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饮食文化的论文

2024-10-07

中外饮食文化的论文(通用8篇)

中外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1

中外饮食文化的差异

[摘要]文章对中西饮食文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存在的原因,并就中西方饮食文化未来的发 展方向作了预测。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探讨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之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文化的先驱。无论是从事物原料的采收、加工还是从饮食习惯、饮食方式及饮食观念来看,无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民族风情、生产模式及哲学理念。由于受地理环境、历史因素等的影响,中西饮食文化各树一帜,各领风骚。中国饮食有着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无数的灿烂文明,在这种文化蕴藏中,使中国的饮食更加博大精深,其技术之高超,菜式之多样,造型之精致,不得不令人惊叹;而西方的一些国家曾沦为一些国家的殖民地,并且汇集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因此这些国家深受其他国家饮食文化的影响,博采众长,并结合自己的饮食习惯,从而使西方的饮食文化成为一种精巧专维、自成体系的综合性饮食文化[1]。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而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2]。中西饮食如同其他文化一样,在传播、交流中不断的碰撞、融合,为人类的文明添砖加瓦。1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研究 1.1 在饮食内容上的差异 1.1.1 饮食原料和饮食结构

从“食”的角度来看[3],中国人的主食以谷类及其制品如面食为主,副食则以蔬菜为主,辅以肉类。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 多种,比西方多六倍。实际上,在中国传统菜肴里,素菜是平常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 的饮食结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肉食在日常生活中也变得更加平常,但是以蔬菜为主导的意识仍植根于人们的观念中;西方人的主食以肉类、奶类为主,他们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奶类食品也大都是取之于动物。从“饮”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中国人习惯于饮茶,茶的性味平和,需要通过细品方能领略各种真味,悠远绵长,与植物性格相合[4];而西方人则喜欢酒、咖啡等具有刺激性的饮料,尤其是酒,有着水一样的外形,火一样的性格,具有较强的刺激性,会使人神经兴奋进而麻痹,西方有许多以浓烈为特点的著名的酒;咖啡一般以苦、醇、香而著称,饮后会使人兴奋,后力很足;茶类也

多是红茶、奶茶等,口味比较重,总的来讲是比较热情奔放的[5]。1.1.2 烹饪方式

中国人的饮食历来以食谱广、烹调技术的精致而闻名于世。中国的烹饪强调随意性[6],各大菜系各有所长,都有自己的特色,即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及各种调料的搭配,都会因厨师的个人风格而有所不同。即便是同一个厨师做同一道菜,也会就季节、场合、用餐人身份的不同而加以调整。同时,同一道菜还可能因厨师的即时情绪变化而做出不同于其原烹饪特色的菜肴。据史书载[7],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烹饪在中国向来被视为一门艺术,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还带有一定的游戏性,吸引着众多以饮食为人生之乐的国内外人士,几乎可以说是中国饮食的专利,它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了严密性与即兴性的统一,使之达到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8],令西方乃至世界其它民族可望而不可及。与中国截然不同的西方烹饪,其菜肴制作讲究规范性,要求调料的添加量要精确到克,烹饪时间精确到秒。就拿西餐中的牛排来说吧,除了可以根据自己口味添加的调料以外,刚做出牛排的味道从纽约到旧金山如出一辙,其配菜也只是番茄、土豆、生

菜有限的几种;再拿美国来说[9],其食品广告铺天盖地,但也依旧是万变不离其中,炸土豆条、炸鸡、炸鱼块、面包夹肉等;1995 年第1 期《海外文摘》刊载的《吃在荷兰》一文中还描述了“荷兰人家的厨房备有天平、液体量杯、定时器、刻度锅,其调料架上排着整整齐齐、大小不一的几十种调味料瓶,活像个化学实验室”[10]。烹饪在西方已成为了一份机械性的工作,毫无趣味可言。

1.2 在饮食方式和食用餐具上的差异

在饮食方式上,吃中餐时,无论是什么样的宴席,食客们都是围坐在餐桌旁,厨师做好饭菜以后,将所有的饭菜都置于食客的中央,食客们可根据各自的喜好各自行选取相应的饭菜,即各取所需。它既是一桌人享用的对象,又是大家交流感情的媒介。然而,在吃西餐时,餐桌上的任何一种饭菜都不属于任何一个食客,主人会预先根据来客的多少将准备好的饭菜分为相应的份数,厨师将做好的饭菜分成相应的几份,将每一份饭菜端到相应的食客面前,然后自顾自地食用,每个食客只能吃各自的那一份饭菜;中国人还喜欢劝酒、夹菜,举杯共饮,气氛和睦生趣。而西方人则没那么热情,且客人与主人之间也没那么客气,他们更注重个人的独立性;此外,中餐讲究丰盛,品种多样,从主菜到汤,到甜点,到水果,可谓琳琅满目,且对上餐次序也非常之讲究。而西方人在宴客时,则是以牛、羊、猪排等为主食,餐后甜品以甜为主,种类有煮烩类、炸制类、酥皮类、布丁类、冰糕类。有人会问,热狗、三明治等与正餐的关系,其实这只是快餐食品,对西方人而言,这只能是快节奏生活下的职业食品,是不能取代正常的饮食享受的。在食用餐具方面,中西差异就更为明显了。中国人包括亚洲一些黄种人的国家,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也有专门的汤匙。筷子和刀叉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智慧,不仅仅是带来了进食习惯差异,影响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虽然不能将不同传统的形成和餐具差异简单对应,但是它 们适应和促成了这种分化则是毫无疑问的。筷子是一种文化传统的象征。华人去了美国、欧洲,还是用筷子,文化根深蒂固,而老外们在中国学会了用筷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依然要重拾刀叉。

1.3 在饮食观念上的差异 饮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文化思维上的差异。在饮食观念上,中国人讲究美学、感性,而西方人则推崇理性、科学[10];中国人注重菜肴的色、香、味、形,追求菜色的千变万化,讲究每一道菜的色香味搭配,比如人们在品尝菜肴时,往往 会说这道菜“好吃”,那盘菜“不好吃”。然而,若要进一步问为什么“好吃”,“好吃”在哪里时,可能就不容易说清楚了。而西方人则不在乎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他们更看重食品营养的搭配,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多少蛋白质、多少维生素等等。中国人也很好客,觉得上一桌子菜便是对客人最热情的款待,推崇“药补不如食补”的理念,有时候也更注重形式。而西方人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有多么豪华高档,其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无艺术可言。2 小结与展望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归根结底还是感性与理性的差异,尽管不同的哲学理念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这样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这种差异似乎正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模糊。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搭配合理、营养平衡、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西方饮食文化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只有通过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才可能在文化碰撞中不断的发展、融合,这对中国乃至世界来讲,都是关键的一步,尤其是中国入世之后,将迎来有史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最大程度的交融,并将在中

国乃至东方引发一场“吃”的革命。这是因为,入世必使国际经贸来往更加频繁,外国食品将大量倾销到中国市场而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产生巨大冲击,这就把严峻的挑战摆在中国食品企业面前。同时,把握国际食品发展趋势,把中国美食推向全球,让世界人民更加了解 中国饮食文化,促进中国食品和世界食品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在世界科技腾飞与国际交往不断加强的今天,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新鲜的思想理念绵延为千年的中西方饮食文化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中国饮食带着中华民族文化神韵逐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何宏.中外饮食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李维冰.国外饮食文化[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3]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4]徐永成.21 世纪茶文化将成为世界文化[J].茶叶,2000,(3).[5] Kittler, Pamela Goyan.Food and Culture[M].Australia : Wadsworth Publishing, 2001.[6]杜莉.中西烹饪历史比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2,(3).[7]徐海荣.中国饮食史[M].华夏出版社,1999.[8]郭立久.美学升华烹饪艺术[J].中国食品,2003,(2).[9]徐熊.美国饮食文化趣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10]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6.

中外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2

何鲁丽在开幕式上致辞, 她说, 此次峰会的召开, 适逢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 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回顾与总结新中国企业精神的诞生和成长, 梳理和评价企业文化的发展脉络, 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是为了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 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即将迈上亲手描绘“十二五”美好蓝图的新征程, 这对中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是一次新的机遇与挑战。相信此次大会, 能进一步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推动中国企业文化事业再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对“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进行了表彰。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杜渊泉、全国总工会宣教部部长李守镇、《求是》杂志社副总编黄中平分别致辞。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王大明就会议的主题作了深入阐述。他说,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我们国家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 解决“民富”问题是当前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第一次在五年规划里明确地把科学发展作为主题, 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提出“十二五”是“消费—投资—出口”拉动, 第一次把消费拉动放在了第一位, 这实质上是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 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富。解决“民富”问题是当下企业发展的大的政策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应思考如何将“民富”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会后, 与会代表就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在企业文化工作中如何体现科学发展和“民富”理念展开了热烈讨论。

500余名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的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国石油集团、开滦集团、首钢集团、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航工业集团领导参加了“艰难辉煌—新中国创业发展期企业精神培育与实践”的专题研讨;国家电网公司、中信集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恒源祥集团领导参加了“基因再造—传统企业精神的发扬光大”的专题研讨;海尔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领导参加了“走向世界—新中国改革开放期企业精神形成与发展”的专题论坛;ABB中国公司高级副总裁、美国康明斯集团全球副总裁和商务部专家参加了“他山之石—国外企业精神内涵与实践”的专题论坛。著名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周国平作了题为“中国企业家的人文修养”的学术报告。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在闭幕式上作重要讲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作了大会总结。会议同时发布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议》《2010年度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研究报告》, 并作了要点说明;组织全体代表参观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中外企业文化融合的有效途径 篇3

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是文化融合的前提

“东风有限”(东风与日产成立的合资公司)总裁中村克己先生说过:“东风与日产不仅要尊重各自的优点,还要学会容忍对方的缺点”。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东风与日产双方通过沟通和交流,认真比较分析双方企业文化的异同,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

其一,双方都有“目标文化”,但实现目标的刚性要求有所不同。日产是第一家直接以“日本制造”命名的日本企业。作为日本全球化的先锋,上个世纪90年代末曾滑向破产的边缘。1999年,戈恩任CE0后,先后实施了“日产复兴计划”、“180计划”和“后180计划”。这几个计划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一个3年期的计划,目标简单、明确,全部都是具体的数字式目标,并且规定了日产在全球范围内实现目标的人,制定了明确的责任体系,无论何种族、何地域的人都能理解。目标管理和由此形成的目标文化使日产获得新生。东风公司作为一个老的国有企业,在目标计划管理方面一定程度上和日产的目标管理有些近似。但是,应该看到,我们在目标计划管理方面与日产目标计划管理还存在很多差距。我们计划灵活性大,而日产计划的刚性较强。

其二,双方都有团队文化,具体做法上也有相似之处。戈恩来到日产的一个月内,组建了9个小组,参与者都是日产的人。这9个小组的名称是“跨职能团队”(CFT)。表象上看,CFT是日产实现“复兴计划”的关键所在,从深层次透析,CFT是日产实现勾通的最佳模式,并已经演变为日产文化的重要特征。东风公司每次推进重大项目之前,都要成立若干个跨部门、跨工种的不同的课题组、攻关组、推进组等,为东风的变革和生产经营起到过积极的作用。

其三,都有改善文化,但载体则不相同。日产大力推进NPW(日产精益生产方式),让改善文化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东风公司则一直坚持倡导和实施合理化建议活动、QC(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日产的载体比较具体,直接开展质量、成本、交货期(QCD)改善活动,让员工看得见、摸得着,并与经济效益直接挂钩。

东风公司不仅分析比较与日产企业文化的异同,而且综合比较分析与PSA、本田等合作伙伴的文化差异,积极探索企业文化的融合途径。2006年元月,东风公司再次对企业文化进行整合,形成和发布了《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明确把建设目标文化、团队文化、精益文化、执行力文化和品牌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来抓,为进一步推进中外企业文化融合指明了道路。

立足实践,选准模式是文化融合的基础

分析研究国内外企业合资合作的成功案例,其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从文化融合角度看,大致有如下几种模式:一是拿来式。其中合资一方企业往往处于极端的劣势地位,无法抗拒和抵御另一方的强势文化的侵袭,不得不放弃原有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采取拿来主义,采用另一方的强势的企业文化。二是叠加式。这种模式就是把双方的文化优势进行叠加,把企业文化做到最优化,以此弥补各自的缺陷,联手角逐市场,寻求双方利益的平衡点。三是互补式。就是在文化融合过程中尽量把握双方的优秀企业文化,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调适。四是再生式。在承继双方文化基因的基础上,构建全新的企业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从而使企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一般说来,像东风公司这样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培育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凝聚员工队伍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而跨国汽车公司在导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东风公司多年来坚持“大胆吸收,各取所长;求同存异,兼容并蓄;融合提炼,突出特色”的方针,以开展多元国际合作为基础,立足实践,采取“互补式”文化融合模式,取得了一定效果。

神龙汽车公司继承和倡导东风公司“讲究诚信,崇尚业绩,奉献社会”的价值观和“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的经营理念,并延伸到研发、采购、制造、销售、服务全价值链,赢得了良好的市场信誉;同时,神龙汽车公司在项目平台管理的推进和实施中,在吸收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运转经验的同时,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发展思路,即以项目控制为龙头、以项目界面管理为核心,充分发挥项目平台负责人的协调沟通作用,围绕公司产品战略目标,积极在相关领域(生产领域、信息领域、财务领域和商务领域)推广项目平台管理体制,在东风雪铁龙爱丽舍(R23)、东风标致307、东风雪铁龙凯旋(B53)车型的开发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东风有限”在2003年成立之初,东风日产双方高层就达成共识,把东风公司“关怀每一个人,关爱每一部车”的经营理念,“学习创新超越”的经营哲学和“实现价值,挑战未来”的企业精神写进合资公司员工手册,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还积极引导员工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姿态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努力学习日产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并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有所突破,有所发展,不断增强具有东风特色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东风本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以东风公司愿景和梦想为基础,确立了追求“梦想”的价值观,鼓励全体员工追求“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产生强大的力量。同时,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注重汲取本田公司的管理经验,积极开展“三现主义”,即到现场去——如去工厂的制造现场和第一线的营业活动的场所;了解现物——接触、观察技术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获取第一手情报;是现实的——利用在现场了解现实获得的情报进行现实的评价和判断。

坚持原则,把握方向是文化融合的根本

一是把文化融合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的原则。即把文化融合与双方资产、人力资源、产品与市场资源整合同等地摆在企业发展战略中。2004年,“东风有限”发布了中期事业计划(又称2的3次方计划),即到2007年实现两倍的销量和收入,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两个合作伙伴的融合与和谐。正是由于把“两个合作伙伴的融合与和谐”纳入中期事业计划,“东风有限”才稳步实现了文化融合与企业发展相融同步。神龙汽车公司把文化战略与发展战略同步推进,近年来不断总结神龙公司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母公司企业文化特点制定了面向未来的《企业文化手册》。无论是“东风有限”还是神龙汽车公司,都把企业文化融合置于合资公司的发展战略之中,为合资公司健康运营植入了文化基因。

二是遵循有形资源整合与文化融合协调一致的原则。东风公司各合资企业在继承东风公司精神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在行为(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充分融合双方管理思想和管理文化,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效益。文化融合反过来对有形资源整合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东风有限”学习和引进NPW(日产精益生产方式)和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导入NHC活动,提升了合资公司的管理水平,促进了有形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价值的实现。

三是融好融优原则。神龙汽车公司注重吸收两个母公司企业文化的优秀特质,逐步形成了“组织记忆”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等工作理念。“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积极推进东风与日产企业文化融合,根据中国汽车市场规律和汽车文化特点,形成了“日产精细导入+东风市场应变”的产品导入模式,“天籁”、“颐达”、“骐达”等产品成功导入,正是东风与日产企业文化融合的结晶。

四是继承与创新原则。面对多元国际合作的新格局,东风公司制定了《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阐明了中外企业文化融合既要弘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又要积极借鉴中外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努力形成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企业文化。神龙汽车公司在继承双方母公司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P2+2”管理模式,且逐渐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东风有限”在继承双方母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在实施QCD改善的同时,积极推行“领航计划”,即包括SAP实施、组织校准与组织变革、会计政策与流程、缩短关账周期四个子项目,逐步形成了“东风有限管理模式”。

统筹规划,有的放矢是文化融合的关键

中外企业文化融合,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也是一个系统庞杂的工程。东风公司为规避多元文化造成的冲突和影响,坚持做到统筹规划,有的放矢。

成立企业文化融合工作小组。东风公司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研究会的功能,多年来致力于中外企业文化融合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对各合资公司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东风有限”乘用车公司成立了一个由东风与日产双方派驻人员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历时一年多时间,通过沟通、讨论和反复修改,前后经过20多稿,形成了《东风日产行动纲领》。该小组为东风日产企业文化融合搭建了一个平台,通过广泛征求员工意见,特别是合资公司经营委员会多次专题讨论,合资公司中日双方高层反复斟酌商量,最后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团队建设、市场调研、产品规划、技术引进、零件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全方位达成一致,形成了一个声音。

加强沟通与交流。“东风有限”成立以后,东风电视台举办了两期由中日高管人员参加的《沟通》节目,探求东风与日产文化的差异。总裁中村克己先生两次受邀参加合资公司党委年度全委扩大会并讲话。在中期事业计划发布大会上,公司党委领导就党群组织如何服务中期事业计划作了发言,赢得了在场的几十名日产派驻员的热烈掌声。在去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乘用车公司党委针对所在事业部日方派驻人员多的特点,党委书记向乘用车公司日方总经理通报了党内开展教育活动的安排,取得了总裁的理解。同时,还从制度上探求与公司行政领导的沟通途径,先后建立了《公司总裁定期向员工代表通报情况制度》、《工会主席与公司总裁定期会晤实施办法》、《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员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等制度。依据这些制度,总裁中村克己先生多次与工会主席会晤,与员工座谈,向员工通报生产经营情况。“东风有限”还定期召开了员工代表大会,开辟员工沟通渠道,开了中外合资公司民主管理的先河。还利用与日方人员组成CFT跨职能团队机会,以及元宵节、圣诞节等节日,与日方派驻人员座谈、联欢,加强沟通、增进共识。

融合先进的管理方式,形成优秀的管理文化。神龙汽车公司借鉴PSA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方法,注重处理好对员工的即时激励和长远激励的关系,设计了“管理人才发展通道”、“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通道”和“普通员工发展通道”三种人才发展道路。同时,还为提高人才队伍的业务水平开辟更多的渠道,如组织业绩考核突出、有发展潜力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赴法国或重点院校进行中长期研修等。“东风有限”学习和引进NPW,大力开展QCD改善活动,让改善文化渗透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QCD的内涵是:Q即质量,是让用户买到耐用的、无故障的、美观的、高品质的产品;C即成本,是指用最少的资金生产出具有优良品质的产品,使其在市场上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D即交付期,是让用户能随时随地买得到满意的、品质优良、价格实惠的产品。QCD改善成为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关键词”,为合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动员全员积极参与。让中外合资企业员工积极参与文化融合是实施文化融合的必要条件。东风公司在完成多元国际合作之后形成了《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动员全员积极参与企业文化融合和建设。东风公司把今年定位为企业文化建设宣传年,在广泛宣传动员的基础上,把文化融合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如在导入新型企业文化时,不是采取强压式的方法,而是利用班前会、部门会议等各种机会,让每个员工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进行讨论,以明确新时期个人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如何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目前,东风公司正通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让企业文化融合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东风有限”通过建立各种专项QCD改善活动小组的方式,全员7万多职工全方位地参与技术攻关和工作改善。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广大员工进行着自己的职业设计,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目前已有190多个NHC小组活跃在生产现场,员工参与面达80%以上。

(作者为东风汽车公司企业文化部部长)

中外葡萄酒:营销文化的差异 篇4

7月初,笔者有幸参加了来自法国第三大葡萄酒产区DD卢瓦尔河谷产区的数十个葡萄酒庄园组成的葡萄酒品酒会。通过宴会式的法国大餐配法国葡萄酒的味觉体验及和各葡萄酒庄园主的沟通,笔者感触很深。对于中外葡萄酒企业在营销文化上的差异,简述如下DD

一是葡萄酒文化基础的差异

从字面上来分析葡萄酒文化就是酒文化的细分。众所周知,白酒是中国酒文化的根基,几千年浓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的沉淀使得白酒成为酒类消费文化的主导者。受传统的白酒文化及营销影响,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以及消费文化认知的普及等仍处于初期,更多的是通过学习借鉴国外的葡萄酒文化知识,满足的是国内消费者对于葡萄酒消费的基本需求。

相比之下,国外的葡萄酒主产区国家,葡萄酒如同中国的白酒一样有着上千年甚至更长的历史,是西方文化生活的主流酒饮,葡萄酒的文化积淀已非常深厚。

正是因为文化的差异,使得在国外被认为是极品的干红,在国内甚至不及极普通的白酒的浓香,这就是由于文化形成的时间的适应问题,也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差异的影响,才使得国内的葡萄酒企以白酒的市场行为为参考,

二是营销理念上的差异

营销的本质是发现需求、创造并满足需求,如何对待、引导、挖掘这种需求成为关键。

由于经济环境和经济基础的不同,国外的葡萄酒企业更多的是处于满足现有市场成长之后的拓展期,而国内的葡萄酒企、酒商却更多的是处于生存期的拼搏中。存在决定意识,这也是产生不同营销理念的基础。

由于没有太多的资金等的压力,国外葡萄酒在消费忠诚的市场运营中可以静下心来稳步操作,其销售理念的目的首先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让消费者喜欢上并爱上它,然后才去消费,以此来形成良性的市场循环,是在销售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

而国内的葡萄酒企却更多的仅仅是把它作为一种酒去运作,作为一种白酒等酒品的替代竞争型产品去运做,只要能够消费掉就行,无须在意消费者的喝法和饮后的感受,关注的最主要的是现有的产销量,是在卖葡萄酒的产品。

三是对目标市场的差异

目标市场是个很关键的概念,它将影响到市场切入及后续的营销突破等问题。

面对这一问题,国内葡萄酒企是以普及式的营销面对大众的市场;这从市场上相互雷同的产品的表现以及流通环节的各类传统的渠道终端表现即可见一斑。

中外文化比较 篇5

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重人,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且讲究并存与一体性。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西方文化重物,西方则较重视科学与宗教,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文化传统的不同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也就是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中西方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从文化形成的过程来看,建筑是多种矛盾的综合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建筑是历代文化的积累和延续,它是一种凝固了的文化,是能够让当代的人亲眼看到,长期保存的一种文化状态;另一方面,建筑是一种超前的文化,它要求建筑师要有预见性,有超前的眼光,各种具体的规划设计都要留有余地,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如果缺乏远见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文化的广阔角度探索建筑,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也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范畴间的交流。接下来主要针对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建筑空间布局、建筑造型四方面来介绍两者之间差异!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

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还有就是中国人对建筑的态度是以新为贵,而外国人则对古老建筑充满尊崇与敬意。还有就是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

对建筑色彩的影响

从中西建筑的装饰色彩上来看,中国以一种色彩为主,其它几种颜色并用;西方则是极其丰富,不同时代以不同的色彩为装饰的主色调,但没有一个单一的色调贯穿始终,对比也不是非常强烈。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色彩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方面,在五行学说的影响下,色彩成为天意的象征,人们用色彩表示对自然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国建筑的色彩被赋予了浓厚的伦理观念,以颜色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确定社会地位的手段,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建筑的色彩缺乏变化,虽然丰富,但是又显得单一,并形成了一定模式。西方建筑的色彩,因为处于多元变化的社会文化中,所以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时而华丽浮艳,时而灿烂夺目,时而又光怪陆离。同时受西方“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色彩非常张扬、热烈、激情,甚至富于非理性的迷狂。

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影响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礼教制度。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扩建的北京故宫和巴黎卢浮宫比较,前者是由数以千计的单个房屋组成的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建筑群体,围绕轴线形成一系列院落,平面铺展异常庞大;后者则采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同时,如果说中国建筑占据着地面,那么西方建筑就占领着空间,譬如罗马可里西姆大斗兽场高为48米,“万神殿”高43.5米,中世纪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其中央大厅穹窿顶离地达60 米。文艺复兴建筑中最辉煌的作品圣彼得大教堂,高137米。这庄严雄的建筑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灵的狂热,更多是利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对建筑造型的影响

中国传统造型特别强调“线型美”,讲究线条的婉转流动,中国的梁、柱、屋檐等都能表现“线”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歇顶山的建筑中,屋檐有意做成微微的向两侧升的形高,而屋角部分做成明显的起翘,形成“飞”的意境;而屋顶上部坡度较陡,下部较平缓,这样既便于雨水排泄,又有利于日照与通风。追求意境和重伦理的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在建筑造型时,往往把其社会内容和象征意义放在显要突出的位置,同时,还注重实用性,西方传统造型强调“形式美”,发源于希腊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我们从古希腊的建筑中感受到一种对形式美的强烈的追求。如,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强壮雄伟,仿女体的艾奥立柱式柔和端庄。

中西传统建筑文化差异浅析

作为石头与木头构筑的史书,建筑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社会文明的演进、历史的变迁。中国传统建筑有着辉煌灿烂的往昔,然而近百年来,在东西方文化剧烈。

古埃及建筑的特点及典型建筑

古埃及建筑在艺术象征、空间设置和功能安排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文化印迹和浓厚的宗教意

涵,反映了古埃及独特的人文传统和奇异的精神理念。

据史料记载,古埃及位于尼罗河谷,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外界的骚扰。温暖而又安定的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之后,留下了肥沃的耕地,带来一年又一年的丰收。这样古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光辉灿烂,从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其稳定的自然和社会秩序似乎达到永恒和静态,使理性也静态的。在建筑艺术中其空间也同样体现了永恒和静态。如正方形,三角形一些稳固的几何形体经常被用在建筑设计中。从昭塞尔陵墓建筑群到著名的古萨金字塔,都是其方形平面而获得最稳定的空间造型,并象征永恒的主题,许多太阳神庙的幽暗,神秘的空间石柱如林,排列密集,光线透过高窗落在巨大的柱子上,光影斑驳,给人神秘的压抑感,同时也表现了古代埃及理性的局限,技术上的限制,是神庙内部空间非常狭小和压抑,这种空间感是原始的宗教功能需要,也是一种非常幼稚的宗教空间。

金字塔是古埃及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由于原始的宗教不能满足皇帝专制制度的需要,必须制造出对皇帝本人的崇拜来。这就必须把他们的陵墓发展为纪念性的建筑物,而不仅仅是死后的住所。于是,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萨卡拉的陵墓,就在祭祀厅堂之上造了九层砖砌的台基,向高处发展的集中式纪念性构图萌芽了。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吉萨,造了三座大金字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及大狮身人面像组成。周围还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是其中最大者。形体呈立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塔原高149米,现为137米,底边各长230米,占地5.3公顷,用230余万块平均需约2.5吨的石块干砌而成。塔身斜度呈51°52´,表面原有一层磨光的石灰岩贴面,今已剥落,入口在北面地17米高处,通过长甬道与上、中、下三墓室相连,处于皇后墓室与法老墓室之间的甬道高8.5米,宽2.1米,法老墓室有二条通向塔外的管道,室内摆放着盛有木乃伊的石棺,地下墓室可能是存放殉葬品之处。这座灰白色的人工大山,以蔚蓝天空为背景,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黄色沙漠上,是千百万奴隶在极其原始的条件下的劳动与智慧结晶。据希罗多德《历史》记载,为建造该座规模巨大的陵墓,法老胡夫征召了三直余万民工和军工,先后用了33年才完成。吉萨金字塔群中的狮身人面像,人们称它为斯芬克斯,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命令工匠仿照自己的面目琢造了这座长45.7米,高19.8米,仅面部就宽4.1米,口大2.6米的巨型狮身人面像。该巨型石像建成后,被埃及人尊为神,历代都进行维修。

卡纳克的阿蒙神庙是在很长时间陆续建造起来的,总长336米,宽110米。前后一共造了六道大门,而以第一道为最高大,它高

43.5

米,宽113米。主神殿是一柱子林立的柱厅,宽103米,进深52米,面积达5000平方米,内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间两排十二根柱高21米,直径3.6米,支撑着当中的平屋顶,两旁柱子较矮,高13米,直径2.7米。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神秘压抑的气氛。在卡纳克神庙的周围有孔斯神庙和其他小神庙,宗教仪式从卡纳克神庙开始,中国古代建筑

一、造型的基本形式

贡布里希在《秩序感》中提到:在公元2 世纪,托勒密(Ptolemy)写过一本名为《光学》的书,其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话,可以被认为是很隐晦地证明了知觉习惯在我们对建筑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在讨论由误推造成的错觉时,作者说道,建筑中较高的部分看上去比实际宽度要宽些,因此标准的长方形大门或建筑近看上去好像是越往上越宽。

他认为,造成这种错觉的原因是由于我们总是在期望找到越往上越窄的安排,因为一般说来,只有当建筑的底部比上面宽时,建筑才能逐渐建成锥形的。大概由于托勒密是埃及人,所以他才会产生这种奇想。因为在古埃及,不仅金字塔是锥形的,就连寺院塔门一般也是这种形状。我不敢肯定这种推论是否适合于一切场合(所谓的巴台农神殿的视觉矫正据说也是根据这一推理而得出的),因为要准确地说出我们是怎样“看”外形熟悉的物体,那是件再难不过的事了。尽管我们不能证明亚历山大时期托勒密的同时代人所受的视觉训练使他们一定会产生这一错觉,但我们可以肯定,知觉习惯能决定人们的视觉快感或不快感。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它揭橥了知觉习惯与视觉印象的对应关系:特定的知觉习惯对特定的视觉印象有巨大影响。毫无疑问,这种影响在中国古人接受其居所时同样存在。托勒密长年累月地面对金字塔,积淀起他看待锥形体的知觉习惯,判定长方形的大门会给人带来越往上越宽的“错觉”;同理,中国古人也会在似水年华的流逝里不断强化他们所习见的建筑样式,并继而深入作用于他们的视觉乃至心理体验。那么,中国古人所习见的建筑样式究竟是怎样的? 是否也包含了锥形? 答案是,中国古人所习见的建筑样式里非但没有锥形,而且,他们甚至在刻意地排斥曾经广泛使用的斜材,不断消解斜撑、斜置结构;成为中国古人知觉习惯的建筑样式只是方以及圆。汉宝德说:“中国建筑基本的结构观念,是矩形的架构。虽然我们没有发明真正的椼架(truss)系统,但是实际上广泛地使用斜撑,这可以在汉朝的建筑明器上看得出来。到了后期的建筑,斜撑逐渐由斗栱系统所取代,实际上就是用矩形的结构系统取代了斜撑结构。

从六朝一直到唐朝,斜材逐渐都被替换掉了。实际上,我们是盖一个三角形的屋顶,却全部使用水平垂直的木料。

建筑规划方面,也不再有对角线(diagonal)这种东西。我们样样都喜欢方的,以方正的关系取代斜面的关系。中国传统的建筑群是矩形的组合,不但没有斜置的建筑,如古希腊的神庙或古罗马的广场的殿堂,即使一条歪斜的道路都没有,巴洛克式的规划是中国人难以理解的。”我们无法了解,中国古人是否曾经意识到,取消倾斜可能会降低建筑的动感与张力,但方圆的的确确是中国古代建筑造型的基本形式。

二、四方与生态

中国建筑中的方与西方建筑中的方是否有区别? 显然,并不是只有中国有方形建筑。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西方建筑中的方是围绕中心展开的;而中国建筑中的方则是一种四方概念的系统化结果。

中外文化交流史 篇6

客观题预算成绩:100 分

注意:客观题是指单选题、多选题、是非题等能自动判分的题!

详细信息:

题号: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A、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B、匈奴最强

C、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D、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A、大秦有类中国

B、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A、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羌的对音

C、“茶”的对音

D、“秦”的对音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唐将高仙芝与大食交战,被俘走 的唐代工匠把造纸术传到了阿拉伯世界,这是通过哪一途径进行文化交流的()

A、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贸易往来

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学员答案:C

正确性:正确

题号:11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A、人种矮小,不高

B、长寿,寿逾200岁

C、红头发、蓝眼睛

D、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2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A、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东临大海

C、与印度、大夏相邻

D、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A、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隔离机制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A、武威

B、酒泉

C、张掖

D、吐鲁番

学员答案:D

正确性:正确

题号:15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学员答案:A

正确性:正确

题号:16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8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19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

A、于阗

B、鄯善

C、乌孙

D、月氏

学员答案:B

正确性:正确

题号:20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学员答案:A

中外饮食文化的论文 篇7

关键词:面具,起源,功能,分类,异同

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在摇篮时期都曾产生过面具。它帮助人们沟通了现实与精神两个不同的世界。早期的面具一般用于丧葬与驱邪仪式或原始乐舞之中。在其形成和发展的漫长岁月里,与原始乐舞、巫术、图腾崇拜以及民间歌舞、戏曲等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从各个角度形象而鲜明地反映了各民族的观念信仰、风俗习惯、生活理想与审美趣味。

一、面具的起源

1. 中国面具的起源

面具古称:象、魈头,又称假面、代面和大面;在民间则叫脸壳、脸子或鬼脸。中国是世界面具历史最悠久、品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面具的记载。《古今事类全书》卷十二记录了早期傩祭的缘起与实况:“昔颛顼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中为溺鬼。一居若水中为罔两蜮鬼。一居人宫室区阳中,善惊小儿为鬼。于是以岁十二月,命祀官时傩,以索室中而驱鬼焉。”新石器时代晚期,伴随着古老巫术活动使用的面具变得日益狰狞而恐怖,从良渚文化的兽面纹造型中可见一斑。商周时代,祭祀成风,傩祭活动盛行于世。从帝王到百姓都十分重视傩祭,而且规模很大,庄严隆重。当时大的傩祭每年举行三次,时间在春季、秋季和冬季。前两次只有天子和贵族才能参加。称为“国傩”和“天子傩”;后一次才下及百姓,称为“乡人傩”。古代人傩祭时的中心人物叫方相氏,他在驱逐疫鬼时要佩戴闪亮发光的金属面具,十分神秘可畏。《周礼·夏官》中记载:“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事傩,以索室驱疫。”其中“黄金四目”即是方相氏所带的面具。

在美国西雅图美术馆藏有一面商末周初的青铜面具,为虎形,大小与人面相似。陕西汉中地区也曾出土一批商代青铜面具,共有两种类型,一为鬼面,脸呈椭圆,面目凶煞,眼中有通孔,可供舞者窥视;耳有穿,鼻有孔,五官位置与人面相近,显然系佩戴之傩面;另一类为兽面,形似牛头,双耳和嘴角有穿。大小接近人面,可戴在脸上,也可作为饰物。1986年,四川省广汉三星堆商代祭祀坑的发现震动了考古界。在大批出土的文物中,各种精美的面具引人注目。一种为纯金模压制成的金面具,另一种为青铜面具,分为人面、兽面两类,二者均比人脸窄小,大概是摹仿面具制作的避邪灵物。从以上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面具来看,其艺术表现手法及铸造、雕刻工艺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这对后来丰富多彩的歌舞、社戏面具以以及戏曲脸谱都有极大的影响,表现了中国面具与脸谱艺术源远流长的造型传统。

2. 国外面具的起源

欧洲科考队在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施瓦本山发现了带有狮子头雕像的岩画,距今3万年;尔后,又在法国南部岩洞中发现了距今约有3.2万年绘有动物的图案;后来,又在意大利北部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兽面人身像,距今估计3.2~3.65万年。根据这些考证,我们可以推测在旧石器时代人们曾经以兽皮禽头为假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面具。埃及发现最早的黄金面具是公元前14世纪时的埃及法老图特卡蒙死后所戴面具,1922年埃及考古工作者发现于他的陵墓中。他的木乃伊发掘出来的时候,头部罩着一个黄金面具。面具高约50厘米,由金箔制成,嵌有宝石和彩色玻璃。面具具有象征意义,前额部分饰有鹰神和眼镜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神鹰为保护神,下埃及以蛇神为保护神);下面垂着胡须,象征冥神奥西里斯。

古罗马诗人、批评家贺拉斯在《诗艺》中的记载,是“埃斯库罗斯创始了面具”。面具,其拉丁语源为persona,而非我们所熟识的mask,有学者在研究了15世纪后期到16世纪初叶英国东英吉利亚地区的基督教剧本和对面具及其拉丁文指称“persona”的语义变迁后认为:英语中从阿拉伯语中引入了mask这样一个“几乎空白的、不带任何沉重的历史责任的词汇来表示作为戏剧术语的面具,是在人文主义的整体浪潮的推动下,对神意的阉割作为戏剧中上无可变更的既成事实得到默认,戏剧的面具时代就此结束。”面具与其起源一样,最初是与神性相连,随着人类神性意识的日渐淡漠,面具也渐渐褪去了其神圣的面纱,到了文艺复兴时代,它作为戏剧仪式之神象征的时代终于结束。

二、不同名族间面具的功能

如果要谈及中国的面具,那必须要提的是中国的傩文化。傩文化起源于原始宗教,包括傩、傩祭、傩舞、傩面具和傩戏等。傩广泛流传于以采集和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中原地区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其目的在于驱鬼、祈福、保佑平安。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看,面具是傩的内涵的主要体现。

三星堆出土的面具里,其中有两个最有代表性的面具:兽面具、人面具。这两个方面的面具在同一个祭祀坑里出现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完美的解说。兽面具的由来,在远古时代,人类的生存主要是依据自然环境,在人类还不懂得耕种的时候,他们的食物主要来自于狩猎,因为动物赐给了人类丰富的事物,所以在那个时期,人便对动物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崇拜。人们渴望通过各种宗教活动来乞求上苍赐给他们更多的食物于是就有了兽面具的形成。而兽面具实际上代表的是自然神。人面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开始懂得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人们学会了先进的技术,懂得了农业的耕种。于是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逐渐的开始向人类神的崇拜进行转变,而最能说明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纵目面具的出现,纵目代表的是眼睛凸出的意思,古代说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其中总目便是这千里眼了,所以有纵目,是因为人们需要看的更远,更适合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而特别演化出来的。

在非洲每一个面具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神灵或祖先。在部落及宗教团体所举行的机会和仪式中,面具主要是有男人来佩戴的。仪式上一旦佩戴面具,佩戴者便成为他所要表现的神灵,并且有神灵所具有的全部超能力、权利,他们使用这种能力来维系原有社会体系的存在,维护他们的法律、消除疾病、保佑平安等。

在威尼斯,人们吧面具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13世纪,就要法律规范面具的使用。在18世纪之前,法律允许威尼斯人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带着面具工作和生活。威尼斯人喜爱面具与他们多年来的冒险生涯和不断闯入神秘土地的经历有关,在他们的血液里几点了渴望冒险,喜爱神秘的因素,而千奇百怪的面具,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这种渴求冒险和神秘,从而也创造了威尼斯独特的面具文化。

三、面具的分类及其材质

面具是人类历史上最绚丽多彩的文化现象之一,古今中外的面具林林总总,千容百态,常见的面具分类方法有下列几种:

按材质分,可分为皮面具、石面具、陶面具、木面具、竹面具、铜面具、金面具、银面具、铁面具、玉面具、布面具、纸面具、龟甲面具、青铜面具等。

按结构分,可分为普通面具、半截面具、两层面具、三层面具、动眼断腭面具、动眼吊腭面具等。

按造型分,可分为动物面具、鬼神面具、丧葬面具、战争面具、驱傩面具、祭祀面具、舞蹈面具、戏剧面具、镇宅面具、装饰面具等。

按造型手法分(朱狄先生语),可分为四种类型:肖像型、变形型、象征型、结构型。

按功能分(岑家悟先生语),可分为11类:狩猎面具、图腾面具、妖魔面具、医术面具、追悼面具、头盖面具、鬼魂面具、战争面具、入会面具、祈雨面具、祭祀面具。

四、中西方面具的异同

在远古时期,中西方面具的功能上来说是具有其共同点的。面具是情感的物化,带上面具即是神,巫师的面具是通神的道具,具有灵性,能驱鬼、祈福、保佑平安;从面具的材质上来看,中西方面具的材质存在着其共同性,所用材料以木质、金属、动物的毛皮、龟甲等。由于各民族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面具的造型上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中国的傩面具有着狰狞、庄严、诙谐、凶猛的美,它以造型威猛,色彩斑斓凝重、线条强劲有力构成了东方的审美情趣和意蕴;非洲面具无论是绘制还是雕刻,都采用大胆夸张的图案,倾向于采用称的几何型,如矩形,之形、十字和螺旋线等;欧洲面具以精致华丽为主,采用金属与羽毛等搭配,倾向于采用细腻的线条,以及曲线来表现。

面具是人们情感的物化,在远古时期是宗教祭祀,破灾祈福不可或缺的工具,被认为是人与神之间的纽带,沟通了现实与精神两个不同的世界。如今面具的功能已然发生了变迁,从禳灾祈福到表演娱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力的提升,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写照。

参考文献

[1]孙柏.丑角的复活——对西方戏剧文化的价值重估[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古罗马]贺拉斯.杨周翰译.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朱狄.原始文化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8

东南沿海边的中外文化桥梁 篇8

三年前刚听到“华侨大学”这四个字时,心中有这样一些疑问:这是一所私立大学吗?这所大学里有很多外国人吗?上这所大学的成本很高吗?可当我真正走进华侨大学,参与了大学里各种各样的境内外学生活动时,发现我当初的疑问是对华侨大学的重大误解。华侨大学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是一所综合性一本院校,校园里有许多境外生,大部分来自港澳台和东南亚。然而在学校里的开销并不大,学费还比大部分一本院校低许多呢。更为重要的是,在华侨大学能随时感受到境内外文化交流的氛围,也能体验泉州和厦门两座休闲城市的宁静与开放。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从古至今有许多泉州人去海外开拓事业,使泉州成为著名的“侨乡”;厦门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短短三十多年里便建设成了经济发达的现代都市。1960年华侨大学选址泉州,便是看中了泉州浓郁的侨乡优势和历史文化氛围;2002年,国务院侨办决定在厦门建设华侨大学新校区,也是看中了厦门众多的境外机遇和发展条件。因而,如今的华侨大学身兼泉州厚重的历史感和厦门清新的现代气息。

华侨大学的最大特色在于“侨”。大学以“华侨”命名,自然有一大批华侨兴资办学,同时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侨生前来学习。华侨的资金投入和侨生的文化注入使得华侨大学成为国内独具侨校特色的高等院校。“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是华侨大学的办学宗旨。在校园里,时常会遇上境外生举办的各种活动;在校园外,华侨大学也与境外大学有诸多交流。

“二十四节令鼓队”是华侨大学最为世人所知的学生组织,它不仅受到了校园内广大师生的喜爱,也曾登上过人民大会堂等校园外的大舞台。这支鼓队最早由马来西亚的学生引入,随后传给境内生,马来西亚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交融使得鼓声有着别样的内涵,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成果。

在一年一度的国庆游园会上,大部分学生社团都只是用游戏吸引众人的目光,而华侨大学内,来自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学生却身着自己的传统服装,搭建有本地区特色的小店铺,用美食捕获师生的胃口。这一天,许多泉州、厦门的市民也会走进华侨大学,品尝并不多见的东南亚美食,感受独特的侨乡文化。

华侨大学与境外大学的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学校都会派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去台湾的辅仁大学、义守大学等地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流。目前正在台湾交流的小学妹告诉我,台湾的许多风俗习惯和闽南地区十分相似,比如语言和美食。而被派往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支教的优秀毕业生们,更加切实贯彻了华大“传播中华文化”的宗旨。

华侨大学的老师们曾笑谈,他们从来不担心华侨大学学生在工作中的沟通能力,因为华侨大学的学生深受“宽容为本,和而不同”的校园精神的熏陶,在学校里已经亲自参与并举办过各种各样的活动,与境内境外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敢想敢干的华大学生,总有着极为活跃的思维和强大的执行力。

上一篇:中小学世界地球日活动总结下一篇:培养青年教师工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