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事故

2024-06-01

农业生产事故(精选8篇)

农业生产事故 篇1

农业生产上, 因农资产品质量、农田环境污染、农事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的各类事故时有发生。这类事故发生后, 人们需要弄清事故的成因, 以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总结经验教训和追究事故责任。

然而, 目前农业事故鉴定技术尚未独成体系, 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报道也较少见到, 国家农业部虽然出台了《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 但文中并没有提及具体的鉴定技术。笔者在乡镇农技站工作20余年, 积累了较丰富的农业事故鉴定经验, 现对其加以归纳和总结, 并冠之“农业事故鉴定技术”, 以与普通的田间诊断技术相区别。

1 农业生产事故的分类

根据事故的成因, 可以将生产上常见的农业事故分为4类:一是农资质量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包括种害、药害和肥害3种。种害常见的有:种子发芽率低, 种子纯度差;药害常见的是农药中含有致害物质;肥害常见的是肥料中有害物超标。二是管理不当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包括:品种不适宜当地种植;未适时播种;未及时灌溉或排水;未采取相应的保温保湿措施;农药品种、浓度、防治时间选择不当;施药风向、间隔期选择不对等。三是灾害天气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包括:高温热害、低温冷害 (冻害) 、旱害、涝害等。四是环境污染类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由工业排放的废气、废水造成, 因光照、尘土等造成只是偶有发生[1,2]。

2 各类农业生产事故的特点及鉴定实例

2.1 农资质量类事故

农资质量类事故的特点:受害面积大、户数多, 受害农户呈散状分布。2001年涓桥镇七一村的一位农民在某农资店购买了Ⅱ优501中籼杂交种, 该品种长至分蘖期时出现异常, 植株皱缩。而农资店主却称售出的逾500 kgⅡ优501均未出现这类问题, 因此不是种子问题。本起事故发生户数少, 受害户呈点状分布, 不符合农资质量类事故的特点, 所以店主的判断自然正确。

2.2 管理不当类事故

管理不当类事故的特点:受害田块为个别现象, 受害农户呈零星状分布。2003年驻驾村一农民反映其棉种出苗不好, 认为是种子质量问题。笔者到现场查看, 发现该户棉苗营养钵摆放高低不平, 出苗质量参差不齐, 便认定事故是由于薄膜平铺在高低不平的营养钵上, 遇雨天后, 雨水在薄膜上积水成潭, 将膜下的营养钵压板, 致使出苗困难。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化解了农户的疑虑。

2.3 灾害天气类事故

灾害天气类事故的特点:受害面积很大、区域性强, 受害品种呈覆盖状分布, 同时伴有不良天气发生。2012年刘街村4户农民种植的协优728发生严重穗颈瘟, 减产严重, 要求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认为刘街村种植品种多达20余个, 唯独协优728发生严重穗颈瘟, 认为是品种问题, 而不是气候原因所致, 不在理赔范围之列, 决定不予理赔。笔者鉴定时认为, 协优728属国审品种, 且适宜在安徽全省种植。其发病呈覆盖状, 应为气候原因所致。其之所以发病比其他品种重, 是因为在破口期恰巧遇上了连阴雨天气。假若破口期没有遇上的连阴雨天气, 这种情况将不会发生。从历年情况看, 协优728的穗颈瘟并不是十分严重。基于笔者这样的鉴定, 保险公司后来对这4户的损失进行了理赔。

2.4 环境污染类事故

环境污染类事故特点:这类事故又分多种, 其特点也各不相同。一是大气污染的特点。受害作物分布与风向一致, 受害部位为新叶幼嫩部分, 根部未直接受害。附近有排放废气的企业, 靠近企业的作物受害较轻 (灯下黑现象) 。二是水污染的特点。受害作物分布具有流域性, 越是靠近水源的农作物受害越重, 受害部位是根部, 附近有排放污水的企业。三是光照污染的特点。影响范围受光源限制, 主要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四是尘土污染的特点。覆盖在作物表面, 使作物的光合作用受到影响[3,4]。

3 农业生产事故鉴定方法

3.1 调查咨询, 现场察看

通过调查了解和现场察看, 掌握事故是如何发生、是否发展蔓延、如何发展蔓延、个体的受害部位和症状特点等全面情况, 初步判定事故的原因。种植Ⅱ优501中籼的杂交种出现植株皱缩的农户的田块中同时种植了另一个水稻品种桂朝2号, 但其长势良好, 因而认定是Ⅱ优501种子有问题, 但出售Ⅱ优501种子的农资店店主却认为秧苗皱缩可能是矮缩病造成的。农户不相信从而产生了纠纷, 笔者被委派调查此事原因, 笔者根据受害受害秧苗症状, 认为应是除草剂危害, 但一时又无法解释同一块田里为什么另一个品种长势良好。直到笔者来到受害田实地调查, 发现桂朝2号秧苗比Ⅱ优501秧苗高出约3 cm, 才明白由于该农民施用除草剂时, 秧田水较深, 致使Ⅱ优501秧心被淹, 产生药害。而桂朝2号因秧苗较高, 秧心未能淹到, 自然没有发生药害。

3.2 辅助验证, 科学鉴定

对于初步判定的结果, 若能够用化验方法或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应尽量验证。对于笔者的鉴定结果, 上述事例中的农民仍是将信将疑。为了打消那位农民的疑虑, 笔者提意用试验方法进行验证:用土埂围几株桂朝2号秧苗, 将水放到秧心以上, 再施以同样除草剂, 观察这几株桂朝2号秧苗是不是也出现类似症状。那位农民同意了笔者提议, 试验结果表明笔者的鉴定结果是正确的。

3.3 尊重事实, 科学补救

农业事故发生的原因十分复杂, 提出的补救方案, 不仅要做到及时, 也要十分地谨慎, 要考虑投入与产出比, 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

2005年贵池区发生了严重的稻飞虱为害, 进入9月下旬, 不少单晚稻田出现了早衰和青枯现象。当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防治措施, 包括叶面喷肥、放水养根等。笔者观察分析认为, 单晚出现早衰和青枯症状的原因是由于第四 (5) 代稻飞虱集聚在水稻叶鞘上为害所致, 这些稻株不单是营养组织遭受了稻飞虱的大量摄食, 而且输导组织也遭到了稻飞虱的严重破坏, 一切的防治措施必将徒劳无益, 只能增加农民负担。于是提议:对已出现早衰和青枯症状的田块, 应放弃防治措施, 尽量提前收割。

摘要:根据农业生产事故的分类, 介绍了各类农业生产事故的特点及鉴定实例, 并总结了农业生产事故的鉴定方法, 以期为农业生产事故的鉴定与补救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生产事故,分类,特点,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振华, 夏中卫.农业生产事故纠纷调解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 2009 (3) :13-15.

[2]朱跃成, 郑跃钱.农业生产事故的原因、特点及防处措施[J].浙江农业科学, 2010 (1) :217-220.

[3]朱祚亮, 来武新, 曾先玉, 等.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防止对策[J].湖北植保, 2010 (2) :35-36.

[4]朱祚亮, 曹诗红, 廖贵新, 等.宜都市农业生产事故纠纷调解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2) :374, 378.

农业生产事故 篇2

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西华县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办法》(西政办﹝2014﹞8号)及省市农机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预防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结合我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迅速形成严查、严管、严治的整治氛围,切实确保县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形势稳定,势态良好。经县农机局党组研究决定,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贯彻落实国务院563号令《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为契机,坚持长效与阶段相结合,重点抓好“安全月”、春播秋收、“春运”重大节假日期间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着力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彻底排查整治农机事故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农机事故,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农机安全生产环境。

二、组织领导

农机局成立全县农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农机局局长担任,农机局副局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农机监理站、农机推广站、农机化学校及有关股室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机监理站,农机监理站站长为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策划、部署、推进等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并结合辖区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切实保障专项行动顺利、有效、深入开展。

三、隐患排查治理重点及实现目标

全面排查治理农机安全生产各方面存在的隐患以及农机安全生产体制建设、制度建设和农机事故责任落实情况。具体包括:

1、有关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贯彻宣传执行情况;

2、是否制定《农机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3、是否建立《农机事故责任倒查追究制度》;

4、对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载超速行驶、私自改型、拼装拖拉机违法违章行为的排查治理情况;

5、有无违规上牌、考证情况。

通过农机隐患排查治理,杜绝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减少一般农机事故发生,确保农机安全“三项指标”控制在省市下达的控制指标之内,使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四、具体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县农机监理站、农机化学校、农机推广站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农机安全专项治理工作的认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对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领导。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及管理员是具体责任人,具体负责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县农机监理站要充分利用有线电视、广播、板报、安全日活动等有效方式,加大对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扩大影响面,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监管,狠抓落实

县农机监理站要加强对农机安全生产日常监管,坚持经常性的田检户查活动,查违章,纠隐患,把各种农机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各二级单位及有关股室要密切配合,狠抓落实,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共组取得成效,促进农机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

(四)总结经验,建立机制

县农机监理站要认真总结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探索加强监管的新路子,建立农机安全监理长效机制。要及时总结推广好典型、好做法,确保农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农业生产事故 篇3

1 建立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制度的必要性

1.1 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

种、养殖业收入是农民重要甚至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农业生产周期较长, 又多处于露天或半露天条件下, 种子、农药、水、肥料投入等质量严重依赖第三方, 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覆盖面积仅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4, 产值仅占农业产值的3.2‰, 对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相对有限, 尤其是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不在政策性保险范围内, 一旦发生农业生产事故, 农民作为弱势群体, 很难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制度可分清主次责任, 保证农民合法权益。

1.2 农业生产事故证物保全的技术需要

农业是人、物、环境诸要素一体的综合型产业, 各种要素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农业生产事故不同于其他事故, 农业生产事故往往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 如用一种农药防治作物病虫, 效果可能随时间、气候、浓度不同而截然不同;用工厂污染的肥水浇灌, 受害效果可能第二天或者到更晚时候才能被发现, 而工厂排污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已经没有了;同一个结果, 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如何界定各种引发生产事故的因素, 综合结论判定困难。

科学公正鉴定是农业生产事故鉴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也是行政机关、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等处理此类案件的基础。而农业生产事故证物多为受害作物、肥料、种子、灌溉水等, 不仅证物性质容易变化难以保全, 开展相关技术鉴定费用高昂, 同时往往还很难说明证物与结果的相关性。及时开展农业生产事故鉴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证物保全难和技术鉴定费用高的问题, 关键是可以解决事故的因果关联性问题, 使尽快处理农业生产事故成为可能。

1.3 农业部门履行职责与自我保护的需要

我国农民有发生生产事故后找农业部门投诉和寻求帮助的传统, 以往优秀的基层农技人员能够凭借自己过硬的知识结构与协调交流能力、个人威望等将一些事故消弭, 使农民从责任者处得到部分赔偿。但这种行为不仅对个人的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素质能力等要求颇高, 同时也存在风险和法律程序上的缺陷, 一旦调解失误不仅不能维护双方利益, 还会对农技人员及其履行的职责产生影响, 使矛盾扩大化。通过建立生产事故鉴定制度, 农业部门集体履行职责, 个人行为提升为部门作为, 不仅能充分发挥行业的技术优势, 创新部门职能, 保护和提高部门权威, 同时降低农技人员的个人风险, 实现自我保护。另外, 农业生产实践全面领先于技术研究, 农技指导力量薄弱, 个人技术力量往往不足以对生产事故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判断, 这也是促进集体履行职责的重要原因。

1.4 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农业生产事故事关农民切实利益, 如不妥善处理容易在群众中滋生不满情绪, 甚至激发矛盾, 引发群众群体事件, 影响社会稳定。现代社会信息手段发达, 农民如果从正常渠道得不到满意答复, 就会通过网络等其他途径发泄不满, 宣扬弱者形象与片面信息, 与其他利益不满者形成共鸣, 若被不怀好意的人鼓动, 极易损害政府的形象, 在社会上累积负面与不满情绪, 久而久之, 影响社会稳定。建立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制度, 能够从制度上减少这种现象发生。

1.5 建设法制化社会的需要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法制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农业生产事故鉴定结论作为一种独立法定证据, 解决的是目前法院审理此类案件事实中的最头疼的关联性问题, 它的出现不仅受审理法院的欢迎, 也为快速处理该类事件提供了可信服证据, 更从根本上保障了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制度, 不仅可以实现农业生产事故的规范、透明和快速处理, 更是对农业工作建章立制、建立规制化生产管理与处置机制的重要探索, 对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法制化社会具有深远意义。

2 建立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制度的可行性

2.1 现有农技推广体系具有深厚的技术储备

我国历来重视农技推广工作。1978年, 建立了“五级一员一户”的农技推广体系;1982年中央1号文件恢复和健全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充实加强了技术力量;1993年, 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我国农技推广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到2007年, 全国种植业推广系统共有机构51786个, 人员341357人[2], 累计了一大批业务精干、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人才队伍, 建立农业生产事故必要的鉴定专家库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2.2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为事故鉴定提供了可能

近年来, 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已由兼业化的分散经营为主向专业化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正在建立,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很快, 农业生产经营已经进入高投入、高成本阶段。种植户已由原来单纯利用农业部门同情心将责任归咎于农资经营商争取赔偿, 逐步改变了弱者心态, 向合理诉求、理性维权转变, 对规制化程序和制度规定有了接受能力, 并且具备了必要费用的承担能力, 从而为开展农业生产事故鉴定提供了可能。

2.3 有现成经验可借鉴, 避免多走弯路

迄今, 我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纠纷田间现场鉴定办法》已实施了11年, 在农业鉴定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也已经实施了12年, 有大量可借鉴的做法, 只要我们创新和完善现有工作机制, 就可以在农业生产事故处理中少走弯路, 取得较好成效。

2.4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使开展快速技术鉴定成为可能

当今农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现代通讯、交通、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 不仅有利于事故的证物保全, 可以集聚起更多的智力支持, 还可以根据及时反馈回的信息进行调整。

3 我国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工作实践

目前, 尽管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制度尚未在全国建立起来, 但已经有不少地方在实际工作需要的推动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江苏、湖北、浙江三省先后公布了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实施办法, 如江苏省与湖北省规定鉴定由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浙江省则规定由当地农业综合执法机构受理开展。在地县级, 黑龙江鸡西市配套完善了调解制度, 江苏盐城市2005年发布了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实施办法并公布了鉴定专家库, 沭阳农委也以统一组织结构、统一工作制度、统一工作流程、统一行为规范、统一文书格式等“五统一”构建了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工作机制, 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河南叶县公布了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办法, 规范了事故鉴定的程序和方法, 另外, 广西资源、福建尤溪等地也都开展了一些探索。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 虽然尚未出台省一级的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规定, 各地已经出台了不少措施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农业生产事故, 如荣成出台了农药药害事故处理办法, 寿光在原来农业执法大队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职能, 青州2014年初也成立了农业专家组, 以应对日益增多的农业生产事故纠纷调解工作。但到目前为止, 各地实施办法尚没有明确鉴定意见的法律地位、费用核算等关键问题, 需要从顶级层面进行规范和统一, 对于农业部门来说, 开展生产事故技术鉴定是一件全新的工作, 也是为了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必须要承担起的职责。

摘要:当前, 农业生产事故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如何发挥农业部门优势, 建立规范的农业生产事故鉴定制度对于保护农民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业生产事故,技术鉴定

参考文献

[1]朱祚亮, 来武新, 等.农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及防止对策[J].湖北植保, 2010, 2:32-33.

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 篇4

1 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的原因

1.1 农机手操作不当

农田作业机械的农机手多没有参加正规的培训, 存在大量无证操作人员, 安全法制观念差, 安全意识淡薄, 经常违章作业引发事故。在机械作业的过程中, 由于农作物或杂草等堵住零部件或阻碍机械正常使用, 有的机手在未切断动力的情况下, 直接用手去排除故障, 从而导致人身受到伤害[1,2]。这一行为不仅是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的行为, 同时也是导致机械维修发生事故的重要因素。

1.2 机械的日常维护、检查与保养不到位

农业机械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维护与保养, 在使用之前应进行检查, 部分机手一方面对于日常的维护与检查意识不到位, 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也有一部分机手为了尽快维修和检查, 省略很多关键的环节, 只图速度不求质量, 导致机械已经存在安全隐患却没有查出来。在机械的维修和检查过程中, 包括一个螺丝的松动都应该注意, 否则都会酿成非常严重的安全事故。另一方面部分人员认为维护与保养的费用过高, 为了节约成本, 未定期进行维修和检查, 或是对已经有问题的地方, 认为不会影响使用, 而不进行维修与保养, 导致安全隐患, 发生事故[3]。

1.3 专业素质不过关

导致农业机械维修事故一方面来自使用机械的农机手, 另一方面也来自对机械维修的维修工人, 这二者中部分人员对机械不了解, 也没有掌握其使用技巧, 或是在机械升级后没有认真的学习新型号的机器操作, 仅凭个人经验进行使用, 导致一方面对机械的操作不熟练, 另一方面对维修技术不掌握, 未弄清机械部件机构, 在不懂拆装技巧的情况下盲目硬拆硬装, 导致零部件受损, 甚至导致人员受伤。有的由于修理人员的不专业, 或是对农业机械没有驾驶经验, 对机械使用的关键环节和调整的注意事项没有认识到位, 在不能确保使用安全的情况下, 将机械交予机手使用。在维修人员配合上也没有形成较好的默契, 在维修、检查和养护的过程中使机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除此之外, 还有维修人员在思想意识和日常操作过程中的疏忽和大意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维修前没有用工具将机身、农具支垫牢固或掩好轮胎;在调试、修理或排除故障时不切断电源等。

1.4 维修技术和设施不达标

由于在农村本身不具备维修的技术、水平以及条件, 对于相关的维修设备没有配备或是精准度不符合要求, 在维修后没有检测仪器, 导致即便进行了维护与保养, 也不能真的达到效果。

2 避免机械维修事故发生的对策

2.1 加强对机械维修安全意识的宣传

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首先要从相关人员的意识入手, 让机手和维修人员认识到机械维修的重要性以及在维修过程中的操作安全。相关部门要对农机手和维修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让相关人员认识到维修、检查和养护的重要性, 加强安全法制观念教育, 认真检查每一个零部件, 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2.2 加强人员专业素质的培训

针对农机手和维修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对其加强安全教育和操作知识培训。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与农机推广站共同研究制订详细实用的技术培训计划, 让相关人员认真对待维修前的准备工作。机械维修的过程中, 将动力关闭后再进行操作等[4]。

2.3 提高配套设施, 做好硬件环境

为了减少农业机械维修事件的发生, 在硬件设施与环境上也应进行提高和配套, 一方面是加强仪器的精准度, 购买先进的设备使其可以达到维修机械的要求, 确保在维修过程中和维修后可以实现机器的检查, 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并将其及时解决。另一方面在维修环境上, 应特别注意避免火灾的发生, 确保油箱远离火苗, 特别是在进行焊接的过程中, 要备好修理间的防火设施, 一旦发生火灾隐患可及时解决。

2.4 加强管理, 加大扶持力度

对于农机手和维修人员,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 做好安全作业管理, 确保农业机械操作的技术和提高驾驶员技术水平, 保障农机和群众的安全。另一方面, 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会花费大量的资金, 后续维修也会产生大量的费用, 大量购买者不愿意进行维修、养护和检查, 因此为了节省后续维修资金, 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使更多的农民可以使用农业机械以及定期维护, 国家应加大对农业机械的相关补贴, 出台各种支农惠农政策。同时还应出台一系列的农田作业机械的保险制度, 确保农机手和农业机械的安全, 减少事故对农民造成的损失[5]。

参考文献

[1]甄士成.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4) :25-26.

[2]王勇;刘杰;赵志峰.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1) :207-208.

[3]辛侠.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J].农技服务, 2014 (3) :73.

[4]田瑞敏.农业机械维修的问题与保养[J].现代农业, 2015 (6) :89-90.

非法生产运输烟花酿事故 篇5

事故经过

自广东江门“6·30”爆炸事故后, 内蒙古包兰察布盟公安局根据自治区政府、公安厅部署, 再次组织开展了危爆物品的专项清理整顿行动, 并会同察右前旗公安局于2000年7月19日查封了黄某开办的非法生产厂点。该厂老板黄某在江西接到内蒙古阴某、穆某 (内蒙古人, 黄、阴雇用的会计) 电话通知被查封的消息后, 于7月28日赶回内蒙古。

7月31日上午, 黄某通过内蒙古某市货运信息中心雇用了该市水利局的一辆平头解放牌货车, 以2 500元的价格要将生产的烟花爆竹运到江西。该辆运输车原本是运送宝马牌轿车去广州修理, 却顺道替黄某运送这批烟花爆竹。7月31日15时装货, 所装的货物中有烟花爆竹药料硝酸钾、氯酸钾约300 kg, 硫磺1袋约50kg, 亮珠和混合药等约300 kg。另外还有2袋已装药的10〜13cm的高空礼花弹, 以及装擦炮的纸盒、烟花空纸筒、包装纸、8令油蜡纸等物, 共约1.5t。

宝马牌轿车装在货车车厢后部, 烟花爆竹药料装在车厢前部。为防雨防震和便于伪装, 防止有关人员的查处, 黄某在车厢前部垫了两层纸箱板, 摆放了袋装的烟花爆竹药料和成品, 然后放烟花空纸筒、包装纸等并盖了篷布。

对于黄某在7月31日将查封□郭悦/汇编的烟花爆竹药料装车, 以及在8月1日将这些药料起运时, 阴某曾两次到现场, 对此既没有制止, 事后也没有报告, 并且在黄某运费不足、司机不予承运的情况下还与穆某分别以口头和书面形式向承运车主作了担保。8月1日下午6时, 黄某乘雇用的解放牌货车 (同车共4人) 启程后, 车经110国道到北京, 上107国道, 途经河北、河南等多省, 8月4日上午9点到达江西萍乡市某县, 停在该县黄某家门口。途中8月3日, 车经河南确山、湖北武汉、湖南岳阳等地时均遇到降雨, 遇雨累计达20余小时。4日中午11点半开始卸货, 黄某将约300kg的亮珠、混合药、硫磺和部分包装材料直接卸到自用的北京凯特牌小货车上, 并加盖了篷布。后将凯特牌小货车开到黄某家门前方6.8 m处, 另将硝酸钾、氯酸钾、2袋礼花弹和其他几袋原材料卸到黄家的1层通道里。12点40分, 解放牌货车离开黄某家。14点45分, 凯特牌小货车发生爆炸, 并引发了堆放在通道里的药料爆炸。在小货车爆炸点东向约130m、南向约100m、西向约80m、北向约70m的范围内, 房屋和玻璃窗均遭受到不同程度地损坏。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黄某从内蒙古某市非法运回的亮珠等烟花爆竹药料长时间在雨中吸湿、受潮, 产生化学反应, 不断积累产生的热量, 加之中午太阳直晒的温度较高, 达到亮珠着火点, 从而引发爆炸。

间接原因

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 黄某之所以能够长期在内蒙古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 充分反映了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严、执法不到位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

1.该县政府批复同意县供销社申请建厂的立项报告比较草率, 虽然批文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 但黄某却在未经有关部门批准的情况下, 即组织非法生产活动。该生产厂被整顿查封时, 副县长赵某等个别领导曾以县政府已批准为由进行干预, 甚至让有关部门采取“先上车、后买票”, 边申报、边生产的做法, 这对黄某从事非法生产经营活动起到了保护作用, 干扰了有关部门的正常执法, 这是黄某非法开办生产厂屡次被查封但仍没有被彻底取缔的重要原因。

2.供销社以引进技术、人才、资金的名义申请建厂, 而实际上是与既无技术又无资金的黄某个人联营办厂。

3.县政府及公安、技术监督、之隔不安全为由要求倒库, 经市、县公安局批准, 7月24日, 在该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刘某、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爆炸物品专管民警李某的监督下倒库, 刘、李两人未等倒完库便离去, 倒库后未再贴封条。7月26日, 县公安局做出了彻底取缔该厂点, 收缴销毁其所有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处理决定, 于7月28日印出决定, 但刘某因忙于县交易会的保卫工作而未将处理决定及时送达, 致使取缔、销毁的措施未能及时落实。

4.工商部门放弃管理, 税务部门只收税、不管理。对黄某、阴某安全监管部门对屡次检查、整顿和查封工作, 落实不到位。在黄某、阴某自1998年开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期间, 县政府办公室2次、公安机关5次、技术监督部门1次、安全监管部门3次对该厂进行检查或查封, 但都没有彻底关闭, 特别是2000年7月19日, 市、县公安机关再次查封该厂后, 阴某以封存的烟花及药料与民工住房只一墙长期违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 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虽多次检查, 但检查都流于形式。1995年以来, 当地工商管理部门对其营业执照既未年检, 也没有及时吊销, 实际上是放弃了管理。黄某开办的工厂虽然是非法的, 但1995年县国税局收取了该厂增值税1 500元, 地税局也向该厂发出了征税通知, 均未干预其非法生产经营活动。

事故教训

该事故触目惊心, 暴露了以下几个问题。

安全工作有死角

2000年初, 国务院对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问题作出了严密部署, 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对清理整顿烟花爆竹提出了操作性很强的要求, 在全国对烟花爆竹进行了专项清理整顿工作。但是, 一些地区的安全工作仍有死角, 中央的要求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其原因是:一些地区的领导在思想认识上没有把安全生产提到应有的高度, 更没有认真研究如何落实中央的要求, 而习惯于用文件传达文件、用会议传达会议, 工作不落实、留有死角、作风飘浮, 检查走过场等。

执法不到位

有关执法部门对黄某在内蒙古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问题, 一直没有采取果断措施, 检查走过场;对违规配方、装药量和尺寸超标准等现象无人过问, 对此, 许多花炮厂均未受到有效监管;对私自装运被查封的危险烟花爆竹药料无人阻拦等。有关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不严, 执法管理不到位, 导致事故发生, 这是该事故的又一个沉痛教训。

安全意识差

一些传统危险产品产区的群众对危险物品熟视无睹, 对事故隐患麻木不仁, 安全意识差。黄某在内蒙古的烟花爆竹厂药料和半成品在清理整顿中被封存, 在装货和卸货的过程中, 当地均有人看到, 但启运和到达地都无人制止, 也无人举报。

缺乏技术且存有侥幸心理

黄某并未经过专门技术培训, 不掌握烟花爆竹的技术知识, 但又未聘用科技人员, 生产烟花爆竹仅靠传抄的不正规配方, 凭经验进行生产。从事故发生的情况看, 他对亮珠、混合药吸湿发热引爆的科学原理不甚了解, 存在着盲目性和侥幸心理。

整改措施

各级部门应切实抓好安全生产, 改进工作作风, 狠抓落实工作, 在全面实行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的基础上, 推行检查责任制。要实行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干部的政绩考核和经济利益挂钩, 从组织上形成安全生产的保障机制。

要全方位、全过程地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烟花爆竹为例, 从建厂办证是否符合安全生产条件、药料配方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规定、药料交易、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产品质量检验、原材料和产品的储存药物和产品的运输、销售, 以及消费者如何安全使用, 都应由有关部门按各自职责严加管理, 做到职责分明、互相配合, 严防互相推诿。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谁办证谁管理、谁负责安全, 实行重大事故追究制度。只有管理到位, 隐患才会逐步减少到最低限度。

要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宣传力度, 宣传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和法规知识, 在社会上形成人人关心安全的浓厚氛围, 特别是在烟花爆竹的主产区, 要深入宣传并普及有关安全知识, 用事故案例教育群众, 发动群众举报各类事故隐患。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危险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各环节的技术培训。

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思考 篇6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我们党在重要文件里响亮地提出科学发展观,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首先必须充分尊重人的的生命权、生存权, 因为对于人而言, 生命是至高无上的,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发展, 必须以不损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前提和底线, 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要始终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坚决杜绝以牺牲人的生命来换取所谓的发展。因此, 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生命红线观”, 必须牢牢抓住科学发展观不放松、不动摇[1]。

1 生产安全事故

1.1 生产安全事故概念

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人身伤亡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2 生产安全事故等级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1.3 生产安全事故类别

根据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 事故可分为20类, 分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灼烫、淹溺、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伤害。

1.4 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

2013年2月23日14时, 企业氧化铝厂发生一起起重轻伤事故。

2014年3月12日10时35分, 企业氧化铝厂发生一起触电伤亡事故。

从起重伤害事故原因分析说明, 起重指挥范某发现钢球斗子不正, 用手去推吊钩钢丝绳, 是造成这次起重事故的主要原因。

从触电伤亡事故原因分析说明, 负责操作人擅自减少操作票项目 (尽管做了带电标识) , 但容易使其他人员误判断。没有进行安全确认, 及操作票执行不规范是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两起事故的发生, 使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可贵, 感受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两起事故的原因表明, 我们的员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 不安全行为, 后果严重的难以挽回, 警醒我们员工要切实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杜绝违章行为和侥幸操作, 避免事故发生。

两起事故防范措施:

1) 广泛教育员工汲取教训, 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2) 组织员工认真学习理解岗位操作规程和特殊岗位的操作规范;3) 持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4) 严格执行标准的电气工作票和操作票制度;5) 加强岗位危险因素辨识和安全确认制度;6) 加强安全管理责任的落实。

2 企业不安全行为典型种类及原因分析

2.1 不安全行为

从上面分析可见, 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因素, 是人的因素。在生产实践中, 我们企业生产现场存在着员工或外委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如劳保用品穿戴不齐全, 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 检修作业不规范, 氧气乙炔瓶放置或运输不规范等, 这些都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2.2 企业员工典型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分析

根据安全统计分析得知,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来自员工的安全知识不足, 安全意识不高 (识别和接受危险源的能力) , 习惯不好, 这三者的来源是员工所在组织的安全管理方案的质量。

主观原因:

1) 员工作业程序不规范;2) 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对不安全行为可能会导致的后果认识不足;3) 许多老员工, 思想比较麻痹, 养成习惯性的违章;4) 员工侥幸心里作怪, 认为偶尔一次不安全行为估计不会发生事故的心理而发生了不安全行为;5) 外委施工队人员流动性大, 应付的思想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

客观原因:

1) 违章作业, 特别是检修过程中易发生的各类不安全行为;2) 安全培训的针对性教育不够。企业应尽可能的对所有安全操作进行安全培训, 使安全部门与生产部门合作, 安排培训内容;3) 对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措施落实不够, 应该对所有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原因进行认真分析, 系统整理, 并系统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4) 员工对作业场所情况了解不够, 对相关要求掌握不到位, 上岗后容易产生不安全行为。

3 不安全行为管控

3.1 从事故的危害和教训中, 我们应该坚持五个观念

1) 树立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2) 各级管理层要执行属地原则, 对各自管理的安全工作直接负责;3) 所有的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4) 企业要尽可能的对所有操作安全进行安全培训, 使安全部门与生产部门合作, 并安排培训内容;5) 各级负责领导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沟通和正面引导。

3.2 从事故的危害和教训中, 我们杜绝不安全行为要做到六个要素

1) 领导重视;2) 切实可行的政策给予支持;3) 要有各级管理层到员工的参与;4) 要有效的双向沟通;5) 要有针对性的培训;6) 要有效的安全检查。

3.3 安全文化的建立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控有重要意义

1) 以人为本, 人性化管理;2) 安全文化的建立;3) 改变文化的关键要素。要从管理层驱动转变为员工驱动, 从个人行为转变为团队合作, 进行持续的改进, 形成我们企业一流的安全文化[2]。

4 安全事故的思考

安全事故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教训, 更多的是思考, 我们要汲取事故教训, 切实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增强责任感。具体如下:

1) 全面客观分析事故。从上面分析可见, 安全事故可以由多个原因引发, 最主要的因素, 是员工的安全意识淡薄;2) 汲取事故教训, 增强安全意识;3)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安全管理;4) 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的信息管理工作, 使安全管理部门能根据安全生产信息, 及时准备地作出科学决策指导生产;5) 要将“安全就是生命, 违章就是事故”等安全文化理念真正地渗透到每一名员工的思想中, 使思想指导行动;6) 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当前企业上下正在进行扭亏为盈, 而一线员工做好本职安全生产工作就是最好的降本增效。在工作中员工不仅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规程, 还要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习惯, 杜绝习惯性违章和侥幸行为, 消除安全隐患。

5 结语

只要企业人人都重视安全, 时刻关注安全, 把安全生产铭记在心, 消除任何对安全工作的饶幸心理, 企业的安全工作一定能做得更好。

摘要:介绍了安全事故的危害性, 分析了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防范措施不到位、员工不安全行为突出等问题。得出结论:每一次安全事故都很值得反思, 要痛定思痛, 更要付诸行动。

关键词:安全事故,事故危害,原因分析,思考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强调的“生命红线观”咋理解?[DB/OL].人民网:倪洋军, 2013[2015-07-20].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609/c1003-21800254.html.

农业生产事故 篇7

1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的原因

引起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的原因不是一个方面, 而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下面本文对部分原因做简要分析。

1.1农机手操作不当

农田作业机械存在大量无证操作人员, 他们没有经过专业正规的培训, 安全的法制观念相对缺乏, 安全作业的意识比较淡薄, 经常因为违章作业引发很多安全事故。在农机手进行作业时, 常常会有农作物、石子、杂草堵住零部件, 或是因为一些别的东西的阻碍, 致使机械无法正常使用。当发生这种情况时, 有的农机手在机械还在作业的情况下, 用自己的手排除障碍, 往往造成人身伤害。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反农机操作规程, 也常常导致机械维修事故的发生。

1.2对机械的日常维护、检查、保养不到位

农业机械虽然是没有生命的机械, 但也要在日常使用中经常进行维护保养。只有这样, 农业机械的寿命才会长久。所以, 在农业机械使用前后都应该进行检查, 以确保农业机械的正常工作。但有些农业机械操作手对此意识不足, 日常维护和检查做得不到位, 或直接没有这种意识。而有的操作手, 即使意识到维护和检查的重要性, 但当农业机械出现故障时, 为了尽快排除故障, 只求速度不求质量, 省略掉很多重要的检查环节, 致使很多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此外, 部分操作手感觉维修和保养费用过高, 为了节省成本, 人为忽略对农业机械进行日常检查, 而即使机械出现故障, 也会为了省钱, 凑合使用。

1.3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专业素质不过关

使用机械的农机手和对机械维修的维修工人的专业素质与农业机械维修事故的发生密切相关。部分使用机械的农机手因为对机械缺乏一定了解, 不能及时更新学习农业机械升级后的新的操作技巧, 仅仅凭借自身操作经验对新型号机械进行操作, 导致安全事故频发。此外, 他们往往不熟悉对机械的维修技术, 当机械出现故障时, 不去寻求专业维修工人进行维修, 而是在自身对机械维修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对机械进行盲目拆装, 从而导致零件受损, 甚至导致操作人员受伤。而部分维修工人存在不能完全确保机械安全的情况下, 就把维修过的机械交到操作人员手中, 导致悲剧的发生。有时维修人员配合的也不够默契, 而机械的维修、检查和养护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有可能导致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发生故障和危险。例如, 有些操作手在维修机械前, 没有用工具将机身或是农具支垫牢固, 从而致使事故的发生。因此, 这些错误操作都是农业机械维修发生故障的隐患。

1.4农业机械的设施不达标

近年来, 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十分迅速, 农业机械数量逐年增多, 农业机械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虽然我国农村的经济水平从21世纪以来发展较快, 但很多农业机械专业维修的技术和条件农村还不具备, 相关的维修设备、维修精准度也不是很符合专业要求, 且缺乏维修后的检测仪器, 跟不上农业机械的发展步伐。所以, 在农业机械发生故障后, 即便对机器进行维修和保养, 也未能真正达到效果。农机维修工作的安全保障是专业完整的机械维修设备。基层的农业机械维修工作想要确保安全和维修效果, 就更需要专业的维修设备。而当下, 造成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农业机械设备的不达标。

1.5维修人员缺乏农业机械维修后的调试驾驶经验

为了检查维修更换的配件能正常运行, 需要维修人员在农业机械完成维修后进行调试驾驶, 以防造成农业机械再次发生状况。农业机械在经过维修后也会产生新的问题, 因此要重视在农业机械维修后的调试阶段。因为如果维修人员缺乏足够的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 就容易造成机械的再度磨损或是维修人员伤残事故。

2应对农业机械维修出现事故的举措

2.1对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加强机械维修安全意识的宣传

想要减少农业机械维修安全事故发生, 就要加强农业机械维修安全意识宣传, 让农业机械维修人员对安全作业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 从而在维修过程中进行安全操作。我国有不少关于安全的条例, 其中《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安全生产法》《农业机械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 都是维修人员需要学习的内容, 从而增强机械维修安全意识, 最大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提高作业效率。

2.2农业机械操作者和维修人员要注意对农业机械进行定期保养

农业机械的价格对农民来说一般都比较贵。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需要他们花费大量的资金, 而后续维修的费用也比较多。因此, 多数购买者不愿意对农业机械进行维修、养护和检查。当农业机械发生故障时, 他们才会选择小修小补。要解决这些问题, 当地政府就需要做出一定努力。当地政府可以统计当地农业机械的数量, 根据不同机械的特性请来不同专业的维修人员。还可以对农业机械的持有者进行培训, 加强他们对农业机械的维修能力, 以期从容应对农业机械发生故障时的维修和保养。

2.3注重培养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

我国农村有很多专业素质低下的农业机械维修人员。想要提高农业机械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 相关部门应该对组织维修人员定期参加培训, 加强维修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操作知识。要做到这些, 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其中, 最主要的两个部门就是农机推广站和农机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它们可以研究制定详细的技术培训计划, 使维修人员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例如, 在农业机械的维修过程中, 要关闭动力再开始进行维修。

2.4加强管理, 加大扶持力度

想要确保农业机械操作的操作技术, 提高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驾驶技术水平, 确保农业机械和群众的安全, 相关部门对农机手和维修人员不仅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还要做好安全作业管理工作。要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扶持力度, 让更多农民不仅用得起农业机械, 还要修得起农业机械, 更要维护得起农业机械。国家要加大对农业机械的补贴, 出台多种农田作业机械的保险制度, 确保农机手和维修人员的安全, 以减少事故对农民造成的损失。

2.5维修人员对农业机械维修后要做好调试驾驶工作

在农业机械维修过程中, 任何一个小的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所以, 不能小看农业机械维修后的调试、驾驶工作。维修人员对自己的维修工作应该高度认真负责, 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因为这事关农业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因此, 农业机械维修完成后, 维修人员一定要进行调试驾驶, 以确保维修机械安全可靠, 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总结

近几年, 国家不断出台惠农政策, 加大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 掀起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潮。农业机械虽有助于减轻农民的工作负担, 也有利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但农民在维修农业机械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对于农业机械维修事故不断发生的现象, 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要高度重视, 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果断解决, 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

摘要: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 提高了农民的工作效率, 使粮食产量和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在农业水平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要正确认识农业机械安全事故的隐患。本文分析农业机械维修事故频发的原因, 同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以不断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事故

参考文献

[1]李文强, 蒋晓旭.农机维修中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农业, 2014, (24) :48.

[2]刘海鸥.刍议农机维修保养技术与维修的事故成因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13) :126.

[3]董占胜.农业机械维修存在的问题及排除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 2015, (15) :98.

[4]李秀文.农业机械日常维修与保养相关性问题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 (1)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篇8

随着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产规模逐步扩展,大型高技术的生产装置也慢慢增加。但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常发生特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从业人员素质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等所造成的。据相关统计,我国近年来每年平均发生的生产事故就有80万起,造成的死亡人数达到平均每年13万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体系的建立、编制已成为了国内外组织开展的减灾工作,该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实施安全生产,改善当前不利形势。据相关研究表明,与无应急系统相比,实施有效的事故应急系统能将损失降低到6%。

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2.1 加强培训,提升各级预案编制水平

首先,建立起具有高素质的安全生产队伍。加强高安监队伍的各项素质,提升专业技能,做到业务精通,从而才能更好的为应急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做好指导和服务。加强行业监管人员在应急预案管理中的综合能力,使其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落实企业责任主体制,企业管理人员在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的同时,还应对应急预案在编制、评审、报备、演练等方面的管理熟知,这是做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其次,对管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编制方面的专业培训。在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培训内容需做到全面覆盖,既要包含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包含各行业管理人员。这有利于应急预案编制与实际更符合,也更容易被各行业所接受,从而让预案得以有效实施。

2.2 完善专家库,保障预案评审有序化

目前我国各地的在应急预案评审上的专家库并不全面,导致很难开展评审工作,针对这一问题,各级安全生产监督部门需从各地实际出发,建立起完善的专家库。所建立的评审专家库不仅需要达到行业重点的凸显,还需要做到全面性,因此需要行业领域和综合预案两类评审专家。各地可根据单位、企业规模来确定评审专家人数,并制定出相应的比例数。此外对评审专家也需要加强业务培训,进行综合能力考核,并对评审专家加强管理,做好管理跟踪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此来确保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和实施。

2.3 提高监管力度,全面开展预案报备工作

监管不力将直接影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报备工作,导致报备率底。监管工作想要做好,就必须对当地企业的各项实际情况有所掌握,要明确企业的规模大小、数量多少、工作性质等基本情况。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建立起全面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从而为监管提供信息依据。此外,各部门需加强监管的力度,无论是从法律、行政上还是从经济上,都必须落实应急预案报备工作。加强检查力度,坚决取缔无证经营企业,应急预案报备工作没有落实的企业,应当不发生产许可证。大中型企业需对其进行限定期限,督促他们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工作。若主管部门没有做好监管工作需予以通报,做好定期监督,并进行行政和经济处罚。对发生安全事故且没有采取应急预案报备工作或没有引起重视的单位,要追究企业相关责任人和监管单位的责任。

2.4 加强责任感,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

加强机关队伍的工作责任感和思想作风建设。监管部门需从战略、全局上意识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的重要性,落实好监管部门的相关工作,抓好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加强机关队伍的服务质量和意识,创建新的预案评审方式。可建立起专门用于预案报备工作的网站,在网上进行报备申请,采用专家在线评审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评审的速度,提高了各单位的预案备案率。

2.5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预案工作的顺利实施

各相关企业和部门需加大对应急预案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保障救援物资和设备的充足,同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应急预案培训和教育,保障应急预案能得到有效实施。因此,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需对财政预算进行落实,并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企业也应当加强自身应急处理能力,建立救援力量和应急组织体系,配备相应的救援物资和设备,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这样才能最大化的减少人员的伤亡和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钟开斌,张佳.论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J].甘肃社会科学,2006,(3):240-243.

[2]刘功智,耿凤,邓云峰.企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5,1(5):59-60.

上一篇:流动监测下一篇:营销渠道联盟