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鉴赏

2024-10-21

作品鉴赏(共12篇)

作品鉴赏 篇1

张太岭, 1952年3月生, 祖籍山东聊城, 汉族, 系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烙画艺术筹备组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自幼好画, 曾受名家指授, 国画功底厚实。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其画作曾多次获奖。1995年后转向葫芦烙画创作, 以烙铁代笔, 创作出具有白描、工笔、写意不同韵味的人物, 山水、花鸟、走兽等妙品均栩栩如生, 令人饱享眼福, 心旷神怡, 且轧烙结合, 痕深色显、久摩不变, 形成独特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目前葫芦张已创作葫芦烙画, 不同类型的作品数千件。

作品鉴赏 篇2

《古风》(其一)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

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声何微茫,哀怨起骚人。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

废兴虽万变,xianzhang亦已沦。

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

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

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

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赏析】:

宋朝程颢曾把《论语》的文章比做玉,《孟子》的文章比做水晶,认为前者温润,而后者明锐。一般说来,李白的诗偏于明锐而有锋芒的一路,但这首诗却气息温润,节奏和缓,真正做到了“大雅”的风度。

开首二句“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是全诗的纲领,第一句统摄“王风委蔓草”到“绮丽不足珍”,第二句统摄“圣代复元古”到最后“绝笔于获麟”.这样开门见山,分写两扇,完全是堂堂正正的笔仗。这两句虽则只有十个字,可是感慨无穷。这里的“大雅”并不是指诗经中的《大雅》,而是泛指雅正之声。雅声久矣不起,这是正面的意思,是一层。然则谁能兴起呢?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落出“吾”字,表出诗人的抱负,这是第二层。可是诗人这时候,已非少壮,而是如孔子自叹一样“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即使能施展抱负,也已来日无多了,这是第三层。何况茫茫天壤,知我者谁?这一腔抱负,究竟向谁展示、呈献呢?这是第四层。这四层转折,一层深一层,一唱三叹,感慨苍凉,而语气却又浑然闲雅,不露郁勃牢骚,确是五言古诗的`正统风度。

首两句点明正意以后,第三句起,就抒写“大雅久不作”了。春秋而后,以关雎麟趾王者之风为代表的诗三百篇已委弃于草莽之中,到了战国,蔓草更发展为遍地荆棘。三家分晋,七雄争强,虎斗龙争直到狂秦。四句一路顺叙下来,托出首句的“久”字,但如再顺叙下去,文气就未免平衍了,所以“正声何微茫”一句,用顿宕的问叹,转一口气。“正声”即是“大雅”,“何微茫”即是“久不作”,一面回应上文,一面反跌下句的“哀怨起骚人”.《诗经》本有“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说法,这里把屈原宋玉,归之于哀怨,言外之意,还是留正声于微茫一脉之中。屈宋都是七雄中楚国的诗人,论时代在秦以前,这里逆插一句,作为补叙,文势不平。于是再用顺叙谈到汉朝,“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说明扬雄、司马相如,继楚辞之后,在文风颓靡之中,激起中流,可是流弊所及,正如班固《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中所说:“竞为侈靡闳衍之辞,没其风喻之义”,和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篇》所说“扬马沿波而得奇”一样,荡而不返,开出无边的末流。诗人写到这里,不能象帐册一般一笔一笔开列下去了。于是概括性地总束一下,“废兴虽万变,xianzhang亦已沦”,说明以后的变化虽多,但文章法度,总已沦丧。尤其“自从建安来”,三曹七子之后,更是“绮丽不足珍”,这与《文心雕龙。明诗篇》所说:“晋世群才,稍入轻绮”,“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大意相近。诗人反对绮丽侈靡,崇尚清真自然的文艺主张是显而易见的。诗写到这里,自从春秋战国直到陈隋,去古不可谓不远,写足了“大雅久不作”句中的“久”字,于是掉转笔来,发挥“吾衰竟谁陈”了。

“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这六句铺叙唐代的文运,诗人故弄狡狯,其实半是假话。唐代是近体律绝诗新兴的时代,何尝有所谓“复元古”?唐太宗以马上得天下,高宗、中、睿之间,历经武后、韦后之变,又何尝有所谓垂衣裳无为而治天下?王、杨、卢、骆、沈、宋的诗,虽各有胜处,但用“清真”两字,也只是李白个人的说法,而不足以代表初盛唐的风格。文才处休明之世,乘时运而飞跃,有如鲤鱼踊跃于龙门,繁星罗布于秋天。这里写唐代的进士科,比较真实,但唐代主要以诗赋取士,文胜于质,又何尝有所谓“文质相炳焕”?这些还是枝节的问题,如果唐朝统治者真能如李白这六句诗所写的那样,李白应该早就复兴“大雅”,重振“正声”,何至于“吾衰竟谁陈”呢?这六句与“吾衰竟谁陈”之间的矛盾,说明了诗人这六句是故布疑局,故意地正反相形的。所以下文从“众星”中跃出“吾”来,用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话,申说自己已无创作之意,只有把“废兴万变”之中的那些作品,象孔子删诗一般,把它整理一下,去芜存菁罢了,这样庶几还可以“垂辉映千春”.可是孔子毕竟不是仅仅删述而已,赞周易、删诗书、定礼乐之外,最后还是作了流传千载的《春秋》,直到哀公十四年猎获麒麟时才绝笔。诗人的抱负,亦正是如此。最后两句,从“吾衰竟谁陈”,“我志在删述”的较消沉的想法,又一跃而起,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斩截之辞,来反振全诗,表示愿意尽有生之年,努力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诗人以开创一代诗风为己任,自比孔子,正说明他对自己期许很高。这一“立”字又遥遥与起句的“作”字呼应,气足神完,于是乎“大雅”又“作”了。

由于这首诗的主意在复振大雅之声,所以诗人在写作时,其胸襟风度,也一味的大雅君子之风,不能骏发飘逸,也不能郁勃牢骚,完全用中锋正笔。因此,即使在“吾衰竟谁陈”的慨叹之中,对当代有所不满,而只能以“圣代复元古”等六句正面颂扬之辞,来微露矛盾之意,这并非诗人故作违心之论,而是写这首诗的立场使然。千古以来,对此诗都是顺口随便读过,未尝抉出其矛盾之处的用心所在,未免辜负了诗人当时以此诗冠全集卷首的苦心了。

薛忠君书画作品鉴赏 篇3

薛忠君,号一墨,一墨东方。男,汉族,1960年生于山东省海阳市,大学文化,1980年分到广州参加工作。曾任中国外经贸画报社特邀记者,外派国外专家;现为中国现代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协会会员,威海市书画交流协会理事,卧龙山书院副院长等职务。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省市比赛中获一、二等奖,并被收编入大赛作品集等刊物;2003年曾组团赴台湾进行了为期九天的书画交流和展出活动,多幅作品被台湾藏家收藏。还先后赴新加坡、韩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进行考擦学习和书法交流,数百幅作品作为礼品被东南亚国家、澳大利亚和欧美国家友人收藏。忠君自幼爱好书画,他以欧体入手,后专攻行书和行草,多专二王,对《兰亭序》、《圣教序》多有研究;后顺藤摸瓜往复于米芾和王铎书法之中,融会贯通并逐步形成了自己风格。另外对魏碑、隶篆均有研究;还多年攻于篆刻,与书画相得益彰,诸体均具一定水准。

忠君爱好广泛,篆刻之外还精于刻字、刻瓷艺术,也研习、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作为书画的字外功夫,他诗书琴棋多有涉及,尤其重视登山与太极健身运动,注重交流促进,社会活动丰富多彩。endprint

包哲宇艺术作品鉴赏 篇4

包哲宇, 中华德艺双馨艺术家。

包哲宇, 从师于国家级大师林邦栋, 10岁开始学习细纹刻纸, 从事工艺美术工作四十余年。他能刻出细如发丝的线条, 小如针眼的圆孔, 能以刀代笔在纸上作画, 刀法精妙入微, 挺拔有力, 工而不腻, 纤而不繁, 表现力十分丰富。

2013年荣获中华德艺双馨艺术家, 中国当代杰出艺术家, 中华爱国艺术家等称号。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金奖, 一等奖, 银奖等荣誉。2012年刻画的《新富春山居图》 (长18米) 送联合国展出。作品《百子图》作为国礼送国外友人。

《赠汪伦》作品鉴赏 篇5

文学赏析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地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诗人很感动,所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行诗来极力赞美汪伦对诗人的敬佩和喜爱,也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深厚情谊。

名家点评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

朱谏:“此诗直叙实事,略无纤巧句语,而大方家格力过于唐之诗人绝句亦远矣。”

刘和平书画作品鉴赏 篇6

2009年2月,大众报业《城市信报》专版报道“刘和平:大墨者隐于市”。

2012年11月,《东方书画报》整版报道“谈刘和平先生的大写意花鸟画”。 2013年6月,《山东商报》专版报道“记实力派画家刘和平先生”;《青云》书画专业杂志专版报道“画家刘和平国画艺术”。

同年8月《潍坊电视台》文化周刊节目播出“画家刘和平”专题片。

自1990年至2013年作品入选国际、全国、省、市级专题展、群展、联展50余次,并获多次获一二等奖,入编画集30余部。

谈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鉴赏 篇7

矛盾化解型诗歌鉴赏题在设问方式上往往选用诗歌中看似矛盾的诗句或词语, 要求考生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揭开诗歌表层的矛盾假象, 把握诗歌连贯自然的思想情感脉络, 从而领略作者有意矛盾形成的特殊表达效果。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 (1) 陈与义 (2)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 (1) 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2)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 河南洛阳人。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4分)

析读:本题要求考生读出表象背后含蓄的意蕴, 进而正确、深入地理解诗意。故园没有战火, 归时理应不“愁”, 可作者却要说即便故园没有战火归时犹有“愁”。我们如果认定“愁”在此种情况下是成立的, 即可推知作者“愁”的绝非故园战火, 而是另有其事或其因。由此, 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作者所愁之事是“国土沦丧, 南北分裂”。

参考答案:不矛盾。因为, 在诗人看来, 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由于国土沦丧、南北分裂, 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 心中自然就生出了忧国之愁。

二、观点评价型

观点评价型诗歌鉴赏题一般是先引用他人对诗歌主题、思想内容、语言或表达技巧的看法, 然后要求考生对这些看法提出自己的见解。答题时, 考生可以或同意他人的看法, 或反对他人的看法, 但必须从诗歌中寻找依据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佐证。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2009年全国卷Ⅰ)

次石湖书扇韵 (1) 姜夔 (2) 桥西一曲水通村, 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 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1)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 (1126-1193) 晚年去职归隐石湖 (在今江苏苏州) , 自号石湖居士。 (2) 姜夔 (1155-1221) :字尧章, 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 (今江西鄱阳) 人, 浪迹江湖, 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 (1187) 夏, 曾去拜见范成大, 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有人说, 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 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析读:关于题中的观点, 我们可以持肯定态度。因为, 这首诗描绘了石湖绿水环绕、清幽静雅的景色, 传达的是对村阁主人人生选择的赞许, 表现的是自己与之同气相求、惺惺相惜的感情, 范成大去职归隐, 姜夔终生不仕, 姜夔造访这里, 那类“不到”这里的“人”当然是暗指趋炎附势的利禄之徒, 所以“人”是泛指, 即作者重点是在突出无人烦扰。

参考答案: (1) 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了石湖美景, 也包含了诗人对石湖主人的歌颂, 诗中的“人”指势利小人, 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 范氏却不以为意, 反而享受田园之乐, 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非常契合。 (2) 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 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 “人”是泛指, 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 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

三、引发思维型

引发思维型诗歌鉴赏题通常是出题者确定一定的思考范围后, 提供一些简要的背景资料, 极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思维环境, 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阅读或有创意的解读——答题时, 要求考生或谈看法, 或谈理由, 总之是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2010年全国卷Ⅱ)

梦中作 (1)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 (2) , 酒阑 (3) 无奈客思家。

【注】 (1)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 (1049) , 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2)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 见两童子在下棋, 于是置斧旁观, 等一盘棋结束, 斧已烂掉, 回家后才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3) 酒阑:酒尽。

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析读:要答好此题, 必须先从整体到局部细细品读诗歌, 然后从中提炼出特点。通过品读, 我们可以发现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一句一个场景, 四个场景有机组合在一起;选用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等意象组合, 以景写情, 情景交融, 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参考答案:一句一个场景;以景写情, 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

文学作品鉴赏忌讳标准答案 篇8

一.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文学作品鉴赏, 是不合理的

清朝学者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一书的卷六《曲江对雨》一诗的注解中, 讲了一则很有名的文坛轶事《四人补壁》。说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某次同游山间佛寺, 见粉壁上有前人书写的杜甫诗《曲江对雨》:“城上春云覆苑墙, 江亭晚色静年芳。林花着雨胭脂口, 水荇牵风翠带长。龙武新军深驻辇, 芙蓉别殿漫焚香。何时重此金钱会, 暂醉佳人锦瑟旁。”其中第三句最后一字已剥落, 仅剩“林花着雨胭脂”六字。四人便决定各自把残缺的这个字补上, 他们各自考虑一番之后, 苏轼补了“润”, 黄庭坚补了“老”, 秦观补了“嫩”, 佛印补了“落”。但回去查对的结果, 原文却是“湿”, 四人全错了。这个故事, 颇有点像我们今天高考语文试卷中标准化试题的字词填空题、诗歌鉴赏题及阅读理解题。按照高考语文试卷的“标准化”思路, 苏轼、黄庭坚、秦观、佛印的答案, 是全都不合“标准”的, 或曰错误的。但是, 倘若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他们也不能“及格”, 又怎能苛求一个普通的升学考生呢?而且, 谁又有胆量、有资格敢说上述四人的语文基础知识、文学鉴赏水平是不及格的呢?这只能说明:文学艺术、文学鉴赏是一种最能反映作者和读者个性的精神活动。在这个领域中, 最该强调的是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而不允许搞机械化、生产“标准件”。“润”、“老”、“嫩”、“落”, 不过是苏、黄、秦、佛世界观、艺术观、潜意识在诗歌鉴赏中打下的个性化烙印而已, 与“湿”字相比, 各有千秋, 不宜硬性定个是非高下。

又如对《红楼梦》中各种人物的理解、评价, 自有《红楼梦》以来, 红学家们的看法, 难道都是众口一词、千人一腔的吗?谁的看法, 又是“标准答案”呢?戏剧界有句流行话:一千个导演导《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导法, 一千个演员演《哈姆雷特》, 有一千种演法。使人担忧的是:这一千个导演和演员, 在现行各类考试中, 碰上采取语文标准化评判考生的大师们, 不知将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可见, 诗歌鉴赏和阅读理解类题型中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二.文学作品鉴赏采用唯一的标准答案是扼杀创造性的

马克思说过, 人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芳香”, 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苏轼也说过:“短长肥瘦各有态, 玉环飞燕谁敢憎?”他讲的虽然只是一般的美学原理, 但也同样适用于文学鉴赏。《古今联话》[1]中提到, 清代一位姓朱的督学, 有一年到家乡浙江监考, 曾在衙前大书对联广而告知:“铁面无私, 凡涉科场, 亲戚年家皆谅我;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一位封建时代的老学究, 尚且宣称能做到“镜心普照, 但凭文字, 平奇浓淡不冤渠”, 允许不同的考生有不同的思路和不同的文字风格, 不强求他们“标准化”。今天的大师们为什么却要比一个封建官僚还要“八股”呢?我很有点杞人忧天:用这样的“标准化”评判思路做文学鉴赏指挥棒, 只会制造出无数思维模式千篇一律的“标准化”的“机器人”。

在阅读时, 我们固然必须明白“作者未必然”, 而在鉴赏时, 却不必反对“读者何必不然”, 可以允许、也应该承认鉴赏者的主观能动, 没有必要硬性定义一尊, 强行搞个什么唯一的“标准答案”。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如看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言人人殊, 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例如:苏轼对中唐诗人徐凝《庐山瀑布》一诗的评论。徐凝的诗是:“虚空落泉千仞直, 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苏轼对徐诗很不以为然, 写诗痛斥说:“帝遣银河一派垂, 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 不与徐凝洗恶诗!”按苏轼的看法, 古往今来, 描写庐山瀑布的诗, 就只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佳作, 而徐凝的诗, 简直就是“恶诗”, 恶劣之极的诗作。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2]中委婉的对苏说表示了异议。他说:“因为有人推崇了这首诗 (指徐凝的诗) , 所以苏轼要特意加以贬低, 称他的为‘恶诗’, 用来抬高李白这一首诗, 大概是矫枉必须过正吧。后人震于苏轼的大名, 不敢替徐凝说话, 但又不同意‘恶诗’的说法……”而湖南诗论家李元洛却直截了当地说:“浙江建德人氏的徐凝是终身布衣的一位。他无权无势, 但《全唐诗》却收录他的作品一卷, 可见他的创作全凭实力, 而非诗外的功夫。在李白的名作《望庐山瀑布》之后, 他居然还敢‘太岁头上动土’, 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对苏公我素所仰慕, 但他称徐凝之作为‘恶诗’, 未免贬损太过, 我不敢也不愿随声附和。李白的大作, 确实是咏庐山瀑布诗的冠军, 但冠军之后还应有亚军、殿军和其它的优胜者……清代的诗人兼诗论家的袁枚……认为徐诗的三四两句‘是佳语’。照我看来, 徐凝此诗绝非‘恶诗’, 而且还应属于‘好诗’之列”[3]。谁能说, 周振甫先生、李元洛先生和袁枚讲的没有道理呢?但又有谁能说, 苏轼的看法因与这些人相左, 就一定要打个叉, 并判他“不及格”呢?看来, 连以苏轼为代表众多重量级人物的看法, 也难成“标准答案”, 现行的各类语文试题中的文学鉴赏, 又为何一定要用“标准答案”评判考生来扼杀人的创造性呢?

韩愈有一首题为《游城南十六首·晚春》的诗:“草木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前两句好懂, 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却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争执不下。

一派是赞赏, 把各种争芳斗艳的花草比成诗坛上的主流派作家, 而把杨花、榆荚比成被人冷落的“郊寒岛瘦”一流的险怪派, “诗囚”派韩愈自己就是这一派的“掌门人”。诗称“杨花榆荚无才思”, 只是一种自谦, 真正的意思是, 还是有才思的。退一步讲, 就算没才思, 也有权力在春天里展示一番。杨花榆荚虽无才思, 却敢于漫天飞舞, 就该赞美。

另一派却认为, 这两句诗是嘲讽, 嘲讽那些像杨花榆荚一样毫无才情与特色的平庸的、浅薄的、不入流的作家与作品。他们并无大才, 却偏要在诗坛上搔首弄姿, 自我炫耀。他们本像杨花榆荚, 全无才思, 却偏要自我张扬, 来个“漫天作雪飞”。但雪花尽管迷人眼目, 把天地搅得白茫茫一片, 毕竟不是鲜花、春花。主张此说的人甚至把韩愈与元稹、白居易的文学主张进行了全面比较, 列举出了他们众多的分歧和种种不同, 在此基础上, 进而断言杨花榆荚就是暗指元、白的。正因为如此, 宋代的苏轼才有“元轻白俗”的评语。赞扬耶?讽刺耶?谁是谁非?两说都持之有据, 言之有理。不起韩愈于地下, 恐怕就不宜以哪一方为“标准答案”。

李商隐《梦泽》一诗的主旨是什么?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诗的原文是:“梦泽悲风动白茅, 楚王葬尽满城娇。未知歌舞能多少, 虚减宫厨为细腰”。“楚王 (楚灵王) 好细腰, 宫中多饿死”, 在古代, 是一个文人几乎尽人皆知的典故。那么, 这首诗的意思, 是否就只是对那些因节食减肥想达到“细腰”邀宠的目的最后却活活饿死了的宫女表示哀悼吗?的确有人是这样认识的, 清代的纪昀就是代表。他评论此诗说“繁华易尽, 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便不落吊古窠臼”。[4]按纪昀的看法, 此诗在类别上属于“吊古”, 即怀古诗, 只不过, 在艺术技巧上颇有创造, 是“从争宠者一边落笔”, 而主题, 则是感叹“繁华易尽”。但他同时代的人, 就至少有两人对他这一看法提出了异议。一个是姚培谦, 他在《李义山诗笺注》里指出:“普天下揣摩逢世才人, 读此同声一哭矣”。按姚培谦的看法, 那些不明究竟却一味盲目追风的“才人”, 实际上也是在上演“减肥——瘦腰——饿死”的悲剧。换句话说, “楚王葬尽满城娇”的残酷事实, 对盲目的追风族, 也应该是一记当头棒。其意义, 绝不仅仅是“吊古”, 更多的, 是讽喻人们不要盲目追风。而屈复在《玉溪生诗意》里则联系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实际具体指出“制艺取士, 何以异此。可叹!”按屈复的看法, 用八股文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可叹的是古往今来, 前仆后继, 一批又一批的“范进”们却乐此不疲, 至死不悟, 真使人感慨系之了。比较起纪昀来, 应该说, 他们的看法要深刻多了。但是否就是“标准答案”了呢?也不一定。因为, 还有人认为, 诗的主旨是李商隐的自嘲。他也不止一次参加过科举考试, 却一生仕途失意。他始终对令狐绹没有二心, 却被对方猜疑冷落。他在多个幕府供过职, 每到一处都竭尽全力, 却从未得到过重用。想想瘦腰女的命运, 他难免不百感交集, 顾影自怜。这种说法, 也有一定道理。

由此可见, 文学作品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 与用八股文选拔人才, 与楚灵王制定的细腰选美的标准一样, 都是扼杀人才的枷锁, 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标, 正好背道而驰, 适得其反。

三.文学作品鉴赏应该提倡百花齐放

文学作品鉴赏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高分。

白居易有一首以朦胧著称的诗《花非花》 (3) , 是写他与官妓交往的隐私的:他之所以要把诗写得那么朦胧是碍于礼教, 碍于身份, 有难言之隐。但也有人认为, 这首诗表达的是白居易对已逝的某个漂亮女子的悼亡情怀。其理由是在《白居易集》中, 该诗被列在“感伤”之部 (4) 。“感伤”, 顾名思义, 当与抒发感伤情怀有关。而且这首诗的编排位置与“感伤”部的另外两首悼亡诗相隔不远。一首是《真娘墓》, 这是悼唁一个夭折的歌妓的。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 易销歇, 塞北花, 江南雪。”白居易另一首叫《简简吟》的诗里同样慨叹“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碎。”“好物”者, 美人也, 古文中, “好”有美之义, 而“物”亦可指“人”, 说某某“物议不佳”, 也就是说人们对他议论不好。两首诗所流露出来的“尤物难留连”, “彩云易消散”的情调, 与《花非花》中的“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亦“颇为相似”。因而, 很可能与上述二诗一样, 也是悼亡之作。平心而论, 这一看法亦很有道理, 尽管笔者个人倾向诗是故意隐晦其辞, 是写难言的隐私, 但也不敢就将自己的看法定为“标准答案”。

一九九三年, 香港一文化机构举办了一项最受欢迎唐诗的选举活动, 选出了十首“最佳唐诗”。按得票的多少, 其顺序是:一、《游子吟》 (孟郊) ;二、《清明》 (杜牧) ;三、《静夜思》 (李白) ;四、《登鹳雀楼》 (王之涣) ;五、《登乐游原》 (李商隐) ;六、《春晓》 (孟浩然) 七、《赋得古原草离别》 (白居易) ;八、《悯农二首》 (李绅) ;九、《早发白帝城》 (李白) ;十、《回乡偶书》 (贺知章) 。同样的活动, 如果改在大陆, 十佳篇目和顺序, 肯定不会与此相同。而且, 同样的活动, 若二十年后在香港再办一次, 结果也肯定不会与一九九三年雷同。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不同历史时代的人, 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就像不同品味的食客, 有不同的点菜标准, 要定出一份人人首肯的“好菜”的菜单, 事实上是几乎不可能的。春兰秋菊, 各一时之秀。艺术作品的优劣, 当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处于同一个档次的不同的流派, 不同的风格, 却不宜一律用一个标准来进行比较。

客观实际告诉我们:欣赏美的事物, 美不胜收, 欣赏效果绝不是唯一的。文学鉴赏是审美的过程, 应该允许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考生们鉴赏同一篇文学作品, 在深入了解作者境遇, 主观意志, 终生志向, 时局背景, 知人论世的同时, 会结合自己的学识和社会阅历综合起来作答。因此, 答案不可能是唯一的。鉴赏者只要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获得及格以上的好成绩。

摘要:各类升学考试中的文学作品鉴赏类题型采取“标准化”答案评判考生是不合理的, 这种思路严重影响学生的创造性。文学鉴赏不可能有也不应该有什么“标准答案”, 只要鉴赏者言之成理, 持之有据, 就有资格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花, 百家争鸣中的一家, 获得鉴赏及格以上的成绩。

关键词:文学作品,鉴赏,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梦泽:指云梦泽, 古代湘鄂之间的一个大湖泊, 楚国的都城郢就在它的旁边。

[2]揣摩逢世:琢磨追逐时尚、迎合潮流的意思。

[3]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4]白居易在《白居易集》把自己的诗分为“感伤”、“讽喻”、“闲适”、“杂律”几个大类。

[1]苏文洋.古今联话[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3:34.

[2]周振甫.诗词例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0:86.

[3]李元洛.绝唱千秋[M].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57.

作品鉴赏 篇9

新中国油画鉴赏教学实践中, 我选择钟涵、孙滋溪两位艺术家的主要代表作为鉴赏对象, 从其生平、生活年代、创作年代、创作背景等逐一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方法符合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使学生较为全面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 在不断“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理解文化艺术”。

一、《延河边上》经典革命历史母题

新中国的五、六十年代,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取得重要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反映共产党领导人民经历的伟大革命斗争, 如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题材;二是表现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新生活。钟涵的《延河边上》就是采用现实主义手法, 以古典油画写实的方法, 再现现代中国波澜壮阔的艰辛革命斗争历史的重要代表作。

作者钟涵, 江西萍乡人。1946年考入学清华大学建筑系。1955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1980年赴比利时进修。1979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

《延河边上》是一幅重要的革命历史画。此画是作者油研班的毕业创作, 因表现的是领袖背影受到批评, 致使原作遭受毁坏。

作者是从鲁艺走出来的画家, 作者之所以选择了表现领袖的题材, 因为他成长在哪个年代, 并且比较熟悉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历史, 这一页页鲜红的历史篇章使作者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并铭刻在心中。对于那一代革命热血青年来说,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四十多年来的人民斗争历史, 就是他们的家谱家史, 是一页页充满宏伟壮阔的图卷, 处处放射出共产主义思想的光芒。因此作者就有了强烈的愿望, 要用绘画的语言表现“延安作风”, 表现当时革命圣地延安的生活和精神风貌, 表现当时在中国共产领导下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革命斗争中所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共产主义风格。画革命历史画, 歌颂我们的党。

作者就是这样选择了《延河边上》的主题。作品选题的起点是来个人的理性认识, 是落实在对生活的感受和经验基础上的。理性思考和感性认识两者在他的艺术构思中, 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作者曾两次到延安, 去体验那里的生活, 去感受那里新的气象。那里的人, 那里的山山水水, 处处都使人怀想起革命战争时期的景象。流淌的小河边, 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 满川秀色, 一片耀眼的金光从东边的山头上洒向大地。延安的干部群众经常到河边散步, 抑或是劳动归来, 到延河边洗洗脚, 喝口延河水, 感受解放区的美好和幸福。又仿佛看见当年那沸腾的生活景象, 感觉过去的岁月还在眼前。这一幕幕都化入到了眼前, 化入到心田, 那金色的霞光中, 仿佛披上了延河的粗布锦衣, 透过一缕缕阳光, 吸吮着四十年代延河边上飘来的阵阵清风。

造型母题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他像未来作品的种子, 或是果实的核仁。作品在最终这个造型母题中的核心是:“延安”即“革命的大本营”, “毛主席和农民”即“知心的同志”。因主题思想的明确化, 造型艺术语言也就随之精炼化了, 画面中让两个主体人物的图像突显在一片金色灿烂的阳光之中, 把轻轻流淌的延河水及延安的宝塔山等细节都自然地融合到主题人物形象的身影中了。观众一眼就能感受到一个鲜明的主题印象。

关于形象塑造, 为什么要画背影呢?许多人不明白。领袖形象用背影来描绘是否合适。其实, 这就是此幅作品的成功之处。艺术家表现领袖背影的微妙手法, 是绝无仅有的, 这件艺术品的绝妙也正体现在含蓄的特点, 正因为含蓄、所以特别耐人寻味。看了这幅画, 会有许多观众不满足, 希望能够看到主席的正面, 有一种很想看到正面的欲望, 想看到伟大领袖的神采和风貌。其实, 在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作为群众领袖的那种诚挚、朴素、平易近人, 微下弯的身躯以表领袖的谦和, 描绘毛泽东主席双手后背的动态, 手持点燃的香烟点明主席舒畅的心情和他一天工作的辛劳, 缓缓的步履, 谦和的姿态, 无不引起观者美好的联想。同主席并肩行走的是陕北老汉, 老人饱经风霜, 满头银发, 不难想象战争的烽火和沧桑的岁月, 磨砺了老人的一生。这幅画里, 老汉成了人民群众的一个化身。

它是一首抒情诗, 它是一幅具有庄严感和纪念碑式的经典之作。

二、《天安门前》新中国的忠实描绘和虔诚表达

创作于1964年的油画《天安门前》吸收了新年画的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 以特别喜庆和热烈的笔调表现了当时天安门前常见的一个场景, 是作者追求油画民族化探索过程中的一件优秀作品。作品内容强烈概括了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 是当时全国人民非常喜爱的一件油画作品, 堪称“红色经典”。

作者孙滋溪, 1929年生, 山东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 从事部队文艺工作, 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此画真实地表达了广大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也是作者对工农群众真挚感情的自然流露, 是中国油画创作上很有影响的作品。

北京天安门, 是新中国的象征。毛主席宣告新中国诞生之时, 亿万中华儿女无不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时画家孙滋溪随军南下途中, 从行军的电影记录片上看到这个庄严的历史场面, 也为之欢呼、流泪。从那时起, 像其他炎黄子孙一样, “天安门”就成为了孙滋溪心中崇高而神圣的祖国的象征。这些来自现实的真切感受, 成为孙滋溪日后创作最初的动因。1963年春, 孙滋溪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 写的是关于一位北方的伐木工人很渴望到天安门城楼拍照留影, 但因没有机会到北京来, 便将他在家乡拍好的照片邮寄到当时的“天安门摄影服务部”, 请求摄影师将他的照片背景改洗成天安门城楼。这则报道深深感动了画家孙滋溪, 因此, 创作《天安门前》这幅画的愿望燃烧得愈加炽烈。

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艺术语言, 对绘画艺术而言, 语言便是视觉形象。绘画艺术最典型的基本特征就是将静止图像能够在观者的内心深处演绎成流动的节奏。画家孙滋溪是在探索和实践艺术语言的基本规律, 从一开始深入生活、研究生活, 再到确立题材、感受题材直至艺术构思和艺术处理, 遵循这个规律, 艺术作品的成功创作才会成为可能。于是, 孙滋溪在创作《天安门前》的过程中对这些特质尤为注意。首先, 在进行艺术构思时, 他自觉运用形象, 常常是于心中先画草图, 每有个想法, 都要落到画纸上, 以视觉形式来判断和验证画面效果是否成立。其次, 起草构图时, 很注意主体形象的经营位置。油画《天安门前》的构图运用了对称的形式美, 这种形式美无论是在戏剧电影舞台上还是古今中外的各类建筑中都能领略到。对称的形式美具有庄严稳重的视觉效果, 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息, 更具震撼力和征服感。再次, 在画面上, 调动一切笔墨为塑造视觉形象服务。人物形象不仅指人物的自然容貌, 还包括衣物、装饰品等人物外表的形象与人物内心世界的统一。准确地说, 作品主要要表现生活于真实中的人物形象。画家不仅表现生活中的真实, 更要注重“描绘心灵的真实”。《天安门前》群像, 明显带有六十年代的时代印记, 既有朴素的容貌和装束, 又有作为国家主人的昂扬精神, 更兼有摄影师即将按动快门的刹那间舒展了的内心的亢奋。

要使人物形象在画面上“活”起来, 首先是人物形象具备一种具体的典型, 使观众觉得画上的人似曾相识, 因此, 作者收集了众多资料。如画面中间的农村干部是根据当年北京劳动模范李墨林的形象创造出来的。正是由于对现实的长期观察和高度概括, 才有了《天安门前》的成功;也正是因为它的成功, 才为中国现代油画留下了可资参照的创作实例, 为未来的观众留下值得回味的视觉记忆。

三、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审美价值

毛泽东提出的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和毛泽东关于“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基本理论, 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艺术作品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标准。

《延河边上》和《天安门前》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基本创作方法, 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生活, 表现生活, 从现实的革命斗争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 通过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的描写, 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 并在现实的基础上, 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现崇高的革命理想, 以鼓舞人民的意志, 《延河边上》和《天安门前》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这些优秀的油画作品在创造和建构新中国形象的过程中起到了难以代替的作用。我们还可以看到艺术家们在创作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所展现的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之心以及高度的历史责任感, 他们用自己的画笔谱写出了那个时代的不朽诗篇。因此, 不同时期创作的艺术作品总是代表着不同时期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取向。

四、结语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 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 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 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课堂教学中对作品作全面地分析、研究和评价就是对课程“目标要求”的积极诠释。以钟涵、孙滋溪及其代表作为主要鉴赏对象, 从生平、生活背景和各时期作品的风格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 切合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的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 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拓宽美术视野”, 不断“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 增强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 逐步实现“陶冶审美情操, 提高生活品质”。在“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过程中“获得审美享受”, 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终极目标。

摘要:高中油画鉴赏课总绕不过对中国的油画作品的了解、分析、解释和评价, 特别是新时期的油画, 要站在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展开、解读, 因为任何美术作品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 本文以钟涵、孙滋溪两位艺术家的主要代表作为鉴赏对象, 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油画鉴赏教学活动。

关键词:高中油画,鉴赏教学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2]20世纪中国文艺图文志.

作品鉴赏 篇10

对于英美文学, 从阅读和鉴赏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非常丰富。《牛虻》是全球著名的文学作品, 其中主要阐述了主人公牛虻和宗教之间所存在的纷繁关系, 通过对这种关系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内化, 从而使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鲜明。马克·吐温的代表作《竞选州长》中也对社会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讽刺, 其采用夸张的手法, 对语言进行凝练。《竞选州长》在语言方面极具调侃的意味, 而这种更加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所形成的批判效果也更能够得到当时社会的认同, 作者从社会背景的层面出发对社会中充斥的恶俗习气进行全面的揭露, 与公众之间迅速形成的共鸣, 该作品时代特征鲜明, 其现实意义非常深远。

二、仔细品读作品, 强化内涵与情感体验

无论对哪种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都必须要从读者的层面来进行解读, 对其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赏析, 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 对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进行玩味, 感受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或者表现出的社会现实, 从而与作者在情感上形成深度的交流, 对其思想内涵进行升华, 进而形成更加广泛而充分的理解。莎士比亚的著名作品之一《哈姆雷特》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父亲驾崩, 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产生质疑, 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尽管在小说最后是以哈姆雷特之死作为终结, 不过整个故事情节紧凑、起伏跌宕, 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文色彩。莎士比亚在这部作品中将故事以非常真切的方式表述出来, 使观众与作品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 必须要注重对其中的重要选段进行反复研读, 把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从而对作品形成更深的理解。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而言, 其所要表达的思想都是从内容上体现的, 因而必须把握作品的灵魂, 以客观的视角来对作品进行认识, 并遵循这一原则来对全文进行阅读和理解, 感受文学作品的无限魅力。

三、通过梳理体会, 理清作品脉络与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文学作品之间是相通的, 而若要对文学的脉络进行梳理, 则需要从宏观层面把握整个文学的脉动。对此,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不能漫无目的地盲目阅读, 这样无法理解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而是要反复推敲, 逐渐感受作品中的艺术特点。比如, 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有所了解, 那就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从而更为深入地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对其中的时代特征进行更好的把握。施笃姆的代表作品《茵梦湖》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作品, 作品采用第一人称来进行叙述, 全文结构严谨, 以现实需求搭建整个框架, 其中又穿插曾经发生的事情, 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 环环相扣, 引人入胜。可见, 在阅读时只有在作品中融入感情才能够更好地与作者互通, 从而对作品形成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作者在文学创作中通常采用的也是这种方法, 强调内容和情感的连接, 从而使主题表现得更加鲜明, 而内容也随之更为丰富。

在对英美文学进行阅读和鉴赏的过程中, 必须要对其脉络形成清晰的认识, 并对其进行解读, 融入更加丰富的情感, 进而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

在进行阅读和鉴赏英美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由于读者群体在思想方面上的差异, 其所形成的情感体验也有所不同, 对作品的思想内涵与美学价值的感悟同样有明显的差别。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赏析, 能对英美国家的文化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对其中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有所认识, 从而提升个人的认知能力, 将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使个人的文学鉴赏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鉴赏, 必须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 从而对作品的内涵有更深入的理解, 与作者和作品形成一种心灵的互动, 这样有利于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项凡.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J].群文天地, 2012 (09) .

书画作品的鉴赏与收藏 篇11

然而,如何鉴别书画作品的优劣,往往是令人困惑的问题。

古人将绘画分为四个等级,即:能品、妙品、神品、逸品。

能品,谓之形象生动,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造型准确画得很像。

妙品,谓之笔墨之精妙,技法熟练。

能、妙二品皆为下品,是为一般的作品。

神品,谓之作品达到至高的精神境界。神品为上品。能品、妙品、神品都还是可以摹写复制的。

逸品,则是笔墨技法达至出神入化之境,是无法复制无法摹写的,浸透着画家“奇思妙想”,“妙手偶得”,是“神来之笔”,不可重复,是真情的流露,也是人文素养和高尚人格的体现。逸品是为上上品。当然,我这样讲或许大多数人仍然很难以此来鉴赏作品。因为一般人大多局限于看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认为看懂了这些便是看明白了这幅作品。

这样的鉴赏流于表面,不够深入。

鉴赏一幅作品,并非以像或不像来衡量作品优劣的标准。就艺术而论,首先在于它的主题,在于它表达的某种思想,某种情绪和它的内涵能否拔动观者的心弦并产生一种与作品发生共鸣、对话的冲动,获得充分的审美享受,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诲。这,才是作品的真正的艺术价值所在。

因此,画得像或不像,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更不是评判作品优劣的主要标准。齐白石说:“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我们如何欣赏作品呢?

古人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一般我们先看作品的神韵——致广大。看整体气势。也就是谢赫六法中的第一法:气韵生动。

神韵是最高的审美目的和享受,首要作品生动,然后再尽精微,即是:

骨法用笔:笔墨好不好?

应物象形:画的是什么?

随类赋彩:彩色是否合规矩?

经营位置:构图谋篇。

传移模写:画得象不象?

当然,体悟作品神韵并非易事,需要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需要不断积累书画基本的知识储备。但是只要我们多看多读书画作品,就会逐步从审美感知上升到审美理解,从而进入到画者和作品的心境,在心灵与之沟通、对话、读懂作品内涵,并使之与自己的思想碰撞,升华为更高的艺术境界。

作为初入门的书画收藏人士,如何选择书画作品是另一个问题。这里有分辨作品真伪、作品优劣,和作品价值等难题。这些自然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讲得明白的。

目前市场上伪作泛滥,确实得小心鉴别,而鉴别真伪,特别是那些年代久远和那些业已辞世的大家的作品,需要具备书画鉴定知识的专业人士才能识别。初入门的藏家极易购到伪作赝品而不自知,必须特别谨慎购藏。因此选择购藏在世书画家的作品比较稳妥。先让自己得到艺术熏陶,逐步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凭直觉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品是一般藏家的通常做法,如果选购的作品仅仅是用于家居装饰或公共场所的展示,倒无不可。但倘若是收藏或作为艺术品投资,最好还是能咨询专业人士(画家或鉴赏家)的意见,以减少失误。

作品鉴赏 篇12

中外传统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尽管千姿百态, 却几乎都是在男性文化、男性视角、男性的审美意识中完成的。贞洁烈女、贤妻良母、哀怨弃妇、荡妇淫妇, 不一而足。中国的有:从刘兰芝到七仙女, 从秦香莲到祥林嫂, 从窦娥到林黛玉, 从蔡文姬到唐宛儿;外国的有:海伦到克里奥佩特拉, 苔丝到吕蓓卡, 简爱、卡瑟琳到斯佳丽, 安娜·卡列尼娜到娜拉……在男性作者的视野里, 女性母亲、妻子、情人、女儿的形象, 是歌颂、爱慕、疼爱、激赏和仇恨的对象, 不是女性本身, 是女性的化身的其他属性。无论他们怎样地以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方式创作, 男性意识的相同的视角毋庸置疑,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在他们步入思维的编织和合理推导的惯性运作下完成的, 这种惯性是由男性心理定式造成的, 也是无法超越的。下面我想分别以《祝福》中的祥林嫂、《安娜·卡列妮娜》中的安娜为例进行说明。

一.忍辱负重的悲苦女性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一样勤劳、善良, 在承受命运的不公和打击后总是想以辛勤的繁重的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 一方面她们默默承受世人的冷眼和舆论的鄙视, 另一方面她们不甘于命运的摆布, 祥林嫂不甘于受到婆家的虐待, 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 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她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 用生命来抗婚, 在逼嫁的路上, 她又哭又闹, 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 但也撞到头破血流, 结果在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她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 捐门槛以“赎罪”。为了“捐门槛”, 祥林嫂用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十二元鹰洋;她不甘于死后受到阎王惩处, 临死时怀疑灵魂的有无。她希望没有鬼, 死去不用锯开身子来分给两个丈夫, 但她又希望有鬼, 死去可以在阴间见到唯一亲爱的儿子阿毛, 可以一家团聚。

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待生活的时候, 她们从没有抱怨过自己贫寒的处境, 她们都幻想以辛勤沉重的劳动改变命运, 虽然她们所做的反抗不够彻底, 十分柔弱, 也不够明确。但是她们都希望能争取到做人的资格, 她们都善良, 哪怕孩子不是美满婚姻的产物, 她们同样热爱, 当生命中的支柱彻底崩溃时, 她们都发出了对这个社会统治信仰的质疑。作者不但写出她们在物质、肉体上的被伤害、摧残, 而且写出了她们心灵深处的迷茫、痛苦。当她们被那个黑暗、无情的社会吞噬时, 我们才更深刻地体会到她们的悲剧其实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社会底层劳动妇女共同的命运。

二.桀骜不逊的命运叛逆女性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包办婚姻, 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但她生活所在的那个虚伪的上流社会却不允许她这么做。因为这个社会以完全被金钱权势所腐化, 夫妻之间毫无真挚的感情, 人们习惯于互相欺骗。当安娜不顾丈夫的威胁, 公然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结合在一起时, 整个上流社会就一起向她施加种种可怕的侮辱和谩骂。后来, 渥伦斯基又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 真挚自由的爱情不仅找不到, 而且被遗弃, 作家庭奴隶的命运还在等着她。她感到再也无法这样生活下去了, 于是以自杀对这个社会提出了最后的抗议。

作为一个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 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 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 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 誓死不做欺骗、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 反抗社会压迫方面, 她作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作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 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

应该看到作为文学形象, 都具有善良、美丽的美好品性, 她们都十分热爱生活, 渴望拥有美好的人生, 具有不满足于现状, 对未来充满渴望, 当他们在现实的挫折和打击面前感到困惑时, 都表现出叛逆的反抗精神, 尽管这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但在她们所处的时代来看, 还是十分可贵的。并且作为女性, 她们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奋斗都具体集中地表现在爱情、婚姻上了。从祥林嫂、苔丝到安娜·卡列尼娜和繁漪, 在这个时间历程中, 我们欣喜的看到女性形象从逆来顺受到不服从乃至奋起抗争, 哪怕这种反抗是那样柔弱, 不彻底, 哪怕他们抗争的内容是那么狭隘, 追求的东西是那样微不足道, 但最终, 她们还是被邪恶、腐败、残酷的黑暗势力的吞噬。虽然她们在各自的故事中各具特色, 各有个的典型环境, 各有各的典型性格, 她们却代表了人类苦难历史上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渴望解放的妇女形象, 她们是文学家理想中的女性。而他们的苦难则引起我们极大的同情。正因为如此, 这几个女性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才是极富有艺术魅力、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直到今天, 中西方的小说家们仍不懈的努力研究着两方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虽然语言的不同对相互的艺术鉴赏有一定的影响, 但美是相通的。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中西方小说艺术最终会取长补短, 融为一体, 共同发展, 到达新的艺术高峰。

(责任编辑:龙大为)

2012.11 109

摘要: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背境中, 女性的地位大致相同。应该看到作为文学形象, 都具有善良、美丽的美好品性, 她们都十分热爱生活, 渴望拥有美好的人生, 具有不满足于现状, 对未来充满渴望, 当他们在现实的挫折和打击面前感到困惑时, 都表现出叛逆的反抗精神, 尽管这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但在她们所处的时代来看, 还是十分可贵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中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差异。

上一篇:图书馆管理工作下一篇:广播剧中的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