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作品

2024-07-07

中外作品(精选10篇)

中外作品 篇1

黑龙江省选修教材《中外传记作品选读》采用的是文选的形式, 提供了古今中外10位杰出人物的传记以供学生阅读。其中前六篇是精读, 再加上两篇略读, 两篇课外阅读。学生阅读传记的过程, 是与传主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是与传记作者就传主的评价展开思想碰撞的过程, 是自己的内心受到涤荡与洗礼的过程。学生通过这样的对话与交流, 通过传主的人生轨迹, 结合时代社会背景, 分析个人先天因素和外部环境等的关系, 客观、理性、全面地把握传主的功过得失, 对其进行评价, 同时又能体验传主的内心情感, 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 获得心智的启迪, 在理性反思下吸取经验教训, 引以为人生鉴戒。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本教材的教学与研究。

笔者认为, 传记的教学, 应该采取特殊的教学形式。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 选文又是传记的截取部分, 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全传的阅读, 所以, 为了更好地把握每一位杰出的人物, 必须先“放”, 后“收”, 也可以说是“形放”“神收”。传记的教学需要三步完成:

首先让学生在课外自主通读文本, 整理信息, 总结特点, 做读书笔记;然后在课堂上集中交流, 总结学习体会和认识;最后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十位不同领域的人物, 都分别在哪些领域有所贡献, 其主要业绩是什么, 作者又是以什么方式为其做传的, 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传记选读共有精读六篇:《杜甫》《鲁迅》《毛泽东》《贝多芬》《达尔文》《马克思》。

依据阅读传记的课程目标:“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 能把握基本事实,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那么, 在具体的教学中, 我们还应重视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教师的准备方面。在备教材方面, 教师要对系统的传记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研究, 认真研读选修教材本身。这里就要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每位教师依据各自擅长的领域为组内成员提供相应的备课参考, 解决一方面的问题, 汇总之后资源共享。在备学生方面, 还要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接受习惯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 再进行教学方案的设计。只有了解了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了解了学生急需补充加工的知识与能力, 教学才会更有针对性, 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百教百会。在具体设计思路的时候, 教师自身一定要有宏观的、全局的意识, 不要拘泥于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 要把握整体的方向, 给学生以有效的内容。

其次是长文短教的问题。传记之所以看似难以在课堂有限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讲授, 主要就是因为篇幅的问题。每篇传记的内容都很长,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切实有所收获呢?我觉得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 要让学生产生阅读的愿望与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段能够打动人心、精彩绝伦的导入语。

第二, 要能用金字塔的形式将传记分层概括。第一层, 用一句话概括本传记的内容;第二层, 从结构上帮助学生进行梳理, 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找到层次感;第三层, 将本传记想要让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设置成有梯度的问题呈现出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倾向、能力水平进行有选择的定位, 将选择相同问题的学生分到一个学习小组, 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这种金字塔结构, 不但从时间上来说是由短到长的, 从难度上来说也是逐级深入的。这样, 就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筑了一个整体的学习框架, 更好地进入自己的学习角色当中。运用一些表格, 将信息进行量化, 直观具体地展现给学生, 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第三, 就是要把握好必须落实的教学点跟学生的兴趣点。对传记纪实类作品教学,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有四点是需要注意和落实的:

(1) 把握作品的基本事实, 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 (2) 在人物传记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3) 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4) 认识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 尝试人物传记的写作。在增强学生兴趣方面, 教师应调动起所有的神经, 搜集归纳多种方法, 并尝试着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比如, 课型可以多样化。

另外, 还应注意避免一些问题。如避免过于追求系统和深度。高中选修课不同于高等学校专业理论课的一个突出标志, 就是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 而主要立足于语文活动, 致力于实际的应用, 尤其是拓展时要注意适度。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各种实际问题, 只要善于总结, 勤于思考, 精于反思, 定会稳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选修课教学上真正让学生学到知识, 提升能力。

中外作品 篇2

学号:姓名:班级:专业:

从审美的角度看广告

摘要:广告是一个品牌的眼睛,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通过这只眼睛,人们可以了解这种商品的内涵,感受企业的文化。广告如果做得好,给人以美的感受,就能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产生认同感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要求商家选择好的广告来宣传商品,而要在众多的广告中脱引而出,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的广告。

关键词:

广告宣传

美学功能

认同感

商业价值

在我们这个日益竞争的时代,快速的社会节奏使得广告也在不断寻求新的闪亮点。广告如果做得好,给人以美的感受,就能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产生认同感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做得不好,牵强附会低俗无聊,广告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反作用。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商业社会中,广告充斥着每个角落。这些广告有的平庸无奇有的却表现独特、新意怡人,从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而产生如此差别的原因,除了设计、制作方面的因素外,广告美感的高低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可以这样说,好的广告就是一种审美的艺术享受。一切事物的存在是否合理,取决于人对其的本质需求。这种需要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就其精神层面来说,文化本身必需要求其具有审美的属性。在商业发展迅猛的社会当中,广告不再单纯地是一种信息传播,它自身已成为商品的一部分被消费,而渐变成一种文化,因此,审美性的存在是广告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本质属性。

广告取得人们的认同,在塑造审美形象时总是运用喻体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有着愉悦的心情来接受自己有着明显商业目的的广告说辞。人们下班回家后身心疲劳困倦,轻松自然、优美流畅的电视广告或者报刊杂志广告在不知不觉中撵走人们的疲劳,优美的画面,流畅的语言,轻松细腻的音乐,熟悉的生活环境让人感受到广告美的无穷韵味。比如松下电视广告正是利用广告的美,让人在感受广告魅力的同时来接受它的广告的。---几个东南亚的小孩在宽敞的湖面上欢快的摇着小木船,吆喝着想看高楼,而住在城市高楼里的白人孩子却爬上云梯吆喝着想要看地平线,远在非洲的孩子善娱的述说想看的下的列车,而正在地下列车外面的小女孩却又想看看高山,通过两组对比循环的画面共同传达出孩子心理的需求,而纯真

广告美是一种现代审美设计活动,是艺术化信息传播活动。“人对使用艺术的审美就是在对对象的合理的美的形式的观照中,使性情获得陶冶,进一步转化为情感和意识,最后达到美感来实现的。它是一种间接的审美活动。”总之,广告审美已经汇入现代世界性的潮流,如获得2002年第31届莫比广告节金奖的我国广告作品,有广州九易广告公司为广东移动公司创作的“牵手篇”和为中国移动3G移动网络创作的“天涯若比邻”以及广西电视台的形象广告“山、水、海篇”,尤其是后者,将中国传统哲学与电视传媒的形象很好地结合起来,从中国人的自身文化角度来描述中国人传统的人文生活状态,以国际化水平的创意,驱使本土广告公司有可能迅速与广告公司接轨

广告集多种艺术于一身,并不是各种艺术形式的简单相加,它综合各种艺术形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着自己独特的系统特征。各种艺术形式都要为广告这个系统服务。如进入广告系统的音乐,就不能称之为独立的音乐,而是广告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为表达广告美而存在的。广告也往往只截取音乐的某一部分,来为自己服务,与自己所要表达的形象、情感无关的其他成分不予容留。汾酒广告牧童遥指杏花村篇中,一幅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一树无叶的杏树,开出几朵淡红色的杏花,映衬着漂浮着浅云的天空,清脆的鸟鸣声打破沉寂的田家,嘹亮的笛声从远处传来,一位道闻酒香的老人“借问酒香来何处,骑着黄牛口吹短笛的牧童转身指向遥远的杏花村。广告全用写意,取材于杜牧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广告综合运用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但又不是各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简单相加,多种艺王形式的综合运用,给整个广告笼上一层朦胧的意象,让人们在欣赏广告的同时也欣赏到了艺术的美。参考文献

王淑芹.广告作品评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卫军英.现代广告策划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修订第二版),宋若涛.广告效果分析 郑州大学出版社

中外作品 篇3

关键词:中外文学作品;比较文学;文化差异性

中西方国家的历史有所不同,从而造成了各地的文化有所差异。文学是用来记录和传播文化的。文学起源于文化,又发展和丰富了了文化,从根本上上讲文学是通过技术加工形成的具有个人特性的产物,它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在进行中外文学作品的对比时,一定注意要从多方面考虑,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当作是一种文化的介绍,只有辩证的考虑才能得到较为合理的答案。本人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研究结果对中外文学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一、中外文学比较中存在的问题

(一)解释和介绍文化的主观性太强

文学是带有作者很大主观性的作品,他们将自己理解的文化编撰成文学作品,作品中不仅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还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作者的强烈情感。例如:杜甫的很多诗歌创作中都展现了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失望、对统治者的不满还有自己踌躇满志却得不到重用的失落,从另一方面也直抒胸臆,希望国家能走向繁荣和自己早日实现报国之志的美好愿望。当然,有的文学作品已经超越了时代的限制,例如:《桃花源记》这部作品架空了历史,作者笔下的文化是对现实的批判,倾诉的是作者的美好愿望。

因此,在进行中外文学比对时不能带有太强的主观色彩,应该深入调查和探索,不然就会曲解了“文化差异”。因此,在剖析一部作品时不能顺着作者的意思解读下去,而应该另辟蹊径,揭开作品的表面,透过现象看本质,还原一部作品的真实历史。因此,在进行文学比较时一定要跳出思维定式,而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这段历史,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眼界结果。

(二)丢开历史背景解读作品

不同的时期会产生不同的文明产物。例如: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作《论语》,那一时期人们善于思考、修身养性,因而很多作品体现的都是做人的道德准则。而19世纪,世界处于战争时期,从而涌现出如《战争与和平》等一系列反战的作品。因此,在不同时期作品所体现的主体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性就是与当时的时代紧密相连,折射出对现实的思考。因此,在解读和对比作品时要把其放在相对应的年代里,正视历史,才能恰到好处的解读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这也是解读作品一个重要的前提。但是,在目前很多中西方文学的比较中这一点做的还不够严谨,导致注释中经常会出现很多失误。

二、中外文学比较中可行的方法

文学——作为一种具象的文化,在形成之初就与文化紧密相连。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研究时难免会被自己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束缚,而不能以一种客观的态度面对。其中可行的方法本人总结如下。

(一)以多元开放的心态研究文化

历史上能够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不同地域文化的作家中最出名的就属:鲁迅和王国维。他们不仅为中国文学贡献出卓越的作品,在中西方文学作品的研究中也可谓登峰造极。20世纪我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政治、社会都处在一个动荡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相互碰撞融合,而鲁迅先生却能够以一种开放的态度看待这些实属不易。通过“求同存异”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彻底的研究,并做出的准确的定位,即“跨文化研究”。因此,鲁迅先生和王国维先生对中西方文化研究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二)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综合研究

诚然,文学的本质是文化,但是如果只是以文化为主而忽视文学的学科性内容,则显得过于片面,从而导致文学研究一步一步走向绝境。因此,在进行中西方文学的对比时,需要以文学研究为主。所谓的文学研究是指在文学交流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学表现形式等做出分析。而综合研究发是指研究者在解读作品时需要考虑文学作品所蕴涵的主题和思想。结合以上,本人总结出两种具体的方法。第一,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文学作品源自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发展了文学,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将两者相关联进行综合性研究很有必要,而这也是切实可行的做法。第二,结合多种手法研究。文学作品蕴含多方面的思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个事物我们尚且需要分多种角度考虑,而作品也需要借用多种研究方法。

三、中西方文学作品的差异

以下,本人主要从中西方神话故事、小说两方面阐述其中存在的差异。

(一)中西方神话故事存在的差异性

西方的神话故事中最出名的是——希腊神话故事。里面塑造了众多的古希腊英雄形象。这些英雄人物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超能力,能救众人于苦难之中。通过发动战争,以获取地位和他人的尊敬。由此,西方国家尚武的精神可见一斑。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中国的神灵大部分是具有杀身成仁的精神。例如:《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等,展现的就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思想。中国的文学体现的是尚德。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的共同点,那就是趋于一种英雄主义情怀。但是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体现出更多的个人主义精神,这一趋势在欧美现代文学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中西方小说存在的差异性

中国小说就如同“煮开水”,在一开始总会说一些无关紧要的话,但是随着剧情的深入,情节越来越紧凑,并在结尾形成首尾呼应。而西方故事在一开始就抓人眼球,并以片段形式叙述。中国小说多以一条线索为主线,体现我国“从一而终”的思想。而西方小说多采用多个线索,情节复杂多变。另外,中国小说多写意并体现一定的包容性而西方小说多写实,注重故事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综上,我国传统小说多体现善始善终,而西方国家的小说多注重开始的美好。

四、总结

综上,我们对中西方文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大致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方法,最后对两种文学形式展开深层次的剖析。如今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融,如何抵制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并积极发扬本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的比较分析,希望可以做到求同存异,促进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邱佳.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J].海外英语(上),2015,(8):159-161.

中外作品 篇4

1 中西方文学比较中的一些问题

1.1刻意站在作家的角度去解释文化

我们必须承认文学创作是具有一定主观性的, 相对而言经过岁月沉淀的文化其实更具有客观性。也就是说, 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将仅仅是作家看到文化现象的寄托的形式, 是作家意识形态的外显渠道。因此, 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是具有一定的个性的, 并不是能够准确的反应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看, 譬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这部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社会文化, 我们姑且不钩沉其故事的真实性, 但从历史的角度去解读, 就知道作者笔下的“文化”是与现实社会文化是大相径庭, 因此这部作品只能够当做作者倾诉美好愿望的主观作品, 不能将其视作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显露。

因此在进行中外文学比较的过程中, 更应该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不能将具有明显主观色彩的作品去进行比较从而得到偏颇的“文化”差异, 在解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打破作家主观思维的桎梏, 从社会事实和时代背景另辟蹊径去剖析作品美好下作者试图掩盖的黑暗, 抑或是作者笔下的黑暗背后所抹杀掉的一些光明。总而言之, 在进行文学比较的过程中, 一定要跳出作为给读者设定一些思维的障碍, 要从客观事实去进行文学的比较研究。

1.2 抛开历史背景去解读文学作品

不同的时代就应该有不同的文学作品, 譬如春秋战国时代大多都是《论语》这般富有治国修身哲理的文学, 因为在那个时期我们伟大的祖先正开始对治国及道德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在近代就出现了许多反对战争, 维护和平的文学, 如著名的《战争与和平》。总而言之, 不同时代的文学就有着不同的个性。因此要研究文学作品所这折射的文化问题, 首先就要理清楚当时的时代背景,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你所做的研究是正视历史的, 也只有正视历史才可以恰如其分的去解释文学作品中所渗透的文学现象。但是现目前的中西文学比较研究中, 对这一点做得还不甚严谨, 因此也时常出现一些谬误, 而这个失误本不应该出现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的。

2 中外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的一些可行方法

哲学家罗素曾指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过去已被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 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 中世纪的欧洲又效仿阿拉伯, 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1]因此, 作为文化交流组成部分的文学交流一开始就与文化和文明不可分割。而由于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 在对中西文学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难免会在传统的思想中产生一定的障碍, 如果不能以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 那么研究的结果就难免会厚此薄彼。通过查阅大量的研究资料, 笔者大抵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可行的研究方法:

2.1求同存异

在比较文学研究中, 我们不得不提大文豪鲁迅先生和王国维先生了。在近代文学比较研究中, 他们作为研究工作的先行者为后来者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我国20世纪伊始, 正是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外来文化激烈碰撞期和融合期,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鲁迅先生与王国维先生的文学研究可谓是登峰造极, 尤其是在中西文化研究活动中, 真正做到了“跨文化”研究, 他们以多元开放的心态对中西文学作品的差异表现出了难得的包容姿态, 并且对中西文化中的相同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这就是所谓的求同存异。在后来乐黛云先生就明确地阐述了比较文学的定位, 即比较文学研究是“跨文化与跨学科”的研究, 这也是对鲁迅先生和王国维先生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一种肯定。

2.2 文化研究与文学研究的综合研究

在1994年在加拿大召开的第14届比较文学协会大会上,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的学者纷纷对文化研究蚕食文学研究的现象感到担忧。法国学者艾田伯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书中在肯定学科交叉、文学的文化研究的基础上, 更注重对文学自身的关注, “韦勒克先生和我一样没有忘记‘比较文学’中是有比较的, 但是对于有人遗忘了文学, 他却比我宽容得多了。”[2]诚然, 文学研究从本质上是服务于文化研究的。但是如果极端的只注重文化研究, 从而忽略的文学研究的学科特性, 难免就会是文学研究工作者陷入尴尬的境地, 从而使文学研究一步步走向消亡, 当然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可能对文学界而言是不堪这样打击的。因此为了挽救文学研究, 从而有效的推进比较文学研究的发展, 最终促进文化研究向新的台阶迈进, 众多学者提出了以文学研究为中心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所谓以文学研究为中心, 即是首先要关注文学交流过程中的文学思想、文学形式等方面的相互影响。而所谓的综合研究法, 就是要求研究者要综合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去解读文学作品中所涵盖的一些文化因素。总体上将综合研究法的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将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

经过上文的阐述我们大抵可以理解, 文学作为文化载体在文化表现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根据文学作品的特性我们不难发现, 文学文本本身就难免会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 因此我们就可以将文学当做是文化的一种特殊符号。因此, 将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做综合研究是文学研究也是比较文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2) 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

如上文所述, 比较文学研究是具有一定跨学科性的, 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研究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这是不争的事实。比如阐释学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就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众所周知, 阐释学是十分重视理解与对话的, 因此在阐释过程中可以对文学交流中所引起的谬误等问题作出合理的解释。

通过对比较文学研究方法的探析, 笔者也尝试着应用比较文学中较为科学的方法对中外文进行了科学的对比, 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3 中外文学比较中神话故事的差异

3.1 中外神话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的差异

我们都只到中外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 当然产生差异的原因多种多样, 非片言能够详尽。因此, 笔者通过对中西神话故事的情节的差异, 希望能够获悉导致中外文化差异的一种因素。通过研究发现, 西方的神话故事中, 推崇的是无所不能的神。西方神话塑造的神灵往往都有叱咤风云的能力, 但是西方故事中的神灵却不像我国传统神话故事中救苦救难的“德者”, 他们所崇尚的是能够呼风唤雨的“力者”。而“力”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战争, 比如古希腊神话中的王位都是通过武力而获取的, 并且还有父子相残的情节, 由此可见在西方最初的文化中就透露出一种尚武的思想。而这是尚武的意识形态的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近代世界大战爆发的一些因素。

与西方神话不同的是, 中国的神灵都是心系天下的圣德之人。他们往往都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并且也同时具有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譬如传世女神女娲娘娘、开天辟地的盘古、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 他们都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美德与贤能的化身。

不难看出, 西方神话故事是一种尚武的文学, 而中国的神话故事是一种崇德的文学;西方神话讲求的自我实现 (即通过战争称王称霸) , 而中国神话是讲求的是自我牺牲, (即一种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思想) 。但无论怎样, 中西方都具有一定的英雄主义情怀。但是较之中国, 西方的更趋于个人主义, 但是我们不能站在个人的角度去评价两种文化的优劣, 我们只有顺应时势吸纳精华摈除糟粕。

3.2 中外创世神话的异同及影响的研究

(1) 关于创世、造人与宇宙来源异同的探究

伏羲女娲与亚当夏娃神话是地处亚洲两端的古代华夏民族和古希伯莱人的神话。在故事建构上它们有着相同的叙事模式和视角。在文化身份上, 伏羲女娲神话代表着农耕文明, 亚当夏娃神话表现为游牧文化;在哲学意义上, 伏羲女娲神话反映着东方阴阳和谐、人本主义精神, 而亚当夏娃神话则显示着西方二元分立的哲学思想;在美学追求上, 伏羲女娲神话流溢着宁静空灵之美, 亚当夏娃神话则激荡着悲壮理想之情。中国人讲究群体意识、团队精神——女娲造人, 一造一大群, 形成中国人的群体意识, 不提倡独来独往, 难以忍受孤独。

(2) 关于中西创世文化影响的研究

由此可见, 这众多的创世神话中, 既有其共同性, 也有其差异性。世界之初, 世界基本都是一片混沌, 一切黑暗被黑暗所掩盖, 不能分辨其根源。也许就像《旧约》所描述:“初神创造天地,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但它又不尽相同, 有的是多神论, 有些是一神论;有些是自然的神, 有些是纯精神的神;有些是力量型的神, 有些是意志型的神;有些神与人同形同性, 有些神与人同性而不同形;有些是世界本身的自然的象征, 有些是外在于世界的创造者。

这一切创世神话, 共同阐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社会环境的一种本能认知。用身边所熟悉的事物抚慰内心上的恐惧感和神秘感, 从而上升为精神上的寄托。

4 中西悲喜剧的异同

在文学作品从结局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 即我们常说的悲剧与喜剧。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在悲喜剧的表现形式及人物特点等因素都不尽相同。下文即对中西方悲喜剧的异同:

4.1中西方悲喜剧的异处

相对而言, 中国的传统喜剧是不存在悲喜之分的。因为由于我国中庸思想的影响致使在文学表达上往往也是中正调和的, 是不像西方文学中那样好走极端的。因此在, 中国传统的戏剧中, 悲剧的成分与喜剧的成分是互相穿插交错的, 这也就极大地保证了剧情的中正性。并且剧中角色的个性设定十分明朗不隐晦, 即直接将戏剧中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等一些角色, 让各个角色可以各归其所。因此, 我国传统的戏剧中的丑, 就完全比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坏”, 而仅仅作为烘托主角的陪衬, 推动剧情的因素而已。

在情节设定上, 我国戏剧虽然也遵循矛盾冲突的规则, 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却有着巨大的差异, 我国传统的戏剧更加注重的是情节要具有诗意;而在人物的动作设定上有着十分严苛的要求, 并且时常会有一些博人眼球的花哨动作, 这也就是所谓的动作仪式化;而在故事的发展更加是遵循世人所认可的情理, 而人物的个性也往往会采用固定的人物设定, 缺乏鲜明的创新能力。西方喜剧崇尚模仿客观生活对象, 总是通过外部言行的逼真模拟来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特征, 力求创造与实际生活形态基本一致的舞台形象。而传统喜剧更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意念, 往往借助虚拟、程式、夸饰等手段, 更集中、鲜明地揭示客观生活对象的本质特征。从总体比量看, 中西喜剧在形似神似关系上呈现重神之美与重形之美的反差。

4.2中西方悲喜剧的相同之处

尽管说中西方的悲喜剧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在某些层面中西方依然是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对爱情地追求与刻画始终是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在爱情故事的刻画中, 中西方的故事情节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譬如我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故事情节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除此之外, 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都有一种英雄情结, 这种情结不仅仅是表现在对神话人物的塑造中, 在大量的戏剧作品中也经常可以见到。如我国传统戏剧中的《武松打虎》桥段, 虽然这是选取于《水浒传》中的章节改编而来的不属于直接的创作但是也不影响表达出我国人民思想深处的英雄主义情结。当然这样的情结在西方的戏剧也不难发现, 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虽然具有一定的悲情色彩, 但是一点也不妨碍那种英雄情结的表现。

5 中西小说的艺术结构的差别

通过研究发现中西方小说的艺术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别, 然而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 我们可以说是作者艺术手法的问题, 当然也可以归为文化的问题, 具体的表现如下:

(1) 中西方小说的结构差别从小说的开始就显现出了一些端倪, 比如说中国小说是不注重开头的, 在开头都说道些无关紧要的事, 这与诗经中的起兴的艺术形式有一定的关联, 但是总体上说, 中国小说一般还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 但是西方小说却十分的注重开端, 并且多是采用片段式的描写, 所以往往在一开始就可以抓住人们的眼球。

(2) 中国小说的情节发展往往都是依托于一条单一的线索, 采取两条线索的小说往往也会着重于情节的衔接与线索层次的分明, 是一种标准的线性结构。这样的特点主要是受到, 我国古代从一而终思想的影响, 这也使作者一旦开始创作变会不自觉的跟着主角的成长, 一直到故事的完结, 这就是所谓的有始有终, 而配角的成长是不被关注的, 他们只是作为主角陪衬而存在的绿叶, 这一点正是暗合了我们成王败寇的认知观念。而西方小说却有着错综复杂的线索, 往往是复线性的, 除开主角的命运之外作家也会时不时留意那些配角的境况, 然后使他们的命运相互交织, 形成一种蛛网式的密集结构。

(3) 中国小说在格局上往往具有一定的包容性, 所谓的包容性就是指中国的小的故事情节都是由多个小故事构成, 大故事中包含小故事是中国小说的常态。反之西方小说却是以主角意识流动推进故事发展的, 西方小说往往不以讲述故事见长, 而以是以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与自然风景描写为主, 注重人物心理与情感在小说中的作用。

由小说结构特点的区别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文化上的差异, 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善终, 而西方文化注重开始的美好。从小说的发展线索的特点又可以看出中西方, 统一思想的差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一统的思想, 而西方国家由于战争频繁, 各个国家的人民经常处于流亡状态, 这也导致统一思想的消亡。

6 结论

中西文学比较研究是了解中外文化异同的一个重要途径, 通过对中西文化科学辩证的认识过程有利于中西文化精华的融合, 同时也可以是我国人民在这个外来文化大爆炸的时代, 可以保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真, 积极的抵制不良外来文化的入侵。因此这就需要相关学者通过对中外文学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 从而找出中西文化层面的异同, 并且取其精华来弥补我们的不足, 促使我国优秀的文化大放异彩, 加快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进程。一言以蔽之, 我国现目前正处于经济与文化的复兴阶段, 通过对中西文学的比较研究, 就可以有效的做到存同求异, 并促使我国的崛起。

摘要:自古以来中西方文化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诸多学者通过对中西方文学的研究, 然后联系当时的生活环境、社会文明、民风民俗等因素然后立足于文化的立场, 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比较。这样的研究方法, 我们普遍的将其称为比较文学研究。该文即针对中外文学作品比较中的“文化”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中外文学,比较研究,文化差异,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一个自由人的崇拜[M].时代文艺出版社, 1988:8.

《中外雕塑作品欣赏》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中国画作品,了解我国优秀艺术瑰宝。(了解)

2、了解名画、作者、时代背景。(记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代表作品。

难点:知道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代表作品及作者、时期。

教学过程:

一、介绍书中的名作 秦始皇陵兵马桶

1974年和1976年,在秦始皇陵外城东侧约1.5千米处地下,发现并发掘了秦陵从葬坑三处。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面积达14000平方米,内有6000多件形同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兵马陶源和7000多件战车、铜兵器及金、铜、石等装饰品,是一个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向东开进的古代大型军事长方阵形。它展现了秦军的编制、武器装备情况及古代战争的阵法。一号坑内,车与步兵相间,以步兵为主。二号坑内主要是车兵,也有骑兵、步兵,形成车兵、骑兵、步兵联队。说书佣

中国古代有活人殉葬的习俗。到了汉代,这一习俗废除。但一些达官贵人还对此念念不忘,企望去世后在阴间也能作威作福。因此,他们就用陶土或木头做成人形,当作活人替身,随葬地下。这些陶或木制成的替身,叫做佣。1951年在成都天回山崖墓出土了一具击鼓说唱的东汉陶佣。

这具陶佣是一个说书艺人的形象。他坐在一个石台上,张着嘴巴,身体微微前倾,左臂环抱着一只鼓,右手高举鼓褪,一足翘起,似乎是说书说到了精彩之处,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显得清新活泼、栩栩如生。

青铜奔马

青铜奔马出自汉代的马踏飞燕铜像,是中国的艺术珍宝。马踏飞燕铜像是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一座东汉古墓中出土的,是墓中近百件青铜车马仪仗桶中的一件,像高34.5厘米。奔马矫健雄壮,四蹄腾空,昂首扬尾,马首向左微微昂起,口鼻微微张开,逼真地表现了骏

马在疾驰中的形象,仿佛使观者能听到它那沉重的呼吸和声震原野的嘶鸣。更巧妙的是在奔马的有蹄下,还有一只展翅疾飞的燕子。两者奇妙的组合,使人产生“天马行空”的感觉。青铜奔马反映出制作奔马的工匠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敦煌石窟

敦煌石窟位于甘肃西部敦煌,是由莫高窟、西干佛洞和安西县榆林窟所组成的规模巨大的石窟群,其中以莫高窟为主。敦煌石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金、元,持续修建约千年,共开凿1000多个洞窟。现保存完好的洞窟有492个,窟内有塑像2000余尊,壁画45000余平方米。敦煌位于河西走廊,佛教经此传入内地,因此较早接受佛教的文化艺术。维纳斯像

在古罗马神话中,维纳斯是美与爱的女神,是女性美的代表者和体现者。古罗马统帅恺撒的宗洞里供奉着维纳斯,认为这位女神是他的祖先。即使在今天,维纳斯也是人们喜爱的、复制品很多的雕像。

维纳斯雕像是公元前1世纪希腊著名雕塑家亚历山德罗斯的作品。这座高2米,通体由一块半透明的白云石雕就的塑像,站立在鸡血纹的云石底座上。雕像造型典雅,神情庄重,曲线调和,自然妩媚,体态健美,反映出雕塑家高超的艺术造诣。这座雕像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有一种统一而富有变化的美。掷铁饼者

《掷铁饼者》是米隆制作的一座青铜雕塑,被公认为经典之作。他的雕像选取的是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前的一刹那,就是所谓“引而不发”的状态,处在矛盾的高潮中而显得更有吸引力。在这件静止的雕塑里,作者把握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以达到在心理上使人获得“运动感”,为后代艺术家创造了成功的范例。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像拉满的弓,也增加了“发射”的联想。铁饼和头部的两个圆形,左右呼应;落地的右腿如同一个轴心,使曲折的身体保持稳定。运动员俯身弯腰,侧转头部,全神贯注,鼓胀的肌肉充满力度,整个身体形成高度动感的平衡。所有这些都显出相当精湛的艺术匠心。米隆的原作已在很久以前失踪,所幸罗马的艺术家用大理石复制了这座雕塑,现保存于罗马的意大利国家博物馆。大卫

《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塑家(画家)米开朗基罗的代表作,高5.5米,用整块大理石雕成。大卫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从小容貌俊美,机智勇敢。当非列土部族侵犯他的家乡,以色列城地受到严重威胁时,牧童大卫挺身而出,用放牧时打死过狮子和熊的投石机把非列士的头领歌利亚杀死,挽救了民族。大卫以他的赫赫战功,受到人们的拥戴,成了以色列最年轻的军事统帅。这段旧约上的神话被米开朗基罗用来作为保卫共和国的象征。加莱义民

1884年,法国加莱市政府为建立一座雕像举行了一次创作竞赛,来纪念一件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史实:在14世纪中叶的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军围攻法国加莱城,情况紧急,全城人民濒于死亡。后来英国国王提出条件,要加莱城交出六个人任由英国士兵屠杀,全城居民就可免于一死。这时有六个普通市民为了拯救同胞,自愿献身。该怎样去表现这个极其残酷而又无比壮烈的场面呢?罗丹选择了六位英雄在赴刑场路上的一个画面。他们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城市和人民,衣衫破烂,神色疲惫。在经受了无数痛苦的折磨之后,正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走在前面的年轻人侧低着头,无可奈何地扬起了右手;有两个人回转头去,一个捂着眼睛,另一个双手抱头;中间一位老人在沉思,是他第一个挺身而出,鼓舞了其他的人;最左边的是一个大义凛然的教士,他两手拿着即将交给英军的城市钥匙。他那被仇恨的怒火烧灼着的面部,表情庄重严峻。他的深沉的目光表明,这是一个不屈的灵魂。罗丹用他的雕刻刀,表现出了他们走向死亡时的内心感受,歌颂了这些平凡的勇于自我牺牲的品质高尚的人。这座雕像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强烈力量。

二、回顾所讲的内容 请学生来谈一谈

中外作品 篇6

“形象”一词, 最早出自《周易·系辞》:“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 (现) 矣。”生活中的形象, 指模仿事物的“形”, 使人可见可闻可触可感, 然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 指生动鲜明的生活画面, 映射到人的心理意识中成为“表象”, 同时还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力, 在作品中成为直指人心的“艺术形象”。

一、我国影视作品中军人形象塑造的传承与突围

新中国成立之初, 军事电影曾经占据了影坛的半壁江山, 影片中的军人形象——杨子荣、董存瑞、雷锋, 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军队发展的光荣历史, 激励着他们所属的时代和无数的观众。

(一) 解放初期至文革前, 银幕军人形象以革命英烈、模范人物为主。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 (1949-1966) , 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被称为“十七年”。中华民族刚刚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 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电影工作者饱含激情地投入到创作中, 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质朴的军人形象。

《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双枪英雄李向阳, 是个极有代表性的形象。男主角郭振清的表演质朴自然、又神采飞扬, 之后“李向阳”成了中国抗日豪杰的代名词。类似的传奇英雄还有《铁道游击队》中的飞虎队长刘洪、《林海雪原》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等等。抗美援朝题材的一系列影片:《英雄儿女》、《黄继光》、《上甘岭》, 其中的英雄形象也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以和平时期为背景的影片《雷锋》则把视角投向了普通士兵, 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共产主义追求, 诠释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高尚境界。

解放初期, 在百废待兴社会背景下, 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为凝聚和鼓舞民族意志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 当时军人形象的塑造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些革命英雄几乎都是道德上的完人, 很少表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痛苦。作品大多以简单化的价值情感判断来区分英雄和敌人, 片中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不是革命者就是叛徒、反动派, 这种二元价值观受到了当时意识形态和文艺创作导向的局限。

随着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文化艺术界迎来了新的春天, 人民与子弟兵的血肉联系, 重新成为军旅题材影视创作的丰厚土壤, 军人形象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二) 改革开放至今, 国产影视作品中的军人形象完成了从“高大全”式英雄向普通人的回归。80年代中期, 军队与地方合作拍摄了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 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称赞。但是, 当时军旅题材电视剧在观众中的影响力还远不及同题材电影作品, 社会关注度也不及当时《渴望》、《四世同堂》和四大名著等改编作品和现实题材作品。进入新世纪, 这一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2000年的开年大戏《突出重围》, 以及后来的《沙场点兵》、《垂直打击》等军事变革剧, 迎来了新世纪军旅电视剧的繁荣。

新军事影视作品对军人形象塑造的突围主要表现两点:

1. 从只可仰视的英雄到鲜活个体的回归。在过去的岁月里, 影片中几乎见不到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不是进步的就是落后的。但是, 让观众感到难以亲近。

对革命者形象的个性化诠释是新世纪“红色影视”作品的一大亮点, 作为叙述中心的这些革命者, 充分地展现出特殊岁月中个体身上的强大精神魅力。2002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几乎瞬间就赢得了观众们的欣赏和赞誉。随后, 《亮剑》中的李云龙也迅速征服了观众, 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亮剑热”。李云龙这个形象, 与以往“高大全”式、严肃古板的英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方面他骁勇善战、是个天生的军事家, 但也不听指挥、脾气暴躁, 还带着一种农民式的狡猾。同时, 李云龙性格的多面性, 并非是强加于这个人物的简单附会, 而是以善良、忠诚、勇敢和共产主义信念这些革命者的内在本质为基础和前提的, 这成为了他英雄性格的主要基调, 也是他和观众产生深刻情感共鸣的根本原因。

李云龙形象以及整部剧的成功, 还有赖于剧中其他一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比如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楚云飞, 李云龙身边的张大彪、魏和尚等等, 政治分歧、个人感情、兄弟情谊纠葛在一起, 不断让观众获得复杂、真诚、美好的情感体验。

2. 从恢弘史诗的书写到平民化叙事的回归。军事题材影视剧, 大多以战斗为主线, 把人物情感、历史背景、国仇家恨串联起来, 用战斗说话。如果说《亮剑》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传奇演绎, 那么《士兵突击》就是平民故事的草根书写。

许三多的成长, 是个典型的励志故事, 走的是平民化路线。这个几乎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入伍动机都不太明确的农村青年, 在部队中经过锻造与磨砺, 成长为“兵王”。正如评论家所说, 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臻于更高境界, 是为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不停求索的故事模式, 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故事讲述过程带领观众经历一种价值的转变时, 观众便会体验到一种情感。同时观众对剧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精神的认同, 对于真善美的渴望, 说明善良、正直、利他、诚实等等品质, 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审美的终极取向。

无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深入人心的银幕英雄, 还是新时期军事影视中多元化军人形象的成功, 都源于人物形象所负载的精神与时代需求的高度契合, 为凝聚民族意志、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 对英雄的赞颂、对战争的反思都是相通的, 在西方, 电影更早地与战争结缘。

二、西方 (以美国好莱坞为例) 影视中军人形象塑造及其价值观表达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给电影电视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在现代影视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类型, 就是战争片。

作为超级大国, 美国向来注重借影视文化之力, 推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美国著名影评人, 《血胆和光荣:电影中的美国军事形象塑造》一书的作者劳伦斯H.斯维德曾指出, “好莱坞电影是最有力的军方辩护媒体”。

好莱坞与美国军方合作已有上百年历史, 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 好莱坞发现了战争片的巨大娱乐价值和潜在的商业利益, 美军也发现了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强大劝服效果, 二者相互依赖与合作, 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美军先后与好莱坞联手创作出700多部故事影片, 着力打造神秘军营、神话大兵和神圣战争等形象工程。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是塑造“救世主”形象。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 他们担当着上帝所赋予的垂范和拯救世界的重任。所以在很多战争、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 拯救人类、拯救地球、帮助人们摆脱战争苦难的, 总是美国人。实际上, 美军的性质和宗旨已经决定了它的整体形象, 必然是侵略、霸道和逐利的。为掩盖这一事实, 美军先后精心设计了“民主斗士”、“自由世界保护神”等诸多形象, 有意识地将“救世主”的形象“嵌入”到影视中, 推广到全世界。

二是塑造爱国主义“英雄”形象。爱国主义影片是美国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旋律”。无论以真实事件为背景, 还是在虚拟的重大突发事件或灾难性事件中, 爱国主义英雄总是能战胜邪恶的力量。美国大兵们一次次深入虎穴, 一次次绝处逢生, 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 奇迹般地完成使命并生存下来。典型代表包括《第一滴血》系列中的兰博、《空军一号》中挽救了国家和自己的幸福的总统等。这些身怀绝技、本领超强的硬汉形象, 不仅成为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也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美国式军人的代表。

三是塑造“亲善”形象。90年代起,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国际社会呼风唤雨。而这时好莱坞又推出了《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宣扬美军人道主义形象的影片。这些影片, 很少政治说教, 艺术感染力强, 他们对“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说, 好莱坞电影所塑造的美国大兵形象已经形成了强势的视听符号体系, 将美军的核心价值观和美国的政治意志, 输出到全球。可能很难统计, 在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中, 影视等文化作品的功效到底占有多大比重, 但可以说, 在意识形态领域, 美国人以电影电视为武器达到了在战场上无法达到的目的。

有机构调查过, 青年人在业余时间喜爱观看的影片中, 美国战争大片占60% 左右。这也折射出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亟待从创作理念、故事性、观赏性等方面, 建构我国军事影视的独特话语体系。

三、从军人形象看我国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力的差距

军事题材影视艺术作品绝不是单纯的文化商品, 而是精神力量的体现;除了娱乐和商业价值以外, 更是争夺话语权的工具。半个多世纪以来, 能够走出国门、产生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这说明, 与西方大国相比, 我国军事影视的国际传播力建设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究其原因,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传播受众定位方面。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一直沿袭着这样一种传统, 就是只看内不看外、只对内不对外, 重点关注教育国内民众, 最多是向国内观众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当代军人的喜怒哀乐、现代军营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来说, 至今还没有一部军事题材电影或电视剧是带着国际传播理念、定位于国外观众、哪怕至少能兼容国外观众的。即使像《冲出亚马逊》、《歼十出击》这样带有军事大片性质的作品, 也缺乏自己的特色, 在国内观众中的反响也比不上好莱坞军事片。这种状况导致了在国际上我国军人的艺术形象与现实严重不符, 这说明我国影视作品尚未形成强势的符号传播体系, 话语权被长期弱化。

(二) 人物性格挖掘方面。无论中外, 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包含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但是塑造英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西方影视作品中, 面对战场上的生与死, 英雄也会感到恐惧、彷徨、消沉, 表现出人性的弱点。当他们能够超越自我、超越人性弱点的时候, 就会传递出更真实、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观众也随之完成内心的升华。反观我国影视作品, 则较少挖掘人物的人性特征, 即使英雄有缺点, 也是为了反衬他的大无畏精神。比如李云龙身上的缺点是农民身份和草莽英雄的符号化表达, 并非人性的弱点。可能我国观众看着很过瘾, 在西方观众看来, 人物形象很难理解。

另外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较少涉及到战争的反思。人类既是战争的发起者, 又是战争的受害者, 战争的残酷不仅表现在对生命的剥夺, 还表现在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 之所以产生世界影响, 就是表现了战争对人的影响, 尤其是被战争扭曲的人性。而我国的战争题材影视片却普遍缺少这种深层的人文关怀, 这也是也是我国军事题材影视片难以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摘要:通过审视中外影视作品中军人形象的发展历程、审美特点, 探寻了影视作品创作与民族精神、英雄意识和战争文化的内在关系, 探讨运用影视媒介树立我军崭新形象、传播我军先进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关键词:影视作品,军人形象,传播力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迎晖.好莱坞电影对美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3 (1) .

[2]谢小杰.不再需仰望的英雄-例析近几年对军人形象的深度挖掘[J].南方视窗, 2011 (3) .

中外作品 篇7

中外传统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尽管千姿百态, 却几乎都是在男性文化、男性视角、男性的审美意识中完成的。贞洁烈女、贤妻良母、哀怨弃妇、荡妇淫妇, 不一而足。中国的有:从刘兰芝到七仙女, 从秦香莲到祥林嫂, 从窦娥到林黛玉, 从蔡文姬到唐宛儿;外国的有:海伦到克里奥佩特拉, 苔丝到吕蓓卡, 简爱、卡瑟琳到斯佳丽, 安娜·卡列尼娜到娜拉……在男性作者的视野里, 女性母亲、妻子、情人、女儿的形象, 是歌颂、爱慕、疼爱、激赏和仇恨的对象, 不是女性本身, 是女性的化身的其他属性。无论他们怎样地以不同的手法、不同的方式创作, 男性意识的相同的视角毋庸置疑,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是在他们步入思维的编织和合理推导的惯性运作下完成的, 这种惯性是由男性心理定式造成的, 也是无法超越的。下面我想分别以《祝福》中的祥林嫂、《安娜·卡列妮娜》中的安娜为例进行说明。

一.忍辱负重的悲苦女性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与《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苔丝一样勤劳、善良, 在承受命运的不公和打击后总是想以辛勤的繁重的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 一方面她们默默承受世人的冷眼和舆论的鄙视, 另一方面她们不甘于命运的摆布, 祥林嫂不甘于受到婆家的虐待, 逃跑出来到鲁镇做工, 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她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 用生命来抗婚, 在逼嫁的路上, 她又哭又闹, 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然没有死, 但也撞到头破血流, 结果在头上留下了一个“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她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 捐门槛以“赎罪”。为了“捐门槛”, 祥林嫂用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十二元鹰洋;她不甘于死后受到阎王惩处, 临死时怀疑灵魂的有无。她希望没有鬼, 死去不用锯开身子来分给两个丈夫, 但她又希望有鬼, 死去可以在阴间见到唯一亲爱的儿子阿毛, 可以一家团聚。

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待生活的时候, 她们从没有抱怨过自己贫寒的处境, 她们都幻想以辛勤沉重的劳动改变命运, 虽然她们所做的反抗不够彻底, 十分柔弱, 也不够明确。但是她们都希望能争取到做人的资格, 她们都善良, 哪怕孩子不是美满婚姻的产物, 她们同样热爱, 当生命中的支柱彻底崩溃时, 她们都发出了对这个社会统治信仰的质疑。作者不但写出她们在物质、肉体上的被伤害、摧残, 而且写出了她们心灵深处的迷茫、痛苦。当她们被那个黑暗、无情的社会吞噬时, 我们才更深刻地体会到她们的悲剧其实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社会底层劳动妇女共同的命运。

二.桀骜不逊的命运叛逆女性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她不满于封建包办婚姻, 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但她生活所在的那个虚伪的上流社会却不允许她这么做。因为这个社会以完全被金钱权势所腐化, 夫妻之间毫无真挚的感情, 人们习惯于互相欺骗。当安娜不顾丈夫的威胁, 公然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结合在一起时, 整个上流社会就一起向她施加种种可怕的侮辱和谩骂。后来, 渥伦斯基又对她表示冷淡。安娜付出了失去家庭、儿子和社会地位的高昂代价, 真挚自由的爱情不仅找不到, 而且被遗弃, 作家庭奴隶的命运还在等着她。她感到再也无法这样生活下去了, 于是以自杀对这个社会提出了最后的抗议。

作为一个贵族社会思想道德的叛逆者, 安娜追求的虽然只是个人的爱情自由, 采用的也只是个人反抗的方式, 但她勇于面对整个上流社会, 誓死不做欺骗、虚伪的社会道德的俘虏;在冲破封建束缚, 反抗社会压迫方面, 她作到了处在她那个地位和环境中所可能作到的一切。这对当时的贵族资产阶级社会, 具有深刻的批判揭露意义。

应该看到作为文学形象, 都具有善良、美丽的美好品性, 她们都十分热爱生活, 渴望拥有美好的人生, 具有不满足于现状, 对未来充满渴望, 当他们在现实的挫折和打击面前感到困惑时, 都表现出叛逆的反抗精神, 尽管这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但在她们所处的时代来看, 还是十分可贵的。并且作为女性, 她们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对人生的奋斗都具体集中地表现在爱情、婚姻上了。从祥林嫂、苔丝到安娜·卡列尼娜和繁漪, 在这个时间历程中, 我们欣喜的看到女性形象从逆来顺受到不服从乃至奋起抗争, 哪怕这种反抗是那样柔弱, 不彻底, 哪怕他们抗争的内容是那么狭隘, 追求的东西是那样微不足道, 但最终, 她们还是被邪恶、腐败、残酷的黑暗势力的吞噬。虽然她们在各自的故事中各具特色, 各有个的典型环境, 各有各的典型性格, 她们却代表了人类苦难历史上追求爱情、追求自由、渴望解放的妇女形象, 她们是文学家理想中的女性。而他们的苦难则引起我们极大的同情。正因为如此, 这几个女性在世界文学画廊中才是极富有艺术魅力、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直到今天, 中西方的小说家们仍不懈的努力研究着两方小说中的艺术魅力, 虽然语言的不同对相互的艺术鉴赏有一定的影响, 但美是相通的。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 中西方小说艺术最终会取长补短, 融为一体, 共同发展, 到达新的艺术高峰。

(责任编辑:龙大为)

2012.11 109

摘要: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背境中, 女性的地位大致相同。应该看到作为文学形象, 都具有善良、美丽的美好品性, 她们都十分热爱生活, 渴望拥有美好的人生, 具有不满足于现状, 对未来充满渴望, 当他们在现实的挫折和打击面前感到困惑时, 都表现出叛逆的反抗精神, 尽管这之间还是有差别的, 但在她们所处的时代来看, 还是十分可贵的。本研究通过比较的方法探讨了中外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差异。

中外作品 篇8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

目前,随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我国语文教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完善和发展,而且,语文教材的选材发生了很大变化, 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下面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初 中 语 文 教 材 中 外 国 文 学作品的 教 学现 状

初中语文教学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实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这一重要语文教学目标, 加强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适应这一目标而造成的教材变化,给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挑战。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可是由于阅读资料的限制,学生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量比较低。此外,由于教师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认识上的偏离及采用的不合理教学方法, 而且教师的外国文学素养不能与时俱进, 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讲解比较粗略,采用与我国文学作品相同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初 中 语 文 教 材 中 外 国 文 学作品的 教 学 策略

教师是语文教学的指导者和执行者,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宗旨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必须受到重视。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进行转变, 这是改变目前教学状况的关键,而且,语文教师要使自身外国文学修养和素质不断提高,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及时更新外国文学知识,充实和丰富知识,并且在教学实践中融会贯通,不断开拓学生思维,从而使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

考虑到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教学现状, 初中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 既要注重选文的教育价值, 又要重视外国文学作品在语文教材中的比例设置,注重人文教育和人文主义理念的培养。选择的外国文学作品要能突出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对外国文化、政治、经济、科学及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有所涉猎,充分摄取外国文化的精髓, 使对文化、政治等的了解与国际社会接轨。此外,选材的难易程度和选文的题材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特别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符合学生需求为目标,在满足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

中外作品 篇9

小提琴和其他乐器一样, 也是需要左、右手的协调配合的。其中, 左手主要负责音准方面, 其技巧包括手型、按弦、换把、揉弦、颤音、泛音、左手拨弦等;而右手则主要负责运弓方面, 其技巧包括连弓、顿弓、跳弓、连顿弓、抛弓、击弓、碎弓等。

一、小提琴技巧在中国作品中的运用

《梁祝》这部小提琴协奏曲堪称中国小提琴乐曲的经典之作, 它创作于1959年。在这部乐曲中, 小提琴运用了揉弦、滑音、颤音、跳弓、碎弓等多种技巧进行表现, 使乐曲具有戏剧性、倾诉性的银色变化, 也使得乐曲旋律行进得优雅细腻又不失张力。

整个乐曲以“爱情”为主题, 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进入, 在明亮的高音区赋予韵味地演奏出诗意的爱情主题。在这一句的演奏中, 我认为, 小提琴左手技巧的运用应该是:先运用手腕揉弦, 使得旋律既不失韵味又不夸张。与此同时, 左手的滑音也使得第一句深入人心, 当浑厚的G弦再一次奏出旋律时, 再使用手臂揉弦, 左手揉弦的速度加快, 密度加强。而右手在运弓技巧上的运用则是要行进平稳, 弓毛平放在琴弦上, 弓速稍快并紧贴琴弦。

乐曲进入副部, 与之前的音乐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抒情、柔美的主题逐步转入活泼、欢快的回旋曲。活泼轻松的乐句自然不能少了跳弓的运用, 轻巧的十六分音符, 活泼的跳弓, 形象地表现出了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快板过后, 音乐转到慢板, 弦乐用颤音表现梁与祝的对答与三年同窗依依不舍之情。

随后音乐急转而下进入乐曲的展开部, 独奏小提琴突强突弱的碎弓与极具色彩性的滑音, 将祝英台的悲切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使得《梁祝》这一古老而动人的民间传说在鲜明的中国音乐特质下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乐曲高潮过后, 进入到再现部, 乐队与小提琴密切配合, 重现了爱情主题, 再现了“化蝶”的传说。这时我认为, 小提琴左手技巧的运用应该运用手指揉音, 辅以手腕揉音。以此来诠释这唯美而又凄凉的爱情故事。

二、小提琴技巧在外国作品中的运用

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帕格尼尼是世界公认的最富有小提琴炫技技巧和传奇色彩的小提琴演奏家和作曲家, 他对19世纪的音乐风格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他革新和创作了小提琴的许多高难度演奏技巧, 并扩大了它的表现力。继帕格尼尼之后, 无数优秀的小提琴家, 都从他的演奏及作品中吸取营养, 以提高和完善他们的演奏技术。他的成就, 理所当然地成为小提琴演奏技术的高峰。帕格尼尼在十九世纪初期所创作的《24首随想曲》是最能代表他艺术成就的作品。这部作品是新型的演奏学派挑战陈旧的学院传统的胜利, 也为日后的器乐音乐和演奏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方向奠定了基础。

在《二十四首随想曲》中, 我认为帕格尼尼开创了小提琴演奏技巧的新篇章。其中:

1.连弓:帕格尼尼创造性地将连弓变成炫技的手段。

2.跳弓和抛弓:帕格尼尼在她的创作中将跳弓与抛弓提高到了空前的高度。所谓抛弓, 就是要借助于琴弓本身的弹跳力, 将其从空中落下轻轻地击弦。

3.泛音与双泛音:这是帕格尼尼另一个大胆的尝试, 他讲人工泛音运用到随想曲中, 在一般的人工泛音上增加了大三度、小三度和六度音程距离的泛音, 使小提琴的音域得到了扩展。

4.左手拨弦:帕格尼尼将吉他的拨奏融入到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中, 把左右手拨弦结合起来, 或是将左手拨弦和琴弓敲击相结合, 演奏出极其快速的乐句。

总而言之, 帕格尼尼在《二十四首随想曲》中运用了相当精湛的小提琴技巧, 这也是小提琴在演奏技巧上的一个划时代进步。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恰空舞曲》。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巴洛克时期德国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提琴演奏家。他的音乐集巴洛克音乐风格的精华。被尊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

《恰空舞曲》被誉为“小提琴演奏的圣经”, 许多优秀小提琴家们的试金石。在《恰空舞曲》中, 巴赫设计了小提琴所能表达及演奏的一切和弦, 使用了几乎不可能的演奏对位技巧。他们构成了巴赫小提琴音乐的巅峰。在这首乐章里, 充分展现了巴赫复杂而精湛的创作技法。奔放而极具生气的创作情感以及深刻而富有哲理的思想内涵。

《恰空舞曲》, 选自巴赫第四号, D小调组曲。 (包括阿勒曼德舞曲-库朗舞曲-萨拉邦德舞曲-吉格舞曲-夏康舞曲五个乐段) 由31个变奏组成, 发展成为了如此规模宏伟的乐章。巴洛克时期提琴与现代小提琴存在着差异。因此, 以我在教学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来看, 我认为, 当我们在演奏这些作品时, 在小提琴技巧的运用上, 我们当代的演奏者们要注意运弓的方法。在运弓时我们要尽量使弦充分震动而产生余音, 弓子在弦上不能压死, 转弦角度要圆润, 要尽量减少棱角, 使每个声音都要清晰无比, 运弓时多要强调低音的余音, 以此来突出具有浮雕特征的固定低音, 使和弦更有立体感。在转弦之后, 在增加手臂压力的同时要将接触点适当得像琴码靠近, 以保证音量的持续性。我认为, 只有这样的小提琴技巧的运用, 才能演奏出符合巴洛克时期巴赫音乐风格的《恰空舞曲》。

三、结语

中外作品 篇10

由于这些作品的创作时代和作者所处的社会制度、各国生活的差异以及各民族语言特点的不同, 文章中的一些内容 (包括词语、句子) , 文章的作者及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等大多难于被学生理解和了解,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 因有的教师不甚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教学中将此类课文等同于一般课文, 不能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鉴于此, 本文试就小学语文教材中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谈谈粗浅的体会。

一、整体把握, 体会编者意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有这样一段话:“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关注人类, 关注自然, 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 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是说语文教材要承担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责任, 要有意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 给予学生多方面营养。而教材中编选的外国文学作品, 应看作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此外, 入选课本的大部分作品 (中高年级) 其内容大多是描写西方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 如《夜莺的歌声》、《小珊迪》、《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编者选入这些文章的目的, 一是让在幸福中生活的中国儿童了解资本主义社会同龄人的生活状况及其悲惨命运, 从而懂得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对社会主义祖国产生自豪感, 激发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二是让学生从小就接触一些外国文学作品, 对外国文化有个初步的感知, 进而激起广泛阅读的兴趣, 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相应的基础。

二、钻研教材, 了解相关知识

首先, 教师要适当地了解相关的文学史方面的知识。从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篇目来看, 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属于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跳水》, 契诃夫的《凡卡》, 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显克微支的《小音乐家杨科》等等。对于这类课文的教学, 需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时代特征来把握。众所周知,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为欧洲十九世纪的主要文艺思潮, 它是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尖锐化在文学上的反映。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这个特定的时代为作家提供了相应的题材, 并要求作家去表现一定的主题, 这就必然形成这一时期作家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的共同特征:一方面, 要求作家着力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 无情批判其弱肉强食、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本性, 去勇于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根源;另一方面, 在思想上, 这些作家极力主张“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靠道德的感化和自我完善挽救社会、改良社会, 提倡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掌握上述特征, 对教好相关教材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 教师要根据上述的文学特征全面了解分析教材中此类作品的内容。纵观教材中所选作品, 其内容大体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内容深刻典型、批判暴露较强的课文。如《穷人》、《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杨科》、《小抄写员》等, 仅举两例析之。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 通过善良、慈爱、极富同情心的渔家夫妇在自己生活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收养邻居孤儿的感人故事, 反映了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质, 揭露了沙俄统治时代社会的黑暗。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凡卡》, 通过对凡卡学徒生活的叙述, 深刻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少年儿童的悲惨生活, 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对儿童的野蛮奴役和摧残。二是表现母爱、友情、人的尊严、肯定人的自我价值与充满浓厚的人道主义色彩的文章。如《争吵》、《她是我的朋友》、《卡尔纳》、《小珊迪》、《小抄写员》等。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方少年儿童纯真的思想、闪光的品质以及美好的心灵。如《小珊迪》中的小珊迪在临死前还叫弟弟送回欠别人的钱, 还惦记着小利比的日后生活, 表现了他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小抄写员》中的叙利奥为家中的生计, 半夜起床为父亲抄写签条而影响学业, 甘受亲人责难。这栩栩如生的形象、熠熠生辉的品质、博大至深的情怀, 读来催人泪下, 感人肺腑。

三、因材施教, 探索教学思路

纵观入选的这些外国文学作品, 无论时间、空间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都比较远, 加之有的文章篇幅又较长, 有些特定的词语和文章的表达方式学生又比较生疏。那么, 如何进行教学呢, 谈三点看法:

1. 搜集资料, 了解相关知识

外国作品与中国作品国情不同, 在时间、空间上都有距离, 学生不容易理解, 在教学时, 教者可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有意识地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如文章的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等,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打好基础, 扫清障碍。

2. 因文而宜, 选择恰当教法

因文章的体裁、内容以及文章的长短不同, 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就很难适应教学的需要。因此, 要根据不同的文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1) 学好字词句, 加深理解课文。小学教材中所选的外国文学作品, 有许多生僻的字词及较难理解的词句, 在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扫清这方面的障碍, 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一些生僻的人名、地名等:桑娜、阿里亚希涅、康司坦丁·玛卡里奇、小珊迪、莱茵河等;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词语:圣经、教堂、祷告、圣诞节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 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 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卖火柴的小女孩》)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穷人》) 句中的“熬”字一方面说明渔夫考虑到抱回两个孩子后一家生活将更艰难;另一方面说明渔夫正下定决心, 生活再苦, 即使是“熬”, 也得收养两个孤儿, 准确地表现了渔夫舍己为人的品德。

(2) 以简驭繁、以短驾长。入选的作品 (以中高年级为例) 有的头绪纷繁, 有的篇幅较长。在教学时前者可抓住主线, 弃其枝叶, 用以简驭繁的教法较好, 而后者则可采用突出重点、长文短教的方法。以《凡卡》一文为例。作品以凡卡晚上给爷爷写信为主线, 叙述了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其间穿插了爷爷为富人打更守夜、雪天与爷爷上山砍圣诞树的回忆等, 文章多线发展, 令人难以把握主次。教学时可根据教学目标, 突出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 抓住文中描写凡卡饱受折磨、惨遭毒打的词语, 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再以凡卡寄出的信与结尾的美梦做一对比来体会中心, 领悟写作意图。这样抓主线、弃枝叶、以简驭繁的教学, 学生既学得轻松, 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 教材中还有一部分课文篇幅较长,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穷人》等, 教学中可采用长文短教的方法, 做到以短驾长。《穷人》描写的是邻居西蒙惨死后, 渔夫夫妻毅然收养她的孤儿的故事, 反映了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生活和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教学时, 可从第一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入手, 前者描写的是渔家的处境, 主要突出一个“穷”字;后者描写的是西蒙死后的情景, 主要突出一个“惨”字。通过这两段的学习, 可使学生加深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理解, 既节省了时间, 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下一篇:投融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