艺网另行公布。

三、作品要求

1、凡自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以后创作的作品,无论是否参加过任何展览,均可选送参展。

2、本次展览将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雕塑、漆画、综合画

种(壁画、年画、连环画、插图、书籍装帧、实验艺术、综合材料)、艺术设计(环境设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漫画等9个画种的作品。

3、对各画种送展作品的规格及装裱要求严格遵照“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相关要求,请下载文件浏览,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参展作品不予接收。

4、凡涉嫌抄袭、模仿他人作品者一律取消参评、展出资格,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由作者负责,与组委会无关。

5、黑龙江籍在外埠工作或生活的作者送件(照片)应同时附寄户口及身份证复印件。

四、收件与退件

作品背面右下角工整、清晰写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工作单位及所在地区等信息。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粉)画、漆画、综合画种(壁画、年画、连环画、插图、书籍装帧、实验艺术、综合材料)每件收取参评费100元。设计、漫画每件拟收取参评费50元。

初评收件(照片)时间:

6月2日(周一)——6月7日(周六)

每天9:00——16:00

照片要求统一为10寸,同时需到黑龙江文艺网自行下载并打印作品登记表(一式两份),一张附于照片背面,另一张上交收件工作人员。

初评收件(照片)及邮寄地点:

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大道1号(远大购物中心对面)哈药当代美术馆转梁 军(收)

邮编:150070

负 责 人:梁军丁梦迪

联系电话:***188451166

21外地作者参评费请到邮局办理地址汇款,勿在信中夹带现金。

复评收件:根据初评结果另行通知。

五、作品评选与评奖

1、按照第十二届省美展组委会制定的评委会组成原则,由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评选出第十二届省美展入选、获奖作品。

2、根据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办公室分配给我省的数额,由评委会评选出我省的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选送作品。

3、本次展览评委的作品不参加评选评奖,可自选一件作品参加展览。

4、入选本次展览的作者具备加入省美协条件之一。

六、主办单位对参展作品有展览、研究、摄影、录像、出版及宣传权。凡送作品参展的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启事的各项规定。

设计、漫画等征稿通知将在黑龙江文艺网另行公布。

第十二届黑龙江省美术作品展览组织委员会

世界儿童画展览获奖作品欣赏 篇6

《疯狂夏日》 M.H.Qstegar 5岁 挪威

五岁的小朋友心中充满的是一个激情、热烈、绚烂多姿的夏天,随处可见的鲜花,鲜艳突出的蝴蝶,让我们感受到儿童心灵的天真可爱。作者用油画棒通过细密的排线,颜色的对比,使画面紧凑而生机盎然。

《我的生活》 Kun Sowannany 12岁 柬埔寨

作者生活在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牛羊成群的地方,房屋、树木、家畜很自然地安排在画面上,或重叠、或错落,透视准确、疏密有致,画法自由灵活,色彩恬淡雅致。

《盛会》 Taiba Jamic 十三岁 巴基斯坦

这是一幅充满浓浓地域特色的画,广阔的大草原上,人们或歌或舞,充满了欢庆的气氛,再细看每一个人物,造型各异、形象活泼,独特的艺术表达和地域特色有机结合。

《远足》 Kim Yong 8岁 朝鲜

没有比郊游更快乐的了,田野里到处花香鸟语,小朋友们沿着天然的“滑梯”一溜而下,天真、直接、活泼的气氛油然而生。作者作画时的心态非常轻松,这是最难得的。

《蚂蚁王国》 韩柏雅 8岁 韩国

从画面可以看出小作者作画认真,细心,想象力丰富,色彩鲜艳,能将画面渲染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上课》 Kim Yu Ga 7岁 朝鲜

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简报 篇7

2018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作品展

前言2015年12月,微信上一篇“2015年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的帖子,短时间内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点击,让美院的“精微素描”被社会广泛的关注。2016年12月,新的一年精微素描教学中,所创作的百余幅全新的“精微素描”作品,分为8个主题再次介绍给大家。到了2017年年底,似乎无形中形成了惯例,新的一年的“精微素描”作品应展现给大家。我们放缓了步伐,因为我们在筹划……

今天,我们把2017年新的“精微素描”作品展现给大家。同时,还有些小小的兴奋,向关注“精微素描”的朋友们汇报,一次遍及20多个省份和直辖市的“尽精微·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展”的巡展,马上就要开启,我们要把近300张“精微素描”作品和近百本“素描笔记绘本”带到您的身边,走入百余所院校开展交流。分享我们在精微素描教学中的心得,倾听您对我们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畅想2019年的今天,我们在网上再次搜索关键词“精微素描”时,不再只是一幅幅“精微素描”作品的展示,将是对于我们这次“长征”一样的教学远行的记录。与更多的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实实在在的教学研讨,历时长,行程远,可以命名为“素描教学·再长征”吧!让我们启动“精微素描”的大篷车,老师、学生一起带着精微素描画作和素描笔记绘本,更重要的是带着我们对于教学的专注之心,走到您的身边。

苏海江2018/3/5 2017精微素描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品质的追求是一种对结构的执着但这绝对不是死扣而是丝丝入扣与活灵活现

一等奖作品

班级主题:平凡的世界——建筑工人作品名称:簸芪作者:纪宇玺尺寸:90X120cm班级:城设5班

精彩局部作画过程它是用画笔记录世间万物的模样用手指触摸生命的温度用眼睛铭记事物本来的样子 班级主题:家作品名称:姥爷的笤帚 作者:丁昕尧

尺寸:90X180cm班级:城设1班精彩局部作画过程它更是对大千世界的人文关照是用画笔刻画生命的痕迹 用心去体会事物的宽度和广度

二等奖作品

班级主题:平凡的世界——建筑工人作品名称:草帽 作者:王可心

尺寸:90X120cm班级:城设5班

精彩局部作画过程也许我们最终看到的是一张作品但中间历经着太多的过程选题、构图、刻画……到完成所用在绘画中遇到问题都要用心思考想尽一切办法处理与解决 它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轻松

班级主题:家作品名称:鸡毛掸子作者:夏晨曦尺寸:120X90cm班级:城设1班

精彩局部作画过程要学会利用可用的画材铅笔、彩铅、水彩、毛笔……等等所有的一切都是用来表现与再现的手段但更重要是学会一种方法是一种用精微的态度观察周遭的事物与认识自我的方法是一种表达事物与述说自我的能力 班级主题:家作品名称:小手帕

作者:黄欣岩

尺寸:120X120cm班级:城设1班 精彩局部作画过程整体与局部明暗与虚实色彩与空间主次与强弱……浓缩在一张画作品中

三等奖作品

班级主题:中学时代作品名称:笔袋子

作者:韩腾墨尺寸:120X90cm 班级:城设2班精彩局部作画过程我们要的不是

照抄照搬而是主动处理画面、组织画面 班级主题:果实作品名称:红果

作者:崔杭精尺寸:120X90cm班级:城设9班精彩局部心澄体静澄怀味象佛性禅心明察秋毫洞若观火火眼金睛这是一场心与眼的修炼

班级主题:平凡之路作品名称:快递包裹 作者:王一纬

尺寸:100X150cm班级:城设9班精彩局部作画过程除了要感动自己更要打动观者 班级主题:夏作品名称:凉席 作者:黄轩恺

尺寸:180X90cm班级:城设12班

精彩局部作画过程这里仅仅只是艺术修行之路的开始!班级主题:家作品名称:马甲

作者:方浩炜尺寸:90X120cm班级:城设1班精彩局部作画过程班级主题:一种包装作品名称:泡沫箱子

作者:杨舒婷尺寸:110X75cm班级:城设4班精彩局部作画过程班级主题:平凡人的世界——建筑工人作品名称:扫把

作者:王艺茗尺寸:90X120cm班级:城设5班精彩局部作画过程班级主题:牵挂 作品名称:扇子

作者:李帆精尺寸:90X120cm班级:城设6班精彩局部作画过程精微素描教学团队:主课教师:苏海江课程教师(按班级排序):韩民吉,刘杰,王铮,施振宇,于浩,罗艳唐箐檐,曲文倩,王彤勋,李德海,李伟,孙博

尽精微: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展

一、精微素描教学简介 精微素描是中央美术学院的优秀创新课程和品牌课程,由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主任苏海江副教授设计并主持。课程针对美院一年级的入校新生设置,修正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不利影响;将传统的素描基础教学与艺术创作相结合,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心态和做事方式、方法的同时,融入素描造型基本规律和表现技能的学习。

“思考和方法”是精微素描课程设计的本体,学生的课堂作业脱离沉闷的习作味道,展现丰富的作品面貌。在课堂教学中不摆静物,不摆模特儿,而是借用了主题创作的方式,由学生自己去寻找要画的对象。通过素描笔记绘本形式,整合一系列模块化的课题,让学生们在具体的艺术创作实践中学习基础知识、规律和技能,即“创作带领习作的学习”。精微素描运用具象写实的语言形式,在教学中将“写实”看作是一种讲述的方式,学生可以用画笔娓娓道来地讲述他们所见、所想、所感。启发学生更多地关注当下的社会和生活,主动地去观察、去感受、去思考。精微素描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在学生的课堂作业中,看到年轻人对生活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全身心投入的创作热情。

二、教学影响及展览

2015年12月在微信平台上推出《中央美术学院2015年精微素描》的帖子后,一天之内即突破了10万阅读量,迄今总阅读量达到1000万以上。2016年《美术》、《中国艺术》等美术期刊,连续刊载了精微素描教学专题报道。2016-2017年间,相继在厦门、深圳、东莞三地举办了教学巡展: 2016年11月 “格物·明心——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教学展”厦门中华儿女美术馆2017年3月

“格物·明心——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教学展”深圳大芬美术馆2017年6月

“格物·明心——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教学展”东莞岭南美术馆

三、“尽精微: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展”全国巡展 2018年,恰逢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尽精微:中央美术学院精微素描展”全国巡展项目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使中央美术学院这门优秀课程的教学成果得以顺利走出校园与兄弟院校和社会大众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并在全国范围内传播推广。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邀请合作院校联合协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主持,副院长苏新平,提供学术支持;科研处处长宋晓霞,担任学术总监;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主任苏海江,担任总策展人;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具有多年素描教学经验的老专家苏高礼、文国璋、高天雄等担任展览顾问。

展览以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历年收藏的精微素描和素描笔记绘本为主体,共计300余件,同时展出相关教学文论、作品阐释、文献资料、纪录影像等相关文献,以及50余件静物实物。全国巡展覆盖的省市有北京、河北、河南、辽宁、沈阳、黑龙江、新疆、甘肃、四川、湖北,已达成巡展意向的美术馆有:太庙艺术馆、河南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大连美术馆、甘肃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围绕巡展城市和美术馆还将联合并辐射近百所高校,举办讲座和研讨交流活动。

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简报 篇8

为迎接区第十七届中小学艺术节,丰富我校学生艺术生活,特举行学生课堂美术作业展览,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1.美术作业展览

(1)内容形式

用单张作业纸表现本学期美术教材中的随堂平面作业题,要标明课题及课时序号、作业题目、作业编号、班级、姓名及辅导教师姓名。每班要准备一份学生作业展览统计表以备查。

(2)作业尺寸一、二年级美术作业纸为32开,三至九年级作业纸为16开。

(3)数量要求

各班在校在籍的学生均要参加美术作业展览;九年一贯制学校要分小学部和初中部布置展览;各村小作业要集中到中心小学,分片布置展览,并标明学校名称;每位学生只展出一幅作品,多展的作业计为负数。

(4)场地布局

要选择适宜的场地布置展览,便于师生参观。布展时,要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展示,学生作业张贴牢固,布局美观。

(5)各班主任负责作品的悬挂和张贴,并负责本班作品统计表的填写。(具体事宜与本班美术任课教师联系)

2.组织学生参加现场作画(由美术教师选拔学生参赛)

(1)数量和类别

各校参加现场作画的数量为10幅(件),类别不少于4种以绘画(含中国画、版画、装饰画等。小学可增加简笔画;初中组可曾加色彩、素描等作品,提倡紧扣主题要求的创新之作)、篆刻和手工制作(剪纸、布艺、粘贴、立体造型等)等为主。

(2)现场作画的时间为4个小时,必须由参赛学生独立完成。

(3)各班主任要大力支持班级被选参赛学生按时参加训练,以保证顺利参加比赛。

3、布展时间与地点

地点在办公楼5楼乒乓球室。布展时间另行通知。

4、奖励办法

分中学部、小学部根据各班积分排列名次,按3:4:3的比例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对获得一、二等奖的班级颁发奖状,并对班主任评估加分。

临沂汤庄实验学校

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简报 篇9

讨会综述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于12月15日上午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当日下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中国梦’当代中国美术建设学术论坛”在中国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杜军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由徐里和《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共同主持。参加研讨会的理论家有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

一、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副院长高天民、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宏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世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中国画学刊》主编邓福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丁宁、中国美术馆研究策划部主任张晴、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士张鹏、四川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林木、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孔新苗、景德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王仲、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主编许向群等。此外,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作者代表何红舟、陈治、彭伟、戴正生,理论评论奖获得者代表孔繁明、陈超、李冰洁、屈波、严支胜也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首先由徐里介绍出席来宾,尚辉担任学术主持,刘大为、吴长江、徐里先后致辞。

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谈到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能够在建国以来坚持举办到现在,并且能够成为中国美术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一个展览品牌,十分不易。从开幕式熙熙攘攘几万观者的规模足以看出社会各界对待此次“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览”的期待与重视程度,因此他首先对所有获奖者表示最诚挚的祝贺。相比前几届展览,本届展览无论是从参与画家年龄段、边缘地区艺术家覆盖范围方面,还是艺术创作语言形式与绘画新材料展区的设置方面,都有很大的调整和完善。在运用材料媒介方面专门增加新的展区这一举措得以让更多的青年艺术家都参与到全国美展之中,这是中国美术对于创新探索精神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青年艺术家不俗成绩的肯定和期待。展览整体上体现了习近平主席文艺座谈会讲话中的精神,注重继承传统,且能够吸收外国艺术之精华,用美术精品来表现这个伟大的时代,弘扬主旋律,整个展览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态势。刘大为说,此次参与研讨会的人员均是在理论界各方面有卓著建树的专家,他诚挚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可以从各个层面提出对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意见与建议,并且对本次美展做一个系统的理论梳理,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为中华民族的美术事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他也希望获奖艺术家谈谈自身的创作体会与感想,为美术界其他同仁提供经验与借鉴。刘大为指出大家应该同心同德,共同为中国美术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努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指出研讨会的一项重要议题是通过分析本届展览,集思广益,探讨如何进一步推进当代中国美术发展。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从准备阶段到展览后的座谈会,可以说是历届耗时最长、受到关注最多的一届展览。全国美展13个展区分展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个分区团结合作共同完成这个光荣使命,这项工作本身也体现出了中国美术界的精神。此次一共有576件获奖和提名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异彩纷呈、生机勃发,但同时也存在无“异军突起”的问题。吴长江提到当我们去感受以前的大师留下来的经典作品时,会发现没有一个大师是不经历丰富的实践积累而突然变得优异的,所以当下的美术创作也是一样,不仅需要艺术家的人文素养与技艺积累,更需要从心出发,贴近人民群众、贴近生活,不断思考探索,并且能够静下心来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精品力作。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既是对过去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对中国美协工作、对未来美术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应当在组织展览与动员更多的青年美术家参与全国美展方面,想出更多的办法与措施,以实际行动来推进全国美术作品质量的提高。

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从宏观的角度强调本届全国美展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极大地体现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传承性和时代性。他说,从参展作品的绘画语言中可以看出艺术家都在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总结过去经验成果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从社会基层中去发现素材并进行创作,这不仅体现出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进步,更符合习主席所说的“到人民中去”的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作为我国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国家级文化活动之一,全国美展荟萃了新中国美术史的精美段落,艺术地展现了共和国成立65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美术精神、艺术成果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光辉历程。此次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优秀作品,亦是评委们本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认真遴选出的具有弘扬主旋律特色,富有时代寓意的作品。

随后,会议正式进入研讨阶段,由尚辉主持,薛永年做主旨发言。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首先对本次研讨会主题进行了阐释。他说,在这里举办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学术论坛,一方面旨在通过这个展览来梳理近些年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成果与特征;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展览来宏观思考中国当代美术建设这个大命题。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为当代文艺发展指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并特别强调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把握好中华文化的正确道路。因此,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美术界也必然会迎来如何探索走中国美术自主发展道路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正是在这种历史境遇下举办的,并且很好的体现了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也是中国美协近一个世纪以来塑造国家形象艺术方略的具体实现。总书记的讲话和中国美协的工作指导都要求各位专家在理论上对如何建设当代美术特色进行学理性的探讨,所以尚辉提出此次研讨会大致围绕如下三个议题展开:

一、分析与评价本届全国美展的创作特征、艺术成就和存在问题;

二、分析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与思潮演进,并梳理其与当代信息社会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三、怎样在“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的美术事业,从而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薛永年既从微观角度结合本届美展的作品分析,谈如何推进当代中国绘画艺术,又从宏观角度谈到当代中国美术建设的发展方向以及国家文化建设的要求。薛永年结合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作品及习近平主席在文艺座谈会上,关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的讲话,提出无论是美术创作还是美术评论,都应该致力于塑造和传扬高尚的灵魂,特别是在传播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方面多贡献力量,充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民族思想文化,并以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说,我们一部古代美术史就是记录中国美术家追求真善美的永恒价值的著作,它始终主宰着道德理想、人生境界,包括绘画在内的“六艺”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在遵守伦理道德的前提下从事绘画创作,在培育美德提升品格的基础上实现审美超越。美术创作应当在重视反映伟大时代的同时,加强弘扬美德的自觉性,艺术家应该思考如何创作出能够温润心田、启迪思想的优秀作品。同时,中国美术建设要时刻牢记本与源。本是人民,源是生活。这个本源思想不仅要贯彻在创作中也要落实在批评上,批评家重视本与源,才能够成为时代的先决和艺术的先导,才能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文艺批评理论中,通过作品的鉴赏形象地告诉人民什么是应该肯定与赞扬的,什么是应该反对和否定的,而不是盲目的学习西方或是被市场左右。薛永年指出,要正确理解“中国梦”与美术建设的关系问题,首要任务是继承古代以及近代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要继承古代的传统,也要继承21世纪以来现实世界的传统。如今全国美展“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实际上并非我们不重视继承与比较,也不是不注重创新,而是我们比较处理不好创新与传统的关系,作品往往更重视视觉感官而不是心理反应,重视眼界新颖而不是文化厚度。他说,此次全国美展中的部分中国画作品也发挥了中国古代宋画写意的传统,但整体来看中国画的写意性仍然不够。中国文艺蕴含着中国人的哲学观、人生观、美术观,它是立于世界民族间的宝贵传统,也早已引起了西方有识之士的重视。同时,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还指出写意已经成为世界的时尚,所以整个文艺界当下对于写意的关注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美术界深思。此外,他还说到,要推进中国当代美术建设,必须培育好政府的引领作用和协调力量。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是政府主导体现主流意识,新世纪以来全国美展为了适应艺术的发展,发挥各个艺术品种的导向作用,不仅实行了分区展示,更是扩大了展出的门类。如果说市场主导的美术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收藏家投资者的话,那政府主导的美术就应当面向广大的公众,既要符合艺术规律和社会规律,也要重视社会效益。中国艺术市场十分活跃,因此政府主导的美术也需要经常研究市场,在了解全局的情况下通过各种形式来发挥引领作用。最后,薛永年也在细节处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一、关于此次展出的获奖的作品不止是要在报上刊登,还应该进行评介与讨论,尤其是需要不具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大众参与讨论。

二、是否可以参照美协现在已有的海外研究工程,结合理论成果的评奖,再申请赞助开设一个研究工程是专门研究传统与当代的课题。

三、在抓住精英艺术家的同时兼顾大众美术教育与熏陶,切实提高大众美术素养与审美水平。

与会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围绕三个中心议题,进行了如下的发言与探讨。

一 中央美院教授,博导王宏建发言的主题是“呼唤崇高”。他说,这次展览中有不少流露出创作者真切情感并且表现细腻生动的作品,但是结合历届全国美展来看,作品中始终缺少一种崇高感。不仅在美术界,甚至在当今整个文艺界,都缺少表现崇高美的作品。他提到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说到“当代有一个倾向叫调侃崇高”,现在很多文艺作品中出现伟大的事物不但不能做到正面宣传,甚至还会被当作玩笑调侃,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艺术家的关注点渐渐被细腻的生活所囊括,似乎更愿意表达审美情感而不是表现英雄主义的画面,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另一方面,受西方后现代主义、悲观主义的影响,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批判打击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使我们把崇高的事物慢慢解构,从而不自觉形成了一种回避崇高的状态。今天提出呼唤崇高是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光明与方向,艺术家应该在思想方面更为敏锐与先行,抓住丢失的民族文化中表现崇高的精神,把握住整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重新拾起对一派正气的追求。王宏建表示,所谓崇高就是壮美,壮丽或者雄浑之美,阳刚之美,它表达的是一种宏大境界。表达崇高首先要求艺术家提升个人内在气质和精神境界,这其中包括对祖国的山河、自然、宇宙以及整个人类的感受。他再次强调,作为一种基本的美的形态,在中国美术作品中不应该缺失崇高。

艺术理论家王仲先生认为每届全国美展之后展开梳理与探讨,引发思考是十分必要的一个环节。他说,每一个国家的文艺复兴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不同的优秀人物共同促成的,而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对于美术界来说也是一样,高原上的高峰实际上也是需要出类拔萃的大人物来造就。本届全国美展的作品大多是有广度而缺乏深度,就此,他表示艺术家刻画作品不应只注意表现外在表象,更当注重挖掘内在文化精神,使画面语言体现出一种思想性。全国美展的画家应当更加具有想象力,尤其在创作题材方面,不仅要表现现实生活,而且要通过历史题材来表现现实。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能够给予美术家创作的题材也是非常丰富的,中国人要通过自己的绘画语言特色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

油画金奖获得者何红舟表示推进中国当代美术事业发展实际是一个当代性的问题。对于艺术家来说,现在要突破传统实现创新并不容易,这种不容易与以往的受束缚太多不一样,而是因为它存在一个有效性的问题。在这个时代里用一种好的方式表述不一定是有效的,并且在体制内外也有不同的影响。就话语有效性来说,他认为艺术批评家的加入非常有效,它能够有一种系统方法论的呈现,融入到画家的绘画实践中可以显现出更大的意义。画家的作品在参与展示和评奖时可能也会呈现出一些问题。比如,绘画技巧丰富而理论思想深度无法体现,由于画面的局限可能无法使评委可以理解每一个画家的作品与内在深意,因此很难判断一个画家的思想如何先进与特别等。他说,画家们需要思考的是呈现出一个有线索可以触摸和追寻的画面,而不是一个简短的片段化的呈现,一些参展画家为了参加全国美展而去耗时耗力的制作一幅仅仅符合参展形式的作品而非内心真实思考的反应,这不仅是不严肃的,更会使画面评判失去有效性。

美术理论家邓福星教授表示看完这次展览后有两个较为深刻的印象,一是当代中国绘画门类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例如此次展览的漆画,它的很多表现方式吸收了工笔、重彩甚至是版画的元素,别有新意。另一方面则是技术主义倾向明显,无论是在中国画还是其他艺术门类中,制作的成分越来越多,技术主义进入到美术领域这个现象值得注意。对于本届全国美展,邓福星认为参与画家年龄偏年轻化,虽然更能反映中国画未来发展趋势,但也出现传统中国画元素不多的情况。谈及20世纪中国美术经历的转型期,他认为当下创作应该呼唤现实主义精神,它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指向,更贴近生活与实际。同时,我们应当把中国美术放在世界范围的视野中,充分发挥民族特色,艺术家创作应当思考如何把个性与民族风格相结合,更多方面地体现民族精神,从而实现中国当代美术事业的大发展。

中央美院教授,博导王镛认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反映出的“在高原,缺高峰”现象是客观真实的。他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由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整个中国文化在走向低谷,所以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态势下,美术界要实现异军突起实为难事,艺术家大多满足于当下的和平生活,没有忧患意识,所以也很难产生振聋发聩的力作,而从以往经验来看,一般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才能够出现精品力作,这也印证了马克思认为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平衡的观点。还有原因就是艺术工作者受艺术市场负面影响,追逐名利,从而造成艺术创作千篇一律缺乏精品现象。此外,王镛提出历届全国美展都不设定主题,以后的全国美展是否可以适当地强调一个主题,有意识的在全国美展中推出一些表现重大历史题材与现实题材的作品,并且加强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如今的展览中,表现人民日常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作品已经趋于普遍化与常态化,反而缺少带有理想主义与梦幻色彩、有崇高感有份量的作品。中国艺术家应该增强悲剧意识与忧患意识,多创作出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具有丰富历史寓意的作品。

对于本届全国美展,中央美院教授,博导罗世平认为艺术家运用新媒介的能力在增强,作品材料运用丰富,题材也体现出对现实生活层面的关注,反映出艺术家想表现中国当今时代发展步调的强烈愿望。另外,相比较国画、油画这样的大画种,小画种精品增多。例如此次展览中看到的漆器与陶艺,漆器的作品能够和大画种的创作相媲美,这本身已经突破了原来工艺性的隔阂,而陶艺走向雕塑的塑造,在材料的运用和语言的表现上已经向大用语发起挑战。相反的是,雕塑在展览中呈现出的是逐渐走向工艺化和设计化的倾向。关于如何推进中国当代美术建设,罗世平从理论角度出发,认为学术界应当确立一个合适的创作方法论,来主导当下乃至今后十几年的创作。以西方艺术发展时期的高峰来说,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能出现艺术创作高峰,皆是因为每个时期都出现了独立的方法论,得以在大方向上把握指导当时的创作。在中国梦这样的主题下,美术界应该尽快酝酿出一个符合中国特色的创作方法论,只有具有很清晰的学理性指导,今后中国的艺术创作才会有大的提升与发展,呈现出与这一届全国美展不一样的面貌。

国画金奖获得者陈治从他获得本届全国美展创作奖金奖的中国画创作《儿女情长》谈起,说今天学术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梦”,而他创作的这幅作品就是圆了一个微小的梦。画面描绘的是在外拼搏的子女终于回家与家人团聚的这样一个普通而温馨的生活场景,对于大部分远离家乡奋斗的青年来说,回家可能就是最微小的梦想,这就是我们关注的普通人的梦。他说,中国梦是由每一个国人的梦汇集、构筑而成的,年轻人努力奋斗,人生出彩;老年人老有所依,安享晚年;孩子们幼有所养,茁壮成长。它的实现和每一个人休戚相关,每个人的幸福感都可以成为中国梦的支点,每个人梦想的实现都能凝聚成国家民族之梦的动力,哪怕那是一个最微小的梦想,却也是最简单的幸福。陈治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作为年轻的美术工作者,艺术之路才刚刚开始,艺术之梦要靠我们怀揣对生活和艺术的赤诚之心,通过不断的创作和实践来得以实现,而有担当有责任的艺术家又是兼具审美追求之外心怀家国且具有人文关怀的。在此,他也呼吁当代的青年艺术家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创作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助力中国梦想的美术佳作。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林木认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举办得十分成功,它是过去五年中国美术发展的检阅,也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增强的一个展现。针对全国美展的批评与反面声音,在他看来这都是全国高度重视全国美展的表现,掌声永远伴随着批评,只有获得批评才能成长地更好更快。听到批评的较多的是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中工笔画越来越多,而写意性缺失。对于这一点,林木认为,换个角度来看,写意画其实一直都处在变化发展中。中国写意画由于本身的局限,已经结合实际开始改变古典的形态,而朝一种较为严谨化的方向发展。从这届展览中可以看出中国工笔画已经在朝意向方面发展,中国艺术精神的实质是意象性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画正呈现出一种非常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值得欣慰与期待。从本次展览中还看到随着中国人自尊心的增强,创作自主性也不断增强,依附于西方的观念与形式的作品几乎没有出现在此次展览中,这也表现出中国艺术创作一种独立发展的趋势。对于艺术创作的“高原与高峰”问题,林木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高峰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高峰就是由高原发展而来的,本次展览中出现的不少闪光的艺术家,在日后也极可能创造出可以成为高峰的作品。

《美术观察》主编李一主要从理论建设的角度谈当代中国美术建设。李一充满自豪地说到,每届全国美展的举办不仅能牢牢牵动所有艺术家的心,更能在全国大范围内引起群众的广泛关注与议论。虽然议论有好有坏,但也正是因为重视才能引起各方批评与讨论,同时反馈出的一些问题亦能由压力变动力,促进美协把全国美展越办越好。他说,举办全国美展是促进当代中国美术建设的一部分,中国美术家协会为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成功举办付出了很多心血,使得这届美展较之以往几届有突出的改善,尤其在理论方面还专门开设论坛公开征文,让更多的青年理论家也参与到为全国美展建言献策的工作中来,这是本届全国美展的一大特色。同时,他也提出与创作奖的160件获奖作品相比,理论奖的17个名额显得太少,才占总数的十分之一。他希望下一届全国美展可以增加理论奖的评奖名额,因为美术理论为创作实践指明方向,在当代中国美术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教授比较其他国家的全国美展,认为中国的全国美展水平并不亚于国外。中国是一个美术大国,但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前进才能成为美术强国。他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谈梦的本质含义,梦并不是对现实直接的反映、梦是浓缩的、无意识的、梦不是抽象的,这些特点与艺术非常接近,所以可以结合梦谈具体的艺术创作方法论。今天,塑造一个具有中国形象的“中国梦”已经成为艺术界的一大精神诉求,所以中国艺术家应当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待中国艺术。世界文化有大众性和娱乐性两个基本特点,中国的美术要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符合这两个世界文化特性,必须从世界文化中汲取更多更大的能量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对于参加全国美展获奖的作品来说,这只是一个短时间内的判断,好的作品应当经得起时间长河的洗涤,在中国文化历史中留下一些不可改变和替代的精神文化,才能为“中国梦”艺术创造出新的高度。

版画金奖获得者彭伟的发言主要围绕他此次参与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黑白木刻版画创作《而立之年》。他说,工业现代化带来生活品质的改善、人体素质的提高和现实激烈而残酷的社会竞争,对对这一时代气息感受与表现最强烈的是青年一代,他们痛苦并快乐着,既困惑又自信、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而青年意味着希望与未来,因此作品的主题定为表现一个承前启后的80后形象,也是自我和同龄人的写照。这个人物身上所有的细枝末节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独特形象。创作过程中,他选择西方木口木刻版画语言作为表现方式,在仅有的空间里尝试一种新的具有古典木口木刻品质与当代审美取向的黑白木刻语言,使之本土化,成为中国当代版画语言的又一种表达方式。同时,他也表示创作这幅作品离不开重庆黑白木刻创作传统的感染、主流美术正能量的感召、百年老校西南大学深厚历史积淀与人文底蕴的滋润、导师戴政生先生活跃的学术思想与人格魅力的影响、保加利亚著名版画艺术家彼得·拉沙洛夫(Peter Lazarov)先生精湛的木口木刻技术的领悟。创作黑白木刻版画《而立之年》,使他感受到80后青年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与担当。他说,我们会满怀信心,迎接挑战、走向成熟、百炼成钢。

《美术研究》副主编张鹏认为应当把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纳入到当代文化发展史中来梳理,它需要一个长时段的研究和深度的反思。他说,要对本届美展分为几个具体的方向来进行团队式的研究,对逐渐丰富和多元的艺术手法、题材、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未来中国美术发展的话语权。他还特别提到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应当把这种艺术表现放在纵向的历史时间和横向的空间这样一个坐标系里来探讨它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对于这类题材的深入表现,包括题材选择的广度和深度、对传统的借鉴、民俗风情的深入挖掘等方面都还有更多的探讨空间,这些探讨都对提升中国美术创作水平和发扬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术理论家孔繁明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为例,谈当代中国油画创作理念多元更新后的价值追求。他说,在当代油画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在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的整体框架下,为在图像时代体现自身价值,创作理念不断更新,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通过观看和分析本届美展油画展区的作品,他认为当今中国油画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现实关注呈现出多元化倾向

2、从他者关注向自身写照迁移

3、人文关怀突出弘扬文化价值

4、小视角之于大时代的巧妙立意

5、油画本体美的呈现。此外,他也提出,当代中国油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创作观念的保守停滞以及作品因为缺少创新表现出的同质化,因此,中国油画要实现其价值,需要画家们的不断努力,关注时代的发展,善于在多变的社会生活中发现有意义的题材,触发创作的灵感,用富有创意的作品来体现画家的精神追求,才能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凸显油画的社会价值与艺术魅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导郑工从当代艺术批评角度谈本届全国美展的创作面貌和当下中国美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他说到,20世纪以来整个中国美术都处在转型期,在新时期以来这种转型最明显的表现是向艺术本体语言的一种转化,这种语言的本体性转换在历届美展中表现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一种思潮。例如,每一届美展的获奖作品反映出的不仅是当下中国美术创作的整体水平,其中也是评委投票的标准的呈现,所以艺术创作与批评应当综合在一起来看。对于今后中国美术道路的发展,郑工认为应当走出原先被质疑批判的方法论之中,建立一套新的体系。比如说,当下美展中从大的画种来看,叙事型表现方式占主导地位,这种叙事性容易吸纳很多细节,再融合当代流行的一些现象,从中就会解构很多关于表现崇高感、英雄主义这方面的情节。同时,当技术性的现实因素被放大后,就会萎缩人的想象能力,作品呈现给人的多是一种直观的判断、感觉的碰撞,而非引发深思与想象。作为批评家与理论家,应当把每一届的全国美展都与上一届做一个深入整体的比较,在比较中可以寻找美术创作的发展与品评标准的脉络,这对于未来中国美术发展意义重大。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陈超由本届全国美展中的雕塑作品入手,谈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创作特征。他的发言主要从雕塑在国内发展的三个阶段为依据,展开探讨。三个阶段特色分明:1978—1989年间雕塑本体确立及艺术个性凸现、1990—1999年间雕塑艺术语言拓展且表现手法多元、2000年以来不断深化与创新。陈超从这些阶段性的特征变化的背后分析出新时期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我国近现代雕塑发展史中主流地位的一个消解与重塑的过程,并对未来雕塑发展与生存之道提出思考与展望。他认为在新世纪对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以客观、合理的定位和全新的价值肯定十分重要,而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客观地再现历史、艺术地表现历史,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何延续和发扬这一题材创作的优良传统,使其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将是每一位雕塑工作者在新世纪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

中国美术馆研究策划部主任张晴从美术馆典藏与研究的角度出发,谈到自第三届全国美展之后的全国美展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优秀作品展览,大部分的获奖作品都会变成中国美术馆保护的藏品,而之后中国美术事业的研究基本就是以这些作品为基本标准展开,因此全国美展中的每一件优秀作品在历史中起到的作用都是无法替代的。关于作品的“高峰”问题,张晴认为这个展览本身就是一个高峰,它凝结着五年来全国美术工作者辛勤的创作与所有的智慧,这五年的艺术结晶本身就是一种丰碑,但是他也说到,每个艺术家仍然期盼能够出现某一个作品,能够成为美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从展览形式来说,这届全国美展也开启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对于今后如何把全国美展变成扎根于人民群众、更受人民群众欢迎、反映中国梦的一个展览,仍然需要全体美术工作者共同思考与探索。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是全国美展史上第一次将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单列出来的一届展览。山东省文联李冰洁由此出发,就入选全国美展综合材料绘画展的部分山东籍青年作者的作品进行赏析,谈当前综合材料绘画创作呈现出的特点。通过重新梳理这一画种的产生及发展背景,她认为,当下正是综合材料绘画发展的上升期,各种材料运用和表现形式都得到较为成熟的总结,创作思路更加清晰,创作主题与生活、与民族、与传统也更加密切,更加贴近艺术创作本质。另一方面,包括综合材料绘画在内的中国当代艺术受到来自各方不同声音的评价,甚至被列举出观念至上、摒弃笔墨、崇洋媚外等罪状。不可否认,有些表象问题在综合材料绘画中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虽然这一画种在发展中常受到质疑、遇到阻力,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发展,而这一发展过程恰恰是综合材料绘画创作者们不断思考、不断革新、不断发掘民族文化精髓,进而找到自我的过程。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孔新苗教授提出中国美术走向新时代必须抓住三个着力点,分别是对现有展览的制度和模式的研究、培养艺术家对世界背景的潜意识的文化自觉、对于中国美术知识系统的整理。他的发言围绕这三个着力点展开阐述。首先,他认为在新世纪,一个文化推出的是模式和制度,不像19世纪的时候推出一个大师就能带动整个时代文化的繁荣,21世纪是一个文化运作的产业模式与体制,这个体制代表的价值观是什么就生产创造什么,因此艺术家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总结研究这样一个新的模式。其次,当下各方都倡导中国文化应与世界文化联系,艺术家应该站在世界文化语境的背景下去投入写生与创作。最后,他认为中国美术应当集中全部学术力量,建立起一个中国美术知识新系统,一个有别于西方、有别于我们过去的传统,并且融合今天的图像技术、电脑技术、影像文化的新系统。

西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屈波博士表示对于本次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的观后感可以用“意料的惊喜”来概括。他说,实验艺术展区的第一次独立呈现不仅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艰辛,更是引发了这是实验艺术的胜利还是被“招安”的激辩。他认为本次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是在院校实验艺术教学合法化背景下生成,以院校师生为参展主体,以学科意义上的实验艺术为展示对象的一次展览。它广泛呈现了实验艺术的各种技术,有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示范性。至于参展作品对传统的表述,可视为“弘扬主旋律”的一种实验艺术版本。注定将被写入中国当代艺术史的本次展览,在人们的长久期待之中来临,让人惊喜。虽然惊喜多是令人意外的,但他通过学院视角和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中重新审视“实验艺术”的定义,通过梳理实验艺术在当代中国发展的进程与表现,认为此次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的独立展区与作品风貌呈现又都可以说是意料之中。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主编许向群说,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是当代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事件。首先它集中展示了各个门类的艺术在诠释主流意识方面所呈现的丰富面貌,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从艺术的宽泛性、包容性和当代性几个方面,均有充分的展示和提高。另外,展览的定位和组织评选机制已经相对成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设置的高门槛使入选作品的质量与展览的规格相匹配,同时也给经典的产生提供了空间。他说,虽然这个机制不能保证精品的出现,但起码提供了产生精品的环境和路径。本届美展最重要的意义是它文艺性的阶段性总结,在同质化的创作中囊括了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作品和作者,真实准确体现了同类美术创作形态当下的学术水准,所以本届全国美展在多样化的艺术环境中具有鲜明的文化品格特征。武汉工程大学教师严支胜以图像观看的独特角度,解读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绘画策略。他说,绘画因摄影术的出现而被迫改变了历史的发展轨迹。一方面,避开摄影的视觉控制和记录性,向内探索绘画本身的语言,强调艺术的可能性和纯粹性,走向自我完成和自我定义,回到绘画本身。另一方面,向外探索突围,与摄影结合就是策略之一。以油画和水彩展区作品为主要参照对象,他认为现当代绘画与摄影结合的策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利用摄影语言;

2、直接使用摄影;

3、超越摄影。他谈到,摄影术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绘画艺术的终结,而是意味着艺术变革的开始。摄影术出现之后的早期,绘画从开始时对摄影的惶恐而被迫转向,探寻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到现在与图像结合,充分吸纳图像元素,获得了表达的自由,使绘画不仅没有消亡,反而获得了新生和繁荣。作为国家最重大的美术盛事的全国美展,接纳“照片绘画”无可厚非,这也体现了国家官方美术体制的包容性。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戴正生围绕“21世纪中国美术正能量的先锋图象”,以本次美展版画《而立之年》为例,谈当今绘画作品与大众的关系。获得全国美术创作奖金奖的木刻版画《而立之年》在展出以来,引起了广泛讨论与关注,因为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是罗中立当年创作的经典作品《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儿子。如果说《父亲》代表了那个时期的典型乡村劳动农民形象的话,那《而立之年》这一画面的人物是否可以代表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中国人,这一80后的形象是否可以代表新时期的中国品格,也引起了批评家与理论家多视角多维度的广泛探讨与深入解读。他认为,此作品打开了美术创作美学领域的先河,在传统习惯从苦难的人物形象中寻找深度的领域里找到了突破口,它刻画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个普通80后,他眼光闪亮,形象阳光,神态充满朝气,是可以代表整个中国的正面积极向上的形象,是主流美术期盼多年的具有一代中国人新气象的先锋形象。

上一篇:场务员岗位职责下一篇:sas常用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