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播(共5篇)
中外传播 篇1
科学传播是一个新兴的理论结合实践的学科领域, 目前大家对它有不同的理解。需要对科学传播有个清晰的界定, 才能让科学传播工作有新的进展。为此我把中外科学传播加以对比分析研究, 使我们对科学传播的概念、存在问题及其前景有一个整体把握, 这将有利于我们开展具体的科学传播工作。
1 对国内外科学传播的理解
科学传播简单理解就是科学大众化的传播。广义上科学传播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活, 但通常我们所指的是西方近代科学的传播。
1.1 国外科学传播历程
自16世纪开始, 近代科学在欧洲兴起, 科学家通过出版科普书籍, 向社会大众宣传新科学。人们开始理解科学, 使用科学并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但随着科研经费的一度攀升和科学应用的负面影响出现, 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核泄漏等问题, 公众对科学的支持和赞赏程度下降。学者和相关决策者们认为, 随着科学建制化的出现, 公众可能对科学的理解不够充分, 而不支持对科学的投入, 于是英国皇家学会1985年发布了《公众理解科学》报告, 开启了公众理解科学的活动, 目的是通过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和传播, 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 增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2000年英国上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发布了报告《科学与社会》, 以此为标志开启了“科学传播”阶段, 强调科学家和公众双向互动, 是更进一步的促进公众理解科学, 从而让公众信任科学。
总体来说, 国外有较多的科学传播活动, 社会公众与科学家有较多的交流机会, 公众也比较关注科学的进程。
1.2 国内科学传播历程
西方近代科学, 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鸦片战争让中国人看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先进性, 中国人感受到的西方近代科学的力量。从此国人觉醒开始从军事技术等学习西方的科技。这很容易让我们把“科学”误解为“技术”。近代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但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让我们意识到必须学习西方的技术之本科学, 以前早期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理念彻底改变, 西方的科学理念开始被中国人引进接受, 并逐渐替代传统的中国文化, 成为中国人所一致认可的意识形态, 大家都认为应该发展科学。甚至过于信任科学, 科学主义在中国盛行。
对科学的不同理解, 使我们对科学传播也有不同解释。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理工翟杰全教授提出的“科技传播”和北京大学吴国盛教授提出的“科学传播”。
总体来说, 中国从西方技术学起, 正好符合中国实用文化传统, 但中国若要新的突破, 则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 创新探索理论研究。
2 中外科学传播存在的问题
中外科学传播过程中, 对待科学持不同的态度, 因此在科学传播中也存在不同的问题。
2.1 国外的问题
简单说, 国外科学传播的问题是信任问题。西方人崇尚真理, 他们探寻普世真理, 并在实践中去检验其客观性。如果有出入他们就会质疑所信任的科学。科学家的科学研究经费是要取得大众的信任理解才可以顺利得到。但科学的试用有时是不受科学家掌控的, 当科学被误用产生负面影响, 公众就会质疑科学, 甚至是不信任, 导致科学研究开展不顺。这是一个需要对话理解才能取得信任的长期过程。
2.2 国内的问题
国内目前公众还是对科学深信不疑, 国内科学传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问题一:对科学和技术的混同理解。中国是在列强侵略战争中接触西方近代科学的, 我们看到了坚船利炮的先进性, 再加之我们的实用主义文化传统, 让我们容易把“科学”误解为“科技”, 把“科技”误解为“技术”, 科学被当作工具与技术混用。
问题二:缺乏科学精神。正如万小龙所言“在西方, 是先有科学精神才产生了近代科学, 然后才有近代技术和近代工业。如果说这个过程是由内向外的, 那中国人的学习过程则是由外向内的, 没有真正树立起科学精神。”[1]现在该是我们正视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我们的科技整体都有一定的提高但缺乏一种原创的科学精神, 这将影响我国的创新发展。
问题三:科学主义盛行, 缺乏反思。科学主义强调科学的万能, 即用科学的方法思维可以解决一切的问题。中国人是过分的信任科学, 我们看到了科学的好处, 但也要对存在的问题警觉起来。在传播科学的同时我们要反思科学本身的局限, 并注意到滥用、误用科学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我们要保持客观理性的头脑, 不盲目夸大科学的作用, 出现问题时也不急于反对科学。
2.3 共同的问题
科学传播活动有一段时间了,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还是有些盲目性。科学传播总体上还缺乏系统的规划。实践参与人员通常是小范围的开展活动。理论研究没有举世瞩目的著作。
3 对于存在的问题解析
3.1 国外问题解析
对于国外存在的信任问题, 需要科学传播 (science communication) 交流, 可能公众懂了理解了科学家所做的科学研究和工作流程, 就会改善他们理性的对待科学事件。与此同时科学家也会理解公众的思维想法, 使双方达到某种恰到好处的信任。这是一个不断交流理解的过程。
3.2 国内问题解析
中国人接触西方近代科学的特定历史背景和中国实用主义的传统, 容易让中国人从技术的角度看待科学。所以在中国谈科学传播, 首先要正确理解“科学”的含义。北大吴国盛教授认为科学有三种定义, 由宽到严, 分述如下:第一种, 把科学定义成人类与自然界打交道的方式。第二种, 把科学定义成由希腊思想发端的西方人对待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态度。第三种, 把科学定义成“近代科学”, 即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 这是人们最常用的一种科学定义。”[2]这种近代西方科学具有强力意志, 是功利性的、力量型的、征服和控制型的科学。[3]
现在我国的综合实力有所增强, 科学主义在中国还是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从西方已出现的如核武器的使用, 环境污染扩大化等问题, 我们要保持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反思科学, 才能让科学在服务人类的正确航程上。
3.3 共同问题解析
科学传播是需要理论结合实践的, 目前偏向实践更多些。总体工作仍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 才能更好地让科学造福人类。
前网络时代, 我们记录积累大量的数据, 那么我可否从已有的数据去预测科学传播未来的发展方向呢。这需要拥有大数据的政府和技术成熟的公司共同合作, 通过分析现有的数据我们也许可以发现一些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帮助我们做好科学传播。
4 结论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际, 我们反思科学传播, 分清问题认清形势, 寻找一个新的突破口发展科学传播, 可能会使科学传播事业有个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万小龙.科学本性与人文精神-科学技术中的人文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348.
[2]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17.
[3]吴国盛.科学走向传播[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53.
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研究 篇2
近年来, 文化产业实力逐渐成为评价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 国家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同国际影响力联系起来。在国际动画文化传播职能已经相对成熟的情况下, 中国国产动画在文化传播方面依然处于弱势, 在国际化文化传播浪潮中显得较为无力。因此, 总结国际动画文化传播经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动画文化传播概况
(1) 国际文化动画文化传播。1) 美国动画文化传播。美国具有悠久的动画发展历史, 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美国逐渐出现了迪士尼、梦工厂等大型动画制片场, 发布了众多家喻户晓的动画作品。由于美国国家历史较短, 没有经历过封建统治阶段, 在其民族观念中资产阶级的张扬个性、注重自由成了美利坚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 这种个性与自由的民族意识在美国动画中被彰显出来, 传播了美国民族文化。2) 日本动画文化传播。日本动画较之于美国动画兴起较晚, 1958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动画《白蛇传》的放映, 揭开了日本动画事业的发展篇章。日本动画产业作为日本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 在世界动画产业舞台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日本动画虽然起步较晚, 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盲目地照搬美国先进的动画理念, 而是将先进的动画技术同日本民族文化融合起来, 形成了漫画与动画协调发展的独特动画艺术形态。
(2) 我国动画文化传播。中国动画文化传播具有极强的民族特征, 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选材具有的本土化特色, 往往在刻画故事情节的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同时我国动画还具有鲜明的民族化风格, 继承了如皮影戏、水墨画等传统动画形式。近年来我国的动画创作过程中, 大量借鉴了诸如美国、日本等动画大国的成功经验, 将我国传统文化与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进动画创作当中。我国动画产业逐渐认清了动画艺术的文化使命, 开始着力加深动画创作中的民族文化烙印, 实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提升。
三、国产动画文化传播策略
通过前文分析了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的概况之后, 我们可以直观地总结出美日动画的成功因素, 以及国产动画在民族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不足。这些不足一方面证明了我国民族文化在国际化动画传播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文化表达的民族化。动画的表现形式是能否吸引观众的重要因素, 正因如此, 加强动画文化传播的民族化尤为重要。首先, 从题材选择上讲, 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 具有庞大的传说素材库, 可以学习美国与日本对于动画选材的把握, 选取中国化元素进行动画创作。在人物服饰与建筑风格上都可以大量运用中国传统元素, 让观众在欣赏动画时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从而通过国产动画实现我国文化传播。在动画叙事与表现上, 应该努力使动画素材符合中国人传统审美观念, 将动画剧情同民族精神相结合、将动画表现同民族特色相结合。[1]随着国外优秀动画作品大量涌入我国动画市场, 我国动画产业应当打破传统文化表达的局限性, 拓宽动画选材的视野, 从历史史实与民间传说中寻找合适的素材进行加工, 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播构建恰当的载体。
(2) 注重内涵的民族化。中华民族流传五千年的民族精神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涵, 这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思想, 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动画制作过程中应注重的文化内涵。在国产动画的制作过程中, 应当重视民族文化在我国国民心目中的地位, 将中国传统的伦理观融入动画剧情之中, 从而引起公众的心理共鸣, 实现动画文化传播。在国产动画中对于我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必不可少, 通过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优良品质加以继承, 可以有效地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国际文化的影响力, 从而起到发扬我国民族精神的目的。
(3) 加强民族化的创新。随着国外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流入中国市场, 我国国产动画市场受到了严重冲击, 这一方面为我国国产动画的发展与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提供了经验, 为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然而在发展我国现代化动画产业的过程中, 不能盲目地照搬美国、日本成功的动画经验, 而应当结合我国动画产业的实际情况, 将民族文化传播与时代发展现状相结合, 积极进行产业创新。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国民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变化, 我国民族文化具有了新的职能, 动画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正因如此, 我国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应当结合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将国产动画与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 吸收美国、日本等国家先进的动画绘画方法以及动画制作信息技术手段, 结合现代化视听语言, 实现国产动画民族化的创新。[2]同时国产动画的民族化发展过程应该在保有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 兼容并包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例如, 美国梦工厂的《功夫熊猫》以及日本优秀动画《七龙珠》, 都是在其民族文化基础上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加强国产动画民族化的创新, 有利于国产动画的文化传播走上世界舞台。
四、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代化动画技术也不断进行着革新。动画艺术作为文化传播手段, 以其亲和力、吸引力受到了广泛的喜爱。动画艺术不但是影视文化艺术的产物, 同时也是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随着国际动画作品逐渐抢占我国动画市场, 我国动画产业应当重新定位国产动画的文化坐标, 动画面向受众应由低龄儿童转向全年龄, 在融合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基础上, 适当对中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从而提高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房思彤.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4.
[2]邵宁.全球化融合背景下中国动画跨界现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 2013.
[3]蔡文涛.国产动画中的民族文化传播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11.
中外传播 篇3
一、中西图书交流中的《海国图志》的编撰
鸦片战争时期, 西方列强一方面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在商品输出的同时, 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以图书为主要载体的文化输出;另一方面, 他们为了了解中国, 也大量掠夺和引进中国图书。西方列强的侵略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 林则徐、魏源等有识之士以“开眼看世界”的眼光, 跨越中西方文化障碍, 倡导向西方学习。鸦片战争之后兴起了一股研究域外地志之学———“开眼看世界”的进步活动, 林则徐、魏源等进步的知识分子突破了传统“实学”界限, 把“经世”的眼光投射到“筹海”御夷的事务上。1836年, 英国人慕瑞所著的《地理大全》 (Cyclopaedin of Geography) 出版, 该书连同列强的鸦片来到中国,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期间发现此书, 并且组织专门的翻译人员把它翻译出来, 成书为《四洲志》。1841年酷暑, 魏源与林则徐两老友相见于长江边上的京口, 当年的情景已是“可怜精卫空流血, 可怜百鸟憔悴无颜色”的境况, 林则徐凭着办理中外交涉和领导反侵略战争的经验和警觉, 向老友倾吐了“患无巳时, 且他国效尤”的远虑, 他把在广州搜集、翻译的外国资料和《四洲志》手稿交给了魏源, 郑重地托付给老友一项重任:进一步搜集资料, 研究外国情况[1]。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魏源不忘好友重托, 旁征博引, 整理加工, 在1842年底, 魏源50卷本《海国图志》编撰完成, 1843年阴历五月, 在扬州发行。1847年阴历五月, 60卷本出版。1853年, 百卷本《海国图志》刊行。在《海国图志》的“叙”中, 魏源指出《海国图志》 (五十卷本) 的来源和依据:“一据前两广总督林尚书所译西夷之《四洲志》, 再据历代史志及明以来岛志及近日夷图、夷语。”[2]因而, “开阔的视野”和“图文并茂的版式”成为《海国图志》在内容和文本上的两大特色。魏源主要采取“辑”、“补”、“撰”三种方式来编撰《海国图志》。“辑”的方式是指欧罗巴人原撰, 侯官林则徐译, 魏源再进行重新编辑;“补”是指原本没有, 魏源进行补充辑录;“撰”是指魏源本人的叙述。
近代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图书交流是一种不对等的图书交流, 西方列强用鸦片和大炮带来了图书等文化产品的强势输入, 而中国珍贵的图书等文化产品被无情地掠夺。这种不对等的中外图书交流对《海国图志》的编撰产生着一股强大的推动力, 这种强大的推动力促使人文知识分子进行艰苦而卓越的文化选择和文化探索。不对等的中外文化交流激励着林则徐和魏源, 魏源经历了艰难的文化选择和文化过滤, 坚持正确的文化利用原则和多种编撰方法, 编撰成功《海国图志》这部巨著。
二、中日图书交流中的《海国图志》的传播
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图书等文化产品的交流和传播, 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图书记载着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通过图书的传播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海国图志》成书以后, 很快在国内外流传。《海国图志》的传播继承了古代中外图书交流中的近邻性、单向性特点, 主要向东传播于日本和朝鲜半岛。
西书汉译促成了《海国图志》的编撰成书, 而《海国图志》东传日本铭刻了中日图书交流史上一段独特的历史记忆。中日图书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 日本的入华僧人充当了中日图书交流的传播主体[3], 而《海国图志》的入日传播是由中国商船来完成的。1851年, 《海国图志》首次由中国商船亥二号带入日本, 是三部1847年版的六十卷本。由于该书有介绍基督教的文字, 在1854年前被日本幕府政权视为禁书, 很少有人能读到《海国图志》[4]。1854年前后的日本与清末的中国一样, 社会矛盾重重且面临着西洋列强的炮舰政策, 处在“内忧外患”之下。日本政府在1854年批准《海国图志》公开发售, 很明显和当时的背景有关, 《海国图志》在日本的知识人士中风行一时, 在日本人中产生了如沐春风之感。《海国图志》的出现, 为国难当头时期的日本维新变革人士找到了思想观念的突破口。
当时著名的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和横井小楠, 在读了《海国图志》后得到了启发, 共同提出了日本“开国论”的思想。此后, 日本又直接出版《海国图志》的翻刻本, 到1856年, 翻刻本有23种, 价格也狂翻三倍, 真正成为当时日本的畅销书。在国内, 以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惊世骇俗主张出版的《海国图志》在遭到守旧势力一片喊“烧”之声, 仅仅印刷了千册左右[5]。透过同一图书在不同国度迥然相异的传播景况, 不仅可以直观的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图书的接受习惯不同, 也能折射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思想、政治等文化差异性, 这正是考察国际图书交流过程的魅力和内涵所在, 毕竟, 图书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商品形态, 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因而, 国际图书交流不单纯是一种物品的接受和传播, 更是观念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日本人从《海国图志》所追求的, 除了有关西洋的新奇知识外, 最重要的是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变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 《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促进了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展。因而, 《海国图志》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传播景况成就了中日图书交流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中日图书交流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海国图志》的编撰和传播对中外图书交流的启示
首先,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图书的接受和引进要坚持文化利用原则。在鸦片战争前后的“内忧外患”之时, 魏源和林则徐都认识到了打破闭关锁国局面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魏源《海国图志》的编撰以《四洲志》为蓝本, 他虽然没有直接的引进西方的图书, 但是他也是间接地引入, 而且是明显的为我所用。魏源对《四洲志》的运用, 很显然在于引入“世界”这个地理概念以表达“开眼看世界”的目的。在编撰《海国图志》的过程中, 魏源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坚持着“经世致用”的文化利用原则。魏源编撰《海国图志》的目的也非常明确, 正如他在《海国图志》的“叙”中所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6]在具体的编撰过程, 魏源为了充分表达他“师夷”和“制夷”的编撰目的, 还提出了“变古”和“势变”的观念, 提醒统治阶级要看清形势, 变革弊政。同时, 他还突破了琐碎而无聊的“实学”, 主张“以实事程实功”。这说明魏源在参考外来图书过程中坚持文化利用原则, 充分表现了魏源的一系列思想观念和文化精神。在有关文化交流的理论中, 文化引进的目的和原则是文化利用, 那么, 图书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 它的引进也在应该坚持文化利用原则, 立足于引进方的本土文化, 有利于观念改造或者文化更新。
其次,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图书的编撰和加工要坚持文化改造原则。在《海国图志》具体的编撰过程中, 魏源虽然以《四洲志》的内容、结构为基本框架, 但魏源坚持文化改造原则, 他参照了明代以来的一些岛志和地图以及明清之际来华传教士的许多地理著作, 如利玛窦的《地图说》、艾儒略的《职方外纪》等。同时, 还大量地引用了“今日的夷图夷语”以及同时代人士所撰述的有关于外的史志, 如叶钟进的《英吉利夷情纪略》、陈伦炯的《海国见闻录》、姚莹的《英吉利地图说》以及魏源本人的《圣武记》、《英吉利小记》等内容[7]。并且在编撰的过程中采取了“辑”、“补”、“撰”的方式来加以增补和评述。可以说, 在《海国图志》中基本上看不到《四洲志》的原形。而且在篇幅上, 《四洲志》有近九万字, 而百卷版的《海国图志》的篇幅是《四洲志》的好几倍。而且由《四洲志》的地理体例改为《海国图志》的综合化史地体例。
最后,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图书的传播和输出要坚持市场调查和文化调查相结合的原则。虽然《海国图志》传播和输出到日本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曲折性, 但它在日本受到追捧却是日本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必然, 《海国图志》在日本的传播完全符合当时日本的历史文化语境, 为日本知识分子所需求。在国内受冷落, 在国外成为畅销书, 《海国图志》的传播和输出景况确实让人深思, 给中外图书交流中的市场开拓带来的深刻启示。一般来说, 中外图书交流过程包含着商业化的图书交流和礼节性的图书交流, 近代以来,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观念逐渐地深入人心, 图书的传播和输出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来决定。从常规的商品视角来看图书的传播和输出, 必须坚持市场调查。同时, 图书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作为精神文化产品, 它的传播和输出, 必须进行文化调查, 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推动图书需求的强大动力。在中外图书的传播交流中, 在强调市场调查的同时, 文化调查也必不可少。
图书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中外图书交流是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重要环节之一。在中外图书交流中考察《海国图志》的编撰和传播, 它的意义和价值非同小可。《海国图志》的编撰和传播, 不仅为中外图书交流提供成熟的图书引入和输出模式, 为图书的加工改造以及图书市场的拓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这一过程也集中铭记了特定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珍贵的历史记忆。
摘要: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了《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的编撰与传播, 为中外图书交流过程中的图书的接受和引进、编撰和加工、传播和输出等环节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文化交流,图书交流,魏源,海国图志,编撰,传播
参考文献
[1]卢伯炜.论《海国图志》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 1994 (3) .
[2]魏源.魏源全集:海国图志·叙[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3]杨帆, 吴永贵.日本入华僧人与中日图书交流[J].图书情报知识, 1995 (9) .
[4][日]容应萸《.海国图志》与日本明治维新[J].船山学刊, 1994 (12) .
[5]李存朴.魏源的《海国图志》和日本的《海国图志》时代[J].安徽史学, 2002 (2) .
[6]魏源.魏源全集:海国图志·叙[M].长沙:岳麓书社, 2004.
中外传播 篇4
“形象”一词, 最早出自《周易·系辞》:“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 (现) 矣。”生活中的形象, 指模仿事物的“形”, 使人可见可闻可触可感, 然而影视作品中的形象, 指生动鲜明的生活画面, 映射到人的心理意识中成为“表象”, 同时还渗透着艺术家的主观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和审美创造力, 在作品中成为直指人心的“艺术形象”。
一、我国影视作品中军人形象塑造的传承与突围
新中国成立之初, 军事电影曾经占据了影坛的半壁江山, 影片中的军人形象——杨子荣、董存瑞、雷锋, 见证了中国革命和军队发展的光荣历史, 激励着他们所属的时代和无数的观众。
(一) 解放初期至文革前, 银幕军人形象以革命英烈、模范人物为主。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 (1949-1966) , 在我国文艺发展史上被称为“十七年”。中华民族刚刚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 经历了战火洗礼的电影工作者饱含激情地投入到创作中, 塑造了一大批鲜活而质朴的军人形象。
《平原游击队》中的游击队长、双枪英雄李向阳, 是个极有代表性的形象。男主角郭振清的表演质朴自然、又神采飞扬, 之后“李向阳”成了中国抗日豪杰的代名词。类似的传奇英雄还有《铁道游击队》中的飞虎队长刘洪、《林海雪原》中的侦察英雄杨子荣等等。抗美援朝题材的一系列影片:《英雄儿女》、《黄继光》、《上甘岭》, 其中的英雄形象也成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以和平时期为背景的影片《雷锋》则把视角投向了普通士兵, 通过一系列小故事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共产主义追求, 诠释了“我要把有限的生命, 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高尚境界。
解放初期, 在百废待兴社会背景下, 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为凝聚和鼓舞民族意志起到了不可小视的作用。但是, 当时军人形象的塑造存在一定局限性。这些革命英雄几乎都是道德上的完人, 很少表现战争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痛苦。作品大多以简单化的价值情感判断来区分英雄和敌人, 片中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不是革命者就是叛徒、反动派, 这种二元价值观受到了当时意识形态和文艺创作导向的局限。
随着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文化艺术界迎来了新的春天, 人民与子弟兵的血肉联系, 重新成为军旅题材影视创作的丰厚土壤, 军人形象也以崭新的面貌出现。
(二) 改革开放至今, 国产影视作品中的军人形象完成了从“高大全”式英雄向普通人的回归。80年代中期, 军队与地方合作拍摄了电视剧《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 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一致称赞。但是, 当时军旅题材电视剧在观众中的影响力还远不及同题材电影作品, 社会关注度也不及当时《渴望》、《四世同堂》和四大名著等改编作品和现实题材作品。进入新世纪, 这一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2000年的开年大戏《突出重围》, 以及后来的《沙场点兵》、《垂直打击》等军事变革剧, 迎来了新世纪军旅电视剧的繁荣。
新军事影视作品对军人形象塑造的突围主要表现两点:
1. 从只可仰视的英雄到鲜活个体的回归。在过去的岁月里, 影片中几乎见不到有优点又有缺点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不是进步的就是落后的。但是, 让观众感到难以亲近。
对革命者形象的个性化诠释是新世纪“红色影视”作品的一大亮点, 作为叙述中心的这些革命者, 充分地展现出特殊岁月中个体身上的强大精神魅力。2002年《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几乎瞬间就赢得了观众们的欣赏和赞誉。随后, 《亮剑》中的李云龙也迅速征服了观众, 在全社会掀起了一股“亮剑热”。李云龙这个形象, 与以往“高大全”式、严肃古板的英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方面他骁勇善战、是个天生的军事家, 但也不听指挥、脾气暴躁, 还带着一种农民式的狡猾。同时, 李云龙性格的多面性, 并非是强加于这个人物的简单附会, 而是以善良、忠诚、勇敢和共产主义信念这些革命者的内在本质为基础和前提的, 这成为了他英雄性格的主要基调, 也是他和观众产生深刻情感共鸣的根本原因。
李云龙形象以及整部剧的成功, 还有赖于剧中其他一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刻画。比如既是对手又是朋友的楚云飞, 李云龙身边的张大彪、魏和尚等等, 政治分歧、个人感情、兄弟情谊纠葛在一起, 不断让观众获得复杂、真诚、美好的情感体验。
2. 从恢弘史诗的书写到平民化叙事的回归。军事题材影视剧, 大多以战斗为主线, 把人物情感、历史背景、国仇家恨串联起来, 用战斗说话。如果说《亮剑》是革命历史题材的传奇演绎, 那么《士兵突击》就是平民故事的草根书写。
许三多的成长, 是个典型的励志故事, 走的是平民化路线。这个几乎不被所有人看好、甚至入伍动机都不太明确的农村青年, 在部队中经过锻造与磨砺, 成长为“兵王”。正如评论家所说, 经过螺旋式的上升臻于更高境界, 是为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不停求索的故事模式, 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当故事讲述过程带领观众经历一种价值的转变时, 观众便会体验到一种情感。同时观众对剧中“不抛弃、不放弃”的执着精神的认同, 对于真善美的渴望, 说明善良、正直、利他、诚实等等品质, 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审美的终极取向。
无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深入人心的银幕英雄, 还是新时期军事影视中多元化军人形象的成功, 都源于人物形象所负载的精神与时代需求的高度契合, 为凝聚民族意志、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大的正能量。
在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 对英雄的赞颂、对战争的反思都是相通的, 在西方, 电影更早地与战争结缘。
二、西方 (以美国好莱坞为例) 影视中军人形象塑造及其价值观表达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 给电影电视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在现代影视体系中形成了独特的类型, 就是战争片。
作为超级大国, 美国向来注重借影视文化之力, 推销美国式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美国著名影评人, 《血胆和光荣:电影中的美国军事形象塑造》一书的作者劳伦斯H.斯维德曾指出, “好莱坞电影是最有力的军方辩护媒体”。
好莱坞与美国军方合作已有上百年历史, 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 好莱坞发现了战争片的巨大娱乐价值和潜在的商业利益, 美军也发现了电影作为宣传工具的强大劝服效果, 二者相互依赖与合作, 形成了利益共同体。美军先后与好莱坞联手创作出700多部故事影片, 着力打造神秘军营、神话大兵和神圣战争等形象工程。具体做法主要有:
一是塑造“救世主”形象。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 他们担当着上帝所赋予的垂范和拯救世界的重任。所以在很多战争、科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 拯救人类、拯救地球、帮助人们摆脱战争苦难的, 总是美国人。实际上, 美军的性质和宗旨已经决定了它的整体形象, 必然是侵略、霸道和逐利的。为掩盖这一事实, 美军先后精心设计了“民主斗士”、“自由世界保护神”等诸多形象, 有意识地将“救世主”的形象“嵌入”到影视中, 推广到全世界。
二是塑造爱国主义“英雄”形象。爱国主义影片是美国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旋律”。无论以真实事件为背景, 还是在虚拟的重大突发事件或灾难性事件中, 爱国主义英雄总是能战胜邪恶的力量。美国大兵们一次次深入虎穴, 一次次绝处逢生, 以超人的毅力和勇气, 奇迹般地完成使命并生存下来。典型代表包括《第一滴血》系列中的兰博、《空军一号》中挽救了国家和自己的幸福的总统等。这些身怀绝技、本领超强的硬汉形象, 不仅成为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也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美国式军人的代表。
三是塑造“亲善”形象。90年代起,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在国际社会呼风唤雨。而这时好莱坞又推出了《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等宣扬美军人道主义形象的影片。这些影片, 很少政治说教, 艺术感染力强, 他们对“树立有利于美国及盟国的形象”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是不言而喻的。
可以说, 好莱坞电影所塑造的美国大兵形象已经形成了强势的视听符号体系, 将美军的核心价值观和美国的政治意志, 输出到全球。可能很难统计, 在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中, 影视等文化作品的功效到底占有多大比重, 但可以说, 在意识形态领域, 美国人以电影电视为武器达到了在战场上无法达到的目的。
有机构调查过, 青年人在业余时间喜爱观看的影片中, 美国战争大片占60% 左右。这也折射出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亟待从创作理念、故事性、观赏性等方面, 建构我国军事影视的独特话语体系。
三、从军人形象看我国影视作品的国际传播力的差距
军事题材影视艺术作品绝不是单纯的文化商品, 而是精神力量的体现;除了娱乐和商业价值以外, 更是争夺话语权的工具。半个多世纪以来, 能够走出国门、产生国际影响力的作品却少之又少。这说明, 与西方大国相比, 我国军事影视的国际传播力建设还存在着明显差距, 究其原因, 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传播受众定位方面。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一直沿袭着这样一种传统, 就是只看内不看外、只对内不对外, 重点关注教育国内民众, 最多是向国内观众展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当代军人的喜怒哀乐、现代军营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来说, 至今还没有一部军事题材电影或电视剧是带着国际传播理念、定位于国外观众、哪怕至少能兼容国外观众的。即使像《冲出亚马逊》、《歼十出击》这样带有军事大片性质的作品, 也缺乏自己的特色, 在国内观众中的反响也比不上好莱坞军事片。这种状况导致了在国际上我国军人的艺术形象与现实严重不符, 这说明我国影视作品尚未形成强势的符号传播体系, 话语权被长期弱化。
(二) 人物性格挖掘方面。无论中外, 军事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包含着强烈的英雄主义情结。但是塑造英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西方影视作品中, 面对战场上的生与死, 英雄也会感到恐惧、彷徨、消沉, 表现出人性的弱点。当他们能够超越自我、超越人性弱点的时候, 就会传递出更真实、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观众也随之完成内心的升华。反观我国影视作品, 则较少挖掘人物的人性特征, 即使英雄有缺点, 也是为了反衬他的大无畏精神。比如李云龙身上的缺点是农民身份和草莽英雄的符号化表达, 并非人性的弱点。可能我国观众看着很过瘾, 在西方观众看来, 人物形象很难理解。
另外我国军事题材影视作品较少涉及到战争的反思。人类既是战争的发起者, 又是战争的受害者, 战争的残酷不仅表现在对生命的剥夺, 还表现在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 之所以产生世界影响, 就是表现了战争对人的影响, 尤其是被战争扭曲的人性。而我国的战争题材影视片却普遍缺少这种深层的人文关怀, 这也是也是我国军事题材影视片难以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的重要原因。
摘要:通过审视中外影视作品中军人形象的发展历程、审美特点, 探寻了影视作品创作与民族精神、英雄意识和战争文化的内在关系, 探讨运用影视媒介树立我军崭新形象、传播我军先进文化的意义与途径。
关键词:影视作品,军人形象,传播力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迎晖.好莱坞电影对美军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艺术表达[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3 (1) .
[2]谢小杰.不再需仰望的英雄-例析近几年对军人形象的深度挖掘[J].南方视窗, 2011 (3) .
中外传播 篇5
关键词:作业,三本,广电,中外新闻传播史
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开设《中外新闻传播史》的课程, 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然而, 与传统的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相比, 广电专业从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实训等教育教学实践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其更强调艺术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因此,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 广电专业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教学往往面临诸多难题。再加之独立学院的学生,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的学生从生源质量、学习状态等各方面都比一本或二本院校的学生要稍低一些。“在独立学院中, 大约一半的学生认为不得不学习或是为了获得文凭而学习, 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1]
面对如此现实, 为独立学院广电专业的学生教授理论性相对较强的《中外新闻传播史》时, 更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科学合理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在为独立学院广电专业学生讲授《中外新闻传播史》的过程中, 经过实践教学总结得出:回归作业模式, 量化和质化学生作业, 能够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一、回归作业模式的可行性
(一) 接受程度相对更高
基本上所有的独立院校的广电专业都选择在大一或者大二上学期开设《中外新闻传播史》。以我校为例, 我校最新的培养计划中就将本课程列为大二学生第一学期的必修课程。目前还没发现有哪所独立院校是将本课程安排在大三或者大四授课的。将本课程安排在大一或者大二上学期讲授, 主要是因为对于任何一门人文学科, 历史都是最为基本的课程之一。而这些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作业, 显然并不陌生, 因为他们距离高中那个“作业不离身”的阶段并不遥远。相较之下高年级的同学, 由于已经习惯大学自主、自由的学习氛围, 这个时候老师高频率的作业显然会让他们难以适从, 叛逆和反抗的情绪陡增。
(二) 完成时间更为充裕
参考各个独立学院广电专业的培养计划, 对比得出, 大部分独立学院其广电专业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阶段, 主要接受的是基础课程的学习。一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主要安排在高年级修读。这种课程编排是完成可以理解的, 因为既要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要为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主要有:《广电概论》《中外新闻传播史》。而公共课程诸如《英语》《政治》《计算机》和《体育》等课程反而占到其学年课程的绝大部分。而公共课一般比较少布置作业, 有的公共课一整学年都没有作业。例如, 体育课, 本身就是以增强体质、放松身心为教学目标的。另一方面, 英语、政治和体育这些公共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生从识字那会就开始与这些课程打交道。因此, 应付这些课程是游刃有余的, 基本上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养成了一套自我学习方法, 能够非常有效地应付这些课程的学习。因此, 学生是有充分时间来完成本课程作业的。
(三) 客观条件更加充分
有学者专门就近几年排名前十的独立学院图书馆网页各项数据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后得出:“被调查独立学院图书馆的纸质藏书里少则50余万册, 多则几百万册。本科在校生生均年进书量不低于4册, 符合指标的要求。”[2]不仅如此被调查独立学院各大图书馆也都提供了数据库等电子资源供学生使用。“都有万方、超星等中文数据库, 少则8种, 多的含导航或共享资源几百种”[2]除此之外, 还有种类繁多的外文数据库, “各馆普遍设有文献检索、借还、文印、读者培训及一般性咨询等基本服务。”[2]
除了图书馆、阅览室、电子数据库这些高校资源外, 基本每个学生都会有个人电脑, 特别是人手一台的手机, 无论是纸质版的资料也好, 虚拟的网络资源也好, 这些容量丰富无限的资源、方便迅捷的操作, 都为学生完成作业提供了相当充分的客观条件。当然, 对于作业的形式显然就不能因循守旧, 再传袭中学时代那种“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 而是必须以人性化的方式来布置作业。具体方法有以下参考:
(1) 作业量要适中。毫无疑问, 光凭一个学期布置一次作业, 对于本课程的教学显然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尤其是设计教学进度的时候要考虑到布置作业的量, 既不能太多, 使学生应接不暇、身心疲惫, 那样既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反而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应付了事;同样, 作业太少又起不到巩固学习, 温故而知新的效果。以笔者经验, 按一个学期16周, 每周4个课时来计算, 一学期的作业量不得少于8次, 平均每两周一次作业。这样的强度学生和老师都能够接受。因为布置作业的同时也意味着任课老师在课后要付出相应的时间和精力来批改作业, 有时还要对作业进行适当的点评。当然, 作业布置的时间和作业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尤其是要基于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恰当的调整。
(2) 作业形式要多样化。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在作业的形式上花点心思, 将作业安排得多样化、有趣化, 照顾大多数又能兼顾个别, 体现差别。本课程的作业完全可以是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
首先, 作业的内容是无穷无尽的。小到某个新闻人物, 大到某个新闻事件, 都可以布置相应的作业。尤其是如果该新闻史事件能够与当前时事热点相联系, 那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会明显更高。例如, 笔者就日前发生的“21世纪网涉嫌违法事件”布置学生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上的假新闻事件进行简单介绍, 该作业就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次, 作业的提交形式并不唯一。一是口头作业可以是简单的课堂作业。例如, 第一节课可以让学生就目录谈谈你第一感觉对中外新闻传播史中哪一部分的内容最感兴趣。二是书面作业可以是简单的论述题、案例分析, 也可以是纯粹的谈谈看法、发表感想, 因为这样更能得到学生最为直接的反馈。例如, 在课程复习阶段让学生谈谈本阶段学习中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教学内容, 并阐述理由。三是还可以是音频、视频、摄影作品、图画甚至是手工作品, 只要学生愿意动脑筋去思考、主动配合参与, 只要是具有原创性的、符合条件的作业都可以接收。笔者曾经布置过这样一份作业:请论述某一著名历史人物的办报实践及其新闻传播思想?有一位学生就以讲故事的形式, 向大家讲授了毛泽东的办报故事, 因为他将毛泽东视为偶像, 当他从《中外新闻传播史》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毛泽东不仅是开国元勋, 其实他的一生也是与办报实践紧密联系的, 这使得他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道理有了更深的热爱。
最后, 作业完成方式也是多样的。例如, 有学生单独完成的作业, 也可以以小组的方式来布置作业。甚至可以让学生请“外援”, 借助其他专业学生的力量来完成作业。例如, 在讲到“大众化报刊勃兴”时, 布置学生就大众化报刊所开启的报纸销售模式进行论述, 就可以让学生向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取经, 共同完成该作业。
(3) 层层把关、确保作业定时、定量完成。要确保作业能够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把关工作是绝对不能松懈和怠慢的。因此, 教师一定要有原则, 事先就制定好各项作业完成的条件, 并且设置各项关卡, 来保障学生的作业能够定时、定量的完成。
尽管我们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积极动手实践, 但不能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和借口推延, 甚至拖欠作业。这就要求老师首先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特定的内容布置相应的作业, 首先得保证该作业是学生能力范围内能够完成的。另外, 可以采取寝室监督的方式, 让寝室长担任第一道报关角色。班干部, 尤其是团支书和班长, 可以帮助老师收缴和分发作业, 也是作业的第二道关口。老师是作业的最后一道关口。但是, 任课老师还可以借助学科带头人、辅导员、学工处相关工作人员等, 来对学生进行辅助教育, 同时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来把好作业的第四道关口。有些时候, 家长也可以帮助教师把好作业关。
二、小结
为了给独立学院广电专业的学生上好《中外新闻传播史》这门课, 每一位教师都会及其所能, 倾尽全力地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承诺, 而回归作业模式, 以适时、适量、适当的, 丰富多彩且灵活多变的各种作业, 一定可以帮助任课教师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相信学生有这个条件, 也有这个能力能够提交出更加叫人惊喜的作业。
参考文献
[1]刘维.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3 (4) :22.
【中外传播】推荐阅读:
中外动画文化传播研究10-27
跨文化传播中外语教学05-15
中外合资中外合作09-22
中外保险10-17
中外网络05-18
中外戏剧05-23
中外模式06-12
中外酒店07-04
中外作品07-07
中外女排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