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训的作品鉴赏

2024-06-24

王嘉训的作品鉴赏(共10篇)

王嘉训的作品鉴赏 篇1

生平简介

王千秋生平事迹不详。字锡老,号审斋,东平(今属山东)人,流寓金陵。有《审斋词》一卷,毛晋《审斋词跋》称其词“多酬贺篇,绝少绮艳之态”。《四库总目提要》则谓其词“体本《花间》,而出入于东坡门径,风格秀拔,要自不杂俚音。南渡之后,亦卓然为一作手”。集中有《水调歌头。呈梁次张》词。次张名安世。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衡山令时,赠审斋诗有“中州文献儒一门,异县萍逢家百口”、“岂无厚禄故人来,为办草堂留野叟”诸句,盖其科举不第,其时或旅食长沙其词《瑞鹤仙。寿韩元吉》有“却借乘轺,布宣宽政”句,似为乾道二年(1166)间元吉为江东漕时作。

●醉落魄

王千秋

惊鸥扑蔌。

萧萧卧听鸣幽屋。

窗明怪得鸡啼速。

墙角烂斑,一半露松绿。

歌楼管竹谁翻曲?

丹唇冰面喷馀馥。

遗珠满地无人掬。

归著红靴,踏碎一街玉。

王嘉训的作品鉴赏 篇2

一、去势的男性与凸显的女性

“去势模式”、“无父文本模式”的书写方式在王全安的作品里得到很好地体现, 他对男性形象既有的霸主地位予以解构, 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男权文化, 使男性成员在影片中丧失了原有的主导地位, 将男性放置于影片的边缘位置。而女性则成为叙事的核心, 导演给予女性充分的观照。

(一) 弱化的男性形象

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里, 男人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 他们是英雄、正面人物的化身。相对于中国传统伦理意义上的父亲形象, 第六代导演作品中的父亲不是缺席的就是软弱的。王小帅的《极度寒冷》中, 我们没有看到齐雷父亲的身影;李玉的《红颜》中, 影片一开始就介绍小云的父亲去世, 小云的儿子小勇, 同样在缺乏父爱的家庭中成长;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中, 父亲虽然存在着, 但却没有传统意义上父亲的地位, 得不到儿子亮亮的尊敬;李玉的《观音山》中, 丁波同样与父亲是对抗的关系, 就连父亲的婚礼都公然扰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这是对传统父权霸主地位的挑衅与反叛。王全安的电影书写同样是具有反叛意义的, 在他的影片里, 父亲同样以一种弱化的形象出现。

他影片中的男性似乎被放逐于影片之外, 在身份和地位上都输给了女性, 仅作为女性的陪体出现。最为典型的代表便是《图雅的婚事》, 巴特尔因为一次打井, 打伤了腿, 再也无法担任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他的弱势主要表征为生理的残障。作为一个男人, 环境又设定在内蒙古草原, 他本应该有着强健的体魄, 威猛而英勇, 手挥长鞭, 驰骋于大草原。这些我们都没有看到, 我们看到的是他的活动重心集中在屋内, 不是哄着自己的小女儿玩就是大声喊自己的儿子去看看图雅回来了吗?房子就像画了一个圈, 有种画地为牢的感觉, 他唯一一次走出家门是在暴风雪即将来临之际, 出门去迎接图雅, 让图雅去接正在放牧的儿子。在本部影片中, 巴特尔作为父亲来讲是不成功的, 我们看到巴特尔的儿子扎亚更多的是和邻居森格在一起的。森格开着卡车带扎亚兜风, 森格在给图雅家打水井时教扎亚摔跤, 与森格在一起我们看到扎亚是开心快乐的, 他们仿佛才是一对亲生父子。巴特尔活在了图雅的光环下, 显得那样卑微、无能甚至有些任人摆布。“对男性特征的弱化和塑造丑化的男性形象是削弱男性主体意识和颠覆男性霸权的策略之一。” (1)

(二) 对女性的充分观照

王全安的作品除了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外, 另一大特点是“女性题材”的选取, 并给予女性充分的观照, 对女性的偏爱成为王全安电影的一大亮点。他的作品包含着一种对女性的尊重以及对原始生命力的赞扬。他意识到女人的力量是伟大的, 通过作品显示了他对女性的观照和敬重。王全安在接受采访时说:“社会中的男人和女人是非常不同的两类人, 女性能直观的进入事物本质, 男性比较迂回。作为男性导演, 我本身对女性怀有一种敬意。我希望每个电影都通过女性来展示不同区域的当下生活场景, 这中间也包括城市、农村、偏远少数民族, 而每个女性角色是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 (2) 王全安的六部电影, 无论是《惊蛰》、《图雅的婚事》还是《纺织姑娘》, 无不是从家这一角度入手, 在家这一背景下, 讲述故事的来龙去脉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我们传统的观念是, 在一个家庭里, 男人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 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女人无论是在经济上、地位上都输给男性, 完全依附他, 仿佛是男人的附属品, 没有主动权与话语权。然而, 在王全安导演的作品里, 情况恰恰相反, 我们没看到英俊高大、独揽一切的男人形象, 反而是一些为了生活努力奔波的女性人物, 她们在为整个家遮风挡雨。

王全安电影中的女性, 表现出较为强烈的个性,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温柔贤惠、知书达理女性的代表, 恰恰相反, 她们由内到外都展现给观众一种强硬的姿态。她们个性鲜明, 敢爱敢恨, 无论是言谈举止、看待事物的态度, 她们都表现的干脆利索, 不拖泥带水。与影片中的男性相比, 她们更显眼, 更抢镜头, 是观众目光投射的焦点。总体来看, 王全安电影中的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 塑造的更为立体化、典型化, 有棱有角, 她们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强势于男性。特别是《惊蛰》、《图雅的婚事》这两部影片, 女性都是作为强者出现的, 王全安给予了女性充分的观照。这种观照不是简单地说给予女性更多的镜头, 而是着重展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品质, 处于艰难抉择时是如何做出选择以及是怎么样紧紧握住自己生命的咽喉。总而言之, 她们强势于男性, 不再在意自己是否是男性取悦的对象, 而是更为关注自己的人生命运以及生存境遇。

二、女性悲剧的残酷书写

从1999年第一部影片《月蚀》到2012年上映的《白鹿原》, 我们可以发现王全安对于女性的观照, 也不难察觉影片中女性的悲剧命运。王全安以一种写实的手法, 敏锐地捕捉现实生活中那些触目惊心、引人深思的东西, 对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作了真实地书写。这些小人物中, 特别是女性, 她们遭受残酷的现实, 她们的命运往往带有一种悲剧色彩。导演将女性身上理性层面与感性层面的东西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重点突出当现实与理想、道德发生冲突时, 她们是如何做出抉择的。

(一) 走不出现实困境

王全安对于影片中女性的设置是独特的, 所有女性的命运都不是一帆风顺、衣食无忧的, 她们不是饱受精神的折磨就是经历物质的匮乏, 她们都处于生存的困境中。但是, 她们没有安于现状, 任命运摆布, 而是勇敢坚韧, 自强不息。当灾难来临时, 她们承担的东西比男性要多的多, 生活越发艰难、她们越发强韧, 更具有人格魅力。作品中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困境, 二是精神困境。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底层的便是生存的需要, 足以见证物质的重要性。王全安电影中常常出现物质缺乏的表述, 这种物质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女性的自主选择和对生活理想的态度。《图雅的婚事》, 故事发生内蒙古草原的乡村, 他们是生活在底层, 面临地更多的是艰难的物质困境。面对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 图雅同意离婚, 嫁夫养夫是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 也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巴特尔。即使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 图雅身上的那种人性从未泯灭, 因救了森格, 自己家的羊丢了三只, 森格来还的时候, 图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她没有因为救了森格一命就得接受他的报答, 她的宽容大量并没随着生存困境的逼近而消失。正是这种物质困境才导致了图雅必须要面对嫁夫养夫的两难处境。

电影《团圆》讲述了一个国民党老兵, 退休后重回上海, 寻找失散妻子的故事。他的到来, 不仅让妻子平静的内心再次燃烧起来, 同时也对妻子现有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女主人公玉娥, 表面上面带笑容、慈善祥和, 实则饱受精神的折磨, 她纠结于人性的道德和情感之中, 最大的困境在于要在两个男人之间做出选择, 先是难以向老陆开口, 想要离去, 后来慢慢发展为难以向刘燕生开口, 自己还是留下来照顾老陆。在老陆和刘燕生之间难以抉择, 一方是没有爱情却充满恩情的现任丈夫老陆, 一方是时隔几十年的初恋刘燕生, 她难以做出选择, 跟刘燕生走, 有走的理由, 那便是追随爱情;与老陆继续生活下去, 也有留的理由, 不仅仅是一种恩情, 几十年的共同生活, 不是说离开就能离开的。无论是走还是留, 对其中一方必有伤害。为了不让玉娥有太多压力, 老陆和刘燕生都积极地做出努力, 但是刘燕生的最终放手, 缓解了玉娥的尴尬处境。

(二) 逃不出死亡魔掌

不同于以往电影大团圆的结局模式, 在王全安的电影中, 人物的结局是悲惨的。她们不仅面临现实的困境, 而且也没有逃脱死亡的魔掌, 纵使她们勇敢地向不公的命运还击, 最终也没有摆脱死亡的命运, 她们将残酷进行到底。

《纺织姑娘》中的李丽, 时值经济体制改革时期, 工厂面临倒闭, 丈夫下岗, 再加上李丽查出患有“急性淋巴白血病”时, 无疑是雪上加霜, 令这个家庭几乎难以维系。片中李丽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得知自己患病后, 将安眠药放在蛋糕里, 打开煤气, 恰逢儿子放学归来, 于无形中唤醒了李丽, 自杀未遂。第二次是在见到初恋赵鲁寒之后, 一步步地走向轨道, 打算卧轨自杀, 最终还是放弃, 这说明她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直面死亡。第三次死亡, 是真正的离去, 李丽终究没有摆脱死亡的命运。

《白鹿原》中的田小娥, 这个外乡女子的到来, 不仅成为白鹿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而且激发了白鹿原这块淳朴土地上最为原始的欲望和激情。和麦客黑娃偷情败露后, 回到白鹿原, 却不被族长接受。除了黑娃, 田小娥还和原上其他几位男性有着感情纠葛。先是被鹿子霖诱奸, 然后在鹿子霖的指示下引诱白孝文。这种不守本分的欲望虽然给她带来丰富的生活, 但也寄予了她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影片结尾处,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被鹿三这个田小娥叫爸的人一手刺死。田小娥不得善终, 成为了封建枷锁下的牺牲品。

三、女性意识的最终觉醒

20世纪70年代以来, 随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不断扩散, 女性电影作为一种有利的传播方式也即诞生, 女性电影中的女性意识得到了肆无忌惮的张扬与推崇, 女性意识成为女性电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女性意识的界定众说纷纭, 黄蜀芹将女性意识归结为女性的自我要求、自我认识和自我开发。女性作为主角肩负主导或主动力量, 女性的一切行动都是主动行为。“著名学着李显杰对女性意识做了两方面的概括:一是电影中的女性和男性地位平等, 互敬互补, 并要凸显女性的自主独立和自重自强。二是对传统电影将女性置为男性视域下的“色情奇观”的颠覆, 力求呈现出女性自身命运的遭际、情感状态和价值观。两方面的有机结合才是电影叙事上的女性意识。” (3)

大多数第六代导演对女性意识进行消解与曲解。女性不是沉默在场者就是作为男性的陪衬出现的。“在‘第六代’带有犬儒主义色彩的‘活下去’哲学下, 女性恢复到了弱者和作为强势的男权的牺牲品的位置。” (4) 王全安反其道而行之, 给予女性充分的关注, 大力彰显女性意识, 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独立自强的女性形象。她们不再是完全依附于男性, 不再是男性视阈下色情奇观的猎物对象, 她们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 开始拥有话语权, 最为值得称赞的是她们意识的逐步觉醒。

主动的觉悟者———关二妹。在王全安塑造的所有女性形象中, 《惊蛰》中的关二妹, 是主动觉悟的典型。面对父亲的威逼利诱, 她没有妥协, 不甘于命运的捉弄, 主动地离家出走, 给现实有力的一响耳光。在好友毛女的讲述下, 一张明信片、几块巧克力, 建构了她对城市生活的种种想象。她以一种强硬的姿态抗争父权话语机制, 坚决违抗父母之命, 不同意嫁给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带着对城市的向往以及自己的梦想, 走出农村, 走向城市, 想通过自己的努力, 来获得经济独立以及恋爱自由, 这是其女性意识觉醒的表征。只有经济的独立, 才能取得和男性平等对话的话语权, 才能作为独立的主体而非客体存在。关二妹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违抗父命, 来到城市, 让在城里工作多年的好友毛女给自己找一份工作。这种经济独立的取得, 是女性冲破男权的藩篱, 实现自我解放的首要根基, 也为其接下来的自由恋爱迈出了第一步。

毛女, 一个与关二妹截然相反的人物, 同样从农村来到城市, 面对父权的压制, 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 她选择了归顺与服从, 成为了父权文化的皈依者与牺牲者。极其可悲的是在她的思想意识里根本没有独立、觉醒这样的概念, 对男性的依附早已在她心里根深蒂固。毛女不仅成为男性欲望的对象, 同样也悲惨地沦落为其男友侯三娃挣钱的工具。正是毛女对男性的完全依赖, 致使其丧失自我。导演通过设置毛女这一角色, 反衬出关二妹的独立自我, 敢于向男权社会说“不”。

“被动”的醒悟者———雅男。同《惊蛰》中的关二妹相比, 《月蚀》中的雅男不具有反抗意识, 他对自己的丈夫近乎于百依百顺, 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她本可以对于胡小兵的话置之不理, 继续自己安逸舒适的生活, 可是她选择了揭秘。虽然从经济和爱情上来讲, 她是一个依附者, 没有主体性可言, 但从她找寻佳娘这个跟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姑娘开始, 她觉醒了, 尽管找寻的结果是失败的, 但她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生命垂危时的顿悟者———李丽。《纺织姑娘》这部影片不再展现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它更多地是对女性自身命运、情感经历的探索。片中的女主人公李丽, 在纺织工厂上班, 有着独立的经济来源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地位, 男权的压制减弱, 女性的觉醒意识逐步提高, 这种意识更加倾向于女性主体对自身命运的追问。

片中得知自己即将死亡的李丽, 在生命垂危之际忽然顿悟, 决定去找自己的初恋, 了解事情的真相。倘若没有这场病, 不想给自己留有遗憾, 李丽也许永远不想去揭开这一伤疤。有情人没能终成眷属, 双方的婚姻都没有爱情, 是一种悲剧。李丽的北京之旅, 不是为了散心, 而是想在有生之年弄明白两人为什么会无疾而终。当初家人反对她与初恋结婚, 为了赌气嫁给了一个自己不爱的人, 直到濒临死亡的边缘, 李丽忽然顿悟觉醒, 开始了新的生活, 不再拒绝去歌厅跳舞、去吃夜宵以及去找初恋, 此时的她已经突破种种限制, 给自己压抑已久的身心找到各种舒缓的方式。

结语:王全安的作品中, 给予了女性充分的观照。她们虽然面临着各种困境, 但是她们没有轻易地妥协, 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她们正在冲破传统的枷锁, 向着自由与光明奔走着, 她们开始从沉睡的女性意识中苏醒过来, 敢于主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不是被动地等待着, 俨然是新时期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言者。

参考文献

[1]熊洁, 王伟.“英雄”与“王子”的没落——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谭恩美作品中的丈夫形象.山花, 2012 (24) :129-130.

[2]郝建.“第六代”:命名中的死亡与夹缝中的话语生命.http://haojianbk.blog.sohu.com/73379485.html.

[3]李显杰.论电影叙事中的叙述人与女性意识.当代电影, 1994 (6) .

[4]伍国.女性主义神话的建构与颠覆从第五代到第六代电影.电影艺术, 2004 (6) .

[5]朱洁.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7.

王 琨书画作品鉴赏 篇3

王琨,女,汉族, 1988年出生,籍贯:山东枣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党员,本科学历。

从小酷爱书法,曾临习了颜、欧、柳、褚、诸体等楷书,打下了深厚基础,并在全国及省市书法展览中多次入展获奖。曾在1996年第四届“慧光杯”全国少年儿童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8岁);1997年“希望杯”全国师生书画大赛中获三等奖(9岁);1997年香港回归少儿书法大赛中获三等奖(9岁);2001年“祖国在我心中”少儿现场书画大赛中获二等奖;2010年河南省第五届中小学师生书画大赛中获二等奖;2013年平顶山第四届“石来运转杯”书画展获优秀奖;2013年6月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五届全国妇女书法作品展;2013年7月获河南省第二十二届群众书法展作品优秀奖;2013年10月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三苏奖”全国书法展;2013年12月荣获中华杰出化人中华梦第二届书法大赛冠军;2014年12月入展“金吴针”杯全国书法大赛;2014年12月入展首届全国《心经》手卷书法大赛;2014年作品获奖“长征颂、报国心、强国梦”——纪念红军长征八十周年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书画展。

近年来在书法艺术上追求传统,先后临习了《张玄墓志》、《张猛龙碑》等魏楷,既而又临习了米芾手札、赵孟頫《吴兴赋》、孙过庭《书谱》等帖,现主攻《圣教序》及二王手札。

巴金的作品鉴赏 篇4

巴金的作品《家》简介推荐理由_巴金的家读后感

《家》,中国作家巴金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其他两部为《春》、《秋》,《家》被认为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最早于1931年在《时报》开始连载,原篇名为《激流》。开明书局于1933年5月出版首本《家》单行本。

它描写了20世纪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巴金的作品《家》推荐理由

作品在语言上也独具魅力。巴金的作品一向语言简洁生动,流畅奔放,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家》在语言上也同样体现着巴金作品的独特风格。在作品中,作者无论是写人,或是叙事,甚至剖析人物心理,都是带着浓郁的感情色彩,这就使读者在领略人物命运时,一同体味到了作者的喜怒哀乐,使作品具有了格外感人的情感力量。

本书是《激流三部曲》之一,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长篇巨制。小说以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到的滞塞内地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描写了高公馆这个“诗礼传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没落分化过程,揭露了封建专制的腐朽本质,控诉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恶,颂赞年轻一代的反抗斗争精神。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巴金的作品《家》内容简介

激流三部曲之一,描写旧式封建家庭的解体和青年人的反叛。故事集中在1920年冬到19秋的八九个月时间里,揭露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罪恶,撕开了在温情关系掩盖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暴露了所谓“诗礼传家”的封建大家庭的荒淫无耻,也描写了新思潮听唤醒的一代青年的觉醒和反抗,从而宣告了这个封建大家庭必然崩溃的命运。

我国的长篇小说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之后受中外文学交互影响而产生的。五四时期的文化启蒙运动使小说这个古老的文学样式在华夏大地上从“稗官野史”升级到与诗文同等甚至更重要的地位,从茶余饭后的消遣娱乐变为作家和读者表现人生、看取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与形式上也经历了由文言章回体到现代形态的蜕变。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始,在白话短篇小说发展兴盛的基础上,长篇小说也孕育萌芽,三十年代达到创作的高峰,出现了巴金、老舍、茅盾、张恨水、李劼人等重要作家和以《家》、《骆驼祥子》、《子夜》、《金粉世家》、《死水微澜》为代表的重要作品,立体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国民的生存状态,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篇章。

巴金的作品《家》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11月生,四川成都人,无党派人士。6月9日,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以8315号小行星发现者的身份向国际小行星中心申报,经国际天文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批准,该小行星被命名为“巴金星”。

30年代是巴金小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期间,他先后完成的长篇小说有《死去的太阳》、《海底梦》、《砂丁》、《春天里的秋天》、《雪》(即《萌芽》)、《新生》、“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在这些作品中,“激流三部曲”代表了他此时创作的最高成就。30年代,巴金还创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集有《复仇》、《光明》、《电椅》、《抹布》、《将军》、《沉默》、《神·鬼·人》、《沉落》、《发的故事》等。巴金的短篇小说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的生活面也很宽。它们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倾诉了民众的呼声。

巴金的作品《家》创作历程

巴金说:“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庭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走到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年轻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家》也是巴金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写的,1929年7月,李尧枚自川来沪看望巴金,谈了家庭里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苦恼。巴金告诉他,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不幸遭遇的小说。大哥即表支持,后又写信来大加鼓励:“你要写我很赞成,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我现在向你鞠躬致敬。”

这使巴金大受鼓舞,抱定心志创作《家》,不负“我一生中爱得最多而又爱我最深”大哥的殷切期望,让大哥早日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脱,“读到我的小说,也许会觉悟,也许会毅然地去走新的路”。

李尧枚在信上说:“《春梦》(即以后的`小说《家》),我很赞成;并且以我们家的人为主人翁,尤其赞成。实在的,我家的历史很可以代表一切家族的历史。我自从得到《新青年》书报,读过以后,我就想写一部书来,但是我实在写不出来。现在你想写,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他还鼓励巴金不要怕,说:“《块肉余生》(即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过于害怕就写不出来了。”

而故事中的高觉新的形象更是以哥哥李尧枚为原型塑造的,然而可惜的是,才写到第六章时,接到家里来电,大哥终因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服毒自杀了。

巴金悲痛欲绝:“万不想大哥连小说一个字也没有能读到。”“没有挽救他,我感到终生的遗憾。我只有责备自己。”李尧枚的死,更坚定了巴金早日写好《家》的决心:对那吃人的封建制度,我一定要用全力打击它!他拿起笔写了小说的第七章《旧事重提》。《家》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时,巴金写了序《呈献给一个人》,这“一个人”正是他的大哥李尧枚。

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去,我好像在挖开我的记忆的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常常被逼着目睹一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横遭摧残,以至于得到悲惨的结局。

那个时候我的心由于爱怜而痛苦,但同时它又充满诅咒。我有过觉慧在他的死去的表姊(梅)的灵前所起的那种感情,我甚至说过觉慧在他哥哥面前所说的话:“让他们来做一次牺牲品吧。”一直到我在1931年年底写完了《家》,我对于不合理的封建大家庭制度的愤恨才有机会倾吐出来。

所以我在1937年写的一篇“代序”中大胆地说:“我来向这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I’accuse(我控诉)。”我还说,封建大家庭制度必然崩溃的这个信念鼓舞我写这部封建大家庭的历史,写这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地主阶级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我把这个故事叫做《激流三部曲》,《家》之后还有两个续篇:《春》和《秋》。”

“第五单元家族的记忆《家》我不要单给我们的家族写一部特殊的历史。我所写的应该是一般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历史。这里面的主人公应该是我们在那些家庭里常常见到的。我要写这种家庭怎样必然地走上崩溃的路,逼近它自己亲手掘成的墓穴。我要写包含在那里面的倾轧、斗争和悲剧。我要写一些可爱的青年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于不免灭亡。我最后还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的然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要他给我们带进来一点新鲜空气,在那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缓不过气来了。”

巴金的作品《家》作品影响

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好书推荐尽在推荐书

激流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连续性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艺术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吁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鲜明的一面旗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起着巨大的作用。

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巴金的作品《家》读后感800字

(一) 家,一个爱、温暖、避风港的象征,但在巴金笔下的这个旧社会中的家却是恶魔、监狱、刽子手。

小说中,有很多情节让我感到悲愤,感到惋惜,感到痛心!但我暗暗为自己庆幸,因为吃人的封建礼制已被前人埋葬,我应当感谢他们。在无数的可怜的生命做了陪葬品后,一些可爱的勇敢的人奋起而攻之,打碎了,幻灭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从前饱含女子血泪的旧路我们不会重蹈,这是最大的幸运!

在这样一个大家庭中,梅、琴、鸣凤、瑞钰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结果。

梅,因母亲的态度而与觉新擦肩而过,并早早地做了寡妇,在与觉新重逢后,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发而抑郁成病,吐血而死;琴,读了几年书,积极地与觉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婚姻,在觉新和觉慧的帮助下最终取得了胜利,真心地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鸣凤,好一个烈女子!为了自己纯洁的爱情,不惜抛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毁了自己,我真佩服她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毅然选择这种壮烈的方式反抗;瑞钰,一个善良贞静的人儿,任人摆布,因肚子里的孩子受到众人的排斥,被赶到城外的一间阴暗潮湿的房里,而他的丈夫觉新太懦弱,导致了她在生下云儿后离开人世,这使我憎恨迷信,憎恨懦弱。这些女性人物表现出了在封建社会里有太多的人做了许多不必要的牺牲品。

三兄弟的性格大不相同。作为大哥的觉新样貌清秀,品学兼优,本有着大好的前程与美满的梦,但在吃人的封建礼制面前他不敢背负不孝的罪名,他屈服了,接受了,忍受着别人难以明了的苦衷,博得长辈们表面上的暂时的友好对待,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失去了所爱的梅,失去了贤惠的妻子,失去了无数个反抗的机会,甚至还做过封建礼教的刽子手,逼二弟觉民完婚,但最后,他有了一点觉悟了,他终于帮助三弟成功地逃出了这个可怕的“家”;觉民拥有进步思想,但不坚定,他是处在守旧与进步之间,然而,就是这样,他凭自己的力量,得到大哥和三弟的帮助,赢得了琴——一个进步的充满自信的新女性;

觉慧,不但拥有进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坚定,他带着一个单纯的信仰,不放弃,向目标大步走去,要做自己的主人,不要有一丝遗憾,觉慧的反抗为他赢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终于摆脱了这个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为了事业失去了爱情,牺牲了一个原本美好的生命。高老爷的封建思想、整个社会制度、整个迷信夺取了多少人年轻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我会和巴金一样记住:青春是多么的可爱,我们正处于美好的青春岁月中,我们充满了激情,我们的心里洋溢着爱!那么就让它作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巴金的作品《家》读后感800字(二)

李白《永王东巡歌其六》全诗鉴赏 篇5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评析此诗当作于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正月。当时李白随永王李璘水师东下寻阳(即浔阳)。

据《新唐书·永王璘传》,永王璘,少失母,肃宗自养视之。长,聪敏好学、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封永王后,兼任荆州大都督。安禄山反,玄宗至扶风,诏璘即日赴荆州镇所。俄又兼任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监窦昭为副。璘至江陵,募士得数万,补署郎官、御史。玄宗委永王如此重任,其初衷是让他巩固后方。璘生宫中,不通事务。时江淮租赋巨亿万,堆积如山。璘遂起占领江左之意。以薛鏐(liú)、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麟、蔡駉(jiōng)为谋主。肃宗闻之,诏璘赴蜀觐见上皇,璘不从。璘子襄城王李偒(dàng)刚烈少谋,劝璘取金陵。于是引舟东下,甲士五千趋广陵(扬州)。然未敢明言。据《新唐书·李白传》,时白在庐山,被璘召为僚佐。李璘的思想动向及皇族内部的政治斗争,李白当然不清楚。于是他从爱国热情出发,写下了这组热情洋溢地赞颂永王李璘“功绩”、抒发自己“远大抱负”的`七言绝句。

六章言丹阳地形险要,风景如画。永王军队驻屯长江两岸,一直延伸至海边。这些都是想象或鼓励之辞,实际上李璘的军事势力最东只到丹阳。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王嘉训的作品鉴赏 篇6

对于英美文学, 从阅读和鉴赏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非常丰富。《牛虻》是全球著名的文学作品, 其中主要阐述了主人公牛虻和宗教之间所存在的纷繁关系, 通过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内化, 从而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竞选州长》中也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讽刺, 其采用夸张的手法, 对语言进行凝练。《竞选州长》在语言方面极具调侃的意味, 而这种更加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所形成的批判效果也更能够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 作者从社会背景的层面出发对社会中充斥的恶俗习气进行全面的揭露, 与公众之间迅速形成的共鸣, 该作品时代特征鲜明, 其现实意义非常深远。

二、仔细品读作品, 强化内涵与情感体验

无论对哪种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都必须要从读者的层面来进行解读, 对其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赏析,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进行玩味, 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或者表现出的社会现实, 从而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深度的交流, 对其思想内涵进行升华, 进而形成更加广泛而充分的理解。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之一《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驾崩, 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产生质疑, 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尽管在小说最后是以哈姆雷特之死作为终结, 不过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起伏跌宕, 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色彩。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将故事以非常真切的方式表述出来, 使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必须要注重对其中的重要选段进行反复研读, 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从而对作品形成更深的理解。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而言, 其所要表达的思想都是从内容上体现的, 因而必须把握作品的灵魂, 以客观的视角来对作品进行认识, 并遵循这一原则来对全文进行阅读和理解, 感受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

三、通过梳理体会, 理清作品脉络与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文学作品之间是相通的, 而若要对文学的脉络进行梳理, 则需要从宏观层面把握整个文学的脉动。对此,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地盲目阅读, 这样无法理解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而是要反复推敲, 逐渐感受作品中的艺术特点。比如, 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有所了解, 那就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更为深入地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对其中的时代特征进行更好的把握。施笃姆的代表作品《茵梦湖》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 全文结构严谨, 以现实需求搭建整个框架, 其中又穿插曾经发生的事情, 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可见, 在阅读时只有在作品中融入感情才能够更好地与作者互通, 从而对作品形成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作者在文学创作中通常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强调内容和情感的连接, 从而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 而内容也随之更为丰富。

在对英美文学进行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其脉络形成清晰的认识, 并对其进行解读, 融入更加丰富的情感, 进而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在进行阅读和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由于读者群体在思想方面上的差异, 其所形成的情感体验也有所不同, 对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美学价值的感悟同样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能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对其中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有所认识, 从而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 将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使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必须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从而对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与作者和作品形成一种心灵的互动, 这样有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项凡.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J].群文天地, 2012 (09) .

满江红·代王夫人作-诗词鉴赏 篇7

试问琵琶,胡沙外、怎生风色。

最苦是、姚黄一朵,移根仙阙。

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

听行宫、半夜雨淋铃,声声歇。

彩云散,香尘灭。

铜驼恨,那堪说。

想男儿慷慨,嚼穿龈血。

回首昭阳离落日,伤心铜雀迎秋风。

算妾身、不愿似天家,金瓯缺。

文天祥词作鉴赏

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文天祥词:文文山词,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意,不知者以为变声,其实乃正之变也,故词当合其人之境地以观之。

文天祥的`词关注政治,都是有为而发。这首词,是他应和王夫人词中的一首。代作,本意拟作、仿作,但这里主要是翻作的意思。

《赠汪伦》作品鉴赏 篇8

文学赏析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名家点评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朱谏:“此诗直叙实事,略无纤巧句语,而大方家格力过于唐之诗人绝句亦远矣。”

文学作品鉴赏忌讳标准答案 篇9

一.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文学作品鉴赏, 是不合理的

清朝学者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一书的卷六《曲江对雨》一诗的注解中, 讲了一则很有名的文坛轶事《四人补壁》。说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某次同游山间佛寺, 见粉壁上有前人书写的杜甫诗《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 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胭脂口, 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 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重此金钱会, 暂醉佳人锦瑟旁。”其中第三句最后一字已剥落, 仅剩“林花着雨胭脂”六字。四人便决定各自把残缺的这个字补上, 他们各自考虑一番之后, 苏轼补了“润”, 黄庭坚补了“老”, 秦观补了“嫩”, 佛印补了“落”。但回去查对的结果, 原文却是“湿”, 四人全错了。这个故事, 颇有点像我们今天高考语文试卷中标准化试题的字词填空题、诗歌鉴赏题及阅读理解题。按照高考语文试卷的“标准化”思路, 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的答案, 是全都不合“标准”的, 或曰错误的。但是, 倘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他们也不能“及格”, 又怎能苛求一个普通的升学考生呢?而且, 谁又有胆量、有资格敢说上述四人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学鉴赏水平是不及格的呢?这只能说明:文学艺术、文学鉴赏是一种最能反映作者和读者个性的精神活动。在这个领域中, 最该强调的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而不允许搞机械化、生产“标准件”。“润”、“老”、“嫩”、“落”, 不过是苏、黄、秦、佛世界观、艺术观、潜意识在诗歌鉴赏中打下的个性化烙印而已, 与“湿”字相比, 各有千秋, 不宜硬性定个是非高下。

又如对《红楼梦》中各种人物的理解、评价, 自有《红楼梦》以来, 红学家们的看法, 难道都是众口一词、千人一腔的吗?谁的看法, 又是“标准答案”呢?戏剧界有句流行话:一千个导演导《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导法, 一千个演员演《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演法。使人担忧的是:这一千个导演和演员, 在现行各类考试中, 碰上采取语文标准化评判考生的大师们, 不知将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可见, 诗歌鉴赏和阅读理解类题型中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二.文学作品鉴赏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是扼杀创造性的

马克思说过, 人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 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苏轼也说过:“短长肥瘦各有态, 玉环飞燕谁敢憎?”他讲的虽然只是一般的美学原理, 但也同样适用于文学鉴赏。《古今联话》[1]中提到, 清代一位姓朱的督学, 有一年到家乡浙江监考, 曾在衙前大书对联广而告知:“铁面无私, 凡涉科场, 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一位封建时代的老学究, 尚且宣称能做到“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 允许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文字风格, 不强求他们“标准化”。今天的大师们为什么却要比一个封建官僚还要“八股”呢?我很有点杞人忧天:用这样的“标准化”评判思路做文学鉴赏指挥棒, 只会制造出无数思维模式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机器人”。

在阅读时, 我们固然必须明白“作者未必然”, 而在鉴赏时, 却不必反对“读者何必不然”, 可以允许、也应该承认鉴赏者的主观能动, 没有必要硬性定义一尊, 强行搞个什么唯一的“标准答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如看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言人人殊, 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例如:苏轼对中唐诗人徐凝《庐山瀑布》一诗的评论。徐凝的诗是:“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对徐诗很不以为然, 写诗痛斥说:“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按苏轼的看法, 古往今来,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 就只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佳作, 而徐凝的诗, 简直就是“恶诗”, 恶劣之极的诗作。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2]中委婉的对苏说表示了异议。他说:“因为有人推崇了这首诗 (指徐凝的诗) , 所以苏轼要特意加以贬低, 称他的为‘恶诗’, 用来抬高李白这一首诗, 大概是矫枉必须过正吧。后人震于苏轼的大名, 不敢替徐凝说话, 但又不同意‘恶诗’的说法……”而湖南诗论家李元洛却直截了当地说:“浙江建德人氏的徐凝是终身布衣的一位。他无权无势, 但《全唐诗》却收录他的作品一卷, 可见他的创作全凭实力, 而非诗外的功夫。在李白的名作《望庐山瀑布》之后, 他居然还敢‘太岁头上动土’, 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对苏公我素所仰慕, 但他称徐凝之作为‘恶诗’, 未免贬损太过, 我不敢也不愿随声附和。李白的大作, 确实是咏庐山瀑布诗的冠军, 但冠军之后还应有亚军、殿军和其它的优胜者……清代的诗人兼诗论家的袁枚……认为徐诗的三四两句‘是佳语’。照我看来, 徐凝此诗绝非‘恶诗’, 而且还应属于‘好诗’之列”[3]。谁能说, 周振甫先生、李元洛先生和袁枚讲的没有道理呢?但又有谁能说, 苏轼的看法因与这些人相左, 就一定要打个叉, 并判他“不及格”呢?看来, 连以苏轼为代表众多重量级人物的看法, 也难成“标准答案”, 现行的各类语文试题中的文学鉴赏, 又为何一定要用“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来扼杀人的创造性呢?

韩愈有一首题为《游城南十六首·晚春》的诗:“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前两句好懂, 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却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争执不下。

一派是赞赏, 把各种争芳斗艳的花草比成诗坛上的主流派作家, 而把杨花、榆荚比成被人冷落的“郊寒岛瘦”一流的险怪派, “诗囚”派韩愈自己就是这一派的“掌门人”。诗称“杨花榆荚无才思”, 只是一种自谦, 真正的意思是, 还是有才思的。退一步讲, 就算没才思, 也有权力在春天里展示一番。杨花榆荚虽无才思, 却敢于漫天飞舞, 就该赞美。

另一派却认为, 这两句诗是嘲讽, 嘲讽那些像杨花榆荚一样毫无才情与特色的平庸的、浅薄的、不入流的作家与作品。他们并无大才, 却偏要在诗坛上搔首弄姿, 自我炫耀。他们本像杨花榆荚, 全无才思, 却偏要自我张扬, 来个“漫天作雪飞”。但雪花尽管迷人眼目, 把天地搅得白茫茫一片, 毕竟不是鲜花、春花。主张此说的人甚至把韩愈与元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进行了全面比较, 列举出了他们众多的分歧和种种不同, 在此基础上, 进而断言杨花榆荚就是暗指元、白的。正因为如此, 宋代的苏轼才有“元轻白俗”的评语。赞扬耶?讽刺耶?谁是谁非?两说都持之有据, 言之有理。不起韩愈于地下, 恐怕就不宜以哪一方为“标准答案”。

李商隐《梦泽》一诗的主旨是什么?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诗的原文是:“梦泽悲风动白茅, 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 虚减宫厨为细腰”。“楚王 (楚灵王) 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 在古代, 是一个文人几乎尽人皆知的典故。那么, 这首诗的意思, 是否就只是对那些因节食减肥想达到“细腰”邀宠的目的最后却活活饿死了的宫女表示哀悼吗?的确有人是这样认识的, 清代的纪昀就是代表。他评论此诗说“繁华易尽, 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便不落吊古窠臼”。[4]按纪昀的看法, 此诗在类别上属于“吊古”, 即怀古诗, 只不过, 在艺术技巧上颇有创造, 是“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而主题, 则是感叹“繁华易尽”。但他同时代的人, 就至少有两人对他这一看法提出了异议。一个是姚培谦, 他在《李义山诗笺注》里指出:“普天下揣摩逢世才人, 读此同声一哭矣”。按姚培谦的看法, 那些不明究竟却一味盲目追风的“才人”, 实际上也是在上演“减肥——瘦腰——饿死”的悲剧。换句话说, “楚王葬尽满城娇”的残酷事实, 对盲目的追风族, 也应该是一记当头棒。其意义, 绝不仅仅是“吊古”, 更多的, 是讽喻人们不要盲目追风。而屈复在《玉溪生诗意》里则联系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实际具体指出“制艺取士, 何以异此。可叹!”按屈复的看法, 用八股文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可叹的是古往今来, 前仆后继, 一批又一批的“范进”们却乐此不疲, 至死不悟, 真使人感慨系之了。比较起纪昀来, 应该说, 他们的看法要深刻多了。但是否就是“标准答案”了呢?也不一定。因为, 还有人认为, 诗的主旨是李商隐的自嘲。他也不止一次参加过科举考试, 却一生仕途失意。他始终对令狐绹没有二心, 却被对方猜疑冷落。他在多个幕府供过职, 每到一处都竭尽全力, 却从未得到过重用。想想瘦腰女的命运, 他难免不百感交集, 顾影自怜。这种说法, 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可见, 文学作品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 与用八股文选拔人才,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 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 正好背道而驰, 适得其反。

三.文学作品鉴赏应该提倡百花齐放

文学作品鉴赏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高分。

白居易有一首以朦胧著称的诗《花非花》 (3) , 是写他与官妓交往的隐私的:他之所以要把诗写得那么朦胧是碍于礼教, 碍于身份, 有难言之隐。但也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已逝的某个漂亮女子的悼亡情怀。其理由是在《白居易集》中, 该诗被列在“感伤”之部 (4) 。“感伤”, 顾名思义, 当与抒发感伤情怀有关。而且这首诗的编排位置与“感伤”部的另外两首悼亡诗相隔不远。一首是《真娘墓》, 这是悼唁一个夭折的歌妓的。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 易销歇, 塞北花, 江南雪。”白居易另一首叫《简简吟》的诗里同样慨叹“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好物”者, 美人也, 古文中, “好”有美之义, 而“物”亦可指“人”, 说某某“物议不佳”, 也就是说人们对他议论不好。两首诗所流露出来的“尤物难留连”, “彩云易消散”的情调, 与《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亦“颇为相似”。因而, 很可能与上述二诗一样, 也是悼亡之作。平心而论, 这一看法亦很有道理, 尽管笔者个人倾向诗是故意隐晦其辞, 是写难言的隐私, 但也不敢就将自己的看法定为“标准答案”。

一九九三年, 香港一文化机构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的选举活动, 选出了十首“最佳唐诗”。按得票的多少, 其顺序是:一、《游子吟》 (孟郊) ;二、《清明》 (杜牧) ;三、《静夜思》 (李白) ;四、《登鹳雀楼》 (王之涣) ;五、《登乐游原》 (李商隐) ;六、《春晓》 (孟浩然) 七、《赋得古原草离别》 (白居易) ;八、《悯农二首》 (李绅) ;九、《早发白帝城》 (李白) ;十、《回乡偶书》 (贺知章) 。同样的活动, 如果改在大陆, 十佳篇目和顺序, 肯定不会与此相同。而且, 同样的活动, 若二十年后在香港再办一次, 结果也肯定不会与一九九三年雷同。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历史时代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就像不同品味的食客, 有不同的点菜标准, 要定出一份人人首肯的“好菜”的菜单, 事实上是几乎不可能的。春兰秋菊, 各一时之秀。艺术作品的优劣, 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处于同一个档次的不同的流派, 不同的风格, 却不宜一律用一个标准来进行比较。

客观实际告诉我们:欣赏美的事物, 美不胜收, 欣赏效果绝不是唯一的。文学鉴赏是审美的过程, 应该允许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考生们鉴赏同一篇文学作品, 在深入了解作者境遇, 主观意志, 终生志向, 时局背景, 知人论世的同时, 会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社会阅历综合起来作答。因此, 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鉴赏者只要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获得及格以上的好成绩。

摘要:各类升学考试中的文学作品鉴赏类题型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这种思路严重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文学鉴赏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 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及格以上的成绩。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梦泽:指云梦泽, 古代湘鄂之间的一个大湖泊, 楚国的都城郢就在它的旁边。

[2]揣摩逢世:琢磨追逐时尚、迎合潮流的意思。

[3]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4]白居易在《白居易集》把自己的诗分为“感伤”、“讽喻”、“闲适”、“杂律”几个大类。

[1]苏文洋.古今联话[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3:34.

[2]周振甫.诗词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86.

[3]李元洛.绝唱千秋[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57.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篇10

在当今丰富多元的社会,信息数字化及大众传媒等一些外部新环境对文学鉴赏和创作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与视角的改革要适应新的时代需求。

基于此,通过转换鉴赏思维和视角,并结合传统经验和时代需求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改进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和专业能力。

[关键词]古代文学;作品鉴赏; 思维与视角; 实践探索

一、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从作品鉴赏本身看,传统的鉴赏方法往往从时代背景、题目分析、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多方面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肢解一部作品,可以说全面有余但个性不足,虽然“面面俱到”却难以抓住作品的个性与特征,缺乏针对性和深刻性,而且只是就作品论作品。

为此,我们应该跳出来,把作品放在一个更广阔的环境中探讨。

所以,本文试图通过转换鉴赏思维和视角,结合传统经验和时代需求去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一方面可以改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另一方面是通过改革转换学生的鉴赏思维和提升专业能力和水平,更重要的是学有所用,有利于我们的实际需求。

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的实践探索

( 一)创新性思维

当下,我国的建设和发展急需创新性思维的高素质人才,高校任重而道远,古代文学和其他的学科一样有一定的担当和责任,那么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古代文学的课堂上,要进行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我们首先从古代文学课堂上的作品鉴赏思维入手,其研究应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着眼,以“教学相长”为基本原则,以“实现课堂和课外双重效果”为根本目标,去进行创新性探索。

争取营造一个语言新、问题新的新的和谐氛围,使教师教学能够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使学生学有所获。

创新性思维具体表现为:

1.从教师的角度

传统的古代文学课堂上枯燥乏味的现象并不少见,通常是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从时代背景、题目分析、作者简介、思想内容、艺术特征多方面鉴赏并解读文本,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肢解一部作品,虽然“面面俱到”却难以抓住作品的个性与特征,缺乏针对性和深刻性,更缺少联系实际需要这一层面。

大多数学生也是被动去听,记笔记、背笔记来应对考试,理解、感受、体验文本并学有所用付诸于实践的学生少之又少。

所以对教师来说,改变传统教法、设计好课堂、增强自身修养尤为重要。

改变传统的方法和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用全新的观念融入到课堂当中。

当讲到庄子的《逍遥游》时,可以把一些新奇问题穿插融入进来,如: 提出“你自由吗,庄子所追求的这种精神上的自由,我们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吗? 庄子超凡绝俗,追求自然、自由,孔孟周游列国,致力于实现仁政的理想,追求建功立业,他们谁更可贵? 谁更可取? 在当今社会,是否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庄子? 这个社会还需要他吗? 你想成为他吗?”等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样创设问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去回答问题,进而达到鉴赏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注重自身的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要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见识,拓宽视野,在教学内容方法,教学理念、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改革,把这样的状态和创新性思维投入到教学中去,才会更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所以说,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与教师自身的思维视角不断更新息息相关。

2.从学生的角度

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传达一个信息: 要求他们也改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其逐步适应由束缚到自主,由思索到讨论,由体悟到创造的过程。

课上自读并思考讨论回答出老师设计的问题,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课外学生大量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开展一些定期交流、辩论比赛的活动,一方面检验了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使这个收获有了一个施展的平台。

(二)综合性视角

很多研究者已从美学、文化学、心理学等视角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多角度解读,在前人的基础上,笔者选择采用针对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特点,结合社会现实需求去探索,具体表现为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视角。

1.审美与实用相结合

文学作品鉴赏的根本还是要注重所具有的审美性: 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能力,在教授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时,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关照作品,从艺术美、情感美等角度去评析作品,比如: 我们赏读陆游《钗头凤》,要抓住其音律节奏和谐的语言美,那透过“一双红酥手”的间接形象美,还有那“红酥手、黄酒、满城春色宫墙柳”的美人、美酒、美景的境界美,这些都是艺术层面的审视,我们还应该把握作品的情感美,堪称千古绝唱的爱恋与相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让我们在审美愉悦中享受到了这种人类普遍情感,感应到人美情更美。

除了审美,在作品鉴赏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结合现实的应用。

比如: 在注重鉴赏审美的同时,要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目标学生的实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充实自己的专业及实践技能。

如果针对考研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外找一些相关的历年考研试题,在鉴赏作品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一提,使部分想考研的同学复习的时候也会有一定的偏重。

如果面对部分未来要做中学教师的同学,因为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模式存在问题,如何适应并改变中学的教学,在鉴赏教学中也可渗透并涉猎到相关的层面。

还有很多同学毕业要从事其他的工作,如: 文化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办公室管理和文员、秘书工作,那鉴赏时的思维训练及领略精神内涵的层面对其走上工作岗位都会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帮助。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时,应坚持传统文论和西方理论相结合,使理论丰富起来,更能全面地阐述作品。

比如: 通过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理论相结合解读杜甫的《登高》,解读这首诗之前,我们自然要用到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这样的传统文论,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才能对作品进行更具体深刻的分析。

在赏读过程中,我们可运用西方的互文性理论,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一个文本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的文本有很大的关联性,研究文本应放在更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探讨,所以我们应以这种开放性的视角去审视《登高》,把其放在唐代甚至整个诗歌史上研究其地位和价值更有意义。

解读作品应该多维度,作者、作品还有读者,如果从不同时代读者对《登高》的阅读接受来加以补充阐释,可以丰富我们对其的解读。

讲授理论的同时,要适时地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如: 作品鉴赏就是评价作品,可以让学生尝试去写一写短小的文艺评论,为今后的毕业论文打基础。

还可以针对所讲作品情节和人物形象,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尝试即兴地创作,例如散文、散文诗等文学文体,要求学生课下将课上所写加以整理,并在下节课前加以点评。

而且如果鉴赏的篇目很适合朗诵,也可以给学生上讲台上诵读的机会,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胆量,另一方面也可以规范学生的语言。

三、结语

在社会需求及学科改革这个大环境下,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思维与视角转换有其必要性,但对它的实践探索还在进行中,还需要更多的同人投入到研究和探索的行列中来,以促进和完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教学的思维与视角,并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对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古代文学中的人物影像【2】

摘 要:对战国荆轲和楚汉项羽,从古至今有许多名人大家颇有微词,只不过是见仁见智罢了。

在日常教与学过程中,进行一些研究性活动,却有了感言:荆轲,一个与刺客身份极不相符的人物;项羽,一个妇人豆腐心肠的武夫。

关键词:影像;刺客;名将;名不副实

从教二十余载,教学时总有点感言,组成篇文,呈上与同仁们商榷。

人教版《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用书》)对战国荆轲赞许有加嘉,说他“勇而有谋、城府很深”“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智谋非凡” ①,还拿燕国太子丹和秦降将樊於期来作陪衬呢!对楚汉项羽贬斥颇多,说他“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毫无心计”②等。

上一篇:119消防应急演练方案下一篇:我们的节日中秋、国庆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