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

2024-10-01

中外文化(精选12篇)

中外文化 篇1

为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梳理盘点“十一五”期间及新中国成立60年的中国企业精神, 探讨“十二五”期间如何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提升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促使《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保障和改善民生, 重点解决‘民富’问题”,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等重要目标能顺利实现, 2010年11月13-15日, 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与创新——中外企业文化2010北京峰会”在京西宾馆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等出席了会议。

何鲁丽在开幕式上致辞, 她说, 此次峰会的召开, 适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回顾与总结新中国企业精神的诞生和成长, 梳理和评价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为了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即将迈上亲手描绘“十二五”美好蓝图的新征程, 这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信此次大会, 能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推动中国企业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对“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进行了表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李守镇、《求是》杂志社副总编黄中平分别致辞。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就会议的主题作了深入阐述。他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解决“民富”问题是当前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里明确地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提出“十二五”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 第一次把消费拉动放在了第一位, 这实质上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富。解决“民富”问题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大的政策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思考如何将“民富”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会后, 与会代表就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如何体现科学发展和“民富”理念展开了热烈讨论。

500余名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开滦集团、首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航工业集团领导参加了“艰难辉煌—新中国创业发展期企业精神培育与实践”的专题研讨;国家电网公司、中信集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恒源祥集团领导参加了“基因再造—传统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的专题研讨;海尔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参加了“走向世界—新中国改革开放期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专题论坛;ABB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美国康明斯集团全球副总裁和商务部专家参加了“他山之石—国外企业精神内涵与实践”的专题论坛。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家的人文修养”的学术报告。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作了大会总结。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2010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并作了要点说明;组织全体代表参观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与会代表普遍反映, 参加本次峰会, 学习了有关领导的重要讲话, 研讨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企业精神, 交流了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制定好“十二五”规划, 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外文化 篇2

文化人类学的最一般的目标,是努力理解所有人类文化以及这些文化的创造进程的相似点及区别,为了实现这个目,就必须进行比较。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人类的文化基质是共有的,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是历史的而不是自然生就的。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饮食文化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化的浓缩。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揭示这些差异以及内在的原因,有助于跨越文化鸿沟,有助于世界性的文化融合。

一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表现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的总称。当一个民族形成了固定的饮食习惯、饮食技巧和饮食观念后,便构成了一种亚文化。中国与英美等西方国家对于饮食的观点和态度、饮食的内容及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主要有:其一,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基本上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民以食为天”。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词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词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词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其二,烹饪用料的选择。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等。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所以烹调时,在用料上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可能在中国人看来都是极好的原料。西餐原料主要是动物类和海洋鱼类,辅以植物类;中餐原料主要是植物类和淡水鱼类,辅以动物类。其三,用餐方式。这是中西饮食文化中最明显的差异表现,也是中方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价值观、民族习俗方面的差异在饮食上的表现。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从制,各人自付各人账。其四,用餐礼仪。这方面中西两者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在用餐过程中,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撤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 意思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也不便硬让人家再吃,也不要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也不要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的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交谈。

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内在原因

1.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渊源。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中外饮食文化论文黄河流域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干旱,逐渐变得不利于农业生产。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一是追求适用,杜绝一切不实用的东西。(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在论及西方文

化之成因、起源时,本文取狭义之西方文化。西方文化的童年时代—— 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形成了希腊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特有的文明。从起源意义上说,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的地中海,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尽可能多地从自然界中获取财富,进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征服欲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理性就是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冷静的思考、分析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行事力求符合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西方文化还是一种“罪感文化”,基督教教义认为人生来是有罪的,这与以人为中心的世俗的世界观看起来相矛盾,事实上又并行不悖,相互补充。前者鼓励人的创造性,大胆地向自然索取;后者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以上帝的惩罚来制约人的恣意妄为。2.东西文化差异影响饮食差异。饮食观念是人们在食物的制作和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深受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尤其是哲学的影响。不同的哲学思想及由此形成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将产生不同的饮食观念。首先,从哲学思想看,中国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核心是讲究“气”与“有无相生”,西方哲学思想则讲究实体与虚空的分离与对立。其次,从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来看,基于哲学思想的不同,中西的文化精神和思维模式也大不相同:中国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西方讲究天人分离,强调形式结构。而它们决定了各自饮食观念的不同。第三,在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上,由于宇宙模式的不同,中国强调整体功能,西方强调形式结构。中国的整体功能是包含了未知部分的整体功能。它的整体性质的显现是靠整体之气灌注于各部分之中的结果。各部分的实体结构是相对次要的,而整体灌注在这一实体结构中的“气”才是最重要的。西方人对形式结构的强调也直接源于其宇宙模式。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一个实体的世界,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精确化就是形式。在西方人看来,个性和个体的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是形成美的重要因素,崇尚个性突出,由此产生的宴请礼仪、饮酒方式、席间气氛也大不相同。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强调个体的特征与差异,提倡新颖,鼓励独特风格。

中外文化产业比较研究 篇3

关键词:中外文化;产业;比较研究

一、国外文化产业现状—文化政策与体制状况

由于文化产业仍然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在哪些领域属于公益事业,应该在政府的支持下,哪些应该是按市场竞争机制来运作,各国的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对于文化产业的文化产品,现在来看社会活动和社会服务还是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的机制来运行的。此外,技术进步也会影响文化产业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比如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视频和音频技术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过程和产品的性质。

(一)德国

德国政府定义文化产业包括:文学、图书出版、图书馆、艺术和新媒体艺术,建筑,博物馆,收藏和展览,音乐,戏剧,电影和节日等等。政府资助的传统文化,单单在戏剧方面,德国就约有160公共剧场和190私人剧院。这些资助资金基本是由地方州和当地剧院来承担,地方政府为剧院和乐队的支出的费用占公共支出约为63%。德国的剧院和乐团每年都能够得到公共资金的资助,金额大概达到43亿马克,相当于0.2%的联邦,州,市的支出。

电影是一个充满竞争性的文化产业。德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其中有德国媒体公司与国际电影集团的投资,德国政府正在加强德国电影在欧洲和国际间的合作,并且把电影文化产业作为其文化和经济政策的一部分,通过各种政策支持电影文化事业的发展,例如,在1968年,根据德国联邦电影促进法(FFG)创建促进机构—电影促进署,不仅帮助电影制作也支持电影院,这些资助资金大部分来源于电影院,公共和私人资金以及所有电视和视频行业的资助。出版行业也属于文化产业,同样地充满了竞争力。德国的联邦和各州出版报纸发表约370种,期刊约10 000。市场竞争促使报纸文化产业化集中度增加,独立的报纸的数量从50年代开始下降。竞争就导致建立一个大型出版集团。新闻权则是由各州的新闻法律来管辖,并且有来自“德国新闻委员会”这些组织和出版商和记者等组成的自我监督机构的监管。

(二)瑞典

瑞典设有教育和文化部,其主要任务是帮助青年和儿童更好地参与文化活动,支持戏剧、舞蹈和音乐,最主要的还是支撑博物馆,音乐戏剧和交响乐团,瑞士还注意创建一个文化环境同时,发展文化旅游,促进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和业余文化组织,等等。政府支持的文化消费支出占文化的总消费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三的文化消费是由居民自己承担,如广播、电视、书籍、音频、视频、磁带、报纸和杂志,等等,也就是说,这些是属于根据市场机制来运行的文化产业。教育文化部资助支出超过70%的资金用在戏剧、音乐、舞蹈、历史遗迹、展览、文学和图书馆等。

二、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文化产业行业定位

文化产业应该是属于服务行业的。

世界经济的发展说明,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应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调整。

后工业社会化的工业化社会,在欧盟被称为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但是其他发达国家则用了其他名称,而服务行业扮演的比例将越来越高。而中国目前的服务行业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33%,就业仅占就业总人数的27%。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人们在基本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目前,中国的文化产业仍相对较低,在国民经济的比例中还是很低的,因此,我国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增长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的行业。

(二)文化产业的合理位置

文化建设包括两个部分,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他们都应体现先进文化的方向,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切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新建设。但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文化产业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在突出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增加竞争力。加入WTO后,我国在服务贸易协定中对音频、视频、旅游等文化产业做出了承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在音乐,戏剧,影视文学艺术等创作领域,通过适当的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打造出具有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5000年的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沉淀为我国创造有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国际影响力扩大,精准定位市场的切入点,在良好的商业运作基础上,我国的文化产业有可能成为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化产业的政策分类

一般国际上把文化产业分为两类:一是娱乐性质的流行文化,这种文化有很强的公共需求,这种文化产业的生产组织,大多是商业性质的,盈利目的很强烈对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作要求。另一种是非营利性的文化产业,它包括古典音乐,严肃戏剧、诗歌、古典与现代艺术,舞蹈,多是一些比较“优雅”的门类,这种文化产品更多强调其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

不同的文化产业我们应该采用不同的发展政策。历史证明:决定文化产业需求的是文化消费者的艺术趣味。“人们欣赏音乐、文学、戏剧和性能及其消费和愿意付出代价取决于人对知识和艺术的理解的程度”。这种对文化的趣味是要通过教育和经验获得的。因此,“高雅”艺术和公益文化也需要一定程度的政府的支持,这是发达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基础。对公益性文化事业、“高雅”艺术、经营性文化产业,政府应区分对待,应采取不同的政策发展。

我国已成为WTO成员,文化管理政策也需要调整和相应的加强。一方面要给非营利的文化组织必要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鼓励文化生产、传播、销售等单位,在规范的法治下参与竞争。国家应该制定长期计划和加强文化立法,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充分参与竞争。国家应该制定长期计划和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文化和管理体系,深化改革,加强文化立法。文化从业者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该方针的指引下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努力创造先进文化和艺术,建立与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相适应而又体现时代精神文化产业,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的充分竞争。

参考文献:

[1]杨玉英.发展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和文化[J].中国出版,2001(2).

[2]国际统计信息中心课题组.国外关于文化产业的界定[J].中国统计,2004(1)

[3]董为民.国外文化产业现状、发展措施与经济[J].经济研究参考,2004(10).

中外企业文化理事名片 篇4

北药股份倡导“人品与药品同重”经营理念, “先一步胜百步”的经营方针, 不断进取, 开拓创新, 造就了北药股份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北药股份始终不忘崇高的社会责任, 她将朝着“打造中国医药流通产业旗舰”的发展方向, 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

普智经盛管理咨询 (中国) 有限公司隶属于香港普智经盛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是中国大型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商之一, 也是中国式管理的倡导者。公司为企业提供“公司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三环管理模式为主的管理咨询产品, 同时还提供母子公司管理模式、企业形象策划、内部管理提升等综合咨询产品。其中企业文化管理咨询享誉国际, 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公司总裁叶生先生提出的“人类因梦想而伟大, 企业因文化而繁荣”已经成为企业文化行业的传播语。机构在中国地区设有:普智经盛管理咨询 (北京) 有限公司, 普智经盛管理咨询 (广州) 公司。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篇5

中国是文明古国。张骞通西域后,开始了中西交通的新纪元,中华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向中亚、欧洲,促进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同时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更善于学习和吸收西方先进的人类文明成果,不断丰富和促进中华文明。

1、概况:

随着以汉帝国为一端、以罗马帝国为另一端的海陆两途丝绸之路的发展与繁荣,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中国丝绸、冶铸和水利技术远播中亚、朝鲜、日本和欧洲地区。汉字也传入朝鲜。儒学经典传到日本。传入中国的有佛教、象牙、香料、宝石和多种植物等等。

唐、宋、元时期,中外文化交流进入一个迅猛高涨的新时期。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诗歌、汉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传入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传入中国的有:印度熬糖法、天文、医学、音乐、舞蹈、佛教及祆教、摩尼教、占城稻等等。

明末清初,伴随着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相对自由活动,欧洲的科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使中外文化交流出现了第三次高潮。明清之际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国外。明朝时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传人南洋。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传入中国,明朝还引进欧洲的水利方法。明朝中后期外国传教士来华,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2、中国文化的外传

(1)科 学 技 术

唐朝时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北非和欧洲;建筑技术传到日本;数学专著《缀术》传入朝鲜和日本,成为其学校教材。

宋朝时印刷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埃及和欧洲。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元朝时火药武器传到欧洲。

明清之际,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本草纲目》、《天工开物》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国外。

(2)生产技术

两汉时,冶铸技术东传朝鲜、日本,西传中亚、欧洲;制漆工艺传到朝鲜;水利技术远播中亚与欧洲。

唐朝时纺织技术传入朝鲜、阿拉伯。

明朝时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传入南洋各地。

(3)文 学、体 育

屈原的诗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唐诗传入朝鲜、日本。

马球、足球、围棋等活动在唐朝时传入日本。

(4)文 字

汉朝时,许多朝鲜人使用汉字。

唐朝时,日本参照汉字草书和楷书的偏旁,创制 了日本文字。

(5)思 想

中国的儒家经典、佛教传到日本。

3、、外国文化传入中国

(1)农 作 物 品 种

宋朝时,占城稻由越南传入中国南方。

明朝后期,原产美洲的甘薯、玉米、马铃薯、烟草等传入中国。

(2)生 产 技 术

唐朝时从印度传入了熬糖法。

明朝引进了欧洲的水利方法。

(3)科 学 技 术

唐朝时印度的天文、医学、历法知识传入中国。

明朝时,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

(4)艺 术

唐朝时朝鲜的高丽乐、中亚的舞蹈及印度的绘画、音乐、舞蹈、建筑艺术传入中国。

(5)宗 教

佛教于西汉未年传入中国。唐朝僧人玄奘西游印度,带回佛经600多部,译出1300多卷,成为研究古印度史的珍贵史料。

伊斯兰教在唐朝时由阿拉伯人传入中国,在各地 建起了一大批清真寺。

景教—基督教在唐朝时从西亚传入中国。明朝后期,更多的传教士来华。

祆教、摩尼教在隋唐时由西亚传入中国。

4、认识:

纵观历史上的对外文化交流,可以看出:国家统一、经济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提;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积极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趋势。

闭关政策和文化专制政策会作茧自缚,不利于发展中华民族同世界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人民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不利于学习世界各族人民优秀的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借以取长补短。

21世纪,人类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人口、污染、现代病、民族极端势力、国际恐怖势力、跨国贩毒走私等。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全球的合作和综合治理。因此加强中外的合作、交流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中外经济往来

1、西汉: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远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其他地区。

2、东汉:

我国的铸铜和制漆工艺传到朝鲜。

朝鲜的名马特产运到中国。

中国的铸铜和制铁技术传到日本。

3、唐朝:

朝鲜的牛、马、麻、人参等输入唐朝,唐朝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书藉等输入朝鲜。

中亚、波斯商人把胡椒、波斯枣、药品、香料、珠宝等输入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不断运往波斯、西方。

中国的造纸、纺织技术传到大食、非洲和欧洲。

4、宋元:

中国对外贸易东达朝鲜、日本、西到非洲一些国家。

5、明朝:

郑和下西洋,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受到各国欢迎,郑和从西洋购得珠宝、香料和药材等土特产。

四、中国古代的反侵略战争

1、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1557年以后,他们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了对澳门的长期占据。

2、戚继光抗倭:

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率领戚家军,于1561年在浙江台州一带九战九捷,迅速扫平了浙江的倭寇。之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与俞大猷配合,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3、郑成功收复台湾:

1624年,荷兰殖民者开始侵略台湾。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了荷兰侵略者,收复了台湾。

4、雅克萨之战: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侵占雅克萨的沙俄军队。俄军伤亡惨重,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东段的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五、对闭关政策

(历代政府的对外政策)

六、外国国名和地名的古今对照

1、汉朝所说的“安息”,是指西亚的古国,领有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

2、汉朝所说的“大秦”,是指罗马帝国。

3、唐朝称印度为天竺。

4、唐朝称伊朗为波斯。

5、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

6、明朝时,称今天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洋沿岸一带为西洋。

7、中国古代提到的南洋,是指东南亚地区。

练习:

1、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主要特点,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呈现这种趋势?后果如何?

2、据《西洋番国志》载:“永乐之初,敕中外重臣循西海诸国,诏示恩威。”又据《永乐实录》载:明成祖多次下令,“沿海军民人等,近年以来,往往私自下番,交通外国,今后不许,所司以遵洪武事例禁治。”这两则材料各叙述一种什么历史现象?各有何影响,并分析这两种历史现象之间关系?

3、历史上对西部的开发始于张骞通西域。有人认为,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之。

4、简要概括明代以前中外关系的特点。到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又呈现出什么趋势?暴露出什么新问题?

专题四:监察制度

古代监察制度起源于西周,形成于秦朝,确立于西汉。监察制度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1、历史演变

(1)秦朝

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2)汉朝

•内容(西汉、东汉刺史制度的变化特点)

汉武帝时,在各州均设置刺史,“位卑权重”,“以小驭大”。(即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的治所。

东汉初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刺史变为州一级的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

东汉末年,刺史改为州牧,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后来逐步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认识: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了监察官的作用。(封建监察制度本身是官僚机构的组成部分,不可能超然于官僚主义的恶习。)

(3)宋朝

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

(4)明朝

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

思考:从监察制度对秦汉宋和明朝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谈谈你的认识。

在秦汉宋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监察制度发挥了应有的功能,主要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而封建社会渐趋衰落的明朝,特务统治表明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上述史实说明封建制度的灭亡是不可逆转的。练习

下列对两汉监察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以“附益之法”限制诸侯王非法活动

B.封建监察机构不可能超然于官僚主义的恶习

C.汉武帝“以小驭大”,在全国十三州设立刺史

D.东汉末年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

专题五:军事制度(包括兵民合一的制度)

一、府兵制(西魏——唐中期)

1、起源:

府兵制原为西魏、北周的兵制。府兵为职业军人,兵士都由军府统领,不列入州县户籍,家属也随营居住,编为军户。

特点:军民异籍、兵农分离;胡汉分治。

2、隋文帝的改革:

(1)措施

(2)特点(实质):

(3)影响

府兵制与均田制结合,成为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

3、唐太宗的调整、健全:

(1)措施

增加军府数量,三分之一驻守在关中,利于中央集权;

兵将分离,将率不易拥兵自重;

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税庸调,但出征时自备武器、粮食,军费负担加在农民身上。

(2)利弊

4、崩溃:唐玄宗开元年间

(1)原因:

根本原因: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府兵制失去赖以推行的经济基础;

因战事频繁,兵役繁重,兵士逃亡者多;

府兵社会地位下降,贵族、官僚用府兵为私家役使,社会上以充当府兵为耻。

二、募兵制(唐中期以后)

1、目的:

增强军事力量。

2、区别:

(1)府兵按规定由农户出丁,而募兵是自由应募;

(2)府兵已有田亩,募兵是应募后授田;

(3)府兵自备资粮,募兵由官府发给;

(4)府兵制下兵将分离,募兵则是职业兵,兵将隶属关系比较固定。

3、影响(利弊):

(1)减轻农民兵役负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2)增强了军事力量;

(3)是产生军阀割据的根源。

思考: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的军事制度经历了从府兵制到募兵制的变化,试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及其变化的原因。

三、更戍法、保甲法、将兵法(北宋)

四、猛安谋克制(金)

五、八旗制度(清)

练习

下列制度具有兵农合一成分的是:(1)府兵制(2)均田制(3)猛安谋克制

A.(1)(2)(3)B.(1)(3)(4)C.(2)(3)(4)D.(1)(2)(3)(4)

思考:唐太宗完善了府兵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主要体现为

(1)府兵服役期间,免征税庸调

(2)兵将分离

(3)增加军府数量,三分之一数量在关中(4)由州县管理军户

A.(1)(2)B.(2)(3)C.(1)(4)D(2)(4)

中外迥异的制造业文化 篇6

制造业文化是由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成功制造业企业、优秀制造业企业家、优秀制造业产品和服务主导形成的行业精神、组织行为、产品文化及整体业态环境等内容共同组成的。近期全球制造业局势动荡,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中的激烈较量,很大程度上已演变为各国制造业文化之间的博弈。分析各国制造行业文化的差异,吸取优秀文化的精华,我们才能做好应对未来变化的准备。

美国——以质取胜,首推技术

美国制造业技术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无论是产品生产工艺,还是计算机辅助技术,美国始终充当着领头羊的觉色。依托技术创新能力,美国的制造业产品在全球一直保持着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形象,“美国制造”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标杆品牌,如波音、苹果、通用等等。

美国制造行业虽然也曾走过弯路,但最终总能重新崛起。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通用汽车(GM)破产,美国制造业也日薄西山。而如今,通用在一片呼声中再次重生,2011年更是再创利润高峰。通用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2011年通用的利润为76亿美元,比2010年的47亿美元上升了62%,且这个数字也超过了通用历史上的最高纪录——1997年的67亿美元。曾经的通用追求生产量,依靠大幅降价促销来取胜,而如今的通用,精力都放在提升车辆的质量上,进而在小型车上赢得了更加广阔的市场。

金融危机过后,美国逐渐加速的“再工业化”步伐以及美国政府推动的“制造业回归”政策,无不正在改写着全球的制造业格局。奥巴马政府先后推出了多项政策以帮助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并逐渐显出了政策效果:2011年美国制造业新增23.7万个就业岗位,制造业投资恢复明显。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是高端制造,再一次将技术推向前沿,并已正式启动高端制造计划,积极在纳米技术、高端电池、能源材料、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研发、高端机器人等领域加强攻关,这将有力促进美国高端人才的培养,推动高端创新集群式发展,并保持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智能技术在美国已经显露出巨大优势。1997年,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大师加利·卡斯巴罗夫;2011年,同样是来自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沃特森”(Watson)赢得了美国电视智力竞赛“危险边境”的冠军。人工智能模拟是这两台超级计算机的技术基础。人工智能使汽车实现无人驾驶,能创造出苹果手机里Siri那样的语音识别系统。硅谷奇点大学负责研究人工智能跟踪项目的尼尔·杰卡布斯坦教授说,人工智能技术将来必在制造业大施拳脚,制造出大量个性化产品。“我们在人工智能助手的帮助下,能够在家里设计自己的产品。”杰卡布斯坦认为,随着人们从互联网上下载设计或自我定制的现象的逐渐普遍,制造业传统的“规模生产”将被“个性化生产”所取代,形成一种“创造者经济”。

德国——精确主义,领先态度

德国是一个以“理性、严谨”著称的国家,这不仅是德意志民族精神文化精华所在,同样也造就了德国制造业的核心文化——精确主义。德国企业对精确的追求甚至衍生出了它们“小事大作,小企大业”的经营哲学,即专注地、低调地前进,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例如,已专注于印染压缩机领域190多年的Koenig&Bauer,及研究工业用链条长达130多年的家族企业RUD,他们至今虽然仍旧是中小企业,但却建立了行业的技术壁垒,并已成为这些利基市场里的“隐形冠军”,占到了联邦德国该产品90%以上的出口额。

德国制造业独树一帜的精确主义文化在制造实际中也体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德国制衣业曾委托一家研究所重新测量和统计有关德国人身材的数据,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制衣尺寸。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产品带来了精密的特性,也造就了它在精密金属加工、精密光学、机械制造领域所取得的那些世界瞩目的成就。精确主义已经贯彻到了德国制造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了每一位从业者的工作过程中。像“差不多”这样模糊、随意的态度很少在德国制造企业中出现。

早在1984年,海尔总裁杨绵绵负责到德国引进冰箱生产线,德国工人的工作表现就令其印象深刻:“我在利勃海尔看到德国一个普通的做果菜盒的操作工人,每注塑出来一个果菜盒,他都会欣赏一下。他的动作甚至应该称为‘检查’,但我从他眼光里看到的是一种‘欣赏’,即对自己劳动成果的欣赏。欣赏之后,他就在这个机器周围一通忙活,让下一个干得更好。这种精神感动了我,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认真负责的人。这个工人让我感动了很久,给了我灵魂上的震撼。我想我们也应该这么做,要想改善自己,先从认真做事开始。”

中国——科技服务,文化雏形

美国制造胜在技术含量,德国制造赢在理性严谨,而中国呢?中国制造的文化是什么?这个问题冒出来,一些极负责任感的制造业企业家们恐怕会猛地冒出一身冷汗。成千上万农民工的辛劳汗水换来了中国“制造工厂”的名号,而这全然不是我们的行业文化。

首先,竞争压力下的自省意识会加快优秀文化的形成。随着成本优势的逐渐消失,中国制造业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和思考,政府也在政策方面加大了对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十二五”期间,政府为机械制造业指明了战略出路——“调整转型、创新升级”,并提出“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的目标;同时,还对机械制造企业提出了全新的竞争能力要求,包括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建立数字化技术平台,突破关键技术等。中国制造逐步迈进以技术为核心的“中国智造”之路。

其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是制造业转型思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此思路将会在后阶段深层次地改变整个商业运营模式,并渗透到行业规范及产业环境支撑的各个环节中去。深知台湾产业转型甘苦的企业家施振荣曾提出:加工贸易企业的升级转型必须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现代制造业价值链就类似一条微笑型的弧线,中间部分是附加值很低的制造、组装,两端则是附加值较高的业务,比如前端的研发、设计、材料采购和后端的品牌营销、金融和供应链管理。因此加工贸易型企业的转型方向,应该是尽力朝着“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来提高附加值。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指出,制造业的起点并不是生产和制造产品,而是生产出服务以使顾客能充分得到来自产品的各种利益。产品制造是成本中心,服务则是利润中心。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热情好客著称,孔夫子的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名言,无不道尽了中国人待客的真谛,相信自古以来的民风会成为中国制造到“中国服务”的文化优势。

欢迎订阅《中外企业文化》 篇7

《中外企业文化》,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 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主办, 是向国内外展示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 是提升企业形象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是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交流企业文化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的重要渠道, 是沟通省市及行业政研会及企业文化社团组织的重要桥梁。创刊19年来, 《中外企业文化》已经成长为中国企业文化界高端、权威的主流媒体。2014年本刊将进一步发挥优势, 坚持特色, 努力成为行业、企业、社团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想得起、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品牌刊物, 为推进企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共筑中国梦做出贡献。

订阅电话:010-66089713 (兼传真) /9701 13910307637 户名: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

订阅价格:每本订价20元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西便门支行

全年订价:240元 银行账号:110060775018010003629

联系人:姜广跃 社址: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月台胡同18号

欢迎订阅《中外企业文化》 篇8

《中外企业文化》, 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 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北京市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主办, 是向国内外展示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窗口, 是提升企业形象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是服务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交流企业文化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的重要渠道, 是沟通省市及行业政研会及企业文化社团组织的重要桥梁。创刊19年来, 《中外企业文化》已经成长为中国企业文化界高端、权威的主流媒体。2014年本刊将进一步发挥优势, 坚持特色, 努力成为行业、企业、社团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想得起、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品牌刊物, 为推进企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共筑中国梦做出贡献。

订阅电话:010-66089713 (兼传真) /9701 13910307637

订阅价格:每本订价20元

全年订价:240元

联系人:姜广跃

电子信箱:jgy2315@yahoo.com.cn QQ:1434953495

户名: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

开户行:交通银行北京西便门支行

银行账号:110060775018010003629

社址: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月台胡同18号

中外宗教建筑文化对照浅析 篇9

宗教传播与演化, 随着国际化交流增多, 稳定的经济状况下, 多元化宗教文化出现“百花齐放”〗。作为宗教文化的载体-建筑, 也随各种宗教文化的传入而变化。现在, 我国国内的经济状况处于上升期, 同期的精神文化建设也如火如荼开展。在保护本国宗教建筑文化建设的同时, 必须考虑外来宗教建筑文化对本土宗教建筑文化的冲击。

2 研究背景

2000年后, 人类的通信联系日渐加强、交通工具不断发展, 地球加速缩小, 成为“宇宙飞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1]。在地球村的模式下, 中国大部分主要城市出现许多宗教文化的传播。

原因一:沿海及内陆主要城市国际化的不断提高, 海外移民不断增多, 如中国经济发展前沿的珠三角地区, 就广州地区近年随着亚非拉友人的数量增多, 基督教, 伊斯兰教的建筑数量在珠三角地区及沿海地区不断增加。

原因二:中国地域广泛, 同一种宗教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特色, 随各省流动人口增多, 各民族文化交流程度加深。

原因三:海外人士回流, 把认同的海外宗教建筑文化带回国内, 如道教名山罗浮山, 除了以往的道、佛教建筑, 也出现了基督教教堂。2011年, 由广州市建工设计院设计, 私人集资的种子教堂在罗浮山建成。这座教堂为基督徒建造崇拜和冥想空间, 内部空间美妙, 光影设计巧妙, 引发种子的形式———著名的福音故事中的隐喻元素的设计理念, 成为岭南道教名山———罗浮山上基督教建筑元素的一颗种子。

笔者一直爱好宗教建筑, 曾走访多个国家的宗教建筑, 深感宗教建筑文化的不断交流与演化, 其同性远古存在, 便比较与梳理走访过的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宗教国家建筑文化, 找寻差异, 以达到更好地了解本土宗教。

3 不同类型的中外宗教建筑文化对照

宗教建筑文化与其起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宗教文化的起源与当地的社会生产模式、政治、生存环境等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 可见各种宗教建筑文化在不期不点都具有各自特色。而社会生产模式又是生存的环境所决定, 为政治因素所左右的。因此, 一个国家民族所信奉的宗教建筑文化与社会生产模式有着重要的关系。

3.1 宗教建筑起源:社会生产模式所决定的宗教建筑文化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理阿诺斯在《全球通史》里对社会生产模式的发展分析中, 把人类大致分为三种基本生产类型: (1) 狩猎; (2) 农业; (3) 游牧。由不同的生产方式, 产生了一神论与多神论。

3.1.1 一神论

“一神论”即所谓“一神信仰”, 就是相信世界上只有一个神, 除了唯一神之外, 没有别的。犹太教就是世界上最早确立“一神信仰”的宗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一神教, 而犹太教的“一神信仰”后来影响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2]。犹太教起源于游牧民族, 而牧民生存环境恶劣, 需勇往直前, 不断征服, 因此需要神的指引, 团结一体共同进发找寻生存的绿洲, 因此产生“一神论”。从犹太教衍生出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都是一神论。后来基督教演变成天主教和基督教, 基督教由于信仰国的生产方式改变逐渐演变为一神和多神的综合体。

3.1.2 多神论

多神论信仰者信仰多个神灵, 据当地地域文化, 风俗特征信奉不同的神, 其反映了当地的秩序, 神灵分职掌管不同的领域, 一般会在有较进步文字文化国家里面产生。多神论以狩猎和农业为生的民族, 还有国际商业交流频繁的地区居多。

猎人面对情况多, 上山打猎的和下海捕鱼的面对所祀奉的神灵就不一样, 除了天气, 还会供奉一些自己所羡慕的动植物。农民祈求丰收, 对土地充满期待, 崇拜的神多与天气有关, 也包括生殖的崇拜 (源于对劳动力的渴望) 。中国、印度、日本等国以农业与打猎为主, 是多神论的国度。东南亚受南传佛教影响, 曾是多国殖民地, 其宗教是多宗教并存。以马来西亚为例, 该国多个沿海主要城市历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补给点, 便成了各式宗教文化的交汇点。社会分工、阶层和政治结构复杂化, 孕育了多神论。

也有是因为文化难以交流和传播所出现的情况。缺乏文字的地区, 中美、南美州被征服前, 没有统一文字, 交流困难, 语种多、流通慢, 使该地宗教出现各自为政、多样化的现象。

总的来讲, 很少国家是单一生产模式, 因此, 这三种的基本生产模式上, 排列组合地衍生出多种宗教建筑文化。

3.2 不同宗教文化所决定的宗教建筑模式差异

3.2.1 一神论的宗教建筑文化

以一神论为主伊斯兰教, 犹太教为发源的基督教建筑文化有以下特色。

1) 对光线追寻的偏好。一神论的起源有明确的指引性, 这种指引性延续到建筑模式中。太阳对古人来说是唯一的, 对光线的崇拜是唯一性的表现。无论是罗马的万神庙还是后来的巴洛克, 哥特式教堂还有近现代的教堂都存在对光影的追求。基督教教堂对光影的特殊喜好, 也是“一神论”的唯一性的体现。

2) 城市的制高点偏好。一神论的宗教建筑多为城市的制高点, 或伫立在山体之上。这种耀眼的感觉, 便是指引性的另一演绎。罗马的万神庙到佛罗伦萨的教堂的穹顶高度之争;巴黎圣母院为巴黎多个轴线制高点之一;约旦的佩特拉古城依山而建的神庙, 最高级别的神殿是建在干枯河谷的最高处。还有德国的科隆教堂, 高迪的圣加教堂举不胜举。

伊斯兰教的高塔, 可清楚看到周边的环境。阿拉伯古建筑文化发源地之一约旦的多个古城遗址如佩特拉、安曼、杰拉什等古城中的神庙都可鸟瞰全城。

3) 外向型的建筑细部。从欧洲教堂的雕刻装饰中的狮子多带翅膀, 具攻击性, 而佛教建筑的中国狮子多乖巧。

4) 排他的特性。伊斯兰教是排他性的代表, 不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不能随便进入清真寺, 阿拉伯世界的游客不可随便入清真寺内参观和拍照的。即使与美国建交, 在阿拉伯地区开放程度等同香港的约旦也不例外。马来西亚的伊斯兰教信徒与其他宗教信徒通婚, 后者须放弃自己的宗教转投伊斯兰教方可通婚。这种情况只有在各种文化高度集中的城市或国家才能把他们的排他性弱化, 如香港。因此, 清真寺的建筑模式相对其他宗教建筑封闭围合。

3.2.2 多神论的宗教建筑文化

多神论的宗教建筑, 无论人文文化是开放、还是封闭, 都较平和。其建筑模式多是温和、包容、世俗、具有礼制, 如佛教、道教、印度教。

农民耕种决定了他们的社会体系需要一个稳定平和的宗教体系。以佛教为例, 从尼泊尔起源的佛教传入印度后与婆罗门教互溶演变成印度教传回尼泊尔, 也是多神论平和的体现。原有的婆罗门教是把印度人划分为四个阶级, 随着生产力和资源的剩余, 农奴制度瓦解, 统治阶级需要一个更平和的宗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提倡众生平等的佛教正好取代了婆罗门教的统治地位, 便逐渐演化成印度教。所以, 很多印度教建筑中大型的庙宇以开放式的模式建造, 小神庙随处可见, 建筑的选址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没特显眼。以印度教为基础的佛教, 即传入不同国家, 这种温和的本质依然处处可见。

多神教国家, 多存在三、四种以上的宗教, 这些宗教的建筑模式也不断的互相借鉴与包容。如海洋文化背景下的马来西亚的槟城乔治城柔和了中国道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建筑文化。更有代表性的就是槟城山上佛教寺庙———极乐寺更是吸收了多种宗教模式综合体。

中原的佛教与道教在历史上多次竞争, 出现建筑文化互溶, 礼制的儒家学说的搀和, 也见证了在宗教竞争下, 求存寻异的包容性建筑文化的产生。

多神教的国家更多涵盖猎人、农民、游牧民族三种生活模式, 或该三种模式的组合。因此, 所建设的神庙建筑元素也多样, 反映出人们的各种心态如:生殖崇拜, 炫富心理, 生老病死的态度, 往生期望等等。

而多种生活模式的组合也使同种宗教建筑文化的产生分流。例如中国国土广阔, 地理生态环境多变, 也确定了生产模式的多样。传入中国的佛教随着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也呈多样性, 藏传佛教和中土汉传佛教 (大乘佛教, 小乘佛教) , 云南省的上部佛教的建筑模式就有很大的分别。中国的道佛建筑中, 官式与民间模式的差别就很大, 融和多种生活模式, 让宗教建筑体现出明显的礼制性。

3.3 不同宗教建筑模式的共通性

梁思成老先生说过, 当佛教传入中国后, 佛教建筑与中国本土优良的建筑技术得以结合。在佛教传入中国时, 印度佛教建筑受希腊和伊斯兰地区建筑风格影响, 把外来的建筑营造法式沿着内地丝绸之路引入国内。山西省的无梁殿中的穹顶和卷拱做法就是一例。虽然这种影响并非大范围, 但可见微微余音的效果。同时中国的木构架模式也小范围的影响到欧洲及阿拉伯地区。中国的宗教故事多通过壁画绘制墙上, 欧洲教堂的壁画多刻画在屋顶, 须仰视才能看清。山西省的云冈石窟也有把壁画和雕刻做到石窟顶部的, 最终还是为了把宗教故事简单示人。

无论哪种宗教建筑都含有生死境界空间的营造, 现存的四大宗教体系也不可避免。佛教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轮回的, 大家曾是世界上的任意物体, 因此众生平等。仅中国的道教没有轮回, 注重养生, 希望通过肉体的不灭达到精神的不灭。

4 近代多元文化宗教建筑文化的演变

宗教文化不会一成不变, 会随时间和地点转变。佛教传播广泛, 世界各地有不同种类的佛教建筑, 有融合了印度教的、折中了中原文化的、西藏游牧式的等等建筑模式。多种宗教并存的环境下, 各种宗教为保存自我, 有绝对排外, 有开放通融态度。

日本保留有唐风和汉朝风格的佛教建筑。佛教在不同时期的传入, 经历了不同地域环境、气候、人文文化的洗礼所产生的风格各异的佛教建筑, 但是在不同中, 又可见这些宗教建筑所流淌的近亲血缘。

山西省的佛教建筑里, 西方宗教建筑在多年以前就对中国本土建筑产生影响。中国的无梁殿立面带有类似欧式的柱廊。无梁殿的穹顶与欧洲的万神庙的穹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让人慨叹, 各宗派之间的渊源, 冥冥之中随缘结合。

5 结论

人生分三层:物质、精神、灵魂。物质是衣食, 精神是文艺, 灵魂是宗教。中国经历了物质、精神文明的建设, 必然进入深层次的灵魂工程。宗教文化的融合、竞争是人类历史上不断发生的事情, 如何保护本土宗教, 须从本土宗教建筑文化入手, 中国道教《道德经》的“上善若水。”正好是体现了与时俱进, 吸纳百川, 寻找属于自己的宗教建筑模式。保留传统本土宗教建筑文化的精髓, 结合现代人的需要, 创造出适合当代的本土宗教建筑空间。

从中国本土宗教建筑发展的历史回顾, 佛、道、儒三家经历各朝代的纷争, 在竞争中互融, 各取所长, 渐现佛、道、儒一体的宗教建筑状况[3]。历史总是不断的重复,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东西方宗教建筑文化将会在全世界地区发生碰撞与融合, 中国本土宗教建筑文化如何的发展, 是其在纷繁的宗教建筑艺术竞争中能否脱颖而出起决定性的作用。

[ID:001596]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阿詻斯.全球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黄云明, 高颖.论一神信仰和多神信仰对文化的不同影响[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25 (6) :101-105.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启示 篇10

我们纵观世界的汽车发展历程, 得出这样的结论: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 美国是汽车的成长地, 欧洲大陆则是汽车的进化地, 日本是汽车的腾飞地。而我国因为其强大的消费市场为汽车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契机, 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汽车未来的孕育地。

在科技方面美国是公认的领头羊, 美国的汽车工业也是站在世界前列的。美国没有户籍制度, 可以任由个人的随意迁移, 因此汽车成了他们主要的移动工具, 这样才能自由迁移不受约束, 所以说汽车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与水和面包一样的重要。一个美国社会学家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汽车的出现, 就没有现在的美国。”美国人对机械工业技术尤为重视, 对汽车的各项功能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汽车要具备大马力、大空间、高速、安全等功能来方便他们随意的迁移与走动。因此, 科技是美国汽车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醒目色彩。

在德国, 汽车俨然发展成为德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人爱车爱到了骨子里, 在假日, 常常可以看到很多德国人在草坪上擦洗和保养自己的爱车。德国人认为只有真正爱车的民族才能够造出好的汽车。在德国人看来, 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 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像吃饭穿衣一样。在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德国人讨论最多的话题还是汽车。正因为他们对汽车如此的狂热, 德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以及德国汽车技术的发展都站在世界汽车行业的顶端。众所周知, 德国人向来以严谨著称, 他们无论是对工作对约会都会将时间定的精准, 都会按时到达按时工作, 从不拖拉浪费时间。

在日本, 即使交通指挥灯出了问题, 人们还是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这和我国的情况大相径庭。不仅如此, 日本因为资源短缺, 无论什么产业都采取最大限度的节约模式, 不断对汽车生产进行创新, 在管理上愈加精细, 他们往往采用原料进口, 加工成品, 以高附加值出口, 来创造两个产业的经济增长。

现今中国的汽车文化遭遇发展瓶颈期。当前中国的汽车设计缺乏中国文化的内涵, 没有民族独有的特色, 不适应我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而且我国国民对交通规则的遵守不够自觉, 造成事故频发, 这些状况都制约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国外汽车文化对我国汽车文化的发展启示

1、设计文化

曾有两位著名的设计大师戴迈睿与乔治·亚罗给我国的汽车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戴迈睿是劳斯莱斯百年庆典EX100试验车的首席外形设计师, 他认为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产品, 他们还注重文化、理念与哲学, 中国的汽车设计一定要包含自己的中国文化元素, 也就是要注重原产地的文化。乔治·亚罗是汽车设计大师, 他表示:全球最具有市场活力的就是中国, 中国制造出的硬件不差于世界上任何的汽车企业, 差就差在了设计上, 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去开发新的型车。

两位大师的建议不谋而合, 正如美国的科技、德国的严谨、日本的省油一样, 中国应有自己的汽车文化特色, 不要去单一的模仿西方, 要让中国设计成为中国汽车文化的最大特色。

2、丰富品牌文化的内涵

一个人的成功也许只是源于一种信念的支撑, 而一个行业、一个国家要成功的话则需要有全民族的精神支柱。我们要学习德国人一贯的严谨, 在汽车工业振兴上大力弘扬自主的创新意识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但是这样的道路并不容易, 它需要依托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环境, 更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坚持的意念来执行, 通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制造出属于中国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自主品牌, 让中国汽车行业扬眉吐气, 从而受到世界的尊敬!

3、提倡健康消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汽车设计走奢华或高端路线, 大多过于注重给人以美观或气派的印象。事实上, 这并不符合健康理性的汽车消费观。就拿我国国情来讲, 十几亿的人口收入不均, 大部分买车只是为了一车代步, 将其作为方便生活的交通工具而非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且在全世界都在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大趋势下, 汽车制造者更应该将心思放在节油环保上, 以便制造出符合我国居民消费文化的经济实用型的自主品牌车型。汽车设计往往体现了一国的汽车消费文化, 比如日本丰田的设计理念就体现了日本人的节约, 而我们的民族品牌制造者应该通过创新的设计引导大众树立健康理性的汽车消费观。

4、规范交通基本礼仪

在中国由于交通不规范、不文明等问题导致交通事故呈现“三高”局面:死亡绝对数高、万车死亡率高、死伤比高。而日本的这些数据只是中国的十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 这和日本讲究礼貌和秩序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我国应大力规范交通基本礼仪, 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措施, 切实提高驾驶员的综合素养和社会整体对驾驶安全重要性的正确认识。例如从驾校、广告、教育等方面着手。我们可以在驾校培训内容中增设交通礼仪课程, 制作各种交通礼仪方面的公益广告短片, 编制关于文明驾驶、新交通法规等方面的驾驶员继续教育手册来帮助、指导广大新老驾驶员。

汽车作为代步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 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汽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更是为人们树立了新的消费文化观念。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而言, 要追上德国、日本汽车行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汽车制造者应该努力学习德国的严谨、日本的节约理念, 以及综合我们民族自身的特点来设计, 来创新汽车技术和汽车文化, 来引领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同时我国国民也要学习遵守交通规则, 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点, 减少不必要的损害。

摘要:社会科技的进步促进着各个行业的与时俱进, 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188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以来, 汽车行业已有了百余年历史, 人们对汽车的关注逐渐增加, 汽车不再局限于工业社会的产物、单一的工业产品, 已然全方位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成为了一种文化。中国的汽车行业虽然起步稍晚, 却也已悄然走过50多年的历程,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 中国也开始形成自己的汽车文化, 那么, 对比发达国家的汽车文化, 又能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关键词:汽车,汽车文化,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宇:《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换标的思考》, 《汽车与配件》, 2008 (5) 。

[2]刘宇:《关于我国汽车文化营销的探讨》, 《汽车工业研究》, 2008 (9) 。

[3]周阳:《关于汽车的文化反调》, 《经济》, 2008年。

小论中外企业文化差异 篇11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庸;民主;冲突

企业文化是凝聚、规范、引导员工为实现企业共同目标而奋斗的精神力量,在现代企业中占据了灵魂的位置。良好的企业文化不但可以打造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为现代企业管理与创新奠定重要基础。企业是国家经济的细胞,企业文化脱离不了国家文明的大背景。在企业内部,任何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地方都必须依赖于外部的文化背景,即整个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传统与文明,体现在企业各个组成结构中也是形态各异,千差万别。根据文化背景的特点,将世界融于企业中的文明分为三大类:一种是中国式文明,二种是西方式文明,三种是日本式的文化。

一、中国式的文明——中庸之道与家族模式

中国大多数企业,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在其运营管理中处处体现着以和为贵——“中庸”的思想。“中庸者,不偏之谓中,不依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这正是“中庸”的全部含义。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这就是中庸的“致中和”、“合内外之道”,是一种辩证的思想。体现在企业中,就是以组织的内在需求和目标为出发点和价值取向的依据,顺应外部环境的基本规律,是企业经营目标在现有的外部环境和条件下得到最适宜、最适当的实现。另外,中国现代企业还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管理观念。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是将管理对象从以物为主转向以人为中心,以尊重、关心作为基本出发点,即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发展,追求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实现组织的内在需求和目标,这也迎合了中国企业主流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同时使企业更具有活力。

除中庸之外,中国企业发展通常是以家族式为基础。家族式传统的诞生和演进在历史上是自然发生且是普遍存在的,几乎主导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在精神层面有祖先崇拜,道德教化依靠宗族祠堂;经济活动以家族企业为主,政治上讲究“家天下”;甚至在“桃园三结义”和“梁山好汉”中没有血缘关系的,模拟家族也能成就一番事业。

二、西方式文明——民主制度

相對于中国的中庸思想和家族化模式,西方的文化更多的体现出民主式的文化特征。中国企业的家族模式是社会发展中自然出现的情况,但西方的民主制则可归于一种偶然现象,是在特定的状况下出现的。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成功之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一旦出现便会产生巨大的优势,这一点在经济活动中尤为明显。这种革命性的力量带来巨大的冲击,成为时代变迁的标志。

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导致巨大的物质通过量,企业必须扩大经营规模才能满足这一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司制度就是民主制在企业中的应用。股东是选民,董事会相当于企业中的议会,CEO对应着行政领导者,监事会则是掌管司法职能的部门。公司制成熟于西方世界,显然应归因于其民主制的社会背景。依靠民主制建立的公司制度把各种没有必然联系的资源集中到一起,促成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它得以实施的基本技巧就是权利界定、程序主义和相互制衡。正是因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利益冲突要大于有血缘关系的人,合作也变得相对困难。所以公司制度通常是在相互怀疑的层面上锤炼过来的。

三、日本式文化——海纳百川

在提到日本企业的时候,将“文明”换成了“文化”,是因为在日本企业文化中,大多属于“舶来品”,真正源于本民族文化底蕴的几乎潜藏起来。面对这样将多方融合而形成的精神,我暂且称之为“文化”。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历史上,日本人总是能够不停的学习先进文明,如唐朝时期引进中国先进科技,明治维新源于欧洲早期文明等。从某种程度上讲,日本对企业文化及对他国文明的研究兴趣,归因于日本战后重建的表现。在极短的时间内,日本就从满目疮痍的废墟成长为富甲一方的经济大国,创造了一个经济神话。日本人在最后被打败之前,就已经开始计划他们的未来:实用主义、乐观的态度、计划工作和忠诚混合在一起成就了战后日本的重建。在战后经济复兴时期,日本人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各种专利和先进技术,关注国外科技的运用,最大限度地汲取精华,与此同时,企业家们还不时造访外国企业精英,学习如何经营管理企业。这与认为的“拿来主义”不同,日本与欧美企业鼓励个人发展就存在差异。它强调了中国企业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激发员工的归属感,以实现企业长期发展,完成组织目标。直到今天,日本学习的步伐仍没有停止。东方的含蓄、抽象及浓厚的家文化与西方民主制的精神巧妙结合在日本的经营中,成就了不同文化融合后的一种新的企业文化的分支。

浅谈中外政治文化差异 篇12

一、中外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

中国是大陆国家, 长江黄河流域形成的冲积平原使人们很容易通过采集、农业种植生活下去, 生活安逸。又加上西部多山, 北部为大沙漠, 东南面临大海, 不利于对外交流, 使我国传统文化具有经验型和封闭性的特点。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虽然有商品交换的存在, 但是重农抑商, 使商品经济在我国从一开始就受到禁锢, 所以我国的古代文化是自然经济下的农业文化。

而西方国家 (古希腊) 发源于海洋、海岛附近, 拥有独立的居住区, 形成城市和城邦国家。彼此独立, 没有统一的政权统治, 使人们具有独立自主的政治意识, 同时人们面以海为生, 较早从事海上贸易, 社会文化形态上比较开放。西方国家虽然也经历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但较早的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不断壮大, 工商业成为独立的部门, 工商业者成为独立的阶级。在西方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过程中人们敢于冲破封建的束缚, 呼唤理性和人的自由, 形成君主立宪制或三权分立的国家。

二、政治权力认知方面存在的差异

中国有“家天下”的传统认识。基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说中国更重视统治集团与官僚队伍的自身制约。强调重道、正身、舍身取义、廉洁奉公等政治道德, 把伦理道德作为人的本质, 要求人们通过道德修养而完善自身, 把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家天下”认识。

而西方政治更注重“公共权力”。在政治权力监督意识上, 西方强调权力分立与制衡。

三、中外传统政治文化中建立政治体制的不同

中国早期国家如夏商周都是天人合一的一元权力结构。君主被奉为神一样的地位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权力结构形式奠定了中国几千年的政治体制形式的基础, 并延续到封建社会结束。在这样的社会中皇帝拥有国家的一切权力, 立法权制法权司法权都由君主一个人所有。

西方政治体制设计的导向实行多无化。古希腊城邦的例子是多元化的典型体制。孟德斯鸠巨著《论法的精神》中关于“三权分立”的观点, 成为西方社会共识, 司法独立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而且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稳定的社会模式。

政治体制建立思想的不同形成了中西在政治局面上表现为一统天下和分立主义的不同。

四、中外传统政治文化中治国之道的不同

首先, 中国是寻道, 西方在穷理。中国自诸子百家起都致力于“道”的求索, 最终形成了儒家主流政治文化的治国之道和做人之道。而源于希腊文化的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在政治思维路向上是追求科学理性, 其对政治科学的形成和理性价值观的确立, 对于现代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有很大的意义。

其次, 中国对治国之道的探寻和西方对国家本质的研究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中国历来关注治国之道, 追求德、礼、政、法的统一结合, 强调以民为本。而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崇尚理性主义, 注重政体研究, 对公民的“自我”表现关切。另外, 政府保障公民对人权的追求, 强调法律的重要性。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后出现的法学政治就取代了神权政治观、伦理政治观, 使公民有了公共权力观念、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人权观念, 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五、治国基本方略存在差异

中国主德、重德, 中国儒家政治文化讲求礼, 也讲求法, 把礼法关系定位为“德主刑辅”儒家礼法合一的人治政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注重贤良。孔子把贤人看得比良法更重要。其二, 注重礼法德刑的关系。所谓“礼外无法, 法在礼中”,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强调礼为本、为体、为主, 法为末、为用、为辅。

西方主法、重法, 致力于正义的追求。而西方的以法治国思想认为, 法律拥有超越时空的权限, 法律永远高于人, 而不是人大于法。

六、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公民政治角色定位不同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子民文化源远流长, 因而公众自觉不自觉地认同子民身份。“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这一诗句, 开创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沿袭而成的臣民文化。

“所谓顺从者, 就是已成为政治体系组成部分的、并对政治体系施加于他们生活的影响或潜在影响有所认识的公民。但是他们对自己在政治中作用的看法却仍然是顺从者的看法, 也即他们受政府行动的影响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行动。他们不仅可能对警察和行政官员给予他们的待遇抱有积极或消极的预想, 而且会有各种政策选择。他们甚至还可能对证券和权威人物产生某种合法感或者疏远感, 但是他们对于政治参与则始终抱被动的态度。”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在《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中的这段话, 精炼地诠释了臣民文化的影响和表现。中国沿袭两千年的政治文化正是这种典型的臣民文化。

西方自古希腊罗时代即已形成公民文化, 近代以来公民文化更蕴含了现代化意识, 因而很自然地持有公民身份。随着欧洲资产阶级逐渐登上世界政治舞台, 在“天赋人权”的政治思想主张下, 存在于近代民主制民族国家中的公民的内涵逐步改变了它原有的范围。但公民这个概念历来都被西方国家所重视和尊重。公民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这是西方国家中人们对于自己政治角色的基本定位。

总之, 由于文化理念经济结构等各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也是极为复杂的。这些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借鉴古今中外的成功政治文化, 更好的服务现在的社会国家。

摘要:由于中外传统政治文化形成的基础不同, 进而对政治权力的认知、政治体制的建立思路、治国之道和治国基本方略问题上的认识自然也就会产生差别, 在一步步发展的过程中公众政治角色定位也产生不同, 从而使中外文化在很不地方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对这些差别的研究, 可以使我们借鉴西方政治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更好的指导我国当前政治文化建设。

关键词:政治文化,政治体制,政治角色,差异

参考文献

[1]徐大同.《政治文化民族性的几点思考》.天津师大学报, 1998年第4期

[2][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 郑世平, 公婷, 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

[3]张分田.亦主亦奴《中国古代官僚的社会人格》.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4]岳庆平.《中国的家与国》.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0

上一篇:三国故事下一篇:无线测试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