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指导

2024-10-18

作品指导(精选11篇)

作品指导 篇1

一般学生喜欢读戏剧作品, 因为它是故事, 里面的人物也个性鲜明。但他们也怕读戏剧作品, 怕让他们分析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 那些波澜起伏的戏剧冲突, 还有被高度浓缩的舞台背景。这种爱恨交织的情结怎么化解?如果老师授之以法, 就可以使学生变畏分析为会分析爱分析了。在此, 我们以《雷雨》为例, 浅谈如何指导学生走进戏剧作品。

一.熟读作品, 把握剧情发展脉络, 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课文节选部分共两场戏, 前一场“重逢” (周朴园和鲁侍萍在周公馆不期而遇) 和后一场“斗争” (周朴园和鲁大海为代表的阶级斗争) 。学生熟读后, 不难把握剧情的发展脉络:周朴园与鲁侍萍相逢周公馆, 周朴园“真情”探问对方下落——周朴园撕下“真情”面纱, 二人矛盾激化反目成仇;鲁大海勇闯周公馆, 愤怒揭穿周朴园的“血腥”一面——鲁侍萍鲁大海离开周公馆。前场两个阶段细腻刻画了周朴园由疑惑初起、惊疑、惶恐不安到气急败坏、露出狰狞面目的心理状态, 深刻揭露了他的虚伪、自私、残忍的本性, 这部分是从私生活角度刻画的。后场两个阶段中展示了周朴园一系列的心计、手段, 充分展示出他阴险、狠毒、老奸巨猾的性格特征, 这部分是从阶级的角度刻画的。

二.精读戏剧, 走进人物内心, 剖析人物形象

精读作品, 揣摩《雷雨》中的主要人物周朴园。他既是尊崇旧道德的资本家, 又是在外国留过学的知识分子, 是带有浓厚封建意识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他坏到家了, 坏到他自己都不认为自己坏的程度。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 其实是一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他自己, 在当时社会当然是“名流”“贤达”。他认为他的家庭也是个“最圆满, 最有秩序”“理想家庭”。他教育的儿子周萍, 也是个好儿子, “健全的子弟”, 其实已经腐烂透顶了。30年前, 周朴园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小姐结婚, 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的鲁侍萍, 在大年三十的晚上, 硬是从家里赶走。起初, 他以为侍萍死了, 而后经历的两次婚姻都不如意, 他对侍萍的思恋、怀念, 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情感了。因而他探问“梅小姐”下落时, 何其忏悔和钟情。这既可以填补他那丑陋空虚的心灵, 又可以作为装点显示他的多情、高贵。但当他发现眼前老女人就是“死去的”侍萍, 本能意识到对方将成为他最大的威胁, 勃然变脸, 厉声呵斥“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里来了”。后来他发现对方只是偶然来到, 又假惺惺哄劝, 说什么“你不要认为我的心是死了, 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吗?”妄图以“怀旧”的感情拉拢欺骗对方。最后见不得逞, 他便凶相毕露:“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那么, 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 你看一看他, 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寥寥数语, 就把周朴园那张虚伪、狡猾、丑恶、自私的嘴脸描摹得淋漓尽致。等到他用卑劣手段收买工贼, 破坏罢工, 恶狠狠宣布开除大海, 而这又是在他确知大海就是他的亲生儿子之后做出的, 就更进一步丰满了他的冷酷、阴险、狠毒、老奸巨猾。

三.研讨作品中诸多冲突, 挖掘戏剧冲突产生的根源

《雷雨》中的人物有着多层关系, 既有着社会的阶级的关系, 又有着血缘的联系, 作者善于从人物的多重关系中展示矛盾冲突。剧中的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之间完全构成了极其复杂激烈的矛盾冲突。比如周朴园与鲁侍萍、繁漪之间的感情纠葛, 周萍与繁漪、四凤之间感情纠葛, 周朴园与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看似千头万绪, 但指导学生细细研讨就会发现, 其中最本质的只有两个:一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是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和以鲁大海为代表的工人阶级之间的冲突。前者“平静”后者“激烈”, 前者是主线后者是辅线, 两条线索相互交织, 矛盾冲突环环相扣, 步步激化, 逐步把剧情推向高潮。

四.探究高度浓缩的舞台背景, 揭示戏剧主旨

戏剧有别于电影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高度浓缩的舞台背景。课文节选的全部剧情都是在一个舞台背景中展开:周家的一间客厅。不到半天的时间, 两场戏, 三十年来周朴园凌辱女性的罪行、伪善的面目、压榨杀害工人阶级的血债、骄横的家长作风, 得到活脱脱的展现, 深刻揭示了资本家的肮脏、无耻和血腥。

作品指导 篇2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教学内容:

交流在“冰心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教学准备:

1、课前开展“冰心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课件(内含冰心头像、冰心名句集锦等)。

3、学生自制有关冰心作品的书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用班德瑞的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回顾在学习《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回顾旧知,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挖掘已知经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在交流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课件展示)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六、总结,留有余味,学生回味,细听。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 “爱”中。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教学反思:

作为小学五年级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本课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开拓,主要有以下三大特色:

1、着眼点高。落实了新《大纲》中的有关具体要求,选取冰心作为阅读对象,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2、切入点巧。选取代表性的冰心作品作为阅读对象,在小学生中开展专题品读、定点品赏,以此使学生感受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使学生受到优秀诗文的熏陶感染,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和创新。事实证明,对于这种专题性阅读,学生的兴趣浓厚,印象深刻、其感悟、理解也颇有见地。

3、着力点实,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诵读、背诵为主要方式,重在感悟和品味,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其中并有所收获。

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就如学生在品读冰心作品的过程中就用了各种朗读形式来汇报。

2、引领孩子去读书。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让学生回顾学习课文《海伦 凯特》时用 “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在已阅读冰心作品的基础上再次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 的学习方法去品冰心的作品。同时我把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三方面的名段,推荐给学生阅读,由此引领学生去阅读更多的作品。总之,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如:

一、品读活动中,把冰心所有作品交给学生去品段的处理过于急功近利,过于粗糙。如能做一下调整、细化则更好,学生所得则更多、更深,分四人小组,每组自由选冰心作品中体现童心、母爱、大自然之爱某方面的作品来进行品读活动效果会更好。

指导高中生鉴赏音乐作品“三法” 篇3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提到: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聆听音乐能使人的心灵受到按摩,调节人的情绪,音乐对人的无形作用是超乎想象的。然而,如果我们缺乏音乐欣赏的基础知识,不懂得音乐,那么再怎么优美的音乐也是对牛弹琴,毫无意义。因此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起码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更是学生健康成长、未来发展的需要。那么,在高中音乐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要关注以下方面。一、尊重个性差异,优选欣赏内容音乐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一件优秀的音乐作品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让人越品味越有味。人们欣赏音乐总是结合自身的生活实践、情感实践,对音乐进行解读的。新课改以来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音乐教学中,更需要激发学生的这种个性特点,激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共性的鉴赏技巧的前提下,进行个性化的鉴赏,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既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选好音乐的题材,为学生搭建音乐欣赏的平台。例如,《梁祝》这部作品,借音乐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真爱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控诉和批判,其丰富的表现手法,融合了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和西方的交响乐,不仅给人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也是一部丰富的听觉盛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艺术成就,然后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去感悟:本曲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有什么样的主题?你在听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想法?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欣赏。这一过程,既是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进行欣赏实践的环节,能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参与。对于学生在欣赏中获得的感受,教师要进行鼓励和引导,丰富学生的体验。教师不能以固有化的欣赏模式限制学生的个性鉴赏,教师的作用应该体现在适当的引导上。 二、有效补充内容,拓展欣赏视野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丰富和拓展欣赏的题材,既丰富学生的音乐欣赏视野,也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音乐欣赏技能运用于实践。在高中音乐教材中,选入的音乐曲目是有限的,音乐知识也是精要的,在拓展学生音乐视野上是不够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整合音乐教学的资源,拓展欣赏的音乐曲目和音乐知识,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的内容时,我在引导学生欣赏了《辽阔的草原》《宗巴郎松》等教材中的曲目后,引导学生继续欣赏《小黄马》《四岁的海骝马》等民歌,让学生感受蒙古民歌丰富的表现形式,展现蒙古人那种爽朗、质朴、热情、豪放的民族性格,体会民歌中那种空旷、辽阔的草原气势,古朴、苍凉的民族风。学生通过欣赏,仿佛看到了驰骋于草原上的牧民,感受到了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本课内容时,还可以引入凤凰传奇的歌曲,以流行音乐的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活力。为了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还可以引入其他民族的音乐,让学生在对照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但是,在引入课堂的音乐中,教师还要把握原则,不能求多,而应求精,课堂45分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中,要抓住重点,实现教学的目的。 三、巧用现代媒体,提高欣赏水平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通过多种表达形式,如唱腔、器乐等有节奏的变化,引起听觉的反应,然后产生丰富的联想,体验音乐传递的情感,获得美的感受。但音乐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在传统的音乐表达方式中,音乐家通过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传递自己的情感以感染听众。所以,音乐鉴赏是融合听、看的途径获得音乐想象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音乐鉴赏受制于教学媒体的限制,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在当前,随着教育科技的迅速发展,教学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为高效的教学提供了条件,为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的水平创造了可能。例如,在学习《梁祝》这一名曲时,如果仅仅靠听和教师的讲解,教学会变得非常的枯燥乏味,学生也会因为听得太抽象,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使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这一世界名曲进行赏析,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教学中,我结合该曲的三个主题,分别在不同的主题中播放《梁祝》的视频。在直观情境的感染下,学生对乐曲表达的内容有了直观的感悟,然后再理解音乐表现的手法、目的等,效率就提高了。在教学活动中,音乐通过丰富的物质手段,如演唱技巧,不同器乐的轻、重、缓、急等方法,抽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我们能以直观的手法展现音乐要表现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再理解音乐就容易多了。 总之,音乐教材呈现的教学内容是抽象的、精炼的,这样的内容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经历出发,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让学生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获得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美文”作品情感基调的研读指导 篇4

一、情感基调的探究利于“美文”内蕴的理解

1.“美文”的内蕴

指导学生阅读的散文应以选择适合高中生认知、思想情感特点, 遵循“形散神聚”的创作原则的作品为主。这类作品虽然取材范围广泛, 内容博杂, 写法不拘, 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因此无论作品风格怎样, 贯穿全文的感情总是鲜明可感的。而且无论是哪一种具体的散文体裁, 无论作者的感情如何复杂多变;是内倾还是外显, 是含蓄还是张扬;只要是散文精品, 作者那种既能尽情挥洒, 又能够将丰富的材料凝聚而形成的丰富的内在意蕴就是作品的魅力所在。对作品内蕴的感受就是读者围绕作品情感特征, 揣摩体会作者强大的驾驭情思和收放文字的能力的审美鉴赏过程。

“美文”是对散文的审美要求。“美文”作品具有文体鲜明、情感凝聚、一线贯穿、篇幅短小而又自由灵活的特点。“美”还体现在“意美”、“辞美”、“词美”, 体现以美文写真性情成大境界的散文价值。选择既有章法可循, 又不失经典、精美的散文, 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生活意趣、文学素养、语言能力的培养。“美文”的教学重点在于理解作品内蕴的同时领会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而教学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蕴。

2.“美文”的审美表达

“美文”是一种情感内涵的审美表达, “美文”的意义在于其形神具备的“美”, 这种美以不同的品位感染着读者, 给人以审美享受。比如朱自清《背影》的深沉缠绵, 莫怀戚《散步》的欢愉深沉, 峻青《海滨仲夏夜》的幽美温馨, 老舍《小麻雀》的含蓄隽永, 茅盾《白杨礼赞》的含蓄奔放, 周瘦鹃《杜鹃枝上杜鹃啼》的冲淡委婉, 汪曾祺《胡同文化》的雅朴幽默……尽管不同的“美文”作品内涵呈现各自的不同特点, 是鉴赏的难点, 但遵循“形散神聚”创作原则的散文其内涵的表达流向却有规律可循, 一般来说主要指向生命与自然、人生与社会、人情与生活。因此在鉴赏中, 按照不同体裁散文的特点, 循着作品的情感线索, 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 读者对作品内蕴的体会就能逐步深刻起来。

二、情感基调的探究可以作为推进研读的主线

1. 依据情感基调设计教学

情感基调的探究是指把握散文的情感特征, 运用整体思想, 层层推进的教学设计。以《陈情表》为例。贯穿全文的是“凄楚哀婉”的情感, 据此设计教学。

首先设计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探究使学生深刻理解并体会作者将亡国之痛、名节之碍、逼迫之急、性命之忧融入悲苦身世述说之中而自然生发的凄楚哀婉的情感。

其次提出探究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有志之士, 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 往往选择尽忠。为什么李密却要在晋武帝征召他出任太子洗马之际呈上《陈情表》, 以供养祖母为由恳请晋武帝允许他辞不赴命呢?你认为供养祖母是他真正的唯一的原因吗?

然后以问题探究为研读的起点, 分三步研读。

读懂作品:理清文章脉络;理解作者:进入深度阅读;情感朗读:传达思想, 表现情感。通过问题探究, 理解作者在祖母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悲哀情感掩饰下, 深切的亡国之痛、名节之碍、逼迫之急、性命之忧的悲怆情感。

再深入探究:凭借弑杀谋取皇权, 以奸诈闻名的晋王朝统治者能看不破李密的真实意图吗?为什么晋武帝最终能同意李密供养祖母, 辞不赴命呢?该问题由对李密个人境遇的探究再联系到引发特定背景下相同遭遇的士人情感的共鸣。通过该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既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 又将研读推进一步, 引导学生领略李密的智慧和语言功力。体会作者抓住晋武帝孝治理念, 自设两难境地, 并巧妙地将皇帝置于进退两难境地暂得脱身。因为晋朝虽以弑君篡位闻名, 但要坐稳天下, 不得不权衡得失:对李密, 如果怒杀, 将失民心;如果逼任, 会失孝礼;那么顺情, 笼络士心, 能坐天下。再联系李密在给祖母养老送终后不得不出仕晋朝, 而又因被诬陷而死的结局, 学生会对这篇作品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

2. 研诵结合探究情感基调

研读是诵读的基础, 诵读是研读的延续。以郁达夫《故都的秋》教学实践为例, 在研读中不但要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 还要有步骤地指导学生通过诵读表达出作品的情感基调, 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作品内蕴的体会和理解。

首先确立教学目标:通过问题探究, 借助诵读和点评促进作品研读, 深入体会作者融入在故都秋画面之中的落寞眷恋的情感。

其次设置教学问题:既然“北国的秋, 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成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情?融入到清、静、悲凉的画面中形成怎样的情感?

然后设计教学过程:将诵读与研读贯穿在教学的各个阶段和具体环节中。

教学准备阶段: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 比如泛读材料有《北平的四季》、郁达夫简介、《致郁达夫》《这个地方》、《感悟秋天》《悲秋的理由》。要求学生速读材料, 记录自读体会, 了解郁达夫思想、情感、性格、审美的特征。然后精读《故都的秋》, 体会作者情感, 选择一段阅读体验深刻的文字进行评点, 提出阅读问题, 有感情地朗读。

课堂教学阶段:提出探究的问题:既然“北国的秋, 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为什么作者“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成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这北国的秋天?

通过问题探究, 联系《致郁达夫》, 引导学生鉴赏画面特征, 深入作者的心灵世界。然后以落寞眷恋的情感基调为朗读的主旋律, 根据绘景画面特点读出清、静、悲凉的情感变化。学生可以从“清晨静观”、“落蕊清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秋日胜景”五个片断中自选一个片断进行朗读和鉴赏。教师进行诵读指导, 在技术层面指导学生处理好重音、停顿、语调、速度, 把握好基调:用忧郁、低沉、深情之中求变化读出落寞眷恋;控制好语速:中速、慢速之中求变化;处理好重点:选用重读或轻读强调, 突出特征。比如“唉, 天可真凉了……”, “凉”要用高音重读, “了”要用轻音重读, 这样才能突出悲凉之意。诵读指导还要重视声、韵、势、力的情势表达, 比如文首:“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想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相对于文末“秋天, 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 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 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在声音上以中低音起势, 用中稍高且强的音和力收尾。“北国的秋”要将秋的韵音通过重读和长音读出情感的眷恋和深沉, “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 “清”, “静”, “悲凉”三个词用轻读, 一个词比一个词音更低, 但“悲凉”可稍带重读处理。“清”, “静”同韵母, 要用轻音弱力去读, 将韵母音延长至似有声而无声, 似无韵而余音犹存的状态。

三、情感基调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

1. 引导学生根据“美文”体裁特点鉴赏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前提

选文仍然是目前高中语文学习阶段的重要形式。无论是以文体作为选文组织形式的单元学习, 还是以人文主题为线索的专题学习, 选文都是重要的学习载体和学习凭借。选文为学习者提供了读写的真实语境、探究的具体情境, 并因选文的范文和“例子”的作用促进了学习者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 学习者的思想、情感、态度、性格、价值观等也在与选文作者的心灵交汇甚至灵魂的碰撞中受到渐染, 发生变化。

为了让学生有规律可循, 提高“美文”读写水平, 可以按照抒情凭借物的特征进行微观分类, 分成写人类、叙事类、绘景类、写动植物类、表现文化类、表达哲理类六个类别选文, 并把握各种体裁的写法进行指导。譬如, 写人类, 即事写人, 描摹刻画法;叙事类, 写人叙事, 详略兼顾法;绘景类, 融情于景, 景随情迁法;写动植物类,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法;表达文化类, 意象寄托, 文化符号法;表达哲理类, 聚合抽象, 融情于理法。这些分类的学法指导有利于学生自主鉴赏能力的培养。

2. 引导学生探究情感基调的学习过程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过程

选择依据情感基调设计研读的教学, 教学的思路围绕情感主题目标, 借助探究的问题, 既可以引导学生循着文章的脉络学习“美文”作品丰富的内容, 理解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又可以在指导审美鉴赏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加深对散文体裁的认识, 掌握散文鉴赏的方法,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品质。

比如, 《项脊轩志》篇幅短小, 语言凝练, 结构精美, 状物、绘景、叙事、写人, 内容丰富, 容量大, 是一篇经典“美文”。以探究“凄婉惆怅”的情感基调贯穿教学, 需要介绍写作背景, 作为作品研读的教学铺垫, 教师可以整理出作者以考学和亲人逝去为两大鲜明特征的生活亲历作为文章主体内容学习的补充, 来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作品, 理解作者情感, 体味文章意蕴。而理解作者凄婉惆怅之情的过程自然会涉及到作者用乐景写哀情, 用细节刻画人物等艺术手法。

3.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蕴的情感体验过程是教会学生自主鉴赏的关键

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认为, 抒情是“以作者的情感为灵魂而创造出来”, 巴尔扎克说“艺术起源于一个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 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呼唤这种感情, 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散文鉴赏是一种审美体验, 这个过程就是理解作品内蕴的情感体验过程, 是自主鉴赏的关键。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学习指导 篇5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的考试内容按考试大纲规定,分为课文阅读分析和课外作,品阅读分析两部分。关于课文阅读分析的总体考核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两大类。下面我们就识记类问题的主要考核内容来做一下指导。

大纲规定,识记的主要任务有:(一)每篇课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文学社团、流派;(二)识记每篇课文所属文件类别;(三)识记下述两类作品的发表年代、创作背景:一类是在文学史或作家创作道路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另一类是内容与创作背景密切相关的作品。其中“发表年代”是指时期或年代,如“五四”时期、左联时期、抗战时期或二十年代、三十年代、四十年代,不要求识记哪一年。(四)识记课文中叙事性作品所列造的主要人物。

小说部分应当识记的内容详列如下:

一、描写农民形象和农村生活的小说。

(一)精读1.《阿q 正传》: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属于中篇小说,是作者发表于二十年代初“五四”时期的作品。创作背景:五四时期,在救国救民的强大思潮冲击下,文化界出现的一股启蒙主义文化思潮逐渐成为主流,他们提出很多振兴民族的文化思想,其中之一就是要进行“民族自我批判”。文学创作在实践这种思想上的表现就是揭露 “愚弱”国民性;鲁迅自己也说,他之所以要写《阿q 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怕我所看见的(阿q )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竞是二三十年之后”。文中主要人物:阿q 、赵太爷、王胡、假洋鬼子、吴妈、小d 等。

2.《边城》: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主要作品有《从文小说习作选》、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作品发表于三十年代。写作背景:三十年代的中国,由于军阀混战,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农村破产,以及所谓“新生活运动”的推行,那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便荡然无存了。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现代二字已到了湘西,试仔细注意注意,便见出在变化中堕落趋势。最明显的事,即农村社会所特有的那点正直素朴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作者的着眼点并不在于对现实的逼真再现,而是通过构筑一个理想世界,来表达他对人性堕落的忧心仲仲和对创造这种民族品德的热情。作者主要人物有:老船夫、翠翠、船总顺顺、天保等。

3.《小二黑结婚》:作者赵树理,原名赵树礼,主要作用有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作品发表于四十年代。创作背景: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文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出现了崭新的美学风貌。与国统区作家不同,解放区作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极为紧密,在这里,阶级斗争、民统斗争的新题材和新主题在作品中占主导地位,作品的语言形式越来越民族化、大众化。赵树理是一个杰出代表。他从农民的精神、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的关系这个角度去观察、思考解放区的人民生活、来反映时代变迁过程中,人民在思想层面上的变化——农民精神,心理状态的变化、人的地位、家庭内部关系(长幼关系、婚姻关系、婆媳关系)的变化,并且通过这个变化过程,来显示农民改造的长期性与艰巨性。作品主要人物:“二诸葛”刘修德、“三仙姑”、区长、二黑、小芹、村长、金旺、兴旺等。

4.《荷花淀》: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主要作用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等。《荷花淀》是孙犁发表于四十年代的优秀短篇小说。创作背景: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的白洋淀地区。在白洋淀这个方圆几百里的湖泊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充分利用地理上的自然条件,英勇机智地抗击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荷花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描写了水生嫂等几个青年妇女的故事,表现了抗日根据地人民崇高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杀敌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品中主要人物:水生、水生嫂等。

(二)泛读以上四篇都是精读课文,在泛读课文中,描写了农民与农村生活的课文主要有《祝福》、《拜堂》、《丈夫》、《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暴风骤雨》等。

1. 《祝福》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祝福》是短篇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五四”时期。创作背景:鲁迅在论及中国文学的变革时,首先提到的是文学题材,主要表现对象的变化。他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吧,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祝福》真实地描绘了劳动妇女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谴责了旧的社会,也批判了周围群众的冷漠,歧视和嘲弄。作品中主要人物:“我”、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四婶等。

2.《拜堂》:作者台静农,未名社成员,以写乡土小说见长,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之子》、《建塔背》等。《拜堂》是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二十年代“五四”时期。作者属于文学研究会的乡土小说作家群。创作背景:到二十年代中期,“乡土文学”的兴起成为“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向前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当时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要关注入生表现人生,自然就不能忽视广大的乡村人民的人生。于是,一大批远离自己的故乡来到大城市的农村或乡镇的青年知识分子,以自己的回忆为题材创作了很多乡土题材的作品。写出了闭塞、落后、愚昧、日趋衰败的中国乡村现状,寄寓了急切改变落后状况的强烈感情。作品中主要人物:汪二、汪大嫂、四大娘、赵二嫂、汪二的爹等。

4.《太阳照在桑乾河上》:作者丁玲,原名蒋冰之,主要作品有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等。作品发表于四十年代,创作背景:解放区特定的斗争内容决定了作家们的描写笔触主要集中于描写民族斗争、反映土改运动这两个方面。其中以描写土地改革题材的小说所取得的成就尤为显著1947年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农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土改运动,这场急风暴雨式的农村革命摧毁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经济基础——封建土地制度,使广大农民从根本上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压迫、成为中国农村的主人。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是这一时期描绘农民翻身斗争的代表作,它表现了河北北部农村在党中央发布《“五四”指示》(1946)到《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公布这一段时间里土改运动的发展。作品以华北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子为背景,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农村土改运动中各个阶层人们不同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作品中主要人物有李子俊、江世荣、侯殿魁、钱文贵、区农会主席老董、妇女主任董桂花、村长赵得禄、农会主任程仁、黑妮、党支书张裕民。

作品指导 篇6

关键词:电脑制作活动;主题创意;细节

自2000年开始组织学生参加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以来,我辅导的学生在电脑动画比赛中多次获得省市一等奖。为了能让学生制作的电脑动画作品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总结了几年来辅导学生制作作品经验,与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制作电脑作品有所帮助。

一、给学生确立总的原则

针对电脑制作活动,我制定了两条辅导原则:(1)要以“争第一”为目标。明确了奋斗目标,学生才会有学习的动力。(2)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就是说,强调学生自己看书,多做练习,在操作的过程中,熟练各种技巧。老师的辅导,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解答疑问,扫除一些看不懂的操作,指导学生不仅仅要看书上的动画制作过程,还要知道怎样修改动画,在书上介绍的动画制作的基础上设计自己的动画,掌握设计动画的思想。

二、给作品确立灵魂

任何的软件都只是一种工具而已,最终发光的还是大脑。一件好作品,最能打动人的是它的内在,它的创意。就算画面再精美,内容的空洞还是会使观众觉得索然无味。之所以很多学生热衷于Flash创作,就是喜欢用它做出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动画作品。所以,学生请记住:只有你们的创意才能深深打动人。创意是设计的灵魂,我想也应该是动画的灵魂吧!因此学习时不要沦为工具的奴隶,而忽略了你们聪明的大脑,而应该驾驭它,让它为你们服务。比如,作品《新编拔苗助长》《新愚公移山》都是在原有寓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现代的元素、语言以及与我们周围发生的事情,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作品《我的未来不是梦》又将现在不可能实现的去火星上班、在外遥控家里的家用电器等事情用动画的形式创作出来,从而使作品能够标新立异,体现创新特色。

三、运用动画技能,制作动画作品

制作出一个好的作品其实并不需要多么深奥的效果、技术,

实际上只要掌握逐帧动画、动作动画、变形动画三个基本动画;掌握遮罩效果;掌握声音的录制及导入、修改的方法;掌握发布影片的方法以及一些简单函数的使用,如,stop,play,on,gotoplay(“场景””帧数”)等就可以了。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外,还要多看一些课外书籍、实例,如,以前动画制作获奖的一些作品,自己去分析这些作品的闪光点,从而了解动画制作的构思过程,开阔自己的思路。

在这我给学生说一些制作动画时需要注意的细节:

1.在作品制作过程中要多用元件,一个动画作品中会出现很多人物、物品、场景等,为了便于查找、编辑,我们一定要为每个角色都建一个元件,并且都要起好名称。

2.在同一个场景里要多建图层,并为每个图层起好名称。每一个图层只放置一个元件,这样便于我们后期修改,也不会出现动画的错误。

3.在作品中要根据背景的变化及实际情况来建立不同的场

景。我们制作一个5分钟左右的动画作品需要3600帧左右,如果在同一个场景里面,后果可想而知,同时也不利于我们后期的查找修改。

4.要在某个图层上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将其他图层锁住,这样就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5.要注意平日素材的积累。动画作品里有许多人物、物品、场景、声音等,如果把每一个元素都自己亲手制作出来,这是不现实的,所以平日里就要在互联网上留心寻找,一些素材很有可能就是你的下一个作品所需要的。

以上是几年来我辅导学生制作动画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对辅导学生制作电脑动画作品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罗秋育.基于创作过程的《Flash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思路[J].福建电脑,2010(12).

(作者单位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富源路小学)

作品指导 篇7

一、文学的美总是深藏在语言的“密码”中,“不直接显露”是文学之美的普遍规律

文学是用文字符号反映生活的艺术,优秀的作者通过语言的巧妙组合,唤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塑造出更美的形象、意象、意境,因而所蕴含的思想往往比其他艺术(如雕塑、舞蹈、音乐等)更丰富、深刻。作家在表达时,总是在追求“激活词语的全部潜能”,打破语言的恒常模式,既设置“密码”,又对普通语言进行“疏离”和“陌生化”处理,以引起读者注意。读者读解文本,必须如剥笋般地突破语言的三个层面:一是作为外层的语音语调层,二是作为第二层的字词句普通含义层,三是作为内涵核心的意象意境层。而最重要的第三层正是“密码”之所在。许多时候,语言表达的不是视觉听觉形象而是想象中的形象,是心理图式。黑格尔指出:“语言在唤起一种具体图景时,并非用感官去感知一种眼前外在事物,而永远是在心领神会。”作家往往把自己的意思潜藏在典型化的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背后。当人们发现这些现象背后原来是极具震撼力的事物本质时,才感到作者故意使词语表面和背后呈现出不尽义、象征义、相反义、相似义、连带义等等。“不直接显露”是文学作品反映生活之美的普遍法则。

据此,我们概括出以下规律:1.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蕴藏着丰富、独特、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信息。2.作者都不会将寓于作品内的独特信息一下子袒露出来。3.作者创作时会突破普通语言的逻辑规则,设置语言“密码”,把自己的意思掩藏在景物、事件、人物形象、矛盾冲突等中,使读者在阅读中经历一个从迷惑到思考、顿悟然后“破译”的过程。4.既设置“密码”,不让读者毫不费力地获取信息,但也使多数读者能通过运用语言智慧破译“密码”获得信息。5.隐蔽性和陌生化,迷惑与暗示是优秀文学作品对立统一的言语策略。作者使作品重要之处的言语与寻常惯例不同,暗示读者可由此下手“破译”。

因此,读者要读懂优秀文学作品必须具备:1.发现能力。发现作者“陌生化”的语言表述。2.“破译”能力。能将“陌生化”表述中隐藏的审美“密码”“破译”出来,把潜藏在文学作品背后的审美信息挖掘出来。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发现与“破译”能力的智慧型学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文本内涵、社会价值、语言技巧、文体要素四个视角对文学作品进行发现与“破译”的审美解读。

二、指导学生从理解文本内涵的视角进行解读

文本是作者发出信息的载体,读者要接受、吸收作者发出的信息,就要读懂作品的内涵,必须与文本进行准确、全面的对话。理解文本内涵的方法论知识主要是策略性知识。

1.“进入角色”策略:

读者忘记自己原来的社会角色,全身心投入,忘我地充当作品中的角色,把作品中的事件、人物遭际、环境氛围等等,化作自己的亲身经历,设身处地去解读。

2.“提高敏感度”策略:

反思作品中的语言与普通惯例是否完全相同,即使稍有不同,都要考究并找出答案。学生只有发现作品呈现出的审美心理图式与储存在自己头脑中的惯例图式的差异,才会顿时产生陌生感和敏锐感。

3.“回应召唤”策略:

作者用“空白”与“不确定点”对读者进行“召唤”,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修养、文化水平、生活经历、兴趣爱好于“虚”处去生发和补充作家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

4.“换位思考”策略:

读者要做到善于“入出”作品,还原作者创作时所处的语境,理解作者使用异常表达方式的意图。“入”,身心、情感进入作品,和作者(或作品主人公)进行换位;“出”,跳出作品,回味进入作品时的感受,保持独立意识,冷静观照作品。

5.“系统思考”策略:

指导学生不能孤立读一个局部,要将局部放到系统里,进行前后联系,对照、比较,周密举证,理解某些词句、段落的寓意。

6.“符号图式解读”策略:

通过作品语言文字符号意义的挖掘,破译潜藏在作品背后的深邃思想。引导学生关注似乎平常的文字符号,在文学作品中往往突破平常状态下承载的意义,有了新的内涵。广泛阅读,加快文学符号在自己心理内化和泛化的过程,促进审美心理图式的重新构建。此外,以类型化、组块式、单元化阅读促进图式的积累,使文学审美心理图式组成有机的知识系统,推动阅读的深化和升华。

7.“由表及里”策略:

突破作品的语言外壳,在理解作品表层意义的基础上,由表层(一个字,一个形象等)进入深层(作品形象世界背后的情感世界、时代精神、社会生活、民族心理、文化状况等),把握作品的深层启示义,完成一次由表及里、由低层次升华为形而上的高层次的审美历程。

8.“期待——预设——回味”策略:

通过审美期待,全面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通过种种猜想预测,依照学生自己固有的内心图式、审美定势对文本作出解释;通过反思回味,调整审美结论,对作品作出更为深刻的理解,让文学审美由浅层走向深层,由低级走向高级,由一般到特殊,由此及彼地加深和拓展。

三、指导学生从语言技巧的视角进行解读

我们要“破译”文学作品的密码,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这要求我们在从语言技巧的视角进行解读时,着重引导学生借助文句的阶梯跃入审美的时空,注意发现三个方面的“陌生化”语言现象:

1. 发现对语言常规有意违背和突破惯例之处。

例如:文本语言中的悖论表达,同语现象,违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现象,突破一般词语、句子搭配习惯,进行反常组合的语言现象,变异使用字词的语言现象等,进而破译文学意蕴解读的密码。

2. 发现使用变异修辞方式形成的独特审美意象。

引导学生注意:(1)词语的感情色彩变异——褒词贬用与贬词褒用。(2)以辞格使用的创新营造新颖的审美意象。比如使用读者较少见的列锦、通感等辞格,创新使用对比、比喻、比拟、借代等较常见辞格。

3. 发现以模糊修辞方式表达更丰富、深刻内涵的现象。

模糊修辞是利用语言的模糊性去获得最佳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方式。中小学生接触机会较多的模糊修辞方式有:(1)推测型——用推测的模糊性表达深层的言外之意。(2)矛盾型——用反常的词语矛盾组合引起读者深思。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忘却”。(3)辞格超常使用型——用超乎寻常、甚至似乎错误的搭配,产生模糊的扑朔迷离的然而更独特更强烈的审美意象。(4)缺省型——因不肯说尽戛然而止而使言语显得含蓄、精炼、深沉。

四、指导学生从社会的视角进行解读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阅读“破译“时应当思考作品反映得是否真实、正确,从社会的角度,包括思想、伦理、道德、政治等角度去理解、评价作品。主要有三个方面:

1. 从作品的内容反思其社会背景、社会意义。

通过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原貌去透视、理解它所反映的社会时代、历史背景、民族文化,同时又用这种背景最终地、尽量准确合理地解释作品本身。《项链》“说明了当时社会的虚荣文化使一个正常的人变得很不正常”就属于这类解读。

2. 借助其他社会科学来解读作品。

评价作品以及人物,有时要用到文学以外其他领域的社会科学理论作为工具性知识,例如读《七根火柴》等反映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年代的作品要运用到历史知识,读《红楼梦》可以从管理学的角度赞美王熙凤的管理才华、从社交知识的角度赞美薛宝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雷雨》除了要了解历史背景外还要涉及伦理学知识。

3. 引入社会上的事实性知识来解读作品。

在有些情况下,语文课的阅读要求助于历史中和社会上的事实,理解和证明作品的价值。如《致橡树》阅读课上,一位女生提出“两强相遇,必有一伤,诗中的‘我’这样好胜,会同伴侣经常冲突,是不会家庭幸福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历史上和现实里有很多实例说明,只有利益、价值观根本对立的“两强相遇”才会“必有一伤”,有更多有共同理想信念的伴侣双方都是强人,都是互相激励,一起前进的。

五、指导学生从文体特点的视角进行解读

这种解读不同于灌输文体知识,也不同于给作品贴上文体标签,而是从文体特点的视角了解创作规律,读懂作品的美。

1. 反思诗歌的意象美和语言美。

意象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元素,是能够传达丰富意义的艺术形象,是融入创作主体独特情感的客观物象。因此,诗歌的“破译”阅读必须重视寻找作品中构建的意象。建议学生在朗诵中“以意逆志”——用自己的内心体会去努力推测、理解作者的本意。如在《蒹葭》的教学中,指导学生欣赏诗中复沓音韵的旋律之美,体会尽了努力无法实现、既无奈又不愿放弃的复杂情思。

2. 反思散文形散神聚和文情并茂的特点。

形散神聚是散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鲜明特点。在写景状物上,散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环境取材之广,是小说、诗歌都无法企及的;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散文,尤其是现代散文,作者可以大量地直接描绘自己的心理,抒发感情,小说、戏剧只能通过人物和情节间接表达;在抒情方面,诗歌凝练含蓄,散文可以更具体、充分,更淋漓尽致。

3. 反思小说、戏剧的情节设计和人物性格塑造的合理性。

其一,关注小说情节的突转和戏剧中的冲突。小说中有些部分,似乎只是日常生活、平淡的行为或对话,其中却隐藏着深度的矛盾,预示着情节将发生突转。其二,要重视从两方面考察人物性格塑造的合理性:一是人物性格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二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阅读时避免简单思维,只看一两处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表现就下判断。只有将主要和次要方面的性格表现都考虑到,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作品指导 篇8

情景交融类散文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由情引出景,即借景抒情。先有某种情感,想到某种景中去排遣,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荷塘月色》),自然引出月下荷塘与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一类是先身遇目接景物,勾起早有的情感,即触景生情。如“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听听那冷雨》),自然引出余光中对冷雨的景物描写。无论是哪一类,都是移情于景。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因此,我们在阅读情景类散文的过程就是在景色中寻找作者感情的过程。那么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寻找作者的感情呢?

一、抓住景物的特点

景物不同,作者融入的感情也是不同的。如《荷塘月色》中描绘的景物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亭亭舞女的裙”的荷叶,袅娜地开着或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粒粒的明珠、碧天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的荷花,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荷香,脉脉的流水,闪电般的凝碧的荷波,和谐的旋律,等等,从中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喜悦;另一类是曲折幽僻阴森的小路,蓊蓊郁郁的树,苍茫的月色,淡淡的月光,阴阴的树色,隐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路灯,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淡淡的哀愁。即使是同一景物,作者着笔的角度不同,所写景物的特点也不一样,融入的情感也完全不同。同是雨,余光中着眼于凄清———“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听听那冷雨》),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凄凉冷清的乡愁之情;而郁达夫则着眼于悠闲———“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我们感受到的就是对微雨寒村的江南冬景的热爱。一凄清一悠闲,相去何止万里?因此,我们可以从景物的这些特征中剖析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爱还是恨,是乐还是忧,是喜欢还是厌恶,是赞美还是批判。

二、把握关键语句

写景状物散文除了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感情外,往往还通过议论、抒情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或思想,显示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态度。这些句子是精当的、要言不烦的、画龙点睛的,有的是对所描写景物的见解或判断,有的是意义的挖掘揭示,有的是作者情感的爆发。这样的句子,要边阅读边划出来,阅读完语段后再加以筛选和整理,使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然后归纳提炼,用自己的话对内容、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如《荷塘月色》中有这些关键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以夜游荷塘来排遣心中的烦闷,想摆脱却摆脱不了,想超脱又超脱不成,所以文章洋溢着淡淡的喜悦,又笼罩着淡淡的哀愁。《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的关键句:“风里雨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在古老的大陆上,千屋万屋是如此。二十多年前,初来这岛上,日式的瓦屋亦是如此。”抓住了这些,就能很快把握这篇文章的抒情脉络。这样的句子,要边阅读边划出来,阅读完语段后再加以筛选和整理,使文章内容、主旨具体化,然后归纳提炼,用自己的话对内容、情感与主旨加以阐发或概括。

三、注意写作技巧

因为作者把情感寄托在具体的景物之中,常常会采用一些写作技巧。掌握这些技巧,对阅读情景交融散文,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运用各种方法,有鲜明的比喻:出水的荷叶“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打着朵儿的花苞像“一粒粒明珠”,等等,不仅贴切,而且透露出作者的喜悦;还有生动的拟人:那袅娜的荷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把水面白荷写得极为标致;更有新奇的通感:“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流动的光波被描写成动听的音乐,给人以视觉兼听觉的感受,强烈地传递着作者对景色喜悦的情绪。在《江南的冬景》中郁达夫通过想象和联想,巧借诗的意境,避实就虚:“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语言简省洗练,意象丰富,情感浓烈。

作品指导 篇9

阅读理解教学长久以来是英语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几年来, 图示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文学阅读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现代阅读教学的新理念。图示理论指导下的阅读教学模式已被英语教师广泛接受, 该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激活原有和建立新的子图示, 对阅读理解成功完成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阅读文学原著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研究者和学习者中也早已达成共识, 对文学作品阅读和英语阅读之间关系的研究也由来已久, 论文数量也相当可观, 但从图示理论的视角研究文学作品阅读对英语阅读的影响尚属空白, 本研究课题首次将图示理论和文学作品阅读联系起来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 设计并实施了实证研究, 探讨了文学作品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二、理论依据

图示理论是由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 (Runelhart) 建立并逐步完善的, 根据该理论, 图示是人脑中贮存的一个个知识单元, 从内容上可分为三部分:语言图示 (linguistic schemata) 、内容图示 (content schemata) 和形式图示 (rhetorical schemata) , 语言图示是指对有关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技能的掌握;内容图示是指对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民族情感等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形式图示是指对阅读材料的修辞、风格、组织结构、体裁特点的认识。图示理论认为头脑中的图示缺乏是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原因, 读者阅读文章的过程不是单方面被动的吸取信息, 而是阅读材料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已有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当读者从阅读材料中吸取的信息和已有知识单元挂起钩来, 阅读理解就成功, 否则就失败。正如邵瑶宇在《图示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效度研究》一文中提到的“图示理论表明:阅读是一个认知和言语交流的过程, 读者对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容和形式具有的知识越多, 其理解程度越深。”[1]因此图示理论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逐字逐句的阅读模式, 认为激活和扩充读者头脑中的图示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过程中至关重要。

三、教学应用

基于以上情况, 本课题选取2010级新生1班为实验班。

为了解学生对西方文化常识和英美文学作品的了解情况, 首先对32人进行了摸底测试, 测试的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种体裁, 其中文学常识为20个选择题, 共占40分, 阅读理解材料共占60分, 每种体裁片段占15分。从文学常识成绩看, 只有8人及格, 占班级总人数的24%, 此数据表明, 目的语国家文化及文学知识的缺乏是英语阅读的障碍之一。从小说测试成绩看, 23%以上的学生得分为零, 90%以上的学生得10分以下, 只有不到6%的同学得10分以上成绩;从诗歌测试成绩来看, 只有3个学生 (约占9%) 得分在10分以上, 10个学生得5分以下;从戏剧的答题情况来看, 3个学生 (约占9%) 一个字没写, 得了零分;70%的同学的回答以偏概全, 只有10%的学生对主人公性格分析的比较全面;散文测试成绩如下:得分9分以上的10人, 占31.3% (及格率为31.3%) ;5分或者5分以下的8人, 占25%。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同时显示:1.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生词, 而是对已知单词的深层含义缺乏全面而正确的理解;2.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是造成阅读诗歌障碍的重要原因, 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扩大学生的内容图示是必要的;3.对文学作品四种体裁认识的欠缺, 学生在概括主题思想时往往不能抓住中心、把握重点, 因此补充相关的形式图示也不容忽视。

对实验班实行图示阅读训练后, 进行了结项测试 (题型和难度以及分值与前测基本相同) , 成绩对比结果如下:

文学常识前测平均成绩为21分, 后测平均成绩为35分;小说阅读前测平均成绩为4.125分, 后测平均成绩为9.65分;诗歌阅读前测平均成绩为6.25分, 后测平均成绩为7.9分;戏剧阅读前测平均成绩为7.7分, 后测平均成绩为11.5分;散文阅读前测平均成绩为7.3分, 后测平均成绩为11.9分;总成绩也大幅提高, 最高分由原来的70分, 提高到86分, 及格率也由原来的6%提高为100%。

结项测试的结果表明经过图示阅读训练, 学生们的阅读理解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学生从最初的读不懂文学作品或只读字面意思、理解片面, 到在提供背景知识的前提下学会突破字面理解的层次, 挖掘作品的深层涵义, 再到最后有意识地搜集相关知识达到推断、评介、欣赏的更深层次理解, 说明通过阅读文学作品, 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原有图示, 而且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图示、形式图示和内容图示, 两者的融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结论

以图示理论为理论依据, 通过探讨文学作品阅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设计并实施了实证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图示理论能够帮助学生把背景知识和阅读材料有机的联系起来, 帮助学生培养交互式的阅读习惯, 激发学生阅读的主动性, 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该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 期望能对英语阅读教学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邵瑶宇图示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效度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科版) (社科版, 2010, 3.

[2]谢争艳张向阳文学作品阅读在英语课堂中实践文学教育[J]2008.11

作品指导 篇10

从清代开始,我国幼儿文学的发展和国幼儿文学翻译的发展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然而,尽管经济社会已获得长足发展,国际间关系的也日益密切,幼儿文学作品的翻译并未能跟上时代的变迁发展。中国有近2亿幼儿读者,但他们并未得到高质量的幼儿文学译本。可以说,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翻译研究和实践长久以来都处于整个学科的边缘地带。20世界六七十年代,接受美学理论的提出为幼儿文学作品的翻译带来了清新之风。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又称接受理论,由Hans Robert Jauss和Wolfgang Iser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Wolfgang Iser(1996:64)认为文学作品本身存在两种属性,即艺术性和美学性 :其艺术性形容的是“作者的文本”,而其美学性则是由读者实现的。该理论将读者提升到突出重要的地位,关注文学作品与读者间的互动与联系,把文学史看成“读者的文学史”,认为“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是注定为接受者而创作的”。

此外,Jauss(1982:14-23)提出接受美学的另一核心理论是期待视野,即读者本身的个人经验、审美情趣、文化修养、知识水平等会组成读者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期待。读者在面对新作品时,对该作品的文学体验一定是在其具备的知识框架或理解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读者的期待视野始终在不断地调整和重构,而非一成不变。

Jauss(1982:14)还提出作家、作品和读者是一种三角关系。读者是历史的创造力量,而非被动的因素或单纯做出某种反应的环节。读者在接受活动开始之前就已有特定的期待视野和对每部作品的独特的意向。因此,当译者以接受美学理论指导翻译活动时,应其自身就成为原作的读者,考虑到译本读者期待视野。作为幼儿文学作品的目标读者,中国幼年儿童应该成为译者的考虑对象。

三、接受美学指导下的幼儿文学作品汉译

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指专为幼儿(3~6岁)创作的文学作品,体裁包括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等。早在人文主义运动时期,西方就开始意识到应尊重儿童的人权,注重儿童的人格,发展儿童的独立性,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幼儿文学作品译本的读者是幼儿,幼儿有着自己独特的期待视野和年龄特征,因此对译本也会有特殊的要求。本文旨结合接受美学理论的“读者中心”和“期待视野”两个角度,以英文幼儿读物《Little Mr.》丛书的汉译为例,探讨幼儿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

1. 遣词

幼儿文学作品的读者主要是3~6岁的幼儿,这一时期的幼儿词汇水平十分有限,主要靠说话人的语气分辨所表达的意思。因此,这类作品的翻译要在保证译文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受用通俗易懂、真实淳朴、生动有趣的词语,传递童真童趣。

例 :1. And the trouble was, the fatter he became the more hungry he became.

And the more hungry he became the more he ate.

And the more he ate the fatter he became.

And so it went on.

但问题是,他越胖就越饿 ;越饿就吃的越多 ;吃的越多就越胖。

如此循环往复(就这样),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

(摘自《Mr. Hungry》)

笔者在校译时将初译稿中的“如此循环往复”替换为“就这样”,幼年儿童词汇水平有限,难以接受“循环往复”这类难度较大的词汇,因此改为更通俗易懂的词汇。

2. And, inside the box, was a large chocolate cake filled with cream and with the most delicious-looking pink icing.

盒子里面有一块大大的黑色巧克力蛋糕,上面涂满了白色的奶油和馋的人直流口水的粉色糖霜。

(摘自《Mr. Mischief》)

心理学家认为直观具体的事物如形状、颜色、声音更容易激起幼儿的兴趣。因此在该句中,作者加入了两个原文中没有的颜色词(黑色的巧克力、白色的奶油),以形成更强烈的画面对比度,吸引幼儿对故事情节的注意力。

3. Mr. Nosey was the sort of person who, if he was sitting reading his paper on a train, would much rather read the paper of the person sitting next to him.

还有还有,在火车上看报时,他总爱瞟旁边的,呀!他读什么呢?

4. The next day Mr. Nosey was going past a fence when he heard hammering.

第四天,大鼻子先生路过栅栏时,听到“咚……咚……”的声音。 (摘自《Mr. Nosey》)

5. The door wasn't locked and it swung open quite easily.

门没锁,“咯吱”一声就打开了。(摘自《Mr. Happy》)

在以上三例中,笔者均加入了原文中没有的语气词(呀、哇、啊)和拟声词(咚、咯吱)。因识字量有限,幼儿几乎不具备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多数需由成年人为幼儿朗读,加入语气词和拟声词使成年人的语气更富有变化性,能激起幼儿的兴趣。

2. 造句

幼儿文学有比较明确的目标读者,创作和翻译幼儿文学首先应把目标读者的特点考虑在内。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相对于内容而言,幼儿首先对韵律和节奏更感兴趣。韵律和节奏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这就要求译者在句型的选择上尽量做到使译文朗朗上口,有较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感。

例 :1. And people in Coldland aren’t the only ones with red noses. In Coldland you can see red-nosed dogs chasing red-nosed cats chasing red-nosed mice.

在冰雪国不仅仅只有人的鼻头是红红的。在那儿,你还能看见鼻头红红的小狗追着鼻头红红的小猫,鼻头红红的小猫又追着鼻头红红的小老鼠。 (摘自《Mr. Sneeze》)

在此句中,译者将原文中较长的两个连续的非谓语处理改译为两个独立的短句,并采用基本一致的句型,不仅增加了画面感,读起来又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符合幼儿的语言接受习惯。此外,从修辞的角度上来讲,“鼻头红红”采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让小读者感觉“小狗、小猫和小老鼠”似乎不再是小动物,更像是在一起做游戏的小伙伴。

2. A large fat sun shone down on the fat green trees and the fat yellow flowers, and through them walked Mr. Skinny on his way to see the doctor.

胖胖的大太阳照耀着胖胖的绿树和胖胖的鲜花,皮包骨先生穿过胖胖的他们,走在去医生家的路上。

(摘自《Mr. Skinny》)

在本句中,译者遵循了原文中使用的拟人化修辞手法,用修饰人的形容词“胖胖的”修饰太阳和花草树木,营造了充满童趣的氛围,另外,叠声词的使用增加了读物的韵律感,符合幼儿读者的接受习惯。

3. 文化交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中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 , 因而产生了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指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组和短语,最能体现语言中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准确恰当地理解他国文化中的信仰、习俗审美价值观等方面的同时 , 忠实地传达本国文化的精髓与灵魂 , 才能真正做到不同文化的交流。

例 :1. Mr. Nosey liked to know about everything that was going on.

有个叫大鼻子先生的人,他可爱打听事儿啦!

(摘自《Mr. Nosey》)

“nosey”在英语文化中有“爱管闲事的、好追问的”的意思,但在译为汉语“大鼻子先生”后不能表达这一深层含义,但若直译为“爱管闲事先生”又失去了原有的幽默感和画面感,所以笔者对“大鼻子先生”进行了注释,即“在西方文化中,大鼻子有爱管闲事、喜欢打听别人的私事的意思”。

2. And then he chucked, which turned into a giggle, which became a laugh. A big booming hearty huge giant large enormous laugh.

他开始轻轻地笑了,笑着笑着就咯咯地笑了起来,最后哈哈大笑了起来。发自内心、笑得前仰后合。

同上例一样,英语中有表示“笑”的程度的形容词,但与上例不同的是,汉语中也同样存在表示“笑”的程度的形容词,因而在本例中,笔者将中没文化对照起来,得到最终译文。

四、结语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对幼儿文学作品的翻译常常被忽视。很多人片面地认为幼儿文学翻译只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简单精练的句式将原文的意思忠实的表达出来就可以了。但事实上,幼儿文学作品翻译的难度并不亚于普通文学、科技或应用文体翻译。由于读者群的特殊性,幼儿文学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等方面都要求有不同的价值标准(Oittinen,2000)。

翻译幼儿文学作品时,译者应时刻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标准,以读者,即幼儿群体为中心,以其期望为宗旨进行翻译活动。幼儿文学的读者是幼年儿童,译者要考虑其心理生理水平,知识经验水平、审美情趣水平等特点,站在幼儿的立场上,用幼儿的观点审视阅读原文,以童心童趣为鉴赏原文的标准,最后选用最适合幼儿读者的语言风格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以实现幼儿读物寓教于乐的最终目的。

摘要: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加深和文化间的碰撞,外国文学进入国人的视野,其中,国外幼儿文学作品极大丰富了中国儿童的生活。接受美学成为世界文学流派的一股重要的力量。它以读者为研究重点,认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人物,读者决定了作品的完整性。本文尝试从接收美学视角指导下通过对语言、修辞、风格、童趣体现等方面对英文幼儿文学作品《Little Mr.》的汉译进行讨论,以期得到更好的翻译策略,实现幼儿文学作品的娱乐功能和教育目的。

作品指导 篇11

现代教学观认为, 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习。《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2010~2020) 》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中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努力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明确指出,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和运用, 但在许多地区这种学习方式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或采用走过场的形式, 成效不明显;许多高中语文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即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这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发展。因此, 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中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以下要求:“阅读优秀作品, 品味语言, 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 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 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 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 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 读好书, 读整本书,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品位。”高中阶段必须加大学生文学作品阅读量, 使广大高中生广吸收厚积累, 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同时, 必须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能力的指导。因此, 我们把研究的突破口瞄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希图探索并寻求出一套有效的指导方法。

二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林启恩纪念中学一贯积极倡导张扬学生的个性, 发展学生的特长,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突出学生的素质培养。我们认为, 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崭露头角、展示才华的平台, 挥洒青春风采的一片天地, 充分体现学校“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 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支持冒尖, 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

本课题将以校为本, 以高中语文新课标理念为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着重研究对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 为提高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服务。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 我们将积极探寻一种适合高中生实际的操作方法与模式, 在强化实践、获得经验、提高教育效果方面下工夫。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我们试图形成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 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 激发阅读兴趣, 培育文学欣赏和创作素质, 提高鉴赏评价能力 (外化) , 提高思维品质和思想素质 (内化) ;探寻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方法及调控手段, 探寻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大世界”引入课堂教学的“小世界”的方法;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生文学作品阅读兴趣, 使之掌握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法, 提高文学素养;同时提高课题参与教师的文学素养及对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法指导、调控的能力。

三 实验目标、内容和重点

1. 研究目标

考察普通高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功能, 走出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误区, 确定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的原则, 探索总结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

2. 研究内容

一是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情境的创设;二是散文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三是诗歌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四是小说与传记文学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

3. 研究重点

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情境的创设与方法的指导。

四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开展本课题研究, 首先要对普通高中文学作品学习进行目标分类, 确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 根据教以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思想, 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相应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活动。

整体思路: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新课改的精神对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教学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以有效的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活动来设计不同模块、不同专题等不同学习内容的教学。在具体的模块学习中, 学习活动的设计, 在设计思路上将有一定的差异性。

本课题将探究课初步分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相结合。另一类是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提供必要的软硬件资源, 还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提供适时的、必要的、有效的指导。

2. 研究方法

第一, 文献研究法。前期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发展趋势等资料, 对获取的资料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明确研究方向, 把握好实践研究的过程。

第二, 个案研究法。对学生分层次抓典型, 对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三年跟踪研究, 包括建立个人档案、具体学习阶段的描述, 确立阶段性学习目标,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 以供课堂教学设计及效能研究参考。

第三, 行动研究法。通过课题组成员及其他优秀教师的成功教学案例积累资料, 总结规律, 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加以验证、修改、完善。

第四, 理论演绎法。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及主要环节、相关细节做出理论的分析、概括和总结。

五 基本实验原则

第一, 方向性原则。本课题研究旨在推动普通高中语文教育, 提高广大高中生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的能力, 培养、发展学生的文学素养, 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理念。

第二, 客观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 一切以客观实际为准绳, 排除一切偏见, 做到材料真实可靠, 全面把握研究对象的属性与特征, 防止以偏概全。

第三, 科学性原则。研究过程中的态度作风、方法和手段, 以及成果的取得均要科学。

第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 联系教育的实际, 联系社会的实际。

上一篇:麻竹产业下一篇:专业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