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2024-08-12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精选12篇)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1

近年来,由于种田比较效益下降,主要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造成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失,农村开始出现承包土地闲置、抛荒、利用效率不高等现象,并呈逐年发展趋势,以西南地区为最盛。为解决这一问题,使四川地区稀缺的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高效、优质、科学的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我们特对该问题做了相关调查,对调查数据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

一、调查数据分析

2008年7月,我们对四川省所辖的雅安、成都、南充、广元、内江、宜宾、自贡、巴中、绵阳、德阳、遂宁十一市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调查。以下调查统计的数据均为样本平均数以及以样本平均数为基础所衍生的数据。

(一)对四川农村家庭人口构成的调查统计

从此表我们可以看出,四川农村家庭中其中主要劳动力人数占41.67%,老人和学生分别占25%,其他还占了8.33%。由此可见四川农村家庭人口组成结构比较合理,主要劳动力占到了41.67%;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我国社会的劳动力压力仍然很大,家庭中40%的劳动力要供养60%无法劳动的其他家庭成员(L41.67%

(二)对四川农村家庭中主要劳动力从事的生产领域调查统计

四川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只占到35%,大量劳动力选择了外出务工和在本地经商以及其他行业,其中选择外出务工的占到了47%,本地经商和其他行业的占到了18%。由此可见农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极具下降,四川农业基础生产面临很大的挑战。

(三)对四川农村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数据统计

四川地区平均每农户拥有土地4.13亩,而用于自己耕种的土地仅有1.49亩,占所拥有土地的36%,其中大部分土地(61%)都通过各种形式流转出去,有极少一部分(3%)土地荒芜。对于流转出去的将近61%的土地如何使它发挥出它的生产力,成了四川地区农业发展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我们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对四川地区农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统计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所获得的收入仅占家庭年总收入的5.65%,进一步说明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极小,大多数农业生产都是自给自足的家庭小生产,在农业生产方面四川地区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五)对四川省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的调查统计

从上图可以看出,四川省土地流转出的主要方式是免费转让、转包和政府征用。对于“免费转让”这种土地流转方式并不能很好的利用土地的价值,反而使得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目前四川地区的“外出务工热”现象无法从根本上进行改变,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些劳动力流失后丢弃下来的土地使得农民朋友们既能从外出务工中取得收入,又不影响四川地区土地的生产力,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能把这两个方面同时做好,必将为四川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二、如何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失后农村的土地问题

当今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世界性的粮食危机已经悄然来临,如何利用好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四川地区“外出务工”现象比较普遍,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滞留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不合理,造成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再加上四川地区地形复杂,丘陵和盆地遍布,且山多,土地不平坦,我们要做好因地制宜的发展四川地区的农业生产,使农业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亮点。

(一)从农民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一是要从农民的意识上进行扭转,转变农民的小农生产和自给自足的思维。打破地区的封锁,更大范围内的合理配置资源,才能更好的发挥地区特点的优势,使各地区在资源和产品配置上得到相互补充。四川地区的农民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培养市场意识和科技意识,大胆创新土地的使用方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农民朋友们要勇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成功的经验。例如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的“孟岔模式”就是一个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特色农业经济的典型。该村村民孟浩海等户农民大胆实践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形成红枣特色产业,有效发展了农村经济。再如重庆市的“八角模式”,重庆市梁平县八角村由村委会搭桥,动员村民将未耕种的土地通过租赁方式流转到种养业大户手中。并由村里成立专门的土地流转委员会,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代表、业主代表共同组成,协助村民办理土地流转事宜。现在全村有1100多亩土地出租给种养业大户经营,从事茶叶种植、水禽养殖等第一产业,流转土地占到了全村土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二)从政府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1.落实相关政策法规

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始终锁定在“三农”问题上,充分说明“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基础。加上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目前,西部地区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起点,处于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国家又批准重庆、成都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其中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制度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因素。

2.进一步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完善工作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是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土地流转的基本前提。四川省各地要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中央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抓紧做好二轮承包完善工作,与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发放土地经营权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台账。同时,要适应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有偿、自愿流转的原则, 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加速推进农业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3.加强对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

要让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土地不仅仅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手段, 更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加快土地流转正是合理利用这一资产、增加要素收入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

4.建立新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首先可以建立统一规范的土地流转市场,培育流转市场主体。建立土地管理服务中心,规范流转市场管理。其次是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性质和承包地用途的情况下,推进农民承包地采取多种形式流转。形式包括转包、出租、互换、入股等。方式可以是农民自发流转、托管组织流转、委托流转、集中连片流转、再流转等。再次是适当放宽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范围。在不损害土地耕作条件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下,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业科学试验等可视为农业用途。允许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开展与经营主业相关的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和农业观光旅游等经营活动。鼓励土地流转经营主体投资兴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所占土地不占其临时建设用地指标,并免收各种手续费。还有可以突破农村集体建设土地的用途限制,拓宽土地使用范围。最后是创新流转模式,一是普遍推广“田保姆”模式。对因出外打工缺乏劳力而无法耕种、可能撂荒的农田实行代耕、转包、转让、出租等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优化人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收益。二是积极推广“五统一分”模式。将农民手中不能流转的分散的土地资源进行互换,根据市场需求,“统一规划、统一耕作、统一技术、统一种苗、统一销售、分户管理”,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局面,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益。三是扩大推广“招投标”模式。在承包经营制度基础上,将农民闲置的承包地、未利用地、四荒地等采取项目招投标的机制进行流转。四是完善推广“股田制”模式。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入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制公司等市场主体的形式。五是强化农村土地使用、流转的监督管理和风险防范。

5.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充分发挥城郊乡镇的地缘优势,引导农民集中土地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依据各地产业特色,引导农户向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有偿转让土地经营权,壮大特色产业规模;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又不愿放弃土地的农民,采取各种形式依法把承包地流转到种养大户手中。同时,积极引导同村同组农户以互换形式加快土地集中,改变目前土地布局过小、过散、过乱的问题,切实提高耕种效率。

6.实行激励措施

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 允许并鼓励农户把土地作为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要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三)从科研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创新科研激励机制,各科研机构积极探索土地利用上理论和制度的创新,为政府决策和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四)从社会的角度考虑该如何做

首先要转变社会思维,社会要认识到农村土地也是一块发财地,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到农村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其次要从社会意识的角度真正落实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支持农业生产。

做到了以上几点,就能够使四川地区更加高效、优质、科学的利用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同时也使农民朋友们通过外出务工和流转出土地两种方式获得收入,还可以更加科学的规划农村市场和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更加有效的发挥农村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我国出现了规模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 西南部的四川地区尤为明显。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多方面的社会经济效应, 也带来了农村大量闲置的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如何使这些土地得到更高效率的利用成为了四川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又在于如何合理的转变农村劳动力流失后闲置土地的流转方式, 这就需要政府、农民、社会、科研机构一起努力共同实现农村闲置土地的合理流转, 最终实现四川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促进经济发展和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劳动力,流失,土地,流转方式

参考文献

[1]刘福洹.农村改革的新方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2.

[2]邓兰燕, 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课题组.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土地流转制度创新设计研究, 2007.

[3]屠珊珊.打造农村土地流转新的里程碑——关于完善后续举措深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试点的思考, 2007.

[4]丁关良, 陈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式研究, 2008.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2

根据中央、省、市对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对年的农村经济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年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个方针,认真贯彻执行中央、省、市1号文件精神,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围绕“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继续着力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奋斗目标是:粮食总产1480万斤,棉花5800担,生猪出栏3300栏,家禽饲养

一、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着力在“希望在山、潜力在水、重点在田、后劲在畜、出路在工”上下功夫。

二、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1、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进一步完善近两年开发的小水库的管理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民办公助”的方式,运用市场机制,采取地方自筹和竞争拍卖经营权等方式完成4座小(Ⅱ)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在高效的家田。

2、以“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将创建文明村镇活动与创建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年计划建设3个村17公里的公路硬化,到年底力争实现“40%的.村民小组,90%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油路”的目标。继续实施好农村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合理施工进度,提高建池工艺,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以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加强林业资源的开发管理。

三、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市委1号文件精神,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

1、兑现惠农补贴,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全额免征农业税。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规范农村“一事一议”。严禁农村“三乱”,严防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2、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切实保护好耕地。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法》和《土地管理法》,继续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切实加强对耕地的保护。规范管理集镇和村落建设用地,严格实行“先报批、后建房”手续。认真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继续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鼓励农民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作价入股等多种方式,将土地向种植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集约化经营之路。

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项社会化服务功能。

1、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人力资本的培育。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切实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劳动技能。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机关干部,以资金入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或自主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开发,加快农业生产与农业科技的有效对接。

3、逐步完善农业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农业防范风险能力。建立完善农业突发事件应急机构和应急预案,切实提高防范农业风险的能力。切实抓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畜禽防疫、病虫害防治及气象预报预测等工作。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3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问题;对策;气象灾害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58

1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基础业务仍需加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产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呈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而天气的变化对这些经济作物的影响很大,一旦发生气象灾害,将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要求气象服务应不断提高对各种突发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及评估,预报准确率、预报时效、精细化程度、预警能力及应急能力的提升,农业气象基础业务的水准需进一步提升。

1.2 设备陈旧、监测手段落后,缺乏试验研究

近些年,我国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但是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一些地方的气象部门、观测站等仍存在设备相对陈旧、现代化程度低的情况。监测手段落后,硬件的制约,导致一些先进的手段和方法无法实施,一些试验研究无法开展。虽然在农业气象中长期的气象数据资料较为完善,但在同步的农业生态环境观测方面资料却相对缺乏。部分地区的大量监测指标、观测仪器、模型等不能形成配套,导致观测数据在汇总、处理上都不能快速、及时地进行,影响测报的准确度。

1.3 缺乏气象专业人才

气象服务工作,特别是基层一线的气象数据的观测是一项相对枯燥和辛苦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气象知识,而且要求具有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敬业精神,工作时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有半点马虎,因为一个数据的误差就可能影响整体预报的准确度。专业水平高的人才不断流失,不愿从事这些基础的工作,而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又做不了这项工作,人才的缺乏一直是气象服务工作发展的瓶颈。

1.4 多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缺乏创新

农业气象只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单一影响因素,在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中,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人为因素等都能造成气象的变化。而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在与其他方面的结合、拓展方面明显缺乏,低水平重复的内容较多,不能真正意义上进行拓展和创新,与专业的服务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农业气象服务质量的提高,须要进行科学创新,突破现有学科的界限和制约,把农业气象科学与综合项目研究相结合,走出一条多学科交叉相融的发展之路。

2 做好农业气象服务的相应对策

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因地制宜解决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乡村气象服务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优化气象监测预报系统,建立气象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以高质量的气象服务来促进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2.1 完善农业气象监测网及农业气象服务平台

通过气象监测网,可以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专项服务,在温、光、湿及二氧化碳等气象要素的测定方面,只有增加小型气象站的密度,形成监测网,才能真正满足要求,提高服务质量。充分调动各级农业气象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农业气象服务平台,深入基层并与基地园区、农民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及乡镇政府建立“直通式”联系,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气象专项服务,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预防突发灾害性天气,有效进行防灾减灾。

2.2加大投入力度,升级硬件和软件

对于农业气象事业,要加大投入力度,完成基层气象部门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工作,淘汰落后的仪器和设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监测手段,提高数据采集的质量和速度。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农业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打好人才基础。

2.3 建立部门联动,实现交叉研究

积极组织农业、水利、林业、畜牧及有关涉农部门对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生产气象条件等进行会商,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联合调查活动,对灾害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指导农业生产相关主体采取科学补救措施,把损失降到最低。开展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不断拓展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农业气象服务。

2.4 创新农业气象的发布及灾害预警手段

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要以满足农业生产为中心,找准切入点,不断总结和创新,为农业生产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服务。提高测报准确度,拓展渠道,积极主动应对气象灾害,利用电视、报纸、手机、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12121”平台、互联网、微信、微博、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等多种形式进行气象预报的发布,以最短时间、最快的时效使信息传达到每个角落,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4

一、模型构建

农业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为:

AGDP=f (lab, area, cap, tech) (1)

lab代表农业劳动力 (万人) ;area代表耕地面积 (千公顷) ;fer代表化肥施用量 (万吨) ;pow代表农用机械总动力 (亿瓦) ;tech代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农业部门的产出效率取决于各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农业生产是人与自然合力作用的过程, 一种新技术的发明、推广和广泛应用需要很长时间, 期间不仅自然力往往导致其难显成效, 政府主导的推广力度和农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同样起着决定作用。由于我国农业劳动者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者占到85.01%, 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也很难得以改变, 因此在构建生产函数时暂且不考虑技术要素。农业资本投入的方面很多, 包括农用机械、化肥、农田基础设施、灌溉、土壤盐碱治理、病虫害防治等, 各项目计量单位不统一, 计算非常复杂, 鉴于农业机械和化肥是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最经常和最主要的资本投入, 选用农业机械总动力 (亿瓦) 和化肥施用量 (万吨) 作为资本的替代形式不影响模型的科学性。假定农业生产函数符合C-D模型, 其对数形式的回归方程表示如下:

二、数据描述和回归分析

本部分实证分析所使用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2008年各指标的统计数据。之所以选取这一阶段的样本数据来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要基于近年来农村工业化步伐加快, 新的土地流转制度也已实行, 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提供了更加宽松的环境, 农业劳动力转移在新形势下呈现出新特征。

由表一分析可知, 2001--2007年间, 除2003年由于自然灾害使得农业产值比上年有所下降外, 我国农业总产值逐年成递增态势, 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各要素增减变动分析如下:农业总产值虽增加了10196亿元, 但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却由13.1%下降至9.8%;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了5069万人, 增长指数也由101.3%下降至96.5%;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耗用量分别增加了854万吨和2142亿瓦, 增长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农作物种植面积在2003年之前逐年下降, 2004年之后逐年回升, 但绝对量减少了224.4万公顷。

用EVIEW5.0软件对模型 (2) 进行回归分析, 表2列出了农业GDP生产函数的线性模型估计结果:

从解释变量的统计性质来看, F值高达504.8949, 说明模型在整体上是显著的, 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很好的因果关系, 各解释变量的系数能够说明解释变量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调整后的R2非常接近1, 即模型有着非常理想的拟合优度, 所选变量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从农业GDP生产函数估计结果看, 所有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与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并且各变量都具有统计显著性, 其中area和fer更为显著。解释变量的系数值表明: (1) lab的系数小于1大于0, 说明农业劳动力的投入与农业GDP之间存在正相关, 即农业劳动力投入每减少1个单位, 农业GDP仅减少0.6849个单位, 这是由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造成的; (2) area的系数为正, 说明土地的增加能够促进农业总产值的增加, 土地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106%; (3) fer的系数为4.948, 即每投入一个单位的化肥, 就可以增加将近5个单位的农业总产值, 在选定的四个投入要素中, 化肥具有显著性; (4) pow的系数为-1.42, 说明农业机械每增加一个单位投入, 农业总产值则要减少1.42个单位, 这似乎与常理不符, 但也在情理之中。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模型估计结果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高度耦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劳动投入对农业生产贡献率低。统计资料显示, 截至2007年底, 我国农村居民劳动力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5.01%, 其中还包含6.34%的文盲, 中专和大专以上的仅占3.99%。作为对比, 以色列等农业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到47%, 其他农民至少是高中文化程度。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也证明了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农民数量减少、质量提高的过程, 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为学习、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也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在于引入现代生产要素, 人力资本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源泉。

二是资本投入对农业生产贡献率高。在现有的农业技术水平和农民素质条件下, 通过增加化肥施用量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 但化肥的使用效果却呈下降趋势, 其主要原因在于过度依赖化肥和不科学使用化肥, 使得土壤板结、污染、营养流失, 质量下降, 产出能力不断下降。农业机械的使用是以连接在一起的大块平坦农田为前提的, 而我国广大农村土地承包到户, 用于农业纯收益低, 农民务农积极性不高, 土地流转速度缓慢, 不具有规模生产的条件。另外, 农业机械的使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要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业技术人才操作使用, 如果不顾客观实际一味的强调农业机械化, 必然造成较大浪费。

三是耕地总量刚性且质量下降, 对农业产出弹性不大。我国现有耕地面积1.22亿公顷, 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101公顷, 不足世界人均的一半, 且每年仍以平均数1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92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总面积的37.2%, 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1厘米厚的地表土, 流失的养分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化肥, 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总含量;土壤质量逐年下降, 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至1%, 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的水平, 且重金属超标率达12.1%。土壤破坏和环境气候的双重影响, 将使得我国土地的生产效率降低, 农业生产前景不容乐观。

表1和表2分析结果揭示出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机制在于:在国家惠农补贴政策激励和耕地面积刚性约束下, 通过大量使用产出效率高的化肥, 并配合农业机械的使用, 弥补了农业劳动力转出的损失, 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总效率 (4.95-1.42-0.68=2.68>1) 。科学施用化肥能够促进农作物产量长期增长, 但过分依赖施用化肥来提高产出水平, 其结果必然是短期效果明显, 中期增长乏力, 长期损失严重。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 农业生产成本高, 农民收入低且缺乏社会保障, 必然导致其在生产经营中短期行为, 谋求短期利益。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三农”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改善并逐渐扭转这种局面将成为我国政府的长期目标任务。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国家加大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资金投入, 扭转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执政理念。最根本的解决途径是提高全体农民的综合素质。最现实的解决办法是办好各类、各层次适合农村、农业和农民需要的培训教育。最有效的解决策略是完善社保制度, 提升社保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与此同时, 国家和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 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减少土壤污染和水土流失, 改善农业结构和经营方式;正视乡镇企业的社会贡献, 帮助其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引导乡镇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转换, 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能力。

总之, 农业人力资本的提升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和根本源泉, 按照市场规律转移农业劳动力, 不仅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而且还能够加快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郑贵庭, 朱贵云.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2]范丽霞, 李谷成, 蔡根女等.农业部门劳动力再配置与中国农村经济增长——基于村域微观数据的一个解释[J].农业技术经济, 2006, 6.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5

农五师党校:张萍

(农五师党校 新疆博乐833400)

摘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现代生产方式 农业组织化程度

“十二五”期间,兵团农业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全面提高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与农业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一样,是农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标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内涵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农

业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有力抓手,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推进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努力提高集约化水平;二是推动统一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为此,要采取培育产业龙头、延伸产业链、培训新型农民等手段,在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上实行新突破,通过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把产业链紧密联结起来,把农民真正组织起来,实现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条龙,分工合作,风险共担。

二、当前兵团农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是现代农业的意识还不强。长期形成的小农意识还没有消除,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陷入困惑和迷茫。不能破除传统农业、温饱

农业、封闭农业的思想,树立现代农业、市场农业、开放农业的观念。二是农业人口多,农业科技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职工务农热情不高,农业发展较慢,农业生产效率及职工收入还不高。

三是基层农业科技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专业面过窄,特别是畜牧业、园艺业较薄弱,实际能力教弱,应变能力不够,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是职工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最终主体。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从根本上改进科技推广的效率至关重要。五是社会化服务滞后,专业合作组织等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且不

成体系,机制不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建设落后于实践要求;农业资金、信贷和保险等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职工素质不高。

三、用现代生产方式引导农业,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1、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认真落实国家和兵团扶持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切实抓好龙头企业培育。坚持多种所有制、多种形式一起上的原则,谁有能力谁牵头,谁能牵头扶持谁。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仅是着眼于解决我师农产品卖难和职工增收困难的问题,更是着眼于提高职工整体素质,增强农业竞争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

2、继续扶大做强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种植业、畜牧业产品等龙头企业,拉动农业结构调整、扩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中的核心作用,不断完善产业化体系中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同时扶持一批以良种研发、生产为主的科技型龙头企业和以营销为主的市场型龙头企业,完善龙头企业全面带动功能。积极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组织起更多的分散经营户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参与市场竞争,打造产业链、构建流通链、结成利益链、培植要素链,塑造职工自己的产品品牌,降低农产品销售风险,实现合作组织与成员间的利益双赢,促进共同发展。尤其要扶持那些与我师生产的大宗农产品关联度强的果蔬等专业合作组织,增强对发展主导产品的拉动力。通过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组织的联系与合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促进农产品顺销。

3、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农业双层经营中行使“统”的职能的组织载体,又可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中介组织”。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尤应加强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按照专业化分工原则,通过自愿、互利、公平、低偿服务,进一步增加服务功能,拓宽服务的领域,使其成为不断壮大的经济实体。师团及相应管理部门,也应转变职能,变单纯管理为服务指导,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技保障、农业金融保险、农业标准化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农业执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随着气候变化和国际贸易日益频繁,农业受自然灾害、生物灾害和生产事故等危害加重,市场风险日趋加剧,影响了农业安全。必须按照预防性、系统性原则,研究防灾减灾机制,增强抗御灾害的能力,构建现代农业的安全保障体系,打造平安农业。

4、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经营方式

培育和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职工组织化程度的重要途径,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当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重要内容。这一新的经营方式异军突起,它对兵团的职工合作经济组织起到了推动作用。五师建立健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办和发展产业协会及经纪人,转变团、连管理职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职工群众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职工增收团场增效。

5、全面深化兵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新体制

(1)切实加强团场的土地承包管理。继续贯彻和做好兵团“1+3文件”,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特别是承包合同档案管理和制度建设,全面实行土地承包合同微机化管理。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探索并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引导职工规范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

(2)深化团场利费改革,加强职工负担监督管理。努力做到“一建立三强化”,即在贯彻兵团“1+3”文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职工负担监督管理体系,强化职工负担监督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对收费项目和标准的检查监督,强化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把广大职工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

(3)抓好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工作,切实加强团场财务与资产管理。健全团场会计服务中心。继续加强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推进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开展清产核资。切实加强职工集体资产管理,强化审计监督,全面完成团场及连队换届后的干部离任审计工作。加强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团连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志刚.加快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助推北大荒现代农业发展

[J].中国科技财富, 2011(14)

【2】 李宛烝.以生产经营组织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J].农业经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6

【关键词】农业 综合生产能力 现代农业

1.以产业化手段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按照市场需求和地区的资源条件,确立当地的主导产业。所谓主导产业,是指具有地区资源优势,能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并且有市场需求和前景,能形成一定规模和获得高效益的产业。这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因为只有立足于地区的资源优势,才能发挥地区农业的比较优势,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加强农产品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农产品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缺乏高質量的、专业化的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就不可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加强农产品基地的建设可以从改善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科技的应用水平、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着手。在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同时,还应当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以各种经营管理形式来增强龙头企业的活力和市场辐射能力;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在农业产业内部的各个参与主体之间,必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使一体化经营对各个参与主体都具有利益诱因。在农户的生产过程中,也必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理顺政府、公司和农户之间的关系。实施农业产业化,从生产环节来看,一般会从小规模走向大规模。从经营环节来看,从小市场走向大市场。因此必须把基地的生产规模与市场的开拓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产、供、销的一体化经营。

2.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障能力

2.1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全面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管理用地制度,减少非农建设占用土地,遏止乱征滥用耕地现象,禁止毁坏、破坏耕地的行为,建立科学有效的耕地占用补偿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和灌溉设施。

2.2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开展耕地特别是标准农田的地力调查,建立全区土壤监测网络,组建地力管理信息系统,实行耕地分类管护。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沃土工程”和农田改良工程,因地制宜采取培肥改良措施,培肥地力,加快建成高产优质良田,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2.3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根据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开发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以测土配方施肥为重点,推广减量化、精准化的施肥用药技术,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以规模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为重点,推广资源化利用技术,因地制宜推行以沼气工程为主体的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综合利用型的工程模式,既解决养殖污染问题,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又提供有机肥源。以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单位建设为载体,从整体区域范围,探索发展生态经济的路子,建立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安全评价、预警、监测和保障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

3.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3.1根据高效生态农业要求,加快科技研发 调整农业科技开发目标,逐步从保证农产品供给向保障农产品质量转变,从增加产量向增加收入转变、从单项技术向综合配套技术转变、从基础性研究向应用型研究转变,加快研发与现阶段农业相适应的技术和生产模式,并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领域延伸。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的活力,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的合作,加强协作攻关,力求在种子种苗、农产品精深加工保鲜、标准化生产、质量安全管理、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3.2加快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增强活力 要加强和改革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加强国家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合理划分政府与社会责任,建立各层面要求责任明确、功能配套、手段先进、方法灵活,解决主体责任不明、推广过程长、环节多、成本高和效益低等问题,构建富有活力、服务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平台。满足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要求,积极培育民营科研机构和科技服务组织,鼓励各类农业经营主体、科研机构和农技人员等参与农技推广,建立“农业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基地”的科技创新推广模式,使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科技是农业生产第一动力 篇7

1 科技投入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自从中国工业发展到具有反哺农业的能力以后, 中央审时度势, 提出了“以工补农, 以城带乡”的方针, 此后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越来越大, 资金方面投入进入了新阶段。

政策方面, 从2004年起, 中央连续7年发布一号文件, 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 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 国家为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 提出“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农业、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加明确的建设目标。我国于2006年取消了延续2 600多年的“皇粮国税”, 让农业、农村、农民休养生息, 同时实行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农村医保、低保等优惠政策, 对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长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科技是农业生产的第一推动力。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高, 生产的农产品都是以商品外销为主, 农产品的科技含量要求很高, 加上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无常, 为应对自然条件的不稳定性, 应逐步完善农业科技。如何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农业正是运用现代农业科技向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方向发展。

2 黄平县农业科技推广现状

黄平县是贫困县, 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 农村贫困程度深, 农业基础薄弱, 农村发展滞后, 农村经济总量小, 农业科技普及推广程度不深。山区耕地占绝大多数, 交通条件极为不便, 农产品市场发育程度低, 农产品销售还是以最初级产品外销为主, 加工产品级别低、产业链短,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全省和全州都是靠后的, 与全国平均水平更是无法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8亩, 约有三分之一是中低产田, 现在农村多数有文化的年轻人外出打工, 农村居民以妇女、儿童、老人为主, 导致农业科技工作找不到对象、农业科技成果无法转化、科技示范基地无法落脚生根等。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方面, 人均农业科技人员不足、素质不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社会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是目前未能达到“扩培训、强机制、增效果”要求的主要原因, 还打击了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工作的信心。

黄平县农业生产的大宗作物有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传统作物, 经济作物有烤烟、西瓜、油菜、蔬菜等, 作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产业还有茶叶、中药材。畜牧业有养牛、养猪、养禽等, 除了满足黄平县发展和生活所需, 其余的外销。但是外销产品都是以初级产品或加工级别很低的产品为主, 这与黄平县作为黔东南州农业大县的地位非常不相称。

目前黄平县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投入不足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农业粗放经营与资源短缺及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等, 这些问题将长期存在。而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食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突出问题。

3 黄平县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向

针对存在的问题, 黄平县农业科技应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3.1 把科技作为保持和夯实农业基础产业的最大支撑

水稻、马铃薯、玉米、草地生态畜牧业、养猪是黄平县农业的基础产业, 同时也是黄平县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为了加强并壮大这些基础产业, 必须加强对种子或种畜的培育、引进、示范、推广研究, 主要解决高产问题;加强种植业技术和养殖业技术研究, 保护和充分利用农村环境资源, 解决农业生产及养殖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生产过程后续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等相关的技术问题,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加强植物保护与检疫工作、加强动物保护与检疫工作, 除了必要的化学防治外, 在日常种植、养殖过程中, 尽量不用或少用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利的化肥、农药、兽药及添加剂, 采用生态、环保的种养技术, 在优质、生态、安全要求上取得突破;培育农产品品牌, 特别是黄平县主要农作物 (水稻、玉米、马铃薯) 和主要牲畜 (牛、猪等) 农产品品牌, 在此过程中高度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与检验工作, 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维护品牌展开, 从而最大可能推出品牌, 扩大黄平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实现高效益。

3.2 把农业科技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最大杠杆

由于种养业品种单一导致市场竞争无力的问题日益严重, 这就要求黄平县必须时常注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从特色、优质方面入手, 培育特色农产品, 主要是种植特色农作物、养殖特种动物, 提高种养效率、降低种养成本, 充分运用相关技术, 创立并保持品牌, 调整农业种养结构, 取得特色效益。

3.3 农业科技推广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经济腾飞的“点睛之笔”

1) 建立健全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质, 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推广惠及全体农民, 是惠民工程, 其公益性质不言而喻, 这要求政府必须加大投入, 强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 细化职能, 激活机制, 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作用, 把社会力量充分引导进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入户工程, 结合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 才能将农业科技种在农家、养在农家, 才能做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日益成熟, 为广泛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 必须广泛应用农业科技, 在基础设施、种养技术上取得突破。切实运用好沼气生态工程技术、烟水配套工程技术、农村小水利、小水电技术等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生活条件的相关技术, 特别是沼气生态技术, 应该在提高应用效果、改善生活环境上下足功夫, 让农民群众真正体会到沼气生态技术能够改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

2)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农科教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体系。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是以农业科技的持续创新为基础, 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才能将现有的农业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 从而改善农民生活。需加大投入, 以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和推动者, 形成农科教学研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体系, 在应用、研究上取得突破, 达到科技推动生产、提高效益、改善农民生活的根本目的。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8

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在粮食生产中,大规模推进全程机械化必然涉及到对传统的粮食耕作方式的变革,尤其是对粮食种植过程中各类投入要素比例的结构调整。因为在土地面积一定的情况下,机械投入数量的增加必然要求农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1,2]。

为了研究我国粮食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及其合理性,本文运用CES生产函数,对中国1978-2008年间的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与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农业机械投入总动力之间的关系从微观角度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的机械和人力两类要素的投入情况、产出效应以及要素间的相互替代关系,进而指出我国粮食作物生产向全程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1 研究模型设计

生产函数的应用之一是研究要素之间替代的可能性,在不同的要素之间这种替代可能是不同的,而传统的C-D生产函数的替代弹性恒为1,因此它不能反映这种差异[3]。针对这一情况,1961年Arrow,Chenery,Mihas和Solo等人提出了一个应用更为广泛的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Constant Elasticity ofSubstitution)[4]。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A[δK-ρ+(1-δ)L-ρ]-m/ρeμ (1)

式中:A>0为效率参数;0<δ<1为分配参数;ρ>-1为替代参数;m为规模报酬参数,m=1时研究对象是规模报酬不变的,m>1时研究对象是规模报酬递增的,m<1时研究对象是规模报酬递减的;μ为随机误差项。

投入要素KL的替代弹性为

σ=11+ρ

对式(1)两边取对数得

lnY=lnA-mpln[δΚ-ρ+(1-δ)L-ρ]+μ(2)

p=0处,将ln[δK-ρ+(1-δ)L-ρ]展开泰勒级数,并取至二阶项[5],代入到式(2),可得

lnY=lnA+mδlnΚ+m(1-δ)lnL-12ρmδ(1-δ)(lnΚL)2+μ(3)

{β1=lnAβ2=mδβ3=m(1-δ)β4=-12ρmδ(1-δ)

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很多,本文选择粮食生产劳动力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作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又由于粮食产量受播种面积的影响,并且将变量转化为单位面积下的资本投入量并不影响参数估计及实证分析结果[6],所以这里考察单位播种面积的产量(Y)与单位播种面积劳动力(L)、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K)的关系。以lnY为被解释变量,lnL,lnK和ln(K/L)2为解释变量,通过变量置换,建立的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CES生产函数为

lnY=β1+β2lnΚ+β3lnL+β4(lnΚL)2+μ(4)

2 基本数据与模型分析

2.1 基本数据描述

实证分析的样本时间段为1978-2008年,研究所需的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于《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年鉴(1949-2009)》、《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01)》以及《全国农业统计提要(2003)》。总体来看,保证了所选数据资料的真实性,有较强的说服力。

图1是我国1978-2008年间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及农业机械总动力时序变化曲线。从图1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粮食单位播种面积产量总体上呈梯形上升趋势,但年际波动幅度很小,表现为整个曲线比较平稳。依据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交互作用的特点,可以将其变化曲线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1978-1994年为第1阶段,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劳动力均缓慢增长时期。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粮食生产迅速得到恢复,粮食产量连年攀升。与此同时,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也逐步增大,但由于基础薄弱,再加上国家财政支农政策的阶段性和基础设施建设投放的不确定性等原因,投入要素增加的幅度并不大。

1994-2008年为第2阶段,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劳动力投入量走向转折时期。1994年后,城市户籍政策开始松动,围绕着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劳务输出,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农业劳动力占乡村从业人员比重逐年下降。与此同时,随着国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台的农机化优惠政策的全部取消,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在国家相应法规和政策措施的保护和引导下,农业机械化的市场化进程加速,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加快,在时序曲线上表现为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拥有量呈指数增长态势。

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选用1978-2008年各变量的历史数据,代入建立的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CES生产函数模型(4)。在初次估计中发现,DW值较小,说明序列存在残差自相关,在模型右边加入AR(1)和AR(2)项以消除自相关。再次使用Eviews软件包,经过14次迭代后,参数估计结果见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模型经14次迭代收敛,DW统计量为1.961 2,不存在序列自相关;调整后的可决系数高达0.941 0,回归方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β1=-1.672 5,β2=0.390 5,β3=-1.015 4,β4=-0.272 3,检验的p值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以上结果说明,当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各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的影响; 回归方程的F统计量90.259 2, 相应的p值为0, 也是显著的。

CES各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A=eβ1=e-1.672534m=β2+β3=-0.62492δ=β2β2+β3=-0.62491ρ=-2β4(β2+β3)β2β3=0.85831σ=11+ρ=0.53812

则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CES生产函数样本模型为

根据CES生产函数的经济意义及参数估计值可知,m=-0.624 92<1,说明生产函数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即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和劳动要素投入增量所带来的粮食产量增量越来越小,这与赵靖等人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7]。通过1978-2008年的样本数据可以证明,农业机械拥有量与粮食产量负相关,而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则与粮食产量正相关,且单位播种面积的劳动力投入每增长1%,粮食总产量增加1.625%;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依然是最大的影响因素。σ=0.538表明的经济意义是:当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增加1%时,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劳动力减少量仅为0.538%。这表明,在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中,实现大规模、全范围的机械替代劳动力尚不成熟,单位播种面积的农业劳动力投入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产量的重要因素。

3 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CES生产模型对我国单位播种面积的粮食产量、农业劳动力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很好的统计效果,并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

1)我国粮食生产整体上呈规模报酬递减的态势,一方面表明单纯的外延式投入对粮食产量所起的促进作用将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也暗示了我国粮食生产内部的投入要素之间没有达到有效配置,降低了生产效率。

2)农业机械总动力对粮食生产的作用不显著,而农业劳动力投入则对粮食增产具有很强的正效应。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机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不足,粮食生产机械化耕作的技术优势尚未显现[8];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我国小农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粮食生产格局下,实现粮食生产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在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中,劳动力做的贡献仍然占据首要位置。

3)要素替代弹性反映了要素配置对要素相对价格变化反应的敏感性,因此反映了市场机制对要素配置的作用深度,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应该观察到要素替代弹性的上升[9]。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目前我国粮食生产中,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劳动力投入量之间的替代弹性仅为0.538,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内部的投入要素之间尚未达到有效配置。因此,必须进一步推动粮食生产的市场化改革,尤其是要素配置的市场改革,提高要素替代弹性。

4)尽管研究表明,在现阶段农业劳动力投入依然是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应该注意到,随看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将有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就业选择范围,这无形中将会提高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农业生产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出现“惜力”现象[10],即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偏向投入更少的劳动力。因此,粮食生产实现机械化耕作将成为我国未来粮食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阻碍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大规模生产、机械化耕作的主要障碍是以个体经营、小块土地耕作为主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依然占据主要地位[11]。2008年,中共中央推进农村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流转,以便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通过将小块土地集中起来合理流转于种田大户,集约化土地经营将成为可能,我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和分散耕种的局面将得到改观,大量种田大户和农家庄园将形成,机械化耕种成为可能。因此,必须坚持土地要素走向市场,深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为实现粮食种植机械化耕作提高夯实的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罗芳,鲍宏礼.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5):1263-1266.

[2]张冬平,史国栋,陈俊国.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1996(4):1-6.

[3]严忠,江海峰.CES生产函数及其运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9):95-98.

[4]马树才,郭万山,王青,等.宏观经济计量分析:方法与模型[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刘渝,张俊飚,杜江.农业灌溉投资与灌溉用水的替代弹性分析[J].财经论丛,2009(5):1-5.

[6]刘渝,张俊飚,杜江.农业灌溉投资与灌溉用水的替代弹性分析[J].财经论丛,2009,146(5):1-5.

[7]赵靖,王桂芝,江莹,等.中国粮食生产模型及弹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982-983.

[8]张劲松,王雅鹏.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贡献测算与分析[J].湖北农机化,2008(1):31-34.

[9]张明海.中国经济的增长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1978-1999[J].世界经济文汇,2002(3):20-29.

[10]李红.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实证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8,28(2):111-116.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9

1 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设备走进了人们的农业生产中, 过去传统的耕作模式逐渐被人们所抛弃, 因为其耕作效率远远跟不上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求。所以, 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的出现是一个必然趋势。而我国因地区差异, 所适用的机械设备类型不同。比如新疆地区地域辽阔, 有上千万公顷的优良农田, 适合使用现代化农耕设备进行农业生产;而在我国西藏等地区, 地理海拔较高, 现代化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无法发挥作用, 只能用小型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总体来看, 当前我国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2 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2.1 实现大规模生产

在过去的农业生产中, 多为“每户守着一亩三分田过日子”, 采取牛耕方式耕作, 效率低下, 所以常常出现人们填不饱肚子的现象。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一亩三分田”模式被大规模农场所替代, 通过应用先进的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 一台机器就可以完成过去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的工作任务,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1], 同时减轻了人们的劳动负担。比如从现在的播种到施肥都可以通过农用飞机进行科学化管理[2], 彻底摆脱了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

2.2 新品种的培育时间大大缩短

在传统的新品种培育过程中, 必须经过胚培育等繁琐阶段, 然后再进入大棚进行移植, 经过漫长的等待才可以得到新品种。而在现代化农业机械的应用趋势下, 现代育苗可以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 进行科学检测、管理, 可以使幼苗生长期内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达到精确水准, 最终培育出健康的幼苗, 缩短育苗期限[3], 节省大量时间。因此, 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可以大大缩短育苗期限, 在短暂的时间内培育出高品质的幼苗。

2.3 有效防治灾害, 促进农业稳态发展

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大因素, 过去自然灾害的出现会给农民造成极大的损失, 甚至出现绝收。例如大旱天气, 过去一般是靠天吃饭, 仅仅借助雨水进行灌溉, 农作物多由于缺水而出现枯死等现象;而当前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进行灌溉, 减小旱情, 极大地减少了农民的损失。此外, 在现代化农业生产过程中, 可以利用现代农业机械设备, 采取可靠的措施, 及时对旱情及病虫害等灾害进行预防[4], 以有效减小损失, 促进现代化农业稳定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结语

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对于当代农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高效利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 不但节省了人力、财力, 而且也扩大了生产规模, 促进农民增收。利用好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 可以促进农业生产高效进行,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为农业经济稳态发展贡献出巨大力量。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传统的人力劳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 只有不断推广农业机械设备, 才能够紧随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潮流, 才能够扩大经营规模, 真正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基于此, 探究农业机械对农业效率提高进行分析, 促使农业经济迅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生产效率,农业经济

参考文献

[1]李林, 李智.农业机械对提高生产效率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 2016 (1) :9-11.

[2]周宇航, 李庆, 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机化研究, 2015 (3) :5-7.

[3]吴坤.探讨农业机械新技术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 2015 (5) :247-249.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10

作为“百村十年观察”调研项目组的一员, 笔者今年暑期赴宁夏彭阳县×村调研, 由于正值夏收季节, 就有机会观察到农村的农业生产活动的大量情况。

农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广义的农业除了种植业之外, 还包括林业、畜牧业、副业和渔业。本文中所探讨的是广义的农业, 也就是大农业的概念。

在×村, 土地的经营方式全部是农户个体经营, 没有任何形式的农业合作社。在农业耕作方式方面, 还主要是以延续上千年的二牛抬杠的方式为主, 只是在近一两年居住在塬面上的农户开始逐步采用机耕机播的方式, 因为塬面上的耕地地形平坦, 利于机械化作业, 而在山里面, 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根本无法使用农业机械作业。部分采用机械化作业的农户并不是每户都有相应的农业机械, 有农业机械的只是个别农户, 那些家中没有农业机械的农户如果想采用机械化作业, 就会出钱雇佣, 目前机耕机播的成本是每亩30元。在农作物收割时全村还都是人工收割。从总体上来看, ×村的村民们还是一成不变的延续着和祖辈们差不多的农业生产活动, 没有任何形式的现代化设施农业或灌溉农业。×村的特色农产品为烤烟, 据调查, 2009年, 烟草公司在全村投资兴建了三座新式烤烟房, 烤烟房现承包给农户, 承包农户与烟草公司有这样的协议, 即承包农户要每年至少种100亩烤烟, 并且至少持续三年, 在三年内自负盈亏, 满三年后可以续约, 也可解约。在调研中农户反映, 由于去年雨水少, 烤烟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烤烟产量低, 所以去年的烤烟承包户全部亏损。由此看出, ×村的农业生产存在着经营方式、耕作方式落后, 农业生产成本投入高而收益低等问题。

在×村, 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养一头猪, 几只鸡, 有一部分农户还会饲养羊, 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牲畜有牛、驴和骡子, ×村的村民饲养牲口的方式一般是用绳子将牲口拴起来, 绳子的一端拴在木桩上, 另一端拴在牲口的头部, 很少有人用四周有围墙的牛圈饲养牲口。

在腊月农家就会宰猪, 当然一头猪只在正月是吃不完的, 人们会把大部分的肉腌起来, 用于一年平日里的做饭和炒菜。养鸡一般是为了吃鸡蛋, 同时会在过节时杀一两只吃。养羊是农户经济收入的来源之一, 同时会在婚丧事中使用。×村现有的养殖大户只有一户, 目前饲养2700只鸡, 是从2009年开始饲养的。这就是×村的现状畜牧业。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 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的主要经济作用就是对木料的原产品及加工品的利用。虽然说×村的植被覆盖率比较高, 但是能够作为经济产品的木料并不多, 农户家人工种植树木只是为了自家建房或其它之用, 不会作为经济产品卖钱。所以说, 在×村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林业。

由上文可以看出, ×村的村民的生活资料来源主要靠自家生产, 仍然处于典型的自给自足的阶段, 村民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很低, ×村仍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状态。主要原因是彭阳县×村地处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的交界地带, 距西安、兰州、银川等大城市都比较远, 加之以往交通不便 (交通状况在近两年有重大变化) , 人们一般不会出远门, 信息闭塞, 思想观念落后, 经济发展水平低。

调查中, 笔者惊奇地发现, 在田地里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 青壮年劳动力却很少见, 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趋向老龄化和女性化。于是, 笔者就这一个疑问展开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和访谈。通过调研得知原来村里真正的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据村干部介绍, 在×村近些年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外出务工, 而其中外出人数最多的是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

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大多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 人们称之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人数约为1亿人, 占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

二农村社会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现状描述其原因分析

经过在×村的多个个案的访谈, 可以总结出多数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而不在家务农, 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1. 对更多货币收入的追求

×村地处黄土高原之上, 地形条件差, 山大沟深, 沟壑纵横。受地形条件的影响, 土地的耕种条件差, 同时,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 全年降水量少, 蒸发强烈, 并且×村没有灌溉水源, 所以村民们还是靠天吃饭, 广种薄收, 农业的丰收没有任何保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村民们特别是那些年轻人不再仅仅满足于温饱问题的解决, 而是想要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用来改善生活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在×村, 村民们的居住向来以窑洞为主, 一是因为黄土高原土质呈垂直节理发育, 易于挖窑洞, 二是挖窑洞成本低廉。近些年来, 村民们开始从山里向塬面大规模搬迁, 建起了砖木结构的大红瓦房。除了改善居住条件之外, 村民们还在近十来年不断升级换代更先进的交通工具和家用电器。在×村, 现在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辆摩托车, 全村有三分之二的农户家有农用三轮车, 各种型号的货车也在慢慢增多, 电视机在×村基本实现了普及, 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也购买了洗衣机。如果没有外出务工而仅靠种地的收入, ×村近十年来村民生活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就是不可能的。

徐勇、邓大才教授提出的社会化小农理论认为, “现时期中国小农理性目标是追求即期支出压力最小化和货币收入即期化, 围绕这一目标的理性行为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选择短期较低收入而放弃长期较高利润以满足家庭即期货币需求; (2) 放弃高风险、高报酬的项目而选择低风险、低报酬的项目以确保收入的稳定性; (3) 不以纯非农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持久收入, 选择亦工亦农最为家庭的持久收入, 即在取得非农业收入的同时, 并不放弃务农收入。

2. 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

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 新生代农民工拥有更高的文化程度, 他们还处于为人生事业奋斗的大好阶段, 有着更强烈的自我发展的愿望, 并且他们中间有很大一部分人曾在中高职学校学习过汽修, 理发、烹饪等专业课程, 拥有一技之长。与农村相比, 城市中有对口的就业岗位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他们希望在城市中通过自己的努力, 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成就一份自己的事业。

3. 城市生活方式的示范和吸引

新生代农民工在求学的过程中对城市的生活已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渐凸显, 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优越越来越多的显示出来。城市居民有着较为稳定的工作, 有较高的工资, 物质生活有保障, 精神生活丰富多彩, 这对农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

4. 城市对大量廉价劳动力的需求

这是又一个促使大量农村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客观因素。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创新, 以及国家政策的导向,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三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在我国各个大城市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各类大大小小的企业不仅数量在增加, 而且规模在扩大, 自然就会带来快速增长的用工需求, 加上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和限制的逐渐放松, 大量农村年轻人也就加入了农民工的队伍。

三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村农业生产的影响

文章已就西北农耕区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 也就×村农业生产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描述。笔者认为, 是农村的一些落后因素从根本上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走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同时, 正是农村越来越缺少年轻劳动力, 导致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落后, 停滞。具体来说, 西北农耕区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产生了如下不利影响。

1. 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当前西北农耕区农村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 ×村现有的年轻劳动力由于受以上分析原因的影响大部分都外出打工了, 因此造成当前农业生产劳动力不足, 那些应当由这些外出务工者干的农活都负担在了留守在家的老人或妇女的身上, 因此加重了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和妇女的劳动量, 造成老人和妇女劳动负担量过大的问题, 这样长期以来, 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造成农业生产劳动投入量不足, 土地产出率下降, 影响家庭的务农收入。

2. 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西北农耕区农村农业生产后备劳动力不足

新生代农民在外打工之前的生活基本都是在学校度过的, 在完成他们的学业之后就外出打工了, 因此, 新生代的农民工的特点是基本与农业生产相脱离, 几乎不懂一点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于是, 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假如他们的父辈们有一天真的老地再也不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之后, 我们的生活必需品粮食从哪儿来?这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 不只是×村特有的问题。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是人们的衣食来源, 农业生产不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都有重要而且现实的意义。我将这个问题称之为“农村农业生产后备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国家必须提前解决这个问题, 不然至多二十年后, 这一问题就严重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 影响每一位国民的日常生活。

3. 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我国西北农耕区农村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点是农业基础设施完善, 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水平高, 农业科技发展迅速, 土地产出率高, 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程度高。想要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就必须以有高素质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前提, 而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文化素质, 并且正值而立之年, 身强力壮, 因此他们是农村现代化任务的主要担当者和关键性力量。由于他们与农业生产的脱离, 影响了我国西北农耕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影响了农村畜牧业、副业等的发展。

4. 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西北农耕区农村耕地的大面积抛荒

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 有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1.5亩。2002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8.89亿亩, 并仍在以每年43.14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减。2005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的总人口为129533万人, 年平均增长率为10.7%。”随着我国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 人口总数的不断增长, 耕地资源的稀缺性就会越来越明显, 因此如何保护现有的耕地资源不再大幅度减少, 以及尽可能提高耕地的利用率, 就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也是需要政府与国民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重要目标。然而, 在农村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了耕地大面积抛荒的现象。农村耕地大面积抛荒致使耕地的生产和经济功能丧失。耕地资源的浪费,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造成市场粮食供求紧张, 粮食和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上涨, 严重影响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结论及建议

由于受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成本投入高、收益低而务工收入高、见效快, 对自己事业的追求, 优越的城市生活的吸引, 城市中大量的用工需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由此造成农村当前劳动力和后备劳动力不足, 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 出现大面积耕地抛荒等问题。进而影响了整个西北农耕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要解决以上问题, 就必须从小农的最根本需求出发, 既满足他们的货币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同时兼顾其他因素, 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1. 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村农业生产做好硬件服务

在西北农耕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过大, 经济收益低, 而这一方面归因于艰苦的自然条件, 同时也归因于农业灌溉、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所以首要是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

2. 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 提高农民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对农业生产一直很重视, 从1982年1月1日发出第一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以来, 截至2010年, 中央已经连续发出十二个有关农业问题的“一号文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但这些成绩的取得区域主要是全国的主要种粮基地。客观地说, 对我国西北农耕区的农业生产并没有发挥明显的作用。国家免除农业税后, 又实施了种粮补贴的政策, 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在调研中发现, 虽然中央拨出很大一笔资金用于种粮补贴, 但分摊到每户农民家时, 就显得杯水车薪, 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力度, 提高对种粮农户的补贴金额。

据调研, 在×村没有一户农民购买农业保险, 甚至很多人就没有听说过有农业保险这一政策, 这一现状在西北农耕区的农村是很普遍的。农业保险对于易受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影响的农业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据调查, 近十年来, ×村的粮食作物年年欠收, 有时甚至绝收。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动员和宣传, 同时加大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力度。有学者研究证实, 如果政府农业保险每提高1%, 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概率就上升8.1%。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尽量减少耕地抛荒现象, 以有效地利用本来就十分匮乏的耕地资源。

3. 推广农业技术, 逐步提高西北农耕区农村农业机械化水平

在西北农耕区, 农业机械的应用还在刚刚起步的阶段, 就全国而言, 是农业科技发展和应用最为落后的地区。在今后的发展中, 要注重大力推广农业科技。一是西北农耕区生态环境脆弱, 因此要实施农业生态环境科技行动, 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由于西北农耕区年降水量少, 水资源缺乏, 因此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与设备;三是培育良种, 为农民提供优质高产的作物种子, 以增加农业收成;四是加速养殖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发展农产品和畜产品的深加工, 培育农村经济新增长点, 增加农民收入;五是培育职业农业工人, 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就地就业。要加快培育高素质的新生代职业农民, 借鉴发达农业国家的做法, 对青年农民从事农业给予创业补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落实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 加强对青年农民的技术培训, 鼓励农业高等院校、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回乡务农;六是通过农机下乡等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 提高西北农耕区农业机械化水平。

4. 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让农民生活得更体面, 更有尊严

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的明显差别。因此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统筹城乡发展, 稳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特别是要做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五保低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工作。逐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 改善农村社区的交通状况, 提高农民的生存环境质量, 让农民生活得更体面, 更有尊严, 只有这样, 才能让新生代农民工返乡, 安心留在农村, 为国家的农业生产做贡献。

摘要:×村地处典型的黄土高原之上, 可以代表西北农耕区农村的一般情况。此文以一种在×村出现的特殊的现象——目前农村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老年人和妇女, 大量年轻劳动力都在外务工为研究的缘起。展开探讨了西北农耕区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原因, 并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大量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现代化进程以及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等不利影响, 最后在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一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西北农耕区,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农业生产,影响

参考文献

[1]杨春华.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4)

[2]王银梅.中国社会化小农与农村土地流转[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5)

[3]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4]侯玲玲、穆月英、曾玉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及其对农户购买保险影响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4)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11

1.加快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农业是对气象灾害最为敏感的行业。我国地域辽阔,气象条件差异大,农业生产的区域性、特色性较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要符合地域特点、更加精细化的气象条件做保障;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性气候国家,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农业抗御各种气象灾害的能力。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呈现出新的特点,加快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成为发展方向。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气象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要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完善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预测预报和影响评估的技术系统;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产量预报以及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的气象综合保障能力;完成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建立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决策服务业务。

2.全面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近年来,我国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初步形成: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明显拓宽,逐步建立了警报器、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电话、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气象信息发布手段。各地充分利用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气象协理员等群体,推动基层农村气象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已达37.5万人。目前我国已建成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1.5万余个、预警喇叭近8万个、气象电子显示屏4.3万余块,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中国气象局兴农网已经覆盖31个省(区、市)的1300多个县。同时,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已经逐步融入地方防灾减灾体系,一系列的减灾工程使得气象灾害综合预防能力大幅提高。

农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 篇12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水平,劳动生产率,生产总值

一、提出问题

一般认为,工业发展的拉力和农业发展推力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是在二者的双重作用下完成的。拉力来自工业发展,从比较利益驱动的作用机制来看,随着工业的持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镇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不断增长,相对农村落后状况,对农村劳动力就形成了巨大吸引力。推力来自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日益增长,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少,造成众多劳动力失业,导致有一定经济水平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因此,工业与农业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城镇化一直是三农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影响的文章很多。夏春萍在《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并加速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能够推动城镇化进程。姜太碧在博士论文《城镇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城镇化进程,农业不可持续发展则阻碍城镇化进程。已有的研究基本都承认了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重要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经济变量,把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进行量化,定量分析工业与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影响。

二、实证研究

城镇化的程度通常用人口城镇化水平来表示,用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反映了人口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和聚集程度。因此,本文选择人口城镇化水平为因变量。工业与农业发展在经济运行中最重要的表现为生产总值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总值与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第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一)样本数据

本文使用的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样本期间为1987—2008年,样本容量为32。

(二)基本研究变量

(三)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 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本文选用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代表工业与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由于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单位为亿元,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根据双对数模型的性质,自变量的系数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弹性系数。

方程1的拟合优度为0.9095,说明方程的拟合程度良好。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估计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由方程1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工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1.0374%;如果农业生产总值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1.1864%。

2. 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的拉力与农业的推力,因此研究城镇化的动力不能单独地考虑工业总产值或者农业总产值,而是要考虑两者的比例关系。因此,本文分析工农业生产总值之比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方程2的拟合优度为0.9631,说明自变量很好地解释了因变量的变动。根据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由方程2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riat增加1%,那么ulet增加0.1594%。

(四)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直接反映了生产水平,决定了生产活动对劳动力的需求。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工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即城镇就业机会减少,从而减小工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拉力;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会减少,从而增大农业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力。因此,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价值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本文取单位时间为一年。同时,本文假设农业与工业为两个生产部门,城镇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农村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用城镇人口平均工业产值代表;农业劳动生产率用农村人口平均农林牧渔产值代表。由于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元/人,人口城镇化水平为百分比。为了减小单位不统一的影响以及消除异方差,本文对因变量与自变量都取自然对数。

方程3的拟合优度为0.6270,说明自变量解释了因变量变动的62.7%。自变量都通过了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因变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T检验值,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大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由方程可知,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农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2.1879%;如果工业劳动生产率单独增加1个单位,那么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2.0553%。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工业与农业发展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 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工业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符号符合理论预期。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正,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增大;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为负,是由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必然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减小。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大于工业生产总值,说明农业发展的推力大于工业发展的拉力。

2. 工农业总产值之比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工农业总产值之比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符合理论预期。方程2与方程1的结论是一致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总值增加,引起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降低,导致人口城镇化水平降低。但是,方程2没有使用双对数模型,更直接地反映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二)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人口城镇化水平的影响

1. 方程3中的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正好与方程1中的工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

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工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工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工业对城镇化的拉力减小。因此,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负。

2. 方程3中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正好与方程1中的农业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相反。

但是,两者都是符合理论预期的。讨论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的时候是在农业生产总值不变的条件下,此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必然会带来农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导致农业对城镇化的推力增大。因此,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弹性系数符号为正。

四、政策建议

1.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参考指标。城镇化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而且也影响着工业的发展。不论从理论分析来看,还是从实证研究来看,工农业总产值之比都是人口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反映了工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能够承载的城镇化水平。因此,在推进城镇化时应该把工农业总产值之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判断城镇化水平是否与工农业经济增长相适应。

2.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城镇化由于减少农业劳动力,会阻碍农业的经济增长。因此,既保障农业经济增长,又能够推进城镇化的途径就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方程3也证明了此观点,农业劳动生产率系数符号为正,农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呈正相关。

3.促进工业经济增长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1可知,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工业总产值增加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即提高更多的城镇就业岗位,推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4.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是推进城镇化的有效途径。从方程3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工业劳动生产率与城镇化水平成负相关。因此,工业发展中应该重视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既提高生产总值,又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有效地推进城镇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林.试论城镇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政策取向[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3).

[2]夏春萍.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0).

[3]李国平.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关系分析与评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10).

[4]周达,沈建芬.农村城镇化动力结构的统计研究[J].统计研究,2004,(2).

上一篇:中外传播下一篇:整体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